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00 KB
- 2022-04-29 14:04: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含部分考研题目)一、名词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利用级差地租土地利用规划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分区土地质量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化建筑密度城镇体系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保护土地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土地整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简答题部分:(一)总论部分1、简述土地的特性2、简述规划的功能和作用?3、简述土地利用的含义4、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类型?5、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什么?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7、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8、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并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9、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0、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1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12、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关系13、任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方法)1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收集哪些基础资料?15、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16、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有哪些?17、简述地租地价理论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联系18、如何运用区位理论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19、简述人地协调理论主要内容?20、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9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何特点?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3、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4、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5、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6、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次体系?7、小康指标体系中包括哪些指标?如何量化?8、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9、土地需求量预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基础数据预测)10、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1、如何进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预测方法)12、怎样预测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预测方法)13、常用的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哪几种14、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15、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的计算)16、简述土地质量评价的内容17、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8、简述拟定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原则和编制方法?19、如何理解公众参与原则?20、土地利用分区模式有哪些?21、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2、什么是土地利用布局?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有哪些?23、如何填写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2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量方法?25、配置居民点用地的要求有哪些?26、配置工业用地的要求有哪些?(三)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简述居民点的概念和居民点分类?3、何谓城镇化?怎样预测城镇化?4、简述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和原则?5、怎样选择居民点用地?6、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和内涵?19
7、简述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8、按《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大致分那几级?9、简述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结构?10、如何确定公路的等级?11、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12、如何进行公路选线?(概念和原则)13、如何概算交通线占线面积?14、简述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分级?15、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有什么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16、供水工程用地的一般要求是什么?17、如何规划灌排工程用地?18、简述耕地田块配置的主要内容?19、简述选择田块方向的一般要求?20、如何综合考虑田、沟、路、林、渠相互结合配置方式?21、简述果园配置的内容?22、茶园和桑园规划有何特点?23、如何配置各类林地?(四)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部分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有何特性?如何分类?2、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3、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原则。5、怎样进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6、基本农田保护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7、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8、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原则有哪些?9、风沙地区土地整治有什么特点?10、废弃地复垦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11、简述土地复垦规划的主要类型?12、简述土地复垦规划原则?13、简述土地复垦规划的主要内容?14、何谓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是什么?15、如何进行土地整理规划?(程序)16、何谓农地整理?简述其内容?19
(五)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部分1、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成果资料?有何要求?2、编制实施规划方案计划的原则?3、简述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4、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5、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标准?7、简述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任务?8、简述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9、从哪些方面来保证规划的实施?10、简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六)综合题部分1、如何选择和规划设计居民点用地?2、如何概算公路用地面积?3、如何应用人口自然增长法预测人口数?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当遵循哪些原则?5、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方法有几种?6、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和功能?7、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样联系?8、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三、论述题与综合问答题部分1、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2、试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概况和存在问题?3、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4、如何应用地价理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5、如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6、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预期目的是什么?7、如何应用综合法预测耕地需求量?8、试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包括哪些内容?9、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10、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11、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12、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的关系?19
