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4.50 KB
- 2022-04-29 14:03:2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1.11题1-1解图 图1.12题1-2解图 图1.13题1-3解图 图1.14题1-4解图 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1-15解要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1-16解(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 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2)图b中的CD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故图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 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题2-1答:a),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b),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d),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题2-3见图2.16。图2.16 题2-5解:(1)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取适当比例图尺,作出两次极限位置和(见图2.17)。由图量得:,。
解得:由已知和上步求解可知:,,,(2)因最小传动角位于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因此取和代入公式(2-3)计算可得:或:代入公式(2-3)′,可知题2-6解:因为本题属于设计题,只要步骤正确,答案不唯一。这里给出基本的作图步骤,不给出具体数值答案。作图步骤如下(见图2.18):(1)求,;并确定比例尺。(2)作,。(即摇杆的两极限位置)(3)以为底作直角三角形,,。(4)作的外接圆,在圆上取点即可。在图上量取,和机架长度。则曲柄长度,摇杆长度
。在得到具体各杆数据之后,代入公式(2—3)和(2-3)′求最小传动角,能满足即可。图2.18题2-8解:见图2.20,作图步骤如下:(1)。(2)取,选定,作和,。(3)定另一机架位置:角平分线,。(4),。杆即是曲柄,由图量得曲柄长度:3-1解
图3.10题3-1解图如图3.10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过B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凸轮与从动件在B点接触时,导路的方向线。推程运动角如图所示。3-2解图3.12题3-2解图如图3.12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过D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凸轮与从动件在D点接触时,导路的方向线。凸轮与从动件在D点接触时的压力角如图所示。3-4解:图3-14题3-4图根据3-3题解作图如图3-15所示。根据(3.1)式可知,取最大,同时s2
取最小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最大。从图3-15可知,这点可能在推程段的开始处或在推程的中点处。由图量得在推程的开始处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最大,此时<[]=30°。 图3-15题3-4解图 3-6解:图3-18题3-6图从动件在推程及回程段运动规律的角位移方程为:1.推程: 0°≤≤150°2.回程: 0°≤≤120°计算各分点的位移值如下:总转角(°)0153045607590105角位移(°)00.3671.4323.0925.1827.59.81811.908
总转角(°)120135150165180195210225角位移(°)13.56814.63315151514.42912.8030.370总转角(°)240255270285300315330345角位移(°)7.54.6302.1970.5710000根据上表作图如下:图3-19题3-6解图4.5课后习题详解4-1解 分度圆直径 齿顶高 齿根高 顶隙
中心距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齿槽宽 4-2解由 可得模数 分度圆直径 4-4解 分度圆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基圆半径 基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为0; 压力角为。 齿顶圆半径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4-5解 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假定则解得 故当齿数时,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大于齿根圆;齿数,基圆小于齿根圆。4-11解 因 螺旋角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 当量齿数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4-12解(1)若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则标准中心距应
说明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齿轮传动有齿侧间隙,传动不连续、传动精度低,产生振动和噪声。(2)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因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 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4-13解 分度圆锥角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外锥距 齿顶角、齿根角
顶锥角 根锥角 当量齿数 4-14答: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即、。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外啮合),即、、。 一对直齿圆锥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即、。5-1解:蜗轮2和蜗轮3的转向如图粗箭头所示,即和。 图5.5 图5.6
5-2解:这是一个定轴轮系,依题意有: 齿条6的线速度和齿轮5′分度圆上的线速度相等;而齿轮5′的转速和齿轮5的转速相等,因此有:通过箭头法判断得到齿轮5′的转向顺时针,齿条6方向水平向右。5-3解:秒针到分针的传递路线为:6→5→4→3,齿轮3上带着分针,齿轮6上带着秒针,因此有:。分针到时针的传递路线为:9→10→11→12,齿轮9上带着分针,齿轮12上带着时针,因此有:。
