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50 KB
  • 2022-04-29 13:55:38 发布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论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象.doc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四川大学本科生(自考)毕业论文题目论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象办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徐恩元学生姓名金铭学号8016083000212009年8月15日 论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金铭指导教师:徐恩元摘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规模化教育阶段。随着经济的转型和教育的深化改革,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连续增多,存在着极大的供需矛盾。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是青年的主力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大学生是一支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庞大队伍,2009年待就业的大学生达860多万,加之这一两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影响,更是给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将影响到祖国发展的未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社会造成更加深刻的矛盾。因此,分析分析大学身就业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案是迫在眉睫的和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原因、对策等方面来对此篇文章进行论证分析。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目录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1(一)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1(二)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11.短期性失业……………………………………………………………………………12.专业困难户……………………………………………………………………………23.欠工作心态型失业……………………………………………………………………24.结构性失业……………………………………………………………………………25.周期性失业……………………………………………………………………………2(三)当前大学毕业生整体的就业形势…………………………………………2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2(一)我国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极其缺乏………………………………………2(二)高校大幅扩招……………………………………………………………………3(三)大学生量增和质降……………………………………………………………3(四)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轨,学校育优才意识欠缺……………………………3(五)学生家长的一些主观偏见……………………………………………………3(六)学生的错误就业观念…………………………………………………………41.单位稳定………………………………………………………………………………42.高工资…………………………………………………………………………………43.择单位讲门面…………………………………………………………………………44.还未做,讲要求………………………………………………………………………45.发展空间大……………………………………………………………………………4(七)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偏见和不配合………………………………………4 1.只录用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42.只录用工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大学毕业生……………………………………5(八)就业歧视…………………………………………………………………………5(九)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5三、改善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6(一)国家应落实相应政策,缓解高校扩招的形势……………………………6(二)加强教材和专业的优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61.提供具有特色和高质量的教材………………………………………………………62.专业设置也社会接轨…………………………………………………………………63.培养各专业专门性、高质量的师资队伍……………………………………………7(三)突出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的培养…………………………………………71.提供各专业专门的实践基地…………………………………………………………72.增加开拓创新的课程,使学生形成创新的习惯……………………………………73.政府应给予学校配备软硬件设施费用上的一定扶持………………………………7(四)学校应开设相应正确就业观念指导课程…………………………………71.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发展………………………………………………………………72.鼓励大学生到小企业工作……………………………………………………………83.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84.引导学生形成工作是为自己工作的观念……………………………………………85.让学生养成多做事、少要求,做事就是学习的思想………………………………86.好心态择业和就业……………………………………………………………………8(五)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9(六)鼓励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并给与奖励和扶持…………………………9(七)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9四、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 论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象大学毕业生拥有知识和见解,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不够.但如果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大学生思想处于不成熟阶段,又多集中在城市,长期不能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象进行论证: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伴随着知识经济的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也逐渐普及化,根据我国在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有850多万人,而真正与雇主签约找到工作的人只有200多万,还有600多万的人还处于未就业或待就业状态,一些用人单位瞄准当前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形势,招聘人才设置条件高,用人向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毕业生倾斜,致使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不断增加和往届一些就业不理想的毕业生不断跳槽,挤占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而一些低端岗位聘用农民工等,使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受阻。可见现在的应届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是多么严峻,下面以一组图表来显示2009年我国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以上图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当前我国应届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率大概才占其总人数的1/3,可见当前我国应届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和集聚挑战力的。