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doc 40页

  • 258.00 KB
  • 2022-04-29 14:12:24 发布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doc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练习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的。2、孔子是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          ;  “五经”指          、            、           、               、             。 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默默无闻的人          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  A、恭        B、敬          C、怨        D、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        )A、出门如见大宾B、使民如承大祭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举直错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 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原君一、填空题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           议论文。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             ”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3、《          》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4、后人将           、                 、               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        入手的。A、地位          B、声誉           C、财富         D、职分三、多项选择题1、《原君》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手法是(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引证     D、对比论证  E、类比论证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思想家     B、文学家      C、政治家   D、革命家    E、史学家3、《原君》一文中,主动放弃了做君主的机会的人是(        )A、许由       B、尧          C、禹       D、务光      E、舜4、《原君》文中,作者举出的“耻食周粟”的人是(     )  A、许由       B、伯夷        C、崇祯     D、务光      E、叔齐 四、简答题1、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如今的天下人如何看待为君者?2、黄宗羲在《原君》中引汉高帝“某业所就,孰与仲多”之语是为了说明什么?3、《原君》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法。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忠者亦明之矣。1、写出本文作者名字和文章的题目。 2、这篇文章“摄缄縢,固扃鐍”典故的出处。  3、“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这句话“昔人”和“毅宗”分别指哪一朝的人?4、作者为何认为“许由、务光非绝尘也”?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这段话。樊迟、仲弓问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2、春秋、思想家、教育家、仁   3、《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二、单项选择题1、A    2、C三、多项选择题1、ACD      2、ABCDE     3、AD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役使      2、诸侯之邦  卿大夫之家     3、聪明 实践4、正直的人  同“措”,弃置不用           5、离开6、平日的言行举止端正庄严,从事工作严肃认真。五、简答题1、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和语录的形式,来阐述有关“仁”的问题。这两种文体形式也是《论语》中最常用的形式。2、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原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立论性  2、天下为公   3、原君   4、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D三、多项选择题1、BD   2、ABE     3、AD     4、BE四、简答题1、怨恶其君,视如寇仇,名为独夫(仅答“视如寇仇”亦可)2、后之为仁君者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3、作者从探究人君的职分入手,抨击了封建帝王“视天下之莫大产业,传之子孙”的“家”天下的思想,揭露他们“屠毒天下之肝脑”、“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满足一己之私欲的罪恶,并从理论上驳斥了腐儒盲目忠君的荒谬。援引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黄宗羲《原君》。2、《庄子·胠箧》。3、“昔人”指南朝人。“毅宗”指明朝人。4、许由、务光并不是超出世人上面的完人。古人君位不要把江山视为自己的传给子孙后代,最终会给天下造成无穷祸害。第二单元和而不同 大同答案容忍与自由答案大同一、填空题1、《礼记》又称为              或               ,相传是西汉宣帝时        所辑,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与             和              ,合称为“三礼”。2、《礼记》其中的        好和        两篇,在宋代与          和          合为《四书》。三、多项选择题1、《大同》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情状是(       )A、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壮有所用,幼有所长E、男有分,女有归2、《大同》中所描述的“小康”社会的情状的(       )A、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B、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各亲其亲,各子其子E、在埶者去,众以为殃3、下列加点的字是使动用法的有(       )A、以正君臣    B、以笃父子          C、以睦兄弟 D、以和夫妇E、以设制度4、下列加点的字是意动用法的有(       )A、以立田里   B、以贤勇知 C、独亲其亲 D、独子其子E、以著其义 三、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选贤与能 2、以贤勇知 3、刑仁讲让 4、矜寡孤独四、简答题1、结合《大同》指出孔子认为“大同社会”是怎样的社会面貌?2、《大同》一文的主旨?3、《大同》语言表达的特点?4、如何评价孔子理想的“大同社会”,这一理想社会与如今改革开放后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有何异同? 容忍与自由一、填空题1、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          、         、           ,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成果。2、胡适的白话新诗《           》是中国现代第一本白话新诗集。他创作的独幕话剧《          》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的现代话剧。3、《容忍与自由》的核心论点是“                                 ”。二、单项选择题1、《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B、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C、必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错误的态度        D、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2、《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哲学理念是(           )A、党同伐异       B、无是无非        C、一分为二     D、和而不同3、下列《王制》中的律条,可以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是(      )A、“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B、“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异众,杀”        C、“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4、下列《王制》的律条,能判定公输般以死罪的是(         )A、“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B、“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异众,杀”        C、“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5、胡适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普遍心理习惯是(       )A、年轻气盛       B、过分自信        C、喜同恶异     D、思想偏激6、《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观念的例证是(        )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      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          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赛维图斯等多人    D、“五四”白话文运动中,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7、“绝对之是”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喜同恶异的习惯心理        B、年轻气盛的偏激情绪       C、党同伐异的政治规律        D、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8、《容忍与自由》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例证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文章,体现“人的认识有限”精神的有(         )A、《容忍与自由》       B、《原君》       C、《张中丞传后叙》     D、《我的世界观》      E、《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容忍与自由》所用的例证的主要领域有(         )A、文学批评            B、宗教历史       C、自然科学  D、政治思想            E、哲学理念3、《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有(          )A、例证典型            B、深入浅出       C、旁征博引D、自我反思            E、善用类比四、简答题1、支持本文核心论点有哪些分论点?2、本文具有怎样的写作特色?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一)材料一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冶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1、作者为什么认为容忍的态度最难得?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材料二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已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1、作者认为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什么?2、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容忍的实质是什么?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材料三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1、 归纳这段话的三层意思。2、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为什么? 3、你认为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大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小戴礼记》《《小戴记》    《周礼》《仪礼》2、《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DE   3、ABCD    4、BCD三、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与”通“举”,推举2、“知”通“智”,智慧3、“刑”通“型”,典型4、“矜”通“鳏”,无妻者。