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1.50 KB
  • 2022-04-29 14:09:27 发布

《经济学基础》(精要版)第6版1-3章课后习题详解.docx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1—3章)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P17一、关键概念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2.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3.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4.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5.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6.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有效运作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①外部性;②公共物品;③交易成本非零;④市场特权;⑤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社会目标问题;⑥非对称信息。8.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有影响时的情况,亦可理解为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1.市场势力市场势力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2.生产率生产率是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按物价上涨速度不同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极度);按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4.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现在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一、复习题1.(略)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使用看电影的时间或金钱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3. 边际利益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常用效用量来衡量)的增量。边际利益存在递减规律:即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增量是递减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多大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如果是缺水的时候,一杯水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极大;如果是喝饱水的情况下,一杯水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很小。所以,虽然有些东西对人的生命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意味着边际利益就总是很大的。1.激励能激发人的行为,使个体能更好的实现行为目标。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对激励政策作出反应,有利于调动人们潜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劳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但同时激励政策有时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干扰政策的最终效果。如强制开车佩戴安全带能降低司机的伤亡概率,但同时也减少了人们开车的谨慎性,对行人造成的安全事故却反而增加了。因此,分析任何政策时,决策者不仅应考虑直接影响,也应该考虑因激励而发生的间接影响,使制定的政策取得良好的效果。2.经济学原理表明: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都变得更好,因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并非比赛一样必然有赢家和输家。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贸易双方都是自愿交易获益,因为它允许各方从事其最有效的生产然后交换另一方更有效生产的物品,通过国际分工提高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再通过贸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使各方的福利都能获得增加,从而在公平贸易中得到双赢或多赢的结果。3.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只要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并且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那么就不需要有人来管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进行自我调控,经济运行可自动达到最佳状态。即“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来自动调节人们的行为,将各种个人利益转变成一种共同利益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4.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 外部性。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如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吸烟,污染环境损害他人健康。(1)市场势力。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造成价格机制不能有效的发生作用。如垄断企业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物品价格。1.经济学原理表明: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而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指标便是该国的生产率。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出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较高的生活水平;而生产率低下的国家,大多数人则必须忍受物资供应不足的贫困生活。所以说生产率很重要,它决定了一国的社会经济以及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2.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在宏观经济学中,则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持续上涨。因此,引起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因素是货币量的增长。3.经济学原理表明: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在短期中,低通货膨胀通常是以高失业率为代价的,这是由短期内价格粘性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的货币量减少,但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具有粘性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不足又会引起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失业。