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00 KB
  • 2022-04-29 14:03:49 发布

民族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总论-6-1.1项目背景-6-1.2可行性研究范围-9-1.3项目概况-9-1.4结论与建议-11-2.1投资环境分析-1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5-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分析-18-3.1建设规模的确定-18-3.2建设条件分析-19-第四章建设方案选择-21-4.1校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1-4.2总体规划方案-22-4.3建筑设计-23-4.4结构设计方案-29-4.5给排水设计方案-30-4.6暖通设计方案-32-4.7电气设计方案-33-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36-5.1节能措施-36- 5.2节水措施-37-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38-6.1设计依据-38-6.2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38-6.3项目位置环境现状-39-6.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39-6.5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39-6.6项目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41-第七章安全及消防-43-7.1安全措施-43-7.2消防-44-第八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46-8.1施工组织机构-46-8.2施工期人力资源配置-46-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48-9.1工程实施进度安排-48-9.2工程实施进度表-48-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0-10.1估算范围-50-10.2估算依据-50-10.3估算结果-51-10.4资金筹措-51- 第十一章招标投标管理-53-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54- 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经研究,现委托贵公司对《**三中综合楼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由于本项目建设重要,望贵公司抓紧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和编制,保证质量,如约完成。委托单位:**县教育科技局二0一0年四月-56- 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民族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单位法人: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县县城总体规划(1995-2010)》(3)X民族中学总体规划设计方案(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5)《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2002]102号(6)X县民族中学关于**X县民族中学综合楼可研请求批复的申请(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1.6学校基本情况概述X民族中学创建于1975年,始称“城关中学”,1982年命名为“X第二中学”,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报地区行署批准更名为“X民族中学”-56- ,2003年4月,明确为地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年铜教基发(2008)51号文件将我校作为铜仁地区地级示试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学校。现有在校生近4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225人,寄宿制学生3052人,生源来自全县27个乡镇及周边县。从1999年以来,学校每年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新生占毕业生人数80%以上,为X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县民族中学地处县城境内,背靠X两大风景区,地理环境优越,整体规划明确,也为X及铜仁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3480平方米,建筑面积23796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08人,专任教师176人,其中:高级教师35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20多人,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群体。学校现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4000名。学校始终践行“面向全体,优化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综合+特色”的办学思路,突出“立足学生生存发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坚持“质量立效、科研兴校、师德强校、特色扬校”的办学思想。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事”为学生培养目标。近年来共培养出了近万名合格的中学生,为地方经济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建设人才。1.1.7项目提出的理由与目标-56- 据统计,X县现有在校高中学生4万多人,其中:在校小学生2.1万人;在校初中学生1.4万人;在校高中学生0.7万人;县城现有初中三所,在校学生4000多名,占全县初中在校生的28.6%。因此,这三所学校的安全对全县初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县城人口迅速增长,城镇适龄入学的生源大幅增加。再加之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部分农村孩子纷纷涌入县城初中就读,无形中给本就陷入窘境的县城教育资源又增添了巨大的压力。现有教学班,平均班容量高达60多人,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班容量相比超员22%以上。学校目前生均建筑面积6.3m2,与国家规定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寄宿制中学)生均建筑面积也存在相差。更为严重的是现有的本就不够使用的建筑面积,经晋中市兴业土木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鉴定还为不达抗震要求的危房,建议拆除重建。为此,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34号)文件、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教财2009第14号)等配套文件精神和山西省人民政府2010年2月26日召开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内容。**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三中综合教学楼改建工程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56- 为尽快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根据总体规划和**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中的计划,决定2010年拆除原有的8500m2,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按12轨建制,在校生达到1800人,新建综合教学楼14697m2,计划投资2056.9万元。项目实施后,将有效缓解目前的校舍极度紧缺局面,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安全的教学环境。