13、试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关系?13、如何理解因地制宜原则?14、试分析区位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5、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16、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17、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有何重要意义?四、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条件调查包括。A、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D、气候和地形调查2、.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中的比重。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C、木材消费量D、已利用土地面积3、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总量不减少。A、耕地B、农用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A、高产田的85%以上B、耕地的80%以上C、农用地的75%以上D、管辖范围的70%以上5、据粗略估计,我国城市土地资产总值约为。A、15万亿B、18万亿C、20万亿D、13万亿6、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之比。A、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B、城市人口增长率C、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D、农业用地增长率7、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B、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C、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D、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8、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的重要依据。A、建筑用地规模B、居民点用地规模C、城市用地规模D、非农业建设用地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A、用地规模B、用地布局C、用地规模和布局D、粮食问题10、居民点规模具有和用地规模。A、建筑规模B、人口规模C、居民点形态D、规划区规模11、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着作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作用。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12、城市用地包含城市建成区用地、城市规划区用地和。A、城市建设用地B、城市建筑面积C、城市行政辖区用地D、市区用地13、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集中配置的场所。A、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B、构筑物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14、为了环境保护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向远郊区扩张。A、住宅用地B、工业用地C、娱乐用地D、交通用地19
15、根据区位理论应把农用地规划于远离。A、工业用地B、居住用地C、城市中心D、城市近郊区16、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影响形成的重要因素。A、土地利用类型B、土地价格C、土地区位D、土地用途17、土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着作用。A、载体B、基地C、地基D、操作场所18、编制和实施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土地利用专项规划C、国土规划D、城市规划19、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人民政府批准。A、县级B、市级C、省级D、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级2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把建制镇定义为。A、集镇B、乡(场)镇C、城市D、城镇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A、10年B、15年C、20年D、50年22、由于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利用状况的差异形成了各类。A、土地类型B、土地潜力类型C、土地利用类型D、土地结构类型23、预测是人们利用来预先推知未来。A、已知的知识和手段B、预测方法C、未来的情况D、估计24、为了全面地评价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必须运用方法。A、环境质量评价法B、费用——效益分析法C、技术经济评价法D、投入产出法25、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的基本单位是。A、村级B、乡(镇)级C、县(市)级D、省(自治区、直辖市)26、集镇的人口数量上限为的人口数量的下限。A、特大城市B、大城市C、中城市D、小城市27、居民点布局形式大体有卫星式、带状式、多边形式和四种类型。A、四边形式B、集中式C、自由式D、直线式28、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以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为准。A、1996年年初B、1996年年末C、1996年10月31日D、1997年初29、县级以下的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提出土地用途,制定。A、土地利用方式B、土地用途管制规则C、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D、土地用途性质30、各类用地期末面积等于基期年各用地面积加上规划期各类用地面积的增加量减去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A、规划期末B、规划期初C、规划期间D、基期年末3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主要是确定土地利用的。A、方向B、规模C、目标和方针D、政策32、我国集镇的人口数量上限为的人口数量的下限。A、100万人B、50万人C、20万人D、10万人33、地球表面积是个。A、可变数B、常数C、未知数D、已知数34、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设计必须坚持原则。A、综合效益原则B、协调人地关系原则19
C、因地制宜原则D、动态平衡原则35、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的高低。A、价值B、地租C、成本D、劳动产品36、把土地资源分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据是。A、地形特征B、利用特征C、植被特征D、气候特征37、土地的自然供给量是指。A、除了现实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土地以外的陆地面积B、地球上陆地面积C、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地面积D、地球表面积38、土地报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递减。A、土地总报酬B、土地边际报酬C、土地临界报酬D、土地平均报酬(二)、不定项选择题:1、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追求的最终效益是()A.经济效益B、生态效益C、社会效益.D、综合效益2、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包括()A.土地利用规划图B、土地利用规划方案C、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D、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计划3、下列指标中属于量化小康水平指标有()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B、城市化水平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中学入学率4、属于农业用地区的是()A.耕地区B、城镇用地区C、生态景观保护区D、工业区5、下列因素中属于土地需求量预测直接依据的有()A.规划区总人口B、土地利用现状,C、农作物复种指数D、规划区经济发展水平6、下列指标中属于土地集约经营程度的指标是()A.土地垦殖率B、城镇化水平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单位土地纯收入7、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A.耕地和水产用地需求量预测B、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C、居民点用地和农用地需求量预测D、基本农田和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8、构成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要素是()A.自然性、有限性、差异性和更新性B、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和控制性C、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D、简洁性、完全性、非相容性和客观性9、下列各规划属于战略规划的是()A.城市土地规划B、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土地复垦规划10、下列哪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采用地域分区模式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是(),采用用地分区模式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是()A.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C、国家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E、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为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形式又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常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A.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模式B、土地利用用地分区模式C、土地利用分区模式D、土地利用类型模式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的是(),作用是(),实质是()A.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B.宏观调控各业用地C.指导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编制D.制订土地复垦计划E.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时空分配,借助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13、下列指标中属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是()A.土地垦殖率B.城市化水平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建筑容积率14、下列指标中属于土地集约经营程度的指标是()19