失业率高,通胀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高。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是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问题与应用1、略。2、这种心理上的利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人们一定有一个为了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那的成本范围,在这个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度假满足了既定目标,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利益不低于其成本。可采取的方式有比较度假时间去做其他事情所获得的满足,比较度假花费的成本需要做付出多久的劳动。 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实际付出的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总和。即直接的金钱支出和从其他活动中所能获得的最大预期收益。3、如果本计划去做兼职,那么滑雪的成本就是滑雪的直接的金钱支出及兼职期间所能赚取的工资;如果计划在图书馆学习,那么滑雪的成本就是直接的金钱支出及学习期间所能获得的知识。4、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美元的银行支付。5、应该继续。已投资的500万美元属于沉没成本,与现在的决策不相关,现在决策的关键是边际利润。如果投入100万美元,可得到300万,边际利润是200万美元,所以应该继续进行开发。因为只要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所以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最高花费应为300万美元。6、a.提供社会保障降低了人们在工作时期储蓄的激励。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退休后的生活费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b.收入提高时津贴减少的政策降低了65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使得到的津贴减少,因此人们可能会选择不工作或者少工作。7、a.这些变动使得人们参加工作的激励增强。会激励那些只能领取两年津贴的福利领取者努力寻找工作,以免自己在两年后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b.这些变动反映了法案改革者提高效率和适当降低公平性的意图。因为只能领取两年津贴,会使找不到工作的人没有收入,公平性降低;同时因为变动激励津贴领取者努力地找工作,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效率。8、两人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工作比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花费的时间少了。因为通过专业分工,娴熟地技巧能使工作效率提高。(举例略)9、a.效率;b.平等;c.效率;d.效率;e.平等;f.效率。10、a.如果保证社会上每个人得到尽可能最好的医疗,国家将会有更多产出被用于医疗事业。 从效率的角度看,如果认为当前医院形成了一个垄断联合通过高昂的医疗几个保证他们的垄断效益,那么可以认为效率会应这种说法的实施得到改善;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最好的医疗条件,人们就不会为了争取享受到高标准的医疗条件而努力工作,从而影响社会的整体效率。从公平的角度看,因为穷人能充分享受高标准医疗条件的可能性较小,这种说法的实施会改善此种状况从而体现公平性。b.这种说法体现了平等性,却是以降低效率为代价的。在工人被迫失去工作寻找新工作的这段时间内,失业津贴的发放能保证他们维持生活,体现了公平性,但若一直提供则会减少工作激励,因为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不劳动也能获得维持生活的收入,那被解雇者就不会急于寻找新工作,从而影响了效率。11、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我的生活水平均高于我的父母或祖父母在这个年龄时的生活水平,因为整个社会的生产率提高了。12、高储蓄会加快生产率增长。高储蓄使得企业能从银行获取到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中,扩大规模、引进技术和设备、招收工人等,提高生产率。工人和企业主都会从高生产率中获益。工人会因为更高的产量获得更多的工资,企业主会因为更多的产品得到更多的收益。社会不会得到免费的午餐。从长期来看,高储蓄意味着消费的资金减少,市场需求降低,生产的商品销售不出去,市场会陷入疲软,企业利润减少,会通过减少产量和裁减工人降低成本,社会经济会减缓甚至停滞。所以高储蓄换来的生产率提高只会使社会暂时获益无法持久。13、a.美国医疗改革法案通过向高收入家庭征税来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筹资,使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能享受到医疗保险得到更好的治疗,有助于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增进公平;另一方面通过对医疗的提供方式进行改革降低医疗成本,更多的产出被用于医疗方面,提高了医疗产业的效率。b.对医疗提供方式进行多种改革,不仅可以进行多种灵活的医疗提供方式,更有效地利用了医疗领域的资源,也可以促进国家医疗方面的更多产出,提高了美国的生产率。 c.医疗改革通过向高收入家庭征税补贴低收入家庭,让更多的美国人获得医疗保险,但因为每个人都能接受较好的医治,人们不会再为争取更好的医疗条件而努力工作,从而会降低社会的生产率。14、当美国殖民政府更多地印发货币时,持有货币者被“征税”了。因为货币增加造成物价水平上升,货币的实际价值降低,每一单位美元的购买力下降。货币增加使得持有货币者的财富缩水,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减少,就像是向每个持有货币的人征了税,引发了通货膨胀。15、因为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引起短期内较高的失业率。所以作为决定是否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制定者,必须要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起因,通货膨胀和失业各自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多大以及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失业率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等。16、通过增加公民的税收来支付新机场的建设费用,短期来说会增加公民负担,减少经济中的支出,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及物价的下降;长期来看,新机场的建成为公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从而可以提供啊社会的效率。若通过发行更多货币来支付新机场的建设费用,短期来看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因为货币增加造成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购买力降低持币者财富缩水;长期来看,会引发通货膨胀 P34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关键概念1.循环流量图循环流量图是指表明物品和劳务、生产要素以及货币支付在家庭和企业之间如何流动的经济图形。2.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品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用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4.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5.