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76 KB
- 2022-04-29 14:05:2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2月信息服务业是指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解决问题的社会经济行为。从劳动者的劳动性质看,这样的行为包括生产行为、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信息服务业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关键。信息服务业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门行业的综合体,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信息传输服务业;IT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资源产业(主要指信息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包括系统集成、增值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咨询服务、维修培训、电子出版、展览等方面的业务。信息服务主要指除软、硬件产品的销售之外,围绕信息系统软、硬件产品的推广应用所进行的各项服务过程,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服务和专业计算机服务二大部分。网络信息服务现在主要指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即通过电话线、同轴或无线等手段,把用户的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ICP,即提供互联网信息搜索、整理加工等服务),网络应用服务(ASP,即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服务)等。专业计算机服务包括系统集成、咨询、培训、维护和设施管理等服务。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信息服务业是从事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产业部门,属于第三产业。信息服务业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对生产与消费的带动作用大,产业关联度高,发展信息服务业有助于扩大信息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和增加对信息用户的供给。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1、行业管理体制信息服务业属于信息产业中的软件与信息行业,处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订我国软件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部门分别从产业发展、科技发展等方面共同推进产业发展。行业内部组织机构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产业是国家先导、支柱与战略性产业;软件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应用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为鼓励软件行业发展,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了行业发展优良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执行,将有效促进软件企业尽快走上
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信息化被确定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政策,为软件行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相关政策主要包括:1)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00]1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18号文”),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力争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并从投融资、税收、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装备及采购、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管理等方面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200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办发[2002]47号《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2005年)》(以下简称“47号文”),从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出发,明确了振兴软件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3)在18号文和47号文的基础上,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使软件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目前我国软件行业的基本政策架构:①在软件产业化方面,原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制定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支持扶植措施;原国家计委、原信息产业部、原外经贸部联合出台了《关于组织实施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的通知》,通过建设软件出口基地、海外开拓体系和若干国家软件工程研究中心来加强软件产业的基础建设。
②在税收优惠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共同发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软件企业销售其自产的软件产品,2010年前可以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并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公司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③在扶持和培育骨干软件企业方面,原信息产业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和《软件产品管理办法》,为软件企业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创造了条件;原信息产业部会同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了《加快推进大公司战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定了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的认定标准;此外,原信息产业部还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管理暂行规定》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加强了行业规范管理。4)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重要的长期战略之一。党中央在“十七大”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列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等。
这些指导性文件为我国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5)2009年4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将软件和信息服务列入今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明确继续实施“国发[2000]18号”文件提出的政策,进一步落实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的现状全球信息化的兴起,带动了软件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软件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全球软件产业增长率是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的5倍以上。近几年,全球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06年全球软件产业规模达到8,754亿美元,同比增长6.2%。2007年全球软件产业规模达到9,400亿美元,同比增长7.4%。2008年,全球软件产业达到10,058亿美元,2015年全球软件产业将达到15.12亿美元。在201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6万亿元,是2005年的3.5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0.2%提高到2010年的18%,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2000年-2007年全球软件产业市场值及增长趋势图
