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2-04-29 13:56:20 发布

王福宏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王福宏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福宏(2011年3月25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各区县委书记及分管同志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101个乡镇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还请来了30个龙头企业老总、7位村支书、7位农民创业带头人和7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刚才,志民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今年“三农”工作谋划得很深、讲得很透,可以说是任务明确、措施有力,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年特别是“十一五”,是我市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三农”工作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亮点和全局工作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这五年是“三农”地位更加巩固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决策部署,结合黄山实际提出并持续推进“八个一批”和“1122工程”,“三农”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五年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五年。茶叶综合产值达到46亿元、林业综合产值达到68.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分别是5年前的1.9倍、3.4倍和5.9倍(5年前茶叶24亿、林业20.5亿、农产品加工业17亿),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去年实现接待1605.2万人次、收入78.1亿元,分别是5年前的3.1倍和3.3倍(5年前接待517.2万人次、收入24亿元),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这五年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五年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连上4000元、5000元、6000元三个台阶,5年增加3558元,年均增长16.2%,比“十五”时期高出9.1个百分点,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去年以6716元的收入水平和17.7%的增长速度,分别居全省第5位和第4位。这五年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的五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15公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99.5%,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94.3%,水利兴修、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扎实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林、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这五年是新农村建设成效凸现的五年。165个村列入省“千村百镇”示范村镇,202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市级“十有”目标,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近100亿元,“百村千幢”工程、百佳摄影点建设、“四大整治”、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等重大部署相继展开,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这五年是农村民生大改善的五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持续推进“七保”工作,农村民生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31%,农民培训、扶贫开发、五保供养、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这五年是农村改革实现阶段性突破的五年。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基层医疗卫生体制、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土地流转、农村金融、农村政策性保险等改革日益深化。这五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的五年。创新提出并扎实推进“动车组”工程,丰富和完善党员议事会等工作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这五年也是农村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基层维稳综治工作非常有力,乡镇综治工作中心、村工作站等网络基本形成,群众安全感去年位居全省第一,徽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在黄山大地上发扬光大,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总而言之,这五年我们努力创造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厚物质财富,有效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科学经验,不断拓展了符合黄山实际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农村政策科学指引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市和区县的分管同志领导有力,在组织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部署上卓有成效;农委、林业、水利等农口各部门工作得力,在当好参谋、具体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上尽职尽责;各级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非常努力,在关心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我和国权、迎峰同志一起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刚才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二、坚持“三化同步”,做好“八篇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刻理解,充分认识新型工业化是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核心任务,城镇化是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重要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重要基础,牢牢把握“三化同步”的战略方向,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积极促进城乡统筹,用足用好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改善农村民生,切实维护和谐稳定,奋力开创“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重点做好“八篇文章”:   第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核心。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五个翻番”,其中一项就是农民收入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年均要增收1340元,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坚持农业内部挖潜和拓展外部增收空间相结合,加法、减法一起做,多措并举、多方给力,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高于GDP增幅, 确保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确保农民收入水平在全省位次保持前五、力争前三。家庭经营收入仍是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我市农民收入构成中,来源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7%,其中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4%,农业内部仍存在较大增收空间。加之目前农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特别是黄山特色农产品也必将随着消费需求升级而升值。各地要抓住农产品需求旺盛和价格上涨的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要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徽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打造增收新亮点。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我市农民收入来源于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占农民收入的33.7%,低于我省合肥等地50%左右的水平,更低于江浙等发达地区60%的水平。这既是差距,也是增收的潜力。现在我市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的年人均工资2万元以上,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年人均工资收入有1.8万元左右,季节性打工的农民年人均工资也有8000元左右。按一家三口计算,人均收入6000元左右。如果我市每一农户有1人常年外出务工的话,农民收入仅工资性收入一项就达到6000元以上。为此,各地要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和择业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这两块基数比较小、比重比较低,但增收的潜力也很大。各地要顺应城乡一体化趋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提高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第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全市779个村(居)中,无集体经营收益的“空壳村”就达336个,占总村数的43.1%。