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0 KB
  • 2022-04-29 13:54:17 发布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_完 ….doc

  • 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材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1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5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二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1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2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3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4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5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6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简记:家族国构)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简记:武控长经基固专极端人控严)三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1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 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2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3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二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 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3儒学的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4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5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峰起。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三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思考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伟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原因:唐朝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后,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而且再加上当时的民族成分复杂,这样这个思想较为没有束缚,所以多种思想可以百家争鸣,国家的环境较为好。所以当时社会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而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统治人民,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对于变革则始终是否定的态度,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任何小变革都不是小事情。所以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标榜,儒家思想反而在影响民族文化,于是就产生宋朝的文化,从而影响中国1000年。唐朝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而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安史之乱引发了潜藏已久的种种危机,以杨炎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崩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直到占据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四明清文化与以往比较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1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文字狱的盛行,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2早期启蒙思潮,3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开始对中国传统科技进行总结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二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有矛盾,但又统一,缺一不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题是会贯彻始终的。为了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全盘西化”和文化交流有联系。现在,整个社会,不但中国,而且是全世界,都是西方文化占垄断地位。这是事实,眼前哪一样东西不是西方文化?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就说我们这穿的,从头顶到鞋,全是西方化了。这个西化不是坏事情。“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新、引进就是“化”。但“全盘西化”不行,不能只有经线,没有纬线。“全盘西化”在理论上讲不通,在事实上办不到。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东化”,报纸上没有这个词儿,是我发明的。我们知道,汉唐的时候,是“东化”的。因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当时在中国。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渐”。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从蒙昧的远古起,几乎是从一有文化开始,中国文化中就有外来文化的成分。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中外文化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过。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一简述汉语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的地位。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产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特点:汉语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法,靠虚词和词序表示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有大量的同音字;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二举例说明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主要是指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汉语汉字所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一回事。如甲骨文的“王”字除了记录“王”这个词外,还以其像斧头之开的构形告诉人们,古代统治者是靠武力统治天下的,这些信息由于远古文献的贫乏,我们无法从“王”的词义本身获得。汉语词源意义包含了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如:“囱”、“葱”、“窗”、“聪”是一级同源词,“囱”是走烟的通道,“葱”的特点是叶子中空,“窗”是墙上通空气的洞,“聪”指接受外界事务的通达。从某些词的词源里还可以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成的变化。如“龢”,音乐和谐,最美境界。“和”,人和,事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美好状态。三简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伟大成就?1天学(1)天象记录a黑子记录比欧洲记录早800多年 b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分别早1000多年和670年c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虽和欧洲同时,但更简明、准确d日月食的记录比希腊记录早了135年(2)天体测量尧舜时代创造世界最早的侧天仪器——浑仪。将星区分为二十八星宿。星表的记录也比西方早200多年。最早发现恒星位置移动比哈雷恒星早近1000年。(3)立法殷代开始四分法,岁实为365.25日,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前后出现102种历法。南宋杨忠辅在《统天历》种将岁实精确到365.2425日,郭守敬在《授时历》种采用了这一数值。《格里历》比前者晚400年,比后者晚300年。2数学(1)十进位值制《尚书》有之,甚为发达(2)《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3)宋元算学发达3医学(1)中医学(2)中药学4技术: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一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由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悠久优良传统,所以四五千年以来,中国古代产蓝辉煌的文化不仅能一脉相承,历久弥新,而且其内涵也较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更加充实和辉煌.二怎样继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1因材施教2整体综合3德智合一4学思结合、知行统一5启发诱导、循序渐进6教学相长,寓教育与生活7以人生为枢纽,以一代代建树和培育为目的8树立老师典范 三中国古代有些什么对今天仍极富启发性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3循序渐进由博返约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言传身教尊师爱生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一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他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他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在哪几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哪些作家和作品最具代表性?1《诗经》和《楚辞》2先秦散文和汉赋——代表:《左传》左丘明、《论语》孔子;《归田赋》张衡3唐诗宋词——代表:《将进酒》李白;《赤壁赋》苏轼4元杂曲和明清小说——代表:《西厢记》王实甫;四大名著三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一、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种概括?1气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宇宙的运动。韵是宇宙运动的节奏,是宇宙呈现分门别类而又有条不紊的整体结构,及其有次序地盛衰穷通、周流运行的整体风貌,因而韵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2气是无形的,当它在作品中出现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实为虚。这无、虚、气是最根本的,因此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3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的理解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一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志》著录文化成果中,四部分书,史学位居第二位。2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历代史学家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历史著作作为史学的社会表现形态,具有记录,综合人类文化创造,积累和发展的职能。 3古代史学受儒家经学的影响,而史学的求真,经世的传统也影响着儒家经学。二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史学是一座瑰丽的宝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史家和史学名著?1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制度的完备,史家的杰出,理论的精善,在世界历史上是仅见的。2有贯通古今的编年史,列朝相承的纪传史,典章制度的记录,纪事本末与史评。著名的史家与名著:司马迁的《史记》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班固的《汉书》三中国古代史学有哪些优良传统?