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27 KB
- 2023-05-10 05:30:5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医疗器械园区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研究黄哲(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模型。针对医疗器械园区科研项目的管理问题,本文构建了以节点提取、信息汇集、专家评估、管理警示四要素为核心的科研项目动态管理模型,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项目动态管理模式,有效提高项目成功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关键词】动态管理;节点提取;管理警示1.引言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科研项目实施要经历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划计划、实施与控制、收尾和验收等几个阶段,所涉及管理技术包括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项目队伍管理、设备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等“]。由于国内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程度也较低,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没有真正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规律出发,过程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未能建立项目的评估调整机制,项目建设效益受到影响。围2医疗器械圈区科研项目动态瞥理关键节点的信患汇集田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建设医疗器械园区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系显然,时间、范围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科研项目关键信息在统框架,探索在科研项目过程中提取关键节点、对关键节点信息实汇集上呈现动态性的特点,对过程节点的相关关键信息汇集管理现动态管理[、对节点信息进行动态专家评估、生成管理警示并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的是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汇态进行经费等项目调整,实现对医疗器械园区项目的有效管理[3]。集,并实现动态管理。2.关键节点提取(i)关键节点信息的预管理。预管理是科研项目关键节点信息随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成功的关时收集积累的最有效的形式。随时将科研活动实施前和实施中产生的键。节点设计和控制,已经成为决定和影响项目能否成功的一个信息,有预见性地做好平时文件材料暂存管理的工作。一般来说,在重要因素,它的意义已经与原来的一般过程控制出现了很大偏项目合同书签订起,就可以开展科研项目关键信息的的预管理工作。离。因此,节点的时间间隔不应该脱离项目本身的发展规律。如(2)制定具体的项目关键信息管理标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形何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模式、过程监成的信息数量极大、形式多样,而且形成者多元化.为了使各种形式的信督机制和运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息规范化,应制定出标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标准。科研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可分解为三个子系统:(3)强调对科研项目的过程控制。由于科研项目存在研究周期目标系统:即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构成的“点”系统;长、协作面广、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在研究过过程系统: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程中不注重积累、科研材料不够完整的情况。这就需要加强对科研项目项目研究、项目竣工、项目交付、项目评价构成的“线”的系统:的过程控制,将关键信息汇集工作纳入到科研项目中去,即将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即贯穿于整个项目从始至终的组织管理的“面”系统。关键信息的形成、积累、整理和汇集纳入到科研工作的程序中去,列入如图1所示。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同时,在科研项目发展过程中,实行_}_-m£i,∞_‘_b;“全程监控”,针对科研项目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明确汇集范围、汇[:二::::::::::::兰曼二:::::::二二]集工作目标,提出汇集工作要求,将信息汇集过程控制制度化。4.关键节点的专家评估.⋯⋯⋯⋯⋯⋯,.n一⋯⋯⋯⋯⋯⋯.⋯⋯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是检验项目论证与规划目标能否实现的}m_‘rm-{鹰翻疆囹辛匿匿过程,也是检验项目能否上水平、出效益的过程。所以,项目每完成某一阶段,就应该对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实施优胜劣汰,_!二二_.目二m露fM■●一■■■:_i作出合理的计划变更和调整,如资金投入调整,最终达到项目实施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取得最佳的效益。),由于在关键节点的评估过程中,是由专家对关键节点进行人工评估、判断,加入了人的因素,因此。如何对专家建立动态评豳1医疗器械田区科研项目动态管理关键节点提取田估机制是确保评估结论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的重要环节。一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必须对项目不断变化的方面,动态评估机制对动态进入机制的验证和修正作用。在对专家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对项目的影响做出判断、决策和处置,的评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信息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Li-必然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想要真正的了解评估专家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标准,仅希望通过根据项目实施的内部发展现律与建设特点,采用在项目实施评估专家的遴选就能做到全面的了解是不现实的,只能在评估专家过程中实施分阶段、节点接口式、里程碑(标志性成果),以及的评估工作中才能正确的对专家做出评价,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阶段审计验收决策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动态评价机制对评估专家的选择提供导航项目的实施和控制依次遵循由项目实施研究方向下的子项目、作用。