三、我国软件行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业近几年发展特点:1、总体产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软件业收入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31.5%。从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下来看,在中央提出“稳中求进”基调下,2012年GDP增长7.8%,工业增长10%,
电子信息找造业增长15%,而软件产业增长31.5%,在所有的国民经济行业中一枝独秀。从行业规模来看,我国软件产业的企业总数超过3万家。从产业结构来看,信息技术服务类收入占51%,超过半数。从区域来看,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社会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好的大城市。目前,我国已经授予七个城市“软件名城”的称号,分别是南京、济南、成都、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七个软件名城的软件产值规模占我国软件行业产值的56%。2、产业呈聚集发展态势软件业自身较少受地理环境的限制,所以大型城市优秀的基础设施、人才环境和针对高科技行业的优惠政策更能吸引软件企业的聚集。目前,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软件企业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80%以上。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也高达80%以上。在其他地区,中心城市软件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二三线城市。3、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务结构调整加快,服务化趋势更加突出近几年,软件企业服务化和软件网络化的趋势使得,软件产业中咨询类服务和运营类服务的平均增速达到40%以上,虽然目前两者总共才占软件产业业务收入的26%,但在未来会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基础设施,通信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嵌入式系统软件增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4、产业链垂直整合,软硬件融合趋势明显我国软件业百强企业中,华为、中兴和海尔等软硬件结合企业占据前茅。如IBM、甲骨文等国际软件巨头都非单纯提供软件服务,而是将其硬件产品与软件产品相结合,以整体方案的形式提供给客户。这样不但能使软硬件更加高效整合,也能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利润和提高竞争力。5、本土软件企业与国际企业还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本土软件公司主要涉足于低端软件市场,在高端软件领域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还都难以与大型跨国软件公司相抗衡。以经营管理软件企业为例,用友软件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只有SAP的几十分之一,市场占有率更是难以比拟。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工业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国内市场被国外厂商产品(包括盗版产品)占据,国内企业相互间的激烈竞争和品牌认可度较低等。6、智慧城市建设刺激需求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城市运行的各个环节集成于一个大的数据环境中,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智能调控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节能、高效、便民和激励创新的城市生态系统。住建部于2013年1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包括37个地级市,50个区(县)和3个镇,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14年八部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
展的指导意见》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各地城市人民政府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建成的智慧城市将实现“五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国开行也将在未来三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未来在该领域的投资将达到上万千亿元。智慧城市的建设依赖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其最为相关的行业即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特别是对于数据处理和分析业务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四、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1、Web2.0时代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目前,“Web2.0”、“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概念成为行业追逐的焦点,其本质在于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各个商业环节,云计算是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就是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改变了IT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户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服务。基于云计算的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信息服务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据Gartner的预测,2013年全球市场对于公有云和大数据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从硬件方面,市场对于网络设施和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会不断加大。从软件方面,数据处理
和运营类服务市场会进一步扩大。2、智慧城市建设刺激需求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城市运行的各个环节集成于一个大的数据环境中,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智能调控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节能、高效、便民和激励创新的城市生态系统。住建部于2013年1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包括37个地级市,50个区(县)和3个镇,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14年八部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开行也将在未来三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未来在该领域的投资将达到上万千亿元。智慧城市的建设依赖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其最为相关的行业即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特别是对于数据处理和分析业务将得到极大的发展。3、中小企业和细分领域信息化建设使数据处理服务需求增大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设计工具、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的市场需求,将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2015年将超过7000亿元;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面向冶金、建材、石化、制造、能源等行业和金融、电信、物流等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