对当今中国史学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1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用包容一切的气势和规模,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2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注重史学研究的古为今用。3求实直书,实录历史,求实的精神。4注重业务和思想修养,史家修养。借鉴:注重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经世致用,要有求实精神,不畏强权。要注重自身的思想与知识修养。四试述中国古代史学在史家修养论上的理论贡献1学识上要博览群书,见识上要疏通知远2要有历史编纂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才华和能力3要能搜集,鉴别和运用史料,要深思明辨,择善而从4史家的观点和笔法,要尊重客观历史,要有“善恶必书”的直笔论5高尚的道德6要文史兼修,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4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仁”德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它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占有什么地位?试对中国伦理的“仁爱”与西方伦理的“博爱”进行文化比较。1“仁”德的基本内涵:“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2地位: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三中国伦理的“仁爱”与西方伦理的“博爱”文化比较:A本质区别的,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肯定竞争。“博爱”是在肯定竞争基础上对竞争的规范和对弱者的关爱;而“仁爱”本身并不包含肯定竞争的因素,是在安排好等级和秩序基础上的相互爱护,是对等级制度的一种维护手段。“仁爱”这个词本身就表示有以上对下的这种姿态,体现了是一种无原则的退让、安抚或妥协,这事实上是对竞争的一种回避,是对规则的一种回避,是人治的理论而不是法制的理论。B内容区别,“仁爱“的意义更宽泛,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博爱“首先是作为恩赐的神爱,第二方面是人对上帝的爱,第三是人对自己同类关怀。C在中国,“博爱”的出处很明确:韩愈的《原道》第一句就是“博爱之谓仁。”这说明这俩者虽然有区别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联系的。四“孝悌”之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在21世纪,它是否还具有合理的道德价值?1传承传统,维护家族稳定和促进繁衍,保持中华文化的可持续性而不至于断层,巩固族群的同一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保守,顽固,不容易接受开放的文化与文明的缺点。2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3“孝悌”思想史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你爱你的中国社会,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4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6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持久的存在价值。当今社会所讲的和谐,其渊源就来自于孔子的“孝悌”思想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讲“诚信”?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显得更加迫切。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2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有建立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作为保障。3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诚信的思想理念,是我们今天重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时必须利用的重要道德价值资源,我们应当挖掘、保护并珍惜这一现在有可能日益走向稀缺的道德资源。六什么是“礼”?它有哪些伦理道德内涵?1礼: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姓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2伦理道德内涵:“礼”的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的精神,突出的是整体秩序对个体的意义,要求个体服从并服务于整体。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礼的四次转变:“周礼”,把氏族社会作为习俗法规的礼教转化为文明社会的秩序;孔子对“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地提升;西汉董仲舒把礼转化为“三纲五常“;宋明把”礼“转化为神圣的、绝对的”天理“。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一、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2宗教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化现象接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无不打上了深刻的宗教印痕;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3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化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与中国古代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很多文化是通过宗教的形式传播的。二、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1两汉时期独尊儒学,整个社会思潮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佛法传入东土后,由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殊异处,也有不少共通点,因此一经接触,便互相激荡排斥,也互相融摄吸收,终于形成一股澎湃的新流,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壮阔。 2中国佛教与儒家关系密切,无论是思想渊源或内容,双方都有深厚的交互关系及影响。佛、儒思想由相拒而相和,其间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就佛教而言,融入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就儒家而言,吸取不少佛法的营养,从而复兴沈寂千年的儒家,有所谓的“儒表佛里”、“援佛入儒”的理学。3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因为从思想渊源上说,儒学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继承,而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神观念;整个儒家学说都是在天之下谈道德,做文章。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天神话,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宗教化。此外,其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和修行方法上。4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该学说置三教于一炉,是一种新儒学,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其次,其修行方法也逐渐的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一什么是原始儒家的精神?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2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3儒家的政治思想传统是德治的传统,它寻求由个人的完善,达成社会的完善,由成熟的个人,组成成熟的社会。4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属于现实的精神。二什么是原始道家的智慧?1道家认为,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出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2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3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三谈谈中国哲学关于创造变化、与时俱进的观念?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在不断变化,创进不息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宇宙,创进的宇宙,普遍联系的宇宙。 无论对我们民族来说,还是对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不能不尽心竭力去创造新的,改革旧的,这是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所昭示给我们的真理。人在天地之中,深切体认了宇宙自然生机蓬勃,盎然充满,创进不息的精神。儒家利己利人、成己成物、博施济众,道家万物与我为一,佛家普度众生都是这种精神的结晶。总之,使人格向上发展,不离开现实世界又要超越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培育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是中国哲学的真谛。四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特长与缺失是什么?一般来说,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发达的是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衍、动态平衡。儒家中比较推崇的“名辩”;墨家在分析思维上有光辉的成就,严格确立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和规则;法家韩非也很强调分析性、确定性的认知方式;宋明理学家中,朱熹比较重视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缺点是分析方法的薄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分析思维。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一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1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文化。2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被视为“智性文化”而中国文化被称为“德性文化”,它重“德”但并不是轻“智”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十分注重而这之间的和谐统一,几乎到了一种伦理关系的地步。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3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4作为社会心理状况的理论升华,伦理道德学说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封建制度,国家最高集权(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教育”自己的臣民们应守君君臣臣之道,倡导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其实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制定了这样的一个游戏规则,将封建社会塑造成一个强调等级伦理制度的社会,因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营造了中国独特的伦理性文化二结合本书的“上编”,探讨和分析中国文化的诸特点产生的原因?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东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形成的缘由之一。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住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生产方式形成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农业生产的节奏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通,我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均来源于农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重农思想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还犹豫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宗族是为基本单位。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在农业自然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极度分散,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的统合力量来自专制君主,由此产生了尊君的传统。