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50 KB
  • 2022-04-29 14:00:21 发布

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全】郭庆光.doc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第1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首先信息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心态来表现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其次,当信息做为物理载体,按一定方式排练成信号序连,是必须有一地定意义的。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征:A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B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C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D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E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且通过这种社会关系传递信息。同时,通过传播,体现了传授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既保持了既有的社会关系有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第2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社会传播也是具有系统性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A开放性系统B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C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D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偏差,误解。  第3节  1.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1)。首先是因为在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在现代传播学当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没有多大的差异。  2.论述精神生产的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辨证关系。  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关系发应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3.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关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3)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信息既然是产品,也必然凝结着人的劳动,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 ★★★第二章★★★  第1节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答: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分音阶语言、2.人类语言与动物的信号的区别的跟本特征、答: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具体的抽象的事物,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且具有发音的经济性。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2节1.人类传播经理拉那些发展阶段?A.语言传播时代B.文字传播时代C.印刷传播时代D.电子传播时代E.互连网传播时代2.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系统符号系统是什么?意义?口语的传播,他的产生是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也是猿与人的分界线,其意义远远大于直立行走和离开森林3.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答:他不仅给中国,也给欧洲和整个世界文明带来了曙光,使人类社会产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并引导人类传播真正的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第3节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媒介既信息,这个观点的核心内容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来看,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是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起开创的可能性2.试述哈特对媒介的系统的分类。示现的媒介系统。在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3.什么是信息社会?他具有那些特点?特点: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也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劳动主体不在是机械的操作者,交易结算不在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4.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功能分化和多样性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要新系统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社会信息系统的相对自主性不断增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制约作用不断增大。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这是社会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是这个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体外话信息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第三章★★★  第一节  1、简述符号的定义。  答:符号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在数学中即表示运算关系和运算规则符号;在传播学中,符号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简言之,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征?  答:(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答: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第二节  1、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答: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meaning)。它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时间的产物。从社会传播的角度对意义作出如下界定: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意义活动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的范畴,但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2、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答: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3、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答:在具体的社会传播活动中,参与或介入进来的并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以及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等等。  第三节  1、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功能?  答: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功能,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森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涑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人类创造出了最完整的象征符体系,利用这种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  2、谈谈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  答: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3、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答:文化的象征化并不仅局限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活与娱乐领域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寻找。第一,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新”意味着“创造性”、“时代性”和“个性化”,而这些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价值和目标。第二,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在传统社会里,社会的精神生产主体只是少数特权群体,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合法群体和个人都有了从事这种生产和传播的能力和社会,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第四章★★★  第一节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答:(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其区别是什么?  答:(1)拉斯韦尔模式: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2)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信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受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败或失真。  3、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答:(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第二节  1、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答: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系统各自有自己的内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这个模式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2.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答: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就是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被成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3.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  答: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能量交往;物质交往,符号交往,传播的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背景,而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  4.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传播学既然把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作为自己的首要宗旨,那么就不能单存的考察狭义的信息交流,而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否则不能揭示这种关系的实质。综上所述,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第二节:  1、什么是人际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2、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识状况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除自我认知以外,相互认知也是确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的重要条件。只有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社会协作才能顺利进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人际传播。  3、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答: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它的媒体。在这里,媒体也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提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4、试述姿态的传播功能。  答:(1)强调语言。(2)补充语言。(3)代替语言。(4)控制语言。(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5、谈谈社会价值规范对自我表达的制约。  答:在一个讲究礼貌的社会里,任何粗鲁的语言、低俗的动作都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同;在一个以谦虚为美德的社会里,任何傲慢的态度和无视他人的行为都的不到别人的尊重;在一个以诚信为做人基本准则的社会里,任何不着边际的大话、假话、和空话也都终究不会得到好的效果。