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0 KB
  • 2022-04-29 14:06:25 发布

犏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犏母牛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要1二、项目区自然经济条件2三、项目建设条件3四、建设必要性4五、可研报告编制依据6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第二章行业规划及市场发展8一、国家对我省作为奶牛优势区的规划8二、黑龙江省乳业现状及规划9三、道孚县乳业现状及规划10四、乳业市场发展11五、本项目养殖规模12第三章奶牛饲养13一、奶牛养殖工艺流程图13二、奶牛品种的选择13三、牛群周转计划13四、饲养方案14五、全混合日粮(TMR)15六、集中榨奶技术15七、饲养管理16第四章饲料需求与来源20第五章养殖园区选址及建设方案21一、园区位置21二、自然条件21三、水文、气象概况22四、土地供应方式22五、养殖园区规划建设方案23六、主要工艺设备选择30第六章公用工程33一、设计依据33二、给水与排水33三、采暖34四、供电35五、弱电35六、消防35第七章节能37一、编制依据37 二、节电、节水37三、建筑节能37四、选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38第八章环境保护39一、采用的环境标准39二、项目区的环境现状39三、主要污染39四、主要治理措施及效果40五、环境影响评价41第九章工业卫生、劳动保护42一、本项目工程涉及到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42二、本项目工程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42三、劳动安全卫生42第十章经营管理方式44一、经营方式44二、劳动定员44三、经营管理44第十一章实施计划与招投标47一、进度47二、招投标47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9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9二、投资估算49三、资金筹措50四、贷款偿还50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52一、销售收入52二、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2三、利润总额及分配54四、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4五、承包农户收入分析54六、不确定性分析54七、财务评价结论54八、社会效益55第十四章结论意见56 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犏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申报单位1.1.3建设地点1.1.4建设规模与内容建犏奶牛养殖基地1个,修建棚圈1座,奶制品加工点1座;项目完成后,年产鲜奶150吨,出栏小犏牦牛30头。实现销售收入36万元左右。在0户农户中进行项目建设;其余设施共同使用、统一管理。奶牛统一出售。1、将外购优质犏奶牛能繁母牛20头,公牛5头;2、建设围栏草基地20亩,投放优质草种100公斤;4、修建牛棚圈1座;5、建设奶制品加工点1座;5、项目培训126人次。1.1.9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支万元,养殖户自万元。1.1.10项目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生产犏母牛牛奶为中心,在资源节约和生态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建设犏母牛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实现奶牛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24 1.1.11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园区建成后可带动126户合作社社员共同进行当地畜牧优良品种养殖,通过养殖业增收致富。1.1.12建设期限本项目历时1年,从2011年10月-2012年9月。1.2项目区自然经济条件道孚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鲜水河断裂带,有甘孜州北大门之称。距甘孜州州府康定215公里,距四川省省府577公里。东与康定、南与雅江、西南与新龙,西与炉霍、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金川,东北与丹巴接壤。全县国土面积7014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58个行政村,其中6个纯牧业乡,32个纯牧业村,是一个半农半牧县。2010年全县共9694户,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有藏、羌、回等少数民族,以藏族居多。县境内地形复杂,峰峦起伏,东北高,东南略低。