另外,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得民众的安居乐业。4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理念。西周之疑天思想、敬德保民思想使得神学退位。道德从宗法中产生。儒学于此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本性。道家则认为道德不源于“自然”,道法自然也。就是没有认为道德是来源于神的。5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一切的领域以“人”为核心,表现出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中国文化的发展,从客观上去考察,自汉代以后,一直到“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两千余年的学术发展,实以经学为一大主流。三中国文化的诸特点对中国现代社会有何影响?1中国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2中国文化的伦理性能鼓舞人们自觉的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3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琉球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什么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它有哪些主要内容?1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因此,中国文化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不是高深莫测玄思妙想,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2主要内容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1)以人为本,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指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2)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3)刚健有为,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二试比较中西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异同,二者对现代文化有何意义?中西方文化都肯定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人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但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解决当信世界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观念可以鼓励人们不断去开始未知世界,但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其进行现代评价?1传统的以民为本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的统治而采用的政策,其以民为本,目的是使人们甘受其统治,以维护天下太平,而当代以人为本,是中共提出的科学理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同中共全心全意为人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2但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的道德从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有明显的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的倾向,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价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与现代民本思想还有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四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如何?怎样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精神?1中国文化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不是高深莫测玄思妙想,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始终贯穿着现代文化之中,而现代文化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仍不会抛弃这一基本精神。2在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精神时,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精华部分进行吸收,对其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进行改造或摒弃。以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一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何种地位?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利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相抗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二天人之辩的价值观内涵是什么?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天人之辩它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则指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这样,天人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便构成一种价值关系。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1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2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3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4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5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6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三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及关系论?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3群体认同的更深刻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四传统义利之辩有何现代意义?1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2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3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对于扬弃儒家道义原则的抽象性,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4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但是以功利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必然导致功利意思的过度膨胀,并使人的价值追求走向歧途。5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五儒道的人格学说分别代表了何种价值取向?1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2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 3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要求。  4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 5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6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7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  8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  9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一试析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1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与西方文化长期隔绝的环境中发展的,它虽然没有停滞不前,但却发展缓慢,它的迅速变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这显然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 2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近代文化,当西方文化涌来时,它常表现出相当顽固的拒斥态度,但是它并不是只有拒斥的一面,在它的内部也存在着某些因素是有活力的,它们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且经过转型而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因素包括:(1)经世思想这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时就提倡一种积极用世的精神,后世儒家继承了这种精神,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中,经世精神也有强弱显隐的不同。(2)变易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丰富的变易思想,儒家经典之一《易经》就是一部专门讲“变易”哲学的著作,它通过八卦推演,阐明了万物都是在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3)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仅儒家而言,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一直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和发展,尤其是明清之际,使之具有了某些近代启蒙思想的色彩;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不止以上所列举的几点,此外,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深沉的忧患意识等也都极有意义,在近代文化变革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或有重要发展。二评“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1积极影响:(1)“中体西用”论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这一理论在洋务运动时期曾超过积极的作用,在面对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时,要想变革,也只有在这一理论的口号下才有可能部分引进西学(2)另一个积极作用在于它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中体西用”继承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但二者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使得儒家经典已不再具有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性,儒学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就遭到了破坏,而不得不把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引到中国文化中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2消极影响: 这一理论的进步性是有限的,当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入制度层面时,中体西用则阻碍了这一进程,因为中体西用是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而制度层面则是要改变这一体制,所以它成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一建国以后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主要经验教训是什么?1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在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双百方针的有效贯彻等方面。2在探索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摧残、毁灭文化的非理性运动。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最为深刻、彻底。3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过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做法,出现了错误批判电影《武训传》进而批判胡适、胡风、梁漱溟;出现过错误批判“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合二为一”论。