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00 KB
- 2022-04-29 14:02: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学生姓名刘安明学号11415010119指导教师王竹苗老师院部名称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班级11级思政1班完成时间2015年5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学生姓名:刘安明院部名称: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王竹苗老师
毕业论文作者声明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2.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作者签名:日期:二O一年月日
摘要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程加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开展得更加活跃。毋庸置疑,历经19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是,其在实践者、活动本身、教育部门及社会、支教地等方面都还存在这很大的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阻碍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本论文将结合笔者所在大学暑期“三下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现状。第三部分是对分析结果中表现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不强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成效不足所提出的一些可行性策略。关键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湖南第一师范学院IV
ABSTRACTAlongwiththeuniversitystudentsocialpracticeadvancementacceleration,theuniversitystudentsummer“SanXiaxiang”programdevelopsactively.Withoutadoubt,hadbeenthroughrepeatedly19yearuniversitystudentsummers“SanXiaxiang”programtoyieldthegratifyingresulttoacertainextent;But,itinthepractitioner,movesitself,theeducationaldepartmentandthesociety,teachesandsoontheaspectsallalsotohavethisverybiginsufficiency,thesequestionexistencehashinderedtheuniversitystudentsummergreatly“SanXiaxiang”programtheactivethoroughdevelopment.Thepresentpaperwillunifytheauthorintheuniversitysummer“SanXiaxiang”programthespecialdetailswillcarryontheanalysisdiscussion,andwillproposethecorrespondingfeasiblestrategy.Thisresearchaltogetherdividesintofiveparts,thefirstpartisanintroduction,mainlyistostudiesthebackground,theresearchsignificance,theresearchpresentsituationandthecorrelationconceptcarriesontheelaboration.Thesecondpartis“SanXiaxiang”programtheeffectiveinvestigationresultcarriesontheanalysistotheuniversitystudentsummer,theunderstandingpresentsituation.Thethirdpartistoanalyzesintheresulttodisplaytheuniversitystudentsummer“SanXiaxiang”programtheeffectivenotstrongreasontocarryontheanalysis.Thefourthpartaimsatsomefeasiblestrategywhichtheuniversitystudentsummer“SanXiaxiang”programtheresultinsufficientproposed.Keywords:Universitystudent;Summer“SanXiaxiang”program;VI
Effectiveness;ThefirstnormaluniversityinHunanVI
目录摘要IAbstractII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三)研究现状4(四)研究方法4(五)相关概念界定6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的调查结果分析1(一)调查数据分析1(二)调查结论1三、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不强的成因分析xx(一)实践者—大学生的因素xx(二)暑期“三下乡”活动本身的因素xx(三)教育主管部门的因素xx(四)支教地区自身方面存在的因素xx四、增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的策略简析xx(一)实践者—大学生的调试xx(二)暑期“三下乡”活动本身的完善xx(三)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支持xx(四)支教地区自身的改进与完善xx五、结语xx参考文献xx致谢xx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江泽民同志在对大学生提出的“四个统一”中提到:“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⑵。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课,当下我国很多大学都在开展。一方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取得了一些实效性的成果,另一方面,因其持续时间还不长,影响范围不是很广,取得的效果依然欠佳。结合以上事实,要帮助暑期“三下乡”取得更实效的进展,就有必要对暑期“三下乡”这一活动的实效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对它的优点加以继续发扬,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分析成因并提出可行性策略。论文将根据以上情况做一些数据调查,进行初步探析,借此让大家更加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状况,并希望能够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完善这一实践活动。(二)研究意义本论文的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参加过暑期“三下乡”这一实践活动的同学,充分了解本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现状,再通过从多方面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通过本研究来增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使大学生了解民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来丰富和完善活动本身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本研究来帮助政府教育部门及社会找出其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所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来完善这一活动。通过本研究来帮助支教地区取得进步,切实维护好当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创新发展,健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这一长效机制,从而将它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三)研究现状
由于暑期“三下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而且持续时间还不长,影响范围不是很广,国外研究“三下乡”的文献几乎没有。有的只是国内像马奇柯、傅维利等人在《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等分别用来阐述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以创新的外部环境,介绍见习实习模式、合作教育模式、社区服务模式等国外大学生优秀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文章、著作⑶。而对于我们国内研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说,从2006年至2013年,很多研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文章、著作相继问世,其研究的方面越来越广,其研究概括性的讲是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作者提出的可行性对策,所涉及的学科以哲学类为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总的看来还是大好的,未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将会越来越强。但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却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情况不容乐观,其研究还比较笼统,具体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研究更少。因此,借鉴先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及优秀经验,紧密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研究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将结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方面进行探索及研究。