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8.00 KB
- 2022-04-29 14:09:5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填空1、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对人的管理。2、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4、1911年,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是管理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泰勒被西方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5、行为科学理论的早期称为人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总结,梅奥于是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6、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李维特出版了《管理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管理心理学正式问世。7、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有:“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的假设、“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复杂人”的假设。8、教育管理中的认知偏见的种类:第一印象、光环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情感效应。9、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赛与评比激励、榜样激励、领导行为激励。10、教育领导者发现所属职工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应采取的临床手段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11、领导者在智力方面的品质:(1)敏锐的观察力(2)良好的思维力,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影响领导者工作的重要的智力品质(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领导者最宝贵的智力品质。12、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脑力激荡法。13、教育组织中角色结构的特点是:教育角色的多重性。14、组织文化的层次包括:(1)精神层(内隐层次)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气等。(2)制度层(中间层次)如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职工代表会制、按劳付酬的分配制等。(3)器物层(外显层次)是指组织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15、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组织信念、职业道德、群体意识、规章制度方面等。16、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领导率先示范、舆论积极导向、骨干带头,蔚然成风、开展思想工作,促进少数人从众、开发校园文化资源。17、教育组织变革的症候:决策失灵、沟通阻塞、功能失效、缺乏创新。名词解释: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系统中人们彼此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2、认知的含义:(1)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2)认知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3)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3、光环效应:在社会认知中,将知觉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的扩展到其他方面去,这种现象叫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或成见效应。4、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人们常常受到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在其头脑中形成有关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将对随后的反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或定式效应。5、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持续性的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维持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中。简言之,就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6、奖惩激励:即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进行激励,包括奖励激励和惩罚激励。
7、惩罚激励:惩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予以否定与批评,使人清除这种行为。8、挫折: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9、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到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10、态度:是指个体对待某种社会事物所持的主观评价与行为倾向。11、教育工作者态度的含义:是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这种评价包括工作的满意感、义务感和对工作任务的承担。12、教育群体动力:是指教育群体成员处于教育群体之中,往往会受到群体氛围,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该个体独处使所表现的行为反应。13、群体压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无形影响力,他使人们倾向于作出群体所认可或可接受的行为反应。14、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向心力),是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吸引力。15、群体舆论:是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作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论。16、人际关系:(1)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2)人际关系的实质是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3)他是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他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理的距离。17、教育群体的竞争:指在教育组织内,群体成员或群体之间为了己方利益,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一种竞争活动。18、领导:就是引导或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过程,他是处理人与人、人和工作以及人和目标之间关系的行为过程,也称领导行为。19、什么是教育决策:是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标,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从若干被选方案中选择优化(满意)方案的过程。20、教育群体决策的含义:是指教育组织面临复杂的问题,领导者不是由个人凭直觉或经验独断,而是召集群体成员,通过共同讨论研究而制定的决策。21、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含义:指教育领导集体内部的各个组成人员之间,按照心理互补规律,进行领导集体结构的最佳搭配和组合,从而使领导集体达到心向一致,、心力集中、心理平衡和心理相容的最优心理状态,增强整体功能。22、角色期望:是指社会或群体对扮演某种角色的人们提出的符合其身份的期待和希望所应表现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即期望和希望与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相称的行为方式。23、教育者的角色期望:是社会或群体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那些符合其教育角色的期望和希望,即社会、学校期待和希望他所应具有的特定行为。24、角色规范:是指社会群体中每一个角色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25、教育者的角色规范:指社会和教育群体要求教育人员在工作中所应达到的行为模式。既对教育者的行为规定。26、角色行为:指个体承担一定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27、教育者的角色行为:是与一定教育角色相联系的实际行为,既指个体承担教育角色时能根据角色期望和角色规范的要求而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28、组织文化:又叫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孕育开成的某种有特色的价值观、管理思想、传统、习惯、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9、价值观念:是组织对其内外环境的整体印象即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它是组织管理的哲学思想,是组织文化最基本的内容。
30、教育组织形象的含义:是指一教育组织在社会公众和组织内部成员对其行为和历史的整体印象。它是教育组织的宗旨、观念、目标、行为风格的总和,体现了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面貌,是组织文化的概括。31、教育组织的识别形象系,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调体验(4)认知失调会造成主体的不快和心理压力,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从而驱使主体努力于减少或消除失调。简答题: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这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单位。(2)研究教育管理中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3)研究教育管理中领导心理和行为的规律。(4)研究教育管理中的组织心理和行为规律。2、“观察法”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1)优点:一是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二是所得材料真实可靠。(2)局限性:一是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做精确的重复,只能消极的等待观察所需要的现象的出现。二是所得的材料不易做数量分析,也不能精确的确定某种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3、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1)优点:①研究者可以主动的引起其所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②研究者可以严格控制和改变条件,从而了解某些条件对被试心理现象的制约或影响③研究者可以反复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可以反复的进行验证,以作为判断被试心理现象究竟是典型性还是偶然性的依据。(2)缺点:由于人们的管理行为过于复杂,难以控制,而且受情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实验法对于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4、根据霍桑实验梅奥提出的与传统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念:①传统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职工生产积极的惟一因素,而梅奥提出职工除了物质需要以外,还有心理的需要。②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工作条件是决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而梅奥指出生产率主要决定于职工态度和情绪。③传统管理理论只重视“正式群体”只重视规章制度、职权划分等,梅奥却指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而且这种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情绪与行为对生产有相当影响。④霍桑实验还指出建立新型领导、听取职工意见与沟通信息的重要性。指出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5、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2)心理是客观现实(外部世界)的反映。(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6、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逐步趋向综合外,还具有哪三种趋势:(1)由原来的基层管理为主发展到以高层管理为主(2)由日常业务性管理为主发展到以经营性管理为主(3)由原来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7、“复杂人”假设的主要管理措施:(1)、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2)根据企业情况不同,采取弹性、应变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3)善于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方面的个别差异,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的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8、人的本质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意识属性的生物,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2)人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属于自然,人又统治自然。(3)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方面。(4)人的意识属性,说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反映,而是具有自觉性,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9、人的本性是什么?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这种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是人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发挥,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
10、如何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兴趣?(1)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教育实践的成败对于人们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2)社会生活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兴趣产生的前提,也是提高和丰富人们的兴趣所不可或缺的。(4)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外界环境与教育条件必须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才能成为起作用的因素。11、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动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以自身的工作成就为主要目标。(2)对职称的追求是努力工作的动力。(3)经济利益的追求。12、在运用奖励方面应注意什么?(1)要善于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2)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3)奖励要及时。(4)奖励的程度要与贡献的大小挂钩。(5)奖励的方式要有变化,考虑教职工的需要差异。13、挫折产生的组织因素:(1)组织管理方式。(2)组织内的人际关系。(3)工作性质(4)工作环境(5)其他:如工作计划安排不周,工作与休息时间安排不当以及偏低的工资,不公平的晋升制度,不合理的奖惩等。14、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自觉性,是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表现。(2)态度的明朗性,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3)态度的倾向性(4)态度的复杂性15、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的具体形成过程与社会化同步,经历了服从、认同、内化的过程。(1)服从:是指个体在个体的影响下,作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即公开表示接受某种态度,但内心并不一定接受。(2)认同:是人们开始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或群体的要求相一致(3)内化:指他人的态度完全融化吸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态度与价值体系,在情感体验上也完全融合一致,并产生坚定不移的行为意向。16、态度的学习理论:(1)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2)认为人的态度主要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联想、强化和模仿是学习的三个主要机制。(3)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或联系,强化理论重视强化作用,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仿。而霍夫兰德则将此三者联系在一起,以为态度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三种过程获得发展的。17、平衡理论:(1)由海德提出(2)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和双方对某事的态度的途径维持其一致性态度。如果态度是一致的,则是愉快的,会出现认知平衡状态;如果对某事态度不一致,会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是不愉快的,会产生一种压力,使人们改变态度以恢复平衡,保持一致性。人们的态度和看法,基本是根据一致性构成的。18、认知失调理论:(1)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2)他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这些认知因素就是思想、信念、态度等。(3)认知因素之间或者是不相关的,或者是相关的。相关因素是可以协调的,也可以是失调的。如果相关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关19、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对群体目标的认识,群体目标被群体成员所接受,并能顺利的实现时,会增强其凝聚力;反之,会涣散。(2)对群体利益的认识:如一致,就能有较高的凝聚力(3)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作用,是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4)群体成员需要的满意度(5)群体的外部压力,会使群体成员更加紧密的凝聚在一起,一致对外,更加团结一致,增强群体的凝聚力(6)其他方面:如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群体规范、群体成员的信息沟通是否灵敏、沟通采取的方式、成员的个体特征、思想水平等。20、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点有哪些?(1)行为协调一致,他们志同道合,利益或观点一致(2)群体凝聚力强,他们相互信赖、团结一致,有较强的凝聚力(3)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气氛,(4)灵敏的信息沟通,他们交往频繁,关系密切,相互信任,信息传递迅速,反映灵敏(5)公认的“核心人物”。
21、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增强管理意识,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应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2)区别对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3)总之,对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者必须承认他的客观存在,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思想倾向,摸清其活动规律,区分其性质,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之为教育目标服务。22、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独特性表现在几个方面:(1)教育性:教育组织是以培养人和发展精神文明为目的,同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活动相联系的人际关系对于教育目的、内容和教育手段都具有重要意义。(2)规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肩负着传递精神文明的责任。(3)广泛性和丰富性:教育职能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对受教育者施加良好的影响,才能完成这项任务。(4)民主性、平等性:教育成员在政治上平等的,管理上是民主的。23、人际吸引的产生条件:(1)外貌吸引:在交往初期,外貌好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人际吸引力将从外貌转入其内在的品质上。(2)相似性吸引: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越相似,就越能相互吸引。包括信念、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相似性,也包括教育水平、社会地位、年龄、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其中态度和价值观最重要。(3)需要互补吸引: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方的期望互补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在对偶关系的人际关系中更是如此。(4)能力吸引:在人际交往中,个人能力与特长方面突出,就会产生吸引力,(5)熟悉吸引:人们交往次数越多,越熟悉,就越有吸引力,越可能相互喜欢,但人际交往中,只要有一方对对方形成否定性评价,是不会由于交往增加而产生吸引的。(6)邻近吸引:邻近对于交往的影响,在交往早期尤其明显,人们喜欢邻近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小。(7)总之,制约人际吸引的条件,既有外貌、邻近等外在因素,也有相似、熟悉、能力、需要互补等内在因素。人际吸引也是相互性的。这既是相互吸引的条件,也是人际交往的原则。24、如何进行教育群体的合作和管理:(1)端正对教育群体的认识:这是搞好合作的前提,要明确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合作性质,也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延伸和展开。(2)创设群体协调合作的条件:给予群体团结协作的机会,创设群体协调合作的条件是加强促进群体合作的有效办法之一。(3)利用竞争的外部环境促进合作:使成员意识到面临的危机,或使其意识到本单位存在重大问题及其影响的严重后果,促进合作(4)领导者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应处处考虑到组织的目标和群众的利益(5)多组织活动,使组织成员增强接触,可使成员在个方面才能得到发挥。而且培养集体荣誉感,促进团结。25、教育群体竞争的意义和作用:(一)教育群体的竞争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激发教育工作者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使学生群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缓和群体内部的矛盾冲突,在群体之间的竞争,会如此,从而在竞争中取胜;但在群体内部只有正常有益的竞争才有利于加强团结,否则会导致冲突。(3)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二)教育群体竞争的消极作用:(1)会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安全感,影响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2)会造成心理污染,竞争与物质利益挂钩,会导致“一切向钱看”,污染社会风气。(3)会滋生小群体意识,影响和防碍群体之间的合作。(4)会导致认知偏差,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26、教育领导功能:1、组织功能:(1)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决策(2)合理的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3)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管理系统;其最终目的是带领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2、激励功能:是指善于将全体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衡量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激励功能表现为:(1)提高领导者接受和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性激发被领导者实现目标的热情(3)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提高被领导者的工作效率。27、教育领导影响力的构成:(1)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他的主要因素是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力因素(2)非权力性影响力,他是由领导者本人素质和行为构成的,与领导者的权力没有必要联系,又称自然影响力。他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四个方面构成。(3)这两种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最重要,但是只有两种影响力统一在一个领导者身上时,才能发挥重大作用。
