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50 KB
- 2022-04-29 13:53:2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接地板带状线为双导体结构,中间填充均匀介质,所以能传输TEM导波,且为带状线的工作模式。4.1可由P.107:4.1-7式计算特性阻抗由介质,导体带厚度与接地板高度的比,以及导体带宽度与接地板高度的比确定。4.5可由P.107:4.1-6式计算其中:已知:所以:
衰减常数P.109:4.1-10:是中心导体带和接地板导体的衰减常数,为介质的衰减常数。TEM导波的介质损耗为:,其中由惠勒增量电感法求得的导体衰减常数为:P.111:4.1-11其中:铜的表面电阻在10GHz下,4.6可由P.107:4.1-6式计算其中:
已知:所以:在10GHz,带状线的波长为:4.16可由P.130:4.3-27式计算已知,,,
廖承恩第6章习题6-5求图6-1所示的对称二端口网络的归一化ABCD矩阵,并求不引起附加反射的条件。解:方法(一)将此网络分解为3个网络的级联,且各个网络ABCD矩阵为:故网络ABCD的总矩阵为不引起反射的条件为而方法(二)若二端口网络不引起反射,则,而网络总矩阵归一化值为6-7求图6-3所示网络的输入阻抗及终端负载时输入端匹配的条件。解:
输入端匹配的条件为一般取6-8求表6.6-1中T形网络的ABCD矩阵。解:求T形网络的ABCD矩阵。将此网络分解为3个网络的级联:故网络ABCD的总矩阵为其中6-9求图6-4所示的各电路的S矩阵。解:方法(一):对于图6-4(b),此网络的ABCD矩阵为网络的归一化矩阵为又方法(二):
又6-13如图6-7所示同轴波导转换接头,已知其散射矩阵为。(1)求端口②匹配时端口①的驻波系数;(2)求当端口②接负载产生得反射系数为Г2时,端口①的反射系数;(3)求端口①匹配时端口②的驻波系数。解:(1)由散射矩阵定义(1)端口2匹配,意味负载处的反射波a2=0,此时端口1的反射系数为因此端口1的驻波系数为(2)当端口2接反射系数为Γ2的负载时,负载处的入射波b2与反射波a2之间满足代入(1)式得:
因此端口1的反射系数为6-15推导式(6.6-3)。解:将(2)式中b2的代入到(1)式有:对比S的定义:,有6-18如图6-11所示网络,当终端接匹配负载时,要求输入端匹配,求电阻R1和R2应满足的关系。解:将此网络分解为3个网络的级联,且各个网络ABCD矩阵为:故网络ABCD的总矩阵为当终端接匹配负载时,有,要求输入端匹配,则有,6-21测得某二端口网络的S矩阵为,问此二端口网络是否互易和无耗?若在端口2短路,求端口1处的回波损耗。解:,故网络互易。
又由:不满足幺正性,因此网络为有耗网络。或当端口2短路时,,由二端口网络的S矩阵:由(2)式得代入(1)式消去b2有则端口1处的驻波比则1端口的回波损耗:6-22推导ABCD矩阵与Y矩阵的转换关系。解:注意:I与ABCD参量中使用的符号要一致,由于,故
第7章习题7-6内壁镀银的空气填充TE101模式矩形腔,尺寸a×b×l=2.286×1.016×2.235cm3,求其谐振频率和Q值;若腔内填充聚四氟乙烯(ε/ε0=2.05-j0.0006),求谐振频率和Q值。解:谐振频率TE101模:银的导电率σ=5.813×107s/m,则表面电阻为:对于空气:,对于聚四氟乙烯:,7-8求a、b、l分别为5cm、3cm、6cm的TE101模式矩形腔的谐振波长和无载Q值(设内壁镀银)。解:银矩形腔的表面电阻为对于空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作教材_第2版_习题答案.pdf
- 应用概率统计课后习题答案详解.doc
- 应用物理化学习题解答.doc
- 应用经济学专业《微观经济学》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
- 应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 应用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 底盘习题答案.doc
- 庞浩版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 廖常初《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pdf
- 建筑CAD_习题集(含答案).doc
- 建筑力学及课后答案解析(1).doc
- 建筑安全《1200问》考题及答案.doc
- 建筑工程概预算练习题及答案(已整理).doc
- 建筑工程概预算练习题及答案2013.doc
- 建筑工程概预算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
- 建筑工程英语课后习题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doc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