四、简答题1、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一个,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现象的公平社会,其社会权利、财富归于国家全民公有,人人平等,社会太平。幼有所长,老有所养,男女尽力,各尽所能社会健康发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户、盗贼不作。 2、表现了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3、第一,运用排比,语言富有气势。第二,运用铺陈,尽写大同与小康社会的各种社会表现形态,铺张扬厉。第三,逻辑思路清晰,从叹鲁“大道之行”去矣,到表达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到实现大同社会需循序渐进,只能退而求其次实现小康社会,文章思想脉络清晰。4、其一,孔子在大同社会理想描述中,表达了对于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大一统的热烈追求;对社会公平、权利公平、财富公平、社会长治久安的期盼,孔子的理想国与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具有相同之处,其二,但孔子理想的社会模式是在尧、舜时代,夏禹、商汤与周文王、周武王时期,不讲生产力大发展之下的社会公平与长治久安不是真正的大同,也是实现不了的大同,在奴隶社会正向封建专政的封建社会过度时期的孔子来说,孔子的国家观念是站在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之上的国家观念。其三,我们今天的社会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商会生产力大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与孔子的大同社会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意识层次的不同。 容忍与自由【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学者、思想家、诗人2、《尝试集》《终身大事》3、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二、单项选择题1、D   2、D   3、C   4、B   5、C    6、D   7、D    8、B三、多项选择题1、AC    2、ABD     3、ABD四、简答题1、(1)“年纪越大,约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2)“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的、最稀有的态度”。(3)“戒律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2、(1)论证充分切实,思路具有逻辑性。(2)理论命题具体化、个性化。(3)语言上文风评时,说理剀切详明,行文自然流畅。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一)1、因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所以容忍态度最难得。    2、论证方法:归纳法。     3、修辞手法:排比。(二)1、心理根源:“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     2、不能容忍的实质:从政治思想上看,是文化专制主义;从认识论上看,是不晓得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根本道理。     3、修辞手法:排比。(三)1、三层意思:一是要养成容忍的度量;二是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绝对之是”;三是“绝对之是”不存在。     2、中心旨意:只有打消“绝对之是”的观念,才能养成容忍的度量。     3、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宇宙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第三单元胸怀天下北征答案我的世界观答案北征一、填空题1、中国诗人中唯杜甫的称谓最多,但对杜甫最崇高的称谓是“      ”。2、杜甫诗歌与李白在诗歌艺术特征上的最大区别是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代表作是“三吏”与“三别”,“三吏”包括《      》、《      》、《     》,“三别”是《     》、《      》、《      》。3、《北征》全诗七百字,一诗体裁是            长诗。 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北征》一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杜甫五言古体长诗中最长的作品      B、涉及了安史之乱的具体事件 C、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D、表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造成的巨大创伤  E、写出了战乱中亲人相逢的复杂情感2、关于《北征》的艺术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B、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C、人物形象鲜明   D、措辞老成持重  E、风调沉郁顿挫三、简答题1、《北征》诗的思想内容? 2、诗作的艺术特色?3、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中“诗史”的代表作?4、分析《北征》一诗的结构特点。我的世界观一、单项选择题1、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      )A、为别人而活着                    B、崇尚简朴生活C、对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            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 2、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向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爱因斯坦从这两句话中得到的主要启发是(   )A、安慰    B、宽容  C、责任感       D、幽默感3、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的理想”,指的是(  )A、崇尚专制与暴力   B、贪图安逸与享乐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D、相信死后灵魂仍活着4、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是指(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B、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执着追求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5、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B、崇尚民主,反对专制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D、承认赏罚分明的上帝6、爱因斯坦认为,摆脱“生活空虚”的途径是(       )A、以安逸享乐为生活目的             B、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C、对人对己都采取宽容态度           D、相信有一个赏罚分明的上帝 二、多项选择题1、《我的世界观》所体现的主要人文精神有(       )  A、生命短暂,人是为别人而活着的B、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C、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D、对真善美的宗教感情和献身精神  E、深感创造精神和人际真情的可贵2、下列爱因斯坦的话语,体现了“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有(        )A、“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               B、“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D、“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E、“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3、《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了作者的(        )A、人生观                   B、科学贡献           C、政治理念    D、宗教感情                 E、哲学思想 4、《我的世界观》的主要风格特点有(       )A、青春朴实                 B、深刻尖锐          C、坦诚自然              D、简明清晰                 E、幽默风趣 三、简答题1、人生观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谈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他的人生观是怎样的?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四、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一)材料一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泉源。1、这里所说的“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什么意思?2、“每一个人的行为”三句说明了什么3、爱因斯坦从叔本华的话中得到什么启发 4、这段话包含着一个怎样的宇宙观念(二)材料二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1、从这里看,作者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3、哪里体现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三)材料三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1、爱因斯坦所说的“奥秘”指的是什么? 2、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什么?3、什么地方体现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北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诗圣2、《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五言古体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DE 三、简答题1、通过诗人亲身经历来的所见所闻,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给国家与人民与自己家庭带来的灾难,抒发战乱亲人向具备喜交加的复杂情感。抒发诗人复兴国家、收复两京的主张、期望和信心,书写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鼓励唐肃宗建立辉煌大业。 2、其一,体制上规模宏大。是杜甫诗作中最长的五言古体长诗,规模宏大,以史家笔法开头,措辞老成持重,体现了顾问奏章般庄重的风格,其二,内容上高度的写实性与细节描写。 其三,语言上以赋为主,兼用比兴,夹叙夹议。3、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艺术地呈现了当时生活实景与思想感情。4、《北征》章法缜密。诗作总体结构安排上先说时事,再叙自己的行程,首尾呼应。第一段写返家之前辞别皇帝的经过。第二段写返乡途中的所见所闻第三段详细描述到家后的景象。抒发战乱亲人向具备喜交加的复杂情感。第四段记述“回纥借兵”事件,表达出诗人对此事的看法,抒发诗人复兴国家、收复两京的主张、期望和信心。第五段回顾“马嵬兵变”,写都城长安百姓的期待,鼓励唐肃宗建立辉煌大业。全诗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体现了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章法。我的世界观【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B    6、B    7、B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DE     3、ACD      4、ABCD三、简答题1、我不相信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人要有自律意识与宽容情怀。我的人生理想最求真善美,反对财产、虚荣与奢侈。我的生活准则,为国家、家庭、朋友、亲人服务,同时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与社会批判力。2、(1)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态度坦诚。(2)行文有条理,深入浅出,具有逻辑性。(3)语言朴实,真诚。四、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一)1、指的是人类完全掌握了客观规律后所达到的绝对自由。2、这三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限制。3、主要启示是:既然人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那么,对人对己都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4、以上三层意思中都体现着一个关于客观世界、关于人的认识的基本理念: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二)1、生活理想:坚守和追求善、真、美。2、这里强调了使生活不空虚的两个因素:一是葆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二是“全神贯注于”对客观世界“奥秘”的探求。