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50 KB
- 2022-04-29 14:10:5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重庆市江津区赵氏养牛专业合作社良种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设)50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要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1.3综合评价3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52.1我国肉牛业发展现状52.2我国肉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62.3发展我国肉牛业的有利条件9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建设条件133.1项目区概况13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5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74.1市场分析174.2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194.3市场风险分析20第五章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225.1项目建筑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225.1.1设计标准225.2肉牛生产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235.3肉牛生产技术2550
5.4项目实施进度30第六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16.1投资概算依据316.2投资概算316.3资金来源35第七章财务评价367.1财务评价依据367.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说明367.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67.4财务效益分析377.5不确定性分析377.6财务评价结论37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388.1环境影响388.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8第九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419.1农业产业化经营419.2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429.3其它影响评价43第十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410.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410.2经营管理模式4450
10.3经营管理措施4410.4技术培训45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4611.1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4611.2项目采用的招标方式4611.3招标范围46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812.1可行性研究结论4812.2问题与建议4850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良种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赵氏养牛专业合作社1.1.4法人代表:1.1.5所有制形式:合作经济组织1.1.6项目申报单位:重庆市江津区赵氏养牛专业合作社1.1.7建设地点:江津区先锋镇石鱼村1.1.8建设规模:年出栏良种肉牛600头。1.1.9建设期限:2008年12月—2009年11月,1年1.1.10建设内容:建设肉牛养殖场4000平方米。主要有牛舍建设1200平方米,运动场1000平方米,料棚建设200平方米,管理用房130平方米,粪污处理200平方米,隔离舍50平方米,道路绿化1000平方米,沼气池建设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1.1.11投资规模:200万元1.1.12资金构成:总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114万元+56万元=200万元1.1.13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业主自筹150万元,申请国家财政补助50万元。1.1.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指标表50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001.1建设投资万元1441.2流动资金万元562年销售收入万元390正常年3年总成本万元278正常年4年利润总额万元95平均5财务评价指标5.1投资利润率%40.39正常年5.2投资利税率%55.86正常年5.3全部投资回收期年4.4税前4.5税后5.5财务内部收益率%61.72税前55.89税后5.7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ic=12%)万元938.57税前769.64税后1-11.1.16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促进我区蓄牧产业的发展,带动项目区规模养殖60多户,,牧草种植600亩。农民养牛人均纯收入增加2500元以上,直接解决就业人员15人,间接带动100多人就业。1.1.17市场营销:本项目主要组织示范肉牛养殖,扶持农户开展肉牛繁育及架子牛育肥饲养,整体形成育肥牛规模生产,通过发展农户肉牛繁育收购农户育成架子牛,由专业合作社进行集中短期快速育肥,以此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生产及牧草种植业,逐步建立一个规范的肉牛生产体系。合作社开发市场渠道直接供应重庆、江津等周边城市肉牛市场,同时逐步扩大国内市场。50
1.1.18组织管理方案:本项目由重庆市江津区赵氏养牛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项目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合作经理全权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合作社组下设综合管理、生产技术、销售服务等部门,以推动项目区肉牛生产,逐步实行统一牛种、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联合型经营共同体。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农业部发布《全国蓄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2.2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1.2.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4《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1.2.5《重庆市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1.2.6《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及移民开发重点专项规划》1.2.7《重庆市江津区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20》1.2.8《重庆市江津区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3综合评价50
肉牛,其蛋白质含量和质量居世界动物前列,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在食用方面,因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并富含钙、锌、硒等无机盐,是一种为我国人民越来越欢迎的美味佳肴和强身滋补佳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肉食品结构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牛肉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人们食物构成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市场上牛肉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肉牛养殖在我区多是传统的家庭牧养形式,受草场面积所限,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产量极为有限。因此,随着牛肉食用量的逐年加大,市场上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每年由商贩从外地倒运进来的肉牛达2万头以上,既增加了费用又降低了牛肉的质量,而且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可见,牛肉的市场潜力相当大。显然,仅仅靠过去那种牧养方式是无法解决这一供求矛盾的。发展良种肉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投资相对少,见效快,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推动定点屠宰和集中加工,保障牛肉食品安全。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肉牛养殖,有利于肉牛产业化,可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本项目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肉牛育肥基地为示范、农户分散养殖为基础,扶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生产与牧草种植业,符合国家调整农业结构战略方针,符合重庆市“十一五”农业发展指导思想。