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50 KB
- 2022-04-29 14:09:4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统计学》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22、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2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24、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25、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的平均误差程度()
26、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7、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28、在单位成本指数中,—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29、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0、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3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32、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33、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3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35、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36、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38、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39、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
40、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
41、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
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6、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
7、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8、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B,2,4,4)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1、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
12、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A.重叠B.相近C.不等
13、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14、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
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C.分组标志的选择
15、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
16、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
17、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1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19、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20、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21、抽样误差是指()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2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24、抽样平均误差是()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A、随之扩大B、随之缩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26、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27、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28、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29、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A、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B、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C、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30、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A、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31、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这意味着()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2、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180-5x,该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A、a值的计算有误,b值是对的A、b值的计算有误,a值是对的B、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D、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33、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6、销售价格综合指数()表示()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37、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3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A.q1p1B.q0p1C.q1p0D.q0p03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A.q1p1B.q0p1C.q1p0D.q0p04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A.10%B.7.1%C.7%D.11%4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4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43、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4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45、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B.
C.D.4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4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48、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49、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33次方B.32次方C.31次方D.30次方5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51、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三、多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全面性B、经济性C、时效性D、准确性E、灵活性7、统计分组是()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频率又称为次数1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12、平均数的种类有()。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1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1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17、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D、计算估计标准误E、配合回归方程18、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19、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A.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B.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C.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
D.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E.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20、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21、相关系数是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完全不相关B.高度相关C.低度相关D.不相关E.显著相关22、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个变量是()A.负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不相关D.完全相关关系E.不完全相关关系23、回归分析的特点有()A.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B.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两上变量都是随机的D.因变量是随机的E.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F.回归系数只有一个24、直线回归分析中()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25、在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C,7,3,2;7,3,3)A.必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即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B.回归系数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C.一个回归方程既可以由自变量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也可以由因变量的值计算自变量的值D.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E.两个变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程度显著26、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27、指数的作用是()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28、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29、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30、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3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综合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质量指标指数3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33、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原材料库存量(吨)81013119则该动态数列()
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
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
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
34、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
3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6、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37、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3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算数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
3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
