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 MB
- 2022-04-29 14:09: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涵义1、统计的三种涵义一是指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二是指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三是指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2.上述三种涵义的相互关系:是密切联系着的,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从统计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关于正确进行统计活动,更好发挥统计作用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而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由此可见,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没有统计活动,统计就无法提出;没有统计活动,缺少这个实践基础,统计科学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二、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没有数量就没有统计,统计反映的不是抽象的纯数量,而是具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总体性: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三、统计的作用 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 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 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统计学至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一、政治算术一社会经济统计1.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Patty,1623-1687年)和约翰•格朗特(JohnGraunt,1620-1674年)。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1676年)一书中,运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对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他在书中运用数字、重量、尺度等进行数量对比分析的方法,为统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约翰•格朗特在其《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1662年)一书中,通过大量观察的方法,研究并发现了一系列人口统计规律,如男婴出生多于女婴。2.17世纪中叶的政治算术学派可以看做是统计学的开端。到了19世纪,威廉•配第所开创的经济统计以及约翰•格朗特所开创的人口统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统计方面,出现了农业统计、工商统计和物价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等;在人口统计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出现了保险统计、卫生统计或医疗统计等分支。3.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试图通过社会调查来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以揭示社会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与此同时,经济调查和经济统计学也迅速发展起来。比如,早在1835年挪威就与人口普查相结合从事农业统计调查,1790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等。4.117
到20世纪,这些调查活动日臻成熟。20世纪对国民收入的计算和研究、指数的编制及其方法研究、时间序列分析、经济预测和计量经济学等,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说,威廉•配第为以后经济统计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约翰•格朗特为人口统计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政治算术学派则为后来的社会经济统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教材讲述的就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要内容。二、概率论一数理统计统计学的第二个源头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随机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数理统计。(1)概率论研究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最初的研究是为赌徒们找出掷骰子取胜的一套办法,合理地算出取胜的机会。(2)到19世纪,用概率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学者日益增多。(3)20世纪50年代以后,统计理论、方法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统计学由于受计算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例如,多元统计分析、现代时间序列分析、贝叶斯统计、非参数统计、线性统计模型等。文艺复兴时期,随机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以数理统计..凯特勒为代表人物.第三节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哲学的关系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它所阐述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辨证关系,实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等,对统计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政治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 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论述和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从何入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如何就事物内部及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进行数量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和启示。② 实质性科学所阐明的种种社会经济范畴,如生产、财政、金融、市场经济等,为社会经济统计界定有关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总额等的内涵、核算口径、范围,提供了依据。三、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从数量方面入手认识社会的武器,统计在搜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时,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第四节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它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其他分支,如人口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旅游统计学等,都是方法论科学。它们的共性是反映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都是认识社会的有力工具,所不同的是它们各有其特定的研究范围。一、国民经济的概念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1)从社会产品再生产运行过程看,国民经济活动包含了生产、分配、流通、使用各个基本环节。(2)从社会生产劳动分工状况看,国民经济活动既包含了货物生产部门,也包含了服务生产部门。(3)从实现社会产品再生产的要素看,国民经济活动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有机组合。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它包括了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特点:(1)范围的广泛性是国民经济统计学研究的一大特点。(2)从宏观角度出发,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例如,对社会产品的生产统计,主要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统计核算和分析,至于基层单位的产量统计,并不是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虑的重点,兹不详论。第五节、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从上述统计总体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统计总体是相对于统计任务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2)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认识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统计作为认识工具,它所面对的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任何主观臆想的东西都构成不了统计总体。3)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例如,前述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总体包括的每个人,都具有中国国籍和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共同性质,或者说是同质的。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如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总体包含的每个人,就是总体单位。(注意: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别)注意: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研究目的而定。117
二、标志与变量1.标志(1)概念: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例如,工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工龄、工资等使每个工人都具有属性或特征,这些项目的名称都是工人这种单位的标志。又如,每个企业都具有的经济类型、所在地区、所属行业、职工人数、资产总值、利润(或亏损)总额等都是企业这种单位的标志。统计总体中的个别事物即总体单位总是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同质性,但是也存在不同的方面,这些不同的特征或属性就是用标志来表示。如果没有标志的不同,统计也就失去了意义。(2)分类: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数量标志是指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标志,如职工的年龄、工资、工龄等标志就是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现的标志,如职工的性别只有男女之分而无量的差别。这些标志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是事物在数量上不同的特征。2.变量(1)概念:顾名思义,变量是对可变化的量而言的。准确地讲,统计中的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如职工的工资不会人人都一样,因此工资这一标志就成为一个变量,又如我国各地区的粮食产量是不同的,那么粮食产量也是一个变量。变量的数值叫变量值,即可变数量标志的数值,也称标志值。(2)分类:变量值按其数值是否连续,有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之分。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例如,职工人数、机器设备台数是不会有小数的,这类变量就属离散变量。离散变量由于只有整数,通常可用计数方法取得。连续变量是指其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例如,人的身高、体重一类的变量,其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个数值,因此属于连续变量。三、统计指标(一)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统计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都离不开指标,指标在统计中占有中心地位。统计指标既明确了总体特征的概念,即性质,又反映了它的数量,可见,指标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例如,我国2002年全国钢产量18155万吨,这个指标既表明所指的产品性质是钢而不是其他金属,又表明其数量特征为18155万吨。同时,它也说明作为一个统计指际,应该包含六个要素:空间范围(我国、全国)、时间限制(2002年)、指标的名称(钢产量)、指标数值(18155)、计量单位(万吨)和计算方法(即钢产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二)统计指标的分类统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现就几种主要分类介绍如下:1.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期初数字等。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如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2397.9亿等。2.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平,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如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等。这类指标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3.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客观指标是指其取值依据,是对统计对象的实际度量或计数,它具有具体性和客观性。这类指标多属实体指标,如前面举的例子,产品产量、职工人数等都是客观指标。主观指标是指不可能或难以用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的感受、评价确定其量的指标,如民意测验、对事物综合评价等指标就属主观指标。但主观指标并非随意想象,而是数出有据,令人可信,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4.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所谓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实物形态及性能特点,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计量单位,如米、公斤、台、千瓦时等计量的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反映事物价值量的指标,如2002年我国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5935亿元,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6207亿美元等。四、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117
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统计任务不同,需要考察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形成的指标体系也不同。 (二)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根据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内容以及作用的不同,可分别对指标体系进行分类:1.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宏观指标体系是指反映全国范围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体系,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反映全国工业状况的指标体系,等等。微观指标体系是指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如反映一个工厂生产、销售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反映一个科研单位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等等。 2.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是反映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和条件的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是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为中心,反映社会状况的指标体系,如人口统计的指标体系、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指标体系,等等。科学技术指标体系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变化等情况的指标体系, 3.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基本指标体系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框架形成的指标体系。专题指标体系是指反映某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系,如能源指标体系、运输指标体系、教育指标体系等。五、流量与存量1.流量。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2.存量。它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期末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存款、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等都是存量。一种经济指标是流量还是存量,是由指标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3.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流量与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形式有以下几种:(1)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然有存量(2)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3)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流量来自存量,存量越多,流量也越多;另一方面,流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存量的大小。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期末存量。(4)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则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课后习题:1.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答:统计这一术语具有三种涵义:(1)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2)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3)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2.为什么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过程?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哲学的关系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它所阐述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辨证关系,实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等,对统计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政治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 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论述和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从何入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如何就事物内部及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进行数量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和启示。② 实质性科学所阐明的种种社会经济范畴,如生产、财政、金融、市场经济等,为社会经济统计界定有关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总额等的内涵、核算口径、范围,提供了依据。三、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117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从数量方面入手认识社会的武器,统计在搜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时,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4.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它包括了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5.怎样理解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是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可用数值表示的.两者的联系是统计指标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来的.6.什么是流量、存量?两者之间有何关系?流量。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2.存量。它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期末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存款、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等都是存量。一种经济指标是流量还是存量,是由指标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3.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流量与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形式有以下几种:(1)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然有存量(2)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3)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流量来自存量,存量越多,流量也越多;另一方面,流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存量的大小。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期末存量。(4)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则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7.在某统计报告有如下内容:“我市有工业企业2000家2002年工业增加值300亿,年末职工总人数50万人,其中人民机械厂增加值1亿元,职工人数8000人,试指出该报告所反映的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标志、统计指标分别有哪些?请指出它们各自的性质或类型。统计总体具有大量性同质性 变异性 统计单位 是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题目中的总体就是工业企业2000家,总体单位是每一家工业企业。增加值300亿人民机械厂增加值1亿元 职工人数8000都是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有数量性综合性 具体性的特点,通俗点讲统计的指标是描述总体的。统计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统计总体:我市工业企业统计单位:人民机械厂统计标志:工业增加值,年末职工总人数(属于数量标志)统计指标:我市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年末职工总人数(属于国民经济指标体系)① 见教材10页: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此题的总体单位是统计总体中包含的每个工业企业。② 见教材11页: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数量表现,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此题的统计指标是我市工业企业2002年工业增加值300亿,年末职工总人数50万人。人民机械厂2002年工业增加值1亿元,职工人数8000人。(属于时期指标、数量指标、客观指标、价值指标)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一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一、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也叫第一手资料; 二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也叫第二手资料(次级资料)。117
二、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 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主要来自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或公开报道的各种出版物。 公开出版的或报道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的统计部门以及各种报刊媒介。例如,公开的出版物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和各种专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地区的统计年鉴等。 提供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数据的出版物业有许多,如《世界经济年鉴》、《国外经济统计资料》、世界银行各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等。联合国的有关部门及世界各国也定期出版各种统计数据。 第二节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1.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2.统计调查的意义 统计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统计数据的整理、计算汇总与分析研究都必须在调查搜集来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因此,统计调查的好坏,取得的数据是否完整与正确,将直接影响以后各个阶段能否顺利进行。原始数据的残缺不全或错误百出,则在以后的汇总和分析中难以弥补与纠正,同时在以后的分析研究中,会引出错误的分析结论。因此统计调查的数据必须准确、全面、及时,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疏忽。二 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调查的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一).普查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的总量.2.它的特点在于:① 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② 它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适宜经常进行。3.它适于搜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于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大的国情、国力。例如,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等等。普查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特别是可以了解与掌握人力、物力、资源状况及其利用状况,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4.目前,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包括;(1)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0的年份进行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 ,如2000年进行了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第三产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每逢“3”的年份进行,如2003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第三产业普查(3)工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每逢“5”的年份进行,如1995年进行了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4)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每逢“7”的年份进行,如1997年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5)基本单位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每逢“1”或“6”的年份进行统计。如2001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二)抽样调查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2.特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正确的全面统计资料,具有许多优点.3.这种调查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非常广泛(三)统计报表1.统计报表是按照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上而下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2.内容包括两方面:1.表式.2.填表说明.117
3.特点: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利用统计报表搜集数据,具有时间快,成本低的优点.4.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四)重点调查1.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2.特点:节省人力,财力,而且及时,所以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情况时,采用重点调查为好.3.重点调查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二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某一些重点单位调查。(五)典型调查1.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2特点:典型调查同其他调查方法比较,具有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3.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4.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主观片面性。三 数据资料的搜集方法.数据资料搜集方法可以分为询问法,报告法和观察实验三大类.㈠询问法询问法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1. 访问调查:访问调查又称派员调查,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交谈从而得到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这又可分为标准式访问和非标准式访问两种。标准式访问又称结构式访问,是按照调查人员事先设计好的,有固定格式的标准化问卷或表格,有顺序地依次提问,并由受访者做出回答。其优点是能够对调查过程加以控制,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调查结果。非标准式访问又称非结构式访问,它事先不制作统一的问卷或表格,没有统一的提问顺序,调查人员只是给一个题目或提纲,由调查人员和受访者自由交谈,从中获得所需资料。询问调查在市场和社会调查中常被采用。2. 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通过邮寄、宣传媒体和专门场所等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被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调查表寄回或投放到收集点的一种调查方法。这是一种标准化调查,其特点是,调查人员和受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完全依赖于调查表。邮寄调查在统计部门进行的统计报表及市场调查机构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经常使用。3. 电话调查电话调查是调查人员利用电话同受访者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获得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该方法具有时效快,费用低等特点。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调查也越来越广泛。电话调查可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电话采访。电话调查所提问题要明确,且数量不宜过多。4. 座谈会座谈会也称为集体访谈法,就是将一组被调查者集中在调查现场,让他们对调查的主题发表意见,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参加座谈会的受访者应是所调查问题的专家或有经验者,人数不宜太多,通常为6-10人,研究人员应对受访者进行严格的甄别、筛选。讨论方式主要看主持人的习惯和爱好。这种方法能获取其他方法无法取得的资料,因为在彼此交流的环境里,受访者相互影响、启发、补充,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这就有利于研究者从中获得较为广泛深入的想法和意见。而且座谈会不会因为问卷过长而遭到拒访。㈡报告法 是基层单位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各种原始记录与核算资料为基础,搜集各种资料,逐级上报给有关部门。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搜集资料的。㈢观察与实验法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就是指就调查对象的行动和意识,调查人员边观察记录以收集信息的方法。2.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3.实验法 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 调查范围调查时间搜集资料的方法普查全面1次采访、报告或空间遥感 抽样调查非全面经常或1次直接观察或采访统计报表全面或非全面经常报告重点调查非全面经常或1次报告典型调查非全面1次采访、座谈会117
几种调查方式的比较: (1)普查调查——调查单位:全体 (2)重点调查——调查单位:客观存在 (3)典型调查——调查单位:有意识的选择 (4)抽样调查——调查单位:随机原则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一统计调查调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 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群众行。一项全面的统计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员参加,制定详细的调查工作方案与实施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起来。因此,没有科学的,严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组织调查之前以及调查过程中,必须周密的设计调查方案及实施计划,以保证统计调查任务的完成。二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㈠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解决什么问题目的要求:具体,突出一两个重点,避免面面俱到。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调查谁?调查对象----统计总体调查单位------总体单位㈢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什么?)和(用什么工具?)调查表的两种形式:单一表和一览表.调查表由表头,表身,表脚3部分构成㈣确定调查时间→什么时间进行?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而调查期限则是指调查登记汇总上报时间。2004年是调查时间(资料所属时间);2005年1月1日至1月31日为调查期限。2000年11月1日零点为调查时间;三、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内容:A调查工作完成的期限与工作进度B调查的方式与汇总方法C组织领导D调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第四节统计数据资料整理 一、统计数据资料整理的必要性 二、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与整理1.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方法有逻辑性审查、比较审查、设置疑问框审查)主要从完整性和准确性两方面。2.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以备分析之用4.对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二)对次级资料的检查与整理1.首先对现有资料进行甄别2.对现有资料作出评价3.选用适当的再加工方法第五节统计分组一、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1)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2)作用目的:(简答)1、将零星分散的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2、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工作中的一项复杂的、重要的工作。二、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一)分组标志的确定分组标志选择原则:1.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117
2.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3.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二)统计分组方法1、 依据反映事物特征不同,可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分组。2、 按标志的多少分组,可进行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三、编制次数分布数列1.分配数列: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又称次数分配或次数分布,有两个要素:分组和次数2.次数:分布在各个组的总体单位数,又叫频数3.分配数列根据标志的特征不同,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一)品质数列与编制方法1.品质数列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用来观察总体单位中不同属性的单位分布情况.如:人口统计中按民族,性别,籍贯等.2.编制方法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按文化程度分为大学以上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等几个组。(二)数量数列与编制方法1.数量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用来观察总体单位中不同数量的单位分布情况.2.标志的变量有两类:有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3.单项式数列的编制: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单项数列4.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以变量值的一定变动范围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组距数列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1)组距与组数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组距=上限-下限组数是指某个变量数列划分为多少组.组数愈少,组距愈大.确定组距与组数的原则:l考虑各组的划分是否能区分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l要能准确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2)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等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叫异距数列(或不等距数列).等距数列与不等距数列的概念和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对于标志值的变动幅度在各组之间相等的分组,即为等距分组,否则为不等距分组.因此,对于总体单位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可采取等距分组;当总体单位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出现急剧增长或下降,波动较大时,应采取不等距分组.在不等距分组中,如果标志值是按一定比例发展变化的,可以按等比例的组距间隔来分组.但更多情况下采用不等距分组,要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研究的目的和事物性质变化的数量界限来确定组距.如,研究人口总体在人生各发展阶段的分布,就需要按照人在一生中自然的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采用不等距分组,因此我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采用了如下的异距分组:不满周岁,1—3岁,4—6岁,7一12岁,13一15岁,16—17岁,…,45—49岁,…,60一64岁,…,80一90岁,100岁及以上.3)组限与组中值组限是指每个组的两端标志值,每个组的起点值为下限(或最小值),终点值为上限(或最大值).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叫组中值,即组中值=(上限+下限)÷2,或下限+(上限一下限)÷2,或上限一(上限一下限)÷2.如表3_7中,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00+550)÷2=525(件)或500+(550—500)÷2=525(件),550一(550—500)÷2=525(件).组中值是代表各组标志值平均水平的数值,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可用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但当各组标志值不是均匀分布时,组中值只能近似代替各组实际平均值.4)频数与频率频数是各组的单位数.即次数.频数愈小,作用愈小.频率…将各组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即比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相对作用的强度,也表明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变量分布: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意思是117
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绘成曲线图,宛如一口古钟,另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上面相反是沿两头大中间小的形式发展呈U字形如人口死亡比率在编制变量数列时,分组数列、组距数列、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的应用条件是:四、统计分类标准化与常用的分组(类)(一)统计分类标准化1.统计标准化: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2.内容有: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分类标准化,基本术语标准化,编码标准化等。3.统计分类标准化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二))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组(类)标准1.经济类型分类1)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是指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2)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私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港澳台经济是指资产归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份。外商经济是指资产归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2.三次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其他各业。);3.行业分类;国家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如下:一、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01农业02林业03畜牧业04渔业第二产业1.工业01采矿业02制造业0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建筑业第三产业1.农、林、牧、渔服务业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1交通运输和仓储业02邮政业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批发和零售业5.住宿和餐饮业6.金融业01银行业02证券业03保险业04其他金融活动7.房地产业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教育1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基本单位分类。我国基本单位分为两类:机构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l机构单位是指拥有产权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机构单位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有权独立拥有货物和资产,能够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 (2)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和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 (3)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其他义务或未来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 (4)能够编制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一套在经济和法律上有意义的完整账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住户,一类是得到法律或社会承认的法律实体或社会实体。即法人单位l所谓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并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地点的唯一性。如果一个单位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生产活动,哪怕是同一种类型生产活动,也要划分为不同的产业活动单位。(2)生产活动的单一性。一个产业活动单位要么只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要么虽然允许有一种以上的生产活动,但主要活动在单位的增加值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也就是说,所有次要活动的总体规模与主要活动相比是很小的。(3)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 产业活动单位是为生产核算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种类型产业活动的生产规模、结构等。 5.机构部门分类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进行的分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个大的机构部门,即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由非常住单位组成的国外部门也视同为机构部门。l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117
非金融企业指主要从事市场货物生产和提供非金融市场服务的常住企业,它主要包括从事上述活动的各类法人企业。所有非金融企业归并在一起,就形成非金融企业部门。l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金融机构指主要从事金融媒介以及与金融媒介密切相关的辅助金融活动的常住单位,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所有金融机构归并在一起,就形成金融机构部门。l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政府单位指在我国境内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一特定区域内对其他机构单位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法律实体及其附属单位。政府单位的主要职能是利用征税和其他方式获得的资金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通过转移支付,对社会收入和财产进行再分配。它主要包括各种行政单位和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所有政府单位归并在一起,就形成政府部门。 l住户与住户部门:住户指共享同一生活设施、部分或全部收入和财产集中使用、共同消费住房、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与服务的常住个人或个人群体。所有住户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住户部门。第六节 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构成包括:01总标题,02横行标题03,纵栏标题,04数字资料.二、统计表的设计为了使统计表的设计合理、科学、实用、简明、美观,应注意以下问题1.设计表之前,要对列入表中的统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2.统计表的形式应长宽比例适中,一般为长方形,即不要太细长,也不能太粗短,也不能为正方形。3.统计表的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画线,采用开口式4.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行).表中的纵栏合计一般列在最前一栏5.表的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与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按栏的顺序编号。6.表中的总标题要简明扼要,并能确切说明表中的内容。标题内活在标题下面说明统计资料所属时间、空间。7.表中的指标数字应有计算单位,如果全表的计算单位都是相同的,若是“万元”,应在表的右上角注明“单位:万元”字样,有关栏目内不再标注单位。如果表中同栏的指标数字计算单位相同而各栏之间不相同时不能在表的右上角标注,而应在各指标标题的下方或右侧标注相应的计算单位,并用括号括起来。若某栏目的计算单位用“万吨”,应在标题的下面或右侧注明:“(万吨)”。8.表内上下各栏数字的位数要对整齐,同类数字要保持统一的小数位数。如果统一规定某表内的数字整数后面保留两位小数,当小数点后面是“0”时,应填上“00”,以表示这个数据没有小数。9.表中各主词之间,各宾词之间的排列顺序,应按时间先后,数量的大小,空间的位置等自然顺序合理编排,一般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从低到高。10.对某些资料进行说明时,应在表的下面注明。课后习题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有哪些渠道?如何获取统计数据资料?答: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2.统计调查的方式有哪几类,各自的特点及应用条件是什么?答:统计调的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特点: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体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评尽、系统的优点,它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抽查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特点: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正确的全面统计资料,这种调查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非常广泛。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特点:可以节省人力财力,而且及时,所以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情况时,采用重点调查为好。117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特点:灵机活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主观片面性。3.简述统计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4.为什么要统计分组?如何进行统计分组?答: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现象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又存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认识它们之间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通过统计分组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一、将零星分散的统计数据,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可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也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二、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5.编制次数分布数列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应用?答: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的编制,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单项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以变量值的一定变动范围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组距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组距与组数、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组限与组中值、频数与频率。6.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类(组)有哪些?答:一、经济类型分类,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 二、三次产业分类:分为农业(农林畜牧渔)、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其他各业 三、行业分类 四、基本单位分类:分为机构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四、机构部分分类按机构部分分类是将国民经济中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大部门,它们是1、 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2、 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部门3、 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4、 住户与住户部门。7.某商店有职工24人,其当月工资额分别如下950990940980110011001140970150018009809909501200130014301280112013201200124099011001050利用分组法将上述24人工资分成三组,并说明该店职工工资特征。答:1.1000以下:.9509909409809709809909509902.1100-1200:110011001140120011201200110010503.1200以上:1500180013001430128013201240职工工资特征:高中低工资水平的人数所占比重差不多。8.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9某企业工人月产量如下:数学成绩(分)人数(人)比重(%)60-70分72471-80分103381-90分103391分以上310合计30100月产量分组(件)工人数日产量分组(件)工人数150—16060190—200150160—170120200—210180170—180120210—220220180—190140220以上80合计 1070 请答: (1)指出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该数列说明了什么情况? (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总体单位数。 (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 答案: (1)是开口式等距变量数列,说明了月产量小于或等220件的工人数是按产量的增多而不成比例的增多,但当月产量大于220件时,工人数只有80人。 (2) 变量:月产量117