4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二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1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2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 (2)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 (3)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 (4)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3地位——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三怎样从哲学思想的高度深刻理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文化主张?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 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机制和历史上长期的领先地位,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心态。要坚持古今中西文化的综合创新,这是建立在对文化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创新论在学习、继承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文化要素构成文化层面,文化层面构成文化系统。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中去。认识到这种关系,是我们把文化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把握的关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今中外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第一章比较与文化一试述文化的分类1系统说分为物理系统、社会关系系统、精神系统。艺术系统、语言符号系统、、风俗习惯系统。例怀特按照系统说把文化分为技术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意识形态子系统2层次说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二文化有哪些特征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文化的内容与结构自然环境间接地制约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素质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继承性三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概念的不同文化传统:只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至今还保留在人们心理中和行为中的观念系统。价值系统和知识系统。它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创造模式。它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文化:即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在历史上形成的观念系统。价值系统和知识系统。是静态的,只存在特定的民族,特定地域。特定的历史时空内四学习中西文化概论并进行比较的目的吸收、和发展尔比较为政治霸主地位而比较为走向世界而比较,为兼济天下而比较五试述中西文化的学习与比较要注意些什么?比较的注意点:1要破除偏见(1)中之天朝模型观;(2)西之欧洲中心主义 2比较要讲究方法(1)可比性原则——同级通例相比(2)三项对等原则:年代的相近——时间方面;空间的文化圈——空间方面;文化构架的复杂性——内容方面: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关系);其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群关系);其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己关系);其四、人的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关系(人身关系)。(3)比较时要注意比同比异,要注意其异,这些地方往往是二者的区别特征。(4)要透过现象抓本质(5)要注意取材的严谨性六为什么语言文字在比较重占有重要地位文字的功能: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记载了文化的发展的一个过程,给比较提供历史材料的一个参考文字的字形:文字字形的一个差异,也能表明中西方人的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对于比较有很大的一个参考价值文化的语义: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而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文字的语音:语音造成了中国的诗歌和外国的诗歌不一样,中国诗歌很押韵,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文化比较上的不同第二章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一古希腊对西方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古希腊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确立了西方文化的对象。对象主要是:宇宙的本原是什么,宇宙是如何发生的,宇宙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等。二古希腊之求“真”包括哪些内容?知识:宇宙本原的把握;力量:自然与社会的真实性存在;命运:自然与社会对于人所形成的轨迹;斗争: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反映三试述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不同1古希腊神话以“力”为本,中国神话以“善”为本 2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是阿波罗精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崇拜的是力与技术大师;组织上以李系神。而中国神话体的是对人类仁爱善良和征服自然,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内心的精神追求。四试述古希腊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前苏格拉底阶段:泰勒斯——水为万物本源;八门尼德“存在”,标志着真正哲学的诞生。2三圣阶段: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伟巨人的阶段,由纯粹的自然观转到人类社会方面来。3后亚里士多德阶段:伦理成为哲学的中心,腐朽的人生观、折中主义、怀疑主义开始盛行。五基督教文化的积极意义有哪些?科学精神勤劳精神平等精神契约精神悲剧式的乐观精神六、近代哲学在立体性方面对西方文化有哪些贡献?笛卡尔开创的以认识论为主的近代哲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精神。1、自我意识的确立;2、注重经验的研究;3、理性时代的形成第三章西方文化的主要精神一试述15世纪的个体主义精神?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倡个性自由,文艺复兴时期完成了个体主义的舆论制造期。2个体主义词源意义,个体主义强调,构成社会,国家等集体组织的最终凭借的是经验性的个人,是强调个体实在性,独立性的观念。3讲究个体主义的现实,提供人道,以此来反对神道,提倡人性以此反对神性,要求人权以此反对神权。4文化背景不同,个体主义精神有所区别,如法国对个体主义的理解更趋向于消极,而德国更趋向于积极,这主要是由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导致的5个体主义精神是西方人权观念的体现,在提出的人权概念的时候,强调的个人权利,目的在于反对神权。二试述西方人权观念的演变1、早期人权观念的出现(14--16世纪):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黑暗的千年”(约公元395--1500年),欧洲大陆处在封建王权和宗教神权统治之下,人们的理性和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广大人民毫无人权可言。14、15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开始形成,资产阶级逐渐以新的面目出现,并提出自己的要求,兴起了一场实质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正是在这个运动中,“人文主义”成为核心思潮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人权”这个概念。人文主义思潮的世界观基础是个人主义,强调人的需要和理性。代表人物有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1),意大利文学奠基人和文艺复兴运动先驱之一的薄伽丘(1313-1375),以及后来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1468-1527)等。正是这些代表人物在与封建专制及神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萌芽状态的人权观念。2、欧洲启蒙思想运动及“第一代人权”观念的形成(17、18世纪):16 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广泛兴起,及至17--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日益占据优势地位,因而更强烈地要求摆脱封建统治和宗教势力的束缚。他们的思想家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欧洲开展了又一场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运动。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天赋人权”说。3、社会主义运动和“第二代人权”观念的形成(19、20世纪):“第二代人权”是对资本主义弊端和不加批判的个人自由概念的否定。社会主义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等,对“第二代人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4、第三世界的兴起及“第三代人权”观念的发展:(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通过斗争取得独立并组成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强调集体人权,为"第三代人权"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三试述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1重视人间的物质利益2尤其重视个人私有财产3注重发展社会经济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四试述科学精神的特点与气质1科学精神的特点:(1)信世界的本质是有序的,可知的,即有追求和探索的自信和激情(2)科学的实证精神,通过对事物观察,探讨论证,合理地选择,不妄下结论(3)逻辑分析系统,科学部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和精确性是逻辑分析的结果。(4)创新与自我否定,既能发现别人从未认识的东西,又敢于否定自己(5)科学的包容性与迅速传播,科学中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6)物质是可以切分的,这是科学的前提2科学的精神气质(1)遍性,科学知识成立与否不依其发现者的个人特征为转移,与民族阶级无关(2)共性,发现公布出来的科学知识人人都可以利用,不专为某人私有(3)私性科学是积累知识的长期的广泛的社会协作的产物,应该毫无保留低发表出来,但这与人的本性的个体功利主义还是有矛盾的(4)创性,独创是科学活动的灵魂,这决定科学的价值(5)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是怀疑一切的,科学家对于通过科学研究途径以及权威或习俗途径的来的知识都要进行有组织的怀疑和批判,并将这种有依据的怀疑公之于众。五试述西方民主的发展过程 1、古希腊雅典的公决制和基督教的选举制。古希腊雅典的公决制,虽然不是民主制,但其形式,却有相当多可为近代资产阶级利用,特别是其中以私有财产所有权界定公民权,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恰好吻合。因此,它也就成为西方民主形成和演进的历史前提。2、民主意识在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萌发和确立。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封建统治本身内部矛盾促使了资产阶级的的壮大,同时自然科学推翻了上帝造人创世的观念,以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为标志,民主意识得到确立3、资本主义民主制:财产所有权的政治形式。财产所有权的政治形式,美英法三国的民主制,大体上代表了资本主义民主的三种类型,君主立宪制是半民主的民主制,启发了一些国家完全民主制的建立。4、“雅各宾专政”和“巴黎公社”:以人身权为根据的民主的萌芽。以人权为根据的民主发芽,雅各宾专政”和“巴黎公社使人身权为根据的民主行政萌芽,由此开导了民主运动的新篇章5、工人结社的民主运动:劳动力所有权的政治要求与表现。19世纪初开始,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群体,开始不断展开斗争,争取公民权和民主权,从宪章运动开始历时一个多世纪。6、民主在与资主的斗争中发展。二战后,以人身权为根据的真正民主再次成为焦点,《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成为标志。