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8 MB
  • 2022-04-29 13:57:29 发布

道路崩塌与滑坡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实训湖南省长沙市湘龙路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XXXX学院环境地质工程技术XXX班2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实训湖南省长沙市湘龙路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主编:参加人员:审  核:指导老师:提交报告单位:湖南XXX学院环境地质工程技术XXX班报告提交时间:XXXXXX月2 1 前言1.1 任务由来湘龙路附近存在不稳定斜坡,对于未来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故对其进行勘察,并提出治理措施。1.2 目的初步查明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评估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提出治理工程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为政府部门立项审批提供依据,为下步实施治理提供指导性意见。1.3 任务(1)初步查明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特征,造成的危害,分析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理,评估不稳定斜坡稳定性,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潜在危害,充分论证不稳定斜坡的危害性和实施防治工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计算滑坡设计推力;(3)提出二个滑坡治理方案,并分别进行可行性论证;(4)对每一个治理方案进行具体设计计算和治理工程经费预算;(5)进行治理工程效益评估。(6)进行方案比选,并推选出最佳防治方案。1.4 前人工作概况1976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编制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浏阳幅)》,该报告为本次工作提供了气象水文参数和水文地质概况,1990年,湖南省地质矿产局水文一队绘制了《长株潭地区水文地质图(1:50000)》,本区位于该图的北西角,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地形地貌,2011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编制了《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区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工作区位于该图南西角,该报告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概况。1.5本次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28 工作方法:首先进行野外调查,查明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成因机理,然后计算滑坡推力,设计两套治理方案,最后编写可研报告,预计工作时间为两周,总人数为六人。完成工作量:(1)收集前人资料:3份(2)地质环境条件勘查:0.28km2(3)崩塌调查:16个(4)滑坡调查:3个(5)断层调查:1处(6)典型现象拍照:14张(7)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图(附治理工程平面布置)(1:5000):2张(8)滑坡地质剖面图(附治理工程平面布置)(1:200):2张(9)治理方案大样图:2份(10)设计治理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书:2份(11)工程预算表(包括勘察工程、治理工程和监测预警工程):2份预期成果:湖南省长沙市湘龙路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评述:工作区内不稳定斜坡数目较多,进行设计时,由于缺乏部分参数,故采取反演法计算岩土体参数,由于使用计算机精确计算滑块面积,所以精度较高,反演结果贴近实际情况,同时,该滑坡为楔形滑坡,采用赤平投影图分析其滑带,结果可靠,另外,治理工程的设计严格遵守规范依据,因此,本此工作可以满足实际要求。2 自然环境概况2.1 工作区地理位置、交通及区域社会经济状况2.1.1工作区位置工作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距北东的湖南安全职业技术学院约1300m,距南东向的山水湾约1200m。东面临近万家丽北路,南面靠近湘龙路,万家丽北路与湘龙路交汇于山水湾处,故交通较便利(见插图1-1)。28 插图1-1:治理区交通位置图2.1.2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该治理区位于长沙县北西部,区内居民为农民和城镇居民,附近有山水湾住宅区,交通便捷,城市化程度较大,附近农民主要种植水稻,同时还种植玉米、黄瓜等经济作物。2.2 气象水文2.2.1气象该治理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天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年平均气温16.8~17.2℃,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最大日降雨量265mm(1997.7.6~7),年降雨日142~164天,雨量多集中于3~7月。