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 MB
  • 2022-04-29 13:58:56 发布

有机抹茶加工与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产业化经营)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某某(集团)有限公司二○○六年二月十八日110 目录第1章总论11.1项目提要11.1.1项目名称11.1.2建设性质11.1.3项目法人单位、法人代表及所有制形式1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11.1.5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1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21.1.7资金筹措2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3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41.3.1综合评价41.3.2论证结论6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7第2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82.1项目建设背景82.1.1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82.1.2行业与地方发展规划10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15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7110 第3章建设条件213.1项目区概况21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213.1.2自然资源状况213.1.3社会经济状况233.1.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243.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30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03.2.1有良好的政策环境303.2.2有明显的资源优势323.2.3有突出的市场优势333.2.4有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343.2.5有完备的基础实施条件343.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35第4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64.1建设单位概况364.2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等374.3研发能力384.4企业财务状况38第5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05.1市场分析405.1.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405.1.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415.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43110 5.2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445.2.1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445.2.2产品市场定位455.2.3产品质量标准455.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475.3.1销售策略475.3.2营销模式485.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49第6章项目建设方案516.1建设任务和规模516.1.1建设任务516.1.2建设规模516.2项目规划与布局516.2.1规划布局基本原则516.2.2规划布局526.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536.3.1基地建设及生产的技术方案536.3.2加工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566.4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606.4.1建设标准606.4.2具体建设内容626.5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3第7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47.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74110 7.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757.2.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757.2.2无偿资金投资方向767.3资金来源与筹措767.4资金使用和管理77第8章财务评价788.1财务评价依据788.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798.2.1销售收入798.2.2销售税金及附加798.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798.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798.3.2项目总成本估算808.3.3经营成本估算808.4财务效益分析808.4.1盈利能力分析808.4.2清偿能力分析818.5不确定性分析818.5.1盈亏平衡点分析818.5.2敏感性分析828.6财务评价结论82第9章环境影响评价839.1环境影响839.1.1评价引用标准83110 9.1.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839.1.3项目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849.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859.2.1控制水污染的初步方案859.2.2控制粉尘污染的初步方案859.2.3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初步方案869.2.4控制噪声污染的初步方案869.2.5绿化869.3环保部门意见87第10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8810.1农业产业化经营8810.1.1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8810.1.2产、加、销、服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情况8910.1.3辐射带动作用9010.1.4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情况9010.2农民增收9010.3其他社会影响91第11章项目组织与管理9311.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9311.1.1组织机构9311.1.2机构职责9311.1.3运行模式9411.1.4工厂劳动定员9411.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94110 11.3经营管理措施9511.3.1工程管理9511.3.2生产管理9511.3.3财务管理9611.3.4销售管理9611.4技术培训9711.4.1培训对象9711.4.2培训内容9711.4.3培训方法、措施和计划9811.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9811.5.1引用依据和标准9811.5.2工程特征9911.5.3劳动安全危害因素分析9911.5.4劳动安全主要措施9911.5.5卫生主要措施103第12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0812.1可行性研究结论10812.2问题与建议109110 第1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1.1.2建设性质扩建1.1.3项目法人单位、法人代表及所有制形式法人单位:某某(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私营(有限)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建设规模:年产有机抹茶产品400吨建设期限:××年12月—××年12月建设内容:发展有机抹茶原料基地10000亩;新增抹茶加工生产线2条,其中抹茶初制加工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1条。1.1.5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申报单位:某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局负责人:110 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投资规模:1189万元资金构成:建设投资789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1.1.7资金筹措企业自筹544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15万元。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经济技术指标单位数据备注1总投资万元11891.1建设投资万元7891.2流动资金万元400.002项目资金来源万元11892.1项目单位资本金万元544为财政投资的84.34%2.2申请财政资金万元645.003财务指标3.1达产年产量吨400.003.2年销售收入(含税价)万元2800.00达产年数3.3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66.60生产期平均数3.4年总成本费用万元2005.36生产期平均数3.5年利润总额万元398.96生产期平均数3.6年所得税万元131.66生产期平均数3.7年税后利润万元267.30生产期平均数110 3.8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4.563.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533.10税前财务净现值万元1520.543.11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821.443.12税前投资回收期年4.593.13税后投资回收期年5.713.14全投资利润率%33.553.15全投资利税率%47.574生产能力盈亏平衡点%44.496财政资金还款期限年第4-5年含建设期在内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辐射某某县三个乡镇,基地建设规模为10000亩,带动农户5000户。实施后,可使项目区涉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68元。项目新增就业人数140人。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农办[]号);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2002]175号);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2]13号);110 4.《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1]95号);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7.《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年(2003)3号〕;8.《“三农”问题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03年1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9.《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10.《某某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决定》;11.《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某某省人民政府);12.《某某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某某省发改委);13.《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人民政府);14.《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某某省农委);15.某某省"861"行动计划(某某省人民政府);16.《某某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17.《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综合评价项目必要性及意义分析:某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县和某某地区的产茶大县之一,现有茶园61665亩,茶叶收入是某某110 县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最大收入来源。其茶叶的生产现状是:产量很低,平均亩产不到23公斤;茶叶生产、加工分散,无统一标准,制作粗糙,加工质量不高,缺乏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茶叶卖不上价,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至今不足500元。某某县又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县,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良,非常适合茶叶种植,有利于形成天然的品质优势。因此,如能充分利用突出的资源优势,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调整茶叶种植结构和茶类结构,推广生态化、标准化,发展特色化,实行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用现代科技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将有助于某某县实现脱贫脱困、富民强县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技术先进性评价:2003年某某集团与安农大合作,成功开发出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并把这项技术运用在抹茶的生产加工上。茶叶深加工产品某某牌有机抹茶属于超微茶粉,但超微茶粉并不同等于抹茶。目前为止,国内所生产的超微茶粉是以普通茶园茶树鲜叶为原料,或直接以干茶为原料加工而成,而某某抹茶生产采用日本技术,利用基地优势,建立抹茶园,对原料鲜叶进行弱光条件处理,使组织嫩化,植物纤维大量减少,叶绿素增加,能在加工中大大缩小茶粉粒径(细度可达到500目以上),增强茶粉的水溶性,减少固体物沉淀,因而更符合消费标准。本项目引进浙江省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新研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蒸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同时成功地在超微茶粉加工中引入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使超微茶粉色、香、味品质大大提高,各方面均明显优于现有国内采用气流粉碎方法批量生产的绿茶超微产品,竞争优势十分明显。由于本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发,符合“天然、健康,优质、保健”的消费观念,讲究科技含量,注重质量,坚持特色,投产以来表现了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元月,某某牌有机抹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10 2004年以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经营,使抹茶生产、加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建成原料生产基地1000亩,初、精制加工生产线各1条,具备了年产200吨某某牌抹茶的生产能力,2004年生产抹茶40多吨,带动农户430多户。建设方案评价:项目按照年产400吨某某牌有机抹茶的原料供应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发展优质抹茶原料生产基地10000亩(其中新增9000亩),进行厂房及生产线的配套建设,形成2条抹茶加工生产线(其中新增抹茶初制加工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1条)。项目总投资为1189万元(其中企业自筹544万元,申请财政投资645万元,自筹资金为财政投资的84.34%),建设期为2年,投资回收期为5-6年,投入产出比为1∶2.35。所选建设地点充分利用了资源优势,符合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的区域布局。投资方案合理。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属于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中,通过治理措施,就能控制废水、废气、粉尘、噪声等不利环境影响。由于基地建设是对现有茶园进行低改利用,因此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植被、野生珍稀动植物等生态环境,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环保部门已同意该项目的建设。经济合理性评价:项目单位信誉和经济效益良好,被授予为AA+信用等级和某某省优秀民营企业。单位财务状况表明,项目自筹资金有保障,同时有某某投资有限公司对财政有偿资金承诺担保,因此可确保财政有偿资金的安全。财务可行性分析显示,项目的主要财务指标均优于行业基准(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项目对农户所形成的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显著和持续的。项目经济合理。110 1.3.2论证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政策和关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采用技术先进适用,资金来源有保障,投资方案合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因此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早日实施,以便发挥效益。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部分农民对茶叶生产新技术持怀疑观望态度,部分农民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满足于维持现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企业的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与农户建立合作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得到解决。2、由于农民工不断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项目基地建设的茶园技术改造工程采取合同制办法实施,并积极推广机耕、机剪和机采技术。3、项目需要县农委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协助,有助于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4、项目资金管理应根据规定,实行“三专两定”,即“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自查、定期审核”的制度,配套资金必须坚持足额到位。110 第2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我国农业始终是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支持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鼓励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并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在农业领域,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与产品有:绿色生态产业及其产品,果、茶、桑等多年生经济作物良种繁育及优质产品开发,农、渔、畜、糖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优质、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及养殖,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及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动植物优良品种繁育,农作物、家畜遗传基因工程及基因库建设,土壤肥力培育技术开发,农业克隆技术开发,节水农业建设,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我省、市有关茶业的产业政策鼓励引导茶叶产业化和茶业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茶叶良种推广、低产茶园更新改造、良种化茶园建设、茶叶基地建设、重点茶厂的技改和科技成果转化、名优茶和创汇产品的生产、茶叶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茶叶先进技术的推广110 示范等,优先发展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大力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外向型、牵动力强的省级龙头企业。根据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进程,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现阶段对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都是十分关心“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将“三农”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党中央多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03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推动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6年,某某110 县委、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决定》指出:目前我县传统农业优势已经弱化,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脆弱,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或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县应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立足我县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省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决定》制定的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十五”期间,主攻“茶、竹、药、菜”,将畜牧业调大,加工业调强,农产品流通调活。决定要求:因地制宜,集约经营,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南部、东部深山区、高山区在种植业上,重点发展有机茶基地、竹笋两用林基地、地产中药材基地。《决定》将扶优扶强,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扶持某某集团、某某药业、外贸冷冻厂等现有龙头企业。本项目是与农村、农业、农民密切相关的,实施本项目对于带动皖南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出口创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2行业与地方发展规划1.2.1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了建设“生态安徽”的重要战略决策,制定了《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3年—2020年)。