(三)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主要集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参加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同学中,首先认真地做了一份行之有效的问卷,接着深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参加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调查,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然后仔细总结得出的数据,认真思索,反复比较,找出问题,作为自己论文的重要支撑点。文献研究法:通过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期刊、书籍、杂志、著作,在校团委查阅近三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实践报告,在知网中调阅相关课题论文,公共互联网搜索相关电子信息资料等途径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深入研究分析对本论文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各类素材,学习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消化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课题研究的参考。经验总结法:本研究对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参加过暑期“三下乡”
实践活动的同学及研究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有关学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从中提炼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辅以一定的理论探讨,以指导实践。(五)相关概念界定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开展始于1996年,是由中央文明办、中央宣传部、农业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卫生部等14部位联合开展的全国性的实践活动。“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下乡。实效性:即指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跟预期目标相比较,其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是检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的重要标准。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的调查结果分析(一)调查数据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现状,笔者特地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本校800多名参加过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同学中随机抽取150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100%。通过对得出数据进行全面的整合,分析结果如下:1、与实践者个人有关的两个问题调查结果(1)请问你参加暑期“三下乡”的目的是什么?所占百分比A.提升教学技能27%B.提升自身实践能力63%C.帮助农村孩子取得进步10%(2)请问你喜欢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吗?所占百分比A.非常喜欢11%B.比较喜欢65%C.一般23%D.不喜欢1%
2、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本身有关的三个问题调查结果(1)你认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活动内容需要完善吗?所占百分比A.必须要21%B.需要65%C.帮助农村孩子取得进步10%D.无所谓4%(2)参加“三下乡”,除了完成规定的任务外,你有没有参加其他一些公益类活动(如照顾孤寡老人)?所占百分比A.有21%B.没有79%(3)你认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时间对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帮助当地孩子接受教育来说够用吗?所占百分比A.够用13%B.不够用87%3、与教育部门及社会有关的四个问题调查结果(1)请问你参加“三下乡”的费用是谁出?所占百分比A.教育部门0%B.协会拉赞助16%C.组员自己拼凑84%D.其他0%(2)请问你对有关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规章制度完全了解吗?所占百分比A.完全了解15%B.了解一部分70%C.不了解15%(3).你认为有关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规章制度需要完善吗?所占百分比A.必须要34%B.需要54%C.不需要9%D.无所谓3%
(4)你认为校团委对你们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关注度怎么样?所占百分比A.无微不至0%B.较好30%C.一般47%D.不好,走形式多一点23%4、与支教地区有关的两个问题调查结果(1)你认为支教地区自身是否还存在很多不足?所占百分比A.是82%B.不是18%(2)你参加“三下乡”时所教学生中留守儿童多吗?所占百分比A.多75%B.一般22%C.不多3%5、调查问卷主观题答案见附录(一)调查结论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实际的乡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教学技能,切身体验乡村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吃苦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生存能力,培养了大学生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使部分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教育的第一线,了解农村的教育现状,了解社情、民情,开始读懂社会,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他们的三观⑷,更加坚定了师范生们的理想信念,使他们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品质,更加关注基层教育而非个人利益。通过与其他队员的相处发展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在提升他们交往能力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经验积累过程;这一实践活动也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它在实践中使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发现自己所做工作的不足,从而逐渐去完善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使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使他们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给孩子们带去快乐与温暖。在支教的同时给当地群众带去了知识,促进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农民的落后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文化修养,维护了支教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推进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2、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能为支教地区带去很明显的变化,资金也不足;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都缺乏对这一活动的支持与重视;部分支教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处事能力欠佳;大多数支教队每年去的地方都不一样,支教之后又很少与支教区联系,给当地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很小;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项目规划成熟,宣传力度不足,普及面不够广,我校共有学生接近2万人,而每年参加支教的却只有200多人,所占比例很小;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系统性、层次性、长期性,支教范围又比较窄,而且没有去到真正偏远的地方支教;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缺乏内容、形式的多样性,针对性不强,活动项目带有明显的陈旧性,大部分活动不合当地农民的口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真正意义上未得到提升;短暂相处后又匆匆离开对刚适应的孩子们的心理来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打击;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形式化较浓,书面材料做的比较多,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的结合,实效差强人意。三、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不强的成因分析一)实践者—大学生的因素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心态也很复杂。从问卷第一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帮助农村教育取得进步,90%的被调查者只是为了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教学技能,他们并没有真正明白支教的重要性与深远的现实意义。从主观题的答案中甚至可以发现,部分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散散心而已,或者只是为了拿到一个实践证书,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对这一活动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参加这项活动的出发点已经严重违背了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