年均日照时数1610~1700小时,无霜期280~300天。夏季多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2.2.2水文该治理区属于捞刀河流域,捞刀河东距该滑坡约1200m,据螺岭桥水文站和罗汉庄水文站的观测资料,捞刀河多年平均水位23.45m,年最高水位28.11m(1959.6.3),最低水位22.96m(1959.6.3),捞刀河河床宽100-150m,平均坡降0.78%。捞刀河离工作区较远,因此对工作区影响不大。2.3 地形地貌28 工作区为基座阶地,微向河流倾斜,后期侵蚀作用强烈,冲沟发育,深度一般为12-16m,多呈U形,残丘标高一般为40-85m,坡度一般为15-30°,后经过人工开挖,坡度达76°,坡体植被较为发育,上覆更新统的砾卵石土或粉质粘土,厚度一般为4-5米,下伏冷家溪群的板岩。2.4 地质概况2.4.1 地层岩性区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自上而下依次为不崩滑体堆积层(Qgl)、上更新统层(Q3)、元古界冷家溪群板岩(Ptl)。各地层特征分述如下:(1)崩滑体堆积层(Qgl):主要分布于不稳定斜坡体内,厚度为5—22m,主要为强-中风化板岩,多呈松散块状,平均块径25-27cm。(2)上更新统(Q3):广泛分布于斜坡坡顶,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上部为砖红色粉砂质粘土,厚度为1-3.5m,下部为砾卵石土,厚度为0.8-4.1m,砾石含量约75%,磨圆度较好,多为土红色,局部风化,无定向排列,分选性一般,砾径大小均一,平均0.7厘米,成分主要为石英质。(3)元古界冷家溪群(Ptl):区内基底多为中风化板岩,多呈黄绿色,板状构造,变余砂泥质结构,部分板岩中含有铁锰质,断层以西产状为240°<54°,断层以东产状为195°<48°。2.4.2 地质构造工作区主要为单斜构造,总体走向为285°,断层以西产状为240°<54°,断层以东产状为195°<48°,在一号滑坡以东19.2m处发育有一条断层,走向为183°,由于该露头出露情况较差,所以未进一步了解其性质。2.4.3水文地质区内最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粘土,多分布在残丘的顶部,厚度为1-3.5m,构成隔水层.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粘土之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砾卵石土,透水而不含水,属于透水层。第四系上更新统砾卵石土之下为中风化板岩,板岩节理裂隙发育,构成含水层,该含水层为承压水,埋深约4-5m,平均水头高度约15m。28 中风化板岩之下为完整板岩,构成隔水层。板岩风化裂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次为灌溉水及鱼塘水的入渗补给,补给量随季节变化明显,,6-7月份常出现暴雨,水量易流失不易渗透,对地下水补给不利,而在低强度降雨的3-5月份,阴雨绵绵及梅雨季节雨量集中,易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向为由坡顶向坡脚流,其主要排泄方式为井泉,地下水动态明显,雨季时地下水位较高,旱季时地下水位较低,其水位差可达2m。根据井泉观测资料,工作区平均单井水量为1-2吨/天,所以地下水富水程度极贫乏。板岩风化裂隙水水化学类型简单,ph为6-7,以重碳酸-钠镁型水为主,矿化度0.01-0.2克/升(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浏阳幅》1976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2.4.4 工程地质(1)岩土体特征土体:区内主要土体为上更新统砾卵石土,双层结构,上部为砖红色粉砂质粘土,厚度为1-3.5m,下部为砾卵石土,厚度为0.8-4.1m,砾石含量约75%,磨圆度较好,多为土红色,局部风化,无定向排列,分选性一般,砾径大小均一,平均0.7厘米,成分主要为石英质,由它们形成的边坡很稳定,地质灾害很少。较软的砂质板岩岩性综合体:中风化,岩体呈较完整—较破碎,部分板岩含有铁锰质,节理裂隙较发育,结构面破碎,构成边坡主体,工作区内多处形成中小型崩塌、滑坡,且多数不稳定。28 (2)结构面特征工作区内一、二级结构面不发育,主要发育三、四级结构面,现分述如下三级结构面——层面:该结构面在板岩中较为发育,层面光滑平直,平均厚度约0.7m,厚层,部分层面有铁锰质充填,断层以西产状为240°<54°,断层以东产状为195°<48°。 四级结构面——节理面,该结构面在板岩中较为发育,主要为三组:①283°<55°,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②175°<45°,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局部与第三组节理形成共轭的“x”型节理,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③230°<78°,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局部与第三组节理形成共轭的“x”型节理,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2.5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区。