动态日评价机制影响着评估专家是否能被选择参与项目的项目研究方向、项目总体建设的层次顺序,层层实施阶段、节点、评审以及参加评审项目的频率等问题。由此可见,评价机制在管标志性成果、阶段评审的动态控制整个项目的过程实施与管理。阶理机制中的核心地位,是由于其它管理机制的实施都是以其为中段建设结束,设置关口,实行里程碑(阶段标志性成果)技术性能心实施的,因此说评估专家的评价机制的设立是必要的。指标控制,进行审计,达到要求后,进入下一个阶段建设。评估专家的动态聚类管理:3.关键节点的信息汇集管理科研项目评估专家在被选择成为评估专家时,往往是根据评科研项目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估专家个人申报的学术领域进行遴选和专家的学科归类,但在评水平。重大科研项目一般具有技术难度大,研究周期长,需要组估专家实际参加项目评估工作后,评估专家可能会随着工作的变织较大规模联合攻关等特点,其过程并不是一个必然、确定的。化和时间的推移改变其最初的研究方向。因此有必要对专家所归围绕节点的设定,在项目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实时数据。属的学术领域进行动态分析,保证评估专家对评估项目的评估结这些信息必然也是随项目的进展动态而呈现动态性。具体见图2。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受到影响。(i)汇集时间的不确定。科研项目信息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在对评估专家的动态聚类分析中,把一组评估专家按照相似过程。这些活动的时间不确定,如一次项目的研究可能延续2年、性归成若干类别以更明显的区分同一学科的评估专家和不同学科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导致信息汇集的时间不确定。的评估专家,尽量实现统一类别的专家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小,不(2)汇集范围的不确定。相当一部分项目到了过程的某个同类别专家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5】。阶段后,会由于经费、人力、水平等原因被搁置,甚至中断。如评估专家聚类分析流程图如图3。一部分项目在通过立项后未得到开展,在不了解具体原因的情况因此应该说纵向离散率与评估专家的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下,此后的各类信息是否会产生也是未知的。纵向离散率越大,评估专家水平越高,即给定的历次评估结果存·47·
时代经贸ECONOMIC&TRADEUPDATE投稿邮箱:wtosdjm@163.com在的差异是由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和科研价值而定。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经费管理不再是停留在报账、算账、记账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预测和监督,对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所暗含的经验和规律进行挖掘,通过知识管理系统,有效地集成和共享,实时、动态、准确地提供科技人员所关心的科研经费管理知识,指导科研业务的开展,降低科技成本,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使科研经费管理真正做到规范、安全、有效,为科技管理创新提供保障。依据设置的节点,评估阶段成果是否适合质量要求,达到要求标准后,批准增加下一个阶段的资金投入,否则,暂缓或中止项目资金的投入。确保国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符合要求,地方配套及单位自筹资金的落实到位,项目经费管理与使用严格按照有弛.件也蛐关实施办法和国家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图3评估专家聚类分析流程圈6.结论由于需要进行评估的项目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当出现纵向离散科研项目管理是一门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与率呈波浪浮动状态时,可以认为评估专家的评估行为正常,而且浮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国内系统地研究项目动态管理的文献并不动的过程可以看作评估专家对不同项目的不同看法和重视程度;多见,而且都侧重于研究项目的动态控制。当纵向离散率呈直线状态时,则可以断定评估专家对项目的本文在深刻洞悉当前科研项目管理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与发评审态度不端正,对每个项目的评议值相差不大。有些评估专家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将理论、模型与定量在对待项目评审的问题上,不能够秉持科学严谨的评审态度,在分析融为一体,对科研项目动态管理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进行评审工作时不去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每个项目的可行性和价值究,给出一种有效进行科研项目动态管理的新思路。性,对所有的项目采取统一对待措施,给出相同的评议值;科研项目的动态特性决定了科研项目的管理应该在动态管理的当出现纵向离散率以不正常的直线发生偶然大幅度跳动时,这系统框架内展开。通过提取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关键节点、对关键种情况反映出评估专家对大多数项目进行评审时,给出的评议值都相节点信息进行动态汇集,对评估专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通过专家评差很小,只是对少数项目的评议值相差很大。出现类似状况,我们应估,生成管理警示,实现经费等项目各方面的调整,确保项目研究资该认真分析,可能是评估专家存在着评估不端正行为,由于与项目申源的有效利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科研成功请者存在某种利害关系,因此对评审项目给出特别的评议值。率,促进形成从研发、转化、孵化到产业化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5.关键节点的管理警示生成与经费等项目调整科研项目的过程是不确定的,面临着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投参考文献:融资风险、政策风险等诸多风险的威胁。项目每完成某一阶段,经关【1】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Ⅱ】.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o4(01):键节点信息汇集、专家评估,随之根据设定规则,检验目前项目目标36.38.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触发管理警示。使管理者能有效应对项目风【2】乔丽华,王恕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o].当代经济,2009(1):62—63.险,对出现预警的项目,作出合理的计划变更和调整,最终达到项目【31赵麒,吴凯,吴效明.试分析五种竞争力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的影响玎】.中国医实施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取得最佳的效益。学物理学杂志,2009(01):967.970.