;随着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的加快,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创造出广阔的市场,仅智能电网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未来5年的规模就将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65%;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也不断扩展,国内市场规模未来5年将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低,我国中小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达到91.3%,互联网办公的比例达到78.5%,然而与发达国家高达95%的中小企业互联网办公比例而言,还有一定差距,但也说明市场还有几大的潜力。在金融、电力等细分领域,近几年也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各大银行都推出了大量电子化产品和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这对于银行内部网络系统和数据处理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机房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五、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供求状况1、行业竞争格局(1)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态势的变化世界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软件业近年来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金融危机后,世界软件业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但随着经济复苏,2010年软件业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从目前的情况看,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
需求和供给的主体。美国是世界上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欧盟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排名第二。从供应方来看,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商也一直是全球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主体。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许多企业致力于发展核心业务,而讲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和架构、应用管理及业务流程优化等非核心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承接离岸外包中竞争优势逐渐显现,中国、俄罗斯等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国家正在兴起。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和演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兴起并加速发展。世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正推动其他产业出现变革,同事其自身也正在经历服务和、网络化、国际化的转型。这给世界各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张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对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①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概念的不断推出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技术网络化、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并与其它行业深度融合瑞东产业创新,以SaaS(软件服务化)、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概念不断推出,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拓展了产业内涵。同时也使传统软件和信息业企业转型压力倍增,市场竞争格局面临很大变数。一是网络化。互联网进一步激活了软件产业。无论是个人应用软
件,还是企业级软件,网络与软件结合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国际软件巨头都在积极地应对这一变化。甲骨文(Oracle)在2013年推出了Web服务存储库(WebServicesRepository),它能帮助客户在不欧诺个环境下让系统实现标准化,在客户现有的应用中定义业务流程,更容易开发新业务流程。同时,甲骨文踏入企业搜索市场。2013年甲骨文公司公布“遍历”企业网络的新软件——SecureEnterpriseSearch,旨在帮助企业快速地在数据库、电子邮件、其他企业软件中搜索信息。微软作为世界最大的软件公司,面对Google等网络化软件的调整,也不断加快网络软件的研发步伐。2012年11月1日,微软正式发布网络服务战略:Live.com。Live战略的发布,标志着微软将从软件全面迈向互联网。Live与微软以往的产品不同,不是以产品包的形式卖给用户,而是以互联网个人门户的形式提供服务。它是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也使微软进军互联网的“入口”。二是体系化。市场竞争逐步演变为体系间竞争。以甲骨文、IBM、HP等为带变得软件厂商通过持续的并购后去产品、技术、市场资源和客户,增强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同时,国际上一些软件产业巨头都在加快纵向整合,形成一个以自身的产品能力为核心的产业体系,通过体系的竞争来争取优势,微软体系、IBM体系、SAP体系都是以自身的优势为核心,整合上下游的资源,形成真题竞争优势。
三是软件服务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应用需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并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当前炙手可热的网络服务(WebService)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软件研究、开发、测试和营业的传统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如何合理地讲Web服务应用到企业的信息系统及日常管理工作中,一直受到国内外企业管理人员的极大关注,这也进一步带动了软件服务和法杖的需求。从企业推动来看,2013年4月,IBM推出了11项新产品和22项基于WebSphere的软件更新,并对咨询服务增加人力投入,该项目计划在2013年底完成。同时,IBM在内部为超过90000名商业顾问进行SOA相关的教育进行培训活动,培训活动是为即将到来的SOA高潮作准备。在SOA实现的过程中,对于以人为中心架构师和开发者,IBM推出了WebSpherePortal6.0版本,该系统集成了IBMWorkplace和为构建组装应用程序来适应不同具体工业领域或者一个组织内部的一个人员的角色或者任务的协作技术。②创新和生产的全球化一是跨国企业本土化。例如微软试图与本土企业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强有力的跨国联盟目前,在中国,微软已经和创智、中软、神州数码和浪潮等四家企业建立了这样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微软在中国全面布局研发机构,包括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中国区)等。这些研发机构的定位已经不再局限于当地市场,而是
