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2-04-29 14:05:09 发布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doc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霍俊国第一章名词解释1,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2)这个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中翻译过来,实际上应为文学学,但文学学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人们普遍接受文艺学这个概念;(3)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共时←—————————————→历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 特殊文学史2,文学活动文学是文学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而“文学”是多维的,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但当代学者将四要素发展为六要素,即文学活动还应包括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两种要素。文学活动反映了一种文学研究的发展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单个元素逐渐向整体深化,也就是从对世界、作家、作品和欣赏者的单个研究到研究由这四要素构成的创作活动系统。这是一种发展的文学观念。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4,文学史文学史以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沿革和更替,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一般规律,进而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可以是文学的通史,如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可以是文学的断代史,如中古文学史,19世纪文学史等,也可以是文学形态的分类史,如小说史,戏剧史等,还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交叉,如中国诗史,英国戏剧史等。5,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应用学科,是文艺学中直接参与具体文学活动的一个分支,它需要依靠文学理论的背景,运用文学理论所提供的观点、原则和方法直接剖析和评价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帮助作家总结创作经验和提高创作水平,引导读者正确把握作品和提高鉴赏水平,同时也要研究文学发展的趋势,从而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1)学科归属: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2)对象任务:文学理论研究什么?目前有很大的争论,争论主要有三派:第一,传统派,这一派力量最强大,基本上是些已经完成学术原始积累的老泰斗,如董学文等。这一派认为文学理论应只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问题,应在自身的体系内不断发展。反对美学化或文化化的文学理论;第二派,泛文化研究派,认为文学理论研究文化现象,提倡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这一派以陶东风、王一川等为代表;第三派,折衷派,认为文学理论要研究文学,但要揭示出现实的文化精神,使自己成为“文化诗学”。这一派最出色的代表就是童庆炳。我们认为,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就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但“文学四要素”并不完美———在艺术活动的全程中至少还缺乏两个必要的环节,即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也就是,文学活动包含的要素不是四个,而是六个。我们认为,文学理论的任务应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传播媒介、批评家等六个要素以及六要素之间的关系等。(3)学科品格: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视角和方法有很多,而从不同的视角和采用不同的方法,文学理论往往会展示不同的形态。主要有7种形态:第一,认识论角度,文学反映论(文学哲学)。第二,心理学角度,文学心理学。第三,语言符号学角度,文学符号学。第四,信息传播学角度,文学信息学。第五,社会学角度,文学社会学。第六,价值学角度,文学价值学。第七,文化学角度,文学文化学。划分的依据是: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视角和方法。3,怎样理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和民族性品格(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之关系)。所谓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就是文学理论应该与时俱进,要符合现代语境。就目前而言,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就是要与世界文论接轨、对话交流,融入全球化进程。但是,融入全球化,与世界文论对话交流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保持中国文论的民族性。民族性,这是中国文论的身份证,凭着这张身份证,世界文论才能识别出中国文论,使中国文论占有一席之地,在交流对话中有平等的话语权力。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论保持民族性并不容易,因为它时刻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抑或晚期资本主义时期推行的文化殖民的压力:在利益的驱动下,资本主义国家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入侵的机会,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如此。不过,随着人类政治理念的不断进步,单纯运用传统的赤裸裸的军事干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已不合时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终走上了推行文化殖民、谋求“文化霸权”的文化帝国主义道路——— 力图利用传播媒介、文化交流等现代信息技术,把自身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等输送到其他国家,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心灵观念等,在深层次上打破这些民族国家赖以存在的文化基础,从而达到最彻底的同化、征服。为了顺利实施文化殖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常用的策略就是宣扬一种普世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宣称为了建构一种跨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的单一同质的全球文化,必须消灭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虽然这种同质化的宣传得到抵制,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大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有文化都还是不可阻挡地被纳入了一个同质的“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民族文化受到文化殖民的严重影响,民族文学也自然不能避免。普世主义者不仅宣称要建构单一的“全球文化”、“世界文化”,而且还宣称应该要建立“全球文学”或“世界文学”。关于“世界文学”,歌德和马克思早就有所论述。但同是倡导“世界文学”,歌德和马克思与普世主义者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普世主义者主张取消民族文学的独立性,歌德和马克思则主张在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建构世界文学。歌德认为各民族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民族文学也有自己的特色。各民族文学要发展,需要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学习,以自己民族文学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文学的新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从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角度论述了世界文学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明了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民族的精神生产都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已经不可能,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我们认为,世界文学在形成的过程中,并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相反,各民族文学更应该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学养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各民族文学只有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独特性,才能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指导下的、近现代最科学、最革命的文学理论。