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2-04-29 14:07:14 发布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 煤矿安全专业毕业论文.doc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姓名***系别安全工程系专业安全技术管理班级****指导教师***2012年5月6日 目录摘要1前言2第一章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3第一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3第二节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4第三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5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7第一节安全与生产的关系7第二节安全与效益的关系7第三节偶然与必然的关系8第四节硬件与软件的关系8第三章建立安全长效机制10第一节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10第二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10第三节责任体系落实10第四节现场管理机制11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3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13第二节职工的培训13第三节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13第四节矿山救护队建设13第五节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14第五章加强“一通三防”管理15第一节提高认识15第二节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15第六章结语18参考文献19 致谢20 摘要煤矿行业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因此,在一个时期或者更长时期内逐步形成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一通三防”19 前言煤矿安全事故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全面停产,形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它吞噬生命,损害健康,给人留下身心的创伤。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地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了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基础不实,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19 第一章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第一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煤矿灾害严重、灾害多的国家,常发生的灾害有瓦斯灾害、顶板灾害、矿井火灾、水害、冲击地压、尘害和热害等。我国煤矿灾害危害严重,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1998年以来,采取了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和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等重大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和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强化监察,深化整治,综合治理,全国小煤矿总数由1997年的8.2万个,减少到目前的2.3万个,总共关闭小煤矿近6万处。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的产量比例由4:2:4变为5:2:3,煤矿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2000年5.86,2004年3.08,2005年上半年2.75)。但是,由于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还很薄弱,一些深层次和历史遗留问题还远未得到彻底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处于高发态势,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05年4月,全国煤矿总数为24813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81处,纳入45户重点监控对象的有414处;在27个省(市、自治区)1264个市县均有分布。2006年1至9月份全国煤矿死亡4228人,同比上升7.0%,其中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0起,死亡1159人,分别上升53.8%和165.2%。一是对煤与瓦斯突出、煤自燃等灾害发生机理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二是生产条件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煤与瓦斯延期突出,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三是多种灾害的共存及相互转化的理论研究也很欠缺;四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致灾因素多样性和致灾机理复杂性决定了煤矿安全理论研究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积累过程19 第二节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煤矿综合素质的高低。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应由事后追查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引入和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手段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讲,有以下四种现代的方法:(1)安全系统工程法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矿山安全管理必须从整个矿山系统的总体出发,研究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矿山安全大协调系统,建立矿工生命保障、健康;矿山财产安全;矿山环保、信誉的目标管理体系。过去,矿山安全管理多局限于单个矿井、单个灾害种类、单个侧面的管理,局限于具体的灾害事件的管理,即进行孤立的管理,其管理成果应用有限,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矿山安全管理应向综合化和系统化方面发展,即大力开展对多矿区、多矿种、多种矿山灾害的总体安全研究,使之真正做到“安全减灾,综合防治”。(2)安全评价法  安全评价也称为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矿山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损失与伤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并以既定的指数、等级或概率值做出表示,再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便消除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事故预测与预防法19   事故预测:矿山灾害事故具有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再现性的特征;意外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对于个别考察无具有不确定性,但对于大样本,则表现出规律性。因此,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是研究矿山灾害事故规律、进行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事故性质:小概率事件;随机现象;大数法则。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灰色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主次因素薄弱环节预测法;规范反馈预测法等。事故预防:矿山灾害事故的预防模式可分为事后型模式和预期型模式两种。事后型模式是一种被动的对策,即在矿山灾害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度发生的一种对策。这种对策遵循如下技术步骤:矿山灾害事故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预期型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矿山灾害事故发生的对策。显然这是现代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是:提出矿山安全或减灾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4)安全目标法矿山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当前矿山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由上级制定出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或一季)矿山安全管理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将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下级各部门或个人,要求下级各部门或个人根据上级制定的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来制定自己的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并将其付诸实施;然后,再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作为进一步搞好矿山安全目标管理的依据。