3 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特征、成因及稳定性分析3.1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特征区内边坡总长390m,其中,西壁长50m,平均高度14m,平均坡度85°,北壁长440m,平均高度17m,平均坡度75-85°发育有19个不稳定斜坡(可见照片1),主要为崩塌和滑坡(可见表2-1),滑坡主要发育在断层以西19.2m、16.2m和断层以东42m,其余的地段为崩塌高发地段,现分述如下:3.1.1 崩塌区内崩塌现象发育,主崩方向190°-205°,平均高13.5m,平均宽19.3m,平均厚10.9m,平均体积为2114.97m3,主要为三组节理所控制①283°<55°,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②175°<45°,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28 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局部与第三组节理形成共轭的“x”型节理,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③230°<78°,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局部与第二组节理形成共轭的“x”型节理,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区内崩塌的危岩体多为中风化板岩,平均标高13.8m,堆积体呈倒锥形,坡度一般为45-50°,个别35-40°,堆积体主要为中风化-强风化板岩,结构松散而杂乱、整体无层理、多孔隙,个别形成架空现象,大小混杂,大的约20cm,个别可达35cm以上,小的不超过7cm.3.1.2 崩塌区内主要发育三个滑坡,且相隔不远,分述如下:(1)滑坡1该滑坡呈圈椅状(见照片2),表面呈波状起伏,总体坡度约45°,滑坡宽约37m,斜长约22.7m,滑体厚约26m,体积5910.66m3,为小型岩质滑坡,主滑方向200°,后壁高约4.15m,近直立,为强风化板岩,不时有块石崩落,滑坡后缘发育有四组拉张裂隙,沿后壁呈环状分布,两盘有错落,错落高度平均为1m,分述如后:①宽33cm,长3m,深1.35m,未填充②宽140cm,长3.6m,深50cm,未填充③宽29cm,长6m,深1.25m,未填充④宽6cm,长2.4m,深1.1m,未填充。滑坡后缘还形成了滑坡洼地,洼地呈凹形,宽约3.7m,深约1m,无积水,洼地前发育有一级台阶(见照片3),阶地向内倾,倾角为16°,平均长约12.6m,平均宽约4m,平均高3.15m,近直立,滑床为中风化板岩,滑带为板岩板理与节理构成的结构面带,其倾向为193°,倾角为44°。滑体表面有一层从顶部滚落下来的上更新统砾卵石,厚度约5-6cm,磨圆度较好,局部风化,分选性一般,砾径大小均一,平均0.6厘米,成分主要为石英质,砾卵石下为板岩风化残坡积含块石土,产状紊乱,结构较松散,不稳定,偶有滑落,块石平均块径达25-27cm,多呈黄绿色,普遍为强风化,坡体上无植被,细沟发育,贯穿整个滑坡体,平均宽约0.7m,平均深约0.5m,滑坡前缘压没了土地,压没面积约142m2,在雨季时,滑坡前缘多处有清水渗出。(2)滑坡2该滑坡呈圈椅状(见照片3),主滑方向187°,表面呈波状起伏,总体坡度约32°,宽约14.7m,斜长约19m,滑体厚约3m,体积344.75m3,为小型岩质滑坡,后壁高约6m,28 近直立,滑体后缘长有灌木,滑床和滑体均为紫红色的强风化板岩和中风化的黄白色板岩,滑带为板岩板理与节理构成的结构面带,其倾向为193°,倾角为44°。滑坡体上无植被,堆积物较松散,不稳定,偶有块石滑落,块石大小均一,平均约17-18cm,结构松散,不稳定。(3)滑坡3滑坡呈舌形(见照片4),主滑方向203°,宽约6.1m,斜长约14.7m,滑体厚约3.6m,体积89.75m3,为小型岩质滑坡,总体坡度约39°,为顺层滑坡,后壁光滑,基岩裸露且向内倾,倾角为78°,滑体和滑床均为紫红色的强风化板岩,滑带为板理面,滑体上块石大小均一,平均约1.3cm,结构松散,不稳定。3.2不稳定斜坡的成因分析区内共发育有16个崩塌和3个滑坡,崩塌的成因机理基本一致,故放在一起分析,滑坡1和滑坡2均为楔形滑坡,而滑坡3为顺层滑坡,分述如下:3.2.1 崩塌地质因素(内因):滑坡原始地貌类型为低矮残丘,坡度27—30°。坡面为上更新统砾卵石土,较疏松,透水性强,下伏基岩为板岩,板岩主要发育三组节理①283°<55°,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②175°<45°,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局部与第三组节理形成共轭的“x”型节理,部分节理面有铁锰质充填。③230°<78°,节理面光滑平直且通常闭合,延长较远,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局部与第二组节理形成共轭的“x”型节理,其中,第一组节理与坡面平行,第二组节理和第三组节理常形成共轭的“x”型节理,这三组节理破坏了坡体的连续性,致使结构面更加破碎,大大增强了降水的入渗能力,加剧风化作用,使板岩强度降低,为崩落提供了有利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外因):人类工程活动改变了原始边坡形态,挖破坏了原始边坡的连续性,致使坡面坡度变大变陡,人工切坡高约17m,坡度达76°,这显著增加了岩体的临空面,改变了坡体的原始平衡状态。降水(诱发因素):持续降雨或暴雨导致雨水入渗,既降低了岩土体强度,软化岩体,又增加岩土体自重,削弱了岩体间的联系,影响岩体的稳定性。降水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28 3.2.2 滑坡(1)滑坡1和滑坡2地质因素(内因):滑坡原始地貌类型为基座阶地,原始坡角15-30°。坡体上部为砖红色上更新统砾卵石土,较疏松,透水性强,下伏基岩为板岩,易风化,遇水软化崩解,节理裂隙发育,节理产状为175°<45°,与板岩层理(240°<54°)倾向相反,利用赤平投影图(插图3-1)分析可知,其组合交线的倾向为193°,与坡面倾向(200°)基本一致,倾角为44°,小于原始坡面的坡角44°,大于由反演法算出来的板岩摩擦角30°(天然状态下),这组节理和板理构成了软弱结构面,楔形块体沿二者的交线方向滑出坡面,因此,这是一个楔形滑坡。