变量值:150—160 160—170 170—180 180—190 190—200 200—210 210—220 220及以上; 上限:220件及以上 下限:150件(见教材39页:最大值称为上限,最小值称为下限) 次数:6012012014015018022080(见教材37页:分布在各个组中的总体单位数叫次数,又称频数) 总体单位数:60+120+120+140+150+180+220+80=1070 (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 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155,165,175,185,195,205,215,225; 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 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单位数称为频率。频率:5.61% 11.21% 11.21% 13.08% 14.02% 16.82% 20.56% 7.48%10.要求:1)分别编制完成加工定额和月工资额的简单分组,并计算组中值完成加工定额(%) 人数(人)月工资(元) 人数(人) 82-100 4 700-1000 4 100-200 25 1000-1500 24 200以上 11500以上 2 合计 30 合计 302)编制完成加工定额和月工资额的复合分组表,并说明完成加工定额和月工资额之间存在的关系。复合分组如下:完成加工定额(%) 82—100 人数(人)完成加工定额(%)100—200完成加工定额(%)200以上 月工资(元) 700-1000 4月工资(元) 700-1000 0月工资(元) 700-1000 0 月工资(元)1000-1500 0月工资(元)1000-1500 24月工资(元)1000-1500 0 月工资(元) 1500以上 0月工资(元) 1500以上 1月工资(元) 1500以上 1说明完成加工定额和工资成正比。11.某集团总公司某月生产情况如表要求:1.将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编制一张统计表,并对分组结果加以分析。2.将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表明企业规模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对分组结果加以分析。(1)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计划完成(%) 分公司及企业数90—100 4100—110 11110—120 3120以上 2合计 20说明大多数分公司及企业的计划完成在100%—110%(2)采用复合分组,说明企业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工人人数 100—500 分公司及企业数工人人数500—1000 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500 6 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500 1 实际总产值(万元) 500—1000 0实际总产值(万元) 500—1000 3 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0—1500 0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0—1500 1 实际总产值(万元) 1500以上 0实际总产值(万元) 1500以上 0工人人数1000—1500工人人数1500以上 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500 0 实际总产值(万元) 500—1000 0 实际总产值(万元) 500—1000 1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0—1500 0 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0—1500 4 实际总产值(万元) 1500以上 2 实际总产值(万元) 1500以上 2 实际总产值(万元) 100—500 0说明企业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之间成正比。12.某驾驶学校有学员32人,他们情况如表请利用表中资料尽可能地编制若干个统计表1.按性别来编制 2.按来自部门编制 3.按年龄编制(分三组20—30,30—40,40以上)这样编制三个统计表可以吗第三章 综合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117
1.综合指标:通过统计调查搜集到大量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汇总,得到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2.按反映总现象总体数量特征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1.总量指标: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得到的说明社会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因此也称绝对数指标。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础指标。2.作用:总量指标是统计整理阶段的直接成果,它的数值是随统计范围大小而增加或减少的。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进出口总额、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等。总量指标在认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首要的就是要掌握其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各方面的数量多少。 其次,总量指标是实行调控、企业经营管理的依据之一。 再次,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都是由两个有关系的总量指标相对比产生的。它们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总量指标是否科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准确性。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指标。如:某种产品的产量、商品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商品房销售量等。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的数量状况的总量指标。如:人口数、物资库存量、企业职工人数等。如何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的特点1、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例如,将一年内12个月的刚产量相加就得到全年的钢产量。2、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3、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等记、累计的结果。例如,月产量是对每天的生产量进行登记然后累计得到的,年产量是将12个月的产量累计得到的。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 2、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3、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因为不可能对每个时点的数量都进行登记,通常是隔一段时间等级一次。(二)总量指标按表现形态不同,分为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使用价值总量,不能相加,价值量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价值总量,具有综合性和可加性第二节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与作用1.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以相对数表示,也称相对数指标。2相对指标的作用:相对指标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通过对比不同指标数值,将现象总体数量上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从而使那些由于规模不同、条件不同,无法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了比较的基础。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结构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通常称为比重。一般用%表示。2.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总量指标数值/总体总量指标数值×100%3.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值之和等于100% 4结构相对指标的重要意义;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如恩格尔系数、失业率等。(二).比例相对指标1.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2.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指标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指标数值3.重要意义:利用比例相对指标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调整不合理的比例,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协调发展。117
6.特点:①分子、分母可互换②同一总体内③各部分之间比例之和不等于100%(三).比较相对指标1.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某项指标对比的结果。2.比较相对指标=某一空间的某项指标数值/另一空间的同项指标数值3.表示:比较相对指标一般用倍数表示,有时也可用系数表示。4.重要意义:运用比较相对指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有助于揭露矛盾、找出差距、挖掘潜力,促进事物进一步发展。5.相对指标的特点:①对比的分子分母必须是同质现象②分子、分母可互换6.比较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很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比较相对指标中的比较方和被比较方来源于不同总体,而比例相对数则来源于同一总体。(四)强度相对指标1.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2.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3.表示:强度相对指标是以复名数表示的,有些强度相对指标是采用无名数。强度相对指标的特殊使用是按平均每个人摊得到的份额表示。4.由于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因此可以形成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种计算方法。正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逆指标成反比5.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它是经常称“××平均数”“平均××”,但它不是平均指标,二者区别在于对比的分子与分母的口径是否一致。平均指标口径一致6.重要意义:强度相对指标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反映生产条件及公共设施的配备情况;也可以反映经济效益的情况。7..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①不同总体对比②具有平均含义③分子分母可互换(五)动态相对指标1.动态相对指标也称作发展速度,它是某一指标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的结果。2.动态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3.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4.动态相对指标对于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与计划指标数量对比的结果。一般用百分数表示。2.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计划指标数值x100%3.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计算方法; 1)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2)提高或降低率相对指标的计划完成程度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比)/(1±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比)4.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特点:①对比数为同一总体②分子分母不能互换③计算结果视指标性质而定:a.若指标表现为越高越好,如::产值(量)、劳动生产率值,其值≥1,结果越好。b.若指标表现为越低越好,如:费用、消耗、成本,其值≤1,结果越好。c.基建投资额、工资等,其值=1,结果越好。三、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分子分母必须具有可比性相对指标是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用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差异程度。所以,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指标是否具有可比性,是计算结果能否正确反映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重要条件。 (2)要把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运用从而深刻认识现象变化的实质。第三节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为平均数。分为静态平均数(同一时期)、和动态平均数(不同时期)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与作用1.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2.作用:(1)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117
(2)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3)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提示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趋势。3.平均指标按计算和确定的方法不同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前三数值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二为位置平均数]二、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总体单位数分子分母同属一个总体算术平均数有两种计算方法: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二)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三)加权算术平均数如果平均数的大小既受其变量值本身大小的影响,又受其次数的影响就要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平均数了。计算公式如下: (四)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1.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指标志值减平均数之差)之和等于零未分组资料:∑(x-x)=0分组资料:∑(x-x)f=02.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最小∑(x-x)2为最小∑(x-x)2f为最小三、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植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也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两种。(一)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简单调和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1.简单调和平均法是先计算总体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然后求其倒数。H=1/(∑x/n)=n/(∑1/x)其计算公式为:式中,代表调和平均数,代表标志总量,其余符号与前相同。例: 某商品在淡季、平季、旺季的价格分别是100元、116元、140元,假设分别以淡季、平季、旺季的价格购买一元的这种商品,求该商品的平均价格。 从形式上看,调和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有明显的区别,但从计算内容上来看,两者是一致的,均为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的对比。2.加权调和平均法是先计算总体标志值倒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然后求其倒数。H=∑m/(∑m/x)式中,代表各组标志总量,其余符号与前相同。其计算公式为:例:某食堂购进某种蔬菜,相关资料如下,求这种蔬菜的平均价格。117
根据上表计算食堂购进这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 通过上例计算,可以看出,加权平均数实质上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式。其变换形式如下:(二)调和平均数的应用已知分布数列各组标志值及其标志总量,计算平均指标可采用调和平均数已知相对指标的分母资料,可将其作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已知相对指标的分子资料,可将其作为权数,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法四、几何平均数:1.几何平均数是n个变量乘积的n次方根2.社会经济统计中,几何平均法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1)、简单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G表示几何平均数;x表示变量值;n表示变量值个数。(2)、加权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社会经济现象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应满足两个条件:(1)若干个比率或速度的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2)相乘各比率或速度不得为负值五、众数(一)众数的概念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用M0表示(二)众数的确定方式根据变量数列的不同种类,确定众数可采用不同的方法。1.单项数列确定众数,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作为众数 2.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根据出现次数确定众数所在组,再用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 Mo:表示次数;L:表示众数所在组的下限;U:表示众数所在组的上限;△1:表示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前一组次数之差;△2:表示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后一组次数之差;d:表示众数所在组的组距。 下限公式:M0=L+·d上限公式:M0=U-·d六、中位数(一)中位数的概念117
1.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为中位数。用Me表示2.中位数将数列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的标志值小于中位数,另一部分的标志值大于中位数。在许多情况下,不易计算平均值时,可用中位数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例如,人口年龄中位数,可表示人口总体年龄的一般水平。(二)中位数的确定方法1.由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根据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时,首先将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根据公式(n+1)/2确定中位数的位置,再根据中位数的位置找出对应的标志值。2.单项式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直接可用公式确定中位数的位次,再根据位次用较小累计次数或较大累计次数的方法将次累计次数刚超过中位数位次的组确定为中位数组,该组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3.组距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组距资料确定中位数与单项式资料不同的是需要采用公式计算。式中:L:表示中位数组的下限,U表示中位数组的上限,fm:表示中位数组的次数,Sm-1表示中位数所在组以前各组的累计次数,Sm+1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以后各组的累计次数,∑f:表示总次数,d: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七、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被研究总体的各单位在某一标志上具有相同的性质)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平均数例:熟练工、非熟练工工资3.计算和运用平均数时,要注意极端数值的影响(切尾平均法)4.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把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第四节标志变异指标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与作用1.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动指标)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的指标。2.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志变异系数3.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1)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尺度(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二、全距1.全距(极差)是总体总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R=tmax-tmin三、平均差(一)平均差的概念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平均差越大,说明各标志值分布越分散,平均差越小,说明总体标志值分布越集中。(二)平均差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简单平均法(未分组资料)其公式为: 现以甲、乙两组工人的工资资料为例,说明平均差的计算方法如下:表5-14 甲、乙两组工人的工资资料甲组乙组工资离差离差绝对值工资离差离差绝对值117
5060708090-20-100+10+202010010206065707580-10-50+5+101050510合计--60合计--30 注:甲组、乙组的平均数均为70。 根据表5-14资料计算 计算结构表明,甲、乙两组在平均工资相等(70元)的条件下,甲组的平均差(12元)大于乙组的平均差(6元),因而甲组平均数的代表性比乙组平均数的代表性要小些。2.加权平均法(分组资料)在资料经过分组后,形成了分配数列,则应采用加权平均式。其公式如下: 设某工业企业200个工人工资资料如表5-15。表5-15 工人工资资料月工资额(元)工人数(人)工资总额(元)离差离差绝对值以工人数为权数加权5060708090305070302015003000490024001800-18-82122218821222540400140360440合计20013600----1880 计算结果表明,该厂工人月平均工资为68元,与各个工人的月工资比较,平均差9.4元。 平均差异越大,说明总体单位标志变动程度越大,平均差异越小,说明总体单位标志变动程度越小,四、标准差(一)标准差的意义1.标准差(均方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 计算标准差大体分以下几步:第一步,计算总体平均数第二步,求出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第三步,求出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第四步,计算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第五步,将第四步计算结果开平方,得标准差。2.根据未分组资料计算标准差时,要采用简单平均式,其计算公式为:117
现以甲、乙两组数据资料为例,列表计算标准差为见表3-12。 甲组:==28.28 乙组:==7.07 表3-12标准差计算表甲组乙组数据离差离差平方数据离差离差平方 20-40160050-1010040-2040055-525600060008020400655251004016007010100合计—4000合计—250 (2)加权平均式 根据已分组资料或分配数列计算标准差时,要采用加权平均式,其计算公式为: 现仍以计算加权平均差的例子,计算加权标准差如下: 表3-13标准差计算表 日产量 分组(件) 组中值 工人数 (人) 日总产量 (件) 离差 离差平方 离差平方 权数 - 20-30 25 10 250 -17.5 306.25 3062.50 30-40 35 25 875 -7.5 56.25 1406.25 40-50 45 45 2025 2.5 6.25 281.25 50-60 55 20 1100 12.5 156.25 3125.00 合计 - 100 4250 - - 7875.00 ===42.50件==8.87件3.交替标志的标准差(标志取值仅有两种可能,非此即彼)只表现为是与否、有或无、对或错的标志称为交替标志(非标志)(1)成数:把具有某种表现或不表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称为成数p=N1/Nq=N0/Np+q=1(2)交替标志的平均数1、0交替标志的平均数即为被研究标志表现为成数(3)交替标志的标准差σ=√pq=√p(1-p)五、标志变异系数1.常用的标志变异系数有极差系数、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2.标志变异系数(离散系数)是测定变量值离散程度的一类相对数指标,是标志变量的绝对水平指标与相应平均指标对比的结果。(1)平均差系数:是平均差与总体算术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VA·D=A·D/x×100%(2)标准差系数:是反映总体中各标志值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Vσ=σ/x×100%六、总方差、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总方差:总方差是各单位标志值与总平均数计算的标准差(或方差)组间方差:组间方差是各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计算的标准差组内方差是各组内各单位标志与本组平均数计算的标准差。117
总方差=组间方差+组内方差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一)组内方差平均数是组内方差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二)组间方差组间方差是将各组的平均数作为变量,对总平均数计算方差,表明组与组之间的离散程度,其计算公式:课后习题1.为什么要计算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种类有哪些?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的编制,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单项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以变量值的一定变动范围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组距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组距与组数、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组限与组中值、频数与频率。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各自特点是什么?如何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的特点1、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例如,将一年内12个月的刚产量相加就得到全年的钢产量。2、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3、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等记、累计的结果。例如,月产量是对每天的生产量进行登记然后累计得到的,年产量是将12个月的产量累计得到的。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 2、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3、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因为不可能对每个时点的数量都进行登记,通常是隔一段时间等级一次。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反映现象发展问题的综合指标,二者的区别是:时期指标主要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累计的总数量,并且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因此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也不受时间间隔长短的制约。3.有哪些相对指标?其应用有何区别与联系?4.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两个因素的影响?权数怎样影响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因素影响:①分布数列中各组的标志值;②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的影响大些,使平均数向其靠拢;出现次数少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影响小些,使平均数的影响小些,使平均数远离该标志值.各组标志值的出现次数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故常称权数.5.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各有何特点?6.什么是中位数、众数?如何确定中位数和众数?7.平均差和标准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这两个指标可以测定总体分布的差异程度?8.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如何运用离散系数判断平均数的代表性?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离散系数主要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离散程度小的数据其代表性好,离散程度大的数据其代表性相对较差。9.怎样计算总方差、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10.某企业统计分析报告中写道:我厂今年销售收入计划规定2500万元实际完成了255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2%;销售利润率计划规定8%,实际为12%,超额完成计划4%;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去年提高5%,实际比去年提高5.5%,完成计划110%;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下降3%,实际比去年下降2.5%,实际比计划多下降0.5个百分点。”指出上述分析报告中哪些指标计算有错误,并将其改正过来。1.4%X,应3.7%=(1+12%)/(1+8%)-12.110%X,应100.48%=(1+5.5%)/(1+5%)3.0.5%X,应多下降了0.52个百分点=1-(1-3%)/(1-2.5%)11.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2002年商品销售额计划和实际资料如表,计算并添列表中所缺的数字部门2002年2001年实际销售额2002年比2001年增长%计划实际计划完成%销售额比重%销售额比重%117
A6003061230.621025609.28B4002043721.86109.2538015C10005095047.52959005.56合计2000100199910099.9518408.6430.6=30*102%109.25=437/400380=437/15%560=1840-380-900600=2000*30%20%=400/20001000=2000-400-60050%=1000/2000612=600*102%9.28=612/560-121.85=20*109.25%47.55=100-30.6-21.85950=95%*10005.6=950/900-18.6=2000/1840-199.95%=1999/200012.某地区2002年GDP为320亿元,其中用于最终消费的为220亿元,用于积累的为100亿元,该地区2002年平均人口2950万人。要求:1、分析该地区2002年GDP中积累和消费的构成及比例关系;消费率=220/320=68.75%积累率=100/320=31.25%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20/100=2.2:12.计算人均GDP强度相对指标=3200000/2950=1084.75元13.1、2002年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单位成本:(600*1200+700*1800)/(1200+1800)=660 2003年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单位成本:(930000+1334000)/(930000/620+1334000/667)=646.862、甲车间生产该种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变动情况:620/600*100%=103.33% 乙车间生产该种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变动情况:667/700*100%=95.29%由于单位成本下降1.99%,使实际单位成本下降13.14元14题平均利润率=(50+60+80)/(50/7%+60/10%+80/12%)=9.59%15题平均废品率=(0.25*0.01+0.35*0.02+0.4*0.015)/(25%+35%+40%)=1.55%16.因某种原因,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提高利息率,5年的年利率分别为9%、10%、12%、14%、20%,试计算5年的平均年利率。若存入2000元,第5年末实际存款额为多少?复利的5年的平均年利率== =12.93%单利的5年的平均年利率9%*10%*12%*14%*20%开五次方根,结果的12.48%如果是按平均年利率计算的话(不考虑利息税),实际的存款=2000(1+9%)*(1+10%)*(1+12%)(1+14%)(1+20%)=3674.1217、某厂长想研究星期一的产量是否低于其他几天,连续观察六个星期,所得星期一的日产量(单位:吨)分别为100、150、170、210、150、120。同期非星期一的产量整理后的资料如下表。日产量(吨)天数(天)100-1508150-20010200-2504250以上2合计24根据资料:(1)算术平均数=(100+150+170+210+150+120)/6=150(请将以上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150+150)/2=150(2)计算非星期一产量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首先确定各组的中位数,分别是125、175、225、275,算术平均数=(125*8+175*10+225*4+275*2)/24=175中位数的位置=24/2=12,向上累计次数分别是24、22、18、8,由于12在8和18之间,所以中位数在150-200这一组。代入下限公式(教材75页),得出中位数为=150+(24/2-8)/10*(200-150)=170众数的确定参见教材72页公式,由于日产量150-200吨有10天,代入上限公式,众数=150+10-8/(10-8+10-4)*(200-150)=162.5(3)分别计算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的标准差星期一标准差={【(100-150)2+(150-150)2+(170-150)2+(210-150)2+(150-150)2+(120-150)2】/6}开平方=35.12非星期一标准差={【8*(125-175)2+10*(175-175)2+4*(225-175)2+2*(275-175)2】/24}开平方=45.64(4)比较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的相对离散程度哪个大一些?星期一相对离散系数=35.12/150=23.41%非星期一相对离散系数=45.64/175=26.08%周一的产量离散程度小,非周一的离散程度大117
18题企业职工工资的分组资料如表3-24。工人技术及管理人员工资水平(元)人数工资水平(元)人数500-1000220500-1000501000-15003501000-15001201500-2000801500-2000402000以上10合计650合计220说明: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各组内差异忽略不计。要求:(1)计算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及标准差;平均工资=(750*(220+50)+1250*(350+120)+1750*(80+40)+2250*10)/(650+220)=1175.29标准差={【270*(750-1175.29)2+470*(1250-1175.29)2+120*(1750-1175.29)2+10*(2250-1175.29)2】/870}再开平方根=343.48(2)分别计算工人和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即组平均数)和标准差、方差(组内方差);工人的平均工资(即组平均数)=(750*220+1250*350+1750+80)/650=1142.31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即组平均数)=(750*50+1250*120+1750*40+2250*10)/2220=1272.73工人的标准差={【220*(750-1142.31)2+350*(1250-1142.31)2+80*(1750-1142.31)2】/650}再开平方根"=322.16管理人员的标准差={【50*(750-1272.73)2+120*(1250-1272.73)2+40*(1750-1272.73)2+10*(2250-1272.73)2】/220}再开平方根"=383.68工人的方差(组内方差)=【220*(750-1142.31)2+350*(1250-1142.31)2+80*(1750-1142.31)2】/650=103786.98管理人员的方差(组内方差)=【50*(750-1272.73)2+120*(1250-1272.73)2+40*(1750-1272.73)2+10*(2250-1272.73)2】/220=147210.74(3)计算工人和技术及管理人员工资的组间方差;组间方差=【(1142.31-1175.29)2×650+(1272.73-1175.29)2×220】/870=3213.56(4)用具体数值证明方差的加法定理即总方差等于组内方差的平均数加组间方差。组内方差的算术平均数=(103786.98*650+147210.74*220)/870=114767.7总方差=组内方差的算术平均数+组间方差117981.26=(343.68)2=114767.7+3213.56第四章 时间数列一、时间数列的概念和作用1.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指将某个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比如,气象工作者每日记录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某种商品的日成交量,股票价格的日变动,公司历年的利润额等。2.时间数列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一部分是反映各个指标值变化的数列。3.作用:(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特点。(2)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未来趋势。(3)不同地区,国家发展状况的比较评价和预测。二、时间数列的种类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时间数列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一)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又称绝对数时间数列)是将总量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达到的绝对水平及增减变化情况。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为绝对数表现形式,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所谓时期数列是指由时期指标构成的数列,即时期数列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期数列具有以下特点: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所谓时点数列是指由时点指标构成的数列,即时点数列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的总量特点。时点数列具有以下特点:117
1.数列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点数列中的观察值只需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即可。 2.数列中各个指标值不具有可加性。时点数列的观察值除计算需要外,一般不进行加总,即使相加,其结果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3.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是将一系列同类相对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为相对数表现形式。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相加的结果没有实际意义。 (三)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指标时间数列是将一系列平均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标志一般水平的发展变动程度,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为平均数表现形式。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相加的结果没有实际意义。二、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编制时间数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时间单位(年、季、月等)的选择,时间的长短应一致。2.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统一。3.注意空间范围的变化。4.计量单位要统一。5.计算方法要相同。6.缺失资料要尽可能弥补。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一、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一)发展水平1.发展水平又称发展量,反映客观现象发展变化在各个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状态、规模或水平。发展水平既可以表现为总量指标,也可以表现为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动态数列中的各项具体的指标数值。发展水平一般用ai表示。2.时间数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处在第一个位置上的发展水平,叫做最初发展水平,一般用a0表示,处在最后位置上的发展水平,称为最末水平,一般用an表示。除a0、an外的各项水平,称为中间水平,用a1,a2,a3,…,an-1表示,因此时间数列可用符号表示为:a0,a1,a2,a3,…,an-1,an。3.在进行动态对比时,作为对比基础的观察值称为基期水平,用ai-1表示,而作为被比较对象的观察值称为报告期水平或计算期水平,用an表示。基期水平对应的时间为基期,报告期水平对应的时间称为报告期或计算期。(二)平均发展水平1.平均发展水平是对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求平均数,故又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除了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发展水平这一基本功能外,还可以消除现象在短时间内波动的影响,同时,还可用来解决同一现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比较问题。2.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其区别是:序时平均数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是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表现,是从静态上将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二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平均发展水平,即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由于不同数列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总量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由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从而形成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1.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方法是简单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117
式中,f为各时点指标值的持续天数。(2)不连续时点数列(间断时点数列)。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时点现象都是间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只是间隔有相等和不等之分,因此,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也分为两种: 第一种:时点数列间隔相等(等间隔)。计算时假定指标值在两个相邻时点之间的变动是均匀的,先将相邻两个时点的指标数值相加后除以2,得到这两个时点之间的序时平均数。然后根据这些平均数,再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整个研究时间的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f为时间间隔长度。(二)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问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数列是由互相联系的两个总量指标的时间数列加以计算而派生出来的,因此其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方法也是由总量指标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方法派生出来的。而总量指标又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之分,故只能按数列的性质,先根据资料分别计算出所对比的两个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然后将两个平均发展水平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为: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增长量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动态分析指标,又称增长水平,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相减的差额,用以反映现象在这段时期内发展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绝对量。计算公式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由于对比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二)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117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说明本期与上期相比增长或降低的绝对量。其计算公式为: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用符号表示为:al一a0,a2一al,…,an—an-1 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差,说明本期比某一固定时期增长或降低的绝对量,反映某一段较长时期内的增长量。其计算公式为: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固定期水平用符号表示为:al一a0,a2一a0,…,an—a0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1)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用符号表示为:(al一a0)+(a2一al)+…+(an—an-1)=an—a0 (2)相邻两期累计增长量之差也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用符号表示为:(ai一a0)—(an-1一a0)=ai—ai-1(三)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用以说明所研究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一1)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的概念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发展速度可用来说明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程度,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多少或者多少倍。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a1/a0 (二)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涵义、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对比,表明报告期水平对比前一期水平的逐期发展变动的情况。环比发展速度用符号表示: a1/a0,a2/a1,…,an/an-1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对比,说明现象在一较长时问内的变动程度,因此又叫某一时间内的发展总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用符号表示:a1/a0,a2/a0,…,an/a0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用公式表示为:a1/a0*a2/a1*a3/a2*…*an/an-1=an/a0【例】某产品外贸进出口量各年环比发展速度资料如下,1996年为103.9%,1997年为100.9%,1998年为95.5%,1999年为101.6%,2000年为108%,试计算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解:(三)增长速度1.增长速度亦称增长率,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求得,用于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若干倍(或百分之几)。用公式表示为: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2.由于基期的选择不同,增长量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故增长速度也有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之分。环比增长速度,用符号表示:环比增长速度=A1/A0-1,A2/A1-1,…,An/An-1-1; 定基增长速度,用符号表示:定基增长速度=A1/A0-1,A2/A0-1,…,An/A0-1。3.例;某企业几年来产量不断增长。已知1996年比1995年增长20%,1997年比1995年增长50%,1998年比1997年增长25%,1999年比1998年增长15%,2000年比1995年增长132.5%。试计算表8-6的空缺数字。解:将已知资料列入表8-6:表8-6某企业1996年~2000年产量增长速度已知资料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20①②5025③15④⑤132.5表中:①1996年定基增长速度=20%;②1997年环比增长速度=[(1+50%)÷(1+20%)]-1=25%;③1998年定基增长速度=[(1+20%)×(1+25%)×(1+25%)]-1=87.5%;④1999年定基增长速度=[(1+87.5%)×(1+15%)]-1=115.6%;⑤2000年环比增长速度=[(1+132.5)÷(1+115.6%)]-1=7.8%。4.定基增长速度并不等于环长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一)平均发展速度117
1.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意义及作用。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统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平均发展速度表示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则反映了现象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可以概括反映国民经济建设的成就,说明各个阶段中发展或增长的程度,可用于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指标的数量关系是: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用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变化的平均速度。由于总速度不等于各个环比速度之和,而是等于相应时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在实际中通常采用水平法(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一)几何平均法(水平法)现象发展的平均速度一般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表示平均发展速度,x表示各年环比发展速度,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项数。用几何平均法公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数学依据是:现象发展的总速度不等于各年发展速度之和,而等于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用ai表示各期的发展水平,可以表现为上面的形式:不难看出,几何平均法名义上是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但实际上也是由最初和最末两期的水平所决定的。只要最末水平决定,中间各期的水平变化对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结果并没有影响。所以,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也称为水平法。【例8-9】根据例8-7的数据,按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解:如果现象的发展过程划分了几个时期,又具有各时期的平均速度指标,要计算全期平均发展速度,则要以各时期持续的年数为权数,按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8.22)【例8-10】某地区GDP“九五”前三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12%,后两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9%,求该地区“九五”期间GDP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解: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10.79%-1=10.79%【例8-11】某地区“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额资料如下表,用方程式法计算各年平均发展速度。表8-7单位:百万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固定资产投资额107411761343157415511702解:=684.26%由于684.26%>5,所以为递增型。查表,684.26%介于683.33%和685.28%之间,对应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0.6%和10.7%。按比例推算,该地区“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增长速度为:=10.65%117