实证表述 实证表述即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如何解决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本质是要证实或证伪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1.规范表述规范表述即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一、复习题1.经济学之所以像一门科学,其原因主要有:(1)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和探讨经济问题。(2)利用假设和图形、方程式组成的模型来了解和解释世界。(3)以科学家的客观性来探讨经济学的主题。2.经济学家之所以要做出假设,其原因主要有:(1)假设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2)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3)经济学家用不同的假设来回答不同的问题。3.经济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事物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但经济模型不可能也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因为现实世界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错综复杂,如果不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就无法进行严格的分析或分析太复杂以致无法进行,通过模型能忽略掉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来说明什么事真正重要的。4.在生产要素市场,家庭向企业出售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所需的各种投入,如劳动、土地、资本等;在产品市场上,家庭向企业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5.简单的循环流量图中没有包含政府部门和国外经济部门。 1.牛奶和电信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2-3所示,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全用语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000升。PPF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内移,即PPF2线。但如果该经济体只生产点心而不生产牛奶,奶牛数量的减少就并无影响点心的产量,但只要生产牛奶,奶牛数量减少就会影响牛奶的产量。2.如图2-4所示,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有效率的生产水平,如B点,增加X产品的生产必须减少Y产品的生产,反之亦然。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点表示无效率的结果,如A点,在A点可以增加X产品的生产而不减少Y产品的生产,由于某种原因,该经济所生产的的X和Y的总量小于它能够使用的资源所能生产的产量。 1.经济学被氛围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领域。(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即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总量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其中心与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2.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如何来判断其有效性。原则上,实证表述可以通过对证据的检验来肯定或否定;而规范表述除了事实还包括价值判断,一项政策的是好是坏不仅仅看科学事实,还包含对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哲学的看法。例如关于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会引起什么后果,二是应不应该这样做。“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会使人们更勤奋地工作”是一种实证表述;“税收和社会福利应该削减”是一种规范表述。3.原因有两个:(1)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因而会有不同的科学判断。 (1)经济学家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规范观点。问题与应用1.如下图:2.a.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最有可能是向外凸出的,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和要素间的不完全替代性,使得机会成本递增,即随着一种商品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这种商品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产量呈递增趋势,这就表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凸出。b.A点位于曲线右边,是经济不可能实现的点,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B点位于曲线左边,可以实现但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是无效率的一点。c.鹰党会选择C点,多生产大炮少生产黄油;鸽党会选择D点,多生产黄油而少生产大炮。d.用黄油的生产来衡量,鹰党得到更大的“和平红利”。因为在鹰党政策下,大部分经济资源都用来生产大炮,甚至最适于生产黄油的工人和机器都被用来生产大炮,为了每门大炮所放弃的黄油数量相当可观,当决定减少生产大炮时带来的黄油产量增加很大。与此相比,鸽党本来就将大部分资源用于生产黄油,经济为每千克黄油所放弃的大炮数量微乎其微,其少生产一门大炮,所带来的黄油数量的增加是很微小的。1.决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和位置的因素主要是这一经济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和技术水平,即本题中保持环境清洁的成本或是改善环境的技术水平。如果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几乎没有污染的新发电方法,就是改善环境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外移。如下图:2.a.在A情况下,能割40块草地,洗0辆汽车;在B情况下,能割0块草地,洗40辆汽车;在C情况下,能割20块草地,洗20辆汽车;在D情况下,能割25块草地,洗25辆汽车.b.这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A、B、D三点在边界上,C点在边界内: c.在一小时内,Larry在割草和洗车两项工作上的效率是一样的,而Moe卸车的效率更高,Curly割草的效率更高。d.C种配置是无效率的,因为只需要通过对三人的时间简单地再分配,就可以洗更多的的车和割更多的草地,产出会更多。1.a、b、d属于微观经济学,c、e属于宏观经济学。2.a、b、e属于实证表述,c、d属于规范表述。3.作为总统,应该对经济顾问的实证观点和规范观点都感兴趣,但会更偏向实证观点。因为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总统才是在充分考虑政治后果的情况下做出“应该怎么样”的规范表述的人,对于作为顾问的经济学家,总统应该更倾向于听取他们关于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P54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一、关键概念1.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具有绝对优势。该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2.