《纲要》强调110 要把本届政府任期作为生态省建设的起步阶段,开好头、起好步,努力实现八大目标:即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9.5%左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立省和生态富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建设有新的进展;城乡生态家园建设有新的变化;生态省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省建设十个方面(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水系工程、能源和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生态文化工程和生态能力保障工程等)的重大工程项目有阶段性成果。《纲要》确定的某某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使全省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建设生态省是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某某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纲要》明确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生态旅游经济。保护世界遗产,将黄山市建设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城市,“两山一湖”建设成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和会议中心。改善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建设一批林、茶、果生产基地。《纲要》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重点生态工业园区项目、重要绿色工业产品开发项目、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及110 有机食品开发项目、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示范区项目、农药和化肥减量及配方使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列为生态省建设优先发展重大项目。在生态省建设起步阶段(2003年—2007年),工作重点之一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发展优质农产品及深加工。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重点发展以高山茶叶、木耳、香菇、蕨菜等土特产为主的有机和绿色土特产品以及绿色健康产品。到2007年,全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50-60%,使某某成为国内重要的生态农业基地。1.2.2某某省"861"行动计划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提出了"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这既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未来几年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八大产业基地为:(1)加工制造业基地。主要发展汽车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和家电产业。(2)原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发展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3)化工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橡塑制品。(4)能源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煤炭、电力、煤炭液化和煤层气。(5)高新技术产业基地。(6)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主要发展农产品生产,粮油、水果、茶叶加工,畜牧深加工,纺织和造纸。(7)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8)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六大基础工程为:110 (1)防洪保安工程。(2)通达工程。(3)信息工程。(4)生态工程。(5)信用工程。(6)人才工程。"1"是指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0亿元,人均达到1000美元以上。简称为"861"行动计划。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的基本建设任务为: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力争到2007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00万吨,肉类总产达到43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00万吨,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生态工程的基本建设任务为:全面启动"生态安徽"建设。一是以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为重点,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保护和整治。继续加大对淮河、巢湖、长江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二是着力培育生态经济增长点,构建生态经济支撑产业,推进生态农业(绿色和安全农业)基地建设。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循环经济框架。培育和壮大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模式的生态效益型工业,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四是初步形成生态经济的服务网络。建立生态省建设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业认证体系、监测体系、预警体系、技术推广体系。五是重点扶持现有绿色产业、生态示范区,扩大示范效应。本项目属《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的组成部分。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得到了某某省发改委和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有关银行的支持,被列入某某省“861”行动计划项目。1.2.3市、县建设规划生态特色农业是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实施的现代农业,是当今农业的发展主流之一。我县所在市——某某市为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110 某某县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试点县及国家扶贫开发县。某某市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本地区的特点与实情,将我市经济定位在生态特色经济,加以规划与发展。某某县也根据《某某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某某地区生态农业规划纲要》制定出《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1.2.4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我省是产茶大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茶叶是传统经济作物和重要出口农产品,为我省山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发展茶叶经济对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来看,我省茶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问题有:茶园老化,品种混杂,单产低效益差;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厂房、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卫生状况差;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产品优势不足,出口品种单一,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比重小;茶叶产业化程度低等等。为推动我省茶叶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规划是以本省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五家茶叶产销龙头企业,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列为五家企业中的两大重点龙头之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逐步形成茶叶生产的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特色化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力争使我省良种茶园和无公害茶园面积、茶叶单产、内外贸增长比例及产业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的具体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到2007年末,发展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120万亩,年产无公害茶叶达到2万吨,带动农户超过35万户,茶农来自茶叶的收入由年均950元增加到1250元。以重点产茶区为重点,以“公司+基地+农户”110 等多种形式,建成一批规范化的无公害茶、绿色茶叶和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有机茶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万亩和2000吨,培育2-5个年产值(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宣传、培训、生产示范等手段,使全省茶叶实现标准化生产,内销茶的农残及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外销茶达到进口国检验标准。某某茶业集团依据《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某某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某某省"861"行动计划》、《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某某县委某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和《某某县发展茶业生产实施意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公司抹茶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的目标,本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带动数量的意愿,通过反复分析论证和规划,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计划和建议。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该项目区包括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三个乡镇,位于某某县中部,北与某某市区相连,总面积311.8平方公里,共有31个行政村。项目区共有茶园面积12914亩,茶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三乡镇农户总户数为6504户,从事农业人口数2262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某某集团总部位于某某县城。(1)龙湾乡:该乡位于某某省某某县城北部10公里处,辖9个村42个村民组,总人口5860人,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龙湾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有仙人尖、天屏山、横山、赤水等海拔千米的山峰怀抱,素有"诗之河"美誉的秋浦河纵贯全境。110 境内盛产茶叶、粮油、豆类、蔬菜、药材、瓜果、林竹、矿产等,一批高标准的优质经果林、竹笋两用林、高山名优茶、各类苗木繁育、大棚蔬菜、高山野菜等绿色保健食品基地建设正蓬勃兴起。该乡现有茶园面积3389亩,其茶叶生产、加工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为主,曾经有过三家村办茶厂因经营不善而关闭,现有较大规模的茶厂为某某集团新建的龙湾凤凰滩茶厂,不上规模的茶叶个体加工户有4家。目前为止,某某集团在龙湾乡发展有机抹茶基地1000亩。(2)襄垣镇:该镇属皖南丘陵地区,距某某县城西2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总人口10363人。其中新中村和红桃村是全国绿化“千佳村”。境内现有茶园面积6861亩,其茶叶生产、加工同样是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为主,曾经有过7家乡办和村办茶厂因经营不善而关闭,现有合伙企业茶厂3个,但由于不善经营,打不开市场,效益不佳。由某茶厂改制而成的某茶叶有限公司在某某村成立有机茶专业合作社1个,建立有机茶原料生产基地1135亩,生产红茶销往西欧部分国家。(3)牌楼镇:该镇地处某某县中部,是县城的所在地,现辖9个村,5个居委会,23626人,其中农村人口7212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现有茶园面积2664亩,生产的茶叶全部是各家农户自行加工。牌楼有全县最大的茶叶市场,也是皖南三大茶叶市场之一,来此交易的除本县茶叶外,还有邻近的贵池、祁门、黟县的茶叶来此交易,旺季每天市交易者达数千人,年交易茶叶数千吨。牌楼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优势明显,通过实施“调农、强工、兴游、建镇、开放”发展战略,努力培育“某某个私工业园区”和“某某木竹精加工工业园区”,发展壮大了一批新兴企业,拥有一批上批量、上档次、上水平的特色产品,形成了以茶叶、木竹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4)某某县城座落在牌楼110 镇、秋浦河畔,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某某集团、峰林木业、三野食品(现被某某集团收购)、皖春食品、外贸冷冻等。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有力推动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进程,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现阶段对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加工能力的提高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由于加工转化不足,许多地方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后造成供过于求、价格暴跌。相反,凡是加工业配套较好、市场营销网络健全、农产品能够及时进入加工流通领域的地方,农业结构的调整就比较成功。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在我省主要产茶区建设并形成示范,对于带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发展优质高效、创汇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110 当前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思想上要从过去的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主切实转变到积极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上来。多种经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寻找出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丰富城乡市场供应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茶叶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重点扶持的产品,安徽是其引导发展的区域。某某县是安徽的重点产茶区,对某某县茶业进行多种经营的综合开发,其意义十分明显。我县产茶区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茶叶收入,必须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茶业经济,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虽然某某茶叶资源丰富(全县拥有茶园6万余亩),生态环境及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茶叶科技生产力及效益微弱,与全国茶叶平均生产、加工和效益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调整茶业结构,实行茶业综合开发,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建立特色茶业经济,是某某县实现农民脱贫脱困、富民强县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茶叶特色经济,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的科技水平与效益,建立某某县茶业的区位优势,增加茶农收入,是某某县一项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某某县政府非常重视茶叶的产业化发展,多次提出要打生态牌、茶叶牌,做好茶叶文章,重点抓具有特色优势和科技含量的茶叶生产、加工,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去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培育茶业龙头企业。实施某某110 集团生态茶产业化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建设,将会加快推进本县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本县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本县的茶叶生产、加工进入现代化产业的行列;同时又能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的养殖业、包装印刷、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该项目直接关系到某某县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3、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需要某某县是茶叶大县,茶叶是某某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发展茶叶经济对振兴某某县农村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总体看,某某县茶叶发展水平低下,主要原因是:茶园老化、品种混杂、生产方式落后,茶叶单产低、效益差,加工技术不足,茶叶自然品质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茶叶的深加工即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也是非常薄弱。总之是茶叶产业化和科技化程度极低。为改变这一状况,某某集团担负起发展地方农业产业化重任,开展本项目的建设,采用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加工技术,推行集约化、标准化的茶叶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期实现做大做强,提高某某县茶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升级,带动茶业经济振兴。4、是企业发展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需要某某集团为某某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是当前本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公司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绿色科技中心、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某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某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力量,并设立了以专家为骨干,以中青年技术人员的产品及技术开发研发机构——某某茶叶研究所。近年来,公司所开发的多项产品获得省部认证。由于本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产品产销两旺,某某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现某某牌有机抹茶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扩大生产。110 虽然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一直保持着较快地发展,但如果不能紧紧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及时增加投资,扩大基地和加工生产线,强化产业链,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就会失去有利资源,使发展停滞。而企业如果能够将项目建设及时跟进,竞争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将会得到扩大,由此可实现效益的持续增长和对国家和社会的更大贡献。5、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需要某某茶业集团生态茶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之一是整合某某县茶叶资源,在基地建立推行生态农业模式,全面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茶树遮荫、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科学修剪采摘、茶园合理耕作、地面覆盖、良种化栽培、机耕机采等十大现代茶叶生产技术,改进茶园的生产和管理,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增加产量,提升茶叶的生产效益,促进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根据《某某县发展茶业生产的实施意见》和某某县的茶叶生产现状,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及要求而制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案,符合某某县情,符合某某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思路,符合《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的精神。某某是生态经济为特色,要真正实现生态立市的宏大目标,就必须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保护作为经济建设的大原则和大方针。本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其实施确实是必要的。110 第3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综合考虑项目所需的土壤气候条件、劳动力资源以及产业化现状,最终将项目区定于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3个乡镇的范围内。具体见《生态茶项目基地规划图》。某某县位于某某省南部,北纬29°59"--30°24",东经117°12"--117°59"。东与黄山市(原太平县)交界,南与黟县、祁门县相连,西与东至县接壤,北与贵池、青阳县为邻,总面积为1403平方公里。⑴龙湾乡:位于某某县城北10公里处,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辖9个村42个村民组。总人口5860人,其中农业人口5534人。现有茶园面积3389亩。⑵襄垣镇:距某某县城西2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总人口10363人,其中农业人口9877人。现有茶园面积6861亩。⑶牌楼镇:地处某某县中部,是县城的所在地,国土总面积102平方公里,现辖9个村,5个居委会,23626人,其中农村人口7212人。现有茶园面积2664亩。