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1.50 KB
- 2022-04-29 14:06:5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二00八年二月一日
成人教育学院教学部于2008年2月1日批准指导教师李传宪发给级专业学生**。1、题目:L—Y输油管道初步设计2.题目设计范畴及主要内容:本管线设计全长300km,海拔高度在10~68m之间,所经地段地势较为平坦。设计输量1800万吨。经过计算,不存在翻越点。本设计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从而减小了蒸发损耗,并使其各站能充分利用上站的剩余压头。本设计根据规范中推荐的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选为Φ711×10.0,管材选为Q295,最低屈服强度为295MPa。经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了所需的热站和泵站数,考虑到运行管理的方便,尽量做到了热泵站的合一。热泵站站址的确定综合考虑了沿线的地理情况和环境保护、职工生活方便情况诸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三个中间站的位置:2#站、3#站和4#站分别位于离首站75km、150km和225km处。本设计进行了首站和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设计中遵循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输油工艺尽可能地体现可靠的先进技术的原则。本管道采用“先炉后泵”的运行方式。其中首站的工艺流程包括:正输、反输、倒罐、热油循环、清管球的收发等操作,中间站工艺流程有:正输、反输、压力越站、热力越站、清管球的收发等操作。最后,计算各种费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等,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3.设计方案及研究要求:长输管道设计是对油气储运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重要培养与锻炼,也是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考验。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最后还有经济计算,各年的输油费用等等,以及用内部收益率评价其项目可行性。此设计管材采用700×10.0,Q295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整个设计以国家规范为基本原则,采取最优工艺方案,根据建设要求和需要,本着热泵合一、立足于高效的原则,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的,全线共设热泵站2座,泵站2座。管线埋地铺设。管材采用711×10.0,Q29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加热方式为直接加热。设计输量为18万吨/年,流程工艺为先炉后泵,充分利用设备,全线既可压力越站,热力越站,也可全越站,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在管线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合理充分的利用地形,减少了占地面积,建设经济性的管线。4、安排任务日期:2008年2月1日;预计完成任务日期2008年4月30日;学生实际完成全部设计(论文)日期:2008年4月30日。指导教师:学生签名: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题目:L-Y输油管道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成人教育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李传宪2008年2月1日
选题来源:长输原油管道初步设计题目:L-Y输油管道初步设计选题背景及理由:长输管道设计是对油气储运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重要培养与锻炼,也是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考验。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最后还有经济计算,各年的输油费用等等,以及用内部收益率评价其项目可行性。主要参考文献:[1]GB/T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筱蘅,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15-160.[3]GB/T50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4]张国忠.长输管道设计中的壁厚选择.油气储运.1993:12.
论文框架:第1章前言第2章工艺设计说明书2.1工程概况2.2基本参数的选取2.3其它参数的选取2.4工艺计算说明2.5确定加热站数及泵站数2.6校核计算说明2.7站内工艺流程设计2.8主要设备选取第3章工艺设计计算书3.1经济管径3.2热力计算及确定热站数3.3水力计算及泵站数确定3.4不同输量下的布站方案3.5各站运行参数3.6反输计算3.7设备选取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拟完成论文进度安排:(一稿、二稿、三稿、定稿)(1)2月初开始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编写,并阐明设计原则和设计任务,在2月末完成热站数和泵站数的确定。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2)3月份开始工艺设计计算书的编写,并确定不同输量下的布站方案和各站运行参数,期间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3)4月中旬完成全部计算,经指导教师检查审批后做最终定稿。指导教师意见:该学员积极上进、态度认真、虚心好学,编写论文时充分利用各类参考文献,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完好结合;语言组织很好,层次清晰,论文内容阐述顺畅明了,计算准确无误。经审核,可以进行答辩。