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你是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的?1地理环境指的是“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星球表层。”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基础。对人类发展具有一定决定作用。但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同时,也会给人类发展保留相对广泛的自由。3地理环境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初期大一些,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文化发展,有所减弱。二、中国之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1、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延续的影响:①形成方面:是以农作而又肥力不足,需要大量劳力去维持。这对形成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群体精神有培养作用。对内在充实精神的诱导培养尤其功不可没。②延续方面:农业对周边而言,对大人口而言,始终是先进文化,农业有利于养活大量的人口,而几千年来,气候地形地貌均有利于大人口之农业。一般是中国文化消融他种文化,汲取他种文化,很少改变自己的格局特色。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较大,人口集中也有很大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衣食住行个方面,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差别,久而久之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中原地带注重农业,安土重迁重农轻商;西域是绿洲小国,地理环境特殊,重商;沿海则以渔业为主,时与风暴为伍,多有冒险行为,闯劲足;北方游牧重扩展,好掠夺、迁徙战斗。 第五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何处?为何后来会重心南移?1、发祥地:养韵文化、龙山文化——新时期时代人口与地貌结合,不走农耕路,无以发展有道帝君:孜孜以民生为怀,孜孜以农业为怀三代时期农业更是发达:三千而偶,足见其规模。春秋时期,各种改革无不以农业发展为务2、发展:铁器与牛耕,使得农业有可能往南发展;北方的战乱,使农业重心南移。二、试述中国自然经济与西方的差异。1、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生产形态。发祥早,兴起于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重心向南移。2、与游牧经济长期对垒与融合,补充促进经济发展。3、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成分:西欧中世纪自然经济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等,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并不很突出。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4、中国社会经济早熟而不成熟西方经济与庄园制度格格不入,冲击封闭式的庄园封建社会。而中国的经济早熟因素没有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反而作为它的补充,又被商品经济等从中腐蚀瓦解,发展失调,最终不能成熟。三、中国的海洋贸易有什么特点?1、中国海洋贸易属内敛型。(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2、很早就出现,是作为农耕的补充出现的。更多的是政治的需要,而非经济的需要。3、中国的海洋事业一度出现过勃勃生机。但是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清代海洋事业的顺利发展,移居海外的商民也备受歧视。当西方殖民者以咄咄逼人之势梯航东来之际,内敛型的中国海洋事业不得不大大落伍于世界前进的步伐。四、试述中国土地所有制的演变特点。1、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土地所有制是国有,诸侯只有土地使用权农业以集体劳动为主至西周后期出现公田与私田之分,开始出现土地私有,国家统主制开始走向区域统主制。2、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以军事行动争夺土地,为常用之法接下来土地买卖也出现了,金文中有“爰田”例集体生产为主走向家庭生产为主,国家开始直接向个体征收赋税徭役。五、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为何迟迟难以形成?1、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千年田,八百主,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二代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供养与被供养阶层的比例的走向失调而以战乱调整之。3、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思想上重农轻商,求和谐,中庸,求仁,重本,无扩张,这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六、试述农耕经济与中国文化包容性的关系。1、农耕经济的多元性奠定与春秋战国时期,其根在民主精神,内在充实精神,这种多元性反过来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二者是互动的。2、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多有差异,随着中国农耕经济的周边发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进这些区域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3、师夷长技以制夷论题:发达与发展稳定与发展发展的动力来源第六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影响?1、宗法型:文化之伦理型。优点:凝聚力强,注重道德修养,重视人间温情。缺点:不重视个性,排外。2、专制型:文化之政治型。优点:整体观点,国家利益至上,名族上之心理认同,文人学士之经世致用思想;缺点:造就服从心态、迷信心态,缺乏自信。3、宗法与专制结合,则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则是内圣外王(阴法阳儒)。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特点?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自黄帝而下,无不是以武力先行,再加上地理环境,农家的要求,使得宗教无力抗衡。2、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其基础,而此经济是与地理环境、宗法制度相适应的,根基稳固,政策上又倾向于保护此经济,重农轻商。3、君主专制集权走向极端官制演变与官员的设置均可证明此点。4、对人身控制严密什伍之制,连坐之法,人口之统计,户籍之管理,商鞅之变,《管子》之说,无不体现着对人身控制的严密。三、中国的政体(古)与欧洲的有什么不同?1、①欧洲的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有古埃及和古希腊。从一开始就受到宗教势力的抗衡。②中国则不然,统治者凭借武力,比较顺利地夺取并强化自己的专制权力,神职人员成了他们顺从的奴仆。政治权利一开始就不存在与之抗衡的势力,所以专制越来越严重,完备。2、① 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阶级基础有僧侣、地租、和新兴资产阶级,所以专制君主在维护旧的封建贵族利益的同时,也拉拢资产阶级,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活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力生产方式的成长。②中国君主专制传统悠久,专制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得基本国策。四、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什么特征?1、家天下的延续实质上是小农经济家庭方式的逐层映射2、封国制度不断想利用封过之血缘维护王朝的统治。历来未曾真正废除。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几千年俩家族制度一直兴盛,主要是血缘之结合为稳固。如东汉时,可以与王朝对抗,是为族权之所在。4、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严格的父家长制。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试述明清时代之启蒙思想。1王阳明之心学:致良知,从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上顺次展开宇宙论、认识论、价值主体论。2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另有方以智、唐甄、颜元、戴震、焦循等人对程朱理学展开论战。3明中期市民文学的兴起。理论上有李贽之“童心说”,公安派之“独抒性灵说”;作品有长篇之《金瓶梅》,短篇有“三言”、“两拍”。清则有长篇杰作之《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二你认为宋词之柔婉与理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宋代理学构建天理:伦理纲常方法:强调自觉认识天理。途径:修身。《大学》:正心、诚意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对立面:人欲宋词以柔婉为主(虽有苏辛之豪放)词之艳正式对去人欲的补充。是不同层次的,不同用途的表现。三唐之艺术成就表现于那些方面?1诗:清代编的《全唐诗》有:作品48900余首,诗人2300余家,无体不备,无体不精。2书法:魏晋是美的自觉时代,唐则是高峰。李阳冰篆书书之圆劲。“颠张狂素”草书之飞动;李邕、颜真卿行书之纵逸;欧、虞、颜、柳楷书之端正皆一世之绝。3绘画;吴道子之线条改造;人物、山水画之兴起。四试述宋朝之思想统一与汉朝之思想统一之同异。汉朝思想统一:儒学独尊与经学兴盛西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东汉七经(再加孝经、论语)西汉立五经博士,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 宋代理学构建:天理:伦理纲常方法:强调自觉认识天理。途径:修身。《大学》:正心、诚意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对立面:人欲是对有唐以来多元开放,多元发展的反动,是新的整合。是承汉以后又一次思想整合。五试述“周虽旧邦,其命唯新”周人在继承方面的做法,一方面是继有利者,如:商之血缘统治,一方面维新,正如《诗》所云:周虽旧帮,其命维新。表现:1宗法制度的建立。2礼乐制度。即制礼作乐,礼的明等级,以防犯上。乐以和天下,以怀柔。3由神走向人,天命糜常,唯德是辅。六释名1玄学: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2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程颢不同学派3儒学: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秩序、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构成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民族国民个体恪守的修身养性、入世立身之道。第八章多名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一试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输出过程。1公元前3世纪,徐福一去不返;恰在此时,日本由“绳文时代”突变为“弥生时代”,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实即是接受了秦文化之缘故。2邪马台国之卑弥呼女王。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卑弥女王派使臣维升米、都市牛利来到魏国设在朝鲜半岛上的带方郡,辗转至洛阳,进南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明帝于是大加封赏。3大和政权时期(公元四世纪中叶)。大量吸取中国文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介绍到了日本。途径是吸纳中国之逃避战乱之移民(日本史称之为“归化人”)。这些人与上层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和统治阶级的八大姓氏中,有四姓几乎都是汉人。据《古事记》履中、清宁、天武几位天皇都是在汉人集团的支持下才取得并得以巩固其政权的。4公元513年,百济派首批五经博士赴日本讲学。此后每隔几年就派一批。六世纪初叶,佛教传入日本。5大约从600年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遣隋史、遣唐史凡16批,至七、八世纪,中国两国的交住出现高潮,其时为日本之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推古女王(六世纪末),朝中大权由圣德太子掌握,他是一位有胆识,有抱负的统治者,立志要建立一个象中国一样强大的中央集权之国家。于是由他派出的第一批遣隋使(公元600年)。645年,希望学习中国的人们拥立支持改革的孝德天皇,立中大兄为皇太子,任用留学生高向玄理等为国博士(即参政顾问),组成了新的朝庭。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历史上称为“大化革新” 。连细小的地方都学习唐朝。如大化之年号(是日本的第一个年号)。这使得日本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其佛教则以中国这母国。二试述中国文化对朝鲜的输出过程。朝鲜取其朝曰鲜明之义而来。1战国、秦汉时期中朝政治经济交往的遗迹和文物。朝鲜半岛至今尚有燕、秦长城遗址。80年代中期,朝鲜考古学家发现了大宁江长城。此长城南起平安北道博川I郡南里,北至该道东仓新安里。长大约300多里。有燕国时期的半圆形瓦当。在朝鲜的慈江道渭原郡的龙渊里,一次就出土了400多枚明刀(流行于燕、齐的货币)。2乐浪古墓和《公无渡河》乐浪古墓是在朝鲜平壤附近考古发现的大批古墓。