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8.00 KB
- 2022-04-29 14:03: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省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1.1.2主管单位X省农业厅1.1.3建设单位X市植物保护站1.1.4建设地点与建设规模1.1.4.1建设地点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建设地点涉及三个地方,一是检测检验体系与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在X市城区西湖大道以北、汉云路以东,涵闸河以南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新建检验检测楼903.3平方米;新建应急防治药品和施药器械库309.6平方米。二是标准化病虫观测场建设,在X市刁东棉花原种场长兴埔村建设标准化病虫观测场1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1000亩。三是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建设,在仙女山办事处、马口镇、脉旺镇、分水镇、城隍镇、新河镇、庙头镇、杨林沟镇、回龙镇、田二河镇、沉湖镇、刘家隔镇、新堰镇、南河乡、韩集乡等乡镇配套建设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15个。1.1.4.2建设规模-41-
第一章总论新建检验检测用房903.3平方米,应急防治药品仓库309.6平方米,建设标准化病虫观测场10亩,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1000亩,配套建设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15个,购置仪器设备776台套。1.1.5建设年限建设期2年。1.1.6建设目标项目建设成后,能够为全市农民、农业企业及时、准确、高效的提供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信息、防控技术和方法等;为农业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全面汇总资料;增强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提高农业有害生物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能力。1.1.7技术方案以应用先进科技为核心,以配置先进设备为手段,以加强技术推广为依托,以实现有害生物测报规范化、预报可视化、防治无害化、检疫标准化、控制区域化、管理安全化,提高植保整体水平为目标。建设检测测检验楼,配套建设15个病虫观测与防控技术指导点,同时配备先进的监测检验仪器及信息处理设备,建立病虫灾害快速诊断处置系统、植保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与技术培训系统;提高有害生物信息和防控技术的传递网络化,服务可视化的能力;加强外来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提高防范、封锁、扑灭和控制外来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能力;加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和化学农药的残留监测,为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和筛选合理的农药和施药器械提供依据,为制定无害化防治技术方案以及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监控提供依据;加强对农民的植保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提高农民的防病治虫能力。建设标准化病虫观测场,配备先进观测和数据采集设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系统观-41-
第一章总论测和发生规律的系统研究,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能力。配备应急防治农药械,组建病虫防治专业服务队,提高对突发性、暴发性、迁飞性和流行性的农业有害生物开展快速反应和应急防治能力。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推广病虫灾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新技术。重点开展水田作物、旱地作物、果特作物病虫害防治新药剂、新器械、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展示;开展物种多样性、品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等生物生态防治技术和灯光诱杀、性诱剂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不断提高病虫灾害的绿色防控水平和能力,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迅速提升。1.1.8组织管理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X市人民政府成立植保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农业局等单位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市农业局,市农业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计划执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项目执行过程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1.1.9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2年,前7个月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第7~8个月完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工作,第9~12个月开始土建建设完成标准病虫观测场、综合防控试验示范区建设,第13~18月完成检验检测大楼建设工程,第18~23个月完成设备购置,同期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工作,第24个月组织开展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1.1.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10.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03.2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36.26万元,田间工程费84.99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242.01万元,其他费用40万元,-41-
第一章总论分别占总投资的27.08%、16.89%、48.09%、7.95%。1.1.10.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03.2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416万元,地方配套87.26万元。1.1.11运行费用项目建成后,年运行成本20万元,其中:监测检验费用8万元、观测场运行管理费2万元、应急防治设备维护费1万元、应急指挥车费用3万元、信息处理网络运行维护费2万元、培训费2万元、其它费用2万元。项目运行费用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专项经费解决。1.1.12效益分析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控制是一项减灾防灾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该项目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和防控水平,提高植保部门为三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防控病虫灾害的水平和能力,为农民带来巨大的收益,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质量安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建成后,直接服务X市28个乡、镇(场)的所有耕地面积共计97万亩和全市68.5万农民提供植保技术服务,同时辐射周边的天门、仙桃、京山、应城、云梦、武汉等市(县),耕地面积近100万亩;通过提高病虫预测准确率,提高防治效果,每年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建设,将有力推广农业有害生物无害化、标准化防治技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主要农作物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7.5%,每年减少农药施用量61.25吨,对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平衡,从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显著。-41-
第一章总论1.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一)表一: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1建设规模与内容1.1建安工程平方米1212.91.1.1检验检测楼平方米903.31.1.2应急防治药品和施药器械库平方米309.61.2田间工程1.2.1标准化病虫观测场亩101.2.1.1温室平方米113.061.2.1.2网室平方米74.141.2.1.3硬化水渠米1601.2.1.4通村道路米11501.2.1.5通透围栏米3501.2.1.6简易机井口11.2.1.7供电线路米8001.2.1.8简易工具及其他用房平方米501.2.2绿色防控示范区亩10001.2.2.1机耕路米32001.2.2.2渠道疏洗米48001.3仪器设备台(套)7761.3.1观测及信息处理设备台(套)1151.3.2检验检测设备台(套)221.3.3其它专用设备台(套6392功能2.1提高测报准确率%52.2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102.3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2.4挽回粮食损失降低病虫危害损失率%23总投资万元503.263.1建安工程万元136.263.2田间工程万元84.993.3仪器设备万元242.013.4其他万元404资金来源4.1中央投资万元4164.2地方配套万元87.265效益5.1节约成本万元4805.2挽回经济损失万元31986建设期限年2-41-
第一章总论1.2结论与建议1.2.1综合评价建设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是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是发展优势农作物,提高新时期农业防灾减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2.2结论X市植物保护站作为建设单位,具备人才、基础设施和必备的仪器设备等优势,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植保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应用能力。通过实施项目建设,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改善植保工作条件,提高植保工作水平,将有利于大幅度提高X市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控制能力。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项目是切实可行的。1.2.3问题与建议目前,X市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现有的检验检测手段及设备落后,对新形势下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发生趋势、发生区域、危害程度等,不能做到精确定位;二是田间调查方式落后,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难于预警与控制。-41-
第一章总论多年来一直沿袭眼看手拨的原始调查方法,技术含量低,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难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三是室外观测场所不规范,室外田间观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的老传统,利用农民的农田进行病虫发生动态系统观测,承包人在作物安排、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自主决策,都极大地影响到病虫在自然条件下实际发生情况的真实记录,间接影响历史资料的可比性;四是对农业有害生物种类研究不够全面,对自然及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些新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尤其是对结构调整后的蔬菜类、瓜果类等作物有害生物研究相对缺乏;五是植保信息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处理、传递等设备及手段滞后,难以满足植保信息上传下达的需要。上述问题,与结构调整后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及植保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极大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植保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抓住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的良好契机,进一步更新设备,改进技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对提高我市植物保护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农业生产安全及农民增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3编制依据1.3.1《关于做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2010年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计[2010]37号)1.3.2《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1.3.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3.4国务院《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1.3.5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1.3.6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1.3.7《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和要求》1.3.8《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农农发[2008]13号1.3.9X省人民政府《X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1.3.10《X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3.11《X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41-