同时,警示阈值本身也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研究进程,[4】黄喜,李建平,张洪石.科研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Ⅱ】.中国科技论坛,2009(06)~-44.进行动态的预调、微调,实现动态管理,使得管理警示更具实用[5]曹兴,栗亮亮基于项目负责人制的科研项目管理研究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c9:2&性、有效性,确保管理警示的准确、高效。对于资金方面的调整,由于项目实施周期比较长,从项目启基金项目: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计划“辽宁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战略研动开始,经过可行性论证、规划与计划、实施与控制,到验收与究”(L2010529)2010们一2013.12。交接等几个阶段,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资金投入行为。因此,通过实施节点控制的办法,采取动态检验的评估方法,结合项目实作者简介:黄哲(1978一),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药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施的节点管理警示,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电子商务。(上接第44页)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期资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理的行为,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从客观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经济实质。由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资产减值准则中不允许转回这一规定。参考文献:第二,上市公司并未完全丧失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1】陈兴华.中国上市公司八项计提的研究Ⅱ)】.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3.纵的空间,企业存在有利用短期资产项目的可转回性进行盈余管【2】代冰彬,陆正飞,张然.资产减值:稳健性还是盈余管理田.会计研究,2007(12):18.20.理的倾向。资产减值政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新会计准则在很多[3】蒋基路.资产减值会计实证研究——文献述评与研究空间Ⅱ】.会计之友,2o07(9):12.14.方面对资产减值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杜绝【4】李增泉哦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Ⅱ】l我国会计与财务研~.ooi(4):70-113.上市公司利用某些资产减值项目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在利用长【5]林坤霖.上市后盈余管理与盈余资讯关系之研究Ⅱ].会计研究月刊,2008(I51):123.124.(上接第45页)专利成果转化工作,并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科研成果环境,有利于推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有利于推进行实施转化队伍,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业绩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业乃至国家专利战略的实施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年终业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并对在专利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推进专利的实施进程,使专利技术更好作者简介: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郑丽娅(198O一),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综合策划5.结束语和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工作。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已成为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的仲丽萍(1980一),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科研项目和知识产重要资源,加强科研院所的专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权管理研究工作。(上接第46页)过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加快内部控制体系的嘲梅丹冲国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研究Ⅱ】.经济研究导刊,2013(23).建设,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9】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Ⅱ】.审计研~011(1).[1明刘启亮,罗乐,何威风,陈汉文.产权性质,制度环境与内部控制羽.会计研究,2012(3).参考文献:[11】李明辉.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Ⅱ].中国注册会计师’2oo3(1】).[1】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Ⅱ】_会计研究,20O1(2].[12]林钟高,王书珍.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O】.财贸研~,2006(5).[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启示Ⅱ].会计研究,2O00(3).【131方红星.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田.2011(8).[3]李慧.内部控制环境研究文献综述Ⅱ】.财会通"h~,2009(11).[4]李心合.内部控制研究的困惑与思考Ⅱ】.会计研~,2o13(6).本文属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技创新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课题:内部控制[5]李明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田.审计研究.20o3(1).的定量指标体系研究。f6]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技露研究Ⅱ】.会计研究’2o08(3).[7】杨玉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Ⅱ】.审计~010(1).作者简介:何莉华(1988一),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