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2-04-29 14:06:11 发布

2015-2020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系统地了解3G的几种技术标准,3G的网络结构和组网方案,3G业务的业务平台搭建和应用,WCDMA原理与关键技术,以及3G无线网络的规划与优化,从而对3G技术和网络建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二阶段的标准化还未稳定(1/2)增强型无线接口技术3GPP2cdma20001XEV·1XEV/DO(高速数据),可支持650kbps/2.4Mbps·1XEV/DV(数据和语音):※PhaseI(ReleaseC),支持3.1Mbps数据速率※PhaseII(ReleaseD)-3GPP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支持最高达8-10Mbps的下行数据速率3G商用情况63个cdma20001x(=CDMA1x)307K      -2000年开始商用,6月底用户数约10300万6个cdma20001xEV-DO3.1M      -2002年开始商用,6月底用户数约806万16个EDGE(EnhancedDataRatesforGSMEvolution)     -480K2000年开始商用,目前用户数?27个WCDMA2M      -2001年开始商用,6月底用户数约659万中国电信发展3G的必要性移动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用户数     -移动话音为主,移动数据为增值     -固定数据为主,固定语音为增值成功的3G技术给中国电信提供了进入移动市场的机遇     -几乎一样的起点      ·核心频段上      ·业务能力      ·技术先进性     -固定与移动的融合变为可能      ·FMC1、不属于发展3G的必要性的是:  A.低成本  B.高速率  C.丰富业务提供能力  D.用户量大2、有关WCDMA的优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漫游能力  B.信令组网方便   C.终端种类繁多  D.业务拓展灵活3、WCDMA+TD-SCDMA双模终端的优势在于:  A.网络规划运营经验丰富  B.相对于TD-SCDMA单独组网,漫游能力有所加强  C.同步建网相对容易  D.对终端的要求较高低,容易开发4、哪个不是中国电信发展3G的必要性:  A.固定与移动的融合变为可能  B.技术先进性  C.移动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用户数  D.固定电话用户的饱和5、3G阶段的主要特点:  A.窄带,多媒体业务  B.宽带,多媒体业务  C.模拟技术  D.数字技术6、R99和R4相比较,正确的选项是:  A.R99比R4技术强  B.R99比R4业务能力强  C.R99比R4成熟度强  D.R99比R4经济性强7、下列关于超3G通信系统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高数据率传输。超3G的最低目标速率为20~30Mb/s,对室外移动环境下的传输速率至少达10Mb/s。  B.超3G具有大容量低比特率成本的优点。而3G的容量将不足于应付2010年后的爆炸性增长的多媒体业务量。  C.对于超3G来说,每单位的区域容量至少是3G的10倍,而比特成本却要显著地降低,用户在使用超3G时不用担心通信费用。  D.大区域覆盖,与3G、WLAN和固定网络之间无缝隙漫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漫游。8、3G业务的基本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支持所有2G业务  B.覆盖面广  C.高服务质量  D.高保密性能9、下面3G业务中不属于移动专有业务的是:   A.多媒体消息  B.基于位置的业务  C.客户化的信息娱乐  D.高级语音/简单语音10、关于3G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叙述错误的是:  A.服务质量包括直接反映电信服务质量和水平、与用户使用电信业务关系密切的非技术性服务质量指标和技术性服务质量指标。  B.在固定网络中,可以通过提供足够多的带宽为用户进行优质服务。  C.3G的好处是赋予了运营商管理QoS的自由度,使QoS从一个笼统的概念演变为有严格量化定义的网络管理机制。  D.为了保证完成所要求的服务,我们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在高层协议中设置相应的参数3G业务的基本要求    易于从二代过渡、演进----支持所有2G业务      业务多样化---------------------新业务    高服务质量---------------------四类QoS,SLA    高保密性能---------------------密钥长、双向认证    提供高速率业务:     -车速环境:144Kbps     -步行环境:384Kbps     -室内环境:2048Kbps3G组网方案说明:以下为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多答、答错不得分。1、话路网—TDM承载的缺点:  A.网络结构复杂,话路需要逐级汇接  B.不利于集中维护和管理,降低运维成本  C.不符合网络向全IP演进的趋势  D.不能实现TrFO2、话路网—IP承载的优点:  A.话音在IP上承载,话路网扁平化、传送高效率化  B.可以实现TrFO提高话音质量、节省传输带宽、降低设备成本  C.承载网单一,有利于网络的运营维护   D.话音通过IP承载,QoS和安全性比TDM高3、信令网:TDM承载的优点:  A.可以充分利用传统七号信令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经过大规模商用,技术成熟,设备稳定  C.保证通信建立时间,减少信令的差错  D.