展示个性是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种展示如果超出普遍认可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规范的范畴而达到伤风败俗的程度,同样会受到他人的蔑视而陷于社会……   ★★★第六章★★★  第一节:  1、试述群体的社会功能。  答: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局部社会“。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之际,首先是作为局部社会——群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人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群体成员,同样也做不了合格的社会成员。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因此,群体对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什么是群体意识?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群体意识无疑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另一方面,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双向性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一句话,群体的凝聚力更强。  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具有什么功能?  答: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且拥护的规范体系,成员个人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倾向于积极维护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在成员个人对群体作出了贡献的时候,可以得到群体的奖励,包括获得其他成员的赞扬和在群体内角色地位的上升等等;当从事了不利于群体或违背群体规范的行为之际,个人成员将会受到群体的制裁,包括受到其他成员冷淡而陷于孤立状态、各种不同程度的处分直至被排除于群体之外。因此,当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规范发生冲突时,他所面临的群体压力是巨大的。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   4、什么是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答: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两种传播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与群体暗示相联系的另一种机制是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5、谈谈集合行为中信息流与传播机制。  答: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是受到许多异常的、非合理的机制制约的。集合行为是一种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结果的行为,是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科学的传播学,不但要研究常态的传播现象,同样也应该探索非常态传播现象,只有这样,传播学才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较全面的贡献。  第二节  1、试述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答: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传播的功能也是如此。概括起来说,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2、组织内传播过程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  答: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一般来说,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性质,因此,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3、谈谈组织内非正式传播渠道的作用。  答: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组织成员工作之余的交谈、单位内外的各种私人交往等等;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种自发的革新小组、兴趣小组或联谊会中的信息交流等等。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是一种摆脱了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一种传播活动。  4、试述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答: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以企业组织为例,企业的目标是从事生产,生产的产品是否为消费者所需要、能否在市场上销售出去,直接关系到生产活动的成败;同时,消费者需求和外部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能不能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并根据变化的情况来调整生产活动,同样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组织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输入渠道。  5、企业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作用?  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1)公关宣传。指的是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  (2)广告宣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而且具有直接的促销效果。  (3)企业标识系统宣传。主要是利用普遍接触和重复记忆机制来系统塑造企业形象的宣传活动,其效果非常显著。在现代社会里,除了企业以外,其他机构、团体等是社会组织也都普遍展开了企业标识宣传活动。  ★★★第七章★★★  第一节:  1.什么是大众传播?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大众传播有那些特点?  答:所谓的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即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  答:(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3.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观点。  答:(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这种地位赋予功能,会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指出,大众传播的这项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  第二节  1.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  答:(1)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生活。  (2)发行量大,一般为几万到几十万份。  (3)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4)广告收入成了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2.你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  答: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3、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播的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电报本身并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讯手段,而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的通讯社,也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与电报不同,电影一开始出现就是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的,电影很快成了艺术和娱乐和大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它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它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4、试析电视的媒介特性。  答: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与一体,通过影象,画面,音声,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电视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节  1.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答: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这两种态度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传播学研究当中。  2.试论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答:人与环境的关系包含者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环境本身,二是人对环境的认知,三是人的行为,四是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的反馈或影响。  3.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那些方面?  答: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理解:一、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  二、一系列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大部分讯息传达的并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而且包含这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它们不仅仅是告知性的,而且是指示性的,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三,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4.试论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答: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生产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第八章★★★  第一节:  1、什么是传播制度?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答: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义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  答:(1)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2)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活动。  4、为什么说受众传播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利?受众行使这种权利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传播内容,例如报道的新闻或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刊登的广告是否真可靠、提供的文化和娱乐内容是否健康有益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利益。因此,广大受众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  包括四个方面:  (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3)诉讼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第二节:  1、简析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答:极权主义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同样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的观点,它是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极权主义的媒介制度以及它所内含的规范理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2、简析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答: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  3、简析”社会责任“理论。  答: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著作是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4、简析“民主参与”理论。   答: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  5、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变化过程,试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答: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有多种媒介规范理论对大众传播活动发生着影响,但它们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民主参与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仍然只不过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着一种牵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受众的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在客观上是很有限的。