• 32.00 KB
  • 2022-04-29 13:53:53 发布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ERP环境下的成本实时监控系统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管理学成本管理论文题目:ERP环境下的成本实时监控系统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成本实时监控是确立成本优势的重要措施。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成本实时监控的目标是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成本发生数据,辅助成本监控者完成成本监控决策,是对企业整个业务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监控,它包含成本数据的采集和计算、日成本核算模型和日成本核算差异模型等。一、成本实时监控系统的目标、方法和模式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成本实时监控子系统中的主要数据来源于ERP其他子系统,它不是对数据简单地再存储,而是根据信息的主题和分析需求进行统一定义和组织,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一致性。因而对其监控主要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用成本来监控业务过程,以达到企业的成本监控目标。(一)成本实时监控系统的目标。(1)提供一个智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交互的人机合作,使成本监控过程结构化、简单化。这是评价一个成本监控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2)实现对成本发生过程的实时跟踪、实时分析和实时监控,实现成本管理事前计划,事中监控、反馈,事后评价的科学循环体系,有利于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3)能够实时查询与监控数据,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及时、准确、生动地为各级领导提供成本监控信息,同时还能提供成本差异分析信息进行辅助决策,更好地反映成本发生状态和历史情况,使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成本的监控情况。(4)能够更好地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并且还可以为其他相关子系统提供所需的成本数据。(5)提供多纬度、不同层次的报表,提供直观的结果显示方式。如柱状图、圆饼图、表格等,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总之,实时、准确地输出成本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成本发生数据,辅助成本监控者完成成本监控决策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 (二)成本实时监控的方法。成本监控方法是用来反映成本监控的内容,执行和完成成本监控目标的手段。研究成本实时监控的方法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实时监控的工具,在合理的会计流程和健全的IT环境支持下,研究和探讨成本实时监控方法的监控机理既具有结构化监控规则又具有明确监控标准的成本监控方法(标准成本监控法、作业成本监控法等),并提炼成能够嵌入企业整个ERP环境的准则和标准;设计成本监控标准和准则的存储策略;研究实时监控的监控方式,采取以刚性监控为主柔性监控为辅,为会计信息系统真正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实时监控作用提供支持。 (三)成本实时监控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企业对成本监控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从事后监控转变为事中监控,从适时监控转变为实时监控,将成本监控转变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监控,由单项要素监控发展为供应链、价值链的监控。成本实时监控模式就是指以ERP环境为成本监控的实施载体,在流程再造、成本实时监控方法支持下,针对企业对成本实时监控的具体需求而构建的成本监控应用模式,它是成本实时监控在现代企业发挥其监控功效的保障机制。由于不同的企业其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环境、业务流程、成本监控方法不同,导致其成本实时监控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成本实时监控基本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监控模式,它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对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的实时监控,其特点:从企业内部来看,其构建最佳成本监控一体化流程,在IT环境、成本实时监控方法和会计人员的支持下,对经营活动全过程形成的物流、资金流进行实时监控,协同各部门有序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保证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从企业外部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链,通过成本信息流协同上下游企业间的商务关系,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另一类是纵向监控模式,它是指在跨越时空条件下对企业集团之间的物流、资金运动进行的实时监控,其特点:在ERP环境、成本实时监控方法和会计人员的支持下,将分布在不同地区、城市乃至不同国家的企业集团成员通过信息流连接在一起,实时获取整个企业集团成本动态信息,了解和掌握整体成本发生情况。不同的企业在构建成本实时监控模式时,必须着重考虑资源配置问题: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配置,即根据企业规模、组织成员的地理位置、监控的范围和力度进行合理的配置;个性化应用资源配置,即将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监控方法等嵌入到IT环境中,当上述个性特征变化时,在不改变TT环境的情况下,重新设置个性化特征,满足个性化需求。在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采用横向监控模式,即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包含的价值增值(成本控制)进行的实时监控,。二、基于ERP环境下的成本差异实时分析监控模型第一,日成本核算监控模型。每日成本核算需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因为这涉及到许多明细科目账户,各个企业是不同的。就大的科目而言,会计信息系统的每日成本核算涉及到7大科目: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制造费用、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这些账户是临时归集点 ,借方余额表示当前核算期需要分配的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来源于ERP系统的其他模块如BOM展开表、生产定单、物料价格表、消耗定额资料等计算出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但是直接从账务系统取数,会发现有些账是月末才有的,如工资类是月末才结算的,但是为了每日核算的需要,应建立临时虚拟性质的账户,记录每天的工资支出情况。间接费用的分配需要调用费用分配标准文件,该文件存储各种待分费用受益对象的受益权重,其中受益权重使用产量或工时,通过待分费用文件和分配标准文件就可以计算出各个产品分得的间接费用,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汇总,就得到本期总成本。第二,日成本差异核算监控模型。对每日成本差异同样要进行实时分析监控。每日成本差异分析模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其一,每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所谓每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日实际产量的标准直接材料成本与日实际直接材料成本的差额,其计算模型为:总差异: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日实际数量×实际单价-日标准数量×标准单价数量差异:日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日实际消耗量一日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日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日实际消耗量其二,每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所谓每日直接人工差异是指日实际产量的标准人工与日实际人工的差额,其计算模型为:总差异:日直接人工差异=日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日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数量差异:日直接人工数量差异=(日实际工时一日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价格差异:日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实际工资一标准工资)×日实际工时 其三,每日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模型。所谓每日制造费用差异是指日实际产量的标准费用同其日实际费用相比的差额,可分为日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和日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日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是指日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数与日实际数之间的差额,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可分为效率差异和分配率差异,其计算模型为:总差异:日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日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日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效率差异:日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日实际工时-日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耗费差异:日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日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旧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日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指日实际产量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数与日实际数之间的差异,其计算模型为:总差异:日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日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日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日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日实际工时-日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日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日预算工时-日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日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日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日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日预算工时-日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预算差异:日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日实际制造费用-旧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日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在会计信息系统内,这些差异分析所需的数据都可以自动获取,系统可以利用这些模型自动计算出差异,管理人员就能根据这些差异选择和监控成本活动。在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掘取阶段,相当一部分信息要靠手工输入,存在信息输入(掘取)滞后现象,这种滞后效应会产生会计信息和业务过程监控的时间性偏差,进而会导致整个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的实时性。当然“实时”在目前还是一个理想状态,实时监控也只是理想中的境界。这些问题会随着将来人们对于该问题进一步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该问题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入,并不断涌现出更多的新观点。三、成本实时监控系统的框架设计ERP系统为分布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它为整个成本监控过程提供OLTP数据库,规则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简单的增删改,模型维护模块负责系统模型库的扩展与修正。 在成本实时监控系统中,信息数据主要由信息、数据挖掘、成本核算、数据仓库模块共同获取,成本差异分析功能主要由成本差异分析模块和用户模块共同完成,成本差异分析模块收集并整理成本核算完成的相关任务的运算结果,用户模块完成这些运算结果和用户的交互。数据集合是所有模块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中心,其中包含了固定的数据存储和临时数据存储区域。固定数据区域存储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历史发生变化的面向成本监控过程的数据,临时数据存储区域存储运算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各个模块间的通信消息、用于维护系统同步的任务请求对列等。数据过滤、数据集合、数据仓库共同构造了该框架基于数据仓库的技术基础。规则库、模型库的动态改变和各模块固有的伸缩性保障了整个框架的伸缩性。采用ODBC接口的数据过滤模块使得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环境下的分布数据库管理易于集成。数据挖掘模块使系统可以自主发现运算数据中潜在的规律,独立维护的模型库为成本监控过程提供灵活的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