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2-04-29 13:59:4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7
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81.1项目背景81.1.1项目前期规划基本情况81.1.2工程建设必要性81.1.3方案编制过程91.2项目区选择及概况101.2.1项目区地理位置101.2.2项目区自然条件101.2.3水土流失情况101.2.4水土流失分区111.2.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11.2.5土地利用情况121.2.6社会经济情况121.3项目建设的任务、目标及规模121.3.1项目建设任务121.3.2项目区建设目标131.3.3项目区综合治理规模13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131.4.1设计原则131.4.2工程措施141.4.3总体布置141.5施工组织设计141.5.1施工条件141.5.2施工方法151.5.3施工布置151.5.4施工总工期和进度安排151.6水土保持监测151.6.1监测点布置151.6.2监测内容161.6.3监测时段161.6.4监测方法161.7技术支持161.8项目管理1797
1.8.1工程建设管理171.7.2运行管理181.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181.8.1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81.8.2分年度投资实施计划181.9经济评价结论181.10项目可行性的结论与建议191.10.1项目结论191.10.2建议191.11附图、附表19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202.1项目背景202.1.1项目区地理位置202.1.2自然条件202.1.3地形地貌202.1.4水文气象212.1.5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2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2.3设计依据232.3.1相关批复文件审批意见232.3.2相关技术标准232.3.3相关数据来源24第三章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243.1项目区概况243.3.1项目区选择的原则243.1.2项目区的选择243.1.3项目区位置、范围253.2项目区概况253.2.1项目区自然条件253.2.2项目区社会经济263.2.3土地利用现状263.3.4项目区水地流失283.3.5项目区水土保持情况283.3项目区小流域概况293.3.1基本情况293.3.2自然概况303.3.3经济社会情况3197
3.3.4土地利用313.3.5水土流失及防治313.3.4防治现状343.3.4.1水土保持现状和效果343.3.4.2主要治理经验和存在问题343.4附图附表363.5.1附图363.5.2附表36第四章 建设任务与规模374.1建设任务374.2建设目标374.3建设规模374.3.1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和配置374.3.2建设任务和规模38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394.4.1生产发展方向394.4.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395.1水土保持分区405.2总体布置405.2.1工程布置原则405.2.2工程措施总体布置415.2.2.2典型小流域选择425.2.3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425.2.4项目区总体布局及措施体系435.3工程措施设计435.3.1平田整地典型设计435.3.2水利工程设计445.3.3水土保持林典型设计455.3.4经果林典型设计465.3.5封育治理典型设计465.3.6作业道路典型设计475.3.7排灌沟渠典型设计476.1工程量估算486.2施工条件4997
6.2.1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496.2.2建筑材料的来源状况496.2.3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状况及施工力量496.3施工组织形式与方法506.3.1施工组织形式506.3.2施工方法506.4施工进度安排536.4.1分年度实施计划536.4.2施工进度安排536.5附表54第七章 水土保持监测557.1监测内容557.1.1监测任务557.1.2监测内容567.1.3监测指标567.2监测点布设567.3监测时段与方法567.3.1建立基础档案567.3.2植被度监测56第八章 技术支持588.1技术支持的必要性588.2专题调研598.2.1调研内容598.2.2进度及承担单位598.3技术推广598.3.1推广内容598.3.2推广的措施及计划598.4技术培训608.4.1培训的内容608.4.2培训方式608.4.3培训计划608.5技术引进61第九章 项目建设管理629.1工程建设管理629.1.1设立项目管理机构629.1.2组织管理措施629.1.3工程质量管理639.1.4施工组织与管理6397
9.1.5资金管理639.2工程运行管理64第十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6510.1投资概算6510.1.1投资概算总述6510.1.2编制原则及依据6610.1.3投资概算6710.2资金筹措6810.3附表6910.3.1附表69第十一章效益分析7011.1生态效益7010.1.1经济效益分析的范围和方法7010.1.2经济计算参数7110.1.3经济效益7110.2生态效益7110.2.1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7110.2.2林草覆盖率显著提高,项目区及其附近小气候明显改变7210.3社会效益7210.3.1减轻了项目区及其附近的自然灾害7210.3.2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7310.4经济评价7310.4.1依据和方法7310.4.2主要指标7310.4.3费用估算7410.4.4效益分析成果7410.4.5敏感性分析7410.4.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7411.1综合评价7511.2结论771.2编制目的781.4编制依据781.5编制过程及结论792项目区基本情况802.1自然条件802.2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评价822.3社会经济状况832.4水土流失与治理现状833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843.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843.2项目建设的原则844建设目标、任务与实施年限854.1建设目标854.2建设任务8597
4.3建设年限865生态修复措施技术设计865.1封禁方式865.2生态修复措施技术设计875.3监测方案945.4监测表格966年度实施计划40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407.1投资概算407.2投资筹措方案447.3分年度投资448组织管理458.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458.2组织管理措施458.3政策保障468.4资金管理468.5质量管理468.6施工组织与管理479效益分析479.1基础效益分析479.2生态效益分析479.3社会效益分析481、附表:(1)生态修复项目区自然条件与水土流失现状表(2)项目区行政区划与人口、劳力、耕地情况表(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4)生态修复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值表(5)生态修复项目措施规划表(6)生态修复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表(7)投资概算总表(8)分年度投资表2、附图:项目区围栏典型设计图(001)标志碑工程典型设计图(002)公告牌工程典型设计图(003)项目区工程措施布局图97
3、附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平罗县黄河右岸毛乌素沙区生态修复项目设计概算表。97
第一章 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1.1.1项目前期规划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1号)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措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新形势新阶段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和新的《水土保持法》为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全面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水土保持积极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巩固天然林草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1.1.2工程建设必要性(1)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防止沙尘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床淤积等水土流失危害,降低水土流失程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97
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本质内涵是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生态修复,依靠自然力量,遵循自然规律,加大保护力度,减少人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是落实部党组治水新思路的重要举措。1.1.3方案编制过程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1号)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措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按照自治区引黄灌区大力实施城乡水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的要求,平罗县在陶乐地区选定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项目区。项目区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水源有保障,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该区域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政府支持,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变环境条件迫切,提出开展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对治沙造林,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要求迫切,因此,该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群众的积极性高。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作,逐步使我县的水土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正规化道路。根据《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的要求,受平罗县水务局委托,我院设计人员对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收集了有关资料和图件,并按照《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以及其它相关规范,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等特点,初步确定了各项治理措施及其位置、规模等,并对工程进度、项目实施和工程管理做了较为详细的安排。经过设计人员的共同能力,于2012年2月中旬由石嘴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本可研报告。97
1.2项目区选择及概况1.2.1项目区地理位置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平罗县陶乐镇、红崖子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到203省道,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规划治理面积43.5km2,项目范围涉及陶乐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人口密度109人/km2。1.2.2项目区自然条件项目区地形有冲积平原、丘陵、沙漠三种类型组成,属大陆性气候,温带半干旱荒漠区,干旱少雨雪,日光充足,蒸发强烈,冬春季多风,温差大。年降雨量变幅较大,灾害频繁,土壤侵蚀模数2000-5000t/km2。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据第二次宁夏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显示,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5%,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是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几年通过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补植林草,造林治沙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措施,植被覆盖率已达35%,沙丘及浮沙基本固定;项目区人口密度较小,紧靠扬黄灌溉基本农田,是较为适宜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1.2.3水土流失情况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0.0km2,水土流失面积72.5km2,占总面积45.0%,水土流失类型以风蚀、水蚀为主。97
项目区为半干旱荒漠区,对人和自然引起的扰动十分敏感。多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超载放牧,滥垦、滥采、滥挖等破坏,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致使植被退化严重,蓄水能力差,破坏了项目区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在风力的作用下,以悬浮、流动、跳跃、飘扬四种形式搬运堆积,形成沙垄、小沙丘,广泛分布在各种面上,使牧草繁衍能力减弱,品种单一,草质低劣,可利用率低,牧业生产发展呈下滑局面。由于土地沙漠化的影响,造成地域性小气候,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保护程度低,在风力的作用下,农田表层土壤细粒和营养物质被吹走,降低土壤肥力。同时沙化形成沙丘,压埋草场,农田沟渠路缩小了土地利用面积,直接影响着威胁着生态环境及人们的生活环境,严重阻碍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非常重视,带领广大群众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治理工作,积极争取各种资金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进行水土保持治理,但因资金、技术方面的原因,恶劣的自然条件得不到根本有效改善。1.2.4水土流失分区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平罗县陶乐镇、红崖子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到203省道,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水土流失面积72.5km2,占总面积的45.0%;203省道向东5km处为界,东西宽2km,南北长14.5km,面积29.0km2,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0.0%;预防监督区边界向东宽3km,南北长14.5km面积43.5km2,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规划治理面积43.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0.0%。1.2.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据统计,项目区多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3.5%。集中、连续治理过的地区,植被逐渐恢复和浓密,人进沙退达50m左右,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改观为发展陶乐农业及“大漠旅游”97
创造了条件。但从项目区大面积紧靠毛乌素沙漠情况看,由于受干旱少雨气候条件、牧业发展需求、土地资源开发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仍很脆弱,水土保持形势严峻,亟待加大治理规模和力度。但我县地方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国家用于治理水土流失的资金有限,按目前的治理速度、治理方法和治理规模,远远满足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平罗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治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封育保护,有效恢复植被,多种措施并举,充分依靠和发挥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还养能力,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改善生态环境。1.2.5土地利用情况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60km2,其中:耕地29km2,占总面积8.5%;林地13.6km2,占总面积8.5%;荒漠面积77.12km2,占总面积48.2%;草地20.0km2,占总面积12.5%;湖泊湿地1.6km2,占1.0%,难利用地4.8km2,占总面积3.0%;非生产用地(居民点、道路等)14.88km2,占9.3%。1.2.6社会经济情况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范围涉及陶乐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4479户,人口密度109人/km2。2010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4100元,劳动力8958人,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农业种植作物以种植小麦、兼套玉米为主。根据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预计在项目实施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占30%左右。1.3项目建设的任务、目标及规模1.3.1项目建设任务(1)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97
(2)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河泥沙;(3)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3.2项目区建设目标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72.5km2。项目实施后,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43.5km2,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0.0%,效益周期年内拦泥49.5万t,拦蓄径流14.5万m3。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项目实施后,新增林草植被1200hm2,其中:营造乔木林150hm2,灌木林350hm2,封育700hm2,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74.1%,占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林草覆盖率的大幅度增加,将使其成为陶乐地区的绿色屏障,大风及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3、发展地区经济的目标。使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后增加到4500元,增加400元。1.3.3项目区综合治理规模项目区位于陶乐红崖子山沙漠区,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单位面积治理投入标准较高。根据本项目区建设任务,考虑到投入的可能性,复核确定本项目区的建设规模,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km2。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1.4.1设计原则坚持东部地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部地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西部地区,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97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封为主,封禁结合;以改促封、以建促封、以调促封;以人为本,依法管护;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1.4.2工程措施规划典型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0hm2,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项治理措施配置为:水土保持林515hm2,封禁治理375hm2;保土耕作430hm2;蓄水池1座,放水口44个,沟道治理48.4km,道路硬化4.4km。1.4.3总体布置1.5施工组织设计1.5.1施工条件1.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项目区国道、县道、乡道畅通,村公路畅通,具备一定的交通条件,能满足施工材料运输入场的要求,场内运输采用修建临时简易道路解决。区内用电率达95%,通讯率达70%,90%的农户喝上了自来水,施工用水用电基本能解决,个别地方可由施工队伍采用柴油发电机和人工拉水解决。施工中的材料运输、用水用电等十分便利。施工场内临时用地,本着安全、方便、减少青苗损失原则,工程结束后,场内临时用地、施工临时道路,均整理退耕。2.建筑材料的来源状况工程建设用的水泥需要到项目区所在县城购买,水砂、卵石、块石在惠农王泉沟拉运,以上材料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建筑材料规定要求,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负责检查落实,并造册登记认可后准许使用,否则一律不准进场和使用。3.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状况及施工力量 项目区所在的乡镇都设置有农业服务中心,并配有1-2名专职水利水保人员,从事水利水保工程施工与管理多年,技术过硬,经验丰富。项目区群众也承诺积极投工投劳,区内有劳动力35652个,投劳有保障。97