1.2可行性研究范围⑴对项目的投资环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论证;⑵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论证;⑶对项目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⑷对建设项目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⑸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施方案;⑹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⑺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1.3项目概况1.3.1项目拟建地点-56- 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的总体布局方案,确定该项目地址位于学校原址,东面为商品房开发区,南面邻居民区,北面为**建材公司,西面为新建街道。所占土地属学校用地区域,周边无工矿企业,亦无高大建筑物,学校所有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条件较好,其地理位置优越,所处环境较好。1.3.2项目建设规模规划扩建项目占地面积15681.17m2,总建筑面积14697m2,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14697m2。规划为五层框架结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1.3.3交通与其他基础设施状况**三中位于城区东部,正北为东夏公路,其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供水、供电、通讯、排水等配套设施可直接由城区道路网或老校区供给。1.3.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056.9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1787.6万元,其它费用130.5万元,基本预备费138.8万元。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056.9万元,全部由财政筹集解决。1.3.5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拟建工期为6个月,计划从2010年6月1日开工建设,至2010年11月30日全部竣工。1.3.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56-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学校总体规划学校总体规划1总用地面积m215681.1723.5亩2总建筑面积m2146972.1教学楼m265702.2实验楼m213542.3办公楼m213542.4学生公寓楼m227082.5食堂其它附属用房m213542.6地下面积m213573绿化面积m2470430%4主要技术指标4.1建筑容积率0.974.2建筑密度%1743绿化率%41校舍现状1用地面积m215681.1723.5亩2总建筑面积m285002.1教学楼m245002.2办公楼学生公寓楼m225002.3其他用房m215001.4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校舍安全改造的有关规定,符合**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属于危房改建项目。项目的建设可改善师生的学习办公条件,是一项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阳光工程”、“放心工程”。建筑物的建筑形式和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可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安全措施、招标方案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建议尽快立项,及早实施。-56- 第二章项目投资环境与必要性分析2.1投资环境分析2.1.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县地处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的“南大门”,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辖6乡6镇、3个城区管委会、291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5.1万。**属山岭重丘区,山地丘陵面积占90%以上。县城地处汾河峡谷,依静升河、汾河呈“丁”字型延伸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县内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与城乡公路网互联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路网。近年来,**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和前期发展形成的产业规模、开放引进等比较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1.1亿元,同比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完成25.79亿元,同比增长71.32%,剔除“两权”价款后,完成24.94亿元,同比增长85.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9亿元,同比增长6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2.2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3亿元,同比增长3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17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93元,同比增长19.7%。-56- 农业稳定发展。**县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现有耕地面积42万亩,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谷子、豆类及各种小杂粮,粮食总产量在5000万公斤左右。干果经济林和特色养殖发展迅速,全县共栽植核桃经济林17万亩,2008年核桃产量350万公斤;新发展天和农牧10万头生猪、福苑10万只蛋鸡和东龙牧业千头肉牛等养殖企业,经济林和特色养殖已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两大骨干产业。工业基础雄厚。**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的有煤、石膏、硫铁矿等32种矿物,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全县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91亿吨。近年来,**狠抓安全生产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008年在全市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位列第一。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目前,全县已形成2001万吨煤炭、8896万吨精煤、560万吨焦炭、124万吨水泥、10万吨碳素、2.4万吨金属镁的生产能力和12.85万KW的发电装机容量。旅游资源丰富。**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处,市级5处。华夏民居第一宅、国家4A-56- 级景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王家大院坐落我县;集彩塑罗汉、大型壁画、斗拱殿顶于一身的千年古刹资寿寺以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享誉海内外;华北最大的人造山顶公园——翠峰公园,融人文景观与山水风光为一体,吸引着四方宾朋。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6.36万人次,门票总收入1805余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以上。生态环境改善。**县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县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1天,比2007年增加83天,一级天数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7天,进入全省重点监控县(市)前十位;投入近亿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0.78%;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2008年荣获“全市环保专项行动优秀单位”、“全市林业建设先进县”等称号。2009年,**县将按照“紧扣一个中心,抓住两大关键,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两大转移”的思路,努力实现率先发展,做到“四个率先”,实现“三个第一”的目标。“四个率先”即: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要率先落实;省委提出的“三个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要率先实现;凡是有利于改善民生、惠及人民群众的事情,**要率先实施;在落实全市跨越式赶超发展的战略决策上,**要在全市全省率先发展。