第一章总论1.3.12《X市统计年鉴》(2008)。-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背景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面临着增加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要铸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基石,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新观念,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积极构建支持保护有力、服务快捷高效、监管规范有序的农业支撑体系,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这为我们建设新形式下农业支撑体系指明了方向。从农业部门的职能出发,充分考虑农业支撑体系现状基础,结合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完善、提升和加快建设“七大体系”。这是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重要保证,也是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植物保护是农业防灾减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防治指导、植物检疫、控制扑灭、农药管理、安全用药、技术服务等,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性、强制性、国际性等特点。其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公众健康。加强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对履行好重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植物检疫、综合防治、农药管理等植保公共服务职能,保障我国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减少化学农药污染、维护公众健康、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植物保护工程项目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植物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内涵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2006年4月,农业部召开的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时期植保工作新理念。树立“公共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需要政府组织跨区域的统一监测和防治。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植保工作迫切需要大发展,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新型植保体系的雏形,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点覆盖的县数达50%以上,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机制基本建立,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5%以下,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施药机械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科学用药水平进一步提升,农药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X市是X省的农业大市,是粮棉生产大县(市),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X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气候条件适宜,既是各种农业有害生物的理想越冬场所,也是南北迁飞性害虫、气传性病害的桥梁基地,农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重发频率高,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在X市是常发、重发危险性害虫,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安全。要-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工作,必须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依据农业部《关于做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2010年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指导意见的通知》(发办计[2010]37号)特提出建设本项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日趋复杂,外来有害生物传入机率增大,重大病虫草鼠害大发生频率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逐年加重,加之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日益严重和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不断增强,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建设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和控制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监测和综合治理,不仅是控制当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的局面,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最终目标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2.1项目建设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要求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靠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求不现实,必须立足国内生产,实现粮食自给,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形成农业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植物保护工程是现代农业的支撑之一,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和控制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要求。-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2.2项目建设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选择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确保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X市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17亩左右(水稻67万亩、夏粮38万亩、秋杂粮12万亩),粮食有害生物主要有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其中水稻“两迁”害虫常年重发,发生代次多,预测与防治难度大,多种粮食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X市粮食生产安全。据统计,X市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常年发生面积300万亩次以上,在现有的防控水平下,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0.4万吨以上,实际损失2.9万吨以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植物保护能力,将能显著减少农作物有害生物为害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如果将病虫害为害损失再降低2个百分点,从5%降到3%以内,每年就可再增加粮食产量470万公斤。搞好灾害防控,减灾增产,是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加强植保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2.2.3项目建设是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X市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农作物种类多,耕作方式复杂。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农作物品种及布局在以往的基础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X-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市现有耕地面积97万亩(其中水田59万亩,旱田38万亩),常年农作物复种面积205万亩,其中水稻67万亩、小麦38万亩、秋杂粮12万亩、棉花35万亩、油菜34万亩、蔬菜19万亩。常年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面积400万亩次以上,其中水稻180万亩次、小麦75万亩次、秋杂粮15万亩次、棉花72万亩次、油菜28万亩次、蔬菜30万亩次。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及种植模式的复杂性,尤其是农业结构的大幅调整和农作物种植区域板块化的形成,导致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危害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中等偏重以上发生程度的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发生频率急剧增加。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害虫以前重发频率为每10年重发2年,现在提高到每10年重发4一5年。一些过去次要农业有害生物如水稻稻曲病等逐步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一些新的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相继传入并造成严重危害,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烟粉虱、水花生等。这些增加了X市农业安全生产的风险,也给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通过提升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手段和技术,提高农业有害生物测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及防控的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当务之急。2.2.4项目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几年来,伴随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X市以优质稻为主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在全市农业经济格局中和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份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农产品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国内需求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市场需求日趋优质化、多样化。