3.1.2自然资源状况⑴地形地貌:项目区在大地构造上属江南古陆和南京拗陷的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貌以中低山、丘陵分布最广,海拔高度一般在50至1000米之间,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110 之说,日照时间短,常年云雾缭绕,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⑵水文河流:某某境内千沟万壑,各处溪涧支流,受海拔高程和山脉走向的制约,主要有秋浦、清溪、黄湓三大水系,其中秋浦河沿凤凰滩边缘北上而过,入贵池县境,从池口注入长江。境内秋浦河水系总流域面积881.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2.8%。本县地下水资源属山丘区类型,多为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并以泉或流渗的方式排入河道。县内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秋浦河、后河山间河谷平原及其支流下游沿岸的大演、牌楼、龙湾、小河、莘田等乡镇的沿河一带。⑶气象:某某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温秋爽,夏热冬寒,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秋各2个月,冬夏各4个月。因受太平洋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的交替影响,一般年份,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干后湿,冬季寒冷少雨。境内由于受特定的中、低山及高丘地形影响,又显示出显著的山地气候特征,如近地面风向复杂多变,平均风速较小,岩、坡、谷地温差较大,夏季昼热夜凉,地形雨明显,雷阵雨较平原地区多等,对茶叶生长无不利影响。年平均气候16℃,年季变化较小。月际变化较大,最热7月,平均气候27.9℃,最冷1月,平均气温3.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8.9℃;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626.4mm。一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的71%左右。年均蒸发量1256.2mm;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04.4小时,最多为2004.9小时,最少为1483.7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058.6千卡/平方厘米;历年最高气压为1043.0hpa,最低气压为989.6hpa,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最大湿度为82%,最小湿度为75%;本县年平均蒸发量1256.2mm,最多为2004.9mm,最少为1483.7mm110 ;冬季多行西北风、夏季多行西南风,平均风速较小,累年平均值0.9米/秒;县内雷暴日数较多,平均每年约有50天,最多可达65天,最少也有36天;历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3天,最大积雪深度为210mm;最大冻土深度为110mm。⑷土壤:项目区土壤分布上表现为中厚棕色石灰土、黑碎石土、麻石黄红壤、麻骨土,呈微酸性反应,PH值5.5-6.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使本项目具有较好土质条件。3.1.3社会经济状况某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县,位于皖南山区腹部,东临太平湖与黄山区相望,南与祁门、县接壤,西连东至、北与青阳、贵池相邻,全县东西长70.3km,南北宽46km,土地总面积1403km2,辖6镇7乡,全县总人口10.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0万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下,某某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茶叶加工、中成药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煤气仪表制造和木竹加工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县乡公路实现黑色化,电信传输实现光缆化、程控化和数字化,有线电视覆盖所有乡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46亿元,农业总产值1.78亿元(现价),财政收入3399万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3.5∶30.7∶3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82元,其中茶叶收入占30%。进入新的世纪,面对全国各地争先恐后的发展态势,某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广泛深入调研,结合某某实际,提出了某某县经济发展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调农、强工、兴游、建镇、开放”110 发展战略,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实现财政、集体经济、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增强某某县综合经济实力,加快发展,脱贫脱困。3.1.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据传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叶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如今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茶的消费比例已占25%左右,位居第一。悠久的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并具有独特的意义。“八五”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促使茶叶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方面有:㈠生产方式落后。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茶园面积约120万公顷,产量仅80万吨左右,平均单产相当于世界平均单产的63%,印度的47%(每公顷产量中国705千克,全世界平均1120千克,印度1500千克),全国茶叶的工业产值约100亿元,出口约4亿美元,却有6.7万家初制厂,3000多家精制厂和100多家茶机厂。因此,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落后,工艺低级,管理水平落后。㈡茶叶资源利用不够,综合开发更显落后。中国是茶叶大国,产地辽阔,茶叶种类齐全,还有很多名贵品种,资源丰富。虽然近年来国内名优茶有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讲,由于科技投入不足,茶叶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至于茶叶深加工产品,以及高附价值的开发更显不足。㈢国内外市场秩序混乱。110 在国内,千家万户闯市场,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低,同时,品牌太多,又缺乏有实力的知名品牌,在国际品牌进入后无法与之抗衡。在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企业相互残杀,低价竞销。㈣茶叶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由于企业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运作,茶叶行业目前尚无一家在产、供、销各环节均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龙头。茶叶经营主体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产销分离,经营实力弱的特点,在市场竞争逐趋激烈的条件下,大部分企业亏损,缺乏发展前景。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各经营主体无法在茶叶产业的高度对企业本身和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和进行长远规划,无力投资科研开发,促进企业自身战略的实现,更谈不上运用科学技术来促进茶业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各经营主体在无法开创自己独特产品和品牌的情况下,不得不在低层次低水平进行相互残酷的竞赛。因此,中国的茶业必须走“大市场、大调整、大投入、大产业”的道路:㈠大市场。大市场是要瞄准全球市场,推行“市场国际化”,树立“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观念”。㈡大调整。主要做好八个方面调整。一是要调整所有制,实行“改制重组”。根据国家经贸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研究报告”指出,制茶业是国有经济需要退出的领域之一。茶叶行业包括加工、流通、出口均属于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退出,只能参股、不能控股,要实行多元化投资,搞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按此要求,茶叶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应改制改组。创新体制,联合重组的核心是提高竞争力,即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的拓展能力;二是要调整茶类结构,主攻“绿名特”。要培育“世界绿茶之王”、“世界花茶之王”、“世界乌龙茶之王”品牌,进一步向名牌、质量、效益、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三是调整市场结构。稳固国内,跨国经营,实现从“供货商”到“国际经销商”110 的转变。既要重视城市名优茶市场的开发,又要重视农村大众优质茶市场的开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体系;四是调整档次结构,多产优质茶,少产低档茶。当今世界市场上是优质茶供不应求,低劣茶充斥市场。在一定意义上说,大众化的优质茶能促进茶叶消费,形成良性循环。而质量低的低档茶由于茶叶的香味不佳,抑制了茶叶的消费。因为茶叶商品的属性是,生产弹性大,消费弹性小;五是调整茶季结构,多产春茶少产夏秋茶。要通过施肥、修剪、采摘等栽培措施来有效调节,在投入等量的情况下,提高茶叶生产的效益;六是调整产区结构。向高山区、优质茶区转移。平地茶园,要让春茶自然环境“高山化”,植树造林、重施基肥、改善土壤结构,要尽可能提高春茶的发芽时间和春茶的产量,提高优质春茶的比重;七是调整人员结构,市场营销人员要达到30%以上,要让最精明强干的人从事推销工作。现在茶叶行业的利润,是两个80%,即80%的利润集中在流通领域、80%的利润集中在名优茶;八是调整经营思路,变“产品经营”为“品牌营销”、变“品牌经营”为“资本经营”。㈢大投入。其一,要对优势企业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全国前十名、各省前十名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其二,要在生产上加大投入,实现优质(良种、无公害)、高效(规模化、机采机制)、低耗(低成本)。千家万户茶农怎么样与大市场联系,通过农场化(茶园茶厂一体化、实行机采机制)推行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是有效途径。其三,要在科技上加大投入。科技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一般可达1∶10,而我国茶叶科技投入在世界上又是最少的。当前科技投入的重点一是茶叶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技术。二是无性系良种的选育和推广。三是茶叶工业化,即用现代化企业思想、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食品工业的规范标准提升改造茶企业。四是要学习食品科学的精髓,即方便、健康、多样、经济。五是要加大茶与健康的研究与茶文化的推广传播。六是企业经营管理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据测算,挪威从110 1900年-1955年的55年中,固定资产增加1%,生产增加0.2%;劳动力增加1%,生产增加0.7%;通过培训的管理人员每增加1%,企业效益增加1.8 %;现在到了21世纪,对管理人员的投入产出比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高的,最有效的。用茶的特点去满足人性的潜在需求。茶叶企业,必须提高抱负、要有攻击性,要有提高价格、扩大市场的理念。“低质量、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两败俱伤。六是要扩大提高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发新的市场,满足新的需求,打破产销平衡。㈣大产业。中国茶叶的要当作大产业来做,提倡产业整合与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政策引导扶持,淘汰劣小企业,培育能在产、加、销全面发展的优势企业,打造中国的茶业航母。中国的茶产业目标是“世界绿茶之王”、“世界特种茶之王”、“世界花茶之王”、“世界乌龙茶之王”,在国际市场上再造中国茶叶辉煌。如果每个产茶省份都有几个跨区跨国经营的大型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的茶业才会有一个真正的大发展。中国及全球茶业的发展动态:世界茶叶产量持续增长,2004年已增加到323万吨,中国的茶叶总产量达83.5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5%。110 随着产量的增长,世界茶叶出口持续增长,2004年增加到152万吨。中国茶叶出口量10年中出口量增加了68%。世界茶叶消费进口量141万吨。中国茶业优势及产业发展动态: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几千年的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中,中国形成了悠久灿烂的茶饮、茶艺、茶道文化,形成了较多的历史悠久的名茶。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并有上千年的茶叶出口史,为中国茶叶进一步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并具有明显的生态资源优势,其茶区分布之广、茶种类之多,也是世界之最。中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类齐全,有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名优绿茶群芳争艳。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生产和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茶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绿茶品质优良,国际市场上茶价历年高于红茶。110 中国还具有技术人才优势,现有茶叶研究所15所,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中设有茶学专业,每年可为国家培养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和本科毕业生。同时中国政府助农增收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大大提高了广大茶农和企业种植、加工、经营茶叶的积极性。中国加入WTO后茶产业政策更加科学化、制度化,相关法律制度也逐渐健全,茶叶生产、出口的直辖市和宏观体系也更加完善。目前,中国茶业正按照安全、优质、高效的要求,朝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优势茶业主产区,并努力创建有机茶园和无公害基地。今后,中国茶叶流通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㈠茶叶鲜叶流通方面。茶农会更多地通过组建生产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加工厂,加工他们生产的鲜叶。这种方式在浙江、福建已得到推广,它有助于改变目前中国茶叶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鲜叶市场的出现,可以促进茶叶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专业技术的发挥和茶叶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变目前茶叶小作坊生产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生产。㈡原料茶(初制茶)流通方面。由于茶叶批发市场交易条件改善,交易方式提高,更多原料茶通过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待条件成熟时,中国将筹建茶叶拍卖市场。通过拍卖市场进行交易,不仅可提高茶叶交易效率,降低茶叶交易成本,且由于对交易产品标准化水平要求较高,也可促进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标准化过程,为茶叶行业实现产业经营奠定基础。㈢成品茶流通方面。今后中国国内茶叶销售可能将主要通过超市和茶叶专卖店进行,且品牌连锁经营应该是茶叶零售的主要模式。由于茶叶种类繁多,茶叶专卖店将更能适应目前茶叶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茶叶专卖店实现品牌连锁经营能够体现规模经营,也有利于建立诚信机制,打造茶叶的通路品牌,提高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10 1999年7月,欧盟颁布和实施了更为严格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这对中国茶叶出口无疑是一种压力。但从1999年底起,在中国茶叶生产中采取若干对应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到2004年,中国茶叶中的农药超标率由1999年的超过80%,下降到18%以下。目前,在中国茶叶生产中已实行“无公害生产”;大力推广和普及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技术,大大减少了茶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在茶叶生产中禁止使用一些稳定性和内吸性农药(如六六六等);提倡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水溶解度低和易于降解的农药和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建立农药在茶叶生产中的安全间隔期制度。3.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1)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即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区)地点:选在自然条件好的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三个乡镇。目前三乡镇共有茶园面积12914亩,农户6504户,农业人口22623人。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2)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建设地点:拟建在某某县龙湾乡凤凰滩。该地距某某县城12公里,占地面积50余亩,南面为殷—石公路和秋浦河,北面为山地茶园,东面和西面为杂木林,被群山包围,周围无村落、无学校、无厂房、无任何建筑。公司已架设了一条专用供电线路通至厂区。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符合有机抹茶园的建设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符合某某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2.1有良好的政策环境110 本项目产品是与农村、农业、农民密切相关的,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党和政府都是十分关心“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将“三农”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党中央多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03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推动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省农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某某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将某某集团确定为重点培育的某某省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提出了"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八大产业基地之一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主要为农产品生产,粮油、水果加工,畜牧深加工,纺织和造纸。六大基础工程之一为生态工程。给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制定的基本建设任务为: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力争到2007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0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43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0万吨,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本项目属《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产业化工程》的组成部分。某某集团万吨生态茶产业化工程,得到了某某省发改委和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有关银行的支持,被列入某某省110 “861”计划项目。2002年,某某县委、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决定》指出:目前我县传统农业优势已经弱化,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脆弱,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或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县应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立足我县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省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决定》制定的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十五”期间,主攻“茶、竹、药、菜”,将畜牧业调大,加工业调强,农产品流通调活。决定要求:因地制宜,集约经营,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在种植业上,重点发展有机茶基地、竹笋两用林基地、地产中药材基地。《决定》将扶优扶强,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扶持某某集团、九华药业、外贸冷冻厂等现有龙头企业。3.2.2有明显的资源优势(1)农业资源优势:项目所在地石某某市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台台县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省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农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产资源丰富,有茶园4111公顷、山场面积1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3%。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短、云雾天气多,土壤呈微酸性,pH值5.5-6.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富含微量元素,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具有项目开发的全部农业生产条件。(2)可靠、丰富和强大的源头技术资源优势:某某110 集团密切与国内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保持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发的新产品以中国科技大学、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某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进行技术和产品前沿开发,积极推进产、学、研的联合研究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了基础研究和超前研究成果,加强了企业的创新实力。