大雪山从东北入境称白日山,为县内南北分水岭,岭北有沙冲河、玉曲河等向东北汇入大渡河水系,岭南有鲜水河、柳日河、庆大河等向东南汇入雅砻江水系。县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2670米,平均海拔3500米,属高原沙谷寒温带气候,年均降雨量589mm,日照2318小时,无霜期109-150天,平均气温7.8℃,具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雨热同期等气候特点。全县有草地面积625万亩,占全县幅原面积的59%,其中可利用草地563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0%;现有耕地13.74万亩,森林面积227.4万亩,农作物以青稞、小麦、马铃薯等为主。24 2010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22.44万头(只、匹),其中牛15.8万头,马3.21万匹,羊2.75万只,猪0.67万头;牲畜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为23.92%、24.81%、14.56%;畜牧业总产值336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9.8%,人平收入2300元。1.3项目建设条件1.3.1项目建设区的有利条件道孚县缆村属半农半牧业村。根据该村基本条件,完全具备牦牛养殖生产的气候、饲料、饲养等条件,道孚县康巴渠德农牧实业开发合作社在该区域通过草场的合理流转,采用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获得草场5万余亩,因此,在该区域实施牦牛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在该区域实施牦牛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切实可行的。该基地覆盖共126户,582人,劳动力387人,201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727头(只、匹),其中牦牛1500余头;人平收入2000余元。农牧民以养牦牛为主,有丰富的养殖经验,水资源充沛,草地分布较广,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饲料保障。瓦日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的商品意识得到提高,农户希望通过保护、发展牦牛来增加收入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养殖习惯和地域条件优势,瓦日乡的犏牦牛品种保护相对较好,地方品种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同时农牧民有丰富的养殖技术和经验,饲养牦牛的积极性很高。因此,结合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以及养殖基地示范户的强烈要求,在瓦日乡开展犏牦牛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1.3.2资源方面的有利条件24 1、品种条件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一代种。外貌介于双亲之间,躯体高大,整体结构匀称,公牛多有角。被毛短,绒毛较少,毛色多倾向父系,适应高海拔、低气压、冷季长的生态,也能适应海拔较低和气温较高地区。具有明显杂交优势,乳、肉生产能力、役用能力均优于牦牛。犏母牛产奶一般3.5~5.5公斤/日,饲料补充好,可提高2~8公斤。是我县地方优良特色品种,具有原种保护价值。传统养殖以放牧为主,能适应高原的恶劣气候和低劣饲养环境,农牧民十分偏爱该品种。2、饲草条件项目区适宜当地优质牧草的生长,且该乡农牧民一直有种草养牛的习惯,也是农牧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县区拥有草场625万亩,瓦日乡缆村拥有草场5万亩。3、技术力量方面的有利条件道孚县有较强的畜牧技术力量,现有畜牧科技人员39人,其中高级师畜牧(兽医)2人,中级畜牧(畜医)师11人,助理师26人,全县配备有村防疫员158人,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力保障。2006年实施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拥有一个设备齐全的防疫检验实验室。4、组织领导方面的有利条件。道孚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本县的畜牧业发展,将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性产业来抓,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和领导力度,并将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纳入了全县“十二五”24 期间及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规划,作为畜牧产业化骨干项目来抓,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规范奖惩制度。