“三个第一”,即:财政总收入保持全市第一,社会事业发展做到全市第一,在全市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2.1.2全县教育事业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儿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为明确,九十年代,把“一切为了儿童,将对儿童发展的认识确定为国家进步与否的评价标准。”说明对儿童地位的认识有了历史的飞跃,它将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正确导向。-56-     2000年全县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几年来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义务教育范围、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使全县基础教育逐步向“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迈进,1999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提前达到《两纲》目标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增加、小学学龄人口骤减、初中入学高峰期、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有所反弹的实际情况,**县把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和控制农村学生辍学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准。初中学生毛入学率基本保持在100%,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全区中游。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⑴该项目的实施是县委、县政府实施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具体措施。-56- 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都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江泽民同志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同时要求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学校的扩建正是县委、县政府贯彻《纲要》精神,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和整合县城教育资源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势在必行。⑵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改善教学环境,确保全体师生身心健康的迫切需求。为了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国务院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中小学校舍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改造,今年中央财政已拿出42.92亿元投入到此项工程中,山西省也投入百亿元用于校舍改造。这说明此项工作非常迫切而必要。加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适龄入学的生源大幅增加,无形中给本就陷入窘境的教育资源又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学校现有的房屋建筑质量不高,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房屋已多处裂缝、破损,更为严重的是原房屋设计抗震能力极差,对师生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56-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缓解目前的校舍极度紧缺局面,解除安全隐患,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该项目的平面布局符合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2、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3、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校舍安全改造领导组,并责成财政、教育等部门负责项目的资金落实等协调问题。-56-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分析3.1建设规模的确定3.1.1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⑴ **三中招生规模与发展规划⑵《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⑶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标建109-2008)3.1.2学校规模和班额人数根据上述原则和依据,结合近几年生源情况,确定**三中的总体规模为12轨制,共设置36个班,每班50人,共可容纳学生1800人。3.1.3校舍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根据上述有关标准规定,并结合**三中的总体规划和现状情况,确定扩建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如下:总建筑面积14697m2,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6570m2;学生公寓楼建筑面积2708m2;食堂1354m2;实验室1354m2;办公1354m2;新校区绿化面积4704m2。学校的总体规划、校舍现状情况与本次扩建项目的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详见表3-1。-56- 建设规模主要指标一览表表3-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学校总体规划1总用地面积m215681.1723.5亩2总建筑面积m2146972.1教学楼m265702.2实验楼m213542.3办公楼m213542.4学生公寓楼m227082.5食堂用房m213543绿化面积m2470430%4主要技术指标4.1建筑容积率0.34.2建筑密度%9.444.3绿化率%30校舍现状1用地面积m215681.1723.5亩2总建筑面积m285002.1教学楼m245002.2办公楼学生公寓楼m225002.3其他用房m215003.2建设条件分析3.2.1项目区环境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并结合**三中的总体布局方案,确定该扩建项目地址位于学校原址,所占土地属学校用地区域,周边无工矿企业,亦无高大建筑物,建筑物的采光、通风、消防等条件均比较优越,区域空气清新、环境优雅。-56- 3.2.2 公共设施条件项目所在区域为**县城区域,周边主次干道早已建成运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道路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到位。3.2.3 气象条件**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相对集中,但常有不同程度的伏旱;秋季一般多连阴雨天气。全县日照时间充足,年无霜期140天,全县历年平均气温10℃,多年平均降水量650mm,降雨量以冬季最少,春季次之,夏季高度集中,秋季又明显减少。3.2.4 地型地貌**县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汾河谷地,县城居于谷地之中。县境东部有太岳支脉石膏山,海拔2532米,西部为丘陵地形属吕梁山脉。境内主要河流汾河切穿南部韩信岭形成峡谷,是沟通晋中与临汾两地的交通要道。3.2.5 施工条件项目施工区位居城区中东部,而且紧临城市主次干道,施工所需设备及建筑材料进场均不受任何限制,施工场地大,施工条件较好。-56- 第四章建设方案选择4.1校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4.1.1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余地。教工住宅应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应建在校园内。4.1.2校园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勤工俭学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楼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临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4.1.3校园、校舍应整体性强。