从国际市场看,国际贸易对农产品的标准化要求越来越严,X市农产品要进入国内乃至国际大市场参与竞争,必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当前,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农药残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并上升为阻碍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大力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提高控制有害生物灾害水平,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及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控制农药污染,对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2.5项目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粮食生产,保障食品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植物保护工作是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其各个环节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外延和行动。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也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减少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是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快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植物保护保障功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防控农作物有害生物危害,提高农产品产出率;通过提高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使用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试验示范、宣传普及植保知识,提高植保科技到户率和农民自主科学决策能力等,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实施植保工程,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2.2.6项目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科技应用率低,农业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农村的生活质量差,从事农业生产的优秀劳动力流失严重,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积极实施国家发展新农村的规划方案,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民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应用率。植物保护项目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技应用的支撑之一。农民防病治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加强植保技术的培训和咨询力度,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和先进仪器设备的的建设,可以大力提高有害生物的防治效率;同时,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采集病虫害的图象和图片,制作成VCD和幻灯片,通过VCD机和移动培训设备对农民开展植保技术的培训和咨询,可以大大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和效果,以达到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的目的。总之,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是提高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客观要求。2.2.7项目建设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补充-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老人、妇女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比例大幅上升,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农业生产正在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转变,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分工更加细化,对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农业发展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型农村能源建设、农村劳动转移培训、病虫害统一机防、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等新情况、新内容逐步显现,与原有的农技推广内容有较大的区别,对农技推广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提出更新的要求。当前,我市农技推广仍然以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和服务手段为主,缺少现代办公设备,信息不灵;缺少专业检测设备,凭经验推广;缺少试验示范基地,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缺少快速交通工具,服务半径较小。普遍反映出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弱化,工作效能较低,推广方式落后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项目建设,配套必需的仪器设备,可以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特别是在农民科技培训、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公益性推广服务场所建设等方面能显著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X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农业生产发达,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反哺农业,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实施植保工程项目,建设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有利于对于解决因农业生产形势变化和农产品贸易带来的一系列植保难题,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2.3.1组织领导得力,政策落实到位植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自X市植物保护站建站50余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植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X省植物保护条例》及《X省农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等有关支持植物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把植物保护工作作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公益性事业,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各乡镇也参照市里的作法,明确分管农业的书记或镇长为植保工作行政主要负责人,从行政上加强对植保工作的领导,安排专人及专项资金全力支持配合植保工作,保证了乡镇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到2010年,X市财政预算年度植保专项经费达7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各乡镇场用于植保工作的专项经费每年不少于60万元。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保证了全市植保工作队伍的稳定、植保技术服务网络的健全和植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维护了植保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2.3.2植保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X市植物保护站现有干部职工12人,其中:-4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6人、高级工1人。站内设病虫测报防治部、植物检疫部、农药管理部、农药残留检测中心、财务部、办公室等机构。主要承担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参谋、督办和指导;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和指导农民安全用药;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与封锁、扑灭、控制;农药质量和登记管理、农药残留监测;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植保技术培训与咨询等业务工作。通过多年努力,已基本摸清了X市主要农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在做到准确预报的前提下,大力推广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技术,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强化生物防治等非化防措施,科学合理地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该站曾多次承担部、省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成果奖。站内专业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全具备承担项目建设和运作的能力。全市植保服务网络健全,已建立起市有植保站、镇有植保专干、村有农民植保技术员的植保服务体系。全市28个乡、镇办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现有技术人员12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1人、农艺师57人,每个乡、镇服务中心配有1名植保专干,全市608个村,村村配有1名农民植保技术员。2.3.3基础设施配套,区位优势明显X市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汉江横穿全境,107、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及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武荆高速公路(武汉至荆门高速)过境X市,国家东西大动脉的沪汉蓉高速铁路中的汉宜铁路(汉口—宜昌)穿越X市,乡村公路建设完备。国内外直拨电话遍布城乡,中国移动网、中国联通网和广播电视网覆盖全市农村,全市行政村通话率达100%,基本实现了传播光纤化、通讯程控化、数据信息化。X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现已全面完成,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相继竣工并发挥作用。这些良好的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信息传递、物资供应、调度指挥和应急防御。-41-
第三章植保服务现状分析及预测第三章植保服务现状分析及预测3.1服务现状和需求X市下辖28个乡、镇(场),现有耕地面积97万亩,其中:水田59万亩,旱田38万亩,常年农作物复种面积225万亩,其中:粮食117万亩(水稻67万亩、夏粮38万亩、秋杂粮12万亩)、棉花28万亩、油菜33万亩、蔬菜35万亩、林果12万亩。长期以来,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威胁着X市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在制约X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众多因素中,农作物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损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X市每年各类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在431万亩次以上,每年造成粮食损失2900万公斤,棉花损失2.8万担,油料损失169万公斤。在诸如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水稻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大发生的年份,造成的损失更加惊人,部分田块甚至颗粒无收。水稻“两迁”害虫是X市主要的水稻害虫,有着突增突涨的特性,暴发期的有效防治时期只有半个月时间,但部分农民由于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喷药保护,结果造成很大损失。少量农户由于信息不通,不懂技术,害怕病虫灾出现,只好有虫打三遍,无虫三遍打,增加了生产投入成本,增大了化学品污染风险。要彻底扭转和改变以上现状,只有建立完善的、权威的、系统化的农业植保网络体系,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正确运用信息植保和数字植保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近几年来,X市植物保护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41-