项目区项目区人民有传统的养牛经验,由合作社与大型种牛殖场签订合同,以保证牛源,配套建成了一定规模的牧草基地,项目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50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我国肉牛业发展现状2.1.1我国肉牛生产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了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业生产大国。其中,肉牛业也有很大发展,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保持逐年增长势头。1980年,我国牛出栏量为332.2万头,产量仅26.9万吨;2006年,牛出栏5602.9万头,牛肉产量达到750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16.9倍和27.9倍。2006年,我国牛肉产量占世界的11%,位于美国和巴西之后,名列世界第三位。2.1.2我国牛肉消费情况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牛肉1.35千克,花费金额26.72元。其中,西藏牛肉购买量排名第一,人均为8.72千克,支出额为208.9元;重庆牛肉人均购买量偏少,人均为0.82千克,支出额为16.02元。我国牛肉消费特点是消费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牛肉消费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消费水平高,农村消费水平低;主产区消费水平高,非主产区消费水平低。2.1.3我国肉牛业的特点50
肉牛产区分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牛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大农区。到2001年,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5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44%下降到13%。同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4省牛肉产量,由占全国的9.7%上升到47.3%;东北三省牛肉产量比重,由11%上升到15.7%。从而形成了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牛肉质量。目前,我国牛肉生产主要依靠黄牛,改良肉牛的覆盖率仅为18%,来自奶畜的牛肉不到3%。中国黄牛虽然有如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等诸多品种,且肉有清香之特色,但普遍体型小、生长速度慢、出肉率低、肌肉纤维粗,用这样的品种来生产高档牛肉难度很大。我国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低是目前我国肉牛业的突出弱点。肉牛饲养方式。以往我国牧区主要采用草原放牧饲养牛,几乎不用精饲料进行育肥。近年来,农区普遍采用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牛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并缓解了肉牛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在一些农区特别是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肉牛的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不仅小农产的饲养数量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批肉牛饲养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并且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的数量在逐渐增加。生产成本与效益。我国牛肉平均社会净收益为1.22元,即生产每千克牛肉将获得1.22元的利润。目前,我国牛肉的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2.2我国肉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2.1生产水平低50
2005年,我国黄牛存栏量有1亿多头,年产肉量只有711.5万吨,而美国牛存栏量尚不足1亿头,年产肉量为1131万吨,是我国的1.6倍。其原因,除了我国黄牛出栏率低外,主要是由于胴体重低的原因。2005年,世界肉牛平均胴体重为200.7千克, 日本为406.5千克,美国为331.7千克,我国只有135.2千克,可见差距之大。2.2.2良种化问题突出我国的牛肉生产水平低,除饲草料供应不足、饲养方式落后、疫病防治体系不完善外,品种是决定个体生产性能和牛肉质量的主要因素。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一般只重视牛肉增产问题,对种牛繁育体系建设投入少,我国的肉用品种培育工作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没有根本解决肉用种牛的自给问题, 目前,存栏的肉用种公牛大部分是引进的活体或胚胎,还有一部分是引进纯种的繁育后代,这些牛占存栏种公牛的93%。据统计,全国种公牛站每年只能生产肉牛冷冻精液2000万剂,可配1000万头能繁母牛,而全国存栏能繁母牛有4000—6000万头,意味着人工授精量不到能繁母牛的1/4,每支肉牛冷冻精液售价1—10元,饲养种用公牛的经济效益很低,而且优秀种公牛在肉牛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较小。2.2.3饲养规模小我国的肉牛饲养以小规模、分散型的农牧户饲养为主,一般每户饲养都是三五头,多的也只有十几头或几十头。尽管有些地区也发展了一些专业化的大型肉牛育肥场和饲养规模较大的肉牛育肥专业户,但他们出栏的屠宰牛数量十分有限, 50
占总出栏量的比例也很小。据统计,2002年,内蒙古年出栏3000-4999头和5000头以上的场(户)数各有1个,而美国1/4以上的肉牛育肥场年出栏肉牛10万余头,最大的肉牛育肥企业年出栏30万头以上。肉牛散养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 闲散资金、农作物秸秆等,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有助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其劣势在于,饲料混杂,品种混杂,年龄混杂,因而育肥期长、育肥效率低、育肥质量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牛肉的品质和规格难以统一。2.2.4产业化程度低肉牛产业化是以国内外肉牛产品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把分散养牛户的饲养、生产、加工、销售及流通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进行必要的专业分工和生产要素重组,实施资金、技术、人才和物资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成产业的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和产业市场化。50
无论是企业数量、规模,还是加工能力,我国肉牛加工企业的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缺乏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重点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对全国肉牛产业整体发展的有效拉动,这也是肉牛产业化链条难以形成的关键。国外大型肉牛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大都在几十万头,而我国肉牛加工企业却为几万头、十几万头左右,且不能满负荷运转,市场竞争能力较低。据报道,2003年,内蒙古肉牛加工能力仅相当于牛肉总产量的42%,而牛肉实际加工率约为13%。在引导消费、开拓市场方面开展工作较少,市场开发明显不足。牛肉产品销售上,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价格便宜,不能体现不同档次牛肉的不同价格。我国的肉牛基地和肉牛加工企业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有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2.3发展我国肉牛业的有利条件2.3.1小康社会对多样化牛胴体分割肉的市场需求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规律说明,进入小康社会后,牛肉市场出现旺销形势。当人均收入超过1500美元时,优质牛肉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目前,牛肉进口最多的是广东、辽宁、山东、河北、天津、上海和北京等地,总额达5300.12万美元,占全国牛肉进口总额的99.49%,且大都是沿海地区。2.3.2有机肥生产与肉牛场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育肥牛的有机粪肥含大量的磷、氮、钾微量元素,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肥田,促进农业发展。我国有机肥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结合牛场建设生产有机肥,既能支持各种植物生产体系肥料的需要,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为企业增加经济收入。2.3.3肉牛生产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体系建设相结合的契机为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将是建设绿色食品的优势产区,要使本地区成为未来牛肉生产的强势地区,必须促使肉牛生产和疫病防治体系相结合。50