28、如何提高教育领导者的影响力:(1)加强教育领导者的自我修养,这是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主要条件(2)缩短教育领导者影响力的力矩:教育影响力的力矩,取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交往的层级。(3)增加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与信息的口头传递,其影响力最大(4)提高教育领导者自身的工作效率,是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29、如何提高教育领导者自身的工作效率:(一)领导者必须时时记住自己的工作职责(1)不干预下一层的事(2)不颠倒工作的主次(二)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即:能不能取消他,能不能与其他工作合并,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代替。(3)善于总结经验教训。3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1)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尔曼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权变理论(2)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考虑。要根据下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成就感、不同的责任心与能力等条件,采取不同的领导行为。(3)在教师成熟过程的不同阶段,领导行为也应该按照下列顺序逐渐推移;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31、文化与符号理论:(一)在美国学者塞吉范内的《卓越的学校领导者》一书中认为,领导最终的意义表现在组织文化上。领导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组织文化。(二)学校领导者在开展和推动学校的工作时,必须具备技术、人群、教育、符号与文化五种领导力,这五种领导力有低到高排列,就构成了领导力。这种理论特别强调卓越的学校必须有符号和文化力的推动。(三)其中(1)技术力是指一般组织管理能力。(2)人群力是指人际关系能力。(3)教育力是指具备教育专业能力。(4)符号力是指学校领导者对标准学校符号所象征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和提升能力。(5)文化力是指学校领导者能阐明学校成员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念、信念及办学宗旨,激励部属共同维护和创造校园文化的能力。(四)他认为,技术力和人群力是领导力阶层的基础,但要使学校真正达到卓越的地步,还必须有符号力和文化力的推动。32、教育群体决策的程序:教育决策一般都是以会议的形式体现出来,其程序可分为:(1)会前准备阶段:通知时间、地点、议题与议程等(2)诊断和明确问题阶段(3)讨论阶段,是寻求可供选择方案的阶段(4)确定决策的阶段,是决定选择最佳结果方案的阶段(5)实施反馈阶段,以受到实践的检验或修正。33、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从众效应: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内在吸引力,可更好的发挥群体各项资源潜力,但也会产生社会从众效应,导致不良后果。(2)权威主宰效应:权威是指领导者、上级主管或专家,他们的意见影响力大,起着主宰的引导作用,有时回对决策带来不利影响(3)系列位置效应:或称“铁塔效应”,指发言的先后不同,效果不同,先发言者有利。(4)感情对立效应:相互争论可能造成不和与成见(5)极化现象:又称“极端性转移”即决策向冒险或保守的任何一端转移的危害。34、教育领导者应具备的决策能力:(1)逻辑思维能力,要把握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要有远见(2)创新能力,要善于提出新方案,反对因循守旧(3)科学素养,要有科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4)民主作风,要真心倾听各种意见,善于汲取各种意见,敢于采取正确意见,主动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5)决断魄力,应当机立断,不怕挫折(6)组织群体决策的能力,应约束自己,倾听意见,掌握信息,不带成见,实行民主。35、领导对风险型决策的思考原则:(1)选择最有希望的方案行动(2)准备好必要的应变方案,从而当可能出现的不测事变发生时,得以应付自如(3)运用各种主客观条件,尽量化险为夷,通过试点实验,及时收集新的情报,使风险决策转化为确定型决策(4)要留有余地,要有最后的保险手段。
36、教育领导群体的含义:(1)指在教育组织中,由主要领导者和其他经由组织程序产生的参与管理并行使一定领导职能的成员所组成的群体。(2)在教育行政机关是党委(党组)领导下的首长责任制,在学校则是实行校长责任制,校长责任制是一个完整的领导体制,他包括校长全面负责、党委(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密切相关的有机部分。①校长全面负责,目的是统一决策,统一指挥,建立强有力的行政指挥系统,提高工作效率②党支部保证监督,党支部书记要做校长的参谋和后盾,校长要主动接受监督,双方要相互尊重,共同办好学校③教职工民主管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37、教育领导集体的心理学意义:(1)有利于集中群体智慧,克服个人认识上的片面性,避免或减少失误,提高领导工作效能(2)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增强领导成员的责任感,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3)有利于信息沟通,提高心理相容水平,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了解(4)有利于形成集体意识,发挥集体心理效能,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5)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组织目标38、影响教育领导集体团结的心理因素:(1)信念的向背:这是提高领导效率或效能的内在动力(2)感情的离合,这是制约和影响领导效率或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3)意志的强弱,意志可调节人的行动和人的心理状态,教育领导集体,要有坚韧的意志力。39、教育领导集体不团结因素的预防及消除:(一)认识、信念上的不一致、感情上的不相容,意志行动上的不协调,都是可能影响教育集体团结合作的心理因素,要注意克服;(二)还有其他因素,会防碍领导集体的团结合作与领导效能的发挥,应该予以预防和消除(1)端正对待职责、权利、责任的态度,正确的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恪尽职守(2)端正对待功过、奖惩的态度,严于律己,主动承担失误责任(3)端正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在实践中认真履行(4)加强意见沟通,促进团结,协调行动,保证组织活力40、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标志: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标志,总体来说,应该具有敬业乐群的心理氛围与开放和谐的心理特征。具体来说,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1)心向一致,指领导集体内各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展开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为集体的亲和度高,有共同的信念,有认同感,能进行意见沟通,并扬长避短(2)心力集中,是指领导集体成员心理趋向的同一性,形成内在的力度感,即凝聚力,是产生成员行动一致的心理基础,(3)心理平衡:指领导集体的成员在实施领导活动中的一种协调的感情状态。(4)心理相容:指集体成员之间、成员与集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睦相处,是一种融洽的心理交往状态,表现为成员的信念、观点、理想的一致性。41、现代的组织观念的特点:(1)组织的开放性:组织是个开放的系统,即使内部系统相当完善,也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2)组织的整合性: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3)组织的复杂性:是为某一目的,由结构、人与信息构成的相互联系的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42、教育组织的含义:(1)教育组织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教育者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正式教育群体(2)从传统的组织观念看,教育组织内部是一个封闭系统(2)从现代组织观念看,教育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体系(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组织是一个社会心理系统,要有效的实现教育目标,就要重视人的心理因素,调动全体组织成员的积极性。43、教育组织的特点:(1)有确定的教育目标,是在党和国家教育总目标知道下确立的组织培养目标(2)有明确的层次与分工,(3)教育组织有一定的权力和权威,(4)教育组织有特定的法规和制度,来调节组织成员的行为。44、教育组织的心理要素:(1)共同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组织存在的心理基础(2)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教育工作的心理动力(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育组织不可缺的心理要素(4)协作愿望:(5)组织结构:45、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作用:教育组织社会心理对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
46、教育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①教育组织发展是一个以有计划的在教育手段实现组织变革的策略。②教育组织发展是组织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③教育组织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47、教育组织发展的内容和方法①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变化。②组织结构的变化。③教学计划的变化④工作任务的变化A、工作内容丰富化。B、工作任务扩大化。C、实行目标参与管理。D、弹性工作时间制。?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2)西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合理决策上,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人”的理论,提出“真实人(管理人)”理论。(3)他认为“真实人”在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不是最佳,也就是说必须在事前确定一套决策的准则,指明各项准则可接受的限度,然后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筛选出一种能符合大多数准则的方案(4)西蒙创造性的提出“有限理性决策”。2、论述“激励---保健”理论:(1)该理论是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兹柏格提出的。(2)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兹柏格为了了解职工对工作的满意、不满意以及引起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使职工满意的因素与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3)满意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引起的,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引起的;他把这两种因素区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种,因此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双因素理论。(4)激励因素存在时,人们感到满意,他能激励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会提高一个人的生产或工作效率。激励因素不存在时,虽然也能引起职工不满意,但影响不是很大。使职工满意的因素有: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中负有重大的责任以及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和成长等。(5)保健因素并不能使职工受到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因素的存在,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并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也不能激发其积极性,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但如果不具备这些因素,则会引起职工的不满。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安全、工作环境条件等方面处理不当引起的。3、论述期望理论:(1)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2)基本观点是: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为可以有把握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价值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采取行动。换句话说,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对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以及目标的价值。用公式表示:M=f(V╳E),即:动机水平=效价╳期望值。(3)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呈现出如下的规律性,一:当效价、期望值均大时,就会产生最大的激励力量。二:当效价和期望值中的任何一项数值较小时,所产生的激励力量就小。三:当效价和期望值中任何一项为零时,所产生的激励力量也等于零。4、如何解决教育工作者的挫折?(一)调整组织环境,减少导致挫折的刺激情境(1)对于自然因素,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及时给予调整解决,使之趋于完善,则可大大减少导致人们挫折的刺激情境。(2)对于社会心理因素,应逐一进行调整改进,以减少人们受挫折的刺激情境,不使人们有受到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感受。(二)进行教育和训练,增强个体对挫折的容忍力(1)教育所属职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个人的素质,正确对待挫折。(2)教育所属职工保持乐观情绪。(3)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4)教育所属职工在遭受挫折后,学会自觉的运用自我防御机制(5)教育所属职工了解并接受自己。(6)教育所属职工要善于调整所追求目标的标准,必要时还要更换原来的目标。(三)正确对待受挫折者(1)采取宽容的态度,应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2)提高认识,分清是非,促使受挫折者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3)改变引起挫折的情境,给受挫折者以同情和温暖,(4)精神发泄法,使受挫折者可以自由表达、抒发他自己受压抑的情感,恢复理智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四)讲究心理卫生,保护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
5、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的作用:(一)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1)人际关系总是与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人际关系中的情绪作用有直接、持续、强烈等特点,对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个体积极性。如果一个教育群体人际关系良好,彼此相处心情舒畅,相互关怀体贴,不仅心理上有安全感,信息与智慧都会随着相互交往而来,而且还可以激发出个体所蕴藏的巨大的潜力。个体积极性高,正是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3)一定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关系模式,其中由于一方的希望会引起另一方的相应行为。正确的行为会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错误的行为会引起消极的行为反应,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4)人际关系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渗透了许多其他因素:如行为发动者和行为反映者的个人心理特点、角色与地位、价值与权利,尤其是当时的情境对人际关系行为发生重要影响。(二)人际关系影响人的心理健康:(1)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不同,需要不同的心理适应,以保证心理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失调,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心理疾病。(2)在教育群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组织成员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个体才能的发展,可避免不少心理疾病,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三)人际关系对团结的影响:人际关系是团结的基础,他反映出组织内部的好坏。人际关系好,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反之,会影响组织的发展。(四)人际关系对教育效绩的影响人际关系好,有利于发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反之,将影响工作效绩。(五)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群体有全局的影响,在教育群体中,他是激励教育成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成员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基础,是教育组织团结、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育效绩的不可忽视的因素。6、论述对教育群体冲突如何管理:建设性冲突的特点与管理:凡是双方目标一致,而手段(方法或途径)认识不同所产生的冲突属于建设性冲突。为了积极发展建设性冲突,教育领导者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者发表意见时不要一言堂、自己说了算,不要给人们造成某种压力(2)强调团结合作的同时,要警惕不要把正常的意见分歧,当作不团结(3)研究讨论工作时,要防止各种意见尚未充分发表时,忙着下结论(4)在发生严重意见分歧时,领导者不要怕分歧(5)在接受摸棱两可的解决意见时,要警惕矛盾的双方可能产生对结论做出不同的解释(6)要警惕利用分歧,扩大矛盾,以增加个人的影响,削弱别人的地位,从中取得好处。对建设性冲突,要采取充分发扬民主的办法,让大家讲话,并让人把话讲完,而不能压制不同意见破坏性冲突的特点与管理:凡是由于双方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冲突,往往造成破坏性(对抗性)的冲突于各种破坏性冲突最好能在一开始就努力避免他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为了预防和避免破坏性冲突(1)要加强全局观点,培养群体意识即集体主义观念(2)加强信息沟通,应及时交流意见,并建立鼓励个人与群体间团结互助的奖励制度(3)提高管理水平,要有坚强的领导(4)注意发展建设性冲突使群体成员敢于讲话,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真正造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7、述德尔菲法的优缺点:(1)德尔菲法具有集中众人智慧之意,是一种专家集体判断预测法。(2)优点是没有把专家召集在一起面对面的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而是把他们隔开背靠背的征求意见,便于他们自由的思考和发表意见,不受干扰和影响(3)缺点:因为征求意见的对象若是研究某个问题的专家,只要他认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完全的表达了,则在第二轮及以后的征询中很少会改变他的意见。8、论述有限决策理论:(1)是有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提出的(2)他认为组织就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织的系统,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他把研究
的重点放在合理决策上,运用控制论和决策分析方法,提出“有限决策理论”(3)他指出传统决策理论是建立在利润极大化或理性的最佳决策基础之上的,在决策时,人们面前已经有了可供选择的的全部方案,决策者只要进行经济分析,选择最大利润的方案即可。(4)实际上,决策者都不是“理想人”,而是活活生的真实的人,于是他提出“真实人”的“有限理论”和“满意原则”取代“理性人”的“完全理性”和“利润极大化”,他认为管理者在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不是“最佳”,由于客观世界是复杂的,真实人的感知能力有限,只要能找到“令人满意”的方案就可以了。9、论述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途径:(1)自觉增强集体意识: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决定了领导要有高度的个人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意识,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领导集体的集体领导作用。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准,即较高的达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愿望(2)共同建立和谐的感情氛围:要尊重其他成员的人格,使相互间心悦诚服;要善于培植彼此的感情,使彼此配合默契;要把握好感情的转化,充分调动积极的感情,使内部和睦(3)充分运用心理互补规律:持忍结合。持指坚持,忍既容忍。这里主要是指实施领导行为过程中的心理矛盾运动。情理交融。干任何事情都要有激情。争让相济。提倡竞争,并不排斥成员间应有的谦逊态度。(4)坚持实行动机强化强化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强化,既指对于人的某种行为的肯定和奖赏,使这种行为能够保持和巩固。另一方面是负强化,这是指对于人的某种行为的否定或惩罚,使这种行为受到抑制或消除。实行强化的手段有两种:第一是与以嘉许和奖赏。第二是给予惩罚。(5)发挥“一把手”核心作用,领导集体的团结协作和工作效绩,往往和是否有一个坚强而富有凝聚力的领导核心有直接关系。10论述克服变革阻的对策:①扩大宣传,提高认识:使人们转变思想,积发变革的热情,增强变革的信心。②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变革,吸引和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变革,避抵制心理。③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心理相容,协调上下级关系消除对变革的抵制④利用群体动力,推动组织变革,激发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来消除消极心理;利用群体压力来促进对变革的认同;利用核心人物来影响其他成员的态度等⑤正确处理个体对变革的抵制:造成必须变革的气氛;让群众参与变革的实施;领导层的决心和一致行动;改革方案要体现多数人的利益等。