西南石油大学毕业设计(论文)L-Y输油管道初步设计学生姓名:李悦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李传宪2008年4月30日
摘要本管线设计全长300km,海拔高度在10~68m之间,所经地段地势较为平坦。设计输量1800万吨。经过计算,不存在翻越点。本设计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从而减小了蒸发损耗,并使其各站能充分利用上站的剩余压头。本设计根据规范中推荐的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选为Φ711×10.0,管材选为Q295,最低屈服强度为295MPa。经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了所需的热站和泵站数,考虑到运行管理的方便,尽量做到了热泵站的合一。热泵站站址的确定综合考虑了沿线的地理情况和环境保护、职工生活方便情况诸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三个中间站的位置:2#站、3#站和4#站分别位于离首站75km、150km和225km处。本设计进行了首站和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设计中遵循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输油工艺尽可能地体现可靠的先进技术的原则。本管道采用“先炉后泵”的运行方式。其中首站的工艺流程包括:正输、反输、倒罐、热油循环、清管球的收发等操作,中间站工艺流程有:正输、反输、压力越站、热力越站、清管球的收发等操作。最后,计算各种费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等,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关键词:管道;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
ABSTRACTThelengthofthepipelinedesignis300kilometers,theelevationheightisbetween10-68meters,thesectionwhichpipelinepassedissmooth.Gothroughthecalculate,therewasnogetoverpoint.Thisdesignusedtightlinepumpingwhichcalled“frompumptopump”,soitcanreduceconsumptivewaste,Moreover,thismethodcanutilizesufficientlyremainpressurehead.Inthedesign,economicpipediameterisfirstlydeterminedbyeconomicvelocity.Atlest,Ф711×10,Q295pipeisused.Thetransportationcapacityandthegeographyconditionsareconsideredofinordertodeterminetheheatingstation.Andincluding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worker"sliveconditionsandsoon.Finally,theheatingstationidplacedtothefirststation,0Km.Anddirectheatingisused.Intheconditionofmeetingallthekindsofthosefactors,thetechnologicalprocessesareusedassimplyaspossible,andtheadvancedtechnologiesareusedanusuallyaspossibly.Ineachstation,oilisfirstheatedandthenpumpedinheating—pumpstationinthedesign.Theprocessoftheoriginstationis:forwardtransportation,reversetransportation,heatoilcyclingandpiggingoperation,etc.Thetechnologyprocessofthefollowingstationis:forwardtransportation,reversetransportation,non—pumpingoperation,non—heatingoilcyclingandpiggingoperation,etc.Thelast,analysisoftheprojectseconomicbeceficsisnecessary.TheIRRisincluded.SO,theprojectispossible.Keyword:tubetype;transmitoutput;hotpumpstation;technicalprocess
目录第1章前言········································································································1第2章工艺设计说明书·····················································································22.1工程概况································································································22.2基本参数的选取···················································································32.3其它参数的选取···················································································52.4工艺计算说明························