因此,本项目的源头技术资源是可靠和先进的。所有这些都确保本公司具有可靠、丰富和强大的源头技术资源,使本公司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上保持了与国际同步的先进水平。3.2.3有突出的市场优势多年来,某某集团以销售为龙头,不断开拓市场,在全国设立了40多个办事处,100多家农产品专卖店,发展了200多个地市代理商和出口商,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远及海外,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公司多年来形成的稳定的销售网络,可为本项目产品提供强大的物流配送,直抵销售终端,保证市场畅通。某某集团的“某某”商标为驰名商标和某某省著名商标,通过持续不懈的强有力的品牌建设,某某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每年都有各地经销商要求加盟某某集团,某某销售网络得到不断拓展。某某牌抹茶属于超微茶粉,但超微茶粉并不同等于抹茶。目前为止,国内所生产的超微茶粉是以普通茶园茶树鲜叶为原料,或直接以干茶为原料加工而成,而某某牌抹茶生产采用日本技术,利用自有基地优势,建立抹茶园,对原料鲜叶进行弱光条件处理,使组织嫩化,植物纤维大量减少,叶绿素增加,能在加工中大大缩小茶粉粒径(细度可达到500目以上),增强茶粉的水溶性,减少固体物沉淀,因而更符合消费标准。110 本项目引进浙江省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新研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蒸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同时成功地在超微茶粉加工中引入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使超微茶粉色、香、味品质大大提高,各方面均明显优于现有国内采用气流粉碎方法批量生产的绿茶超微产品,极具市场竞争优势。本项目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发,符合“天然、健康,优质、保健”的消费观念,讲究科技含量,注重质量,坚持特色,开发以来一直呈现供不应求。3.2.4有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某某集团是某某市高新技术企业,现有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47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设立了以专家为骨干,以中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有11人专门从事产品及技术开发的技术创新中心,并与某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某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了某某茶业安农大研发中心。近年来,公司所开发的产品有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批准和国家专利,有3项通过OFDC有机认证,有5项通过某某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项被授予为某某省名牌农产品。公司被授予为“某某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产品获得10多项国际、国家级大奖。公司坚持“追求卓越、永恒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着力于高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方面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8月,某某集团茶叶技术创新中心被核准为“国家星火技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2.5有完备的基础实施条件项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县,县城距黄山机场、皖赣铁路、长江航运只有一百公里。县内公路四通八达,省道221、325公路116.9公里110 贯穿东西,县道137.2公里,村级公路385.6公里,路面全部实现“黑色化”。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省道为骨架,县道为连接的城乡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为产品、原材料的运输以及对外开放创造了便利条件。某某县水电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全县水能蕴藏量4.2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达2.81万千瓦。供水充足,拥有日供水1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供电能力较强,全县有11万伏变电所2座,3.5万伏变电所4座,小水电站13座。通讯设施较为发达。程控电话容量达1.34万门,数字移动基站12个,无线寻呼覆盖全县。3.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部分农民对茶叶生产新技术持怀疑观望态度,部分农民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满足于维持现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企业的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与农户建立合作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得到解决。2.由于农民工不断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今后更加严重。解决的办法是:与农民签定合同,将项目基地建设的茶园技改工程分解到户,制定改造标准,限定期限,给予用工补助,进行验收奖励。另一方面,从现在起积极推广机耕和机采。3.项目实施应取得农委以及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和协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110 第4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1建设单位概况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某某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是当前某某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兼营农技推广服务及包装、运输和广告业,主要产品为红茶、绿茶、花茶、五味茶、保健茶、茶食品等,现有年生产加工能力为6000吨。公司前身为某某县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7月,2000年7月组建某某集团,注册资本1026万元。下辖企业和工厂有:某某科技有限公司、某某包装有限公司、某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恒源食品有限公司、某某市茶叶有限公司、某某黄精加工厂、某某板栗加工厂、某某天然有机保健品厂、某某有机茶厂、某某出口有机茶加工厂、某某莲华山有机茶厂、某某红绿茶厂、某某佛茶场、某某生态茶场、大龙湾凤凰滩茶厂、某某良种茶场、某某名茶茶场等。到目前为止,公司在县内外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发展原料生产基地2万亩,其中位于某某县境内的有机茶、绞股蓝茶、苦丁茶、银杏茶、无公害食用花卉等生产基地共有5000多亩,分别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五年多来,公司在全国设立了30多个办事处,80多产品专卖店,发展了300多个地市代理商和出口商,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远及海外,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公司先后被授予为“某某省民营科技企业”、“某某省优秀民营企业”、“某某省农村百佳致富带头人”、“全省地方税收诚信先进单位”、“某某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产品获得10多项国际、国家级大奖,“某某”商标被认定为110 “驰名商标”和“某某省著名商标”,历年被省消协授予诚信单位。2002年12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4.2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等公司现有员工948人,其中管理人员67人,销售人员170人,技术人员38人。在技术人员中有28人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有10人为大专或中专学历。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一)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属有限责任制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健全,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执行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利机构,依照《公司法》行使职权。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重大经营决策、内部机构设置、决定基本管理制度等权利。监事会对董事、经理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利,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和公司利益不受损害。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公司设总经理,由董事长聘任,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聘任企业高中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公司职工依据《工会法》建立了工会组织,并依法开展活动。(三)按照责权利一致和高效精干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公司设有110 原料生产部、成品生产部、质管部、研发部、营销中心、外贸部、财务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事业发展部和办公室等十二个主要部门,由公司总经理统一领导。为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公司采取“以人为本”和“以企业文化为支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中国管理哲学为指导”博采众长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全力打造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敬业精神。4.3研发能力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创新中心,有11人专门在中心从事产品及技术开发工作。公司积极与某某大学绿色科技中心、某农业大学农业部某重点实验室、某综合利用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展多种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快技术引进。2004年8月,某某集团茶叶技术创新中心被核准为“国家星火技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进,所开发的产品有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批准和国家专利,有3项通过OFDC有机认证,有5项通过某某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项被授予为某某省名牌农产品。2002年,企业被授予为“某某市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4.4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方面:某某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财务利润一直较为理想,2003年实现净利润714.7万元,2004年实现净利润816.7万元,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18438.5万元,实现净利润891.1万元。110 偿债能力方面:截止2005年12月底,流动资产6143.2万元(其中货币资金916.4万元,应收帐款1797.2万元,存货2767.2万元);流动负债4302.6万元,流动比1.43,速动比0.78,两项指标均处于较为理想的水平,货款回笼率97.4%,银行信用等级AA+级。资本结构方面:截止2005年12月底,总资产968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2827.4万元),总负债4381.2万元,资产负债率45.23%,资本结构状况良好。110 第5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5.1市场分析5.1.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㈠茶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无酒精饮料: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全球约60个国家种植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一直稳健发展,人均年饮茶0.55公斤。茶叶已成为世界性的饮料,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的特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青睐。世界饮料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世纪”。㈡目前总体上茶叶供过于求:从全球茶叶生产情况看,各主要生产国都把茶叶生产作为农业发展重点加以支持,全球茶叶产量将仍然保持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估计,过去10年中全球茶叶市场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还将持续更长时间。㈢世界茶叶消费潜力巨大:世界主要有两大茶类,即红茶和绿茶。由于自然条件、品种和加工工艺不同,形成了“南红北绿”的品质优势。南北是指纬度,红绿是指红茶和绿茶。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红茶年贸易量均超过100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贸易量的80%以上。世界五大茶叶进口国为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60%左右。英国是非产茶国家,但茶叶进口量位居世界首位,全国77%的人有饮茶习惯;美国是茶叶传统消费大国,消费呈增长趋势;埃及、巴基斯坦近年来茶叶消费增长较快;俄罗斯历来是茶叶消费大国,95%的居民有饮茶的习惯。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绿茶出口国,其次为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世界绿茶主要进口国:摩洛哥、乌兹别克、日本、马里、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等。2001年日本进口我国110 茶叶3.9万吨,其中绿茶1.2万吨,较2000年增长75%。科学研究证明,饮茶有利于人体健康,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茶叶生产及消费均呈增长趋势。随着经济的复苏,茶叶消费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㈣茶叶产量对国内市场的压力短期内不会减少:在国内,由于茶叶产量继续增加,对销售价格形成压力,低质茶和普通低档茶难销,和但同时也反映出对名优茶的旺盛需求。在茶园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名优茶产量上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茶叶产量的快速上升,但是不断投产的新茶园所具备的产能可能会出乎大家的意料。产量给市场带来的压力有可能会更趋严重。㈤中国的茶叶市场不可估量:中国茶叶面向两个巨大市场,不仅有一个全球的大市场,还有一个国内巨大的内需市场。有关部门预测,中国茶叶消费量的潜力为现在的10倍。假设消费量的潜力挖掘一半,消费档次提高一倍,则中国茶叶的内销外销市场总规模可达2000亿元人民币,足可消化国内茶叶生产能力的全部产量。㈥有机抹茶的市场将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外用抹茶(或超微绿茶粉)开发茶食品、茶饮料、日用化工品等正日趋形成高潮,其市场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内产品的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10万吨。国内其生产企业约有40多家,年产量不足1000吨,产品畅销国内,并已远销到韩、日、美等国家和地区,平均售价达到60-80元/公斤。至于有机抹茶,目前只有某某集团一家生产。5.1.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5.1.2.1茶业市场前景总体分析(一)国际市场分析预测某某牌有机抹茶是对传统绿茶进行的技术革新,而茶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超级饮料”110 ,是世界性饮料,其消费位居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目前全球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几亿人口饮用茶叶,茶叶市场十分广阔。尽管当今国际茶叶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红茶,但绿茶的保健功效明显优于红茶,全球绿茶消费量增长远大于红茶。项目区主要生产绿茶,且生产的绿茶自然品质好,况且富硒有机茶是新型名优绿茶,更具有竞争优势。国际上有机茶的主要销售市场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有机茶销售只占茶叶总销售量的1%,但是有机茶的销售却以每年30%的高速度递增。因此,有机茶叶的销售市场正处于加速成长期,而且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富硒有机茶的国际市场空间极为广阔。(二)国内市场预测分析从统计数字看,我国未来人均正常年消费量应为3.3公斤,当前全球人均约为0.50公斤,中国约为0.33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茶叶声誉日增,国内消费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市场上名优绿茶、无公害茶、有机茶、有机小包装茶、有机茶叶制品和乌龙茶市场看好,尤其是货真价实的品牌茶和有机茶市场需求很大,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名优特种茶供不应求,大众优质茶也很受欢迎。由此可见,国内茶叶市场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市场。110 5.1.2.2有机抹茶市场前景分析抹茶为一种超微茶粉,是将茶鲜叶经过蒸汽杀青和干燥处理后进行超微粉碎成300目以上的茶叶超微细粉,它充分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品质和各种营养、保健成分。作为原料,抹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医药等行业:一,它可作为烘焙食品(如面包、蛋糕、饼干、月饼等)、清真食品(如烘糕、面条、绿豆酥等)、休闲食品(如冰淇淋、果冻、糖果、巧克力、口香糖、茶干等)等食品的添加剂,赋予食品天然的绿色色泽和营养保健功能,能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二,抹茶可溶于冷、热、冰水,可作为饮料生产企业的瓶装茶水原料,可供家庭消费即冲即饮,具有保持茶叶风味,色、香、味不变等优点;三,茶叶具有多种功效,如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人体细胞自由基,抗凝血作用,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脂肪分解作用,使体内胆固醇降低,扩张冠状动脉和末梢血管作用,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以及抗癌、抗辐射、抗菌等等。以抹茶为原料成分,可制成各种护肤品、美容用品、洁齿用品、洗发用品、保健食品、治疗药品等等;四,近年来,还有将有机抹茶作为原材料,替代现有制药行业的合成中间体,使之成为纯天然的中间体,并且获得了成功的报道。目前,这种有机抹茶已开始进入国内外医药市场,并批量出口美国,用于药理工程的中间体合成,取代现有制药行业的合成中间体;五,作为单纯的食品,抹茶可制成茶片、茶胶囊直接食用。由于抹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消费群体巨大,加之国内抹茶正处在起步成长阶段,生产规模很小,所以市场前景充满光明。5.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某某牌有机抹茶是在某农业大学110 的技术参与下开发而成的国内特有产品,它虽属于超微茶粉一类,但与市场上的普通超微茶粉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和竞争优势。目前为止,国内所生产的超微茶粉是以普通茶园茶树鲜叶为原料,或直接以干茶为原料加工而成,而某某抹茶生产采用日本技术,利用基地优势,建立抹茶园,对原料鲜叶进行弱光条件处理,使组织嫩化,植物纤维大量减少,叶绿素增加,能在加工中大大缩小茶粉粒径(细度可达到500目以上),增强茶粉的水溶性,减少固体物沉淀,因而更符合消费标准。本项目引进浙江省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新研发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蒸青绿茶机械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同时成功地在超微茶粉加工中引入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使超微茶粉色、香、味品质大大提高,各方面均明显优于现有国内采用气流粉碎方法批量生产的绿茶超微产品,竞争优势十分明显。由于本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发,符合“天然、健康,优质、保健”的消费观念,讲究科技含量,注重质量,坚持特色,投产以来表现了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元月,某某牌有机抹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2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5.2.1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以销定产,并结合公司目前的资金能力、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营销网络等情况,初步拟定以下项目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一览表序号产品方案生产规模预期销售收入1有机抹茶1级50吨550万元2有机抹茶2级150吨1050万元3有机抹茶3级200吨1200万元合计400吨2800万元110 5.2.2产品市场定位(一)产品价值根据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以及产品的自身特点,某某有机抹茶的价值宜定位在:生态食品、富硒食品、食品添加剂,即是直接饮用品又是生产原料。(二)目标市场作为生活消费品销售:基于某某牌有机抹茶的价值与用途,同时考虑地区消费能力和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理念,经济收入较高地区的青年人和中年人,以及单位团体与旅游地区的旅游者为高中档产品可能的生活消费主体。我国中等经济收入的地区的青年人和中年人,以及茶楼、茶馆、茶坊、茶庄等休闲场所的消费者为中低档产品可能的生活消费主体。根据这个定位,组织力量,通过直销、批发、代理等销售渠道,打开消费市场,使产品进入相应地区的超市、茶叶专卖店、旅游商店、茶楼、茶馆、茶坊、茶庄等终端商业网点。作为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销售:食品企业、饮料企业、化工企业、医药企业等生产企业是某某牌有机抹茶另一个重大市场。这一市场的开发区别于传统产品的销售,应以有机茶粉的身份组织产品直销人员上门直接宣传推销,并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寄送样品、电话联系和网页广告等形式向生产企业广泛推销。作为出口产品销售:通过外贸代理和自找外商两条渠道打开国际市场,重点出口目标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5.2.3产品质量标准(一)感观指标天然翠绿,汤色深绿,清香或纯正,滋味鲜爽,颗粒细匀。110 (二)理化指标有机抹茶的理化指标见下表。有机抹茶的理化指标项目单位指标水份%≤6.0总灰分%≤6.5水浸出物%≥34.0粗纤维%≤15.0咖啡碱%≤14.0茶多酚%≥25.0游离氨基酸%≥2.0(3)卫生指标有机抹茶的卫生指标见下表。有机抹绿茶的卫生指标项目单位指标铜Mg/kg≤60.0铅Mg/kg≤5.0各种农药残留量均不得检出(4)微生物指标有机抹茶的微生物指标见下表。