第三章植保服务现状分析及预测开展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防范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入侵;农药抗性监测、残留监测和指导安全使用;农药质量管理;植保技术培训和咨询等服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全市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自身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仪器设备陈旧老化,造成目前植保服务工作还是处于低水平状态,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范围不够宽。服务、监测和防控农业有害生物的作物种类仍然以粮棉油等大宗作物为主,经济作物则涉及的比较少。二是服务手段不够强。在监测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和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方面手段仍然比较落后,田间调查仍然以目测、手剥、棍拨和盆拍等原始方法为主,室内检测和鉴定开展的比较少,尤其是新出现的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和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室内检测和鉴定,基本上以请教学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检测和鉴定为主。在信息传递方面,现在能通过网络系统以及借助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进行传递,但没有自己的专用网络系统,与气象和水利部门比较起来,差距比较大。在应急防控指挥方面,也只能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统防统治,现代化的应急防控指挥系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方面,由于存在人员、技术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等问题,能够开展监测的化学农药品种不多。在农药质量和残留检验检测方面,可以开展常规的工作,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检验检测仪器缺乏的原因,检验检测能力仍然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三是服务的质量不够高。在服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上,目前的服务质量仍然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标准。随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无公害和优质农产品生产以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着力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些方面都-41-
第三章植保服务现状分析及预测对植保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加强植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应急防控能力,提高防范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能力,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在保障将农作物有害生物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减少化学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污染,才能保证植保服务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3.2服务功能及范围3.2.1服务功能3.2.1.1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主要包括农业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发生趋势预测预报、农业有害生物信息的传递和发布。3.2.1.2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主要包括组织、指导和督办全市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工作,指导全市植保系统组建植保社区服务站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队,并带动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扩大,以提高农业的应急防灾减灾能力。3.2.1.3防范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入侵主要包括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及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封锁、控制和扑灭。3.2.1.4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和化学农药安全使用包括开展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综合治理措施,向农民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和优质的施药器械,培训和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3.2.1.5植保新技术试验研究、示范和推广对新出现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示范进行推广应用。3.2.1.6农药质量管理和残留监测包括市场农药抽检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及农药经销商的上岗培训和监督管理。-41-
第三章植保服务现状分析及预测3.2.1.7植保技术培训与咨询主要包括对全市植保员、植保社区服务组织技术员、植保专业机防队机手和农民进行植保技术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3.2.2服务范围3.2.2.1X市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和预警,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督办检查。3.2.2.2X市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应急防控、防范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入侵、农药质量管理和残留监测等工作的协调和管理。3.3预测分析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植物保护工作是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其各个环节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外延和行动。通过提高植物保护保障功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防控农作物有害生物危害,提高农产品产出率;通过提高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使用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试验示范、宣传普及植保知识,提高植保科技到户率和农民自主科学决策能力等,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因此,实施植保工程,建设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是一项服务三家的惠农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41-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4.1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4.1.1建设单位的名称X市植物保护站。4.1.2建设单位的性质X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4.1.3法人代表的情况法人代表胡望清,男,1965年10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农学学仕学位,高级农艺师。2006年5月通过公开招聘被聘为该站站长,有20多年的基层植保工作经验,长期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工作,曾主持孝感市水稻二化螟抗性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得孝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几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篇,曾多次被评为省先进个人、省优秀测报员、两次被评选为X市市管拔尖人材,两次被评选为X市“十大”科技工作者。他致力于植保事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具备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领导能力。4.2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4.2.1主要业务范围4.2.1.1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主要包括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传递和发布,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为农民当好技术参谋。4.2.1.2-41-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主要包括组织、指导和督办全市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工作,指导组建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队伍,并带动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扩大,以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4.2.1.3防范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入侵。主要包括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疫情普查监测、封锁、控制和扑灭。4.2.1.4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和化学农药安全使用。包括开展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综合治理措施。4.2.1.5植保新技术试验研究、示范和推广。包括对新出现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示范在全市及全省推广应用。4.2.1.6农药质量管理和残留监测。主要包括所辖区域农药质量监管、市场农药抽检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4.2.1.7植保技术培训与咨询。主要包括对植保技术人员及其它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和对农民进行植保技术培训及提供咨询服务。4.2.2业务能力X市植保站具有开展常规的农业有害生物和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验和诊断工作;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疫情普查、监测与控制;指导全市开展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开展农药抗性监测;指导农民科学用经安全用药;开展农药质量和残留检验检测,开展农药市场管理等能力。4.3人员及其构成X市植物保护站现有干部职工1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6人,高级工1人。从事植保工作20年以上的有6人,15年以上的有3人,专业技术人员10人,占总人数的83.3%。学历结构情况:本科生3人,大中专7人。4.4项目建设单位的专业能力X市植物保护站始建于1958年,建站历史52年,是X省有代表性的历史老站。近50年来,X-41-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市植保站长期坚持针对粮、棉、油等优势农产品17种主要病虫害进行系统观测,积累了大量历史技术资料,统计汇总了400多万字的原始调查数据。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先后发表了《X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初探》、《蔬菜烟粉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藕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优质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等论文七篇。在X省植保总站指导下,与先正达公司合作进行了“中稻病虫全程防治技术示范试验”,初步探索出中稻病虫全程防控技术方案。2003年的《水稻二化螟抗性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孝感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被X省人民政府评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孝感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2004年、2006年、2007年受到X市政府表彰。4.5现有的基础设施状况X市植物保护站现有办公室位于X市体育馆路69号农业局院内,拥有办公用房150平米,简单仓库80平米,仪器科研设备22台(套),固定资产达70多万元。4.6资产与财务状况X市植物保护站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收入。2009年全年总收入51.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8.4万元,拨入专款12元,事业收入1.2万元,2009年总付出50.8万元,收支基本平衡。到2009年底,净资产70.8元,财务状况良好。4.7技术依托单位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技术依托单位主要接受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X省植保总站的业务指导,与华中农业大学、X省农科院及孝感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研究。