································································72.5确定加热站数及泵站数········································································82.6校核计算说明······················································································112.7站内工艺流程设计··············································································122.8主要设备选取······················································································13第3章工艺设计计算书····················································································16
3.1经济管径·······························································································163.2热力计算及确定热站数·······································································173.3水力计算及泵站数确定·······································································213.4不同输量下的布站方案……………………………………………243.5各站运行参数………………………………………………………273.6反输计算·······························································································283.7设备选取······························································································29结论·····················································································································32致谢·····················································································································33参考文献·············································································································34
第1章前言长输管道设计是对油气储运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重要培养与锻炼,也是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考验。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最后还有经济计算,各年的输油费用等等,以及用内部收益率评价其项目可行性。此设计管材采用700×10.0,Q295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经济管径、站址确定、调整及工况校核、设备选型、反输计算、站内工艺流程设计和开炉开泵方案;绘制首站及中间热泵法学到的东西,使自己不但系统了学习了以前的知识,还有了对管输设计更深刻的理解。由于自己水平有限,虽然已尽力,但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站的工艺流程图、首站的平面布置图、泵房安装图、管道的纵断面图。此外还进行了一定量的外文翻译。在本次设计中,我本人自己学到了许多平常课堂没有学到的知识,希望老师多批评、指正。4
第2章工艺设计说明书2.1工程概况2.1.1线路基本概况本设计依据东黄管线实际情况,由工建情况,结合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线路走向。管线全长300km,海拔最低处为10m,最高处68m,整条管线位于平原地区,全线最高点距外输首站约270公里。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输送油品手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无噪音,油气损耗少,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运费较低。2.1.2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18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平原地区的均匀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两座,泵站两座,即首站和三座中间站,均匀布站。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鉴于传统的采用加热盘管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的方法存在种种弊端,本次设计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内,即部分油品往热油泵和加热炉后进罐,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充分体现了一泵两用,一炉两用的方针。2.1.3管道设计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φ711,壁厚10.0mm,管材为Q295的管道。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34