项目区农牧民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增强,迫切希望政府配套项目资金,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条件的潜力,转变生产、生活模式,开展一批操作性强、见得到实效的项目,以提高牦牛生产能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1.4建设必要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园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按照区域化布局、规范化养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思路,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一村一品养殖示范基地,达到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依托基础条件,有多个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进行标准化养殖;依托区域优势和市场前景,形成规模优势、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养殖示范基地是现代畜牧业走向标准化养殖、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对促进我县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实施农业科技发展年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全面提升畜牧科技含量,切实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按照全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畜牧产业发展“十二五”24 规划及我县牦牛发展规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地方品种,挖掘资源潜力,形成规模生产,实现饲养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牦牛产品质量,加快传统养殖业向效益型转变,切实发挥规模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按照甘孜州政府《关于印发〈甘孜州农业科技发展年畜牧科技示范项目指南〉的通知》(甘州畜发〔2008〕19号)文精神,根据道孚县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决定在道孚县瓦日乡缆村开展犏牦牛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基地以科技示范园为阵地,以优化品种、优化品质、重点保护犏牦牛原种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基地为依托、积极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对提高地方牦牛品质,实现原种保护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受数量型畜牧业养殖观念的影响,基地核心区内犏牦牛品种退化,老、弱、病残“三类畜”多,犏牦牛原种保护未得到实质上的解决,影响基地健康发展。为实现数量型畜牧业向质量型畜牧业的转变,推进牦牛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牦牛养殖方式的转变,尽快适应现代养殖业的新形势;为保护我县犏牦牛原种,在现代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技术条件下,引导农牧民走出传统养殖圈子,进行畜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牦牛品种、品质;同时以点带面、辐射发展,达到犏牦牛原种保护的目的,并逐步推进畜牧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故在道孚县瓦日乡缆村开展犏牦牛生态健康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很有必要的。2.4本项目养殖规模依据建设项目的要求及项目区的条件,项目区选择地方优质奶牛品种----犏母牛,拟订最终达到奶牛存栏630头的规模。根据每头牛年平均产牛奶3290kg,年总受胎率97%,产犊率95%,估算本项目年产鲜牛奶为2073吨,小犏牛犊300头。24 24 第四章犏母牛饲养技术方案4.1奶牛养殖工艺1、技术路线选择牧户→棚圈改造→棚圈养畜技术组装→技术培训→品种选育→人工受精→犏牦牛新品种投放→推广应用。2、技术措施(1)棚圈改造建设。按照全州制定的《牧区棚圈养畜配套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棚圈的改造设计建设建造工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平的地段改建棚圈。(2)饲养管理。晚上将畜放入棚圈内,并在圈舍靠近墙面设计补饲槽,进行夜间补饲。早上因棚圈内外温差大,应于日出后放牧,以避免感冒。