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比较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时有比较优势。该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3.进口进口是指一国本身不生产某种商品或劳务而从国外购买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交易活动。4.出口出口是指本国生产的商品不在国内消费而是输出国外的活动,或者是劳务输出国外的交易活动。一、复习题1.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凹向原点的曲线。具有凹形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它是指随着某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该产品产量所需放弃的其他产品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机会成本递增的关键在于,多数情况下经济资源并非完全适应于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如果资源能够完全适用于生产相对的两种产品,或者说资源具备完全替代性,那么机会成本便为某一常数。生产可能曲线就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1.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不同体现在:(1)比较的标准不同。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率,比较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即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实际成本;而比较优势比较的是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2)两种理论所主张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不同。绝对优势理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比较优势理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3)专业化和贸易产生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中都有比较优势,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因为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外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的倒数。若一个人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较高,那么他生产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必然比较低。2.(略)3.对贸易来说,比较优势重要。专业化和贸易产生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尽管一个生产者可以在生产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他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中都有比较优势,因为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低意味着生产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高。贸易使生产者可以利用他们生产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量就会增加,而且,经济蛋糕规模的这种扩大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例题解释略)4.比较优势原理确定了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应该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 1.一国倾向于出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自己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是因为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机会成本比较小。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贸易双方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两国通过贸易均可消费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产品组合,这样两国的福利都会增加。2.经济学家反对各国限制贸易的政策是因为通过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实现更大的繁荣。每个国家都会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国集中生产并出口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从而在各国资源、劳动力投入相同的前提下,每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可以消费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同时,按照西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说法,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必定使本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对价格较低,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没有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完全自由贸易会让这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是各国都仅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使各国的福利都变得更大。一、问题与应用【1】a.如下图: a.Maria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所示,该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纵轴的交点的含义是Maria 5个小时只读经济学著作可以读100页,与横轴的交点的含义是Maria 5个小时只读社会学著作可以读250页。 b.Maria阅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阅读40页经济学著作。  【2】a.见表3-1:b.见图3-2:(a)美国“汽车—粮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日本“汽车—粮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C.见表3-2:d.美国在生产粮食上占有绝对优势,美国和日本生产汽车的绝对能力相同。e.美国在生产粮食上有比较优势,日本在生产汽车上有比较优势。f.美国1年可以生产处5亿吨粮食和2亿辆汽车,日本1年可以生产出2.5亿吨粮食和2亿辆汽车。g.如果没有贸易,美国和日本1年一共可以消费7. 5亿吨粮食和4亿辆汽车。如果美日分工各司其能,美国生产粮食,日本生产汽车,两者再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则两国每年可以享受10亿吨粮食和4亿辆汽车,比没有分工和贸易时要多出2.5亿吨粮食。所以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3】【参考答案】 a.Pat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0.5加仑的清凉饮料,Kris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2/3加仑的清凉饮料。