其砖砌与土工方法与汉朝中原墓制一样,随葬品基本与汉墓相同。《公无渡河》是我国的一首出色的民歌,而其故事却发生在大同江上。原诗为“公无渡河,坠河而死,当奈公何。”3秦汉时期中朝人才的交流其时有不少的中原人流寓朝鲜半岛。如在黄海南道发现的古墓碑铭文,上面刻有汉晋时期那里长岭县长的履历:“守长岭县王君,君讳乡,年七十三,字德谚,东莱(今山东蓬莱)黄人也。”4儒学之传入半岛三国之高句丽(另有百济、新罗)最早接受儒学。公元372年(当东晋时期)就建立了国家太学,教育子弟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5佛教的传入从公元4世纪一一公元15世纪历时千余年左右,在中国帽当于东晋十六国至明朝初年,在朝鲜则是三国至高丽王朝之末,在这一绵长时间内,一直是处在交流之中。并且佛教文化的交流带有群众性、广泛性。高句丽于公元372丰(我国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高句丽小林兽王二年,依朝鲜《三国史记》);百济之传入是公元384年;新罗之朝鲜《三国史记》);传入,说法相差很大,早的认为是曹魏时期,即公元3世纪,另一说法是中国梁代,即公元6世纪,更多的认为是公元5世纪之新罗讷祇王和毗处王时期。三国时期朝鲜半岛上之佛教特点:朝野同奉,文武共仰。6隋唐时期之交流高潮,新罗统一朝鲜才十多年的时间,便于公元682年宣布建立国学,规定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教科书。8世纪中叶又称为太学监,设置各科博士及助教,将儒家经典分为必修的(《论》、《孝》)与选修的(《礼》、《易、、《诗》、《书》、《左》、<文选》)两种。至787年更是有“读书三品科”:兼明《论》、《孝》者为上;读《礼》、《论》、《孝》者为中;读《礼》、《孝》者为下。中、新双方对留中学生优费。此时律宗(法华宗即天台宗已于陈时传入),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创立于唐末)都传入了新罗。新罗吸取唐朝的先进制度,其一是政治制度,把它与自己的特点结合起来,使中央官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和申令、选官等制度完美起来,有效地管理国家。7五代、宋、元与高丽王朝的交流出于对付北方强邻辽、金的需要,一直与宋王朝保持友好的往来,互有对方人员不官。8明清王朝与朝鲜王朝的交流,最值得一提的是援朝抗倭战争(壬辰卫国战争、日则称为征伐朝鲜战争。三试述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影响的过程。1是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在此之前,实际上还有一次大的交汇:丝绸之路的开扩。因主要是西域,并已全部汉化,故不列入此节。这第一次大交汇可以说是中印之交流。印度(Sindhu),又译为身毒、天竺,唐之僧玄奘于《大唐西域记》中始称为印度。因居中国之西方,故称作西天。其中最主要的是佛教的传扬。 作用:以其思辩之繁富与巧密超过中国传统儒学以及魏晋玄学而对中国哲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1)佛学的本土化。佛学之派别多,然其大体倾向则在说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谓外界,乃系吾人之心所现,虚妄必不实,所谓空也。但是中国人对于世界之见解,皆为实在论,即以吾入主观之外,实有客观之世界。如谓外界必依吾入之心乃始有存在,在中国人观之,乃非常可怪之论,故中国人讲佛学者多,予佛学所谓空者以一种解释,使外界不为真空。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乃佛教中之三法印。涅槃译言圆寂,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动者。而中国人又注重入主活动,儒学所说的最高境界亦即在活动中。如《易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即于活动中求最高境界也。即庄学最富于出世色彩,然其理想中之真人至人,亦无非活动者。故我国入之讲佛学者,多以为佛之境界并非永寂不动。佛之静心亦“繁兴大用”,虽“不为世染”,而亦“不为寂滞”。所谓“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又印度社会中阶级之分甚严,做佛学中有一部分谓有一种人,无有佛性,不能成佛。但中国人以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故中国入之讲佛学者,多以为人人皆有佛性,即一阐提亦可成佛。佛教有轮回生死之说,一生物此生所有修行之成就,即来生继续修行之根基。如此说,则并世之人其成佛之可能均不相同。但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之义,乃谓人人皆于此世可为尧舜,无论何人,苟“服尧之服,行尧之行,言尧之言”,皆即是尧也。而人皆可以为此,又皆有其自由意志,故中国入之讲佛学者,又为“顿悟成佛”有其自由意志,故中国入之讲佛学者,又为“顿悟成佛”之说,以为无论何人。“一念相应,便成正觉”。本土化形成之表现:中国化的流派一一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2)新儒学之从中汲取养料。如“理”即套自佛教的“真如佛性”,再赋予封建伦理道德意蕴。朱熹之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也有若干内容采自佛教禅宗和华严宗的思辩。传统儒学与佛学相激荡一一从而产生了宋明理学。2(反向)输出佛学。3艺术方面的养分。(1)画,如吴道子,专事宗教壁画而又有民族风格。(2)药,《千金方》之有印度药方。(3)文学方面:俗讲。佛教外,尚有回教、景教、袄教、摩尼教的相继传入从而使得“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一一导致汉唐时期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第九章中国语言文化与典籍一试述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结构特点:基本单位是“字”。强调易简。缺少形态变化,字的组合重意不重形。表述上以焦点为结撰出发点。句法简短。二试述汉字形体的特点。汉语的神韵,以神役形。重气尚简,讲究气韵生动。汉字形体的特点是横平竖直、撇捺对称、重心平稳、结构端正从原始记事到文字的诞生,有关古文字的介绍及六书。甲、金、篆、隶、行、楷 三中国书籍的载体形式有哪些?金、石、简、帛、骨、玉等雕版与活字印刷四中国古代重要的丛书有哪些?一般认为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可算为丛书的鼻祖,《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五中国古代重要的类书有哪些?《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第十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试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你是当政者的话,你将采取一些什么措施。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性。过于重视实际而轻视理论的探讨。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3封建制度的扼杀。(1)科技人员地位低下(2)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3)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实用性,注重实际是中国人传统的行为取向2整体观,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重从整体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三试述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进行的作用火药:火药在武器上的运用,是武器史上的一大革命。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给航海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造纸术:纸的发明是人类文字载体的一次革命,为人类文化的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提供信息存储和传递手段。印刷术:开创了书籍历史的新纪元。十一章中国古代教育一、试述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温故知新,学思并用3循序渐进,由博返约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言传身教,尊师爱生二、你遇上了“开而弗达”将怎么办?1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2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什么特色?1综合观,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之三本。教育作用: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2辨证观,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3内在观,既强调启发主题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十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一、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得中国文学具备有什么特征?1是心学,是人学,是心灵的记录。2空灵与神似。尚中和温柔敦厚。二、中国文学有哪些文化特征?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重人间与人世。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文只是手段,道才是目的。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3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诗最发达,以其抒情。三、简述汉赋的社会文化背景1汉赋产生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强大的统一帝国---汉。2西汉中叶,经济发达,国势强盛,武帝等君主好大喜功,雅好文艺四、试述元杂剧的文化意义1元杂剧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的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离形象。2元杂剧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奸美恶判若泾渭,这种体现多数人的意志的价值判断是具有民主倾向和进步意义的3元杂剧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上的一个特征: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十三章中国古代艺术一简述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1中国艺术自觉的追求表现天地之心,拟太虚之体,因而把“和”作为最高境界。以和为主,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整体当中有主次。2“和”的追求是艺术家通过对中国文化“和” 的基本精神的体会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二试述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1、阳刚、阴柔。儒家重阳刚,道家主阴柔之美。2、浓、淡。孔子重文,庄子尚质。3、神、逸。神是儒家的最高境界。4、雅、俗。儒道的浓淡神逸都属雅,俗的理论基础是童心、性灵、情感。三简述戏曲程式美原则是什么?1、角色分行是程式化的2、人物身体和穿戴的程式化3、动作的程式化四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是什么?1、散点透视的“游目”2、以大观小3、遗貌取神4、游目式的笔、色、墨。五中国书法的时代表现怎样?1晋人尚韵,以王羲之的行书为代表2唐人尚法,以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为代表3宋人尚意,以苏轼,黄庭坚等为代表4明清尚态,以徐渭,董其昌,郑燮为代表六中国建筑是怎么表现其庄严与肃穆的?1空间之高、大、深、庄。时间之心理强化。2高表威严,大占空间众多,也才能显示其深,庄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十四章中国古代史学一史学之修养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1、学究天人,汇通古今。这不仅是对史学修养的要求,更可以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学识渊博是当代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2、以古为镜,经世致用。在社会发展改革阶段,我们应该多借鉴过去的史实,从成功的事件中学习经验,从失败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以促进社会发展。于个人言,我们应该多总结多回顾,扬长避短。3、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好的社会事实应该被发扬宏大,而不好的社会事实也应该被正确反映,不可歪曲。特别在当代社会,媒介传播的力量非常强大,社会舆论力量更是不可忽视,媒介机构特别需要注意求实直书。 4、德识为先,才学并茂。强调史才,史学,史实和史德。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文史兼修是我国史学的基本要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力量武装自己,还必须强调道德的力量。二我国史学有哪些优良传统1学兼天人,会通古今。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以古为镜,经世致用。鉴古知今,故为今用。古代史学家注重史学的研究注重史学研究的古为今用。3求实直书,书法不隐。直书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则会造成实录难求。反映了古代史学的求实精神。4德识为先,才学并茂。注重业务与史家思想修养。三列举三通、十通、二十六史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十通:三通加上《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之献通考》、《清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二十六史:1《史记》西汉·司马迁14《南史》唐·李延寿2《汉书》东汉·班固15《北史》唐?