棚舍应勤出粪,使用前、后要彻底消毒一次,使用中每月定期作一次消毒,并注意疫病防治。(3)棚圈养畜配套技术。运用牦改,结合棚圈饲养,提高繁活率;运用同期发情技术,进行人工受精,同时进行品种选育,当年育肥,结合补饲技术,减少掉膘死亡。4.2品种的选择24 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一代种。外貌介于双亲之间,躯体高大,整体结构匀称,公牛多有角。被毛短,绒毛较少,毛色多倾向父系,适应高海拔、低气压、冷季长的生态,也能适应海拔较低和气温较高地区。具有明显杂交优势,乳、肉生产能力、役用能力均优于牦牛。犏母牛产奶一般3.5~5.5公斤/日,饲料补充好,可提高2~8公斤。是我县地方优良特色品种,具有原种保护价值。传统养殖以放牧为主,能适应高原的恶劣气候和低劣饲养环境,农牧民十分偏爱该品种。4.4饲养方案目前奶牛业从营养理论、饲养实践到饲养的组织形式都取得了突破,该项目实施中拟采用以下几项高产奶牛饲养技术。1.犊牛饲养犊牛产出后60分钟内饲喂1~2千克的初乳,用碘酒消毒脐带,待牛体干后移入犊牛舍,哺乳时间、哺乳温度要固定(38℃)。出生后至5周左右为哺乳期,45天后饲喂代乳料。2.育成牛饲养大量供给优质牧草,避免过剩的能量供给,通过充分运动健壮肢蹄,控制日增重在0.6~0.8千克,使24个月龄时体重达550千克左右。13~15个月龄体重375千克,体高130厘米以上时进行人工授精。3.泌乳期饲养(1)泌乳初期将能量不平衡的时间控制在最小限度(60天以内),饲喂质量最好的粗饲料和高营养浓度的混合饲料。一般混合饲料等谷物的供给量为体重的2.5%以内,一次的最大供给应为4.0千克。掌握个体状况,根据泌乳量的变化,每隔3天增加供给混合饲料。防止低乳脂率,维持瘤胃的机能,供给缓冲剂,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补充。(2)泌乳中期24 实行以粗料为主体的供给体系,混合饲料在干物质中所占的比例为35~40%,混合饲料的供给量要根据乳量体重隔10天变更一次,避免急剧变化。(3)泌乳后期实行以粗料为主体的供给体系,混合饲料在干物质中所占的比例为30%左右。注意体内脂肪的蓄积,对于容易变肥的牛要控制玉米青贮、多喂干草。要供给年轻牛成长所需的附和营养(头胎时增加维持量的20%,第2胎另增加10%)。(4)干奶期干奶牛与泌乳牛分开饲养,仅饲喂水和稍差些的干草。蛋白质量为干物质的11~12%为宜,钙的摄取量限制在60~80克,从产前一周开始降低到20克以下。力争保证干奶期60天左右,这样可以保证下一胎的产奶量最高。4.5全混合日粮(TMR)分群喂养,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方法。将混合精料、青贮饲料、青干草科学搭配,按泌乳牛、育成牛、犊母牛和干奶牛的不同配方配置饲料。用行走式的喂料机,将饲料搅拌均匀,使奶牛均匀采食,防止奶牛产生添砖毛病。4.6榨奶技术基地内共配备126套榨奶设备,承担各园区奶牛的榨奶任务,并完成榨奶过程中的刺激按摩、自动脱落、电子计量、乳房炎监测、牛号自动识别、发情鉴定等项工作。榨奶完成后牛奶通过管道自动入贮奶罐,经制冷后保存,管道自动清洗。由于鲜奶榨出后由全封闭管道进入贮奶罐,杂菌数可控制在30万以内,奶罐内储存鲜奶可保持在24个小时内只升高1摄氏度,保证了鲜奶的质量。为了保证奶质和产奶量,在榨奶过程中必须经过以下4个阶段:24 (1)清洗阶段用40~50℃的温水,按先后顺序洗乳头孔、乳头、乳房底部中沟、左右侧乳区和乳镜。(2)按摩阶段当操作人员套上榨奶杯组后,奶牛没有或者有少量牛奶溢出,泌乳激素的作用工程需要1分钟的时间,然后排乳反射开始。(3)榨奶阶段当排乳反射开始时,奶流快速增加,当奶流量超过200克/分时,自动转换为榨奶阶段。在这个阶段,当荷尔蒙起作用和牛奶压出奶包时,合适的真空快速挤出牛奶。以确保挤尽乳房里的奶,这对获得高产量和保持乳房健康很重要。(4)后榨奶阶段当牛奶流量低于200克/分时,自动转换到低真空,榨奶系统以和按摩阶段相同的低真空与慢脉动运行。这意味着降低了有害的过度榨奶的危险,榨奶杯组可以一直套着,操作人员可根据工序需要决定取下时间。4.7饲养管理管理是生产者与动物、动物与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的环节,对生产水平决定份额达20~30%,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又一环节。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管理办法。1.牛舍管理每栋牛棚配备1名社员管理24 ,负责奶牛的喂养与舍内卫生。项目采用人工清粪,以降低污水排出量和节水。每天定时清除舍内粪便,送到粪便处理场,用少量清水冲洗粘污地面,污水直接通过沉降口,进入污水沉淀池。舍内地面做一定坡度,便于粪水排出,不与鲜粪相混合。2.兽医防疫管理在提高产量、质量与技术管理及经济效益上,采取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技术。奶牛饲养工作中,兽医防护除了保证安全生产外,还存在对消费者人畜共患病防护的问题,应严格执行防疫制度,保证奶牛无疫病。定期进行防、检疫工作。定期进行布病、牛结核、5号病、牛乳房炎等疫病的检疫,接种疫苗或治疗,需要淘汰的牛及时淘汰。完全消灭口蹄疫、结核、副结核、布昏杆菌病、牛肺病等恶性传染病。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定期灭鼠,杜绝各种传播媒介。3.卫生防疫按照国家规定,所有奶牛每年春秋两季必须进行检疫。对不进行检疫的牛群,所产鲜奶不得上市销售。