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媒介规范是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和法律机构主要是通过这两种理论来协调和平衡国家内外的传播关系。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职能。  7、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  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国语言。  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利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第九章★★★  第一节: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观点有哪些?它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答:主要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意义: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局限性:(1)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2)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到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的对象;(3)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发出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感觉是重要的,但人并不是完全受感觉支配的低等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更重要的是人具有人的理性活动,这种理性活动反过来会对感觉以及作为它们的延伸形式的媒介产生能动的制约作用。  2、“电视人”、“容器人”是说明什么问题的概念?  答: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所谓“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3、什么是“媒介依存症”?  答: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4、近年来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具有哪些特点?  答:(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5、什么是“电子乌托邦”思想?   答:是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第二节:  1、大众传播者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地位稳固;(2)大众传播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3)大众传播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2、试析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答:组织目标:宣传、传授或讨论,社会成员的参与具有自发性。  制约因素:(1)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2)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3)公共性与公益性。  3、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答: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公共性和公益性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它要求传媒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4、试析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及其实质。  答:作用:(1)在传播内容中极力夸大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民主、和自由,制造“幸福生活”印象,灌输资产阶级价值观,以求增强社会成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向心力;(2)通过无休止地刺激人们的享受欲望和把他们引向娱乐领域的方法,来转移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问题的注意力;(3)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变形为抽象、暧昧的“我们与他们”、“市民与官僚”、“温和的多数与好斗的少数”、“英国人与他们的敌人”的对立和冲突,抹煞阶级统治关系,抑制劳动阶级意识的成长。(4)它们以传播通俗文化为名,实际上主要是选择通俗文化中落后的、对统治阶级有利的内容加以传播。  实质:大众传播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播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要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 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5、如何理解“新闻价值”?  答:它主要是把交换价值作为衡量行文的标准。这一点,是由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所决定的。大众传媒是经营性组织,它们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产品如果不为受众市场所接受,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第十章★★★  第一节:  1.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大众是一种性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特点:(1)规模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流动性;(5)无组织性;(6)同质性。  2.简述大众社会心理的形成和演化?  答:(一)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早期的大众社会理论者主要是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主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并站在贵族主义的立场上队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  (二)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这个时期的大众社会理论,主要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三)站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肆认为,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李斯曼主要从人是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恐豪瑟则强调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  3.什么是"拷贝的支配"?试分析这个观点?  答:拷贝的支配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实物的代替物。它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第一条是利润原理。也就是说,拷贝的收集、制作、和提供是作为赢利活动来进行的。第二条是政治或宣传原理。宣传即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或行动的活动,大众传媒的拷贝制作和提供不仅受到利润原理的驱动,而且受到政治和宣传原理的制约。  4.简析作为"大众"的受众观?  答:(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2)作为市场的受众。(3)作为权利的主体的受众。  第二节  1.试析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如果我们把受众看做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就会发现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早在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的IPP指数分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什么是“IPP指数”,它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既“既有政治倾向的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很显然,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他们还进一步提出“选择性接触假说”  3.试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不过,对受众市场性质的看法,随着时代变迁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他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传媒把受众看做是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其有效经营方式是提供能够满足普通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而在媒体丰富化的今天,许多传媒则认为大众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准确进行受众定位,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成了保证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4.为什么说受众是权利主体?简述受众的基本需求。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当我们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基本需求:传播权: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思想、观点等等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知晓权:受众有权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  传媒接近权:受众有权利用传播媒介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节  1.什么是"使用和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  使用和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是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早期"使用和满足"研究揭示的周中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的形态有哪些类型?  1)对广播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研究。  2)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研究。  3)对电视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研究。  3.试分析受众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媒介接触行为的影响?  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与他们在家庭、学校中的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制约成人媒介接触行为的社会条件就更为复杂,这里  既有他们完成社会化过程的环境,也包括他们 的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社会的地位、价值观、群体归属关系和人际关系等众多的因素。  4.试述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的内容和含义。  日本传播学家竹内郁郎在对卡兹的研究的进行补充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具有总结的意义:  (1)人们接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  (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5.如何评价"使用和满足"研究?  (1)使用和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教浓。  (2)它脱离开的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的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使用和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  第一节  1.什么是传播效果?他有那些含义?答:所谓效果就是指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传播概念有双重含义:1、他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他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2.传播效果分为那些层次?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1)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与人们的视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与人们的观念或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得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么的言行表现纯来,既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2)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  答: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自主权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  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这里也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的,如从中学习知识或领悟人生道理;可能是反社会的,例如接触有害的传播内容所诱发的青少年犯罪等等。  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4.