建筑组合应紧凑、集中,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要力求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4.1.4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楼应有合理的间隔,并应联系便利。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4.1.5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路线要通畅便捷,道路的高差处宜设坡道。路上的地下管线井盖,应与路面标高一致。-56- 4.1.6室外上下水、煤气、热力、电力、通讯等地下管线,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并按防火规范要求在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消火栓供水接口。变配电系统应独立设置,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当留有余量。室外多种管线的敷设应用地下管沟暗设。4.1.7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便于学生就学,有利于人流迅速疏散,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和设置警示标志。4.1.8旗杆、旗台应设置在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等显要位置。4.1.9校园应有围墙,沿主要街道的围墙宜有良好通透性。4.2总体规划方案**三中规划总占地面积15681.17m2,其东西长约118.5m,新规划总建筑面积1469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340m2,地下面积1357m2,五层框架结构。-56- 综合楼位于校区的东南角,布置为L型,分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和食堂,教学区布置在正东的一至五层;食堂布置在正南的一层;实验室布置在正南的二层;办公和宿舍布置在正南的四层和五层;地下室为器械室、库房、水泵房配电室等。楼房规划为双面楼。学校的主出入口位于校园北侧,出口为东夏线公路,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校门应后退道路红线5~8m,体育场位于L型综合楼的正前方。教学区与体育场之间及主出入口两侧均规划为绿化带,以美化环境。4.3建筑设计4.3.1设计依据⑴《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⑵《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⑸《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⑺《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规范》(GB50222)⑻《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⑼建设单位提供基础资料4.3.2平面布置本次新建综合楼为双面L型楼、东西长74.35m,南北54.6m走建筑面积14697m教室开间为9*7.5m,教室入口设在中间,开间为9*7.5m,中部和西、北两侧设有楼梯通道。4.3.3建筑立面建筑色彩要适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建筑色彩应是安静、温暖、轻松,且避免采用可能产生污染的建筑材料。本次各建筑物的建筑色彩选用色彩类型为红色系+白色;主基色为砖红色、红色;辅助色为白色、亮灰色;点缀色为黄色 、绿色、-56- 蓝色等。4.3.4建筑泡面新建综合楼设计为五层,层高为3.80m,室内外高差为0.50m,建筑总高19.50m。4.3.5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本次新建的教学楼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3.6建筑结构应根据校舍的使用功能、平面和空间可以改变的要求,以及保障安全和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校舍不得采用空斗砖墙、空心砖墙和生土墙体作为承重结构。本区域地震裂度为8度设防。属于超过6度以上地区,应严禁用空心楼板及预制楼梯。另外,按规范应提高一度设防。4.3.7 安全疏散(1)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有利于疏散。(2)教学用房疏散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屋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中小学不应大于35m。4.3.8屋面应根据当地雨雪量等气象条件和建材供应情况,采用平屋面。屋面应有可靠的防水、隔热、保温措施。4.3.9楼地面教室采用防尘易清洁、耐磨的楼地面。并-56- 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4.3.10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门窗开启后不得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教学用房的门窗要有利采光通风。普通教室、各种专用教室和部分公共教学用房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教室安全出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多功能教室、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均不宜设置门槛。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位于楼梯平台处的采光窗,窗下墙高度小于1100mm的应设安全护栏。4.3.11建筑装修⑴建筑内装修。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建筑内装修材料应符合有关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室内环境防污应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年版))执行。建筑物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均宜做成圆角墙面、顶棚一般宜做普通装修,门厅可做中级装修。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均宜做成圆角。走廊、门厅、楼梯间内均宜做高度不低于1200mm,易清洗不易污损的墙裙。⑵-56- 建筑外装修。应体现校园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装修朴素大方,反对追求奢侈豪华;应满足国家及行业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采用高效节能的建采取防止雨水渗漏的措施。外墙宜采用涂料墙面,不应采用贴面砖墙面。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其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4.3.12室内环境⑴采光。应保证教室、图书阅览室及实验室等主要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教学用房宜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主要采光窗窗台高度宜为900mm。教学及办公用房的采光玻地比(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楼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并应防止眩光。⑵照明。教学、办公用房应采用配用保护角灯罩的荧光灯具,不得用裸灯。教学用房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照度均匀度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照度标准。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不应低于1700mm。生物实验室的实验桌上宜设局部照明。教学用的照明要能够分楼、分层、分部位控制。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表4-1的规定。教学楼应设置适应教学、办公手段现代化的电器插座和分楼、分层或分部位控制的广播线路。劳动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科技活动室、厨房等用房,宜根据设备运行需要设置动力电源插座。⑶通风换气。教学、办公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必须保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教学用房应有换气设施,确保室内空气中CO2的浓度低于1.5‰-56- 。温暖地区宜采用开窗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换气,或在室内设附墙竖向排气道换气。