A.土地开发利用率B.城市化水平C.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D.单位用地产值率15、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包括()A.土地利用现状图B、土地利用规划文本C、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D、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报告16、下列指标中属于量化小康水平指标有()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B、吉利系数C、中学入学率D、恩格尔系数17、下列指标属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指标是()A.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B、单位农用土地总产值C、人口密度D、恩格尔系数18、下列因素中属于土地需求量预测直接依据的有()A.规划区城市化水平B、消费水平C、作物复种指数D、规划区经济发展水平19、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最本质特性是()A.综合性B、战略性C、长期性D、可操作性20、属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规划有()A.居民点用地规划B、土地整理规划C、耕地规划D、土地整治规划21、下列各规划属于专项规划的是()A.居民点用地规划B、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C、土地整治规划D、土地复垦规划22、下列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的是()A.居民点用地规划B、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C、土地整治规划D、土地复垦规划23.属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规划有()A.土地复垦规划B、居民点用地规划C、农用地规划D、土地整治规划24、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整理主要是()A.村庄整理B、农地整理C、城市土地整理D、非农地整理25、属于建设用地区的是(),属于农用地区的是()A.耕地区B.城镇规划区C.生态景观保护区D.工业区26、根据《城市规划法》,我国大城市是指()A.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B.50万—100万人的城市C.20万—50万人的城市D.10万—20万人的城市27、我国城市分四级,中等城市人口为:()A.200万人口B.100万—200万人口C.50万—100万人口D.20万—50万人口28、城市用地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属于()A.土地利用专项规划B、土地利用详细规划C、战略性规划D、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9、城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A.农村城市化的过程B.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C.工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的过程D.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方式的过程30、城镇人口是指()A.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常住人口B、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非农业人口C、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农业D、城市与建制镇建成区内的人口31、基本农田保护率是()A.规划区内基本农田与规划期末耕地面积之比B.规划区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之比C.规划区内规划期末耕地面与基本农田面积保护区之比D.规划区内耕地保有量与农地面积之比32、基本农田是指()A.一定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B.满足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C.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19
D.规划期末耕地总量中除一般农田之外的耕地33、土地管理法规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的行政区域是()A.国家区域B.省级区域C.县级区域D.市级区域34、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是()A.局部与整体B.点与面C.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D.控制与服从35、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称为()A.城市发展B.城乡发展C.城市体系D.城乡体系36、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与()紧密相关的A.农业化进程B.劳动化进程C.工业化进程D.商业化进程37、城市化水平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A.经济发展水平B.工业发展水平C.建设发展水平D.素质发展水平38、城市发展规模主要是指()的发展规模A.城市人口B.城市用地C.商业用地D.乡镇用地39、城市规划是()和()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A.引导管理B.美化控制C.引导控制D.管理美化40、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计划的落实作()的战略部署A.时间上B.空间上C.全面D.局部4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体是()A.各级人民政府B.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能部门C.承当规划任务的相关单位D.规划部门42、规划期间,可能增加耕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有()A.土地复垦B.土地整理C.土地开发D.土地整治43、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有()A.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划,提高现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挖掘内部潜力B.充分开发各种后备土地资源,增加土地供给C.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D.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44、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式必须考虑的因素是()A.区域土地及其相关资源状况B.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C.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区域生产力布局D.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的需求45、确定土地利用目标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上级人民政府提出的目标和控制性指标B.土地供需状况的分析C.对规划期内土地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D.对土地资源状况配置,合理利用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估计46、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是()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B.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C.本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D.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制约47、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的方法有()A.综合法B.模型法C.土宜法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8、土地利用分区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的不同A.土地质量B.土地利用方式C.土地利用潜力D.土地利用特点E.土地利用方向49、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有()A.综合分析法B.主要因素法C.叠置法D.聚类法19
50、土地利用用地分区的保持行政区界限的完整性所指的行政区界是指()A.省级边界B.市级边界C.县级边界D.乡级边界E.村级边界51、.土地用地配置的类型包括()。A.农用地配置和建设用地的配置B.蔬菜地的配置和建设用地配置C.林业用地配置和居民点用地配置D.农业用地配置和交通水利用地配置52、我国居民点类型包括()。A.城市B.城镇C.乡村D.建制镇53、我国集镇是指(),县城以下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工程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农村小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服务中心。A.建制镇B.乡(场)镇C.县级机关所在的城关镇D.建制镇和乡(场)镇。54、土地利用规划的首要任务是()。A.协调土地供需矛盾B.土地利用结构优化B.土地利用宏观布局D、土地利用微观设计55、最早论述土地规划的著作是()。A.徐霞客游记B.尔雅C.禹贡D.水经注56、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基本单位是()A.省级行政辖区B.市级行政辖区C.县级行政辖区D.乡(镇)行政辖区57、土地管制权衍生于()。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C.土地占用权D.地政统一管理权和公共事物管理权58、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区域完整性是指()A.不打破村级行政界限B.不打破乡级行政界限C.不打破县级行政界限D.不打破省级行政界限59、在规划期内耕地减少的主要类型有()A.退耕B.建设占地C.灾毁D.闲置60、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A.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分配土地资源B.建设用地预测C.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D.闲置土地复垦附:《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概念部分答案:1.土地:通常是指地球表面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2.土地资产:通常是指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企业和事业单位或者个人所占用或使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或财富,称作土地资产。3.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4.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系统。5.土地开发利用率:一定区域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占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比重。6.土地质量评价:19