(二)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当前往界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应届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也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就业情况比应届要好,首先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经验,同时造成他们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短期性失业由于刚踏入社会的前几年是大学生11 与社会的磨合期,也是在不断的寻找自己的最佳工作类型和方式的时期,因此大学生短期跳槽和离职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所以也就形成了在辞职与寻找新工作之间短暂的待业现象,也就是短期的失业。2.周期性失业由于每个行业与每个职位的特性都是不同的,有些行业的就业状况它与日期或季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季节它的业务量和作息时间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也就造成了这样的周期性失业,如旅游业、餐饮业等。3.欠工作心态型失业这种人就是我们所谓的寄生虫,由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寻找工作的压力就产生了好逸恶劳的心态,不去工作,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物质上的需求的人,例如:肯老族、有些女孩子则找个有钱的对象等。4.结构性失业有一些大学能他有能力胜任某个工作,这个单位也录用了他,可他会因为一些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上的一些不满足,而放弃这个被录用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不了业,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5.专业困难户造成这种失业的主要原因就是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轨,虽然某些专业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可是对于社会的需求他是极少的,大多职位也都已处于饱和状态,而对于此专业的学生要想找个其他行业的工作就比较的困难,因为单位不可能去应聘一个对所聘职位一无所知的人员去工作,这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效率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增加企业对新员工的职位培训成本。总之,造成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很多,这也只是我自己总结的几大类失业原因。往届对于应届的就业形势他们是比较乐观的,但对于我国当前就业体制想要达到充分就业的政策仍然相差甚远。(三)当前大学毕业生整体的就业形势在当前虽然随着经济知识的迅猛发展,大学生不断的涌现,但是我国的教育业发展在国际上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在我国大学人数的总额才只占我国总人口的1%左右,但是随着高校扩招,教学质量下降,适应性人才欠缺等因素,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形势是在下滑,同时因为大学生拥有知识,所以也是可塑之才加之国家的一些就业体系的改革,他们在经过一段短暂的与社会的磨合时期后也能找到工作,可是由于最近一两年的金融危机,和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很多公司破产、企业倒闭使得稍有好转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又陷入低谷,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同时也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是需要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落实政策,执行政策的一个全面连贯协调的过程。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一)我国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极其缺乏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将近占我国大学生总人数比重的一半,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是必须高度重视,大学专科与大学本科相比较,我国的专科教育业软硬件极具缺失,11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9所,占高校总数的61%以上。2007年,高职在校生为861万,约占普通高校的50%;招生283万人,约占普通高校的50%。“这几年,职业院校扩大招生达到了810万人,但是教师的数量还基本上维持在上世纪末的水平。大体上换算,缺40万人左右”。尤其在普通高等院校中,适合各专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极具不足,在很多教师人员中很多都没有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只是传授单调的理论知识,这也使得很多学生不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对所开设的专业未设任何与实际操作有关的课程,例如会计专业,很多学校都未开设与会计实际操作有关的课程,更多的就是照本宣科,对理论进行大批量的传授,同时在中职连年扩招的情况下,生师比也在逐年升高,据测算,2010年中职在校生可达到2200万左右,即使按照生师比21∶1计算,至少还有30万的缺口。从事职教的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相对还比较弱,这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实明显不相适应。下一步会计职业教育要想提高质量、加快发展,解决师资缺口问题迫在眉睫。(二)高校大幅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年,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之后连续几年大扩招,到2005年,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到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600万。而在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达2700万,居世界第一。连续几年扩招后,国家决定稳定规模,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决定高校扩招比例不得高于5%,2009年限定为4%,2010年限定为3%。可是当前仍然有很多高校为了其知名度和谋取私利还是在不断的对其招生名额进行放大再放大,而真正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却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在这种敷衍式教育的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也就导致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供需要求不符合,学生不能就业,单位难招人。(三)大学生量增和质降国家大倡导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业的同时,很多高校也借机为了谋取私利开始不断大规模扩招,而其内部的资源却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优良的师资队伍和所需的教学设施,在软硬件及其匮乏的条件下学生接收不到高质量的教学思想和得不到进行实时动手的机会,就导致了我国大学生在量的增加时,质却在原地踏步,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发展,使得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去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因为大多高校的教学方式就是重理论、轻实践,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在一些工作上很难上任,以致失去就业的机会。(四)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轨,学校育优才意识欠缺11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普遍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脱离实际,甚至即便没有办学条件也要跟风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许智宏说,“我国教育体系是多层次的,有大学、职业学校、中小学。大学也是要分层次的,不是所有大学都要建成研究型的。研究型大学是要有很雄厚的资金支持,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什么学校都要开设MBA、法律、经济等热门专业,可是没有一定师资等条件,学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这样的毕业生又怎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呢?