2.2基本参数的选取2.2.1设计依据《吐鄯输油管道初步设计》任务书中国石油大学储运教研室《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工程管道安装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其它有关法规及技术文件2.2.2设计原则(1)设计中贯彻国家有关政策,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2)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空运、水路间的相互关系,在满足管线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3)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吸取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管线线路选择应根据沿线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和交通、电力、水利、工矿企业、城市建设等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在施工便利和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比较确定;(4)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时,局部地段可采用土堤埋设或地上敷设。(5)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兼顾热力站、泵站的布置,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2.2.3原始数据(1)最大设计输量为1800万吨/年;生产期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见下表2-1。表2-1生产期生产负荷表34
年1234567891011121314生产负荷(%)70809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08070(2)年最低月平均温度3℃;(3)管道中心埋深1.5m;(4)土壤导热系数1.4w/(m‧℃);(5)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5w/(m‧℃);(6)原油物性①20℃的密度870kg/m;②初馏点80℃;③反常点29℃;④凝固点25℃;⑤比热2.1kJ/(kg‧℃);⑥燃油热值4.18×10kJ/kg。(7)粘温关系见表2-2表2-2油品温度与粘度数据温度(℃)2932354045505560粘度(cp)86.7575.9366.4553.2144.6438.7333.5929.13(8)沿程里程、高程(管道全程320km)数据见表2-3表2-3管道纵断面数据里程(km)04070130165190230250270290300高程(km)28301025352836426845352.2.4温度参数的选择34
(1)出站油温考虑到原油中不可避免的含水,故加热温度不宜高于100℃,以防止发生沸溢。由于本设计采取先炉后泵的方式,则加热温度不应高于初馏点,以免影响泵的吸入。另外,管道采用沥青防腐绝缘层,其输油温度不能超过沥青的耐热程度。而且,考虑到管道的热变形等因素,加热温度也不宜太高。综上考虑,初步确定出站温度T=60℃。(2)进站油温加热站进站油温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经济比较。对于凝点较高的含蜡原油,由于在凝点附近粘温曲线很陡,故其经济进站温度常略高于凝固点。由于含蜡原油的粘温特性及凝点都会随热处理条件不同而不同,故应考虑最优热处理条件及经济比较来选择进出站温度。综合考虑,借鉴经验数据,初步设计进站温度T=30℃。(2)平均温度当管路的流态在紊流光滑区时,可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计算平均温度可采用下式:(2-1)式中—平均油温,℃;、—加热站的出站、进站温度,℃。2.3其他参数的选择2.3.1工作日年工作天数350天。2.3.2油品密度根据20℃时油品的密度按下式换算成计算温度下的密度:(2-2)式中—分别为温度为℃和20℃下的密度;34
—温度系数,;2.3.3粘温方程根据粘度和温度的原始参数,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μ=2.362-0.0153T(2-3)2.3.4总传热系数K管道传热由:(1)管壁、沥青防腐层的热传导(2)管外壁周围土壤的传热=+∑㏑+(2-6)=(2-7)式中Di,Di+1—钢管、沥青防腐层的内径和外径,m;λi—导热系数,w/(m‧℃);Dw—管道最外围的直径,m;α1—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w/(m2‧℃);α2—管壁至土壤放热系数,w/(m2‧℃);λt—土壤导热系数,w/(m‧℃);ht—管中心埋深,1.5m。2.3.5摩阻计算当管路的流态在紊流光滑区时,可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管道设计参数:(1)热站、泵站间压头损失15m;(2)热泵站内压头损失30m;34
(3)进站压力范围一般为20~80m;(4)年输送天数为350天;(5)首站进站压力50m。2.3.6最优管径的选择在规定输量下,若选用较大的管径,可降低输送压力,减少泵站数,从而减少了泵站的建设费用,降低了输油的动力消耗,但同时也增加了管路的建设费用。根据目前国内加热输油管道的实际经验,热油管道的经济流速在1.5~2.0m/s范围内。经过计算,最终选定为外管径φ711,壁厚10.0mm。2.4工艺计算说明2.4.1概述对于高含蜡及易凝易粘油品的管道输送,如果直接在环境温度下输送,则油品粘度大,阻力大,管道沿途摩阻损失大,导致了管道压降大,动力费用高,运行不经济,且在冬季极易凝管,发生事故,所以在油品进入管道前必须采取降凝降粘措施。目前国内外很多采用加入降凝剂或给油品加热的办法,使油品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从而达到输送目的。本管线设计采用加热的办法,降低油品的粘度,减少摩阻损失,从而减少管道压降,节约动力消耗,但也增加了热能消耗以及加热设备的费用。热油管道不同于等温输送,它存在摩阻损失和热能损失两种能量损失,而且这两种损失相互影响,摩阻损失的大小决定了油品的粘度,而粘度大小又取决于输送温度的高低,管子的散热损失往往占能量损失的主导地位。热油沿管路流动时,温度不断降低,粘度不断增大,水力坡降也不断变化。计算热油管道的摩阻时,必须考虑管路沿线的温降情况及油品的粘温特性。因此设计管路时,必须先进行热力计算,然后进行水力计算,此外,热油管的摩阻损失应按一个加热站间距来计算。全线摩阻为各站间摩阻和。34
