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50 KB
  • 2022-04-29 13:55:36 发布

群众工作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群众工作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 基础2014.05 内容提要任何社会都存在治理,只是基础、主体、内容与模式不尽一致。现代社会治理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社会治理形态,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演变。它产生于西方社会,维护了西方社会数百年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又对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国自共产党诞生之日就把群众路线作为我党的生命线,将群众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为主线演绎了近百年的中国社会治理的历史,尽管我国社会治理由于近代历史条件的因素,不可能走西方治理之路,但是与西方公民社会治理一样,群众治理主体的基础地位一直贯穿始终。研究社会治理理论与群众工作内涵的联系性,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主要内容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当前任务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所以,现代社会治理与党的群众工作本质上是一致的,群众工作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背景思考(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历史渊源使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社会治理,现代社会治理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不断顺应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转型而逐步演变成熟的。一部现代社会治理史可以说是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关系演变的历史。市场经济推动工业化发展为现代社会及其治理作了充分准备。 (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历史渊源使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资本主义社会治理奠基阶段(18世纪)自由竞争的社会形态:——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年),经济学鼻祖。《国富论》,“看不见的手”、“守夜人”......,发现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推动了工厂手工业向机械大工业转化为特征的工业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现代社会治理建立了社会制度基础。 (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历史渊源使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19世纪)社会秩序理论,现代社会治理雏形。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1798—1857年),社会学之父:诶米尔.涂尔干(Emile.Durkeim,1858—1917年),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是希望通过实证主义理论,协调家庭、阶级、政府、公民、宗教、团体以及国家关系,强化社会分工、社会团结、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破解当时西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工业化发展时期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诸如市场恶性竞争、劳资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阶级冲突激烈、社会环境恶化、社会犯罪严重等。 (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历史渊源使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资本主义向后工业化转型阶段(20世纪前半世纪)福利国家理论,现代社会治理成长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宏观经济学奠基人;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D.Roosevelt,1882—1945年),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新政”缔造者。主张强有力的国家政府干预,采取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推进福利国家理论,刺激社会需求,实施经济社会治理,破解20世纪初西方国家所全面陷入的经济、社会危机困局,缓解行将崩溃的西方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诸如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大规模的失业人口、极度的贫困与需求不足、剧烈动荡的社会秩序等。 (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历史渊源使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资本主义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现代社会治理成熟。现代社会治理理论主要是上世纪末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其他西方国家积极响应的“第三条道路”又称“中间道路”理论。该理论试图在全球一体化、经济社会科技政治现代化的背景下,继承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公正、自由与平等的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又吸收自由主义市场原则的积极因素,既保持经济活力,又实现社会和谐,破解各国所面临的公共财政支出的持续膨胀带来的政府危机、社会公民民主政治诉求与社会福利剧增诉求的双重压力、社会严重老龄化浪潮以及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等全球性困局。 (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历史渊源使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现代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始终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与全球一体化产生、发展与成熟;现代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始终应社会转型之需而不断完善与成熟;现代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始终围绕政府、公民、社会、市场、经济等重要社会主体的关系而展开;现代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始终由市场经济的推动,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得到实质发展。 (二)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就和人民群众的命运连在一起,成为坚定的命运共同体。党的一大就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阶级区分”等以为劳动人民谋利益、求解放的奋斗目标;二大更明确地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都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党的四大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1927年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针对性地提出来如何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 (二)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党的生命线?1934年毛主席明确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群众工作方法”,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并在党内、军队内部制定了严格的群众纪律。耳熟能详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群众纪律的集中体现。