单选题1.要取得教育的成效,关于在于(管理)2.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3.一研究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对象的学科是(教育管理心理学)4.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是(观察法)5.搜集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种客观事实和研究材料的基本途径是(观察法)6.观察法的特点有二:一是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二是(所得结论真实可靠)7.实验法中,在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的方式是(自然地)8.研究者可以主动地引起其所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这一优越性属于(实验法)9.关于实验法的不正确说法是:研究者(可以不考虑心理现象是典型性还是偶然性)10.下列不属于调查法的是(观察)11.访问、座谈、谈话、问卷、工作成果分析、情报信息的收集等方法都是(调查法)12.谈话法分为两种,即(有组织的谈话和无组织的谈话)13.采用标准化测验工具,要考虑测验法的两个基本要求,(信度与效度)14.教育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人性观问题)15.“治物者不于物,于人。治人者不于事,于君。”说明我国古代思想家早以认识到管理事物的核心在于(掌握人)16.“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是人的(社交需要)17.根据“社会人”假设在管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人的因素)]18.“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的措施”这种管理思想提出所依据的人性假设是(“复杂人”的假设)19.“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认为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工作环境和条件)20.在现实生活中,对知觉对象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属于哪一种认知偏见(第一现象)21.中国有一句成语“爱屋及乌”是哪种认知偏见的反映(情感效应)22.所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属于哪种认知偏见(光环效应)23.认知偏见中系列位置效应指的是以下哪一种(近因效应)24.“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是属于人的哪类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25.所谓“无关不贪。不上不奸”属于人的哪一种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26.我们谈到山东人,一般总会认为他们魁伟豪爽。这是什么效应(社会刻板印象27.人们在学习一个系列事物时,位于系列开始部分的项目学习效果最好,而位于中间部分的学习项目学习效果最差。这是什么现象(近因效应)28.人们一般对于感情上讨厌的人容易往坏出想;而对于感情上喜欢的人容易往好处想。这是什么认知偏见(情感效应)29.以下哪一方面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实践活动)30.社会生活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什么因素(决定)31.在管理工作中,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什么条件(基本)32.“今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句话说明,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被管理者(扬长避短)33.大多数领导上任开始都希望做“清官”,但是有的经不住诱惑,从而出现了腐败现象。说明他们哪一方面存在问题(意志)34.我们谈到浙江人时,一般认为他们比较秀气能干。这是什么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35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把不喜欢的学生估计过低,把比较喜欢的学生估计过高。这是什么原因(近因效应)36.过去在学校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如果近期内表现非常好,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什么原因(近因印象)37当我们谈到大学教授时,总会认为他们文质彬彬,博学多才。这是属于哪一类认知偏见(社会刻板印象)38.根据期望理论,下列公式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39根据期望理论,下列公式激励作用最小的是()40.下列因素属于双因素理论中定义的激励因素的是()41.目标在人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4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居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需要)43榜样是一面旗帜,使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起作用是通过(模仿来实现)44“以牙还牙”是个体受挫后一种行为反应,这种挫折反应称为(攻击)45个体把自己的行为失当,工作失误,推委于别人身上,以减轻自身的不安,从而维护自尊的方式是(投射作用)46个体受挫后内心冲突无法解决使其出现返童行为,这种挫折反应称为(攻击)47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无动与衷的挫折行为反应是(冷漠)48“酸葡萄”作用讲的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作用)49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来的动机重复某种无效动机,这种挫折反应方式是(固执)50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于受挫而产生的痛苦经验和烦躁情绪,排除在记忆和意识之外的挫折反应形式是(压抑作用)51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歌星对歌星的模仿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表同作用)52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动机缺乏状态)53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在他人身上的表现,就是(合理化作用)54一个学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的学生,经常通过和别人角力来获得自尊没,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压抑作用)55人们在教育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它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56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特点是态度的自觉性、明朗性、倾向性和(复杂性)57人们开始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或群体的要求相一致的过程是(认同)58把他人的态度完全融化吸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态度与价值体系,在情感体验上完全融合一致,并产生坚定不移的行为意向的过程是(内化)5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理论是(态度学习理论)60海德于1958年首次提出的(平衡理论)60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理论是(认知失调理论)61群体内聚力或向心力指的是(群体凝聚力)
62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无行的影响力,它指的是哪一种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群体压力)63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作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价指的是哪种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群体舆论)64群体成员在认识和评价上同群体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倾向指的是(认同)65有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类似的行为活动指什么(模仿)66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是什么现象(从众)67在他人的命令或影响下,作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这是什么心理效应(服从)68人只有在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中才能促进个人发展,维持身心健康,这是人际关系的()69由于交往双方受教育程度差距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是()70由于交往交往双方所处地位的差距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是()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0455第一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通过组织管理手段,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宏观:教育行政管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微观:学校管理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和行为规律)2。群体3.领导4。组织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基任务:(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教育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2.具体任务:调动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提供心理学依据)形成教育组织群体心理气氛提高教育管理者素质和水平素质:狭义: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广义:先在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及后天形成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品质即意识和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促使组织变革与发展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实践经验和理论上的突破成为心理科学宝贵财富拓宽心理科学视野为心理科学丰富和发展作贡献2.实践意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观察和判断(教育工作者)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预见性和针对性处理(教育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改革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者自身教育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自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了解分析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特点:1、材料全面、系统、完整2、结论真实可靠
局限性:不能控被试的行为与环境不能做精确的重复不易做数量分析注意点:A、目的明确。B、每次观察一种行为几个人同时观察或分工观察作好记录C、利用照相、录音、录相、电影等辅助手段二、实验法:严格控制条件设定情境人为使心理现象发生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特点:1、主动引发心理现象2、严格控制和改变条件使心理活动与外界之间的关系明确化3、可以反复进行实验对结果反复进行验证局限性:与日常情境有差距实验设计困难结果受被试情绪、态度变化影响分类: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一、调查法:现象不能直接观察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法获取资料,间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特点:范围广泛不受时空限制二、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测量被试心理特质的方法信度: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内容,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效度:测量工具本身的有效性即对所欲测量的特性或目的是否测得正确第二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一、教育的本质教育:广义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要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的本质: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一、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心理学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为教育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教育的直接目的: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最高目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教育学两条基本规律: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必须与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必须同身心发展的特点相适应)教育管理从本质上来讲是国家意志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体现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一、管理的本质管理: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资源进行配置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组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本质定义: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1、(管理工作)中心:管理其他人的活动2、手段:协调他人的活动3、目的:获得工作效果管理现代化: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应用于管理的过程包括: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2、组织3、方法4、手段二、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科学诞生标志:1911年美国泰勒(F·Taylor)《科学管理原理》发表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科学发展三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美国泰勒法国法约尔(H·Fayol)德国韦伯(M·Weber)理论:把组织看作封闭系统管理重重点在组织内部不考虑组织外部的环境、竞争、市场等2、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对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调节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着重人际关系研究社会需要满足问题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Mayo)霍桑试验(1927)《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1933)理论: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力量不在于物质经济在于工人心理或社会因素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后期:发展方向略3、代管理派:20世纪5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美国西蒙(H·A·Simon)决策理论(获1978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重点研究合理决策针对“经济人”提出“真实人(管理人)”提出“有限理性决策”真实人决策追求“满意”而不是“最佳”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教育管理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教育管理开始注重研究提高管理效率问题2、行为科学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开始注意研究耸关系问题研究需要、动机及领导方式和民主化管理问题3、现代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综合运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科学基础一、心理的本质社会实践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列宁:心理现象“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二、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W·Wundt)发表《生理心理学纲要》(1874)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之父”冯特理论:构造主义心理学(把意识分成不同要素)詹姆斯(W·James)理论:机能心理学(研究意识的机能)派别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一)、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1、认识活动:普通心理学的认识规律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的认识基础2、感情:(教育管理心理学)必须重视教育管理中的情感基础认识活动伴随着感情活动3、意志:(教育管理心理学)必须以普通心理学对意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4、个性:(教育管理心理学)也要重视教育管理中的个性基础(二)、教育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现象产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1、(教育管理心理学)是社会心理研究在教育管理情境的具休化
是教育管理领域的社会心理学(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前身为“工业心理学”1、“工业心理学之父”:德国(侨居美国)闵斯特伯硌(H·Munsterberg)《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应用于职业选择、劳动合理化、改进管理方法、建立最佳工作条件)2、梅奥(E·Mayo)(20年代中期):《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1933)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心理学的先驱3、勒温(CkrutLewin)(40年代):强调人们对社会情境(工作场所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行为对生产的影响提出群体动力学的理论1、现代管理心理学诞生标志(50年代):美国李维特(Haroldj·Learitt)《管理心理学》(1958)(封闭组织静态平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个体心理主要研究需要、动机和态度2、群体心理研究群体动力和群体特征3、领导行为研究不同的领导方式及其效果4、组织行为探讨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技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调动积极性挖掘创造力(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调动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管理心理学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直接的学科基础第三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观第一节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人性观一、性善论代表人物:儒家学派孟子《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管理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管理国家:“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二、生恶论代表人物:荀子(与孟子同时代)“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主张:化性起伪把性恶改造成性善“性者也,事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化性起伪的途径:1、改善环境创造变恶为善的客观条件;2加强教育3、主观努力管理:“礼”(教育为主)、“刑”(依法制裁)两点措施治理天下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经济人”(Rational_EconomicMan)的假设(一)什么是“经济人”的假设人性观:行为为满足私利动机为获得报酬代表人物:泰勒持“经济人”观点创造: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制度美国麦格雷戈(D·McGreger)《企业的人性面》中将:“经济人”概括为X理论管理思想: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惟一因素运用强制手段进行控制管理(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任务管理”(泰勒)严密控制和监督的管理方式特点:1、管理是少数人的事
1、管理工作重点是提高生产率、完成任务不考虑人的情感3、用金钱刺激积极性4、严惩怠工者(“萝卜加大棒”)(三)对“经济人”假设简评把被管理者视为天生懒惰实质是被驳斥遗传决定论的人性观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社会人”(SocialMan)的假设(一)什么是“社会人”假设人性观:调动生产积极性物质利益仅具次要意义人际关系是决定性因素代表人物:梅奥(霍桑实验)提出人际关系(人群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基本观点:1、社会需要为主要动机社交需要为基本激励因素2、单调枯燥的工作使人们从社交关系中找回意义3、对群体社交因素的反应比奖酬和控制诱因强烈4、人们希望满足社会需要(归属需要被人接受身份感)(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以人为中心的管理2、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3、提倡集体奖励4、“参与管理”的方式(三)对“社会人”假设的简评1、提出人际关系对于激发动机、调动生产积极性的重要但过于否定“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2、揭示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但过于偏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3、提出实行参与管理但有其虚伪性的一面三、“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一)什么是“自我实现的人”?人性观:人除物质需求、社会需求外,还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A·H·Maslow)(人本主义学派)麦格雷戈将“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概括为Y理论(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经济人”重视任务“社会人”重视人“自我实现的人”重视工作环境和条件2、运用授权分权、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参与管理激励职工发挥潜能3、管理制度保证职工表现才能重视内在奖励满足自尊、自重、自我实现需要(三)对“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的简评1、人性假设错误人既不天生懒惰也不天生勤奋都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人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影响,特别是社会关系影响的结果2、但激励措施值得借鉴四、“复杂人”的假设(一)什么是“复杂人”的假设人性观: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代表人物:薛恩(E·H·Schein)提出“复杂人”(60年代)美国莫尔斯(J·J·Melse)和洛希(J·W·Lorsch)发表《超Y理论》(1970)《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1974)提出权变理论(即应变理论、超Y理论)基本含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下人性表现采取适当管理措施)1、人们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