2.3.4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2005年以来,国家除强化对粮食安全的行政和政策支持以外,继续加强对草地建设和发展草食家畜的投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考察农业时多次指出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提出“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篇大文章”,他强调说:“在粮食转化上,我们和发达国家的一个很大差距就是畜牧业”。中央连续三年的一号文件中都将加快畜牧业发展纳入了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国务院国发[2007]4号《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畜牧业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也提出:未来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肉食结构中牛肉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对肉牛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肉牛业基础母牛存栏量下降、专用肉牛品种缺乏、投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比较突出,亟需进一步提升肉牛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基本供给。西南肉牛优势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5省(区、市)的67个县,着力满足本区域和华南地区优质牛肉需求。50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提出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牧业生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需要。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我国农业担负着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江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2.2.2是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江津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和小农经济束缚,养殖业生产方式尚未完全走出粗放经营的模式,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仍占较大比重,加之缺乏规范经营和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畜产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产品质量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项目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链、绿色产品生产链、规模品牌发展链的产业化经营思路,开展肉牛良种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实现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管理,实现传统肉牛生产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2.2.3是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致使粮食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突出。我国加入WTO,将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对我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的生产和销售已造成冲击,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但对草产品、畜产品等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却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养殖业是典型的密集型产业,从长远看,是江津地区区域优势产业。因此,是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奔小康的有效途径。2.2.4是增强服务社会的需要。近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疫情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因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的严重问题,也成为日益广泛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因此,积极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放心肉”工程,是保障城乡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50
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江津区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尾,渝西经济走廊。地理位置为北纬29°28",东经105°49"至106°39"之间。位于渝、川、黔交界处,东与巴南、九龙坡相邻、南与綦江、贵州省习水接壤,西邻四川合江,北连永川、壁山,主城区距重庆市区42公里、江北机场72公里、成渝高速公路(走马出口)28公里。成渝铁路沿长江北岸由西向东穿境而过,渝合公路向南逶逦过境。即将开工的渝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境内127公里。本项目处于江津东部农业园区源头的良种肉牛养殖基地的位置,对全区良种优质肉牛育肥均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3.1.2自然资源及人口状况。全区幅员面积32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68万公顷(坡耕地面积约占60%),林地面积8万公顷,水域面积1.58万公顷,未利用地5.8万公顷。境内总体地貌南高北低,以山地、丘陵为主要特征,地势起伏大,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是大娄山余脉。境内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3℃,年降雨量1035.5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这一优越的气候条件,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理想区域。全区总人口145.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5万人,劳动力75万个,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区之一。50
2006年统计资料:江津区全区年生产总值(GDP)148.9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43.17亿元,工业总产值163.9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1779元(按当期汇率折合1512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91元。3.1.3项目地经济状况。先锋镇是中国最大的花椒之乡,九叶青花椒驰名全国,香飘海外。镇域左矗金紫坪,右峙鹤山坪,中有重庆主城二级水源保护的笋溪河九曲回肠蜿蜒百里穿境而过,地处江津城郊结合部,是江津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区域。渝东、杨珞公路交织其间,扼津东津南交通之咽喉。幅员面积129.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6万人。先锋镇人民政府驻地先锋场,距江津主城8公里,距渝泸高速公里先锋出口2公里,距重庆主城区54公里,重庆外环高速路、渝泸高速路贯穿境内11.4公里,属重庆1小时经济圈范围。笋溪河是江津城郊清幽的休闲佳境。2007年,实现地方总产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4.7:2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亿元,增长36.52%。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实现1162万元,增长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1万元,增长15.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0元,增长23.29%。农民人均收入5012元,增长22%。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8%和0.49‰50