是指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大小。7..建筑密度:一定地区内,所有建筑物基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8.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9.城市化水平:一定区域内城市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重。10.土地复垦:我国《土地复垦规定》中规定了土地复垦的含义,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人们利用状态的活动,称作土地复垦。11.土地整治: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就是土地整治。12.城镇化: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反映一个国家或某地区居住在大小城镇或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三是单个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13.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内或国家中,由不同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14.土地保护: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15.土地利用分区:根据土地利用上的土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定地域分为若干个区,这些区就是土地利用分区,按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的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分区。16.土地垦殖率:一定区域内耕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17.农地整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18.土地利用:土地质量与人的干预活动所决定的土地功能。19.交通密度:一地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20.城市规模:指一定区域内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21.土地资源: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22.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23.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现状各类型面积的比例关系、在总面积中的比重及在空间组合格局。24.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25.城市规划区:按《城市规划法》,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26.土地用途管制:为了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规则,并据此对各类土地利用和对各利用区域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引导,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行为及方式。27.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见教材第328页)。二、简答题部分答案: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19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以下特性:针对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则是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中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类型的土地使用问题进行的规划,有很强的针对性;局部性,在一定时期,需要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的土地只是局部存在的,因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相对规划区内部分土地而言的;具体性,因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措施、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都比较具体,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选择性,由于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同,不同问题和不同行业部门的用地,其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就不同。根据规划区所存在的土地利用具体问题,选择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答:(1)审核各类用地数量与布局;(2)用地数量综合平衡;(3)用地布局综合平衡;(4)部门用地需求预测;(5)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由规划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领导小组讨论决定;(6)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3.何谓土地开发?有何特点?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地是由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地质、地貌组成的综合体,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土地开发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2)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土地开发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土地开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土地开发也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组合方式;(3)土地开发具有经营性的特点,土地开发是为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技术的投入过程,通过土地开发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了土地利用条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所以土地开发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4)土地开发是一个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未利用地被开发为可利用的农地;低产农地转化为高产农地;农地转化为村庄;农地和村庄又将被开发为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不断相互更替,循环往复。但每一个循环的过程都不是机械的重复,都是在前一个循环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4.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答:编制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以及进行业务培训等。从业务角度看,编制规划任务书和工作计划是两个重要的内容;(2)调查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需要,在收集和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基础上,进行专项研究。并进行必要的外业调查核实;(3)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阶段: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用地指标,编制供选方案,确定用地分区和主要用地项目的布局,编绘总体规划图,编写总体规划报告;(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规划报告编写完成以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形成一个规范性文件。根据审批手续,规划(送、审稿)必须提交同级人民政府通过,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最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实施。5.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答:其基本特征如下:(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都有高低之分,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19