即便我们的社会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管理人才,但是学生能力达不到要求,用人单位还是不接纳的。”许智宏的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说明很多学校育优才意识的欠缺。(五)学生家长的一些主观偏见很多家长就是在学生高考时给学生灌输这样的一种思想,报学校一定要报好的选专业一定要选好的,如果考不上就还不如不读书,读那么多书花那么多钱结果还是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思想的“熏陶”下,在择业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第一择业家长满意,才是看自己的要求符不符合,而不是看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职位和职位能否给予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在没有一种从基层做起的态度下,求职者很难找到其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也就很难就业。(六)学生的错误就业观念1.单位稳定很多大学生毕业择业的第一个要求就单位工作需要稳定,想要在这个竞争日益增大的社会中,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从而来减少自己工作上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空闲的时间,去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样也牵连着一个家庭的稳定,所以大多女孩子比较安于现状,不管是在事业上还是情感上都想要稳定,所以更加的想要找份稳定的工作。2.高工资很多大学生出入社会就想拿到自己理想的工资,可是理想总是会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他们很多人却选择了寻找再寻找,以致错过很多被录用的机会,却总是处于待业或失业的状态。3.择单位讲门面很多大学生他们择业的要求就是择单位门面,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进一个大企业或着国营企业等等,自己单位的声誉好了,自己的脸上也有光彩,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更强的。这种心态去找工作,同样会失去很多被录用的机会,因为大企业好工作毕竟是少数,而大学生的年产量对于这些大企业来说就是供需不均匀,供远大于求。4.还未做,讲要求大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对自己即将踏入的工作岗位都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工资待遇、福利、假期、作息时间、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加之工作本身的一些要求等,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就是再一次出世婴儿,连爬都还不会,怎么可能对自己父母还要有那么多的要求,应该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读大学还要交学费,而社会这所免费的大学教会了我们人生中很多东西,我们却不知道感激,却总是在抱怨,李强说:“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报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去工作了?”5.发展空间大发展空间对于每个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是我们时常用的一句话,找工作时要求发展空间大,并不是不好,而是这个空间我们需要与我们自己的一些实际相结合来定位,怎样的空间?多大的空间?,而不是凭空的说我需要一个发展空间,不管是哪个岗位它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就连一个服务员也是,做好了可以做领班,领班做好了可以做经理等等,而很多去对这种最底层的工作有种歧视的心态。(七)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偏见和不配合1.只录用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11 (1)节省了对员工的培训成本企业如果录用了有个此类职位工作经验的员工,员工可以很快融入工作,并且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企业录用一个对此工作岗位陌生的人员,它将对其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这就得耗费培训费,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同时企业还面临着当培训过后,此员工不能胜任的风险。(2)节省了员工与岗位的磨合期如果一个员工不了解此工作,它就需要一段时间去了解和适应这个工作,所以在员工适应工作的这段时间类,相比一个有过类似工作经验的员工来说他的工作效率就远不如有工作经验的,所以节约员工与岗位的磨合期,也是在提升企业的效率。(3)能够很好的应急一些突发事件有过此类工作经验的员工,在以往工作中一定遇见过一些职位上的突发事件,因此心里也产生了一些抗压能力或者寻找到了类似突发事件的一些很好的处理方法,再面临工作突发事件时能够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的去应对。2.只录用工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大学毕业生企业在应聘人员时往往就打着这样的横批,能够吃苦耐劳,对此工作充满激情,不管公司还是企业,国企还是外企,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不说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了,但是在当前社会企业还是有着这样的思想,希望员工能将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企业,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八)就业歧视虽然当前我国在一些法律和政策都相应的规定了择业自由,就业平等等政策,可是在当前我国同样还是存在着就业歧视,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很多岗位都愿意录用男士而不录用女士,这就是因为女性在一些体力和精力上不及男人,同时又因女人会在经期、孕期、产期等耽搁很多时间,而且工资照拿,导致单位的成本增加,这也是公司不愿录用女人的原因之一,同时会因为某些现实原因,例如工作强度、体力强度等等,也会导致一些男女待遇上的不平等,以下我用一个图示来表示: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男女在就业前后的各方面,大概有10%左右的差距。(九)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从11 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看,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诸多公司缩紧开支,压低成本,而在这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乎,现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变得比往年更难的起了,往年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而今年的校园招聘在起动期便寒意阵阵。然而11月了,有些高校的校园招聘显得冷冷清清,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非但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对于校园招聘动期便遭受冷遇,毕德才分析认为,这与金融风暴有很大关系。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金融领域,并向其他行业蔓延。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因此校园招聘也会受到相应的波及。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860万多人,同时加上去年没能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这个就业竞争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同时2008年的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给我国地域上的就业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三、改善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一)国家应落实相应政策,缓解高校扩招的形势在高校扩招这一块上,以往我国也发现了高校扩招结果的厉害性,也提出了一些缓解高校扩招形式的相应政策,可是这种政策的结果好像只起到了纸上谈兵的作用,而没有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关于怎样解决高校扩招这方面的方针政策,从而将方针政策落实到实际中,通过严格执行我国这块的方针政策,并且若有违犯给予一定的惩罚给予打击,国家在缓解高校扩招这块上应做到三个环节的连贯性,对缓解高校扩招的相应政策进行完善,对执行的相应过程进行监督,对执行的相应结果进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不能脱离任何一个环节而单独存在。