2.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2.5.1热力计算埋地不保温管线的散热传递过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油流至管壁的放热,沥青绝缘层的热传导和管外壁至周围土壤的传热,由于本设计中所输介质的要求不高,而且管径和输量较大,油流到管壁的温降比较小,故管壁到油流的散热可以忽略不计。而总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管外壁至土壤的放热系数,值在紊流状态下对传热系数值的影响可忽略。计算中周围介质的温度取最冷月土壤的平均温度,以加权平均温度作为油品的物性计算温度。由于设计流量较大,据经验,将进站温度取为T=30℃,出站温度取为T=60℃。在最小输量下求得加热站数。(1)流态判断(2-8)(2-9)ε=式中Q—流量,m3/sν—运动粘度d—内径,m;e—管内壁绝对粗糙度,m。经计算3000﹤Remin﹤Remax﹤Re1,所以各流量下流态均处于水力光滑区(2)加热站数确定由最小输量进行热力计算确定加热站数加热站间距LR的确定LR=㏑(2-10)式中=,b=,T0—管道埋深处年最低月平均地温,取3℃;34
G—原油的质量流量,㎏/s;C—油品比热,kJ/(kg‧℃);i—水力坡降。加热站数NR=经计算,需要设2个加热站。2.5.2水力计算最大输量下求泵站数,首先反算出站油温,经过计算,确定出站油温为40℃。由粘温关系得出粘度等数据,为以后计算打好基础。为了便于计算和校核,本设计中将局部摩阻归入一个加热站的站内摩阻,而忽略了站外管道的局部摩阻损失。(1)确定出站油温不能忽略摩擦热的影响,用迭代法计算最大输量下的出站油温TRTR=T0+b+(TZ-T0-b)eal(2-11)i=β(2-12)式中β、m—由流态确定,水力光滑区:m=0.25,β=0.0246;Q—体积流量,m3/s。(2)管道沿程摩阻H总=iL+△Z+∑hj(2-13)式中△Z—起终点高差,m;∑hj—局部压头损失,m(3)判断有无翻越点经判断,全程无翻越点。(4)泵的选型及泵站数的确定因为流量较大,沿线地势较平坦,且从经济角度考虑并联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优化运行,所以选用串联方式泵。34
选型并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已知条件,20×20×19HSBH=322-6.9824×10-5Q1.75计算管道承压确定站内泵的个数:管道承压P=H=确定站内泵的个数n<确定泵站数Np=(2-14)经计算,需要设4个泵站2.5.3站址确定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进行站址的调整。确定站址,除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外,还需按照地形、地址、文化、气象、给水、排水、供电和交通运输等条件,并结合施工、生产、环境保护,以及职工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当热站数和泵站数合一后,既要考虑满足最大输量下压能的要求,又要考虑最小输量下的热能要求,应满足:(1)进站油温为33℃;(2)根据进站油温反算出的出站油温应低于管道允许的最高出站油温;(3)进站压力应满足泵的吸入性能;(4)出站压力不超过管线承压能力。最终确定站址如下表2-4:表2-4布站情况表34
站号1234站类型热泵站泵站热泵站泵站里程(km)075150225高程(m)2811.2530.7352.6校核计算说明2.6.1热力、水力校核由于对站址的综合考虑,使热站、泵站的站址均有所改变,因此必须进行热力、水力校核。求得站址改变后的进出站温度、压力,以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2.6.2进出站温度校核不同输量下由进站油温反算出站油温,所得油温符合要求(低于初馏点等)即可。2.6.3进出站压力校核不同输量下,利用反算出的出站油温,得出水力坡降,近而得出进出站压力,出站压力满足摩阻等要求,进站压力在30-80m即可。各站进站压力只要满足泵的吸入性能要求,出站压力均不超过最大承压,出站温度低于最高出站温度,就可以合格。2.6.4压力越站校核当输油主泵不可避免地遇到断电、事故或检修时,或由于夏季地温升高,沿程散热减小,从而导致沿程摩阻减小,为了节约动力费用,可以进行中间站的压力越站,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能量。从纵断面图上判定压力越站最困难的站,并对其的进出站压力进行确定以满足要求,对于压力越站而言,其所具有的困难主要是地形起伏的影响及加热站间距的影响。压力越站的计算目的是计算出压力越站时需要的最小输量,并根据此输量计算越站时所需压力,并校核其是否超压。2.6.5热力越站校核34
当输油主泵不可避免地遇到断电、事故或检修时,或由于夏季地温升高,沿程散热减小2.6.6动、静水压力校核(1)动水压力校核动水压力是指油流沿管道流动过程中各点的剩余压力,即管道纵断面线与水力坡降线之间的垂直高度,动水压力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地形的变化,而且与管道的水力坡降和泵站的运行情况有关,从纵断面图上可以看出,动水压力满足输送要求。(2)静水压力校核静水压力是指油流停止流动后,由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液柱压力,由纵断面图可知静水压力也满足输送要求。2.6.6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当油田来油不足时,由于流量小,温降快导致进站油温过低或者由于停输等原因,甚至出现凝管现象,需进行反输。由于反输是非正常工况,浪费能量,故要求反输量越小越好。本设计取管线可能的最小输量为反输输量。由具体计算可知,可以满足反输条件。经过一系列的校核,选择的站址满足要求。2.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输油站的工艺流程是指油品在站内的流动过程,实际上是由站内管道、器件、阀门所组成的,并与其他输油设备相连的输油系统。该系统决定了油品在站内可能流动的方向、输油站的性质和所能承担的任务。制定和规划工艺流程要考虑以下的要求:(1)满足输送工艺及生产环节的要求。输油站的主要操作包括:①来油与计量;②正输;③反输;④越站输送,包括全越站、压力越站、热力越站;⑤收发清管器;⑥站内循环或倒罐;⑦停输再启动。(2)便于事故处理和维修。34