李延寿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4《三国志》西晋·陈寿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5《晋书》唐·房玄龄等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6《宋书》南朝梁·沈约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20《宋史》元·脱脱等8《梁书》唐·姚思廉21《辽史》元·脱脱等9《陈书》唐·姚思廉22《金史》元·脱脱等10《魏书》北齐·魏收23《元史》明·宋濂等11《北齐书》唐·李百药24《明史》清·张廷玉等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25《新元史》民国柯劭忞13《隋书》唐·魏徵等26《清史稿》近代赵尔巽第十五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的认同,概括地讲就是人伦、人道、人性。二简述礼的四次转化第一次转化:西周维新,把把氏族社会之习俗法规转化成为文明社会之秩序。第二次转化:孔子对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提升。第三次转化:董仲舒把礼转化成三纲五常。第四次转化:把礼转化成神圣的、绝对的天理。 三试述中国伦理思想的民族性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由人伦、人道、人性三个方面构成。中国伦理思想的民族性也由这三面体现。1人伦层民族性因素体现于①五伦设计。五伦是礼的基本构成,是中国伦理的典范,它贯穿于中国伦理的始终。②整体主义。他助长了中国封建之专制主义,也是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③伦理政治。这是人伦设计的实质2人道层民族性因素体现于①人伦决定人格②仁义礼制的价值体系③德性主义。修己安人,内圣外王。3人性层民族性因素体现于①强调人禽之分,突显人的尊贵②人格均等,人人可圣;③修身养性,向内探求。四简述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孕育展开阶段;二是汉唐时期的抽象发展阶段;三是宋明时期的辩证综合阶段。1先秦: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①中国古代神话的三个特点:崇德不崇力;惩恶扬善,善恶报应;重天命而轻命运。(这些体现了中国人最初建构自己精神世界时的价值取向,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普遍和永恒的影响)②《周易》③西周确立的伦理秩序与意识形态: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2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两汉儒学:儒家独尊,标志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与抽象化的统一;魏晋玄学:补求伦理服从之极端;隋唐佛学:为补伦理之走两极,以虚幻形式克服伦理中的“德”与“得”、道德与命运的矛盾,佛与儒初步融合。3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新儒学提出:程朱理学,提倡整体价值观,且在理与欲中突出人性的尊严及其道德的能动性;陆王心学,“良心”之说。五简述中华传统美德之内容(P212)1仁爱孝悌。“仁”发端于“恻隐之心”,“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2谦和好礼。谦: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与人相处的相互尊重。和,待人接物的“和气”,与人相处的“和睦”,在价值取向的“和谐”,作为一种德性的“中和”。礼,好礼有礼,注重礼义。3诚信知报。诚于己,守信用、讲信义,知恩图报。4精忠爱国。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5克己奉公。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从整体;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6修己慎独。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建立道德自我。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7见利思义。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的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8勤俭廉正。勤劳节俭,廉明正直。勤俭戒奢,取道义,去邪心,严格自我约束。9笃实宽厚。崇尚质朴,反对虚伪虚妄;以宽厚为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10勇毅力行。血气之勇;意气之勇;理直气壮、恪守坚定的道德信念的“大勇” 。毅即坚持的毅力。“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重视“力行”的美德。第十六章中国古代宗教一为什么说儒家有宗教功能1儒学非宗教,但有宗教功能。2基础方面:天命,天道,天理,董仲舒则进之而神化。3休养方面:善端,善性之先天性。宗教式的主管内省方法。慎独方面亦带有“上帝监女,女无二心”的意味。二简说大小乘小乘佛教:注重个人修行,追求个人自我解脱,理想的极果不阿罗汉,这是最高果位,得此果位者,免去了生死轮回之苦。大乘佛教:主张普度众生,要使众生得到解脱。理想的极果是佛果,并认为佛果高于罗汉果。三简说苦集灭道佛教用语,即苦、集、灭、道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四简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科学:化学。为制作丹药而发生发展了化学,药物学,医学。如对天花,结核病的研究,气功方面的养身。2文学艺术:小说中之题材,如志怪小说。《四游记》除《西游记》是写佛教,其他三记都是写道教。至于李白式的人物就更不用提了。3古代民俗:城隍,土地,灶君。五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1长生久视,性葆真是道教的一个基本教义。2“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是虚无的无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道”是唯一的。3老子是“道”的化身,“道”可以演化成众多的天神。地祗和人鬼。4“道”可因修而得。人通过修炼各种道术能使神与“道”合,即为得道。5得道的人可有各种神通,可长生,成仙六全真教和正一道有什么不同信奉以讲究符录为主的“正一道”可以结婚:而全真道反对符录,排斥咒术,倡儒释道三教合一,注重识心见性的内修功夫。第十七章中国古代哲学一简述直觉体悟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1直接体悟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直接来自于过去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和重组,以及自己受到的思维训练。2观物取像,立象尽意。穿透语言,领略语言,领略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领略背后之意境。这种思维方式特点是主体直接渗入到客体。,他又是一种境界和智慧。3从哲学思维方法而言。直觉与理智表示同一思想历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没有根本冲突。当代世界哲学的趋势就是直觉方法与理智方法的纵贯。先用直觉方法洞见其全,深入其微,然后用理智分析全体,以阐明此隐蔽。这是先理智的直觉,先从事于局部的研究、琐屑的分析积久就能评直觉的助力洞见其内涵之意义。这是后理智的直觉。我们要善于把东西各自的形式逻辑、辩证思想、理性方法。直觉方法综合起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直觉体悟与科学分析结合起来。二简述儒佛道三家的人生境界,谈谈自己对人生境界的理解。儒家:追求道德宇宙,立人级。道家:追求艺术天地,求逍遥与解脱。佛家:追求宗教境界,净化超升,向往涅槃。理解: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学的人呢无是帮助人们进入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此后可自由发挥)三简述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现实意义。中国哲学的宇宙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它强调变异是世界最根本的事实,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而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现实意义:1鼓励人类创造。对宇宙创化流衍的信念实际上是对人类创造力的信念。由于宇宙是生生不息的,因而人类可以开物成务,与时俱进。这种精神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史具有极大意义的。2人类需要不断进取、刚健自强。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月异昭示我们这个道理。我们需要不断尽心竭力创造新的,改革旧的。3追求真善美的人格思想。人在天地之中,宇宙的自然升级蓬勃、盎然充满。我们对天地万物也应该有博大的同情心。利己利人、成己成物、万物与我为一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应该得益弘扬光大。第十八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一为何中国文化能摆脱神学的独断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强大的生命力表现为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凝聚力。同化力表现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逐步中国化。融合力表现为中国文化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和超地域与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上运行的农业。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西周人之疑天思想,敬天保民思想使得神学退位。道德从宗法中产生。从宗法中产生了道德,而道德成为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消弱以致被摆脱,儒家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本性。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二简述中国农业的文化心态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1农业的生产节奏与国民生产节奏相通,节日来自农业生产。2尚农为富国的基础3务实精神为群体倾向。4安土乐天成为国民精神5包含着循环与恒久变易观念盛行(书271页)三简述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从此明白了当今文化建设要注意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历经千年至今而未中辍,表现出无以能比的延续力。中国文化的同化力与融合力是延续力的内在基础。原因之一是东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二是中国文化虽然未受到欧洲西亚南亚的威胁,但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突,但在文化方面他们总是自觉的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文化相互融合,昨天了新的生命力。(书上270页)第十九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简述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功能1民族凝聚功能2精神激励功能3整合创新功能二简述和与同与中的内涵和:把不同的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就是和谐,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和”就是承认事物的矛盾与差别,是在承认矛盾差别基础上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同:否认事物的矛盾与差别,是否认矛盾差别的绝对同一。在史伯看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可以对“中”的特点做如下概括:(1)从方法上说,“中”就是指适度、适中、过犹不及、恰到好处;(2)从行为上说,“中”就是指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恰如其分;(3)从道德上说,“中”就是指中正、公正,发乎情而止乎礼。所以,“中”是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三你怎么看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四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1人本主义:即人是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神之间,人是中心2儒家:孔子承认天命,然其注重点在人事,关注社会人生问题,并将解决问题希望寄予人3宋明理学之力倡并躬行人本主义,张载主张世界一气论(气本论),朱熹主张世界于一理(里本论),陆九渊主张世界于一心。都突破了宗教,弘扬主题功能作用道德上的人本主义:把人放在伦理政治关系中考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的精神境界的升进,寄托整体关系的主动,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的地位。意义: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五简述天人合一的历史演变1先秦时期:西周肯定天与人之间有相同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萌芽。