上式方程的正根=平均发展速度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考虑了每个时期的发展水平,主要侧重各期发展水平的总和。因此,按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是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解此方程十分麻烦,实际中可借助于事先编好的《平均发展速度查对表》(略)。(3)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基期,注意所依据的指标在整个研究时期保持同质性。第二,要联系研究时期的中间资料,注意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波动过大或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方向,以避免影响平均发展速度的代表性。第三,当研究现象发展时期过长时,应注意结合分段平均发展速度,补充总平均发展速度,以便全面了解现象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第四,结合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研究发展速度,防治高速度低效益现象的发生。(二)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是增长速度的平均数。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时,通常先根据资料求出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去1,最后得到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平均增长速度有正负,分别表示逐期平均递增程度和平均递减程度。第四节时间数列的变动分析一、影响时间数列变动趋势的因素对于一个较为典型的时间数列,根据影响因素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可把影响现象发展变化的因素归纳为四类。可把时间数列构成概括为以下四种变动,即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一)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到某些决定性因素的作用,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持续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态势,记为T。 (二)季节变动季节变动是指客观现象因受自然条件、社会风俗习惯等原因的影响,在一个日历年度内完成的周期性波动,记为S。(三)循环变动又叫周期性波动,它是指现象在1年以上时间内出现涨落相间的波动,记为C。(四)不规则变动不规则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临时的、偶尔的因素或不明原因而引起的无规则、无周期变动,记为J。从整体上讲,时间数列可分解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但对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数列,却不会总是都包括这四个方面。对于年度资料的时间数列,就不可能有季节变动。如果现象的发展变化没有周期性波动,那么也不会有循环变动。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仅简单介绍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的分析方法。117
二、长期发展趋势分析的任务长期趋势指现象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由于普遍的、持续的、决定性的基本因素的作用,使发展水平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向上或向下变动的趋势。它是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重点。 研究现象的长期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长期趋势是现象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态势,这种态势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还可能延伸到未来。第二,时间数列之所以存在长期趋势,是因为现象受到某些基本的、决定性因素的影响。第三,测定长期趋势,把它从时间数列中分离出来,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三、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一)时距扩大法测定现象发展长期趋势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它把原来的时间数列中所包括的各个时间上的观察值加以合并,得到较长时期上的观察值,以弱化时距较短现象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引起趋势不明显的情况。(1)时距扩大法的方法。将原有时间数列资料适当合并,扩大组距时间,得出一个较长时距的新的时间数列。(2)时距扩大法的作用。可以消除因短时而产生的季节、循环和偶然引起的波动,突出长期趋势的发展。(3)时距扩大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时距扩大的选择,若原数列发展水平波动有周期性,则扩大的时距与周期相同,若无明显周期性,按经验逐步扩大。第二,时距扩大法只适用于时期数列,时点数列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第三,时距选择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距过长,会使时间数列修饰过度。时距也不应太短,否则达不到修匀的目的。第四,扩大的时距应前后一致,以使修匀后的时间数列保持可比性。时距扩大法的缺点:局限性较大只适用时期数列,不适用时点数列。(二)移动平均法1.移动平均法是测定时间数列长期趋势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2.基本做法是:先确定一个时间长度,然后以该长度为固定的时间间隔,递次地计算逐期移动平均数,最后以一系列扩大时距的序时平均数列作为对应期的趋势值。通过移动平均形成派生时间数列,把原数列中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动削弱或消除,从而更清楚地反映现象的发展趋势,而且派生数列与原数列基本保留相对应的项目,使之与实际水平更接近。3.利用移动平均法求时间数列长期趋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第一,时间间隔的选取。时间间隔越大,得到的长期趋势越明第二,时间数列的完整性问题。通过移动平均得到的新时间数列的项数,一般比原时间数列的项数要少,时间间隔定得越大,新时间数列的项数减少得越多。N为奇数时,新数列首尾各少(N一1)/2项;N为偶数时, (移正后)新数列首尾各少N/2项。为此,要保证新时间数列充分反映信息,不能将移动平均的时间间隔定得过大。第三,移动平均法是采用算术平均法,属于等差平均,适用于现象发展趋势为直线型的时间数列的修匀,不适用于曲线型发展趋势的数列。(三)方程法时间数列如果呈直线关系,可以直接用直线方程拟合,在完全确定了直线方程模型后,再通过该方程求出时间数列的各观察值的趋势值。它的数学依据是实际值M与趋势值多。的离差之和等于0,即:为得到趋势线方程就要求出a、b这两个待定参数,对于a、b的求解有两种方法:分段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1.分段平均法也叫半数平均法,是根据数学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把时间数列一分为二,分别求出各个部分时间和观察值的平均值,然后把它们当作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最终得到直线方程。如果时间数列的项数不能被2整除,对此可以这样来处理:1)去掉该时间序列的首项2)去掉时间序列最中间的项3)将最中间的项重复一次,分别划归前后两部分2.最小平方法用这种方法求解a,b参数,是利用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的原理即时间序列分析中,我们也常常利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直线趋势方程与直线回归方程基本原理相同,只是直线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被时间变量所取代,方程中的两个待定系数也用同样的方法求得。如果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即环比增长量)大致相等,则可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设直线趋势方程为:。如上面介绍方法可得出求解和两个参数的标准方程组:117
解方程组同样能得:(9)直线趋势方程中,是时间序数,往往间隔相等且连续。为了简化计算过程,直线趋势方程还可以采用简捷法的计算形式,求解参数。简捷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前提是设,这要用坐标移位的方法。将代入式(9),其结果就简化为:(10)用式(10)求解和两个参数肯定会方便不少,但这里有两个假设要注意:其一,;其二,的间隔相等。具体操作中的设定为,当时间数列为奇数项时,取中间一项(原点)为0,原点以前的时期分别设为-1,-2,-3,…,原点之后各期设为1,2,3,…;当时间数列为偶数项时,原点就在中间两项的中点,此时可取中间两项分别为-1,1,往上、往下方向分别依次为-1,-3,-5,…和1,3,5,…等等。四、季节变动分析季节变动指现象在一年内随着季节更换形成的有规律变动。测定目的是确定现象过去的季节变化规律,消除时间数列中的季节因素(更发地研究时间数列中的其他成分)。常用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季节比率(%)=同月份平均水平/总平均月份水平×100%课后习题:1.构成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编制时间数列的主要原则是什么?时间数列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一部分是反映各个指标值变化的数列。编制时间数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时间单位(年、季、月等)的选择,时间的长短应一致。2.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统一。3.注意空间范围的变化。4.计量单位要统一。5.计算方法要相同。6.缺失资料要尽可能弥补。 2.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中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特点是什么?时期数列具有以下特点: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点数列具有以下特点: 1.数列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点数列中的观察值只需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即可。 2.数列中各个指标值不具有可加性。时点数列的观察值除计算需要外,一般不进行加总,即使相加,其结果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3.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3.现象发展水平分析和速度发展水平分析分别运用哪些动态分析指标?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的关系如何?两者关系:水平分析是速度分析的基础,速度分析是水平分析的深入。在教材中的本节中没有明确说明水平分析与速度分析的联系之处,但要明确一点:分析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既要有水平分析也要有速度分析才完整.。不能认为两者是绝对数与相对数的关系。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累计法有何不同?5.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17
6.第三季度平均生猪存栏数=(2040/2+2035+2045+2058/2)/3=20437.已知如下条件月份123456总产值(万元)8092.296.896.9120.1115.3平均工人数(人)198201208208220205(1)计算第一、第二季度的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第一季度的平均月劳动生产率=(80+92.2+96.8)/(208+201+198)=0.4432万元/人第二季度的平均月劳动生产率=(96.9+120.1+115.3)/(208+220+205)=0.525万元/人(2)计算第一、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80+92.2+96.8)/(208+201+198)/3=13295元//人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96.9+120.1+115.3)/(208+220+205)/3=15749元/人(3)计算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80+92.2+96.8+96.9+120.1+115.3)/(208+201+198+208+220+205)/6=2.9095万元/人8本月平均人数=(0*7+28*4+37*16+31*4)/31=279.第三季度月平均销售额=(240+286+598)/3=374.67第三季度月平均库存额=(116/2+124+136+204/2)/3=140第三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374.67/140=2.68次10.某厂2000年的产值为1000万元,计划10年内产值翻一番。试计算:(1)从2001年起每年要保持怎样的平均增长速度,产值才能在10年内翻一番;(1)翻一番就是2000万,拿2000万/1000万开10次方(因为10年)就可以A0=1000,An=2000平均发展速度===1.072平均增长速度=1.072-1=7.2%(2)若2000年~2002年两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5%,那么后8年应有怎样的平均发展速度才能做到产值在10年内翻一番(2)先把2000-2001年的算出来,再把2001-2002年的算出来,(1000万*105%)*105%。,拿2000万除以上面算出来的数值,开8次方A2=1000*105%*105%=1102.5平均发展速度==107.72%平均增长速度=1.0772-1=7.7%11.年份YTT*TTY199819.9-24-39.8199931.5-11-31.5200049.5000200168.91168.9200282.524165合计252.3010162.6b=∑TY/∑T*T=162.6/10=16.26a=∑Y/N=252.3/5=50.46直线方程:y=50.46+16.26t2003年,t=3Y=50.46+16.26*3=99.24亿元12、平均职工人数=【(210+208)/2*3 +(208+215)/2*5+(215+217)/2*4】/12=212人13平均工业增加值=(200+250+300)/3=250平均工人人数=(192/2+200+210+230/2)/(4-1)=207人第一季度平均每个工人每月产值=250/207=1.21万元/人14、年份ytt*tty199810-24-20199922-11-22200035000200152115220026324126117
合计182010136b=∑TY/∑T*T=136/10=13.6a=∑Y/N=182/5=36.4直线方程:y=36.4+13.6t2003年,t=3Y=36.4+13.6*3=77.215、=∑a/n=(338+246+212+126+100+40+24+32+48+268+376+364)/(3*12) =2174/36=60.3882/60.38=135.7870.67/60.38=117.1242/60.38=69.55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0年806440261481014829684926102001年826840281261016901201321207242002年848046461410121896160148126840合计246212126100402432482683763643382174月平均数82.0070.6742.0033.3313.338.0010.6716.0089.33125.33121.33112.6760.39SI1.35791.17020.69550.55200.22080.13250.17660.26491.47932.07542.00921.865712.0000按月平均法分析季节变动,主要是看销售量的月平均数如何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的销售量冬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小。计算结果表明,3-7月为淡季,10-12是旺季第五章指数第一节指数的概念和种类一、指数的概念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二、指数的种类(一)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是表明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总指数是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例:研究100种不同种类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时,分别表明每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相对数是个体指数,综合反映这100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相对数是总指数。(二)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据数量指标计算,是表明总体单位数、规模等数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有产量指数,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标指数据质量指标计算,是表明总体单位水平、工作质量等质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有价格指数,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等.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例:某产品成本总额=产量*单耗*单价(三)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指数按对比场合不同,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也称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1,动态指数:即时间性指数,是反映现象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动态指数又分为定基指数(所有各期指数均采用同一基期计算)和环比指数(所有各期指数均以上一个时期为基期计算).定基指数是在指数数列中,采用某一固定时期作基期的一系列指数。环比指数是在指数数列中,采用各报告期前一个时期作基期的一系列指数。2,静态指数:即区域性指数,是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地区和单位等)的差异程度.三、指数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1)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2)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影响的大小第二节综合指数一、综合指数计算的一般原理总指数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综合指数二是平均指数1.综合指数的概念: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综合形式,反映复杂总体的综合变动情况117
特点:先综合后对比。2、编制方法:(两个要点)首先引入同度量因素,解决复杂总体在研究指标上不能直接综合的困难,使其可以计算出总体的综合总量;其次,将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最后,将两个时期的总量对比,其结果即为综合指数,也就综合地反映了复杂总体研究指标的变动。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产品,分析该企业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量综合变动情况。不同产品产量不能直接加总,但产值可以相加。据产值=产量*价格,将产量乘以各自的价格得到产值,则两种产品就可以加总了。这里,价格起到了将不同产品同度量的作用,被称为同度量因素。所要研究的指标——产量,被称为指数化指标。二、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1、根据数量指标编制的综合指数称为数量综合指数它是在包含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固定质量指标因素,只观察数量指标因素变化情况。2.编制原则:采用基期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应以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以表示数量指标,以表示质量指标,则指数公式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① 表示数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② 表示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2、以报告期价格为同度量因素。式中:为报告期实际产值;为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基期产值。三、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1.根据质量指标编制的综合指数称为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它是在包含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固定数量指标因素,只观察质量指标因素变化情况。2.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应以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其计算公式如下:现仍用表6—1的资料,以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为例,说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三种产品价格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Kp=p1/p0。式中:Kp为价格个体指数;p为价格;下标0与1分别表示基期与报告期。由表6—1计算可知:甲产品的价格报告期与基期比较没有变动,乙产品价格降低了9%,丙产品价格上涨了25%。现在要回答三种产品的价格综合变动,就必须计算价格总指数。由于三种产品的价格依附于不同的使用价值,也不能直接相加。这就要借助于与价格有联系的因素(产品产量),使各种产品的价格转化为产值,并以价值总量来综合不同的产品价格。用综合指数计算产品的价格指数也要通过两个时期的产值对比求得,为使两个时期产值的对比单纯地反映产品价格的变动,也必须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固定在一个时期。选用不同时期的产量作同度量因素,会编制出不同的价格综合指数。1、以基期产量为同度量因素。(6.4)式中:为产品价格总指数。现把6—1的资料代入(6.4)式,得:===1.034或103.4%-=300000—290000=10000(元)计算结果表明,三种产品价格报告期比基期综合提高了3.4%,分子与分母之差说明由于价格提高使产值增加10000元。2、以报告期产量为同度量因素。现仍使用表6—1的资料计算价格综合指数,把有关资料代入(6.5)式:===1.0439或104.3%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生产的三种产品价格综合起来比基期提高了4.39%,分子与分母的差额,说明由于价格的增长而增加的产值为14500117
元。上述两个综合价格指数的计算结果不同,问题在于计算价格指数时用了不同时期的产量。即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不同,反映的问题亦不同。分析说明:(6.4)式是按基期产量计算的,它说明假定在产量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它只反映价格的变化,不含有产量变化的影响。其分子与分母的差额说明基期产品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产值比基期实际产值增加(或减少)的数额。这个数额缺乏实际经济意义。(6.5)式是按报告期产量计算的,它说明在报告期产量的基础上,产品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与(6.4)式比较,多了一个因素的影响,即在它反映价格变动的同时包含有产量变动的因素在内。其分子与分母之差反映的是生产报告期的产品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产值。质量指标综合指数=① 表示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② 表示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三、综合指数的其他编制方法—(补充知识)在指数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还先后产生了一些编制综合指数的其他方法,这些方法直接影响了现代指数,对指数的编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常用的方法有拉氏指数、派氏指数等。(一)拉氏指数拉氏指数是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laspeyre)于1864年首先提出的,称为拉斯贝尔公式。他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都把同度量因素(权数)固定在基期来编制指数。其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的公式如下:价格指数=(6.6)物量指数=(6.7)(二)派氏指数派氏指数是德国经济学家派舍(paasche)于1874年首创的,称为派舍公式。他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都把同度量因素(权数)固定在报告期来编制指数。其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的公式如下:价格指数=(6.8)物量指数=(6.9)应用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对同一资料计算的结果不同,拉氏指数主要受基期产品结构的影响,派氏指数主要受报告期产品结构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派氏指数要求每期更换权数资料,计算比较麻烦,而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在编制长期连续性的指数数列时比较方便。因此,拉氏指数更得到普遍的应用。(三)费暄指数费暄指数是美国统计学家费暄(I·Fisher)于1911年提出的。费暄指数是指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对指数公式的测验,以及调和拉氏与派氏两种指数的矛盾。其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公式如下:价格指数(6.10)物量指数(6.11)费暄的价格指数在一些国际对比应用较多。例如不崭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借用价格指数,运用货币购买力平价指数法计算的;又如联合国编制的地域差别生活费指数,也采用了价格指数公式。但由于费暄指数是拉氏和派氏指数的一种折衷方法,其计算结果往往缺乏明确的经济意义。第三节平均指数1.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它是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计算的总指数。2.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17
一、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分类平均指数的分类:平均指数按计算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根据平均数计算的权数不同,又可分为综合指数变形权数的平均指数和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一)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根据(6.1)、(6.5)式可以证明,与这两个综合指数公式相对应的平均指数形式有4种,按其对应关系列于表6—2。表中:Kp为数量指标个体指数,即Kq=q1/q0;Kp为质量指标个体指数,即Kp=p1/p0;Kp为质量指标个体指数,即Kp=p1/p0。表6—2指数名称综合指数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公式数量指标总指数质量指标总指数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变形关系的推导过程:数量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推导过程:由于Kp=q1/q0,则有q1=Kpq0,将其代入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则得到数量指标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即=(6.12)(一)加权调和平均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推导过程:由于Kp=p1/p0,则有p1=p0,将其代入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则得到质量指标指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即=(6.13)综合指数变形为平均指数的一般方法:将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应以相应的综合指数的分母为权数;将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时,应以相应的综合指数的分子为权数。综合指数变形成权数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规则: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基期总量指标(p0q0)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计算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标(p1q1)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举例说明: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现根据表6—1的资料并整理得表6—3,说明(6.12)式的计算过程。表6—3加权算术平均指数计算表 产品单位产量 基期q0报告期q1个体指数Kq=q1/q0基期产值(元)q0p0假定产值(元)Kqq0p0甲件100011501.15100000115000乙千克200021001.05110000115500丙台4005001.2580000100000合计————————290000330500===1.1397或113.97%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3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13.97%,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产值为40500117
元。可见,用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与综合指数公式计算结果是一致的,其经济意义也是完全等同的。2、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现根据表6—1的资料为例,说明(6.13)式的计算过程(见表6—4)。表6—4加权调和平均指数计算表产品单位产量 基期p0报告期p1个体指数Kp=p1/p0基期产值(元)p1q1假定产值(元)甲件1001001.00115000115000乙千克55500.91105000115500丙台2002501.25125000100000合计————————345000330500 ===1.0439或104.39%—=345000—330500=14500(元)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3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4.39%,由于产品价格的提高使产值增加14500元。上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计算结果,与(6.5)式综合指数公式计算的结果也完全一致,只是掌握的资料不同,计算的形式不同。二、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1.固定权数就是用某一时期经过调整后的资料,以比重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权数,通常用W表示公式为:=(6.4)式中:KP为各种代表规格品的价格个体指数;W为各种代表品所代表的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固定权数)2.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具有独立的形式和应用价值,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等。这种形式的平均指数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一经取得权数资料,便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1年至5年)内使用,这就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在不同时期内采用同样的权数,可比性强,有利于指数数列的分析。固定权数资料可以根据有关的普查资料或抽样调查资料调整计算确定。权数的表现形式为相对数(比重),在平均的形式上以算术平均居多,现分述如下:三、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①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路不同。综合指数引入同度量因素,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先对比,后综合。②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综合指数需要研究总体的全面资料,而平均指数既适用于全面资料,也适用于非全面资料。③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不同。综合指数可进行因素分析,而平均指数不可。联系: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第四节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广义概念:指由若干个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狭义概念:指不仅经济上有一定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价格产品产值=产品产量×产品价格上述这些现象在数量上存在的联系,表现在动态变化上,就可以形成如下指数体系:商品销售额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商品价格指数产品产值指数=产品产量指数×产品价格指数在指数体系中,包括的指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现象总变动的指数,通常表现为广义的总指数,这类指数在一个指数体系中只有一个,一般放在算式的左边.另一类是反映某一因素变动的指数,称为因素指数,这类指数在一个指数体系中可以是多个,一般放在等式的右边.(二)指数体系的作用指数体系在指数方法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基本作用表现在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方面,指数体系的用途可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根据指数体系中各个指数之间的联系,利用已知的指数估计推算未知的指数。117
第二,通过指数体系可以对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各个构成因素变动情况和影响程度。这是指数体系的主要用途。二、指数因素分析法(一)指数因素分析法1.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二)指数因素分析法的种类:(1)按照分析对象的特点不同,可分为简单现象因素分析和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按照分析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3)按照影响因素的多少不同,分为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三、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与方法(1)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要分析的对象及影响的因素(2)根据指标间的数量对等关系的基本要求,确定分析所采用的对象指标和因素指标,列出其关系式(3)根据指标关系式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相应的绝对增减量关系式(6.16)(6.17)(4)根据指数体系及绝对量关系式,依次分析每一个变动对对象影响的相对程度和绝对数量四、指数因素分析法的应用(一)简单现象的两因素分析简单现象总体的总量指标变动分析,要求其总量指标直接表现为两个因素指标乘积的函数。现以实例来说明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企业的产值可分解为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的乘积,因此:产值指数=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设为职工人数,x为劳动生产率,上述的指数体系表现如下:(6.18)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分别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作为同度量因素分别被固定在报告期和基期上。(6.18)式也可以简化为如下指数体系进行计算:(6.19)但在绝对数分析时,为反映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因素变动对产值变动的影响,仍应就原来的算式分子分母指标计算差额。关系如下:或(6.20)因此,相对数分析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加入同度量因素,这是简单现象总体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现就某企业的产值、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资料进行计算(见表6—7)。该企业产值的变动:产值指数或126%产值增加额:(万元)表6—7某企业产值、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资料指标名称基期报告期指数(%)影响绝对值(万元)产值(万元)12001515126315职代人数(人)50050510112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43.0125303其中:由于职工人数的变动影响职工人数指数职工人数增加而增加的产值:(万元)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影响:劳动生产率指数或125%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加的产值:(万元)以上各指数之间的联系可表示为:126%=101%×125%315(万元)=12(万元)+303(万元)表明该企业在职工人数增加有限的条件下,主要依靠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生产较大幅度的增长。报告期较基期产值增加315万元,增长速度达26%,其中劳动生产率增长25%。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加的产值为303万元,占总增加额的96%(303:315)。(二)复杂现象的两因素分析117
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总量指标是两个因素指标乘积的总和。进行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就是利用综合指数公式,从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相互联系中所组成的指数体系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引用表6—1某厂生产3种产品的有关资料来说明在复杂现象总体的引用表6—1某厂生产3种产品的有关资料来说明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资料及计算过程见表6—8。表6—8某厂产品产量和价格及产值资料产品单位产量出厂价格(元)产品产值(万元)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p0q0p1q1p0q1甲件100011501001001011.511.50乙千克2000210055501110.511.55丙台400500200200812.510.00合计—————2934.533.05 依据表中资料,具体计算如下:或118.97%表明3种产量产值实际增长了18.97%,由此报告期比基期增加的产值为:=5.5(万元)如上所述,产品产值的变动,是由于生产量和出厂价格两个因素变动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计算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并分别分析它们的变动对产值变动影响的绝对额。由于生产量增长对产值变动的影响:(万元)(万元)将以上各个指数的计算结果联系起来,并分别代入(6.16)与(6.17),即:118.97%=113.97%×104.39%5.5(万元)=4.05(万元)+1.45(万元)这就说明了该厂3种产品的生产情况:报告期比基期产值增长18.97%,是由于生产量增长13.97%和出厂价提高4.39%两个因素作用所形成。同时,由于生产量增长影响产值增加了4.05万元,由于出厂价格提高影响产值增加了1.45万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产值共增加了5.5万元。同时,就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而言,应用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也可以构造成相应的指数体系,其表达式为:(6.21)(6.22)(6.21)、(6.22)式中的Kq与Kp,分别为生产量个体指数和出厂价格个体指数,将如表6—8的资料代入计算,其分析过程和计算结果与上例完全一致。第五节、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一、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意义:1.平均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总体一般水平的指标。2..平均指标的大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总体内部各部分(组)的水平,另一个是总体的结构,即各部分(组)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3.总体平均指标的变动是这两个因素变动的综合结果。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就是利用指数因素分析方法,从数量上分析总体各部分水平与总体结构这两个因素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例如,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于部门内各单位(组)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不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单位(组)在部门内的比重两个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可以弄清这两个因素各自影响的方向程度和数量,从而对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能有深入地认识。117
4.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管理与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上述两类因素具有不同的性质。总体各部分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各部分内部的状况,反映了各部分内部各种因素的作用。而总体结构则是一种与总体全局完全有关的因素,总体结构状况确定着总体的一些基本特征。经济管理与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优化结构,使结构合理化。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二、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方法依据指数因素分析法的一般原理,便可列出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首先平均指标中的各组水平指标与权数比率可互为同度量因素其次,各组次数在总体单位数量中所占比重实质还是数量指标相对数:上述可变指数、固定指数和结构指数所组成的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表达式是:=(6.26)绝对数: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不但在相对数上存在,而且在绝对数上也同样存在。即(6.27)进行平均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需要编制3种平均指标指数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并组成如下的指标体系: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1.可变构成指数简称可变指数是根据报告期和基期总体平均指标的实际水平对比计算的,包括了总体各部分(组)水平和总体结构两个因素变动的综合影响。它全面地反映了总体平均水平的实际变动状况。计算公式为:(6.23)式中:x1与x0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各组平均水平;f1与f0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各组单位数。2.固定构成指数它是将各部分(组)水平固定在基期条件下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用以反映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两个因素指数的公式分别为:(6.24)3.固定构成指数,它是将总体构成(即各部分比重)固定在报告期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该指数消除了总体结构变动的影响,专门用以综合反映各部分(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因而,在其数值表现上,它总是介乎于各部分(组)指数的范围内。事实上,固定构成指数是各个部分(组)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6.25)举例说明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下面是某企业平均工资变动分析的资料(表6—9)。为分析该企业总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情况,需要先求出两个时期的平均工资水平。(元)(元)表6—9某企业平均工资变动分析表工人组别工人人数(人)平均工资(元)工资指数(%)工资总额(万元)基期f0报告期f1基期x0报告期x1Kx=x1/x0期期x0f0报告期x1f1假定x0f1技工60006300800850106.25480535.5504徒工40008700400450112.54160391.5348合计100001500064061896.58640927.0852 则全部工人平均工资指数:或96.56%(元)计算结果说明,工人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降低了3.44%,平均每人减少工资22元。为分析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进一步计算其影响因素指数。117
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或108.8%(元)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排除工人总体结构变化的影响,只反映各组平均工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则使报告期工资水平比基期提高了8.8%,平均每人增加工资50元。平均工资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元)这个计算结果说明,由于各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总体单位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期基降低了11.25%,平均每人减少工资72元。将上述各个指数的计算结果代入(6.26)、(6.27)式,对该企业总平均工资变动的综合分析是:0.9656=1.088×0.8875表明报告期比基期总平均工资降低3.44%,是由于各组工人工资水平提高使总平均工资提高了8.8%和各组人数比重变动使总平均工资降低11.25%的影响作用造成的。—22=50+(-72)说明该企业各组工人工资增长使总平均工资增加50元,但由于各组工人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减少72元,因而使整个企业总平均工资减少22元。平均指标动态的结构分析,由于是把分组法与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能确切地测定各因素的变化对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因而,在指数的因素分析中,还常常用它对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平均商品价格的变动及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节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我国目前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其中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商品零售价格是指工业、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单位以零售方式向城乡居民、机关团体出售生活消费品和办公用品的价格2.居民消费价格是指居民为购买生活消费品和获得服务所支付的价格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就是针对零售商品价格而编制的指数,以反映其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针对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用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价格而编制的价格指数。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思路: 1、将所有零售商品区分为不同类别,在每一类中选择部分商品作为代表品。 2、选择部分地区作为代表区域,就所选定的代表品收集价格数据,采集价格资料时,应区分不同市场选择若干个价格调查点。目前在全国共抽选出226个市县作为国家编制零售物价指数的价格调查点,其中城市146个,县80个。 3、在所采集价格资料基础上,先计算该品种的平均价格,而后按“选中市县——省——全国”的顺序分级编制计算各单项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和类别指数。 4、综合计算出零售商品价格总指数。运用加权算术平均法综合计算。 零售价格指数=Σ(P1/P2)·(w/Σw)即单项物价指数乘以代表品所代表类别的零售额在总零售额中所占的比重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思路为:按照国际标准,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模式、消费习惯,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其中,城市近5万户,农村近7万户)的消费支出数据,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选取了251个基本分类、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全国调查系统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的直接调查方式,由专职调查员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和商店现场采集价格资料。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至少每五天调查一次价格,从而保证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7.由于价格指数是用一定数量的代表品种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必须确定每一种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对价格总水平影响的重要程度(称为权数),用以加权计算分类价格指数直至价格总指数。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用权数是指城乡居民家庭用在各类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支出额,在消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我国确定权数的依据是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调查资料,并辅之以一些典型调查作补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为此还要根据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每年对权数进行调整,通常是以上年的权数来计算本年的价格指数的。如食品的权数由1995年的44.0%下降到2004年的33.6%,其中,粮食的权数由1995年的6.4%下降到2004年的3.1%。衣着的权数由1995年的13.1%下降到2004年的9.0%。而居住的权数由1995年的7.8%上升到2004年的1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的权数由1995年的10.6%上升至2004年的14.5%。从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看,消费品类的权数由1995年的91.0%下降到2004年的76.6%,服务类的权数由1995年的9.0%上升至2004年的23.4%。117
8.在分别计算农村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础上,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额(扣除自产自用部分)和城市居民消费支出额作为权数,加权计算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第一,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通货膨胀率=(报告期消费者物价指数 - 基期消费者物价指数)/基期消费者物价指数X100%第二、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货币购买力指数=1/消费者物价指数X100%第三、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者物价指数二、股票价格指数1.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时的价格2.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但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该种股票当天的价格。(一)股价平均数股价平均数是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在某一时点上的算术平均数,一般以收盘价来计算。计算公式为:股价平均数=式中:为第i种股票的收盘价,n为样本股票数。(二)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其单位一般用“点”(point)表示。即一般将基期指数作为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1点”股价计算方法一般以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其公式为:式中:为第i种样本股票的报告期价格,为第i种股票的基期价格,为第i种股票的发行量,它可以确定为基期,也可以确定为报告期,但大多数股价指数是以报告期发行量为权数计算的。例11设有三种股票的价格和发行量资料如表4-10。试计算股票价格指数:表4-10三种股票的价格和发行量资料股票名称基期价格(本日收盘价(报告期发行量(万股)(q1)A10152500B25211000C18251500解:根据式,得股价指数为:===124.68%即股价指数上涨了24.68%3.目前,世界各国的主要证劵交易所都有自己的股票价格指数,几种常见的股价指数有:l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又称道氏指数,它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道氏指数包括:道氏工业平均指数,由30家工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公用事业平均指数,由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运输业平均指数,由20家运输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65种股票价格平均数,由上述工业、运输业、公用事业的65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混合构成。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在纽约交易所交易时间每30分钟公布一次,用当日当时的股票价格算术平均数与基期的比值求得,是被西方新闻媒介引用最多的股票指数。l标准普尔指数标准普尔指数由美国标准普尔公司1923年开始编制发表,当时主要编制两种指数,一种是包括90种股票每日发表一次的指数,另一种是包括480种股票每月发表一次的的指数。1957年扩展为现行的、以500种采样股票通过加权平均综合计算得出的指数,在开市时间每半小时公布一次。标准普尔指数以1941-1943年为基数,用每种股票的价格乘以已发行的数量的总和为分子,以基期的股价乘以股票发行数量的总和为分母相除后的百分数来表示。由于该指数是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绝大多数普通股票的价格计算而得,能够灵活地对认购新股权、股份分红和股票分割等引起的价格变动作出调节,指数数值较精确,并且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所以往往比道·琼斯指数具有更好的代表性。l117