(3)采用先进技术及设备,提高输油水平。(4)流程尽量简单,尽可能少用阀门、管件,力求减少管道及其长度,充分发挥设备性能,节约投资,减少经营费用输油站工艺流程:(1)首站接受来油、计量、站内循环或倒罐,正输、向来油处反输、加热、收发清管器等操作。(2)中间站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器。(3)末站接受来油,正输、反输,收发清管器,站内循环,外输,倒罐等操作。流程简介:(1)来油计量来油—计量—阀组(2)站内循环及倒罐罐—阀组—泵—加热炉—阀组—罐(3)正输(首站)上站来油—阀组—给油泵—加热炉—主输泵—下站(4)反输下站来油—阀组—给油泵—加热炉—主输泵—上站(5)压力越站来油—阀组—加热炉—下站2.8主要设备的选择2.8.1输油泵的选择选泵原则:34
1)为便于维修和管理,尽量选取同系列泵;2)尽量满足防爆、防腐或露天安装使用地要求;3)为保证工作稳定,持续性好,满足密闭输送要求,选用大排量的离心泵,配用效率高的电动机为原动机。(1)输油主泵选泵原则:①满足管线输量要求,使泵在各输量下均在高效区工作。②充分利用管线承压能力,减少泵站数,降低工程造价。故所选输油主泵为:20×20×19HSB(2)给油泵选泵原则:大排量、低扬程、高效率故所选输油主泵为:SJA6×8P×18(3)反输泵:管道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需要反输:①输量不足,需要正反输交替来活动管道以防止凝管。②出现事故工况时进行反输,如末站着火。主要考虑资源利用问题所以选用输油主泵充当。经计算满足要求。2.8.2加热炉的选择选炉原则:(1)应满足加热站的热负荷要求,炉效高;(2)为便于检修,各站宜选用两台以上加热炉。加热站的热负荷由下面的公式计算:Q=Gc(TR-TZ)(2-15)式中Q—加热站的热负荷,kw;G—油品流量,m3/h;c—油品比热,kJ/kg℃。提供的加热炉型号如下:800kw,1000kw,1250kw,1600kw,2000kw,2500kw,3150kw,4000kw,5000kw34
2.8.3首末站罐容的选择(2-16)式中m——年原油输转量,kg;V——所需罐容,m;-——储油温度下原油密度,kg/m;——利用系数,立式固定罐0.85,浮顶罐0.9;T——原油储备天数,首站3天,末站4-5天。2.8.4阀门根据规范及各种阀门的用途,站内选用的阀门类型如下:(1)油罐上的阀门用手动闸阀(2)泵入口用手动闸阀(3)串联泵出口用闸阀(4)出站处设调节阀阀组(5)为防止泵出口管线超压,泵出口管线上设高压泄压阀(6)热泵站设低压泄压阀(7)清管器收发球筒与站间管线连接用球阀阀门规格的选用(1)阀门的公称直径应与管线的公称直径相同(2)阀门的公称压力应大于阀门安装处的压力。34
第3章工艺设计计算书3.1经济管径:d=(3-1)式中:d---经济管径(m)Q---质量流量(kg/s)v---经济流速(m/s)---原油密度(kg/m)G=1800×10/(350×24×3600)=595.2(kg/s)选定进站油温T=30C出站油温T=60CT=(60+2×30)=40C=1.825-0.001315=1.825-0.001315×870=0.681=870-0.681(40-20)=856.38kg/mQ=G/=595.2/856.381=0.695m/s3.1.1经济流速含蜡原油经济流速在1.5m/s~2.0m/s之间当v=1.5m/s时d==768mm当v=2.0m/s时d==665mm选择管径的范围为665mm和768mm之间。选管:由国产钢管部分规格初步选定钢管,取D=711mm34
δ=10.0mmd=691mm其中—管道外径;—管子壁厚;—管道内径。反算经济流速v===1.86m/s经济流速在1.5m/s~2.0m/s之间,故所选管径符合要求3.1.2选管材由Q295计算最大承压:δ=(3-2)式中:K---计算系数 =0.72φ――焊缝系数 =1.0δ=最低屈服强度 =212.4MP得P===5.9Mpa3.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3.2.1确定计算用各参数确定粘温关系见表3-1表3-1温度()293235404550粘度(cP)86.7575.9366.4553.2144.6438.73由最小二乘法 lgμ=2.362-0.01513T3.2.2确定流态属水力光滑区计算如下:34
雷诺数:Re=3000因此,属水力光滑区,β=0.0246,m=0.25水利坡降:m/m3.2.3总传热系数的确定:k=(3-3)其中,管外壁至大气放热系数:α=(3-4)34
紊流时管内放热系数α对K影响很小,可忽略。土壤导热系数:λ=1.4w/(mC)管中心埋深:h=1.5m沥青防腐层一般6mm~9mm,这里取6mm即沥青防腐层:厚度δ=6mm,导热系数λ=0.15w/mC计算如下:确定总传热系数:=1.88k==1.75w/mC3.2.4最小输量下确定热站数:站间距:L=ln()(3-5)其中:b=b==3.76km热站数:n==1.6取整n==2平均站间距:L==150km34
热力布站及校核初步在0km,150km.反算出站油温:℃迭代:T=51.6℃T=30℃则根据得:=℃kg/mQ=0.485m/sm/sb=L=ln()34
km℃所以出站温度取51.6℃满足要求。综上,最小输量时取加热站为两个。3.3水力计算与确定泵站数3.3.1迭代算出站油温:由于最小输量下加热站数为两个,从经济角度考虑,最大输量下加热站数也取两个。假设b=0℃=℃kg/mQ=0.692m/sm/s34
b=℃进站油温T=30C出站油温T=40CT=(40+2×30)=33.3Ckg/mQ=0.691m/sm/s3.3.2判断翻越点270km和290km处可能是翻越点。其中:0km处高程28m270km处高程68m290km处高程45m300km处高程35m34
从起点到终点所需压头为H=1.01iL+=+(35-28)=2128m从起点到270km处所需压头为H=1.01iL+=+(68-28)=1948m从起点到290km处所需压头为H=1.01iL+=+(45-28)=2067m经过判断,全线没有翻越点。3.3.3选泵确定泵站数沿程总摩阻:Hf=1.01iL++h+20=+35-28+20=2148h为站内摩阻泵站数:n=,其中,hc为站内损失选泵为:20×20×19HSBH=322-6.9824×10-5Q1.75H=260.8总共选三台其中一台备用n==3.9取整n=43.3.4确定站址初步泵址为0km,75km,150km,225km校核如下:最小流量时首站进站压力80出站压力80+578-30=628中间站进站压力628-0.00371.01150-(30.7-28)=64.75出站压力64.75+578-30=612.7534