19世纪中叶,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及其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丰富和发展,现已成为完备的文学理论体系。从性质上说,它是无产阶级的文学理论,但集中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文学理论的科学成果。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了文学活动论、反映论、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等。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马克思实际上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人的生活活动”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3,文学反映论文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就这种活动的具体性质来说,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马恩所阐述的这个原理被运用到对文学活动性质的解说,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史对于生活的反映,然后文学反映论观点在毛泽东那里得到了更为直接和鲜明的表述。4,艺术生产论 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艺术活动称作为“艺术劳动”,后来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之为“艺术生产”。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有多重意义:(1)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同时论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2)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3)专指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都是为了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有商品的属性,即艺术生产成为一种商品生产,艺术品本身成为商品。我们认为主要指(1)(3)两种意义。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1)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法。(2)当然,他们并没有直接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这个完整的概念,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是对于马克思文学思想的发展。(3)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6,艺术交往论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交往的思想就被突出地提出来了。特别是在论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相互关系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的交往理论,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点。如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也就是20世纪各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体论支撑点,也就是马克思的著作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体系中包含的几个文艺学、美学的理论原点。这几个理论原点是:(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关于人类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观点,(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论著中关于文学艺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观点,(3).《资本论》、《1858年手稿》等著作中关于艺术生产的观点。这几个理论原点也正是20世纪各国各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观察文艺问题的视点。几乎所有自称或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人,都对这几个理论原点有所承传、阐释和创新。在上述基点上形成了当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种形态:(1).文学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理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文学交往论。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解的特点。教材17页,第二自然段的前7行。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文论也必须符合时代语境。从当代语境出发,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1)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又不要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2)以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从总体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化”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个理论支点,以“社会意识形态论”为核心,肯定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第二点,坚持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 (1),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生动的实际相结合。(2),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结合点。第三点,具有现代性,并体现时代精神(1)、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2)、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研究、吸取、改造西方现代文论,摒弃其糟粕。(3)、将20世纪以来的新兴学科转化为方法,研究文学现象。第三章基本概念1,生活活动:生活活动就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即从发生学角度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从认识论角度看,则可以理解人的特性,实践性。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生活活动的基础,它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展开的一个过程。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这就是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不仅脱离不适宜于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包括了四个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了文学活动的系统,四者不是彼此孤立地静止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浑然一体:世界为作品的产生提供了语境;作品是艺术家的产物,艺术家在作品中重建了世界,也就是重建了他所理解的世界,所以作品是人的产物,某种程度上是人的乌托邦梦想,是艺术家对人类生活中诸如爱、死亡、战争等等切身问题,对人的存在意义艺术的也就是诗意的思考,是人存在于世的或者痛苦或者欢乐的呐喊;作品是文学真正显示出自己特质的东西,在这里,文学被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形式得到了研究。就像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所做的那样。作品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关键;只有经过读者阅读,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读者创造了作家,同时,作品不经读者的阅读就没有最后完成,作品包含着读者的再创造。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按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符号(语言)系统,是交往理性得以展开的场所。具体说,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作者与作者)、自我与现实他者(作者与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自我与超验他者(作者与彼岸世界)以及作者与潜在他者(作者与读者)。5,文学本体论本体论是一个哲学用语,它是探讨一切存在,即现实对象的基本特征的学说。该术语由德国哲学家伍尔夫所创,其含义与古希腊“形而上学”理论哲学相近,但不涉及精神、宇宙等范畴。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作出界定的学说。它是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兰塞姆提出的术语。