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59 KB
- 2022-04-29 14:03: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规划设计报告1综合说明1.1项目概述1.1.1项目立项批复情况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2016年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5]33号)文件的精神,2015年12月,鼎城区县人民政府向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申报了《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栏马口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项目可行性技术审查,同意将“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栏马口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纳入湖南省2016年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库。该项目性质为土地整治,项目类型为2016年省级以上投资重点项目,可研批复建设规模230.56ha,预计新增耕地面积0.18ha,新增耕地率0.08%,项目估算总投资500万元,全部为国土部门投资。1.1.2项目规划设计调整情况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建设地点、范围和规模与可研一致,在项目详细设计过程中,根据当地群众和国土部门及牛鼻滩镇政府意见,在可研规划方案基础上,对项目区规划方案作了部分调整,部分指标在批复情况下有所增减:规划设计阶段部分渠道断面和衬砌材料根据现场情况作了调整,通过对各项指标的重新核实和计算,规划设计阶段新增耕地面积为0.18ha;详细设计阶段,应当地群众强烈要求及乡镇和国土部门意见,对项目区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规划设计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1.2-1。表1.1.2-1项目可研与规划设计基本指标对比表指标名称单位可研情况规划设计情况调整情况调整原因建设规模ha230.56230.56--新增耕地土地开发复垦ha0.220.18--建设用地复垦ha0.000.00--投资规省以上投资万元500500-调整设计方案28
模配套资金万元1.1.3项目勘测设计过程本项目由湖南省第二测绘院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地形测量,2016年3月提交测量成果;根据测量成果,2016年4月2日至4月6日,鼎城区国土资源局耕保股组织项目设计单位技术人员、乡镇国土所人员和牛鼻滩镇水管站人员到项目区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过程中,以各行政村生产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村民均派代表参与。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各个行政村的现有水源、沟渠布置及道路系统等基本情况,并详细询问、听取了当地农民对本项目的要求及意愿。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地群众和主管部门的要求,设计人员根据意见及相关规范完成初步方案,2016年4月25日至4月26日鼎城区国土资源局主管领导与设计人员到项目区召开了设计方案当地群众意见座谈会。经过方案公示,鼎城区国土局、乡镇政府、各村组代表均同意设计方案,各村组群众在认可该方案后由村支书在规划图上盖章签字。1.2项目区概况1.2.1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项目区属于湖积平原地貌,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热量富足,光照充足,降水充沛,严寒期短,无霜期长的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16.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9℃;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积温是水稻播种育苗的界限温度指标,项目区大于10℃的多年平均积温为5142.0℃;年平均降雨量1481.09mm,主要农作物生长期4-9月降水量为1007.2mm,占全年的74%,相对湿度达79%,年乎均蒸发量1419.3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56小时,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为103.73千卡/cm2;无霜期281天,适合农作物特别是水稻及蔬菜的生长。项目区位于鼎城区牛鼻滩镇境内,主要涉及栏马口村一个行政村。至2015年10月底,行政村总人口1249人,人均耕地面积2.51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7109元。长期以来,项目区农民以土为本,有重农惜土和精耕细作的传统,部分劳力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在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种植油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8
1.2.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统计,项目区总面积260.81ha,其中建设规模230.56ha,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220.82ha,占建设规模面积的95.78%。其中耕地220.82ha,占建设规模的95.78%(水田207.56ha,旱地13.26ha);农村道路2.05ha,占建设规模0.89%;果园0.15ha,占建设规模的0.07%;有林地0.80ha,占建设规模的0.35%;沟渠占地6.74ha,占建设规模的2.92%。各地类面积详见附表。项目区总面积260.81ha,建设规模230.56ha,其中已利用土地面积229.61ha,耕地面积220.82ha。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为99.59%,土地垦殖率为95.78%,复种指数为1.39。已利用土地大部分为优质耕地,农作物产量较高;未利用地主要是废弃林地和果园,该区域水源条件好,与周边耕地集中连片,具有一定开发价值;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把这部分地类开垦成耕地,在项目设计现场踏勘过程中,由于当地村民已经自主开垦,土壤肥沃,已经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故无需再进行土地平整,因此本项目无土地平整工程设计。1.2.3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项目区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有东常高速南北贯穿项目区,公路交通发达,乡道XD46从项目区西部穿过,连接牛鼻滩镇乡政府的通村公路自东南向西北贯通整个项目区。项目区田间道分布主要以通村公路为主干,分散延伸到各村民聚居区,呈现“树枝型”格局,但项目区内田间道路缺乏,现有田间道路部分为素土路面,坑洼不平,雨天泥泞不堪,机械通行困难,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1.2.4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4.1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创新之举,也是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对项目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粗放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农用地的结构和布局,不仅能有效增加项目区耕地面积,还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横向”拓展;同时,对项目区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高水平,能有效增加耕地的生产潜力,建立高效农业、循环农业,促进28
农业生产的“纵向”延伸。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是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对项目区进行农村土地整治,一方面有利于整合项目区现有的优势资源,使项目区发挥更大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另一方面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有必要推进项目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1.2.4.2项目区建设的可行性从基础设施方面看,项目区现状对外交通十分便利,但项目区内部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一般:现有主要田间道路基较窄,路况较差,项目区没有供机械下田的生产路;沟渠垮塌严重,渠道渗漏,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排水沟淤塞较严重,排水不畅;项目区格田较小且布局零乱,田坎系数较高,不利于机械化生产。项目区群众迫切希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沟、渠、路、田进行整治,以改善农民生产与生活条件,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从社会经济方面看,项目建设后,通过提升项目区基础设施水平,群众生产生活将更加方便;通过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提高项目区群众生活水平。从生态环境方面看,项目建设后,通过沟渠的疏通硬化,可以保证项目区灌溉水及时通畅的进入田块;并防止洪水冲毁耕地,提高项目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土地平整,归并小格田,规整田块形状,将提升项目区的农田生态景观;通过新农村配套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项目区村容村貌。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项目建设可全面提升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群众增产增收创造条件,加快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步伐,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将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畅通的农田生态景观,村容村貌将更加整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2.5项目区历年各部门工程建设情况项目区2013年水利部门对栏马口村村1组、6组和8组的部分渠道和泵站进行了整修升级,现状运行良好。2016年鼎城区牛鼻滩镇栏马口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范28
围内没有涉及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3水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水源主要为项目区北面的外河通过栏马口电排提水供水。项目区渠道纵横交错,各水源相互交叉,互为补充,本方案规划将项目作为一个片区进行分析,经计算,在灌溉保证率为90%的情况下,项目区水源完全可以满足区内耕地作物的灌水需求。1.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项目区可开发为新增耕地的来源为废弃园地和有林地,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的整治,预计可新增耕地0.18ha,新增耕地率为0.08%。1.5项目布局和工程设计1.5.1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项目区整治后耕地面积为221.00ha,其中水田为207.74ha,旱地为13.26ha。农村道路和沟渠面积有所增加,废弃园地和有林地面积减少,废弃园地和有林地全部开发为水田,实现占补平衡之后,水田面积增加0.18ha。1.5.2土地平整工程本项目不涉及土地平整工程。1.5.3水源工程本项目水源工程运转良好。本次设计无水源工程设计。1.5.4灌溉排水工程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DB43/T876.1-2014)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区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如下:1)灌溉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90%。2)排水标准水田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三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水深。28
旱地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田面无积水。3)防洪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灌溉渠道排水沟的工程级别为VI级,其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村内小河流的防洪工程为V级,其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本项目规划修建灌溉渠6条,梯形断面,采用C20现浇砼衬砌;斗沟6条,采用M7.5浆砌石砌筑;斗沟3条,,梯形断面,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清淤。1.5.5渠系建筑物工程本方案规划渠系建筑物主要包括节制闸、涵洞、田间分水管等,工程等级均为V级。本项目规划新建分水闸8处,节制闸33处,渠系涵管32处,输水涵200处(过路分水管4m一处,过田埂1m一处),取水码头42处。1.5.6田间道路工程设计标准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DB43/T876.1-2014规定:设计行驶速度:机耕路设计行驶速度为20km/h,生产路设计行驶速度为10km/h。平曲线半径:平曲线半径不小于30m,特殊困难地段应不小于15m。最大纵坡:一般情况下最大纵坡为9%,最大合成坡度为11%。竖曲线:竖曲线宜采用圆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为200m,特殊地段为1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0m。项目区机耕路和生产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且数量大,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也较大,因此,项目区一般机耕路和生产路设计土料为主,辅以碎石路面,路肩素土夯实并种植草皮,以便植物生长;也可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之处,促进物种的多样性。(1)本项目规划整修硬化机耕路4条,新修机耕路7条,规划整修机耕路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路面宽2.5-3.0m,占地宽3.1-4.4m,路基填方机械压实,压实度须达到90%以上,路面铺设10cm厚碎石或20cm厚混凝土,路面高出地面0.5m,两侧培0.3m宽素土路肩。28
1.5.7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1)岸坡防护工程项目区部分机耕路段存在垮塌,对沿岸耕地造成危害,部分塘岸沿线因修建道路存在垮塌风险,规划对以上岸坡进行护砌,以保护耕地及农田基础设施。(2)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区路网、渠网的建设,会在项目区形成一种线性屏障,这种屏障会中断自然进程,包括动物的移动和植物的扩散,形成阻隔效应。项目设计的沟渠所造成的物理屏障,使得小型动物不能通过,本次设计在硬化砼渠上布置与硬化砼渠相接的下沟台阶,每处下沟台阶均需设置生物通道一条,生物通道宽度与下沟台阶宽度一致,浆砌石沟渠采用下渠梯步和生物通道结合的方式设计。项目区其设置生物通道及下沟台阶42处。1.5.8其他工程本方案规划标志牌1座,标识牌69块。标识牌采用长300mm,宽200mm瓷砖。1.6土地整治权属管理1.6.1土地权属现状项目区涉及的栏马口一个行政村,土地权属清楚,界线明确,无土地权属纠纷,并都已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耕地经营权已承包到户。1.6.2权属调整项目区集体土地所有权保持现状不变,项目区无需实施土地权属调整。涉及农民承包地调整的,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整理前与承包人签订的协议重新调整并登记造册。1.7施工组织设计1.7.1施工条件项目区位于鼎城区牛鼻滩镇,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另外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也非常丰富,且埋深浅、水质好,项目区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土地整理工程施工需水要求。28
项目区对外交通较为便捷,硬化通村公路横贯项目区;区内部分现有一定数量的机耕道和生产路,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对区内交通体系的完善,建筑材料可顺利到达各田块。本项目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涉及到土料、块石、碎石和砂卵石。农田水利和田间路桥工程(道路修整)所需要的土料均在项目区就近取土,田间道路工程中外借土方需在项目区外4-5km处取土;项目区内无砂料场,但常德沅水沿线砂料场较多,各种粒径齐全,砂料质量较好,符合各种级配及质量要求,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砂卵石从常德市鼎城区购买,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25km;项目区建设所需要的碎石来源于鼎城区石板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32km;块石、毛石来源于常德市石板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32km;水泥来源于鼎城区牛鼻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5km;钢筋来源于鼎城区城,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15km。1.7.2施工方法沟渠施工采用小型挖掘机和人工结合进行开发;其他工程均依据水利工程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1.7.3施工总体布置本工程需主要建筑材料可通过田间道路运抵施工场地,本次设计考虑利用区内的交通公路和临时施工道路,同时充分利用规划的田间道路工程进行作业,部分区域应根据实际需要修筑临时施工便道,待项目完成后,立即予以恢复原状或按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布置。施工用电由地方农网供应,生活用水可从附近居民用水水源点取水。1.7.4施工进度及工期本项目计划在2016年10月开始施工前期工作,2017年3月完成所有工程施工,3月完成竣工验收。1.8工程管理1.8.1组织机构设置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鼎城区专门成立县农村土地整治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统一管理。领导小组由常德市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分管土地整治工作的副局长为28
组长,县国土、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协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审批、资金筹集安排以及监督、评价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人员培训、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管理、财务管理、竣工验收等事项,人员由国土、水利、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区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物资供应、人员调配、实施监督等职责,指挥部下设计划、财务、工程、综合四个组,分别管理相关事务。常德市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在省、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按照市场机制,具体负责项目运作。为了按质按量完成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必须对项目工程建设与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项目建设实行严格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的基本方案。1.8.2项目工程管护1.8.2.1管护主体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由项目法人单位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建档,明确产权归属并协助组建适宜的管理组织。根据“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基本原则,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所在乡镇及项目涉及行政村的农田户主为最大的受益者,理应承担起项目区内基础设施的日常管护任务,是项目的管护主体。1.8.2.2管护措施(1)项目建成并交付使用后,由当地各村负责本辖区内的所有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设施的管护,确保设施安全。(2)各村指定具体负责人管理和养护农业基础设施,实行年终绩效考核,管理效果直接与其工资和奖金挂钩。(3)乡镇人民政府派专人负责监督,使整个项目区基础设施的日常管护在一个有效、有序的良好环境中进行,以充分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1.8.2.3管护资金根据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和“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项目建设完工后,工程管护所需费用由受益农民自筹与乡镇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以确保项目建设后基础设施持续运行。28