放眼全球,很多研发成果已经广发用于各类微软产品,服务全世界用户。Google也将其全球化战略落实到了本土化这个关键点上,目前已经在美国、英国、日本、及加拿大推出本地搜索服务,用户可以利用此服务轻松查找任何城市的旅店。参观等常用信息。Google为增强在亚洲国家的本土化进程,先后在日本的东京、印度的班加罗尔和中国的北京设立了三个研发中心。中国因其文化独特性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Google本土化的重点。二是国内企业全球化。目前本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的国际化一般有四种模式:软件外包模式、国际营销扩展模式、全球研发和销售并重模式及资本运作模式。从软件外包来看,中国正成为一个软件外包的强国。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01~2011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1%,市场规模由2001年的1.8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6.33亿美元。海外营销扩张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在海外的销售稳步增长。例如,近年来,方正集团的海外市场开拓取得了极大地进展。方正的汉字激光排照技术已占领9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Apabi电子书系统已被国际上50多家图书馆所采用;方正集团自主研发的日文照排系统也已成功应用于日本的300多家报刊;RIP软件在美、德、英等发达国家已经拥有近百个全球合作伙伴。此外,方正网络出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就爱那个在全球全面展开,并正在积极筹划法文、西班牙文印
艺软件。研发和销售并重模式方面,华为、中兴等本土领军企业已经开始研发的全球布局。目前,华为在美国的硅谷和达拉斯、俄国的莫斯科、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及印度都建立研发中心。中兴公司为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已设立了11各海外研发中心,包括美国、印度、瑞典和韩国等。最后,海外资本运作成为企业寻求国际化突围的重要步骤。具有一定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新兴企业,如华为、金蝶、百度等,已经通过跨国合资经营、并购、上市等方式,实施了品牌、市场、人才和产品的国际化。2、行业的进入壁垒(1)资金壁垒行业进入的资金壁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林业、人口计生等领域的信息化项目往往包含大规模系统集成,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常需要企业先按照合同规定外购部分软硬件,项目实施后客户再分阶段按比例结算项目款,会占用企业较多的流动资金;第二,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特别是定制开发,一般周期比较长,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投入,人力成本较高;第三,在一些重要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一般会对投标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设置较高门槛,从而使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失去参与资格。
(2)行业经验壁垒企业在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不只是向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和实施系统集成,还需要帮助客户分析业务需求,分析现有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客户根据业务发展目标规划信息化项目,提供需求分析、项目规划、项目建议、项目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解决方案编制、实施方案编制等咨询、规划、设计服务。同时,客户对系统自身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项目采用的公开招标方式,使企业以往的项目业绩、系统安全可靠的实现性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投标参与资格以及中标的可能性。因此,进入本行业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积累。(3)客户忠诚度壁垒信息化服务提供商需要对客户的业务流程和应用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将定制开发的应用软件与客户的其他系统紧密集成。信息化项目不仅需要实施企业提供软件和系统集成,还需要企业为项目提供长期运维服务。经过长期的合作,客户对企业提供的系统和服务逐渐形成依赖,对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保持一定的忠诚度。信息化服务提供商通过长期的技术应用和服务逐步培养出稳定成熟的客户群,而新的行业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建立稳定的客户群。(4)核心技术壁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高科技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核
心技术的积累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软件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信息化服务的技术核心是资源的整合共享应用,企业是否具备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的核心技术,是否具有在已积累的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的能力,是其在信息化服务领域能否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5)人才壁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备典型的智力密集型特点。由于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特定化需求提供信息化服务,行业内企业不仅需要掌握软件研发核心技术的专家型研发团队,还需要掌握客户所处行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尤其是需要具备上述两个方面优势的复合型人才。行业内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相对有限的现状,构成进入本行业的人才壁垒。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特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无明显周期。区域性特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季节性特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无特别的高需求季节。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的上游为计算机及辅助产品、网络设备、系统软件行业,下游为电子政务、林业信息化等行业。
上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上游行业的产品质量会影响本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质量,上游产品的价格变动将会对本行业的产品价格产生联动影响。当前,电子类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推动本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完善;上游行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产品价格总体下滑趋势明显,降低了本行业的采购成本。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国家已将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日益加强,电子政务、林业信息化等都属于国家长期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下游行业对本行业产品先进性、稳定性、经济性要求较高,使得本行业必须不断加大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便更好满足下游行业客户的自身业务需求和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中国网站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研究报告2008.doc
- 中国网络财经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16-2021年
-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研讨车载信息服务行业在华发展前景及提升对策论文
-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2011年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
- 中国专利信息服务行业现状分析与a单位发展方案分析
- 中国专利信息服务行业现状研究及a单位发展方案分析
- 2016年网络财经信息服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信息服务行业深度报告:生态
- 信息服务行业深度报告:计算机公司估值原理
- 极光大数据:2019年房产信息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