通过不断的检疫、淘汰病畜,使牛群得到净化。同时在引进牛时,一定要经过产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检疫,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和健康证的奶牛才能出入产地。建立和完善奶牛场重大疫病防治技术方案,制定园区卫生防疫、检疫、免疫、消毒等制度。加强对牛舍、挤奶站的环境控制,防止生产环节可能出现的污染,大力普及机械化挤奶、智能化管理,使保鲜奶质量水平得到质的提高;要以饲料安全为基础,严格控制药物残留和有害物污染,为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奶创造条件。4.8人工种草技术1、技术路线项目区农牧户种草设计→围栏→地面处理(疏松表层土、施基肥等)→播种→草地管理→适时刈割利用。24 2、人工草地建设地点选择原则根据项目建设乡自然气候条件和适宜川西北牧区栽培牧草的生物学特性,人工草地安排在离牧户定居点近的亚高山草甸草地,且地势平坦,土层较厚(40cm以上),质地多为壤土和沙壤土,腐植质含量丰富,水热条件好,向阳背风。3、种植模式根据道孚县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牧草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根系发达,入土深,分蘖力强,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刈割或适度放牧后植被恢复快,耐瘠薄的多年生禾本科、豆科牧草进行种植。从而培育成蓄水保土强,又能提供量多质优牧草的草地。采取混播的种植模式,即老芒麦+燕麦+红豆草混播。4、种植技术(1)地面处理。播种前15天除灌灭杂,平整土丘,然后疏松表导土,施厩肥和复合肥。(2)围栏。围栏材料为钢丝网围栏(或片石围墙),一般在地面处理进行,也可在播种后幼苗未出土前进行。(3)播种。为了保证出苗整齐,生长正常,全苗高产,必须正确掌握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和覆土深度以及种子的处理。播种方式视其情况进行撒播、条播、窝播等,覆土深度一般为1-3厘米,对所播种子按国家种子质量标准要求实行统一采购,播种前需进行发芽实验。(4)草地科学管理。分蘖期追施氮肥,促进分蘖和生长。(5)适时刈割。一般在盛花期刈割,调制青干草。24 (6)加工调制。牧草收割后,通过自然干燥(晒干或风干)或人工干燥,当含量降至15%左右时,即可打捆收贮,也可不打捆,散堆藏。24 第五章饲料需求与来源为确保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和消化机能的正常,应保证日粮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含量,本项目奶牛日产奶量9千克左右,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2.8-3.3%。奶牛的粗料为玉米青贮、玉米秸、稻草、豆秸、啤酒糟、白酒糟等。精料为玉米、豆粕、麸子等谷物类。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日粮干物质的15-24%,否则会影响奶牛正常消化和新陈代谢过程。这要求干草和青贮饲料应不少于日粮干物质的60%。7.1项目组织管理7.1组织机构7.1.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道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为进一步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牧局、发展和改革局、审计局、项目乡镇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瓦日乡缆村犏牦牛生态健康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实施小组,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组长:刘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组长:四郎生根(县农牧局局长)曲登(合作社社长)成员:金达瓦(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彭卫琼(县财政局局长)王朝鸣(县扶贫办主任)青永雯(县审计局局长)(瓦日乡乡长)24 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管理与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合作社办公室,由曲登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7.1.2成立项目技术实施小组组长:四郎生根(县农牧局局长)副组长:曲登(合作社社长)成员:奉奇(县农牧局副局长、兽医师)汤正惠(县农牧局生产指导股股长、会计师)呷绒仁青(县农牧局草原站站长、高级畜牧师)李德珍(县农牧局兽医站副站长、兽医师)朱小刚(县农牧局生产指导股、助理畜牧师)7.2技术措施1、建设优质围栏割草基地、开展卧圈种草,推广牧草种、贮草技术;2、开展棚圈改造;3、建立健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开展规模化防疫技术服务;4、加强技术服务,指导项目区开展工作,努力完成项目的实施建设。