3、爱因斯坦认为“客观世界”是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这明显体现出“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无限”的基本理念。(三)1、这里所说的“奥秘”指的是:“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的发源地”,那些“我们所不能洞察”、而“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简言之,就是宇宙的、科学的、美的真正所在和根本原理。 2、这里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对“奥秘”的敬畏之情和执著追求,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全神贯注和献身精神。3、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的地方:认为“有某种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认为“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而不能达到终极性认识。 第四单元浩然正气张中丞传后叙答案正气歌并序答案张中丞传后叙一、单项选择题1、《张中丞传后叙》的最大特色是(          )  A、着重补叙    B、着重刻画人物  C、叙事与议论并重  D、分叙主要人物事迹2、描写南霁云的细节有(         )  A、记忆超人    B、拔刀断指      C、抽矢射贺兰      D、怒则须髯张3、《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主要正面人物是(        )   A、张巡张籍雷万春      B、李翰张巡  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衬     B、心理刻画      C、表情描写        D、侧面烘托5、在《张中丞传后叙》“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的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        )  A、对偶和对比   B、对偶和反衬    C、排比和对比      D、比喻和暗示6、《张中丞传后叙》中张巡、许远坚守的孤城是(         )  A、徐州         B、汴州          C、睢阳            D、洛阳7、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这一主张的文学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柳宗元8、《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阴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        D、心理描写 二、多项选择题1、《张中丞传后叙》的主要内容有(        )A、为许远辩污                           B、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       C、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D、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E、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2、《张中丞传后叙》中,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地方有(       )A、贼兵南下,“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以二数”                           B、睢阳被围,“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C、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D、霁云射矢明志,“贞元中”,“船上人犹指以相语”E、将就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3、《张中丞传后叙》中,表现张巡的性格特征有(          )A、为国让贤                         B、从容镇定    C、视死如归                         D、忠贞刚烈E、博闻强记4、《张中丞传后叙》中,刻画南霁云性格的典型细节有(       )A、拔刀断一指                       B、食爱妾之肉   C、就戮时不变色                     D、射矢以明志E、背诵《汉书》5、《张中丞传后叙》中,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开始,以此诟远”的谬论时,所用的比喻有(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C、“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  D、“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E、“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三、解释带点的字词1、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2、远虽材若不及巡者。3、将其创残饿赢之余……4、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5、士卒仅万人6、颜色不乱7、必以其言为信 8、弃城而逆遁9、其讲之精也。10、巡因一见问姓名。 11、以此诟远。12、然尚恨有缺者。13、授之柄而处其下。 14、具食与乐,延霁云坐15、不能通知二父志。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2、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3、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4、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自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配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1、作者选用了哪些细节刻画南霁云的形象?2、从这段文字看,南霁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3、本段中除了用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南霁云外,还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正气歌并序一、填空题1、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是                (朝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2、文天祥所作《过零丁洋》诗中的两句“                            ,                 ”是他爱国精神品格的写照。他在狱中也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二、单项选择题1、对于人的高尚精神操守,孟子曾提出了(             )的著名主张。  A、舍生而取义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D、留取丹心照汗青2、在《正气歌》中,作者列举十二个典型的事例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排比     C、顶真      D、夸张三、多项选择题1、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广泛采用了对比手法,其中包括(        )A、正气与邪气对比B、个体命运与历史进程对比C、物质环境与精神力量对比D、死亡威胁与自己的从容淡定对比E、道义和利益对比2、《正气歌》中作者所列举的典型人物有(       )A、张良       B、苏武     C、张巡      D、诸葛亮     E、董狐四、简答题1、《正气歌》是文天祥在怎样的处境之下创作的? 2、《正气歌》一诗中超强精神震撼力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张中丞传后叙【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D  5、A  6、C  7、C  8、A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DE  3、BCE  4、AD  5、BD三、解释带点的字词1、尤:责备    2、若:似乎           3、将:带领创:伤     4、以:因为5、仅:近      6、颜色:神气、面容   7、信:真              8、逆:预先9、讲:考虑    10、因:凭惜          11、垢:诽谤           12、恨:遗憾 13、柄:权柄   14、延:请            15、通知:明白,了解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到即将死亡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一定有一个地方先得病。2、人相互作为食物即将吃完.即使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期而知道死的时间了。3、在这时放弃城池而求活命者。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拥有强大的军队而坐观成败的四周都是。4、他们坚守着一座城池.捍卫着整个天下.率领着干百名越战越少的士兵.抗击着日益增多的百万军队。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两个细节:拔刀断指,射塔明志。2、嫉恶如仇,忠贞刚烈。3、一是对比反衬:用贺兰的卑劣行径反衬南霁云的凛然正气;二是侧面烘托:以“一座大惊”来烘托南霁云的壮烈举动。正气歌并序【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南宋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气歌二、单项选择题:1、C   2、B三、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E四、简答题1、文天祥在囚禁中,求生不能,求逃不成的处境中,将要慷慨赴义的时候写下的,表明心志的作品。2、《正气歌》诗是以精神震撼力见长的。这种力量的产生源于三个方面:(1)面是立意高远,把个人的精神操守同天地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从开始的“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到后面的“贯日月”、“天柱”、“地维”,赋予这一“正气”以最高的价值;(2)采用强有力的排比手法,中间列举的十二位“典型”。作者一气灌注,产生沛然不可阻挡的感觉。中间句式有所变化,更生跌宕慷慨的效果;(3)采用对比手法。正气与邪气对比,物质环境与精神力量对比,死亡威胁与自己从容淡定对比,在对比中凸现出正气的崇高与伟力。第五单元冰雪肝胆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答案纪念傅雷答案纪念傅雷一、填空题1、《纪念傅雷》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2、傅雷是著名翻译家,主要译有罗曼·罗兰的《                 》、巴尔扎克的  《               》、  《               》等等。  二、单项选择题1、《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2、《纪念傅雷》一文中用以赞美傅雷品格的“浩然之气”一词,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史记》3、《纪念傅雷》开头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A、顺序           B、倒叙             C、插叙           D、平叙4、傅雷的个性特点是(            )  A、孤傲           B、深沉            C、狂放           D、刚直5、作为一篇记叙文,《纪念傅雷》所采取的议论方式是(        )A、夹叙夹议       B、叙后评议       C、寓理于情      D、含而不露6、《纪念傅雷》中贯穿作者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        )A、傅雷的翻译工作                    B、傅雷的三次发怒 C、傅雷的撒手西归                    D、傅雷的人格价值7、傅雷刚直个性的社会品格是(           )A、报销知己,深谋远虑                 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C、坚持真理,刚正不屈                 D、勤勤恳恳,无私奉献8、作者写《纪念傅雷》的主要用意是(         )A、“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B、“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C、“这种刚直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D、“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属于悼念性散文的有(            )A、《正气歌》              B、《张中丞传后叙》C、《徐霞客传》            D、《纪念傅雷》E、《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纪念傅雷》的主要写作特点有(           )A、开头用倒叙方式           B、以“怒”为叙事线索C、人物性格特点鲜明         D、采取叙后评议方法E、短小精悍,质朴深情 四、简答题1、傅雷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回忆的?