外墙上的换气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面积的1.67%,设于走廊墙上的换气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面积的3.34%。当采用附墙竖向排气道时,排气口应设在每层排气道的顶部(临近天棚处)位置,排气口大小可视具体情况确定,并设调节风门。实验室、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体育活动室等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有效的排气装置。各类用房平均照度表表4-1用房名称平均照度(LX)规定照度的平面照度均匀度普通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劳动教室、劳动技术教室、语言教室、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地理教室、科技活动室、办公室、卫生保健室150桌面不低于0.7教室的方黑板200黑板垂直面不低于0.7计算机教室、图书馆(室)阅览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德育展览室200桌面体育活动室100地面厕所、走道、楼梯间20地面⑷室内温度。必须保持教学和办公用房有适宜的室内温度。夏天应因地制宜设置降温设施。4.3.13主要用房固定设施配置-56- ⑴普通教室。室内前部应设置书写板、电视机架、投影幕挂钩、讲台;后墙宜设置展示板;适当位置宜设置清洁柜、贮物柜和音箱等。⑵教师办公室。宜设洗手台、存衣柜、嵌墙式或悬挂式书柜。厕所等用房宜做防滑易清洁的楼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4.3.14门厅、走廊  ⑴教学楼的门厅宜适度宽敞,有利于人流集散通行和短暂停留。⑵教学楼宜采用外廊或单内廊,廊净宽不应小于2100mm;中内廊净宽不应小于3000mm。办公用房的廊宽不应小于1500mm。  ⑶门厅和走廊的楼地面不宜设台阶。走廊楼地面、走廊与房间楼地面略有高差时,应采用防滑坡道,高差较大必须设置台阶时,台阶不得少于三级。  ⑷外廊栏板或栏杆净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⑸教学楼内,应在走廊、过厅旁边的合适位置设置饮水处。4.3.15楼梯-56- 楼梯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符合交通疏散和防火规范的规定。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台阶高度不应大于150mm。楼梯井的净宽度不宜大于200mm。室内楼梯栏板或栏杆的净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栏板或栏杆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100mm。4.4结构设计方案4.4.1主要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抗震荷载分类标准》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4.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⑵设计使用年限:50年⑶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⑷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4.4.3基本风压:Wo=0.3KN/m24.4.4基本雪压:So=0.20KN/m24.4.5防震设防烈度-56- 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4.4.6地基及基础处理:开挖后三七灰土夯填处理,基础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4.4.7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4.4.8结构:采用框架结构4.5给排水设计方案4.5.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5.2设计范围扩建北校区内新建工程室内外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污水排水。4.5.3用水量计算⑴生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包括学生生活用水量和未预见水量,生活用水量估算见下表:生活用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单位用水量标准(最高日)L/人·d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时用水量m3/h备注1教学楼1800人30546.75时变化系数取1.2-56- 2学生公寓楼900人75678.38时变化系数取3.03办公楼100人3030.19时变化系数取1.54未预见用水量18.62.33为1~3项之和的15%合计142.6⑵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以同一时间最大一幢建筑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计算。校区内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等较大建筑物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为2h,一次灭火用水量288m3。4.5.4水源用水水源由县城供水系统提供。4.5.5给水系统⑴生活给水系统为保障供水可靠性,学校应建设400m3储水池和加压站各一座,经加压后供给各建筑生活用水,加压设备采用变频给水设备。室外给水管道采用给水铸铁管,沿校区道路呈树枝状布设供水到各建筑物,室内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⑵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储水池储存一次灭火室内外消防全部用水量,有效储存容积>230m3。屋顶消防水箱(拟建于教学楼屋顶)有效储水容积≥12m3。-56-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围绕建筑物成环状布置,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为环状布置,消火栓布置间距以保证室内任何部位有两股水柱到达,室外设消防水泵结合器与室内环状管道连接。室外消防给水管道采用铸铁给水管,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水泵房管道皆采用无缝钢管。4.5.6排水系统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日用水量的80%,新增日排水量约为113m3/d。⑵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污水重力自流排水,室内采用伸顶通气排水方式。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⑷排水系统管材,室内污水管采用铸铁排水管,室外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4.6暖通设计方案4.6.1设计依据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⑶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16-2006)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6- 4.6.2设计范围包括新建项目的所有建筑物。4.6.3热负荷估算热负荷估算见下表:热负荷估算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热负荷指标(W/m2)热负荷(KW)1教学楼1469745661合计146976614.6.4采暖通风设计新建建筑物采暖热源由县城集中供热统一供给,热媒为85/60℃低温热水,新增热负荷为661KW。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单管同程式系统,且每组散热器设三通调节阀,每栋建筑物进出口管道设热计量表。散热器均采用TFD.700.I型辐射对流铸铁散热器,阀门采用截止阀,各分支阀门采用平衡阀,管材采用焊接钢管,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或矿棉保温材料。4.7电气设计方案4.7.1设计依据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⑷《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085057-94)-56- ⑸国家有关规范、规程4.7.2设计内容低压和电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4.7.3低压配电系统⑴负荷等级:本工程除宿舍走道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级负荷。⑵供电电源由城市10KVW电网引入。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规定的中小学校用电指标12~20W/m2,经计算北校区需新增用电负荷为300KW。