1、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结合为一统一体形成复杂的机模式2、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动机是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会产生不同的需要4、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2、采取弹性、应变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3、善于发现个别差异(需要、动机、能力、个性)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管理(三)对“复杂人”假设的简评1、复杂人的假设与超Y理论含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不同的人、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管理措施具有启发性2、但单纯强调差异性某种程度上忽视共性忽视集体主义精神、群体意识和良好的风气存在明显偏颇。在阶级社会里共性首先表现为阶级性阶级局限性:三种人性假设都偏重自然本质离开社会本质忽视了不同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对人性的制约具有阶级局限性。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的统一体(一)人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属于自然人统治自然(二)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三)人的意识属性人与动物根本区别:人意识的自觉能动性二、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需要的角度而言,无所谓善恶,它是客观的必然。人为什么有善恶之分?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上涉及社会行为规范人在满足需要的活动中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负有道德上伦理上的责任第二篇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第四章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品质与管理第一节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认知与管理一、认识与社会认知(一)认知的含义: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一)社会认知1、什么是社会认知:社会生活中的认知反映对社会关系的认知2、社会认知的种类:对他人的认知(即对他人表情和情绪的认知);人际认知(人与人关系的认知);自我认知(对自己行为与心理状态的认知);社会事件认知;社会角色认知。3、社会认知的意义:社会认知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要了解人的社会行为建立人际关系
必须了解人的社会认知活动形成社会知觉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认知社会认知反映社会生活揭露社会意义及其价值(一)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特点1、自我认知的自觉性2人际认知的广泛性3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二)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功能1、加速自我成熟2改善人际关系3提高教育效果4增进心理健康(三)影响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的因素1、当时的情境2被认知者的特点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一、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认认识与管理(一)社会认知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教育管理者对管理系统要素的认知以认知为前提教育管理以对教育工作者的认知为基础(二)教育管理者如何获得对人的正面认知1、发展地看人2全面地看人3历史地看人(三)教育管理中社会认知的偏见与克服偏见:缺乏事实根据的错误认识和态度1、第一印象2光环效应3近因效应4社会刻板印象5情感效应第二节教育工作者的情感、意志与管理一、教育工作者情感品质概述(一)情感的一般概念情感: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二)情感的作用1、情感的动力作用情绪情感对行动起着推动和阻碍的作用2、情感的信号作用情绪通过表情动作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3、情感的适应作用通过情感的调节控制,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三)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情感品质1、热爱教育事业(情感生活的核心)2、强烈的理智感3、深刻的道德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爱党爱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人道主义及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尊感等)4、正确的审美感二、教育工作者意志品质的概述(一)意志的一般概念意志是人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的作用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意志行动也是人类特有的行动。表现了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它在人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与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制止等控制与调节作用(三)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意志品质1、明确的目的性2一贯的坚持性3处理问题的果断性4沉着、自制和耐心三、情感、意志与教育管理
(一)情感、意志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1、影响学习效果2影响工作效果3影响承受力4影响判断力5影响群体相容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二)情感与教育管理1、(帮助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2、(培养教育工作者)开拓宽广的胸怀3、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首先:接受现实生活的能力对于挫折承认它、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对付它、解决它其次:正确地估价自己4、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养(三)意志与教育管理1、树立崇高的理想2、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培养深厚坚定和有效的情感意志的顽强性特别有赖于深厚坚定和有效的情感支持4、在实践中经受考验意志正是在同困境的搏击中体现出来的第三节教育工作者的个性差异与管理个性:个体意识倾向性和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意识倾向性: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个体差异性:能力、气质、性格一、教育工作者的兴趣与管理兴趣: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兴趣:对教育工作本身的兴趣;对职务与学科的兴趣;探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寻求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在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教育工作者兴趣的培养:(一)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二)社会生活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着人的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兴趣产生的前提(四)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积极引导人们进行个体自我教育)二、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差异与管理能力: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计划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应变能力等。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在教育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确定标准、以职选人(二)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三)能级合理、职能相称(四)大胆改革、择优汰劣三、气质与教育管理气质:(受个体生物组织制约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表现在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等动力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脾气、秉性)分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各类型管理者了解工作对象(人)的气质差异非常必要(一)从实际出发,知人善用(二)因材施教和个别施教(三)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四、性格差异与管理性格: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方式中
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热情和冷淡、谦虚和骄傲、谨慎和轻率、耿直和圆滑、勤俭朴实和铺张虚荣)职业性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同教育活动特点相联系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表现在以下方面:1、工作态度:工作一失不苟,任劳任怨;办事实事求是,讲究原则2、待人处事:对人谦虚谨慎,彬彬有礼,热情诚恳;待事忠心耿耿,恪尽职守3、行为风度:朴素大方、举止端庄,严于律已、行为示范管教育管理中,培养人的良好性格特征的几个途径:(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良好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性格特征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用性格榜样去培养性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启示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矫正作用)(四)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是培养性格的有效途径第五章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与激励第一节个体行为的概述一、什么是行为行为:外部刺激影响下,经由主体内部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各家观点:1、早期行为主义(美)华生(J·B·Watson):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机械性反应。(把复杂的人简单化否定内部经验、主观意识的作用)公式:S(刺激)——R(反应)2、新行为主义(美)托尔曼(E·C·Tolman):认为外界的刺激要经由主体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折射,然后才有行为公式:S(刺激)——O(主体的主观状态、心理状态)——R(反应)3、(德)勒温(CkrutLewin):人的行为与生活空间有关,可以因时、因地、因所处环境和内部状态不同而不同公式:B(行为)=f{P(内部特性)·E(心理环境)}4、(美)梅耶(A·Mayer)从行为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行为是个人对于刺激或情境的反应,以达到行为的完成。公式:S(刺激或情境)<——>O(有机体)——B(行为或反应)——A(行为的完成)二、个体行为的共性(美)李维持(H·Leavitt)认为关于行为的共性有以下三点:1、行为是有原因的2、行为是有动机的(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3、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个体行为模式图: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人的行为是由需要上升为动机到指向目标的过程。积极的动力源泉是人的需要,外在诱因(目标)是使需要转化的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促使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而动机则是行为积极性的直接原因三、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1、个人因素:个人家庭、教育,生活经验与工作经验,身心健康水平,个人心理特点2、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伦理)3、情境因素(美)李维特提出改变行为的四种模式:
第一种权威第二种胁迫第三种操纵第四种合作第二节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心理分析一、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源泉——需要(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客观需求(包括人体内部的生理需要和人体外部的社会需求)的主观反映需要的特点:对象性周期性历史性(二)需要的种类需要的起源:自然需要(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实现理想需要)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也包括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需要:1、生活福利需要2、工作学习需要3、社会需要(三)需要与教育管理教育:按照社会需要培养人的过程目的:培养人的高层次需要实质:将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化)1、(管理者)了解(教育工作者)需要设置目标把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需要2、注意需要的特点承认需要的必然性与多样性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二、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动机(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推动行动的主观动因发动维持行动以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动机的特点:主观性、内隐性、实践性动机的功能:1、引发功能2、维持功能3、指向功能行为的结果对动机有强化作用:正强化负强化(二)教育工作者的动机主导动机(优势动机):对行为起着支配、调节、和控制作用的动机是行为方向的主要推动力辅助动机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动机:1、成就为主要目标2、职称为主要动力3、经济利益(三)动机与教育管理推动性动机:推动行为的内驱力(情绪、直觉、欲望)吸引性动机:外在环境诱因(行为的结果)(目标、计划、意图)(教育管理者)利用两种动机激发(教育工作者)积极性:1、提高对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体验工作创造的社会价值满足成就感2、提出“挑战性”任务满足自我实现需要3、设置新的目标诱因激活高层需要和动机引发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行为4、重视生活福利和经济利益三、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诱因——目标(一)什么是目标目标:是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满足一定需要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超前反映(二)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标准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期望的反映依靠教育教学工作来实现管理目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工作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教育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制定管理目标的依据管理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三)良好目标的特性1、具体性2、适度性3、可测性(四)目标的作用1、导向作用2、评价作用(评价工作进度和成败的指标)3、控制作用(防止管理目标偏离正常轨道)4、激励作用(五)目标与教育管理将教育组织的集体目标与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目标统一起来(教育管理遵循的心理学原则):1、制定目标注意问题:(1)设计合理(2)目标认同(3)群众参与2、个人目标与管理目标冲突时,应正确对对待:(1)扩大集体目标的内容使集体目标含盖合理的个人目标(2)疏导:共同的事业包含着个人利益(3)提倡在组织目标的指导下制定个人目标鼓励低层目标向高层目标发展(4)限制不利于组织目标的个人目标提倡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精神第三节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激励一、激励的概述(一)什么是激励激励:激发工作动机使心理过程维持兴奋状态(即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二)激励的方式1、目标激励(设置目标使其成为诱因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2、奖惩激励3、竞赛评比激励4、榜样激励5、领导行为激励(表现在对被领导者支持、关怀和自身以身作则)二、有关激励的理论(一)需要层级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美)《人的动机理论》(1943)观点:重视人的价值,对人性抱乐观态度,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主张对人进行引发和激励,而不宜压抑,如果把人的意欲引导到生活上,便能健康长寿,愉快幸福五种基本需要: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和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前两种是低级需要后三个层次是高级需要(二)激励——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代表人物:赫兹柏格(FrederikHerzberg)(美)(1959)主要观点:满意因素(激励因素)主要是由工作本身引起的不满意因素(保健因素)主要由外界工作环境引起激励因素:富有成就感成绩得到社会承认工作具有挑战性工作中负有重大责任职业上的发展与成长保健因素: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上下级关系工作安全工作环境激励因素存在:人们感到满意激励职工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效率不存在:会引起不满,但影响不大保健因素存在:只能消除职工不满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不能激发积极性
不存在:引起不满(三)期望理论代表人物:弗鲁姆(V·H·Vroom)(1964)基本观点:预期行为有把握达到某种结果结果有足够价值才都会被激励起来采取行动公式:动机水平取决于达成目标的可能性估计目标的价值M= f(V×E)动机水平(MotivationLevel)=效价(Valence)×期望值(Expectancy)动机水平:即激励力量调动积极性激发潜力的程度效价(诱发力):目标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也就是个人对结果或目标的偏爱程度期望值:达成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从期望理论出发,应处理好以下问题:1、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引导调整目标,调整效价,增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满足感2、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处理好成绩与奖励的及时性和明确性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奖励的形式多样化,因人因地制宜,提高奖励的效价,满足人们的优势需要(四)公平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J·S·Adams)《工资不公平时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965)基本观点: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对积极性的影响工资报酬满意与否是个社会比较过程亚当斯认为:报酬多少固然有激励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公平感人们将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认为自己的投入与产出相符或与别人比较相当则产生公平感投入:指一个人对自己条件的估计(如学历、毕业学校、毕业年限、工龄长短、能力大小、甚至年龄、身体状况)产出:指一个人所得的报酬人们用来消除不公平感的措施:1、重新认识个人的投入与产生,自我解释,自我安慰,以求得心理上的解脱2、改变比较方法,自我安慰,获得主观上的公平感3、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投入、产出比率4、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投入、产出比率5、采取不正当的方式发泄不满总结:在管理工作中,重视目标设置可大大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在目标设置前应了解人们的需要并根据期望理论应考虑适当的期望与效价;在目标的执行中,应注意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平衡;在达到目标后,尚需注意在分配中使职工感到公平。第六章教育工作者的挫折与管理第一节教育工作者挫折的概述一、什么是挫折挫折: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动机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二、挫折产生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阻碍2社会环境的影响3身心条件的影响4动机冲突的影响三、挫折的容忍力(一)什么是挫折容忍力挫折的容忍力:遭受挫折时避免失常的能力。(二)影响挫折容忍力的因素
1、生理条件2学习与训练3个体心理品质{(1)认知判断(2)情感因素(3)意志成份}四、受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一)攻击(二)冷漠(三)倒退(退化、退行、回归)(四)固执(五)逃避((1)逃向另一现实(2)逃向幻想世界(3)逃向生理疾病)攻击行为产生依赖于四种因素:1、所受挫折的强度2所受挫折的范围2、遭受挫折的频率3、攻击可能受惩罚的程度冷漠在以下情况中出现:1、长期遭受挫折2、情况表明已无希望3、情况中包含心理恐惧与生理痛苦4、攻击与压抑之间的冲突习惯与固执区别(惩罚的两种效果):习惯不能满足需要或受到惩罚,会改变习惯的行为;固执不仅不会改变而会更加强烈第二节教育工作者挫折的自我防御机制一、什么是挫折的自我防御机制1、挫折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遭受挫折后,为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平衡,自发产生的适应性的行为与心理活动2、概念提出者:弗洛伊德(S·Freud)和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Freud)(1937)3、自我防御机制的功能:减低内心不安;缓和伤感情绪;减轻失败感受;消除个人态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保持个人尊严等等5、自我防御机制实质上是逃避现实的一种反应方式,对个体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适应性行为;对社会不一定是积极的,有时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二、受挫折后的心理反应——自我防御机制(一)合理化作用(二)压抑作用(三)代替作用(补偿作用)(四)投射作(五)表同作用(六)反向作用合理化:获得谅解维护自尊保持与社会的适应压抑:减轻焦虑获得暂的安全感但被压抑的欲望深入潜意识影响人格健全发展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补偿作用:具有积极作用,是通过努力扬长避短、战胜挫折、克服不利条件的过程投射作用:将已之过强加于人的倾向表同作用:与投射作用相反把他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把自己比拟(表同)于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心理倾向反向作用: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动机所驱使的方向是相反的(为掩盖自认为的不良动机)第三节教育工作者的挫折与管理在教育管理中,一方面,了解产生挫折的组织因素,消除引起挫折的环境;另一方面,提高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减低挫折所引起的不良影响一、挫折产生的组织因素1、组织管理方式2组织内的人际关系3工作性质4工作环境2、其它(工作计划安排不周,工作与休息时间安排不当,偏低的工资,不公平的晋升制度,不合理的奖惩)工作性质对个人心理的意义:一、表现个人的才能与价值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