1937年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著名文章,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作“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将群众工作提升为服务人民的思想;1945年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发表了重要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在看望新闻工作者讲话时,在“为人民服务”前首次加上了“全心全意”四个字; (二)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党的生命线?1945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正式写进党章。可以说,党在新民主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和正确的群众路线,是我党任何时期、任何事业取胜的法宝。 (三)新中国社会治理的艰难探索是什么?20世纪50—70年代高度集中统一治理模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化与一体化,社会、经济在公有制的体制下,政府主导一切,绝对的平均主义、绝对的贫困,社会阶层简单,社会身份固定清晰,基本无社会自由流动,人民群众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地位突出,社会高度依赖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作用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三)新中国社会治理艰难探索是什么?20世纪80—90年代,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同时推动社会发生了强烈的变革,对原有社会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忽视了社会建设与管理,片面地理解了“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来解决”的观点,社会转型所面临的突出的社会矛盾一直持续到现代,并呈现出越演越烈之势,诸如社会分配不公、社会矛盾集中突出、社会风气恶化、政府公信度下降、公平正义呼声日高、社会环境问题严重、公共服务落后等等。 (三)新中国社会治理艰难探索是什么?21世纪初期,社会管理的治理模式:本世纪初,国家有序地推进了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并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了我国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基本思想。但同时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各种重要的社会矛盾集中凸显、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社会情绪对立对抗、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压力空前、全球一体化的冲击强烈,现代化社会治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迫在眉睫。 背景思考比较三个背景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是市场经济推动工业化、现代化,从而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是由政治推动社会变革、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再由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两条道路不同,但是最终选取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中,主线是围绕政府、社会、公民、市场等社会主体的地位、关系和作用而展开,并反过来又推动社会主体的协调运行。 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充分尊重 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谓现代社会治理,就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在共同协作机制的支配下,为实现社会“善治”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服务、协调与控制,从而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的基础上,保障公民的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不难看出,现代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治理的形式是协作,实现的目标是公共利益最大化。 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充分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群众不仅仅是被动的管理者,而同时更是主动的治理者我国现代社会治理主体一般由五部分构成,即政府、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市场主体和公民,其中社会组织主要指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以及各种民间社团组织。除政府体现了管理性主要特点之外,其他四个主体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公民性、群众性,只是群体的组成形态不同而已。随着治理主体平等化、治理结构扁平化,从治理主体的结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来看,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十分鲜明。 (一)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群众不仅仅是被动的管理者,而同时更是主动的治理者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基本方法;坚定不移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创造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政治环境。 (一)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群众不仅仅是被动的管理者,而同时更是主动的治理者社会治理现代化,民主是方向,法治是轨道,民主与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本质。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是确保人民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政治保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创造民主的社会、政治环境,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要建立群众参与制度,如听证会、民主表决、一定范围的公决等形式。社会敏感问题的处理与决策,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盲动行为。法治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基石,是民主的根本保证。 (二)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群众不仅仅是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接受者,而同时更是提供者传统的社会治理本质是政府为主体的“统治”或者“管理”,人民群众是被动的管理和服务对象。而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特征就是共治,人民群众享有与其他主体同等权力、责任与义务。虽然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者主导依然是政府,但是各主体在围绕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前提下,在防范政府与市场“双失灵”风险的情况下,依靠法律制度尽可能地界定清楚各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在新世纪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人民不仅呼唤完善的、充裕的、公平正义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更需要遵纪守法、热心公共事务、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及其团体。 (二)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群众不仅仅是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接受者,而同时更是提供者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杰斐逊曾经说过:“就我所知,社会的最后决定权只有交给人民自己来掌握,此外,别无更安全的寄托。如果我们认为人民见识不足,判断不周,不能执行他们的权力,补救的办法不是把权力从他们手里取走,而是通过教育,让他们善于判断。”