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 6,劳动说文学起源的种种学说之一,以马克思为代表。该学说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等。7,游戏发生说:见下文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起源论8,模仿说:见下文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起源论9,(艺术起源)巫术说:见下文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起源论10,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文学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它的发展同经济并不总是同步,有时它显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同生产呈反方向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马克思指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对于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说,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可能不仅不再发展,反而会停止、衰落,乃至消亡,譬如神话、史诗、中国的古典诗词等文学艺术形式。二是说艺术的繁荣并不与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例。就是说,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物质比较发达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其艺术繁荣程度并不一定高于其他物质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就这一点而言,我以为还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在同一民族、国家和社会其艺术的发展也不一定与其物质生产的发展同步。就此而言,文学发展问题具有复杂性。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1)文学活动属于生活活动,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具有美学意义。体现为三:第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的诗意情感感关系;第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第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2)对于人类的生活活动,马克思又进行了划分,分为物质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精神活动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法律、道德等。同时,精神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类。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区分: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用宗教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用实践一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等。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则可称为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如各种门类的艺术,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如果从各种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作进一步考察,还可以把精神活动分为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也称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中政治、法律、道德离物质经济基础较近,可以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而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跟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的性质,所以恩格斯称之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总之,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文学活动属于生活活动中的精神活动里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意识形态。这就是文学活动在人类生活活动的位置。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1)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学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反映,世界为作品的产生提供了语境。西方的模仿论(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强调文学与世界的联系。中国的“ 感物说”、“意境说”。(2)作品是艺术家的产物,艺术家在作品中重建了世界,也就是重建了他所理解的世界,所以作品是人的产物,某种程度上是人的乌托邦梦想,是艺术家对人类生活中诸如爱、死亡、战争等等切身问题,对人的存在意义艺术的也就是诗意的思考,是人存在于世的或者痛苦或者欢乐的呐喊。艺术有时体现为对失去的或没有得到的东西的哀挽或憧憬。所以,作者也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古代“诗言志”“吟咏情性”;西方浪漫主义等。(3)作品是个带有现代特征的问题,在这儿,文学才真正显示出自己的特质,文学被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形式得到了研究。就像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所做的那样。这才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关键。(4)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二十世纪的文艺理论对欣赏者的强调是关于意义生成的一大革命,对人的阅读自由的思考实际上也就是对人的存在自由的重视,这样,意义并不由外在于你这个主体之外的他者(在艺术中是体现在作品中的艺术家和阐释作品的评论家)绝对地为你创造和提供,它存在于你和他者的对话性交往中,首先,你的主体和艺术家这个主体一样,都是独立自主的平等的,你有创造意义也就是真理的权利和自由,因此,不仅欣赏者与艺术家是平等的,欣赏者和欣赏者也是平等的。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姚斯、伊瑟尔等)。(5)缺陷:四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互相联系,不能彼此孤立,或强调某一个而轻视其他。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劳动说”是文学起源的种种学说之一,以马克思为代表。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之所以如此这样认为,原因如下: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人并不是本来就优于其他动物的,只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锻炼了自己的大脑,并且在劳动中把前肢从行走任务中解放出来,演变为灵巧的双手,又在劳动中为了需要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这样,人才从一般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因此,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为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集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鲁迅先生曾对此作过通俗化的解释,他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是‘杭育杭育派’。”这一表述形象地说明了劳动中的需要直接促成了文学的产生。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击壤歌》中写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它写出了早期农耕生活中人们自给自足、随遇而安的历史情况。《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突”,但生动地写出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传达。因此早期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这种早期文艺的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原始人将劳动动作和被狩猎的动物的动作衍化为舞蹈,劳动时的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而劳动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和体现的节奏,则为原始人提供了音乐的灵感。诗、乐、舞三位一体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4,阐述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起源论。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起源论是:模仿论、巫术论、游戏说、劳动说。(1)模仿论(2)巫术论 的材料似乎还不足以证实这一点。