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参考第1期 15页

  • 57.50 KB
  • 2022-04-29 13:56:52 发布

学习与参考第1期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开篇寄语“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一档最火的综艺节目,引发网络热议。无独有偶,从中央到地方,“提升干部专业素质和能力”正在成为政府工作热词。学习,如同新鲜的空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急。为努力践行区委“七学”和区政府“打造学习型政府”的工作要求,激发政府办公室干部的学习热情,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给区领导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新鲜的信息资讯,实现从“跟随式”学习向“伴随式”学习的延伸,形成引领示范。近期,区政府办公室推出了快速阅读小摘报——《学习与参考》。摘时事资讯、择热点词汇、选励志文章、集精文妙句,每周定期为领导和全办干部推送学习资料。虽然栏目未必完善,虽然视野未必高远,虽然能力水平有限,但却以最真实的状态反映最真挚的情感、最真诚的心意。思者常健,行者常新,我们愿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愚公移山的精神,为大家更好、更方便地学习贡献绵薄之力。朱熹在《观书有感》曾言,“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学习不是一日之功,但是滴水成河,待到春水初生之时,就是大船自在行走之日。我们相信,每一分努力都是在栽种一粒成功的种子,每一篇摘报的背后都是十倍心血的结晶。愿每一篇文字都能引起更多的思索与共鸣,每一个栏目都找到更多的知音和朋友。2017,伴随着缕缕书香,让我们共同走在学习的春天里。—15— 习近平的改革“金句” 每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既对具体领域的改革提出要求,也对改革推进作出总体部署。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有许多妙言隽语,言简意赅、切中肯綮,既指引改革方向,又使改革深入人心。让我们一起回顾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金句”。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工作落实,实施方案要抓到位,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传引导要抓到位,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眼睛向下,脚步向下”  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15—   ——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2015年4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15—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既要挂帅、又要出征”  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改革。对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要结合本地实际实化细化,时时关心,时时跟踪,盯住不放,狠抓落实。要把改革督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大督察工作力度。  ——2016年1月1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改革有阵痛、不改革就是长痛”  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对各种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  ——2016年5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要抓难点、补短板,尚未推出的改革要加快突破推进,已经推出的改革要加快落实落地。  ——2016年8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越是任务重、困难大,越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15—   ——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网》“改革”是名词更是动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中央深改组在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把改革落实放在重要位置,释放出明确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为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抓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也为我们时代的改革行动者描绘出集体肖像。改革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面深化改革3年多来,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32次会议,接近于每月一次,平均每周出台一项改革政策,频率之快可谓前所未有。这既说明当前面临的改革形势之紧迫,改革任务之繁重,更说明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之大。对承担落实职责的各级政府来讲,这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重的责任。说到底,改革不仅是一个方案、一个举措,更是一项需要落到实处的行动;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责,就是优化改革方案的执行效果,让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管理学中有一句名言,领导者是执行的第一基石。领导干部能否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但现实中,一些地方对中央的改革部署仅仅停留在宣传回应上、停留在口头的表决心上,行动与政策的落地不明显,有的甚至与中央层面的改革设计不在一个节奏和频道上,出现明显的跑调。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力不足。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日益清晰,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执行力不足问题。执行力不足,一方面是认识不足,不想执行。曾流传一份“—15— N次转发”的文件,基层政府没有“把党中央要求和地方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机械地转发上面下发的改革文件,让文件开头凭空多了好几个“关于转发”。事实上,正是因为领导干部缺少研究改革、执行改革的主动性,才会出现机械转发文件的情况。这正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做到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执行力不足,另一面是担当缺失,不愿执行。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改革的主要阻力来自于“软抵抗”。比如表面上口号喊得很响,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有其形无其实。有人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在“软抵抗”之下,“只见改革的车子左右晃动,不见改革的车子前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干”。解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需要领导干部树立责任意识,需要建立改革的督查机制,但核心问题既然是“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用人问题、树立正确导向。