简言之,矿山安全目标管理就是让矿山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亲自参加安全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由此可见,矿山安全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人、激励人、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动态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矿山安全的整体优化,即使矿山生产达到最佳的整体安全运行效应。总之,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人又有心理活动,因此,在煤矿安全上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才能使安全工作做到有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三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1、煤矿管理需要的进步19 首先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投入,建议国家将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对策纳入国家相应的科技计划,作为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使我国煤矿灾害防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次要完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建议发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整体优势,把该院建设成为承担煤矿安全基础和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国家煤矿安全创新基地,国家在财政上对其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并在该院设立煤矿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对中国矿业大学的煤炭主体专业学生实行减免学费的政策,支持在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第三,提高煤矿准入、安全生产条件和技术保障能力,建议设立煤矿安全标准研究专项,制定煤矿安全准入和安全生产技术条件强制性标准,以及标准实施的管理、监督和责任追究等法规,逐步提高办矿、安全生产及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门槛条件;压减安全保障性差的产煤地区的生产规模,继续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有煤矿;通过关闭、改造、整合等形式压减小煤矿数量,减少危险源;建议国家调整煤炭行业税赋过高的状况,取消铁路建设基金,继续实行国债资金项目和财政补贴方法,逐步消除企业安全欠账;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炭行业生产力水平;加强煤炭行业全过程管理,提高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控制和保护力度,从源头上防止煤炭资源的无序开采;劳动社会保障部加紧制订井下职工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最低入井津贴标准。2、进一步规范事故调查处理,从严查处事故。一是将事故调查的程序进一步理顺。将原各监察科负责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全部归到事故调查科,使事故报告更及时、准确,也便于监督。二是进一步规范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调查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进行。三是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使每起事故都做到事故原因清晰,责任划分准确,处理得当。事故结案率达到100%。四是督促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使措施落实到位,责任人处理到位。3、实行工作月计划审批制度,提高了效率、规范了程序。新的一年,在总结去年监察月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监察工作月计划制度。监察月工作计划由去年的计划一个地区变成了具体的煤矿,而且具体到了要重点查处什么问题,使监察工作更趋于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每个监察员工作更有序化。19 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第一节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将它们对立起来,视为一对矛盾,这种熟悉是错误的和片面的。安全与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就是由于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安全生产相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在熟悉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对立同一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和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把握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形而上学,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观点,杜尽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孤立的思想,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目标是:杜绝重伤以上事故发生;杜绝职业病和急性中毒事故发生;杜绝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元以上的交通事故、生产性火灾、机械设备事故或经济损失事故发生;严格控制轻伤事故,全年平均月频率不超过0.1%。第二节安全与效益的关系19 就煤矿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回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煤矿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煤炭生产,假如没有安全保证,生产煤炭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如何,必须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往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生产对煤矿至关重要。但是也应看到,安全究竟不完全即是经济效益,安全上往了并不即是经济效益就能进步。由于有的国有煤矿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企业效益低下,亏损重办,因此必须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降低生产本钱,保证煤炭质量,进步经济效益。事实证实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第二节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在安全生产中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比如,若发生死亡事故,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认真分析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可以找到隐躲着的必须规律。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尽管有各种偶然因素,但终究是“三违+隐患=事故”的结果。无论分析追查哪起死亡事故,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必须根源。看似偶然的事故,实在都是必然。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精心大意。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进手,狠抓治理,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赏罚。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治理,能逐步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杜尽事故的偶然而走向成功的必然。第四节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治理两个方面。搞好安全生产没有先进的装备不行,这是安全生产中的硬件。随着井下采拙机械化水平的不断进步,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综采综掘机械化已经在安全生产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硬件水平的进步,为了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狠抓软件建设,深安全治理,狠抓职工培训,促进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的进步,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也必须看到,同样的装备,同样的条件上,同在一个矿生产,有些班队平安无事,有些班队则发生事故。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实践证实,硬件仅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装备、培训、治理”并重的原则。