二、表现自己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二、如何解决教育工作者的挫折(一)调整组织环境,减少导致挫折的刺激情境(二)进行教育和训练,增强人体对挫折的容忍力(三)正确对待受挫折者(四)讲究心理卫生,保护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一)产生挫折的原因:1、自然因素2、社会心理因素(管理者行为方式不当、内部沟通不畅、人际关系紧张、人事调动安排不合理、组织管理应变能力差、强制推行奖惩或其它管理制度办法:参与制授权制建议制)(二)1、(教育所属职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2、保持乐观情绪3、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4、遭受挫折后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5、了解并接受自己6、善于调整所追求目标的标准(三)1、采取宽容的态度2、帮助受挫者提高认识,分清是非3、改变引起挫折的情境(一、调离原工作生活环境二、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者同情温暖)4、精神发泄法(四)1、什么是心理卫生心理卫生: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综合学科和实践技术(可以说是保障心理健康的各种措施和活动的总和)任务: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保障心理健康目标:(1)积极目标——心理健康(增进心理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适应环境变化)心理健康:身体、心理对内、处环境的良好适应。{“所谓健康,不仅是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包括以下因素(医学专家傅连璋):1、发育正常没有疾病2、体质坚强3、精力充沛4、意志坚强(2)消极目标——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失调处理不良适应行为)心理失调:心理活动过激或不足包括: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心理偏差(属轻度心理失调):包括:错觉、记忆衰退、思维受阻、言语功能差、情绪紧张、反应迟钝、个性稍有异常等心理疾病心理障碍(严重心理失调):包括:幻觉、记忆丧失、妄想、痴呆、言语意识模糊和明显的人格与行为异常等精神病症引起心理疾病的原因:1、人脑品质性病变2、人生观、世界观的原因3、社会生活的不适应1、心理卫生与管理心理卫生与管理的关系:(1)从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来看,心理卫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2)从管理工作面临的人和事的矛盾来看,必须做好心理卫生工作2、心理健康的维护(1)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得“心病”的人磋商、交换意见,以提高其现有的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消除心理痛苦,缓解心理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心情愉快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A、疏导感情缓和情绪压力(鼓励说出内心痛苦与造成痛苦的原因)B、(帮助)提高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观点态度C、鼓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教导如何与人友好相处D、帮助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2)心理治疗现代心理治疗的特点:
一、把患者看作一个社会成员;二、把心理治疗看作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治疗的宗旨不是去教育和改造病人,而应当帮助病人自己起来改变自身的病态。医生只是患者的朋友,而不是教育者)第七章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管理第一节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概述一、态度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态度态度:对社会事物所持的主观评价与行为倾向对行为具体指导性与动力性的影响定势(心向):一定情境下采取一定行动的准备性或倾向性这种准备性与倾向性是暂时的而态度的准备性与倾向性是较为持久的(二)态度的结构(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包括三种成份)1、认知因素(包括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评价、判断)2、情感因素(对客观对象好恶、亲疏等情感状态)3、意向(行为倾向)因素相互联系:认知成份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成份是态度的核心,行为反应倾向是态度的外观。(三)态度的功能1、认知功能2、适应功能(态度能促使个体把活动转向为自己目的服务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客观的平衡)3、自我表现功能(自我表现及其能力强弱首先通过态度表现出来,然后经由态度转变为行为)4、自我防御功能(态度能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增强对挫折的容忍力)(四)态度与工作效率态度与工作效率(生产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接关系。由许多中介变量(内部需要、动机、期望与外部的条件、效价、奖励、和公正等)的影响,它们的关系十分复杂。对于工作抱有积极态度的职工,其工作效率可能很高。但对于工作抱有消极态度的职工,其工作效率也可能很高。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概述(一)教育工作者态度的含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在教育工作中对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及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这种评价包括满意感、义务感和对工作承担的责任)(二)教育工作者态度的特点1、自觉性2、明朗性3、倾向性4、复杂性(三)教育工作者态度的深层结构构成态度的认知、情感、意向等成份,只是提供了分析态度的线索,而态度的深层结构(因素)才是态度形成的基础。态度的深层结构有:1、价值和价值观(形成态度的核心因素)价值:是指客观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和效用价值观:是众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的观点价值和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深层心理因素2、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决定价值和价值观的更深一层的心理因素3、信念和理想
信念:是指自己认为可信的思想和观点(当世界观和人生观极为清晰、牢固而坚定,达到难以动摇的程度就成为信念)理想:对未来的一种期望、一种向往(是人生观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教育行为(一)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对教育行为的影响1、对教育行为的影响2、对职业适应性的影响3、对教育行为效果的影响职业适应性:行为与职业要求保持协调一致的程度(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个人的态度影响个人的行为,同时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也受社会上他人态度的影响。他人态度对个人的影响效力如何,要看社会上他人态度的影响力大小(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因素1、对一类事物的态度与对特定事物的态度不同2、受其它相关态度的影响3、态度与动机的矛盾4、缺乏能力与技巧5、为了某些物需要而有意使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第二节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表现与形成一、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表现(一)语言表现(二)情感表现(三)行为表现情感成份是态度的核心成份态度在情感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丰富是了解教育工作者态度的重要线索二、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形成的条件(一)个人欲望满足的程度(良好态度的产生总是与个体户的满足相联系)(二)新知识的接受和积累(认知因素是态度形成的心理基础)(三)社会环境和教育(四)人格特征(阿尼斯弗德(M·Anisfold)的反犹太态度调查:种族偏见的态度与个人宽容性有关)三、教育工作者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与社会的适应过程是矛盾辩证发展的过程:一、态度是适应的产物二、态度具有具有倾向性和稳定性影响人对社会变化的适应1、服从:个人在他人的影响下,做出同他人、社会要求相一致的行为(内心并不一定接受)2、认同: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影响(认同是深层次的模仿)3、内化:把他人的态度融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态度与价值体系,在情感上也融合一致,并产生坚定不移的行为意向(比服从、认同更为持久、更为深刻)态度形成过程对领导者的启示:1、态度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外部服从到变为自觉态度2、领导者的责任在于促进态度的转化3、掌握态度形成的标准,使认识、情感与行为一致,把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态度成份第三节教育工作者态度的改变与管理一、态度改变的概述(一)什么是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转变自己已形成的态度态度改变的两种形式:一、强度上的改变(一致性改变)二、方向上的改变(不一致的改变)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霍夫兰德(CarlHovland)为首的耶鲁学派提出说服(态度改变)模式(20世纪50年代)经弗里德曼(J·Freedman)(80年代)等人简化修改成代表性的模式:包括:沟通者、沟通的信息、沟通的情境和目标(受信者)四个因素1、说服者(说服者的权威性、可信赖性和受欢迎性是影响说服的重要因素)权威性:说服者在有关信息领域的学识、资历和威望可信赖性:传递者能否使人相信他的公正和没有偏私的可能受欢迎性(吸引力):传递者是否具有一些引人喜爱的特征,不论这种牲征是内在的还是外貌的2、沟通的信息(受内容的差距、畏惧感以及传递的手段方式影响)差距:内容与说服对象原有态度之间的差异程度畏惧感:内容所引起受信者的恐惧心理手段和形式:全面说明明示结论多方提供提供时间3、沟通的情境重要的情境变量有:预告分心重复预告(不利):预先警告将有说服性信息到来,这会增强说服的抵制。分心(有利):分散受信者的注意力,以便削弱他对说服的抵制,从而有利于说服。重复(有利但作用有限):相同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出现。(因为重复达到一定程度,厌烦和反作用开始出现)4、信息的接受者——目标(1)原有信念的强度(2)个性因素的影响(1)A、既成事实(采取了行动的比没有采取行动的自我信念深)B、公开声明(公开表明比没有公开表明的态度自我信念深)C、自由选择(自由选择会比被迫作出选择引起更强信念)D、嵌入程度(嵌入程度深的对观点的感受也越深,信念也越坚定)嵌入程度(陷入、卷入):个人在实践一种观点中认同的程度(2)个性因素自尊心、智力、情绪、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都影响着说服性沟通。此外,下述态度难于改变:A、幼年时期形成的态度B、依据大量事实和经验形成的态度C、态度中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越一致,协调性越强,难以改变二、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模型(一)态度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美)霍夫兰德(CarlHovland)主要观点:(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强化学说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认为人的态度主要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二)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丹尼尔·卡兹(D·Katz)主要观点:我们的态度是为心理功能服务的,态度的形成决定于它对个体的某种利害关系态度的四种功能:
1、工具性功能(功利性功能)(我们选择那些能为自己提供最大利益的态度,并要尽可能发展和形成这些态度)2、自我防御功能(保护自我形象免遭真实情形引起的内心焦虑或外界严酷现实的损害、情绪冲突发泄途的途径)3、价值表现功能(表达内心价值体系的一种方式维护自尊并对自我形象作出一种肯定)4、认识功能(三)态度的认知理论一致性原则:指人在认识中总是寻求一种平衡和一致的态度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各种态度与价值观的一致性二、态度不同成份之间的一致性理论强调人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解释作用,人总是倾向于把对社会情境的知觉、思想和信念组成和谐一致的整体以一致性原则为基础的三种代表性理论:1、平衡理论:海德(H·Heider)(1958)理论认为,人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和双方对某事的态度的途径维持其一致性态度2、认知失调理论:(美)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费氏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这些认知因素就是思想、信念、态度等。如果相关的认知之间是一致的关系,就表现为心理上的协调,反之就是产生失调体验,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造成主体的不快和心理压力,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从而驱使主体努力于减少或消除失调。3、一致性理论:奥斯古德(CEOsgood)和坦南包姆(RTannebaum)基本观点:信息源就某事发表看法时是否引起受信者的态度改变涉及三个因素:(1)受信者对信息源的态度(2)受信者对(信息源所评论的)事件的态度(3)信息源就某事所作论断的性质三、改变教育工作者态度的策略(一)宣传策略:宣传说服是改变或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宣传策略的注意点:1、信息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使人信服2、宣传内容要进行适应的选择和组织3、宣传者要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吸引力4、采取有效的宣传媒体(二)中介策略:即在原有态度与要形成的新态度之间设置中介环节,使原有态度在改变时有过度的桥梁两种方法:1、为信息者提供附加的论证,直接支持和巩固他的原始信念1、进行“防御注射”,增强他抵制有害观点的能力(接种防御法是用轻微抨击建立的,抨击必须是轻微的,并要帮助他捍卫自己对付轻微的抨击)(三)潜移默化:让教育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改变态度主要有参与活动和遵守规范这一动一静的影响策略第八章教育群体心理第一节教育群体心理概述一、教育群体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群体群体:社会生活和交往条件下的人群集合体(大:国家、民族、阶级、;小:车间、科室、班组、家庭也是群体)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小群体: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的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协同活动而结合起来的人群共同体教育群体:指教育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有共同心理指向和行为指向而协调活动的人群集合体(二)教育群体的特点1群众目标:教育群体目标与一般群体的目标不同2群体结构:(包括教育群体内部的角色结构、沟通结构、是保持群体稳定有序的心理基础)与一般群体结构相比,更强调教育群体的集体观念3群体规范:教育群体有公认的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范,是教育群体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心理条件4群体意识:(包括教育群体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是群体成熟的重要心理标志)5群体交流:(这是教育群体存在的重要心理基础)二、教育群体的功能(一)整合功能格式塔派心理学:部分相加并不等于整体而是大于整体(二)承上启下功能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的一种人群集合体,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变革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满足需要功能群体既要组织所属成员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满足所属成员的各种合理需要(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第二节影响教育群体心理的因素一、教育群体动力概述(一)什么是群体动力群体动力:群体成员在群体相互作用情境中个人行为的推动力(二)什么是教育群体动力教育群体动力:教育群体成员在教育群体中,受到群体氛围,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个体独处时所表现的行为反应二、影响教育群体动力的主要因素(一)群体规范(二)群体压力(三)群体凝聚力(四)群体舆论(五)群体士气(一)1、什么是群体规范(群体准则):群体公认或自然形成的思想、行为、和评价的标准,是行动的指南2、群体规范的形成:一般通过模仿、暗示、服从而逐步形成群体规范形成的三个阶段:(1)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评价和判断——相互影响阶段(2)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3)趋同倾向导致评价、判断及相应行为的一致性谢利夫(M·Sherif)红光实验说明了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1、群体规范的功能:具有(1)群体支柱(2)评价标准(3)群体约束(4)行为导向四种功能(二)1、什么是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无形影响力,使人们倾向于作出群体认可或可接受的行为反应2、群体压力的形成:群体压力来自于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的心理基础:人们的归属需要和社会需要3、力的作用:群体压力产生从众现象
(三)1、什么是群体凝聚力(群体内聚力、向心力):指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吸引力2、群体凝聚力的作用:(1)是维持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2)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条件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对群体目标的认识(2)对群体利益的认识(3)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4)群体成员需要的满足度(5)群体的外部压力(6)其他方面(奖励方式、群体规范、信息沟通、沟通方式、个性特征、思想水平、思想方法)(四)1、什么是群体舆论: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做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论2、群体舆论的来源:自觉性:国家、政党依据一定目的施加影响的条件下形成自发性:3、群体舆论的作用:(1)教育作用(2)导向和推动作用(3)凝聚力的加强是群体心理整合的重要途径(五)1、什么是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它与群体凝聚力有着密切的关系。2、群体士气的作用: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3、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1)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赞同程度(2)成员对工作的满足感(3)合理的经济报酬的奖励制度(4)群体成员参与管理的程度(5)有优秀得力的领导者(6)良好的工作心理环境4、群体士气的激发与管理:遵循影响群体士气的规律进行激发三、教育群体中的个体心理效应(一)认同(二)模仿(三)暗示(四)从众(五)服从(一)1、认同的概念:指群体成员在认识和评价上同群体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倾向(认知水平的认同、情感水平的认同、最高水平的认同)2、认同与教育管理:(1)教育领导者要严格按照党的要求,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教育工作者有认同的基础(2)以教育工作者现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水平为起点,避免要求过高,失去认同的可能(3)对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使他们的言行合乎党的要求,从而使领导与群众的认同建立在党的原则要求的基础之上(二)1、模仿的概念: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榜样是模仿发生的关键,其核心是榜样的心理影响力2、模仿的功能与作用:(1)使原有的行为得以巩固或改变(2)使原来未表现的行为得到表现(3)学到原来不会的、新的行为动作3、模仿与教育管理:树立正面榜样(社会先进榜样、本系统先进榜样、领导者榜样)(三)1、暗示的概念: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2、暗示与教育管理:从积极方面运用暗示的有关规律,使群体的行为高度一致化(四)1、从众的概念:个体在群体压力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从众四种表现形式:(1)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2)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3)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4)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影响从众行为的心理因素:客观上:主要决定于群体性质主观上:主要受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2、从众与教育管理:(1)意见正确的情况下,创造从众条件用强化手段予以巩固(2)群体压力不妥确积极支持个人正确意见防止从众(3)个人意见不同又不从众的
允许一定范围或时间的保留(五)1、服从的概念:在他人的命令或影响下,做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从众出于群众压力,而服从往往是出于纪律、规范及权威个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服从与教育管理:(1)对于任何组织,服从都是需要的(2)要提倡自觉的服从而防止盲目的服从(3)对于那些有盲目服从倾向的人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帮助实现服从行为的方法:奖励和惩罚第三节教育群体心理与管理一、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功能与管理(一)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特点1教学群体: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大,人际关系淡漠,群体归属感、参与感不强2服务群体: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和不成文的约束但服务群体与教学群体或其它群体之间易发生矛盾3参与群体:参与意识强烈,有奉献精神。群体内部关系融洽,凝聚力大,有良好的人际关系4管理群体:容易滋生优越感、骄傲情绪、官僚主义、搞不下之风等不良心理倾向(二)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功能一是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二是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需要(三)对正式教育群体的管理1、使群体成员乐于接受组织目标2提高群体成员的工作满足感3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增强群体意识、培养高效率群体5维护群体成员身心健康6、思想是行为的调节者。注意群体成员的思想导向,首先是明确政治方向,其次是保持思想一致,认识统一二、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功能与管理(一)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特点非正式组织:没有明文规定或不需组织认可、自发形成的教育群体1、行为协调一致2、群体凝聚力强3、良好的人际关系4、灵敏的信息沟通5、公认的“核心人物”(二)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功能1、非正式群体对群体成员的作用:(1)补偿作用(满足在组织中不能满足的归属需要、交往需要)(2)控制作用(非正式群体对成员的行为发挥着控制作用)(3)同化作用(非正式群体成员思想行为趋于一致)(4)激励作用(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其成员行为的激励者)2、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作用(1)辅助作用(辅助组织开展工作)(2)参照作用(非正式群体的特殊本质及活动的多样化为组织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参照)(3)抵制变革作用(4)干扰作用(当非正式群体目标、活动、和利益与正式群体发生矛盾时,非正式群体起干扰和破坏作用)(5)传播谣言(非正式群体成员相互信任,认同感强,所以谣言传播极快)(6)结群谋私(三)对非正式教育群体的管理