-41-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5.1选址原则与要求5.1.1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便于病虫害测报监测,有利于信息传递与服务。5.1.2标准病虫观测场应建在四周开阔的耕地及病虫害典型区域中,以便病虫观测,以获得准确信息。5.1.3长短期关系协调的原则。既要适应现在,更要放眼未来,实用和发展相结合。通过项目建设,提升我市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应急控制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5.1.4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群众自愿接受。5.2项目选址经多种方案比较,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检验检测楼拟建在X市城区西湖大道以北、汉云路以东,涵闸河以南,面积903.3平方米;应急防治药品和施药器械库309.6平方米。拟建标准化病虫观测场1个(10亩),经比较和分析,拟选建在X市刁东棉花原种场长兴埔大队,主要修建新建温网室、硬化水渠、通村道路、通透围栏、简易机井、供电线路、简易工具及其他用房。拟建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1000亩),经比较和分析,拟选建在X市刁东棉花原种场长兴埔大队,其中核心试验区100亩,主要修建机耕路、渠道疏洗。拟建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15个,分别位于X市仙女山办事处、马口镇、脉旺镇、分水镇、城隍镇、新河镇、庙头镇、杨林沟镇、回龙镇、田二河镇、沉湖镇、刘家隔镇、新堰镇、南河乡、韩集乡等15个乡镇。-41-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5.3建设条件5.3.1区位条件项目土建工程地点位于X市城区西湖大道以北、汉云路以东,涵闸河以南;土建工程位于X市刁东棉花原种场长兴埔大队,川刘公路以西,东距川刘公路700米;道路宽畅,交通便利、均通有交通车。5.3.2水电供应病虫检测检验楼位于X城区,位于城市主干道旁,交通便利,水电由城市主网配给,供应充足;标准化病虫观测场位于刁东农场长兴埔大队,距X城区4公里,交通方便。水电设施在项目建设中配套。5.3.3水文地质项目建设地点地质条件好,适合建筑物建设。5.3.4通讯项目建设地点目前已开通程控电话和宽带上网,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通讯方便,无线电通讯信号良好。-41-
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6.1技术方案本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方案:6.1.1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通过项目建设的标准化病虫害观测圃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通过项目配备的先进观测设备快速、准确地采集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数据,通过项目配备的信息处理设备及时地处理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信息。通过项目建设的网络系统将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信息传递给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中心和X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分中心,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X市监测对象的准确、可靠数据;通过项目配备的电视预报编辑制作设备将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制作成病虫电视预报节目以及利用项目配备的先进印刷设备将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编印成《病虫情报》和《X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入户通知单》,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市、乡两级政府,为行政领导和农业主管部门指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地、准确地传递到农户手中,以指导市农民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6.1.2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通过项目建设的实验室对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快速、准确开展诊断,一旦发现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大发生趋势,启动《X市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预案》,并以项目配备的应急防治农药械组建病虫防治专业服务队,组织农民对突发性、暴发性、迁飞性和流行性的农业有害生物开展应急防治。6.1.3防范外来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41-
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通过项目建设的实验室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外来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并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一旦发现重大疫情趋势,启动《X市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封锁、扑灭和控制预案》,及时地开展封锁、扑灭和控制工作。6.1.4农业有害牲抗性风险评估和指导化学农药安全使用通过项目建设的实验室加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抗性监测,为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和筛选合理的农药和施药器械提供依据。通过推广先进的施药器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并指导和培训农民安全使用农药。6.1.5农药质量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通过项目建设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加强农药质量和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为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制定无害化防治技术方案以及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监控提供依据。6.1.6农民植保技术培训和植保技术咨询通过项目建设配备的先进培训仪器设备,加强植保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植保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病治虫能力。同时通过项目建设的植保技术展示室为农民提供植保技术咨询,满足农民对植保新技术的需求。6.1.7绿色植保等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通过项目建设的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推广病虫灾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新技术;在核心试验区重点开展水田作物、旱地作物、果特作物病虫害防治新药剂、新器械、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展示;在示范区,重点开展物种多样性、品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等生物生态防治技术和灯光诱杀、色板等物理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不断提高病虫灾害的绿色防控水平,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迅速提高。技术路线图见图一。-41-
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图一技术路线图湖北省汉川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培训咨询绿色防控检验检测预警抗性监测残留监测应急防治指挥全市有害生物防治植保技术咨询防治技术培训防治预案制订防治技术研究应急防治设备维护组建病虫防治专业服务队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制订无害化防治技术方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程监控药剂、药械筛选信息发布预警分析数据汇总处理田间调查抗性监测有害生物诊断签定-41-
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6.2设备选型6.2.1设备选型依据主要设备选型根据各项标准化检验检测技术要求和项目建设预算,本着填平补齐、经济实用、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原则,充分利用已有仪器设备,不重复购置。对采购设备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具体方法与流程见图二:图二:设备选型采购流程图成立设备论证技术小组标准化检验检测技术要求设备主要技术指标项目设备采购预算设备选型论证设备选型采购方案项目领导小组6.2.2仪器设备配置项目单位X市植保站已有仪器设备22台(套),(见下列清单)-41-
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X市植保站现有仪器设备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产地数量(台、套)备注1台式电脑联想深圳22显微镜XSP-H04武汉23数码相机索尼14酸度计PHMETR25上海15托盘扭力天平TN型武汉16架盘天平HC.TO12A.2北京37全自动交流稳压器TM-3000VA上海18电热恒温培养箱HG303-3K南京19电热恒温培养箱HH.B11天津110干燥箱202-2上海111电子秤ACS上海112全自动虫情测报灯GP-LH18C河南113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卫士牌NS-16山东214背负式喷雾喷粉机WFB-18AC北京215打印、复印一体机三星216各种实验用玻璃器皿等合计22根据填平补齐的原则,需新配置各种仪器设备及应急防控和绿色防控设施776台(套),(见购置仪器设备清单)-41-
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X市植保站拟仪器设备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产地数量(台、套)备注1观测及信息处理设备1151.1自动虫情观测灯171.2移动数据采集设备及GPS联想181.3病虫图片图像采集用数码相机索尼171.4台式电脑联想(2060AHP)181.5打印、传真一体机联想181.6病虫调查统计器181.7孢子捕捉仪佳多牌21.8JDXQH-Ⅱ3型气候自动观测仪11.9病虫电视预报编辑制作设备松下560011.10专业移动培训(投影仪、笔记本电脑)设备联想天逸Y20021.11病虫预警专用软件11.12摄像机11.13音响控制设备12检验检测设备222.1光学显微镜及成像设备XYH-3A12.2解剖镜及成像设备XSP-8CA12.3光照培养箱82.4红外干燥箱22.5电子天平(1/1000)12.6农药残留速测仪22.7超净工作台12.8高压灭菌锅、台式离心机、移液器、冰箱12.9实验室、资料室控温设备52.10实验台、药品柜、标本柜等1-41-
第六章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3其它专用设备6393.1灾情动态演示及指挥系统(电子显示墙)13.2视频会议系统13.2.1视频会议终端机13.2.2显示器13.2.3会议音响13.3防控指挥专用车13.4太阳能频振杀虫灯303.5色板、性诱剂等13.6机动喷雾器东方红WFB-18AC3003.7防护服RFMH3003.8病虫系统调查专用电动自行车43.9培训桌椅及资料柜1合计776-41-
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7.1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区域站主要承担的任务有:7.1.1承担国家、省、市农作物病虫监测对象的监测工作;7.1.2组织开展全市及周边地区农作物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向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病虫害发生动态,重大灾情和发展趋势预测,提出抵御、控制方案,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1.3组织开发危险性疫情监控,指导无疫区生产;7.1.4加强检测检验手段,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侵入;7.1.5指导和协调全市及周边地区对有害生物应急抵御,制定应急对策,发布有关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控制信息,提供综合服务;7.1.6负责组织实施各项有关技术工艺流程,指导服务区域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组织相关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7.2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7.2.1确定项目建设规模的依据根据农业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及《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种子工程植保工程2010年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指导意见的通知》确定建设规模。7.2.2确定项目建设规模的原则7.2.2.1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X市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统筹兼顾确定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设规模,根据作物布局特点和地域代表性,配套建设15个乡镇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100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41-