1.5.2施工方法 各项措施的施工方法依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4-2008)执行。1.5.3施工布置1.5.4施工总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内项目总投资233.53万元,形成固定资产218万元,项目维护每年需运行费7万元。当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拦蓄径流15.16万m3,拦蓄泥沙4.43万t,年经济效益可达51.97万元。当i=7%时,经济评价结果为:经济净现值为97.2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36%;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6。从以上结果看,各项指标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如果考虑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带来的间接效益,其效益更加可观。而且该项目在技术、社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对此也非常重视,建议应尽快实施。1.6水土保持监测1.6.1监测点布置按各种立地条件,布设3个监测点。监测点样方大小:乔木林20×20m,灌木林5×5m,草地2×2m。1.6.2监测内容(1)林草植被监测97
封禁期通过样地逐年监测乔木林生长和郁闭度变化;灌木树种、灌木林盖度、高度、灌幅及生物量变化;草地植物种、盖度、高度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系统分析时间序列,监测数据动态变化,评价生态修复效果。(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监测对项目区典型农户和社会生产、生活及经济情况的逐年连续监测,分析评价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6.3监测时段封禁第一年开始监测,每年一次,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年度监测。1.6.4监测方法(1)建立基础档案(2)植被度监测(3)植被类型及生长量监测(4)雨量观测(5)动物监测1.7技术支持97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突出表现在治理水土流失上的两个转变:一是从单一措施的分散治理转向以小流域为单元的集中治理;二是从单一的治理水土流失转向水保与开发水土资源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在推广过程中,以水利部颁布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标准为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六个注重:(1)治理与开发结合,注重以开发促进治理;(2)试点示范与面上推广结合,注重面上推广的规模效益;(3)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注重植物措施的经济效益;(4)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水利经济结合,注重加强水利产业建设;(5)政府扶持与农民投入结合,注重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建立;(6)开发治理与应用现代科技结合,注重加大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的力度。1.8项目管理1.8.1工程建设管理1.成立机构该项目主管部门为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建设单位为平罗县水务局,下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水务、财政、农业、林业、畜牧和项目乡为成员单位,具体由县水务局水土保站直接负责项目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与林业局林业派出所、草原站共同组成执法队伍现场监督、检查,加强管护力度。在实施过程中,实行目标责任制。上下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做到一级促一级,措施得力。2.组织管理措施(1)全面推行项目工程建设“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制。县长为项目实施法人,水务局为项目实施管理单位。(2)建立健全责任制,县政府与相关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措施,制定考核和奖罚制度,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要求实施,确保工程质量。项目所在乡镇要尽力协作,为项目实施提供地块、劳力等保障措施;加强与项目实施单位的联系工作。(3)加强管护,县水务局水保站与相关乡镇、乡镇与村及管护员均要签订管护责任书,巩固项目治理成果,确保工程发挥效益。3.施工管理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合同制管理。施工单位确定后,应及时组建工程施工指挥部,负责施工、技术、质量和设备管理。(1)明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建立质量自控、检验体系,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和安全事故处理办法。(2)合理安排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场地的布设、施工放线和施工计划等,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97
(3)严格把握工程进度,做好建设信息管理,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联系制度和基建统计报表。(4)按规定做好工程验收准备,包括设计文件、图纸、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竣工资料。1.7.2运行管理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按期完成,县水务局设立专帐,加强资金管理,实行报帐制度,严禁挪用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资金足额用于工程建设。1.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1.8.1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总概算投资1275.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76.56万元,县、乡配套285.2万元,群众自筹114.08万元,详见总投资概算表。1.8.2分年度投资实施计划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及安排,2012年需投资470.78万元;2013年需投资444.33万元;2014年需投资360.73万元。计算详见分年度概算表。1.9经济评价结论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6.0%大于社会折现率12.0%,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3大于1,经济净现值ENPV=130.0万元大于0,该项目经济上是合理的。1.10项目可行性的结论与建议1.10.1项目结论建设期内项目总投资233.53万元,形成固定资产218万元,项目维护每年需运行费7万元。当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拦蓄径流15.16万m3,拦蓄泥沙4.43万t,年经济效益可达51.97万元。当i=7%时,经济评价结果为:经济净现值为97.2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36%;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6。97
从以上结果看,各项指标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如果考虑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带来的间接效益,其效益更加可观。而且该项目在技术、社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对此也非常重视,建议应尽快实施。1.10.2建议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变当地环境条件愿望迫切,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性高,因此,在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防风固沙效果明显,建议有关部门对该项目高度重视,早日立项解决,逐步使我县的水土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正规化道路。1.11附图、附表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2.水土保持特性表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2.1项目背景2.1.1项目区地理位置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平罗县陶乐镇、红崖子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到203省道,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2.1.2自然条件项目区地形有冲积平原、丘陵、沙漠三种类型组成,属大陆性气候,温带半干旱荒漠区,干旱少雨雪,日光充足,蒸发强烈,冬春季多风,温差大。年降雨量变幅较大,灾害频繁,土壤侵蚀模数2000-5000t/km2。97
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据第二次宁夏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显示,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5.0%,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是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几年通过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补植林草,造林治沙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措施,植被覆盖率已达35%,沙丘及浮沙基本固定;项目区人口密度较小,紧靠扬黄灌溉基本农田,是较为适宜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2.1.3地形地貌项目区海拔高程为1090~1100m,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降由东向西倾斜。地貌由两部分组成,西部为黄河新冲积平原,东部为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分布有新月沙丘。2.1.4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干旱荒漠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热量丰富、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低气温达-30℃,极端最高气温37.7℃,日温差12.2~14℃,无霜期年均162d.大于等于10℃积温3303.0℃,年均日照时数为3075.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5.6千卡/cm2,年均风速为2.6m/s,年均沙暴日数达16.9d,4~5月间风速最大,大于或等于17m/s的大风天数平均为9.1d,主要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约占相同风速次数的64%。项目区干燥度为4.8°,属半干旱荒漠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9mm,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6%,年均蒸发量为1400~1800mm,表2-1。表2-1 项目区气象特征表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mm)气温℃≧10℃积温(℃)年日照时数(h)无霜期(d)大风日数(d)平均风速(m/s)年最高年最低年平均97
陶乐镇189.937.7-308.133033075.51629.12.62.1.5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0.0km2,水土流失面积72.5km2,占总面积45.0%,水土流失类型以风蚀、水蚀为主。自1984年被列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全县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设立了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配备了强有力的技术力量。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三棵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7km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发展地方经济,促使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表土变薄,水分、养分、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肥力减退,土地生产力下降,单位面积产量大幅下降,当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由于大量水土流失和径流冲刷,大片土地被沟壑切割的支离破碎,使土地变得越来越难以利用,当地群众失去生存条件。加之,受到当地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素质差、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更进一步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恢复植被盖度,增加林草的面积和质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林草产量,才能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效地解决困扰当地的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2)是改善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97
由于多年来持续干旱少雨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区地表植被锐减,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地面覆盖度降低,地表裸岩、水蚀和风蚀十分严重,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这致使当地干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日益加剧。每年春季,大风携带大量沙土进入陶乐城,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夏季暴雨过后,山洪下泄,冲毁道路、淤积路面、阻碍交通、抬高河床,对下游惠农区的道路、房屋、工厂等各项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山洪和泥沙经排水沟汇入黄河后,还造成了黄河的淤积,每年入黄泥沙达49.5万t。因此,只有下决心对项目区进行全面治理,提高当地的林草覆盖率,才能为今后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天气和洪水灾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3)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生产条件,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沼气等新能源的发展,有效地改善村容村貌,加快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3设计依据2.3.1相关批复文件审批意见根据平罗县人民政府批复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8-2020年),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耕地,促进粮食增产;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全县完成90%以上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km2,完成总投资约2.2亿元。2.3.2相关技术标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6453.1~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97
《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GB/T18337.1-3-2001);《小型蓄引排引水工程设计规范》(GB/T16453.4-200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土地利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3.3相关数据来源《2010年平罗县统计打年鉴》《平罗县水利志》《平罗“十二五”水利规划方案》第三章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3.1项目区概况3.3.1项目区选择的原则(1)符合《国家水土保持项目规划》的要求,且在《平罗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所划分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内。(2)避免与国家其它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相互重叠,防止重复投资、重复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央投资效益。 (397
)做到突出重点,相对集中。主要面向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需要迫切,交通相对方便,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区域。(4)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区当地乡镇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工作基础好。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投劳有保障。3.1.2项目区的选择根据项目区选择的原则,结合平罗县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平罗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技术人员深入初选项目区实地调研,认为陶乐红崖子项目区内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好,而且本项目区与2010年三棵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区相连接,结合三棵柳移民项目区和宝五堆子移民项目区的治理成果将促进平罗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群众也对水土流失治理有迫切需求,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表示重视。经综合考虑,项目区选定在陶乐镇、红崖子乡。3.1.3项目区位置、范围平罗县陶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位于平罗县红崖子乡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9′51″,北纬38°58′17″~39°00′13″。项目区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1100m等高线,西到203省道向东5km处的南北向的农路为界,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16000hm2),项目区范围涉及陶乐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人口密度109人/km2。3.2项目区概况3.2.1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97
项目区海拔高程为1090~1100m,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降由东向西倾斜。地貌由两部分组成,西部为黄河新冲积平原,东部为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分布有新月沙丘。2.土壤植被土壤有明显的水平分布及不同地形分布的规律性,淡灰钙土、草甸土、盐土、风沙土是主要土壤,呈带伏铁粉状分布,大部分地表浅层因浮沙覆盖或堆积沙丘。由于项目区属半干旱地带,长年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因素,使原有林木遭受破坏,天然草场退化。现有植被主要是人工造林、天然草场、果园和农作物。人工造林主要树种有刺槐、杨树、沙枣树等;经济林主要有果树、葡萄等,多以零星种植,草场主要生长着白茨、苦豆子、沙蒿、沙米、刺蓬、灯香、盐蒿等植被。3.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干旱荒漠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热量丰富、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低气温达-30℃,极端最高气温37.7℃,日温差12.2~14℃,无霜期年均162d.大于等于10℃积温3303.0℃,年均日照时数为3075.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5.6千卡/cm2,年均风速为2.6m/s,年均沙暴日数达16.9d,4~5月间风速最大,大于或等于17m/s的大风天数平均为9.1d,主要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约占相同风速次数的64%。项目区干燥度为4.8°,属半干旱荒漠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9mm,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6%,年均蒸发量为1400~1800mm,3.2.2项目区社会经济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规划治理面积43.5km2,范围涉及陶乐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7个行政村,总人口9399人,农业人口9399人,规划治理人口4615人,2350户,人口密度109人/km297