。2007年累计支农投入2784万元,创历史新高。兑现国家惠农直补529万元。完成花椒技改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7750亩、天宝工程42000亩。。新建微型水利工程50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新增蓄水2万立方米,恢复蓄水10万立方米,解决了2000余头牲畜和3000居民的饮水问题。3.1.4建设地点选择。本项目场址位于江津区先锋镇石鱼村赵家池塘沙埂上,占地面积15亩。环境相对独立的,空气清晰,水质良好,移动通信覆盖该区域,境内无工业企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周围无居民密集区,有利于防疫和隔离,是建立畜牧养殖项目的理想之地。3.1.5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江津区农业生产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和无公害农业,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2006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65.5万亩,总产量55.2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431441万元,比下降4.1%。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牛饲养量达到2.1万头,年末大牲畜存栏2.3万头,生猪存栏67.5万口,羊存栏5万只;水产品产量15.7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0.万5吨,比上年下降3.5%。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政策。产业政策上,江津区委区政府认真规划草畜产业,实施优势突破战略,加快商品基地建设。以农户“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模式为主,突破常规,增加基础母牛,走自繁、自育与易地育肥相结合的路子,突出抓好引进适龄母牛,加快繁育和购入外地架子牛扩大短期育肥两个环节。50
该项目实施后,会进一步优化配置专业合作社的资源条件,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安排富裕劳动力就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本项目的提出受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和支持。3.2.2资源。江津区是全国知名的猪粮大区,近年来结合三峡库区了展规划,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项目区现牧草资源丰富,这为本项目生产育肥架子牛打下坚实的牛源基础。3.2.3市场。重庆地区每年都要向外地调入大量的牛肉以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术,江津地处重庆西南部,即将溶入重庆主城,且历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商埠重镇,不仅是西南地区的活畜交易、贩运、屠宰集散地,还联系着全国诸多省市。3.2.4科技。江津区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一百人多,多次参加完成了农业部和市列科研、推广项目,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并与西南农大等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江津区畜牧局经常举办各种培训,为全区培训了大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同时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50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1)供应现状:2006年,我市牛肉、羊肉、猪肉的产量分别是6.3万吨、4吨、142.1吨,前两者的总和,只相当于后者的1/14。(2)需求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计算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牛肉1.35公斤,花费金额26.72元。其中西藏牛肉购买量排名第一,人均8.72公斤,支出额208.9元;重庆牛肉人均购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我国牛肉消费水平不仅偏低,而且受消费习惯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牛肉消费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市场价格状况。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定点调查月报资料分析,2007年上半年我国去骨牛肉平均价格20.28元/公斤,比去年同期提高10.10%。从月份价格来看,牛肉价格从2006年7月份的全年最低价18.27元/公斤开始一路走高,一直上升到2007年2月份的20.35元/公斤,升幅为11.38%。然后进行季节性回落,到4月份下降到20.07元/公斤,降幅为1.38%。从5月份开始价格出现回升,到6月份升高到21.21元/公斤,升幅为5.68%。据对重庆去骨牛肉进行的市场调查情况看,1-4月份,去骨牛肉平均价格18.33元/公斤,同比上涨10.06%;去骨牛肉4月份平均价格20.13元/公斤,同比涨幅3.96%。4.1.2市场前景分析50
(1)供应分析。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但平均每头出栏牛的胴体重、人均牛肉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优质牛肉比重小,牛肉档次低,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一半。世界牛肉占肉类比例发达国家达50%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我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2)需求分析:我国除了城市肉类消费仍有继续扩展的余地外,农村肉类消费是最有希望的潜在大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消费特别是牛肉的消费增长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全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长,畜产品特别是牛肉消费需求成为新的增长点。(3)目标市场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营养知识水平的提高,牛肉市场会日益紧俏。牛是繁殖力低、生长周期较长的家畜之一,很难达到饱和。中国具备大规模养牛的物质条件,以目前产农作物秸秆6~7亿吨计算,则增加1倍牛的饲养量仍有富裕。根据卫生部门研究,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动物食品30公斤,按此标准计,重庆市牛羊肉的年消费量20万吨左右,目前牛羊肉的消费量仅为10万吨左右,缺口近10万吨。加上项目单位已经开拓出一定量的国际市场,因此本项目产品就存在着巨大的目标市场潜力。4.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1)价格优势:200750
年上半年,随着牛肉价格的迅速上扬,我国牛肉价格也受到了较大拉动,相对于去年同期,牛肉价格平均上涨60%到70%左右。近期牛肉价格有所回落,而牛肉上涨的势头还是比较稳步。彰显价格优势。牛肉国际贸易价格中,中国出口牛肉平均单价基本低于国内市场批发价格水平,澳大利亚出口到日本的高标准高质量牛肉价格要比中国牛肉出口价高2.2倍。由以上看出,我国牛肉价格仍有一定优势,关键在于价格优势必须与质量、服务、品牌等结合起来。(2)产品质量优势:项目实施单位将引进南德温、西门塔尔、皮埃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进行繁育饲养。根据国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要求,选择适宜的畜禽品种,重视饲料、兽药及生产地环境的控制,提高畜产品品质,形成安全畜产品优势产区,培育和发展品牌养殖业,势在必行。项目单位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使产品真正达到环保、绿色要求,产品质量有保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产品优势。(3)地缘优势:江津地区比邻重庆,交通发达,历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商埠重镇,不仅是西南地区的活畜交易、贩运、屠宰集散地,还联系着全国诸多省市,其中以无污染养殖为主的肉牛畜产品质量上乘,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2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4.2.1销售策略。一是建立安全、优质基地,注重特色发展;二是发挥农民协会作用,组织发展一批肉牛良种养殖农户;三是注重市场调研,建立营销网络,实行营销多元化。四是实行品牌化营销,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4.2.2销售方案。本项目年可50
出栏改良优质肉600头,全部由项目单位利用市场渠道销售到周边大中城市屠宰市场。4.2.3营销模式:本项目在充分发挥原料、技术、管理之互补增值效应,注重生产无公害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广泛建立销售网络,实现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变。4.3市场风险分析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1)市场风险。面对畜产品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加。本项目终端产品主要为牛肉产品,主要供应对象为国内市场,市场销售将最终成为本项目能否达到目标的主要因素。(2)资金风险。本项目主要资金来源是企业自有资金。在项目建设中资金落实及保障将给项目造成一定风险。(3)技术风险。本项目一些生产技术措施具有内在风险。如良种牛选择、改良扩繁、饲料配方的先进与否将会导致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下降,风险增大。(4)政策风险。本项目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政策风险相对较小。(5)运作管理风险。本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开发项目,除项目单位组织生产外,还涉及农户相对都是独立单元,如何把这些独立的单元整合起来,进行统一的生产运营将有一个过程,因此,项目运作管理的好坏也是项目最终能否达到目的的重要环节。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一是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的应变能力。50