各地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80%以上的村集体年经营性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40%以上的村达到5—20万元、30%以上的村达到20—50万元、10%以上的村超过50万元),打造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怎样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呢?一要依托自然资源,走开发增收的路子 。我市山场、水面、矿产以及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的不多,增值的空间很大,这是我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二要盘活集体资产,走资本经营的路子。目前,我市村集体共拥有各类固定资产7.8亿元,流动资产4.6亿元。如何盘活好、利用好这笔资产,提高资产收益率,我们要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三要搞活土地经营,走以地生财的路子。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实现以地生财。四要组建合作经济组织,走服务创收的路子。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服务公司,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开展生产经营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要加大招商引资,走项目带动的路子。鼓励和引导村级组织整合资源,强化包装,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带动和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徽州区潜口镇在这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发展态势较好,去年全镇6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都超过20万元,最高的村已经达到50万元。唐模村依托古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每年乡村旅游为村集体增收13万元以上;潜口村通过盘活集体林场、水面和店铺等资产,年增收8万元以上;东山村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积极发展烟叶种植合作社,去年村集体仅返利分红超过10万元;澄塘村通过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6个村“一村一品”,搞得红红火火,今年全镇排的项目就有60多个,投资将超过13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镇6个村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在徽州区制定的“村级招商财政奖励”政策引导下,去年6个村共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村一级共获税收奖励就超过了150万元。村级招商引资要积极鼓励,但更要注重产业性质、项目档次、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我市还有一些好的典型。如黄山区耿城镇沟村发展万亩竹林,其中500亩是高科技示范园。总之,各地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三,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必须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的手段提升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要调整结构扩规模,就是要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以规模化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结构集约式调整。各地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和打造一批万亩、千亩高效示范基地,培植8—10个10亿元以上的优势主导产业。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切实加大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营,提高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要利用新安江流域保护开发的机遇,加快新安江沿岸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歙县及市财政、农委、林业等部门要加大力度,实施新安江两岸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既能提升旅游景观,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要做强龙头促延伸,就是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要抓住国家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到“十二五”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70亿元。三要依靠科技增效益,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要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着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创业园和科技示范户建设,提高科技兴农水平。要按照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抓好黄山区和徽州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第四,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近年来,各地按照“巩固一批、续建一批、规划启动一批”的要求,做到滚动发展,梯度推进。去年全市已有202个村达到“十有”目标,今年还将新增50个村达到和50个村基本达到“十有”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将有60% 以上的村达到新农村建设“十有”目标。这是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条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继续坚持和强化。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十二五”我市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展,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要在观念上再创新、标杆上再拉升、路径上再拓展、管理上再强化。观念上再创新,就是要有大统筹的理念和大开放的意识,积极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无论是在村庄建设上还是在资源开发上,都不能仅局限于满足本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而是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尤其要围绕乡村旅游,满足国内外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来进行建设与发展。标杆上再拉升,就是要从我市农村所普遍具有的“诗书之乡、生态之乡、文物之乡、山珍之乡、开放之乡”的特征出发,提升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水平和档次上。可否考虑在继续推进“十有”村建设的基础上,全市重点打造100个“品味更高、实力更强、环境更美、特色更浓”的新农村建设模范村,使其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的表率、强农惠农的标兵、彰显地域文化的典范、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黄山特色乡村的品牌。各地也已经作了积极实践,比如黄山区甘棠镇提出从今年起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全面开展“村庄整治、美化家园”行动,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路径上再拓展,其中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为载体,结合地质灾害点治理、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高铁、高速公路、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高标准建设一批农民新村。我来黄山工作后,连续三年的正月初一到休宁县,看了3个地质灾害点搬迁安置农民新村,搞得非常不错。管理上再强化,就是要善于引进和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的先进理念,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管理与建设,逐步建立涵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警务、灾害应急服务、社区环卫、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区志愿者等服务中心(站),做到农民“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管”,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幸福美好的新家园。   第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最主要的是要加强水利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频繁遭受旱涝灾害的地市来说,意义特别重大。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住国家、省大幅度增加对水利投入的历史机遇,用好政策、扎实工作,迅速掀起水利建设热潮,从根本上扭转我市水利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水利建设,最主要的是要加快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要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加快整治、有序开发”的原则,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强力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要加强城市防洪保安体系和减灾体系建设,抓好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争取月潭水库早日立项,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加快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同步推进县乡公路改造升级。要加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积极推广天然气、沼气和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商品配送和连锁经营水平。