。2010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4100元,劳动力4700人,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农业种植作物以种植小麦、兼套玉米为主。根据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预计在项目实施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占30%左右。3.2.3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60km2,其中:耕地28km2,占总面积17.5%;林地13.6km2,占总面积8.5%;荒漠面积77.12km2,占总面积48.2%;草地20.0km2,占总面积12.5%;湖泊湿地1.6km2,占1.0%,难利用地4.8km2,占总面积3.0%;非生产用地(居民点、道路等)14.88km2,占9.3%。表2-6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类型面积耕地林地天然草地荒地难利用地非生产用地湖泊湿地合计面积(km2)2813.62077.124.814.881.6160占总面积(%)17.58.512.548.23.09.31.0100(1)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中农地比例偏小,布局不合理,耕地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7.5%,比重较小;耕地利用方式单一,垦殖率高,水土流失严重,低产田面积大,深度开发任务艰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集镇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地矛盾不断突出,平罗县作为产粮大县,粮食产量直接受到威胁;林地利用不合理,树种单一,土质差,低产低效林面积大,林地的综合效益较差。建议在治理中,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经果林、用材林,提高商品化率,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经济以种植业为主,林、副、渔业比例较小。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兼套玉米等,兼有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饲料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以及加工饲料。据2010年底统计资料,项目区内农业人均耕地0.3hm2,人均基本农田4.5亩,农村各业生产总值4315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51.4%,林业产值占97
6.6%,牧业产值占22.4%;副业产值占16.9%;渔业产值占2.7%。农业人均年纯收入4100元,粮食总产3.71万t,农业人均产粮649kg。(3)农业生产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力度不够,无支柱产业和带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三是政府财力有限,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较少,加之分散经营和土地承包的现实,土地利用机制制约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四是农业效益低下,农业资金、农村劳动力等在逐步向二、三产业转化;五是服务功能系统尚待建立和完善。(4)农村基础设施情况陶乐水土保持项目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县级、村级公路纵横与主干线相连,形成便捷的通乡、通村交通网络;电力、通讯等方便,项目区大部分村社已经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率达85%,农村供电保证率达到99%。3.3.4项目区水地流失(1)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蚀。水土流失面积72.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其中:轻度17.73km2,占流失面积的24.0%;中度22.85km2,占流失面积的35%;强烈31.92km2,占流失面积的43%。年侵蚀总量64万t。流失强度主要以中度、强度为主,分布于大面积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林地上。(2)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因素:主要是降雨、地形地貌以及岩性、土壤和植被。一是降雨集中、强度大,项目区暴雨集中7~9月,降水量为189.9mm左右,占年降水量的66.6%左右,且多以大雨、暴雨方式出现,地表径流强度大,且突发性强,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是植被稀疏,覆盖不均,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低;三是地面沙化面积大,岩性松软破碎,抗风化能力弱,物理风化作用强烈,为地面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土壤结构松散,胶体品质差,抗蚀力低。(3)水土流失危害97
一是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致使作物绝收或少收,降低了农业收入。二是水土流失导致森林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加剧或更为频繁。三是淤毁水利工程,堵塞河道;项目区境内多数排水沟常年淤积,极大影响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破坏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3.3.5项目区水土保持情况(1)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目前没有实施水土保持工程。但是,县林业、农业、国土等部门在项目区规划实施了中低产田土改造、土地整理等相关项目。相关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农发水保项目的开展。(2)水土保持经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项目区所在乡(镇)成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预防监督。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预防监督,认真抓好“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加强科技推广,突出因地制宜。不断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混凝土预制构件、U型渠槽、路板等新材料,降低了工程造价;注重建管机制,确保工程效益。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项目公示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建设管理制度,强化工程施工质量,把好工程验收关,完善工程管护措施。(3)水土保持存在主要问题治理投入较低,与当地水土流失治理的需要不相适应;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对减轻水土流失灾害和改善生态环境考虑不足;治理措施科技含量不高,治理标准偏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能得以正常发挥;农村劳动力减少对水土保持治理显得不利,由于治理任务重、时间紧,有时只有采取专业队伍来实施,相应地增加了工程造价。97
3.3项目区小流域概况3.3.1基本情况东来点小小流域项目区位于陶乐镇,北至六大沟,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1100m等高线,西到203省道向东5km处的南北向的农路为界,东西宽11.0km,南北长4.4km,项目区总面积48.9km2(4890hm2),项目区范围涉及陶乐镇王家庄、马太沟、东园3个行政村,总人口3704人,926户,规划治理人口3704人。3.3.2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项目区海拔高程为1090~1100m,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降由东向西倾斜。地貌由两部分组成,西部为黄河新冲积平原,东部为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分布有新月沙丘。2.土壤植被土壤有明显的水平分布及不同地形分布的规律性,淡灰钙土、草甸土、盐土、风沙土是主要土壤,呈带伏铁粉状分布,大部分地表浅层因浮沙覆盖或堆积沙丘。由于项目区属半干旱地带,长年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因素,使原有林木遭受破坏,天然草场退化。现有植被主要是人工造林、天然草场、果园和农作物。人工造林主要树种有刺槐、杨树、沙枣树等;经济林主要有果树、葡萄等,多以零星种植,草场主要生长着白茨、苦豆子、沙蒿、沙米、刺蓬、灯香、盐蒿等植被。3.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干旱荒漠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热量丰富、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低气温达-30℃,极端最高气温37.7℃,日温差12.2~14℃,无霜期年均162d.大于等于10℃积温3303.0℃,年均日照时数为3075.597
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5.6千卡/cm2,年均风速为2.6m/s,年均沙暴日数达16.9d,4~5月间风速最大,大于或等于17m/s的大风天数平均为9.1d,主要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约占相同风速次数的64%。项目区干燥度为4.8°,属半干旱荒漠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9mm,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6%,年均蒸发量为1400~1800mm,3.3.3经济社会情况项目区总面积48.4km2,规划治理面积13.2km2,范围涉及陶乐镇王家庄、马太沟、东园3个行政村,总人口3704人,农业人口3704人,规划治理人口3704人,926户,人口密度76人/km2。2010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4100元,劳动力1852人,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农业种植作物以种植小麦、兼套玉米为主。根据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预计在项目实施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占28%左右。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东来点小流域项目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县级、村级公路纵横与主干线相连,形成便捷的通乡、通村交通网络;电力、通讯等方便,项目区大部分村社已经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率达85%,农村供电保证率达到99%。3.3.4土地利用东来点小流域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8.9km2,其中:耕地面积9.87km2,占总面积20.2%;林地5.58km2,占总面积11.4%;荒漠面积19.18km2,占总面积39.2%;草地6.05km2,占总面积12.5%;难利用地2.42km2,占总面积5.0%;非生产用地(居民点、道路等)5.8km2,占12.0%。土地利用现状表见表3-1。表3-1 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km2小流域名称总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荒漠面积难利用地面积非生产用地面积东来点小流域48.99.875.586.0519.182.425.897
3.3.5水土流失及防治3.3.5.1水土流失类型1.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蚀。水土流失面积2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5%。其中:轻度4.4km2,占流失面积的20.0%;中度7.7km2,占流失面积的35%;强烈9.9km2,占流失面积的45%。年侵蚀总量19.4万t。流失强度主要以中度、强度为主,分布于大面积的耕地、荒山荒坡和林地上。表3-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侵蚀强度Ⅰ(微度侵蚀)Ⅱ(轻度侵蚀)Ⅲ(中度侵蚀)Ⅳ(强度侵蚀)Ⅱ-Ⅳ合计面积(km2)4.47.79.922占总面积(%)2035451002.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因素:主要是降雨、地形地貌以及岩性、土壤和植被。一是降雨集中、强度大,项目区暴雨集中7~9月,降水量为189.9mm左右,占年降水量的66.6%左右,且多以大雨、暴雨方式出现,地表径流强度大,且突发性强,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是植被稀疏,覆盖不均,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低;三是地面沙化面积大,岩性松软破碎,抗风化能力弱,物理风化作用强烈,为地面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土壤结构松散,胶体品质差,抗蚀力低。(1)自然因素①气候条件:项目区气候条件较差,大风日数每年可达9.1d,且主要出现在3~6月,而此时该地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土壤墒情较差,这些都为风蚀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到了6~9月份,降水量开始逐渐增多,但降水主要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强度大,雨滴动能大,直接作用于地表,容易溅散土粒,形成面蚀。大量的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在运动过程中对坡面造成冲刷,逐步发展成为沟蚀。②97
土壤植被:项目区土壤主要以灰褐土土类为主,土壤结构为粒状,质地为沙壤、轻壤,团粒结构差,透水性、抗蚀性、抗冲性都较差,容易产生土壤侵蚀。植被以旱生、强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高度低、盖度小、质量差,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弱,大风和降水易直接作用于土壤,造成风蚀和水蚀。(2)人为因素①当地群众过渡放牧的因素由于当地群众文化程度和科学素质较低,不懂得学习牲畜的科学饲养技术,只知道通过追求牲畜头数来增加经济收入而不重视牲畜的质量,这导致了草场负担过重。同时,当地群众没有采取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有效方式,而进行过渡放牧,致使草场植被没有休养生息的时机,草场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数量锐减,质量越来越差,当地土地沙化现象日趋严重,土壤侵蚀加剧。②重发展轻管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观念淡薄的因素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当地的农、林、牧、副等各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但同时农民对当地林草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当地资源压力逐年加剧。而农民在获得经济利益之后,并没有对林草植被进行必要的保护、改良和建设,从而造成当地土壤严重退化、沙化,土壤侵蚀日趋严重。另外,当地的修路、建房、办厂、开矿、采砂等开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使原有地貌及大片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与项目相配套的水土保持方案并没有编制,也未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从而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因素虽然近二十来年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低于平罗县平均水平,属于落后地区。当地政府和农民经济收入的过低导致他们只能对当地林草资源进行索取,而没有能力对当地林草进行保护和建设,从而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3.3.5.2水土流失危害 1.对当地的危害(1)水土资源遭到破坏,当地群众失去生存基础97
水土流失使表土变薄,水分、养分、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肥力减退,土地生产力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大幅下降,当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由于大量水土流失和径流冲刷,大片土地被沟壑切割的支离破碎,使土地变得越来越难以利用,当地群众失去生存条件。(2)山洪灾害加剧,当地群众受到威胁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山洪灾害频繁发生,对沿河村庄、道路、农田以及附近的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植被减少,草场沙化、退化严重,优质牧草减少,地面覆盖度降低,地表裸岩、沙砾石含量扩大,生态环境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当地干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日益加剧。2、对陶乐镇及周边地区的危害当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植被大量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这为风蚀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每年3~5月,大风带着大量沙土席卷项目区下游,平罗县陶乐镇及周边地区狂风大作,风沙迷漫,尘土飞扬,完全处于沙尘的笼罩之中,对陶乐镇及其周边地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山洪暴发,大量泥沙下泄,并经各大排水沟进入黄河,这些不仅严重威胁着下游惠农区道路、房屋、工厂、学校等设施,而且还造成黄河的严重淤积。3.3.4防治现状3.3.4.1水土保持现状和效果由于红崖子内无人居住,因此当地农民并为对该沟采取任何治理措施,治理面积为零。97
3.3.4.2主要治理经验和存在问题由于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未进行任何治理,项目区不可能存在治理经验和问题,因此本设计针对项目区附近地区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时获得的治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1、主要治理经验(1)各级领导重视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各级政府对水土流失现象非常重视,制定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并加强了水土保持执法队伍建设及专项经费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职责,使群众治有责,管有权,养有利。(2)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水土流失地区的治理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优化配置,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3)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项目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类土地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因害设防地部署各项治理措施,而各项治理措施又一定要为当地农民带来适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当地农民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2、存在的问题(1)国家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当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投资主要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资金投入较少,因此造成治理力度不够,进度缓慢,未能形成集中连片治理的局面。(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当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起步较晚,投入的资金和力度不大,使得当地的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较少且基础设施薄弱。同时,受科研经费和技术手段制约,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监测网络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服务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3)牧业用地矛盾突出,过渡滥牧现象严重97