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是香港股市历史最久的一种股价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公布使用。现行恒生指数以96年7月31日为基期,根据各行业在港上市股票中的33种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加权计算编制而成。因为这33家公司的股票总值占全部在港上市股票总值的65%以上,所以恒生指数是目前香港股票市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股票价格指数。l日经指数日经股票价格指数是日本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它是用近500种股票价格之和除以一个常数得出来的。由于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日经指数日益为世界金融市场重视。l金融时报指数金融时报指数的采样股票是根据英国伦敦国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主要100家大公司的股票选定的,并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更新。该指数采用算术加权法计算。l上证股价指数上证股价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上证股价指数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计算公式如下:股票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由于采取全部股票进行计算,因此,上证指数可以较为贴切地反映上海股价的变化情况。l深圳股价指数深圳股价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用每日各种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乘以其发行量后求和得到的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后乘以100求得。是反映深圳股价变动的有效统计数字。课后习题1.如何理解广义的统计指数和狭义的统计指数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如何理解指数的编制原理同度量因素:在计算总指数过程中,把因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而无法进行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商品实物量,转化为可以相加和比较的价值量,并通过价值量的对比来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的以货币为代表形式的交换价值。如何理解指数的编制原理?参见教材136页3.总指数有那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其编制要点是:将不能直接加总所研究的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加入,过渡到能够加总综合的价值指标;用来对比的两个时期的价值指标中,所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须令其固定在一个时期的水平上,以此对比得出的总指数就是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的程度。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计算出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再对这些个体指数进行加权以求得总指数。4.如何编制综合指数?编制方法:(两个要点)首先引入同度量因素,解决复杂总体在研究指标上不能直接综合的困难,使其可以计算出总体的综合总量;其次,将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最后,将两个时期的总量对比,其结果即为综合指数,也就综合地反映了复杂总体研究指标的变动。5.平均指数的形式有哪些?如何计算?6.什么是指数体系?研究指数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7.如何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8.什么是可变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和固定构成指数?如何进行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1.可变构成指数:简称可变指数是根据报告期和基期总体平均指标的实际水平对比计算的,包括了总体各部分(组)水平和总体结构两个因素变动的综合影响。它全面地反映了总体平均水平的实际变动状况。计算公式为:(6.23)式中:x1与x0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各组平均水平;f1与f0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各组单位数。2.固定构成指数117
它是将各部分(组)水平固定在基期条件下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用以反映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两个因素指数的公式分别为:(6.24)3.固定构成指数,它是将总体构成(即各部分比重)固定在报告期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该指数消除了总体结构变动的影响,专门用以综合反映各部分(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因而,在其数值表现上,它总是介乎于各部分(组)指数的范围内。事实上,固定构成指数是各个部分(组)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6.25)如何进行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指数的因素分析方法是利用指数体系,从数量上分析现象的综合变动受各因素影响的方向,程度和绝对数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连锁替代法.连锁替代法是实际工作中经常应用的因素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被分析的指标所包含的因素结合式中将各因素的基期数据顺次以报告期数据替代,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次替代;每次替代所得结果与替代前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就是该因素的影响程度,二者的差额就是被替代因素的变动对被分析指标影响的绝对额9.某工业企业两种产品的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出厂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吨台500030005500360040554158试计算:(1)产量个体指数和出厂价格个体指数;Kq甲=q1/q0=5500/5000=110%Kq乙=q1/q0=3600/3000=120%(2)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加(或减少)而增加(或减少)的总产值;=∑q1p0/∑q0p0=(5500*40+3600*55)/(5000*40+3000*55)=418000/365000=114.52%∑q1p0-∑q0p0=418000-365000=53000由于产量增加了14.52%,使总产值增加53000元(3)出厂价格总指数及由于出厂价格提高(或降低)而增加(或减少)的总产值。Kp甲=p1/p0=41/40=102.5%Kp乙=p1/p0=58/55=105.45%=∑q1p1/∑q1p0=(41*5500+58*3600)/(5500*40+3600*55)=434300/418000=103.9%∑q1p1-∑q1p0=434300-418000=16300由于价格增加3.9%,使总产值增加16300元10.=∑q1p0/∑q0p0=(2400*200+1000*90)/(2000*200+900*90)=570000/481000=118.5%∑q1p0-∑q0p0=570000-481000=89000公斤由于产量增加8.5%,使得原料的消耗量增加了89000公斤11.某企业产量即单位成本资料如表,试分别用拉氏指数公式和派氏指数公式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及各自的分子分母差额,并说明两个差额在经济内容上的区别。=∑q0p1/∑q0p0=(1010*500+80*1000)/(60*1000+1000*500)=585000/560000=104.46%∑q0p1-∑q0p0=585000-560000=25000由于单位成本成本增加4.46%,使得总成本增加25000元=∑q1p1/∑q1p0=(1010*550+80*1200)/(1000*550+60*1200)=651500/622000=104.74%∑q1p1-∑q1p0=651500-622000=29500117
由于单位成本成本增加4.74%,使得总成本增加29500元12.3、根据下列资料计算价格总指数及因价格变动而使购买者多支付或少支付的金额。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个体价格指数(%)成交额(万元)基期报告期甲乙丙件台公斤1029510810030080110300100=∑q1p1/∑(1/kp)*q1p1=(110+300+100)/(110/1.02+300/0.95+100/1.08)=510/516.22=98.8%∑q1p1-∑(1/kp)*q1p1=510-516.22=—6.22万元由于价格下降1.2%,使得少支付了6.22万元13.=∑Kq*q0p0/∑q0p0=(1.1*80+1.05*100+1.1*90)/(80+100+90)=295/270=108.15%∑Kq*q0p0-/∑q0p0=292-270=22由于销售量增加8.15%,使得销售额增加22万元14指数推断:(1)已知某企业某种产品产量增长百分之五,消耗某种原材料总量增长百分之三,试计算单位产品消耗该种材料(单耗)的变动程度。(2)已知某商店销售额增长百分之十,销售价格总的上涨百分之五,试计算销售量增长的百分数。(1)原材料消耗总量=单位产品消耗量×产量设单位产品消耗量增加了X,设产量是A,则:A(1+5%)(1+X)=A(1+3%),则求得:X=-1.9%,说明单位产品消耗该种材料降低了1.9%。(2)因为:商品销售额=商品价格×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额(1+10%)=商品价格(1+5%)×商品销售量(1+x)即(1+10%)=(1+5%)×(1+x)解得:x=4.76%所以销售量增长4.76%。.1.Kpq=103%,Kq=105%=Kpq/Kq=103%/105%=98.1%由于产量增加5%,总量增加3%,使得单耗下降了1.9%(1)原材料消耗总量=单位产品消耗量×产量设单位产品消耗量增加了X,设产量是A,则:A(1+5%)(1+X)=A(1+3%),则求得:X=-1.9%,说明单位产品消耗该种材料降低了1.9%。(2)因为:商品销售额=商品价格×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额(1+10%)=商品价格(1+5%)×商品销售量(1+x)即(1+10%)=(1+5%)×(1+x)解得:x=4.76%所以销售量增长4.76%。2.Kpq=110%,Kp=105%=Kpq/Kp=110%/105%=104.76%由于销售额与价格的变动,使得销售量增加4.76%15.∑q1p1=360*0.45+200*0.36+1600*0.28=682∑q1p0=360*0.42+200*0.3+1600*0.2=531.2∑q0p0=300*0.42+200*0.3+1400*0.2=466∑q1p1/∑q0p0=682/466=146.35%∑q1p1-∑q0p0=682-466=216∑q1p0/∑q0p0=531.2/466=113.99%∑q1p0-∑q0p0=531.2-466=65.2∑q1p1/∑q1p0=682/531.2=128.39%∑q1p1-∑q1p0=682-531.2=150.8113.99%*128.39%=146.35%65.2+150.8=216总销售额增长46.35%,使得总销售额增加216万元由于销售上升13.99%,使销售额增加65.2万元由于价格上升28.39%,使销售额增加150.8万元16.∑q1p1=651700∑q1p0=54000∑q0p0=46000∑q1p1/∑q0p0=51700/46000=112.39%∑q1p1-∑q0p0=51700-46000=5700117
产量影响程度∑q1p0/∑q0p0=54000/46000=117.39%∑q1p0-∑q0p0=54000-46000=8000单位成本影响程度∑q1p1/∑q1p0=51700/54000=95.74%∑q1p1-∑q1p0=51700-54000=-2300综合影响117.39%*95.74%=112.39%8000-2300=5700由于总成本增加12.39%,使得成本总额增加5700万元其中:由于产量增加17.39%,使得总成本增加8000万元由于单位成本降低4.26%,使得总成本降低2300万元17.本题的计算如下: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工人数工人数总劳动生产率总劳动生产率基期x0报告期x1基期f0报告期f1基期x0f0报告期x1f1x0f1甲50005500100150500000825000750000乙4000420010050400000210000200000总计9000001035000950000(1)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根据教材公式:=Σx1f1/Σf1/Σx0f0/Σf0=1035000/200/900000/200=1.15=115%Σx1f1/Σf1-Σx0f0/Σf0=1035000/200-900000/200=675元/人(2)固定构成指数:Σx1f1/Σf1/Σx0f1/Σf1=1035000/200/950000/200=1.089=108.9%Σx1f1/Σf1-Σx0f1/Σf1=5175-4750=425元/人结构影响指数=Σx0f1/Σf1/Σx0f0/Σf0=950000/200/900000/200=10556=105.6%Σx0f1/Σf1-Σx0f0/Σf0=4750-4500=250元/人(1)计算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f0=200∑f1=200∑X0f0=90∑X1f1=103.5∑X0f1=95=∑X1f1/∑f1=103.5/200=5175=∑X0f0/∑f0=90/200=4500=∑X0f1/∑f1=95/200=4750/=5175/4500==115%-=5175-4500=675(2)对影响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的两个因素进行因素分析生产率变动/=5175/4750=108.95%-==5175-4750=425结构变动/=4750/4500=105.56%-=4750-4500=250425+250=675105.56%*108.95%=115%18.∑f0=50∑f1=100∑X0f0=29000∑X1f1=52000∑X0f1=52000=∑X1f1/∑f1=52000/100=520=∑X0f0/∑f0=29000/50=580=∑X0f1/∑f1=52000/100=520/=520/580=89.66%-=520-580=-60工资水平变动/=520/520=100%-==520-520=0结构变动/=520/580=89.66%-=520-580=-60-60+0=-60100%*89.66%=89.66%总平均工资指数:[(25000+27000)/100]/[(21000+8000)/50]=89.66%总平均工资变动的绝对额:520—580=—117
60见教材157页,结构影响指数公式,套用得出=[(700×40+400×60)/(40+60)]/[(700×30+400×20)/(20+30)]=89.7%。第六章抽样推断第一节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一、抽样推断的概念1、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二、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样本1.总体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它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的。一般用大写字母N代表总体单位数。2.样本就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所组成的整体。组成样本的每个单位称样本单位,一般用小写字母n代表样本的单位数,也称样本容量。例如,某城市有20万个住户,我们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该城市住户家庭的收支情况,则该城市全部住户构成总体,N=20万。如果从全部住户中随机抽取千分之五即1000户进行调查,则被抽中的1000户构成样本,n=1000户。3.样本按照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一般地说,n≥30为大样本,n<30为小样本。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抽样调查时,多数采用大样本。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个样本,也可以抽取多个样本。(二)总体参数和统计量。1.总体参数:又称总体指标,它是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总体参数主要有四个: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总体方差和标准差(1)总体平均数它是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值的平均数,一般用符号X表示; (2)总体成数它是指总体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一般用P表示。总体中具有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用N1表示。 (3)总体方差和标准差。根据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方差称为总体方差,用符号表示;表示总体标准差。总体方差的计算公式为:在总体未分组的情况下:在总体分组的情况下:此外,还有总体成数的方差和标准差,总体成数的方差为P(1-P)2.统计量又称样本指标,它是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其也有四个对应指标:样本平均数、样本成数、样本方差和标准差(1)样本平均数:它是样本各单位数量标志值的平均数,一般用符号表示。(2)样本成数:它是指样本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样本容量的比重记为po样本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记为N1,P=N1/N(3)样本方差和标准差(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抽样方法——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1.重置抽样是从总体抽取样本时,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记录该单位有关标志表现以后,把它放回到总体中去。117
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第二个样本单位,记录它的有关标志表现后,也把它放回全及总体中去,照此下去直到抽选第n个样本单位.可见重置抽样时:①总体单位数在抽选过程中始终不变;②总体中各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前后相同;③总体中各单位有被重复抽中的可能.2、是从总体抽取样本时,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记录该单位有关标志表现后,这个样本单位不再放回总体参加下一次抽选;然后,从总体N-1个单位中随机抽取第二个样本单位,记录它的有关标志表现后,该单位也不放回全及总体中去,从总体N-2个单位中抽取第三个样本单位,照此下去直到抽选出第n个样本单位.可见,不重置抽样时:①总体单位数在抽选过程中逐渐减少;②总体中各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前后不断变化;③总体中各单位没有被重复抽中的可能3.两种抽样方法会产生三个差别:①抽取的样本数目不同,用重置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所能抽取到的样本个数比不重置抽样取到的样本各个数多;②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③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在相同情况下,重置抽样误差大于不重置抽样误差。三、抽样推断的特点:(1)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断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2)抽样推断建立在随机概率抽取样本的基础上。(3)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能加以控制。(4)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第二节抽样误差一、抽样误差的概念1、一般概念: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数。2、统计调查误差种类: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系统性误差、随机误差—抽样误差)登记性误差:指统计调查时,由于主客观原因,在登记.汇总,计算,记录中所产生的差错。不论全面调查还是不全面调查都有可能产生。代表性误差:是抽样调查可能产生的误差。又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性误差:由于抽样调查没有遵循随机原则而产生的误差。随机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的前提下,又遵循了随机原则,所产生的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的差数。随机指标是抽样调查固有的误差。抽样误差就是指这种随机误差。二、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和计算(一)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1、随机误差分为抽样实际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实际误差:抽样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的差数抽样平均误差:所有抽样实际误差的平均水平,即所有样本指标的标准差。(二)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根据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用公式可表述如下; 1、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1)、当抽样方式为重复抽样时,样本标志值是相互独立的,样本变量x与总体变量X同分布。所以得: 以μx表示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表示总体的标准差。根据定义: 它说明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例1:有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单位:件):6,8,10,12,14,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2个工人的日产量,用以代表这5个工人的总体水平。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可得:(件) 总体标准差(件) 抽样平均误差(件) (2)、当抽样方式为不重复抽样时,样本标志值不是相互独立的,根据数理统计知识可知:117
(2) 当总体单位数N很大时,这个公式可近似表示为: (3) 与重复抽样相比,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是在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再乘以,而总是小于1,所以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也总是小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如前例,若改用不重复抽样方法,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件) 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通常得不到总体标准差的数值,一般可以用样本标准差来代替总体标准差。 (二)抽样成数的平均误差 总体成数P可以表现为总体是非标志的平均数。即E(X)=P,它的标准差。 根据样本平均误差和总体标准差的关系,可以得到样本成数的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 1、在重复抽样下 (4) 2、在不重复抽样下 (5) 当总体单位数N很大时,可近似地写成: (6) 当总体成数未知时,可以用样本成数来代替。 例2:某企业生产的产品,按正常生产经验,合格率为90%,现从5000件产品中抽取50件进行检验,求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解:根据题意,在重复抽样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同样条件下,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之间相差 当总体标准差和方差未知时,可用以下方法解决:第一,用样本方差来代替总体方差,即用代替;用样本成数p(1-p)代替总体成数P(1-P)。 第二,可用过去全面调查的资料,也可以用过去抽样调查的资料代替。如果有多个不同的材料,由应选择方差数值较大的。(三)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变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2)样本容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3)不同抽样方法的影响。抽样方法,抽样误差也不相同。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些。(4)不同抽样组织形式的影响,三、抽样极限误差1.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总指标之间可能的误差范围。(与概率保证程度成反比)公式:第三节抽样估计一、抽样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一)点估计1.点估计:又叫定值估计,就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2.适用于对推断准确程度与可靠要求不高的情况。假设例2-1中没有对2000件电子元件进行全面检查,只抽取5%进行抽样检查。可以计算样本的平均耐用时间小时,样本合格率p=98%。那么,全部电子元件的耐用时间点估计值是4340小时;合格率P的点估计值是98%。点估计的方法简单,一般不考虑抽样误差和可靠程度,它适用于对推断准确程度与可靠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二)区间估计117
1.区间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抽样误差和概率保证程度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2.要完成两方面的估计:①根据样本指标和抽样平均误差估计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②估计推断总体指标真实值在这个范围的可靠程度。进行区间估计3.区间估计的范围(1)抽样平均数的区间估计范围平均数的置信区间记作(2)抽样成数的区间估计范围总体成数的置信区间记作例如,某单位为了了解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随机抽选100名职工进行调查,结果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元,人均月收入的抽样平均误差元,可以推断该单位全体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45-75元与245+75元之间。即该单位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70元,320元)之间。b.区间估计表明的是一个可能范围,不是一个绝对可靠的范围。c.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即提高概率,必须扩大误差范围。数理统计证明,概率和置信区间有如表2.3的对应关系。表2.3概率F(t)X的置信区间P的置信区间0.68270.79950.95000.95450.9973区间估计小结:a.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第一,样本抽取后,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或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样本平均数。第二,搜集总体数量标志方差的经验数据或计算样本数量方差S2。第三,计算抽样平均数平均误差:(重置抽样),(不重置抽样)第四,根据概率F(t)确定t,计算平均数的极限误差。第五,确定样本平均数的置信区间。b.总体成数的区间误差第一,样本抽取以后,计算样本成数第二,用样本是非标志方差p(1-p)或经验数据代替总体是非标志方差P(1-P)。第三,计算抽样成数平均误差:(重置抽样)(不重置抽样)第四,根据概率F(t)确定t,计算成数的极限误差第五,确定总体成数P的置信区间。例2-2某高校有5000名学生,随机抽取250名调查每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分组资料见下表每周看电视时间(小时)学生人数2以下222~4564~6926~860117
8~1020Σ250按不重置抽样方法,以95.45%的概率推断该校全部学生每周看电视时间的可能范围。已知:N=5000,n=250,t=2(小时)全部学生每周平均看电视时间在4.74~5.26小时之间。例2-3对一批成品按不重置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样本容量为成品总量的1/20。当概率为95%时,试估计废品率的范围。已知:P=8/20=4%,n/N=1/20,t=1.96这批产品的废品率在1.35%~6.65%之间。二、总体总量指标的推算1.直接换算法是用样本指标值或总体指标(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值乘以总体单位成数来推算总体总量指标的方法。 样本指标值乘以总体单位数,即,是总体总量指标的点估计值。 总体指标的区间估计值乘以总体单位数,即,是总体总量指标的区间估计值。 例2-5某地区小麦的播种面积为20万亩,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平均亩产为455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12公斤,试在F(t)=80%的保证下,推算该地区小麦总产的范围。 已知:N=20万,t=1.28,则 在80%的概率保证下,该地区小麦平均亩产在439.64~470.36公斤之间。 在80%的概率保证下,该地区小麦总产在8792.8~8407.2公斤之间。第四节抽样的组织形式及抽样方案设计一、抽样的组织形式常用的几个抽样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等。(一)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从总体全部单位中直接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和随机数字表法。1.直接抽选法,就是直接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2.抽签法。先给每个单位编上序号,将号码写在纸片上,掺和均匀后,从中抽取,抽到哪一个就调查哪一个单位,直到抽够预先规定的数量为止。3.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数字表见附录,表上数字的出现及其排列是随机形成的,从0、1、2、……到9共10个数字,大体上各占1/10。而且由表上数字组成的多位数(两位数、三位数)也有大体相同的出现机会。使用随机数字表时也要遵守随机原则。具体步骤是:首先要将全及总体中所有的单位加以编号,根据编号的位数确定使用若干栏数字。然后从任一栏、任一行的数字开始数,可以向任意方向数去,碰上属于编号范围内的数字号码就定下来作为样本单位。如果是不重复抽样,则碰上重复的数字时不再取它,直到抽够预定的单位数为止。这种办法虽要编号,但免除了做签和掺匀工作,比较简单。当总体单位数很多时,只要把数字栏放宽就可以了。(二)等距抽样1.等距抽样又称为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事先将全及总体及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一种抽样组织形式。2.等距抽样的特点:1)组织简便,易于实施。3.具体抽取方法:先将总体单位数为N的总体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根据样本容量计算抽样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是纯随机抽样的变种。在系统抽样中,先将总体从1~N相继编号,并计算抽样距离K=N/n。式中N为总体单位总数,n为样本容量。然后在1~K中抽一随机数k1,作为样本的第一个单位,接着取k1+K,k1+2K……,直至抽够n个单位为止。4.等距抽样排队时按所根据的标志不同,有两种抽样方法,无关标志排队和有关标志排队。117
(一)无关标志排队所谓无关标志排队是指排列的标志与所研究的单位变量数值大小无关或不记主要影响作用的排队方式。例如,一个学校有3000名学生,抽出120人进行调查,可利用学生名簿进行排队。从1号到第3000号,抽选间隔是:3000/120=25(人)。选从第一组25人中随机确定第1抽选人,假定是第15号,然后每隔25人抽出一个,即抽出第40号,65号,…2990号。这是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样抽取样本单位的工作可以由计算机进行。无关标识排队等距抽样近似于简单随机抽样,因此一般可以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计算抽样误差(公式从略)。(二)有关标志排队所谓有关标志排队是指标志与所研究的单位变量数值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例如农产量抽样调查,利用各县或各乡当年预估亩产或最近3年平均亩产标志排队抽取调查单位等。排队之后计算的选间隔,按一定的间隔抽选样本单位。通常认为,第一个样本单位从第一组中间(即半距处)抽取较好。一般认为可以用分类抽样的误差公式来计算抽样误差。1.平均数误差。分类不重置抽样误差的公式是:等距抽样,每个组内只抽取一个单位,ni=1,从而因此,上述计算公式为:也就是说,等距抽样虽不是重置抽样,但它实际上和重置抽样是相同的。2.成数抽样误差。同样道理,抽样成数误差公式为: 三、类型抽样(一)类型抽样的概念1.类型抽样又称分层抽样,它首先把全及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个类型组,使各组组内标志值接近,然后分别在各组组内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2、分组原则;尽量缩小组内标志值变异,增加组间标志值变异。3、特点: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降低了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总体方差,影响抽样误差的总方差是组内方差。计算方法:先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样本指标,然后推断总体指标。4 、类型抽样的抽样误差.两种:等比例类型抽样和不等比例类型抽样。1、平均数的抽样误差。(1)重复抽样:称为平均组内方差,它是各个组的方差的平均数。这个数值要比总体方差小。平均组内方差的计算公式为:公式中,是各组的组内方差;Ni是各个组的单位数;N是总体数,是所有各个组的单位数的总和,即:=在等比例抽样的条件下,Ni和N可以用各组的样本单位数(ni)和样本单位数(n)代替。(2)不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与重复抽样相比要小一些,它是在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的基础上,乘以修正乘数。其公式为:公式中,N是总体单位数;Ni是各个类(组)的总体单位数;n是样本单位数;ni是各个类的抽选单位数;k是分类的数目;是修正系数,是分别对各个类进行修正。当各类的总体单位数NI很大时,上述公式可以简化为:如果是等比抽样,所有各组的抽样比例与总体的抽样比例是相同的。抽样误差公式为:=注意:它有两个应用条件:一是各类总体单位数Ni很大;二是等比例抽样。举例说明:某省有民营企业120117
万家,分别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该市税务局欲了解这些民营企业的营业额。现按照等比例大三个产业抽取1%,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抽样结果计算的各个产业的平均营业额、标准I列表7—3,试计算平均营业额和抽样平均误差。根据调查资料可得:==90.83(万元)==293.75(万元)所以抽样平均误差为:在重复抽样条件下,==(万元)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万元)表7—31998年某省民营企业经营情况调查资料产业全部民营企业(万家)Ni样本户数(万家)ni平均营业额(万元)营业额标准(万元)σi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1030801200.10.30.81.25080100-51020-结论:类型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组间的方差无关,仅取决于组内方差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使用类型抽样分组时,应该尽可能扩大组间方差,缩小组内方差,这样可以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抽样效果。2.成数的抽样误差(1)重置抽样。称为成数的平均组内方差。成数的平均组内方差的计算公式为:式中,是各组的组内方差;Ni是各个组的总体单位数;N是总体数,ΣNi=N在等比例抽样的条件下,Ni和N可以用ni和n代替。(2)不重复抽样。和平均数的不重置抽样误差一样,先要对组内方差进行矫正,然后再计算抽样误差。当各类总体单位数Ni数目很多时,公式为:如果是等比例抽样,公式为:(四)类型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1.分类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的必要抽样数目为:n=t×t/(σ×σ×Δ×Δ×X)2.成数的必要抽样数目为:n=四、整群抽样(一)整群抽样的概念1.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群作为样本,而对中选群内的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如按片抽查林业,按日期抽查若干天的产品质量等等。整群抽样也常按地理区域划群,称为区域抽样。2、整群抽样对总体划分群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群与群之间不重叠,即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只能属于某个群;第二,全部总体单位毫无遗漏,即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必须属于某个群。3.整群抽样的优点(1)设计和组织抽样比较方便(2)节省人财物力和时间4.整群抽样的缺点是往往由于不同群之间的差异较大,由此而引起的抽样误差往往大于简单随机抽样。117
5..整群抽样的特点:直接抽取的是群而不是总体单位;影响抽样误差的方差是群间方差;是不重置抽样。1.抽出的群数多少。设所有的群数为R,抽出的群数为r,显然抽出的数目越多,则抽样误差越小。2.群间方差。群间方差也称组距方差,它说明群和群之间的差异程度。整群抽样时,群内方差无论多大都不会影响抽样误差。因为对每一个群来讲,进行的是全面调查,不发生抽样误差问题。群间方差的计算方法如下:(1)平均数的群间方差。式中为平均的群间方差;为全及总体中各群(组)的平均数;为全及总体的总平均数。(2)成数的群间方差。式中为成数的群间方差;Pi为全及总体各群(组)的成数;P为全及总体的成数。无论是平均数还是成数,这种全及总体的群间方差有时没有现成的资料,但可以用样本的群间方差的资料代替,即:3.抽样方法。整群抽样都采用不重置抽样方法。因此在计算抽样误差时要使用修正系数。整数抽样误差计算公式为:平均抽样误差:成数抽样误差:当公式中R的数目较大时,两个公式中的可以用1-来替代。举例说明:某城市调查队调查了该市中心部的某区居民家庭平无月支出情况,是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了整群抽样。该区共有600个居委会,从中随机抽取40个居委会实施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的家庭月支出额为1850元,群间方差为6430元。试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群间方差:=6430(元)抽样误差:==12.26(元)二、抽样方案设计1、原则性:1,保证实现样本的随机性原则2,保证实现最大的抽样效果原则。2.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1,编制抽样框。2,设计参数3,选择抽样方法4,确定样本容量(一)编制抽样框1.所谓抽样框就是总体单位的名单2.抽样框分为两类:一类是总体单位的名称表另一类是地域抽样框3、编制抽样框的作用:(1)将总体所有单位置于可以被抽中的位置上,易于贯彻随机原则和进行抽选工作,提高抽样调查的效率。(2)确定了调查对象即全及总体的范围。4.如何编制抽样框:如何编制抽样框,根据对总体单位了解的程度而定(二)设计参数主要是指对总体中的待估计参数所要求达到的准确程度和可靠程度。(三)选择抽样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一般在抽样数目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等距抽样和类型抽样的抽样误差要比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小。2.根据已掌握信息的多少来确定抽样方式3.人力和费用的限制(四)确定样本容量 1、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1)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即总体方差的大小.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要求样本容量要大些;反之则相反.(2)允许的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抽样极限误差越大,要求样本容量越小;反之则相反.(3)抽样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要求样本容量大些.(4)抽样方式.例如,采用类型抽样的样本容量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5)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的大小.概率越大,要求样本容量越大;反之则相反. 117
2、必要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 (1)重置抽样的必要样本容量: 1)平均数的必要样本容量:因故:(示例) 2)成数的必要样本容量:(2)不重置抽样的必要样本容量⑴平均数的必要样本容量,由⑵成数的必要样本容量,由例:从某企业400名工人中随机抽取10%进行调查,获得日产零件资料如下:日产零件数(件)工人数(人)100以下4100~20010200~30020300以上6合计40已知样本方差s2=300要求:⑴在不重复抽样情况下以95.45%(t=2)的可靠性估计平均每位工人的日产零件的置信区间。⑵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极限误差减少20%,则至少应抽多少工人进行调查。⑴已知:N=400人,n=40人,在不重复抽样情况下以95.45%(t=2)的可靠性估计平均每位工人的日产零件的置信区间的区间范围:[214.72,225.28]⑵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极限误差减少20%,则至少应抽60名工人进行调查。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估计平均数的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117
因(示例)通常N的数值很大,所以:故:同理,不重复抽样估计成数的必要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3.计算必要样本容量应注意的问题(1)上面公式计算的样本容量是最低的,也是最必要的样本容量。(2)上面计算公式计算的样本容量时,一般总体方差时未知的,需要用前面实验(总体)数据、样本资料来代替,一般要选择大的方差,如是成数,可以用0.25来代替。(3)如果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进行区间估计,运用上式计算两个样本容量,一般情况下选择大的(4)计算结果如是小数,不能采用四舍五入。例6:某药厂为了检查瓶装药品数量,从成品库随机抽检100瓶,结果平每瓶101.5片,标准差为3片。是以F(t)=99.73%的把握成都推断成品库该种药平均每瓶数量的置信区间,如果允许误差减少到原来1/2,其他条件不变,问需要抽取多少瓶?解:由已知可得n=100F(t)=99.73%t=3课后习题:1.什么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特点?2.参数和统计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3.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极限误差?它与抽样平均误差有何关系?5.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6影响类型抽样的抽样误差和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有什么不同特点?并说明原因7.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8.要求计算:(1)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Xf=28000,N=1500,n=50,t=2=∑Xf/∑f=28000/50=560S=∑(X-)*f/∑f=52640/50=1052.8μ==4.59∆x=t*μ=5*4.59=9.18(2)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点估计值。工资总额的点估计=N*=560*1500=840000月平均工资点估计值为560元(3)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560-9.18=550.82560+9.18=569.18平均工资范围(550.82,569.18)1500*550.82=8262301500*569.18=853770工资总额区间(826230,853770)8、(1)样本平均数560元 方差 [(524-560)^2*4+(534-560)^2*6+……+(660-560)^2*3]/50=1052.8抽样平均误差1052.8/50开2次方=4.58868元(2)月平均工资=560元/人关于"月工资总额的估计值",请您看到书的181页的一段话:在实际中,常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用样本成数来估计总体成数。由此可知,这个工厂的人均平均工资是560元,则工资总额就是560*1500=840000(3)平均工资=560元/人 t=2 117
抽样平均误差=4.58868元t*抽样平均误差=9.17796月平均工资下限=560-9.17796=550.82204 上限=550+9.17796=559.17796月工资总额下限=550.82204*1500 上限=550.82204*15009.(1)合格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N=2000,n=200t=2合格率P=190/200=95%q=1-p=1-95%=5%μp===1.54%(2)以95.45%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p=t*μp=2*1.54%=3.08%95%-3.08%=91.92%95%+3.08%=98.08%合格率区间(91.92%,98.08%)2000*91.92%=18382000*98.08%=1962合格品数量区间(1838,1962)10、老师将计算思路和步骤讲解一下,具体的过程由您自己动手练习。(1)产品平均寿命:首先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分别为2500、3500、4500、5500,求平均数(2500*2+3500*30+4500*50+5500*18)/100=4340根据教材83页公式求得标准差的平方=534400根据教材174页公式,重置抽样条件下平均误差为73.10,不重置抽样条件下平均误差为72.37产品合格率:首先计算废品率P=2/100=2%根据教材175页公式,重置抽样条件下平均误差为0.014,不重置抽样条件下平均误差为0.01386(2)由F(t)=68.27%,可知t=1产品寿命△P=1*72.37=72.37置信区间在4340—72.37和4340+42.37之间合格率△P=1*1.386%==1.386%合格率的置信区间在100%—(2%+1.386%)和100%—(2%—1.386%)P=2/100=2%q=1-p=98%重置μp===1.4%不重置μp===1.39%=∑Xf/∑f=434000/100=4340S=∑(X-)*f/∑f=53440000/100=534400重置μ==73.1不重置μ==72.37∆x=t*μ=1*72.37=72.37∆p=t*μp=1*0.39%=0.3954340-72.37=4267.634340+72.37=4412.37平均使用寿命区间(4267.63,4412.37)2%-1.39%=0.61%2%+1.39%=3.39%合格率区间(0.61%,3.39%)11.N=5000,n=100,=4500,S=300μ==29.7∆x=t*μ=1.65*29.7=49.01117
-∆x=4500-49.01=4450.99+∆x=4500+49.01=4549.01区间(4450.99,4549.01)T=1.96,∆x=49.01/2=24.51n=NtS/(N∆x+tS)=5000*1.96*300/5000*24.51+1.96*300=5171.平均误差为300^2/100*(1-100/5000)开平方得到29.69848481;极限误差为1.65*29.69848481=49.0024994;2.允许误差:缩小一半(抽样极限误差)=49/2=24.5(小时)用P197页的公式=(5000*1.96*1.96*300*300)/(5000*24.5*24.5+1.96*1.96*300*300)=517只12.P1q1=0.99*0.01=0.0099P2q2=0.97*0.03=0.0291P3q3=0.95*0.05=0.0475∆p<1%t=1.96n=tp3q3/∆p=1.96*0.0475/0.01=1824.76=1825件12、由题意已知,△p=1%=0.01,t=1.96成数有三个值分别计算方差:P1(1—P1)=0.99*(1—0.99)=0.99%P2(1—P2)=0.97*(1—0.97)=2.91%P3(1—P3)=0.95*(1—0.95)=4.75%因此,选取方差最大的。P3=0.95由于没有总体单位数N的数据,所以采用重置抽样的公式:Np=(1.96^2×0.95×0.05)/0.01^2=1824.76≈182513.=(n11+n22+n33)/(n1+n2+n3)=(30*12+40*17+20*13)/90=1346/90=14.44S=∑(Si*ni)/∑ni=(15*30+8.8*40+27.2*20)/90=14.96μ==0.39∆x=t*μ=2*0.39=0.78区间(13.66,15.22)13、第一步:x拔=(12*30+17*40+13*20)/90=14.44第二步:平均组内方差=(15*30+8.8*40+27.2*20)/90=14.9556 分析:该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每人每周问题活动时间的方差(小时)为15、8.8、27.2,已经指明是方差。所以直接代入公式即可。如果题目条件给出的是标准差,才需要利用公式:方差=标准差*标准差。第三步: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误差=[14.9556/90*(1-90/900)]开2次方=0.3868第四步:计算极限误差极限误差=2*0.3868=0.7736 第五步:平均每人每周文体活动时间(14.44-0.7736)小时到(14.44+0.7736)小时14.(1)储户平均定期存款额=∑Xf/∑f=1990000/500=3980(2)定期存款总额S=∑(X-)*f/∑f=779800000/500=1559600μ===55.57∆x=t*μ=55.57*2=111.14区间(3868.86,4091.14)存款总额=50000*3868.86=19344.3万元存款总额=50000*4091.14=20455.7万元(3)存款额在5000元以上的储户比重P=80/500=16%q=1-16%=84%μp===1.63%∆p=t*μp=2*1.63%=3.26%存款额在5000元以上的储户比重(12.74%,19.26%)14题:解答:根据题目,n=500,N=50000第一问:储户平均定期存款额117
第一步:抽样平均存款额=(500组中值*10+1500*50+3000*100+4500*260+5500*80)/500=3980元/户第二步:方差=[(500-3980)*(500*3980)*10+(1500-3980)*(1500*3980)*50......+(5500-3980)*(5500*3980)*80]/500=1559600第三步:15596600/500*(1-500/50000)=55.5698约等于55.57元。第四步:极限误差=55.57*2=111.14元第五步:储户平均定期存款额(3980-111.14)元到(3980+111.14)元第二问:定期存款总额=(3980-111.14)*50000元到(3980+111.14)*50000元第三问:存款额在5000元以上的储户比重:第一步:抽样的5000元以上的储户比例:80/500=16%第二步:抽样平均误差=[(0.16*0.84)/500*(1—500/50000)开方根=1.63%=0.0163第三步:极限误差=2*0.0163=0.0326第四步:存款额在5000元以上的储户比重:(16-3.26)%到(16+3.26)%15题:R=24*60=1440,r=10X=(49.9+50.4+……+50.5)/10=50.2群间方差=[(49.9-50.2)^2+(50.4-50.2)^2+……+(50.5-50.2)^2]/9=0.1044抽样平均误差=(0.1044/10)[(1440-10)/(1440-1)]开根号抽样极限误差=1.96*抽样平均误差区间是:50.2-抽样极限误差 到 50.2+抽样极限误差P=(65+70+……+70)/10=70群间方差=[(65-70)^2+(70-70)^2+……+(70-70)^2]/9抽样平均误差=(群间方差/10)[(1440-10)/(1440-1)]开根号抽样极限误差=1.96*抽样平均误差区间是:70-抽样极限误差 到 70+抽样极限误差16.某部门对职工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取得抽样资料如表 抽查户数 每户月平均收入(元) 标准差(元)职工 200 1600 400工人 600 1200 200试以90%(T=1.6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部门职工的家庭月平均收入。n1=200,1=1600s1=400n2=6002=1200s2=200=(200*1600+600*1200)/800=1040000/800=1300S=(400*200+200*600)/800=70000μ===9.35∆x=t*μ=1.65*9.35=15.43月平均收入区间(1284.57,1315.43)16题:(1600*200+1200*600)/800=1300平均组内方差(400^2*200+200^2*600)/800=70000抽样误差70000/800开2次方=9.35元极限误差=1.65*9.35=15.43元该部门职工的家庭平均收入为(1300-15.43)元到(1300+15.43元)17.117
从某县的100个村中抽出10个村,进行各村的全面调查,得平均每户饲养生猪35头,各村平均数的方差为16。要求(1)以95.45%的概率估计全县平均每户饲养生猪头数。N=100,n=10,=35,S=16t=2μ===1.2∆x=t*μ=2*1.2=2.4(2)若其他条件不变,极限误差△X=2.376,则其概率是多少?t=∆x/μ=2.376/1.2=1.98F(t)=95.23%17题:此题是193页的翻版题。(1)ux=1.2060,极限误差=2.4121,则区间为32.59----37.41(2)t=2.4121/1.2060=1.97,则概率是95%第七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一节相关分析的意义和种类一、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特点1.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函数关系,另一类是相关关系。(1)函数关系:函数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确定性的数量对应关系(因果关系)。在函数关系中,当一个或几个变量取一定值时,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个变量的值也随之确定。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函数式反映出来。例如,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可表示为:s=πr2 (2)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客观存在非确定性的数量对应关系(因果关系)。在相关关系中,当一个或几个变量取一定值时,与其相对应的另一个变量的值不完全确定,而是有多个值与其对应。 例如,学习成绩与学习时间的关系,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都是相关关系。(3)相关关系的两个特点①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就是说,一个现象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另一个现象也会相应地发生数量上的变化。②现象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就是说,一个现象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另一个现象会有几个可能值与之对应,而不是唯一确定的值。2、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函数关系是变量之间的一种完全确定的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确切的表示出来;相关关系一般不是完全确定的,一般不能用数学公式准确表示。联系:它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相关关系又可能转化为确定性关系二、相关关系的种类:1.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分正相关和负相关(1)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即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增加;或自变量x的值减少,因变量y的值也相应地减少,这样的相关关系叫正相关。(2)负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相反,一个下降而另一个上升,或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这样的相关关系叫负相关。2.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划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1)单相关。只反映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的相关关系。(2)复相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3.根据相关的形式分线形相关(直线相关)和非线形相关(曲线相关)(1)线形相关(直线相关):当相关关系的自变量x发生变动,因变量y值随之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从图像上近似地表现为直线形式,这种相关通称为直线(或线性)相关。(2)非线形相关(曲线相关):在两个相关现象中,自变量x值发生变动,因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动,这种变动不是均等的,在图像上的分布是各种不同的曲线形式,这种相关关系称为曲线(或非线性)相关。曲线相关在相关图上的分布,表现为抛物线、双曲线、指数曲线等非直线形式。4.根据相关关系的程度分不相关、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1)不相关。如果变量间彼此的数量变化互相独立,则其关系为不相关。自变量x变动时,因变量y的数值不随之相应变动。(2)完全相关。如果一个变量的变化是由其他变量的数量变化所唯一确定,此时变量间的关系称为完全相关。即因变量y的数值完全随自变量x的变动而变动,它在相关图上表现为所有的观察点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情况下,相关关系实际上是函数关系。所以,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况。(3)不完全相关。如果变量间的关系介于不相关和完全相关之间,则称为不完全相关。大多数相关关系属于不完全相关,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对象。117
三、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1.相关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变化规律,有一个具体的数量的概念,进一步找出相互关系的模式,以便进行统计预测和推算,为制定计划、进行决策提供统计资料。2.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1)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2)确定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3)判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第二节相关关系的判断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主要有表格法、图示法和相关系数法一、表格法1.表格法是根据两个相关变量,即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对应关系的数值编制而成的数据表一般称为相关表,2.相关表有简单相关表和分组相关表两种(一)简单相关表简单相关表的编制方法:先将自变量的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将因变量的值对应列上而编排成的表格。(二)分组相关表分组相关表是在简单相关表的基础上,将原始数据分组而编成的相关表.又分为单变量相关表和双变量相关表.(1)单变量相关表:对自变量数值进行分组,计算出各组的次数和因变量组的平均数,就是单变量分组相关表单变量分组相关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企业数平均销售利润530.810111221.21522.02022.52532.62812.83023.1单变量分组相关可将简单相关表的资料简化,更清晰地反映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到销售收入销售利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直线趋势。(2)双变量分组相关表,是对自变量和因变量都进行分组而制成的相关表,又称为棋盘式相关表。其编制程序是:首先,分别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分组数;其次,按两个变量的组数设计棋盘型表格;最后,计算各组次数置于相对应的方格中。如上例资料,可编制双变量分组相关表如表7—4。 表7—4 双变量分组相关表 单位:万元按销售利润分组按销售收入分组510121520252830合计3.0以上 222.5-3.0 231 62.0-2.5 1 11.5-2.0 1 11-1.5112 41以下2 2合计3122231216 编制双变量分组相关表,要把自变量置于横行,其变量值从小到大自左至右排列;因变量置于纵栏,其变量值从大到小自上而下排列。这样排列,可使相关表与相关图取得一致形式,能直观地看出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二、图示法117