插图3-1滑坡节理赤平投影图人类工程活动(外因):人类工程活动改变了原始边坡形态,挖破坏了原始边坡的连续性,致使坡面坡度变大变陡,改变了坡体的原始平衡状态,人工切坡高约17m,坡度达76°,这显著增加了节理和板理构成的软弱结构面的临空情况。降水(诱发因素):持续降雨或暴雨导致雨水入渗,既降低了岩土体强度,又增加土体自重,还起到了润滑滑动面的作用,削弱了岩体间的联系,影响岩体的稳定性,该滑坡体雨季时在坡脚有多股清水渗出。降水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2)滑坡3地质因素(内因):滑坡原始地貌类型为基座阶地,原始坡角15-30°28 。坡体上部为砖红色上更新统砾卵石土,较疏松,透水性强,下伏基岩为中风化的板岩,节理裂隙发育且与板理构成滑动带。人类工程活动(外因):人类工程活动改变了原始边坡形态,挖破坏了原始边坡的连续性,致使坡面坡度变大变陡,人工切坡高约17m,坡度达76°,这显著增加了岩体的临空面,改变了坡体的原始平衡状态。降水(诱发因素):持续降雨或暴雨导致雨水入渗,既降低了岩土体强度,又增加土体自重,还起到了润滑滑动面的作用,削弱了岩体间的联系,影响岩体的稳定性。降水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3.3 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评价3.3.1定性评价(1)崩塌区内崩塌已发生一段时间,但后壁依然陡峭,危岩体及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且后壁不时有块石崩落,在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区内崩塌随时有可能复活,崩塌堆积体平均高度约12m,平均坡度约40-44°,平均体积约269.0925m3,较稳定,不会发生滑坡或泥石流。(2)滑坡区内滑坡后壁直立、陡峭,岩石裸露,且不时有块石下落,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而且,根据前人资料,滑坡1在雨季时在坡脚有多股清水渗出,因此,初步判断区内滑坡不稳定,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的诱发下,如坡脚开挖,长时间降雨,可能会沿着滑动面再次失稳滑动,体积可达5910.66m3。3.3.2定量计算对于区内的崩塌体和滑坡2、滑坡3,由于规模较小,所以采取直接清理的方式,因此,后续的稳定性计算和两套治理方案主要是针对滑坡1来展开的。1、计算剖面确定计算滑坡主滑轴剖面稳定系数,计算简图见附图9。2、计算方式及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K和剩余下滑力,计算公式如下:(1)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式28 ψj=cos(αi-αi+1)-sin(αi-αi+1)tanφi=ψi·ψi+1·ψi+2……ψn-1Tj=WisinαiiRj=Wicosαitanφi+CiLi式中:K——稳定性系数;αi——第i条块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Ri——作用于第i条块的抗滑力(kN/m);Ti——作用于第i条块的滑动分力(kN/m);Wi——第i条块重力(kN);Li——第i条块所在折线段滑面长度(m);Ci-第i条块滑带单位粘聚力(kPa)。ψj——第i条块向第i+1条块力的传递系数——累进传递系数(2)剩余下滑力计算式Pn=Pn-1ψj+KtWnsinan-Wncosantanφn-CnLnPn——第n块剩余下滑力Pn-1——第n-1块剩余下滑力Kt——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其他符号同上。3、计算参数选取(1)计算参数选取①最大日降雨量265mm(1997.7.6~7);②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2001)(2008版)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长沙县处于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可不考虑地震作用。③28 计算数据:天然状态取19.0kN/m3,饱和状态取20.0kN/m3;根据反演结果,滑带抗剪强度:天然状态c取0kPa,φ取30°;饱和状态c取0KPa,φ取28.7°。④天然状态滑体内基本无地下水,呈稍湿—湿状态;雨季,滑体含块碎石砂土透水性强,但构造形态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大气降水沿滑体土垂直入渗,在滑面处沿滑面由高处向低处径流,在滑坡剪出口呈泉水形式排泄。因此,滑坡稳定性计算时可只考虑饱水体重和饱水的内聚力C、内摩擦角φ。(2)荷载组合工况一:自重;工况二:自重+50年一遇暴雨;4、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表3-1湘龙路滑坡稳定系数计算成果表工况计算结果工况一(自重)工况二(自重+50年一遇暴雨)稳定性系数(K值)10.9剩余下滑力(KN/m)0323.3.3稳定性评价综上所述,湘龙路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但是,如果发生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滑坡体饱水,自重增加,强度降低,剩余下滑力达到33KN/m,稳定性安全系数降至0.95,易失稳下滑,体积可达5910.66m3。4 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4.1 治理的必要性区内滑坡目前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滑坡体稳定系数降至0.95,滑坡整体将失稳下滑(滑体体积可达5910.66m3),崩塌目前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复活。