只有通过这样正规的、高效的、实际的方式才能处理好当前扩招问题。(二)加强教材和专业的优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1.提供具有特色和高质量的教材要编写一部好的高校教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密切结合本教材所属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和规格。(2)要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突出高等教育的特色,按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保证科学性前提下,突出适应性、实用性、针对性等。(3)要适应专业变化,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市场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4)高校教材编写的组织管理工作需要加强。(5)制订高校教材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已出版的高校教材进行抽查和评比,这有利于提高高校教材的编写质量。2.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接轨专业的设置我们应针对市场的需求而设,而不是赶时髦和讲个性,别的院校有什么专业或者谋个专业当前的就业形势好,就开设什么专业,更或者专设别学校没有的专业,我们在设置专业时应该用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眼光去开设适合自己院校和学生发展的专业,我们针对的是三四年后的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不是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必须以市场发展的眼光去选择专业和开设专业,这样学生在毕业时就应该比较容易的找到工作。11 3.培养各专业专门性、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重视各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是颗小树苗,未来的样子是随后天的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高质量的的师资队伍不仅是孕育小树苗的生命源泉,更是起到了让小树苗茁壮成长的高效化肥的作用,师资的建设要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努力为本校建设一支师德优良、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即重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应重视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这样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传授出来的东西也会是高水平高质量,同时教育出来的学生也将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适应型人才。(三)突出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的培养1.提供各专业专门的实践基地当前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是以重理论,轻实践方式的去培养学生,以致很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不能上任自己的工作,从而失去被录用的机会,当前社会需求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缺少理论或实践的任何一个都不行,所以应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实践基地和专业相关的设备,或者工具等,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际的操作,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2.增加开拓创新的课程,使学生形成创新的习惯创新对于当今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团体有了创新,才可能有发展和进步,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多强,它的发展的空间就会有多大,创新是一个企业耐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同样也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所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竞争激烈发展变化迅猛的时期,没有创新也就等于没有发展,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学生必须培养好良好的创新意识,在校期间最好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能够看见新事物和发现问题时就会有一种创新本能,接受新事物和解决新事物的本能意识。3.政府应给予学校配备软硬件设施费用上的一定扶持软硬件设施的缺失不管是对于本科学校还专科学校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大多普通高校来说想要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齐全和完备,那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很多规模较小的学校来说那将是无力承担的巨大开支,然而要想使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想的效果,是需要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政府扶持的途径慢慢的去实现硬件配备的齐全和软件师资建设的精良和优化。(四)学校应开设相应正确就业观念指导课程1.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发展对于大学生,到农村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应该是最大的,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达9亿之多,由于农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知识,不能将现在手中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很好的利用起来,从而导致入不付出,而很多农村人口由于生存的压力而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由于农业缺少年轻的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农产品价格的飞速提升和就业结构的不合理,而真正想要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的方式,就是提高这只庞大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给他们传输新的观念和正确的法式来发展他们的家乡,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而大学生正是拥有知识和前瞻性的一群可塑之才,我国农业要发展必须要输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11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小企业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要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额担保贷款扶持。3.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围绕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每个岗位都发挥自己的力量,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相关项目由各有关部门继续加强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2009年,中央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开展地方项目,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今后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对参加项目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所需资金按现行资金渠道解决,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缺少任何一个岗位社会就会乱,而且每一个岗位都需要输入有知识的人才来带动发展,基层社团也是一样。4.