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治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治理工作,逐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必须牢牢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串在实践中,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先安全后生产,坚持“安全19 第一、生产第二”的操纵原则,抓安全促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政治、经济效益,并坚持治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来保障安全生产,我们的煤矿企业才能达到少失事故和不出重特大事故的目标。19 第三章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第一节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首先要确立国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监督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负责,国家强制力是安全监督实施的保障,保证安全监督能够顺利进行,并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对安全的关注。从近几年私挖乱采和越界开采及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的治理情况来看,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是至关重要的措施。在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促进煤矿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文化等各项要素到位。安全工作范围广泛,各个区域又有其各种不同的特点,所以有必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分行业进行管理,以保证安全管理的专业性。我国的行业管理已经比较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企业的一切工作都由企业决定和实施,安全管理也不例外,所以企业也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只要企业重视安全、安全投入充实,安全管理到位,全国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把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第二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各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个人的权利清楚,责任明确,权责一致。形成一个包涵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责任体系。第三节责任体系落实各个责任制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企业内部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还有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在宏观19 上,还有企业与企业及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的责任联系。所以必须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责任落实问题。落实责任制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和奖罚措施,严格考核,才能保障落实。否则责任制就成了一纸空文。1、设计落实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严格进行审批。2、施工落实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施工,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进行验收。3、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其必须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保证安全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4、资金和物资落实安全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专项资金,物资必须及时采购,单独管理,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得挪作它用。第四节现场管理机制1、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最终归宿,其它各项机制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其作用最终要在现场管理中得到体现。现场管理好坏,是检验各项机制落实情况的最终指标。所以,现场管理又集中体现了各种机制的全面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说,现场管理机制就是将其它机制应用于现场的过程。2、现场管理的形式职工是作业现场中安全工作的最基本因素,他们分布最广,有一定经验,可随时发现和消除作业过程中出的安全隐患,或向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解决安全必须提供参考和基本保证。19 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班组长担负着现场生产和安全的双重作务,是现场管理中最根本的领导者,直接担负现场安全检查贯彻的程度,隐患整改的责任,是安全管理最基本的组织者。现有的煤矿都以区队为承包和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区队的管理工作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也使区队长在职工中有了更大的权威。同时,区队长对本区队的各方面情况都非常了解。这两方面都决定区队安全管理员是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具有其它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效果。安全职能部门具有内部安全执法的权力,和其它职能部门一起经常性地到现场检查,能够发现基层安全管理中的不足,督促其改进工作。同时安全职能部门不定时地安全检查和最严格的处罚更能对违章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安全大检查的参与者最为全面,检查的范围也最广,可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研究解决重大隐患和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问题。国家机关的执法检查具有至高的权威性,不但能最有效地消除危险因素,还能极大地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3、安全隐患的解决对于安全隐患解决难度不大的,由职工或班组长负责,当班在现场进行解决。对于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隐患,必须按“三定”原则制定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限期解决,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有复查”。19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全矿职工贯彻学习。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做到快速反应,有效进行防治,不致发生延误。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及时对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使预案与实际情况相符,预案一般每半年修改一次。第二节职工的培训职工的培训内容包括: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自救器、灭火器等应急救援设备工具的使用;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透水等各类事故的逃生技巧;避难硐室的位置;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压气自救器等特殊自救手段的应用;事故前的预兆及初期事故的控制措施。第三节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一旦发生事故,最及时有效的救援就是现场人员,包括职工的自救和互救,尤其是职工发生大量出血、呼吸和心跳停止、被突然埋压等情况下,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获得救助,这是任何专业救助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在职工和新工人培训工作中,现场急救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第四节矿山救护队建设井下发生火灾,煤尘瓦斯爆炸等特殊事故时,除了矿山救护队之外,其他人员入井救援时本身就有生命危险,矿山救护队专业的安全装备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能够应付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快速处理险情和营救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所有煤矿都必须有救护队为其服务,没有自设救护队条件的,必须与其他单位的救护队签定救护服务协议。19 第五节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职工受伤及生病后获得急救是最低层次的要求。要真正尊重人的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就必须贯彻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关于这方面内容,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中有详细的规定。