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做为备用电源,能满足本工程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4.7.4照明配电系统:⑴正常照明的照度标准:宿舍150-200LX,教室或实验室100LX,餐厅100LX,走道、卫生间50LX。⑵应急照明:公寓楼内疏散通道均设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应能满足供继续工作和暂时继续工作的照度标准,按正常照明的10%~15%考虑。4.7.5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方式:⑴电力和照明电缆均选用YJV-1.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室外直埋、室内穿管暗敷设。⑵-56- 电力和照明导线均选用BV-450/750V铜芯塑料绝缘线,沿墙、地、顶板等穿焊接钢管暗敷设。4.7.6综合布线系统:⑴本工程计算机区域网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系统的设置数量标准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要求进行设计。⑵本工程由城市网引来数据及语音大对数电缆。⑶综合布线垂直干线选用大对数电缆,水平分支线选用超五类电缆。4.7.7防雷及接地安全措施:⑴各楼按三类防雷设计,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计要求。⑵本工程设置总等电位联接。⑶在有淋浴设备的卫生间等处作局部等电位联结。⑷等电位端子板,局部等电位端子板由黄铜制成,等电位联结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或铜导线BV-1×25-PVC32。⑸为防雷电波侵入及操作过电压等引起的浪涌电压,设计在低压母线段加装过电压保护。⑹本工程采用TN-S接地系统,配电室重复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弱电接地系统为共用接地系统,总接地电阻R≤1.0欧姆,当实测达不到要求时,可补打接地极,直至符合要求。-56- 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5.1节能措施本项目属民用建筑类别,设计时遵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化建筑部分)实施细则》进行。在研究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时,首先应采用以下措施:⑴对建筑物外形及外围结构设计考虑节能效果,并分别选用有效的保温措施进行防护,提高能源利用率。⑵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⑶建筑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及0.3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措施。⑷设计中应采用气密性良好的窗户(包括阳台门窗),其气密性等级,学生公寓楼与教室公寓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III级水平。⑸在进行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分室控制温度的可能性。房间的散热器面积应按设计热负荷合理选取。室内采暖系统宜南北向房间分开环路布置。⑹-56- 对于室内及室外照明设备,首先应选用节能型灯具,尽可能达到自动控制关停之目的。⑺应充分利用天然光照明,随室外天然光变化自动调节人工照明照度。有条件时,宜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⑻对公共用电及照明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照明维修和运行,建立清洁光源、灯具的制度,根据标准宜规定定期进行擦拭。⑼电气运行采用先进可靠的配电设备,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5.2节水措施在研究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时,对水资源消耗应提出节水措施,并对水耗指标进行分析。⑴应采用节水型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源无效消耗。⑵应选用节水型大便器;公共场所设置小便器时,应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或自动冲洗装置;公共场所的洗手盆,应采用限流节水型装置。⑶供水系统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跑、冒、滴、漏水现象,杜绝水量流失。⑷采用节水措施后,要对水耗指标进行分析,力争达到同类行业用水先进水平,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果。-56-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6.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J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BG8978-199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11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2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建设项目一般都会引起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状况、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评价是在研究确定场址方案和技术方案中,调查研究环境条件,识别和分析拟建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⑴ 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⑵ 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⑶ 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56- ⑷ 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⑸ 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环境治理过程中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应妥善处理。6.3项目位置环境现状项目场所周围为居民住宅,自然条件优越,大气质量清新,地下水位较深。附近居民生活、卫生等条件均好。没有需保护的名胜古迹和风景自然保护区。6.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机械与运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废水废气的处理、弃渣的处置、施工过程中废弃或丢弃的砼砂浆的处理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粉尘和飘尘的处理等。项目在运营期间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针对以上问题,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各种污染源的发生。6.5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56- 本项目在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虽然是短暂的,可以控制和防范的,但工程施工区距离居民区较近,因此,在施工期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文明施工,遵纪守法,加强环境保护,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6.5.1 大气保护⑴ 施工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应满足规定的标准。⑵ 燃油机械应安装除尘装置,使其烟尘排放度低于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⑶ 为避免运输物质的洒落形成粉尘危害,运输水泥、石灰、砂子和垃圾的车辆必须掩盖起来。为避免道路上次生飘尘造成的空气污染,施工道路及交通道路应定期洒水。6.5.2 生态环境的保护⑴ 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拦挡措施。在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丢弃的杂物,恢复地貌及植被,以保护生态环境。⑵ 施工弃渣要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并要及时平整、压实,以免飞扬。6.5.3 人群健康保护⑴ 抓好环境和饮食卫生,垃圾、粪便应及时清理。