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
40、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历年牲畜存栏数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41、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A.B.
C.D.
E.
4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D.
E.
四、填空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
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每一居民是。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和两种。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5、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标志。6、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7、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时间、地点、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8、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的单位。
10、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划分为____分组、____分组和分组。
1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的选择。
1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有两种形式:________和_______。
13、组距式分组根据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分为________分组和________分组。
1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
15、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___、____、____和____。
16、次数分配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要素构成的。表示各组单位数的次数又称为_________,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_________。
1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和。18、结构相结指标是与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与之比。19、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和。20、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法。21、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指标。22、抽样推断是在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2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抽样和抽样。2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四种。25、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2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2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等于-----------。28、若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分为相关和相关。29、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相关关系。30、相关系数是在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统计分析指标。31、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3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3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34、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35、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36、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37、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和平均指标三种动态数列。38、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它是从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39、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和发展速度。40、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41、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1)(2).42、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43、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五、简答题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2、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3、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4、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6、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7、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8、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9、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0、指数的作用有哪些?11、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12、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有何意义?动态分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13、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那么某商店季末商品库存额、某企业年底的产品结存总额的数列应该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为什么?六、计算题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2、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资料如下表:等级单价(元/公斤)销售额(万元)一级二级三级201612216115.272试求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3、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元/件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4、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甲班组:20、40、60、70、80、100、120、70乙班组:67、68、69、70、71、72、73、70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计算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比较甲、乙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的代表性。
5、在某乡2万亩水稻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400亩,得知平均亩产量为609斤,样本标准差为80斤.要求以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乡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范围.6、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958815479769576716091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7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7、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t=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8、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计算出如下资料:n=5=40=3102=3702=20700=2740y-)2=1480试:(1)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9、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y代表销售额)n=9=546=2602=34362=16918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2)若1996年人均收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10.根据以下资料,试编制产品物量总指数产品名称工业总产值(万元)个体物量指数(%)基期报告期甲乙丙1800150080020001800100011010510011.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商品名称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变动率(%)基期报告期甲乙丙500200100065020012002-510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12、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产量单位成本(元)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甲乙丙万件万只万个100500150120500200元/件元/只元/个1545910557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13、某商店199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月份12345681112库存额605548434050456068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14、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指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工业总产值(万元)180160200190月初工人数(人)600580620600试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15、某地区1990—199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粮食产量(万吨)定基增长量(万吨)环比发展速度(%)400--110504011095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2)计算该地区1991年至1995年这五年期间的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以及按水平法计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6、某地区1990年底人口数为3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1990年粮食产量为220亿斤,要求到1995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50斤,试计算1995年的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斤?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17、年粮食总产量如下表所示:年份产量(万吨)年份产量(万吨)12345230236241246252678910257262276281286要求:(1)检查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否接受于直线型?(2)如果是直线型,请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第12年的粮食生产水平.18.某商场基期销售额为3000万元,报告期增长了15%,又知价格指数为105%。