末站进站压力612.75-0.00371.01150-(35-30.7)=47.9最大流量时首站进站压力80m出站压力80+521.6-30=571.32#站进站压力871.3-0.0071.0175-(11.25-28)=57.8出站压力57.8+521.6-15=564.43#站进站压力564.4-0.0071.0175-(30.7-11.25)=34.7出战压力34.7+521.6+111-30=597.34#站进站压力597.3-0.0071.0175-(35-30.7)=73.25出站压力73.25+521.6-15=589末站进站压力589-0.0071.0175-(35-35)=59.1进出站压力经校核均满足要求。3.4不同输量下的布站方案3.4.1最小输量时布站方案最小输量时,确定热站数为两个。出站温度T=51.6℃,进站温度T=30℃。则根据得:=℃kg/mQ=0.485m/s34
m/s沿程总摩阻:Hf=1.01iL++h+20=+35-28+20=1148泵的扬程H=322-6.9824×10-5Q1.75两台泵串联,泵站的扬程H=578泵站数n==2综上,最小输量时,布站情况为:两个热站,两个泵站。3.4.2最大输量时布站方案最大输量时:b=L=ln()km34
km由于最小输量时加热站数为两个,从经济环保角度考虑,最大数量时可调整成两个加热站。下面反算设两个加热站时的出站温度。仍取进站温度T=30℃。现令b=0则℃进站油温T=30C出站油温T=45.66CT=(45.66+2×30)=35.2Ckg/mQ=0.692m/sm/sb=34
℃满足要求。前面已计算出最大输量时的泵站数为四个。综上,最大输量时布站情况为两个热站,四个泵站。按照热泵和一的原则可得各站站址如下表3-2:里程(km)0150300高程(m)2830.735布站情况首站热泵站中间站热泵站末站里程(km)075150225300高程(m)2811.2530.73535布站情况首站热泵站2#站泵站3#站热泵站4#站泵站末站3.5各站运行参数3.5.1输量最大时计算结果如下表3-3:表3-3里程(km)075150225300高程(m)2811.2530.73535进站温度()303430343034
出站温度()4034403430进站压力(m)8057.834.773.2559.1泵站扬程(m)521.6521.6521.6521.60出站压力(m)571.3564.4597.358959.1同理,其他输量下的计算结果如下:3.5.470%输量下表3-6表3-6里程(km)0150300高程(m)2830.735进站温度()303030出站温度()51.651.650.26进站压力(m)8064.75578612.7547.9泵站扬程(m)5780出站压力(m)62847.93.6反输计算3.6.1反输量的确定反输量取生产期的最小年输量,即G=,3.6.2反输泵的选择选20×20×19HSBH=322-6.9824×10-5Q1.75三台串联,一台备用。34
根据以前反算出站油温得出Q=0.485m/s计算,H=578m3.6.3反输运行参数见表3-7表3-7里程(km)0150300高程(m)2830.735进站温度()303030出站温度()51.651.650.26进站压力(m)8064.75578612.7547.9泵站扬程(m)5780出站压力(m)62847.93.7设备选取3.7.1输油站储罐总容量首站:式中:V——油罐总容量m——年总周转量——利用系数,取0.9K——储存时间,这里取3天储存温度这里取34此时=860.5kg/m计算结果:34
所以,取4座50000m钢制浮顶罐末站:储存时间取4天。计算结果:V=265626.88m所以,取五座50000m的钢制浮顶罐,一座20000m钢制浮顶罐。3.7.2输油主泵的选择选泵为:20×20×19HSBH=322-6.9824×10-5Q1.75总共选三台串联,其中一台备用。3.7.3给油泵选择选泵为:SJA6×8P×18Q=395m/h因为要求最大输量为Q=0.215×3600=774所以选三台并联一台备用。3.7.4加热炉选取(3-6)代入数据可得:最大输量时q=12625kw所以选三台5000kw的加热炉。最小输量时q=19075kw所以选四台5000kw的加热炉。3.7.5电动机选择(3-7)式中:——输送温度下泵排量为时的输油效率;——输油泵轴功率,kW;——输送温度下的排量(m/s);——输送温度下介质的密度(kg/m);——输油泵排量为时的扬程。(3-7)式中:——输油泵配电机额定功率,kW;34
——输油泵轴功率,kW;——传动系数;——电动机额定功率安全系数。计算如下:结论34
本次设计属于油气储运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及运用,对完善知识结构、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自己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并有着重要意义。整个设计以国家规范为基本原则,采取最优工艺方案,根据建设要求和需要,本着热泵合一、立足于高效的原则,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的,全线共设热泵站2座,泵站2座。管线埋地铺设。管材采用711×10.0,Q29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加热方式为直接加热。设计输量为18万吨/年,流程工艺为先炉后泵,充分利用设备,全线既可压力越站,热力越站,也可全越站,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在管线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合理充分的利用地形,减少了占地面积,建设经济性的管线。作为毕业设计,重点放在对所学理论进行实践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能力方面的综合培养。34