图5.7 图5.85-4解:从图上分析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为行星架。则有:∵∴∴当手柄转过,即时,转盘转过的角度,方向与手柄方向相同。5-5解: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构件为行星架。则有:
∵,∴∴传动比为10,构件与的转向相同。图5.9 图5.10 5-8解: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为行星架。
∵,∴∴与方向相同5-9解: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为行星架。∵设齿轮1方向为正,则,∴∴与方向相同
图5.13 图5.145-10解:这是一个混合轮系。其中齿轮1、2、2′3、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为行星架。而齿轮4和行星架组成定轴轮系。在周转轮系中:(1)在定轴轮系中:(2)又因为:(3)联立(1)、(2)、(3)式可得:5-14解:这是一个混合轮系。齿轮3、4、4′、5和行星架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3、5为中心轮,齿轮4、4′为行星轮。齿轮1、2组成定轴轮系。在周转轮系中:(1)
在定轴轮系中:(2)又因为:,,(3)依题意,指针转一圈即(4)此时轮子走了一公里,即(5)联立(1)、(2)、(3)、(4)、(5)可求得图5.18 图5.195-15解:这个起重机系统可以分解为3个轮系:由齿轮3′、4组成的定轴轮系;由蜗轮蜗杆1′和5组成的定轴轮系;以及由齿轮1、2、2′、3和构件组成的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是中心轮,齿轮4、2′为行星轮,构件是行星架。一般工作情况时由于蜗杆5不动,因此蜗轮也不动,即(1)
在周转轮系中:(2)在定轴齿轮轮系中:(3)又因为:,,(4)联立式(1)、(2)、(3)、(4)可解得:。当慢速吊重时,电机刹住,即,此时是平面定轴轮系,故有:6-1解 顶圆直径 齿高 齿顶厚 齿槽夹角 棘爪长度
图6.1题6-1解图6-2解 拔盘转每转时间 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 槽轮的运动时间 槽轮的静止时间 6-3解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 因: 所以 7-1解:(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2)求最大盈亏功。根据图7.5做能量指示图。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
矢量。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曲轴的平均角速度:;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则飞轮的转动惯量:图7.5 图7.67-2
图7.7 图7.8解:(1)驱动力矩。因为给定为常数,因此为一水平直线。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因此求得:(2)求最大盈亏功。根据图7.7做能量指示图。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然后作向上表示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欲求,先求图7.7中的长度。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点,那么在中,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又在中,,因此有:,则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段,则。(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7-7解:图7.10 图7.11由图见一个运动循环的力矩图有四个重复图示,因此,可以以一个周期只有来计算。(1)求驱动力矩。一个周期内驱动力矩功和阻力矩功相等,又依题意驱动力矩为常数,故有,(2)求最大盈亏功。根据图7.10做能量指示图。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11)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
;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然后作向上表示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4)求飞轮的质量。由课本公式7-8: 得: 8-1解:依题意该转子的离心力大小为该转子本身的重量为则,即该转子的离心力是其本身重量的倍。8-5
图8.9解:先求出各不平衡质径积的大小:方向沿着各自的向径指向外面。用作图法求解,取,作图8.9所示。由静平衡条件得:由图8.9量得,方向与水平夹角为。8-8
图8.14解:先把不平衡质量在两平衡基面和上分解。基面: 基面: 则在两个基面上的质径积分别为:基面:
图8.15基面: 用作图法求解,取,作图8.15(a)(b)所示。由动平衡条件得:和由图上量取:,方向如图8.15(a)(b)所示。校核。设坐标轴方向如图8.15所示,用解析法校核。基面:
向有: 向有: 基面:向有: 向有: 两个平面在向和向合力均为零,因此所得结果正确。由于回转半径为,因此所加的平衡质量应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振动基础(李晓雷等)课后习题答案.doc
- 机械振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doc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章习题解答.doc
- 机械设计(第八版)课后习题答案(最新).doc
- 机械设计(第八版)课后习题答案(细心整理最全系列)(3、5~7章).doc
- 机械设计(第八版)课后习题答案— 1-15章.doc
- 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 第四版 西北工大版.doc
-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只有专升本要求章节).doc
-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doc
- 基础_第2版_朱龙英主编课后习题部分答案(有些题号是错误的).doc
-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doc
-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附解答).pdf
- 机械设计基础所有的答案.doc
-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陈立德 罗卫平.doc
-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习题及答案.doc
- 机械设计复习题.doc
- 机械设计第九版 濮良贵 课后习题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