另有一个诘难是,人们发现还有大量的史前文艺是同巫术无关的。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亲自调查过新几内亚东部地区的原始部落,他看到那里的土人都很清楚土地干了要浇水,制造独木舟须要保持平衡的道理,对于他们所能控制的自然现象是不须采取任何巫术。他们刻在骨片、树皮、陶片、岩壁的某些图形和符号,完全用于帮助记忆和传递信息,他们在夜晚演唱的某些歌舞,也纯粹是出子饱餐后的满足或性欲的冲动,这些文艺活动显然与巫术没有什么联系。巫术论想要令人信服地反驳上述的诘难,恐怕也是很不容易的。由此看来,过分夸大巫术在文艺起源中的作用,把文艺起源完全归结为巫术,是不妥当的。巫术在文艺发生的过程中可能起过很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巫术还不是文艺的起因,因为能够成为文艺的起因的东西必须是产生于文艺之前,但现有的材料还不能证明巫术是产生在文艺之前的。(3)游戏说 观点,认为文艺只是一种纯粹的审美,与其他的利害无关,这种观点就更与事实不符了。事实是:人类的最初的文艺活动总是同其他的活动混合在一起的,在那时候,不可能有纯粹的审美活动,也不可能有完全无功利目的的文艺创造。马克思在谈到希腊神话时提出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这一说法。所谓“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就是说神话中的审美意识还不是十分明确的,这一意识还被其他的更为重要、更为明确的意识所掩盖、冲淡,还处于一种模糊的、朦胧的状态。神话是这样,其他的文艺创作也只能是这样。所以,游戏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这一理论,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合理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的症结之所在。(4)劳动说这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学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之所以如此这样认为,原因如下: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总之,上面几种文学起源说都有各自的道理。5,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因素在文学的外部起作用,可叫做外部因素;有些因素在文学的内部起作用,可叫做内部因素。(1),外部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外部因素首先是社会。 因为文学隶属于社会,社会的变化必然引起文学的变化。关于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早就有“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等著名的说法了。社会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即经济基础、政治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化。),不能认为经济方面的任何变动都立即和一定引起文学的变动,也不能认为文学的发展水平总是同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成比例的。A,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首先是生产的社会分工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还可以从产品交换的变化上来分析。同与文学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经济因素还有物质生产技术的进步。B.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社会的政治方面对文学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内在,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治斗争激烈、政治局面动荡的时代,政治问题、政治生活往往成为文学的中心内容和重大题材。这是政治的变化对于文学内容的影响。第二,政府推行的文艺政策对文学发展有直接的重大影响。第三.政治领袖的文学趣味及其好恶态度有事也能对一个时期的文学产生重要影响。C,观念的上层建筑对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文学也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它与其他属于上层建筑的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谓观念的上层建筑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上层建筑的所有这些方面和层次都能对文学发生影响。哲学,魏晋时代玄学大,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可以欧洲中世纪文学为例。道德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偏重“道统”而忽视法制的国家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不仅理论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发展有影响,非理论的社会心理也是影响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毕竟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影响,只是制约文学发展的一个方面,制约文学发展的还有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内部影响。其次,外部因素中还要考虑到自然条件。19世纪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曾提出文学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观点。环境主要是指地理环境。(2),文学内部的影响除了外部因素外,文学发展还受一些内部因素的制约。教材41页弗莱的例子,普洛普的例子。这些内部因素包括不同时代的文学之间的影响、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以及读者对文学的影响。其中,前一种影响表现为文学内部的纵向影响,后两种影响表现为文学内部的横向影响。A,纵向影响文学内部的纵向影响是从时间上看的文学内部的影响,主要是指同一民族的前代文学与后代文学之间的影响,即文学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每一时代的文学都是从前代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内部影响的第二种情况是后代文学凭借前代文学进行历史性创新。文学内部的纵向影响的两种情况,即继承和创新,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B,横向影响 文学内部的横向影响是从空间上看的文学系统内部的影响。这种影响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在世界文学中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种是在文学活动的过程中创作和欣赏之间的相互影响。首先是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是读者欣赏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各种外部因素和各种内部因素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而形成了一种对文学的交互作用,文学的发展变化就是这种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文学史上的任何发展变化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因素的单一作用,都必须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给以说明。第四章基本概念1,文学的含义:即在对文学基本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对文学的界定,不同的文学的含义展现了不同的文学观念。由于文学观念在不断变动、发展,所以,文学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动和发展。至今,大致有三种文学的含义,即文学的原初含义(文化含义)——文章和博学,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文学的现代含义——语言性艺术。2,话语:“话语”(discourse)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包含了语言系统和言语,或者说是二者的具体结合。其内容主要包括人们说(叙述)什么,如何说(叙述),以及所说的话(叙述)带来的社会后果等,其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语境、沟通等。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现的,因此具有社会性。依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话语总是作为话语实践存在,因此,话语与权力有密切的联系。3,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将现代“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术语“蕴藉”相融合的结果。蕴藉一词采自中国古典诗学,“蕴”原义为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原义为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而为含蓄(风流蕴藉---主要指文人潇洒洒脱,能够艺术地把握人生)。蕴藉在用于评价人物时,多指人物品性的宽容和有涵养。在文学艺术领域,它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情况。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这个概念由中国文论家钱中文和童庆炳等人依据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前苏联美学家阿布罗夫等人的相关美学言论提出,并在中国当代文论界流行。