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增强管理意识(了解其性质和动向,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消极作用)2区别对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积极型:关心、保护中间型:正面引导、热情帮助消极型:教育改造或解体)第九章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第一节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三方面来理解:1、实质是心理关系2、以人的需要为基础3、以交往为手段(二)人际关系的成份1认知成份:与认知过程相联系的一切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和相互理解(是产生情感体验的前提,也是人们确定是否进一步交往的根据)2情感成分:主体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在情感上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的态度体验(评价人际关系的主要指标)3行为成分:包括行为要素及行为要素组合而成的活动在家庭关系中,情感成分是主要的;在职业群体中,认知成分是主要的;在服务员与顾客中,行为成分是主要的。二、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概述(一)什么是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教育群体与组织行为的有效性指标)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独特性:1、教育性2、规范性3、广泛性和丰富性4、民主平等性(二)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类型1、学校领导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基本倾向:良好、稳定、具有影响力。表现:彼此尊重、相互谅解、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配合默契。须具备的条件:(1)(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端正办学思想等)重大问题上,思想要保持一致。(2)(领导成员)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3)个体成熟度要高(4)处理学校人际关系的技巧。2、学校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表现:领导者对所属人员尊重、信任、关心、体贴、爱护;教育成员对领导尊敬、信赖、爱戴、拥护。有赖于下列条件:(1)领导者能以普通一员的身份与所属教育人员交往共事(2)领导者个性及教育活动,值得所属人员去尊敬(3)彼此尊重任信任,相互理解支持,关键时刻能拽人一把而不是推诿搪塞3、教育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基本倾向:友好共事、相互配合受教育职工思想觉悟、集体观念、职业道德和事业心等因素调节,发展水平取决于全体教育人员的成熟度4、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首要、根本性的关系。表现: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教师尊敬依赖。三、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作用(一)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作用
(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三)对团结的影响(四)对教育效绩的影响(一)人际关系是与一定的情绪体验相联系的,人际关系中的情绪作用有直接、持续、强烈等特点,对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李雷(T·F·Leary)人际关系的八种模式:1、由管理、指挥、指导、教育行为,导致尊敬和服从等反应;2、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的反应;3、由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协助和温和的反应;4、由尊敬、信任、赞扬、求助等行为,导致劝导和帮助的反应;5、由羞怯,礼貌、敏感、服从等行为,导致骄傲、控制等反应;6、由反抗、疲倦、怀疑、异样等行为,导致惩罚和拒绝的反应;7、由攻击、刑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敌对和反抗等反应;8、由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不信任或自卑等反应。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群体有全局性影响,在教育群体中,它是激励教育成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成员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基础,是教育组织团结、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育绩效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二节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沟通):是人们为了彼此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等目的,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实现的交流过程。二、人际交往的功能1协调功能(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协调一致,实现群体目标)2保健功能(人在他人交往中才能促进个性发展,维护身心健康)三、人际交住的途径1口头交往:借助语言实现的直接交往2书面交往:借助文字符号实现的间接性交往3活动交往:活动中通过外显行为而实现的交往四、人际交往能力1社会认知能力:对交往对象的认识与理解的能力理解能力:指理解对象潜在的不外露的心理活动的能力2自身交往能力:信息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人而异采用不同交往方式的能力,交往技能。其中表达能力格外重要一、人际交往障碍(人际关系障碍)(一)文化因素障碍1、语言障碍2民族或群体在情感和意义上的倾向问题3、教育程度上的障碍(二)社会因素障碍1、地位角色障碍2、空间距离障碍3、沟通网络障碍(三)个体因素障碍1、个性结构障碍:需求、动机、习惯、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2、个性品质特征的障碍:虚伪、冷漠、孤僻、猜疑等第三节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和管理一、发挥教育管理者人际关系的导向作用二、创设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三、改善人际沟通的渠道
四、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五、研究人际反应的发展趋势一、教育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调节人际认知,维护目标一致(二)改进领导作风,改善干群关系(干群关系是教育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核心部分)(三)倡导精神文明,消除组织冲突(倡导精神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人际关系的调整上,即把人际关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这是对人际关系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途径)二、创设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一)外貌吸引(容貌、体态、衣着、风度)(二)相似性吸引(柯尔(1955)提出的最好朋友是同等地位的人,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其中态度、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因素)(三)需要互补吸引(需要与期望正好互补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四)能力吸引(个人突出能力与特长会产生吸引力)(五)熟悉吸引(查荣茨(R·B·Zajonc)爆光效应实验结论:对同一刺激的多次接触会使人由生疏到熟悉,而熟悉就会使人产生好感,从而导致喜欢奥斯卡姆(S·Oskamp证明只限于积极肯定的客体或是中性的客体)(六)邻近吸引(该因素随时间推移作用减小)三、研究人际反应的发展趋势人际反应:人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反应(对人与人的关系作出肯定与否定(认知)、喜欢或厌恶(情感)、接近或疏远(行为)的反应)影响人际反应的主要因素:个性差异,特别是人的交往需要和性格上的差异叫人际反应倾向性或人际反应特质舒茨(W·C·Schutz)人际关系类型:(六种类型)四、改善人际沟通的渠道(人际沟通也称人际交往)(一)人际沟通及其特点:人际沟通有工具性沟通和情感性沟通双重特点(二)强化人际沟通效能运用心理技巧,提高和强化人际沟通效能,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1、端正沟通动机(满足对方的情感需要)2、及时反馈3、运用心理技巧4、平等对话(三)人际沟通的模式和种类1、人际沟通的模式:是发信息者将信息编码后输入信息通道,受信者将信息译码后接受,并将反应反馈给发信息者的过程。2、人际沟通的种类:(1)组织层次:个体内主我与客我;个体外自我和他我;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2)沟通方向:单向沟通;双向沟通(3)交往方向: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4)沟通方式: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5)沟通形式:链型、圆形、轮型、Y型、全通道型五、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一)提高语言表达技巧(二)教育与培训沟通人才(三)妥善利用电脑网络(四)加强教育行政人员与专业人员之前的沟通
(五)拓宽沟通管道第十章教育群体的合作、竞争与冲突第一节教育群体的合作一、教育群体合作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群体的合作群体合作:群体中两个以上的个体或与其他群体间,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相互配合,以求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合作的两种形式:分工;互助。对定义的理解:1、共同的目标2、合作双方共同活动3、相互协调(二)教育群体合作的意义和作用1、提高教育效绩2、协调群体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3、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建设精神文明二、影响教育群体合作的主要因素(一)工作目标是否一致(二)工作性质是否相同(有的工作讲究合作,有的工作独立完成效率更高)(三)信息沟通是否畅通(四)群体规范是否确立(五)奖励方式是否正确(针对群体与针对个人的奖励效果不一样)(六)领导方式是否恰当(民主式较好,放任式与专制式不好)三、教育群体的合作与管理(一)端正群体合作的认识(一、教育工作本质就是一种合作性质二、与按劳分配不冲突)(二)创设群体合作的条件(给予群体团结协作的机会,创设群体协作的条件是加强促进群体合作的有效办法)(三)利用竞争的外部环境促进合作(四)领导者要成为群体贴心人(五)多组织各种活动,使组织成员增强接触第二节教育群体的竞争一、教育群体竞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群体的竞争:指群体成员或群体之间为了已方的利益,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一种活动。竞争与合作关系:社会主义竞争是社会主义合作的延伸和有机补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竞争可以促进合作;另一方面,合作又可以推动竞争,提高竞争力。社会主义竞争的基本原则: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教育群体竞争的基本特征1、有共同的夺取目标2、有较量的对手3、有胜负的结果(三)教育群体竞争的形成教育群体竞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与合作同时形成的。竞争与合作都是社会化的结果。相互依赖关系的性质决定合作或竞争:1、利害一致:导致合作行为2、利害冲突:采取竞争行为3、利害共存: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客观规律。二、竞争、合作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一)明兹的实验(取玻璃瓶内纸圆锥体)明兹(Mintz)(1951):合作既不是无目的的协同活动,也不是有目的的单方面的协助活动,而是合作双方有共同目的、配合默契的协同活动。
格罗沙克:(Grossack,1954)重复此实验:被试分为竞争组、合作组。合作者的成绩远远高于竞争者的成绩。(二)多伊奇实验(学习成绩)多伊奇(M·Deutsch):群体内竞争组(组内成员目标相冲突)、群体内合作组(组内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合作组成绩平均较竞争组为优,人际关系较融洽,彼此关心、尊重、互相帮助。竞争组只关心自己,压制别人,成员情绪不稳,互不喜欢,怀有敌意。(三)梅耶的实验(儿童推理、记忆)梅耶(A·Mayer,1903)团体相互竞争和个人单独工作:竞争使个人工作在质与量方面均有显著的增进与提高(四)约翰逊的实验(不同年龄对各学科的学习)约翰逊(D·Johnson,1981)合作团体、竞争团体、内部合作而外部竞争和个人单独工作四种。合作是学习的很好方法,在班级中与他人合作的人,比彼此竞争的人和个人单独学习的人学得好。三、教育群体竞争的意义和作用(一)教育群体竞争的积极意义竞争的根本目的: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增强群体凝聚力,改善群体内部人际关系,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绩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1、激发主人翁现任感2、增强群体凝聚力3、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绩效(二)教育群体竞争的消极作用1心理压力(既可为动力也可成负担影响心理健康)2心理污染(竞争最终都会与物质利益挂钩)3小群体意识(群体之间的竞争会增强群体之间的敌意与攻击性,滋生小群体意识)4认知偏差{群体之间的竞争会导致群体认知偏差(扩大本群体优点,过多谈论对方缺点)影响正常人际关系}如何看待教育群体中的竞争: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有着本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竞争,根本利益完全一致,非你死我活的斗争。2本质是社会主义合作的延长和补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竞争可以促进更为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合作又可以推动竞争,提高群体竞争力。3因此,提倡竞争的同时必须注意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影响教育群体竞争的因素(一)动机(成就需要强、成就动机高的人,倾向于选择竞争;交往需要强、交往动机高的倾向于选择合作)(二)组织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组织机构)(三)交流信息(首先,提供了相互了解对方行为意图的可能性;其次,有助于增进友好感情,增加相互信任)(四)个性特征(性格和能力不同倾向不同;性格:好胜——竞争,富有自制力——合作,多疑——难于合作,妥协让步——实现合作;能力:倾向于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竞争)(五)竞争成败(胜则忘乎所以,败则一蹶不振,是竞争的大敌)(六)社会文化(有些社会文化倡导合作,也有些社会文化崇尚竞争)五、教育群体竞争与管理群体内部选取竞争与合作取决于该项工作的性质和组织成员的态度。四点结论:
(1)工作简单,个人能完成所有程序,竞争为优(2)工作困难,个人不能完成全部程序,合作为优(3)态度与情感属于群体定向,有明确的群体目标,合作为优(4)态度与情感属于自我定向,对工作缺乏兴趣,竞争为优竞争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群体内成员是否合作,这是开展竞争的基础条件。管理心理学角度,提倡群体之间竞争,不主张群体内个人之间竞争。在教育管理中,如何组织好竞争呢?(一)要强化竞争意识(运用经济、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督促所属成员,形成竞争的风气)(二)要树立竞争道德(做到以下三点:一要遵纪守法,不要违法乱纪;二要平等竞争,不能弄虚作假;三要锲而不舍,敢于创新)(三)要创造竞争条件(主观条件:让人们认识到竞争的作用和意义;客观条件:物质条件,要有一个适合竞争的环境)(四)要健全竞争法规(微观角度:在组织群体内部实行全面的责任制,增强竞争力;宏观角度:健全和完善各种法令、法规,对竞争加以控制、调节)第三节教育群体的冲突一、教育群体冲突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群体冲突冲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要、动机或目标同时存在而又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就是冲突。包括:个人冲突、人际冲突、群体冲突1、个人冲突:个体内心的冲突2、人际冲突: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争论、争吵3、群体冲突: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教育群体冲突:教育组织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目标或利益上的矛盾而产生的对立过程。(二)冲突的作用罗宾斯(S·P·Robbins,1993)冲突作用认识经历了传统的、人群关系理论及互动理论三种不同观点:1传统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好的,它与暴力、破坏、非理性等词汇同样,对组织绩效有负面的影响2人群关系理论的观念:冲突是群体或组织中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可避免。对群体绩效有益,不能随便消除它。互动理论的观念(交互作用理论):鼓励冲突的存在,将群体维持在最小的冲突水平上,以便能够保持群体的活力、自省力和创造力。现代的观点:认为组织冲突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冲突程度的高低与组织绩效的高低有关。(三)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建设性冲突: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破坏性冲突:阻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如何区分建设性与破坏性冲突:着眼于群体和组织而不是个人,区分的标准是组织或群体的绩效二、冲突的过程(一)潜在阶段:冲突双方潜在的对立或不相容阶段。造成对立或不相容的原因:1、沟通:沟通不良是产生冲突的起因
2组织结构:包括群体大小、分配给员工工作的专门化程度、权限的明确程度、成员目标的一致性、领导风格、奖惩制度、群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3个人因素:心理动机、目标、欲望、人格、认知、价值观等价值体系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二)认知与感受阶段:冲突的存在必须被当事者认知到或感受到才行(三)冲突行为:内隐行为:退缩、回避;外显行为:温和的、间接的语言对抗;直接攻击、威胁;抗争或暴力(四)解决冲突的方式:(美)肯尼斯·托马斯(KennethW·Thomas)竞争——高度武断且不合作。在坐标中处于左上角的位置;迁就——不武断且保持合作。在坐标中处于右下角的位置;回避——不武断也不合作。在坐标中处于左下角的位置;合作——高度武断且高度合作。在坐标中处于右上角的位置;妥协(或折衷)——中等程度的合作,中等程度的武断。在坐标中处于前四个策略中间。(五)冲突的结果:良性结果(建设性冲突)、恶性结果(破坏性冲突)良性结果:1、促进管理绩效2、反对并消除管理上的官僚主义3、发扬民主,创造和谐、团结友爱的气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提高决策质量,刺激人们创造发明的积极性,激励群体成员的热情。三、教育群体冲突的管理(一)建设性冲突的特点与管理建设性冲突(目标一致,而手段认识不同所产生的冲突)的特点:1、双方对实现目标都很关心2、彼此愿意了解和听取对方的观点和意见3、大家都以问题为中心,互相积极交换情报资料积极发展建设性冲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要避免专断,警惕表面“顺从”实际有不同意见2、分清不同看法见解同不团结合作3、待意见发表充分,使建设性冲突深入发展,不急于下结论4、发生严重分歧时,不要怕伤感情,维护表面的支持合作5、模棱两可的方案,要警惕矛盾双方的不同理解6、警惕利用分歧,扩大个人影响,消弱他人(二)破坏性冲突的特点与管理破坏性冲突(双方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冲突)的特点:1、双方对自己观点都十分自信2、不愿听取对方观点各意见3、由对问题、观点的争论转为人身攻击4、互相交换情况减少,以致完全停止预防和避免破坏性冲突:1、加强全局观点2、加强信息沟通3、提高管理水平4、发展建设性冲突5、及时发现破坏性冲突的因素和苗头,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布朗(L·D·Brown,1979)《群体冲突的处理》提出把群体冲突保持在适当的水平的论点:冲突过多时,要设法减少;冲突过少时,要设法增加,以便使群体始终保持着既和谐又活跃的气氛第四篇教育管理中的领导心理第十一章教育领导心理第一节教育领导心理概述一、教育领导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领导
领导:就是引导或影响个、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过程。领导者:组织结构中有正式职责、权力和地位的人。是致力于实现整个领导行为过程人的。领导者的职能:带领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领导的概念比管理的概念要广泛,2、领导是引导或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而管理是实现领导目的的一种手段。3、领导的职能偏重于执行决策和组织人力去完成领导任务。管理是领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二)教育领导的特点企业领导与教育领导的区别:1、目标:企业领导的目标是生产任务,其产品是物;教育领导目标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的“产品”是受教育者。2、手段:企业领导是人去处理物的问题;教育领导则是依靠人去培养人、塑造人。二、教育领导功能基本功能::组织功能与激励功能(一)组织功能1、制定目标与决策2、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目标与决策3、建立完善管理系统(二)激励功能激励功能:将组织成员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衡量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表现:1、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和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性2、激发热情3、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提高工作效率三、领导者的心理品质领导者的心理品质是决定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品德方面的心理品质1、大公无私: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心理品质2、谦虚谨慎3、宽容大度:指胸怀宽广,有气量,能容忍谦让,它是对人关怀、爱护和体谅高尚品质。(二)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1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全面——信息完整、观察准确——信息信度、观察深刻——信息本质)2良好的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3创新能力(最宝贵的智力品质)(三)个性方面的心理品质1高度的事业性和强烈的进取心2广博的兴趣3稳定而乐观的情绪4坚强的意志(提高教育管理绩效的主要内在条件,表现: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四)组织管理方面的心理品质1、教育决策能力2、组织能力3、交际能力第二节教育领导影响力