6.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理解其整体性?答:是在一定规划范围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其整体性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而不是某一种用地;在总体规划中要全面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把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7.7. 简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答: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及本乡(镇)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乡(镇)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向;(2)具体确定并落实县级规划所确定的各类土地利用区;(3)编定各土地利用区的使用用途,具体落实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4)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区的途径、措施。8.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不同地域其自然条件、生态特征、土地被破坏和退化的特征也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整治类型。一般土地整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土流失地的整治;(2)盐碱地的整治;(3)风沙地的整治;(4)沼泽化土地的整治;(5)红黄壤综合整治。9.简述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内容?答:基本内容是:(1)农地用途管制,包括限制转移管制和许可转移管制。前者是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划定一定数量的农地主要是耕地作为特殊保护的区域严格加以管制;后者则是根据规划需要,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允许部分农地进行规定用途的转用;(2)非农地用途管制,其重点是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主要包括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和存量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其中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与农地许可转移管制密切结合,因此非农地用途管制的重点应是存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10.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内涵?答:在一定区域内将各种等级、各种类型不同城镇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规模适宜的原则进行安排,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的有机整体,即为城镇体系规划。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市或县的行政区域内赌东道的城镇体系规划。11.简述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答: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与任务;(2)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县各类用地指标,确定分阶段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任务;(3)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4)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5)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落实到乡(镇);(6)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12.何谓土地开发?编制土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其编制的基本原则如下:(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下进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用地平衡调整,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进一步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所提出的开发目标;(2)生态优化原则建立在获取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既要保护好固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改善生态环境条件;(3)最佳利用原则在开发能力许可的条件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同时,尽可能挖掘潜在的面积和尽可能利用其优势;(4)可行性原则19
编制开发规划时必须先进行可行性论证,规划所确定的开发目标、开发规模、开发利用方向等必须是经济、技术、生态各方面皆可行的。13.何谓土地整理?我国土地整理有何成功模式?答:土地整理就是为了使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结构适应特定发展时期的特定目标,将土地利用的分布状况加以重新调整的过程。我国成功模式有:(1)“三个集中”模式,以上海奉贤为代表。在规划和实施规划中,逐步做到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2)“三位一体”模式,以苏南地区为代表。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建设和土地整理规划一起抓,达到田、路、村、渠、相配套,农田、村庄、工矿、城镇相协调;(3)“六位一体”模式,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代表。在一个小流域内,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实施综合整理;(4)“八位一体”模式,以安徽省六安地区性为代表。实行田、水、路、渠、宅、塘、坟、高效农业八位一体综合治理;(5)“迁村并点”模式,这一模式在很多地区广为推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村庄土地整理结合中心村建设、农民公寓房建设进行,农民住宅向按规划集中建设的中心村搬迁后,对原村庄土地进行整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迁村并点,村庄土地整理是结合农村小康建设,主要是腾出耕地、挖掘村内空地、治理空心村等。14.简述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答: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如下:(1)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2)非农业建设用地内地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按照产业政策安排;(3)各类用地的扩大以内涵挖潜为主,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4)林牧渔业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水、荒滩地;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用地外,其他均不得占用耕地;(5).建设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尽量占用劣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林地。15.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答:编制程序如下:(1)土地管理、农业和水利等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乡(镇)域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等级,其他用地和水利建设发展用地等提出轮廓性规划方案,在图上标明各项用地的范围和位置;(2)村镇规划部门对乡(镇)范围内的村庄和集镇的布点、建设发展用地的规模、区域内的道路,提出初步规划方案,并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明村镇建设发展控制用地的范围、区域内的道路走向和等级等;(3)按照有关指标,平衡两项规划并调整后,最终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保护的农田)和阶段性农田保护(二级保护的农田)范围的划定;(4)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实地勘探、丈量,划定保护田块并编号、登记造册,在各保护区田块设立保护标志牌。16.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有何重大意义?土地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对土地开发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土地开发规划的意义主要在于:编制规划是土地开发决策的需要,规划将告诉决策者:土地开发的紧迫性、效益、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开发计划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土地开发决策提供依据。编制规划是避免盲目开发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土地开发是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必然会引起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果土地开发中没有规划的指导,盲目开发不仅会浪费土地资源,甚至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开发的最佳方式、结构和规模,就能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编制规划是土地开发经营管理的直接依据。编制规划是对土地开发进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17.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9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土地退化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不当的人为干预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综合治理。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必须要与流域性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与大、中流域性治理规划相协调,把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作为一个整体,既要结合行政区域,按照地域性土地的自然特性,进行地域的分区划片,分区治理,做到上下游统筹兼顾,区域间协调安排,山水村田统一规划;又要把土地作为自然综合体来研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明确主攻方向,因地治理土地,土地整治规划是在特定土地开发区域上进行的,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土地整治地域有着不同的土地景观和治理类型。在土地整治规划中,应根据土地的特性和经济条件以及危害规律,结合当地历史经验,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从实际出发,措施可行,我国土地整治范围广阔,除自然条件的地域性差异明显外,各整治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生产技术和开发的历史,土地利用方式等也都不尽相同。所以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方针,合理地制定规划目标和措施指标。远近结合,力求实效,土地整治规划不能一次完成或一劳永逸,而是在整治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逐步实现其治理效益。这样必须把当前规划实施项目与土地开发治理长期措施相结合,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制定其可行措施。