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加强生产技术、质量、设备、计量、财务、营销和安全等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技术投入,有效控制风险。在生产上全面推广优良品种和最佳饲料配方,搞好疫病防治;在开拓市场方面要加强生产营销技术研究,同时加强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与服务。三是加强产品质量与市场监管。从原料采购、饲料加工、畜种饲养、疫病防治、卫生环境、产品销售等各环节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标准;加强产品质量宣传和监督、检查。四是打造名牌产品,靠名牌竞争市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依靠名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五是探索建立风险管理体制,分散和转移项目风险。探索和建立以保险为主、灾害救济等为辅的项目风险管理体制。50
第五章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5.1项目建筑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5.1.1设计标准根据我国《畜禽饲养场设计要点和要求》、《饲料加工厂设计要点和要求》进行设计。5.1.2设计指导思想1、育肥场采用科学的集中育肥技术,并按有关规范要求设计配备足够的牛舍、饲料加工贮存、防疫设施等;2、育肥场尽量少占地,节省投资和土地资源;3、重视环境保护,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5.1.3主要建筑标准与结构1、牛舍(1)概述:牛舍采用开放式钢结构建筑,平面尺寸33m×11m,跨度11m,屋架弦高度3.8m;(2)地面:采用豆石砼地面,排粪沟为150号砼地面;(3)屋面:采用钢屋架,隔热彩钢屋面。2、饲料加工区(1)加工区采用钢架结构,库房及其它采用砖混结构,均为单层;(2)门窗:采用木门、木窗、两用调合漆漆两遍;(3)地面:加工区及库房地面进行防潮处理;(4)墙面:水泥抹灰墙面;50
(5)顶棚:水泥砂浆抹灰顶棚。5.1.4建设指标总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占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4150平方米。其中:1、牛舍1200平方米2、隔离舍50平方米3、料棚200平方米6、管理用房160平方米7、运动场1000平方米8、道路绿化1000平方米9、粪污处理200平方米5.2肉牛生产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5.2.1优质牛引进从陕西、四川各地等肉牛养殖主产区引进秦川牛、西杂牛的架子进行饲养,采用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等种公牛的冻精配种。5.2.2良种肉牛繁殖采用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冻精配种,生产的优秀母牛用于再生产,公牛和部分母牛进行育肥。5.2.3新品种培育在进行优质肉牛养殖的同时,有目的地开展肉牛新品系选育。采用现代育种技术,成为江津肉牛良种推广基地,建设优质肉牛品牌,基本形成江津地方优良肉牛品系。50
5.2.4饲草基地在不同区域,根据水肥条件,分别种植一年生、多年生的不同品种优质牧草。5.2.5肉牛繁殖工艺母牛饲养发情观察适时配种孕检妊娠母牛饲养分娩犊牛饲养。5.2.6架子牛饲养工艺工艺流程:犊牛随母哺乳断奶放牧补饲去势舍饲(驱虫)出售。5.2.7集中育肥工艺采取育肥小区进行集中育肥,按照我国无公害肉牛饲养方式,采用全混合日粮育肥。1、工艺流程:架子牛购进观察圈舍驱虫舍饲正式育肥2、饲料:主要以青草、青贮饲料和酒糟为主,辅以配合饲料。5.2.8饲料加工1、青贮饲料:青贮饲料的含水量控制范围为68%-75%,调制时切短为3-5cm,分层装入青贮池压实,并高出地面0.5m左右,用塑料薄膜严密封压;2、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饲料原料挑选精选粉碎配制搅拌抽检制粒冷却分装入库。5.2.9饲养管理与预防50
饲料要多样化,搭配要合理,发霉、变质之饲料不能用。预防上定期进行口蹄疫苗注射,结核菌检疫,布氏杆菌病的气雾免疫等,采取有效地切断和防止疫病发生的措施。5.2.10主要生产性能指标1、受胎率90%;2、育肥期日增重1500克;3、出栏体重420~550千克;4、屠宰年龄1.5~2.5岁;5、草产量鲜草7000公斤-10000公斤/亩。5.3肉牛生产技术为了提高养牛科技含量,依托江津区畜牧局的技术优势,根据先锋赵氏养牛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的需要,重点推广肉牛育肥新技术,并制定《赵氏养牛专业合作社肉牛生产技术规范》供育肥场、生产基地和协作农户应用,采用“架子牛”进行集中育肥。5.3.1肉牛育肥新技术1、肉牛饲养新技术:根据我国和NRC肉牛饲养标准,应用蛋白降解-非降解理论配制肉牛日粮,采用配合饲料+草(秸杆)+酒糟(玉米)的日粮结构,示范场和养殖小区采用全混合(TMR)日粮结构,养殖方式采用人工圈养。2、非蛋白氮的利用:非蛋白氮主要指导尿素、双缩脲,作为补充养牛所需蛋白质饲料的良好途径,应用后可降低饲养成本10%左右。同时,应用于青贮饲料的制作;50
3、肉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按肉牛营养需要应用,将微量元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瘤胃代谢调控剂配合成复合添加剂,应用于肉牛生产,促进肉牛生长;4、无公害牛肉技术应用:肉牛育肥过程中,控制肉牛生产环境、饲料、饮水、疾病治疗中的危害关键控制点,生产无公害优质牛肉;5、酒糟(玉米)育肥肉牛技术:对江津区丰富的秸秆和酒糟(玉米)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处理,变废为宝,作为肉牛生产的饲料来源,以降低成本,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发展农村经济。根据牛的生理特点和酒糟的营养特性,补充有关营养物质,利用酒糟育肥肉牛。5.3.2肉牛良种推广及杂交组合配套1、优良品种的推广:主要推广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皮埃蒙特牛及其杂交组合。西门塔尔牛:为大型兼用牛种,体格粗壮结实,前躯发达,躯干深宽,尻部长宽平直,肌肉丰满,四肢粗壮,乳房发育中等,泌乳力强。一般成年公牛体重1000~1300公斤,母牛650~800公斤。标准泌乳期产奶4000~4300公斤,产肉性能良好,屠体瘦肉多脂肪少,且分布均匀呈大理石状,肉质佳,半肥育状态下屠宰率为55~65%,日增重1~1.5公斤;皮埃蒙特牛:为大中型肉乳兼用型品种,躯体发育充分,日增重较高,胸部宽阔而且肌肉发达,腰部肌肉发达,躯体长,尻部和大腿肌肉发达,胴体中骨骼比例少,而且脂肪含量低,具有双肌肉基因;平均日增重为1500克,成年母牛体重为500~600千克,育成公牛在15~18月龄体重达550~600千克50
为屠宰适期,屠宰率为67%~70%,净肉率为60%,瘦肉率为82.4%,肉质优良,肉嫩度好,胆固醇含量比一般牛肉低30%,是目前世界终端杂交的最好父系;安格斯牛:属于古老的小型肉牛品种,被认为是世界上专门化肉牛品种之一。原产于英国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目前世界人多数国家都有该品种牛。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特征,故也称其为无角黑牛。该牛体躯低翻、结实、头小而方, 额宽,体躯宽深,呈圆筒形,四肢短而直,前后档较宽,全身肌肉丰满,具有现代肉牛的典型体型。安格斯牛成年公牛平均活重7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犊牛平均初生重25—32千克,成年体高公母牛分别为130.8厘米和118.9厘米。 安格斯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表现早熟,胴体品质高,出肉多。屠宰率一般为60%一65%,哺乳期日增重900—1000克。育肥期日增重(1.5岁以内)平均0.7—0.9千克,肌肉大理石纹很好,适应性强,耐寒抗病;2、杂交组合利用:应用良种牛与本地牛、和良种牛之间的级进杂交、经济杂交、轮回杂交,可以获得明显的杂交优势。杂交牛一般比本地品种牛生长快,早熟、产肉多,10-15%饲料报酬提高10-12%,并改善母牛受胎率,使繁殖率提高10%。本地母牛×西门塔尔牛→F1西杂牛;西杂母牛×安格牛→F2安西本;西杂母牛×皮埃蒙特牛→F2皮西本;安西本母牛×皮埃蒙特牛→F3皮利西本。5.3.3优质牧草及秸秆青贮氨化技术50
1、优质牧草推广:重点推广牛鞭草、黑麦草、饲用玉米草和玉米草;2、秸秆处理技术:以重点推广尿素青贮玉米秆为主的秸秆处理技术。青贮料营养成分损失少,特别是维生素A保存大部份,同时具有酸香味,适口性好,能很好解决冬季饲料不足;此外,还推广秸秆氨化、微贮、碱化、盐水等处理,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牛效益。5.3.4母牛发情控制、胚胎移植与人工诱发双胎新技术1、母牛发情控制技术:(1)同步发情技术。即是对母牛发情同期化处理的方法,使之集中发情,有利于合理组织配种,减少母牛不孕,提高受胎率;(2)人工诱导发情技术:对乏情期内母牛,借助外源性激素或其它的方法引起正常发情并进行配种的方法,采用后,可缩短牛的繁殖周期,增加胎次,以产生较多的后代;(3)超数排卵技术:在母牛发情的适当时期应用促性腺激素,使卵巢中比一般情况下有更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以提高产犊数,使母牛繁殖率大大提高;2、人工诱发双胎技术:利用超数排卵技术使母牛双胎率提高到20%,增加产犊数,提高良种的繁殖率。5.3.5肉用犊牛的早期断奶技术良好的早期断奶技术,不仅不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应用科学的营养全面的补充料及配套饲养管理技术,达到提前断奶,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断奶犊牛体重,降低养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3.6卫生防疫技术。50