一、什么是教育领导影响力影响力: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教育领导影响力:教育领导有效的影响和改变被子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有效的影响:指积极的影响力二、教育领导影响力的构成教育领导者的根本任务:发动群众实现组织目标1、权力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1)传统因素:是传统力强加给人们的一种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力(2)职位因素:这是社会组织赋予的一种力量,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则影响力越大(3)资历因素:是历史赋予的一种强制性因素,资历越深影响力越大,不是领导者本身造成的影响力2、非权力影响力(自然影响力)(1)品格因素: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是长期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特征(2)才能因素:是一种实践性因素。领导者的聪明才智和工人能力。它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才能体现:管理工作、业务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3)知识因素:是一种科学性因素。知识水平的高低表现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4)情感因素:是一种精神性因素,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相处的亲疏关系非权力影响力最为重要,领导者要加强非权力性影响力,特别是要重视品格因素。品格合格,才能决定影响力的大小。品格与才能已达一定水平,则感情因素十分重要三、如何提高教育领导者的影响力(一)加强教育领导者的自我修养1、提高自我意识水平2、提高自我修养的意志水平(二)缩短教育领导者影响力的力距力距取决于交往的层级:层级越多,影响力越小;层级越少,影响力越大。(三)增加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与信息口头传递在诸多交往方式中,面对面交往与口头传递影响力最大(四)提高教育领导者自身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是提高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领导艺术1、记住自己的工作职责,做领导做的事,不浪费精力第一,不干预下一层的事。第二,不颠倒工作主次。2、问三个“能不能”:①、能不能取消它;②、能不能与其他工作合并;③、能不能用简单的方式代替3、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第三节国外领导理论的介绍一、特性理论特性理论:研究个人特性,预测谁适合当领导1传统特性理论(20世纪初):领导行为是由领导者个人的个性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修正后:认为除遗传因素外,儿童早期经验也是主要因素2
现代的特性理论:强调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通过培养和训练造就:选择领导要有明确的标准,培训领导要有具体的方向,考核领导要有严格的指标二、作风理论作风理论:研究工作作风类型作风对职工的影响寻求最佳的领导作风狄特:专制领导作风、自然领导作风(对被领导者的态度)勒温: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权力定位)利克特(R·Liktert):专制的集权领导、仁慈的集权领导、协调式的民主领导、参与式的民主领导(《管理新模式》1961)勒温对领导作风理论具有代表性:专制型: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民主型:权力定位于群体放任型:权力定位于每个职工心理氛也工作效率:专制型:独裁专断产生盲从、不负责任、内心不满;执行目标机械,社会气氛紧张民主型:积极参与;执行目标主动积极,社会气氛融洽放任型:各自为政;工作效率低,社会气氛疏远三、行为理论行为理论:研究领导行为领导行为对职工的影响寻求最佳领导行为理论两维度:一、“关心生产”二、“关心人”(俄亥俄四分图;管理方格图;PM理论)管理方格图:布莱克(R·R·Blake)和莫顿(J·S·Mouton)(1964)五种典型的领导行为:1、1.1型(贫乏管理):管理者对生产和职工都不关心,传导做最低的努力以完成工作,是维系群体的一种方法2、9.1型(任务管理):管理者只抓生产任务,不关心职工3、1.9型(俱乐部式管理):管理者注意职工的需求,不关心生产任务4、9.9型(战斗集体管理):职工利益和企业目标相一致5、5.5型(中间型管理):管理者对生产任务和对人关心都一般有效性递减:9.9型、9.1型、5.5型、1.9型、1.1型四、权变理论权变理论:研究特定情境最有效的领导作风和领导行为观点:领导非上下级关系下级也可能领导上级;领导过程受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因素影响,不同情境用不同的领导行为。1、坦南鲍姆(R·Tannenbaum)和施米特(W·H·Schmidt)(1958):连续统一体模型2、菲德勒(F·Fiedler)(1967)(华盛顿大学):菲德勒模式3、伊凡斯(M·G·Evans)(1968)和豪斯(R·J·House)(1971)(多伦多大学):目标模式4、卡尔曼(A·K·Karman)(20世纪60年代):生命周期理论5、弗鲁姆和耶顿:领导——参与模式(一)菲德勒模式(第一个将人格测量与情境分类联系起来)结论:两种领导取向:关系取向、任务取向依赖于三方情境: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任务取向型关取向型不同情境中效能不同。任务取向型在高控制(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明确及高的权力)低控制(上下级关系不好、任务结构不明确及低的权力)情境中最有效能;关系取向型在中等控制的情境中最有效能(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观点:将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成熟度渐近相应的领导行为: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
低工作低关系五、有关教育领导的理论(一)非理性领导模式代表人物:佩特森(J·L·Patterson)观点:学校环境多元化,学校文化受到重视——非理性现象。要求学校适应社会变迁,不只是因循传统理性原则理性原则与非理性原则差别:1目标制定:理性模式主张目标由领导者制定,不可改变;非理性模式主张目标随组织而变,由群体商讨而定2权力:权力在于领导;权力遍及组织3决策过程:合理性最佳决策;考虑内外在因素,满意即可4外在环境:外在环境稳定而可预测,不影响决策;外在环境不稳定,不可预测,影响决策5教学方面:教育政策直接影响教学,有最佳的教学方法;教育政策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没有固定的最好的教学方法非理性模式的领导者扮演文化经营者将组织远景转化为校园文化(二)文化与符号理论代表人物:塞吉范内(T·J·Sergiovanni)《卓越的学校领导者》(1984)观点:领导最终意义组织文化领导主要目标引导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群体相互作用创造出影响知觉和行为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组织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所具有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各办学宗旨五种领导力:技术、人群、教育、符号、文化五种领导力强调符号文化力符号力:对标志学校的符号所象征的意义认识和提升的能力文化力:阐明价值观念、信念、办学宗旨,激励部属维护和创造校园文化的能力学校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引导和管理文化适应组织目标提出提高领导者品质的10P模式:包括领导技巧、领导前提、领导涵意、领导文化的表现第十二章教育领导决策的心理第一节教育领导决策的心理概述一、教育决策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决策决策:为实现目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在几种方案中择优的过程教育决策:实现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方法从若干方案中择优的过程从以下来理解:1、目标2、科学方法3、优化(现实条件下满意的优化)4、选择5、实施(二)教育决策的种类1、形式:程序化决策(常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非常规决策)程序化决策是一种例行决策,领导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非程序性决策上2、范围和对象:宏观决策微观决策宏观决策: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微观决策:基层单位具体决策教育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具体决策3、层次: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高层决策:全局性重大决策中层决策:局部性决策基层决策:执行性决策4、性质:确定型非确定型风险型
确定型:因素确定结果确定非确定型:两种以上客观状态且无法预测风险型(随机型):两种以上客观状态大致可预测概率二、教育领导决策心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领导决策心理教育领导决策心理:指教育领导在决策中的心理现象从行为看:认知是基础思维是关键组织活动是保证(二)教育领导决策心理的类型1、果断型与草率型(果断是良好的意志品质)2、顽强型与顽固型(顽强是决策者的主要特征)3、稳健型与多虑型决策是行为的选择,行为是决策的贯彻决策在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教育领导决策的程序及其心理要求(一)教育领导决策的基本程序1、识别问题(任务发现问题、提出决策目标、确定价值准则)(1)发现问题(三种情况:一问题暴露被动发现二问题萌芽主动一些三辩证思维揭露矛盾发现问题主动性)(2)提出目标(决策出发点的归宿目标三特点:①成果可计量②限定时间③确定责任)目标:(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期望达到的结果目标确定建立在“调查研究”“预测技术”基础上预测技术:“特尔裴法”(直观预测技术靠经验知识和分析综合能力)“趋势外推法”(根据历史和现有资料预测)“回归分析法”(事物变化因果关系预测)(3)确定价值准则(价值准则三内容:①将目标分解成若干指标②确定目标间主次缓急矛盾取舍关系③实现指标的约束条件2、方案择优(1)拟定方案(按先发散后收敛的步骤)(2)分析评估(扩大视野更新观念把握特征运用现代科学方法)(3)优化选择(在西蒙“满意原则”找到“令人满意”的方案)3、实施反馈(1)实施方案(2)追踪检查(3)反馈调节(调节:对问题的重新认识目标变换方案修正)(二)决策不同阶段的心理要求1发现问题的心理要求:参加调研弄清问题心中有数2提出目标的心理要求:目标适当不高不低对党对人民负责3确定价值准则的心理要求: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思想对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做价值论证4拟定方案的心理要求:提高信息处理技能广开言路激发创见5评选方案的心理要求:高度的现任感受积极的情绪理性判断6实施决策阶段的心理要求:一、让下属理解决策的意义实现目标与自己职责、义务与利益关系、二、帮下属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三、听取建议积极支持四、做好动员7追踪反馈阶段的心理要求:坚定信心激励热情消除干扰目标的行为第二节教育领导群体决策一、教育群体决策的一般概念(一)教育群体决策的含义
群体决策:召集有着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制定决策个人决策到群体决策是决策体制的重大发展(二)教育群体决策的组成组成决策群体注意事项:1合理分布(所处层次、年龄、性别等合理分布必要时邀请组织外部人员专家参加)2坚持互补原则(知识结构、气质、性质互补性)3中等规模(人数适中不宜过多过少5~11人为宜)(三)教育群体决策的意义1、弥补个人不足2、集中群众智慧3、有利贯彻实施二、教育群体决策的程序群体决策一般以会议形式(一)会前准备阶段(通知开会时间、地点、议题与议程)(二)诊断和明确问题阶段(认识问题性质和起因明确议题各抒已见)(三)讨论阶段(寻求解决方案)(四)确定决策阶段(选择最佳方案“拍板”阶段)(五)实施反馈阶段(检验和修正)三、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1、决策速度:群体慢个人快2、决策准确性:群体好个人差3、决策创造性:个人决策更有创造性4、决策效率性:群体效率高5、决策风险性:群体多数成员富于冒险则趋于更大冒险性;反之,较保守则更趋于保守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选择:1、想法多、主意独特采用群体决策2、需仔细考虑采用个人决策3、群体成员信赖性强任务合作才能完成采用群体决策4、执行计划、规章、批示群体成员可独立工作采用个人决策四、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一)社会从众效应(小群体意识:群体成员间不合理的过分追求一致的现象)詹尼斯(I·Janis)认为小群体意识是“当团结得很紧密的,凝聚力很高的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小组,由于群体压力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它会做出脱离实际的决议,违反道德标准,造成不良后果”(二)权威主宰效应:领导者、上级主管、专家所处地位和拥有威望与权力其意见影响力大(三)系列位置效应(“铁路效应”):发言先后印象与效果不同先发言者比后发言者有利(四)感情对立效应:意见受到反驳批评导致感情对立维护面子失去冷静与客观(五)极化现象(“极端性转移”):决策向冒险或保守中任何一个极端的转移以上几种弊病包含心理因素,防碍群体决策质量(美)爱·沙因:不能实现真正平等与民主的决策,还不如领导者个人决策五、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为克服群体决策中的不良因素开发出新型群体决策方法(一)德尔菲法(德尔菲——古希希腊名城,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殿所在地。具有集中众人智慧之意)代表人物:(美)(咨询机构兰德公司研究员)赫尔默和达尔奇(20世纪40年代)
专家集体判断预测法实施过程:①建立主持机构选定征询对象(专家)②征询意见拟定调查表分送各专家③收回调查表归纳分析概括统计分送第二轮调查表④反复多次任何时候都可以修改意见但说明理由逐步集中得出正确决策优点:自由思考发表意见不受干扰与影响提出更好决策方案缺点:专家认定的观点很少改变反复征询实行困难(二)“名义群体法”(“虚设群体法”)名义群体法:前期各自单独提出解决办法后期由群体讨论决定程序如下:①7~11名成员组成名义群体②给出问题成员将意见写在纸上③10~15分钟后记录员将意见写到黑板上暂不讨论直到意见写完④展开讨论表明态度⑤讨论结束相互保密写下意见次序排列⑥统计得票按得票多少排序第一位为公认决策意见优点:消除武断能说会道说服力强却非好主意者施加的不均衡影响;使不够自信表达能力差说服力差者的好主意得以表达缺点:高级成员对决策的倾向性影响不能排除(三)脑力激荡法代表人物:(美)奥斯邦主张:鼓励成员又多、又快的提出各种办法(对任何意见不许批评嘲笑鼓励大胆、热情发言,反对谨慎、沉默)第三节有关决策的理论一、决策四分图决策的有效性: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有效性取决于决策的质量与决策的认可水平)代表人物:迈尔(R·F·Maier)观点: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决策方法1、Q/A类与职工利益无直接关系企业利益密切相关——领导者专家决策保证质量2、A/Q类与职工密切相关与企业关系不大——参与制决策达到最高的认可水平3、O/AQ类与职工及企业均不密切相关——随机方法来决策4、AQ/O类与职工及企业均密切相关——传统:领导者专家决策高压或奖励迫使认可现代:参与决策二、决策树法(定量决策方法多用于风险决策)方法:将各种方案各可能的情况画成决策树逐枝计算损益值选出最优方案决策树组成:决策点(决策树的出发点)方案枝(从决策点画出的直线代表方案)方案点(又叫概率点,方案枝的末端)概率枝、结果点。基本步骤:(1)画决策树(2)计算损益期望值即计算各方案损益值与概率的乘积标于方案点上(3)依损益期望值择优优点:1、有利于科学决策2、决策现象化有利于集体研究讨论补充修正定量、定性方法: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综合运用先用定性确定决策的目标与原则再用定量建立量化模型择优三、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代表人物:(美)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主要观点:提出“真实人”的“有限理论”和“满意原则”,取代“理性人”(理性人)的“完全理性”和“利润极大化”的观点,认为管理者在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不是“最佳”。四、“智能框架”理论代表人物:康纳尔大学儒索(J·E·Russo)教授“智能框架”研究:决策框架的构造、变化、及应用的技巧认为:决策者决策中最关键因素决策四部分:建立框架;采集信息智能分析;判断选择方案;反馈改进。“决策陷阱”:决策盲点框架错位框架固化框架盲点:看不到问题关键盲目相信决策的准确性框架错位:不熟悉事物弄不清关键提出方案与问题不一致发生错位框架固化:思维僵化不能随客观情境而变化儒索“决策框架如果存在黄金法则的话,那就是:一个问题一个框架。”标准化模式:传统理性决策与经济学相关汲取统计学及工程技术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描述性模式: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为奠基儒索:“无论你将来会如何研究决策,都要学习标准化模式所用的数学和其他最优化技术;学习描述性模范式所用的实验及过程追踪技术,还要特别学习知识提取、表达和人工智能的推理技术。”第四节教育领导与决策一、教育领导者应具备的决策能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决策能力由以下六个因素组成:(一)逻辑思维能力(1、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2、判断因果关系目光远大)(二)创新能力(1、善于提出新设想新方案2、同僵化思想、因循守旧决裂)(三)科学素养(1、动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工作2、掌握教育科学和现代管理学知识3、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发展和动向4、了解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世界史和中国历史)(四)民主作风(1、倾听意见2、汲取意见3采取意见4、主动承担责任)(五)决断魄力(1、当机立断应急应变2、认准目标勇往直前)(六)组织群体决策的能力(1、自知之明检点约束自己2、倾听各方意见3、社交敏感掌握资料敏感4、为人处事不带成见5、尊重群众意见组织民主讨论)二、科学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一)方向性原则(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符合党各国家政策法令)(二)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是信息的积累)(三)系统性原则(考虑整个系统和相关系统决策对象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四)可行原则(五)选优原则(六)民主原则(一、创造民主、平等、协商的政治环境。二、发挥决策咨询机构的作用。三、发挥群众的决策参与作用和监督作用)三、教育领导者怎样科学地决策科学决策注意力点:(一)着重审查决策目标是否能有效达到,是否符合当初确定的价值准则价值准则:权衡那些不可直接比较的内容价值有三: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权衡决策的利害原则:有利无害有利有害有害无利(害中取小即为大利也是决策原则)(二)对于不同类型的决策要有不同的思考原则
1确定型决策(根据已有情报选择最佳方案):看准了,就全力以赴,这是确定型决策的基本原则2风险型决策:(1)选择最有希望的方案行动(2)准备应变方案(3)通过试点将风险决策转化为确定型决策(4)有最后的保险手段3不确定型决策:(1)经过试验(2)多方案并进(3)步子不要太快(4)信息反馈4竞争型决策:(1)了解竞争对手限其长而攻其短(2)了解自己扬长避短(3)出奇制胜(4)动态对策第十三章教育领导集体心理第一节教育领导集体心理概述一、教育领导集体心理的一般概念(一)教育领导集体的含义教育领导集体:教育组织中行使领导职能的成员所组成的群体教育行政机关是党委(党组)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在学校则是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包括校长全面负责、党委(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1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最高负责人,是法人代表,是决策者又是指挥者,有权支配学校的人、财、物力和按规定选聘职工。2党支部保证监督:党支部书记要做校长的参谋和后盾校长要主动接受监督,大事与书记商议,小事与书记通气,监督不反感,掌权不独断,用权不单干,和书记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办好学校。3教职工民主管理:保证参与管理的权利,建立民主管理机构(二)教育领导者集体的心理学意义领导集体:领导结构的组成集体领导:领导集体的活动形式优点:把所有优良心理品质结合起来发挥领导功能教育领导集体的心理学意义:1有利于集中群体智慧,克服个人认识上的片面性2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增强领导成员的责任感3有利于信息沟通,提高心理相容水平4有利于形成集体意识,发挥集体心理效能(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智能结构气质结构工作结构)5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组织目标二、教育领导集体的心理结构教育领导集体合理的心理结构:为发挥成员功能而有机组合起来所形成的结构实践证明: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是相辅相成的管理学中领导集体心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素质结构五个方面心理学强调心理结构(领导集体心理与信念的结合):在认识系统动力系统调节系统三方面心理特征的动态综合结构(一)在认识系统上互补(定向作用)认识系统(水平与层次上分):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最重要是思维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领导班子要有杰出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准确把握内外环境脉搏(二)在动力系统上互动(驱动作用)动力系统上互动:指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动力系统的心理品质包括:需要动机情感兴趣(三)在调节系统上同步(调节控制作用)
构成调节系统的心理品质:理想信念世界观意志四方面1、在理想上互勉2、在信念上一致3、在世界观上共鸣4、在意志上互励第二节教育领导集体的团结一、教育领导集体团结的意义意义:直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和领导效能的发挥二、影响教育领导集体团结的心理因素讲团结:就是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上的团结(一)信念的向背信念:对思想、观点、原理、原则的正确性确信无疑以之为行动准则的心理因素信念是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表现(二)感情的离合感情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人的感情二是对事物的感情感情的离合是制约和影响领导效率或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情感好坏对交流思想、统一认识、协调行为有很大的作用。“情通而理自达”。在原则问题上不感情用事。(三)意志的强弱三、教育领导集体不团结的预防及消除(一)端正对待职、权、责的态度教育领导成员如何对待职、权、责,是影响领导集体团结合作与发挥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职权不一:有职无权(大小事不能做主)权大于职(侵权、越权)权责不一:有责无权(规避责任)有权无责(权力滥用)职责不一:有职无责(人浮于事)有责无职(失支积极性)权力看成谋私的手段就会:专权、争权,侵权、越权、滥用权力;不做事,不敢担责任,互相推诿,玩忽职守。正确态度:把自己的职位视为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岗位,正确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恪尽职守。(二)端正对待功过、奖惩的态度正确态度:严于律已,不推过手揽功,主动承担责任,如实评价他人功过。(三)端正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批评与自我批评:处理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增强团结的有效算途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的重要武器。毛:“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满灰尘的,与应该打扫和洗涤。……对于我们,经常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惟一有效方法”(四)加强意见沟通第三节教育领导集体的心理优化一、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含义优化:通过一定措施使事物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最佳程度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领导集体内部成员之间按照心理互补规律,领导集体结构最佳搭配和组合,实现领导集体心向一致、尽力集中、心理平衡、心理相容最优心理状态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意义:1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2有助于提高领导效率或效能3有助于集体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标志总体来说:应具有敬业乐群的心理氛围与开放和谐的心理特征。具体应具备以下四方面:(一)心向一致(亲和度)心向一致: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目标而展开心理活动,外在表现:该群体的亲合状态,亲和度心向一致的前提条件:1、共同的信念2、认同感3、意见沟通4、扬长避短(二)心力集中(凝聚力)心力集中的表现:1、注意力集中2、意志力集中3、情绪感染力集中(三)心理平衡教育领导的心理平衡:领导集体成员在实施领导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协调的感情状态心理平衡状态需要成员的主观努力:1、对自己理智的控制情感2、对他人要有信任感,要尊重别人。(四)心理相容心理相容:融洽的心理交往状态(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睦相处)表现为信念、观点、理想的一致性心理相容具有的意义和作用:1、团结的基础实现目标的保证2、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心理相容的方法:1、自身政治学习道德修养2、确立共同的使命感3、建立亲密的同志感情三、教育领导心理优化的途径(一)自觉增强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形成具备的五个条件:1、相同的信念2、一致的利益3、严明的纪律4、相互依赖团结互助5、集体荣誉感(二)共同建立和谐的感情氛围1尊重成员的人格轻视侮辱只会激起反感或憎恨(体会:不要轻易提供建议,除非诚心请求的)2善于培植彼此的感情3把握好感情的转化(调动积极的感情,转化消极感情,促成感情和睦)(三)充分运用心理互补规律1、持忍结合(持指坚持,忍即容忍)一方面,重大原则性问题,要敢于坚持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对于他人的不同意见要能容纳2、情理交融让理智把握感情,让感情服从理智,才能产生心理平衡的良好效果3、争让相济保持竞争状态,激发创新意识,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对人态度谦恭,在荣誉或待遇面前彼此谦让(四)坚持实行动机强化强化的两个方面:正强化负强化强化的两种手段:第一是嘉许和奖赏;第二是惩罚(五)发挥“一把手”的核心作用1、“一把手”