当地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采取科学养殖方式,而是盲目增加牲畜头数,形成超载放牧,同时又不注重改良和更新草场,造成草场的迅速退化和沙化,牧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4)当地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破坏现象较严重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采矿、建房、修路等人为活动加剧,地表植被遭到大量破坏,而当地群众法律意识薄弱,政府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以及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3.4附图附表3.5.1附图1.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2.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3.5.2附表1.项目区分布(概况)表2.典型小流域气象特征表3.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表4.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5.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6.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表97
第四章 建设任务与规模4.1建设任务(1)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2)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河泥沙;(3)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4.2建设目标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72.5km2。项目实施后,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43.5km2,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0.0%,效益周期年内拦泥49.5万t,拦蓄径流14.5万m3。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项目实施后,新增林草植被1200hm2,其中:营造乔木林150hm2,灌木林350hm2,封育700hm2,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74.1%,占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林草覆盖率的大幅度增加,将使其成为陶乐地区的绿色屏障,大风及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3、发展地区经济的目标。使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后增加到4500元,增加400元。97
4.3建设规模4.3.1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和配置针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自然气候、土壤条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水土流失特点,坚持坡沟兼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草)的原则,对山、水、田、林、草、路进行综合治理。以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将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水土流失地区峁梁、坡面、沟道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具体布设如下:1、土层较厚的缓坡地带种植水土保持侧柏林和山杏林,起到保持景观多样性和绿化之目的。2、坡顶、阳坡、半阳坡营造耐旱、耐脊薄的柠条林;阴坡、半阴坡营造沙棘林,以达到扼制水土流失之目的。3、在项目区北部的天然草场和疏林地实施封育治理并修建必要的围栏,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处在发育阶段的侵蚀沟道修筑高标准的沟头防护工程。5、在流域面积较小且土料充足的支毛沟内修建谷坊群和小型淤地坝。6、现有的交通道路不能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需在沟道较宽、沟底平缓的干支沟内不行洪的沟道一侧修筑作业路。7、在项目区交通要道或沿线醒目的地方设置宣传碑和标志牌。4.3.2建设任务和规模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新增综合治理面积4350hm2,其中:营造乔木林150hm2(侧柏林50hm2,山杏林100hm2),灌木林350hm2(沙棘150hm2,柠条200hm2),封育700hm2;修建网围栏51.0km;修筑蓄水池3座,泵站3座,作业路14.5km;设置宣传碑1座,标志牌3个。(具体详见表4-1)项目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地97
,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单位面积治理投入标准较高。根据本项目区建设任务,考虑到投入的可能性,复核确定本项目区的建设规模,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km2。表4-1 项目区新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数量表治理措施合计人工造林(hm2)乔木林侧柏50山杏100小计150灌木林沙棘150柠条200小计350合计500封育(hm2)700网围栏(km)51蓄水池(座)3扬水泵站(座)3作业路(km)51宣传碑(座)1标志牌(个)3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4.4.1生产发展方向在项目区内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大力种植水土保持乔灌木林,扩大林草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4.4.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97
针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经济发展方向,为使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于合理,现对土地进行重新调整。由于项目区地差坡陡且基本无农民居住,因此本次土地结构调整不考虑农业用地。土地结构进行调整后,将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未利用地、其他用地的用地比例由现状的17.5%、8.5%、12.5%、48.2%、3%、9.3%,调整到26.5%、19.9%、26.0%、14.3%、3%、10.3%,调整后,耕地面积42.4km2,林业用地31.85km2,草地面积41.6km2,荒地面积22.87km2,未利用地面积4.8km2,其他用地面积16.48km2。(具体详见表4-2)表4-2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 单位:km2项目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未利用地其他用地合计天然人工小计现状2813.613.62077.124.816.48160规划42.431.8531.8541.622.874.816.48160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措施设计5.1水土保持分区根据《平罗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在水土保持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方式、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按照主导因子分区方法,以地貌为一级控制,侵蚀类型和强度作为二级控制,对全县进行水土流失类型划分。该项目区属于平罗县陶乐北部沙漠中度风力侵蚀区。该类型区土地总面积160km2,涉及2个乡镇,总人口17945人,耕地28.0km2,林地13.6km2,荒山荒坡77.12km2,林草覆盖率8.5%,水土流失面积72.5km2,以风力侵蚀为主,流失强度主要以中度、强度为主,分布于大面积的沙漠、荒山荒坡地上。97
5.2总体布置5.2.1工程布置原则根据流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需要,参考各类土地的适应性评价,以小流域为单元,从农沟、支沟到干沟,进行全面规划,在不同利用的土地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治理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草、路全面规划,建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宜农的荒地配置保土耕作措施,根据水土流失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沟道内配置各项治沟措施,做到治沟、工程、生物与农耕措施有机结合。5.2.2工程措施总体布置5.2.1.1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分析根据东来点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适应性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结果,经过对小流域人口、粮食、能源、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该区域的要求,东来点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如下:东来点小流域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8.9km2,其中:耕地面积9.87km2,占总面积20.2%;林地5.58km2,占总面积11.4%;荒漠面积19.1km2,占总面积39.0%;草地6.05km2,占总面积12.5%;难利用地2.42km2,占总面积5.0%;非生产用地(居民点、道路等)5.6km2,占11.5%。调整到26.5%、19.5%、26.0%、14.3%、1.5%、12%,调整后,耕地面积12.96km2,林业用地31.85km2,草地面积41.6km2,荒地面积22.87km2,难利用地面积4.8km2,其他用地面积16.48km2。从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看出,基本农田增加,荒漠地减少,经果林、用材林增加,种植结构更加合理。表5-1 东来点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km2土地利用类型调整前调整后增减(+,-)97
土地总面积48.948.90.00耕地小计9.8712.96-263.9水浇地9.8712.96+3.09旱平地梯地坡耕地小计其中>25°林地小计1747.602155.70408.10有林地用材林956.91769.10833.20经果林21.00203.00182.00其他76.0076.000.00疏林285.90-285.90幼林428.80-428.80荒山荒坡144.10-144.10水域31.0031.000.00交通运输用地80.0080.000.00水利设施用地79.0079.000.0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2.00112.000.005.2.2.2典型小流域选择(1)东来点典型小流域基本情况东来点典型小流域辖1个乡镇(陶乐镇),6个行政村,总人口1.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业人口密度109人/km2。土地总面积48.9km2,其中耕地29.87hm2,林地1747.7hm2,荒山荒坡144.1hm2,非生产用地271hm2。水土流失面积72.5km2,林草覆盖率35%。(2)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规划典型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0hm2,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项治理措施配置为:坡改梯53.93hm2(石坎35.0hm2,土坎18.93hm2)97
;水土保持林226.1hm2,经果林181.97hm2;封禁治理714.7hm2;保土耕作1134.43hm2;蓄水池10口,沉沙凼70个,排灌沟渠5.31km,作业道路4.66km。5.2.3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根据东来点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分析,进行典型扩大推算,确定本项目区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如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0hm2,其中:水保林647.1hm2,经果林519.93hm2,封禁治理2042hm2,新建蓄水池3座,扬水泵站3座,砌护灌溉渠15km,作业道路14.5km。5.2.4项目区总体布局及措施体系根据流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需要,参考各类土地的适应性评价,以小流域为单元,从分水岭到坡脚,1100m等高线到农田边界,从农沟、支沟到干沟,进行全面规划,在不同利用的土地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治理措施,建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宜农的荒地配置保土耕作措施,根据水土流失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在坡地上,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沟道内配置各项治沟措施,做到治沟、工程、生物与农耕措施有机结合。5.3工程措施设计参照《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进行典型小流域设计。在东来点典型小流域选择地块(小班),对基本农田、水保林、经果林、封禁治理、蓄水池、扬水站、排灌沟渠、作业道路进行典型设计。主要包括措施配置、断面计算依据及过程,设计相应图件,并估算工程量。5.3.1平田整地典型设计1.基本农田整地(1)主要原则97
平田整地选择在土质较好,离村庄近,交通较方便,水资源条件好,利于机械耕种的地方;集中成片,规模治理。(2)设计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条田规格33.2×(200~700)m,格田规格为33.2×43.2m,畦田规格为7.2×33.2m。格田之间以田埂这界,田埂底宽0.4m、顶宽0.15m、高0.34m;弧型埂底宽0.3m、高0.15m,就地取土打埂,畦田田面相对高差控制在±0.03m。对项目区内沙丘及高地的多余土方采用机械拉运到低洼的盐碱地(运距4.5km),全部采用机械平整(运距30~40m),田面平整度控制在±0.1m以内。2.造林整地(1)防风固沙林采用水平坡方式整成树池,树池规格为15×30m,以便于灌溉,地势较高地段,采用推土机整平的方式平整,筑埂,田埂规格同农田田埂规格,地势低洼地段需拉运客土(运距0.5km)回填,推土机整平、筑埂、整理树池。(2)农田防护林陶鄂公路、东干沟两侧骨干林带采用水平坡方式整成树池,树池规格为8×15m,以便于灌溉。5.3.2水利工程设计5.3.2.1工程级别与标准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渠道工程分级指标)规定,灌溉流量小于5m3/s,工程级别为五级,建筑物级别为5级。5.3.2.2设计依据(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3)《宁夏灌区支斗农渠衬砌定型图集》;97
5.3.2.3工程总体布置水利工程设计包括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两部分。灌溉工程:项目区新开农田在干沟东侧,根据水资源平衡分析,水量可保证新开农田的灌溉。项目区为沙质土壤,新开农田需采用低压管灌的方式进行灌溉。需延长东来点四站二级站北支渠1km至东支沟,在东支沟处建50万m3蓄水池1座,在灌溉期,用东支沟沟水进行补灌。建扬水站1座,用低压管道将水送到田间。排水工程:为排除洪涝积水及台地侧渗地下水,防止土壤碱盐化,在新开农田开挖排水沟,布置排水体系。在新开农田范围内新开斗沟9条,长9km,新开农沟90条,长40.5km,斗沟尾水9座,农沟尾水90座。沟道流沙治理4.4km,其中:支沟采用生物草毯治坡4.4km;斗沟采用柳桩草土体方式治理9km。5.3.2.4工程建设内容建扬水站1座,50万m3蓄水池1座,埋设干管1条,长0.2km;支管1条,长4.4km;斗管9条,长9km;农管为移动式软管,共配置90条农管,长40.5km,闸阀井15座,给水栓井90座,新开排水沟道99条,长49.5km,配套建筑物99座。5.3.2.5蓄水池设计6.低压管灌设计97
(1)设计流量的确定 5.3.3水土保持林典型设计(1)建设条件水土保持林建设在25°以上退耕的陡坡耕地和难以自然恢复的荒山荒坡上,在具体规划中,根据预测数量,因地制宜进行布设,树种选择要求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生长旺盛,易形成枯枝落叶层,具有改良土壤性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2)技术要求结合平罗县实际,小流域水保林用材林树种选择主要是水冬瓜、杨树,薪炭林树种选择主要是马桑、刺槐等乡土及适生树种,混交林栽植。5.3.4经果林典型设计(1)建设条件农户自愿,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水平。当地条件适宜,有灌溉水源,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好,产、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2)技术要求树种选择:流域果木林树种选择主要是核桃、板栗,经济林树种选择主要是杜仲、油橄榄等。5.3.5封育治理典型设计(1)建设条件加强预防监督,建立封禁制度,采取封治结合的封禁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97
(2)技术要求封禁方式:全封、半封两种方式。封禁措施:划定封禁区域,设立封禁标志,建立封禁制度,并由当地政府公告;禁止任何人擅自在封禁区内进行砍伐、采薪、割草、放牧等生产性活动;在封禁区建立专职管护组织,实行承包管护办法,落实责任;及时查处破坏封禁区的典型违法案例。通过不同的封禁方式,封育3~5年后,林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5.3.6作业道路典型设计(1)设计原则因地制宜与坡面水系、引排水渠及石埂有机结合,统一规划设计,防止冲刷,保证道路完整、畅通。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率;占地少,节约用地,便于与外界联系;尽量避开大挖大填,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2)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3)断面设计生产道路采用干砌条石修砌的带渠(U型渠或矩形渠)道路。平台宽60-100cm,梯踏步宽30cm,踏步高15cm。U型槽采用C20混凝土预制,安装时,每一节预制槽间距2-3cm,连结处用M7.5砂浆铺垫,并采用M10砂浆勾缝直至光滑,然后采用M7.5砂浆砌砖压顶,最后用M10砂浆抹面。矩形沟底采用C20砼现浇,两侧采用M7.5砂浆砌砖,最后用M10砂浆抹面。5.3.7排灌沟渠典型设计(1)工程选型设计以坡面排灌沟渠工程为骨架,同时考虑其排灌功能的侧重点,根据其主要功能合理布设沿山沟、排洪沟和截水沟,截水沟、排水沟可兼作引水渠。截水沟一般应与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前后作好沉沙、防冲设施。97
(2)设计标准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中有关蓄水工程的规定,防御暴雨标准按10年一遇24h最大暴雨量设计。(3)断面设计排灌沟渠设计渠体采用干砌条石砌筑,矩形断面,勾缝防渗。设计采用矩形断面,详细见图5-7所示。5.4附图附表5.4.1附图1.水土保持分区及总体布局图5.4.2附表1.项目区土地利用调整表2.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表97
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6.1工程量估算经分析与计算,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需要主要材料水泥943.67t,砌石3.77万m3,砼0.51万m3,钢筋0.18t;需土石方开挖250.22万m³,土石方填筑0.03万m³;需投劳18.23万工日,需动用机械作业8397台班;需栽植苗木187.77万株。详见表5-1。表5-1 工程量估算表项目区小流域土石方开挖(万m3)土石方填筑(万m3)砼(万m3)砌石(万m3)苗木(万株)种籽(t)钢材(t)水泥(t)施工机械台时投劳(万工日)红崖子山东来点合计6.2施工条件6.2.1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项目区国道、县道、乡道畅通,村公路畅通,具备一定的交通条件,能满足施工材料运输入场的要求,场内运输采用修建临时简易道路解决。区内用电率达95%,通讯率达70%,90%的农户喝上了自来水,施工用水用电基本能解决,个别地方可由施工队伍采用柴油发电机和人工拉水解决。施工中的材料运输、用水用电等十分便利。施工场内临时用地,本着安全、方便、减少青苗损失原则,工程结束后,场内临时用地、施工临时道路,均整理退耕。97
6.2.2建筑材料的来源状况工程建设用的水泥需要到大武口购买,河砂、卵石、块石、机砖在惠农的王泉沟拉运,以上材料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建筑材料规定要求,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负责检查落实,并造册登记认可后准许使用,否则一律不准进场和使用。6.2.3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状况及施工力量项目区所在的乡镇都设置有农业服务中心,并配有1-2名专职水利水保人员,从事水利水保工程施工与管理多年,技术过硬,经验丰富。项目区群众也承诺积极投工投劳,区内有劳动力35652个,投劳有保障。6.3施工组织形式与方法6.3.1施工组织形式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施工组织采用群众投劳和专业施工队两种形式。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如坡改梯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均通过公开招标,由有法人资格和相应施工能力的专业施工队施工;苗木栽植、封禁治理等,则采用承包方式,组织项目区群众完成;保土耕作措施则由镇乡水利干部、农技员,指导群众,在日常耕作中完成。经果林主要采取业主承包或大户承包进行栽植与管护。本项目参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同时,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的政策,全面推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和群97