保持土地生态平衡,土地整治规划就是要探求土地不利的生态环境,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土地生态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或变性,可以按人们的需要而控制,这变更的范围和限度是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实现的。所以,在制定规划时,首先要把治理区的土地作为生态系统整体来研究,统一考虑治理工程的效益及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18.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土地开发规划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开发的决策规划,即进行土地开发的可行性论证,确定土地开发的规模、时间、地点和方法,二是待开发土地的利用规划,即确定区域内各类待开发土地的用途。土地开发规划可分为农用地开发规划和城镇土地开发规划,两者内容各有侧重。19.土地复垦的范围是什么?凡因从事开采矿山资源、烧缺制砖瓦、燃煤发电、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修筑铁路、公路和各种道路等以及各种建筑物和废弃物压占等一切活动,而人为造成土地破坏和废弃的都属于土地复垦范围,还有各种污染、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以及村庄四旁坑、洼、塘、废弃宅基地等也属于土地复垦的范围。20.土地复垦有何重大意义?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为此,国家近年来运用综合手段加强了土地管理,并有计划地开发荒地,以缓解人地矛盾,但另一方面,在各项生产建设中都有大量土地遭到破坏。据统计,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累计1300多万公顷,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破坏废弃的土地约330多万公顷,其中70—80%为耕地;由于兴修水利和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地及农村坑塘等约1000万公顷,其中耕地占70%。此外,城市周围的垃圾堆场占地也很严重。这些被破坏的土地不但使土地和耕地减少,而且使环境恶化,特别是采掘工业,不仅破坏和改变地表以下200—400m以内地层,而且严重影响地表的生态环境,常常引起塌陷、污染、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因此,搞好土地复垦对于增加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工农关系,保障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均具有重要意义。21.土地复垦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的原则,将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利用,科学合理地确定其用途。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规划要切实可行,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土地复垦要和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并结合生产情况,逐年实施。19
土地复垦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以及矿区规划等相协调,做到地区建设布局合理化,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美化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22.土地复垦规划的类型有哪些?从规划的性质来分,可分为矿区土地复垦的总体规划与复垦区的规划设计两种。从时间上可分为采前规划和采后规划。采前规划是指新矿区开发时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复垦问题而进行的规划;采后规划是指老矿区开发后所作的复垦规划。按废弃地的类型可分为矿山开采废弃地复垦规划、煤矿塌陷地复垦规划、砖瓦窑废弃地复垦规划、交通挖压废弃地复垦规划、水利压挖地复垦规划以及废弃宅基地复垦规划等。根据矿区地下水埋深不同,可分为高潜水位矿区复垦规划和低潜水位矿区复垦规划等。23.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和类型?土地保护规划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特点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环境、价值等分析基础上,确定土地保护的类型、规模,保护区的分布、范围,保护重点与保护级别,并制定保护措施、技术方案和有关政策。土地保护不是消极的维护,而是在维护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土地保护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保护资源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蔬菜基地保护规划、草场保护规划等。以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海岸带保护规划,风景旅游区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以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历史纪念物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自然保护规划、文物古迹保24.基本农田的概念和范围?依据国务院所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根据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总量需求,以及土地的生产力可能达到的水平,划定必要数量的农田为基本农田,实行长期保护,永久不得占用,就能为子孙后代保住一方饭碗田,人们就能安心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把基本农田建设成稳产高产田,不断提高单产,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适应人口增长对农业提出的日益增长的要求。按《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下列耕地应列入基本农田,严格管理: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国务院规定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25.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确定保护重点。我国东部地区人多地少,中部地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因此,在东部、中部地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要把大部分农田划作保护区,重点保护起来。西部地区良国较少,首先要把高产农田和城镇郊区的农田保护起来。保护面积要尽量集中连片,并视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而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确定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时,除满足当地规划年人口对粮棉油等农产品的需要外,还要做好市场分析与预测,考虑到农产品的调出、调入问题。正确处理农业和非农业用地的关系。在基本农田优先用于农业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落实各项非农建设用地。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注重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要细致明确,落实到地块,建立标志,便于群众监督,为基层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19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要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城镇规划相协调,避免出现大的矛盾,以影响保护区规划的实施。26.农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土地整理一般指农地整理,即“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农地整理是以土地利用的平面布局调整为主,主要包括: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沟渠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等;复垦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27.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土地整理的根本目标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来看,土地整理主要是要达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的目标,具体体现为:增加耕地面积,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调整和组织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以土地产出率为基础的土地生产能力;提高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能力。28.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须遵循哪些原则?答: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直接对某一地段或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及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是土地利用总规划和专项规划深入和细化。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和符合美学原理;(3)系统内动态平衡、系统外环境相协调;(4)因地制宜;(5)以人为本。29.简述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答;切实保护耕地原则;综合协调原则;双轨并行原则;局部服从全局原则,眼前服从长远利益原则;保持村级行政区划完整性原则。30.简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哪些原则?答;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效益原则;逐级控制原则3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体是什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体是人民政府。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2、在县级行政范围内必须强调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么?没有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33、各级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率必须保持在80%以上?没有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说明保持基本农田保护率80%的行政级别是省级行政区域。34、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有何区别?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主要是生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产量较高,城镇或村镇建设规划区外的耕地,交通沿线的耕地和其他国家规定需要保护的耕地。19