引导学生形成工作是为自己工作的观念学生抱着工作不是为了任何人而去工作,工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是为自己工作的态度去找工作不愁找不到工作,李强老师说得很好,上大学我们是为了学知识,踏入社会我们也是为了学习,读大学我们交了学费学习最后还会感激母校和老师而痛苦流涕,而企业了在教授我们东西的同时还给我们钱用,我们反而没有感激,而更多的是抱怨,工作是为自己工作的观念不经能增加员工的满足感,同时也增加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企业的效益也会随之提高,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员工的待遇也会随之提高。5.让学生养成多做事、少要求,做事就是学习的思想学生这个词会陪伴我们终身,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学无止尽,所以让学生养成做事就是学习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做事就是学习,做的事越多,我们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用这样的方式和心态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之中,我们不经会努力的去工作,同时会发现工作的乐趣和自我的价值,我们的要求和抱怨也将会随之减少,以这样心态面对工作的人他的发展是无穷的,企业也需要的是这样的人才,有着这样的心态的大学生也是可以很好的就业的。6.好心态择业和就业我们不管是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在就业后的日常工作中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择业时,我赞成“先就业,再择业”。其次,要及早准备、早动手。减少依赖、等待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因为确实有少数毕业生消极等待,怨天尤人,这样的心理不能促进就业。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必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11 在当前金融危机和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酒更应该报着一个积极的心态去找工作,如果我们都抱着消极的心态去找工作,那找上工作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在当前我们应该体谅我国现在所面临的一些困难,金融危机的渡过需要我们所有人的齐心协力才能渡过,在这时我们在找工作和找到工作之后更多是给予企业和国家理解,而不是抱怨,在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面前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同心才能渡过,在渡过这些不可抗力的外因之后,公司或企业的效益自然就好了,员工的待遇也就提高了,所以在工作时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客观困难。(五)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要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招聘活动安全保障,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至关重要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即使你的理论学得相当的好,但是你却不会实际的操作,对于企业你仍然也只是个毫无价值确花瓶,所以保证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是极具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不这样讲了,但无论怎样,扎实的知识积累是基础,是关键。毋庸讳言,大学生中有人四年“混文凭”,几年前一个高文凭的确可以帮你找到好工作,现在不行了。必须认识到我国已由“学历型”社会转向了“能力型”社会,而且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七)鼓励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并给与奖励和扶持国家应积极鼓励大中小企业积极吸纳应届大学生,同时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庞大的就业基地,但是由于规模较小,资金较小,所以发展起来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国家应更多的关注这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并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一些扶持。对于为解决应届生做出贡献的企业,国家对其给予鼓励的方式可以是企业在吸纳一定人数时,国家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并且企业在对新员工的一些岗位培训费用上,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和补助,对于困难的企业国家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扶持,从而积极促进企业吸纳更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缓解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八)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11 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落实鼓励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并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四、结束语想要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需要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具有我国特色的新思想、新模式、新课程体系,高等教育过程中重理论的同时更应注重实践,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高水平的社会人员,应该有属于高等院校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创新理念的教学模式。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踏入社会的抗压能力也必须加以强化和有所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人生观,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和工作,同时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尽快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确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具有将来成为优秀人才的素质。大学教育犹如职业人生的起点站,通过在校学到的知识和能力,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成为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极具挑战性的人才。我相信这样的一批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人员能够很好的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的经济中来。11 参考文献:1.邱明正:《创新与突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2.石滋宜:《竞争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3.赵敏:《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科技导报》,http://kejidaobao.blog.sohu.com/120294181.html2009-08-15浏览。4.《2009届大学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3月分析报告》,http://edu.qq.com/edunew/diaocha/dxsjy_monthly_03.htm2009-08-16浏览。5.耿保荃,钱显毅:《大学生就业指导》,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6.王秀娥:《市场调查与预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7.马俊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8.《成才与就业》,上海教育半月刊,2008年第11期A版。9.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10.郑修营,梁敏:《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11.田新民,吴松:《择业与就业--择业类型与职业发展(职业发展与设计丛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12.何山:《工作要有好心态》,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第1版。13.赵培勇:《毕业不失业,职场生涯步步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