有机抹绿茶的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5000cfu/g大肠杆菌40MNP/100g霉菌、孝母50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5)硒含量指标富硒有机绿茶硒的含量为0.25mg/kg~4mg/kg。110 5.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5.3.1销售策略茶叶属于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竞争将会愈加激烈。欲充分某某牌有机抹茶市场,必须坚持差异化营销,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具体销售策略如下:一、将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作为品牌竞争力的核心,用最优秀的产品和最优秀的服务使客户和消费者满意,提高产品的购买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二、细分市场,拉开档次和价格,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迎合、激发、建立和强化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三、针对生活消费,在产品宣传和促销上强调其可饮可食,强调其调味功用、健康功用和方便特性,以此引导消费。针对原料市场和出口市场,在产品宣传和促销上强调其有机特性和超细微品质,以此区别于普通产品,展示质量优势;四、进行有机抹茶的应用研究,重点解决抹茶在食品、饮料中应用的实用技术问题。引导、指导和帮助生产企业开发抹茶延伸产品,以此扩大和巩固抹茶原料用户;五、加强市场的有效覆盖,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推进铺货力度,使某某产品在各个销售区域、各个销售渠道都有良好的市场覆盖率,让消费者能够最大程度接触到某某产品;六、集中各种资源,对于重点市场和重点客户进行重点支持,给予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和支持力度。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保证为根本,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售后跟踪服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七、充分利用某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促销活动,宣传某某110 的茶叶文化理念,将促销工作做到销售终端,使各个销售网点的产出最大化。5.3.2营销模式某某集团的内销营销模式为直销制加助销制。经销商为产品分销的重要力量,办事处为经销商服务并对重点市场和生产企业实行直销。公司在全国各地建有某某产品专卖店,由办事处垂直管理和直接供货。全国市场划分为22个片区,由22个业务经理分片营销。各片区的办事处由公司营销中心统一管理。某某集团的外销营销模式为业务经理制,公司对外贸经理单独授权,并对外贸业务进行单独考核奖惩。外贸业务主要通过国外专业代理或外商进行产品的自营出口。公司设立营销中心,下置市场部、销售部、物流部、各直属销售分支机构。营销中心的主要职能是:(1)制定某某品牌战略规划及年度业务计划;(2)制定有效的产品战略,以确保某某产品市场份额及利润最大化;(3)与客户、市场进行高效沟通,广告、促销,激发对某某产品的需求;(4)管理及强化某某品牌,创造最大的品牌价值;(5)管理各直属销售分支机构,建立、优化营销网络;(6)培养和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销售部的主要职能是:(1)协助营销总监管理公司全国销售工作,制定年度销售计划;(2)确保完成年度销售计划,尤其是特别指定的重要产品的销售目标,同时实现销售费用的最小化;(3)发展、建立全国性的良好的经销关系,稳定、高质量的销售网络,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发新客户,最大程度地销售某某110 产品;(4)主持制订全国大客户的发展及管理策略,对销售人员、销售分支机构及其大客户给予业务指导;(5)主持制订建设全国销售渠道的发展战略及各类渠道的具体管理政策,对销售分支机构的各类客户给予业务指导;(6)指导售前、售中服务,确保全国各地区大客户得到最优服务;(7)帮助地区及全国大客户进行售前、售中服务;(8)指导与督促各直属机构和业务承包人完成公司分销和促销任务;(9)公司原材料、包装物、半成品、产成品等的销货开票及销售查询、对帐工作。市场部的主要职能是:(1)具体制定并督促实施公司市场营销战略;(2)制定并实施市场调研计划;(3)制定并驱动新产品开发计划及其战略推广计划;(4)策划品牌促销方案并组织实施;(5)制定媒体投放战略,执行媒体投放计划;(6)管理某某品牌,维护和提升某某品牌资产;(7)参与制定全国大客户的发展及管理策略,及全国销售渠道的发展战略及各类渠道的具体管理政策。5.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某某集团现有在编销售人员170人,在全国各地发展了40多个办事处、200多个经销商、100多个产品专卖店,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远及海外,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某某集团销售网络构架见图-2所示:110 国外专业代理某某集团营销中心全国各地办事处全国各地经销商定点市场旅游市场特殊市场外贸专业代广交会生产企业茶叶文化节名胜及古迹客轮及码头飞机及机场火车及车站茶庄茶坊茶馆茶楼大型商场茶叶批发市场茶叶专卖店自租柜台直销超市外贸部国际市场商业网点图-2某某集团销售网络构架110 第6章项目建设方案6.1建设任务和规模6.1.1建设任务(1)有机抹茶原料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建设;(2)抹茶初制加工和抹茶精制加工生产线配套建设;(3)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茶树遮荫、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科学修剪采摘、茶园合理耕作、地面覆盖、良种化栽培、机耕机采等十大现代茶叶生产技术;(4)茶叶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技术培训;(5)公益事业:包括交通不便地区基地道路及信息图书馆建设。6.1.2建设规模(1)发展有机抹茶原料基地10000亩,其中新增基地9000亩。(2)新建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3800平方米。(3)新增有机抹茶初制生产线1条、精制加工生产线1条。(4)建病虫害测报点3个、农机维修站3个、信息图书馆10个。(5)建支道5km、步道10km,农民技术培训1万人次。6.2项目规划与布局6.2.1规划布局基本原则(1)符合建设地区的农业规划、城镇规划和企业总体规划。110 (2)选择茶园相对连片集中、生态环境优异、茶叶自然品质好的地点发展有机抹茶园。不开发新的茶园,有机抹茶园的建设是在改造老茶园的基础上进行。(3)因地制宜,对衰老低产茶园采取相应的的技术改造措施,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进行统一规划设计。(4)不毁林,不占用耕地,不改变种植格局,利用裸露荒坡荒地栽种银杏和绞股蓝,建设无公害保健茶原料的生产基地。(5)原料初制加工厂生产线建于原料生产基地内,随基地生产规模配套建设。(6)根据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施工及检修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全面合理地布置新建厂区建筑物、构筑物、运输线路、管线等。(7)新建厂区的规划布置在符合防火、卫生和安全间距的要求,并在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和建筑、构筑物发展条件下,力求布置紧凑合理,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用地。(8)充分利用地形,选择适宜的竖向布置形式,减少土方及建筑工程量,并为新建厂区场地排水创造良好条件。(9)根据防火、防噪声等要求,预防有害因素的干扰。新建厂区的建、构筑物的布置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10)新建厂区的规划布置应按功能分区,做到系统分明,布置整齐,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使建筑群体的平面布置与空间景观相协调,并结合城镇规划及厂区绿化,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整洁的工作环境。6.2.2规划布局(一)新建有机抹茶原料基地拟建在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三个乡镇,该区位于某某县中部,总面积311.8平方公里,有31个行政村,茶园面积12914110 亩,茶资源十分丰富。目前项目区农户总户数为6504户,从事农业人口数2262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项目拟在区内发展有机抹茶园10000亩,其中新增9000亩。(二)新建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拟建在某某县龙湾乡凤凰滩。该地距某某县城12公里,占地面积50余亩,南面为殷—石公路和秋浦河,北面为山地茶园,东面和西面为杂木林,被群山包围,周围无村落、无学校、无厂房、无任何建筑。公司已架设了一条专用供电线路通至厂区。(三)新增有机抹茶初、精制加工生产线在新建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内安装。整体规划布局见《某某集团有机抹茶加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图》。6.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6.3.1基地建设及生产的技术方案(一)方案选择原则⑴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以及基因工程产物。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民收入;⑵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⑶采取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战略,通过综合治理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并发展经济;⑷保持和恢复生产体系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恢复生产区的生态系统平衡;⑸110 有机抹茶园的建设着点于项目区内现有茶园的改造与利用,原则上不开辟新的茶园。(二)实施的主要生态农业技术按照“整体共进、协调发展、良性循环、资源再生”的原则和“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要求,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茶树富硒强化、茶树遮荫、茶树良种快繁、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科学修剪采摘、茶园合理耕作、地面覆盖、机耕机采等十大现代茶叶生产技术,融控害与优质丰产为一体;发展牲畜规模养殖,畜禽粪可向茶园提供部分有机肥来源。(三)有机抹茶园建设与生产的技术路线其技术路线如下:低产茶园技术改造→搭棚架→覆盖遮阳网→茶园管理→茶树富硒强化→茶叶采摘→施基肥→过冬管理→茶叶修剪1、调研分析拟建生产基地的产茶区资源、条件分布情况,对其茶园空气环境、土壤环境和茶叶含硒量等状况因子进行检测,根据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5199-2002)选择适宜开发有机抹茶的生产基地建设地址;2、组织成立基地有机茶生产合作社,按照制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标准组织低产茶园技术改造,对基地申请有机转换;3、选择经技术改造和条件较好的有机茶园建立抹茶生产示范场,内容包括搭棚架和覆盖遮阳网;4、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推广有机茶生产技术、抹茶大棚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5、按照有机农业标准管理茶园,包括茶园植保、施肥、修剪、地面覆盖等,进行茶叶生产,应用富硒强化技术,对茶树富硒强化;6、项目投产后,指导茶农合理、轮次和标准地进行茶叶的采摘收获,以培养树体和提高茶叶产量;110 7、通过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和示范作用,做到有机抹茶的标准化生产,全面推广抹茶大棚技术。有机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有机茶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日平均lh平均总悬浮颗粒物(TSP),(mg/m)(标准状态)≤0.12—二氧化硫(SOz)/(mg/m)(标准状态)≤O.050.15二氧化氮(NOz)/(mg/m)(标准状态)≤0.080.12氟化物(F)(标准状态)≤7μg/m20μg/m1.8μg/(dm·d)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浓度限值pH值4.O~6.5镉/(mg/kg≤0.20汞/(mg/kg)≤O.15砷/(mg/kg)≤40铅/(mg/kg)≤50铬/(n:tg/kg)≤90铜/(mg/kg)≤50有机茶园灌溉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有机茶园灌溉水质标准项目浓度限值pH值5.5~7.5总汞/(mg/L)≤O.001总镉/(mg/L)≤0.005总砷/(mg/L)≤O.05总铅/(mg/L)≤O.1铬(六价)/(mg/L)≤O.1氰化物/(mg/L)≤O.5氯化物/(mg,L)≤250氟化物/(mg/L)≤2.O110 6.3.2加工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一)方案选择原则(1)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方案,并按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确定合理工艺方案;(2)选用国内技术性能最先进的设备,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要求为首要条件;(3)设备选型和配置合理,生产能力配套,单机利用率高,且适当留有生产潜力;(4)在满足工艺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技术方案;(5)为考虑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在技术方案选择及设备选型方面应具有超前意识;(6)符合有关环保法规和节能、卫生、安全等要求;(7)强调洁净生产,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使之符合ISO14301环境管理标准。(二)产品加工技术有机抹茶加工关键技术来源:⑴有机抹茶初制加工(蒸青绿茶工艺)技术由浙江省富阳茶叶机械总厂提供支持;⑵茶叶超微粉碎技术依托某某省农村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茶叶(水果)绿色食品研究”及由某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某重点实验室与北京鑫环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关键技术简述:⑴有机抹茶初制加工是将110 分级后的有机茶鲜叶进行蒸汽杀青和干燥等处理,它是形成产品加工质量的基础。其主要技术特点是汽热快速杀青和低温干燥,其优点是生产的蒸青绿茶色泽翠绿,香味清纯,滋味鲜爽,硒元素损失少,原料易于粉碎。⑵茶叶超微粉碎是将蒸青绿茶原料粉碎成200目甚至1000目以上的细粉。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超微粉碎方式是气流粉碎式加工,所生产的超微茶粉碎度低(一般为430目以下);加工过程中机械温度过高,产品通常发生色变;此外还有机械噪音大,加工回收率低等缺陷。某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某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经过反复摸索对比,并与北京鑫环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首次将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引入超微茶粉加工中,并取得了成功。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原理巧妙,靠的是碾压与研磨,并非硬性撞击剪切,加之本身转速较低(只有285r/min),所以产生的热量远低于其它粉碎机,更巧妙的是,在设备设计中让分选气流直接通过粉碎槽,在分选的同时,就带走了绝大部分热量,所以,即使连续运转也不会产生高温。研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特点:首先是粉碎细度高,能使茶叶被粉碎到1500目以上的细度;其次是粉碎温度低,机械不加冷却系统在连续运转情况下,生产中的粉末温度也绝对不会超过摄氏45度;另外还有粉碎成本低的优点,与其他粉碎方式比较能耗低,一般情况下得到一公斤1000目以上的超微茶粉耗电量低于1度,机器本身耗材损耗极少,维护简便,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三)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有机抹茶加工工艺流程如下:抹茶园鲜叶→茶叶打散→蒸汽杀青→初烘→再烘→蒸青绿茶→补火→→初粉碎→超微粉碎→筛分→检验→包装装箱110 (四)关键加工设备研磨式超微粉碎机外观图微机控制蒸汽杀青机外观图★微机对杀青时间进行测定,对蒸汽杀青机倾斜角度进行控制。★根据鲜叶及蒸度的不同,配有杀青操作的基本设定表,微机还具有设定记忆的功能。110 ★蒸汽杀青机的操作、鲜叶流量的控制、蒸汽量的控制均集中在一台微型控制盘上,实行在一处设定,并同时对各处进行控制。★配备可一目了然的液晶控制盘。★锅炉、鲜叶流量计、蒸机的控制实行集中管理,装备有蒸叶状态的建议机能、杀青时间的测定机能以及调整机能。★鲜叶采用回分式计量方式计量,通过专用的给叶机将一定的鲜叶均匀连续地送给蒸机,保证蒸度稳定。★微型计算机通过控制给叶机皮带的传输速度,从而按照设定量将鲜叶供给蒸机。★微型计算机根据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计算出鲜叶的供给量,并表示出来。★微型计算机根据设定线的鲜叶流量值,计算出必要的蒸汽量,并表达出来。★微型计算机计算出供给蒸机的鲜叶重量值,并表示出来。★与杀青相关的所有设备都统括了的最新锐蒸汽杀青机。叶打机外观图★具有宽大的酮容积,配以专用的抄手将茶叶打散开来,并高效率地和热风相接触,茶叶无结块现象,提高茶叶的色泽、汤色及香味。★采用回分方式,打叶时间可以任意设定。110 ★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在酮的前面及后面设有清扫门,机内的清扫及抄手的调整可以简单并安全的进行。烘干机外观图★采用2段烘干法,实现色泽优良的理想化烘干效果。★采用两台火炉的方式,分别对上段、下段供给温度、风量,这样根据茶叶含水量的不同,供给不同的热风,从而制作出香气好,色泽亮丽的高品质茶。★控制盘采用在一处就可以实行对主机、风机、温度设定的集中管理方式。★在控制盘上设有茶堵塞、异常高温的监察器,有异常发生时蜂鸣器鸣响报警,同时自动停止运转,以确保制品的质量。6.4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6.4.1建设标准(一)有机抹茶园建设标准⑴茶园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2.5%以上;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为40∶30∶30;有效土层深度120cm以上;土壤PH110 5~6.5,0~50cm土层深度内土壤容重为1.02~1.34g/cm3,总孔隙度为52%~60%;⑵良种普及率: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到50%;⑶茶园产量:茶树性状整齐健壮,树冠覆盖度达到90%以上,茶叶平均单产达到50公斤(干茶);⑷茶叶品质:茶树鲜叶持嫩性增强,细胞组织粗纤维含量总体减少五个百分点;⑸植物保护: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到100%,病虫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主要病虫害损失率在5%以下;茶园抗寒抗涝。⑹基础设施:道路、排水系统完善,符合现代农业管理的要求。(二)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设计建设标准⑴环境保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等。⑵消防: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199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国家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设计技术规范》等。⑶职业安全卫生: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0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原则》(GB5083-8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GBJ87-85)、《职业安全卫生设计技术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97)、《车间空气中粉尘卫生标准》(GB10328~1033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等。⑷供配电:符合《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110 》(GB50034-9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等。6.4.2具体建设内容4.2.1土建工程(一)土、石方工程即机械施工土方工程,包括陆上土方挖、填、碾压。工程量约为8625立方米。(25元/立方米)(二)建筑工程新建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3426平方米,包括:⑴单层轻钢结构茶叶初制加工车间800m2;⑵二层框架结构精制加工厂房2625m2,每层1313m2。含库房、更衣洗手间、机修车间、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三)总图与运输⑴总平面布置:厂区总平面布置以工艺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安全、卫生、整齐、美观、功能分区明确、运输方便为原则;在满足生产工艺、生产规模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人流、物流顺畅而又不相交叉。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运输线路、管线、排水等的联系,协调与协作部门总图布置之间的关系;在符合防火、卫生和安全间距的要求,并在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和建筑、构筑物发展条件下,力求布置紧凑合理。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全面合理地布置厂区建筑物、构筑物、运输线路、管线等;110 总图布置应注意按功能分区,做到系统分明,布置整齐,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使建筑群体的平面布置与空间景观相协调,并结合城镇规划及厂区绿化,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整洁的工作环境;应根据防火、防噪声等要求,预防有害因素的干扰。建、构筑物的布置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应充分利用地形,选择适宜的竖向布置形式,减少土方及建筑工程量,并为场地排水创造良好条件。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初制加工车间精制加工厂房道路煤堆场道路停车场围墙车道⑵厂内外运输:A、厂外运输本项目建成后,厂外运输主要为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成品及煤炭等的运输。如“图-2”所示,主运输干道6米宽,与围绕厂房的4米宽的内环道路相连接。采用混凝土路面。外部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的方法解决。B、厂内运输110 厂内运输主要为仓库与生产车间之间的原辅料和产品运输,以及煤堆场至车间煤炭房之间的煤炭运输。其特点是短距离、次数频繁,且多处于狭小空间内,故从减少运输工具对空间环境的污染考虑,厂内运输采用电瓶车和手推车来解决。⑶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5989m2建、构筑物用地面积:2113m2总建筑面积:3713m2绿地面积:1625m2容积率:0.62建筑密度:35.28%绿地率:27.13%(四)供配电系统工程⑴供电特征电源情况:本项目所需电源为一路10kv,由公司架设的一条专用供电线路通至厂区,并接入工厂变配电房(2004年建成),车间用电引自变配电房,经其配电系统以放射式为各设备供给电源。负荷等级,负荷情况:本项目用电设备均为三类负荷,供电的可靠性有保障。项目装机总容量为220kw,按需要系数法计算(略)实际有功负荷为149kw,采用低压电容器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视在功率为165KVA。厂区现有10kv变配电房一座,变压器型号为S11-250KVA。⑵电力、照明系统采用50HZ,380/220V中性点固定接地TN-S配电系统。电力干线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结合配电方式,电力和照明分开方式供电。