让那些华而不实者靠边站,让那些有使命感的担当者、擅长应对棘手问题的敬业者、正能量的释放者获得提拔任用,才能塑造积极进取、崇尚实干、鼓励试错的政治文化,才能让领导干部敢于接烫手山芋,在正向预期的牵引下奋力把改革落到实处。纵览中央历次深改组会议,从“提高改革方案穿透力”,到“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从“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到“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改革执行力,可以说是中央一以贯之的要求。一言以蔽之,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空谈客、清谈者,而是实干家、行动派。来源:2月8日《人民日报》党政一把手该如何抓改革?—15—   2月6日,新春佳节刚过,中央深改组召开第32次会议,也是2017年的首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一把手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改革的推进进度和实际成效。一些干部群众说,“改革千难万难,一把手肯抓肯干就不难”,这形象地说明了作为“关键少数”的地方和部门一把手,对改革抓和不抓大不一样,虚抓和实抓大不一样。作为党政一把手,应该怎么去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呢?此次中央深改组会议有两段集中论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改革,具有重要示范作用,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党中央关于改革的精神要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要积极部署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改革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要在研究改革思路上发挥主导作用,把住重要改革方案的质量关,把党中央要求和地方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举措,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做到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对改革举措成效如何,要刨根问底,掌握实情。”“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看准了的事情,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干。对一些重大改革,其他层面协调难度大的,要敢于接“烫手山芋”—15— ,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深改领导小组作用,重要改革和重大事项要集体研究、集中部署,各方面改革工作要定期会商、及时通气。”这两段论述,高度凝练,指向精准,为党政一把手抓改革提供了明确遵循。仔细斟酌,可以分四个层次来深入理解:一是要坚决落实中央部署,坚决不当“三手干部”。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616项任务统筹部署,路线明确,全面推进,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推进到2017年,重大制度改革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中央对于推进改革的部署和要求也越来越明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地方和部门个别干部面对改革任务依然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当甩手掌柜、有的挥挥手走形式、有的背起手等待或观望,问题严重。对于中央的改革精神和部署,各地应当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党政一把手更是要带头认真研究解决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改革问题,尤其是重点的任务、与本地区本部门相关的任务,要标出来,做到心中有数、时时跟踪、狠抓落实,决不能当“甩手干部、挥手干部、背手干部”。二是要明确改革抓手,着力把住“四关”。改革千头万绪,作为党政一把手,不可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更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思路清晰、责任明确,在推进改革的全过程中把住“四关”。首先,要把住改革思路关。党政一把手就要在研究改革思路上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理出头绪、分清主次、明确目标,当好改革的主心骨。其次,要把住重要改革方案的质量关。当前一些地方或部门,出台改革方案避实就虚,甚至绕开难点、回避问题,形式主义比不抓改革还糟糕,洋洋洒洒一堆文字,最后都缺乏实质内容,致使改革落空。作为党政一把手,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必须要抓住问题、有实质内容、有管用举措,杜绝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再次,—15— 要把好改革方案制定的导向关。党政一把手要把调查研究贯穿改革全过程,在制定改革方案、推动改革过程中亲自深入调查研究,先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倾听群众声音,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才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此外,还要把住改革的成效关。作为党政一把手,不能只管方案出台不管落地生效,而是要对改革举措效果如何刨根问底、掌握实情,抓得好的要及时总结,抓得不好、推进不顺的要及时研究调整,再研究再改革。三是面对困难要敢担当,要迈过“三道坎”。改革越往深处推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大,遇到的硬骨头越多。党政一把手,首先,要努力迈过改革本身越来越难的“坎”,面对日益严峻的改革复杂局面,作为党政一把手尤其要敢于担当,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次,要迈过改革协调难的“坎”,对一些协调难度大、个别或单一部门难以推动的重大改革,党政一把手要敢于接烫手山芋,目标坚定、敢于拍板,做好统筹协调和沟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再次,要迈过改革压力阻力的“坎”,党政一把手要顶住压力推进有风险有阻力的重要改革,尤其是地方上,面对来自上级部门的压力阻力,党政一把手要有担当精神,坚持原则、敢于突破,力争打破一些利益阻隔,“咬定青山不放松”。四是要用足用好一个机制、一个手段。—15—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党政一把手除了要明确任务、思路、重点,还需要有抓总的机制和手段,要形成有效的平台队伍和工作机制。要用足用好深改领导小组这个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央深改组成立以来统筹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深改领导小组是群策群力推进改革的重要平台,发挥着抓统筹、抓研究、抓部署的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深改领导小组,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推动重大改革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中部署,推动各方面改革工作定期会商、及时通气。要用足用好干部考核这个手段,抓好干部队伍。党政一把手要善于利用考核这个指挥棒,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心向改革、心系改革,通过改革实绩检验识别干部,对落实改革不力甚至阻挠改革进程的干部,该问责要坚决问责。来源:2月9日新华网习近平要求干部“扑下身子”含意深一、“扑下身子”是态度“扑下身子”是勤务员应有的态度。“行之以躬,不言而信。”领导干部虽然担负着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是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但是,不管权多大、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改变;“扑下身子”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只有真正“扑下身子”,走入基层,亲近百姓,才能听到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但是当下,有部分干部“腰板太硬”,难以弯曲,更不能“扑下身子”。