1.将现象之间的关系,通过图象来表示,这种图象称为相关图。在坐标图上,以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标出每对变量值的坐标点(散布点),表示其分布状况的图形即为相关图。相关图又称为散点图、散布图。通过相关图,可以大致看出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及相关的形态、方向和密切程度。2. 相关图的判断方法如下:(1)强正相关。若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变量y的数值也明显地增大,相关点的分布集中呈直线形状,则说明这两个变量间是强正相关,如图8-3。(2)弱正相关。若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变量y的数值也增大,但其相关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则表明这两个变量间是弱正相关,如图8-4。(3).强负相关。若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变量y的数值显著地减小,相关点的分布集中呈直线状,则反映了这两个变量间的强负相关,如图8-5。(4).弱负相关。若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变量y的数值趋于下降,但相关点的分布较松散,则说明这两个变量间的弱负相关,如图8-6。(5).非线性相关(曲线相关)。若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各相关点的分布呈曲线状,则表明这是非线性相关,如图8-7。(6).不相关。若图像上各相关点很分散,则说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如图8-8。三、相关系数(一)相关系数的意义1、相关系数的含义。相关系数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通常用r来表示。2、相关系数比相关图更能概括表现相关的形式和程度。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或把若干相关系数加以对比,可以发现现象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而相关系数对于判断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其重要作用。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在-1和+1之间,即-1≤r≤+1。计算结果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相关系数r的数值越接近于1(-1或+1),则表示相关关系越强;越接近于0,则表示相关关系越弱。如果r=1或r=-1,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直线相关。如果r=0,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不相关(不是直线相关)。但需要注意的是,r只表示x与y的直线相关密切程度。当|r|很小甚至等于0时,并不一定表示x与y之间就不存在其他非直线类型的关系。相关系数的值介于–1与+1之间,即–1≤r≤+1。其性质如下: (1)当r>0时,表示两变量正相关,r<0时,两变量为负相关。 (2)当|r|=1时,表示两变量为完全线性相关,即为函数关系。 (3)当r=0时,表示两变量间无线性相关关系。 (4)当0<|r|<1时,表示两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线性相关。且|r|越接近1,两变量间线性关系越密切;|r|越接近于0,表示两变量的线性相关越弱4、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划分方法:一般可按三级划分:在0.3以下是无直线相关,0.3以上是有直线相关,0.3-0.5是低度直线相关,0.5—0.8是显著相关(中等程度相关),0.8以上是高度相关。(二)、相关系数的计算相关系数的定义公式为:式中:,n表示资料项数;表示x变量数列的算术平均数;表示y变量数列的算术平均数;σx表示x变量数列的标准差;σy表示y变量数列的标准差;表示x,y两个变量数列的协方差。定义公式整理可写成:117
由于它是通过将各个离差相乘的方法来说明相关程度的,所以通常把这种相关系数的公式叫做“积差法”相关系数公式。上式数值计算时使用了和,计算既麻烦又影响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原始变量的数值计算,运用相关系数简捷法。即:此式可以不用计算两个变量数列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不仅节约了工作量,而且可以减少计算平均值除不尽时所带来的误差。如果设:则相关系数公式可写成:从此式中可以看出:r取正值或负值决定于分子Lxy,当Lxy为正时,得出r为正相关,当Lxy为负值,得出r为负相关。要理解相关系数r中协方差的作用和变量标准差的作用。1.协方差(Lxy)的作用。①显示x与y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完全决定协方差的正负号,因此当相关系数为正数时为正相关,当相关系数为负数时为负相关。②显示x与y相关程度的大小协方差的绝对值小,表示相关程度低,协方差的绝对值大,表示x与y的相关程度高。2.标准差σx和σy的作用。在相关系数定义公式中将协方差除以σx·σy,它的实际作用在于对x、y与各自平均数的离差,分别用各自的标准差为尺度加以标准化,然后再求标准差的协方差。即((经过离差标准化后再求其协方差,有两点优点:①x,y协方差是名数,不同现象的变异情况不同,相关程度不能直接以协方差大小加以比较。标准化结果使协方差化为无名数,相关系数可以比较不同现象相关程度的高低。②x,y协方差和数值可以无限增多或减少,不便于说明问题。将变量离差标准化,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超过1,即|r|≤1第三节回归分析与一元线性回归一、回归分析的概念及与相关分析的关系(一)回归分析的概念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相关分析旨在测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用的测度工具是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有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之分,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又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1、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①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必须根据研究目的,先确定其中一个是自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②对两个变量x和y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计算中改变x和y的地位不影响相关关系的数值;回归分析有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以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可以得出y倚x的回归方程。以y为自变量,x为因变量,可得出x对y的回归方程。③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必须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变量(给定的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2、.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①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少相关关系,没有从定性上说明现象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没有对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作出判断,就不能进行回归分析,即便勉强进行了回归分析,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②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仅仅说明现象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是不够的,只有进行了回归分析,拟合了回归方程,才可能进行有关分析的回归预测,相关分析才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如果仅有回归分析而缺少相关分析,将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基础和前提而影响回归分析的可靠性;如果仅有相关分析而缺少回归分析,就会降低相关分析的意义。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统计分析的目的。117
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就是简单直线回归模型,根据两个变量的成对数据,配合直线方程式,在根据自变量的变动值,来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的统计分析方法。其模型为y=a+bX。即说明x每变化一个单位影响y各平均变动数量。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又称简单直线回归模型,它是根据成对的两种变量的数据,配合直线方程式,根据自变量的变动,来推算因变量发展趋势和水平的方法。它是研究相互关联的两种经济现象数量变动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当两种变量互为因果关系时,可以用两条直线方程表示,一条是y倚x的回归直线方程式)?(bxay+=,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y?为y的理论值,用来由x推算y。另一条是x倚y的回归直线方程式)?(dycx+=,y为自变量,x为因变量。为x的理论值,用来由y推算x。在两种回归方程中,只是x和y的位置互换罢了,实际上其计算方法是一致的。在两种变量只有单方面的因果关系时,只能用一个回归方程式表示,一般是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式。其模型为:bxay+=?式中,a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代表经济现象经过修匀的基础水平;b表示直线的斜率,称为y对x的回归系数,表明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影响y平均变动的数量;a和b表示确定回归直线模型的两个待定参数。(二)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条件(1)两个变量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两种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直线相关关系(3)应根据最小平方法原理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待定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最小平方法(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两个待定参数a和b的数值,配合直线模型,可以使实际值与理论离差的代数和等于零,即;使离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即。因而最有代表性,是最佳的回归直线模型。式中,x表示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y表示工业增加值;表示其理论值。根据最小平方法原理,可以应用下列标准方程组,来求解a和b的数值:解联立方程式得出:例题计算如下:现根据表9—1资料,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与工业增加值资料,说明其求解过程。计算过程如下:表9—2回归直线模型计算表企业编号固定资产x(百万元)工业增加值y(百万元)x2xy1234567893356678991520252530302936379925363649648181456012515018021023232433317.798217.98223.857026.886426.886429.915832.945235.974635.9746117
10104010040039.0040合计662874902059287.0404首先,根据表中合计栏的资料求出标准方程组中所需数据。其次,将求出的数据代入方程中,求出a、b的值:再次,将a、b的值代入回归方程得:最后,由回归方程可得相应的回归估计值,如表所示。三、估计标准误差建立回归方程的一个主要作用在于根据自变量的已知数据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估计标准误差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式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估计标准误差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指示实际观察值和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其计算公式为:然而,估计标准误差根号内的分母部分不是n,而是n-2,其表示估计回归线失去两个自由度,即样本数据的个数减去自变量的个数(m=1),再减1。在实际应用中,当n很大时,一般是n≥30时,计算估计标准误差时就用n来代替n-2,则计算公式就成为:简便公式为:四、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是保证正确运用回归分析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在确定哪些变量作自变量,哪些变量作因变量之前,必须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充分正确的认识。2、在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只能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联系程度,以及两变量间的变动比例。3、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为了使预算和推算更准确,应将相关系数、回归方程和估计标准误差结合使用。4、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后习题:1.什么是相关关系?它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相关系数?怎样利用相关系数来判断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如果计算出的相关系数为零,能说明所研究的现象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吗?4.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5.拟合回归方程Y=A+BX有什么要求?回归方程中参数A.B的经济涵义是什么?(1)一般来讲,拟合回归方程的要求是:找出合适的参数a和b,使所确定的回归方程能够达到实际的y值对应的理论值ye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即:Q==最小值(2)回归方程中参数a、b的经济含义是:参数a代表直线的起点值,在数学上称为直线的纵轴截距,它表示x=0时y的常数项。参数b称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相关系数是一致的,因此可以从回归系数的正负号来判断两变量相关的方向。6.根据下列资料计算相关系数,并求回归直线方程117
X=12.6,Y=11.3,XY=146.5,X=164.2,Y=134.6a=1.7575r=4.12/(*)=4.12/6.1301=0.6721显著相关b=4.12/5.44=0.7574y=1.7575+0.7574x7.(1)计算相关系数R=(6*1481-21*426)/(*)=-60/(*)=-60/65.99=-0.9092(2)建立回归直线方程(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公式P214B=(6*1481-21*426)/(6*79-21*21)=-60/33=-1.8182公式P221Sy==0.9778.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原值和工业增加值资料如表(1)计算相关系数(2)建立回归直线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B的实际意义。(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第8题、 解答:根据题意,n=10 ∑x=6525∑y=9795∑x^2=5668539 ∑y^2=10858957 ∑xy=7657956将其带入教材218页的公式解得:a=393.69 b=0.8978建立回归直线方程 y=393.69+0.8978x估计标准误差=根号下[(10858957-393.69*9795-0.8978*7657956)/(10-2)]=126.229.(1)建立回归直线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多少?(2)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估计单位成本为多少元?(3)若单位成本为70元/件时,估计产量应为多少?建立回归直线方程n=6 ∑x=21 ∑y=426 ∑x*x=79 ∑x*y=1481b=(6*1481-21*426)/(6*79-21*21)=-1.81818a=71-(-1.81818)*3.5=77.36363y=77.36363-1.81818x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降低1.8182元2.单位成本为70元/件时y=77.36363-1.81818x70=77.36363-1.81818x求得x=4.0500(千件)约等于4050件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和作用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一)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核算1.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它的基本细胞就是各个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以及居民户.这些单位的经济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各单位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从宏观角度看,国民经济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即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2.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等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和合主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117
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了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了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一套逻辑一致和结构完整的核算构架.二是指全面系统的反应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的结果,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1.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2.是加强经济管理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3.可用于国际比较.4.具有推动统计和其他核算现代化的功能.三,国民账户体系(SNA)简介SNA是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195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附属表",标志着SNA的正式诞生.1960年,1964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SNA进行了两次小的修改,后经专家们的精心设计和开发,联合国1968年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新SNA.1993年,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五个国际联合组织修订的SNA得以公布,标志着SNA的成熟.第二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一)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1.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2.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3.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不能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4.符合对国民经济运行综合平衡协调的需要.(二)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导思想建立我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总的指导思想是:从我国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际上科学的核算方法和有益的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为指导,并吸取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为我所用.3.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际上科学的核算方法和有益的经验,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一)中国1992年核算体系的重大意义1.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核算理论和方法;2.弥补了中国传统核算体系的许多重大缺陷.(二)中国1992年核算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要求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2.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保留传统核算体系的内容已经没有必要.3.联合国统计委员会1993年SNA的正式出版,对中国1992年核算体系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形成与实施2002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等六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通知,要求新体系从2003年开始逐步实施.第三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容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帐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1.基本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奖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2.国民经济帐户包括经济总体帐户,国内机构部门帐户和国外部门帐户;3.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人口资源与人口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基本结构请看教材第235页.二,基本核算表117
基本核算表是指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价值量核算的表式,具体包括:(一)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对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指标进行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所以,国内生产总值表就包括了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以及国内生产总值总表.(二)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是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同时,它将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投入产出表由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组成。供给表又称产出表。使用表又称投入表,(三)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是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反映一定时期各机构部门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以及各机构部门间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资金流量表分为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和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两部分.(四)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居民)和非常住单位(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由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他调控引起的存量变化.(五)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以经济资产存量为对象的核算,它反映某一时点上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所拥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历史积累状况.上述五张基本核算表彼此衔接,联成一体,构成了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但它们又是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体系.其基本联系见教材第237页.三,国民经济帐户1.国民经济帐户是以帐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针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帐户,即:生产帐户,收入分配及支出帐户,资本帐户,金融帐户,资产负债帐户,国内机构部门帐户和国外帐户.2.国民经济帐户中包括两个层次的帐户:经济总体帐户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对象,是国民经济帐户的主体;部门帐户是经济总体帐户的分解,分别按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设置.(一)国民经济帐户的形式和记帐原则国民经济帐户借用了企业会计的"丁"字帐户格式.帐户的右方为来源方,反映收入,负债的变动;左方为使用方,反映反映支出,资产的变动.国民经济帐户采用复式记帐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一笔交易往往涉及到两个部门,在每个部门它都要记录两次.在每个部门它都要记录两次,两个部门共记录四次,这称之为四式记账。正是通过这种记账方法,国民经济账户的各个部门和各个账户结成一个严密一致的整体,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中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 国民经济账户的基本形式和记账原则如下图所示:使用来源1.支出2.资产变动(1)资产增加(2)资产减少3.资产存量1.收入2.负债变动(1)负债增加(2)负债减少3.负债存量(二)国民经济帐户的基本结构1.生产账户 生产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在核算期内通过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以及与此价值对应的收入形态。生产账户的基本形式如下:生产账户使用 来源 117
1.增加值(1)劳动者报酬(2)生产税净额(3)固定资产折旧(4)营业盈余 1.总产出2.减:中间投入 合计 合计 其中,增加值是核算期内的新增价值与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劳动者报酬是从事生产活动的机构单位以工资、薪金等形式向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支付的报酬;生产税净额是机构单位向政府部门缴纳的生产税扣除其从政府部门获得的生产补贴之后的差额;固定资产折旧是为弥补生产活动中的固定资产损耗而提取或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转移价值;营业盈余是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的结余,它是生产账户的平衡项,等于增加值减去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差额。 2.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在核算期内通过生产过程形成的收入如何在拥有相应生产要素的机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收入如何在不同机构部门之间进行转移以及机构部门如何将它们的可支配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的基本形式如下: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使用来源1.财产收入支付2.经常转移支出3.可支配总收入4.最终消费5.总储蓄1.营业盈余2.固定资产折旧3.财产收入4.劳动者报酬5.生产税净额6.经常转移收入合计合计 其中,营业盈余是来自生产账户的结转项目;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是本部门从其他部门获得的要素收入,财产收入支付是本部门对其他部门支付的财产收入。劳动者报酬仅适用于住户部门,因为只有住户部门才拥有劳动力要素;生产税净额仅适用于政府部门,因为只有政府部门才能获得这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是本部门从其他部门获得的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是本部门对其他部门的转移支出;可支配总收入是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来源方各项合计减去该账户使用方财产收入支付和经常转移支出后的差额;最终消费是可支配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该项目只适用于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因为只有这两个部门才有最终消费;总储蓄是可支配总收入用于消费之后的剩余,对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而言,总储蓄与可支配总收入是相同的,因为这两个部门没有最终消费。 3.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可用于资本形成的资金来源、资本形成的规模以及资金剩余或短缺的规模。资本账户的基本形式如下:资本账户使用来源1.资本形成总额2.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3.资金余缺1.总储蓄2.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合计合计 总储蓄是来自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的结转项目;资本转移收入净额是本部门收到的资本转移扣除本部门支付的资本转移后的差额;资本形成总额是本部门投资于生产资产形成的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是本部门除固定资产和存货以外的非金融资产价值的获得减去处置的差额;资金余缺是本账户的平衡项,它等于总储蓄加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减资本形成总额和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它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余,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用于非金融投资;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为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必须从其他部门净借入资金。 4.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反映了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借出。金融账户的基本形式如下:117
账户左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及资金余缺。资金余缺是账户左端各项金融资产增加额的合计额与账户右端各项负债增加额的合计数的差额。当差额为正时,表明机构部门借出的资金多于它借入的资金,即资金净借出;当差额为负时,表明机构部门借出的资金少于它借入的资金,即资金净借入。从理论上讲,金融账户上的资金余缺应等于资本账户上的资金余缺,但实际核算时,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统计误差,这两个项目很难实现平衡。金融账户使用来源1.通货2.存款3.贷款4.证券(不含股票)5.股票及其他股权6.保险准备金7.其他金融资产8.国外直接投资9.其他对外债权10.储备资产1.通货2.存款3.贷款4.证券(不含股票)5.股票及其他股权6.保险准备金7.其他负债8.国外直接投资9.其他对外债务10.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小计11.资金余缺合计合计 5.资产负债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在核算期初或期末的资产负债存量,资产负债账户的基本形式如下:资产负债账户使用 来源 1.非金融资产(1)固定资产(2)存货(3)其他非金融资产2.金融资产(1)国内金融资产通货存款贷款证券(不含股票)股票和其他股权保险准备金其他金融资产(2)国外金融资产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3.储备资产1.国内金融负债(1)通货(2)存款(3)贷款(4)证券(不含股票)(5)股票及其他股权(6)保险准备金(7)其他负债2.国外金融负债(1)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3)其他投资小计3.资产负债差额 合计合计 其中,资产负债差额等于非金融资产存量加金融资产存量减负债存量。它表明机构部门在核算期初或核算期末拥有的净财富状况。 从理论上讲,期初资产负债账户上的某一项目加上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非交易因素引起的资产负债变化,就等于期末资产负债账户上的对应项目。但在实际核算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统计误差,这种平衡关系很难实现。 6.国外部门账户国外部门账户是从非常住者的角度,反映常住者与非常住者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活动以及相应的存量状况。国外部门账户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但没有生产账户。117
经常账户反映国外部门与国内机构部门之间的经常性交易,其基本形式如下:经常账户使用来源1.货物和服务出口2.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3.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4.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净额5.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6.经常往来差额1.货物和服务进口2.支付国外的劳动者报酬3.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4.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5.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合计合计 其中,经常账户差额等于来源方合计减使用方的前五项小计。当经常账户差额为正时,表明国外部门净借出资金,亦即经济总体从国外净借入资金;当经常账户差额为负时,表明国外部门净借入资金,亦即经济总体净借出资金。 国外部门的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的对应账户在表式和内涵方面都很相似,这里不再赘述。(三)经济总体帐户与国内机构部门帐户的关系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账户、金融机构部门账户、政府部门账户和住户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之间的关系是总体与部分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对每一项交易而言,各个国内机构部门的使用方数据之和等于经济总体的使用方数据;各个国内机构部门的来源方数据之和等于经济总体的来源方数据。(四)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帐户之间的关系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帐户都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所有的基本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国民经济帐户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帐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和融资等环节的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四、附属表附属表是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部分的补充,用于描述我国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规模、结构与变动以及经济、资源和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党和政府制定、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包括:(一)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主要自然资源在核算期期初和期末两个时点的实物存量及在核算期内的变动情况。 主栏分为期初存量、本期增加、本期减少、调整变化和期末存量。 宾栏根据自然资源性质分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又分为土地资产和非资产性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又分为森林资产和非资产性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又分为矿产资产和非资产性矿产资源,水资源又分为水资产和非资产性水资源。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反映自然资源在核算期初始的实物存量状况;第二部分反映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自然资源物量的增加;第三部分反映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自然资源物量的减少;第四部分反映自然资源在核算期内由于科技进步、核算方法改变等因素而引起的增减变化;第五部分反映自然资源在核算期终结的实物存量状况。 2.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在期初、期末两个时点的存量状况及在核算期内的变动情况。 主栏分为期初人口、本期增加人口、本期减少人口和期末人口。其中引起本期增加或减少的因素包括出生、死亡及迁入迁出等。 宾栏设置根据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相关关系分为两个基本部分:0~15岁人口、16岁及16岁以上人口。每部分突出其所受教育程度,它是构成人力资本的最主要内容。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分为五部分,分别反映我国0~15岁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总人口的期初期末存量、结构以及变动情况。附: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入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项目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产非资产性森林资产非资产性矿产资产非资产性水资产非资产性117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农用 房屋及建其 培育非培育资产能源金属非金初始利用量重复利土地筑物占地他资产矿藏矿藏属矿藏用量耕人天地工林然林地表水地下水一、期初存量二、本期增加(一)自然增加(二)经济发现(三)分类及结构变化引起的增加(四)其他因素引起的增加三、本期减少(一)自然减少(二)经济使用(三)分类及结构变化引起的减少(四)其他因素引起的减少四、调整变化(一)技术改进(二)改进测算方法(三)其他五、期末存量 入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0-15岁16岁及以上按性别分按城乡分按教育程度分合 计就业人口失业人口按性别分按城乡分按教育程度分按年龄分小 计按性别分按教育程度分男女城镇乡村小学/初中其他男女城镇乡村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16|2425|3435|4445|5455|6465以上男女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一、期初人口二、本期增加(一)出生(二)迁入(三)其他三、本期减少(一)死亡(二)迁出(三)其他四、期末人口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续表) 117
16岁及以上总 计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按性按城按年按性合 计程度分按教育按年龄分小 计别分乡分龄分质分小 计高中/中专大专以上16|2425|3435|4445|5455|64男女城镇乡村16|2425|3435|4445|5455|6465以上在校生料理家务离休退休丧失劳动能力其他高中中专大专以上一、期初人口二、本期增加(一)出生(二)迁入(三)其他三、本期减少(一)死亡(二)迁出(三)其他四、期末人口 第四节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共同性1.研究的客体一致.两者都是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经济联系上,去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条件,过程及结果.2.研究的目的一致.两者都是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面观测和描述,获取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数据资料,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3.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致.两者都是对社会再生产的条件,过程进行统计,具体涉及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统计,资产负债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国际收入统计,资金流量统计和最终消费统计等.4.研究方法基本相同.两者所用方法体系中,均包括了建立有关的指标体系,明确各指标的科学界定和计算方法,采用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析,明确分组标准,以及平衡分析法等.二、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联系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国民经济统计提供了明确的社会生产范围的界限;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决定了国民经济统计调查的基本单位是常住单位;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建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奠定了基础;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国民经济统计提供了基本分类标准;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需的基础资料来源于各项经济统计和部分社会统计;6.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国民经济统计分析提供了系统的科学资料.课后习题: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两层涵义的关系。2.简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本结构3.说明各基本核算表之间的联系4.阐述对中国1992年核算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5.简述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共同点。第九章人口与劳动统计第一节人口数量统计一、人口数量的概念及其统计的特点1、人口数量是指处于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内具有某一特定标志的人口总体人数.它是计算其他各项人口统计指标的基础.人口数量简称人口数.2.人口数量统计特点:117
统计人口数量时,必须明确统计人口的时间标准,地理范围和统计的人口范畴.确定人口数量统计的时间标准.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量的标准时点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确定人口数量统计的地理范围.人口数量总是与特定的地理范围相联系的.人口分布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分布确定人口数量统计的人口范围.即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现有人口=常住人口+临时寄居的外来人口数-临时外出的常住人口数常住人口:常住地公安机关有户籍登记的人口现有人口:在规定时点上,该地区的实际居留人口现有人口=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中临时外出的人口+外来临时寄居的人口常住人口=现有人口+常住人口中临时外出的人口-外来临时寄居的人口二,人口数量的计算1.人口数量通常是指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数.2.期末人口总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内出生人口数-本期内死亡人口数)+(本期内迁入人口数-本期内迁出人口数)3.平均人口数:是指某一时期内的各个时点上的人口的平均数4.通常计算平均人口数的公式有:已知年初、年末人口总数时,用: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三,人口构成统计(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的地理分布,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分布.其主要指标有:城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城乡人口比例,人口密度等.城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城市(乡村)人口/总人口*100%城乡人口比例=城市人口/乡村人口*100%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该地区土地面积数(二)人口自然构成人口自然构成是指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它不仅关系到人口本身的再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和社会家庭活动.人口性别构成与性比例.主要指标有性别构成指标,性比例指标.人口年龄构成.按国际通用标准,把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组:65周岁以上的为老年人口组,15~64岁的为成年人口组,0~14周岁的为少儿人口组.主要指标有少儿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总负担系数通过少儿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两个指标可以确定人口的类型.联合国人口学专家提出三种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口类型5%以下40%以上年轻人口型5%~10%30%~40%壮年人口型10%以上30%以下老年人口型(三)人口社会构成人口社会构成是指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布和关系.人口社会构成包括:人口民族构成,人口职业的部门,职务及身份构成,人口文化教育构成,以及人口经济构成.四,人口变动统计人口数量和构成经常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即出生和死亡)与人口的迁入和迁出所引起的.前者属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后者属于人口的机械变动.(一)人口自然变动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强度指标有以下几个:1.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出生率=全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年出生人数是指在一年内出生后有四种生命现象(呼吸、心脏跳、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之一的活婴之和分析出生率的高低,要考虑育龄妇女人口比重,育龄妇女生育率等指标的影响.育龄妇女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年平均人数对比的相对数.育龄妇女生育率(一般生育率)=年出生人数/育龄妇女年平均人数×1000‰(育龄妇女的年龄范围为15—49岁)117
人口出生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育龄妇女人口比重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人口出生率=育龄妇女生育率×育龄妇女在总人口中的比重2.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人口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年龄别死亡率=某年龄组死亡人数/该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1000‰婴儿死亡率=未满一岁婴儿死亡数/2/3本年出生人数+1/3去年出生人数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长量与年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量/年平均人口数×1000‰=年人口出生率-年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是研究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指标,在编制人口发展计划,进行人口预测时,都离不开人口自然增长率.(二)人口迁移变动人口机械变动也叫人口迁移变动,是指人们改变常住的地址,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所引起的变动.人口机械变动常用的指标有: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入率是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人口迁入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数/该时期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迁出率.人口迁出率是一定时期内迁出人口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人口迁出率=一定时期迁出人口数/该时期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总迁移率.人口总迁移率是一定时期内迁入迁出总人口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也可用人口迁入率加人口迁出率.总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迁出总人数/该时期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时期内迁入迁出人口数之差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也可用人口迁入率减人口迁出率.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差/该时期平均人口数×1000‰(三)人口增长量与人口增长率1.人口增长量是指人口在一定时期增长的总规模.人口的增长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死亡所引起的自然增长的规模,以及由于迁入,迁出所引起的机械增长的规模.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人口机械增长量=(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2.人口增长率是指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增长程度,它受人口机械变动和人口自然变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通常计算人口增长率有以下三种方法:1)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12)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人口增长数/年平均人口数3)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第二节人口质量统计一,人口质量的概念及其统计意义1.人口质量是反映人口总体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亦称人口素质.2.统计依据人口学理论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三方面的内容.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在身体的遗传,发育,智力,体质,营养,健康和长寿等方面的状况.主要反映人口的自然属性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状况.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的社会属性。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口群体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传统习惯等.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发达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3.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者缺一不可.4.人口质量统计的意义二,人口质量统计的主要指标人口质量统计的主要指标是建立在人口质量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的.即,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和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指标.(一)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117