鉴于开发商可能会在该滑坡前建房,为避免在未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此滑坡进行治理非常有必要。4.2 滑坡治理的迫切性28 区内不稳定斜坡众多,后壁不时有块石落下,形成小型崩滑,若遇持续降雨或暴雨,岩土体饱水,致使不稳定斜坡失稳,,根据近几年来降雨特点,本地区降雨多以集中持续降雨或暴雨出现,当雨季到来时,区内不稳定斜坡随时可能失稳,出于安全的考虑,应当趁雨季未到之时,抓紧完成对不稳定斜坡的治理。5 治理方案5.1 目标与原则(1)目标查明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利用反演法计算出该滑坡治理工程所需的各项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对该滑坡进行工程治理,确保滑坡在50年一遇特大暴雨条件下能保持整体稳定。(2)原则①整体治理;②采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③治灾与兴利相结合;④绿色设计与绿色施工,保护和美化环境。5.2 设计工况、参数和标准的确定5.2.1设计工况工况一:自重;工况二:自重+50年一遇暴雨;5.2.2设计参数确定同3.2.2滑坡稳定计算的参数。5.2.3设计标准(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6)《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01)(2008版)28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修改版)(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3 治理方案设计区内治理方案分为崩塌的治理方案和滑坡1的治理方案,由于滑坡2与滑坡3的治理与崩塌的治理采取同样的措施,所以,放入崩塌治理方案设计中,分述如下5.3.1崩塌治理方案设计崩塌工程地质勘查+清除堆积体+放坡+地表截排水工程+坡面生态工程。(1)进行崩塌工程地质勘查,分析崩塌发育特征、形成机理,计算崩塌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所需各项物理、力学参数;(2)清除所有崩塌堆积体(3)从坡脚开始,放坡°(4)地表截排水:拦截崩塌体上部山坡汇水,排放崩塌体内汇水(5)坡面生态工程:坡面整平、覆填透水性弱的粘土,种植草皮5.3.1滑坡1治理方案一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地表截排水工程+坡面生态工程+抗滑挡土墙工程。(1)进行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形成机理,计算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所需各项物理、力学参数;(2)地表截排水:拦截滑坡上部山坡汇水,排放滑坡体内汇水(3)坡面生态工程:坡面整平、覆填透水性弱的粘土,种植草皮(4)抗滑挡土墙工程:设置于滑坡前缘坡脚,浆砌块石抗滑挡土墙5.3.2滑坡1治理方案二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地表截排水工程+坡面生态工程+抗滑桩工程。(1)进行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形成机理,计算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所需各项物理、力学参数;(2)地表截排水:拦截滑坡上部山坡汇水,排放滑坡体内汇水(3)坡面生态工程:坡面整平、覆填透水性弱的粘土,种植草皮28 (4)抗滑桩工程:设置于滑坡前缘坡脚,矩形抗滑桩5.4崩塌防治工程设计5.4.2.1勘查工程本次工作拟定技术路线是:以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岩土工程学、结构力学、灾害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指导,主要采取工程地质测绘,旨在查明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获取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勘查工作程序:集分析已有资料现场勘查(工程地质测绘)室内综合整理分析编制成果报告。工作方法如下:(1)收集资料充分收集区域已有相关地质、水文地质和气象、水位及社会经济资料;(2)1:5000专项地质灾害测量对滑坡体为中心0.01km2的范围进行1:5000的专项地质灾害测量。(3)工程测量为准确布置应急治理工程,为给专项地质灾害测量提供底图,特布置工程测量如下:地质剖面测量:精度1:200,总长30m。表5-2工程勘查工作量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一地形测量1:500地质剖面测量m30二专项地质灾害测量1:1000地质测量km20.01三其他地质工作勘查报告的出版印刷份15.4.2.2截排水沟工程(1)设计标准降雨以最大日降雨量265mm28 为标准,浆砌毛石排水沟采用流速最大不超过8m/s,水沟超高不低于0.4m。(2)截排水工程布置在崩塌体后缘外0.5m位置设置1条截水沟长401m,防止崩塌后缘及周边斜坡汇水流入崩塌体内;在崩塌体内设计排水沟,将滑坡体汇集降水排出滑坡体,总长351m,在崩塌体前缘外0.5m位置设置1条截水沟长440m,将排水沟内的水排走。(3)截排水沟水力设计①截排水沟流量确定依下式计算排水沟流量。QP=φSPF式中:QP-地表水汇流量(m3/s);SP-设计降雨强度(mm/h);φ-地表径流系数,本次设计取0.2;   F-汇水面积(Km2)。