⑶车间动力110 动力电源:动力电源引自变配电房内,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设备控制方式:设备集中在小区域内控制,另根据需要在部分设备旁设就地装置控制按钮,按钮箱选用JX2001型。对容量大于30KW的电机采用ACSI型软启动器来控制电机的运行,对设备带有成套电气控制柜的,本设计只提供短路保护。线路敷设:由动力配电柜至用电设备的线路采用穿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或沿电缆架桥明敷,再穿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⑷车间照明照明电源:照明电源与动力电源分开,引自变配电房内低压照明配电屏,电源采用VLV22铝芯电缆埋地引入,埋深不小于80cm。设备选用:照明配电箱选用PZ30-20型,厂房内照明将采用块板式金属卤素灯嵌入式安装和吸顶荧光灯的配合使用。线路敷设:照明线路采用VLV22铝芯电缆埋地敷设,埋深不小于80cm。⑸防雷与接地系统对高于10米的建构筑物均采用避雷带或避雷针做防雷保护,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变压器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变配电房内设重复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入户处设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五)给排水系统工程⑴给水系统该项目的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有机抹茶综合加工厂厂界内的生活、消防给水设施和管线及雨污水排水管线。110 水源:工厂用水全部取用建设地点的北山泉水,泉水水源充足,水质清澈良好,先用水泵把山泉水提升到厂区内的储水池内,再由水泵打到高位水塔内,最后由厂区给水管网供给到各个用水点。水质、水压要求如下:水质、水压要求用水种类项目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水质要求符合生活卫生饮用水标准水温常温水压(Mpa)0.30.4消防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项目按生产的火灾危险分类类别属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4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按同一时间一次火灾延续2小时计算,消防水流量为360m3/次,每天按三次计算,消防用水量为1080m3/d。生活等用水:本项目生产加工无需用水,但有生活、办公用水和车辆冲洗用水,其用水量如下表全厂生活等用水量表用水性质小时最大m3小时平均m3日平均m3备注生活、办公用水3.51.7514.0按140人的用水量设计车辆冲洗水0.50.252.0合计4.02.016.0用水总量:根据以上计算,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约为1096m3/d,小时最大用水量约为184m3/h。厂区供水:110 采用一个给水系统,消防、生活等合用一套给水网。泉水经由潜水泵提升至储水池内,再由给水泵加压送至各用水点使用。给水网与水塔一座连通,作为调节水量、稳定水压以及室内消防蓄水用,内有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内储10分钟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同时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泵,如发生火灾,可以立即启动消防水泵进行灭火。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本项目消防水池的容量设计为360m3。建设地点龙湾凤凰滩现已建有容积为100吨,高30米的水塔一座。厂区沿道路设置SS-100室外地上式消火栓4个,每座厂房的对应两面各设1个。室内按规范在适当的位置布置消火栓,确保建筑物内任何方位均能有两股消防水枪水拄同时到达,消防水枪的最高不利点的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7米。新建车间内设有卫生间,卫生间内设有自闭式冲洗阀蹲式大便器、自闭式冲洗阀斗式小便器、洗手池等,感应水龙头等。室外给水管采用承插式球墨铸铁给水管,膨胀水泥接口,管道埋深。管网设置必要的闸阀和排污阀;室内生活及生产给水均采用UPVC给水塑料管,热熔粘结。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给水流程见下图:高位水塔车辆冲洗用水泉水储水池给水管网消防用水生活、办公用水⑵排水系统污废性质及污水量:本工程污水基本分为办公生活污水、车辆冲洗污水及地面雨水三类。办公生活污水约12吨,车辆冲洗污水约1.5吨。所产生的污水无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但含有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有机物质,因此可用来作为公司附近20亩茶园肥灌用水。排水及体系:全厂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厂区雨水等清洁排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单独排放。生活等污水经污水管排入污水收集池,以作茶园浇灌用。110 室外排水采用钢筋砼排水管。雨水采用砖混明沟排放,上加混凝土盖板。排水流程见下图:车辆冲洗水排水管网污水收集池办公生活污水雨水雨水管网秋浦河(六)工业卫生本新建工厂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车间浴室、更衣洗手间、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卫生间),妇女卫生室。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应便于使用。男卫生间按25人设一蹲位,小便器的数是与蹲位数相同。女卫生间按20人设一个蹲位。新建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为3级,车间浴室淋浴器安设数量按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10人计算。车间、办公室和休息室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生产和卫生的需要,分别安装空调、通风换气设施。本项目生产加工场所采用局部排风,将废气排出室外,新风由风机供给。4.2.2设备配置(一)设备配置原则1、充分利用公司原有可用设备、仪器;2、增加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仪器;3、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110 4、标准化、系列化、自动化、节能化;5、高率效,高安全,经济合理;6、尽可能的选购国产先进设备;(二)主要设备仪器选型生产出高质量产品除必要的关键技术外,还取决于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为满足工艺要求,本项目需引进下列先进生产设备:有机抹茶初、精制主要生产设备选型及购置方案表序号名称生产商规格型号数量1.1鲜叶立输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4.3米11.2地输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12米11.3摊青机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12米61.4轴流风机杭州三星通风设备公司DZT61.5鲜叶切割机杭州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QG-14511.6蒸汽杀青机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TM-650K11.7冷却机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LQ-75011.8叶打机(含控制器)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RD-120K11.9粗揉机(含控制器)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CR-120K21.10茶叶揉捻机(含控制器)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RN-7511.11中揉机(含控制器)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ZR-120K21.12精揉机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JR-120K31.13茶叶烘干机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H-1611.14茶叶烘干机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6CH-2012.1破碎机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12.2研磨式超微粉碎机北京鑫环亚科技公司HMB-71522.3三次元振动分筛机新乡宏易机械设备公司100012.4真空干燥机江苏诚信干燥设备YZG-143023.1远红外热收缩机温州华联包装机械公司BS43023.2热打码机天一精密机械公司HP-241B23.3喷墨射印机上海美登喷墨射印机公司CODEBOX24UTO13.4全自动包装机广东潮安利电包装公司KAT-632043.5粉剂包装机中山丰源机械制品公司FY-C60F43.6多功能塑料薄膜封口机温州鹿城海达包装机械厂KD-9002110 4.2.3种苗改造低产茶园10000亩,约需引进和繁殖无性良种茶苗2000万株。目前公司正在筹划良种苗圃建设。4.2.4科技措施⑴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低产茶园类型:低产茶园是指茶园面貌差,单位面积茶叶产量50公斤的茶园。主要类型有五种:一是茶树骨干枝节衰老或干枯,树冠育芽力显著减弱,正常芽叶少,开花结实多,树龄在35年以上的老茶园;二是茶树矮小,没有明显的骨干枝,分枝纤弱,易生长结节枝和对夹叶的未老先衰茶园;三是坡地未修建梯坝,或已建梯坝坍塌未修复,茶园周围无隔离沟,易产生水土流失的低标准茶园;四是缺株断行严重,丛栽稀疏,树冠覆盖度低于50%的低覆盖度茶园;五是有性种性状不一,生产性能差的劣种茶园。改造的主要技术:低产茶园改造主要技术内容是换种改植、改园、改土、改树和茶园立体间作五项,无论哪种类型低产茶园改造时,都必须应用立体间作和改土两项技术。★换种改植1.换种改植的茶园类型是劣种茶园和老茶园。2.实行等高条栽种植,茶行宽度150cm,原茶园是条栽的,新茶行高设在原茶园茶行中间;原茶园是丛栽的,新茶行按等高条栽设计和开垦。茶园坡度在15—25度的,必须立即挖掉原茶树建成梯式茶园。3.开沟施基肥,种植沟规格宽、深各为50cm,沟内于栽苗前一个月施猪牛栏粪每亩30担,或饼肥每亩200公斤,并及时盖土。4.110 栽培的茶苗必须通过农业主管部门鉴定和植物检疫的无性系良种茶苗。茶苗根茎叶生产健康,苗高在20cm以上。5.茶苗移栽的适宜时期是晚秋或初春。6.定植时将茶苗地上部分距根15—20cm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改园1.低标准茶园和低覆盖度茶园必须改园。2.茶园坡度大于25度,土层砾石多,每亩茶树不足500丛,座落偏远的茶园实行退茶还林。3.茶园归并补缺:(1)丛栽茶园利用已有健壮茶树或同品种茶苗移栽,改成等高条栽茶园;(2)缺行少株的条栽茶园,利用已有健壮茶树或同品种茶苗在原茶行中补植;(3)在移栽前的夏季预先就地进行台刈;(4)移栽时间在晚秋或初春。4.茶园坡改梯:将无梯层的坡地茶园改为等高或分段等高梯层,内高外低改为外高内低梯层,顺坡丛栽改为等高条栽,坍塌的梯坝重新修复。★改土1.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低产茶园,都必须改土。改土技术措施有吊槽深施基肥、行间铺草和间作绿肥。2.吊槽深施基肥,在条栽茶园茶行中间,开宽和深各为50cm的施肥沟,沟长随茶行,在沟内施基肥,基肥用青草槎每亩80担,或猪牛栏粪每亩30担,或饼肥每亩200公斤,肥料施入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并将根部培土,时间在7月前完成。3.茶园行间铺草,时间5—8月份,铺草前先中耕除草,茶园铺草厚度8cm以上,平地或梯式茶园可以散铺,坡地茶园顺着坡向直铺。★改树1.对于未衰茶园,依据园相不同分别采取重修剪和台刈措施。2.重修剪,对有部分骨干枝,但结节枝多易生长对夹叶的茶园,在夏茶结束后立即修剪,剪去树冠高度的1/2—1/3,剪口要光滑平整。110 3.台刈,对建园后从未经过台刈,多年强采失培,没有形成骨干枝,枝干生长细弱,或茶蓬特别矮小的茶园,在5—6月份台刈,台刈高度在根颈上方5—10cm处全部刈去地上部分,剪口要光滑平整。⑵茶树富硒培育强化技术措施分别检测不同地块土壤和茶叶的硒元素含量,以此为依据,根据含量的不同,采取不同量的剂量,在春、夏两季喷洒经过OFDC认证允许使用的微量元素营养液,通过生物转化,无机硒在茶树体内转化成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有机硒,从而使茶叶达到富硒食品标准。使用微量元素营养液不仅能提高和保证茶叶中硒的含量,同时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收到拮抗土壤中Pb,Cu,Cd,As,Hg等有毒有害金属元素的效果。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农业防治1.换种改植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2.分批多次采茶,采除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抑制其种群发展。3.通过修剪,剪除分布在茶丛中上部的病虫。4.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数量。5.将茶树根际落叶和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防治叶病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物理防治1.110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危害。2.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色板、性诱杀或糖醋诱杀。3.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生物防治1.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2.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农药使用准则1.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⑷茶树遮荫茶树是耐阴植物,光照条件直接影响茶树的产量和茶叶的品质,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品种茶树光饱和点(lx)原理,通过适当的遮光措施,调节茶园光照强度,改善茶园光质,增加光的散射辐射比例,可以维护茶叶产量,增加茶叶的柔嫩性,提高茶叶的自然品质。日本的抹茶生产,茶叶原料均来自于特建的抹茶园。区别于普通茶园,抹茶园具有遮光设施,能生产出适制抹茶的优质茶树鲜叶。众所周知,日本的抹茶生产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技术领先。为开发有机抹茶,公司负责人曾专程前往日本深入考察,掌握了抹茶生产的关键技术。本项目拟对从日本引进的抹茶生产技术进行推广示范。6.5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见表6-4:110 表6-1工程形象进度表工作内容××年××年××年11-12月1-12月1-3月4-6月7-9月10-12月可行性研究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抹茶加工厂施工设备购置安装抹茶园建设设备调试、生产项目验收110 第7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一)建筑工程建筑工程依据《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某某省综合估价表》,安装工程依据《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某某省估价表》,装饰工程依据《某某省装饰工程综合估价表》,价格水平调整到2005年平均价格水平。(二)设备价格⑴设备购置费用:专业设备按照各设备生产厂家咨询价综合比较取定,通用设备按现行价格取定。⑵设备运杂费:按设备价值的5%计取。⑶设备备品备件:按设备价值的6%计取。⑷工器具及生产用具购置费:按照设备费的0.5%计算;(三)设备安装按设备费用的5%计取。(四)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3%计取。(五)涨价预备费用考虑目前价格上涨因素,按工程费用的的3%计取。(六)科技投资费用按某某集团的经验数据和县农委提供的有关参考数据计取。(七)财政资金占用费财政有偿资金按2.4%/年计算占用费。(八)其他费用⑴项目前期工作费:按财政资金总额的5%计算。110 ⑵项目管理费:按财政投资的1.5%计取。⑶职工培训费:培训费和进厂费按项目定员每人200元计取。⑷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按项目定员每人250元计取。⑸勘察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中轻工行业标准列计,其中包括了工程勘察费、设计费、工程预算编制费、竣工决算编制费。7.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7.2.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一)土建投资及构成项目土建工程及投资构成详见《附表1—1》,为263.60万元。其中:主要生产车间投资212.13万元,室外工程31.98,其它工程投资19.50万元。(二)设备投资及构成项目设备投资及构成详见《附表1—2》,为221.23万元。其中:主要设备投资200.39万元,附属设备投资7.82万元,其它(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等)投资13.02万元。(三)种苗投资及构成项目茶树良种种苗引进费用30.00万元。详见《附表1-3》(四)流动资金项目流动资金估算为4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20.00万元。详见《附表2》(五)公益事业投资及构成基地道路建设投资37.50万元,信息图书馆建设投资15.00万元,农机维修站建设投资4.50万元。详见《附表1—1》和《附表1》(六)科技投资及构成110 项目科技投资及构成《附表1—3》,为99.00万元。(七)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本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为789.00万元,详见《附表1》。(八)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189.00万元。7.2.2无偿资金投资方向本项目财政无偿资金161.25万元,投资方向为技术引进、技术示范、公益事业和项目前期工作费,分别为:⑴项目前期工作费,占用财政无偿资金32.25万元;⑵关键技术设备的引进,使用财政无偿资金50万元;⑶有机抹茶园建设及其生产示范,使用财政无偿资金20万元;⑷基地道路建设,使用财政无偿资金21万元;⑸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组建,使用财政无偿资金8万元;⑹茶树新品种引进,使用财政无偿资金30万元。7.3资金来源与筹措项目总投资:1189.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申请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筹措:企业自筹资金544.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3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15.00万元。投资计划:固定资产分二年投入,第一年投入677.39万元,第二年投入111.61万元。流动资金分三年投入。详见《附表3》企业自筹能力:项目单位某某110 集团近年来财务利润一直较为理想,连续赢利。企业资本结构状况良好,截止2005年12月底有净资产5305.4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916.4万元,资产负债率45.23%,流动比1.43,速动比0.78。由此可见企业资金自筹能力很强。本项目企业自筹资金来源为公司当年经营利润以及以前未分配利润。7.4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由项目承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计划进行使用,对于中央财政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由县财政局按照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资金拨付。财政无偿资金的使用实行县级报帐制,报帐凭证经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审核后,县级财政局办理报帐手续。要求资金使用和管理实行“专帐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的制度。中央财政有偿资金归还的来源为企业未分配利润和可用于还款的折旧、摊销。借款归还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归还日期为合同生效之日起后的4-5年,即第四年还款241.87万元,第五年还款241.88万元。各年资金占用费各年付清。为确保财政有偿资金的归还,某某投资有限公司愿意提供保证担保,担保函及担保单位资质等附后。110 第8章财务评价8.1财务评价依据财务评价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及《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与参数。相关的取费标准:⑴原、燃材料及动力价格:以当前的现行市场含税价格及企业执行的实际价格,在考虑涨价系数后,综合调整为本次财务评价价格。⑵项目定员、工资及职工福利基金本项目劳动定员140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20人,生产工人120人。人均年工资总额按10000元计,年工资总额按140万元。职工福利基金为工资总额的14%。⑶资金占用费率:取年2.4%。⑷修理费:取固定资产投资的3%。⑸折旧费:工程和房屋的折旧年限取20年,设备折旧年限取10年,残值率均取5%。⑹摊销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不计残值,无形资产按规定期限分期摊销,递延资产按10年分期摊销年限。⑺产品销售价格:按企业现行销售价格和调查的生产相似产品的其他企业的销售价格,综合调整为本次财务评价价格。⑻增值税计算额:取销售收入的6%。⑼贴现率:取10%。⑽盈余公积金:按“可分配利润”的10%提取。⑾公益金:按“可分配利润”的5%提取。⑿其他综合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取项目经营成本的4.0%。110 ⒀项目计算期:12年项目总体实施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第2年即2007年4月份进入生产,预计当年形成50%的生产能力。项目第3年形成70%的生产能力,第4年形成90%的生产能力,第5年---第12年便形成稳定的设计生产能力。8.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8.2.1销售收入项目经济效益计算分析期为12年。各年的销售收入财务测算以当年生产量为销售量计算。本项目设定的综合销售价格相对当前市场价格是极为保守的,达产年的销售收入为2800万元(含税价)。各年销售收入详见《附表6-1》。8.2.2销售税金及附加为简便计算,项目的产品增值税额按销售收入的6%估算,城市建设维护费和教育附加费分别以产品增值税额的5%和3%计算,项目达产年的销售税金及附加为181.44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详见《附表6-1》。8.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8.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有机抹茶单位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估算为5.23万元/吨,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价格与消耗定额详见《附表4-1》。110 8.3.2项目总成本估算项目达产年的总成本为2179.82万元,生产计算期内的年平均总成本为2005.36万元。总成本估算详见《附表4》。8.3.3经营成本估算项目达产年的经营成本为2104.03万元,生产计算期内的年平均经营成本为1933.82万元。总成本估算详见《附表4》。8.4财务效益分析8.4.1盈利能力分析经分析,本项目可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详见《附表6》和《附表7》。⑴利、税指标经计算,主要经济指标如下(生产期平均数,下同):★年利润总额398.96万元★年税后利润267.3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66.60万元★年所得税131.66万元★年可分配利润227.21万元⑵主要经济指标经计算,主要经济指标如下:★全投资利润率(包括原有固定资产投资)33.55%★全投资利税率(包括原有固定资产投资)47.57%★静态投资回收期(从建设年份起计)所得税前为4.59年,所得税后为5.71年。110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4.56%,所得税后为26.53%。★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为1520.54万元,所得税后为821.44万元。