有:平均身高、体重、胸围、青少年生长情况能反映人群的发育状况;体育运动成绩、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和占运动员比重等指标能反映人口的体育水平,平均预期寿命,长寿水平,平均死亡年龄,幼儿死亡率,残疾人口所占比重,平均智力商数,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等,(二)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三)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指标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分析(一)基本科学素养的内涵:基本科学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2)对科学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3)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二)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的意义1)国民的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而科学素养又是国民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关系到我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迎接新的挑战,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2)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科普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科协继1992、1994和1996年三次大型调查后,2001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开展并完成了第四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三)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通过全国性的调查来了解中国18~69岁的成年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科技的态度,以及对国家科技政策,信息传播渠道和手段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了解手段和方法.2001年调查的对象为中国大陆18~69岁的成年公民(不含现役军人,智力障碍者).(四)2001年中国基本公众科学素养分析要点1、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其中,公众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比例为5.1%,了解基本科学方法的比例为31.9%,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例为14.1%。2、我国公众对日常、传统、肤浅的科学观点了解的比例相对较高,对于与现代高科技、生物医学相关的基本科学观点了解的比例相对较低。3、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与总体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地区等分布上具有较大差异。4.不同性别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1.7%)要明显高于女性(0.98%)。5、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及大学以上、大专、高中或中专、初中、小学、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依次为11.5%、7.0%、1.6%、0.3%、0.0%和0.1%。6、不同年龄段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不同年龄段公众科学素养比例分别为:18-19岁,3.0%;20-29岁,2.6%;30-39岁,1.0%;40-49岁,0.8%;50-59岁,0.8%;60-69岁,0.4%。7、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地区差异显著,其比例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东部地区为2.3%,中部地区为0.85%,西部地区为0.65%。8、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城乡差异突出。城市居民比例为3.1%,农村居民为0.4%。9、不同职业群体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比例最高(11.42%);专业技术人员次之(6.29%);其他人群的比例为:商业工作人员:5.81%;办事人员:4.7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4.55%;服务性工作人员:1.03%;离退休人员:0.87%;个体劳动者:0.55%;工交企业工人;0.52%;城镇待业人员:0.10%;农林牧渔劳动者:0.04%;家务劳动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低。10.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第三节劳动力资源统计一,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及其统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是指一定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在我国,通常是指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理论上说,丧失劳动能力是指体力和智力上均不能从事社会劳动.但实际上他们所占比重很小,通常一般不再扣除.因此,劳动力资源的定义是: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2.劳动力资源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有: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周期较长;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生命周期的资源.117
在人,财,物三大资源中,劳动力资源是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二,劳动力资源数量统计1、对劳动力资源数量进行统计,主要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时点数和平均人数加以计算.劳动力资源的时点数是指某一时刻上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一般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潜力和实力,它具有不能相加的特点.2.劳动力资源平均人数,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三,劳动力资源构成统计劳动力资源分组:1.按照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愿望进行分组,劳动力资源分为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校学生,待学人员,家务劳动者,无劳动能力者,其他非劳动力等人口.2.按文化程度分组,劳动力资源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及以上等.为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文化素质的整体状况,可以计算平均受教育年限.3.按年龄分组,劳动力资源分为青年,壮年,中年和老年.4.按劳动力资源的城乡分组:分为城镇和乡村两组5按劳动力资源的性别分组: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第四节经济活动人口统计一,经济活动人口的概念及其统计范围(一)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资源包括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未参加或不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在校学生,离退休未能再就业人员,其他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和没有就业愿望的人员.(二)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就业人口是指经济活动人口中,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失业人口是指经济活动人口中,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口.就业不足是就业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失业的一种状态.不能把就业不足人员视为失业人员.就业不足显示出劳动者工作量的短缺.二,经济活动人员构成统计(一)就业人口的构成主要有;1.按就业身份进行分组:分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乡村农林牧渔劳动者,私营个体雇员,私营个体雇主,其他.2.按就业人口所在的部门分组:分为第一,二,三产业,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3.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就业人口分组;4.按周工作时间长短划分的就业人口分组.(二)失业人口的构成1.失业人口可以按人口年龄分组;2.按失业的持续时间长短分组3.;按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分组等.第五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统计分析一,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反映劳动力资源利用的指标有:1.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该指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中,最大可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人数所占比重.其公式为: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分年龄组分性别的劳动参与率,计算公式2.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该指标是就业人数与劳动力资源总数之比,以表明劳动力资源实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3.就业率.是就业人数与经济活动人口数(包括就业人口数和失业人口数)的对比,表明就业的程度.就业率=117
以上三个指标的关系为::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就业率4.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经济活动人口数(包括就业人口数和失业人口数)的对比,表明失业的程度.失业率=1—就业率失业率==5.劳动力资源可能潜力程度.其基本公式:劳动力资源可能潜力程度=16岁及以上的在校学生/劳动力资源总数该指标表明16岁及以上的在校学生,若干年后将要参与经济活动,他们是劳动力资源的潜在力量.二,劳动力资源负担情况分析1.就业人口负担系数.是说明平均每个就业人员抚养的人口数.就业人口负担系数=人口总数/就业人数(表示:每一个就业人养多少人)2.丧失劳动能力系数.是说明平均每个劳动力适龄人口数所供养的永远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丧失劳动能力系数.=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劳动力适龄人口数三,劳动力资源预测劳动力资源预测的意义:是根据历史资料和劳动资源现状、人口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直接推算法1.算术级数法.算术级数法是假设平均每年劳动力资源增长量是一样的.公式为;为预测年劳动力资源总量;为报告年劳动力资源总量;为预测的间隔年数;为平均每年劳动力增长量.2.几何级数法.几何级数法是假定在若干年内,劳动力资源的变动是匀速的,不会有大的波动,按照这种递增速度测定的公式是:为劳动力资源年平均增长率;其它符号意义与前相同.此方法一般适宜于短期预测.(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测算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条件下,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量增多;反之,则减少.若生产规模固定,则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反之,则增加.1.目标测算.此法是根据各部门或产业制定的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的计划目标,估计所需劳动力人数.例如:假设某部门计划2006年增加值为5000万元,劳动生产率为4万元/人,则该部门2006年所需劳动力人数为:5000万元÷4万元/人=1250(人)2.动态测算.此法是根据产值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公式测算所需就业人数指数.例如:假设某行业计划2006年产值增长80%,劳动生产率增长50%,则该行业所需劳动就业人数就要增长:四,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既可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可以着眼于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一)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人口增长对生产增长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一般采用两种方法:1.计算平均每人的产品产量或产值指标并作动态比较生产发展超前系数=(二)人口增长与消费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之间的关系保持协调,但并不等于人口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也保持协调.因为消费不仅受国内生产总值的制约,它还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比例和用作消费部分的数量.课后习题:1.简述人口迁移与人口自然变动的区别2.简述劳动力资源范围的界定及构成指标。3.如何看待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某年末某城区和郊区人口的年龄人数资料如表117
年龄组人口数城区%郊区%0-14岁49373719.4249830028.1415-59岁189301574.46111028262.7160岁以上1554336.111620659.15合计25421851001770647100(1)分别计算城区和郊区三个年龄组的人口构成,并说明城乡差别;0-14岁 效区比城市多4563人,多8.72%15-59岁,效区比城市少782733人,少11.76%60岁以上,效区比城市多6632人,多3.04%(2)若城区和郊区15岁以上人口中不识字人数分别为27345人和127486人,试分别计算城乡文盲率。城区文盲率=27345/(1893015+155433)*100%=1.33%效区文盲率=127486/(1110282+162065)*100%=10.02%说明效区文盲率远远大于城区文盲率5.城市出生率=42219/1627000=25.95‰城市死亡率=15734/162700=9。67‰城市自然增长率=25。95‰-9。67‰=16。28‰效区出生率=18033/785800=22。95‰效区死亡率=9750/785800=12。4‰效区自然增长率=22。95‰-12。4‰=10。55‰6.(1)年初年末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年初常住人口=198000-4000+3200=197200年初现有人口=198000年末常住人口=197200+2400-1200+4600-200=202800年末现有人口=202800+2500-2700=202600(2)一年来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增长速度常住人口增长速度=(202800-1972000/197200=2.84%现有人口增长速度=(202600-198000)/198000=2.32%(3)年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人口=(197200+202800)/2=200000出生率=2400/200000=12‰死亡率=1200/200000=6‰人口自然增长率=12‰-6‰=6‰(4)一年来常住人口迁移变动净额和迁移变动率人口迁移变动净额=4600-200=4400净迁移率=4400/200000=22‰6、解答:年初现有人口=198000年末常住人口=197200+2400—1200+4600—200=202800年初常住人口=198000+3200—4000=197200年末现有人口=202800—2700+2500=202600常住人口增长速度=(202800—197200)/197200=2.84%现有人口增长速度=(202600—198000)/198000=2.32%年出生率=2400/[(202800+197200)/2]=12.00‰年死亡率=1200/[(202800+197200)/2]=6.00‰117
人口自然增长率=(2400—1200)/[(202800+197200)/2]=6.00‰迁移变动净额=4600—200=4400迁移变动率=4400/[(202800+197200)/2]=22‰7.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198+2)/260=76.92%劳动国资源实际利用率=198/260=76.15%就业率=198/200=99%失业率=2/200=1%8.(1)全部高中及以上人口比重=(30+5+5)/250=16%男性高中以上人口比重=(20+3+4)/105=25.71%女性高中以上人口比重=(10+2+1)/145=8.97%(2)大专生人数占人口比重=5/250=2%每万人中有大专生以上学历人数=10000*2%=200人(3)评价该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素质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全部劳动力资源的比重为16%,这个比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而其中女性所占的比重仅为8.97%,比男性所占比重要小的多,可见依然存在忽视女性教育问题。劳动力资源每万人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200人,这也从总体上说明了,在目前的劳动力资源中文化素质较低的现状。第十章国民财富统计第一节国民财富统计的意义与内容一、国民财富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 (一)国民财富的概念 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它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1.国民财富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意义上的国民财富仅指物质财富,广义上的国民财富还包括精神财富,如科学技术成果、经验技能、文学艺术和文化遗产等。 2.国民财富既包括经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也包括经过劳动被发现或掌握的自然资源。3.国民财富中的物质财富是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融合体。但国民财富中的金融资产仅指对外金融资产净值和储备资产,并未将国内金融资产和负债列在其中, 4.国民财富是一个经济存量。 (二)国民财富统计的意义 1.国民财富统计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介环节的重要手段。 2.国民财富统计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与宏观调控计划的重要依据。 3.国民财富统计资料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依据。二、国民财富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一共可以分为四类:1.按来源分为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国民财富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由人类劳动创造,如物质产品、科学技术成果等;二是由大自然作用生成的,如土地、森林、矿藏、水资源、气候资源等。一般将前者称为国民财产,将后者称为自然资源。2.按机构部门分为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占有的国民财富。 3.按产业部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拥有的国民财富。 4.按经济用途分为物质生产部门用国民财富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用国民财富。三、国民财富统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反映和分析国民财富的总量、构成及变动情况。2.反映和分析自然资源的拥有量、构成、变动及利用情况。3.反映和分析国民财产的数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第二节自然资源统计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117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指一国境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性资源的总称。自然资源统计的范围仅限于已被人类发现或掌握的部分。(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其生成的特征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前者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后者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2.按其性质可分为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3.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力资源及旅游资源等。4.按其探明和利用程度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资源。一级资源是指已完全探明储量并确定其用途的自然资源;二级资源是指已相当精确地探明其储量,但对其用途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自然资源;三级资源是指仅可预测其储量,对具体储量和用途都需要进一步探明和研究的自然资源。二、土地资源统计土地资源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即主要由岩石及其分化物与土壤构成的物质财富。(一)土地资源总量及构成统计土地资源总量一般用土地总面积指标来反映。土地总面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主权范围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的总和。对土地资源面积的分组:1.按性质划分,土地总面积可分为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内陆水域面积、草地面积及其他面积。2.按利用情况划分,土地总面积可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分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如将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作对比,可计算垦殖率指标,又称垦殖指数;将有林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作对比,可计算森林覆盖率。二是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可就各类用地计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量,如反映耕地利用效率的耕地生产率,反映草原利用效率的每 百公顷草原载畜量指标等。有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土地垦殖率(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耕地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三、森林资源统计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总体。(一)森林资源统计的内容按照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森林资源统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森林资源量统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与土地资源 的联系角度设立森林面积指标;二是从可利用价值角度设立林木蓄积量指标。森林面积指标包括:(1)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有林木的土地面积和适合于种植林木的无林地面积之总和面积。(2)森林总面积。指林业用地面积中的有林地面积,包括全部天然森林面积和人工营造的森林面积。(3)森林覆盖面积,又称森林面积、实有森林面积或郁闭林面积。(4)森林经营面积,指人工营造的成片林地实有面积。林木蓄积量又称木材蓄积量,是指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可能出材的材积总量,用立方米表示,包括活立木总蓄积量和森林蓄积量两类指标。活立木总蓄积量是指一定范围内全部土地上树木蓄积的总量,包括森林蓄积量和疏林、散生木和四旁树的蓄积总量。森林蓄积量仅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量,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其计算公式为:林木蓄积量=平均每株的材积量×单位面积上的平均株数×森林面积(立方米)117
2.林木生长量统计。主要是对林木材积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常用指标是林木生长量,又称木材生产量,是指每年依树龄增加的材积数量,通常以年末林木蓄积量减去年初林木蓄积量求得。 3.森林采伐量统计。主要是对林木采伐数量的统计,常用指标是森林采伐量,指每年实际砍伐的林木数量,可用采伐面积来表示,也可用采伐木材量来表示,一般后者更常用于对森林资源的统计分析。(二)森林资源统计分析 对森林资源的统计分析,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将采伐量与蓄积量作对比,可求得木材蓄积利用系数指标,反映森林采伐程度;将采伐量与生长量相比较,可研究森林资源的采伐是否合理适度;将造林面积与采伐面积作比较,可分析森林资源的更新情况;将木材蓄积量与木材需要量作对比,可反映森林资源对木材需要的保证程度等。此外,为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需计算森林覆盖率与森林密度两项指标,计算公式为: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森林密度=森林覆盖面积/森林总面积×100%=林木株数/相应的林地面积四、矿产资源统计矿产资源是指地质作用形成,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的有用矿物资源。(一)矿产资源总量统计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具体又分为黑色金满、有色金属、黄金属等十大类。矿产资源总量指标主要有矿产储量和已开采量两类。矿产储量是指经过地质普查和勘探研究而确定的有用矿产数量。矿产储量根据勘探研究程度分为A、B、C、D四级:A级指矿产的数量和质量已完全探明,可用于编制矿山开采依据的储量;B级指矿山建设前期开采地段设计依据的储量;C级指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主要储量;D级指作为进一步布置的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上述A、B、C三级储量之和称为工业储量;D级储量称为远景储量。工业储量与远景储量之和为探明储量。在探明储量基础上扣除已开采部分和地下损失量后的年末实有储量,称为矿产保有储量,是反映国家矿产资源现状的重要指标。(二)矿产资源统计分析 矿产资源统计分析包括矿产储量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和矿产储量利用情况分析。矿产储量变动情况分析的常用指标是矿产储量动态指标,计算公式为: 矿产储量动态指标=年末保有储量/年初保有储量×100%五、水资源统计水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以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存在,分布于海洋、陆地及大气之中,通过水循环形成的水资源总体。(一)水域资源统计与分析 水域资源包括陆地水域资源和领海水域资源。陆地水域资源因空间分布不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统计要反映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及利用情况。水域资源总量通常利用降水量和径流量指标反映,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到平地上的水量,通常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如以其降水深度来衡量,则以毫米为计量单位。径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水断面的水量,它是可应用的水量,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丰歉的程度。根据水资源具有循环性的特点可知,一定时期的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差额是蒸发量。其关系式为: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水资源有效利用统计,主要是通过水初始利用量和水重复利用量及重复利用率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用水量及用水效率,水初始利用量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然界水资源(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一次利用量。水重复利用量指已进入社会经济活动使用领域的水资源二次以上的再循环利用量。水重复利用量占全部水利用量的比重称为水重复作用率,是反映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二)水力资源统计与分析水力资源指已被查明用以产生电能和动能的水资源,又称水能资源,它是取得电力和机械动力的重要资源。统计要反映和分析水力资源的规模、地区分布和有效利用情况,主要指标有水力资源蕴藏量和水力资源有效利用量。水力资源蕴藏量又称理论水力资源量,是指根据各河流的平均流量及相应落差计算的水能储量,计量单位为千瓦。117
水力资源有效利用量又称可开发水力资源量,指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可以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由水力资源蕴藏量中扣除损失量而得。为反映和分析水力资源利用情况,将水力资源有效利用量与水力资源蕴藏量相比所得的比率,称为水力资源有效利用系数,用以研究水力资源可开发利用的程度;将已开发的水力资源量与可开发的水力资源量相比,则可用以分析可开发水力资源实际开发利用的程度。 (三)水面养殖动植物资源统计六、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项目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产非资产性土地资源森林资产非资产性森林资源矿产资产非资产性矿产资源水资产非资产性水资源农用土地 房屋及建筑物占地其 他培育资产非培育资产能源矿藏金属矿藏非金属矿藏初始利用量重复利用量耕地人工林天然林地表水地下水一、期初存量二、本期增加(一)自然增加(二)经济发现(三)分类及结构变化引起的增加(四)其他因素引起的增加三、本期减少(一)自然减少(二)经济使用(三)分类及结构变化引起的减少(四)其他因素引起的减少四、调整变化(一)技术改进(二)改进测算方法(三)其他五、期末存量 七、环境统计(一)环境污染统计(二)污染治理统计第三节国民财产统计一、国民财产的概念及其分类1.国民财产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等2.国民财产的分类主要有:1、按性质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两类。2、按机构部门分为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占有的国民资产。117
3、按经济用途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他资产指国外长期金融资产、其他非金融无形资产及固定资产、存货以外的有形资产。 二、实物资产统计作为国民财产中非金融资产的实物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们各具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一)固定资产统计固定资产指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生产资产。为反映固定资产的结构,除按产业部门、机构部门、经济类型分类外,还可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经营用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资产两类,按使用状况分为使用中、未使用和不需用三类。 1.固定资产总量指标。固定资产总量指标是用于反映固定资产拥有的总规模。固定资产总量指标。具体分为四个,即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和固定资产残存重置价值。1)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买价、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费等。2)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累计折旧额以后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3)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4)固定资产残存重置价值 2.固定资产统计分析。 (1)固定资产现状分析。常用的分析指标有固定资产磨损率和固定资产有用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是用于表现固定资产磨损程度的指标,是固定资产磨损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亦称固定资产磨损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系数)=固定资产磨损额(累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有用率亦称固定资产有用系数,是指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值,反映固定资产的有用程度。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有用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2)固定资产变动分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分析和固定资产平衡变动分析。 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分析是为考察固定资产的总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而进行的统计分析,主要分析指标是固定资产动态指标,即固定资产发展速度指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动态指标=报告期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100%对固定资产的平衡变动分析,可借助于如下平衡关系式: 年初固定资产+本年增加固定资产-本年减少固定资产=年末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分析。一般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设置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分析指标,以单位固定资产(百元、千元、万元)带来的生产成果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利用指标=一定时期生产成果价值/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平均价值(二)流动资产统计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其特点是流动性强,在参加生产经营活动时,形态转移快,其价值总量一次性地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去。既包括存货这种实物资产,又包括现金、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多种形式的金融债权。1.流动资产总量统计。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流动资产总额由存货和国外短期金融资产负债净额构成。所谓国外短期金融资产,是指国外金融资产负债“其他投资”项目中,按合同规定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对国外的资本往来,如短期存贷款等。 2.流动资产统计分析。对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分析是流动资产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采用的指标是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日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货币形态一实物形态一货币形态)的次数。周转日数是指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生产经营收入额/流动资产平均价值 流动资产周转日数=报告期日历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日历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价值)/生产经营收入额流动资产效益则是以投入产出原理计算资产产值率。计算公式为:资产产值率=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果/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平均占有额三、无形资产统计117
1.概念: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够为占有者在较长时间内享有某种特殊权利并能获得较高收益的非金融资产。2.内容: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很多,主要有专利、专有技术、版权、商标权、商誉、土地使用权、特殊经营权和知识产权等。其主要特征是无实体性、收益性、独占性和可比性差等。3.无形资产数量指标有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种指标,无形资产实物量,如国内与国际通行的发明专利的统计,有发明专利权申请件数、发明专利批准件数(国内批准与国外批准分别统计)等各类无形资产数量。无形资产价值指标统计的关键是价格的确定,无形资产的价格是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对其计价无统一标准,通常是按照取得各项无形资产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四、金融资产负债统计金融资产是国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与负债是产生于各种金融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概念。在一对金融交易关系中,如一方是资金出借者,即债权人,持有金融资产;另一方是资金借入者,则是负债人,承担债务,二者相互对应。就一个单位而言,它可能一方面拥有金融资产,另一方面又承担负债。一个具体单位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和所承担的负债不一定相等,由金融资金减去负债的差额是金融净资产,净资产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一)金融资产负债类型整个国民经济和金融交易活动就其所属国内外关系,可分为国内金融资产负债、国外金融资产负债与储备资产。 1.国内金融资产负债。它是指常住机构单位相互持有或承担的除非金融资产以外的资产和负债,是在一定范围内由金融交易关系所形成的。主要有通货、存款、贷款、证券、股票及其他股权、保险准备金、应收应付款等类型。 2.国外金融资产负债是常住机构单位与非常住机构单位之间的债权和债务,是一国与他国或境外之间的金融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主要类型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贸易信贷、货币、存款及贷款、其他投资等。 3.储备资产。它是指中央银行拥有的可以随时动用并有效控制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等。(二)金融资产和负债总量统计主要是对特定时点上就不同的机构单位和一国整体分别统计金融资产总量、负债总量和金融净资产总量。第四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1.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单位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存量价值及金融资产与负债关系的平衡表,它是由机构单位与资产负债项目纵横交叉组成的矩阵式平衡表。2.资产负债表揭示了国民经济中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与负债的规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其主要作用表现在:3.简述国内机构单位之间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量的关系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1.资产负债表的类型多种多样,各种表的表式不同,其结构内容也有一些区别。2.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作为基本表式之一的国民资产负债表,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主栏项目,包括: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资产负债与差额总计。各项目下又设立了若干小项目,以反映各项资产负债的具体构成;第二部分是宾栏项目,所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的承担者,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国外部门等机构部门。每个部门下分设使用与来源两栏,其中使用栏记录各资产项目的存量,来源栏记录各负债项目的存量以及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第三部分是数字部分,位于主栏与宾栏的交叉处,是对各机构部门与全国资产负债状况的具体反映。2.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1)各机构部门之和=合计2)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资产负债差额3)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自有资金)4)项目来源合计=项目使用合计5)国内金融资产合计=国内负债合计6)国内对外的金融资产=国外部门负债7)国内对外负债=国外部门金融资产8)国民财产=非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与负债净额+储备资产=各部门资产与负债差额之和三、资产负债表的分析117
利用资产负债表提供的重要资料,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应用分析1)对资产负债总量的分析2)对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3)将资产负债存量与其他流量资料相对比,计算相对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资产负债角度反映经济效益。4)课后习题:1.国民财富概念的规定性有哪些/2.简述自然资源的结构及作用?3.为什么在国民资产中不包括国内金融资产和负债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如不考虑国外机构单位的参与,国内各机构单位之间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量是平衡的,二者差额为0,自然没有包括在国民财产中。在有国外机构单位的参与的情况下,国内各单位之间的金融交易就会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这个差额称为国外金融资产净额,国外金融资产净额属于国民财产的一部分。4.固定资产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5.资产负债表中的平衡关系有哪些?6.环境统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7.土地总面积=780/15%=5200耕地面积=780/1.35=577.78土地垦殖率=577.78/5200=11.11%耕地生产率=4800000/577.78=8307.66元/公顷8.森林履盖率=30/200=15%林木蓄积量=平均每株的材积量×单位面积上的平均株数×森林面积(立方米)年末森林蓄积量=0.28*2000*30=16800万活立木总蓄积量=820+16400=17220万9.保有储量=1400000+90000-6200-4=1483796万顷储量动态指标=1483796/1400000=105.99%利用程度=0.62/148.3796=0.42%第9题:1).根据教材285页公式,年末保有储量=140+9—0.62—0.0004=148.382).保有储量动态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48.38/140*100%=105.99%3).注意单位的转换(亿——万)根据教材292页公式,利用程度指标=6200万吨/[(140+148.38)*10000/2]=0.0043(约等于)10.非金融资产8500(其中固定资产6810存货738其他金融资产102)国内金融资产与负债222国内金融资产与负债-28其中直接投资-23短期投资-2储备资产22当年国内生产总值4960国民财产=8500-28+22=8494亿元固定资产=8500-738-102=7660流动资产=738-2=736国民财产使用效益=4960/8494=58.39%国内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8494/222=38.26元第10题:第一问:1)教材P299公式国民财产=非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与负债净额+储备资产=8500+(-28)+22=84942)教材P293117
流动资产=存货+国外短期金额资产负债净额=(738-2)=7363)求固定资产根据教材289页,国民财产按经济用途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可得国民财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其他资产再根据流动资产=736亿元,国民财产=8494亿元固定资产=国民财产-流动资产-其他资产 =8494-736-其他资产 =7758-其他资产根据教材289页,其他资产指国外长期金融资产、其他非金融无形资产及固定资产、存货以外的有形资产。而题目中给定条件不足,其他资产无法算出。老师认为此题给定条件得出的答案没有依据。第二问教材P299 最下面一段计算亿元国民财产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财产的使用效益)=国内生产总值/国民财产=4960/8494=58.39%第三问教材P299 最下面一段国内资金综合使用效益=国民财产/国内金融资产=8494/222=3811.年初存货450年末存货450+11=461年末国外负债40年初国外负债=40/(1-0.1)=44.4全年收入950国内生产总值600流动资产平均总额=(450+461+40+40/0.9)/2=497.72年初流动资产=450+44.44=494.44年末流动资产=461+40=50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生产经营收入额/流动资产平均价值周转次数=950/497.72=1.91次流动资产周转日数=报告期日历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日历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价值)/生产经营收入额周转天数=360/1.91=188.48天流动资产产值率=国内生产总值/流动资产平均价值=600/497.72=1.2111、根据教材293页公式,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生产经营收入额/流动资产平均价值=950/[450+(450+11)]/2+[40+40*(1+10%)]/2=950/497.5=1.91其中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450+(450+11)]/2+[40+40*(1+10%)]/2=497.5流动资产周转日数=365*497.5/950=191.14(这里老师用的是365天)流动资产产值率=600/497.5=1.21第9题:1).根据教材285页公式,年末保有储量=140+9—0.62—0.0004=148.382).保有储量动态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48.38/140*100%=105.99%3).注意单位的转换(亿——万)根据教材292页公式,利用程度指标=6200万吨/[(140+148.38)*10000/2]=0.0043(约等于)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生产统计第一节国民经济生产统计的一般问题一,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涵义1.国民经济生产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核心.2.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1)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生产;2)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产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3)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二,社会产品的概念及其特征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17
社会产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特征:劳动性.是指社会产品必须是劳动的成果;生产性.是指社会产品必须是生产劳动的成果;有用性.是指社会产品必须是有效劳动的成果;社会性.是指社会产品必须是社会劳动的成果;时期性.是指社会产品必须是一定时期内的劳动成果.三,社会产品的分类1.按表现形式不同,社会产品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物质产品也叫实物产品或货物.有形性,独立性,可存储性,耐久性和移动性是物质产品的五个特点.物质产品是社会产品的主体.服务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一般来说,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无形性,即时性,不可存储性,缺乏耐久性,与消费者紧密接近性是服务产品的五个特点.2.按完工情况不同,物质产品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产品(或称在制品)三类.成品是指在企业范围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需要再加工,并经检验合格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半成品是指已完成一个或几个车间加工的过程,但仍需在其他车间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在产品是指正在某车间内加工或待加工,待检验的产品.四,社会产品的计量1.社会产品产量的实物指标.实物指标是按实物单位来计算一定时期内某一社会产品的产量.实物单位通常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双重单位及标准实物量单位。实物产量的加总有两种方法:一是计算混合实物量,一是计算标准实物量.混合量是把规格不同,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的实物量直接加总而得到的产量;标准实物量是把同类产品中不同规格或含量的产品按照一定的折合系数,折算成某一标准规格或含量的产品量.标准实物产量=∑(实物产量×折算系数)其中:折算系数=某产品的实际规格或含量/标准品的规格或含量社会产品产量的实物指标最主要的特点是能直接表明产品使用价值的数量.其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它只适用于对有形社会产品的计算,而不能计算无形社会产品的总量;第二,只能对同类产品的产量加总,不同类的社会产品不能加总;第三,不能解决对企业在产品和某些半成品统计的问题.2.社会产品产量的价值指标.价值指标是按货币单位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的产量.价值单位最大的优点是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第二节国内总产出统计一,国内总产出的概念及其构成(一)国内总产出的概念国内总产出又称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被消耗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以及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是一国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国内总产出:以货币表现的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产品总量,包括货物和服务,是一国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二)国内总产出的构成1.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来划分,总产出由货物产品价值和服务产品价值构成.2.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角度来划分,总产出由中间投入的产品价值和最终产品价值构成.二,国内总产出指标的作用*作用:(1)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总成果(2)反映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3)是基层统计单位计算增加值的基础指标。局限:(1)受产品中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2)受生产专业化协作程度的影响,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三,国内总产出指标的计算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出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之和.(一)各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归纳为以下三类1.117
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1)农业总产出的计算1)农业总产出(农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2)农业总产出的计算原则:农业总产出是按产品法计算的.产品法是以产品为主体来计算产值的一种方法,又称总周转额法,具体是将各种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然后加总得到总产出.3)农业总产出的统计范围和计算公式农业总产出的统计范围:除军马生产及农业科研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以外的全社会所有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总产出的计算公式为:农业总产值按“产品法”计算,农业总产出=种植业总产出+林业总产出+牧业总产出+渔业总产出+其他农业总产出=∑(某农产品当年实际总产量*该种农产品的单价)(2)工业总产出的计算1)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2)工业总产出指标计算的原则有三个:一是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包括在内。二是最终产品的原则。最终产品的原则。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出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三是"工厂法"原则.“工厂法”原则。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出。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不允许重复计算,企业间可以重复计算(3)工业总产出的统计范围和计算公式工业总产出的统计范围:我国境内(除港、澳、台)的全部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的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修理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对于本企业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的劳务收入,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比较好,能取得这部分资料,而且这部分价值所占比重较大,应包括在对外加工费收入中。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本指标一般可从会计核算资料中取得。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半成品、在制品的成本,则总产值中也不包括这部分价值,反之则包括。工业总产出的基本公式为:计算公式:总产出=本期生产产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 (3)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1)建筑业总产出(建筑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的总和.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建筑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2)建筑业总产出的内容和计算公式:建筑业产品有三个特点:一是产品在空间上的固定性;二是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三是产品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建筑业总产出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产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第二,设备安装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第三,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指房屋,构筑物修理所完成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构筑物本身的价值和生产设备的修理价值.第四,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指加工制造没有定型的,非标准的生产设备的加工费和原材料价值,不论是现场还是附属加工厂为本单位承建工程制造的非标准设备的价值,都应计算产值.计算公式:建筑工程产值=报告期已完施工产值+期末期初产值差额报告期已完施工产值=∑[实际完成工程实物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1+税率)117