开头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一九三九年……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一九六一年……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一九六六年……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而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请回答: (1)一九三九年的“怒”反映了傅雷什么样的性格。 (2)一九六一年的“怒”反映了傅雷什么样的性格。  (3)一九六六年的“怒”反映了傅雷什么样的性格。2、材料二: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年轻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积累之后,他才成为最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傅雷之死完成了他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请回答:(1)傅雷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他的“崇高品德”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说刚正品德“难得见到”?(3)作者认为浩然正气养成的根基是什么?(4)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王禹偁2、屈身不屈于道二、单项选择题1、B2、D(A,这样……的样子;B因,在;C的助词无义;) 3、D(除此这外,还隐含了宦途失意的情怀)4、D(“与我的同志们”应为“与我志趣相同”)5、A三、解释有下划线的字词句1、挹:酌、舀取。2、幽阒:寂静;辽夐:辽远。3、刳:剖、削;比:全、满;4、同志:志同道合;嗣:继承;葺:修缮。5、稔:谷物一熟叫做一稔,引申为一年。6、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7、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了。”四、简答题1、不矛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一文主要体现了作者对“屈身而不屈于道“的高尚人格操守的坚持。竹楼之”易朽”与“不朽“的议论,表达了这样的象征意义:竹楼的形质固然会很快腐朽,但贬居于竹楼中志士仁人的品格境界却是不朽的。2、文章在构思方面采用了相反相形的对比写法。其中有齐云、落星、井澣(此字无三点水)、丽谯等高华名楼与简陋竹楼的对比,有“贮妓女、藏歌舞”的骄奢淫逸与“焚香默坐,消遣世虑”的“骚人之事”的对比,有竹楼形质易朽与其象征的不朽人格操守的对比。这些对比,无不突出了黄州竹楼景物之幽美,作者内心之恬静和人格形象之高洁。  纪念傅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施蛰存2、约翰·克里斯朵夫     欧也妮·葛朗台二、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D  5、B   6、B   7、C   8、D三、多项选择题1、BD  2、ABCDE四、简答题1、本文作者突出傅雷的“怒”,但其“怒”绝不只是个人的脾性,而是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2、本文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把自己与傅雷几十年的交往、生活事情层次清楚地记叙出来。开头用了倒叙的叙述方法。从现在写起,非常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1)近于狂妄的刚直。   (2)直率的刚直。   (3)不堪凌辱,以死抗争的刚直。2、(1)刚直。坚持真理,刚正不阿。(2)一是浩然正气极其崇高,历来少见。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知识分子中尤其少见。(3)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积累之后。(4)召唤中国的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正气。第六单元洞明世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答案断魂枪答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填空题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           、          、          。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2、鲁迅的代表小说集有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等。二、简答题1、试分析本文的驳论结构。 2、指出文中所用的比喻及其表达作用。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一)材料一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1、第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最后一句最初发表时被删去了,你认为是删去好,还是不删好?3、文中加线的“这”指代什么?(二)材料二  中国人(1)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2)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眲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3)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4)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已去看地底下。1、“搽(3)”字汉语拼音___,词义指______。“诓(4)”词义指______。2、“中国人(1)”指哪些人?“中国人(2)”指哪些人?3、“脂粉”、“筋骨”、“脊梁”分别指什么? (三)材料三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1、这段话中“人们”的谓语是(        )A、是        B、少          C、现在         D、何尝少2、“被摧残”、“被抹杀”,“消灭”的主语是(     )  A、人们     B、他们         C、大家         D、中国人 3、“那”指代的是(     )A、这一类的人物                   B、他们不为大家所知道的事实C、将“失掉自信力”的说法加于全体中国人 D、将“失掉自信力”的说法加给有的中国人4、这段话中的“人们”、“他们”、“大家”、“中国人”、“一部分人”等人称代词,分别指代的是(        )  A、自古以来的人,有自信力的人,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为资产阶级效劳的人。B、承前指“埋头苦干”等四类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当时社会   人;泛指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C、“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全体中国人,中国的人们,少数统治者。  D、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普通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少数反动文人。断魂枪一、填空题1、老舍原名舒庆祝春,中国现代著名           、             。2、老舍的作品充满着地域文化色彩,被称为“         ”十足的“市井文学”。 3、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          》,短篇小说代表作有  《           》。话剧代表作有《            》。二、单项选择题1、《断魂枪》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后文人物性格展现的主要作用是(        )A、设置一个让人物充分表演的舞台B、制造一种推动故事发展的气氛C、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D、衬托种种落后于时代的人物心态2、沙子龙的镖局改客栈的主要原因是(           )A、时代变了,须重谋经济来源B、时代变了,沙子龙主动求变C、时代变了,沙子龙不得不变D、时代变了,武艺已没有意义3、沙子龙的主要个性特点是(        )A、乐观开朗                   B、争强好胜C、保守落后                   D、落寞孤傲4、下列人物中,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A、沙子龙                     B、王三胜C、孙老者                     D、小顺子5、《断魂枪》的中心旨意是(       )A、赞扬武林英豪               B、批判传统文化C、呼唤精神觉醒               D、展现社会理想6、《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7、孙老者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争强好胜                   B、乐观开朗C、落寞孤傲                   D、有时代感8、《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是(        )A、直接心理描写               B、言行神态白描C、自然景物烘染               D、援譬设喻暗示三、多项选择题1、《断魂枪》中的人物形象有(        )A、沙子龙                B、冯钟越             C、孙老者   D、傅怒庵                E、王三胜2、沙子龙的性格特征有(          )A、武艺高强              B、有时代感           C、争强好胜   D、乐观爽朗              E、落寞孤傲3、下列行为描写,属于沙子龙的有(        ) A、镖局改客栈            B、到土地庙卖艺       C、夜深人静熟习枪法 D、登门求艺              E、坚持“不传”4、《断魂枪》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0A、以社会环境描绘烘托人物性格B、人物性格特点鲜明生动          C、善用白描手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D、通过对比方法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E、语言简练生动,极富表现力 四、问答题1、 《断魂枪》中的沙子龙、孙老者对传统武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态?有何典型意义?2、 王三胜、孙老者对刻画沙子龙地形象有什么作用?3、《断魂枪》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展开的背景是什么?4、“欲扬先抑”手法是如何展开、运用的?、《断魂枪》的人物描写方法?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材料“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沙子龙下了台阶,也抱着拳:“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不传?”  “不传!”   ……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扛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根据上文内容,分析四个“不传”对刻画沙子龙形象的作用。2、材料二:拉开架子,他打了趟查拳:腿快,手飘洒,一个飞脚起来,小辫儿飘在空中,象从天上落下来一个风筝;快之中,每个架子都摆得稳、准,利落;来回六趟,把院子满都打到,走得圆,接得紧,身子在一处,而精神贯串到四面八方。抱拳收势,身儿缩紧,好似满院乱飞的燕子忽然归了巢。(1)“贯串”的含义。(2)文中主要描写了打拳的哪几方面特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狂人日记》2、《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二、问答题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就采用了驳论证的方法。文章在树靶子的过程中,先摆出对方的论据:两年以前,总自夸地大物博;后来又“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并且承认这些都是事实。进而推出对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在批驳的过程中,作者首先就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这些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无法证明 “中国人”曾经有过“自信力”。既然“不曾有过”,当然也就无所谓“失掉”,对方的论据无法证明论点,从而证明了对方论点是错误的。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上段文字用了四处比喻的修辞。它们是:   “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状元宰相”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发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言论;“地底下”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这些隐晦语和嘲讽语的运用,正是为了当时战斗的需要,字里行间,充分表明鲁迅先生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一)1、过渡2、不删好。因为这句话指出了求神拜佛的后果。3、国联就渺茫(二)1、“搽”字chá,词义指涂抹。“诓”词义指欺骗。2、“中国人(1)”指当时以国民党为代表的部分中国人。“中国人(2)”指主要代表中国脊梁的大部分中国人。3、“脂粉”指一开始自夸地大物博、后来只希望国联、最后一味求神拜佛丧失自信的以国民党为代表的部分中国人,“筋骨”、“脊梁”指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战斗的中国人。 (三)1、D   2、B    3、C    4、B断魂枪【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小说家、戏剧家2、京味3、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断魂枪   茶馆二、单项选择题1、D  2、C   3、D    4、A  5、C   6、C    7、B    8、B三、多项选择题1、ACE     2、ABE     3、ACE    4、ABCDE四、问答题1、沙子龙过去开镖局,是武艺高强的拳师。他是处于醒了又未必真正觉醒的复杂心态中。他对时代变化表现了一种消极没落的心态,他并不积极跟随时代前进,内心深处对过去无限依恋、欣赏而又无可奈何。说明沙子龙是一个过去时代的人物,并未真正觉醒。沙子龙的复杂心态有其代表性,这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社会巨变之际有其代表性。这是沙子龙形象的典型意义。孙老者干巴直率,虽年纪很大而仍有积极上进之心。属于对时代变化的不敏感的绝大多数。小说主要通过孙老者等次要人物来表现沙子龙的典型人物形象。2、主要指通过对王三胜、孙老者的描写,凸现、衬托主要人物沙子龙的性格、心理。  ①王三胜好吹嘘,性格不太好。孙老者干巴直率,虽年纪很大而仍有积极上进之心。他们两人对时代变化的淡漠对照凸现了沙子龙对时代变化的灵魂震撼之深;  ②他们的争强好胜对照烘托了沙子龙的消极保守,自甘没落;  ③他们的外露性格和沙子龙的深藏不露的性格也构成对比。小说在(次要人物)王三胜、孙老者身上着力描写,而对主要人物沙子龙所用笔墨却并不多。孙老者武艺高强,但沙子龙的断魂枪会胜过孙老者。这是以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3、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已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老大自居的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与思想文化,猛烈冲击着古老中国的政治经济传统文明,“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时代特点之一是:“东方的大梦没法不醒了”。 4、主要通过王三胜的极力“引荐”,孙老者的极力“领教”两个部分展开。5、描写手法:一是白描,二是对比烘托。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全文主要通过“不传”两个简短的字反映沙子龙复杂的心态。面对孙老者的“请教”,他斩钉截铁的拒绝不传,而当他夜静人稀,想起当年的威风时,又在内心深处对过去无限依恋、欣赏而又无可奈何。2、(1)贯通、串通。(2)快、稳、准、利落 第七单元以史为鉴咏史答案卖书记答案咏 史一、填空题1、龚自珍,一名巩祚,字      ,号      ,浙江      (今杭州)人。   代著名    、      家和         家,著有                 。2、龚自珍是嘉庆、道光间提倡通经致用的               派的重要学者,主张               ,抵御外侮,曾积极支持         禁鸦片烟。诗、文、词各体兼长,其诗            ,              ,             ,            。二、词语解释题1、金粉:2、狎客:3、团扇: 4、稻粱谋:三、简答题1、龚自珍的诗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他的诗作大致可分为哪几类?请分别列举其代表作品。 2、龚自珍是首开近代新诗风的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艺术形式上的鲜明独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龚自珍的《咏史》诗蕴含怎样的深刻内涵?卖书记一、填空题1、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    ,原籍       ,曾任《       》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作家。著有《         》、《         》等书。其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曾获首届     文学奖,《     》、《           》分别获全国第三、四届优秀短篇小说奖。2、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       ,       ,       ,       ,这是李国文散文随笔的鲜明特色。二、词语解释题1、一掷千金: 2、癖好:3、兴味索然:4、诚惶诚恐:5、琳琅满目: 6、鳞次栉比: 7、恣意: 8、皈依: 9、匪夷所思:10、湮没:11、不可救药 12、厚古薄今: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第二次卖书,是六十年代饿肚子的结果了,不但卖书,说来也无所谓丢人的,甚至连并不多余的衣物也卖了,有什么办法,饿啊!辘辘饥肠光靠酱油冲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越喝越浮肿。夜半饿醒了,就得琢磨家中还有什么可以卖的?救命要紧,压倒一切,人到了危殆的时候,求生的欲望也益发强烈。卖,凡能变成食物的,都可以出手。我真感谢中国书店的收购部,当时能以六折的价钱收购完整的不脱不缺的期刊报纸,真是起到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作用。舍得也好,不舍得也好,我和我的妻子,为了糊这张“口”,将保存了好多年的杂志,用车推到现在西单购物中心原来商场里的中国书店,全部卖掉了。当时,最凄怆的莫过于那套《译文》了,也就是现在的《世界文学》,当我从小车往书店柜台上装的时候,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把朋友的一份友情也卖了,这是我直到今天也不能释然于怀的。因为茅盾先生在解放后将它复刊时,适我在朝鲜前线,没能及时买到,等我回国后订了这份刊物,总是以未有最初几期为憾,像王尔德的《朵连格连的画像》就在复刊的前两期上。于是我好一阵子满北京城地找,希望补成全璧。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别扭,想得的得不到,想推的推不掉,人际关系也是这个道理,你把他当作至交,他却在背后干出卖你的勾当,而且令人厌恶的是,这类人言必马列,正襟危坐,其实肚子里装的龌龊,比墨斗鱼还要黑,绝对可以做到吃人不吐骨头地心毒手辣。相反,也有血性汉子,或许说些话,做些事,并不尽合你意,但在关键时刻,他的肩膀决不脱滑,使你觉得这个世界尚有好人在,真情在,否则,也着实让人绝望的了。一九五七年,有位作家(后来证明不过是个作家混子而已,这大概也是个规律,一个作家倘写不出作品,或压根儿也不会写作品,便只好像天津三不管、北京天桥那种地痞加流氓似的靠耍嘴把式来霸占地盘。过去这样,现在也还是这样,古今同此一理)恨不能由于我写了一篇《改选》,把我送去劳改,他好立功受奖。这位写不出作品,却想吃蘸人血馒头发迹的老兄,一面假惺惺地如何如何对我表示知己,一面到处收集材料,欲置我于死地。就是曾经将他自己的《译文》前几期让给我的这位老同学,在这位小丑作家前去向他调查我的时候,很说了几句公道话,惹得这个反右英雄回机关来破口大骂,声言凡与我有来往者,皆可打成右派云云。这样,我的老同学受我一点政治上的牵连,在那时的中国,自是意料中事。就是他,知道我在找《译文》,便说:“你要哪一期,你拿走好了!”“你呢?”我看他书架上整整齐齐地从复刊第一期起排列着,有些不忍心。他说:“既然你喜欢……”他就是这样一位敢把心掏给你的人。所以,当我站在中国书店的柜台前,由于生计所迫,不得不卖掉这些译文的时候,我犹豫了。这其中有几本杂志包含着朋友的一份心意啊!也许我应该留下来,以便将来使他那一套《译文》得以完整地保存。可是,中国书店的收购条件,必须是不缺期的才能六折,否则,就要你把书往磅秤上堆了。原谅我吧!老同学!我太需要钱了,因为我太饿了。后来,我从外地又回到北京来,他却由北京到外地去了,难得见面一次,话题也不免太多。但这件绝非小事的细节,我总是忘了告诉他一声。当然,他那豪爽任侠的性格,即使知道,至多也是一笑而已,才不会放在心上。去年,他因病辞世,收到他的讣告,马上想到了他那几本被我卖掉的《译文》,为未能使他了解,而成了我永远的遗憾了。其实,六十年代那最饿的日子里,他和我一样,也浮肿来着,也冲着酱油汤喝来着,想到这里,除了遗憾,更有不能释然于怀的歉意了。 1 、上面节选的文字,叙写了作者的什么经历?反映了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2、上述文字中作者刻画了哪几种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从为人处事角度看,对你有何启发?3、从所选内容来看,作品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咏 史【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璱人;定庵;仁和;清;学者;文学家;启蒙思想家;《龚自珍全集》。2、今文经学;改革弊政;林则徐;善抒感慨,议论纵横;想象丰富;豪放瑰丽。二、词语解释题1、古代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诗中借指景象繁华。2、权贵豪富豢养的亲近的清客。3、圆扇,古代宫妃、歌伎常手执白绢团扇。4、本指鸟类寻觅食物,转指人们为衣食奔走。三、简答题1、龚自珍的诗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危机,揭露政治弊端。此类作品有《咏史》、《己亥杂诗》(不论盐铁不筹河)、(只筹一缆十夫多)等。第二类是呼唤社会变革,追求朦胧理想。代表作品有《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浩荡离愁白日斜)。第三类是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抒发自身遭际的复杂感受。代表作品有《夜坐》、《秋心三首》。2、龚自珍诗歌艺术形式上的鲜明独创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龚自珍的诗歌主要是围绕社会政治着议抒慨,而其着议抒慨,既富有概括力,含意深远,又多以象征隐喻,富有形象性。(2)龚自珍的诗歌深受《庄子》、《离骚》的影响,既有庄子闳大的胸襟、生动奇特的艺术形象,也有屈骚瑰丽的词采、香草美人式的比喻,豪迈纵横,飞动郁勃,极富力度(3)艺术形式和语言风格灵活多样。龚诗的语言揉合了文士的才华、学者的积养、英雄的抱负、仙侠的气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璀璨瑰丽,也有平易通俗,可谓清奇多彩,不拘一格。3、龚自珍的《咏史》诗是一首抨击时弊之作,题为“咏史”,实为讽今。诗作尖锐地刻画出士林专意追逐个人的功名利禄而对朝廷得失、国家安危漠不关心的卑琐情状,对清王朝政治的腐败透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同时,也交杂着对于民族前途的绝望和希望。卖书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上海;江苏盐城;《小说选刊》;《评点〈三国演义〉》;《莎士比亚传》;茅盾;《月食》;《危楼纪事之一》。2、纵横天地;借古道今;以心抒性;针砭时弊。二、词语解释题1、一扔千金。2.对某种事物的特殊爱好。3、没有什么兴趣的样子。4、惶恐不安。5、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6、象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排列(用来形容房屋等秘级)。7、任意、任性。8、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也做归依。9、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10、埋没。11、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12、在学术研究上,重视古代,不重视现代。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节选部分叙写了作者第二次卖书经历:因饥饿无奈而忍痛卖书。反映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称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不重视生产,一味搞阶级斗争和各种政治运动,导致民生凋敝、经济严重困难所造成的物质极端贫乏。2、节选内容中作者描绘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人物:一种人,“你把他当作至交,他却在背后干出卖你的勾当,而且令人厌恶的是,这类人言必马列,正襟危坐,其实肚子里装的龌龊,比墨斗鱼还要黑,绝对可以做到吃人不吐骨头地心毒手辣。”“一面假惺惺地如何如何对我表示知己,一面到处收集材料,欲置我于死地。”另一种人,是“有血性汉子,或许说些话,做些事,并不尽合你意,但在关键时刻,他的肩膀决不脱滑,使你觉得这个世界尚有好人在,真情在。”一位“曾经将他自己的《译文》前几期让给我的这位老同学,在这位小丑作家前去向他调查我的时候,很说了几句公道话。”作者既讽刺、鞭挞了“想吃蘸人血馒头”谋求私利的“老兄”,同时对善良正直、坚守良知、坚持正义的“老同学”充满敬重、感激之情。常言道:患难时刻见真情。作者的亲身经历也验证了这一点,这就启示我们,自己应努力做善良正直的人,决不能为谋私利而做昧良心的事,否则会遭人唾骂,也辱没自己做人的尊严。同时,自己交友也要谨慎,要近“君子”,远“小人”。3、从节选内容看,作者虽然似乎写的只是个人琐碎的“卖书”小事,但却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折射出当时那个特殊年代人们性格被扭曲、内心充满痛苦的真实状况。启人深思,使人警觉。第八单元故园深情别赋答案二月兰答案别 赋一、填空题1、江淹(444—505),字     ,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  朝著名     家。江淹擅长写           ,文辞清丽,遣词精工,情思要眇,尤以《     》、《       》驰名,著有《         》。2、这篇赋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         、         、         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       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2、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3、日下地而沉彩。 4、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5、惊驷马之仰秣。6、乃有剑客惭恩。7、露下地而腾文 8、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三、翻译句子1、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2、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3、割慈忍爱,离帮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4、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二月兰一、填空题1、季羡林是       家、         家、     家、     家、     家。