7.3工作措施1、建立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牦牛饲养管理规程、饮水标准、用药指南;建立标准化生产档案和生产记录:包括牦牛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疫苗生产厂家、批号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时间、无害化处理情况、牦牛销售记录等。24 2、养殖园区进行科学管理,在饲养期间作好资料登记、生产记录。3、建立健全动物表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开展规范化防疫技术服务。7.5经营管理方式7.5.1经营方式本园区位于道孚生态健康奶牛养殖基地,基地内各建(构)筑物除牛棚,其余设施共同使用、统一管理。实行“合作社+企业+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合作社负责完成牛棚等奶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企业化的机制经营、管理园区,为农民提供配种、良种供应、养殖、榨奶、销售、饲草饲料、防疫治疗等方面的服务。园区实行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榨奶、统一防疫、统一销售。7.5.2劳动定员养殖基地内各建(构)筑物集中建设,除泌乳牛舍,其余设施共同使用、统一管理。各园区管理及技术定员5人。入住园区养殖户的劳动定员由养殖户自行安排。7.5.3经营管理1.财务管理本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设备投资、良种奶牛的购进,应严格按规划设计实施。在财务管理上,做到专款专用,建设单位要设立专用帐户,建立项目专户,并设专人管理,实是求事地上报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2.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由承办企业统一组织各专业部门设计、施工。3.繁育配种管理24 (1)保持繁育配种室的清洁,各种用具摆放有序,使用前后消毒,一次性用品用后不得随意乱扔,集中处理。(2)配种员应每天观察奶牛发情情况3-5次,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适时配种。严格按照计划,不乱配、漏配、错配。(3)精液在输精前应进行镜检,精子活力应达标,节约使用精液。并经常检查贮存精液的液氮和液氮罐,及时加注液氮和清洗消毒液氮罐。(4)注意输精和各种检查处理时,要用消毒的温水冲洗牛阴部,动作要轻,防止污染和弄伤牛体。(5)认真做好奶牛发情、配种、产犊、产犊间隔记录,为奶牛生产提供依据。5.饲料库管理(1)各种饲料按规定位置摆放。(2)严禁伪劣、发霉变质饲料入库,并不得出库使用。(3)严格按配方配料和供料,做好出入库记录。24 第八章实施计划与招投标8.1实施计划8.1.1建设期限本项目历时1年,从2011年10月-2012年9月。8.1.2进度安排(1)2011年10-12月,编写项目建议书和实施方案,作好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2)2012年11月-12月,完成项目建设示范户选择及实用技术培训;(3)2012年1月—2012年2月,完成建割草基地115亩、卧圈种草23亩。(4)2012年5月—2012年7月,棚圈改造126座、种牛购进等建设工作;(5)2012年5月—2012年7月,完成整个项目建设任务,并进行全面自查,整改完善;(6)2012年8月—2012年9月,总结项目建设,形成书面材料,迎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费参照当地同类已建成有关工程的经济指标;2.设备价格依据生产厂家报价及参考同类设备实际价格;24 3.材料价格参考市场价格;4.奶牛购置费,按2007年国内市场平均价格估算。5.基本预备费按建设费用的1%估算。6.世界银行贷款建设期利息暂按8%计入。二、投资估算本园区总投资为239.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99.01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4万元。建设投资构成如下:一建筑工程费363.88万元1牛舍152.80万元2青贮窖21.25万元3精料库1.05万元4干草棚3.24万元5附属用房2.08万元6兽医室0.28万元7病牛隔离舍0.29万元8挤奶厅34.86万元9宿舍综合楼11.10万元10消防水池0.36万元11化粪池3.60万元12贮水罐0.95万元13柴油贮罐1.50万元14围墙2.21万元15牛运动场4.85万元16凉棚0.40万元17饮水槽0.13万元18饲料槽0.13万元19道路(水泥路面)9.00万元20道路(砖路面)12.50万元21绿化20.00万元22粪污处理81.30万元二犏母牛480.00万元1犏母牛330.00万元2犏母牛150.00万元三设备费90.00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84万元1土地使用费20.10万元212.74万元24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1)勘察设计咨询费3.64万元(2)三通一平5.46万元(3)招投标交易费3.64万元五建设期利息22.40万元六预备费9.89万元 合计999.01万元流动资金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测算,达产年需流动资金64万元。