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7.2.2.2重点突出的原则。项目建设旨在提升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和控制能力,因此重点突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应急防治设备建设。7.2.2.3填平补齐的原则。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采取填平补齐的原则来配置仪器设备。7.2.2.4增强服务功能的原则。在现有的各种用房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新建检验检测室、试验配套用房等及增加部分先进的仪器设备,以达到增强植保社会化服务功能。7.2.3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依托部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和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建设X市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病虫观测场、15个乡镇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100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病虫灾害的系统监测;在绿色防控区重点开展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花生、果树等病虫灾害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技术展示,,开展病虫灾害的生物生态防控技术及农业、物理防治技术等综防技术的示范推广;着力增强对重大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抗药性的监测预警能力,对突发重大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控制扑灭能力,以及农药质量的监督和农药、药械的安全使用技术指导能力。总体规划布局,体现增强功能,减少重复建设,安全实用,有利管理的总体思路。7.3服务范围目标7.3.1服务的地域范围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成后,服务的地域范围主要是覆盖全市28个乡、镇(场)的所有耕地面积共计97万亩和全市68.5-41-
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万农民提供植保技术服务,同时辐射周边的天门、仙桃、京山、应城、云梦、武汉等市(县),耕地面积近100万亩。7.3.2服务的作物范围建设X省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主要为全市水稻、棉花、油菜、大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蔗、瓜果、蔬菜、花生、豆类等主要农作物提供植保技术服务。7.3.3服务的主要病虫害种类范围建设X省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重点是对我市重大农业有害生物:水稻的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小麦的条锈病、赤霉病、小麦粘虫、麦圆蜘蛛;油菜的菌核病、蚜虫;棉花的棉铃虫、红铃虫、红蜘蛛、棉蚜、盲蝽象、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花苗病、棉花枯黄萎病;蔬菜的病毒病、蔬菜霜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茄果类、瓜类蔬菜果实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豇豆煤霉病、莲藕腐败病、瓜类、茄果类枯萎病、根结线虫病、蚜虫、红蜘蛛、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茄二十八星瓢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烟粉虱,以及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美洲斑潜蝇、玉米粗缩病、玉米黄尾球跳甲等病虫害进行监测和应急防控。7.4技术目标7.4.1病虫测报准确率:长期预报达到85%,中期预报达到95%提高5%,实现监测预警规范化。7.4.2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时效性增强,技术到位率提高到90%。7.4.3应对突发性、爆发性、迁飞性、流行性和危险性农业有害生物的快速反应能力大大提高。-41-
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7.4.4通过抗性综合治理和筛选合理的农药品种以及施药器械,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7.5%。7.4.5通过加强化学农药残留监测和安全用药技术指导,使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率达到95%。7.4.6每年培训农民8000人次。7.4.7每年为农民提供植保技术咨询30000人次。7.5工程、工艺技术目标土建工程达市级优质工程水平,设备安装调试运行达到优良水平,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和废水排放达到安全环保水平,设施设备达到安全管理水平。7.6管理目标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工程建设招标制;质量控制监理制;设备购进政府采购制;资金管理专户专用制;项目分段验收制和项目建设完成审计制。7.7效益目标通过项目实施,使X市及周边地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能力大大增强,防范农业有害生物入侵手段得到改进,病虫预测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植保技术自我更新和农民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每年多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13110吨,多挽回经济损失3198万元;年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61.25吨,节约成本480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49.1元;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41-
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项目经济效益测算表种类挽回损失(吨)市场价格(元/吨)价值(万元)粮食720020001440棉花58016000928油料6802500245蔬菜瓜类40001200480水果150100015其他500180090合计131103198-41-
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8.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8.1.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突出“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科学有效控制,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8.1.2项目建设的原则现实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先进实用与填平补齐相结合的原则,规模适度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8.2项目建设内容8.2.1建安工程8.2.1.1检验检测楼903.3平方米,房屋呈矩形,拟为三层混合结构,其中:一层设置培训室51.53平方米,展示室49.82平方米,设备库49.82平方米,网络机房24.91平方米,卫生间24.91平方米及公共区域101.24平方米;二层设置标本室24.91平方米,应急调度中心74.74平方米,农药残留检测室49.82平方米,药品室24.91平方米,卫生间24.91平方米及公共区域101.25平方米;三层设置-41-
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更衣室24.91平方米,无菌操作室24.91平方米,病害室49.82平方米,昆虫室49.82平方米,养虫室24.91平方米,卫生间24.91平方米及公共区域101.25平方米。8.2.1.2应急防治药品和施药器械库309.6平方米,房屋为单层混合结构。8.2.2田间工程8.2.2.1标准化病虫观测场:10亩,其中:新建温网室187.2平方米,硬化水渠160米,通村道路1150米,通透围栏350米,简易机井1口,供电线路800米,简易工具及其他用房50平方米。8.2.2.2绿色防控示范区1000亩,其中核心试验区100亩,修建机耕路3200米,渠道疏洗4800米。8.2.3仪器设备项目共配备仪器设备776台(套),其中:8.2.3.1计划配备监测及信息处理设备115台(套),其中自动虫情观测灯、移动数据采集设备及GPS、病虫图片图像采集用数码相机、台式电脑、打印、传真一体机、病虫调查统计器每个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各配备一台套,计90台(套),其余25台(套)设备配备在市植保站。8.2.3.2配备检验检测设备23台(套),为市植保站设备。8.2.3.3配备其它专用设备638批(套),为市植保站设备。-41-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9.1.1投资估算依据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包括:9.1.1.1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规定及日前普遍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与参数。9.1.1.2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有关规定。9.1.1.3本可行性报告确定的项目建设方案与设备仪器配制方案,各专业提供的技术数据及参数。9.1.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数据。9.1.1.5土建工程根据X省土建工程预算相关规定与参数。9.1.1.6设备购置按生产厂家提供的价格及收集到的市场价格计算。9.1.1.7安装工程费按综合安装费率计算。9.1.1.8其它工程根据有关项目收费标准计算。9.1.1.9其它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和不可预见费,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参照有关建设项目的其它费用指标计取,占工程建设费的8%左右。9.1.2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03.2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136.26万元,田间工程费84.99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242.01万元,其他费用为40万元。各项费用分别占总投资的27.08%、16.89%、48.09%、7.95%。9.2资金来源该项目建设申请中央投资416万元,地方配套87.26万元。-41-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3资金使用计划资金运用按项目工程进度分步使用,2010年159.29万元,2011年343.97万元,分别占项目总投资的31.65%,68.35%。各荐分年度投资见下表:序号名称单位2010年2011年合计一总投资万元159.29343.97503.261工程建设投资万元139.29323.97464.32其他万元202040二资金筹措万元159.29343.97503.261中央投资万元132.74283.264162地方配套万元26.5560.7187.26-41-
第十一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第十章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10.1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2年(24个月)。10.2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前7个月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第7~8个月完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工作,第9~12个月开始土建建设完成标准化病虫观测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第13~18月完成检验检测大楼建设工程,第18~23个月完成设备购置,同期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工作,第24个月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表项目实施进度表序号项目12345678910-181920212223241项目可行性研究2项目审批3初步设计与审批4施工图设计5土建施工6设备购置与安装7设备调试与运行8人员培训9项目竣工验收-59-
第十一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第十一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11.1土地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土建工程建在X市城区西湖大道以北、汉云路以东,涵闸河以南,由农业局按有关程序征用土地。标准化病虫观测场10亩位于X市刁东棉花原种场长兴埔大队,选点地块属农户陈国年承包责任田,已办理协议租用地手续。11.2规划项目土建工程建在X市城区西湖大道以北、汉云路以东,涵闸河以南,在城市规划中属机关团体用地,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符合城市土地规划。标准化病虫观测场10亩位于X市刁东棉花原种场长兴埔大队,属水旱兼作地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在不改变其用地性质的前提下,用地符合现行政策规定。11.3环保11.3.1项目区环境现状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位于X市城区,标准化病虫观测场、绿色防控示范区位于X市刁东棉花原种场长兴埔大队。项目区周边元废水、废气污染,空气质量较好。11.3.2建设期污染源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废水及生活污水;施工期间的废渣、弃土、及少量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等。11.3.3运行期污染源-59-