目前所有厂商的设备均能支持BICC在TDM上承载4、属于电路域路由选择的是:  A.中国电信3G网内的用户之间的呼叫路由  B.中国电信3G用户与中国电信PSTN用户之间的呼叫路由  C.中国电信3G用户与其他运营商用户之间的呼叫路由  D.与其他PLMN之间的漫游路由5、下列对信令点编码和寻址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移动信令网信令点编码采用24位编码方式  B.主信令区与固网主信令区相同,分信令区使用250、251,信令点编码由各省自行分配  C.RNC信令点编码采用14位编码方式,在省内统一分配  D.中国电信WCDMA网省内业务采用GT+SSN寻址方式,省际、国际业务采用DPC+SSN寻址方式6、下列对HLR/AUC设置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为降低运维成本,方便业务的部署,采用省内分区域集中设置HLR原则。网络建设初期,各省会城市设置独立HLR/AUC  B.当一个HLR的容量大于30-50万时,可分区域另行设置HLR  C.HLR与本地网的MSC/GGSN/SGSN之间设置直联信令链路,并通过LSTP/HSTP采用准直联方式与省内各本地网的MSC/GGSN/SGSN相连  D.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对HLR在同区域实施1:2备份7、下列对GMSC设置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GMSC应以物理本地网为单位成对设置,分别以负荷分担方式转接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间/其他运营商用户间话务  B.网络建设初期,原则上GMSC与MSC合设,但此时MSC的容量不宜超过10万  C.当本地网内的MSC超过三个时可考虑设置独立的GMSC  D.在建网初期,对于设置单个MSC的本地网,可以仅设置一个综合的GMSC8、下列对TMSC设置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各大区汇接中心设置一对TMSC1,以负荷分担方式进行分区覆盖  B.各省设置一对TMSC2,一些转话话务量比较大的省份也可根据业务需求设置多对TMSC2  C.当TMSC2容量>300个-400个2Mb/s时  D.TMSC2位于一级汇接中心且TMSC2容量+TMSC1容量<300-400个2Mb/s时,TMSC2与TMSC1合设 9、下列对物理移动本地网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在ITSP战略中,资源管理系统、服务开通系统等OSS的演进趋势是向省级集中  B.网元的容量越来越大,不利于集中管理  C.在ITSP战略中,计费帐务系统、综合结算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BSS系统的演进趋势是向省级集中  D.R4组网特点是控制层面的MSCServer集中设置,有利于集中管理和维护;承载层面MGW分散设置,吸收话务、减少话路迂回10、下列对移动信令网和固定信令网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LSTP需要新建  B.利旧的成本远高与HSTP新建的成本  C.利旧需要软件升级,重新配置局数据,影响现有固网业务  D.新建采用的设备容量更大、更先进三 3G业务平台说明:以下为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多答、答错不得分。1、对中国电信业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业务是载体  B.业务是收入的一部分增长点  C.业务是运营商间竞争的关键  D.业务是发展的源动力2、用户业务层次的递增需求是:  A.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B.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社交需求  C.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  D.安全需求,生理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3、不属于3G特征业务成功商用的关键的一项是:  A.高质量  B.安全性  C.保密性  D.盈利性4、关于业务涉及的行为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求分析,细分用户群,业务需求分析,业务运营模式分析、业务规划等  B.产品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价格、属性、特性设计,产品营销策略等  C.业务实现,业务平台建设方案,业务/技术规范,相关支撑方案制定等,如何保证QOS和安全性  D.市场推广,市场推广方案,推广试验,推广实施,反馈,等5、3G业务平台功能定位叙述错误的是:  A. 总体功能定位,3G业务平台是为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提供和生成3G业务和应用而设置的,并且具备自身业务管理功能的有组织的体系架构。  B.与应用层之间功能定位,3G业务平台提供了3G业务,以及基本业务能力的抽象。应用层提供了跨网络、跨平台融合应用,第三方业务提供商应用。  C.与运营支撑层之间的功能定位,3G业务平台实现了3G业务管理流程的控制,有关业务的批价。运营支撑系统存储了用户和CP/SP的基本资料信息、以及用户帐务信息,以及实现了所有用户的批价。  D.与承载网络层之间的功能定位,3G业务平台实现了3G业务管理、基本业务能力抽象功能,并提供了3G数据业务、3G智能网业务。承载网实现了路由交换功能,并提供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和承载业务。6、有关3G业务平台建设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A.