2.运输,邮电,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出的计算(1)运输,邮电业总产出的计算运输,邮电业总产出是运输,邮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总成果的货币表现.由于运输,邮电业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它们的总产出是利用其营业收入来计算的.运输企业的总产出等于它的营运收入,即:运输业总产出=铁路运输总产出+公路运输总产出+公路养护总产出+水上运输总产出+航空运输总产出+管道运输总产出邮电通信企业的总产出等于它的业务收入,即:邮电通信业总产出=邮政业务收入+长途电信收入+市内电话业务收入+地方国营通信收入-市话初装费(2)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出的计算1)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专门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活动的经济部门;餐饮业是指从事烹饪,调制并直接售给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机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出是指用货币表现的一定时期内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餐饮业总产出的计算有两种情况:第一,对生产加工的活动,因能产出实物产品,所以应按产品的销售全价计算总产出;第二,对转售商品的活动,只计算转售商品的买卖差价,而不计算转卖商品本身的价值.2)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有两种计算方法:批发零售贸易业=按销售价格计算的已销售商品价值-按购进价格计算的已销售商品价值-运输和邮电费=本期流通费用(经营费用+本期税金+本期利润-运费和邮电费)3.非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非货物性服务部门非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劳务总值)是指非货物性服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和提供劳务活动总成果的货币表现.根据非物质性服务部门经营活动的具体特点,可分为营利性服务部门和非营利性服务部门两类来计算总产出.(1)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营利性服务部门是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具体包括金融保险业,电影发行和放映业,房地产经营管理部门,卫生部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服务性单位等.金融业总产出=营业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其他收入-利息收入房屋开发经营企业总产出=销售收入-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服务行业总产出=营业收入+附营业务净收入(2)非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非营利性服务部门是指本身的业务活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社会公共福利.具体包括城市公用,教育,科学,政府机关等服务部门.非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是采用经常性业务活动支出项进行计算的,即:总产出=劳动者报酬+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预算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二)国内总产出的计算国内总产出是前述三类部门总产出加总的结果,即:国内总产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非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货物性生产部门总产出+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非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第三节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核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概念说明:1最终成果包括了货物和服务两种产品的价值,所以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综合性经济总量。2.其价值构成是C+V+M,3.基本统计单位可以是基层单位及机构单位,但必须是常住单位4.其市场价格为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二,117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1.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全貌,特别是能反映第三产业的活动状况.2.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基本指标.3.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分析经济,产业结构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数据.4.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有利于分析研究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最终使用情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5.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有利于进行国际间的对比.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我国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核算中,.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得出了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一)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计入中间消耗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二)收入法(分配法)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按这种方法计算,首先是各个部门根据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来计算增加值,然后汇总各部门的增加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中开支的各种税、应交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电费附加、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等。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处理,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种类型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则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来计算,但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方法来计算。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三)支出法(最终使用法)1)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2)一定时期的最终使用具体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一般把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用以上三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讲应当是相等的,称为"三面等值",但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实际上三种结果往往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属统计误差.请看教材P323页[例11.1]用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四,国民生产总值及几个总量指标间的关系(一)国民生产总值117
国民生产总值(GNP)又称国民总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就是来自国外生产税及进口税,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生产税及进口税,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的净额.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二)几个总量指标之间的计算关系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是指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单方面收入转移相抵后的差额,即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减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之差额,包括与国际组织往来,无偿援助与捐赠,侨汇以及征收或交纳的国外收入税等.五,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改进与规范按照国际惯例,我国从2004年开始从三个方面对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进行改进和规范.1.改进地区人均GDP的计算方法,统一使用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2.规范地区GDP及相关指标的中文译名;3.规范GDP初步核算数发布时间.年度GDP初步核算发布时间不得早于次年1月15日,季度不早于季后10天;不再发布月度GDP数据.六,国内生产总值表1.国内生产总值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为核心,对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2.《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1)国内生产总值总表将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计算方法集中体现在一张表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基本表式见教材P327页表11-2.表的左端称为生产方,表的右端称为使用方。(1)生产方 反映生产活动的成果。主栏由生产法和收入法的指标构成。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项目包括总产出和中间投入两项。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项目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项。上述指标间的关系如下: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2)使用方 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使用。主栏由支出法的构成指标——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构成。其中,最终消费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细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净出口下设出口和进口。另外,受资料来源不充分、推算方法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核算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为了保证表中使用方与生产方的平衡,在使用方还专门设置了统计误差项。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其构成项目之间的关系如下: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3)国内生产总值总表左右两端的平衡关系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误差2.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生产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情况.基本表式见教材P328页表11-3.表的主栏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该分类由粗到细按三个层次划分,第一层为三次产业分组,第二层把三次产业进一步划分为21个次级产业部门,第三层又在第二层分类的基础上再细分出9个次级产业部门。宾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3.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收入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情况.表的主栏与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一样,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相应的分组;宾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宾栏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4.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直观地反映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最终支出的规模和构成情况.基本表式见教材P329页表11-4.117
表的主栏为最终使用的构成项目,大类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三项支出。其中,最终消费按消费主体和消费对象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支出项目,资本形成总额按资本性质和特点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支出项目,净出口分为出口与进口。宾栏为支出金额。第四节国民经济生产统计分析一,国民经济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分析1.国民经济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以从分析计划的完成进度和计划执行结果两方面入手.分析计划的完成进度同时要与时间进度指标相比较:计划执行结果情况分析的公式为:二,国民经济生产构成和比例关系分析国民经济生产构成和比例关系分析是运用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对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对部门结构进行分析,对地区结构进行分析等等.具体实例见教材P332页表11-5.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一)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概念和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指用来描述国民经济生产和使用总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因素影响的综合指数.2.内容: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包括价值量指数、物量指数、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编制的步骤一般是;常用的指数分析体系见教材P336-338实例.四、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所需时间的预测根据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预测其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法课后习题1.我国2002年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生产范围是如何界定的2.国内总产出指标的作用和局限性3.工业总产出的计算原则4.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和三种计算方法5.2004年开始,我国对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改进和规范的内容有哪些6.我国新核算体系中的国内生产总值表的内容如何7.国民经济生产统计分析的内容8.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分析中常用的的指数体系有哪些?9.(1)计算该地区报告期和基期氮肥的混合产量及折合成氮21%的标准实物产量报告期氮肥的混合产量=48000+12000+80000+15000=155000报告期氮肥的折合成氮21%的标准实物产量=48000*34/21+12000*46/21+80000*15/21+15000*21/21=77714.286+26285.714+57142.857+15000=176142.86基期氮肥的混合产量=40000+10000+80000+20000=150000基期氮肥的折合成氮21%的标准实物产量=40000*34/21+10000*46/21+80000*15/21+20000*21/21=64761.905+21904.762+57142.857+20000=163809.52(2)计算氮肥产量的发展速度并作简要分析标准发展速度=176142.86/163809.52=107.53%混合发展速度=155000/150000=103.33%由于含氮量高的硝酸铵和尿素报告期的产量比基期增长,因此氮肥标准实物产量的发展速度高于氮肥混合产量的发展速度10.增加值=农业的总产出-中间消耗117
生产法计算的农业增加值==23524200-685680-346630-2353560-19560-468360-2268000-500000-2500000-348000=14034410元11.某纺织厂报告期生产纱230万元,坯布410万元,细布(成品)670万元,在所产细布中有110万元系受进出口公司委托,使用后者供应80万元的纱织成,报告期该厂使用190万元自产纱,350万元自产坯布进行加工,并销售纱30万元. 该纺织厂的发电厂全年共发电力价值26万元,其中供应其他企业11万元,供应本厂托儿所、俱乐部和职工宿舍4万元。 试计算报告期的工业总产值。 老师你是这样算的:230+410+670-110+30-190-350+30-11-4=705(万元)我没有明白:这上式中的两个30万元是何来的?题目中的受其他公司委托使用委托方提供的80万元的纱是否应该计入委托加工费计算?公司生产的纱230万元已计算过,那后来销售纱30万元是否不再重复计算呢?对于发电厂生产的电力价值,是不是以供应计,不是以产出计?1、11万元和4万元需要从销售收入30万元中扣除,即30-11-4。2、工业总产出的计算的原则之一是:最终产品原则(参见教材312页),“受其他公司委托使用委托方提供的80万元的纱”,这属于中间环节,不能单独列出计算3、您仔细读一下题目,最后提到的“销售纱30万元”不应该包括在230万元中,要单独计算4、工业总产出的计算的原则之一是:最终产品原则(参见教材312页),计入工业总产出的必须是本企业的最终产品,而电力价值并非纺织厂的最终产品,所以不计入。同时11万元供应其他企业的和4万元供应托儿所、俱乐部、职工宿舍的电力却是该企业所消耗的,所以需要扣除。报告期工业总产值=230-190+410-350+670-110+110-80+11+4=70512.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有两种计算方法:批发零售贸易业=按销售价格计算的已销售商品价值-按购进价格计算的已销售商品价值-运输和邮电费=本期流通费用(经营费用+本期税金+本期利润-运费和邮电费)方法1 总产出=2700-2241-43.2-28.8=387方法2 总产出=243+54+162-43.2-28.8=38713.国内生产总值840固定资产折旧57.6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0.9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0.3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国内生产净值=840-57.6=782.4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国民净收入=840.9-57.6=783.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840.9+0.3=841.2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民可支配净收入=783.3+0.3=783.6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国民总收入=840+0.9=840.914.生产法GDP增加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6323.36-3227.81-280.68=2814.87收入法GDP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450.8+296.17+351.86-154.49+870.53=2814.8715.GDP总值价格指数、(167.5+285.1+108.7)/(167.5/112.7%+285.1/115.8%+108.7/116.5%)=114.99%16.设某省报告年有如下资料要求:用指数体系对GDP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GDP增加额=490.035—437.98=52.055GDP指数=资金指数*资金产值率指数因为490.035/437.98*100%=111.9%753.9/718*100%=105%65/61*100%=106.56%则111.9%=105%*106.56%由于资金总额增加使GDP增加了21.899亿元,即(753.9—718)*61%=21.899占增加额21.899/52.055=42.07%由于资金产值率变动使GDP增加了30.156亿元,即52.055—21.899=30.156占增加额30.156/52.055=57.93%GDP增加额=490.035—117
437.98=52.055GDP指数=资金指数*资金产值率指数因为490.035/437.98*100%=111.9%753.9/718*100%=105%65/61*100%=106.56%则111.9%=105%*106.56%由于资金总额增加使GDP增加了21.899亿元,即(753.9—718)*61%=21.899由于资金产值率变动使GDP增加了30.156亿元,即52.055—21.899=30.156第十二章国民经济流通统计第一节国民经济流通统计的一般问题一,国民经济流通的概念及其统计范围1.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它是沟通和联系生产环节与使用环节的纽带.2.国民经济流通是指在生产环节之后出现的社会产品从生产者向使用者的转移过程,它反映了社会产品实物形态的运动.3.从广义角度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泛指一切生产成果的流通;从狭义角度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是指有形实物产品即货物的流通.二,商品流通的概念和分类(一)商品流通的概念及其特征1.商品流通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通过买卖行为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2.进入商品流通过程的商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3.商品流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商品流通必须是物质产品的转移;2)商品流通必须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3)商品流通必须是改变所有权的商品转移.(二)商品流通的基本分类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有两种类型.一是生产者与使用者的直接交换类型;二是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借助转卖者进行间接交换类型.2.商品流通的基本分类方法有:1)按参与商品交换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商品生产者,商品转卖者和消费者三类.2)按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及使用领域的关系不同,可分为最初商品流通,中间商品流通和最终商品流通三类.3)按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商品批发与商品零售两类.4)按商品流通的渠道不同,可分为直接商品流通和间接商品流通两类.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流通统计的范围和作用(一)批发零售贸易业1.批发贸易业是指专门从事批发贸易活动的企业和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者.2.零售贸易业是指专门从工农业生产者,批发贸易业或居民那里购进商品,转卖给城乡居民作为生活消费和售给社会集团作为公共消费的商品流通企业和单位.(二)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流通统计的范围包括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和单位,从国内,国外市场的商品购进,销售与出口,以及商品库存等活动情况.(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流通统计的作用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流通统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对外贸易统计的意义和特点(一)对外贸易统计的意义对外贸易又称国际贸易.广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商品,劳务和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活动,即所谓的"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部分内容.狭义的对外贸易仅指商品的进出口活动,所以又称"有形贸易".(二)对外贸易统计的特点:第一,研究的范围广泛;117
第二,有关问题的统计原则应明确;第三,是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实行科学管理和对其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工具.五,对外贸易统计的几个具体问题(一)国别统计原则国际贸易统计有一个重要原则:对外贸易双记录原则,即出口国的每一笔出口统计,必须由交易对方作相应的进口统计;反之,进口国的一宗进口统计,交易对方应作相应的出口统计.交易双方又称伙伴国.全球各国规定贸易伙伴国的统计原则不尽相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国别统计原则.国别原则进口货物出口货物1.产销国生产国或原产国消费国2.贸易国购自国售予国3.运输国起运国抵达国我国对外贸易统计按贸易国原则进行分类,而海关统计则分别按贸易国和产销国原则分组.(二)价格的确定对外贸易中,进出口货物主要是以价值指标核算为基础.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种价格:离岸价格(FOB),到岸价格(CIF)和成本加运费价格(FAB).1.离岸价格,又称船上交货价,是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出口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后的价格.离岸价格包括从商品的购进到装船完毕止的货价,货物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其他劳务等费用以及出口关税.2.到岸价格,又称成本加运费及保险费,是指进口货物到达进口国国境的价格.包括货价,运抵进口国起卸前的运费,保险费和其他费用,即离岸价加上货物离岸及到达进口国港口的运输费,保险费和其他费用.3.成本加运费价格,又称至目的港运费在内价,即出口商品离岸价加到达进口国港口的运费.一般由出口商负责租船,并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我国和多数国家,地区一般是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三)外币折算外币与本币的折算有两种方法: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报价法,是指单位外币折成本国货币的方法.大多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报价法,是指单位本币折成外币的方法,是直接标价法的倒数.(四)对外贸易统计商品目录目前,我国《海关统计制度》中的商品目录和《对外贸易业务统计制度》中的商品目录,都是参照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简称SITC)制定的.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分类标准规定为22类98章6600个8位数字商品编码.第二节批发零售贸易统计基本指标一,商品购销存的平衡关系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和商品库存是商品流通统计的三项基本指标.商品购进是商品销售的前提,商品销售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结果,商品库存是商品正常销售的保障.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并有一定的平衡关系:期初商品库存+本期商品购进=本期商品销售+期末商品库存期初商品库存+本期商品购进+本期商品盘盈=本期商品销售+期末商品库存+本期商品盘亏二,商品购进总额指标(一)商品购进总额的概念商品购进总额是指从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包括从国外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总额.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从国内、国外市场上购进商品的总量。117
(二)商品购进总额的统计范围1.商品购进总额包括:⑴从工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商品;⑵从出版社和报社的出版发行部门购进的图书、杂志和报纸;⑶从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购进的商品;⑷从其他单位购进的商品,如从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购进的剩余物资,从餐饮业、服务业购进的商品,从海关、市场管理部门购进的缉私和没收的商品,从居民手中收购的废旧商品等;⑸从国(境)外直接进口的商品。2.商品购进总额不包括1)企业(单位)为自身经营用和未通过买卖行为而收入的商品。如材料物质、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2)销贷退回和买方拒付贷款的商品;3)经本单位介绍,由买卖双方直接结算,本单位只收取手续费的业务;4)商品溢余等。(三)商品购进总额的计算方法第一,购进的各种商品,无论是否进入本单位的仓库,只要通过本单位结算货款,就都包括在内;第二,从国内购进的商品,以进货原价计算商品购进;进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计算商品购进,并要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企业收购农副产品,按收购价款和购入环节缴纳的税金合起来计算商品购进。(四)商品购进总额的分类指标:1.生产者购进额;2.农副产品购进额;3.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额;4进口5.其他购进额.三,商品销售总额指标(一)商品销售总额的概念商品销售总额是指对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包括对国外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总额.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规模(二)商品销售总额的统计范围本指标由对生产经营单位销售额,对批发零售贸易业批发额,出口额,对居民和社会集团商品零售额项目组成.包括:(1)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用的商品;(2)售给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公用事业等作为生产经营使用的商品;(3)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4)对国(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不包括:(1)出售本单位自用的废旧包装用品和其他废旧物资;(2)未通过买卖行为付出的商品,如随机构移交而交给其他单位的商品,借出的商品,交付代其他单位保管的商品,加工原料付出和赠送给其他单位的样品等;(3)经本单位介绍,由买卖双方直接结算,本单位只收取手续费的业务;(4)购货退出的商品;(5)商品损耗和损失.(三)商品销售总额的计算方法(四)商品销售总额的分类指标:四,商品库存总额指标(一)商品库存总额的概念商品库存总额是指报告期末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已经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的金额.(二)商品库存总额的统计范围商品库存总额包括:117
(1)存放在本单位德仓库、货场、货柜和货架中的商品;(2)挑选、整理、包装中的商品;(3)已记入购进而尚未运到本单位的商品,(4)寄放他处的商品,(5)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尚未售出的商品;(6)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不包括1)虽然商品存放在本单位,但无所有权和支配权;2)拨付给本行业以外的其他独立核算加工厂加工生产尚未收回成品的商品。3)外贸企业代理其他单位从国外进口,尚未付给订货单位的。4)代国家物资储备部门保管的商品商品库存总额采用的计算价格是:农副产品采购单位按购进价计算;批发单位按进货价计算;零售单位按核算价格计算,即按什么价格核算就按什么价格计算.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概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它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它是反映社会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反映经济景气的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⑴售给城乡居民作为生活用的商品和修建房屋用的建筑材料;⑵售给社会集团的各种办公用品和公用消费品;⑶售给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食堂和旅店(招待所)附设专门供本店旅客食用,不对外营业的食堂的各种食品、燃料;企业、单位和国营农场直接售给本单位职工和职工食堂的自己生产的产品;⑷售给部队干部、战士生活用的粮食、副食品、衣着品、日用品、燃料;⑸售给来华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消费品;⑹居民自费购买的中、西药品、中药材及医疗用品;⑺报社、出版社直接售给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报纸、图书、杂志,集邮公司出售的新、旧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首日封、集邮册、集邮工具等;⑻旧货寄售商店自购、自销部分的商品;⑼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售给居民和社会集团的煤气灶具和罐装液化石油气;⑽农民售给非农业居民和社会集团的商品。不包括售给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的农场)生产经营用的各种原材料、燃料、设备、工具等和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作为转卖用的商品,旧货寄售商店受托寄售卖出的商品,服务业的营业收入,邮局出售邮票的收入,自来水、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单位的产品供应收入,也不包括农民之间的商品销售。(三)主要消费品社会零售量指标主要消费品社会零售量指标是以实物形态反映主要消费品的全社会零售量的指标,对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保障供求平衡和安排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分类指标:1.按行业,可分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餐饮业零售额,制造业零售额,其他行业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2.按国(境)内外,可分为内资企业零售额,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零售额和外资投资企业零售额.3.按销售地区,可分为市的零售额,县的零售额和县以下的零售额.第三节商品流通统计分析一,商品流通统计分析的内容商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反映和分析商品流通计划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第二,研究商品购、销、存等环节的构成、比例关系及变动情况。第三,研究商品流通与其他方面的多种经济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第四,分析商品流通的成果和市场变化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等。二、社会商品流通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对社会商品流通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的内容有:1.对商品购进计划,销售计划及库存计划等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对商品收购政策,销售政策和价格政策等的实施落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时,主要运用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与结构相对指标给予评价.三,商品销存关系分析商品销售与商品库存之间关系紧密,评估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库存保证天数指标,以反映库存对销售的保证程度.117
商品库存保证销售天数=期初商品库存量(额)÷平均每天商品销售量(额),四、商品周转速度分析商品周转速度是指商品从进入流通企业开始到商品销售出去为止的周转快慢程度或平均所需时间.通常是用商品周转次数和商品周转天数两个指标来反映的.(一)商品周转次数指标商品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库存商品的平均更新次数,计算公式是;商品周转次数=商品销售额/平均商品库存额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商品周转速度越快.商品周转次数是商品周转速度的正指标.(二)商品周转天数指标商品每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越少,说明商品周转速度越快.商品周转天数是商品周转速度的逆指标.,五、地区间商品经济关系分析地区间商品经济关系主要通过本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和外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指标来反映.(一)本地产品在本地区市场的占有程度本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指标可分别从购进和销售两个角度来计算:1.按本地区商品总购进量计算:本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本地产品购进量/全部商品购进量。2.按本地区商品总销售量计算:本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本地产品销售量/全部商品销售量。(二)外地产品在本地区市场的占有程度外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1(或100%)-本地产品本地市场占有率六、商品流通与居民生活关系分析七、市场商品供需平衡分析(一)社会商品购买力分析社会商品购买力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零售市场上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表明了社会商品的需求量.社会商品购买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指标:1.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指居民本期在零售市场上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额.2.结余商品购买力.指居民未实现的购买力,一般表现为居民手中的现金和储蓄存款.包括期初结余商品购买力和期末结余商品购买力.3.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指居民本期货币收入中,可以用来购买商品的那部分货币.一般用本期居民货币收入扣除非商品支出而求得.4.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表明居民本期最大可能的购买商品的能力.其公式为: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期初结余商品购买力=本期已实现的购买力+期末结余的购买力(二)社会商品供应量分析社会商品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零售市场销售给消费者,用以满足其对商品需求的商品数量.社会商品供应量主要有以下四个指标:1.本期已实现(销售)的商品供应量.指本期在市场上已经供应的商品数量,即本期社会商品零售额.本期已实现的商品供应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即社会商品零售额)2.结余商品供应量.指一定时期内零售商品储存量,包括期初结余商品供应量和期末结余商品供应量.3.本期形成的商品供应量.指由本期各种商品来源形成的,可以供应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数量,即指本期商品货源.其公式:本期形成的商品供应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供应量+(期末结余商品供应量-期初商品结余供应量)4.本期全部商品供应量.是本期零售市场最大可能的商品供应量.其公式:本期全部商品供应量=本期形成的商品供应量+期初结余商品供应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供应量+期末结余商品供应量(三)商品供需总额平衡分析市场商品供需平衡状况可能有三种状态:一是商品供应量大于商品购买力,即供大于求;二是商品供应量等于商品购买力;三是商品供应量小于商品购买力,即供不应求.1.商品供需差额.是从绝对额上反映市场商品供需的状况,出现正负值则表明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商品供需差额=本期商品供应总额-本期商品购买力总额2.商品供需比率.是从相对数上反映市场上商品的供需适应程度.商品供需比率=3.商品供需差率.表明市场上商品供需适应与否的差异程度.117
商品供需差率===商品供需比率-1第四节海关进出口统计一,海关进出口统计的范围1.海关进出口统计范围,是指实际进出一个国家而引起该国物质资源储备增加或减少的货物.2.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外贸易经济往来的货物;二是通过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一)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的货物范围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的货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贸易、易货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寄售、代销贸易的进出口货物,对外承包工程的出口货物。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3.租赁期一年以上的租赁进出口货物4.按照这样的条件要求,海关进出口统计的货物范围包括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包括在海关进出口统计的货物范围.具体请教材P365-366页.(1)过境、转运通运货物;(2)未进出境的转口货物;(3)未进出境,在境内以外汇结算的货物;(4)暂时进出口货物;(5)租赁期一年以下的租赁进出境货物;(6)无代价抵偿的进出口货物;(7)退运货物;(8)进出境旅客的自用物品(汽车除外);(9)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在境外添装的燃料、物料、食品以及放弃的废旧物料;没收的走私物品;(10)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境货物;(11)中国驻外国和外国驻中国使领馆进出口的公务用品和自用物品;(12)其他二,海关进出口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指标体系,是由十余个子指标体系组成的.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价值指标体系与实物指标体系,是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一)价值量指标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价值量指标所用的计算价格,一般规定是: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计算.并同时用人民币和美元双重币值计算.1.进出口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所有货物的价值总量.进出口总值反映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总规模和总体发展水平.2.出口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我国对境外出口的全部货物的价值总和.统计出口的时间:邮运出口的货物,以海关放行货物的日期为统计时间;以其他运输方式出口的货物,则以装运货物的运输工具经海关结关放行的日期为统计时间.3.进口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我国从境外进口的全部货物的价值总和.统计进口的时间:一般以海关核准放行的日期为准.4.进出口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若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则为顺差;反之,为逆差.(二)实物量指标进出口货物还可用实物量来表示.实物量可分毛重和净重.我国进出口货物按净重计算.海关进出口统计一律以公制计算.三、海关进出口统计分组体系第五节对外贸易业务统计一,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范围对外贸易业务统计按照贸易原则,商品原则,国境原则进行统计.它的统计范围就是通过贸易方式从国(境)外进入国境的进口商品和从国内运出国境的出口商品.二,对外贸易业务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一)出口商品收购统计1.117
出口商品收购统计又称出口商品货源统计.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从外贸系统以外购进的供应出口的商品货源情况.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收购,首先,必须是供应出口的商品收购;其次,必须是通过买卖和结算方式取得了商品所有权;再次,必须是从对外贸易系统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的商品.2.计算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收购量的范围是:3.出口商品收购核算,按谁收购谁统计的原则进行.进出口企业自产的产品,出口后做收购统计。出口商品收购统计价格,无论是产地交货还是直运口岸结算交货,一律都按实际价格计算。(二)出口业务统计出口业务统计主要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出口商品的规模,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情况.出口业务统计包括出口成交,出口交货,实际出口等方面的统计.1.出口成交统计.出口成交又称已签出口合同,是指对外贸易企业与境外机构和企业签订的出口合同.出口成交按合同价格计算.2.出口交货统计.反映对外贸易企业按照出口商品合同向买方交货的情况.出口交货按合同规定的成交价格进行核算.3.实际出口统计.实际出口统计是以出口商品实际离开我国口岸或国境,并以谁出口谁统计的原则进行核算.实际出口按离岸价格计算.(三)进口业务统计进口业务统计主要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我国进口商品的规模,结构及其变化,以及进口货物的来源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情况等.进口业务统计包括进口订货,进口交货,进口到货等方面的统计.(四)出口商品库存统计出口商品库存统计,就是反映在某一时点上对外贸易商品出口的货源准备情况.出口商品库存统计的范围,包括对外贸易企业取得商品所有权的全部出口商品库存,即在库出口商品,在途出口商品,口岸待出口商品和加工中的出口商品等.三,海关进出口统计与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区别(一)统计范围不同海关进出口统计,对实际进出我国关境的经济贸易在监管的同时,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不仅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的货物,还包括外资企业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以及不需支付外汇的无偿援助和捐赠物品;对外贸易业务统计仅对进出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收购与库存进行统计.(二)统计渠道和汇总方式不同海关进出口统计的渠道单一,海关报关单是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原始凭证;对外贸易业务统计渠道层次较多,涉及面较广.(三)统计商品目录不同海关进出口统计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为标准,是从课征关税的需要考虑的;对外贸易业务统计主要依据《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统一商品目录》,便于考核与反映各业务部门的经营状况.(四)记录的原则不同海关进出口统计基本上采用"专门贸易记录制",即以关境作为确定进口与出口的统计方式;对外贸易业务统计基本上采用"总贸易记录制",即以国境为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统计方式.(五)统计时间确定的标准不同海关进出口统计,出口以装运货物的运输工具结关放行日期为核算时间,出口货物与邮运出口货物以海关放行时间统计.对外贸易业务统计是以离开我国口岸或国境日期统计.四,对外贸易统计分析对外贸易统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出口合同履约率=实际交货数/同期应交合同×100%(二)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的平衡分析进出口贸易差额=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如果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差额为正值时,称顺差或出超;如果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差额为负值时,称逆差或入超.(三)进出口比价指数进出口比价指数进出口比价指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117
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上升幅度,比价指数大于100,表明进出口价格水平变化对出口国有利,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小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上升幅度,比价指数小于100,表明进出口价格水平变化对出口国不利,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四)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分析1.利润(亏损)分析利润(亏损)分析中的指标有:(1)出口盈(亏)额=出口商品销售收入外汇×银行外汇牌价—出口总成本(2)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3)进口盈(亏)额=进口商品销售收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银行外汇牌价+各项费用支出)(4)进口盈(亏)额=进口盈(亏)额/进口总成本×100%(5)进口1美圆商品赔赚额=进口盈(亏)额/进口原进价(折美圆)2.出口换汇成本分析出口换汇成本是指出口某种商品可以换回1个单位的外币(通常为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总成本,即出口多少钱的商品换回一个美元.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单位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单位出口商品外汇收入(美圆)第六节国际收支统计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一)国际收支的侠义和广义概念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国际间商品,服务和资本往来等外汇收支,即一个国家对外的现汇外汇资金的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不需外汇偿付的各种单向转移(如侨汇等)和无实际外汇收支(如无偿援助和捐赠等)的全部经济往来.目前,世界各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二)国际收支统计的意义二,国际收支统计的特点和内容国际收支统计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帐的原理,对一个国家的国际经济交易所作的系统记录和宏观核算.(一)国际收支统计的特点1.国际收支统计是全面观察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重要依据.2.国际收支统计综合记录了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商品劳务交易与资本往来;包括涉及外汇收支与不涉及外汇的各种交易.3.国际收支采用复式记帐法,按照有收就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原理,构成经济交易的两个方面:物的流动与资金的流动同时相应记录.(二)国际收支统计的内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内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规定基本一致,主要有三个方面:1.经常项目收支.包括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无偿转让收支等.2.资本(资金)往来项目收支.包括长期资本往来与短期资本往来.3.外汇黄金储备资产.指一国拥有的可直接对国外支付的储备资产的增减额.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居民)和非常住单位(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特定时点上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及在一定时期内存量的变化.(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表式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净误差与遗漏.(1)经常项目: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融项目:是重要组成部分。(3)储备资产和误差(4)遗漏产增减额四,国际收支平衡分析国际收支平衡分析可以从国际收支总量平衡,国际收支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分析储备资产的情况.外汇储备资产以能支付三个月的进口用汇为警戒线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用汇/当年出口商品与劳务收汇×100%117
偿债率越低,对外支付的保证程度越高。在20%—25%是警戒线。课后习题1.如何理解商品流通的特点/2.对外贸易统计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国别统计原则4.说明对外贸易中常用的三种价格5.什么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特点6.本月购进量=8600+12000+98200+304000+2500+5000=430300销售量=14400+48000+30200+6600=371000月底库存=85600+430300-371000=1449007.(1)计算第三四季度和下半年商品周转次数和天数第三季度平均库存=[(45+55)/2+(55+45)/2+(45+75)/2]/3=53.33第四季度平均库存=[(75+25)/2+(25+95)/2+(95+45)/2]/3=60商品周转次数=商品销售额/平均商品库存额第三季度周转次数=(175+175+240)/53.33=11.06第四季度周转次数=(200+245+270)/60=11.92商品周转天数=核算期天数/商品周转次数第三季度周转天数=90/11.06=8.14天四季度周转天数=90/11.92=7.55天下半年周转次数=(175+175+240+200+245+270)/[(53.3+60)/2]=23.03次下半年周转天数=180/23.03=7.82天(2)计算第四季度商品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发展速度,说明其相互关系周转次数发展速度=11.92/11.06=107.72%周转天数发展速度=7.55/8.14=92.75%周转次数发展速度与周转天数发展速度成反比8、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期初结余商品购买力=本期已实现的购买力+期末结余的购买力本年形成居民购买力=70-15=55万元本年实现购买力=50万元年初居民结余购买力20万元年末结余购买力=20+55-50=25万元购买力实现程度=50/55=90.91%9.出口数量指数=135.2%/(1+10%)=122.91%进口数量指数=(1+20%)/(1-10%)=133.33%进出口比价指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1+10%/(1-10%)*100=122.221.出口盈(亏)额=出口商品销售收入外汇×银行外汇牌价—出口总成本出口盈亏额=1250*8.2768-7315=3031万元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出口盈亏率=3031/7315=41.44%进口盈(亏)额=进口商品销售收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银行外汇牌价+各项费用支出)进口盈亏额=8125-166-950*8.2779=95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总成本×100%进口盈亏率=95/8030(即950*8.2779+166)=1.18%进口1美圆商品赔赚额=进口盈(亏)额/进口原进价(折美圆)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第一节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的基本内容一,国民经济分配的概念及其统计意义(一)国民经济分配的概念117
国民经济分配简称国民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形成各部门,各单位和居民的最终收入,用以购买货物和服务,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二)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的意义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和流通是并列存在的中间环节.流通环节实现的是社会产品的实物运动,分配环节则要完成产品的价值运动.通过分配,国民经济生产所创造的成果价值将依照一定的规则被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和居民所占有,为实现国民经济成果的最终使用提供了条件.分配反映的是现实的经济利益关系.二,国民经济分配和资金流量三、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的基本内容(1)国民经济分配统计指标体系。(反映分配过程的框架)(2)财政统计(是重要分配手段)(3)金融统计(是重要分配手段)(4)资金流量统计(全面描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第二节国民经济分配统计指标体系一,初次分配统计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部门内部所进行的直接分配活动.初次分配是各生产单位增加值的第一次分配,因此又称原始分配.2.初次分配过程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原始收入.具体指标是:1).劳动原始收入.(V)2).国家财政原始收入.3).生产单位原始收入.(M)4.)固定资产折旧.(C1)二,再分配和可支配收入统计指标(一)再分配统计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初次分配以后,再通过各种收入渠道进一步在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所做的分配称为再分配.收入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收入再分配的内容包括:1)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是实现国民经济再分配的重要渠道.这种分配发生于财政部门与其他机构部门之间.2)银行信贷收入.银行信贷是实现国民经济再分配的又一重要渠道.银行信贷再分配是通过存,贷业务进行的.3)转移收支.它是指由于社会义务等原因而发生的各种收支往来.此外,还有价格调整,价值与价格发生背离,引起买卖双方收入的转移,这种收入的转移,也是一种国民经济的再分配.(二)可支配收入指标经过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形成国民可支配收入和各机构部门可支配收入指标.可支配收入表示经过收入分配后,由一国或一个部门拥有的可能用于消费或投资的收入总量.可支配收入指标有可支配总收入和可支配净收入两个.可支配收入具体指标的计算公式: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国民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机构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含固定资产折旧)+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机构部门可支配净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含固定资产折旧)+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总储蓄第三节财政统计一,财政统计的意义及内容1.财政一般指国家财政,是国家为维护其存在,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权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资金筹集和分配关系.2.财政统计的意义:反映财政收支状况,分析社会经济活动成果再分配所形成的各种数量关系,为加强国家财政资金管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提高财政资金利用,从而为政府制订财政政策和有关宏观政策提供依据。117