计算期内均未考虑国家对本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⑶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与行业基准(平均)指标对比指标名称可行性研究指标行业基准(平均)指标差额财务内部收益率(%)26.5316+10.53投资回收期(年)5.718.2-2.49年投资利润率(%)33.5516+17.55投资利税率(%)47.5721+26.57由此可见,项目投资效益是十分显著的。8.4.2清偿能力分析由于本项目的经济效益良好,因此对中央财政有偿资金有足够的清偿能力。财政有偿资金的本金为483.75万元,经测算,项目最大还款能力为1.20年(不含建设期)。详见《附表8》8.5不确定性分析8.5.1盈亏平衡点分析BEP=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可变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319.80/(2570.91–1685.56–166.60)=44.49%项目生产能力的盈亏平衡点为44.49%,即在产品产量达到177.96吨以上,销售收入达到1245.72万元以上,项目即可盈利。110 8.5.2敏感性分析以建设投资、经营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为敏感性分析对象,进行研究比较,我们发现项目经济指标对销售价格最为敏感,其次是经营成本。当销售价格下降10%时,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便降低到8.42%,财务净现值降低到-90.44万元。当经营成本上升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便降低到11.58%,财务净现值降低到87.65万元。因此建议采取下列措施防止项目效益风险:一,继续加大品牌和销售网络建设,提升营销能力,确保市场占有;二,搞好市场预测,拓宽原材料供应,兼顾价格与质量,同时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努力控制加工成本;三,坚持以质取胜,做好差异化营销,推进优质服务,避免低价竞争;四,不断创新,持续开发,保持技术发展,与时俱进,顺时应变。另外要从稳定产业化经营出发,在原料收购中保护和尊重农户的利益,保持良好的龙头企业形象。8.6财务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当前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的产品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产品市场需求,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通过财务评价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较为理想,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清偿能力,项目在财务上是充分可行的。110 第9章环境影响评价9.1环境影响某某县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及中国21世纪议程试验区内,生态环境良好,因此,更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环境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9.1.1评价引用标准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规定》;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⑷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⑸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⑹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的二级标准;⑺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⑻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和IV类标准;⑼GB12523-90《建筑施工界噪声限值》;⑽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9.1.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一)建设期间的主要污染预测该项目在施工建设期间,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对场地内的土壤和植被造成破坏,施工机械产生噪声污染,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遗留建筑垃圾。110 (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预测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废水、粉尘、固体废弃物及机械设备噪声等。粉尘:该项目部分产品的原料需粉碎加工,粉碎加工过程会产生粉尘,如不经处理,也会污染周围的大气环境,而且会组成原材料损失浪费。废水:该项目的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但各车间、办公和食堂等有生活污水排放,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等。噪声:该项目的机械设备噪声,如吸尘风机、破碎机等均为强噪声源,其中的锅炉风机、破碎机的噪声均可能超过90dB(A),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可能影响厂界噪声超标。固体废物: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燃煤废渣、废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等,所有固废如果不妥善处置,将危害环境和卫生。至于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其他因素,如废气、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振动、电磁波辐射等,该项目均不产生。9.1.3项目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一)项目实施能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本项目对面貌差,栽种方式不合理、茶丛覆盖度低的茶园进行改园、改树、改植等技术改造,将丛栽茶园转变为等高条栽茶园,坡田改为梯田,增密茶丛的覆盖度,再辅之茶园行间铺草等措施,有利于减少和控制项目区茶园的水土流失问题。(二)项目实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本项目对低产茶园进行改土,推广有机农业耕作方式,如茶园深耕施肥(有机肥)、行间铺草、间作豆科绿肥作物等措施,可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从而使茶叶能够增产增收。110 (三)项目实施能起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作用。不施化学肥料和农药是项目执行的有机茶的生产标准之一,实现的措施是推行以生物防治和病虫预测预报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发展绿肥种植和牲畜养殖,以杜绝或逐步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从而避免或充分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恢复生物多样性。9.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要采用无害少废和不排少排的先进的清洁生产(能够将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转为产品)生产工艺,在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最终的“三废”排放辅以必要的治理措施,使所有外排的“三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使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9.2.1控制水污染的初步方案项目建成后,每天外排污水约13.50吨,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和车辆冲洗污水等。这些污水无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含有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有机物质,因此可以集中收集起来作为公司附近20亩茶园的肥灌用水。9.2.2控制粉尘污染的初步方案对原料精制工艺的部分设备,如破碎机和平面园筛机等的下料口采取密封措施,同时采用抽风罩将进入空气的粉尘集中抽送至吸尘间的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尾气经处理后颗粒物排放限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110 9.2.3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初步方案本项目的包装废材料尽可能回收利用。锅炉炉渣送砖瓦厂烧制砖瓦。生活垃圾等集中收集,送至某某县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由其进行统一处理。9.2.4控制噪声污染的初步方案拟建项目新增高噪音设备较少,所有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如吸尘风机、破碎机等,拟采取隔、吸、消声等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噪声值,减轻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都能使高噪声设备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超过规定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噪声干扰。破碎机和吸尘器隔离在单独的操作间内,并安装墙体吸声设施;筛分机械拟采取加减振垫,以降低噪声值。通过综合防护措施,保证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昼间限为65dB(A),夜间限为55dB(A))。9.2.5绿化绿化在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较好的调温、调湿、吸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和改善小气候的功能。特别是由于绿化对减弱噪声和吸滞灰尘有明显效果,既能保护环境,又能美化环境。因此,本工程在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绿化方面的规划和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化新厂区风貌,精心选择和施工。建议厂区绿化以草坪为主,在新建厂区四周的围墙两侧种植常绿乔木作为防护林带,道路两侧种植绿篱,构筑物周围草坪处以各种花灌木及草花卉加以点缀,形成姿态各异,四季花香。功能分区间屏有绿化隔离带,适当地段设置假山、水池、花坛等建筑小品110 ,以美化园区。确保厂区绿化率达到25%以上,以达到花园式工厂的效果。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凡新建和扩建工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分类管理目录”确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本项目属于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中,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就能有效防治和控制废水、废渣、粉尘、噪声等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由于基地建设是对现有茶园进行低改利用,因此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植被、野生珍稀动植物等生态环境,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9.3环保部门意见本项目属《某某集团某某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的子项目,环保部门同意项目建设实施。110 第10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10.1农业产业化经营10.1.1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茶是某某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现有茶园61665亩,2004年,全县茶叶产量1418吨,总产值2512万元(现价),占农业总产值的31.88%。做强做大茶产业,对于帮助某某县农民脱贫致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本项目能起到壮大某某县茶产业,促进某某县茶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其一,可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质量和效益。通过低产茶园技术改造、富硒培育等措施,茶叶产量至少可增加1倍以上,并且质量有所提升;其二,可带动茶叶种植结构向“良种化”,生产结构向“绿色化”,品种结构向“特色化”、“系列化”,茶叶加工向“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调整。该项目新建有机抹茶基地规模9000亩,加上原有1000亩基地,带动茶业结构调整面为16.22%,而项目今后的辐射目标将是某某县整个中西部茶区,至时,带动结构调整面将达到50%以上;其三,可增强某某县茶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某某县茶产业的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后,某某县茶叶将会形成“生态、富硒、优质、标准”的显著特色,科技含量增加,加工水平整体提高,因而确定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其四,可加快某某县茶叶生产产业化、集约化进程。某某集团为某某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产业化经营的运作水平在不断提高,带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完全有能力将项目付诸实施并管理好;其五,可增加某某110 县农产品的出口创汇。项目所发展的生态茶叶为符合国际需求和消费国进口卫生标准的产品,扩大其生产量,必将大大促进我县农业出口创汇。某某集团拥有茶叶的自主进出口经营权和一定的外贸渠道,欲做大出口,增加创汇,最主要的问题是不断发展出口品种并形成规模。本项目实施后,企业的出口创汇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10.1.2产、加、销、服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情况某某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了应对入世,做大产业,挑起“龙头”企业重任,坚持务真求实、开拓创新,积极整合资源、整合品牌、整合营销,充分利用皖南山区丰富的茶叶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生态茶和名优茶等,拓市场,建基地,上规模,走出了一条“利用资源开发产品,利用产品开拓市场,利用市场发展企业,利用企业创建基地,利用基地带动产业”的产业化新路子,形成了产、加、销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增效,同时也实现了农民增收与解困脱贫的产业目标。在实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某某集团重视并依赖于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各环节的利益联结。一是通过组建茶叶生产合作社,制定章程,签定协议,将农户纳入企业的生产体系,进行社会分工,组成生产经营的利益共同体;二是通过建立服务关系以加强企业与农户的有机联结。公司将主要服务内容写进章程,定期对农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生产,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用科学技术提高农户的种茶效益;三是及时按市场最高价收购产品进行加工,彻底解决茶叶农产品的销路之忧,以此稳定农民收入;四是对农户进行年终返利,即按照交售的茶叶数量和金额,以较大的让利比例,使农民享受合作经营带来的经济成果。110 实践证明,上述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较为成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广泛存在的投机行为和短期行为,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带来了企业与农户一体经营的“双赢”结果。10.1.3辐射带动作用项目辐射某某县龙湾、襄垣以及牌楼三个乡镇,基地建设规模为10000亩,带动农户5000户。实施后,可使项目区涉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68元。项目新增就业人数140人。10.1.4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情况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某某县茶叶生产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第一,项目通过龙头企业的桥梁作用,使茶农与市场紧密连接,在企业的信息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趋势发展生产,调整结构,从而实现茶叶生产的高度市场化;第二,项目是以产业化方式运作,通过“相互依存,盈利共享,社会分工,市场调节”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济关系,将农民、企业与经销商捆绑在一起,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在其中发挥着组织与管理作用。某某县的茶叶生产目前组织化程度很低,生产加工极为分散,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该项目实施能大大提高我县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10.2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使经济增长缺乏后劲。由于企业认识到农业生产是产业大厦的基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首先依赖的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该项目中积极推广实施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茶叶经济振兴。经分析,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民收入能有较大增长。收入增长分析详见下表:110 项目实施前后及项目区与非项目区农民茶叶收入对比收入地区实施前实施后项目区(基地范围)茶园面积(亩)1000010000茶叶总产量(吨)229.95430茶叶总产值(万元)407.36708.60农民茶叶人均收入(元)332.211200.00非项目区(某某其它地区)茶园面积(亩)5166551665茶叶总产量(吨)1188.051188.05茶叶总产值(万元)2106.642106.64茶叶人均收入(元)416.7416.7备注:①项目区涉茶农业人口为12262人②非项目区涉茶农业人口数50506人③实施前数据为本县2004年统计数据④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的茶叶农产值以本次财务成本分析价格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得出:(1)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涉茶农民人均茶叶收入增长868元。(2)与项目实施前的项目区涉茶农民茶叶人均收入333元比较,项目实施后的项目区涉茶农民茶叶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为160.66%。(3)与非项目区涉茶农民茶叶人均收入比较,实施后项目区涉茶农民茶叶人均收入为1200元,非项目区涉茶农民茶叶人均收入为417元,项目区涉茶农民茶叶人均收入高出非项目区783元,高出幅度为87.77%。10.3其他社会影响项目实施能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110 (1)茶园经技术改造后,为推广机械采茶和修剪,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创造了条件。目前农村人工生产效率低,劳力紧张,采茶工难请,雇工费用大,已成为制约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的方法只有走机械化生产的道路。实验证明,机械采茶、修剪费用远远低于人工采茶、修剪费用,实行机采不仅可大幅度降低采茶成本,而且能够保证茶叶得到及时收获,避免了常因时间延误而导致鲜叶嫩度在树上老化,使价值大减的问题。(2)项目建立的科技服务体系将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科学与规范的指导,大大改善项目区的生产管理水平,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随着农业科技的培训推广,农民的科技素质将得到较大提高。(3)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项目区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将会越来越好,这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的持续发挥。110 第11章项目组织与管理11.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11.1.1组织机构为合理有效地组织项目建设,建设初期成立抹茶事业部,由项目主办单位有关人员组成,下设发展小组、基地小组、工程小组和财务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本工程的建设严格遵守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及监理制,严把质量关,保证建设资金合理、高效的使用。工程完成后涉茶,严格执行验收标准。11.1.2机构职责(1)抹茶事业部为本项目的决策指挥机构,负责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与监督工作。(2)发展小组在项目实施期间,负责联系日常事务、机械设备采购和招投标,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有关事宜,可以直接请示项目经理或总经理解决,同时负责召开事业部成员会议。(3)基地小组责制定基地建设和有机抹茶示范园的技术标准和各建设片区茶园的技术改造方案,并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4)工程小组负责本项目有关基建工程的规划与合同管理等,并负责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工程验收工作。(5)财务小组负责对项目资金统一管理,进行资金筹集、划拨、核算等工作;中央财政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由县财政局按照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资金拨付。财政无偿资金的使用实行县级报帐制,报帐凭证经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审核后,县级财政局办理报帐手续。110 11.1.3运行模式项目土建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合同制及监理制,原料基地建设实行组长负责制,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制,财政无偿资金使用实行县级报帐制,基地农业生产与管理实行企业计划服务制,产品加工实行厂长负责制和质量保证制。11.1.4工厂劳动定员本项目总定员140人,其中从事有机抹茶初制加工的生产工人40人,从事有机抹茶精制加工的生产人员30人,从事有机抹茶产品包装的生产人员30人,管理及技术人员20人,其它人员20人。生产工人以在某某县范围内招聘为主,年龄和文化程度有一定要求,管理及技术人员以在某某集团内部调剂为主。11.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本项目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起重要作用的是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生产合作社由公司组建发展,通过章程、协议及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将企业与农户稳固地联结在一起。在合作社组织中原料生产的基本单元为农户,服务管理机构为企业的原料生产部与村委会。农民充分享有入社和退社自由,加入合作社农户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具体指导从事原料生产和管理。企业除了为农户提供无偿技术服务与培训外,并负责收购茶农生产的全部产品,企业的经营利润按照生产协议约定的比例和时间分配给农民。企业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向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方向不断推进。