众投工承诺制,并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以资抵劳”等措施解决投劳问题。6.3.2施工方法 各项措施的施工方法依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4-2008)执行。(1)坡改梯施工步骤:按测量定线、土方平衡计算、埂坎修筑和田面平整进行。测量定线:首先确定一条能控制整个坡面的基线,坡度一致的坡面,一般在坡面的中央设置基线。再按设计的田面宽度定出埂坎线及开挖线。定线最好用经伟仪或水准仪定基线、坎线、开挖线。坡度均匀,则开挖线是一条等高线。土方平衡计算:根据1:10000的地形图,按“中距调整法”或“方格网法”进行土方的挖填平衡计算。(2)水土保持林施工步骤按定点、整地、起运苗、栽植、浇水顺序进行。首先确定行向,再按设计的株行距进行定点;整地要符合设计的尺寸;起苗前必须提出选用苗木的规格标准,严格按规定起壮苗、好苗,苗木要保持必需的须根,苗木要及时运到工程所在地;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筛选,确保所栽苗木发育良好,根系完整,基茎粗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栽植时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踩实;栽植后要浇水,浇水后再盖一层虚土,以利保墒。(3)经果林施工步骤按定点、整地、施肥、起运苗、栽植、浇水顺序进行。定点时依风向、光照等因素考虑行向,行向最好与光照一致,而与风向不一致,按设计的株行距确定栽植点;整地要符合设计的尺寸;施肥后,盖上20cm97
的表土;严格按规定起壮苗、好苗,苗木要保持必需的须根,苗木要及时运到工程所在地;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筛选,确保所栽苗木发育良好,根系完整,基茎粗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栽植时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压实,果树根颈要高出地面10-20cm;栽植后要浇水,浇水后再盖一层虚土,以利保墒。若遇干旱,两周内需浇水3次,以保证苗木成活。(4)封育治理封育治理按区政府制定出台的乡规民约,聘请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管护人员进行管理。项目责任单位对管护人员要付给报酬。经费在承包方合同价款中支付。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进行执法监督。(5)排灌沟渠用座浆法施工,石料使用前用水清洗,除去表面泥土、和石屑,以利石料与砂浆混合;砌石先做两侧墙,后做沟槽底;砌石分层砌筑,每层厚30cm,上下层错逢,每层横逢保持一致;对新砌好未凝固的砌体,应避免震动,砌好的砌体应洒水养护7天以上。(6)施工道路设计项目区为沙漠地带,交通不便,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需修筑作业路。根据项目区的面积和地形条件,设计作业路9km。设计路面宽度4m,路基高度0.3m,下铺土垫层0.2m,上铺沙石0.1m,路基边坡比1:1。作业路断面设计如图5-15。图5-15作业路设计断面图(单位:cm)5.2.9标志牌设计(1)标志牌的作用在封禁区域沿线醒目的地方,设置2个标志牌,告诫人畜不得擅自闯入封禁区,否则要受到处罚,具有警示作用。97
(2)标志牌设计标志牌拟采用铁皮牌,用4.5#角钢焊接两个支架,角钢下端浇注在混凝土内埋入地下。为防止大风将牌子刮倒或发生扭曲,在竖直角钢两侧还可以焊斜撑角钢。为防锈和便于书写,角钢和铁牌都必须用油漆涂刷,角钢涂成枣红色,铁牌涂成深绿色。5.2.10宣传碑设计(1)宣传碑的作用在项目区银家窑子村附近修建1个宣传碑,其用来介绍项目背景和目的意义。(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任务下达和项目管理部门、主要建设方式及投资构成、实施年限、实施项目的目的及重要意义);封禁区的主要参数。(包括封禁区范围、封禁面积、封禁年限、封禁单元划分、封禁区社会经济状况等。)(2)宣传碑的设计宣传碑采用砖石结构。用大卵石铺底,其上砖砌基座,基座上砖砌一24墙弧型碑牌,水泥沙浆抹面。碑面用油漆粉涮成白色,上刻写红字,正面书写项目名称;背面正上方刻水土保持图案,下方左半部介绍项目情况,右半部绘一项目简图。6.4施工进度安排6.4.1分年度实施计划陶乐项目区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期为3年(2012年—2014年),根据资金计划、项目区劳动力情况,进行工程进度安排。项目区设计实施年期限3年,2012年治理东来点小流域,治理面积13.2km2;2013年治理黄土梁小流域,治理16.2km2;2014年治理五堆子小流域,治理14.1km2。各年度施工进度计划详见表5-2。97
6.4.2施工进度安排从本项目区的气候特征和农时季节来看,一是不要在暴雨季节实施工程,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二是不要在农忙时实施,不要与农时争劳动力,三是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实施,要在种子发芽生长的季节。一般在当年的9-12月至次年的1-4月施工,工程施工不与农事活动冲突,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便于工程施工期间安排投劳,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表6-2 分年度实施进度计划表项目区措施类型措施项目单位数量进度计划第1年第2年第3年东来点项目区一、工程措施石坎梯田hm2土坎梯田hm2谷 坊座 蓄水池口塘 坝座 拦沙坝座 沉沙凼个排灌沟渠km生产道路km二、植物措施水保林hm2经果林hm2种 草hm2三、其他措施保土耕作hm2封禁治理hm2辅助措施 6.5附表1.项目区工程量汇总表97
2.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第七章节能7.1节能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等《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的通知;3、《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4、各专业提供的节约能源的措施。7.2节能原则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各项规定,加强能源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97
2、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及技术规定和《中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节能规定。3、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公布淘汰的落后工艺。7.3节能措施7.3.1节能原则1、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利用。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己公布淘汰的落后工艺。7.3.2主要节能措施1、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最大限度进行综合利用。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淘汰的落后工艺。4、设计节能97
在规划设计时,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供水等管道路径,减少线路能耗损失。充分利用地形,污水尽量采用自流管道。在不利的地形条件下,采用大管径、小坡度,尽量减少埋深。5、组织措施在项目管理机构中,成立专门节能管理部门,加强节能意识教育,实现项目的节能管理,采用科学的节能奖励措施。7.3.3节能管理和综合利用加强能源的科学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切实做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日常施工人员的节能教育,使其养成节能的习惯。设计中采取的节能节水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道在做内防腐涂衬时应控制涂衬的光滑平整度,将管道的粗糙系数控制在0.013以内,以减少水流在管道中流动时的能量损失;内防腐涂衬采用环氧树脂涂衬法,环氧树脂具有耐磨性、柔软性、紧密性,使用环氧树脂和硬化剂混合后的反应型树脂,可以形成快速、强劲、耐久的涂膜。环氧树脂的喷涂方法一次喷涂的厚度为0.5-1mm,便可满足防腐要求。(2)管道采用橡胶圈承插柔性连接,能有效抵御地质的不均匀沉降,不会发生管道接口处断裂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管网的漏损。97
第八章 技术支持 8.1技术支持的必要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施工及管理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必须了解相关水保知识,懂得各项治理措施的技术要求,才能保证项目建设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同时,项目建设时只有全力进行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为水土流失区治理以及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技术、知识和信息,才可能大大提高治理的程度、进度和质量,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加突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项目建设时开展专题调研和技术成果推广、培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引进先进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8.2专题调研8.2.1调研内容项目实施中所选择的试验研究课题,主要针对项目区综合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为目标,紧紧围绕实现项目宗旨和规划指标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措施,来进行调研和研究。初步拟定项目区调研内容有以下几项: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监测的研究;2、土石山区封育措施与封育效果的研究;3、水土保持小型拦蓄工程技术的研究。97
8.2.2进度及承担单位专题研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逐项进行。承担单位为平罗县水务局下属水土保持站。8.3技术推广8.3.1推广内容结合项目建设的需要,针对项目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拟开展以下几项技术成果推广:1、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技术的推广;2、水土保持小型拦蓄工程施工技术的推广;3、林草及农副产品转化与畜牧业合理发展技术推广。4、生物草毯试验示范;5、节水灌溉技术示范;6、草业加工和舍饲养殖技术示范和推广;7、特色品种经济林果栽培示范;8.3.2推广的措施及计划1、建立行政领导、科研人员、农民群众相结合,科研、推广、示范相结合,信息、物资、资金相配套的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体系和开发实体。2、制定有关物资使用、资金管理及实体承包等各种措施的实施办法及相应政策。3、科研成果推广要与培训农民群众相结合,使农业开发与农民科技素质同步发展,从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4、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造物草毯技术进行推广,计划将14.5km的干沟全部采用生物草毯进行治理,根据项目区各村的特色优势,建立相应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8.4技术培训8.4.1培训的内容主要开展管理技术、治理开发技术两方面的培训。主要内容有:97
1、项目建设与管理技术包括组织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施工管理等管理技术。2、治理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林草种植、抚育等技术;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林草及农副产品转化技术。8.4.2培训方式采取多层次、多途径、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培训。首先,采取平罗县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培训和乡村科技服务站两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其次,要外出参观培训,参观**市周边地区水土保持先进治理区及优良工程区,学习其先进经验和技术。最后,针对项目区管理和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聘请专家,采取固定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8.4.3培训计划在项目建设前1~2个月,对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包括水土保持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建设内容及时培训有关人员,主要以建设中涉及到的各种水土保持技术为主;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对管护人员进行各种管护知识培训,见表8-1。 表8-1 科技培训项目内容表内容项目培训措施培训人员培训内容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到外地参加组织管理培训及新技术培训;在项目区培训农民;编写各种技术资料50人1350人每人次培训20天;每人次培训10天;科技推广培训种养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印发培训资料5000份;发展示范户20户;治理技术示范点5km2;8.5技术引进97
结合本项目区的特点,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引进与本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先进技术,如:苗木处理和栽植先进技术、林草抗旱先进技术、水保工程施工先进技术等内容,并加大对这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利用,这可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技术难题,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标准,为项目建设高水平、高质量以及按期完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九章 项目建设管理9.1工程建设管理9.1.1设立项目管理机构该项目主管部门为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为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基本建设程序。成立以主管农业县长任组长,水务、财政、沿线各乡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建设中筹资、筹劳、占地、交通及其它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平罗县水务局,负责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国家建设程序进行,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及项目公示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下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水务、财政、农业、林业、畜牧和项目乡为成员单位,具体由县水务局水土保站直接负责项目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与林业局林业派出所、草原站共同组成执法队伍现场监督、检查,加强管护力度。97
在实施过程中,实行目标责任制。上下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做到一级促一级,措施得力。9.1.2组织管理措施(1)全面推行项目工程建设“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制。县长为项目实施法人,水务局为项目实施管理单位。(2)建立健全责任制,县政府与相关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措施,制定考核和奖罚制度,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要求实施,确保工程质量。项目所在乡镇要尽力协作,为项目实施提供地块、劳力等保障措施;加强与项目实施单位的联系工作。(3)加强管护,县水务局水保站与相关乡镇、乡镇与村及管护员均要签订管护责任书,巩固项目治理成果,确保工程发挥效益。9.1.3工程质量管理平罗县水务局项目主管领导为项目质量领导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因建设单位自身工作造成重大质量事故,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的领导责任。项目实行合同制。项目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签定合同,明确工程质量要求和各自的责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确保工程质量。9.1.4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合同制管理。施工单位确定后,应及时组建工程施工指挥部,负责施工、技术、质量和设备管理。(1)明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建立质量自控、检验体系,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和安全事故处理办法。(2)合理安排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场地的布设、施工放线和施工计划等,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97
(3)严格把握工程进度,做好建设信息管理,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联系制度和基建统计报表。(4)按规定做好工程验收准备,包括设计文件、图纸、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竣工资料。9.1.5资金管理建设单位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的落实。项目办公室对该项目的资金管理设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采用“报账制”(先干工程后报账)的财务管理制度,即在项目总监签发支付的凭证后,方可进行已完工程的资金支付。严肃财经纪律,不得有挤占挪用现象,更不能有违纪违规现象出现。项目竣工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决算,并进行项目投资审计。9.2工程运行管理按照建管用、责权利相结合和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制订并出台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地积极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等方式,明确工程经营使用权,落实工程运行管护责任。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运行管理原则上由县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负责。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运行管护的监督检查工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回收的资金要设立专账,专户储存,建立工程管护维修基金,用于本辖区淤地坝的运行维护、监测等。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防汛工作纳入当地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淤地坝防汛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运行管护责任主体搞好淤地坝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管护要明确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其范围的确定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规定。 97
第十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概算10.1.1投资概算总述 1.工程建设地点平罗县陶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平罗县红崖子乡北部,北至五堆子移民区公路,南接陶鄂公路,东临鄂尔多斯台地1100m等高线,西到203省道向东5km处的南北向的农路为界,隔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东西宽11.0km,南北长14.5km,项目区总面积160.0km2(16000hm2),项目区范围涉及陶乐镇、红崖子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45人,农业人口13514人,规划治理人口9399人。2.建设规模项目区位于陶乐红崖子山沙漠区,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单位面积治理投入标准较高。根据本项目区建设任务,考虑到投入的可能性,复核确定本项目区的建设规模,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km2。3.措施数量97