②排水沟水力计算排水沟过流量计算公式C=R1/6/n公式中:Q-过水流量(m3/s)i-水沟水力坡降R—水力半径(m)R=ω/ρ(ρ—过水断面湿周)ω-过水断面面积(m2)C—流速系数(m3/s)C=(1/n)R1/6n—粗糙率(取0.025)③截水沟断面设计根据地表水汇流量和排水沟过流量,并根据实际地形情况,确定截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0.8m,深1m,沟壁坡率1:1,顶宽3.7m;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5m,深0.8m,沟壁坡率1:1,顶宽3.7m。具体计算成果见表5-3。表5-3滑坡地表截水沟计算成果28 沟号汇流面积(km2)长度(m)设计流量(m3/s)流速(m/s)截水沟(顶)0.2408258.35排水沟0.18536118.68.5截水沟(底)0.241042.88.30(4)结构设计截、排水沟均采用片石和M7.5水泥砂浆砌筑,沟底均铺设60mm厚的C10砼垫层,截水沟底、壁厚300mm,沟顶、沟内侧和沟底用M10的水泥砂浆抹面,厚3cm,每15m长留伸缩缝一条,缝宽2cm,软木板填塞,用M10的水泥砂浆勾缝;(详见截、排水沟大样图)(5)工程量工程量详见表5-4。表5-4截排水沟工程量表项目计算式单位工程量截水沟挖土方V=(1.05+3.7)×1.3×1/2×791m32442.2运土方V=(1.05+3.7)×1.3×1/2×791m32442.2浆砌片石V=(1.05+3.7)×1.3×1/2×791-(0.8+2.85)×1×1/2×791m3998.6C10砼垫层V=(1.8+1.05+1.8)×0.05×(351+390+50)m3183.9M10砂浆抹面V=(1.4+0.8)×1×1/2×791×0.03m326.103排水沟挖土方V=(3+0.95)×1.05×1/2×351m3727.9运土方V=(3+0.95)×1.05×1/2×351m3727.9浆砌片石V=(3+0.95)×1.05×1/2×351-(2.2+0.5)×1/2×1×351m3254C10砼垫层V=(1.5+0.95+1.5)×0.05×175+(1.5+0.95+1.5)×0.05×176m369.3M10砂浆抹面V=(1.1+0.5+1.1)×0.03×351m228.45.4.2.3坡面生态工程坡面在现有基础上削高填低,整成直线状坡约45°28 的斜坡,坡面夯填30cm厚透水性弱的粘土,再种植草皮。工作量如下表。5.5防治工程方案一设计5.5.1设计推力确定(1)计算公式应按传递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第i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为第i-1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第i条块的下滑力(kN/m):——第i条块的抗滑力(kN/m):——安全系数。(2)滑坡设计推力计算计算简图同插图3-2,采用电子表格计算,其中工况一时,K=1.25,工况二时,K=1.05,计算结果见表5-1。湘龙路滑坡工程治理设计推力取191KN/m。表5-1湘龙路滑坡稳定系数计算成果表工况计算结果工况一(自重)工况二(自重+50年一遇暴雨)稳定性系数(K值)10.95设计推力(KN/m)1501915.5.2滑坡治理工程设计5.5.2.1勘查工程本次工作拟定技术路线是:以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岩土工程学、结构力学、灾害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指导,主要采取工程地质测绘,旨在查明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获取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勘查工作程序:集分析已有资料现场勘查(工程地质测绘)28 室内综合整理分析编制成果报告。工作方法如下:(1)收集资料充分收集区域已有相关地质、水文地质和气象、水位及社会经济资料;(2)1:5000专项地质灾害测量对滑坡体为中心0.01km2的范围进行1:5000的专项地质灾害测量。(3)工程测量为准确布置应急治理工程,为给专项地质灾害测量提供底图,特布置工程测量如下:地质剖面测量:精度1:200,总长30m。表5-2工程勘查工作量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一地形测量1:500地质剖面测量m30二专项地质灾害测量1:1000地质测量km20.01三其他地质工作勘查报告的出版印刷份15.5.2.2截排水沟工程与坡面生态工程该滑坡的截排水沟工程与坡面生态工程同崩塌防治工程设计是一体的,具体可见5.4.2.2截排水沟工程和5.4.2.3坡面生态工程5.5.2.3抗滑挡土墙工程(1)工程布置布于滑坡前缘,采用重力式抗滑挡土墙。(2)结构设计设计挡土墙,顶宽2m,底宽4.8m,高5m。M7.5水泥砂浆浆砌块石挡土墙,片石为未风化坚硬岩石片石,(详见挡土墙设计大样图)。表5-6挡土墙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设计滑坡推力(KN/m)191挡土墙抗滑移、抗倾覆安全系数挡土墙顶宽(m)2Kc=1.57K0=2.6挡土墙底宽(m)4.8墙高(m)528 (3)工程量表5-7抗滑挡土墙设计工作量表项目计算式单位工程量挖土方V=6×37+4.6×4×1/2×37+(4.55+4.8)×0.5×1/2×37m3648.9回填土方V=37×12/2m3222.1运土方V=4.6×4×1/2×37+〔(4.55+4.8)×0.5×1/2×37〕m3426.8砌块石V=〔(2+4.8)×5×1/2〕×37m3629碎石土垫层V=4.8×0.05×37m38.88φ110PVC管L=(5.6+7.6)50×37÷3m81.4勾缝S=11.5×37m2425抹面V=〔(2+0.02)×0.03+0.05×0.02〕×37M32.28伸缩缝L=(2+5+5.75)×37÷10M47.1755.6防治工程方案二设计5.6.1设计推力确定设计推力同方案一5.6.2勘查工程勘察工程同方案一5.6.3截排水沟工程截排水沟工程同方案一5.5.4坡面生态工程坡面生态工程同方案一5.5.5抗滑桩工程(1)工程布置布置于滑坡前缘,间距6m,矩形桩,断面尺寸2m×3m,锚固段为中风化板岩,锚段深度2.5m,桩长7.5m。共布置抗滑桩6根。