季羡林散文属“         ”一派,集史、识、才、情于一体,是当代“         ”散文的代表之一。 2、季羡林先生主持编纂的《               》、《         》、《          》、《           》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著有24卷《           》。3、季羡林的散文风格     、     ,是不曲不隐的     写作。昔年清代黄遵宪倡导“我以我手写吾口”,季羡林则是“             ”。季羡林散文的文字         ,平淡如水,没有华丽词藻,而其中对生活的感悟却           ,质胜于文,不舍本逐末以辞害义。二、词语解释题1、凌驾: 2、淋漓尽致: 3、迷离恍惚:5、怡然自得:6、恩赐: 7、殚思竭虑:8、憨态可掬:9、世态炎凉:10、否极泰来:11、耄耋: 12、一清二白:13、兀自: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材料一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势了。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我在迷离恍惚中,忽然发现二月兰爬上了树,有的已经爬上了树顶,有的正努力攀登,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我这一惊可真不小:莫非二月兰真成了精了吗?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二月兰丛中的一些藤萝,也正开着花,花的颜色同二月兰一模一样,所差的就仅仅只缺少那一团白雾。我实在觉得我这个幻觉非常有趣。带着清醒的意识,我仔细观察起来:除了花形之外,颜色真是一般无二。反正我知道了这是两种植物,心里有了底。然而再一转眼,我仍然看到二月兰往枝头爬。这是真的呢?还是幻觉?——由它去吧。自从意识到二月兰的存在之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认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自己也有点吃惊了。1、划线语句中作者笔下的二月兰有什么特点? 2、加着重号的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二月兰与作者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找出表明二月兰与作者联系的关键语句。 (二)材料二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这真是多此一举,然而没有法子。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 ,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离开时,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当小保姆杨莹还在我家时,她也同小山和二月兰结上了缘。我曾套清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旅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小莹也回了山东老家。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带走了。虎子和咪咪我也忆念难忘。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1、划线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有什么特点? 2、第3段中“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写法上有什么新意?3、文中“午静携旅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有什么深刻含义?4、加着重号的语句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起到什么作用?别 赋【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文通;南;文学;抒情及体物小赋;《别赋》;《恨赋》;《江文通集》。2、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划;齐梁。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心神沮丧的样子。2、缓慢而行的样子。3、落日余晖消失。4、徘徊不进的样子5、马进食,文中指马仰头。6、感恩。7、纹彩闪烁。8、乘御鸾凤。三、翻译句子1、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2、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3、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4、至于深秋的霜露象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时光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二月兰【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语言学、比较文化学、佛学、翻译、散文;“学者散文”;“老生派”。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季羡林文集》。3、平实、诚挚;本色;“我以我手写吾心”;平白浅近;醇厚如酒。二、词语解释题1、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2、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3、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4、云霄和天河,指天空。5、形容喜悦,自得其乐。6、泛指因怜悯而施舍。7、费尽心思。8、朴实、天真的样子。9、指有钱有势人就巴结,无钱无势,人就冷淡。10、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11、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12、表示很清楚,很明白。13、仍然,还是。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一)1、把二月兰写得极平凡,又写得极其绚烂,极其富有生命的野性与活力。     2、拟人     3、作者的记忆深处许多人和事都与二月兰有关,是眼前盛开的二月兰引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对往事的追忆。表明二月兰与作者联系的关键语句是“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二)1、划线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作者引用诗词名句,与俚语土话,错杂相间,在淳朴恬淡、天然本色中追求繁富绚丽的美。     2、作者在如行云流水般的句子中,偶尔插入生动形象的、诗一般的句子,读起来给人以生动活泼的印象。     3、“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原先很寻常的场景,当它随风而逝,永不再来时,回忆时是何等的使人心碎!回首往事时,浮现于人们眼前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所谓最辉煌的时刻,而是那些最平凡而又最亲切的瞬间!作者以他内心深邃的哲理,引出了二月兰所蕴含的、从来不为人知的深刻内涵。事虽是极其琐细而平凡的,情感看似平静但内心却波澜翻滚,感触至深。     4、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沉重与哀痛。第九单元礼赞爱情湘夫人答案沈园二首答案湘夫人一、填空题1、“楚辞”是形成于_____时期__  地方的一种新诗体,   ___是最重要的楚辞作家。2、屈原名_  _,战国后期___国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体”。他的作品有《离骚》、《       》、《          》、《          》等,《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最长的      主义抒情诗。3、《九歌》是诗人屈原根据楚国           加工创作的一组___         乐歌,“九”是虚数,“九歌”是古乐曲名。4、《湘夫人》选自《_    _》,它是优美的___   诗,内容是写               。5、楚辞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__       主义传统。 二、单项选择题1、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        )以后的一种新诗体。A、《诗经》    B、《论语》    C、《孟子》        D、《离骚》2、楚辞大部分作品突破了(       )格式,且字数不等,长短不拘,随内容的需要交错运用;形式更趋于灵活多变,适于吟诵。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 3、《湘夫人》的抒情主体是(         )A、湘君       B、湘夫人         C、作者            D、祭祀者4、《湘夫人》所渗透的屈原的主要精神是(         )A、对流放遭遇的忧伤                   B、对完美人格的追求       C、对美好理想爱情的执著               D、对理想磨灭的失望5、《湘夫人》开头所表现的特定情境是(         )A、偶然邂逅       B、预约相会       C、期约不遇        D、期约而会6、《湘夫人》中描绘的“筑室兮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所体现的祭神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A、降神          B、迎神            C、娱神            D、送神三、多项选择1、楚辞是楚国文化的产物,是楚国的(      )的结晶,其丰富的想象、华美的文采、变化万端的形式,浓郁的宗教气氛,充分体现了楚地人民独特有美学追求。A、语言      B、宗教       C、音乐         D、民俗      E、艺术2、《湘夫人》是整体建构所体现的上古水神祭祀仪式的基本环节有(        )A、降神      B、迎神       C、求神         D、娱神      E、送神3、《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主要心情有(        )A、期约不遇的忧伤心情      B、反复追寻的急切心情       C、畅思理想的向往心情      D、终成眷属的喜悦心情E、暂且逍遥的自慰心情4、《湘夫人》的主要抒情方法有(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举止抒情                 E、借象征抒情5、《湘夫人》中的情景交融方式有(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移情于景      D、因情造景                 E、以景托情 四、简答题1、楚辞的特征是什么? 2、“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一句如何解释?3、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有几个层次?4、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沈园二首一、填空题1、陆游,字      ,号      ,晚号      。       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2、沈园的故址在今       禹迹寺南。3、陆游出生在   末年,正值   南侵,年轻时的他就立下“上马击狂胡”的壮志。高宗时应试礼部,名列前茅,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陆游生平做诗近万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        ” 4、《沈园二首》中陆游所怀念的人是         。5、诗中所用的唯一典故是“惊鸿”是指         。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陆游创作的?(     )A、《沈园二首》B、《钗头凤》   C、《示儿》   D、《夜雨寄北》2、诗中开篇第一句中的“画角”指(     )A、女性的发饰 B、一种植物 C、涂有色彩的军中乐器 D、涂有色彩的军中兵器3、陆游与表妹唐琬自小青梅竹马,婚后更是伉俪情深,恩爱非常。但陆游的(     )却对唐琬百般挑剔,不能见容,逼迫休妻另娶。A、父亲       B、母亲       C、祖父        D、祖母4、“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栏栅。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这首词的作者是(      )A、陆游      B、唐琬       C、李清照      D、李煜5、“曾是惊鸿照影来”中的“惊鸿”出自()A、曹操《观沧海》 B、曹植《七步诗》 C、曹丕《典论论文》 D、曹植《洛神赋》三、多项选择题1、下面词语中,能够反映本诗中情感方面的词语是(        )A、桥下春波     B、哀      C、伤心     D、惊   E、泫然2、下面文集中是陆游创作的有(        )A、《渭南文集》 B、《剑南诗稿》 C、《文心雕龙》 D、《沧浪诗话》E、《文赋》 四、简答题1、这首诗主要有哪三类语言构成?请举例说。2、翻译“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做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3、《沈园》(其一)是如何借景言情,来表达对往事的感伤的?4、《沈园》(其二)是如何运用反衬笔法,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湘夫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战国   楚国   屈原2、平  楚   九歌 天问 九章   浪漫主义3、民间祭祀乐歌    祭神    4、九歌  叙事抒情   神的爱情故事5、浪漫主义二、单项选择题1、A   2、A  3、A  4、C  5、C  6、C三、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DE    3、ABCE    4、ABD    5、BD   四、简答题1、句式参差多变,比兴手法的运用,具独创性的鲜明浪漫色彩。