第十一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项目运行期内检验检测过程中排放的少量试剂溶液,病虫防治产生化学农药残留物,以及少量的建筑垃圾。11.3.4环境保护措施11.3.4.1建设期环保措施在施工场地四周建临时围墙,及时清运泥土减少扬尘,建立临时厕所,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禁止高噪声机器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作业。11.3.4.2运行期环保措施11.3.4.2.1大力宣传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项目区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加强项目区的环境保护。11.3.4.2.2严格控制使用有害化学农药,坚决禁止使用剧毒农药,积极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11.3.4.2.3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标准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进行设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对检验检测过程中使用物品和试剂的管理,使项目做到无有害废液、废渣的排放,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11.3.4.2.4X市区域站建成后,不仅能提前预测预防部分病虫害,也能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采取安全统一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环境的污染和降低农药残留,提高防治效果,保护益虫,减免中毒事件发生,也改善田间小气候,推进质量植保,确保农业生产安全。11.3.4.3环境控制措施为确保诊断检测工作质量,项目应在环境方面采取如下措施:11.3.4.3.1实验区远离产生粉尘、噪音、震动等地方,采用隔断、封闭等措施确保有良好的检测环境。11.3.4.3.2-59-
第十一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温度控制。各实验室用房均装配空调器,夏季注意温度控制,个别实验室均有各自独立的温控系统。11.3.4.3.3仪器设备、试验台桌的安放均可保证检测结果不受外界振动干扰影响。11.3.4.3.4通风排气设施:实验室安装了排风扇、通风橱,保证检测样品处理时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除。11.3.4.3.5检测区设有明显标志,以防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入。11.4节能加强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11.4.1节能原则11.4.1.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11.4.1.2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淘汰的落后的工艺和设备。11.4.2节能依据11.4.2.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1.4.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1.4.2..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1.4.2.4《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11.4.2.5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11.4.2.6《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11.4.2.7-59-
第十一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11.4.2.8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11.4.2.9《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11.4.3节能设计项目应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建筑外围护墙体、屋面等建筑材料的热工性能均应满足节能要求。外门窗及幕墙均采用密闭性能优良的产品。减小的体型系数:增强墙体的保温效果,使该建筑体型系数S小于0.3,为建筑节能创造了先决条件。严格控制窗墙面积比:窗户是建筑物能耗的重要界面,改造中如涉及门窗改造的,要严格控制窗墙面积比,并且选用传热系数较低的断桥铝合金玻璃外门窗,主要出入口设有减少冷风进入的门斗。墙体材料:改造中涉及的新建隔断墙体,除特殊要求外,可以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良好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平面布置中将人员长期使用的办公室、科研用房布置在能自然采光、通风处,将档案用房、设备用房以及交通空间布置在中心处,尽量利用自然能源,减少人工耗能,实现节能目的。11.4.4节电节电是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水、暖、空调、电气等各系统均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同时,各设备设置合理、灵活使用均能达到有效节能目的。-59-
第十一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从设备选型上实现节能:新型的设备造型,首先节约了建筑面积,提高了有效使用率,同时适中的设备用房位置,使管线距离最短,管路能耗降低,提高了能源的使用率。此外,选用节能灯具及水源热泵的利用和余热回收交换机节约能源。11.4.5节水合理利用水能,给排水设计中尽量提高水的复用率。对用水设备和用水点规定消耗定额,安装水表专人管理,并计量考核。-59-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12.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12.1.1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12.1.1.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X市人民政府成立植保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工作,协调和处理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宜,指导项目实施专班按工程计划要求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计划的执行,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孙松柏副市长副组长:孙向阳市政府办副主任吴振华市农业局局长成员:马全斌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朱淑芳市财政局副局长周天忠市审计局副局长张贤红市农业局副局长胡望清市植保站站长12.1.1.2项目建设工作专班X市农业局成立市植保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负责植保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工作专班内设工程组、财务组、技术组,落实工作组负责人,明确各自职责。各工作组具体组成人员及其职责如下:12.1.1.2.1工程组:主要负责对土建工程实施进行组织、协调、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其组成人员如下:-59-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组长:张贤红市农业局副局长成员:张志伟市农业局人秘股股长胡望清市植保站站长12.1.1.2.2技术组:主要任务是参与过程设计,负责仪器设备选型,采购安装与调试。其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张贤红市农业局副局长成员:马建国市农业局农技业务股股长李兰秀市植保站副站长12.1.1.2.3财务组:主要负责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按照有关要求合理使用。其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彭义成市农业局副局长成员:杨再发市农业局计划发展股股长刘学栋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12.1.2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与措施财务管理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对其具体建设项目采用资金预拨制和报帐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在资产管理上,搞好资产登记和产权登记。以项目领导小组为核心,由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具体实施,共同规划,分工协作,高质量完成项目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严格项目检查验收程序,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反馈信息,保证项目正常实施。由工程组负责土建工作。做到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要求实施土建工程,保证高质量完成土建项目。做好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管理见下列方框图。-59-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12.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12.2.1运行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12.2.1.1项目运行管理机构X市植物保护站负责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12.2.1.2职能分工X市植物保护站负责项目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管、保养。管理上采取分工协作的原则,即所有设备各部室共同使用,仪器设备按功能分类划归各主要部室负责管理。办公室负责办公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测报防治科负责信息处理设备、病虫诊断鉴定设备、应急防治指挥设备和信息发布演示设备管理;检测中心负责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维护;农药管理部负责应急防治设备仓库和应急防治药械等设备管理。12.2.1.3项目运行机制项目主管部门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协调仪器设备选型设备安装指导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进度督查财务管理资金调度技术组工程组财务组项目试运行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框图-59-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项目运行管理领导小组汉川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办公室财务部测报防治部农药管理部植物检疫部检测中心综合协调、网络运行与维护、上传下达、乡镇联络财务管理检验检测诊断、观测场管理、预警信息发布、指导和督办防治抗性风险分析、应急防治设备维护、农药执法管理、检疫执法管理、有害生物检疫检验检验检测诊断、农药质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方框图项目建设及建成后运行,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各部门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下设:办公室:由李兰秀负责,主要职责为综合协调、网络运行与维护、上传下达、乡镇农业中心指导及联络。财务部:由何志君负责,主要职责为财务管理。测报防治部:由杨红生负责,汤丰等参与,检验检测诊断、预警信息发布、指导和督办防治、观测场管理及绿色防控区管理。检测中心:由汤丰负责,主要职责为检验检测诊断、农药质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农药管理部:由杨凯负责,主要职责为-59-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农药执法管理、抗性风险分析、应急防治设备维护。植物检疫部:由李建军负责,主要职责为检疫执法管理、有害生物检疫检验。胡望清负责全面工作。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协作确保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见《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方框图》。12.2.2运行经费的解决方案12.2.2.1运行成本分析项目建成后,年运行成本需20万元,其中:监测检验费用8万元、观测场运行管理费2万元、应急防治设备保养维护费1万元、应急指挥车费用3万元、信息处理网络运行维护费2万元、培训费2万元、其它费用2万元。12.2.2.2资金解决方案项目年运行经费20万元,按照《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的有关要求,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解决。