根据问卷第二题整理的结果,只有11%的同学非常喜欢参加这一活动,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兴趣并不浓,这就使得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做事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怕苦怕累,对农村学生的慢速学习缺乏耐心,偷懒取巧,效率低下。问卷主观题答案显示部分队员综合素质太低,缺乏为人师表的能力与素质。专业指导不够,所学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⑸,很多大学生理论知识功底不扎实,备课不充分,教学技能掌握不到位,为人处事缺乏经验且能力有限,心理承受度又不高,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吵闹往往表现出无计可施,任其自然;他们不善于从实际出发分析、研究问题,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因此对支教生活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不能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影响了活动进程;曾子都曾说“吾日三省吾身”⑹,而很多队员觉得上完课就全身轻松了,缺乏对课堂经验与教训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有的队员甚至在写实践报告的时候还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还有就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当地孩子、劳动群众存在很大差距,一时难以适应农村环境,不能入乡随俗。(二)暑期“三下乡”活动本身的因素调查问卷第5题结果显示:87%的被调查者认为活动时间不够,7-15天的教学加调研并不能给当地的农民与孩子带去实质性的变化,反而可能伤害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对于实践者本身来说,短暂的教学无法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调查表明79%的实践者除了完成活动规定的任务外,就没有参加过其他公益性活动,部分同学只是形式化的完成任务,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没有凸显出来。活动形式、内容太过陈旧,缺乏新颖性且实用性不强,不适合当地群众的口味,导致活动本身丧失了吸引力,活动中的很多内容与大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起来,很多同学参加过一次就不想再参加第二次了。活动的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参与度不高,影响范围太小,效果不明显。在我校开展暑期“三下乡”本来应该是在校团委带领下,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成立活动专题小组,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组织平台,但该项目在我校自始至终都是校团委在单兵作战,导致每年只有200多名同学参与其中,只占全校学生的1%多一点。
活动长效机制匮乏,活动不够持久⑺。今年去一个地方明年又去另一个地方,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如人意。(三)教育主管部门的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到尽职尽责。他们没有为实践者普及活动的程序、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缺乏对实践者的专业指导与训练,未对实践课程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对实践课程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对选拔队员程序也缺乏严格管理,致使不合格的学生有机可乘,问卷第11题调查结果就显示出,70%的实践者认为校团委对活动的关注度只有一般及以下。从调查问卷主观题答案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走形式化道路太过严重,做表面功夫多,开幕式搞得非常浓重,而后续实效性工作却没有了;组织机构又不完善,对活动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问卷第6题调查结果显示,教育部门对活动的经费保障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践者的压力,降低了他们的兴趣。调查中有85%的实践者对有关“三下乡”活动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全面,这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对有关规章制度的宣传还不到位,没有将工作做到细处,从而影响活动的效率与质量。高校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校团委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对各方面的资源缺乏整合,又缺乏与支教地的长期联系,根本无法全面有效组织“三下乡”活动。(四)支教地区自身方面存在的因素农村条件有限,信息闭塞,教育基础设施、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教育资源不足,许多基地无法容纳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⑻。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比较传统,对“三下乡”活动不支持,不接受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当地村委会对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意义不了解,缺乏对活动的支持与配合,致使活动期间物质保障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支教地留守儿童居多,一方面他们对新课标下的教育方式适应性不强,掌握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多数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严格管理与要求,缺乏父母的有效指导与沟通,家务比较多,学习时间匮乏,且缺少必需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资金。
农村教师资源配备不到位,留在那里教学的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比较落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人员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⑼。四、增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效性的策略简析(一)实践者—大学生的调试大学生是“三下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是检验活动有效性的主体。大学生应该端正认识,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提升参与的主动性⑽。在参与之前要做足准备,对支教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民情民风等实际情况有较为清晰的掌握,实践活动要尽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⑾,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与农村教育零距离的接触来触发自己灵魂,激发自己的热情与斗志⑿;尽量多阅读与其有关的书刊、文献、报纸、杂志,增进了解,吸取前人经验,明白其缺陷,使自己充分明确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增添兴趣、调动积极性的同时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坚持“提升能力,服务基层”的重要原则,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意识,增强自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做到思想下乡、感情下乡、行动下乡,促成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大学生平时在学校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与耐心,锻炼自己在具体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尽量多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大赛与微型授课大赛,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提高自己备课上课等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农村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具备因材施教的能力,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坚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于取长补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教师请教⒀。实践完要认真及时的总结收获,发现不足,为以后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学弟学妹提供经验。