1.8.3劳动安全1.8.3.1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险性因素是施工车辆施工时,由于误判或操作不当致使施工车辆踏空、翻倒、撞人等以及经过村庄和人员密集区的骨干沟渠、山塘等工程可能产生人员跌落危险的场所。1.8.3.2劳动安全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土地整治项目大排查工作是全市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鼎城区县局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成立土地整治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排查问题、及时落实整改。二、明确职责、突出排查重点。全市所有土地整治项目,一律开展隐患大排查。各县局长要对该项目工作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落实,耕保股牵头,相关科(股)室和基层所配合,对辖区内的所有整治项目,逐一进行排查,不得遗漏、不留死角。同时鼎城区要结合当地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结合项目管理程序,采取有力措施,找准隐患重点,减少隐患盲点。三、采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鼎城区县局要采取得力措施做好排查工作。一要做好项目排查台帐和排查记录;二要抓好日常巡查;三要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从严要求;四要对查找出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五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1.9项目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1.9.1投资预算编制依据本项目投资预算采用《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试行)》(湘财建【2014】22号)的定额标准进行计算,材料价格采用《关于发布常德市二0一六年第三期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的通知》(常建价[2016]8号)作为依据。1.9.2资金筹措本项目为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预算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国土部门投资500万元,全部来源于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28
1.10效益分析与评价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的整治,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显著。按照调整后的产业种植结构进行分析,项目回报率较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属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改善项目区农田生态环境。28
2项目区概况2.1项目所在地概况鼎城环抱常德市区,原名常德区,古称朗州,辖37个乡镇(场)。她地据武陵、雪峰两山,汇沅、澧两水,有控山锁河之险,襟江带湖之势。特别是武陵山余脉—太阳山,万木参天,流霞飞烟,被称为“玄天第一峰”;流经境内32公里的沅江,千载清风,一川明月,被誉为“仙源水”。故此,明朝诗人季元亨欣然赞美道:“朗水愈清颖,孤峰胜九嶷。”一方美丽的山水,润泽了一方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一方智慧的人民。近年来,鼎城88万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开放兴区、工贸强区”,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取得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业绩,鼎城2451平方公里的大地不断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2004年,全区实现GDP59.3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 鼎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牛鼻滩镇出土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证明,早在五万年前,先民们就已在鼎城的山川之间生息繁衍。秦统一中国后,在鼎城首置临沅区,此后二千多年鼎城一直是历朝州、郡、府、路治所之地。境内古迹甚多,胜景天成。有钟相起义的天子岗,有寇准题字的莱公泉,有峰峦奇秀的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溪,有神秘幽深的天然奇观龙门洞等。境内自古是一些名流雅士的际会之地,继屈原后,唐宋等历代许多文化先贤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佳作。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谪居朗州10年,写下了大量竹枝新词,开创了唐宋诗体裁新格局。先进的文化传导了先进的思想,鼎城历史上还先后涌现出了刘复基、黄爱、潘振武等革命志士。随着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鼎城人更是饮天地之灵气,把鼎城建设成了一个新型的文化名区。政府驻地武陵镇与江北城区一道,发展成了全国优秀旅游、卫生、文明、园林、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鼎城交通发达,经济活跃。水陆空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方便快捷。境内有一个全国最大的2级火车站,有3条高速公路交汇,有2条国道连通全国,有一个4C级的飞机场,沅水码头也成为了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深水港口。发达的交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鼎城已成为了一个商贸强区。功能完善的桥南大市场群早已闻名全国,是中南五省物资集贸中心之一,现拥有10大专业市场,年商品成交额达百亿元。去年12月21日,虽然桥南工贸市场付之一炬,但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新市场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新的市场必将孕育出28
新的辉煌。鼎城已成为了一个农业重区。粮、棉、油、鱼、猪等多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百强,其中珍珠养殖面积10万亩,年产量40万公斤以上,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鼎城已成为了一个工业新区。机械、建材、轻纺、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桥南工业园、灌溪工业园两大园区工业蓬勃发展,全区规模工业达到55家,其中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达13家。2.2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常德市鼎城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区内地势平坦,相对高差一般1.0m,大致地形西高东低。区内耕地连片性较好,起伏较小,坡度在5°以下,农田土壤肥沃,适种性好,适宜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2.2.2土壤项目区土壤以新生代第四纪红壤土为主,土壤酸碱度PH值在5-6.5,土层上为冲洪积粘性土、砂性土,厚度为0.3m~0.6m;土层下为砂砾层,土体厚度2m~4m,局部地段软土厚0.5m~2m。稻田耕作层一般在25-40cm,表土层泥土肥沃,土壤理性化性能良好,土壤层次分明,结构发达,熟化程度高,一般耕性较好,土质肥沃,丰产性能好,属于高产稳产土壤。适合水稻、小麦、油菜、棉花、水果等作物的生长,且丰富的光热资源为农作物的大面积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2.3水文和水文地质水文:项目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主要有项目区内部的斗渠。地表水质主要为重碳酸钙型和重碳酸钙镁型水,PH值在6.5—7.5之间。水文地质: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及更新统砂、砂砾石层组成,据区域资料,单井涌水量多在1000—5000m3/d。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蒸发排泄和迳流排泄为主。区内地下水水质较好,除Fe、Mn元素超标外,其他指标一般符合国家饮用水及灌溉标准。2.2.4工程地质条件1)项目区成土岩母质主要是近代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板页岩风化物、砂岩风化物、石灰石风化物、紫色钙质砂页岩风化物等。项目所在地表主要由遭受流28
水侵蚀作用及物理风化剥蚀作用而造成,地势低平开阔,路基土质稳固且无较大坡度,重型机械出入安全、方便。2)区内土层深厚,机械动土空间充足,不会改变土壤性质。耕作层厚0.25-0.35m,机械动土时深度超过0.1m时,需采取耕作层剥离回填等措施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项目区土地整治工程构筑物均属小(五)型建筑,从工程地质条件看,项目区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工程构筑物位于河流、溪沟附近等软性地质基础时,可采取加大清基深度、换填土、分层碾压、打木桩及抛石等措施,确保构筑物基础的稳定性。2.3资源条件2.3.1气象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具。降水量丰沛,年均降水量1481.40mm,年平均气压1011.8帕,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10℃的活动积温5286.4℃,全年无霜期274天,年均日照1688.4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千卡/cm2,年平均风速2.4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2%。以上气候因子为各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2.3.2水资源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1596h,年平均气温16.4℃。受季风及地貌形态的影响,降水在年际间分布不均匀,年内降水一般集中于春、夏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9%以上,秋、冬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31%左右。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81.4mm,年最大降雨量1780.7mm,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44倍,最小年降雨量806.9mm,为最大降水量45.31%。规划区域内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年内降水较多,且降雨期大都集中在4~10月,占全年的65.84%,与作物生长期大体同步,适合作物生长对水的需求;二是规划区域的河流水塘众多,为项目区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三是地下水资源丰富,一般距地表0.5~1.0米便可取到地下水,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方便。28
2.3.3生物资源项目区农田耕作区内植被主要为人工植被,耕地主要种植水稻、零散种植蔬菜瓜果和花木等,居民区零星分布有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项目区旁林地主要为杉、松、柏、竹、樟树等用材林和油桐、油茶、果树等经济林及野生杂草。项目农田区域动物主要是两栖爬行类青蛙、蜥蜴等,昆虫主要有蜻蜓等。居民区饲养的家禽家畜主要有鸡鸭牛等。2.3.4建筑材料项目区及周边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天然建筑材料丰富,其中以砂石资源最为丰富;所需部分建筑材料可就近取材,有利于项目建设需要。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中心距鼎城区城约为15km,为项目区建设的所需材料运输提供了保障。本项目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涉及到土料、块石、碎石和砂卵石。农田水利和田间路桥工程(道路修整)所需要的土料均在项目区就近取土,田间道路工程中外借土方需在项目区外4-5km处取土;项目区内无砂料场,但常德沅水沿线砂料场较多,各种粒径齐全,砂料质量较好,符合各种级配及质量要求,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砂卵石从常德市鼎城区购买,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15km;项目区建设所需要的碎石来源于鼎城区石板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26km;块石来源于常德市石板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26km;水泥来源于鼎城区牛鼻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5km;钢筋来源于鼎城区城,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15km。2.4自然灾害项目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一是春季寒潮,对农作物生长危害很大;二是冰冻严寒,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基本建设等危害很大;三是大风和冰雹,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产和人民生活均带来不便。2.5社会经济条件2.5.1项目区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区位于鼎城区牛鼻滩镇境内,主要涉及栏马口村一个行政村。至2015年10月底,行政村总人口1249人,人均耕地面积2.29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7109元。情况调查详见表3.2-1。28
表3.2-1项目区涉及村社会经济条件统计表村名总户数(户)村民小组(组)总人口(人)劳动力(人)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亩)人均纯收入(元)栏马口村25813124984231352.517462合计25813124984231352.5174622.5.2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采用一年种一季稻或双季稻,冬季常增加一季旱作物或绿肥作物的油菜-稻-稻一年三熟制。项目区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5.3项目区土地流转情况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当地政府积极促进相关单位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2.5.4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项目区可推广蔬菜、水果、棉花等高效作物。项目区目前种植的农作物以双季水稻为主,兼以油菜、蔬菜等作物。为加快项目区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牛鼻滩镇人民政府制定了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方案,并积极组织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2.5.5项目区新农村等建设规划情况为推动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区所在的各村进行了综合整治规划,正着手建设村庄的垃圾回收、污水处理、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生态旅游等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着力改善项目区的村容村貌。2.6土地利用现状2.6.1土地利用权属项目区涉及牛鼻滩镇栏马口一个行政村。各村、各农户以及村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权属关系明确,界线清楚。区内的土地权属清晰,全部属村集体土地,无土地权属纠纷,并都已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耕地经营权已承包到户。28
2.6.2土地利用结构根据第二次土地详查数据库统计,项目区建设规模230.56ha。其中耕地220.82ha,占建设规模面积的95.78%,其他各项地类指标详见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详见表2.6.2-1。表2.6.2-1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单位:ha地类编码地类名称地类编码地类名称整理面积(ha)块一块二合计百分比1耕地11水田102.89104.67207.5679.5813旱地7.325.9413.265.08小计110.21110.61220.8284.672园地21果园00.150.150.06小计00.150.150.063林地31有林地0.310.490.80.31小计0.310.490.80.3110交通运输用地104农村道路1.280.772.050.79小计1.280.772.050.79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7沟渠2.394.356.742.58小计2.394.356.742.58建设规模114.19116.37230.5688.403林地31有林地1.5601.560.60小计1.5601.560.60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4坑塘水面6.616.0812.694.87116内陆滩涂0000.00小计6.616.0812.694.87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3村庄9.836.17166.13小计9.836.17166.13非建设规模1812.2530.2511.60总规模132.19128.62260.81100.00注:土地利用变更日期为2015年11月。28
2.6.3土地利用程度项目区总面积260.81ha,建设规模230.56ha,其中已利用土地面积229.61ha,耕地面积220.82ha。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为99.59%,土地垦殖率为95.78%,复种指数为1.39。已利用土地大部分为优质耕地,农作物产量较高;未利用地主要是废弃林地和果园,该区域水源条件好,与周边耕地集中连片,具有一定开发价值;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把这部分地类开垦成耕地,在项目设计现场踏勘过程中,由于当地村民已经自主开垦,土壤肥沃,已经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故无需再进行土地平整,因此本项目无土地平整工程设计。2.6.4基本农田项目区涉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220.82ha,占建设规模的95.78%,基本农田的地类构成大部分为水田。根据表2.6.4-1非新增耕地土壤质量技术指标,本次耕地质量等级针对项目区的基本农田进行分析。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项目区相关参考资料;项目区水田土壤剖面构造为轻壤土,耕作层质地为轻粘,土层厚度800mm左右,有效耕作层320mm左右,砾石等粗颗粒粒径小于30mm,含量4%左右,土壤PH介于5至6.5之间,粮食年产量8000kg/ha。根据表2.6.4-1非新增耕地土壤质量技术指标,属三等水田。项目区基本农田的土壤基础条件较好。但由于现状灌排设施及机耕条件的限制,同时渠道及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影响区内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制约了项目区基本农田的粮食产出能力。28
表2.6.4-1非新增耕地土壤质量技术指标项目指标一等水田二等水田三等水田一等水浇地二等水浇地土壤剖面构造均壤型均壤型均粘或砂均壤型砂壤或粘耕作层质地中壤土~重壤土轻壤土或轻粘砂壤土或中粘土砂壤~重壤砂土或粘土土层厚度(mm)>1000700~1000500~700>800500~800有效耕作层厚度(mm)>300250~300150~250>300>200有毒有害成份含量达到环保和卫生标准碎石、砾石等粗颗粒含量(%)<3<5<10<10<20粒径(mm)<30<30<50<0.01mm粘粒含量(%)30~6020~30、60~7510~20、75~8510~605~10、60~75土壤有机质(%)>1.20.8~1.20.6~0.8>1.00.5~1.0土壤PH5.5~6.56.0~5.05.0~5.55.5~6.55.0~5.5速效磷(mg/kg)>105~104~5>10<10速效钾(mg/kg)>100100~8080~50>8050~80粮食年产量(kg/ha)>120009000~120007500~105004500~60003000~45002.7现有基础设施2.7.1骨干基础设施项目区主干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内外交通十分便利。东常高速南北贯穿项目区,公路交通发达,县道XD45从项目区西部穿过,连接牛鼻滩镇乡政府的通村公路自东南向西北贯通整个项目区;主要水利工程有沅江引水渠等工程,为项目区水源提供了保证;项目区电力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电力设施配套齐全,区内有220V、380V低压线纵横交错入户,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的用电要求及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区内先后建立了有线电视网、无线通讯网等,信号良好,数字电视信号覆盖率已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因此,项目区骨干基础条件较好,为项目实施打下坚定的基础。28