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扶贫开发等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民生民计。   第六,持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改革始终是促进“三农”工作的源动力。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巩固主体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森林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抵押贷款入手,全面深化和整体推进配套改革,推动林业经济大发展;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要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点,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微小金融组织,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同时还要继续抓好农村户籍制度、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技服务体系等各项改革。   第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今年首先要抓好乡镇党委换届和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目前,我市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总体上看领导有力、部署周密,运作规范、纪律严明,风气较正、进展顺利,101个乡镇党委的换届工作将于3月底前全面结束。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初步安排也将于9月份启动。要通过换届,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使班子结构更优、合力更强、风气更正、活力更足、威信更高。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强力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以村党组织带头人为重点的村干部队伍建设。要继续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切实优化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要认真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调整完善村干部报酬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快在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使党的工作覆盖到农村各个领域。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动车组”工程,着力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村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积极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扩大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总结推广农村党员议事会典型经验,广泛开展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质询和民主评议活动,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第八,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和谐稳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全市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市农村稳定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必须时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深刻把握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结合实际深入推进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新农村。要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有效减少和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优先位置,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强化农村信访和干部下访工作,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要改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努力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要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做到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集体越级上访事件;要强化维稳工作基层基础,加强乡镇村综治、调解、警务、司法等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工作机制,完善群防群治工作网络,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要统筹做好农村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安全感。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至少要在以下16个方面取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开局奠定基础、作出贡献。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7600元以上,增长13%;二是确保50个村达到和50个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十有”目标,新农村建设模范村创建活动全面启动;三是以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确保完成437个点、4.6万亩绿色质量提升行动任务,林业抵押贷款规模突破5亿元,林业总产值达80亿元;五是茶叶综合产值达5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突破15亿元)、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2—1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0亿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50家以上;六是全面完成今年8000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确保市场供应丰富、价格基本稳定;七是力争今年乡村旅游接待量达1900万人次、收入达100亿元;八是重点推广18项先进实用技术、50个优良品种,新增1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65万人,农民工技能培训8600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0人;九是精心组织实施好32项涉农民生工程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十是强力推进扶贫开发,确保今年6000人稳定脱贫;十一是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等农村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十二是 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三是继续在上海等大中城市举办黄山茶叶暨名优农产品系列推介活动,引进农业项目32个、资金10亿元以上;十四是积极争取对上支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确保今年对上争取各类涉农资金18亿元、增长20%以上,完成新农村建设投入30亿元以上;十五是乡镇党委、村“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十六是农村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从我市80%土地在农村、70%人口是农民的市情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切实担负起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必须改进工作方式,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全局观念,按照“三化同步”的重大部署,真正把“三农”工作放到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把统筹理念贯穿于发展布局、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不断探索“三化同步”的新思路、新途径;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财政支出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和增量均有提高,确保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确保土地出让收益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必须充实工作力量,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各级党委换届后要有明确负责同志具体分管,乡镇党委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确保力量不削弱、工作不放松;必须强化部门服务,市直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要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围绕上级政策导向和基层实际需要,切实在工作指导、政策支持、项目争取等方面强化服务,进一步增强“三农”工作整体合力。   这里,我还想特别强调三件事:一是森林防火,要做到严防死守、万无一失。清明节将至,又值旅游旺季,要投入更多力量做好防火工作,加强对群众以及游客的防火教育,积极探索长效工作机制,力争全市不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二是 春汛防备,要做到超前谋划、有备无患。特别是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工程备汛更要抓紧落实,既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度汛,也要确保流域的安全度汛。三是春耕生产等其他工作,要按照既定部署抓紧抓好。同志们,做好今年和“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