5,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即“情性为本的诗性话语结构”。文学以情性为本原,其核心自然在于表现情性;作为一种诗性话语结构,它既是内在情性的艺术性外化样式,同时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人生的艺术化境界是文学特性得以达成的艺术主体精神条件;道艺为一是文学的最高境界。思考问题1,文学概念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文学有原初含义即文化含义和文学的狭义即审美含义两种,前者认为文学就是文章和博学,泛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等一般文化形态。因此,实际上是将文学等同于一般文化形态。后者认为文学只指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如晋代陆机《文赋》指出“诗缘情而绮靡”。按照这种文学观,文学作品应当既表现人的情感,又在语言上宫有文采。文学作品的“缘情”和“文采”两方面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它们,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就无从谈起了。这一含义实际上是排除了文学的博学含义而突出其文章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将文学看作为一种语言性艺术。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教材53页第二自然段。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是文学与其它形态的意识形态的共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则是文学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的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作为独特的思想系统,并非现在某些人所说的“纯审美主义”或“审美中心主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有丰富的完整的完涵的,并且是一种复合结构。这大致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说明:第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主体的特征看,它既是认识又是情感。第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第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掌握生活的方式上看,是假定性但又是真实性。当然,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观念,并不是大家都赞同,特别是2000年以来,反对审美意识形态的人越来越多,比如董学文(北大)、陶东风(首都师大)、周忠厚(人大)、陈吉猛(南华大学)、单晓曦(广西师大)等。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批该观点。4,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结合具体作品说明。(1)话语蕴藉是将现代“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术语“蕴藉”相融合的结果。蕴藉一词采自中国古典诗学,“蕴”原义为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原义为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而为含蓄(风流蕴藉---主要指文人潇洒洒脱,能够艺术地把握人生)。蕴藉在用于评价人物时,多指人物品性的宽容和有涵养。在文学艺术领域,它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情况。(2)文学是一种话语系统,这体现为两点:文学的媒介是语言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性,与社会权力关系密切。第一,就媒介而言。文学是话语,是以语言为媒介对社会生活作审美把握,表现主体的思想感情,这是文学的基本特征。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这一点,中外文论美学上早就注意到。特别是注意到文学与绘画的区别和联系。例子1:莱辛《拉奥孔》论诗与画的区别。例子2:中国论诗与画的区别。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文学作为一种话语,主要体现为文学对语言的依赖性上,这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感受要借助于语言;其二,作家进行艺术思维,孕育艺术形象,也不能脱离语言;其三,作家把内心意象物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更只能依赖语言。第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性,与社会权力关系密切.教材65页伊格尔顿语。(3)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话语与科学话语相比,虽然都以语言符号作媒介,但后者以认识为目的,要求准确严密、直接明晰;而前者以审美交流为目的,注重语言的审美效果,强调“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这样便形成了言外之意的丰富多变,这也就是文学的话语蕴藉。它是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学话语的蕴藉建构,是为了使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具有朦胧性、多意性、不确定性,避免浅近直白,淡而无味。文学作为话语,其蕴藉属性体现为:第一,韵味悠长,含蓄无垠。 韵即有音韵(声韵)和气韵。A,语言的声韵悠长: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戏曲:白朴《梧桐雨》“沉雄悲壮”B,象外之象: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C,言外之意: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作者由于受自身视野的局限,渐渐看不清了越行越远的孟浩然所乘之舟,最终只能看见蓝蓝的天空下,滚滚长江之水向东流去,这便是受限空缺。它体现了诗人和孟浩然之间有着深挚的情谊,以致他久久地伫立、注视,而不忍离去。无限空缺,是指创作主体对陈述对象的感知没有受到阻碍和限制,为了获得审美效果,故意不表述清楚,从而形成话语空缺。D,气韵(宇宙之气、人之气)之美: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白雨斋词话》:“贾岛之寒瘦”、谢榛《四溟诗话》:偏执《诗镜总论》“贾岛衲气终身不除,语虽佳,其气韵自枯寂耳。余尝谓读孟郊诗如嚼木瓜,齿缺舌敝,不知味之所在。贾岛诗如寒齑,味虽不和,时有馀酸荐齿。”第二,作品文本的多义性,意义丰富。文学活动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不同的意义。词语本身的多义性。(4),文学话语美的原因:虚实相涵思想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第五章概念1,主导性与多样性主导性: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社会主义的文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多样性:就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为了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审美需要,文学活动多样化。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他们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和突出特色,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创业敬业精神,真实地显示出时代的风貌。社会主义新人应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形象,不能是那种公式化、模式化的完人、假人。3,雅与俗:即两种文学风格,高雅文学和通俗的普及性文学。但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甚至俗文学转化为雅文学。文学作品应该做到二者的融合,既喜闻乐见,又高雅向上。 4,以人为本:(略5,继承与发展:(略6,百花齐发,百家争鸣(略)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第一个基本属性: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现为:首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揭示了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社会主义文学活动应当它们为指导。当然,以其为指导,并不是将文学作为宣传工具。而是说这些东西尽量地作为一种精神内涵在文学创作中。其次,文学活动应该坚持党的领导。再次,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是只歌颂或赞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第二个基本属性: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所谓层次性就是在社会主义时期,根据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文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高低层次。主导性就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社会主义的文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多样性就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为了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审美需要,文学活动多样化。