2.7.2灌溉排水工程2.7.2.1水源工程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1596h,年平均气温16.4℃。受季风及地貌形态的影响,降水在年际间分布不均匀,年内降水一般集中于春、夏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9%以上,秋、冬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31%左右。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81.4mm,年最大降雨量1780.7mm,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44倍,最小年降雨量806.9mm,为最大降水量45.31%。规划区域内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年内降水较多,且降雨期大都集中在4~10月,占全年的65.84%,与作物生长期大体同步,适合作物生长对水的需求;二是规划区域的河流水塘众多,为项目区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三是地下水资源丰富,一般距地表0.5~1.0米便可取到地下水,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方便。2.7.2.2灌溉工程项目区项目区水源条件较好,但因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原因大部分灌溉渠道还是土渠,由于多年的降雨和泥沙淤积,造成部分沟渠淤积渗漏现象严重,部分硬化渠道,也由于年久失修,破损渗漏严重,造成输水效率较低,灌溉水浪费严重,同时渠道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影响区内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故亟需新修整修灌溉渠,完善渠系配套设施,提高输水效率,满足田间灌溉需求。2.7.2.3排水工程项目区排水体系呈树枝状,承泄区为内河,2014年底,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对河流进行清淤疏浚处理,区内现状对外排水较为通畅,但项目区耕地内部现状大部分排水渠道为土质渠道,由于未衬砌,杂草丛生,淤积严重,已不能满足田间的排水要求。如果对这些破损严重的土质渠道加以清淤护砌整修,将极大的提高灌排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其占地面积,节省耕地,并提高耕地的防涝防旱能力。现状渠道工程统计表详见附表。2.7.2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区的主干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对外交通便利。田间道分布主要以通村公路为主干,分散延伸到各村民聚居区,呈现“树枝型”格局,但现有田间道路整体路28
况较差,大部分为素土路面,坑洼不平,雨天泥泞不堪,机械通行困难,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项目区内农民反映强烈,迫切希望改善交通设施,以促进机械的推广使用。因此,亟需对现有田间道路进行提质改造,在整修现有田间道路(几条破损较严重的)的基础上,规划新修部分田间道路,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现状田间道路工程统计表详见附表。2.7.3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项目区周围以山地、丘岗为主,周边林地遍布,生态环境良好,根据鼎城区的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项目区所在的牛鼻滩镇没有发生过较大的风沙灾害,项目区属于丘陵地区,农田小气候优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繁茂,无较大水土流失情况,未设置农田防护林带。区内沿路、沟两旁种植有少量林木。区内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污水,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污染,在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2.7.3现有农机设施项目区现有机械水平一般,主要机械用户包括种植大户及承包商以及部分村民。现有村部无农机修理服务部,大部分农机都得去镇上或县城修理。2.8配套基础设施本项目区建设期内无其他部门配套资金。2.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目前居民点较为集中,居民点布置较为完善,居民点沿硬化通村、通组公路分布,大部分为新修房屋,拆迁安置比较困难,协调工作难以进行,因此本项目不涉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程。28
3水资源平衡分析3.1灌溉分区项目区位于鼎城区牛鼻滩镇境内,属于湖积平原工程类型区,区内地势平缓,光热充足,极适合水稻、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生长。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条件良好。项目区按照灌溉工程分类为引水灌溉工程,根据项目区灌溉水源工程状况、地理位置、控制灌溉范围、灌溉渠系布局、农业种植结构、地形、地貌、行政村组等条件,划分为一个供需平衡灌区。3.2 需水量分析3.2.1设计灌溉保证率和设计代表年的选取项目区有长期系列降雨量资料,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以降雨频率法作为灌溉设计保证率的表达方式。项目区总集雨面积3974.25亩,总耕地面积2711.55亩,其中旱地912.75亩,水田1798.8亩。表3.2.1-1项目区控制面积表项目区集雨面积(亩)控制面积(亩)其中水田旱地合计3912.153315.003116.10198.90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以水稻作物为主的水资源丰富地区灌溉保证率为80%~95%。项目区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故设计灌溉保证率取P=90%,根据鼎城区水文站1959~2008年提供的历年降雨资料,项目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340mm,降雨时空分布于4~8月,按照其4~10月降雨排频,从表3.2.1-2可知:选取1975年作为设计代表年,其全年降雨量为969.7mm,4-10月份降雨量为729.0mm。统计年各月降雨量见表3.2.1-1。28
28
28
28
3.2.2可供水量计算计1)降水量供水量分析28
根据降雨量按以下公式计算产水量:式中:y——月径流深(mm)F——集雨面积(km2)W——月降雨量(mm)α——月径流系数项目区因本流域无实测径流资料,故月径流系数采用经验值,见下表。表3.2.2-1不同月降雨量对应径流系数表月降水量(mm)≤3030.1-5050.1-100100.1-200200.1-300径流系数0.330.350.370.400.41经计算,设计代表年(1975年)总产水量为131.61万m3。28
项目区坡面截流可利用水量及其年内分配计算表表3.2.-2单位:mm、km2月份111212345678910小计集雨面积月降雨量91.610222.172.8126.7238.6252.999.678.2229.663.2811043.10月径流系数0.370.40.330.370.40.410.410.370.370.40.350.37-月径流深33.8940.807.2926.9450.6897.83103.6936.8528.9391.8422.1229.97-项目区毛产水量(万m³)7.819.411.686.2111.6822.5523.918.506.6721.175.106.91131.612.608128
(2)水源工程可供水量分析a)项目区牛鼻滩电排泵站提水可供水量牛鼻滩电排的抽水泵站(6台机组,每台380kw,流量12.16m3/s)为项目区大型抗旱机组,6、7月抗旱进行供水,项目区用水约5%计算:W电=12.16×3600×24×30×2×6×0.1×0.05=189.11(万m3)项目区可供水量统计见表4.6.2-4。表3.2.2-3项目区各类水利设施可供水量统计表单位:万m3名称降水量可供水量牛鼻滩电排可供水量合计项目区131.61189.11320.723.3需水量预测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主要有项目区周边沟渠及内部坑塘供水,水源充足、稳定。因项目区规划主要用地为农用地,区内没有大的工矿企业,所以需水量分析不考虑工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只分析农作物品种的需水状况。(1)、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开发整理后项目区耕地主要为水田,经济作物以棉花种植为主(其中水田121.18ha,旱地60.85公顷)。项目区作物种植结构现状见下表3.3-1。表3.3-1项目区规划农作物结构规划表作物种类项目区单位规划年稻谷棉花合计ha207.7413.26(2)、灌溉设计标准根据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8月12日发布的用水定额标准(DB43/T388-2014)查出,津市市在湖南省农田灌溉分区中为Ⅲ区,查表得津市市在设计代表年灌溉保证率P=90%的条件下,津市市水田双季稻早稻灌溉定额为245m3/亩(3675m3/ha),晚稻的灌溉定额为420m3/亩(6300m3/ha),旱作物以棉花为主,灌溉定额为85m3/亩(1275m3/ha)。(3)、灌溉需水量计算根据规划区进行灌溉需水量计算(规划后水田按双季稻计算、旱地按棉花计64
算)。项目区规划后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70(η灌溉=η渠系·η田间=0.74×0.95=0.67),则项目区各片区需水量计算见表3.3-2。表3.3-2项目区需水量计算表单位:万m3作物净需水量净需水总量毛需水总量早稻晚稻旱作物3675.006300.001275.00(2)(3)(4)(5)(6)=(5)/0.67207.74207.7413.26208.91298.44注:作物净需水总量为作物种植面积与灌溉定额的乘积的总和。3.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通过供、需水量计算可知,项目区可供水总量为:W供=320.72万m3;总灌溉需水量为:W需=298.44万m3。分析可得:W供>W需,即可供水量大于灌溉需水量。由此可见,项目区在较高灌溉设计保证率下,在不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下,水资源供给量大于需水量,项目区内水资源供给量完全能满足需求,本设计在水源保证方面完全可行。64
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4.1增加耕地分析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程度较高,新增耕地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开发内陆滩涂和废弃果园及荒废林地,在整治过程中,通过采取翻耕和“种养”相结合的用地制度可以提高新增耕地的质量,同时通过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采用,可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项目区内可开发为新增耕地的废弃果园和荒废林地,通过查阅土地利用现状台帐,分图斑统计现状地类内废弃林地有0.80ha、果园有0.15ha,位于栏马口村和境内,通过实地调查,征得当地群众和国土部门、林业部门也同意并提出相应开发意见,可开发为耕地。土地整治增加耕地详细情况见表4.4.1-1。表4.1.1-1土地整治增加耕地图斑明细表单位:ha图斑号地类名称权属名称图幅号面积66果园栏马口村H49G0710620.15小计0.15101有林地栏马口村H49G0700620.49158有林地栏马口村H49G0710610.31小计0.8合计 0.954.2减少耕地分析规划项目区田间道路与灌排沟渠均以整修为主,土地整治后,区内新修田间道路建设占用耕地0.77ha,项目区内只对原有沟渠进行整修故无新增建设占用耕地。4.3耕地数量变化结果以上增减相抵后,项目区共可新增耕地0.18ha,详细情况见表4.3-1。64
表4.3-1新增耕地统计表单位:ha土地分类增加耕地占用耕地净增耕地果园0.15-+0.15有林地0.80-+0.80农村道路-0.77-0.77 合计0.950.77+0.18由上表可知,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大于建设占地面积,耕地面积总量增加,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4.4增加耕地土地适宜性评价4.4.1评价单元的的确定评价单元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是评价的具体对象。评价单元的划分要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组合方式以及对耕地质量的影响。项目区新增耕地可根据其来源类型划分以下评价单元。表4.4.1-1增加耕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表单位:ha评价单元园地有林地有林地合计面积0.150.490.310.954.4.2评价因子的确定和分级参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整理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业工程手册2:土地利用工程》、《临澧土壤志》等资料,评价因子的选择应选择那些对土地利用影响明显而相对稳定的因素,以便能通过因子指标值的变动决定土地的适宜状况。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选取评价因子如下: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地形坡度、表层土壤肥力、水源条件。根据适宜性情况,各项评价因子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强弱等级,等级越高,分值越高,各参评因子的最高赋分为100分,最低赋分为0分。4.4.3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根据各评价因子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权重之和为1。评价因子参数及权重见表4.4.3-1。64
表4.4.3-1增加耕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赋值评价因子强度等级指标评价赋值权重有效土层厚度好>8010020%较好79-5090一般49-3070差<2940土壤质地好壤土10015%较好粘土、沙壤土80一般重粘土、砂土60差砂质、砾质30地形坡度好<6°10010%较好6°-15°70一般15°-25°50差25°以上0表层土壤肥力好可以直接耕种10025%较好需施少量农家肥可耕种80一般需施大量农家肥可耕种60差需施大量农家肥和有机肥40水源条件好不间断自流10030%较好自流与提水向结合80一般提水60差需进行区外引水304.4.4总适宜性等级的确定本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以下的评价模型评定各单元的适宜性等级。式中:S——评价单元适宜性分值;m——土地适宜类评价因子个数(m=5);Wi——i评价因子权重;Pi——i评价因子的得分值;若S≤60,则判断该单元不宜耕地;若60<S≤75,则判断该单元三等宜耕地;若75<S≤90,则判断该单元二等宜耕地;若90<S≤100,则判断该单元一等宜耕地;64
4.4.5评价结果各评价单元根据以上评价方法,计算项目区增加耕地二等宜耕地0.2838ha,三等宜耕地1.5533ha,见表4.4.5-1。表4.4.5-1增加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评价单元园地有林地101有林地158评价因子权重有效土层厚度70704020%土壤质地60606015%地形坡度10010010010%表层土壤肥力80406025%水源条件10010010030%综合得分857576 面积(ha)0.280.490.31 适宜性等级二等三等三等 64
5公众参与分析本项目批复入库开展设计工作以来,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性非常高,区内群众务农经验丰富,希望通过土地整治改善项目区的灌排条件,拓宽就业和农业经济门路,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步伐。项目区所在地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能通过本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村民广泛参与设计工作,为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和切合实际奠定了基础。5.1现场调查设计单位于2016年4月2日~4月6日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过程中,以各行政村为单位,每个村均派代表随行。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各个行政村的现有水源、沟渠布置及道路系统的基本情况,并详细询问、听取了当地农民对本项目的要求及意愿。在调查中,广大农民干部群众对本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区对外交通比较便利,但用于农业生产的田间道路还有部分未得到完善,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生产和生活受到限制,群众希望完善部分田间道路;(2)项目区原有灌溉渠道淤积、损坏严重,还有部分重要灌溉渠道为土质沟渠,输水能力低,灌溉极为不便,群众希望把这部分渠道进行清淤和硬化,并整修好原有渠系,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对于项目区群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设计单位进行了认真考虑,根据村民意见在规划方案布局过程中予以充分的考虑,尽量满足项目区群众要求,解决项目区群众目前最亟需解决的问题。5.2各部门参与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对本项目非常重视,专门针对本项目组织召开由国土、财政、水利、交通、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各部门领导专家、各村组代表和设计单位人员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相关领导专家对项目设计提出了意见和注意的问题,群众代表均表示支持项目的建设,并提出了要求。随后鼎城区人民64
政府及国土、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电力、环保、交通、建设以及所在镇牛鼻滩镇人民政府和水管所等多个部门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赴实地踏勘,并从各个部门的角度提出项目建设的意见并出具项目论证意见报告,从实际出发对项目规划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5.3设计方案征求意见情况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地农民的要求,设计人员拟定设计方案后,于2016年4月25日~2016年4月26日到项目区涉及的村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复核再到各村现场介绍设计方案,然后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于2016年4月30日将复核后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公示,并召开设计方案群众座谈会,会议由鼎城区主管领导主持,与会人员有牛鼻滩镇水管站和国土所技术人员,镇人民政府负责人,以及项目区各行政村的村支书、村长,各个生产小组组长和村民代表。会议期间,由设计人员向群众介绍设计方案,针对有异议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并根据现场群众意见,对反应强烈的问题做出了部分调整。最终项目区镇人民政府、水管站主要负责人和各村组均认可了该设计方案并由该项目所涉及各村的村支书作为代表在规划方案图上签字盖章。5.4公众诉求的处理原则与结果在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当地人民群众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热情高,主动配合各种调查工作的进行,认真求实的提供了项目区的各项基本资料,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设计小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地调查,当地群众急切盼望政府多投资,改善基本农田设施,提高土地产品产量和质量,早日实现依靠土地致富的愿望,愿意协调和配合项目工程的实施,村委会已经组织了项目协调小组,负责协调与上级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当地群众的相关工作,确保项目早日竣工。设计单位根据群众的经验积累和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项目区,与相关单位进行交流,使相关控制性土地利用方式相互衔接或协调,保障项目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减少事后的矛盾与冲突。64
表5-1公众预期工程问题处理统计表乡(镇)/村工程名称公众要求规划建设主要理由编号名称序号名称建设要求位置或对应现状编号单位数量建设性质位置或对应规划编号单位数量一牛鼻滩镇栏马口村1灌排渠衬砌m/条1498/5条整修m/条1498/5条灌溉输水2斗沟衬砌m/条4219/10条整修m/条4219/10条排水3斗沟清淤m/条1500/1条整修m/条1500/1条排水4机耕道碎石m/条3852/7条整修m/条3852/7条田间交通5机耕道碎石m/条2062/3条新修m/条2062/3条田间交通64