(二)暑期“三下乡”活动本身的完善适当延长活动时间,约要一个月左右,使实践活动模式由短期性走向持久化;活动形式应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⒁,除支教调研外,应该规定实践者参加其他社会公益性活动,争取为当地群众多做实事;创新和丰富活动内容,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增强其时效性;立足实际,不断赋予其新内涵,使其既体现实用性又具备新颖性,从而符合当地群众的口味,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实践者与当地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健全活动管理机制,成立由校团委领头,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参与的活动专题小组,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管理平台;短期的支教与调研如过眼云烟,从而要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使活动能够持久焕发光芒。(三)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支持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重视,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环节[15]。在活动进行之前,要充分为将要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普及活动的程序、意义与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从制度建设上引导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来,并且请有关专家或教师对所有实践者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与培训;调查结果中88%的实践者认为有关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规章制度需要完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选拔“三下乡”实践者的程序与标准,完善组织机构,实行高校之间的联合;建立有效的活动监督与评价机制,制定明确的奖惩条例:奖励求真务实的实践者,严惩喜欢做表面功夫、走形式化道路的作秀者,用科学的评价机制为活动建立正确的导向[16]。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想方设法保障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活动经费,努力争取相关企业与公益组织的资助切实缓解实践者的生活压力,从而提高他们行动的效率与质量,整合各方面的有效资源,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尽量保持与支教地的长期联系;要对暑期“三下乡”活动的课程进行清晰的规划,保持主旋律,做到让实践者在不脱离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四)支教地区自身的改进与完善支教地区要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此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申请政府补助来努力改进农村教育的信息网和硬件设施[17]
;要加大农村“三下乡”活动基地建设,对不合格的小型基地进行标准化改造。支教地区教育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在当地村委会加大对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的宣传与教育,赢得当地村委会对活动的支持,说服他们为活动的正常有效进行提供适当的物质保障。支教地区孩子的监护人加强与孩子在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尽量让几个孩子合作学习,在竞争中学习得更好;要多学习一些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有效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孩子带着丰富的感情去学习,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要坚持每天给孩子留一些学习时间出来,不能用做家务或者挣钱来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资金来购买学辅资料及文具,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支教地区的学校要尽量引进一批年轻的教师来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活力、取得进步;要为当地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普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当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当地的师资力量。五、结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一条重要渠道。行文至此,笔者基本上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现状(成绩与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较全面的浅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很多凸出改革主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呈现出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正由散乱化向正规化、规模化、多元化专业化深入。但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完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梦想,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笔者大二暑假参加了校团委组织的“三下乡”
活动,大三时期曾担任本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参加过校团委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策划、实施与总结,对此活动有较全面的了解,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曾经的共青团干部,我觉得我有责任对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写完这篇论文,前后经历了近半年,虽然笔者深入本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际,还查阅了不少资料,但由于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取得效果仍然不佳,还请有关学者、专家不吝赐教,给笔者提出宝贵意见。参考文献[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4[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05.01.19[3]任江林.大学生“三下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9[4]张清华.“三下乡”活动对大学生“三观”的指导作用—赤峰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分析[J].内蒙古:赤峰学院学院学报,2011.08(8)[5]沈长霞.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6(6)[6]孔子及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M].崇文书局,2007.09.01[7]代浩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及反思[J].北京: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5)[8]叶灵艳、向宇婷.浅析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效性建设[J].重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5(3)[9]胡海芸、周丹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集[A].长沙:共青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委员会,2013.10(80)[10]王锐琴、刘芳芳.新形势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N].中国产业•经济•科技论坛,2010.11.17[11]冉林.新时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J].达州: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05(3)[12]刘文菘.当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N].专家论坛,2006(13)
[13]汤程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困境与对策[N].高教视窗前沿,2008.11[14]余嘉强.创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广州: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2)[15]刘晓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成败因素及对策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5)[16]黄绍华.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N].观察,2010.11(上旬刊)[17]周纬.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感[N].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增刊)致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我大学四年的母校,感谢她四年以来对我所做一切的容纳!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四年就要结束了,此时我的内心既有感慨,又有无数的谢意。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王竹苗博士,虽然四年间没有听王老师的课,但有幸在写论文的半年时间里能得到王老师的指导,这使我感到既紧张激动,又觉得十分幸运,紧张的是自己的学业水平不是很高,怕丢老师的脸,激动的是我和他是老乡,幸运的是他为人和善可亲,指导我们也十分细致认真,严格与关心并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我们应该牢记,所以,在此我要感谢大学里的每一位老师,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另外我要感谢我的兄弟、同学和朋友们,是他们的陪伴、支持与鼓励,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勇往直前!