(2)结构设计①设计参数选择桩身为砼C30,其弹性模量E=30000000KN/m2;锚固段中风化板岩,地基系数为K=6000KN/m3。②桩身结构设计28 矩形桩,断面尺寸2m×3m,锚固段为中风化板岩,锚段深度2.5m,桩长7.5m。桩身为砼C30。(详见抗滑桩设计大样图)。(3)工程量工程量详见表5-7。表5-7抗滑桩工程量总表工程项目计算式单位工程量抗滑桩工程挖方V=9.2×37+2×3×5×6+37×6+2×3×2.5×6m3运土石方V=9.2×37+2×3×5×6+37×6+2×3×2.5×6m3C30砼V=7.5×2×3×6+2.5×37×0.2m3HRB335级钢筋(φ36)L=18×7.5MHRB335级钢筋(φ14)L=13×7.5mHRB335级钢筋(φ8)L=37×(2×3+2×2)mHRB335级钢筋(φ8)L=37×(2×3+2×2)m6 施工条件和施工安排6.1 施工条件6.1.1交通条件及地形有湘龙路直通到滑坡体前方,交通较为方便,施工难度不大。6.1.2地质状况湘龙路滑坡主要为中风化板岩、残坡积土,可采用人工和小型机械施工。6.1.3建筑材料滑坡区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可就近购买。6.1.4供电与供水380V的照明电、动力电源线路均可从附近居民点接到施工现场,施工用水可直接从捞刀河取用。6.2 施工安排6.2.1崩塌治理工程的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28 6.2.1.1施工顺序分项施工:滑坡勘查→治理工程设计→清除堆积体并放坡→截排水沟及坡面生态①滑坡勘查按可研的滑坡勘查设计进行滑坡勘查,获取治理设计及施工所需各项参数指标②清除堆积体并放坡45°③截排水沟及坡面生态工程截排水沟施工顺序:沟槽放线→沟槽开挖→砌筑→夯填→勾缝→抹面同时进行坡面生态工程:滑体后部坡面削高,中下部填低,整平,坡面夯填30cm粘土,种植草皮6.2.1.2施工进度计划略6.2.2方案一的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6.2.2.1施工顺序分项施工:滑坡勘查→治理工程设计→截排水沟及坡面生态→挡土墙①滑坡勘查按可研的滑坡勘查设计进行滑坡勘查,获取治理设计及施工所需各项参数指标②截排水沟及坡面生态工程截排水沟施工顺序:沟槽放线→沟槽开挖→砌筑→夯填→勾缝→抹面同时进行坡面生态工程:滑体后部坡面削高,中下部填低,整平,坡面夯填30cm粘土,种植草皮。③挡土墙施工顺序人工挖坡脚和基础(护壁)→使用座浆法砌筑墙体→抹面6.2.2.2施工进度计划略6.2.3方案二的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28 6.2.3.1施工顺序分项施工:滑坡勘查→治理工程设计→截排水沟及坡面生态→抗滑桩①滑坡勘查按可研的滑坡勘查设计进行滑坡勘查,获取治理设计及施工所需各项参数指标②截排水沟及坡面生态工程截排水沟施工顺序:沟槽放线→沟槽开挖→砌筑→夯填→勾缝→抹面同时进行坡面生态工程:滑体后部坡面削高,中下部填低,整平,坡面夯填30cm粘土,种植草皮。③抗滑桩施工顺序人工挖孔(护壁)→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6.2.2.2施工进度计划略7 工程投资估算7.1估算依据(1)设计工程量;(2)《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3)勘查经费估算标准参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预算标准”)执行;(4)监测经费估算参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收费标准”)执行;(5)治理工程参照《湖南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标准》、《湖南省安装工程消耗量标准》。(6)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湘建价[2009]396号《关于发布2010年湖南省建设工程人工工资单价的通知》;(7)湖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文件湘建价计[2009]29号28 关于印发《湖南省建设工程计价办法》和工程消耗量标准水平动态调整及统一解释的通知;(8)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湘建价[2009]406号关于颁发《湖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通知;(9)监理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文件[2007]670号文《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以下简称“监理收费标准”)执行;7.2 费用组成及取费标准项目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1、前期工作费用前期工作费是指项目工程施工前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选址踏勘、立项审查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编制和初审等费用支出。根据“资金管理办法”中第五条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按工程施工费8%计取。2、工程施工费工程施工费主要由直接费、管理费、利润、措施费、规费、税金六个部分组成。其中管理费、利润、措施费、规费、税金根据《湖南省建设工程计价办法》有关规定计取费率,具体标准如下:1)直接费:按定额计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①人工费:根据湖南省建设厅文件:湘建价[2009]396号《关于发布湖南省各市州建设工程人工工资单价的通知》,人工单价取62元/日。②材料费根据当地“材料价格”。