项目区牛场的场址易被农户包围,往往容易忽视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对规模养牛构成威胁。鉴于这些潜在危险和特点,控制疫病设计必须从卫生、免疫、营养、设备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安全、舒适、无病的“生态环境”不受有害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危害,从而把疫病病源拒之于牛场大门之外。具体要求为:①引进种牛时,必须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引入后隔离饲养,在此期间进行观察、检疫。确认为健康者,方可并群饲养。及时注射牛瘟疫苗;②牛场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他动物。牛场食堂不准外购牛产品;③严格控制参观牛场,必要时须经场长许可,须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或洗澡,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④牛场的每个消毒池要经常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戴工作帽。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严禁相互串使用;⑤牛场要喂全价配合饲料,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或变质饲料;⑥每天坚持打扫牛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舍内可用0.27%~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或其他消毒药消毒,每月1~2次;⑦牛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因地制宜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⑧每批牛只调出后,圈舍要严格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并空留5~7天,争取做到“全进全出”制;⑨产房要严格消毒。母牛进入产房前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母牛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和乳房擦洗消毒。仔牛断脐带要严格消毒;⑩定期驱除牛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搞好灭鼠、灭蚊、灭吸血昆虫等工作;饲养员认真执行饲养管理制度,细致观察饲料有无变质、牛采食和健康状态、排粪有无异常等,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请兽医检查;根据本地区疫病发生的种类,确定免疫接种内容和适宜的免疫程序。制定综合的防治方案。50
5.3.7制订《赵氏养专业合作社肉牛生产技术规范》项目设计要求,在引进上述重点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制定“规范”,分别就种牛、肉牛的选择,饲养管理种牛繁殖配种、日粮的配制,饲草饲料生产收贮,疾病防治,牛场、牛舍建筑等技术,制定出简明扼要、科学实用、操作性强、有特色的适用于项目区肉牛生产的“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5.4项目实施进度5.5.1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2008-2009年)。5.5.2项目进度安排。2008年12月前完成项目引种考察和调研工作;2009年1-3月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同时落实资金;2009年4-5月进行项目初步设计;2009年9月开工建设至2009年11月完成生建设任务,陆续引进种牛,购进架子牛进行育肥生产,至2009年12月底全部建成投产正式竣工,组织验收。5.5.3项目进度安排表。本项目实施进度详见下表。项目进度安排表序号项目2008年2009年10-1211121-34-56-10111引种考察和调研★★2各项手续及批文★3初步设计及审定★4施工设计★5土建施工★★6引种和架子牛订货★7人员农户培训★8正式投入使用★50
9组织验收★50
第六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6.1投资概算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及国家有关农业项目投资估算的规定;(3)建设单位提供有有关情况和数据以及项目区的有关资料;(4)本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按当地实际价格计算,设备购置按当年设备现行价加运杂费计算;6.2投资概算6.2.1建设投资估算。(1)土建。本项目计划建设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4000m2,配套附属设施及运动场,土建工程投资93.37万元,详见下表: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总价(万元)备注一管理区1管理用房㎡1605005.002消毒间㎡154000.603水塔㎡202.004深井0.41口小计㎡1958二生产区1牛舍㎡1200350422栋半开放50
2病牛隔离舍㎡503501.75半开放3饲料库及加工间㎡1005505.54草料棚㎡20025055青贮窖M32003006.006兽医室及人工授精冻配点㎡305001.507地磅房㎡204500.98运动场围栏m16050元/m0.8钢管围栏小计63.45三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1牛粪干处理场㎡801.002污水处理设施1套12小计13四公用设施工程1给水管线㎡150100元/m1.502排水管线及污水井等㎡160220元/m3.523供电线路㎡2501203.004砖围墙m3001303.95场内道路绿化㎡1000505小计16.92总计93.37(2)设备。本项目购置设备类投资20.53万元。包括饲草料加工设备、兽医化验设备、人工授精设备及公用设备运输车辆等,详见下表。50
主要设备投资估算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备注一饲养设备1保定架个20.150.32高压喷枪台20.5013喷雾器个20.150.34推料车辆30.050.155推粪车辆30.060.186消毒设备套20.100.27地磅台13.503.505.63二饲草料加工设备8饲料机组套12.602.609铡草机台20.601.203.8三兽医及人工授精设备1液氮罐个10.200.202自动精密天平台11.501.503高倍显微镜台10.500.54冰箱及恒温箱台20.501.005人工授精设备套22.004.006兽医器械套22.004.0011.2小计台(套)20.63(3)引种费:本项目生产初期引种公牛牛5头,每头引种费1.2万元,共需6万元。50
(4)其他投资及构成。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项目前期工作费(可研编制及评估费、环境评价费用等)、工程勘察设计费、工程招投标及监理费、人员培训费等。估算为20.95万元。基本预备费:按6%计算为8.15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以上费用之和,共计143.95万元。详见下汇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它费用小计1固定资产投资93.3726.633.0020.95143.951.1第一部分工程费用93.3726.630.00120A管理区80.000.000.008.00B生产区63.450.000.000.0063.45C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130.000.000.0013.00D公用设施工程16.920.000.000.0016.29E仪器及设备购置0.0020.633.000.0023.63F引种费0.006.000.000.006.001.2第二部分其它费用 20.9520.95A前期工作费 5.005.00B建设单位管理费 1.001.00C职工培训费 0.30.3D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 1.51.5E勘察设计费 2.002.00F工程招标及监理费 3.003.00G其他 0.000.001.3预备费用 8.158.15A基本预备费6% 8.158.15B涨价预备费0% 0.000.003合计1+2 143.9550
(4)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按分项详细投资估算法计算,项目需流动资金36.05万元。(5)项目建设总投资(项目投入总资金)。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流动资金之和,共计为180万元。6.3资金来源6.3.1财政资金。本项目申请到政策性投资补助50万元,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6.3.2自筹资金及来源。项目实施单位以肉牛养殖、销售为主。拥有资产150元。项目实施单位可运用多种形式实现自筹资金的到位投入。50
第七章财务评价7.1财务评价依据(1)本项目计算期11年,建设期1年,投产第2年达到生产能力的80%,第3年达到生产能力的100%。(2)财务基准收益率按农业开发项目的8%计。(3)评价规范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及有关国家现行财会制度和经济法规。项目内部转移支付不重复计算。7.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说明7.2.1销售收入。本项目达产年可提供的产品主要为优质育肥牛,年可出栏优质育肥牛600头,每头售价6500元,产年总销售收入为390万元。7.2.2销售税金及附加。本项目正常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6.69万元。详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7.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7.3.1项目总成本估算。项目总成本费用为278.28万元(见附表3)项目总成本由外购原材料、架子牛、燃料动力、工资福利及其它费用构成。7.3.2经营成本估算。本项目正常年经营成本为267.45万元.50