2、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3、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第二层,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第三层,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第四层,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4、整篇作品情感深沉,如诉如泣,语言华赡,意象丰富,在修辞上又多用比喻手法和排比句式,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 沈园二首【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务观 放翁 龟堂老人 南宋2、浙江绍兴3、北宋 金人 南宋四大家4、前妻唐琬5、宛若游龙,翩若惊鸿二、单项选择题1、D    2、C   3、B   4、B   5、D三、多项选择题1、BCD    2、AB四、简答题1、第一类是与时间有关的词语。如斜阳、非、复、旧、春、曾是。“斜阳”虽是实写,但诗人是在借此意象展示人生的黄昏。第二类是与空间有关的词语。如“城上”、“沈园”、“池台”、“桥下春波”等。城上点出沈园的所在,“沈园”正是四十多年前那出人生悲剧上演的处所。第三类是与情感有关的词语。如“哀”、“伤心”、“惊”等。“哀”透视诗人对人生无奈的感受。2、唐婉已离去四十年了,沈园的柳树也老得不吹飞絮了。自己也行将化做稽山上的土,但是还要忍不住来凭吊故人的遗踪,洒一把伤心的眼泪。3、第一首诗回忆与唐婉离异后在沈园邂逅的往事,写物是人非之悲。诗用借景言情的手法,以斜阳暗淡、画角哀鸣来渲染气氛,眼中之色、耳中之声无不凄凉哀怨,于是触动诗人的伤心情怀。第三句“伤心”二字由眼前景象转入回忆,第四句借桥下春波当年曾映照过唐婉身影,展现出深藏诗人心底那翩若惊鸿的美好形象。4、第二首诗表达对唐婉坚贞不渝的感情,写刻骨铭心之思。诗用反衬笔法,以“柳老不吹绵”——草木无情,来反衬自己四十年不变、至老弥坚的一往深情。自己将化为会稽山上的一抔黄土,仍要凭吊遗踪,泫然泪下,这是何等坚执的情感抒发!第十单元关爱生命谈生命答案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答案谈生命一、填空题1、冰心(1900—1999),原名   ,笔名   ,生于福州。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家。2、冰心在五四运动时期就积极参加爱国宣传活动,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小说《斯人独憔悴》、《去国》,诗集     、     等作品,成为当时最令人瞩目的女作家。1923年她赴美留学,以散文通讯的形式写下了        ,深受儿童的喜爱。3、《谈生命》以               和              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4、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分展开联想,这里“一江春水”侧重阐明              ,“一棵小树”侧重揭示             ,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二、单项选择题1、《谈生命》一文发表于1947年,作者时值中年。发表后任何选本都未曾选入,直至1999年才由(       )重新刊发。A、《青年报》    B、《文汇报》    C、《人民日报》    D、《文艺报》2、建国后,冰心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今人编有(         )A、《园丁集》     B、《晚晴集》     C、《冰心全集》  D、《冰心文集》3、冰心1923年赴美留学,以的形式写下了《寄小读者》,深受儿童的喜爱。 A、小说           B、日记           C、诗歌          D、散文通讯 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作品中,属于冰心创作的小说有(     )A、《斯人独憔悴》 B、《去国》 C、《繁星》 D、《春水》  E、《寄小读者》2、《谈生命》中,作者用来作为“生命”的象喻的是(        )A、一棵小草      B、一棵大树  C、一棵小树 D、一江春水  E、一条河流3、《谈生命》一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A、描写          B、说理      C、说明     D、抒情      E、叙述四、简答题1、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简要回答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2、简要说出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3、本文是如何用形象化手段来表达关于生命的哲理的? 4、谈谈本文在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5、结合本文,谈谈你对生命中快乐和痛苦的理解。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一、填空题1、《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从一个小女孩在一片草茎上发现       起笔,很巧妙地暗示了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2、《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使用了巧妙的隐喻,一滴水落入泥土,滋养稻谷,而小女孩的       、        、        直至       、       ,始终与这一滴水相关联,它与她的生命融成了一体。3、       是著名女作家迟子建近两三年来所创作的最新散文集。4、《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一大特点就是用              来提起下文。通过反复询问“这滴水哪里去了”?“死了吗”?最终道出了“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这个值得生命永恒探讨的话题。 二、单项选择题1、迟子建所创作的小说集是(     )A、《北极村童话》     B、《伤怀之美》    C、《树下》    D、《伪满洲国》2、迟子建许多作品的结尾大都呈现一种(      ),它集中地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温情主义世界观。A、大团圆结构       B、总分结构     C、开放式结构       D、回归式结构3、本文是一篇(     )的散文,从一个小女孩在一片草茎上发现一滴露珠起笔,为全文确立了一个诗意的语调。A、神话式          B、童话式            C、寓言式          D、议论式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是迟子建创作的散文随笔集(       )A、《北极村童话》      B、《伤怀之美》        C、《树下》   D、《听时光之舞》      E、《我的世界下雪了》2、迟子建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有()A、《树下》            B、《红豆》            C、《伪满洲国》D、《三生石            E、《命若琴弦》 四、简答题1、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命观? 2、作者怎样描写“她”在自己老伴去世时的感情?3、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什么是“语言的诗化”。4、本文用一滴水贯穿全篇,谈谈你对这种结构方式的看法。谈生命【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谢婉莹 冰心   翻译2、《繁星》《春水》 《寄小读者》3、“一江春水”“一棵小树”4、生命的力量 生命的价值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D三、多项选择题1、AB    2、BD  3、ABD四、简答题1、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2、最后一层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这正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点睛式的结论。3、“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作品描述了它们的行进和生长过程,生动形象,蕴藉含蓄。同时,揭示出生命的一般规律、生命历程中的艰难与幸福的辩证法,以及幸福含义的多样性丰富性,揭示了宇宙生命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4、都是纯白话,但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情思、意味深长。一滴水可以活多久【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一滴露珠2、成长 婚嫁 生儿育女 衰老 死亡3、《北方的盐》4、六个设问句二、单项选择题1、A       2、D    3、B三、多项选择题1、BD     2、A C四、简答题1、生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转换、循环、再生的生命观。2、她嫌她的丈夫比自己死的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3、所谓语言的诗化,不仅是指修辞层面上对节奏、声韵的美的追求,还包括作家遵循情感逻辑,通过语言叙述使读者在想象空间里进入诗的境界,在心里体验到一种诗意萦绕的美妙感受。4、小女孩在凝望水滴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这一情景的安排别具匠心,很巧妙地暗示了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它也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温情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拒绝生活中的苦难,但拒绝在苦难中的绝望和沉沦。它认为一切都有因,一切都可恕,一切都会变,一切都可盼,一切都是美。第十一单元亲和自然徐霞客传答案大自然在反抗答案徐霞客传一、填空题1、《徐霞客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徐霞客是明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他经30年考察撰成__________,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3、《徐霞客传》的文章脉络是按              顺序展开的。4、               ,客观记录人物的一生行事,是对人物传记的基本定位。二、多项选择题1、徐霞客的品质可归纳为(             )A、胸怀大志   B、孝敬父母   C、钟情山水   D、不畏艰险   E、有情有义 2、《徐霞客传》在写作上善于借鉴小说的笔法,主要有(          )A、渲染人物活动的环境 B、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其个性 C、用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手法叙述事件D、精细的细节描写E、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三、词语解释题绠汲  触隅  襆(fú)被  扳(pān)援   剧谈  负笈而去四、简答题 1、“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这句该如何翻译?2、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人也曾远游?试比较这几个人的远游与徐霞客的不同之处。3、你认为徐霞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对于徐霞客喜欢山水这一志趣,他的母亲持什么态度?而徐霞客又是如何回应的?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1]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2]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如东西洞庭、阳羡、京口、金陵、吴兴、武林、浙西径山、天目、浙东五泄、四明、天台、雁宕、南海落迦,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3],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这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貜父为伴侣,儚儚粥粥,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扳绝磴上十数里,正德间白云、云外两僧团飘尚在。复上二十馀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已而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入闽。登武夷,泛九鲤湖;入楚,谒玄岳;北游齐、鲁、燕、冀、嵩、雒;上华山,下青柯枰,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繇终南背走峨眉,从野人采药,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抵峨眉,属奢酋阻兵,乃返。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归,过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二经,山川两戒,自纪载来,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磵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注】[1]博进:赌博所输的钱。[2]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3]悬度绠汲:以悬索度山谷,攀绳登山,如绠之汲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上华山,下青柯枰,心动趣归。                   