3.基本内容:财政统计包括财政收入统计,财政支出统计,财政收支平衡统计,财政与社会经济活动成果与分配关系统计.二,财政收入统计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一)财政收入来源统计财政收入的来源主包括以下内容:1.各项税收收入.这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对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的实物和货币,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3.其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注意:不包括国内外债务收入。(二)财政收入构成统计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财政收入统计分组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来源分组:财政收入可分为各项税收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和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负收入).各项税收收入还可进一步细分.2.按经济类型:财政收入可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财政收入,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财政收入,个体经济单位的财政收入,外国独资经济单位的财政收入和其他单位的财政收入.3.按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可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在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指财政预算内收入,有时也包括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国家预算内资金的补充财力.(三)财政收入统计指标1.财政预算收入额.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的资金收入额.该指标是在逐一计算各类预算收入的基础上加总得到的.2.财政预算外收入额.是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自行筹集的财政收入的合计数.财政预算外收入额=属于地方财政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额+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额+属于国营企业和主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额三,财政支出统计财政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一)财政支出的内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15项内容(1)基本建设支出: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基本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有偿使用、拨款、资本金支出以及经国家批准对专项和政策性基建投资贷款,在部门的基建投资额中统筹支付的贴息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指国家预算内拨给的用于企业挖潜、革新和改造方面的资金。包括各部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企业挖潜改造贷款资金,为农业服务的县办“五小”企业技术改造补助,挖潜改造贷款利息支出。 (3)地质勘探费用:指国家预算用于地质勘探单位的勘探工作费用,包括地质勘探管理机构及其事业单位经费、地质勘探经费。 (4)科技三项费用:指国家预算用于科技支出的费用,包括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指国家财政支援农村集体(户)各项生产的支出。包括对农村举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打井、喷灌等的补助费,对农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补助费,对农村举办的小水电站的补助费,特大抗旱的补助费,农村开荒补助费,扶持乡镇企业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 (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指国家财政用于农垦、农场、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森工、水利、水产、气象、乡镇企业的技术推广、良种推广(示范)、动植物(畜禽、森林)保护、水质监测、勘探设计、资源调查、干部训练等项费用,园艺特产场补助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飞播牧草试验补助费,营林机构、气象机构经费,渔政费以及农业管理事业费等。 (7)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指国家预算支付给工交商各部门用于事业发展的经费,包括勘探设计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技术学校经费、干部训练费。 (8)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文化、出版、文物、教育、卫生、中医、公费医疗、体育、档案、地震、海洋、通讯、电影电视、计划生育、党政群干部训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协等项事业的经费支出和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主要包括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差额补助费。 (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的经费。包括由民政部门开支的烈士家属和牺牲病残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定期抚恤金,革命伤残人员的抚恤金,各种伤残补助费,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优抚事业单位经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维修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和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等。117
(10)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1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2)国防支出:指国家预算用于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支出,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以及专项工程支出等。(13)行政管理费: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党派团体补助支出,外交支出,公安安全支出,司法支出,法院支出,检察院支出和公检法办案费用补助。(14)政策性补贴支出(15)债务利息支出财政支出主要指财政预算内支出,同时还应考虑预算外支出.预算内支出具体有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之分.财政预算支出是财政分配计划支出,反映财政分配中资金使用总量及其去向,是财政预算内各类支出的总和.财政决算支出是财政的实际支出.(二)财政支出构成统计1.财政支出按用途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其他支出.2.财政支出按最终使用结果可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3.财政支出按费用性质可分为:经常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债务利息支出.财政支出统计指标主要有:财政预算支出额,财政预算外支出额.四,财政收支平衡统计1.财政收支平衡的概念和意义2.财政收支平衡从范围上看,可以有大小两种范围的平衡:一是以国家预算内资金为主体的收支平衡,即小范围的平衡;二是以国家预算内,外资金总额为主体的收支平衡,即大范围的平衡.预算内收支平衡的主要指标:1.财政收支差额.是反映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关系的综合性指标,其公式为: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该指标为正值时,表现为财政结余,即顺差;该指标为负值时,表现为财政赤字,即逆差.2.财政收支差率.是财政收支平衡的一个相对指标.其公式:财政收支差率=财政收入差额/财政收入*100%五、财政与社会经济活动成果及分配关系统计财政收入源于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财政支出又用于国民经济活动,因而,有必要从财政与国民经济活动成果及其分配关系方面进行统计观察.常用指标有: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期财政收入/本期国内生产总值*100%该指标是研究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相互关系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国家集中财力的程度及财政分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2)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说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 财政收入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该指标表明每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引起的财政收入增加的数额. (3)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期财政支出额/本期国内生产总值*100% (4)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财政支出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第四节金融统计一,金融统计的意义及内容1.金融是指货币,货币流通,信用等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是进行国民经济分配的主要手段.2.金融统计是以金融活动的数量指标为研究对象,反映和分析金融活动规模,水平及其变动等情况.是国家对金融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重要工具,是政府制定金融与货币政策的基本依据.3.内容:银行信贷统计、银行现金收支统计、货币供应与流通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二,银行信贷统计银行信贷是通过银行等信用机构进行的资金存款与贷款的业务活动.信贷资金运动的形式主要是存,取,贷,还.银行信贷统计的基本内容:银行存款资金统计、银行贷款资金统计、信贷资金平衡统计(一)银行存款资金统计117
1.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指企业,机关,团体或居民根据资金必须收回的原则,把货币资金存入银行保管并取得一定利息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2.存款按存款对象或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基本建设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委托存款、其他存款3.其主要指标有:1).存款余额.反映报告日银行拥有存款的实际规模.2.)存款收支发生额.包括存款的收入额和存款的支出额,是反映存款收付规模的时期指标.3).存款平均余额.是反映平均水平的指标,表明报告期内平均每日所能支配和正在利用的资金额.4.)存款周转率.是反映存款周转快慢的相对指标,可用存款周转次数和存款周转天数两个指标反映.报告期内存款周转次数=报告期初存款余额+报告期内存款收入发生额/报告期内存款平均余额报告期内存款周转天数=报告期日历天数/报告期内存款周转次数(二)储蓄统计1.储蓄是指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银行存款,也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储蓄统计的主要指标有1):储蓄率,储蓄率=报告期城乡居民储蓄增加额/报告期城乡居民货币收入额×100%2)人均储蓄额人均储蓄率=报告期城乡居民储蓄平均余额/报告期城乡居民人数3),储蓄存款的平均存储天数.储蓄存款平均储蓄天数=本期平均储蓄余额×本期日历日数/期内储蓄存款付出总额(三)银行贷款资金统计1.贷款是指银行根据资金必须归还的原则,按一定利率为企业,个人等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是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主要方面,2.我国银行贷款按贷款期限可分为短期贷款(1年以下)中期贷款(1-3年)和长期贷款(3年以上)3.贷款统计的基本指标有:1).贷款发放余额.是贷款发放而尚未收回的贷款额,反映贷款在报告期某一时点尚未回收的总数额.2.)贷款累计发放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银行发放贷款的累计额.3).贷款平均余额.是指一定时期内贷款余额的平均数,反映报告期平均每日有多少贷款未收回.贷款平均余额=报告期内每日贷款余额/报告期日历日数4).贷款累计回收额.是一定时期银行回收贷款的累计额,反映一定时期银行回收贷款的总规模.5)贷款周转率.反映贷款周转的速度,有贷款周转次数和贷款周转天数.6)贷款产出率.是贷款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反映贷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水平.贷款产出率=报告期某产出指标值/报告期平均贷款余额×100%(四)信贷资金平衡统计1.银行信贷资金平衡是指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之间的平衡.反映信贷平衡状况的主要指标是信贷收支差额.2.信贷收支差额是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在量上的差额.通常将来源超过运用的差额,即收大于支的差额称为收差;将运用超过来源的差额,即支大于收的差额称为支差.3.对信贷收支差额的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三,银行现金收支统计银行现金收支也称国家现金收支,是指国家银行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货币流通渠道实现的收进现金和支付现金的活动.现金收支统计的主要指标有:1.现金收入总额.是指国家银行现金收支平衡表上现金收入方的合计额.即:现金收入总额=各项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投放额(现金投放额是指期内现金支出合计额大于现金收入额的差额)117
2.现金支出总额.是指国家银行现金收支平衡表上现金支出方的合计额.即:现金支出总额=各项现金支出合计额+现金回笼额(现金回笼额是指现金收入额大于现金支出额的差额)3..是以现金收入合计数和现金支出合计数计算的比例相对数,反映每收入单位现金所支出的现金额.现金收支比例系数=期内现金支出合计额/期内现金收入合计额4.现金回笼率.也称货币回笼,是指银行的货币收入大于货币支出的部分,反映国家银行投放出去的现金在一定时期内回笼的程度.现金回笼率=期内现金收入合计额—期内现金支出合计额/起初流通中的货币量+期内现金支出合计额这个指标表明现金收支差额相对于期内市场和居该指标表明现金收支差额相对于期内市场和居民手中曾存有的货币量回收的百分比.四,货币供应与流通统计货币供应与流通的主要统计指标有:1.货币供应量.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的货币流通量,即存在于流通领域之中为各种经济单位所持有的货币量.货币供应量可分为不同层次,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M2,分别代表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广义货币。M0=现金(流通中货币)M1=现金+城乡居民活期存款+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等2.货币流通量.是指流通中实际存在的现金总量,是个时点指标.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量-本期现金回笼总额3.货币流通速度.用货币流通次数和流通天数来反映.报告期货币流通次数=报告期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期货币平均流通量报告期货币流通天数=报告期日历日数/同期货币流通次数现金归行速度(次数)=期内银行现金收入合计额/期内货币平均流通量现金归行速度(天数)=期内货币平均流通量×期内日历日数/期内银行现金收入合计额五,金融市场统计金融市场是指经营货币资金的借贷和金融工具买卖的场所.(一)金融市场的分类1.按金融工具上所约定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一年以内)和资本市场.(也叫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2.按融资方式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3.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即期买卖的现货市场和远期买卖的期货市场.4.按证券交易程序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5.按交易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区域性金融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市场.(二)金融市场统计的主要内容1.利率统计.2.债券股票统计.3.汇率统计.汇率统计的主要指标有:年平均汇率,某一时点的平均汇率,汇率指数.第五节资金流量统计一,资金流量统计的涵义资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分配,消费和投资及金融活动中的资金增减变化量.它是一种动态的有时间维度的量,即时期性的量.资金流量核算是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反映一定时期各机构部门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以及各机构部门间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二,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理117
(一)资金流量的核算范围各国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大致分为三种情况:1.只核算金融交易;2.除金融交易外,还包括总储蓄和实物投资;3.不仅包括金融交易,还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及投资的形成.我国的资金流量表选择了第三种核算范围.(二)资金流量核算中的部门分类1.资金流量核算的对象是各经济主体的货币收支活动.资金流量表中的交易者,即部门分类采用的是机构部门分类.2.在我国,货币收支活动主要在以下五个范围内进行3、我国资金流量核算将机构部门划分为: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三)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资金流量表是描述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之间一定时期资金往来或交易的流量和流向,为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提供系统的数据.我国资金流量表式采用的是机构部门与交易部门构成的矩阵式结构.主栏为经济交易项目,宾栏按机构部门顺序排列,每个部门又分为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栏.我国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大部分.(四)资金流量统计的特点1.核算面广,覆盖面宽.2.以机构部门为主体,以金融交易为对象,描述部门间的资金运动.3.是对宏观经济进行全面性的核算.4.采用复式记帐法.(五)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编制方法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编表方法是:1.按照交易的项目和机构部门的类别,逐项,逐部门收集原始资料2.按照国民核算的概念和原则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对遗漏或有缺口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查或推算;对同一交易项目有两种以上资料的进行比较,对照,选取最佳资料;3.将分项资料按照各个部门的特点分摊到各个机构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资金流量表初表;4.对资金流量表初表的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进行反复平衡,得到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资金流量表;5.将经过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资金流量表与国民核算的其他部分,如投入产出表,国际收支表进行协调,得到最终的资金流量表.三,资金流量表的分析(一)资金流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依据的原理(二)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1.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2.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3.分析积累与消费的关系;4.分析货币供应量;5.分析收入分配去向;6.分析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课后习题1.简述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的意义2.说明收入再分配包括哪些内容3.资金流量统计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4.已知2000-2002年国家财政收入分类资料如表,试分析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年份总收入税收亏损教育其他200010093.93-2.081.17.05200110093.38-1.831.027.43200110093.3-1.371.057.025.年份支出经济建设文教国防行管其他117
200010036.1827.67.617.4211.2200110034.2427.587.6318.5811.97200210030.2626.877.7418.616.536.年份现金收入(1)现金支出(2)收支比例系数(2/1)20002770672782641.004320013213803224161.003220023655933671821.00437.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量-本期现金回笼总额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150000+17278+367182-365593=168867报告期货币流通次数=报告期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期货币平均流通量报告期货币流通次数=40910.5/168867=0.24货币流通量(参见教材401页公式)=150000+17278—(365953—367182)=168867,投入现金17278亿元不包括在现金支出367182亿元中。货币流通次数(参见教材401页公式)=40910.5/[(168867+150000)/2]=0.2638.盈余=38491-26944-3067=8480第十四章国民经济使用统计第一节国民经济使用统计的基本内容一、国民经济使用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1.国民经济使用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最后环节,是对经过分配,流通等中间环节的国民经济活动成果的使用,包括生产使用和生活使用,从而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国民经济使用统计的意义表现在:1.有利于及时反映一定时期全社会最终产品使用的规模;2.有利于揭示国民经济使用的内部结构状况;3.有利于分析消费和投资的使用效果;4.有利于评价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二,国民经济使用与国民经济生产国民经济使用与国民经济生产是密切相关的.国民经济使用是依存于国民经济生产的.国民经济生产的范围如何界定,决定了国民经济使用范围的界定.国民经济使用总量和国民经济生产总量应是一致的.国民经济使用总量=国民经济生产总量+货物服务进口-货物服务出口-损失三,国民经济使用统计的基本内容国民经济使用统计的内容,由国民经济成果进入最终使用环节的活动内容所决定,也就是反映最终成果使用去向的活动过程.具体来说,国民经济使用统计的内容由最终使用的三大项目构成: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第二节最终消费统计一,最终消费的概念及其统计原则1、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是指常住住户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2、最终消费的统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使用与生产范围相一致原则;2.消费与货币支出区别开的原则;3.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原则;4.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原则上应分期分摊核算.117
二,居民消费统计的内容和计算(一)居民消费的内容1.包括:1)居民商品性消费.2.)居民自给性消费.3.)居民服务性消费.4).居民住户及水电消费.计算居民消费时,由于在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上有较大差异,因而要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计算.2.现行统计制度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分组体系内容相同,包括:(二)居民消费总量指标的计算1.居民消费总量指标是按货币计算的,反映居民一定时期内实现货物和服务消费总量的指标.亦称居民消费支出总额.2.其计算方法有二:1).直接法.又称产品法,它是从消费实际流量考察,将适用于消费的最终产品价值量加总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社会集团零售额)+农民自给性物品消费+居民生活服务部门的营业收入+自有住户折旧费2.间接法.又称平衡法,是借助于货币流量,通过分配过程的核算资料,利用收支平衡关系推算出消费支出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城镇居民本期全部收入-城镇居民本期非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本期纯收入+各种再分配收入-(各种再分配支出+各种积累性支出)三,政府消费的内容和计算政府消费是指行政和事业等各社会服务部门生产出来,一般免费地提供给社会公众的服务.政府消费的受益对象是全社会,即为社会生产提供服务和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政府消费支出总额的计算方法有二:1.生产法.政府消费支出总额=行政事业部门总产出-(售给企业单位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品收入+售给居民等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收入)2.分配法.政府消费支出总额=[{行政管理费+国防经费+科教文卫经费+社会福利经费+城市维护经费}-其中用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投资性支出]+行政事业单位转移性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虚扣折旧四,居民消费统计分析(一)最终消费总量与最终消费率分析最终消费总量是一定时期居民消费量与政府消费量的总和,其大小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及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分配比例.可用消费率来表现这一比例:消费率=(二)居民消费水平分析居民消费水平指标是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消费量.(三)居民消费结构分析通过统计分组研究,可以揭示居民消费的不同结构表现.通常研究的有消费内容结构,消费目的结构和消费方式结构等.(四)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居民消费统计总额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将食品支出与其收入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人们发现,收入越来越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就越高.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一,资本形成总额的概念1.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净变动额,包括固定资金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3.存货增加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的增加,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和在制品存货的增加.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内容(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1.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活动,包括固定资产建造与购置,是将投资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实物的过程.2.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的建筑和安装;2).固定资产的购置;3).其他建设工作.117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内容固定资产的投入统计、固定资产的产出统计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统计三,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实物指标(一)建设项目统计指标1.建设项目是指经批准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进行建设,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经济上统一核算的建设工程总体.2.建设项目按建设性质可分为六类: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迁建项目,恢复项目,单纯购置项目.3.期末在建项目个数=期初在建项目个数+本期新开工项目个数-本期竣工项目个数(二)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指标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取得的成果.核算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均按设计生产能力或实际增加的工程效益来计算.其统计指标有:1.本年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指标.反映建设项目在计算年度内的实际投资成果,是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2.自开始建设累计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指标.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价值指标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价值量的指标主要有;(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时期完成的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总额.又称投资形成量.其公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建筑工程投资完成额+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其他投资完成额(二).新增固定资产.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又称投资财产形成量.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从横向看,包括新增固定资产的全部价值.即包括:(1)各种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2)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价值;(3)属于增加固定资产的其他投资.从纵向看,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包括工程自开始建设到建成投产的全部价值.其公式: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建筑安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累计完成投资额+属于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其他投资累计完成额例见教材P426页.五,固定资产投资的一般统计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一般统计分析,是从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和效益的角度进行的宏观分析.其主要指标有:1.投资供应量.也称投资生成量,是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以货币表现的投资的可能量.2.投资使用量.也称投资实际支出量,是指建设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投资实际支出的金额.3.投资形成量.也称投资完成量,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因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工作量以及与之相关的费用的总称.4.投资财产形成量.也称交付使用财产量,是指经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财产.上述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投资供应量≥投资使用量≥投资形成量≥投资财产形成量对上述四个总量指标进一步分析,可得下列分析指标:1.投资使用率投资使用率=2.投资形成率投资形成率=3.投资财产交付使用率投资财产交付使用率=课后习题1.简述国民经济使用与国民经济生产的关系2.为什么不能把货币支出和消费等同计算最终消费3.简述不能过分强调高消费率或低消费率的原因4.为什么说恩格尔系数能反映居民生活消费的质量5.说明资本形成总额是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6.城市人均支出=83070.1/137764=6029.88元/人农村人均消费支出=51667.5/281674=1834.3元/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比=6029.88/1834.3=3.2873:17.117
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食品38.7238.0337.2136.1135.5634.81衣着9.598.68.037.397.187.15恩格尔系数=从上表看,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8.分别计算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消费总量(C)同可支配收入总量(Y)的比值APC=C/Y 此公式书上没有,并且本题所给出的相关资料不足,无法计算,书本558页的大纲并未包括此知识点的考核内容。9.本年末在建项目数量=5695+2736-3751=468010.投资使用率=投资形成率=投资财产交付使用率=投资使用率=39748/55118=72.11%投资形成率=22729/39748=57.18%投资财产交付使用率=10106/22729=44.46%第十五章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第一节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概念及其意义(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概念1.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是在有关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以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科学的统计定量分析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或国民经济体系整体进行的综合分析.2.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特点有:1)是以有关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的;2)是以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进行的;3)是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4)具有宏观性和综合性.(二)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意义1)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2)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及全社会提供信息;3)为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和统计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积累素材;4)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咨询和进行监督.二,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内容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内容按划分的标志不同主要有两种分类:1.按分析的作用划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分析,评价和监控分析,规律性分析,预测分析,决策分析.2.按分析的对象划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分析,经济增长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国际经济对比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分析,收入分配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国际收支分析,人口与劳动资源分析,国民财产与负债分析,资金流量分析,通货膨胀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三,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统计基础分析方法,统计综合分析方法,统计现代分析方法.第二节国民经济结构分析一,国民经济结构的概念及其统计分析的意义(一)国民经济结构的概念117
国民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因素和各种成分按照一定序列结合起来的相互关系,它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内容状况,内在要素和内在联系.国民经济结构的要点有二:1.国民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即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个部门,产业,地区,经济成份等.2.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1)生产联系,即产品生产之间的供需联系;(2)技术联系,即某一部门的技术发展,会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其他部门的技术发展;(3)经济联系,即经济利益的关系.(二)国民经济结构统计分析的意义国民经济结构统计分析的目的在于,从国民经济整体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对国民经济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从而为制定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对策提供依据.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二,国民经济结构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分组标志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划分,形成类型不同的经济结构.1.反映国家基本资源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国土结构和人口结构.国土结构又可细分为陆地结构和领海结构.2.反映经济存量的结构.主要指国民财富的结构,分自然资源结构和国民财产结构.3.反映社会产品的性质和原材料性质的经济结构.主要指产业结构,它是由许多层次组合构成的.4.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结构.包括国民经济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和消费结构.5.反映生产要素的经济结构.包括劳动力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等.6.反映经济类型的经济结构.包括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7.反映地区的经济结构.三,影响国民经济结构的因素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资源状况.3.社会需求.4.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5.国际环境.四,评价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分析指标评价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稳定发展,经济结构转换能力不断增强,宏观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推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等.具体分析指标;(一)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稳定发展的分析指标1.供求差率2.发展系数(二),经济结构转换能力分析指标(三)宏观经济效益分析指标(四)人民生活水平分析指标(五)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的分析指标五,主导产业的判定分析(一)主导产业的概念1.主导产业亦称支柱产业,是指那些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有快于其他产业的增长势头,正在或已经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影响,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产业.2.其一般特征是:1)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2)快速的技术进步;3)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带动作用;4)具有较好的动态比较费用,加速出口的增长.(二)主导产业的判定分析117
主导产业的判定与选择,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至关重要.对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判定分析,主要指标有:1.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2.产业生产率的增长率3.产业关联度.产业之间技术的不同决定了关联程度的高低.一般来说,主导产业的关联度都比较大.4.动态比较费用.第三节国民经济增长分析一,国民经济增长的概念及其统计分析的意义(一)国民经济增长的概念国民经济增长(简称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增加.这里的国民经济生产成果通常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二).国民经济增长统计分析的意义主要在于: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是世界各国分析评价经济形势的首选标志.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经济增长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条件.二,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测定国民经济增长率又称经济增长率,即增长速度,是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对比的增长程度,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三,国民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一)经济模型法(二)需求拉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需求拉动贡献度,简称需求拉动贡献,是指各种最终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率的增加程度;需求拉动贡献率,简称拉动率,是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种最终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需求拉动贡献度=需求拉动贡献率=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五、,宏观景气指数(一)宏观景气指数的概念宏观景气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统计指数.它是在企业景气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调查资料编制出的各行业的景气指数和它们的增加值来计算的.(二)宏观景气指数的计算步骤1.分别计算景气调查的各行业的景气指数;2.计算各行业增加值占增加值总和的比重;3.用各行业增加值比重作权数对各行业的景气指数加权计算宏观景气指数.例见教材P450页[例15.2]第四节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一,国民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国民经济效益的概念国民经济效益是以全社会或国民经济活动整体为对象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一般也将国民经济效益称为宏观经济效益,它反映一定时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综合消耗水平.宏观经济效益=117
(二)国民经济效益的其特点国民经济效益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国民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全局的经济效益,或者说是从有机联系的整体上来看的经济效益.2.国民经济效益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效益.3.国民经济效益是社会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统一的经济效益.4.国民经济效益是满足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经济效益.二,国民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一)宏观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主要包括:1.中间投入率,中间投入率=2.中间投入产出率中间投入产出率=,3.社会成本净值率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4.,社会成本利税率等指标.(二).活劳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三).物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指标.(四)资金占用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资金产值率(或资金利税率)指标.(五)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投资效果系数和投资系数指标.(六)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指标.三,国民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一)国民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意义国民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是指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总体,在考察和计算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进一步对国民经济总体的经济效益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国民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分析常规的方法有:计分法,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二)国民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常规方法1.国民经济效益计分法2.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法3.国民经济效益功效系数法四,国民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对国民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是对统计学原理中讲述的一般方法的具体运用.具体来说,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因素分析,效益和速度的关系分析等.第五节综合国力比较分析一,综合国力的概念和特点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资源等方面实力的综合估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综合国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多面性;综合性;客观性;战略性;可比性.二,国际上测定综合国力的方法研究117
简述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统计分析的意义三、我国测定综合国力的方法研究四、我国小康水平的量化标准"(一)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进入世界中等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况.理解"小康"的概念应抓住下面四个要点:小康是一个生活阶段;小康的主体包括二个层次:宏观上要求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微观上要求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效果等综合提高;小康是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小康是奋斗目标.(二)测量小康水平的指标体系及量化标准目前采用的小康生活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5个方面16项主要指标(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90年不变价)。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平均每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o。 (13)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100%。课后习题1.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含义和特点2.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3.影响经济结构的因素有那些4.何谓主导企业?如何判定主导企业5.名义经济增长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如何6.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内容有哪些7.国民经济效益统计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8.统计如何分析国民经济综合效益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9.如何理解综合国力的涵义及其特点10.根据对小康含义的理解,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参见教材473页表15—1311.经济增长率=需求拉动贡献度=需求拉动贡献率=经济增长率=4170/3800-100%=9.74%117
消费需求拉动贡献度=(1560-1420)/3800=3.68%消费需求贡献率=(1560-1420)/(4170-3800)=37.84%投资需求拉动贡献度=(1410-1280)/3800=3.42%投资需求拉动贡献率=(1410-1280)/(4170-3800)=35.14%净出口需求拉动贡献度=(1200-1100)/3800=2.63%净出口需求拉动贡献率=(1200-1100)/(4170-3800)=27.03%12、26.2*0.4+25.1*0.08+38.5*0.07+26.8*0.15+30.4*0.12+33.0*0.18=28.79133.8*0.4+30.9*0.08+32.5*0.07+41.2*0.15+28.6*0.12+37.0*0.18=34.539宏观景气指数=28.791-34.539=-5.74613.单项功效系数=【(指标的实际数值-该指标不允许值)/(指标的满意值-该指标不允许值)】*40+60国民经济综合功效系数=∑(单项功效系数*该指标的权数)/权数总和B地区的单项功效系数:(24000-18000)/(28000-18000)*40+60=84:(26-20)/(30-20)*40+60=84(48-40)/(50-40)*40+60=92(60-45)/(55-45)*40+60=120国民经济综合功效系数=84*0.25+84*0.25+92*0.3+120*0.2=93.693.6-83.4=10.2所以B地区的国民经济综合经济效益优于A地区13、该题是按照教材P458 单项功效系数、国民经济综合功效系数的公式计算的。单项功效系数各标志要分别计算,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为例,单项功效系数=[(24000—18000)/(28000—18000)]*40+60=300其他标志的计算相同,结果分别为84、92、120然后带入国民经济综合功效系数的公式,(300*25+84*25+92*30+120*20)/(25+25+30+20)=147.6大于83.4所以B地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优于A地区14.设某市报告年GDP为45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社会固定资产原值为1390万元(年平均)、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为1103万元,两都均比上年增加3%.试计算报告年比上年的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 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报告期经济效益增长额/(报告期固定资产增长额+报告期流动资金增长额)459*10000/(1+9.8%)*9.8%=409672.13 1390/(1+3%)*3%=40.49 1103/(1+3%)*3%=32.13 409672.13/(40.49+32.13)=5641.3114、根据教材456页公式,分子=459*[1—1/(1+9.8%)];分母=(1390+1103)*[1—1/(1+3%)]相除即可得=5641.96(与教材所给答案存在误差的原因是数额太大,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1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固态相变习题与参考解答.doc
- 国内时事练习题及答案.doc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试题及答案.doc
-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doc
- 国家教材思考题解答-完整版.doc
- 国家标准《电力(业)安全工作规程》考核题库(电厂与变电站部分)含答案(题库1000题).docx
- 国家监理-合同管理例题及答案.doc
- 国家税收第4版习题答案.doc
- 国民经济统计学.科学出版社.参考答案.doc
- 国贸实务练习题答案.doc
- 国贸课后习题与答案1.doc
- 国贸课后习题答案.docx
- 国际汇兑与结算的课后习题答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doc
- 国际法配套练习题及答案.doc
- 国际物流报关报检部分复习题.doc
- 国际私法习题及答案.doc
- 国际经济学人大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doc
- 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孙铱09062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