12.2.3项目运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12.2.3.1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12.2.3.1.1保持实验室清洁干净,每次实验完毕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12.2.3.1.2损坏的仪器要登记造册,并及时添补和维修。12.2.3.1.3做实验时要认真仔细,获得的数据要准确可靠。12.2.3.2观测场管理规章制度12.2.3.2.1保障观测场水、电、路畅通,及观测场干净整洁。12.2.3.2.2加强观测场设施安全维护工作。12.2.3.2.3指定专人做好观测记录,搞好观测数据整理归档。12.2.3.2.4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与当地干群保持良好关系。12.2.3.3绿色防控示范区管理规章制度12.2.3.3.1积极争取并做好绿色防控新技术试验。12.2.3.3.2-59-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专人维护绿色防控设施安全、有效运转,及时维修或更新绿色防控设施。12.2.3.3.3热情接待来访群众。12.2.3.3.4做好维修、更新登记及来访等登记。12.2.3.4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12.2.3.4.1确定专人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12.2.3.4.2因工作需要使用仪器设备时,要进行登记,并及时交还。12.2.3.4.3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的运行使用状态。12.2.3.4.4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应负相应纪律责任和一定赔偿责任。-59-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13.1社会效益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是一项服务于“三农”的公益性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和防控水平,提高植保部门为三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防控病虫灾害的水平和技术,其社会效益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1项目建设使灾害预警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预防、预警、控制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规范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长期预报达到85%,中期预报达到95%提高5%,实现监测预警规范化。13.1.2随着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特别是新购仪器设备的应用,增强了检疫检验和病虫害诊断能力,可以根据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方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13.1.3为贯彻落实有关农业法律法规提供了保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规范农药市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3.1.4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农药的大面积使用,既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安全无公害的原料,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出口创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3.1.5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13.1.6每年培训农民8000人次,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能力。13.2经济效益-59-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通过这种减灾防灾的公益性服务,可有效防预重大有害生物灾害,为农民带来巨大的收益,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作用,其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农民挽回农作物损失约1.3万吨,折合人民币3000多万元,通过提高病虫预测准确率,提高防治效果,年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61.25吨,节约成本480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49.1元。13.3生态效益加强生物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技术的推广普及,将有力推广农业有害生物无害化、标准化防治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植保技术的普及率。同时,科学合理的施药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生物农药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生物制剂及天敌昆虫的大面积使用,结合生态控制和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将减少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可大大减少化学农药对空气、土壤、水域等环境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13.4风险评价该项目建设主要是以现有仪器设备为基础,以搞好技术服务为出发点,在X市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其主要任务是对全市及周边地区粮食及其它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降低由于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项目建成后,严格按照检测与监控技术标准进行,不存在技术风险。项目是公益性项目,主要服务于粮食和其它农作物,任务来源有主管部门下达检测任务、仲裁检测、委托检测和农民培训、技术推广、信息传输与上报等任务,有足够的经费和资金保障其正常运行,不存在市场风险。项目是属于农技服务体系项目,是有益于社会,有利于农民的项目,有各级政府积极支持的项目,不存在政策风险。-59-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第十四章招标方案14.1招标依据14.1.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4.1.2《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04]第39号)14.1.3《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14.1.4《X省招标投标条例》14.1.5《X省工程建设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14.2招标范围根据农业部和X省有关规定和项目组成情况招标。拟进行招标内容及投资额如下:14.2.1土建工程检验检测楼903.3平方米;应急防治药品和施药器械库309.6平方米,投资136.26万元。14.2.2田间工程标准化病虫观测场1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1000亩,投资84.99万元。14.2.3仪器设备观测及信息处理设备115台(套),检验检测设备22台(套),其他专用设备639批(套),投资242.01万元。14.3招标组织形式本项目招标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组织招标。为保证工程项目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有序的原则下进行,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由有关部门组成专门机构整体把握、控制、调整。-59-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在资格预审阶段,由专门机构组织“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进行资格预审评审工作。参加人员有:有关领导、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财务经济专家等5人以上单数组成。评标工作应按照严肃、认真、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竞争优选、严格保密的原则进行,保证所有投标人的合法权益。评标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专家组成。成员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大于成员总数的2/3。这些专家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评标委员会的评标工作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监督。14.4招标方式根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X省招标投标条例》和《X省工程建设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有关规定,委托有乙级以上资质的招投标公司对土建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对于达到一定额度的仪器设备采购将实行公开招标,对于小于一定额度的仪器设备采购将实行邀请招标。14.5招标形式本项目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将委托X市人民政府采购办进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59-
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15.1综合评价建设X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植保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农业防灾减灾、农民增收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需要;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是优势农作物发展的要求;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项目建设配备的仪器设备先进、技术成熟、经济合理。X市委市政府对植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设单位具备人才、基础设施和必备的仪器设备等优势,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植保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应用能力。15.2结论意见X市植物保护站作为建设单位,具备人才、基础设施和必备的仪器设备等优势,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植保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应用能力。通过实施项目建设,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改善植保工作条件,提高植保工作水平,将有利于大幅度提高X市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控制能力。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项目是切实可行的。15.3问题与建议X市植物保护站虽然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较先进地仪器设备,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优质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仍然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手段,提高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能力。因此,建议农业部尽早立项,尽快批准实施,早日发挥项目的作用。-5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珍稀菌仿生栽培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宗地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柠檬酸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网络化社会服务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30000吨石英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烟叶收购站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总部大厦可行性研究报告
- 指纹IC卡通道管理软件指纹通道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沼气池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20000吨姜汁VC防暑降温健康饮料及优质中华白姜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幼儿园可行性报告
- 树状金银花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微电网及新能源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35000吨环保安全型复配农药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珠宝城可行性研究报告
- 灾后重建发展提升油橄榄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