三、资金筹措本园区总投资239.15万元,资金筹集方式为:申请世行贷款78万美元,其余自筹。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一、销售收入本园区年奶牛存栏500头,其中成年母牛300头,后备母牛200头。根据饲养周转计划,估算本园区分年销售收入为:项目单价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以后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吨)万元(吨)万元(吨)万元鲜牛奶2000元/吨1967393.42073414.62073414.6出售母犊700元/头  422.94402.8出售公犊235元/头1182.771242.911242.91出售成母牛12000元/头    5464.8出售淘汰牛3000元/头    309出售粪肥300元/吨20006036001084000120   456.17 528.45 614.11二、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1.饲料费用:根据奶牛饲养阶段的不同,将饲养成本划分为后备期饲养成本和成母牛期饲养成本两部分。24 1)后备期成本共分三段,即犊牛段、育成段、青年段。根据当地牛场,奶场近十年统计资料,以青年牛产犊转成牛平均26.7月计算,这一阶段平均饲养260d,平均饲养费用5200元,其中:母犊牛饲养成本800元,育成牛2400元,青年牛2000元。2)成母牛期饲养成本:根据当地牛场近十年统计资料,正常年平均每头成母牛饲养成本为6000元。饲料数量(吨)单价(元/吨)小计(元)羊草1.4500700牧草及秸秆9.22001840玉米114001400豆粕0.430001200麸子0.61200720食盐0.043500140合计60003)出售母犊牛饲养成本按饲养90天计算,其中:45天为哺乳期。所需饲料为470元。饲料犊牛单价(元/公斤)小计(元)牛奶162.5公斤1.9309代乳料115公斤1.4161470根据饲养计划,估算本园区饲养成本为:项目200820092010成年母牛300头×6000元/头=180万元300头×6000元/头=180万元300头×6000元/头=180万元青年牛32头×2000元/头=6.40万元76头×2000元/头=15.20万元育成牛82头×2400元/头=16.40万元105头×2400元/头=25.20万元130头×2400元/头=31.20万元母犊牛36头×800元/头=2.88万元63头×800元/头=5.04万元78头×800元/头=6.24万元出售母犊牛42头×470元/头=1.97万元40头×470元/头=1.88万元合计199.28万元218.61万元234.52万元以后各年同2010年饲养成本。2.粪肥处理成本参照同类生产企业标准,为120元/吨。3.燃料及动力费本园区达产年燃料动力费用6万元/年。4.工资及福利费24 第十四章结论意见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并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将随之增涨。通过围栏草地建设,养殖园区养殖户畜平储备冬干草可达1000公斤以上;年出栏小犏牦牛和商品牛300头以上,除去成本,每头商品牛纯利按现价2000元计算,年可增加收入60万元,示范户户平年可增加纯利约5000元以上。2、社会效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经验,使我县沙冲、九龙牦牛形成规模,为社会提供更多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和生产的犏牦牛应用于高山和半高山土地的耕作,对发展藏区经济、稳定藏区、促进民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推广养牛新技术,使农牧民由传统的养牛方式向科学化、现代化养牛方式转变;可使沙冲和九龙牦牛原种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牦牛产品的发展,对实现原种保护目的、加快实现畜牧业向更高、更快、更稳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具有深远的意义。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优质饲草草场建设的带动示范作用,并向其它农牧区提供优质饲草种子,农牧民自觉种草改善退化的天然草场,可有效防止局部地区新的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同时减轻了天然草场的生态压力。24 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黑龙江省的农牧业生产实际;项目建设区资源丰富,奶牛养殖条件优越;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生产工艺科学、合理、可行;项目筹资渠道明确,实际进度可行,经济效益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