建立了ISO9001∶110 2000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实施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建设了财务、生产与销售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了多项管理与质量认证。11.3经营管理措施11.3.1工程管理按照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认真进行“四制”落实。第一,建立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和项目经理责任制,健全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项目法人责任有关制度;第二,依法应该招标的项目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实行合同制管理;第三,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通过招标,选定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并签订监理合同;第四,项目进行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健全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使之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和规定。11.3.2生产管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原料生产部副总经理营销中心原料生产基地生产合作总社原料加工厂科技服务中心财务部成品生产部办公室质管部研发部采购部茶研所综合加工厂培训中心生产合作分社公司管理网络图110 项目的生产管理由原料生产、原料加工、产品精深综合加工和成品包装四个部分组成。企业的原料生产部担负生产合作总社职能,负责组织各生产合作分社的生产与基地长远建设,制订原料生产与加工的管理制度及方案;原料加工厂、成品包装部和产品精深综合加工厂分别负责各自的生产加工管理,管理制度由公司统一制定。生产、加工的主要管理措施是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和信息管理,实行绩效考核与培训制度,实施激励奖惩。11.3.3财务管理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公司财务部负责控制管好企业的财务,制订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不同项目的资金管理与使用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财务管理办法,严格按计划控制,进行定期的报帐审核。每月月底,财务部向公司董事会、总经理递交财务报告,向各部门主管通报企业经营状况。每年年底财务部协助总经理,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成本控制预算方案,拟订投资方案,报董事会审批执行。11.3.4销售管理公司营销中心是企业销售管理与市场开发的主要机构,下设销售部、市场部、物流部等,分别负责销售网络建设、客户发展、市场调研、产品促销、广告宣传和物流配送。营销总监(营销中心主管)位于营销体系核心,得到总经理充分授权,其主要工作和职能为:一是建立、规范和强化营销管理体系,侧重于规范销售管理和品牌建设,着眼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组织国内国际市场销售推广工作,巩固和提升销售业绩;三是建设品牌和公关策划,侧重于品牌拉动和公关开路;四是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侧重于实战技巧和现代营销理论。110 建设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培养团队精神,实施鼓励性的销售政策,完善管理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是某某集团销售管理的主要措施。“以人为本,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充分使用人才、尊重人才,真心关心人才。”这就是某某的根本管理之道。11.4技术培训11.4.1培训对象人员培训是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按照“全员培训,突出重点”的方针,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重点培训以下人员:⑴基地农民,包括村干部和所有社员;⑵工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⑶车间主任、工段长及班组长;⑷主要操作人员。11.4.2培训内容根据项目农业生产的需要,对农民重点培训以下内容:⑴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⑵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和建设标准;⑶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⑸茶树富硒强化培育技术;⑹茶园科学修剪采摘、合理耕作技术。根据项目产品加工的需要,对工厂管理及主要操作人员重点培训以下内容:⑴卫生知识、产品标准。110 ⑵生产制度、管理制度。⑶生产工艺、操作规范。⑷设备维护及修理。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11.4.3培训方法、措施和计划农民培训:分片分批轮回多次培训,项目建设期内由公司技术人员和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对村干部及所有合作社社员进行集中培训6~7次,发给相关技术资料和书籍。每次培训人数100~150人。工厂管理及主要操作人员培训:在项目试产开工前及试产期,主要管理人员集中培训三个月,安排管理学习二个月;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及主要操作人员集中培训二个月,参观学习一个月,上岗操作实习一个月。11.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1.5.1引用依据和标准⑴《关于生产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⑵GB2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⑶GB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原则》;⑷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⑸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⑹BJ87-85《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⑺国家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设计技术规范》;⑻GB2849-1982《安全标志》;⑼GB16297-1996《工业防护栏杆》;110 ⑽GBJ16-199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⑾FBG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⑿GB10328~10333《车间空气中粉尘卫生标准》;⒀《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⒁其他相关的专业提出的要求。11.5.2工程特征本工程属于农产品综合加工,采用的工艺成熟可靠,没有有毒有害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工段。11.5.3劳动安全危害因素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有:雷电、噪声、粉尘、机械伤害等。11.5.4劳动安全主要措施(一)防电⑴首先对配电系统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对车间所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均作接地保护;⑵对配电设备,设有明显标志,操作人员严格按规程操作,防止意外触电事故;⑶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制定安全操作章程。(二)防雷⑴对厂区高度超过12米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有防雷接地保护,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⑵变压器所有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⑶110 车间架空电源线进线入户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三)防机械伤害⑴各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均应留有合理的操作与维修空间。从设备布置考虑有效防止机械伤害以外,对所有机械伤害可能的部位都要进行防护;⑵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修,防止机械事故伤害。(四)防噪声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如吸尘风机、破碎机等,采取隔、吸、消声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噪声危害范围和程度。⑴破碎机和吸尘器隔离在单独的操作间内,并安装墙体吸声设施;筛分机械拟采取加减振垫,以降低噪声值。⑵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五)防粉尘对于产生粉尘危害的工艺段,设备的出料口、开放口等部位应采取密封措施,同时采取抽风装置以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六)防火⑴总图布置:本工程总平面布置根据生产装置的特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在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满足防火要求的前提下,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以便生产管理。分区之间的距离按防火间距要求确定,总体上使建筑物四周形成环形通道,厂区西面的道路与城市的主要干道相连,便于消防车进出;厂区设置环绕车间的环形道和必要的回车道,道路宽度大于3.5米,便于消防车作业。在厂区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栓和带管水龙头,并在相关场所配备二氧化碳和卤化物灭火器及火灾报警系统。110 在厂区内严禁堆放易燃物。按设计规范安装避雷针。⑵建筑结构:本工程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均按国家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设计,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小于三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种类为丙类。二层结构厂房,仓库内设置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成品库和原辅料库,按规范设置防火分区,其出口数不少于2个,分区之间的门用乙级防火门。⑶电气:本工程除少量辅助生产设施为二级负荷外,根据《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电气设计应达到规范的规定。生产车间消防电源为二级负荷,故消防水泵动力用电由变配电房专线供给,并设置备用电源。车间内控制室根据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泵紧急启动按钮,并根据消防总平面给全厂消防点提供可靠、稳定的电源。车间电气线路设过负荷及短路保护,导线均为穿钢管敷设。配电箱均为封闭式,并有可靠接零保护。屋顶设避雷保护,以防电路火灾。所有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厚度不少于3厘米。⑷火灾报警系统:本工程设置火灾报警系统,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系统由火灾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复示盘、火灾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⑸紧急防护措施:根据各工段的性质和情况,设置安全通道,配置事故照明应急灯和紧急疏散标志,以利于安全疏散和处理应急事故。(七)灭火措施110 本项目工程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遵照有关消防法规,将消防联防依托、消防供水、消防通讯及消防道路等统一考虑,并贯彻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增强建筑物自身的防护性能,辅以必要的灭火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减少损失。本设计采用水消防为主,其他消防为辅的消防方案,确定同一时间按灭火次数为一次设计。⑴室外消防:本工程室外消防流量40L/S,全厂消防采用高压制,系统压力不小于0.40Mpa,厂内消防立足于自救,设消防池一座,泵房内设消防泵二台,一用一备。火灾连续供水时间2小时。⑵室内消防:本工程室内消防流量为10L/s,车间内设消防立管一根,消防栓箱内设消防泵紧急启动按钮。库房内设消防栓,消防箱内设消防泵紧急启动按钮。⑶移动式灭火器材:本设计依据国家现行消防法规的要求,依据不同的对象在本工程范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型移动式灭火器材。(八)其他防护措施⑴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严格操作规程,作好岗位培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作好岗位的职业安全培训;⑵建构筑物抗震按当地的6级地震烈度设防;⑶为防暑、防寒、防尘,室内设置空调、采暖及通风设施;⑷操作工人必须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生产工人必须定期检查身体,确保工人身体健康。110 11.5.5卫生主要措施(一)工厂总平面布置⑴合理布局,划分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下风向;⑵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善,并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⑶建筑物和设备布置还应考虑生产工艺对温、湿度和其他工艺参数的要求,防止毗邻车间受到干扰。(二)道路厂区道路应通畅,便于机动车通行;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三)绿化厂房之间,厂房与外缘公路或道路保持一定距离,中间设绿化带;厂区内各车间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四)给排水给排水系统应能适应生产需要,设施应合理有效,经常保持畅通,有防止污染水源和鼠类、昆虫通过排水管道潜入车间的有效措施。(五)设备设置设备设置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布局。上、下工序衔接紧凑;各种管道、管线尽可能集中走向。(六)设备安装符合工艺卫生要求,与屋顶(天花板)、墙壁等应有足够的距离,设备一般应用脚架固定,与地面应有一定的距离。传动部分安装防水、防尘罩,以便于清洗和消毒。(七)建筑物和施工⑴110 生产厂房的高度应能满足工艺、卫生要求,以及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的需要;⑵生产车间人均占地面积(不包括设备占位)不少于150平方米,天花板高度不低于3米;⑶生产车间地面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如耐酸砖、水磨石、混凝土等)铺砌,有适当坡度,在地面最低点设置地漏,以保证不积水。其他厂房也要根据卫生要求进行;⑷屋顶或天花板应选用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的浅色材料覆涂或装修,要有适当的坡度,在结构上减少凝结水滴落,防止虫害和霉茵滋生,以便于洗刷、消毒;⑸生产车间墙壁要用浅色、不吸水、不渗水、无毒材料覆涂,并有用白瓷砖或其他防腐蚀材料装修的高度不低于1.50米的墙裙。(八)通风生产车间、仓库应有良好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16;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2米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开口处应设防护罩。(九)设备、工具、管道凡接触食品物料的设备、工具飞管道,必须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吸水、不变形的材料制作;设备、工具、管道表面保持清洁,边角圆滑,无死角,不易积垢,不漏隙,便于拆卸、清洗和消毒。(十)防鼠、防蚊蝇建筑物及各项设施应根据生产工艺卫生要求和原材料贮存等特点,相应设置有效的防鼠、防蚊、蝇、防尘、防飞鸟、防昆虫的侵入、隐藏和滋生的设施,防止受其危害和污染。(十一)卫生设施⑴洗手、消毒:110 洗手设施应分别设置在车间进口处和车间内适当的地点;要配备冷热水混合器,其开关应采用非手动式,龙头设置以每班人数在200人以内者,按每10人1个,200人以上者每增加20人增设1个;洗手设施还应包括干手设备(热风、消毒干毛巾、消毒纸巾等);根据生产需要,有的车间、部门还应配备消毒手套,同时还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指甲刀、指甲刷和涤剂、消毒液等。⑵辅助用室:本新建工厂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车间浴室、更衣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卫生间),妇女卫生室。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应便于使用。更衣室应设储衣柜或衣架鞋箱(架),衣柜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离地20厘米以上,如采用衣架应另设个人物品存放框;更衣室还应备有穿衣镜,供工作人员自检用。男卫生间按25人设一蹲位,小便器的数是与蹲位数相同。女卫生间按20人设一个蹲位。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洗手设施和除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新建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为3级,车间浴室淋浴器安设数量按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10人计算。车间、办公室和休息室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生产和卫生的需要,分别安装空调、通风换气设施。(十二)健康管理⑴110 全厂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没有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者,一律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⑵对直接接触人口食品的人员还须进行粪便培养和病毒性肝炎带毒试验;⑶凡体检确认患有肝炎(病毒性肝炎和带毒者)、活动性肺结核、伤寒和肠伤寒带菌者、细菌性病疾和瘸疾带菌者、化浓性或渗出性或脱屑性皮肤病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或疾患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十三)个人卫生与健康制度⑴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接受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者,方可参加食品生产;⑵从业人员上岗前,要先经过卫生培训教育方可上岗;⑶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划一的工作服、帽、靴、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把双手洗净;⑷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双手洗净才能进行工作;⑸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⑹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时,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⑺不准穿工作服、鞋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十四)运输⑴运输工具应符合卫生要求,并备有防雨防尘设施;⑵运输作业应防止污染,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⑶车辆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洁净卫生。(十五)贮存⑴110 原材料场地和仓库,应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⑵原料场地和仓库安排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按时清扫、消毒、通风换气;⑶各种原材料应按品种分类、分批贮存,每批原材料均有明显标志,同一库内不得贮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材料;⑷原材料应离地、离墙并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也应有适当间隔;⑸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及时剔出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料,防止污染。110 第12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2.1可行性研究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符合行业和地方规划,符合国家环保法规。2、本项目的实施采用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我省茶业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山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3、本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是生态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与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是行业技术的一大进步,能大大促进茶产业的优化升级,加速茶叶产品的“绿色化”进程,增强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茶叶销售。4、本项目符合生态经济发展标准,生产、加工符合有关生态、环保标准要求,产业生命周期长,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明显且市场前景广阔。5、该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紧密、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为农民致富发挥了较强地带动作用。6、项目建设方案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符合实际的,项目单位有足够的实施能力。7、财务分析表明,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53%(所得税后),高于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回收期,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清偿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110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政策和关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采用技术先进使用,资金来源有保障,投资方案合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因此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早日实施,以便发挥效益。12.2问题与建议1、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准,促进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2、项目资金管理应根据规定,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自查、定期审核”的制度,配套资金必须坚持足额到位。3、种植业项目产品销售收入的估算在达产年间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农作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项目产量存在“大小年”。产品价格与产量有时存在负相关性,建议项目单位要加大对农户的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和信息引导工作。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