6项目规划布局6.1总体布局6.1.1总体布局原则(1)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耕地质量现状、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确定土地整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2)根据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及已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确定水源工程山塘(溢流坝)、田间排灌沟渠、渠系建筑物、田间道路(机耕路、生产路)、土地平整等建设项目及其数量、等级和位置。(3)灌排兼顾、协调布局。充分利用既有灌排沟渠,根据满足田间灌排设计的需要,对沟渠布局做必要的改造、调整,确保旱能灌、涝(渍)能排。(4)田间排灌溉沟渠布置,依当地现状条件分别采用灌排相邻、灌排相间、灌排兼用布置。6.1.2整体建设布局方案根据土地整治规划、项目建设目标、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现场踏勘调查了解,在充分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后,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其他工程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确定了本次规划设计的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平面布置。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如下:1)耕地布局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给水条件好。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及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土地整治后水田区域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不大,水源充足以种植水稻为主。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耕作田块的规格为条田,田块之间以道路、灌溉渠道及排水沟为界。项目区整治后耕地面积221.00ha,其中水田面积207.74ha,旱地面积13.26ha。2)其他用地布局其他用地布局包括农村道路用地及沟渠。农村道路用地和沟渠的布置都是为64
了完善项目区的灌排体系和农村道路体系而占用的,项目本着尽量节约的原则规划。项目完成后,农村道路占地2.82ha,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1.22%,沟渠占地6.74ha,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2.92%。6.2土地利用布局通过对项目区土地进行高标准、高规格的综合整治,将区内部分未充分利用土地整理成可供利用的耕地。同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提高区内耕地质量及机械化耕作程度,将建成高产粮食和高效经济作物开发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整治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为水田、旱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沟渠和田坎用地。6.2.1土地利用布局原则对本项目区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满足项目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2)符合土地整治的大政方针;(3)遵循土地生态适宜性和区位要求;(4)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上述土地利用布局原则,结合现场调查与群众意见,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布局进行调整。6.2.2耕地布局耕地布局综合考虑项目区地形走向、灌溉排水要求和农作物的采光等因素。项目区地势整体较平缓,土壤肥沃,给水条件好,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和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土地整理后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项目区整理后耕地面积为221.00ha,其中207.74ha规划成灌溉水田,13.26ha规划为旱地。6.2.3农村道路和沟渠用地项目规划本着尽量节约用地的原则进行布置,工程建设绝大部分为整修道路和沟渠硬化,只有新修道路和新修沟渠占地,其它基本按照原有断面设计。6.2.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本项目实施后,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项目区原有废弃果园和废弃有林地可64
以开发为耕地。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具体变化情况见附表。6.3.1土地平整工程类型区的确定本项目无土地平整工程。6.3.2土地平整的原则(1)因地制宜(2)综合考虑制定土地平整方案必须考虑与沟渠路及配套工程规划相衔接,为其它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3)讲求效益制定土地平整方案时,应合理设计田面高程,尽量减少挖填方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消耗与磨损,并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涝排渍等。6.3.3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根据上述土地平整的原则,将项目平整区现状的耕地整理成条田,使其达到耕地的标准,土地平整的精度为粗平。6.3.4土地平整方案根据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结合项目区的地形条件、规划沟渠路走向和当地群众的实际要求。确定平整区划分的原则为:(1)田块平整一般以相邻沟渠路之间的田块为一个平整区。(2)对于田块面积较大或地形高差超过1.0m以上的基本农田,将一个田块分成2个平整区。(3)对于原有田坎高差较大的保留原有田坎线不变,严重影响田块形状美观的采取对高田田坎线进行适度削坡,使田埂线顺直或成规则弧形。项目区现有田块平整区田块相对集中、开阔,一定范围内田块高差较小,田块面积大小不一。6.3.5耕作田块规划项目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耕作田块规划主要考虑田间灌溉排水要求和机械耕作对田块的要求。64
(1)田间灌溉排水要求项目区以种水稻为主,其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调节与水密切相关。①作田块长度对于田间灌溉而言,田块越长,灌溉组织工作就越困难,灌水质量也难以保证。从有利于灌溉的角度讲,田块长度一般在30~100m之间。②耕作田块宽度田块的规划宽度以农渠的有效间距为标准,但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沟渠,再考虑各水源点控灌范围及行政村界,本项目区田块宽度标准不一,一般在10~40m之间。③耕作田块形状耕作田块的规划形状,一般以矩形居多,其次是直角梯形,或者其它规则的四边形。④耕作田块方向田块布置的方向对于田间作物的光照、灌溉排水等有显著影响。从改善光照条件,南北向布置的田块可显著提高作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从作物灌溉的角度看,对于坡耕地,耕作田块横坡布置较为恰当。除此之外,田块方向的布置还应考虑与居民点、机耕道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缩短往返距离与时间,方便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运输。⑤耕作田块高程田块高程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田间平整工程量的大小以及灌排沟渠的布置。本次设计,本着节约成本、有利灌排的原则采用数学平均法进行田块平整高程的设计。在采用数学平均法进行高程设计时,要根据地形特点,尽量满足灌排设施布置的要求。基于上述布局原则,为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便于机械化作业,本次规划一般田块长度保持在30~100m之间,宽度控制在10~40m之间。各田块内格田以田埂为界,田埂高30cm,埂顶宽30cm。64
6.4灌溉与排水工程布局6.4.1水源工程项目区位于鼎城区牛鼻滩镇,地形平缓,光热充足,极适合水稻、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生长。项目区灌溉水源工程设施良好,无需重新规划设计。6.4.2输水工程本次进行灌溉渠布置时,遵循以下原则:(1)以水源为中心点,行政区划和农业生产规划密切结合,以小灌区(分区)为单元进行灌溉渠系规划。(2)与道路、排水沟系综合考虑,统一布置。(3)尽可能做到渠线短,交叉建筑物少,占用耕地面积小,投资少。(4)充分利用现有灌溉渠系设施,布置整修渠道,降低工程造价。(5)农渠间距要考虑适应机械化的要求。6.4.3排水工程(1)排水沟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的最低处,以便能排除整个项目区农田的多余水量;(2)各排水沟与灌溉渠系的布置相协调;(3)工程费用最小,排水安全及时。(4)本项目排水系统主要任务包括田间排水和承接外来水。田间排水系统以明沟排水为主,依据逐级布置的原则,形成排水网络,由原有沟、农沟和毛沟构成,排水系统最终与承泄区内河相衔接。本项目属于湖积平原工程类型区,根据项目区地形地势及生产习惯,采用“灌排合一”的布置模式,部分原有沟渠已运行多年,本次整修这部分沟渠对其清淤、护砌,原有沟渠底坡不改变。渠道布局遵循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和投资最少原则。6.4.4渠系建筑物1)渠系建筑物布置原则(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型式。64
(2)满足渠道输水、配水、泄水的需要,保证渠道安全运行,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水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3)尽量减少建筑物数量,以节约投资。(4)方便生产和交通。2)渠系建筑物布置根据以上渠系建筑物的布置原则,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和灌溉排水渠道的规划布置情况,为满足输水、配水、交通要求和渠、沟安全,需在渠、沟上布置水闸、涵洞、农用桥、渡槽等渠系建筑物。6.5田间道路工程布局6.5.1项目区道路分类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和《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道路分机耕路、生产路两个等级类型。6.5.2道路工程规划原则本次道路工程规划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尽量与渠、沟结合布置,以减少占地面积。2)有利生产、节约成本。田间道力求将居民点与田块之间相连,且线路较短。合理确定密度,以少占耕地。尽量避免或减少道路跨越沟渠,以减少桥涵闸等交叉建筑物的投资。3)服从田块布局,避免破坏田块的规整。6.5.3田间道规划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道路和区内现有道路、渠沟布置特点,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区内道路进行合理布置。项目区道路布置以现有道路为基础,以对外交通道路为依托,结合渠沟规划进行合理布置,最终在全项目区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田间道路系统。6.6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布局项目区部分机耕路路段存在垮塌,对沿岸耕地造成危害,部分塘岸沿线因修64
建道路存在垮塌风险,规划对以上岸坡进行护砌,以保护耕地及农田基础设施。项目区路网、渠网的建设,会在项目区形成一种线性屏障,这种屏障会中断自然进程,包括动物的移动和植物的扩散,形成阻隔效应。项目设计的沟渠所造成的物理屏障,使得小型动物不能通过,本次设计在硬化砼渠上布置与硬化砼渠相接的下沟台阶,每处下沟台阶均需设置生物通道一条,生物通道宽度与下沟台阶宽度一致,浆砌石沟渠采用下渠梯步和生物通道结合的方式设计。6.7其他工程布局其他工程包括项目标志牌1块和项目贴标识69块。6.8重点建设区布局综合调查情况和项目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本项目重点区域选在牛鼻滩镇栏马口村6组、8组。该区域耕地较集中、土壤肥沃,且靠近项目区主要灌溉水源,灌溉条件较好,但由于灌排渠为土渠,田间水的利用率较低,区域内农田排沟弯曲且错综复杂,在雨季该区域也经常出现排水不畅的现象,田间道路狭窄,给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推广带来诸多不便。在牛鼻滩镇的产业规划中该区域是未来优质水稻、油菜种植基地,原有的农业设施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本次规划中,将对该重点区域的原有灌排沟渠进行整修和拉直,新修部分渠道,对原有田块进行统一规划并作土地平整,新修和改建部分田间道路。通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域内农田灌排能力将得到显著的提高,既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又能有效抵御洪水灾害,还能通过废弃果园和有林地开发和渠路整修新增一部分耕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田块的平整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大规模推广,为区域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64
7工程设计7.1设计依据7.1.1主要技术标准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5)《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试行);6)《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7)《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929、GB/T5791);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1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1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600-2010);13)《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2013);1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15)灌区规划规范(GB/T50509-2009);16)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17)《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18)《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19)《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20)《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2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DB43/T876-2014);22)其他相关技术标准。7.1.2其他基础资料和文件1)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2016年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64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5]33号);2)《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编制规范(试行)〉等四个技术规范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0]59号);3)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试行)》的通知(湘财建[2014]22号);4)《关于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4]29号);5)《进一步加强设计与预算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耕保处发);6)《鼎城区农业区划报告》;7)《鼎城区统计年鉴》(2015);8)《常德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文件》(2016年第3期);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等。7.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本项目无土地平整工程设计。7.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7.3.1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7.3.1.1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DB43/T876.1-2014)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区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如下:1)灌溉标准水田灌溉保证率90%,旱地灌溉保证率80%。2)排水标准水田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三日暴雨三日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旱地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田面无积水。3)防洪标准根据灌溉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灌溉渠道排水沟的工程级别为5级,其防洪标准十年一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64
村内小河流的防洪工程为5级,其防洪标准十年一遇。4)排渍标准排渍标准:水稻区排渍深度0.6m,旱作物区排渍深度0.8m。5)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10),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标准值如下,五日生化需氧量≤60mg/L,化学需氧量≤150mg/L,悬浮物≤8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mg/L,水温≤25℃,PH=5.5~8.5,氯化物≤350mg/L,硫化物≤1mg/L,粪大肠菌群数≤4000个/100mL,蛔虫卵数2个/L等。7.3.1.2渠系建筑物工程建设标准根据灌溉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渠系建筑物的工程级别为5级,其防洪标准十年一遇。(1)水闸水闸采用单门启闭式闸门,水闸闸顶高程不低于渠道最高设计水位与安全超高之和,运用于正常蓄水位挡水时水闸安全超高不低于0.3m,运用于最高挡水位挡水时水闸安全超高不低于0.2m。(2)涵洞、涵管项目区大型沟渠(底宽≥1.5m)过田间道时设置涵洞,小型沟渠(底宽小于1.5m)过田间道时设置涵管。涵洞、涵管均采用预制混凝土圆管,根据沟渠型号配套相应的混凝土预制管和基础,混凝土涵管覆土厚度不小于0.5m。涵洞两侧设置浆砌石挡土墙。7.3.2水源工程项目区灌溉水源工程设施良好,无需重新规划设计。7.3.3输水工程按《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定,灌溉方法采用地面灌溉,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5~95%。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及当地水利建设实践经验,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由于项目区现有渠道,水网密集,故本次设计主要考虑对原有灌排渠道进行整修硬化,断面形式以实地调查数据确定。64
(1)灌溉渠道流量典型设计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灌排渠设计采用轮灌方式,灌水周期设计为5d。灌溉渠道流量分为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a)灌溉渠道设计流量由于项目区不具备灌溉模数图表,灌溉渠道设计流量采用《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第四章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提供的轮灌渠道流量简化计算公式。轮灌农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为:(m3/s)式中:—设计流量(m3/s);—主要作物种植比例(项目区整理后以水稻种植为主取100%);—渠道控制的灌溉面积(亩);m—主要作物用水高峰期的最大灌水定额(m3/亩),项目区以棉花为主的旱作物m取40m3/亩,水稻m取85m3/亩;N—同级渠道轮灌组(取2组);—灌水延续时间(d),水稻取5d,棉花取12d;—每天灌水时数(h),取24h;—渠系水利用系数,取0.75。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如整修灌排渠I-1,我们征求当地意见后,我们将灌排渠控制面积取328亩。代入参数求得自流灌溉渠道设计流量为:Q设1=100%×85×328×2/(3600×24×5×0.75)=0.1721(m3/s)b)渠道加大流量计算渠道加大流量按下式计算:Qj=Q设(1+j)式中:Qj—渠道加大流量(m3/s);j—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根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第四章设计流量小于1(m³/s)时,j取30%~35%,本项目设计取30%。c)灌溉渠道最小流量根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第四章的规定,续灌渠道的最小流量不宜小于设64