规划典型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0hm2,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项治理措施配置为:水土保持林226.1hm2,经果林181.97hm2;封禁治理714.7hm2;保土耕作1134.43hm2;蓄水池10口,沉沙凼70个,沟道治理14.5km,道路硬化14.5km。4.主要材料用量陶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需要主要材料水泥943.67t,砌石3.77万m3,砼0.51万m3,钢筋0.18t;需土石方开挖250.22万m³,土石方填筑0.03万m³;需投劳18.23万工日,需动用机械作业8397台班;需栽植苗木187.77万株。5.施工总工期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实施期限为3年,即2012—2014年。6.概算总投资按照西部地区中央补助80%、中部地区60%、东部地区1/3,对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中部6省243个县和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中央补助投资比例按80%的政策。 项目工程总投资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 万元,自治区补助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由平罗县财政、乡(镇)、受益村群众自筹解决。10.1.2编制原则及依据10.1.2.1编制原则本工程属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项目:以2011.4期价格水平进行编制。工程定额、费率、编制办法参照国家、部委及自治区现行规定并结合我县实际执行,执行文件为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关于颁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10.1.2.2编制依据(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003)67号文件。97
(2)《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工程预算定额》(宁水计发[2009]13号。(3)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经济定额站宁水定额发【2008】1号(关于转发《宁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站关于发布宁夏公路汽车普通货物运输价格及装卸费的通知》的通知。(4)其它地方或专业定额。10.1.2.3项目划分 本项目工程划分三个小流域,东来点小流域、黄土梁小流域、五堆子小流域。项目划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和独立费用四部分,各项下设一、二、三级项目。10.1.2.4计算方法本项目计算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编制规定(2003)67号文件规定计算。10.1.2.5取费标准1.工程单价计算中有关费用标准:①其它直接费费率:工程措施按基本直接费4.0%计取,林草措施按基本直接费1.5%计取,封育治理措施按基本直接费1.0%计取费。②间接费费率:工程措施按基本直接费7.0%计取,林草措施按基本直接费5.0%计取,封育治理措施按基本直接费4.0%计取费。③企业利润费率:工程措施按基本直接费4.0%计取,林草措施按基本直接费2.0%计取,封育治理措施按基本直接费1.0%计取费。④税金3.22%,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育治理措施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计算。2.独立费用①建设管理费按工程直接费的2%计取,其中:项目经营费按工程直接费的1.6%计取。技术支持培训费按工程直接费的0.4%计取。97
②监理费按工程直接费的2.5%计取。③工程勘测设计费按工程直接费的3%计取。④水土流失监测费按工程直接费的0.6%计取。10.1.3投资概算1.工程基础价格及材料分析价格(1)人工工资预算单价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编制规定(2003)67号文件规定:工程措施:人工工资预算单价按1.5~1.9元/工时(地区类别高、工程复杂取高限,地区类别低、工程不复杂取低限)。林草措施:人工工资按1.2~1.5元/工时(地区类别高、工程复杂取高限,地区类别低、工程不复杂取低限)。封育措施:人工工资按1.2~1.5元/工时(地区类别高、工程复杂取高限,地区类别低、工程不复杂取低限)。(2)材料估算价格施工用电预算价格按0.6元/kw.h计算,施工用水按1.0元/m3,施工用风按0.12元/m3计取。(3)材料估算价格主要材料预算价格由材料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和运输保险费构成。水泥、钢材、石子、砂子、块石等材料原价按工程所在地主要料场或主要工地的市场价计算,采购及保管费按运到工地仓库(不包括运输保险费)的2%计取。进入工程单价的主要材料采用限价补差的方法计算,当材料预算价格低于限价时,按材料预算价格直接进入工程单价;当材料预算价格高于限价,按限价进入单价,差额部分作为价差计取税金后列入其综合单价内。97
(4)运输及装卸等杂项费用,根据自治区建设经济定额站宁水定额发【2008】1号(关于转发《宁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站关于发布宁夏公路汽车普通货物运输价格及装卸费的通知》通知的规定计算。(5)林草(籽)估算价格按当地市场价格加运杂费及采购保管费计算。2.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519.4万元,其中:石嘴山市财政局投资219万元,地方配套300.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由平罗县财政、乡(镇)、受益村群众自筹解决。10.2资金筹措按照西部地区中央补助80%、中部地区60%、东部地区1/3,对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中部6省243个县和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中央补助投资比例按80%,对福建省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央补助投资比例按50%计算,每年需要中央投资65亿元,约占总投资的70%,地方配套投资28亿元,约占总投资的30%。项目总投资519.4万元,其中:石嘴山市财政局投资219万元,地方配套300.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由平罗县财政、乡(镇)、受益村群众自筹解决。10.3附表10.3.1附表1.总估算表2.分部工程估算表3.分年度投资表4.独立费用计算表5.单价汇总表6.主要材料、林草(种子)预算价格汇总表7.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97
8.主要材料量汇总表9.设备、仪器及工具购置表10.资金筹措表97
第十一章效益分析11.1生态效益10.1.1经济效益分析的范围和方法1、经济效益分析的范围项目经济效益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类。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增加的粮食产量,种草和水保林增产的饲草料,水保林增产的枝条和木材蓄积量等。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为秸秆加工、饲草养畜、枝条编筐等提高的产值。2、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直接经济效益根据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农田增加的粮食产量、水保林和封育区增加的枝条和牧草产量与其价格进行计算;间接经济效益根据粮食种植面积、枝条和牧草产量以及养殖牲畜数量综合考虑后进行计算。10.1.2经济计算参数直接经济效益:依据现有科研成果和典型流域的调查结果,确定各项措施的增产定额:水保乔木林900kg/hm2,水保灌木林2250kg/hm2,封禁治理1500kg/hm2,基本农田6000kg/hm2,再根据当地市场价格,即粮食1.4元/kg,枝条0.2元/kg,牧草0.2元/kg,将各个单项措施得出的经济效益相加进行计算。间接经济效益:按直接经济效益的30%进行计算。10.1.3经济效益根据上述计算方法,20年计算期内项目区水土保持各项工程实施生效后,每年直接经济效益为39.98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1.99万元。(具体详见表10-1)10.2生态效益本项目实施后,随着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发挥综合效益后,将产生如下生态效益:97
10.2.1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项目区经过一年强化治理后,治理措施达到58.0km2。当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效益后,表10-1 水土保持措施直接经济效益表项目增产定额(kg/hm2)增产总量(万kg)单价(元/kg)效益(万元)枝条牧草粮食水土保持主要治理措施水保林(乔木)侧柏9004.500.20.90山杏9009.000.21.80水保林(灌木)沙棘225033.750.26.75柠条225045.000.29.0封育治理150037.2067.800.221基本农田60008701.41218合计39.98每年可拦蓄径流15.16万m3,拦蓄泥沙4.43万t。这将使项目区内地表产流及径流量减少,洪水历时变长,洪峰流量和洪水含沙量明显降低,泄入黄河的洪水泥沙显著减少。同时,项目区内土壤沙化现象明显改善,团粒结构及有机质含量增加,风蚀沙源地得到基本控制,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具体详见表10-2)表10-2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效益表项目面积或数量(hm2或km或座)保水定额(m3/hm2或km或座•年)保土定额(t/hm2或km或座•年)年保水能力(万m3)年保土能力(万t)水保乔木林150100351.500.53水保灌木林350100353.501.23封育70085305.952.10沟头防护295210.020.01谷坊10353900.350.09小型淤地坝21920023463.840.47合计15.164.43说明:沟头防护、谷坊和小型淤地坝保水及保土定额按保土保水总量除以20年计算。97
10.2.2林草覆盖率显著提高,项目区及其附近小气候明显改变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林草面积将增加12.0km2,林草覆盖率将达到74.1%,初步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结构的植被群落。绿色植被的增加,将使项目区及其附近风沙天气减少,小气候明显改变,空气湿度增加,空气灰尘含量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日渐良好。10.3社会效益10.3.1减轻了项目区及其附近的自然灾害项目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当地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径流、泥沙将得到有效的拦截,水土流失将基本得到控制,项目区及其附近的扬沙、沙尘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将明显减少。同时,大量的径流和泥沙被当地植被拦截,使泄入黄河的洪水及泥沙量减少,洪水历时变长,河床淤积减轻,这将明显减轻洪水对陶乐地区内的设施和人民造成的威胁,同时减少入黄河泥沙4.43万t。10.3.2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项目的实施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小气候,这为项目区附近的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项目实施需要大批劳力和材料,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可带动当地的农业、畜牧业、建材工业和其它商品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项目建成并充分发挥效益后,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不仅得到改善,而且还可为当地提供大量的饲料、木材等物资,这将极大地促使当地旅游业、加工业和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明显提高。10.4经济评价10.4.1依据和方法1、依据(1)水利部1994年发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2)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发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97
2、方法由于本项工程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国家支持的公益性项目,没有直接的财务收入,因此本项目的经济评价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10.4.2主要指标1、经济计算期:依据规范定为20年,其中建设期1年,正常运行期19年。2、基准点:选在项目建设期第一年年初,投入的费用和产生的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3、社会折现率:由于本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为公益性项目,因此采用7%折现率。4、计算价格:本次投入物和产出物的计算均采用市场价格代替影子价格。10.4.3费用估算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面的投资估算结果,建设期内项目总投资233.53万元,形成固定资产218万元。2、流动资金:本项目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启动不需流动资金。3、年运行费:本项目年运行费主要考虑用于工程维护的材料费和部分人工费,按总投资的3%计,年运行费为7万元。10.4.4效益分析成果效益计算只考虑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根据上节效益计算结果,当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效益后,每年经济效益可达51.97万元。10.4.5敏感性分析由于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原材料和劳动价格波动、工期延长等因素都会对工程建设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分两种情况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分别为:效益减少10%和投资增加10%。10.4.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97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通过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三项指标对其进行评价。1、投资和效益正常时当i=7%时,经济评价结果为:经济净现值(ENPV)=97.22万元﹥0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36%﹥7%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36﹥12、效益减少10%时当i=7%时,经济评价结果为:经济净现值(ENPV)=60.36万元﹥0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9.82%﹥7%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2﹥13、投资增加10%时当i=7%时,经济评价结果为:经济净现值(ENPV)=70.09万元﹥0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9.96%﹥7%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3﹥1(具体详见表10-3)从以上计算结果看,各项指标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如果考虑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带来的间接效益,其效益更加可观。表11-3 敏感性分析经济评价结果表序号项目基本方案效益(-10%)投资(+10%)1经济内部收益率(%)11.369.829.962经济净现值(万元)97.2260.3670.093经济效益费用比1.361.221.2397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11.1综合评价平罗县陶乐水土保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是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平罗县陶乐红崖子山生态状况提出来的。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遏制当地的水土流失,改善陶乐红崖子山的生态环境,促进全县各行业的全面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项目区新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72.5km2,最终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0%,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项目施工期为一年,总投资233.53万元;当社会折现率为7%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36%,经济净现值为97.22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6。现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1、社会影响巨大陶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使当地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得到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方面,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设计技术方案可行97
项目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措施的总体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特点和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把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与流域经济发展紧密接合起来,建设思路明确,措施布局合理,主要治理措施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需要。3、经济效益显著该工程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充分考虑了现状、实施后达到的水平、农产品的供需以及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了较为合理的计算参数,通过分析计算,工程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1.36%,经济净现值为97.22万元,工程建设经济可行。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陶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增加该小流域的林草覆盖率,增加降水的拦蓄量和入渗量,减小洪水流量,增加常流水,全面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得当地动植物种类与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干旱、洪水、风沙等自然灾害减轻。11.2结论通过对该项目建设具备的条件、面临的形势、依托的各种措施及产生的预期效益等进行全面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本项目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石嘴山市所确定的城郊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在此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国家、自治区和石嘴山市的整体需要。2、措施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并配合适当的工程措施,体现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形成了完整的防治体系,达到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3、项目投资估算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典型设计为依据,投资估算准确。提出的资金筹措方案符合当地和国家要求,比较合理。4、项目建设工程中,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健全,项目实施完成后,管护措施比较合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当可观,项目建设完全可行。97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技术、社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对此也非常重视,建议应尽快实施。1.2编制目的平罗县陶乐地区97
水土流失面积大,仅靠人工治理已无法满足平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要求。为此,平罗县从实际出发,结合陶乐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封育管护和治沙防治措施,充分依靠和利用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治理成本,大面积改善生态,加快平罗县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平罗县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规划,经平罗县水务局委托石嘴山市水利勘测设计室,对陶乐地区多次实地勘查、研究分析,选定黄河右岸毛乌素沙区作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1.4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封山禁牧的决定》(2)技术规范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GB/T15774—1995③《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④水利部《关于加强封禁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通知》;⑤水利部《关于申报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的通知》;⑥宁夏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方案的通知》;⑦《平罗县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规划报告》。1.5编制过程及结论根据宁夏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方案的通知》及《平罗县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规划》,受平罗县水务局委托,石嘴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于2006年3月9~12日,对项目区进行了周密的勘查规划,认真组织完成了《97