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价值趋向的认识。(1)主要的价值趋向:是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简称二为方针)。(2)内涵A,总的原则:第一,实行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来实现。不同于政治、道德等的说教,也不同于经济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是审美的满足精神需要,即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染力量,去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影片《生死抉择》,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要“合情合理”。B,就作者而言,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就是文学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贴近生活,就是将生活作为创作源泉,作家要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体验各类人物的情感、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对生活本质追问:生活到底是什么?是真诚还是欺骗?是正直还是背叛?人是不是应该在被欺骗后变成痞子?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都是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例如古诗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果生活中没有黄鹂、柳树和白鹭,诗人就不会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即使写出了,人们读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更不会喜欢它,这首诗也就不会流传至今;人们还会以为诗人是乱写的。有的作家写人物,说的话与人物的行为不符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入生活,不知道现实中这类人说什么和怎么说。贴近群众,一方面我们的文学要写群众,另一方面,文学要让群众看。写群众:(法国古典主义)布瓦罗不屑于写群众。当代作家不屑群众,只写公子哥。让群众看:要让人家看的懂(不能高高再上);让人家喜欢(但不能媚俗)。C,就作品而言,就是:第一,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柳青的《创业史》梁生宝。江苏作家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里的陈奂生。第二,风格上,将雅与俗或“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种风格结合,应该做到二者的融合,既喜闻乐见,又高雅向上。 思想艺术都达到很高水准、为雅俗所共赏并成为经典的精品。如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就都是“大众文学”的杰作。《诗经》第三,精神内涵上,弘扬社会主义精神价值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可以具体化为各种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例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强不息、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非典、大地震。电影冯小刚《唐山大地震》,既品尝了亲情,又唤醒了爱国之心。《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面对困境艰苦奋斗。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D,以群众的情感评价和反应为评价的标准。既要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但同时也要提高群众的审美境界。不能媚俗。3,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文学发展的意义。(略)4,简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略)5,谈谈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关系。第六章概念1,精神生产:按照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客观过程的分析,人类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人类为了满足自身这两种生活的需要,必然要从事物质的和精神的生产,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这个概念,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出现,以后又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中多次出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同时,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一种生产,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体现为: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等。2,艺术生产: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艺术活动称作为“艺术劳动”,后来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之为“艺术生产”。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有多重意义:(1)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同时论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2)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3)专指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都是为了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有商品的属性,即艺术生产成为一种商品生产,艺术品本身成为商品。我们认为主要指(1)(3)两种意义。3,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是关系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对于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学说,即客体即“自然”说,这一学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客体即“情感”说,与客体即“自然”的文学观相对立的一种理论认为,文学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文学客体即人的心灵。此外,还有客体即“原始意象”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4,文学创造的主体:即作家、诗人。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即主体即“摹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和主体即“集体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即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也就是 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显示出能动创造性的特征。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这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思考问题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1)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创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艺术活动称作为“艺术劳动”,后来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之为“艺术生产”。(2)第一,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产生上:人类社会初期根本不存在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混合在物质生产中。最早的艺术创作就是打磨石器、骨器,这些都是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才有了第一次分工,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精神生产才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发展起来。发展上: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的始因,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艺术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的不同,根本的艺术观念也不同。比如,狩猎社会,艺术是人与神沟通的渠道,工业社会则成了人精神上愉悦的途径,后工业社会则成了人与人交往的行为途径。)