有些干部高高在上,光吆喝不干活,说得漂亮,干得无样;有的干部动口不动手,动笔不动腿,从不深入基层,只靠打电话或找人谈话了解情况;有的领导干部,布置靠开会,落实靠文件,督察靠讲话,政绩靠编造;有的干部布置工作雷声大,抓起落实雨点小。这些干部都没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既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没有摆对群众的位置,更未理顺自己和群众的关系。“扑下身子”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态度。“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逻辑。他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他要求:“—15— 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改革改什么?抓什么?习近平指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扑下身子”是真抓实干的态度。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把上层精神和下层工作连接起来的桥梁和纽带,要“扑下身子”才能搭桥、才能联通。要以迎难而上的锐气、啃硬骨头的狠劲、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地、抓实干。要第一时间把党中央的精神贯彻下去,把党中央部署的任务细化到人,把党中央提出的要求落实到位,把党中央提出的问题解决圆满。在落实改革任务和措施中,要把党中央要求和地方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调研贯穿于改革全过程,做到对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对改革举措成效心中有底。二、“扑下身子”是方法“扑下身子”是调查研究之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无论革命战争年代、建设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时代都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要抓好改革,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是虚心学习之法。改革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工作,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干部实践经验丰富,更需要干部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化解和避免本领恐慌问题。习近平指出:“—15— 本领恐慌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我们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抓好改革工作。唯有“扑下身子”,虚心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说内行话、做明白人、干正确事,成为行家里手。习近平强调:“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扑下身子”是群众路线之法。群众路线既是我们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工作路线,也是工作方法。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也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改革方案怎么定、如何落实,不能关在屋里想当然、站在台上拍脑袋,而是要深入到群众中找答案。只有“扑下身子”才能找到答案。习近平指出:“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三、“扑下身子”是担当“扑下身子”是直面挑战之雄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事项都已完成,好吃的肥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好处理的难问题。必须有壮士断腕之决心、直面难题之雄心,才能啃硬骨头、涉险滩。改革关头勇者胜,各级干部要敢于负责任、敢于担风险,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遇到问题不绕道,碰到矛盾不上交,迎难而上,敢抓敢管;敢想敢闯,攻坚克难。习近平指出:“—15— 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抓好改革举措落地工作,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扑下身子”是勇于担责之英姿。“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改革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千秋大业,人人有责、人人担责,才能顺利推进。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改革依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在贯彻执行改革方案时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有的干部不敢担当、畏首畏尾,既不敢动利益,也不敢碰痼疾。要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干部必须勇于担责,没有担当的干部理应退出历史舞台。“扑下身子”是敢于争先之精神。改革呼唤争先恐后者,淘汰自甘平庸者。身先士卒干在一线,把现场当考场的干部,才能抓住机会搞好改革;以上率下、冲锋在前的干部才能不误时机搞成改革;一级带一级、一级助一级才能搞好全局性系统性改革。“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各级干部“扑下身子”、找准位子、撸起袖子,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无坚不摧,无险不逾。来源:2月9日《学习中国》热词释义:【微笑曲线】:这是国内重要科技业者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提出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以作为宏碁的策略方向。经历了多年实践以迄今日,施振荣先生将“微笑曲线”加以修正,推出了所谓施氏“产业微笑曲线”,以作为台湾各种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之方向。—15— “微笑曲线”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在产业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和销售两端,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理论虽然很简单,却很务实地指出台湾产业未来努力的策略方向,在附加价值的观念指导下,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目前在全国产业发展中,多数产品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通常指现代服务业发育不够,新兴产业还未形成集聚效应,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精文妙句:改进作风,就要勤于学习。宋代朱熹有两首很有名的诗,题目叫《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是:“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人们常用第一首的后两句来勉励学习。第二首也形象地讲了关于学习和积累的问题。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推不动,而春水涨起来了,大船就在水中自由自在行走。这说明,只要功夫到家了、水平到位了,再难的事也能驾驭自如。——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