7.4财务效益分析本项目按全部投资计算,投资利润率40.39%,投资利税率55.86%,动态投资回收期4.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55.89%,财务净现值769.64万元。说明本项目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7.5不确定性分析7.5.1盈亏平衡分析。经估算,本项目以生产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22%,即项目生产能力只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22%时,即能保本,所以本项目风险较小。7.5.2敏感性分析。本项目假定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不确定性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变幅为±10%、±5%,做单因素变化敏感性分析,项目对销售收入变化较为敏感,其次为经营成本变化。7.6财务评价结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符合要求,财务评价良好。50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8.1环境影响本项目位于江津区先锋镇石鱼村,先锋镇镇1.5km,远离城镇,土地广阔,区内及周围1km内没有工业污染。本项目是一个肉牛饲养项目,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粪污物、废水和废气等有机物,为了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项目实施方案中将对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三废”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染物如下:8.1.1污水来源。主要来源于肉牛饲养场排出的粪尿、冲洗污水以及生活办公区排出的污水。8.1.2噪声来源。一是饲料加工车间的各种加工机械设备;二是牛群饲喂前的哞叫声。8.1.3粉尘来源。主要从原料搬运、精饲料加工、粗饲料粉碎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8.1.4固体废弃物来源。主要是牛粪、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8.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8.2.1综合防治措施(1)污水、牛粪尿处理的设计标准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国环[1987]002号)、《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和《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50
(2)环保饲料的应用。应用高新技术改善饲料品质和饲料物理形态等手段外,按照生态营养原理,积极研究应用环保饲料,均可达到无公害化和环保的效果。8.2.2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1)本项目肉牛饲养场年存栏肉牛200头,日排出牛污尿约6.2t。对于排出的牛粪尿的污水,要通过牛舍外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后,经管道将上清液溢流至化粪池进行一级生物处理后,排至氧化塘进行二级生物降解处理。有效除去其中的BOD5和COD,经加氯杀菌消毒后可以用来灌溉饲草地。(2)对于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经化粪池一级处理后,排至氧化塘进行二级生物处理,后经加氯杀菌后用于灌溉。生活污水畜舍污水外排污水处理工艺流程8.2.3噪声污染防治。在设备选型上,首先将降低噪声作为一项参数来考虑。对于振动大的设备要设置柔性基座;对于噪声大的设备,要设置在单独密封的隔音间内,并设置消声器等设备。8.2.4粉尘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1)在饲料加工中,凡是有灰尘和粉尘产生的部位都要设置除尘装置,保证设备接口密封良好。50
(2)肉牛饲养场产生的牛粪少量的可经过腐熟堆肥硝化处理,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形成腐殖质用于饲草料地施肥。大量的直接供应当地农户。(3)生活垃圾。设置专用垃圾箱,并固定专人清扫、消毒,定期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4)生产废弃物。属医用垃圾部分,单独设置垃圾箱,由专人定期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与生活垃圾混杂,以免造成新的交叉污染。废弃物应符合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的要求,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原则。8.2.5污染源排放控制标准(1)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2)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3)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CB12348-90)中的III类标准。50
第九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9.1农业产业化经营9.1.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江津区党政领导对肉牛产业高度重视,把肉牛饲养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来抓,结合三峡库区退耕还林草、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种草养畜示范点等项目的实施,鼓励扶持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使其在产、加、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9.1.2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一是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壮大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肉牛饲养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引导农户养殖区发展标准化养殖,按合同契约组织收购架子牛。二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快培育畜牧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从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质量安全、动物饲养环境和卫生管理及安全卫生检验等方面,制定系统的技术标准。加强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积极推动农户按标准化要求生产,形成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份额。9.1.3辐射带动能力(1)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本项目的组织形式是“50
合作社+基地+农户”,其联结方式为合同契约型,即江津区赵氏养扑牛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作为各自独立的经营者和利益主体,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契约合同,以明确双方的经济关系。由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种牛冻精、饲料、信息等系列服务,并进行架子牛回收,把产、销环节维系起来。同时,合作社与农户通过适当的利益调节,如建立架子牛收购保护价、设立风险保障基金等形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以保证经营活动趋于稳定协调,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2)辐射带动基地。经过3-5年的发展,形成以合作社牵头、肉牛改良为示范、肉牛育肥为基地、农户分散扩繁为基础,的“小群体、大规模”肉牛产业发展链。大力推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使全县农作物秸秆“两贮一化”达到年产总量的40%以上,依托千家万户,着力培植一批繁殖户,形成规模肉牛养殖基地,为江津区肉牛业整体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9.2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9.2.1农民增收。本项目通过增加肉牛出栏量来实现农民增收,可直接创造10多个就业机会,同时使六十多个农户直接收益。按户均增收2000-3000元计,项目区农户可新增收益150万元左右。9.2.2农业增效。50