③人工机械调整费:按定额计。2)管理费建筑工程:管理费=(人工费+机械费)×33.3%;3)利润建筑工程:利润=(人工费+机械费)×22%;4)措施费建筑工程:措施费=(人工费+机械费)×20.07%;28 5)规费规费按下表计取。表7-1   规费计算表序号项目名称计费基础费率(%)1工程排污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0.42职工教育经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计日工中的人工费总额1.53养老保险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3.54其他规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计日工中的人工费总额18.96)税金税金=(直接费+管理费+利润+措施费)×3.268%。3、竣工验收费竣工验收费是指项目完工后,因竣工验收、结算、成果管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资料印刷费、工程验收费、决算编制费、决算审计费等,按工程施工费的2%据实列支。4、业主管理费业主管理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组织、管理所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按工程施工费的2.5%据实列支。5、不可预见费不可预见费是指项目施工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工资及物价水平发生较大变化而增加的费用,按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业主管理费总额的1.5%核定。7.3 估算方法采用清华斯维尔清单计价TH-BQ2010标准版进行估算。7.4 估算结果略8 工程实施效果评价8.1 环境效益评价28 湘龙路滑坡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短期内存在爆破、运土、运砂石等工程,可能不同程度的影响治理区附近居民生存环境、交通运输环境,但只要搞好绿色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降至轻微。8.2 经济、社会效益评价对滑坡实施治理后,可以避免对未来住宅区造成经济损失,有利于保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政治意义重大,社会效益巨大。8.3 减灾效益分析通过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分析,可见减灾效益显著。9 结论和建议9.1结论(1)湘龙路滑坡属于小型滑坡,滑动带为板岩层理与节理构成的结构面在天然状态下滑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持续降雨或暴雨状态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2)滑坡一旦发生,将压没土地,社会影响巨大。(3)滑坡工程治理拟定两个方案,方案一采取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地表截排水工程+坡面生态工程+抗滑挡土墙工程,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施工简单的优点,其缺点是挡土墙断面尺寸大,需场地大,现场场地条件难易实现。方案二采取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地表截排水工程+坡面生态工程+抗滑桩工程,技术上可行,相对方案一,施工技术难度相对较大,但对施工场地要求较小。故本次治理工程推荐使用方案二。(4)本次滑坡工程治理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9.2建议(1)建议当地政府加强对滑坡附近村民进行滑坡防灾教育,防止在滑坡坡脚位置进行挖方,防止人为诱发滑坡发生。(2)在治理工程正式实施之前,当地政府应继续作好群测群防工作,以保障滑坡威胁范围内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0实训总结28 10.1组员的工作量及成果10.2 对地灾治理可研工作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训,使我们认识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责任重大,社会意义重要,有利于维护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还认识到地质灾害治理应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应趁早趁小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治理过程中,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还应当建立监测系统。10.3 经验与不足(1)现场勘查时,资料未收集完备,致使内业工作时不断回现场补充所需资料,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2)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遇到问题,习惯性的问老师或“罢工”,很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3)对以前所学的知识遗忘,或不熟悉,致使工作进度大幅放缓。(4)对cad,mapgis等专业软件不熟练,降低了计算机成图率照片28 照片1:工作区不稳定斜坡分布图照片2:滑坡1照片3:滑坡1后缘照片4:滑坡2照片5:滑坡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