计流量的40%,相应的最小水深不宜小于设计水深的70%。按照上述方法并利用程序计算出沟渠设计流量,详见表。渠道名称底宽(m)现状渠深(m)控制面积灌溉(亩)设计流量(m3/s)加大流量(m3/s)最小流量(m3/s)整修灌排渠I-10.50.93280.17210.22370.0688(2)渠道工程级别与规模通过计算,项目区渠道设计流量Q设均小于2m3/s,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5.1.3的规定,项目区的灌排渠工程级别均为5级,规模均为小型。(3)渠道的横断面设计项目区灌溉渠道采用现浇混凝土,查《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表4.2—10可知其渠床糙率系数n为0.017,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其中:A——过水断面面积(m2),A=(b+mh)×h;b——渠道设计底宽(m);h——渠道设计水深(m);R——水力半径,R=A/X,X为湿周,X=b+2×h(1+m2)1/2;C——谢才系数,采用公式进行计算;n——为渠床糙率;Q——设计流量(m3/s);i——渠底比降。渠道断面设计采用试算法(试算法:首先假设底宽和水深值(假定渠道宽深比应该在水利最佳断面宽深比与最经济断面宽深比之间),计算过水断面的水力要素,然后计算渠道的流量、校核渠道输水能力、校核渠道流速,若各项校核均满足要求,则该断面尺寸即该渠道设计尺寸;若流量或流速校核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重新假定断面尺寸,直到流量、流速满足设计要求为止),以控制328亩的整修灌排渠I-1为例计算如下:64
假定整修灌排渠II-1基本尺寸:b=0.5mh=0.9mm=0.5代入假定参数计算:湿周:X=b+2×h(1+m2)1/2=2.512m过水断面:A=(b+mh)×h=0.855m2水力平径:R=A/X=1.2/2.936=0.3404m谢才系数:C=(1/n)R1/6=54.71Q==0.1736m3/s校核渠道输水能力:︱(设计流量-计算流量)/设计流量︱≦0.05=︱(0.1721-0.1736)/0.1721︱=(0.008)≦0.05故,假定断面在渠道输水能力满足设计要求;c)渠堤超高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6.1.23的规定,5级渠道渠堤超高按下式计算:Fb=hb/4+0.2式中:Fb——渠道渠堤超高(m);hb——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深(m)。为便于施工,本项目区渠道深度采用渠道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深加超高Fb取整的办法,选用几种固定的规格。d)堤顶宽度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5.6.4的规定,当Q<2m3/s时,渠堤宽为0.5~1.0m。本项目灌排农沟的设计流量均小于2m3/s,渠堤宽取0.5m。渠道如与道路相邻布置,其兼作道路的一侧渠堤按道路要求设计,道路边缘距渠口边缘0.5m。(4)渠道防渗设计本项目区渠道采用砼衬砌。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5.6的规定,本设计现浇砼渠道每隔4.0m设置宽为20mm的伸缩缝,采用沥青木板填缝止水。64
(5)渠道纵断面设计a)渠道比降渠道比降根据项目区控制灌溉范围、地形和地面坡降,并力求满足自流灌溉及渠道不冲不淤的要求。灌排农沟比降尽量满足灌水要求,并尽量与地面坡度一致(减少过大填挖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渠道比降均为1/2000。b)渠道水位推算为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渠道的入口处都应有足够的水位。该水位根据灌溉田面上的控制高程加上各种水头损失自下而上逐级推算出来,水位推算公式如下:H进=A0+△h+ΣLi+Σζ式中:H进—渠道进水口处的设计水位(m);A0—渠道灌溉范围内控制点的地面高程(m);△h—控制点地面与附近末级固定渠道设计水位的高差(m),取0.1m;L—渠道的长度(m);i—渠道的比降;ζ—渠道局部水头损失。(6)渠道的工程量计算本设计考虑到项目区渠道断面尺寸以及地形变化的多样化,针对每一种断面形式的渠道都绘制一个典型断面,作为工程量计算的依据。7.3.4排水工程(1)排水标准参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中的《各地区设计排涝标准表》,根据项目区自然、气候条件及有关规范和实地资料,项目区采用的是十年一遇3日暴雨3日排至作物的耐淹深度,查《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计算出项目区十年一遇的3日暴雨量为248.3mm。(2)排水沟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a)排水沟设计流量排水沟设计流量分排涝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和排渍设计流量(日常设计流量)。1)排涝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计算64
排涝设计流量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附录C6,排水沟排涝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涝=qF式中:Q涝—排涝设计流量(m3/s);q—排涝模数(m3/(s·km2));F—排涝面积(km2)。旱地排涝模数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C中公式C.0.2-1计算:式中:qd—旱地设计排涝模数[m3/(s·km2)];R—设计暴雨产生的径流深(mm),取145mm;T—排涝历时(d),取3d。经计算,旱地设计排涝模数为qw=0.84m3/(s.km2)。根据排涝模数及排水面积计算排水沟的设计排水流量,计算结果见附表。2)排渍设计流量(日常设计流量)计算排渍设计流量公式为:Q渍=q渍F式中:Q渍—排渍设计流量(m3/s);q渍—排渍模数〔m3/(s.km2)〕,取0.03m3/(s.km2);F—排渍面积(km2)。b)排水沟设计水位1)排渍水位旱地:为使棉花生长阶段地下水位控制在要求的最小埋深(1.2m),农沟的日常水位距地面的深度应不小于地下水位埋藏深度0.2m,排渍水位以下的沟道断面要保证通过排渍流量。2)排涝水位项目区考虑自流排水或设抽排站排水,为节省工程量,灌排渠的最高水位低于地面0.2m,沟道两侧修筑沟堤,沟堤高出地面0.3m。64
(3)排水沟深度与间距设计a)排水沟深度项目区规划的排水农沟深度可用下式表示:hq=h+△H+h0(6.2.3-5)式中:hq—农沟深度(m);h—排渍深度(m),水稻区取0.4m,棉花区取1.2m;△H—滞流水头(m),取0.20m;h0—排地下水深时沟中的水深(m),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按上述方法计算并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排水沟深度。b)排水沟间距田间排水沟间距除了满足除涝排水要求外,还应根据机耕路、现有排水沟可否利用而定。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拟定本项目区排水沟的间距在100~200m之间。(4)排水沟横断面典型设计a)断面参数1)渠道比降项目区排水沟纵坡取1/2000。2)排水沟糙率对于衬砌斗沟(浆砌块石),考虑实际可能的施工质量,渠床糙率n取0.025。3)排水沟的允许不冲流速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有关规定,V不冲取2.5m/s。b)排水沟横断面尺寸水力计算排水沟横断面尺寸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6.2.3-6)式中:Q—设计排水流量(m3/s);A—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C—谢才系数(m1/2/s),;64
R—水力半径(m),R=A/X;X—湿周(m);i—沟道比降;n—渠床糙率。c)排水沟水力计算步骤1)按通过日常设计流量计算底宽b和日常水深h0,确定排水沟深度hq;2)校校排涝设计流量和不冲不淤流速。其方法是以排涝设计水位计算排涝水深h涝(h涝=hq-0.2),以b作为底宽,计算所能通过的流量Q和流速V。若Q≥Q涝,V≤V不冲,则设计断面的底宽b、日常水深h0和排涝水深h涝便全部确定。否则,不满足排涝要求,要重新调整断面尺寸。按上述方法计算所得排水沟横断面尺寸水力计算成果见附表。从计算结果可知,通过设计流量时的平均流速均满足不冲不淤要求。d)堤顶宽度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1的规定,本项目区斗级排水沟的渠堤宽取0.5m。沟渠如与道路相邻布置,其兼作道路的一侧渠堤按道路要求设计,道路边缘距渠口边缘0.5m。e)沟道的基座和压肩压肩:为了保证沟道侧墙砌筑的预制板的整体性以及沟道衬砌的美观,本设计对渠顶设压肩。压肩采用C20砼现浇,断面尺寸宽0.30m,厚0.10m。(5)浆砌石侧墙稳定计算整修斗沟设计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形式,浆砌石侧墙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抗倾覆稳定要求、抗滑动稳定要求三个方面的要求。①地基承载力要求浆砌石侧墙必须放置在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由于设计过程中实测资料不足,对于浆砌石侧墙只能根据设计所需地基承载力要求给出基础应达到的承载力标准。地基容许承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64
式中:p—基地平均压力,kN/m2;pmax—由于偏心荷载引起的最大压力,kN/m2;pmin—由于偏心荷载引起的最小压力,kN/m2;[R]—地基容许承载力,kN/m2。代入参数计算p=160kN/m2pmax=235kN/m2pmin=85kN/m2地基承载力[R]≥p=160kN/m2且[R]≥≈200kN/m2取大值:[R]≥200kN/m2因此,本设计浆砌石基础应开挖到具有200KP的承载力基础。如与淤泥质土或地基承载力较差时,可采用换土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增加地基承载力。②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1.5式中:Eax—Ea的水平分力(KN/m),Eax=Eacos(a+δ);Eaz—Ea的竖向分力(KN/m),Eaz=Easin(a+δ);G—挡土墙每延米自重(KN/m);Xf—土压力作用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m),xf=b-ztana;Zf—土压力作用点离O点的高度(m),zf=z-btana0;X0—挡土墙重心离墙趾的水平距离(m);a0—挡土墙的基底倾角(o);b—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m);z—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m);代入相关参数计算求得:Kt=1.65≥1.5因此,浆砌石挡土墙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③抗滑动稳定性计算64
在土压力的作用下,侧墙也可能沿基础底面发生滑动。因此要求基地的抗滑安全系数Kc(抗滑力与动滑力之比)≥1.3,即:≥1.3式中:Gn—挡土墙自重在垂直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Gn=Gcosa0;Gt—挡土墙自重在平行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Gt=Gsina0;Ean—Ea在垂直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Ean=Easin(a+a0+δ);Eat—Ea在平行于基底平面方向的分力,Eat=Eacos(a+a0+δ);μ—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粘性土(硬塑)取0.25~0.30;代入参数计算:Kc=1.48≥1.3因此,浆砌石侧墙满足抗滑动稳定性要求。综上所述,浆砌石侧墙按图纸中的设计尺寸放置在地基承载力大于200kp的地基上时,能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6)工程量计算本设计考虑到项目区沟道断面尺寸以及地形变化的多样化,针对每一种断面形式的沟渠都绘制一个典型断面,作为工程量计算的依据。7.3.5渠系建筑物7.3.5.1节制闸为控制渠道水位、调节流量、保证配水及渲泄洪水。节制闸闸身均采用整体式结构,闸室及闸墩均采用混凝土结构。(1)闸室底槛高程与上一级渠道底板高程相平。(2)闸孔宽度的确定:为便于施工,节制闸的闸室设计为平底的、矩形闸孔,因过水断面不大,按单孔假定宽度试算。(3)闸孔高度:根据闸所在渠道确定,为施工方便,闸顶与渠道侧边顶平齐。(4)闸下消能:灌溉渠道上的水闸,一般可不设消能设施,当闸出口为陡槽时应设消力池。单孔平底开敞闸过水能力计算:64
式中:σ:淹没系数,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水闸水力计算表41数值;δ:侧收缩系数,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水闸水力计算表42数值;m:流量系数,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水闸水力计算表40数值;b:闸孔宽(m);H0:包括行近流速水头的闸前水头,即H0=,H为上级渠道分引水后的设计流量的相应水头;v:行近流速;h:从堰顶起算的下游水深。计算步骤为:先假定一个闸室宽b,再根据上式计算过流量,当过流量等于要求过流量时,即可确定所假定b即为所求。1)单孔平底开敞闸过水能力校核以整修灌排渠I-5(块二)为例,采用其设计水深进行计算,已知设计流量Q=0.0849m3/s,闸前水深H=0.42m,闸后水深h=0.40,渠道流速v=0.42m/s,渠道底宽b0=0.5m,八字翼墙α=1。设闸孔宽b=0.5m;h/H=0.53/0.56=0.95,h/H>0.8,为淹没出流;查表41,淹没系数=0.65;查表42,侧收缩系数δ=1;查表40,流量系数m=0.385;闸前水头H0=0.40+0.422/(2×9.8)=0.43mQ=0.107m3/s>0.0924m3/s满足过流要求节制闸的闸门采用直升式C20砼闸门,闸门比渠道设计水深高0.2m,采用手动启闭。具体结构设计见规划设计图册。7.3.5.2分水闸根据项目区渠道灌水要求,在渠道进水口设分水闸,闸墩段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64
(1)闸室底板高程与上一级渠道底板高程相平。(2)闸孔宽度的确定:为便于施工,分水闸的闸室设计为平底的、矩形闸孔,因过水断面不大,按单孔假定宽度试算。(3)闸孔高度:根据闸所在渠道确定,为施工方便,闸顶与渠道侧墙顶平齐。(4)闸下消能:灌溉渠道上的分水闸,一般可不设消能设施,当闸出口为陡槽时应设消力池。单孔平底开敞闸过水能力计算:式中:m:流量系数,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水闸水力计算表40数值;σ:淹没系数,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水闸水力计算表41数值;δ:侧收缩系数,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水闸水力计算表42数值;H0:包括行近流速水头的堰前水头,即H0=,H为上级渠道分引水后的设计流量的相应水头;v0:行近流速;b:闸孔宽(m);hs:从堰顶起算的下游水深。计算步骤为:先假定一个闸室宽b,再根据上式计算过流量,当过流量等于要求过流量时,即可确定所假定b即为所求。以整修斗沟I-1为例,采用其设计水深进行计算,计算成果见表7.3.5.2-1。表7.3.5.2-1分水闸水力计算表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得流量系数淹没系数侧收缩系数每孔净宽(m)堰前水头(m)过水流量(m3/s)mσδbH0Q单孔1.5m×1.5m0.385110.80.480.6247整修斗沟设计流量0.5126注:通过水力计算得出节制闸各类型的过流量均大于渠道的设计流量,故满足设计要求。注:通过水力计算得出此类分水闸的过水流量大于斗沟64
的设计流量,故满足设计要求。7.3.5.3涵洞设计根据灌排工程布置需要,在沟渠与田间道交叉处设置涵管。根据渠道断面设计以及灌溉要求,所有涵管采用圆涵形式,其涵管与道路相交处、其过水中心线与沟渠过水中心线尽量齐平、满足人畜力通行要求。涵管在铺设时、首先要满足渠道过水要求。涵管长度和管径大小均依据路宽和沟渠流量而定。本次典型涵管设计参照《灌区简易水力计算》(宁夏人民出版社)介绍的办法及图表进行计算:1)设计资料:上游渠道水深H=0.4m,渠道流速v=0.12m/s;假定管径d=0.4m(单孔:预制混凝土管);管长L=4.0m;设计流量Q=0.105m³/s;涵管底坡降i=1/40;糙率n=0.014;涵管进口底部高程假定▽进=100.00m;下游出口渠道水深h=0.4m。2)水力计算:a.涵管流态判别:设管径D=0.4m,则H<1.2D=0.4<1.2×0.4=0.48<0.96m,故为无压流。b.涵管洞长判别:设管长L=4m,则L≤10H=4≤10×0.4=4≤4,故为短洞。c.涵管洞坡判别:设管径d=0.4m,Q=0.105m³/s,0.32Q/d2.5=0.32×0.105/0.42.5=0.190,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P163图51,hk/d=0.47,hk=0.47×d=0.47×0.4=0.188m;则h>hk=0.4>0.188,故为缓坡。d.计算涵管进口断面水深hc′:hc′=h(下游水深)-iL(只适用于短管)i—涵管底坡;L—涵管长。hc′=0.4-1/40=0.3,0.75H=0.75×0.4=0.3,hc′=0.75H,故为淹没出流。根据hc′/H=0.3/0.4=0.75,查图57得σ=1。e.洞型判别:涵管为无压缓坡短洞出流。64
f.输水能力计算:①根据《灌区简易水力计算》,采用宽顶堰公式计算:,H0=式中:σ:淹没系数,取1.0;b——涵洞过水断面宽度(m),当过水断面为非矩形时,b=ωk/hk;ωk——相应于hk时的过水断面面积(m2);hk——临界水深(m);H——涵洞进口断面底板高程起算的上游总水头(m);m——流量系数,取0.35;——行近流速。②b取决于hk,而hk又取决于Q/d2.5,采用试算法求解,具体步骤如下:算0.32Q/D2.5=0.32×0.0791/0.42.5=0.250;用0.32Q/D2.5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P163图51,hk/d=0.625;用hk/d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P166图55,ωk/ωd=0.475,ωk=0.475×3.14×(0.4/2)2=0.09。③计算b=ωk/hk=0.09/0.235=0.40m。④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P168图57,淹没系数σ。淹没系数大小决定于hc′/H=0.30/0.4=0.75,则查图57得σ=1。⑤计算上游总水头,H0=H+v02/2g=0.4+0.422/2×10=0.41⑥计算Q计==1×0.35×0.40×(2×9.8)1/2×0.413/2=0.342m³/sQ计=0.342m³/s>设计流量0.172m³/s,故满足过水要求。计算成果见下表7.3.5.3-1。64
表7.3.5.3-1涵管水力计算表查《灌区简易水力计算》得假定管径(m)过水断面(m)流量系数淹没系数上游总水头(m)过水流量(m³/s)DbmσH0Q单孔Φ10001.01.00.3510.870.8289单孔Φ4000.40.40.3510.410.342整修斗沟I-1设计流量0.5126整修灌排渠I-1设计流量0.1721注:通过水力计算得出此类涵管的过流量大于渠道的设计流量,故满足设计要求。洞身底板高程与渠沟底板高程相同,相邻两节预制混凝土管之间,为防止渗漏需进行止水处理。结构布置见规划设计图册。7.4田间道路工程设计7.4.1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1)田间道路通达度:田间道路通达度达到90%以上。(2)设计行驶速度:机耕路设计行驶速度为20km/h,路面宽度2.5m~3.0m;生产路设计行驶速度为10km/h,路面宽度2.0m。(3)平曲线半径:一般情况下,道路平曲线半径不小于30m,特殊困难地段不小于15m。(4)道路纵坡:最大纵坡控制在6%~9%为宜,特殊情况下,道路最大纵坡不大于11%。7.4.2机耕路与生产路项目区机耕道和生产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且数量大,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也较大,因此,项目区机耕路和生产路设计土料为主,辅以碎石路面,路肩素土夯实,以便植物生长;生促使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之处,促进物种的多样性。(2)一般机耕路:一般机耕路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路面宽2.5-3.0m,占地宽3.1-4.4m,路基填方机械压实,压实度须达到90%以上,路面铺设10cm厚碎石,路面高出地面0.4m,两侧培0.3m宽素土路肩或浆砌石路肩,素土路肩边坡1:1。64
7.5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7.5.1建设标准(1)农田防护面积比例:项目农田防护面积比例不低于90%。(2)防洪标准:农田防护工程按洪水重现期10年一遇设计。(3)生态标准:所有工程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生物栖息、生物通道、生态净化和环境保护7.5.2下沟台阶及生物通道设计项目区路网、渠网的建设,会在项目区形成一种线性屏障,这种屏障会中断自然进程,包括动物的移动和植物的扩散,形成阻隔效应。项目设计的沟渠所造成的物理屏障,使得小型动物不能通过,本次设计在硬化砼渠上布置与硬化砼渠相接的下沟台阶,每处下沟台阶均需设置生物通道一条,生物通道宽度与下沟台阶宽度一致,浆砌石沟渠采用下渠梯步和生物通道结合的方式设计。项目区其设置生物通道及下沟台阶42处。7.6其它工程本方案规划项目标志牌1座,标识牌69块。项目标志牌采用C20混凝土基础,长3m,宽1.56m;牌高2.8m,宽1.8m,厚0.36m,采用混凝土砖墙砌筑。标识牌瓷砖规格200×300×8mm。64
8土地权属调整8.1土地权属现状8.1.1土地所有权项目区涉及鼎城区牛鼻滩镇栏马口村。各农户以及村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权属关系明确,界线清楚。区内的土地权属清晰,全部属村集体土地,无土地权属纠纷。2015年土地详查时,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权属界线图上分别标注了各村集体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走向和标志物的归属,并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区内土地权属明确,无矛盾和争议。项目区涉及的栏马口村都进行了土地登记,本项目实施不打乱土地权属界限,不实施土地权属调整,涉及村已出具了不实施土地权属调整证明(见土地权属资料)。8.1.2土地使用权项目区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局部范围已经开始了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探索,目前,项目区内土地流转的比例约11%。随着2006年11月《湖南省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的发布,特别是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村土地采取不同的形式参与流转。8.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项目区涉及的栏马口村都进行了土地登记,此次项目规划充分尊重现有权属界限,保持现有村界不动,所以不存在村与村界限的调整和所有权调整。根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项目区规划进行土地平整,对到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一定的影响。依据湘国土资办发[2012]213号文件规定,设计单位和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地籍股就权属调整问题与牛鼻滩镇政府、牛鼻滩镇国土所、栏马口村委会负责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并交换意见,达成了一致:保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现有村界不变,不涉及村与村的权属调整,各户土地原则上保持原址不变,户与户之间调整由户主双方同意,由村委会监督确认。各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实施该项目,并承诺权属调整时出现的纠纷,由本村自64