Pat在做比萨饼上既有绝对优势,又有比较优势。 b.如果Pat和Kris相互交换食物,Pat将用比萨饼换取清凉饮料。 c.1块比萨饼的最高价格是2/3加仑清凉饮料,最低价格是1/2加仑清凉饮料。如果两个人进行贸易,依据比较优势原则,Pat将只生产比萨饼,Kris将只生产清凉饮料。Pat用比萨饼与Kris交换清凉饮料,由于Pat生产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0.5加仑清凉饮料,所以只有交易价格高于0.5加仑清凉饮料,Pat才愿意出售比萨饼。但是交易价格不是无限高的,对于Kris而言,如果价格高于2/3加仑清凉饮料,Kris会选择自己生产清凉饮料。 【4】【参考答案】 a.加拿大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5蒲式耳小麦,生产1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是1/15辆汽车,这两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 b.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a)图所示,如果加拿大选择消费1 000万辆汽车,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其能消费15亿蒲式耳小麦,如(a)图中的A点所示。  c.如果加拿大专业化生产汽车,向美国出售汽车,每辆汽车可以换20蒲式耳小麦,加拿大与美国进行交换,其可以换取2亿蒲式耳小麦(20×1 000万)。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的消费组合为1 000万辆汽车和2亿蒲式耳小麦,这优于在没有贸易条件下1 000万辆汽车和1.5亿蒲式耳小麦的组合,所以加拿大应该接受这项交易。见(b)图。 (a)加拿大“汽车—小麦”(b)贸易条件下加拿大“汽车—小麦”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5】【参考答案】 a.英格兰在生产烤饼上具有绝对优势,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绝对优势。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比较优势,英格兰在生产烤饼上具有比较优势。 b.如果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贸易,苏格兰将用毛衣和英格兰进行交易,因为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贸易能增加双方可消费的毛衣和烤饼的总量。 c.如果1个苏格兰人1天只生产1件毛衣,那么他们生产1件毛衣的机会成本是40个烤饼,仍低于英格兰人生产1件毛衣的机会成本(50个烤饼)。所以,苏格兰人在生产毛衣上仍有比较优势。而此时,1个苏格兰人生产1个烤饼的机会成本是l/40件毛衣,仍高于1个英格兰人生产1个烤饼的机会成本,即英格兰人在生产烤饼上仍有比较优势。那么在贸易中,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仍都能受益。 【6】【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双白袜子用红袜子表示的价格是1,芝加哥1双白袜子的价格是2。 b.波士顿在生产红袜子和白袜子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波士顿在生产白袜子上具有比较优势,芝加哥在生产红袜子上具有比较优势。 c.如果两个城市进行贸易,波士顿出口白袜子,芝加哥出口红袜子。 d.红袜子的交易价格范围是1/2~1双白袜子,白袜子的交易范围是1~2双红袜子。 【7】【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美国和中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a)图和(b)图所示,A点和B点分别表示美国和中国将一半时间用于生产两种物品的产量。 (a)美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中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如果两个国家进行贸易,中国将出口衬衣。比如中国只生产衬衣,一年中国可以生产100件衬衣。如果6台电脑可以换50件衬衣,那么通过贸易中国可以消费的产量组合为6台电脑和50件衬衣,美国的消费组合为14台电脑和50件衬衣,中国和美国都通过贸易获得了利益。(c)图和(d)图中的C点和D点分别表示贸易之后美国和中国的消费产品组合。 (c)美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d)中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c.两国可以进行交易的用衬衣衡量的电脑价格最高是10,最低为5。 d.假设中国生产率赶上了美国,由于两国的生产效率完全相同,所以贸易产生的基础不论是比较优势还是绝对优势就不复存在,这时中美之间的贸易就会消失。  【8】【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由于巴西工人生产咖啡的效率高于秘鲁工人的生产效率,所以巴西工人在生产咖啡上具有绝对优势。 b.巴西工人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3盎司大豆,秘鲁工人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1.5盎司大豆,所以秘鲁工人在生产咖啡上具有比较优势。 c.如果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并互相贸易,巴西将进口咖啡。因为巴西在生产大豆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秘鲁在生产咖啡上具有比较优势。 d.如果进口咖啡的国家用2盎司大豆交换1盎司咖啡,无论对巴西还是秘鲁都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秘鲁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1.5盎司大豆,巴西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3盎司大豆,如果采用2盎司大豆换1盎司咖啡,这个比例介于秘鲁和巴西的生产成本之间,故秘鲁愿意出售而巴西愿意购买。 【9】【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正确。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而比较优势以生产的机会成本为依据,虽然一国生产所有产品都有绝对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产品都有比较优势。并且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产品之间的机会成本是相互制约的,一国不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只有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那么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高,另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必然低。  b.错误。因为比较优势是用机会成本来衡量的,即为了得到A产品所需放弃的B产品的数量;反之亦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互为倒数的,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在做每件事情上都有比较优势。 c.错误。贸易能促进专业化分工,每个人都能生产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产品,在贸易价格合理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比贸易前更多的消费品组合,所以贸易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d.错误。贸易对于双方都有好处,但这要求贸易价格必须介于双方的机会成本之间。当卖方以高于机会成本的价格出售,买方以低于机会成本的价格购买时,双方都获益。但是如果贸易的价格同时高于或低于双方的机会成本,则有一方受损。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