平罗县黄河右岸毛乌素沙区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具备施工条件。项目区经过3年封育治理,封禁面积231.4km2,刺丝围栏长9km,防风治沙造林面积122.38km2,种草138.84km2,其中人工种草20km2,飞播种草118.84km2。项目区采取修复措施后,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实施前的25%提高到8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降低到轻度以下,植被覆盖度由平均20%提高到80%,群众水土保持生态意识普遍增强,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项目区基本情况2.1自然条件2.1.1地理位置、范围项目区位于平罗县黄河右岸,北起红崖子乡下马道沟,南至高仁镇上八顷村,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边缘毛乌素沙漠,西与203省道以东灌区农田相接,涉及5个行政村,面积231.4km2,占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的72%,为平罗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区。2.1.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形复杂,地势高低起伏,由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流动、固定、半固定沙丘遍布项目区,多呈椭圆形,绵延起伏,沙丘高达4~10m。丘间低地盐渍化严重,地下水埋深1.5m左右,个别地方泉水外露,水质较差,如三棵柳水泉子、庙庙湖、喇叭湖、贼湖、高仁镇泉子湾以东等。主要植被以白刺为主,覆盖度15~25%,分为低、中覆盖度草地;土壤侵蚀模数2000—5000T/km2,为全县水土流失中度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面蚀、沟蚀为主。(1)低覆盖度草地分布范围:灌区以东毛乌素沙漠边缘和鄂尔多斯台地,总面积为177.2km2。主要特点:半固定沙丘,地势东高西低,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97
mm以下,蒸发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年份,植被种类出现多样性,干旱年份植被种类单一。本区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水土流失强度为中轻度,形成大量的沙丘,分布有沙生耐旱植被。(2)中覆盖度草地分布范围:灌区以东的草原区和鄂尔多斯台地,面积为54.2km2。主要特点: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mm以下,蒸发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原生植被种类多样,从区域的地貌类型分析,该区属高阶地和台地区域,毛乌素沙漠在台地边缘分布。本区的水土流失除暴雨造成一定的水力侵蚀而外,其余均为风力侵蚀,水土流失强度在中轻度或其以下。水土流失主要原因:区域距居民点较近,人为超载放牧影响大。2.1.3水文、气象(1)降水:项目区年降雨量变幅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189.9mm,最高308.2mm,最低77.6mm。年内降雨集中在7~9月,8月份降雨最多,约占全年降雨量的30.8%。(2)温度与光热资源:项目区年均气温8.1℃,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10.1℃,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3.7℃,气温日较差12.5~16.1℃,大于等于10℃积温3303.0℃,年均日照时数为3186.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5.6千卡/cm2,无霜期为139天。年均风速为3.2~3.3m/s,年均沙暴日数达19天,4~5月间风速最大,平均风速大于10m/s的风速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约占相同风速次数的64%。项目区干燥度为4.8,属半干旱荒漠气候区。(3)水资源:项目区年降水总量为69万m3,地下水资源丰富。黄河过境水为315亿m3/年,边缘耕地为扬黄灌溉。近几年来,通过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项目区水利条件。97
2.1.4土壤项目区土壤主要为沙质土、松盐土,有部分白僵土;湖泊洼地土壤为次生盐渍土,矿化度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0%~90%之间,20-40cm的土壤酸碱度在8~9之间,最高达10.11以上。2.1.5植物资源项目区主要植被以白刺为主,还有芨芨草、宁条、沙蒿、花棒、柴胡、旱芦草、刺蓬、甘草、红柳、苦豆子、蒲公英等草本植物。项目区内天然灌木树种有榛子、黑刺、柠条等,人工林木树种为沙树、柳树。项目区植被为15~25%,构成较好的植物群落。植被逢雨生长较好,可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2.2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评价2.2.1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31.4km2,其中林地19.2km2,占总面积8.3%;荒漠面积152.03km2,占总面积65.7%;草地29.35km2,占总面积12.7%;湖泊湿地2.5km2,占1%,难利用地6.94km2,占总面积3%;非生产用地(居民点、道路等)21.38km2,占9.3%。2.2.2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分析项目区为陶乐扬黄灌区边缘,是平罗县水土保持治理保护区、《平罗县“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生态旅游区,也是水资源涵蓄区,人口密度34人/km2,人口稀少,人的活动程度低,植被覆盖率仅为15~25%,生态治理现状与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及沙漠绿洲生态旅游业目标具有一定差距。97
水土保持及土地资源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生态自我恢复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发展的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原则;国家、地方、集体相结合的原则。水土保持土地结构调整措施为:退耕还林草,改良优化现有林草资源,建立围栏、封禁管护,恢复植被,进行生态自我修复;加强项目区道路及护林点建设,提高管护技术水平。2.3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涉及1镇2乡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1720户,农业人口7856人,人均土地面积2.9公顷,人均耕地5亩。有宜林荒地7万余亩,天然草场是当地发展牧业的辅助草场,但由于靠近项目区的农庄群众入秋放牧,造成植被破坏严重,加重了风蚀沙化程度。项目区2005年社会经济总产值588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064万元,林业产值2003万元,牧业产值550万元,工副业产值272万元。人均纯收入2656元。贯穿于项目区的203省道长56km,乡通村、村通村道路畅通。项目区农户自来水供给率为70%。110kva供电线路、农网线路完备。2.4水土流失与治理现状2.4.1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面积231.4km2,占总面积72%。土壤侵蚀模数为2000—5000T/km2,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呈现为风蚀,水土流失程度属中度。项目区为半干旱荒漠区,对人和自然引起的扰动十分敏感。多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超载放牧,滥垦、滥采、滥挖等破坏,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致使植被退化严重,蓄水能力差,破坏了项目区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在风力的作用下,以悬浮、流动、跳跃、飘扬四种形式搬运堆积,形成沙垄、小沙丘,广泛分布在各种面上,使97
牧草繁衍能力减弱,品种单一,草质低劣,可利用率低,牧业生产发展呈下滑局面。由于土地沙漠化的影响,造成地域性小气候,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保护程度低,在风力的作用下,农田表层土壤细粒和营养物质被吹走,降低土壤肥力。据农业部门的调查,耕地上每年表土层被风吹走0.5~1cm,则每亩地将损失表土9324公斤,有机质160斤,氮9斤,相当于尿素19斤磷素12.38斤。同时沙化形成沙丘,压埋草场,农田沟渠路缩小了土地利用面积,直接影响着威胁着生态环境及人们的生活环境,严重阻碍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非常重视,带领广大群众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治理工作,积极争取各种资金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进行水土保持治理,但因资金、技术方面的原因,恶劣的自然条件得不到根本有效改善。2.4.2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内现有林地面积19.2km2,草地面积29.35km2,荒漠面积152.03km2,林草覆盖率15~25%。建有水源机井3眼,扬水站1座。工程项目区已被划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平罗县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有专职监督人员5名。县人民政府批准和颁布了“平罗县实施水土保持法细则”、“平罗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职责”、和“平罗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羊只放牧实行圈养的通知”等一系列保护和治理规定。3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97
以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和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植被覆盖率,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封育管护、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措施,小治理、大封育,小开发、大保护,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把项目区建成平罗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加快大面积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平罗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3.2项目建设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封为主,封禁结合;以改促封、以建促封、以调促封;以人为本,依法管护;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4建设目标、任务与实施年限4.1建设目标(1)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8%,土壤侵蚀降低到轻度以下。(2)通过项目实施,封禁面积231.4km2,刺丝围栏长9km,治沙造林122.38km2,种草138.84km2,新增治理面积151.4km2。项目区自然植被覆盖度由平均20%增加到80%;引导农民建造标准养殖棚80座,使养殖模式由放牧转向圈养,减轻项目区生态压力。(3)加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治理宣传教育,建立一套有效的乡规民约、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建立监督和管护队伍,提高当地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遏制,达到生态环境良好,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目标。4、加强荒地荒沙开发项目监管,确保水土保持方案与措施落到实处。4.2建设任务(1)管护任务在项目区设立管护机构,建设管理房3座,组建封禁区林草管护员6名,建立封禁区乡规民约、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加强封禁区的管护、执法监督与宣传。(2)抚育管理措施任务97
加强病虫害防治、林草培育,采取水土保持生物治理措施,项目内水土流失得到根治。(3)封禁任务靠近项目区的村庄居民点进口处设置围栏,防止人畜进入封禁区。新建工程围栏长9km;在村庄通项目区路口及明显位置树立标志碑3个;在横穿生态修复区的203省道首端建1座大型公告牌。(4)水土保持造林种草任务完成水土保持治沙造林面积122.38km2,栽植乔木7.3万株,栽植灌木3084万株;飞播植草118.84km2,人工种植优质牧草20km2,其中在东沙~泉子湾种植甘草、柴胡等生态名贵中药材3.53km2。增加沙区植被,使沙漠尽快绿起来;将一些不宜耕种的荒地及低产地,全部实施还林还草。(5)大力推广桔杆养羊示范项目和生态温棚工程建设,建造标准养殖棚80座,促进生态良性循环。(6)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及对外开放力度,加强湖泊湿地保护,通过平罗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水招商,以沙招商,全面推进庙庙湖、贼湖、拉巴湖沙漠生态湿地及绿洲旅游区建设,使区域生态环境开始进入良性循环轨道。(7)监测措施任务项目区内设立监测点3个,针对项目区防治封禁目标进行全方位和有重点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林草植被的生长状况、蓄水保土效益、小区域气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4.3建设年限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即2006—2008年。97
5生态修复措施技术设计5.1封禁方式项目区干旱少雨,人口分布稀少,植被较稀疏,面积较小,具备较好的生态自我恢复基础。规划将项目区列为全年封禁区,生态修复采取自我恢复和人工补植相结合,使植被较快较好恢复。在全年全封闭期间,禁止放牧、采挖、割草和其它一切不利于植被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监督和预防乱挖、乱堆、滥采、乱垦等生产建设活动,防止破坏和影响项目区生态平衡的行为。5.2生态修复措施技术设计5.2.1法规政策措施(1)封禁法规与政策平罗县人民政府已批准出台了《平罗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职责》、《平罗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暂行办法》、《平罗县水土保持违法行为举报及查处制度》、《平罗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法》。这些管护制度可以保障项目区封禁的实施,平罗县农牧局草原站、林业局林业派出所、水务局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各负其责,可确保各项管护制度的落实和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实施条例》等有关要求,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和特点,还需制定以下管理办法及管护条例。①平罗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封禁区范围公告(县政府发布);②项目区水土保持封禁治理保护条例(县水务局制定);③项目区水土保持封禁治理乡规民约(乡政府制定);④项目区水土保持封禁治理管理办法(县水务局制定);⑤项目区水土保持封禁治理管理人员职责(乡政府制定);97
⑥项目区水土保持封禁治理监督检查奖罚制度(县水务局制定)。(2)、乡规民约①项目区于2006年5月1日起实施全封禁保护治理,在高仁镇、陶乐镇政府的配合下,县水务局与乡、村、自然村制定乡规民约,加强管护。②项目区实行专人管护,管护人员有权对管护区内的人为开垦、放牧进行制止,并有权对毁林、毁草、开垦等破坏行为进行罚款。③管护人员由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组织群众选举,聘任责任心强的人担任,发给管护人员聘用证书,签定责任书,按月支付看护工资。群众有权对管护人员监督,对不称职的管护人员进行辞退。④项目区群众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办事,敢于与毁林、毁草、开荒等不良行为作斗争,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5.2.2监督管护(1)落实责任平罗县委、政府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列入全县《十一五规划》,水务、林业、农业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均要把水土保持列入常规工作开展实施。县水务局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日常工作抓紧、抓实,加大监测、监督检查力度,并定时向县政府汇报。(2)建立制度县委、政府要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行考核制度,有关部门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在实行考核制度的同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陶乐镇、高仁乡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实行责任制度和奖罚制度,项目村要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行严格的管护制度。97
5.2.3抚育管护(1)管护队伍的建立平罗县水务局1995年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共有专职监督人员5名,有固定办公室及办公设备。今后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方面将加强培训,工作走向科学化、正规化、日常化的监督管理轨道,方案编制、审批、费用收缴和案件处理、工程组织实施等日常化监督工作方面,要做到手续齐全,执法文书规范,执法制度健全,建立整套执法体系。同时在在水土保持生态预防监督方面要进行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的宣传,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切实将项目区封禁管护要求落到实处。在封禁区内设立封禁管理点3个,封禁区内的每个管理点设立管护人员2名,共计6名管理人员。项目乡也要组成管护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长担任,管护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2)管护内容封育地专人看护、管理,维修围栏;人工栽植的树木要适时整形修剪,新植林草加强管护,确保出苗率;进行病虫害、鼠害及火灾巡防。(3)后期管护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将项目区管理交付到乡政府,再由乡政府进行管护。5.2.4宣传教育(1)由项目区所在乡镇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召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动员大会,每年4场。参加人员为项目成员单位;项目乡镇项目责任人、技术人员;项目行政村、自然村负责人及群众代表;种草养殖培训,每年300人次左右,参加人员为项目成员单位、乡镇项目责任人、技术人员,项目行政村、自然村负责人及部分村民。97
(2)印刷、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及其实施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中有关条款,《平罗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乡规民约》等内容的法律法规宣传册8100册(份)。通过宣传教育,使项目区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达到全民共同关心、支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5.2.5修复工程措施技术设计采取工程措施新建围栏、公告牌、标志碑、管理房,阻挡和禁止人畜进入封禁区。对于退耕农田或自然恢复能力不足的局部间隙地块,植树造林,种植优良牧草,增加植被覆盖率。结合当地青贮氨化,指导农民建立标准养殖棚,引导圈养,促进生态修复工程顺利进行。5.2.5.1牧草补植、补播(1)必要性在项目区靠近村庄的地段,放牧破坏,造成草皮严重损伤,在此实施人工种草;项目区植被稀疏的低覆盖度沙区,实施飞播种草,改良草种。三年完成人工补植牧草20km2,飞播种植牧草118.84km2。(2)植草典型设计利用开发出的沙化严重,且土壤肥力差的农田,实行人工种草,沙丘地实施飞播种草。种苗规格:草种主要以花棒、杨柴、沙蒿为主。苗高30cm,侧根发达,为本县或本地区就地种苗,同类土壤类型种苗优先。5.2.5.2造林治沙根据项目区风沙危害严重的特点,治沙造林以防护林为主,防风固沙林、灌木林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多林种、生物学稳定、生态经济高效的水土保持造林体系。97
项目区规划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22.38km2,其中栽植乔木7.3万株,灌木2240万株。项目实施后,林地面积由现在的19.2km2增加到122.38km2,人均林地面积将由现在的0.24hm2增加到1.56hm2。(1)、风沙防护林设计风沙防护林主要以农田与沙漠边缘一带为主,宽副造林,农田边缘由西向东向沙漠推进;田边、地埂、渠系及生产道路两旁形成网状结构,尽可能把风力侵蚀和风沙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保护农田、农作物,促进农业生产的增产、丰收。防风治沙造林面积122.38km2。根据项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乡土的杨树、沙枣树、沙柳、柠条等,在春季和秋季植树期间,采用坑状和穴状种植。①林带方向:由于项目区西北风盛行,主林带垂直于西北方向,副林带垂直于主林带,但考虑农田的完整性,在实际操作中,主林带与西北风可以在一定的偏角,但偏角不超过30度。②林带宽度:林带间距决定于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一般杨树高8米,林带宽定为200米,中间为副林带。③林种配置:林种配置采用稀疏结构,主林带以乔木为主,副林带以灌木为主。④整地与栽植:整地结合修路、修渠、挖沟同步进行,栽植主林带挖穴状整地(0.8×0.8×0.6m),副林带采用块状整地。⑤抚育管护:发现缺苗死苗应及时补苗,生长季节要及时松土除草,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根据土壤墒性适时浇水。97