物质生产在原始社会瓦解之后,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等历史形态,精神生产也随之经历了这几种社会形态,在每一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之,精神生产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在各个时期的性质和特征,从根本上说,都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第二,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A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B它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独立出来,就对物质生产发生影响和作用。2,文学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的创造?(1)文学与科学的区别科学立足于客体,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物化形态。理性情感概念体系意象世界、幻象(2)文学与宗教的区别第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以审美体验去发现、体验世界的美,并创造美的精神世界,文学总是在肯定人生的意义,弘扬人的价值。而宗教往往否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否定人自身的价值。第二,情感上,一为愉悦,一为恐惧。(3)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3,文学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语言?(1)文学言语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例如科学论文、研究报告、技术资料等采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  文学言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甚至刻意追求使用阻拒性言语,因此,文学作品中言语的指涉意义往往不是一眼看穿的。(2)创造性语言A,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具有含蓄、多义和模糊的特点。B,陌生化手法,追求创新。鲁迅“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形容豆腐西施“象一枝细脚伶仃的圆规”。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唯陈言之务去。C,利用虚构创造情境。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1)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具有的特点:①整体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生活现象与生活本质统一②审美价值:以美为对象:具有审美属性的生活;以美为目的:化丑为美③体验性:外在的现实生活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生活。(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造行为发生在心理场中,心理场就是行为环境场,是行为发生的场所,它构成了知觉现象中所表现的动力学基础,并能说明其原因。格式塔心理学对此已有所研究。所以,社会生活只有被作家体验过,进入作家的心理场,才能成为创造的材料或客体。实际上,某种生活,作家没去体验它、感受它,与之发生情感交流,它就无法成为作家反映描写的对象。总之,文学反映的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它不是外在的现实生活,而是内在的心理现实。5,怎样理解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首先,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第一,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社会生活就是人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结成的现实关系和全部活动的总和,也就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有人承认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又把社会生活仅仅理解为物质生活和自然观上的物质世界,这就把社会生活的内容简单化了。作为文学生产或创造的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物质生活或精神焕发生活的统一。第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在文学创造中,无论是侧重于作家内心生活的抒写,还是侧重于外部生活的描绘,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神话、历史小说、神魔小说、科幻小说等也概不例外。神魔小说表面写的是神魔,实际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人情世态。可见一切文学作品都已社会生活为根源,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其次,文学创造的客体即社会生活具有特殊性。体现为: (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所谓整体性生活指既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和本质、具体和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科学则是关注的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社会生活。(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的社会生活所谓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是指本身就具有审美属性的社会生活。文学在反映社会时总是发现或表现那些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然而,这并不是说文学不能反映丑的社会生活,对美的崇拜与对丑的描绘并不冲突,关键在于通过处理,能否使其具有审美价值。科学选择研究对象不以对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为原则,关心的是对象是否具有认识价值。关心的不是事物之美丑,而是现象之后的本质。(3)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6,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1)不能。因为主体必须具有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在与客体的特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主导性、主动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没有主体性的人包括作家就不是真正的主体。如果成为自然的奴隶或屈从于金钱而写作的作家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2)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活动可以分为物质实践、科学认识和价值判断(评价)三种方式。相应地,人在这三种活动方式中也就分别扮演着物质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判断的主体三种角色。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做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7,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特点?审美活动属于价值评价活动,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主客体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审美价值关系,文学创造的主体作家首先是审美者,是审美价值的评价者和创造者,而客体(包括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或两者的统一)首先是作为主体的审美评价对象,作为审美的价值客体。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总之,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文学创造中主体把握客体的特殊心理活动形式。换言之,在文学创造中,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结主客体关系的纽带。这就是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8,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显示出能动创造性的特征。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前文已指出,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包括物质世界和已客观存在着的精神世界。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9,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创作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显示出能动创造性的特征。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前文已指出,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包括物质世界和已客观存在着的精神世界。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见教材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