附录:编号()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研究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我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四学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效性,帮助我们充分了解“三下乡”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抽几分钟帮我填下这张调查表。此调查表不记姓名,在填表时请不要担心个人资料外泄,你的答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请按照表中要求如实回答问题。非常感谢你的合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安明2015年01月10日1.请问你参加暑期“三下乡”的目的是什么?()A.提升教学技能B.提升自身实践能力C.帮助农村孩子取得进步2.请问你喜欢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吗?()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3.你认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活动内容需要完善吗?()A.必须要B.需要C.不需要D.无所谓
4.参加“三下乡”,除了完成规定的任务外,你有没有参加其他一些公益类活动(如照顾孤寡老人)?()A.有B.没有5.你认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时间对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帮助当地孩子接受教育来说够用吗?()A.够用B.不够用6.请问你参加“三下乡”的费用是谁出?()A.教育部门B.协会拉赞助C.组员自己拼凑D.其他7.请问你对有关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规章制度完全了解吗?()A.完全了解B.了解一部分C.不了解8.你认为有关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规章制度需要完善吗?()A.必须要B.需要C.不需要D.无所谓9.你认为支教地区自身是否还存在很多不足?()A.是B.不是10.你参加“三下乡”时所教学生中留守儿童多吗?()A.多B.一般C.不多11.你认为校团委对你们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关注度怎么样?()A.无微不至B.较好C.一般D.不好,走形式多一点12.你认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实践活动的优点与不足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任写两点即可)附:再次感谢你的参与!此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参加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同学。调查问卷第12题答案归类:优点:(1)优点锻炼了自己的吃苦能力,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教学技能,实战经验(2)认识了很多朋友,发展了人际关系,丰富人生阅历,是一次经验的积累(3)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教育的第一线,使年轻学子更加关注基层教育而非个人利益(4)提升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感受到集体的力量(5)使大学生了解农村的教育现状,坚定了我们师范生的理想信念(6)使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不足:(1)时间短,不能为支教地区带去很明显的变化,资金也不足(2)支教之后很少与支教区联系(3)大多数支教队每年去的地方都不一样,应坚持去同一个地方进行支教(4)普及面不够广,宣传力度不足,支教范围比较窄,没有去到真正偏远的地方支教(5)缺乏内容、形式的多样性(6)实践能力在真正意义上得不到提升(7)匆匆离开对刚适应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打击
(8)形式化较浓建议:(1)每个学院都应有“三下乡”活动(2)政府教育部门应提高对大学生“三下乡”的关注度(3)开设交流会,讨论经验与不足(4)希望组织部门对支教学科做出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5)希望组织部门严格选拔队员,有规范的教学管理,强化支教队伍(6)希望建立专门三下乡基地,定期进行三下乡活动(7)为支教队员多普及支教的程序与意义(8)组织机构欠佳,没有相应的评价监督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类论文.doc
- 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毕业论文.doc
- 形势与政策讲义论文.doc
- 微积分基本定理及应用毕业论文(1).doc
- 微谐振器毕业论文微谐振器的动态特性分析(1).doc
- 快速感冒药车间设计毕业论文.doc
- 怎样写好会计论文 范文.doc
- 怎样写论文的开题报告 范文.doc
- 恩施某地区高压电网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
- 情人节公关活动市场营销毕业设计论文.doc
- 成人高考毕业论文 会计学.doc
- 我国同城物流的发展现状研究分析毕业论文.docx
-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现状研究物流管理毕业论文.doc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毕业论文.docx
- 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毕业论文.doc
- 手工焊接工艺论文.doc
- 手机消费行为研究(市场营销毕业论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