项目栽植方式树种苗木规格(株cm)植树规格(m.株/km2)备注苗龄苗高地径株行距苗木量主林带行间混交新疆杨23503.22×31200杆插苗柳树222502×31700杆插苗沙枣21400.82×31700杆插苗副林带行间混交柠条1×1(3-5)4500杆插苗沙柳1×1(3-5)4500杆插苗沙棘2300.31×1(3-5)4500杆插苗表5~1防风治沙防护林规格表(补植)(2)、灌木林设计在低覆盖度的固定沙丘、中覆盖度的半固定沙丘、沙带,根据立地条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栽植灌木林,面积54.2km2。①灌木林密度:1334株/亩,株距0.5m,行距0.5m,采用带状造林,种植1m,间隔2m。②造林方式:采用综合混交的方式,树种选择柠条与沙柳,各占50%。整地采用穴状,随造林随整地。春季采用植苗造林和分植造林,要求采用二级以上苗木,根系完整,基茎粗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分植造林适用于沙柳,随采随插,插条为2年生健壮枝条。③抚育管理:新造林实行封育,禁止放牧及其它不利幼林生长的破坏性活动。补植根据树种要求进行补植,同时加强病虫害、鼠、兔害的防治。5.2.5.3工程围栏设计⑴条件:在封禁区内,两侧人畜出入要道口和村庄路口等处,难以用其它办法设置障碍时用刺丝围栏。共计刺丝网围栏全长9km。⑵规格:砼桩柱长2m,截面积10×10cm,埋入土下0.5m,外露高1.5m,桩间隔6m,铁丝4行,间距30cm。⑶97
典型设计见图001,位置见附图《项目区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布局图》。5.2.5.4工程建设标志碑设计在项目区封禁区内,村庄、公路、群众聚集地、交通要道口、旅游开发点等醒目的地方,设立工程建设标志碑,共计3座。⑴、条件:封禁区醒目的地方⑵、规格:碑体长2.2m,底座宽0.48m,高0.5m,主碑宽0.48m,高1.2m,主体为砖砌,水泥沙浆抹面,碑文直接写在上面,字体为楷书。正面:平罗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平罗县人民政府年月日立背面:封禁建设内容①封禁地点;②封禁面积;③封禁时间;④封禁方式;⑤封禁树种;⑥封禁单位;⑦实施单位:平罗县水务局⑶、典型设计见图002,位置见附图《项目区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布局图》。5.2.5.5大型公告牌设计在纵穿生态修复区的203省道首端建1座大型公告牌,碑文与标志碑相同。典型设计见图003,位置图见附图《项目区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布局图》。5.2.5.6封禁管护点设计在封禁区内设立封禁管理点3个,封禁区内的每个管理点设立管护人员2名,共计6名封禁管理人员。⑴条件:人畜活动频繁,视野开阔,交通方便,生活方便,向周围各要道等距离的地段。⑵规格:修3间护林房屋,总建筑面积60m2,砖混结构。⑶位置:见附图《项目区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布局图》。97
5.3监测方案5.3.1监测内容(1)林草植被监测封禁期通过样地逐年监测乔木林生长和郁闭度变化;灌木树种、灌木林盖度、高度、灌幅及生物量变化;草地植物种、盖度、高度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系统分析时间序列,监测数据动态变化,评价生态修复效果。(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监测对项目区典型农户和社会生产、生活及经济情况的逐年连续监测,分析评价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3.2监测方法5.3.2.1建立基础档案对封育地块,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分区地块基础档案卡。5.3.2.2植被度监测⑴、监测点布设①按各种立地条件,布设3个监测点。监测点样方大小:乔木林20×20m,灌木林5×5m,草地2×2m。②封禁第一年开始监测,每年一次,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年度监测。⑵、监测方法①林地郁闭度监测用树冠投影法。实测样方内立木投影,求算面积,用投影面积与样方面积之比计算林地郁闭度。②灌木盖度的监测97
线段法:用测绳在植被上方水平拉过,垂直考察株丛在测绳垂直投影的长度,并用尺测量,计算植物总投影长度和测绳长度之比即覆盖度。用此方法应在不同方向取3条线段求其平均值,每条线段100m。投影长度覆盖度=——————×100%测绳长度③草地覆盖度监测针刺法。在样方内选取1m2的小样方,在钢卷尺或样方绳上每隔10cm作一标记,用针在小样方内上下左右间隔10cm的点上(共100点),垂直插入,针与草接触即算1次“有”,否则算“无”,接触总次数与100之比为草地盖度。覆盖度=(“有”数/总数)×100%④乔、灌、草混合体系覆盖度监测分别测定乔、灌、草的郁闭度与盖度,三者之和减去乔灌草相互间重叠部分,为覆盖度。5.3.3植被类型及生长量监测植被类型与生长量监测在盖度监测小区中进行,每年一次,秋季落叶前完成监测工作。(1)木林在样方内对乔木林树种组成、分树种测定株数、树高、胸径。(2)灌木林在样方内对灌木树种、数量及生长情况进行测量,分树种进行。生长情况对高谋径、灌幅及生物量进行测量,生物量选标准株进行测定。(3)草地97
测量样方(2×20m)内草的高度,对样方内的草进行收割称重,测定样方年草地生物量变化。5.3.4雨量观测在项目区贼湖设一个雨量监测点,布设雨量筒及自记雨量计。5.3.5动物监测对封育区内禽类、鼠类、昆虫类动物种群进行监测,采取随时调查方法,将动物种类填写在地块登记卡上。5.3.6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监测采取统计与典型农户相结合的方法,在每年年末进行。典型农户本项目区要求6户,按综合调查内容分好、中、差三种设置。5.4监测表格表5-1平罗县生态修复工程封禁地块基础登记卡编号:____________乡__________村________(小地名)地块号:___________权属海拔高度(m)面积(hm2)地形:坡向坡位坡度地面植被:乔木林树种郁闭度%灌木林树种郁闭度%草草种郁闭度_%动物种类:97
管护人_______调查人______调查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表5-2平罗县生态修复工程植被盖度监测记录表小班号小流域乡村小地名面积(km2)监测内容样方位置样方面积(m2)监测时间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年月日123平均林地郁闭度草地盖度灌木林盖度乔灌草混合体系覆97
盖度监测人___________填表人_____________校核人____________表5-3平罗县生态修复工程植被生长情况监测记录表编号_______小班号小流域乡村小地名面积(km2)监测内容样方位置树种株数(株)监测时间监测结果(%)年月日树高胸径乔木林监测内容样方位置树种株数(株)监测时间监测结果(%)年月日树高(cm)地径(cm)灌幅(cm)生物量(kg)灌木林监测内容样方位置监测时间监测结果年月日高度(cm)生物量(kg)草地97
监测人___________填表人_____________校核人____________97
户口代号户主姓名人口农作物生产经济纯收入居民纯收入农业生产活动项数(项)家庭年末生活性消费支出(元)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元)家庭生活性固定资产支出(元)粮食经济作物农业非农业合计(元)人均(元)国家税收(元)集体提留(元)总计(元)人均(元)总产(kg)人均(kg)总产(kg)人均(kg)总计(元)人均(元)总计(元)人均(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平均表5-4平罗县生态修复项目区农户监测成果表监测人:监测时间:年月日监测人负责人:23
监测内容逐年变化情况2006年2007年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总面积数量hm2比例%耕地面积hm2占总%果园面积hm2占总%林地面积hm2占总%牧草地面积hm2占总%荒地面积hm2占总%其它面积hm2占总%产业经济结构农村总产值数量万元比例%农业产值万元占总%林业产值万元占总%果业产值万元占总%牧业产值万元占总%副业产值万元占总%第三产业产值万元占总%占总%其它面积hm2占总%表5-5平罗县生态修复项目区经济社会情况监测成果表23
6年度实施计划项目建设任务计划3年完成,即2006--2008年。2006年全面展开封禁,封禁面积231.4km2。建设工程围栏9km,建设管理房3座,工程建设碑3座,监测点3个;培训农民300人次;种植牧草36.9km2;防风治沙造林41.9km2,其中栽植乔木2.51万株,栽植柠条、沙柳766.9万株(含固沙林及灌木林);建标准养殖棚35座;发放《水土保持法》、《项目区封禁管护条例》等法规制度2700册(份),召开动员大会4场。2007年全培训农民300人次;人工种草15km2;飞播种草42.5km2;防风治沙造林43.88km2,其中栽植乔木2.63万株,栽植柠条、沙柳803万株(含固沙林及灌木林);建标准养殖棚25座;发放《水土保持法》、《项目区封禁管护条例》等法规制度2700册(份),召开动员大会4场。2008年培训农民300人次;人工种草5km2,飞播种草39.44km2,防风治沙造林36.6km2,其中栽植乔木2.2万株,灌木670万株;发放宣传法规制度2700册(份),召开动员大会4场。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7.1投资概算7.1.1投资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7.1.1.1编制原则资金筹措采取“国家、地方、群众多渠道投资”方式。争取国家专项投资,地方资金筹措整合水保、林业、农业等项目资金,群众以投工投劳为主。7.1.1.1编制依据4
(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文件)水总〔2003〕67号;(2)《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3)不足部分用《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黄委会)、《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概算定额》(黄委会)补充。(4)主要材料价格按2005年第四季度的宁夏市场价格计算取费。7.1.2基础价格确定(1)人工预算单价:项目区属十一类地区,人工预算单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中确定的人工预算单价标准,工程措施取每工时1.8元,生物措施取每工时1.5元。(2)材料预算单价:项目建设材料购买单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确定,另外考虑材料运输、保管等费用,根据购买单价和运输管理费用确定各种材料的预算单价。详见表6。7.1.3工程单价组成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2003)67号,水利部:工程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组成。工程直接费包括基本直接费、其它直接费两部分。①基本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②其它直接费:按直接费的1%取。③间接费:按直接费的4%取。④企业利润:按直接费和间接费的2%取;⑤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的3.22%取;7.1.4工程单价4
本项目涉及各项措施单价确定如下:(1)、工程围栏(刺丝围栏):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100米封禁围栏造价,算得100延米刺丝围栏造价为579.05元。(2)、标志碑:采用砖混结构,计算出单个工程量后,即算得单座碑费用为325.25元。(3)、管护房:每个管护点建20m2管理房(砖混木结构),根据当地同等建筑得:每平方米单价为750元,即算得单座管理房费用为15000元。(4)、大型公告牌1206.52元/座(见大型公告牌单价计算表)(5)、标准养殖棚:根据当地同等建筑得:单座养殖费用为2000.0元。7.1.5费用构成7.1.5.1工程措施费①标志碑费用:3座宣传碑投资995.07元。②大型公告牌:两座大型公告牌投资1078元。③管护房:3座管理房投资45000元。④养殖棚:80座养殖棚投资160000元。⑤设备及安装费:167400元。⑥监测及管护费:聘任管护人员6名,三年管护及监测费213900元。⑦法制系建设费:20000元。⑧法规制度宣传费:根据实际情况单列,共计72600元。详见分部工程预算表。7.1.5.2林草措施费4
①水土保持造林:种植新疆杨2.35万株,沙枣树4.99万株;柠条、沙柳2240万株,需投资250.16万元(不含种苗费)。②种草:共种植花棒、杨柴、沙蒿优质牧草138.84km2,需投资100.32万元(不含种籽费)。③杨树、沙枣树苗木费14.4万元;柠条、沙柳种子费:336.06万元;草籽费:366.5万元。7.1.5.3.封育治理措施刺丝围栏:共长9km,共需投资5.21万元。7.1.5.4、独立费用(1)建设管理①项目经常费按1-3部分之和的1.6%计;②技术支持培训费按1-3部分之和的0.8%计;(2)工程建设监理费按1-3部分之和的2%计;(3)科研勘测设计费;①科学实验研究费②勘测设计费按1-3部分之和的3.3%;(4)征地及淹没补偿费(5)水土流失监测费按1-3部分之和的0.6%计;(6)工程质量监督费按1-3部分之和的0.28%计;(详细计算见独立费用表)7.1.5.5临时工程费:本项目不计临时工程。7.1.5.6预备费:以建筑工程费、封育治理工程费、独立费用之和的3%计取。7.1.6投资概算4
(1)、工程措施费:包括公告牌、标志碑、管理房建设、设备购置费、养殖棚、管护费、监测费、宣传费等费用,共计68.11万元。(2)、封育治理措施:包括刺丝围栏建设、草木补植和树苗、草籽费,共计1072.69万元。(3)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工程监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流失监测费、工程质量监督费等费用,共计97.88万元。基本预备费:本项目基本预备费为37.16万元。7.2投资筹措方案总概算投资1275.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76.56万元,县、乡配套285.2万元,群众自筹114.08万元,详见总投资概算表。7.3分年度投资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及安排,2006年需投资470.78万元;2007年需投资444.33万元;2008年需投资360.73万元。计算详见分年度概算表。治理措施投入定额表(hm2)项目单位工程量(m3)苗木量或种子(株)投工(工日)投资(元)备注农田hm215753154725乔木林hm2133222203007608灌木林hm23902.560940经果林hm275067515049504.5元/株人工种草hm218022.530765沙障草方格hm212034001292955封育改良hm2607.512550防洪堤Km160003200124800农渠口座4.74681375斗渠口座12.28816182支渠衬砌m0.36.5103.19U型衬砌泵站座294600苗圃hm245004
8组织管理8.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该项目主管部门为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建设单位为平罗县水务局,下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水务、财政、农业、林业、畜牧和项目乡为成员单位,具体由县水务局水土保站直接负责项目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与林业局林业派出所、草原站共同组成执法队伍现场监督、检查,加强管护力度。在实施过程中,实行目标责任制。上下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做到一级促一级,措施得力。8.2组织管理措施(10、全面推行项目工程建设“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制。县长为项目实施法人,水务局为项目实施管理单位。(2)、建立健全责任制,县政府与相关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措施,制定考核和奖罚制度,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要求实施,确保工程质量。项目所在乡镇要尽力协作,为项目实施提供地块、劳力等保障措施;加强与项目实施单位的联系工作。(3)、加强管护,县水务局水保站与相关乡镇、乡镇与村及管护员均要签订管护责任书,巩固项目治理成果,确保工程发挥效益。(4)、实施管理机构(框图)4
项目法人施工工程部监理部技术服务部后勤部多个项目经理部监理组水利组林业组牧业组农业组财务组协调组项目经理质检组材料组技术组8.3政策保障(1)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土地承包政策。(2)制定有关规定措施,让承包拍卖治理者,享有充分自主权利,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并按统一规划履行法律义务。(3)继续贯彻“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允许子女继承”的政策。(4)对于承包治理或管护大户(面积在10km2以上),国家给予项目、资金、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8.4资金管理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按期完成,县水务局设立专帐,加强资金管理,实行报帐制度,严禁挪用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资金足额用于工程建设。8.5质量管理平罗县水务局项目主管领导为项目质量领导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因建设单位自身工作造成重大质量事故,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的领导责任。4
项目实行合同制。项目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签定合同,明确工程质量要求和各自的责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确保工程质量。8.6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合同制管理。施工单位确定后,应及时组建工程施工指挥部,负责施工、技术、质量和设备管理。(1)明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建立质量自控、检验体系,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和安全事故处理办法。(2)合理安排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场地的布设、施工放线和施工计划等,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3)严格把握工程进度,做好建设信息管理,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联系制度和基建统计报表。(4)按规定做好工程验收准备,包括设计文件、图纸、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竣工资料。9效益分析9.1基础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建立工程围栏长9km,封禁面积231.4km2,种植水土保持治沙乔灌混交林122.38km2,灌木林54.2km2,种草138.84km2,项目区治理累计面积204.51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8%。项目区封禁后,植被覆盖率由实施前的20%上升到80%。植被率的提高,林木郁闭度、草木盖度相应显著增加,经树冠截留、地表草阻拦、地表枯枝落叶层的厚度增加及阻拦蓄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径流,延长了洪水历时。9.2生态效益分析4
项目区采取封禁措施后,封禁区内植被显著增加,封禁区内空气水汽含量增加,气温较区外其它地区低,温差变小,形成了典型的绿色“湿岛”效应,有利于生态保护区生态条件的恢复。由于绿色“湿岛”的效应,该区域内降水量增加,气温下降,减少了“干热风”天气,有利于作物生长。由于对洪峰、洪量的削减和泥沙拦截作用,变大洪水短历时地表径流为溪水长流长的历时径流,增加了地表涵蓄水量。由于植被增加,将形成新的生态“食物链”,有利于动物种类,数量的增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9.3社会效益分析封禁治理,涵养水源,有利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封禁区植被增加,项目区域内发展圈养,畜牧业变粗放性放牧经营向科学化精细经营转变,有利于调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区采取封禁治理,起到了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经过试点推广,对今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4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血管药物支架及输送系统生产线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现代烟草农业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0000吨食品级石蜡、微晶蜡、药用级凡士林、工业润滑油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45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文化遗址再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文化遗址再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游泳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校厕所公厕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 市政务中心项目可行性服务研究报告
- 污水处理及烟尘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流转换干货干货商贸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屠宰加工3000吨清真牛羊肉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有机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报告
- 油库隐患整改及达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循环经济工程煤矸石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现代医药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0000吨食品级石蜡、微晶蜡、药用级凡士林、工业润滑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5000吨出口法兰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