19 第五章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第一节提高认识提高认识,就是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险性的认识。掌握瓦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瓦斯爆炸的3个条件,瓦斯事故前的预兆、特点和规律,掌握灾害预防、事故抢险、矿山救护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通过提高认识,确立正确的安全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厚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构建“十六字”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生产。第二节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1、加强通风和瓦斯抽放管理通风是排除瓦斯的最主要手段,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峒室等巷道都必须保证风量和风速,满足稀释瓦斯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界限,杜绝瓦斯事故。首先,对于采煤工作面应预防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保证工作面的风量。采煤工作面是负压通风,合理的通风系统是保证工作面风量的基础。整个矿井的生产和通风是相匹配的,为了避免采掘工作面的风量供给不足,首先应该采掘平衡,不要将矿井的采掘活动的安排过于集中。其次,各采区在开拓工作面时,应该先掘中部车场,避免造成掘进与工作面的串联通风及掘进工作面之间的串联通风。再次,应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管理。掘进工作面通风是煤矿井下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点,特别是在更换、检修局部通风机或风机停止运转时,必须加强管理,通风部门与机电部门要协调好工作,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恢复工作时的安全。高瓦斯矿井,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的瓦斯积聚,必须使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供电线路和专用开关)“、两闭锁(”19 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局部通风机要挂牌指定专人管理理,严禁非专门人员操作局部通风机和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在停风前,必须先撤出掘进工作面的人员并切断电源。另外,在通风设施上,一定要搞好各种通风设施的动态管理,克服通风设施跑风、漏风等影响通风的问题;二是搞好盲巷、密闭等的动、静态管理,尤其要抓好通风设施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要达到质量标准化,确保通风系统完善、合理可靠,便于调整风量,把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浓度以下。矿井瓦斯抽放是消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不仅减少和消除矿井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且帮助解决矿井仅靠通风难以解决的问题,减少矿井通风负担,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预防性措施。首先,根据采掘工作面煤层的瓦斯参数,选择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方法。其次,依据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方法,编制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设计指导生产。再次,做好井下瓦斯管路、抽放钻场等检查维护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抽放瓦斯计量的测定工作,提高瓦斯抽放率,保证安全生产。2、加强防火管理加强防火管理除了严禁带火种入井外,还要严格控制井下火源的产生。预防机械着火,主要是加强机械保护投入和日常管理,重点防范摩擦起火,提高机械检修质量,加强润滑,杜绝设备不完好时运转;不能忽视托辊、堆煤保护和机电无油化等问题。预防电气着火:各种电气保护如接地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必须齐全、灵敏、可靠;是继电整定要科学、合理,确保非正常状态下保护动作;加强电气设备的防爆管理,各种电气设备防爆率达到100%;各种缆线严禁出现失爆现象,井下消防系统、消防材料和消防设施应规范齐全。3、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管理19 通过定点和不定点,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手段,对瓦斯的状态形成一个可视网,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监测监控大体可分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监测监控的重点是管好、用好现有安全监测监控,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对风量、风速、瓦斯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和监控;利用瓦斯断电报警仪、三专两闭锁等设施解决瓦斯超限时的断电停机、瓦斯超限报警、停风就断电的问题。同时,监测人员通过监视屏幕,不间断监视瓦斯动态情况。动态监测监控的重点是光学瓦检仪、便警仪的管理和使用。瓦检人员按规定要求检查、测试瓦斯等气体。专职瓦检员、班组长、跟班干部、下井领导都应参与瓦斯检查,坚强现场管理,关键是抓好包括静态设施设备在内的各类仪表、传感器的定期检查、校验工作,保证灵敏度、可靠性。安全监测监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应把井下各类风门的开闭状态纳入监测监控管理,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依靠先进的监测监控搞好瓦斯的动态管理。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瓦斯管理队伍搞好瓦斯管理必须有一支业务技术过硬的职工和管理队伍。管理队伍建设应抓好以下方面:健全机构,从人员上要不断充实,目的是健全和加强管理;是爱岗敬业、安全教育,提高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也是搞好思想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加强业务技术培训,职工培训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尤其是特殊岗位人员,如监测工、瓦检员、测风员等,对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坚持装备、管理、培训并重的原则,应该常抓不懈。总之,只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强瓦斯综合治理,一定能够科学、有效地防治各类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19 第六章结语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永恒的话题。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就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因此,只有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高产高效,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要安全、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需打牢安全基础,增强每个员工的安全免疫力。这里我们一定要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我安全”是上面讲的再多都是消积、被动的,而“我要安全”却是积极、主动的。当一个人被迫勉强接受他人的观念时,是很难做好和长久的。只有自我发自内心想要的,才能立足于心和长久自觉做好。安全不光是企业领导的事,它是每个员工的责任。唯有人人参与、个个争做安全的楷模,才能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从而使企业的生产和安全相生共存。要搞好安全生产,转变观念认清安全形势是前提,精细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是根本,强化监督机制、抓好隐患排查整改是中心,安全文化铸魂,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是动力。只有将煤矿安全理念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之中,才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19 参考文献[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2]何学秋.安全工程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3]任洞天.矿井通风与安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4]张国枢.通风安全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5]王显政.煤矿安全新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6]陈森尧.安全管理学原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7]吴强.煤矿安全技术与事故处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8]申宝宏,刘见中,张泓.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技术对策[J].煤炭学报,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