行协商解决,一切工作服从上级领导安排,杜绝人为阻止施工行为。涉及村已出具了不实施土地权属调整证明(见土地权属资料)。64
9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1施工条件9.1.1工程地质条件9.1.1.1地层岩性项目区成土岩母质主要是近代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板页岩风化物、砂岩风化物、石灰石风化物、紫色钙质砂页岩风化物等,由第四系全新统和第四系更新统地层组成。9.1.1.2区域地质构造项目区内基岩中发育有北东向深大断裂构造,但未见活动痕迹,地表均被数10m厚的第四系全新统覆盖。9.1.1.3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的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水量中等至丰富。项目区内的潜水层埋深较小,80%的面积区域的潜水位的埋深在0~5.0m之间,20%的面积区域的潜水位的埋深在5.0~10.0m之间。地下水的总体水质较好,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9.1.1.4不良地质项目区内部分分布有软土和砂土液化等不良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9.1.1.5工程地质评价1)项目区内地表均被数10m厚的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尚未发现新构造运动迹象。故区域稳定性较好。2)区内亚粘土、亚砂土、粉砂土均为第四系全新统湖泊沉积,总厚度较大,承载力普遍较低。3)区内不良地质有软土和砂土液化,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分布区域布置工程,无法避开时,拟采取置换和回填砂砾石等方法进行处治。4)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利于工程建设。99
9.1.2对外交通条件项目区区位优势明显,东常高速南北贯穿项目区,公路交通发达,XD46县道在项目区经过;乡镇与村、村与村的道路已基本硬化,工程设备及各类建材可通过该道直达工地。9.1.3电力设施条件项目区内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有220V和380V输电线连接各个村组,各村电力供应充足,用电条件方便,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电力基础。9.1.4天然建筑材料土地整治工程建筑材料应根据设计需要选用,建筑材料一般包括:(1)组成混凝土的材料。河砂、人工砂,砾(卵)石,碎石,水泥,水,混凝土外加剂等,用于渠道衬砌和建筑物工程。(2)砂浆。用于砌筑堤坝、护坡、桥涵和其他砖石结构物。(3)钢材。主要有板材(钢板)、线材(钢筋),适用于金属设备制作,混凝土钢筋制安等,对输水管道、闸门等结构体,一般采用厂家定型制造。(4)木材。工程用主要有原木、板木、锯材等,用于模板支护、构件安装等;(5)砌体材料。包括块石,片石,砖等。本项目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涉及到土料、块石、碎石和砂卵石。农田水利和田间路桥工程(道路修整)所需要的土料均在项目区就近取土,田间道路工程中外借土方需在项目区外4-5km处取土;项目区内无砂料场,但常德沅水沿线砂料场较多,各种粒径齐全,砂料质量较好,符合各种级配及质量要求,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砂卵石从常德市鼎城区购买,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25km;项目区建设所需要的碎石来源于鼎城区石板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32km;块石、毛石来源于常德市石板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32km;水泥来源于鼎城区牛鼻滩镇,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5km;钢筋来源于鼎城区城,距项目区中心平均运距为15km。99
9.2施工导流本工程施工地点为浅丘,地势起伏较小。综合考虑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特性,并考虑到技术经济、工程投资等因素,结合施工条件,排灌水渠采用渠首采取填土、砌砖的施工导流方案完成本渠道的剩余段施工。支沟及溢流坝的修建采用河床内导流方案,采用分期导流,将河床分段用围堰挡水,使河道水流分期通过被束窄的河床或坝体底孔、缺口、导向下游。9.3主体工程施工9.3.1灌溉排水工程施工9.3.1.1沟渠施工由于项目沟渠分布分散,沟渠土方开挖、回填可按沟渠分段同时组织施工。根据沟渠断面尺寸,底宽在0.3m以内(含0.3m)的采用人工开挖,底宽大于0.3m的土方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其中机械开挖占90%,人工开挖占10%,人工开挖部分按相应标准乘以1.35系数。沟渠开挖余土用于沟渠两侧培土。当开挖出的土方作为填筑土料时,应采取防雨措施,以防含水量过大,不利回填压实。土方填筑时,应严格控制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和干容重,应按设计规定的标准施工。当开挖出的土方作为弃料处理时,就近平整到田块。衬砌沟渠施工程施工工艺详见下图:侧墙砼浇筑侧墙块石砌筑侧墙浇(砌)筑底板砼浇筑验槽开挖或回填土方测量放线压顶图9.3.1.2-1衬砌沟渠施工工艺流程图a)现浇沟渠①测量放样在规划沟(渠)位置用经纬仪界定中心定位桩和底坡交界桩,并在每间隔50m的位置钉上中心桩(弯道处间隔5m99
钉桩)并编号,用水准仪测出桩点高程,再根据渠道纵断面图中设计高程确定基槽沟(渠)底板的开挖或填高,作好详细记录。②沟渠基槽土方开挖填方渠道填筑前应清除填筑范围内表层的淤泥、腐殖土、泥炭等不合格土以及草皮、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并分层用机械夯实压紧;如采取人工夯实,每层不得大于20cm,含水量应控制在砂壤土12%~15%,粘土25%~28%。半挖半填沟渠在开挖接近到设计高程时,应预留10cm~20cm厚土层,为了防止基底超挖,在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应设统一的基底水平控制桩,然后按设计尺寸修整断面;沟渠回填部分应根据设计预留适当的沉降。挖方渠道根据设计高程放出沟渠两侧开挖边线后,90%用机械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质量检查员在接近基底设计深度时,随机检测基底标高,预留10cm~20cm厚土层,为了防止基底超挖,应设统一的基底水平控制桩,然后按设计断面尺寸采用人工开挖至标准断面。③验槽基槽开挖完成后,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验槽时,看工程位置是否正确、观察土层分布情况,对基槽标高、长、宽、边坡、顺直度、沟底平整度进行量测检查。④沟渠底板处理先按设计坡降放样,每50m设置一个桩点,并根据测量高程拉一胶线,人工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按要求铺设垫层、整平夯实开挖面,再按设计宽度与厚度浇筑砼底板。对地下水比较丰富的硬化沟(渠)应适当布置导水孔或预留导渗缝,在导水孔(导渗缝)周围填筑好反滤材料。⑤侧墙浇筑在沟渠底板浇筑后,经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进行侧墙的浇筑。侧墙浇筑完成后经养护需要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墙背回填土,回填土采用人工夯实。⑥现浇砼施工现场浇注可采用0.4m3搅拌机集中拌制,机动翻斗车(双胶轮车水平)运输,直接入仓浇筑。砼99
要严格按照配比拌制,以确保工程质量。浇筑时按不同部位采用插入式或平板式振捣器振捣,要求振捣密实,砼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已浇筑的砼已经初凝,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下一段砼浇筑的准备工作。砼表面应用压力水、风砂枪和刷毛机等加工成毛面,并清洗干净,排除积水,方可浇筑新砼。浇筑完毕后做好洒水养护工作,养护期不少于7天。在雨天、热天、冷天浇筑砼,应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的有关规定。砼结构物表面一般要求光洁,成型后的偏差、平整度应符合设计图册或技术要求的规定,不允许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气洞;不允许残留砼砂浆块。特殊结构与建筑装修另见设计图册及有关技术要求。为优化成本应优先考虑使用钢模,模板安装时必须按砼结构物的详图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多设控制点,以利模板检查核正,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及承载能力,以防倾覆;砼浇筑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间歇时间严格遵照规范执行,及时按规范规定的时间洒水养护。⑦伸缩缝在底板、侧墙、压顶浇(砌)筑时,应按设计要求对沟(渠)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置在同一断面上,线条顺直;在浇筑完成后(尤其是对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沟渠底板),应及时对伸缩缝清扫干净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嵌填。⑧生物通道现浇沟渠两侧墙体每隔200m设置一处生物通道,生物通道采用C20砼现浇,通行坡面采用1:2,具体施工流程同沟渠侧墙;生物通道施工完成后,表面凿毛处理,便于农田动物通行。⑨生态池沿现浇沟渠每200m设置一处生物池,生物池两侧预留0.8m×0.8m生物通道孔,竖向间距0.14m,横向间距0.20m,上下排渗水孔交错布置,营造沟渠动物栖息繁衍空间。同时,结合生态孔洞布置反滤包。c)浆砌石沟渠①侧墙砌筑:浆砌石施工采用坐浆法,筑前先清基。同一层面应保持平衡升高,上下层或同一层前后的石块砌缝应错开,避免形成通缝、瞎缝,块石应大面朝外,大缝用小块石楔紧,确保浆满面平。99
拌制砂浆用的材料应符合有关质量要求,数量应充足并且保证存放到位,严格按经试验认可的配合比进行配料,配料称量应准确,拌合时应根据砂中含水量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随时调整用水量。浆砌石的砌筑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要求完成。砌筑后12~18小时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湿润,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当最低气温在0~5℃时,在浆砌石砌筑好的部位采用草帘保温保护;当最低气温在0℃以下或最高气温超过30℃时,停止砌筑施工;仓面无防雨棚,遇大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表面,雨后先排除积水,再处理受雨水冲刷的部位。②渗水孔安装对衬砌的沟渠设计渗水孔:渗水孔施工与侧墙砌筑同时进行,在底板及侧墙底板以上不低于0.2m处每隔1m预埋一排导水管;按水平方向每隔3m增设一排导水管,预埋一排以上导水管的采用梅花形布置。渗水孔采用Ф50PVC管,在导水管的周围填上砂石反滤料,另一头伸出墙体5mm。9.3.1.2涵管施工程序及要求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垫层施工接缝涵管安装敷设进出口处理回填图9.3.1.2-1涵管施工流程图1)测量放样按照设计图纸,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圆管涵基础横断面、中心线及地面高程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用石灰线标明基槽开挖范围。2)基础开挖在基础开挖前,首先做好排水工作,保证基坑开挖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当在原有灌溉沟渠的基础上修筑时,为保护好灌溉水流,应开挖一条临时通水通道。99
基础开挖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挖掘机开挖、人工辅助配合进行,弃土应结合田间道路修筑、田埂修筑,开挖到达设计高程后,方可进行涵洞的下一步施工。在未完成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和基槽回填等作业前,注意保护基槽的暴露面不致破坏。3)垫层施工浇筑垫层时混凝土采用手推车或人工挑抬入仓,人工平仓,然后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无条件情况下,必须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捣筑密实),最后人工洒水养护。4)涵管安装敷设涵管的管节端面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缺陷修补的各项指标符合质量要求。涵管的安装从水流的上游开始,以便高程的控制;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均按照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并使内壁齐平。敷设过程中,注意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5)接缝施工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并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在管节接缝填塞好后,在其外部按设计要求的宽度、厚度、配合比敷设一层水泥砂浆抹带,使接缝稳固、耐久和不漏水。6)进、出水口处理在砌筑涵管进、出水口前,要对沟道整理,保证连接处圆滑顺直,使进、出口段水流平稳、顺畅。然后进行端墙结构的砌筑。7)涵管回填当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经验收涵管安装及接缝符合设计要求后,就可以进行涵管两侧的土方回填,填料可采用合格的沟、渠开挖土料,淤泥、腐殖土、含水量过高的土料等不得采用。回填采用人工分层摊铺、人工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15cm。涵顶填土厚度超过80cm后,以上部分采用机械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9.3.1.3闸门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99
测量、放样基础开挖基础平整土方回填底板现浇闸身、墩浇注闸门及启闭器安装图9.3.1.3-1闸门施工工艺流程图①测量放样按照设计图纸,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闸门基础横断面、中心线及地面高程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用石灰线标明基槽开挖范围。②基础开挖在基础开挖前,首先做好排水工作,保证基坑开挖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当在原有灌溉沟渠的基础上修筑时,为保护好灌溉水流,应开挖一条临时通水通道。基础开挖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挖掘机开挖、人工辅助配合进行,弃土应结合田间道路修筑、田埂修筑,开挖到设计高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③基础平整基槽开挖完成后,对基槽标高、长、宽、边坡、顺直度、沟底平整度进行量测检查,保证基础底部平整、规则。④底板现浇基础平整后,需按单体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底板C20砼现浇;砼现浇底板施工要求及工艺详见现浇沟渠。⑤闸身、墩浇筑严格按照单体设计尺寸进行浇筑,施工工艺同现浇沟渠。⑥闸门及启闭器安装调试预埋件安装:闸门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94)第9.1条相关规定。安装前,应先对混凝土预留槽进行检查,对混凝土中预留的插筋进行调直,并对混凝土的接触面进行凿毛99
处理。对土建移交的基准线及基准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利用经纬仪、钢卷尺、钢板尺定位门槽中心线、闸孔中心线,利用水准仪确定各底坎高程。根据门槽中心线和孔口中心线及高程定位底坎,调整好后,加固、复核。在门槽上方架设悬吊钢丝架,挂上15kg垂球为防止垂球队轻微摆动,将垂球浸没在自制油桶中,通过调整主反轨及侧轨与钢丝的距离及孔口中心线的距离来调整轨道的垂直度及其孔口中心线的距离,定位加固,用经纬仪复核。埋件安装前,必须清理门槽中的杂物,砼的结合面应全部凿毛,二期砼的断面尺寸和预埋锚栓位置应符合图纸规定。埋件安装调整好后,应将螺栓与锚栓焊牢,确保埋件在浇筑砼过程不发生变形或位移。埋件工作面对接接头的错位均进行缓坡处理,过面及工作面的疤和焊缝余高应铲平磨不凹坑应补焊磨光,并按原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闸门安装:闸门根据单体设计采用现场预制和定点购买;800型以下闸门采用人工搬运安装,800型以上闸门因质量较大需采用机械吊装。闸门运至工地后,对所有安装门体零部件进行清点、检查各构件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损伤变形,有情况报监理人。对在检查发现损伤、缺陷或零件掉失等情况进行修整,补充零件后才准许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止水橡胶等附件安装,闸门的关键是要保证封水效果良好,运行平稳无卡阻现象,因此闸门的组装要严格按照DL/T5018—94规范进行整体验收,待闸门运至现场吊装入槽后,再重新进行橡皮安装调试。⑥土方回填当砌体砂浆或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经验收闸门安装、接缝符合设计要求,启闭器通电测试符合要求后回填土方,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9.3.2田间道路工程施工程序及要求9.32.1田间道路工程施工程序及要求田间道路工程是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田间道路的布置应尽量和项目区内田块布置相结合,与周边主要交通道路连接贯通,以便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田间道路按等级可分为:硬化机耕路、一般机耕路、生产路;按一般路面材料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路面。本节从田间道路的路面材料进行阐述(机耕桥与人行桥施工按渠系道路建筑物程序施工)。田间道路工程施工程序为:99
测量、放样基底清理与处理垫层填筑路面施工(碎石)路基填筑路肩回填图9.3.2.1-1田间道路施工施工流程图1)测量放样先根据道路规划设计,用经伟仪或其它仪器定出道路中心线,沿中心线每隔50m布置一定位桩并测量出地面高程,地形复杂地段应根据情况适当加桩,然后对每个横断面根据测量结果钉上开挖或回填边线桩。2)基底清理与处理根据测量放样,首先清除填筑范围内表层的淤泥、腐殖土、泥炭等不合格土及草皮、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根据土质、水文、坡度和填土高度对基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a.当基底为松土或耕地时,应先认真压实后再填筑;b.当路线经过水田、洼地和池塘时,应根据积水和淤泥层等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清淤换土、抛石挤淤、晾晒或掺灰等处理措施,经压实后再填路堤。c.受地下水影响的低填方路段,还应考虑在边沟下设置渗沟等降、排地下水措施。d.当基底土质湿软而深厚时,应按软土地基处理。3)路基填筑路基填料应尽量选择当地强度高、稳定性好并利于施工的土石作路基填筑料,应根据不同性质土料有规则地分层填筑和压实。4)垫层填筑在硬化道路的下层必须填筑垫层,垫层必须分层进行铺筑和碾压,常用材料有天然碎石、级配砂(砾)石、泥灰结片石、泥灰结碎石或泥灰结砾石等,碾压机具应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道路的级别合理选用压路机、履带拖拉机等。垫层基本完成后,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对路基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标高等进行测量、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整修(如有99
偏差),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石方应予以清除。5)路面主体施工a.碎石路面:一般用于机耕路和生产路。——施工放样在垫层上恢复放出中心线。直线段每50m设一控制桩,曲线段每10~20m设一控制桩,并在路肩两侧设控制桩,路肩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时,在两侧指标桩上用红油漆标记出设计高度。——集料运输和摊铺集料装车运输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在同一施工路段内,由远到近将级配碎(砾)石、石屑等拌和材料(可现场拌和)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垫层上,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集料不够或过多,且集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集料在垫层上的放置时间不应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宜提前数天。集料过早运送到路上,原先含水量合适的集料水分蒸发,集料变干;在雨季施工时,过早堆放在路上,下雨时料堆会变成滞水坑,使垫层的含水量明显增大,影响下承层的强度均匀性,在后面的施工碾压中,甚至会产生局部弹簧现象,需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型。——碾压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和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等碾压机具进行碾压。直线路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应注意搭接,不得漏压。碾压遍数以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标准。一般需碾压到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时应严格控制行走速度,严禁压路机在已经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碾压完成后,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对路面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标高等进行测量、检查,如有偏差应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及时进行返工。b·混凝土路面:一般用于硬化机耕路。——进行放样挂线。检查模板间宽度、模板高度及路拱度、线型。99