致谢长输管道设计是对油气储运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重要培养与锻炼,也是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考验。因此,本次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复习基础、巩固和丰富专业知识,更在于对即将面临工作的我们一次视野开拓的机会。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亲自查阅大量资料和数据,理论联系实际,架起一座书本理论与现场工作实践的桥梁。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得到了李传宪老师的悉心全面指导,对设计提出了宝贵意见并给予了极大帮助,同时各位指导老师也给予了帮助和指导,在此,对各位老师深表谢意!40
参考文献[1]GB/T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筱蘅,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15-160.[3]GB/T50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4]张国忠.长输管道设计中的壁厚选择.油气储运.1993:12.[5]潘家华.油气储运工程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6]潘家华.全面发展我国的管道工业.油气储运.1994:13[7]罗塘湖.管道输油工艺研究.油气储运.1993:12[8]曲慎扬等.原油管道工程.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9]钱锡俊,陈弘.泵和压缩机.第一版.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79.[10]B.M.阿卡帕金等.罗塘湖译.原油和油品管道的热力与水力计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11]J.PaulTulisHydraulicsofPipelines,JohnWiley&Sons,Inc.1989[12]V.N.Gopal,“OptimizingPipelineOperations”,J.P.T.198040
毕业论文指导进程记录表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签字)论文题目L-Y输油管道初步设计对论文提纲的意见结构合理,阐述明确,准确无误。2008年2月10日对论点和分论点的意见概括准确,层次清晰,阐述明确,准确无误。2008年4月15日对初稿的意见质量较高,但存在一定的疏忽与缺陷,须进一步改进。2008年4月15日对定稿的意见经过指导教师的检查指正,学员做出了适当的修改,经审核符合标准。2008年4月30日对论文的评估及建议成绩此论文结构清晰,阐述得当,详略得当,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论证合理,完成质量较高。建议给予90分。2008年4月30日40
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评阅意见年月日评阅评分指导教师签名职称副教授拟定在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①②③④⑤40
毕业论文答辨会议记录学生姓名论文题目主答辨人答辨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共分学生自述报告及答辨要点记录:答辩日期年月日答辨组别第组记录员40
毕业论文成绩综合评定及复审意见表1、经答辨委员会综合考核决定;给予学生题目为毕业论文成绩为。上报西南石油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复审。2.对学生毕业论文综合考核评语:答辨委员会主任(组长):年月日指导教师评分90审阅评分答辨评分综合成绩3.经毕业论文复审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复审,决定给予该学生论文成绩为。复审签字:年月日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销售系统毕业论文.doc
-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油田地面工程联合站设计.doc
-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油田联合站设计.doc
-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管道工艺初步设计.doc
-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输油管道初步设计.doc
- 油气储运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原油管道初步设计.doc
- 油气储运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庆原油触变性研究.doc
- 油气储运本科毕设胜利管道工艺初步设计.doc
- 油气储运毕业设计埋地管道腐蚀机理及防腐新技术研究进展.doc
- 法学毕业论文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立法评析及完善.doc
- 法学毕业论文校学生自治权的实现和保障——以摒弃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为视角(1).doc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1).doc
-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防卫限度问题研究.doc
- 法律毕业论文 法律论文网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法律援助论文.doc
- 法律毕业论文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1).doc
- 法律法学毕业论文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1).doc
- 浅析二维动画设计要素的应用价值毕业论文.doc
- 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毕业论文范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