⑵ 加强施工期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进行广泛的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并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⑶ 施工人员进场前要进行体检,施工期间定期检疫,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进行隔离治疗。-56- ⑷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施工,禁止超标的污染物排入项目区内。⑸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线人员要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具,并采用湿式除尘作业,操作搅拌机、振动碾、钻机等施工机械的人员或附近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劳动保护措施,配备个人防护用具。⑹ 距离居民区较近的施工区禁止在夜间施工,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6.6项目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三同时”方针,对项目运营后产生的污染环境的“三废”进行综合治理,使之达到国家环境保护要求。6.6.1废水处理项目产生的废水为生活用水,经化粪池消解后,再用SBR综合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用于绿化或排入排水系统,确保达标排放。6.6.2废气、噪声处理方案该项目属扩建项目,供水、取暖所需的锅炉、供水系统等均利用现有设施,扩建项目本身并不产生废气与机械噪声等污染源。6.6.3固废处理-56- 本项目在校区形成的废品、废渣主要为生活垃圾。在总图设计时须设置生活垃圾堆放场所,通过集中定点堆放或袋装后,由环卫队统一装运处理,定期排出。项目实施后实验室排出的有毒、有害物、污染物要定点堆放,当天清理后集中运至指定垃圾场。6.6.4绿化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吸滞灰尘、减弱噪声、减少大气污染的作用。因此,校园内绿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校区内采用集中绿化和分区绿化相结合方式进行绿化,在建筑物周围道路两边种植乔木、冬青和草坪,使绿化率达到30%以上,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56- 第七章安全及消防7.1安全措施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是在已确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基础上,分析论证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7.1.1 设计依据A:《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10)。B:《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7.1.2 安全措施方案本工程系多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的不安全隐患,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规范执行。所有进、出场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建筑施工时,必须架设周围安全网。在钢筋砼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安检人员,安装和拆除砼模板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施工。安全管理如下:-56- 1.施工期间学校要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配合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做到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2.使校园和施工现场严格隔离,严禁教师和学生进入,杜绝发生师生伤亡事故。3.对建设项目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监督,安全防护设施应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4.对既有建筑的拆除工程应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实施,确保安全。5.对建筑物二次装修工程要由设计单位对装修方案和新增荷载进行核定。6.要严格按照设计功能对建筑物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改变建筑物主体结构体系。7.1.3 自然环境危害及防范A:地震:**县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各类建、构筑物均按规范要求进行设防。B:防雷:为预防雷击灾害,各类建筑物、特别是独立的超高建筑物,均应安装金属接闪器,以钢筋砼基础作接地极,同时需埋设水平接地带构成接地网。C:降雨:为防止暴雨形成内涝,拟设排水系统,雨水经排水系统排入城市道路下水道。D:防暑降温:**县地处汾河河槽,夏季炎热,在充分利用自然窗户进行通风降温的同时,拟设计装置机械通风降温设施。E:防火防爆:在贮存使用煤气的场所,均设置煤气检漏报警系统。7.2消防7.2.1 设计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C:《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2005)。-56- D:《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E:《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7.2.2 消防任务及防火等级消防设施研究,主要是分析建筑物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重点消防部位,根据消防安全规范确定的消防等级,并结合当地公安消防设施状况,提出该建筑物消防监控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配置方案。并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批后实施及验收。7.2.3 消防措施A:消防道路宽6~9m,路面结构为城市型砼路面。消防车可以到达各个建、构筑物周围。B:防火间距:建筑物与其它建筑物间距均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C:建筑物安全出口:公建及服务设施均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出口。D:防水、防爆措施;为防范雷击引起的火灾,各个主要独立建筑物拟按三级公共建筑物进行设计。E:消防水源与生活用水水源均由学校自备水源供给。F:本工程应配备兼职消防员2人,消防任务拟委托当地消防队承担。-56- 第八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8.1施工组织机构合理、科学地确定项目组织机构和配置人力资源是保证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行、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条件。本项目的施工组织应设立“**三中扩建项目部”,由学校委派专人负责,项目部下设办公室、工程质检科、财务科三个办公机构。8.2施工期人力资源配置本项目施工管理采用直线型管理方式。定员9人。其中:设部长1名,负责全面工作;办公室2人,承担办公机构的后勤工作;工程质检科4人,承担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财务科2人,承担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资金的拨付,成本核算及预算工作。基建项目部的主要职责是:①负责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制定有关项目建设工作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对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和建设进度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②负责办理工程建设的各项手续,并会同有关部门具体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56- ③负责组织工程的招标及投标活动。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均实行公开招标,由中标企业完成相应的任务。④强化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并严格按工程预算进行列支,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⑤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家及山西省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规定,本项目拟实行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等,以确保工程质量。