所以,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现实来说,让群众真正转变为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主动热情的供给者,已经远非简单的供需关系的心态调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这是我们在培育社会治理主体的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考验。 (三)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群众不仅仅是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而同时更是制造者与监督者所谓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一套共享的规则,也是把社会群体与单个人群集合区分开来的基本特征。广义的社会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社会规范有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种形式,社会制度、国家法规属于正式规范,其他对于一定群体的行为规范则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规范,人们常指的是后一种规范。社会规范与法律一样,都是调整人类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规则,所描述的是普遍性的行为。它不同于法律而来源于社会,其执行也非专业化的政府行为,而是社会自我约束与惩戒。 (三)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群众不仅仅是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而同时更是制造者与监督者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应该如何行动以及不遵循规范就要受到谴责或惩罚,从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社会规范对人们的约束力还取决于多数成员对规范的评价,它一旦形成,就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当这种社会力量转化为标准化的社会价值尺度,就可以用来衡量人们行为的适量程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规范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出来并用来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活动。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如同法律一样的社会准则,而且规定了社会规范的失范惩戒,并且由人们自我监督执行。所以,社会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有多大,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有多重要。 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价值,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集体行动。而且越是集体行动,就越会突出价值问题,因为,只有价值才能决定行动的方向。社会治理活动是人类一切行为体系中最典型的集体行动,它必然会在行动中突出甚至公开宣示自己的价值。纵观人类社会治理的历史,大致有三种治理形态或者说三个历史阶段,即统治型治理模式、管理型治理模式和服务型治理模式。统治型治理模式是运用阶级统治的制度与形式来实现等级差序价值的社会治理方式,社会秩序是其核心价值取向;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把社会差序作为手段、内容而实现效率、公平的社会治理方式,效率、公平成为其核心价值取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在公平、效率的基础上,突出“民主、法治、人本、服务”思想,依靠社会治理主体共生共荣的协作手段实现和谐社会的治理方式,服务则是其核心价值取向。服务型社会治理实质上就是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一)普惠制的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石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状况远比西方后工业社会时期复杂,阶层分化问题、人口非理性流动问题、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诚信问题、社会价值取向问题以及国家安全问题等等,相互交织,相互推动,从而为现代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如此复杂艰巨的社会背景下,推动现代社会治理务必抓住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利益诉求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一主要矛盾,借鉴西方社会治理经验,尽可能科学地建立其普惠性、无歧视性和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打牢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石。 (一)普惠制的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石要特别关注以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消除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身份之间差异的制度改革,确保人民群众平等的公民待遇,从根本上调整社会心态、减轻社会压力、减少和防范社会隐患。要特别关注以文化教育、健康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缓解当前面临的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破解好城市严重不足、农村严重落后两种困局;要特别关注以住房、出行、能源、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解决好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要特别关注以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和监控能力。如果说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必由之路,那么基本公共服务就是铺路的基石。 (二)适配型的人文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提升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潮流。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主动地提供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适配型人文公共服务。 (二)适配型的人文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提升的要求要特别关注各种诉求表达为主要内容的民情民意;要特别关注人民群众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环境,在城市征迁、土地征用、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决不可以牺牲群众利益而换取政绩,决不可以牺牲长远利益而制造形象工程;要特别关注群众主体地位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极大地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营造基层深厚的民主政治土壤;要特别关注政府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诚信,建立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要特别关注公平正义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司法独立体制,不断强化对司法的人民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党监督,坚决维护司法公正,推动司法功能下移,接近群众,接近基层,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 (三)综合型的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创新的特征现代社会治理是开放的治理模式,围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以及各种不同的需要,除了以政府主导的社会公共服务外,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主体服务、社会组织服务、自治组织服务以及公民自我服务等形式,防止政府公共服务盲区。 (三)综合型的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创新的特征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功能培育,迅速扩张社会组织规模,增强社会组织的成长能力,改善社会组织的成长环境,扩展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和覆盖范围,使其尽快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要特别重视自治组织的自我服务功能,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机制是人类社会崇高的理想;要特别重视和保护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人人有一颗社会志愿者的公益心,人人怀有奉献社会正能量的追求愿望,强化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社会服务全社会的大格局;要特别重视社会治理主体的协作服务机制培育,不仅注重互相补缺,更要注重互相推动发展;要特别重视无歧视的差别化服务,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需求,让人民群众在综合服务体系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三社会治理现代化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根据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结合我国目前社会转型的复杂局势,当前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运用科学的社会治理手段,有效地降低社会紧张度,维护社会稳定运行。 三社会治理现代化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围绕公平正义,加快深化重大社会领域改革。当前,人民群众“怨气”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正义是公平的表现,两者互为一体而决定着社会心态是否扭曲或者扭曲的程度。非公平正义表面上是社会扭曲状态,实际上则是社会制度所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其中重要内容就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 (一)围绕公平正义,加快深化重大社会领域改革要解决好社会基本保障的公民待遇的问题:基本社会保障是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的基本问题,是社会秩序的底线,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因此,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平,而不是一种救济制度。我国基本社会保障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情况复杂,但时至今日,身份歧视、地区差异、城乡有别等等不公平的问题成为“怨点”,如果不尽快通过改革的手段加以解决,可能成为另一个最危险的隐患。 (一)围绕公平正义,加快深化重大社会领域改革要解决好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制度化、长期性、普遍性、多领域、大悬殊的收入差距是一个社会最危险的隐患,对此,各级政府要有足够的重视。理论上关注“中产阶级”的社会学认识,现阶段有可能造成实际工作中的误导,使政府与社会容易产生麻痹、侥幸情绪,更为严重的是偏离关注重点,长此以往,在自认为正确的工作状态下贻误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时机。 (一)围绕公平正义,加快深化重大社会领域改革要解决好基本公共服务突出问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面临三大困境:一是供给严重不足。教育资源要么规模远跟不上需要,要么结构和需求错位;卫生医疗保健公共设施与服务严重不足,看病难、看好病更难的状态依然十分严峻;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远滞后于发展对需求的刺激。二是严重不平衡。地区差异、城乡差别与行业差距,由此而带来了严重的公民身份、地位的差异,成为人们群众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三是公共服务品质不优。公共服务、资源不合理的分布与设置,公共服务法制不健全,公共服务信息不透明等等,急需深化改革。 (一)围绕公平正义,加快深化重大社会领域改革要解决好司法公正的法治问题:司法的公正性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重要、最后的一道底线,如果司法不公,社会公平正义将荡然无存,法治社会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司法体制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我国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决定性内容。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好诸如社会诚信、社会安全、社会流动等重要问题。 (二)围绕群众权益,转变政府工作思路与作风现阶段,群众信访上访、群体事件、街头暴力、恐怖主义已经成为政府最为疾首的头等大事,也成为全社会的深切担忧。这些问题,除了敌对势力的罪恶攻击外,绝大多数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还是与群众权益受到伤害有关,就是在非法和恶意事件中大量存在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众参与,也是权益问题的导火索作用结果。 (二)围绕群众权益,转变政府工作思路与作风权益伤害并引起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大体有两类:一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规模权益伤害,诸如不当的城市房产征迁、农村土地征用、各种改革改制、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等等。这一类权益伤害极易引发大规模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演变为暴力事件;另一类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个别权益伤害,诸如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医患矛盾、涉法纠纷等等,处置稍有不慎同样极易引发重大社会矛盾。各级政府凡是对于与群众权益有关的工作决策,要作好各种风险评估与预案。决策者要深思群众的权益是否受到无法挽回的伤害,是否会对社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等问题。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节点时期,社会忍耐底线低,阶层之间、群体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之间、干群之间关系极度脆弱,干部作风极易成为引发重大社会问题的“引爆点”。 (三)围绕民意诉求,建立有效的社会回应机制现代社会治理重要的特征就是社会回应机制,这种机制反应的灵敏程度对社会情绪的调节至关重要。回应机制主体是政府,特别是我国的现阶段,政府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民意诉求的所向。到信访局上访的渠道,表面希望规范民意反映通道,但是由于回应机制出了问题,通畅的渠道却常常成了发泄“怨气”、“怒气”的场所。为什么群众不断地再访?并且不断地越级上访?原因就是回应机制出了毛病。 (三)围绕民意诉求,建立有效的社会回应机制回应机制的灵敏度差,解释多于解决,群众就会产生怨气,助长了“大闹大解决”、“不进北京非好汉”的恶意心态,正常的社会秩序构建将会无从谈起。同时,社会民意,基本没有相应的反应机制、回应机制。久而久之,自由弥漫的民意就转化为群体情绪,群体情绪就转化为社会怨气,一旦闪出情绪火花,就点燃了冲击社会的引线。社会矛盾最终激化,不管什么原因引起,也不管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所有的矛头指向一定是政府。因此,政府更要特别关注自身反应机制、回应机制和化解机制,必须把社会重大问题和责任扛在肩上,不要简单地寄希望于对社会问题不能负起最终责任的任何人与任何组织。 结束语我国现代社会治理与党的群众工作高度统一,这是对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群众工作与社会治理统一论的结合点诸多,但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实际工作中。因此,我们既要在推进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把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找准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着力点,又要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把握群众工作的本质,遵循群众工作的社会规律,任何时候也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唯有如此,群众工作才能按照社会运行规律去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才能围绕主线去科学展开。 谢谢大家!敬请指导!电话:027-86783512手机:13808650195E—mail:hbxyysm@163.comqq:75887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