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加快市场业务响应为出发点  B.提高3G自身业务开通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C.为第三方应用提供统一API接口,提高开发应用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D.实现与现有网络、业务的充分融合7、属于国内运营商3G业务经验的是:  A.目前语音业务依然是3G业务的收入主要来源  B.数据业务占据3G业务收入的比例高于其在2G中的比例  C.话音业务整体使用量呈现上升趋势,预付费用户使用量较为稳定  D.目前业务使用排名集中在娱乐类、商务类和信息类业务上8、有关3G业务基本概念论述不正确的是:  A.3G业务是指可以承载在2G和3G网络上的各类业务  B.2G、2.5G业务将平滑过渡成为3G基础业务  C.具有3G特征的业务(高速率、随时随地)将成为新的业务亮点  D.业务演进中,2G、2.5G的业务功能将被新的实现方式所替代9、有关3G业务平台建设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3G可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业务引擎和自己层面的业务管理系统,但是应该在运营商总体网络和业务框架之下,要充分考虑和现有业务的融合,并在技术层面予以保证  B.实现3G业务平台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和分布实施  C.基本遵照国际通用标准OSA/OMA体系架构建设  D.系统设计模块化,接口协议标准化,易于灵活部署和升级,系统具有完整性和可扩展性10、有关短信平台总体网络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短信中心可采用一级架构,在省层面设置  B.短信网关的结构采用两级架构,按集团层面和省层面设置  C.互连互通短信网关可采用两级架构。集团级互连互通短信网关(集团层面)负责省际/国际点对点短信业务的提供;省级互连互通短信网关(省层面)负责省际之间和PHS/PSTN短信业务的互通  D. CP/SP类短信网关全国可采用两级架构。集团级CP/SP类短信网关(集团层面)负责全网CP/SP短信业务的接入;省级CP/SP类短信网关(省层面)负责本省CP/SP类短信业务的提供CDMA的几种不同形式直接扩频码分多址(DS-CDMA) ·多用户完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占用同一频率资源 ·可以使用RAKE接收技术; ·利用宏空间分集,多个基站同时监听; ·实现软切换,大大降低切换掉话率,提升服务质量。跳频码分多址(FH-CDMA) ·单一用户单一时刻占用的频谱带宽较窄,占用频率随时间变化按一定规律跳变,跳变规律由地址码确定。跳时码分多址(TH-CDMA) ·单一用户不定时占用较宽的频谱,占用的时间按一定规律改变,时间改变的规律由地址码确定CDMA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优势·采用RAKE接收机,有效利用了信道相干时间形成的时间分集效应;·宽带传输系统,利用了信道的频率分集效果·码字的多址传输,利用了多用户分集的效果·扩频因子灵活变换,实现了多速率并发业务·频谱效率高,优于以往的AMPS和GSM·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支持新技术的应用,如多用户检测·WCDMA支持下行发射分集,而GSM没有无线资源管理RRMRRM目的:·保证业务所请求的QoS·增强系统的覆盖和提高系统的容量RRM任务:·为了保证CN所请求的QoS,需要将QoS映射成接入层的一些特性,从而利用接入层的资源为本连接服务-----信道配置·在保证CN所请求的QoS的前提下,使用户的发射功率最小,从而减少该UE对于整个系统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功率控制·需要确保UE移动到其他小区(系统)后,能够继续得到服务,以保证QoS-----切换控制·接入一定数量的UE后,需要确保整个系统的负载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以保证系统中每条连接的QoS-----负载控制 RRM流程:·①测量控制->②测量(UE/NodeB/RNC)->③测量报告->④判决,决策->⑤资源的控制和执行动态信道配置DCCC(DynamicChannelConfigurationControl)动态信道配 置DCCC针对的对象:BestEffort(BE)业务DCCC的目的  ◆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  ◆实现空中接口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满足用户变动的数据传输速率需求  ◆节省下行信道码(OVSF码)资源功率控制目的:  ◆上行链路,克服远近效应;下行链路:远端用户功率调整  ◆克服阴影衰落和快衰落  ◆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系统质量和容量分类:  ◆开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    ·上下行内环功率控制    ·上下行外环功率控制五 无线网规、网优培训说明:以下为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多答、答错不得分。1、等效各向同性发射功率EiRP(dBm):  A.UEEiRP(dBm)=UE发送功率(dBm)+人体损耗(dB)+UE的发送天线增益(dBi)  B.UEEiRP(dBm)=UE发送功率(dBm)+人体损耗(dB)-UE的发送天线增益(dBi)  C.UEEiRP(dBm)=UE发送功率(dBm)-人体损耗(dB)+UE的发送天线增益(dBi)  D.UEEiRP(dBm)=UE发送功率(dBm)-人体损耗(dB)-UE的发送天线增益(dBi)2、关于上行负荷因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行负荷因子是小区上行负荷水平的指标量  B.