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表面要洒水湿润。——按设计配合比准确配料。采用机械拌制混凝土,混凝土进场后,要有专人指挥停放、卸料,混凝土路面应振捣密实,振动时应把握尺度,振捣棒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动梁运行过程中不得有空洞、凸起,以保证平整度。浇捣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是否有变形及漏浆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纠正。混凝土捣实后24小时之内,不得受到振动。——抹光吸水完成后立即抹光,将凸出石子或不光之处抹平。最后用靠尺板检查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铁抹子人工抹光。——纹理处理抹面完成后进行表面横向纹理处理。压纹时应掌握好混凝土表面的干湿度,现场检查可用手试摁混凝土,确定适当后,在两侧模板上搁置一根槽钢,提供压纹器过往轨道。拆模时应小心,不得损边掉角。压槽完成后设置围档,以防人踩、车碾破坏路面。横向缩缝切割:横向缩缝采用锯缝,切割时必须保持有充足的注水,在进行中要观察刀片注水情况。在锯缝处浇灌沥青胶泥。灌缝前应清除缝内的临时密堵材料,缝顶面高度与路面平齐。混凝土浇注完成12h后,可拆模进行面层覆盖草袋人工洒水养护,在7天内加强保湿养生,21d内常规养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6)路肩人工培土回填采用人工分层摊铺、人工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15cm。,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9.4施工交通运输本工程需主要建筑材料可通过田间道路运抵施工场地,本次设计考虑利用区内的交通公路和临时施工道路,同时充分利用规划的田间道路工程进行作业,部分区域应根据实际需要修筑临时施工便道,待项目完成后,立即予以恢复原状或按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布置。99
9.5施工总布置施工平面布置要力求科学、合理,充分利用项目区的场地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四大目标的实现。临时设施不影响正常施工,其规模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进行,做到简单实用,布置合理、紧凑,生活设施一般靠近项目区居民区,以方便水电供应和方便交通;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和临时设施尽量做到一次到位;各项施工设施的布置都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安全文明施工创造条件。项目区施工总体布置主要内容:(1)配合选择对外交通方案,选择场内交通方案;(2)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确定场内区域划分原则,布置各施工辅助企业及其它生产辅助设施,布置仓库占场、施工管理以及生活设施;(3)选择给水、供电、压气、供热等系统的位置,布置干线、干管;(4)确定施工场地排水、防洪标准,规划布置排水、防洪沟槽系统;(5)规划弃渣、堆料场地,做好场地土石方开挖以及土石方调配;(6)研究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总布置分区如下:(1)主体工程施工区:项目区排灌渠系。(2)砂、石料开采区:由本地区砂料场供应,不设独立开采区;土料用量不大,就近开采。(3)施工工厂区:包括堆料场、砼拌合站、机修厂和钢木加工厂。(4)生活区:田间工程施工布置于实施地点附近的村部。9.6施工总进度9.6.1进度安排的原则及依据a)以满足项目施工进度目标为要求,以保证不影响来年春耕生产为原则。b)合理有序安排田、水、路、林、村工程的施工,循序渐进,保证工程效率的原则。c)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超前的原则。99
9.6.2施工总进度及总工期本项目规划建设期为1年,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施工工期6个月,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具体工程施工进度具体见附表2。(1)前期工程:工期4个月,2016年3月~2016年7月。主要进行项目立项、勘察测量、规划设计、项目招标及其它与项目建设相关准备工作。(2)灌溉排水工程:工期6个月,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0日。项目建设中,农田水利工程任务最重,且秋冬两季气候条件较差,需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3)田间道路工程:工期4个月,2016年12月1日~2017年3月30日。(4)农田防护及生态保护工程:工期2个月,2017年1月1日~2017年2月28日。(5)其他工程:工期1个月,2017年3月1日~3月30日。99
10工程管理10.1工程建设期管理10.1.1组织机构土地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鼎城区专门成立县农村土地整治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统一管理。领导小组由常德市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分管土地整治工作的副局长为组长,县国土、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协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审批、资金筹集安排以及监督、评价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人员培训、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管理、财务管理、竣工验收等事项,人员由国土、水利、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区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物资供应、人员调配、实施监督等职责,指挥部下设计划、财务、工程、综合四个组,分别管理相关事务。常德市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在省、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按照市场机制,具体负责项目运作。10.1.2项目“三制”。为了按质按量完成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必须对项目工程建设与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1)实行项目法人制本项目法人为常德市鼎城区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项目管理以项目法人为主体,项目法人向投资方负责。由项目法人管理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协调和管理,并为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实行招投标制本项目全部实行招投标制,以增加激励机制,促进工程建设。(3)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本项目法人通过招标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99
监理单位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工程建设合同以及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代表建设方对工程实行监管,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协调有关各方的工作关系,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4)强化施工管理实行工程质量法人负责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工程质量部门负责制和技术人员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工程变更管理,对因规划、设计或施工计划调整引起的重大变更应进行论证。(5)实行公告制将有关工程招投标、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公告于众,接受群众监督。(6)加强土地整治的社会动员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项目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10.1.3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0.1.3.1控制措施(1)质量控制措施本工程施工将严格遵循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按照程序文件开展质量活动,使所有的质量活动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1)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为首的包括各职能管理组负责人、各施工班组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2)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质量检查内部“三检制”,即每一道工序完成后,由施工班组初检,技术人员复检,质检人员终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认证,签字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重要部位基础隐蔽工程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以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3)工程所用材料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申报书,经监理工程师参与测验并审查批准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对采购材料由专人验收和入库存放。4)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在全体施工人员中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施工规范、规程和设计图纸的现象,质检员有权下令停工。在各项评比活动中,99
质量管理部门可行使质量否决权。工程进度要服从于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工效和合理节约来降低工程成本,以求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5)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对各级管理人员和有关主要工种的技术人员要进行岗前技能与质量规章的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6)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工程质量评比活动。将工程质量的好坏与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的利益挂钩,奖勤罚懒,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质检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经常碰头,分析、研究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措施及步骤。(2)进度控制措施本项目规划建设期为一年半,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按照前期准备、工程实施、检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2016年9月底以前,主要任务是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发动,深入调查摸底,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编制整治项目规划第二阶段为工程实施阶段,时间为6个月,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全面组织项目实施。第三阶段为检查验收阶段为了确保工程如期竣工,拟采取如下措施:1)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法人施工,委任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专业技术和施工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的领导班子,全面负责实施工程的施工组织领导工作。2)尽量采用机械化施工,确保按计划完成。3)及时制订月施工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制订保证措施,逐项检查落实。4)严格控制关键线路上的各个施工环节工期,从而确保重点分部工程的施工计划能按时完成,特别要加强对砌石护坡和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确保其按计99
划完成。5)做好安全质量的管理工作,防止因发生安全质量事故而导致工期延误。6)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材料供应,提前作好供应计划,并成立强有力的材料供应系统,保证不让材料供应影响施工正常进行。7)关心施工人员生活,做好劳动保护,实行奖励和评优活动,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施工计划顺利完成。(3)资金控制措施根据《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为确保重大工程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领导小组特制定“三专五定一坚持”的资金管理办法,即“专设帐户,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任务,定投资,定工期,定拨款,定审计;坚持按施工进度分期拨款”。总的要求是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截留,不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拨付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提出申请,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后报县国土资源局,在拨付资金之前,必须对上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坚持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支出,不突破投资总额;坚持严把资金流转渠道,层层设立专账,实行一支笔审批;坚持项目资金决算制度,严格资金审计,确保项目资金落到位。10.2工程运行期管理10.2.1管护主体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由项目法人单位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建档,明确产权归属并协助组建适宜的管理组织。根据“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基本原则,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所在乡镇及项目涉及行政村的农田户主为最大的受益者,理应承担起项目区内基础设施的日常管护任务,是项目的管护主体。10.2.2管护措施(1)项目建成并交付使用后,由当地各村负责本辖区内的所有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设施的管护,确保设施安全。(2)各村指定具体负责人管理和养护农业基础设施,实行年终绩效考核,管理效果直接与其工资和奖金挂钩。99
(3)乡镇人民政府派专人负责监督,使整个项目区基础设施的日常管护在一个有效、有序的良好环境中进行,以充分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10.2.3管护资金根据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和“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项目建设完工后,工程管护所需费用由受益农民自筹与乡镇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以确保项目建设后基础设施持续运行。10.3劳动安全10.3.1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险性因素是施工车辆施工时,由于误判或操作不当致使施工车辆踏空、翻倒、撞人等以及经过村庄和人员密集区的骨干沟渠、山塘等工程可能产生人员跌落危险的场所。10.3.2劳动安全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土地整治项目大排查工作是全市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鼎城区县局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成立土地整治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排查问题、及时落实整改。二、明确职责、突出排查重点。全市所有土地整治项目,一律开展隐患大排查。各县(市、区)局长要对该项目工作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落实,耕保科(股)牵头,相关科(股)室和基层所配合,辖区内的所有的整治项目,逐一进行排查,不得遗漏、不留死角。同时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结合项目管理程序,采取有力措施,找准隐患重点,减少隐患盲点。三、采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鼎城区县局要采取得力措施做好排查工作。一要做好项目排查台帐和排查记录;二要抓好日常巡查;三要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从严要求;四要对查找出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五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99
11.1编制原则与依据11.1.1预算编制原则a)符合现行政策、法规、办法的原则;b)全面、合理、科学和准确的原则;c)实事求是、依据充分、公平合理的原则;d)体现土地开发整理特点的方法。11.1.2预算编制依据(1)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12]151号);(2)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试行)》(湘财建〔2014〕22号);(3)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4)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湘国土资办发〔2014〕14号);(5)《湖南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DB43/T876.1-2014);(6)常德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文件《关于发布常德市二0一六年第三期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的通知》(常建价[2016]8号);(7)项目设计文本、设计图册。11.1.2费用计算标准根据《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试行)》,项目投资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包括设备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采购及保管费)、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组成。11.1.2.1工程施工费工程施工费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一)直接费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99
a)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人工费=定额劳动量×人工估算单价材料费=定额材料用量×材料估算单价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机械使用量×施工机械台班费人工估算单价按甲、乙两类分别计算。湖南省属六类工资区,经计算,甲类工人工预算单价为58元/工日,乙类工人工预算单价为44.43元/工日。材料费计算依据《常德市二○一六年第三期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施工机械使用费依据《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试行)b)措施费措施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费率。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本项目不涉及此项费用)、施工辅助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和安全施工措施费。根据工程类别不同,措施费费率如表11.1.2-1:表11.1.2-1措施费率表单位:%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费施工辅助费安全施工措施费费率合计1土方工程直接费21.00.70.23.92石方工程直接费21.00.70.23.93砌体工程直接费21.00.70.23.94混凝土工程直接费31.00.70.24.95农用井工程直接费31.00.70.24.96其他工程直接费21.00.70.23.97安装工程直接费31.01.00.35.3注:1、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统一取1.0%。(二)间接费间接费=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间接费费率。根据工程类别不同,间接费标准见表11.1-2:99