⑥搞好项目的竣工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项目完成后,要从工程设计、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自检、自验。自验合格后申请主管部门进行正式验收,未经验收及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验收合格后,将从项目申报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的全部资料(文件、报告、图纸、函件等),按有关规定及时整理归档,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完善项目档案管理。-56-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因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4697m2,而且建筑物的布局较为紧凑,考虑到学生上学问题,根据县校舍安全实施意见,要求6个月完工,为此,工期安排如下:9.1工程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拟建工期为6个月,计划从2010年6月1日开工建设,至2010年11月30日全部竣工。2010年5月31日以前为开工准备阶段。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为一期工程基础开挖和基础处理阶段。2010年7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为主体工程建设阶段。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为内外装修阶段。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15日为绿化及全部工程扫尾阶段。9.2工程实施进度表-56- 工程实施进度表序号工作阶段2010年567891011121开工准备阶段2工程基础开挖和基础处理阶段3主体工程建设阶段4内外装修阶段8绿化及全部工程扫尾阶段-56-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1估算范围本工程投资估算范围包括:新建项目的全部工程和其他费用。10.2估算依据 10.2.1建设工程估算1、《山西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3、《山西省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4、《山西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5、《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山西省价目表》6、《山西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并参照当地相似工程项目的预算指标,确定该项目的估算单价。10.2.2其他费用的取费依据1、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依据《山西省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暂行标准》,并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建设单位管理费:执行财政部建材(2002)394号《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文件,减半执行。-56- 3、工程监理费:执行晋价服字(2007)126号山西省物价局、山西省建设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事务收费的管理规定》的通知。4、工程勘察设计费:执行原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5、招标费:执行国家发改委计价格(2002)1980号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6、可行性研究报告费:执行原省计委、省物价局晋价房字(2000)第17号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及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10.3估算结果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056.9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1787.6万元,其它费用130.5万元,基本预备费138.8万元.10.4资金筹措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056.9万元,全部由财政筹集解决。-56- 投资估算表表10-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万元)合计2056.91建筑安装费1787.61.1教学楼m21469712001763.61.3新增绿化面积m247045023.52其他费用130.52.1建设单位管理费%1.425.12.2勘察费%0.58.92.3设计费%2.544.72.4可研报告编制费32.5招标代理费(差额定率累进法)5.52.6工程监理费内插26.82.7图纸审查费设计13%5.82.8临时设施费%0.610.73基本预备费%7138.8-56- 第十一章招标投标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是每一个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均应遵循的准则。在招标过程中须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投标招标法》,国家计委三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为了规范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有效的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关系利益和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只有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从建设项目一开始就能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该项目应采取的招标形式为:⑴工程招标范围:应为全部招标;⑵招标组织形式:应为委托招标;⑶招标方式:应为公开招标;⑷招标广告应在指定的市级媒体进行发布。附表:山西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56- 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2001年以来,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提高了农村校舍质量,农村中小学校面貌有很大改善。但目前一些地区中小学校舍有相当部分达不到抗震设防和其他防灾要求,C级和D级危房仍较多存在。为此,国家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消除安全隐患。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极大关怀,是农村学校消除危房隐患的绝好机遇。该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符合学校的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和山西省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的规定,建筑物的建筑形式和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可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安全措施、招标方案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该项目实施后,学校可实现正常的教学计划。建议尽快立项,及早实施。-56- 山西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项目名称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县教科局单位负责人及电话田应松联系人及电话建设内容新建综合楼一栋建设地点和起止年限2010年6月1日-2010年12月30日建设资金2056.9万元资金来源及构成财政拨款合同估算额(万元)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全部招标部分招标委托招标自行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44.7√√√设计建筑工程1787.6√√√安装工程监理26.8√√√设备重要材料其它197.8拟选择的招标公告发布媒介山西招投标网(www.sxbid.com..cn)拟选择的招标代理机构-56- 情况说明:建设单位(盖章)09年04月28日-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