负荷因子越高,上行链路干扰越大  C.通常上行负荷因子最大取50%  D.与业务类型、UE接收机性能、小区大小、基站能力有关3、关于上行干扰余量(dB),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行负载不宜过大,通常情况下取η为50%   B.与小区边缘处正交化因子有关-与环境类型、小区覆盖半径有关  C.与小区边缘处邻区干扰因子有关-通常取为1.78  D.上行干扰与UE所处位置关系很大,随环境条件不同千差万别4、哪种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使用OTSR:  A.县城、乡镇、市郊覆盖  B.农村广覆盖  C.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覆盖  D.市区室内覆盖5、在模型校正测试天线第一菲涅尔区没有障碍物,天线高于最近的障碍物(  )米以上  A.4  B.5  C.6  D.76、不属于链路预算的方法的是:  A.对收发信机之间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各要素损益进行分析  B.获得一定场景下满足覆盖要求允许的最大传送损耗  C.在选用合适的路径损耗估算模型的前提下可由此获得小区覆盖能力的估计  D.选取适当的传播模型,用移动性、分布行为和湖物模型。经估算得到所需的大致站点数目和小区数目,覆盖面积和容量7、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不适合使用宏蜂窝的是:  A.县城、乡镇、市郊覆盖  B.农村广覆盖  C.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覆盖  D.市区室内覆盖8、最小信号强度(dBm)=:  A.接收机灵敏度(dBm)-天线增益(dBi)+人体损耗(dB)+ 干扰余量(dB)+ 背静噪声余量(dB)- 对抗快衰落软切换余量(dB) + 快速衰落余量(dB)  B.接收机灵敏度(dBm)-天线增益(dBi)-人体损耗(dB)+ 干扰余量(dB)+ 背静噪声余量(dB)- 对抗快衰落软切换余量(dB) + 快速衰落余量(dB)  C.接收机灵敏度(dBm)-天线增益(dBi)+人体损耗(dB)+ 干扰余量(dB)+ 背静噪声余量(dB)- 对抗快衰落软切换余量(dB) - 快速衰落余量(dB)  D.接收机灵敏度(dBm)-天线增益(dBi)-人体损耗(dB)+ 干扰余量(dB)- 背静噪声余量(dB)- 对抗快衰落软切换余量(dB) + 快速衰落余量(dB)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的穿透损耗建议值只考虑穿透第一堵墙的损耗,更好的室内覆盖采用室外基站来覆盖是不经济的,应通过针对性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来完成  B.穿透损耗与具体的建筑物类型、电波入射角度有关,在链路预算中,假设穿透损耗服从正态分布,用穿透损耗均值及标准差描述   C.阴影衰落标准差(dB)与室外路径损耗估计标准差、穿透损耗估计标准差密切相关  D.小区边缘路径损耗=EiRP(dBm)-最小信号强度(dBm)+建筑物穿透损耗-慢衰落余量+慢衰落软切换增益10、在无线网络系统仿真流程中,不正确的建议是:  A.传播环境越单一,对数字地图精度要求越小  B.宏蜂窝网络选用100m精度数字地图  C.微蜂窝选择5m精度数字地图  D.小城市及郊区可以选用50m或100m精度数字地图四 WCDMA无线原理及关键技术说明:以下为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多答、答错不得分。1、在3G载波频率高,相应地,多普勒效应明显: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是2、下来不属于码分多址CDMA特点的是:  A.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系统内用户存在互相之间的干扰  B.非CDMA系统都只能进行硬切换  C.多用户共享同一频率,频谱利用率大大提高  D.CDMA系统的用户容量是软容量,当用户数目增加时,对所有用户而言,系统性能下降;相应当用户数目减少时,系统性能提高3、下来不属CDMA的几种不同形式的是:  A.分码重组多址(BE-CDMA)  B.跳频码分多址(FH-CDMA)  C.直接扩频码分多址(DS-CDMA)  D.跳时码分多址(TH-CDMA)4、RRM流程经过‘测量控制’后,第二步应该是:  A.测量报告  B.判决,决策  C.资源的控制和执行  D.测量(UE/NodeB/RNC)5、DCCC的目的不是:  A.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  B.满足用户变动的数据传输速率需求  C.实现空中接口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D.节省上行信道码(PRACH码)资源6、物理信道分为_____和下行物理信道:   A.单行物理信道  B.多行物理信道  C.上行物理信道  D.扰码物理信道7、公共导频信道中,从CPICH可以使用任意信道码,只要满足SF=:  A.255  B.256  C.257  D.十六进制FFD8、上行DPCCH/DPDCH信道码配置DPCCH固定为Cc=:  A.SF/4  B.Cch,256,0  C.Cch,4,k  D.SF*(s-1)/169、P-CCPCH下行扰码的起始相位同其幀边界:  A.对齐  B.错位  C.超前  D.滞后10、下列中错误的下行信道码配置:  A.下行信道码同样使用OVSF码  B.主CPICH固定使用Cch,256,0信道码  C.其他物理信道由UTRAN确定  D.扰码可以为长扰码或短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