表11.1.2.1-2间接费费率表单位:%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费率1土方工程直接费52石方工程直接费63砌体工程直接费54混凝土工程直接费65农用井工程直接费86其他工程直接费57安装工程人工费65(三)利润利润按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的3%计算。(四)税金税金按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之和计算。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综合税率本建设项目在农村,税金费率取3.28%11.1.2.2设备购置费设备购置费主要由设备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其中:运杂费=设备原价×运杂费率(取5%)采购及保管费=(设备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率(取0.7%)11.1.2.3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各项费用均按规定取费。(1)前期工作费包括土地清查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和项目招标代理费。1)土地清查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0.5%计算。计算公式为:土地清查费=工程施工费×费率2)项目可行性研究费99
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分档定额计费方式计算,各区间按内插法确定。表11.1.2.3-1项目可行性研究费计费标准单位:万元序号计费基数项目可行性研究费12002.525005310006.5430001355000186800026710000318200004494000069106000090118000010612100000121注:计费基数小于200万元时,按计费基数的1.25%计取;计费基数大于10亿元时,超过部分按计费基数的0.121%计取。3)项目勘测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1.5%计算(项目地貌类型为丘陵/山区的可乘以1.1的调整系数)。计算公式为:项目勘测费=工程施工费×费率。4)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分档定额计费方式计算(项目地貌类型为丘陵、山区的可乘以1.1的系数),各区间按内插法确定。99
表11.1.2.3-2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计费标准单位:万元序号计费基数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120062500143100027430005155000766800011571000014182000026294000048710600007011180000906121000001107注:计费基数小于200万元时,按计费基数的3%计取;计费基数大于10亿元时,超过部分按计费基数的1.107%计取。5)项目招标代理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表11.1.2.3-3项目招标代理费计费标准序号计费基数(万元)费率(%)算例(单位:万元)计费基数项目招标代理费1≤10000.510001000×0.5%=521000~30000.330005+(3000-1000)×0.3%=1133000~50000.2500011+(5000-3000)×0.2%=1545000~100000.11000015+(10000-5000)×0.1%=20510000~1000000.0510000020+(100000-10000)×0.05%=656100000以上0.0115000065+(150000-100000)×0.01%=70(2)工程监理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分档定额计费方式计算,各区间按内插法确定。99
表11.1.2.-4工程监理费计费标准单位:万元序号计费基数工程监理费120052500123100022430005655000876800013071000015782000028394000051010600007141180000904121000001085注:计费基数小于200万元时,按计费基数的2.5%计取;计费基数大于10亿元时,超过部分按计费基数的1.08%计取。(3)拆迁补偿费拆迁补偿费采取适量一次补偿方式编制预算。拆迁工程涉及的施工费用可列计在工程施工费中,补偿标准应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不涉及拆迁,无拆迁补偿费。(4)竣工验收费竣工验收费=竣工测量及工程复核费+项目验收费+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1)竣工测量及工程复核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99
表11.1.2.3-5竣工测量及工程复核费计费标准序号计费基数(万元)费率(%)算例(单位:万元)计费基数竣工测量及工程复核费1≤5000.81500500×0.81%=4.052500~10000.7510004.05+(1000-500)×0.75%=7.8031000~30000.6930007.80+(3000-1000)×0.69%=21.6043000~50002.13500021.60+(5000-3000)×2.13%=34.2055000~100000.571000034.20+(10000-5000)×0.57%=62.70610000~500000.515000062.70+(50000-10000)×0.51%=266.70750000~1000000.45100000266.70+(100000-50000)×0.45%=491.708100000以上0.39150000491.70+(150000-100000)×0.39%=686.702)项目验收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表11.1.2.3-6项目验收费计费标准序号计费基数(万元)费率(%)算例(单位:万元)计费基数项目验收费1≤5001.4500500×1.4%=72500~10001.310007+(1000-500)×1.3%=13.531000~30001.2300013.5+(3000-1000)×1.2%=37.543000~50001.1500037.5+(5000-3000)×1.1%=59.555000~100001.01000059.5+(10000-5000)×1.0%=109.5610000~500000.950000109.5+(50000-10000)×0.9%=469.5750000~1000000.8100000469.5+(100000-50000)×0.8%=869.58100000以上0.7150000869.5+(150000-100000)×0.7%=1219.53)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99
表11.1.2.-7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计费标准序号计费基数(万元)费率(%)算例(单位:万元)计费基数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1≤5001.0500500×1.0%=52500~10000.910005+(1000-500)×0.9%=9.531000~30000.830009.5+(3000-1000)×0.8%=25.543000~50000.7500025.5+(5000-3000)×0.7%=39.555000~100000.61000039.5+(10000-5000)×0.6%=69.5610000~500000.55000069.5+(50000-10000)×0.5%=269.5750000~1000000.4100000234.75+(100000-50000)×0.4%=469.58100000以上0.3150000469.5+(150000-100000)×0.3%=619.54)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表11.1.2.3-8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计费标准序号计费基数(万元)费率(%)算例(单位:万元)计费基数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1≤5000.65500500×0.65%=3.252500~10000.610003.25+(1000-500)×0.6%=6.2531000~30000.5530006.25+(3000-1000)×0.55%=17.2543000~50000.5500017.25+(5000-3000)×0.5%=27.2555000~100000.451000027.25+(10000-5000)×0.45%=49.75610000~500000.45000049.75+(50000-10000)×0.4%=209.75750000~1000000.35100000209.75+(100000-50000)×0.35%=384.758100000以上0.30150000384.75+(150000-100000)×0.3%=534.75(5)业主管理及乡村协调费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和竣工验收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99
表11.1.2.3-9业主管理及乡村协调费计费计费标准序号计费基数(万元)费率(%)算例(单位:万元)计费基数业主管理及乡村协调费1≤5002.8500500×2.8%=142500~10002.6100014+(1000-500)×2.6%=2731000~30002.4300027+(3000-1000)×2.4%=7543000~50002.2500075+(5000-3000)×2.2%=11955000~100001.910000119+(10000-5000)×1.9%=214610000~500001.650000214+(50000-10000)×1.6%=854750000~1000001.2100000854+(100000-50000)×1.2%=14548100000以上0.81500001454+(150000-100000)×0.8%=185411.1.2.4不可预见费不可预见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的3.0%计算。计算公式为:不可预见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费率11.2预算成果项目区规划建设面积230.56公顷,总投资500.00万元(其项目投资估算明细表详见下表)。其单项工程如下:1、工程施工费419.26万元,灌溉与排水295.81万元;田间道路115.80万元;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6.72万元;其他工程0.93万元;2、前期工作费26.66万元;3、工程监理10.12万元;4、竣工验收费16.18万元;5、业主管理及乡村协调费13.22万元;6、不可预见费14.56万元。99
11.3资金筹措本项目为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预算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国土部门投资500万元,全部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项资金。99
12效益分析与评价12.1社会效益分析(1)促进节约集约用地项目实施后,可净增耕地面积0.18ha,新增耕地率0.08%。通过优化农作物布局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高科技农业,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2)保护耕地项目实施后,可净增耕地面积0.18ha,项目区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和交通设施得到改善,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项目区的抗旱、排涝能力,从而使耕地质量等级提高一个等级。(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经过田、水、路的配套建设,项目区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21.00ha,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10.59ha,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89.47ha,新增和改善机耕面积65.24ha,田间道路通过度达到90%。12.2生态效益分析通过灌溉与排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工程优质结合。1)通过对项目沟渠的生态护砌,可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36.78ha;2)通过对土壤改良措施,可防止土地蜕化和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肥力指标,提高土地自然生产力;3)通过对区内田间道路的整治及防护林种植,可促进项目集约化,机械化经营;4)通过对道路防护林的种植可防风护田和固沙指标,农田防护面积达到20.79ha;5)通过对区内生态治理,可改善大气质量指标,固碳释氧,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项目建成稳定投产后,项目区作物常年轮作换茬生长,表土植被恢复,地表99
常绿,空气净化,环境美化,生态功能增加,土地侵蚀能力降低,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拓展生物多样化生存空间;切实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水平,更有利于创造一个优良的“两型”社会环境。12.3环境影响评价1)对农业的生态影响通过土地整治,改善了项目区供水条件,农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通过渠道硬化和节水的灌溉制度,将输水节水、田间节水、农艺节水等节水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田园化生产格局,大大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将使农业生态处于良性循环状态。2)减少了水土流失项目实施后,通过衬砌硬化沟渠,有效减少雨水对耕地冲刷,既保护了耕地又减少了水土流失。3)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该项目的综合实施,将有效地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可使田间肥力得到保护,减少土壤肥力的流失和地下水的污染,可以缓解区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该项目规划实施后,水资源将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改善水质。4)对区内农业发展的影响项目实施后,对区内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将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该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改善区内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步伐,有力推动区内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12.4 经济效益分析12.4.1 新增耕地年产值计算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可达到0.18公顷,其中水田0.18公顷。根据《鼎城区统计年鉴2015》及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水田以种植双季水稻为主。按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水稻在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的情况下99
的单产水平及投资水平、市场价格等资料,分析经济效益。规划整理后的典型种植模式水田为:稻-稻。早稻年平均产量465kg/亩,按市场均价2.62元/kg计,产值1.8275万元/公顷,晚稻年平均产量568kg/亩,按市场均价2.52元/kg计,产值2.1470万元/公顷,合计每公顷水田产值为3.9745万元。项目区年新增水田年产值=0.18×3.9745=0.72万元(单价以2014年10月市场价为基准)12.4.2 投入成本分析项目区严格按照各种作物种植要求,合理施肥,打药,依据当地农业部门种子、肥料、农药价格,分析各作物每亩投入成本,详见表11.3.2-1。表11.3.1-1种植作物亩投入成本分析表单位:元/亩作物品种种子肥料农药灌排投工其它生产成本成本合计早稻2585471018530382晚稻35102651523845500注:①投工成本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盖膜、浇水、锄草、打药、田间管理、收获等所有人工总投入折价(76元/工日);②在总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土地成本由表可知每公顷水田的成本为:15×(382+500)=1.32万元;12.4.3 新增耕地净增产值分析年新增耕地年产值为:0.72万元。年新增耕地投入成本:0.18×1.32=0.24万元;年新增耕地净增产值:新增耕地产值—新增耕地投入成本=0.48万元。12.4.4 原有耕地产值分析由于规划整理后耕地的沟、渠、路完善配套,田块规整,劳动效率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项目区通过开发整理后水田区种植双季稻,旱地区仍以棉花为主。99
项目区原有耕地220.82公顷(按规划后的用途为水田计算产值),按每公顷增产水稻1000kg计算,可增加粮食产量220820kg,按当前稻谷价格计算(1.2元/斤),可增加收入:220820kg×1.2×2=53.00万元。项目区原耕地年可增加收入为53.00万元。12.4.5 投入产出分析项目建设完成后正常年增加的收益:原有耕地新增效益+新增耕地效益=53.48万元。项目投入产出比:生产期正常年增加的收益/项目总投资=53.48万元/500.00万元=10.70%。根据项目投资规模预算结果,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限(项目总投资/生产期正常年增加的收益=500.00万元/53.48万元≈9.35年)为10年。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属非盈利项目,受益群体是广大农民,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效益等因素。虽然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但从综合方面考虑该项目还是可行。12.5项目预期绩效指标综合本章内容所述,本项目预期绩效指标见表12.5-1。99
表12.5-1土地整治项目预期绩效指标表工程效益类型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经济效益1新增粮食产能 kg220820 2农民人均新增农业年纯收入元428.18 社会效益1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1)新增耕地率% 0.08 (2)废弃居民点复垦面积hm2(3)工矿废弃地治理面积hm2 2保护耕地(1)新增耕地面积hm20.18(2)恢复灾毁耕地面积hm2 (3)耕地质量等别提高值等 一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⑴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hm2221.00 ⑵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hm2110.59 ⑶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涝面积hm2 84.74 ⑷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hm2 89.47 (5)新增和改善机耕面积hm2 65.24 (6)田间道路通达度%90%(6)土地流转面积hm2 生态环境效益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hm236.78 2农田防护面积hm2 经济评价1经济内部收益率%10.70 2经济净现值万元53.48 3经济效益费用比— 4投资回收期年 10 99
13附表9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路及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孝感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60万吨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纸业公司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欣农优质杂交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
- 固始县赵岗乡窑北村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 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设计方案
- 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花井煤矿(含选煤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制药厂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宁乡县仁福财富中心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儋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奥蒙华清洁能源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华名吃城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