春秋时期子产认为礼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必须按礼行事。这事吧天地与人事结合起来。战国时期孟子把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2汉代:董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论。3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合于气,朱熹合于礼,陆九渊合于心第二十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统一简述儒家与道家的理想人格?1儒家理想人格——内圣的追求: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其人格规定为内圣外王。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善又以仁为其内容。故内圣之一主要内容是求仁,除仁之外,还有“知”方面的规定。未知,焉得仁。知是一种理性的品格。在儒家看来,缺少理性的品格,往往易受制于自发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从而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理性成了成圣的必要条件。儒家孔子把之主看做是“知人”。即理性的作用主要限于道德实践的领域。而理性本身也取得了某种伦理化地形式。此即理性的狭隘化:君子不器,即其典型看法。它使得认知理性与技术理性始终难以有应有的地位。内圣外王,外王是内圣的逻辑之必然结果。《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内圣处于本体位置,在理学家那里,内圣进一步压倒了外王,将“醇儒”视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儒家之内圣以善为最高价值。2道家的理想人格:逍遥的境界:道家赋予理想人格“真”,称为真人,首先表现于合于自然:自由人格。抨击儒家之仁,忽视人格的道德内涵,使得贵真是人得异化。道家以真为其最高价值。二在义利方面,儒、墨、道、法之价值选择各是怎么样的?1儒家: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义是当然之则,具有至上的性质,被赋予了内在价值。这样义便成了评判行为的主要标准。当然儒家也没有绝对的弃绝功利,利的追求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见利思义。因涉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故儒家之义利观有其好处:对利益关系起到了某种调节作用,然亦有其弊处即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 2墨家:对义十分注重,墨家侧重于义外在价值,义之所以可贵,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即当然之义应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上。将功利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标准。孝,利亲也。在墨家这里功利追求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的确认。这有助于价值观上的调整,但对义有所忽视。3法家:赋予功利原则更极端的形式: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的关系也以利益为纽带。社会成员之间完全是相互利用的,彼此交易时,行义只会带来消极的效果,其价值标准是行为产生的实际效用,对手段则失之规定。治天下应导之以利,从而使得人在双重意义上趋于工具化,既是实现君主意志视为工具,也是外在功利的附庸。4道家:道家主张有我,其实对自我的利是很重视的。三简述群体原则在中国古代的强化情况?1儒家:成己而兼善天下;2墨家:尚同,兼爱;将社会认同理解为服从最高意志;3法家:尚暴力。君权至上,论证了君权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代表了整体的利益,有整体优先的含义在内。4佛教:以普渡众生的方式体现了这一特点,没有众生的解脱,个人便难以真正达到涅槃之境。5理学:把自我理解为纯乎道心的主体,以道心规定自我,这便使主体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我,提出了无我的原则,要消自我于大我之中,这有利于社会的承担,但漠视了个体的存在。四在群己关系上,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试作一简单的评说。1儒家为修己以安人:从主体的内在价值出发,提出“为己”、“成己”之说(相对的是为人)。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为己指德性涵养,成己指道德实践,故强调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进一步,成己而成人。成己只是成人的手段,成人(安人)才是目的。这样就不仅实现了内在的价值,也实现了外在的价值。安人的具体化即为“和”。2道家主张对个体生命和个性自由的关注:道家之人首先是一个一个的人,将自我认同提高到突出的地位。其价值关怀着重指向自我,在道家看来,儒家之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是对个性的压制。于是提出“性”与“仁义”要严格区分。“性”指自我个体性的规定。可见其个体是抽去了社会化规定的个体,故道家注重全体生命,个体自由,从而要“保身全生”。群体认为易走向自我的普泛化,个体(抽去社会性)的认同易走向自我主义中心主义,如道家一系的杨朱,进而走向唯我主义。五在天人关系上,儒、墨、道、佛各有什么样的选择?1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自然得人文化,以达到文明的境界,形成文明的群体,进而以个体的人文化为目标,自然人要化天性为德性。墨家也区分自然人于社会人,然于如何文明上提出“兼爱”,儒家之仁是以孝悌为本,建立于宗法之上,墨家则超越了宗法的关系。佛教在论证成佛根据时,常常强调人道胜天道,人之地位高于其他一切,由迷到悟,意味着自在——自为,其慈悲、普渡更带有(渗透有)深切的人道观念。 2无以人灭天:道家于天人关系方面,把关注重点放在自然(天)之上,道家认为,自然即是完美的,天无须人化。由此出发,道家对人化的过程及其结果持否定态度。其主张是无以人灭天,包含有尊重自然的要求,人的创造不能无视自然之理,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之物的过程中不能偏离自然本身的法则。3天性与道德:天人关系上还有天性与德性的问题,孟子一派,以为德性是天性的内容,荀子一派则认为德性是对天性的改造,道家则强调对天性的顺化。4力命之辩与人的自由:儒家主张为仁由己,注重道德实践,但也与天命纠缠在一起,行为固然取决于自为的选择,但一旦超越这个范围,人的活动就会受到天命的限制,从而有一种“在我”与“在外”的分析。道家主张安命,同时追求一种(精神)的逍遥境界,法家与墨家更多地把注意点放在主体的力量之上,墨家有“非命“论,法家认为取决于君主正确地运用法、术、势。第二十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变一论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36年鲁迅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学”。毛泽东于1940年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毛泽东是从狭义的观念形态角度进行论证的。1民族的: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新的文化要解决民族危机,带有我们的民族性;2科学的:内容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的;3大众的:即使民主的,首先是要使人民大众享有文化权。二简单介绍中国近代化的文化论争?1中体西用论:流行于洋务运动时,主张一面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前为用,后为体。积极面:引进了西学,开始破坏儒家文化之固有体系。思想上是承袭内圣外王而来的,局限性是维护的是封建之体,成为第二个层面改革的阻力。2本位文化论:1935年正式提出,由陶希圣等十教授联名发表《中国本体文化建设宣言》而阐述之。实质上成了蒋统的适应物。3全盘西化论:胡适1929年用全盘西化来表达它的文化思想,其积极面分析了文化的整合性,强调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消极面是机械地理解文化的整合性,忽略了文化的民族性,其极至为民族虚无主义。三简述中国化走向近代的历程?1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从林则徐、魏源所处之40年代开始,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才发生了变化。60年代,清政府搞了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其目的是用先进技术巩固封建制度,用近代科学思想弥补儒学之不足,形成了第一次译价西学高潮。2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70年代,改良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主张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改良派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其领袖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其宣传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界有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革命、戏剧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新式学堂与留学生为主体的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对西方政治学说发生了浓烈的兴趣,这位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3观念层面得文化变革:中华民国的成立是制度革命的胜利,两次复辟说明制度层面变革是不够的,基于此认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变革进入了观念层面的近代化阶段。根本之点:重人的价值,树立独立的人格。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从而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人性、科学、民主为判定他者的标准。第二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一论述中国文化之走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1从会通超胜说到古今中外说;2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一要坚持,二要防左,辩证地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一要学,二要化,三要不怕;3要以民族心理为基础,较之英法德美日,莫不如此,也要注意其古与今有冲突之处,适应外来的压力与挑战,要补充新鲜之营养,但不可有消极自卑感。4我们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这继承了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主义文化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把文化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把握,去其不相容者,发展其相容者,改进其可离者。专题一、气与运一、你是如何理解“命运”的?命:指一种局面,较大而固定。指格局言。运:变化,松动。指松动、化解较大有格局。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时时皆有的。指遭遇言。二、你是如何理解“气数”的?气数由气与数合成。气:极微的、能动的数:量的积渐过程的某一界限。气数:是一种变动,是一种必然。从极微处开始,谁也难以察觉,但到一定的量,则会发生大变。此即质变的一种表现。三、你是如何理解“风气”的?风气是针对群体而言的。1、风气之形成:积微成著2、风气之追随3、风气之转移4、风气与“势”:从事开创事业者,当从极微处着手;从事广告业者,其上品善从极微处入手;其中者,善于把风气,利用其势;其下者,不明风气为何物,只会套用。四、气数与命运有什么关联?“运”必有待“气”而为之。没有气的积累,“运”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五、气运观念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与心理习惯有什么影响?1懂得不居故常,与时消息,得意得势不自满,失意失势不自馁。朝惕夕厉,居安思危。一刻不松懈,一步不怠慢。2见微知著,见机而作,把握机会,勇于创始。3反求诸己,乐为小事,把握枢机,数至动天地。4遇穷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六、“气”观念下的宇宙物质观与自然科学下的宇宙物质观有什么不同?1“气”观念下:构成世界的是极微的、能动的元气,是以“气”为统一的始基,以五行的变化为规律的物质观。2自然科学下:构成世界的是不同的元素,元素又由原子或其他更小的微粒构成。专题二、人情与义气一你是如何理解“人情”的?人情:即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的一种初始纽带。二你是如何理解“义气”的?气是极微的,变动不居的。是成事、成物的本质所在。义即“相配的”。义气,即按义的标准去行事以成事、成物的一种社会规范。三举例说明人情、义气在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地位。1重情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2人情义气胜过智慧、本领(宋江、吴用、林冲等的比较)3朋友交情超过政治需要(天灭郦寄为卖友)4情重于法(诸葛挥泪斩马稷)现代人的重情义表现:民间大众的喜看武侠小说。知识分子的喜看《红》、《三》、《水》、《西》等。四简述中国民间“无情无义”与“无法无天”的文化意义。无情义,无以成社会,无礼法,无以成高级社会,故民间对无情义是不能忍受的,对无礼法则尚可忍受。有情义,讲礼法,是一个健全的人,是良性社会的表现。无情义,讲礼法,是一个冷漠畸形的人,是畸形社会的表现。无情义,不讲礼法,是社会渣滓,是社会解体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