由于生产者素质的提高、饲养规模的扩张以及高科技养殖典型的带动,肉牛养殖业开始突破传统的养殖方式,由数量增长粗放式经营逐步向质量效益并重的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在养殖方式上突破传统的养殖模式,实现了肉牛良种化、饲养科学化、防疫程序化、营养全面化、圈舍合理化的“五化”饲养模式,带动了全县养牛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了畜牧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9.2.3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比较分析。本项目实施后肉牛饲养量、出栏量、肉牛增重速度远远高于非项目区。肉牛饲养量项目区比非项目区预计增长1.5倍;肉牛出栏量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增加1.5倍,肉牛增重速度方面,项目区育肥牛日增重1500g以上,而非项目区预计维持在1100g左右,育肥增重速度提高36%。可见,项目的实施对于增加项目区的肉牛生产量作用十分显著。9.3其它影响评价本项目是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建设项目。实施好本项目,可充分发挥江津区的区域产业优势和行业特点,将带动当地草畜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带动广大农民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从而实现牛产业的增值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体加快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50
第十章项目组织与管理10.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此项目在江津区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江津区先锋赵氏养牛专业合作社体实施,合作社下设行政办公室1人、财务室2人、生产技术室2人和销售服务部2人等部门,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体强化肉牛饲养管理工作。10.2经营管理模式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合作社经理全权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其中项目建设阶段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让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加入,做到经济、高效,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投资效益的发挥。本项目将紧紧抓住肉牛扩繁生产技术与肉牛育肥技术,把种牛饲养管理,架子牛培育扶持到农户,而把专业合作社人、才、物主要精力放在肉牛改良示范、肉牛短期快速育肥、技术服务、信息联络、市场销售等关键部位上。这不仅可降低本企业的生产运作费用,同时也整合了农户的设施人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10.3经营管理措施10.3.1工程管理。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实行报帐制,项目专项资金专户储存,避免拆借和挪用。项目按照评估指标监督工作,随时组织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审计。50
10.3.2生产、财务与销售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条例规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在人事管理、用人制度等方面必须按照《劳动法》等;在企业管理方面必须依照《产品质量法》;在饲养场建设方面,必须按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在技术推广及普及方面必须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和《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条例》等。同时制定高产优质高效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和牛舍建设标准等。全面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依法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健全决策、经营与监督之间的制约机制,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使各项工作依法运转。10.4技术培训依据合作社的生产实际,对涉及生产有关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明确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和理论要求,自觉正确地执行动物防疫方面的法规或规章制度。注重进行肉牛饲养期间日常精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减少盲目性,培训指导其科学饲养、精心管理、规范操作等,保持快速生长和质量要求。专业合作社员工经培训后能熟练操作和管理,考核上岗。50
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为了加强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规定,本项目的建设实行招标投标管理。招标投标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招投标活动接受监督机关的全过程监督。11.1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农业部有关项目管理招投标的规定,本项目的建设单位不具备与招标工程相适应的经济、技术、管理人员,不具备组织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不具备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能力,不具备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因此,本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代理招标。11.2项目采用的招标方式项目勘察设计、土建工程、仪器设备的采购等招标在省内范围内公开招标。11.3招标范围11.3.1项目的勘察与设计。其招标范围为土建工程勘察及设计。11.3.2土建工程施工。其招标范围为全部土建工程。11.3.3设备采购。其招标范围为项目所涉及的全部仪器设备。50
11.3.4项目施工监理。其招标范围为土建施工工程监理。11.3.5估算招标金额。本项目估算总招标金额为14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招标金额93.37万元;仪器设备招标金额20.63万元。50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2.1可行性研究结论(1)本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联合多种社会投资资源,通过建立养殖场户自愿参加的合作组织,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分散的养殖农户连接起来,形成标准化的现代肉牛养殖小区。不仅可加快江津区牛产业发展,同时为项目承办单位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该项目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符合重庆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亦符合江津区的农业发展思路。(3)本项目的实施符合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解决江津及周边地区广大农民良种肉牛供应及重庆市优质牛肉供应紧缺的矛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均具有重要作用。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项目所选用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都比较成熟,工程建设相对比较单纯,饲草料供应及牛种来源有保证,技术依托单位可靠,项目主要产品市场前景广阔。(5)本项目建成后,正常年销售收入390万元,利润总额95万元,投资利润率40.39%,投资利税率55.86%,表明本项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12.2问题与建议12.2.1存在的问题。50
当前江津区肉牛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是良种肉牛相对缺乏;二是尚未建立起专门化、系列化、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农户养牛生产方式影响了某些技术的应用,使养牛业的生产水平受限,产业化组织程度较低。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宏观组织、管理及推广应用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12.2.2建议。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良种繁育体系是项目的重要基础,肉牛示范地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服务体系是项目的组织保证,营销体系是项目的重要环节。在加速良种繁育、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基地、农民队伍和营销机构的技术培训,开拓和应用高新技术,提高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经营能力。同时在项目建成运作中,加强与畜牧主管部门、技术推广服务单位的协作,及时研究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以防范技术及市场风险。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原材料供应有保障,产品市场潜力大,技术依托可靠,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可行,建议尽早立项实施,以便发挥效益。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