一般农田是指规划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和其他零星非耕地、坡度大于25度,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3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范围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龙头”,在我国土地管理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直接对某一地段或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及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是土地利用总规划和专项规划深入和细化。三、论述题与综合问答题部分答案:1.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答: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解决各种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土地利用处在无规划的盲目利用状态,以致造成一系列退化破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防止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继续发生,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迫切需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方向、结构、布局作出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宏观规划,藉以指导各个局部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改良和保护,为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人均面积的1/3左右,而且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势必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对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不做出统筹兼顾的长远安排,不加以控制,任其自由占用和随意扩展,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土地利用宏观失控的后果,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因此,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和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都提出了尽快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用途管制的基础。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基础和依据。2.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均是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统筹安排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从土地利用的广度看,两个规划是域和点的关系,前者是在域的范围内研究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空间布局,侧重于域内全部土地的利用,而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以上工作。这就是说城市规划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城市规模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它包括农村用地,城镇用地在内。从可操作性来看,县(市)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19
万,各个乡(镇)用地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1万,因此,对城区范围用地,仍属示意图性质,对城区作出详细程度的用地安排是城市详细程度规划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之一是确定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空间布局的选择,当然,这也就必然要涉及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市规划的协调问题,但须以法律形式,保证未来人口吃饭所需的基本农田不再被侵占。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来说,应对长远未来用地的扩展,作一些超前考虑,既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也要考虑农业用地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经过权衡,提高长远未来城区扩展用地的可能范围,以作为确定城市规模的重要依据。3.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答: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才能取得预期效果。(1)要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与管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计划的具体安排并实施规划的最重要的行政手段之一;(2)要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层层定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度可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落到实处;(3)要实行规划公告制度,要有组织地做好规划的宣传、发布工作,特别要重视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公告工作;(4)要建立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划审查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必须经态度管理部门预审;(5)应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6)要加强城市和村镇规划审核,加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及近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等方面的审核,切实保证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7)要建立健全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审理制度,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并改善态度生态环境;(8)强化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总而言之,应充分利用规划过程和动态监测的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检验、分析规划实施情况,提高规划管理的工作效能和效率。4.试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答: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用途管制则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措施(2分)。首先,建立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以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前提的,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划分的,划分土地用途区,落实用地布局。土地利用分区的主导用途是管制的重点,也是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向;鼓励次要用途向主导用途转变,也可维持现状,但不变为其他用途。其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可解决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并保证规划实施。依据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规定,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规划的地区或规划未批准的地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利用现状。而且,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就是要求交通用地规划、水利用地规划、林地规划、城市规划、城市用地规划等专业规划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专业规划的实施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民经济核算》网络试点课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
-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 《国际经济法》课后参考答案.doc
-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后参考答案.doc
- 《国际货运代理》自测习题与参考答案.doc
- 《国际贸易》海闻版_课后答案.doc
- 《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练习题(附参考答案).doc
- 《国际金融实务》题库(含答案).doc
- 《圆周运动》练习题附答案(期末复习)(粤教版必修2).doc
-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答案.doc
- 《城市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 《基础会计》习题答案-胡思虎 201169150124附:基础会计习题答案.docx
- 《基础会计学》习题参考答案.doc
-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机部分).pdf
-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整理版.doc
- 《复变函数》陈志辉课后习题解答.pdf
- 《大学IT》多项练习题答案.doc
- 《大学英语(1)》课后练习答案与部分课文译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