趣:情趣B、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     力:用力,努力C、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               凌:登上D、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   造:到……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B、穷流沙而后返。/城入赵而璧留秦C、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D、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霞客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他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从文中的叙述看,徐霞客游览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使然。B、母亲让他每年的夏、春、秋三季出游,秋冬天冷的时候,拜望长辈,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支持儿子的母亲,她鼓励儿子出游,这对徐霞客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C、他出行,只带着一个奴仆和一个僧人,一根拐杖,一件包袱。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忍受饥饿几天不吃饭,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D、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他从终南山南走峨眉山,跟从山中的百姓采药,住在山洞里面,八天没有吃到熟东西。这些文字写出了徐霞客孝敬父母、钟情山水、不畏艰险的精神品格。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2)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3)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大自然在反抗一、填空题1、蕾切尔·卡森是______国的生物学家。她先后出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作品构成了关于海洋的传记并使她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作家。2、1962年6月卡森的醒世之作_________出版,开创了现代环保运动,她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后人的理性的发展。被誉为人类环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多项选择题1、作者哪几个角度提供佐证作为支持自己中心论点的论据。(           )A、理论    B、现象      C、事实     D、数据    E、权威学者的观点2、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作者采用了哪些权威人士的观点(           ) A、波理捷  B、麦特卡夫 C、修克思勒  D、毕凯特  E、尤里特三、阅读简析题1、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提供了哪些证据来证明?2、作者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其中包含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徐霞客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2、 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  《徐霞客游记》3、 时间4、 忠于史实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D三、词语解释题[绠汲]像同绳索打水一样(地攀援)。 [触隅]碰到边沿。 [襆(fú)被]用包袱装衣被。 [扳(pān)援]攀援。 [剧谈]特别开心地谈论。 [负笈而去]背负箱子走开了。 四、简答题1、徐霞客出生在乡下,性情独特,精力充沛,深爱着山水,(可是老母健在需人赡养)所以努力耕田,(为了在家里奉养老母)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此时的徐霞客内心不能舒展,就像笼中的鸟儿碰到笼角一样,常常想飞出去,离家远游。2、司马迁为修《史记》,搜集遗闻轶事,足迹遍中国。张琴为扬汉家声威,“出陇西、经匈奴’”,为政治目的而冒险。唐玄奖’‘经百余国,悉解其语”,群机所,求真经,为宗教而远涉他乡。3、从文中的叙述看,徐霞客游览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使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儸儸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鏊蜕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徐霞客的家庭与周围的环境也助长了他的天性,从徐霞客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能否在某一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是和他在这一领域天生的兴趣密不可分的。4、从文中看,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支持儿子的母亲,她鼓励儿子出游,这对徐霞客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徐霞客也是一个孝顺母亲的儿子,他“力耕奉母”,和母亲心灵相通,“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直到母亲去世以后,他才“益放志远游”。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A  趣:通“促”,赶快、急促。2、A  A前“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后“之”,第一人称代词“我”。B前“而”表承接关系连词;后“而”表假设关系连词,作“如果”解释。C与:和、跟,介词。D两个“所”都是结构助词,“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3、C “只带着一个奴仆和一个僧人”错,应是“只带一个奴仆,有时是一个僧人”。4、(1)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所输的三千钱财,(而倪云林画卷的)真迹还在他的家里。(2)即使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无法赶得上。(3)他和人争奇斗胜,以身家性命相赌,都是这类情况。大自然在反抗【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美 《在海风的吹拂下》《我们周围的海洋》《海的边缘》科普2、《寂静的春天》 “普罗米修斯”  现代环保主义之母二、多项选择题1、BCDE   2、ABE三、阅读简析题1、作者的中心论点:自然平衡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它是一种活动的、永远变化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人为地改造、打破这种平衡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论证这一中心论点,作者分列了几个分论点:人类使用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组织昆虫发展的固有防线;人类在控制昆虫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是对昆虫的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来完成的,而不是人类;二是一旦环境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具有的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滥用化学药物杀虫后,环境防御能力全面持续降低,使得本想通过喷药加以控制的昆虫反而更加惊人地增多。2、作者认为人是整个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不应该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大自然的平衡之上。这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人类生存环境中所有伙伴的态度。 第十二单元诗意人生“慢慢走,欣赏啊!”答案贝多芬百年祭答案 “慢慢走,欣赏啊!”一、填空题1、朱光潜是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2、朱光潜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慢慢走,欣赏啊!》选自朱光潜美学著作《谈美》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慢慢走,欣赏啊!》选自朱光潜美学著作(         )A、《谈美》    B、《诗论》     C、《谈文学》      D、《谈美书简》2、《慢慢走,欣赏啊!》一文的中心是(         )A、人生的理想  B、人生的价值   C、人生的艺术化    D、人生的道路 三、多项选择题1、作者为了阐明观点,在文中用到的表达手法有(              )。A、比较      B、典故    C、比喻     D、类比    E、夸张2、《慢慢走,欣赏啊!》一文主要阐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A、人生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B、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应追求艺术享受。   C、善于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充满审美特色的艺术作品。     D、人在生命路途中,不要错过任何身边的风景,要慢慢欣赏。E、艺术是有情趣的活动,艺术化的生活也是情趣丰富而高尚的生活。四、阅读简析题1、慢慢走,欣赏啊,所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人生的态度?  2、作者以“人生的艺术化”为中心,主要阐述了哪几个个基本观点?贝多芬百年祭一、填空题1、萧伯纳是世界闻名的__________戏剧家和散文家,因其戏剧强烈的讽刺倾向,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2、萧伯纳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多项选择题1、文章刻画人物除了直接描写人物外,还调动的其他艺术手法有(        )A、衬托    B、对比     C、反语     D、引述    E、引用2、“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这句话的含义是(           )A、贝多芬的音乐没有丝毫的媚俗之处,B、贝多芬的音乐能深入听众的灵魂,令人警醒,C、贝多芬的音乐使听众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意义。D、贝多芬的音乐不够悦耳  E、贝多芬的音乐可以赶走睡意三、阅读简析题 1、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2、作者选取了那些具体事件来体现贝多芬是“反抗性化身”? 3、文章是为了纪念贝多芬的,去大量的写莫扎特等其他音乐家,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慢慢走,欣赏啊!”【参考答案在】一、填空题1、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2、《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诗论》、《谈文学》(答出任意四个即可)3、《谈美》二、单项选择题1、A  2、C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BE四、阅读简析题1、当你匆匆忙忙地赶向前去时,你其实忽略了你人生道路上许多美好的东西。作者借这个题目来表达他抱着欣赏的态度度过人生的观点。2、(1)人生与艺术的关系:实际人生与艺术有距离但不隔阂。人生是一种广义的艺术。(2)善于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充满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3)艺术是有情趣的活动,艺术化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而高尚的生活。贝多芬百年祭【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爱尔兰,“二十世纪的莫里哀”2、《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波扬家的亿万财产》3、全人类的团结友爱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三、阅读简析1、作者认为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惊人的活力与激情。音乐中的活力与激情,来源于他不屈的反抗性的个性品格,音乐是表达情感、思想的,在此,音乐家找到了很好地表达情感的载体,尽情地渲泻着,形成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的乐式和内涵,可以说他的个性魅力与他的音乐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是协调统一的。2、街上遇到大公不脱帽,且在他们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穿着不讲究,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起来;这些虽是一些平凡的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小中见大,正是这点滴的小事,却把人物的反抗性点染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3、用对比的写法使人物更加鲜明。而且音乐的特点和成就也只能放在整个音乐史上并与其他音乐家比较,才能看得更加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