试从相对数与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由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参考答案(由于校对原因,个别答案可能有误,有问题可以在网上或者向任课教师询问)一、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二、单项选择题1、C2、B3、C4、B5、B6、B7、B8、A9、A10、D11、B12、A13、D14、B15、A16、C17、C18、A19、D20、A21、C22、A23、C24、C25、B26、D27、C28、B29、B30、C31、C32、C33、A34、A35、B36、C37、B38、D39、A40、B41、C42、D43、A44、D45、B46、C47、A48、C49、A50、A51、A三、多项选择题1、ABCE2、ABC3、BDE4、ABCDE5、BDE6、BCD7、AC8、AEC9、ABDE10、CD11、ABCDE12、ABCDE13、ABC14、ADE15、ACE16、ACD17、ABC18、ABE19、BCDE20、ABD21、AD22、AD23、ABDEF24、ABDE25、ABE26、ABE27、ABE28、CD29、ACD30、ABCD31、BC32、BC33、BD34、BDE35、ABD36、ABDE37、ABDE38、BC39、BCE40、BDE41、ABCD42、ABD四、填空题1、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2、统计总体、总体单位3、品质标志、数量标志4全部产品、每一件产品5、数量标志、品质标志6、统计总体、总体单位7、总体范围、指标数值8、企业职工、企业9、调查项目、提交调查资料10、类型、结构、分析11、分组标志12、简单分组、复合分组13、等组距、不等组距14、组限、组中值15、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伦洛茨分布16、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17、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18、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19、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20、水平法21、时期指标、标志总量22、抽样调查、总体23、重复、不重复24、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25、样本单位数、抽样的方法26、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27、21、1028、单、复29、正、正30、线性、密切程度31、密切程度、方向32、个体指数、总指数33、综合指数、平均指数34、基期、报告期35、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36、绝对数、相对数37、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38、序时平均数、动态39、定基、环比40、逐期、累积、(a1-a0)+(a2-a1)+···+(an-an-1)=an-a041、增长量/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42、环比、序时平均数43、6。7%五、简答题1、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2)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3、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抽样调查的作用: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困难解决的问题;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4、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按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以及分组标志的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分类。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果分组和分析分组。进行这些分组的目的,分别是划分社会经济类型、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和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类型分组和结构分组的界限比较难区分,一般认为,现象总体按主要的品质标志分组,多属于类型分组,如社会产品按经济类型、按部门、按轻重工业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多是结构分组。进行结构分组的现象总体相对来说同类性较强。如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简单分组实际上就是各个组是按一个标志形成的。而复合分组则是各个组按两个以上的标志形成的。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品质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例如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部门、轻重工业等标志分组。变量分组按数量标志进行的分组,例如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分组等。5、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6、答题要点:主要区别是:⑴其它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⑵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其它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⑶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它相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7、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8、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9、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10、指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明多种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②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包括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变动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③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11、同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12、动态数列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是计算动态分析指标、考察现象发展变化方向和速度、预测现象发展趋势的基础。动态分析指标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以分析现象发展的水平,包括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两个指标;另一类是分析现象发展的速度,包括发展速度、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
13、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某商店季末商品库存额、某企业年底的产品结存总额的数列应是时点数列。因为该数列特点是: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六、计算题1.答案:(1)成绩学生人数(人)频率(%)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36151247.515.037.530.0010.00合计40100.00(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2、解:平均商品销售价值(元/公斤)3、解:两种计算均不正确。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影响。故正确的计算为:平均单位成本4、解甲班组:平均每人产量
全距平均差A、D标准差标准差系数平均每人产量全距平均差A、D=标准差标准差系数分析说明:从甲、乙两组计算结果看出,尽管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相同,但乙班组的标志变异指标值均小于甲班组,所以,乙班组的人均产量的代表性较好。5、解:n=100t=2(1)=△x==2×30=60该新式灯泡的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是:-△x≤≤+△x4500-60≤≤4500+604400≤≤4560(2分)(2)n=应抽取900只灯泡进行测试。6、已知N=40000,n=400,=609斤,б=80,t=2样本平均误差
允许误差Δx=tμx=2×4=8平均亩产范围=±Δx609-8≤≤609+8即601—617(斤)总产量范围:601×20000--617×20000即1202—1234(万斤)7、解:废品率的范围:4%±2。7%废品数量区间:4000×1.3%-4000×6.7%52-2688、参照指导书149页-5题的做法9、指导书149页-310、解:产品物量总指数:=106.04%11、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105.74%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114.04%12、解:列表计算如下:产品名称产量单位产品成本q1z1q0z0q1z0计量单位基期q0报告期q1计量单位基期z0报告期z1甲乙丙万件万只万个100500150120500200元/件元/只元/个1545910557120027500140015002250013501800225001800合计------301002535026100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1)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影响的总成本绝对额:=30100-26100=4000万元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
(2)由于产量变动影响的总成本绝对额:=26100-25350=750万元总成本指数:(3)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30100-25350=4750万元指数体系:109.76%=96.04%×114.29%4100=(-1900)+6000万元分析说明:由于报告期单位成本比基期下降3.96%,产品产量增加14.29%,使得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9.76%;单位成本下降节约总成本1900万元,产量增加使总成本增加6000万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净增4100万元。13、解:(1)该商店上半年商品库存额:(2)该商店全年商品库存额:(3)该商店全年商品库存额:14、解:(1)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3000×3=9000元/人因为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产量。如果确定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应为“季”,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就应以月份数(n)乘上平均月劳动生产率。15、解:(1)计算结果如下表:时间199019911992199319941995粮食产量(万吨)累计增长量(万吨)环比发展速度(%)400--4404011045050102.27440409848484110459.859.895(2)年平均增长量=59.8÷5=11.96(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0.028或2.8%16、解:(1)计算1995年该地区人口总数:1995年人口总数(2)计算1995年粮食产量:1995年粮食产量=人均产量×总人数=850×3137.45=266.68(亿斤)(3)计算粮食产量平均增长速度:17、解:(1)计算逐期增长量,检查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否接近直线型.计算结果如下:各逐期增长量分别为:6、5、5、6、5、5、14、5、5;从逐期增长量来看,各期增长量大体相等,所以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发展趋势是直线型的。(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计算表如下
T产量YTY12345678910230236241246252257262276281286149162536496481100230472723984126015421834220825292860合计55256738514642根据标准方程得:==6.345到第12年时,t=12代入趋势方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结构力学习题集及答案》(上)-4.doc
- 《结构化学》(7-10章)习题答案.doc
- 《结构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doc
- 《结构设计原理》20-21章 叶见曙 课后习题答案.doc
-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后练习题汇总缩小版.doc
- 《统计学》 课后习题答案.doc
- 《统计学》总习题及答案.doc
- 《统计学》总习题答案.doc
-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答案.doc
-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 《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 《统计学原理》复习参考(完整答案).doc
-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doc
-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doc
- 《统计预测与决策》第四版 徐国祥 复习试卷及答案.doc
- 《编译原理》习题解答081202[xiwang].pdf
- 《编译原理》第八章习题答案下载.pdf
- 《编译原理和技术》部分课后试题解答.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