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之际,应注意那些环节和要素?  答: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题和,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在内的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  3、寻系载体与传播效果--寻系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画面,影象等载体传递的。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的注目,引起他们呢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翻译,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测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讼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5.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  答:1、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2、现场理论--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第二节  1.什么是“子弹论”?他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大众传播效果观?  答:“子弹论”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表明大众传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2.试分析“有限效果理论”。  答: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力强调拉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成为“有限效果理论”  3.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传播流,意见领袖与两极传播,强化效果或“补强”效果,“结晶”效果,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答:政治既有倾向性----指的就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  选择性接触---受众对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传播流---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意见领袖:---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特征: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大。  两极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强化”效果---指人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  “结晶”效果---是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效果---指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  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3)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4.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说服性传播“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霍夫兰(CarlHovland192l—1961)是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说服》。  5、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答: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的以后的宏观效果,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利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前者主张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无中介的绝对效果,而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作出的重新评价。  第三节  1.试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答: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处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权威性。  2.试述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联系。  答: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效果,两种给人一种公平的效果。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他给人一种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给人一种免疫效果。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给人一种观点鲜明,但同时也给人一种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而另一种给人一种理解的困难性。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只有两种结果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5)警钟效果,他能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他度和行为向一定的方向发生变化。是一种说服的恐惧效果。  3.试述传播对象的属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答: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生产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也同样重要的制约作用。传播对象的属性包括: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2)。人际传播网;3)。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4)。人格、性格特点;5)。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所有这些属性都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兴趣、情感和看法,同时对传播效果发生重要的影响。  4.谈谈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特点:一,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二,意见领袖的影响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三,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四,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5.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自信心假说。  答: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发现出来。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偈事先接种年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第十二章★★★   第一节  1、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答: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2、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效果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  “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3、联系实际,谈谈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具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答: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时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题的基本构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选议程中若干最重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4、谈谈受众的属性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答: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  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  3)人际传播的频度;  4)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等等。  5、试分析媒介议程效果设置过程背后的力学关系?   答:在资本主义社会,居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政府机构和垄断大企业,他们进行信息操作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资本主义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  第二节  1、试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答: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答:这个观点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象作为“容器”的饿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3、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试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的关系。  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作为”民意“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  4、试举几种关于舆论概念的基本观点。答: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的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 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的把舆论看作是简单的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作舆论。  第三节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2.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  答:“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社会,这一功能是由教育和宗教来承担的,而在现代媒介社会则成了大众传播的一项主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教育和宗教的传播是在有限的规模和范围内进行的,而大众传播则把同一内容的信息传达到社会的任何阶层和任何角落。  优势:1)。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2)。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须的识字能力;3)。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什么是“象征性现实”?  答;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4“主流化效果”指的是什么?  答:传播媒介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第四节  1.什么是“知沟”?你认为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  答: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2.“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答: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者。  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2)。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3)。现有知识已达到“上限”。  3.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并予以分析。  答: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3)。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  ★★★第十三章★★★  第一节  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答:国际传播就是超越国界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适用范围广,例如各国元首的出访、外交家的斡旋以及各国间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交流、谈判与协商等等,都可以归入国际传播的范畴。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除了国家以外,还包括:  (1)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2)超国家组织,如欧盟。(3)同盟或地区集团如北大西洋公约的组织、前华沙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4)非政府国际组织或者跨国运动,例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邮政联盟等。(5)国内的集团或组织,例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6)跨国公司或多国公司,例如新闻集团、壳牌石油等。(7)个人,主要是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