威信及影响处于中等水平,难以发挥强有力的核心作用,这时应考虑借助某个副手的才干2、主要领导基本素质差,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领导成员各种为政、各行其是,上级部门应立即进行调整,通过考核,物色一个得力的“一把手”第五篇教育管理中的组织心理第一节组织心理的概述一、组织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组织1、传统的观点:一群人(1)有共同的目标(2)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3)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4)人们之间的活动协调一致传统观点不注重人的因素,将组织看成是一个与外界环境隔绝封闭的系统。1、现代的组织观点:由若干系统组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与传统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重视人的因素(1)组织的开放性(教育管理者注意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对教育事业的影响)(2)组织的整合性(3)组织的复杂性(二)组织的心理功能1、目标功能:成员认识到工作对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通过努力,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2、权力功能:规定了权力、职责、地位;成员了解上下级、同级、内外关系,正确处理关系3、协调功能: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部分,协调关系;改善结构适应自身与环境的发展变化,提高效率美国管理协会《健全组织十诫》:1、高级管理人员确定而明确的职责2、责任与权力相配合3、不确切变动的影响之前不要变动职位的范围和责任4、只接受一个来源的明确批示5、不越级指挥6、批评下属应个别进行7、重视成员权力与责任的争执或分歧迅速小心的处理8、职工提升、工资变动和纪律措施由职工直接上级来批准9、不要求一成员作为另一个成员的助手又作为他的批评者10、工作应受到定期检查的高级管理人员,应为他配备必要的助手和设备,使其能独立地检查自己的工作质量二、组织的结构(一)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依法建立的国家正式组织机构。是连结技术、任务、人员的分工和协作的手段。是组织中各部分关系的模式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1、直线制(不设职能部门,对主管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优点:结构简单、权责分明;命令统一;上下级按规章命令行事,运转敏捷缺点:缺乏弹性;缺乏民主;主管工作繁重,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组织发展等到重大问题适用:产品单一、技术简单的小企业2、职能制(强调专业、强调分工、强调计划、强调规程)主管下设置职能部门有权命令指示
优点:发挥专业管理作用利用专业管理人员的专长缺点:令出多门不利于建立责任制1、直线职能制(直线制与职能制的结合)行政主管下设职能部门作为参谋和助手对下级提出建议或指导不能指挥和命令优点:统一指挥严格现任制度缺点:(1)职能部门横向联系复杂各主管分兵把口权力分割(2)业务程序复杂信息迂回时间长效率低(3)最高层管理幅度大琐事过多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重大问题(4)权力集中影响中下层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市场缺乏灵活性2、事业部制(分权式)公司下设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独立核算半独立经营各事业部具有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职能优点:(1)最高领导不受琐事纠缠集中精力运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2)事业部便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决策(3)事业部领导的经营观念增强(4)有益于锻炼、培养和考核干部缺点:(1)事业部横向联系难度大(2)事业部整体意识弱(3)增加管理人员增大管理费用3、矩阵式组织矩阵式组织是从机构设置上加强横向联系的一种结构形式两种管理部门:一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完成专门任务的专门小组优点:(1)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密切合作,专心于所担负的任务(2)有利于集中智慧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新的管理技术(3)有利于解决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缺点:实行双重领导会产生项目小组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三)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结构三内涵:复杂性(部门与层次的多寡)正规性(规章制度)集中化程度(决策权之所在)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管理层次管理幅度规章制度决策程序技术因素环境因素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管理高度)和管理幅度(管理宽度)联系密切,成反比关系2、技术因素:技术活动的确定性程度决定了不同的管理和协调要求3、环境因素:包括竞争,购销状况与市场需求,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需求与影响(四)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有效性原则(促进目标实现考虑职工心理需要)设计中要注意:(1)结构合理性(2)适应环境:合理的组织结构应具有适应性和弹性(3)信息沟通: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反馈及时准确迅速2、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统一领导:权力相对集中分级管理:统一领导下实现分权制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原则4、协调原则给向协调:即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可以彩命令、批示、计划等进行控制横向协调:同级之间关系的协调,(1)通过工作系统进行横向协调(2
)明确协调主从关系(3)设立系统管理机构进行协调三、现代技术对组织管理的心理影响(一)对管理者知识、能力方面的影响首先,对需要处理的问题有透彻的理解和充分的准备,能精确提出问题其次,需随时提供必要的决策,不允许慢条斯理,回避现实或隐蔽无知及犹豫不决(二)对管理者管理作风的影响首先,致力于维持和改良决策系统完善决策的方法其次,灵敏反应、快节奏、高效能的作风,适应快速决策的环境再次,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人员的作用(三)对管理者之间情感关系的影响1对计算机的依赖代替了个人之间的接触同事间的感情关系削弱2电子通信和控制设备使空间距离“缩短”心理距离延长交往内容由广泛的生活关系向工作关系集中3管理活动中人为干预机变少自主性创造性艺术性和个性难以充分显示产生压抑感和自主危机感(四)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影响首先,管理要求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拥有多专业技术知识的人的满足感提高其次,管理者利用通讯、监控设备,与被管理者接触机会减少关系疏远第三,对计算机的依赖,下级参与机会减少,产生抱怨;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处理问题,较少劝导和奖励下属第四,信息分享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信息沟通量难以控制第二节教育组织的心理分析一、教育组织的一般概念(一)教育组织的含义教育组织:按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正式教育实体从传统组织的观念看,教育组织内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现代组织的观念看,教育组织又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要研究社会人口结构、民族结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育组织又是一个社会心理系统(要研究组织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各种人际关系、群际关系的相互影响)(二)教育组织的特点1、有确立的教育目标2、有明确的层次与分工3、教育组织有一定的权力和权威4、有特定的法规和制度二、教育组织的心理要素传统强调物质与技术因素:劳动力、事情、时间、资金、物资五类社会学派强调心理社会和管理因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愿望、信息沟通三要素一般认为教育组织的要素有:1、共同的教育目标2、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3、良好的人际关系4、协作的愿望
1、组织结构三、教育组织的结构及其心理特点(一)教育组织的结构1、教育行政机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统管全国教育事业,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机关中央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实行部、司局、处室三级领导体制。其职责范围: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教育理论,总结实践经验,制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学制等重要制度,掌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制定教育事业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督促、检查和组织实施,在宏观上管理和指导各级各类教育。在省、市、县三级分设教育厅(局),主管地方教育事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地方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受同级政府领导并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业务指导。2、学校组织机构:采用直线职能制与矩阵式分三个层次:(1)决策层组织: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代表大会(2)管理层组织:①教育管理机构,教导处、思想教育处、体育卫生处②行政管理机构,校长办公室、教务处、行政处、人事处、保卫处、总务处(3)执行层组织:①教育管理机构下属:各科教研室、教学班及教学辅导机构,如实验室、图书馆②行政管理机构:会计室、维修组、医务室、伙食科、警卫室(传达室)此外,还有监督反馈组织,如高校的监察部和党委的纪检部(二)教育组织结构的特点:1、权力结构及其特点教育组织不像行政组织等级森严不像经济组织热忠物质刺激不像军事]组织强制性教育组织权力使用根本指导思想:根据高级精神需要,培养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塑造崇高的思想觉悟和主动、自觉精神。是教育组织强大生命力的源泉。2、角色结构及其特点社会角色(美米德G·Meed引入):人的社会身份,表明人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反映群体和社会对他的期望和要求教育组织的角色结构是由角色期望、角色规范、和角色行为构成(1)角色期望:社会或群体期待和希望人表现与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相称的行为方式教育者的角色期望:社会和学校期待和希望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特定行为方式(2)角色规范:社会群体中每一个角色应遵守的行为准则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为个体为领会就成为角色意识成为行为指南(3)角色行为:一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教育角色的多重性是教育组织中角色结构的鲜明特点。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角色变换的能力。3、信息结构及其特点首先,信息内容:知识信息、人的思想行为信息、各类学校教学、思想品行教育方面的信息精神方面的信息占主导地位其次,信息结构的复杂性再次,信息沟通距离短,中转站较少四、教育组织的心理功能除一般组织的心理功能外,规范性功能在教育组织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组织的管理中主要应发挥组织的规范性功能,要依靠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觉悟、主动自觉精神、事业心、理想和职业道德,这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最宝贵最根本的因素
第三节教育组织管理的心理原则一、目标认同原则目标认同:目标必须为全体组织成员接受并内化的目标目标认同是组织成员统一行动的基础全体成员认同的目标具有整合动机、指引方向、激励士气的心理作用确立目标认同的六个因素:第一、目标必须具体第二、目标的难度适中以提高期望值第三、目标的可接纳性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提高目标的效价第四、让群众参与目标的制定加深对目标的理解增强责任感第五、目标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第六、开展竞争鼓舞成多作贡献二、合理授权原则合理授权:管理者将部分任务、权力委托给下级管理者,做到职权合理,形成最优化的组织结构分权:将部分权力随同责任下放授权:授权不移交权力和放弃责任是委托下级代办工作时赋予的某种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受领导者的监督和干预,并随时可收回。合理授权:首先,注意责权相称;其次,逐级授权,越到下面,授权越小;第三,采取真诚信任的态度,不撒手不管体制;第四,授权时不要忌才。三、信息沟通原则信息沟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信息交流准确、迅速。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好信息的沟通和信息控制。领导者还要注意收集来自下级和群众中各种信息。四、心理平衡原则心理平衡:感到受到尊重和信任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怎样处理好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平衡:1(领导者)要培养良好的工作意识2(领导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领导者)注意尊重他人、尊重下级另外,还应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具体组织条件下具体分析和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管理者应注意:一、了解成员具体心理特征,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二、依据特定的社会情境,认识和解决问题三、分析组织形式对成员心理的影响,发挥组织优势四、分析领导者的管理意识、管理作风对成员心理的影响五、注意组织结构、管理技术变革发展对成员心理的影响降低组织发展阻力第十五章教育组织文化与社会心理环境第一节教育组织文化一、教育组织文化的概述(一)什么是组织文化(企业文化):长期生存与发展中形成的有特色的价值观、管理思想、传统、习惯、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代表着该组织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基本信念和处理内、外部关系的基本态度。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同类组织的特色。没有文化的组织是绝没有竞争力、是难以生存的(二)组织文化的兴起120世纪30~40年代:梅奥与巴纳德强调经由价值观、行为规范交互作用显现出非正式群体性质与功能的重要性2、20世纪40年代初:勒温320世纪80年代:三本畅销书《Z理论》(威廉大内W·Ouchi1981)《追求卓越》(彼德与华特曼T·S·Peters&R·H·Waterman1982)《企业文化》(迪尔与肯尼迪T·E·Deal&A·Kennedy1982)“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首先提出他们公认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功的原动力。认为领导者的基本功能应是塑造组织文化。(三)组织文化的作用优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组织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组织文化对于解决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开辟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1、导向作用:组织文化就是引导成员统一行动的旗帜,是一种集结众人才智的精神动力2约束作用:共同的价值体系,统一的思想和行为对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3凝聚作用4激励作用二、组织文化的层次和内容(一)组织文化的层次1精神层(内隐层):是组织文化的中心和主体。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风气。这五项中企业精神最为重要,是价值观的主要部分2制度层(中间层):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3器物层(外显层):组织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是群体价值的物质载体。包括:厂旗、厂服、厂标等(二)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1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核心)2组织信念(企业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灵魂)组织信念:在组织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组织生活和活动过程的固定看法,体现了组织的精神面貌,也是组织文化的概括。1职业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为调整人际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群体意识(团队意识)3规章制度:三种形式:一是成文的规章制度。二是行规。三先例。三、塑造组织文化的方法(一)塑造组织文化的原则美国劳伦斯·米勒(LawrenceMiller)提出八大原则:1、目标原则2、卓越原则3、参与原则4、一体原则5、成就原则6、实证原则7、亲密原则8、正直原则以上八个原则是企业文化赖以建立的基石(二)塑造组织文化的方法1、运用心理定势2、重视心理强化3利用从众心理4培养认同心理
5激发模仿心理6化解挫折心理第二节教育组织的社会心理环境一、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组织的社会心理环境1、环境:主体周围存在的客观情境,是生活主体以外与生活主体发生联系的外部客观世界2社会心理环境(勒温提出的概念):对人的心理发生联系有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只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在社会环境中,只有那些与人们发生联系,并对人的心理反映起着作用的客观事物,才成为社会心理环境3教育组织的社会心理环境:对教育组织成员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二)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作用(作为组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组织文化的作用相同)1导向功能2、约束功能3、凝聚功能4、激励功能(三)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分类1按形态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按层次分:宏观环境微观环境3按性质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4按范围分: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色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形势法律政策市场情况社会生活方式社会规范文化观念宏观环境: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三大系统政治环境:社会制度法律国家安定团结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市场情况文化环境:社会规范文化观念微观环境:教育组织的物质条件领导方式人际关系精神面貌物质环境:场地建筑物设备器材图书经费服务精神环境:组织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领导方式传统作风内部环境:成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如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群体意识组织文化外部环境: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形象、联系、影响)二、教育组织内部社会心理环境(一)价值观(二)组织目标(三)行为规范(四)人际关系(五)传统作风(六)领导方式(七)自然环境传统作风:是隐形的心理环境是组织成员长时期的培育形成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三、教育组织外部社会心理环境(一)政治经济形式(二)社会生活方式(三)社会文化(四)自然环境(五)大众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包括书报、杂志、广播影视、录象。还有:自流行文化、社会舆论、新的科学技术的传播、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个别地区还有邪教第三节教育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形象是组织风格和特色的表现一、教育组织形象的含义组织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整体的评价。企业形象已超出企业的范筹,行政机关、军队、医院、学校都提出形象问题,引申为组织形象
教育组织形象:社会公众和组织内部成员对其教育组织行为和历史的整体印象二、教育组织形象的类别(一)教育组织的理念形象组织的理念形象:社会大众和组织成员对整个组织在哲理和观念上形成的印象教育组织的理念形象:是组织目标价值观念管理思想领导风格职业道德群体意识的总和学校体现于校风校风: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体现了学校整体的组织形象和精神面貌这种行为倾向的两种含义:首先,是一般学校的良好作风其次,是学校独特的个性特点(二)教育组织的识别形象识别形象:通过各种视觉设计来塑造和强化和组织形象识别形象是学校组织环境的外显表现。主要体现:校容校貌。校容校貌是物化了的校风,是促进学校成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包括:1、名称、标志2、组织成员(特别是领导者、学校带头人和先进人物形象)3、校园环境和建筑物4、印刷品和设计5、传媒形象三、教育组织环境和组织形象的建设(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明确的目的性,围绕着有利于教育管理功能的发挥、活动的展开和组织目标的实现)1规范原则(创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环境)2情境原则(将所要倡导的精神、行为作风、变为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情境因素)3参与原则(校园文化的特征就是它的群众性、广泛性、实践性)4有效原则(良好的组织形象和组织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5审美原则美国劳伦斯·米勒(LawrenceMiller)提出塑造组织文化的八大原则:1标原则2、卓越原则3、参与原则4、一体原则5、成就原则6、实证原则7、亲密原则8、正直原则(二)教育组织文化和组织环境建设的内容1、常规建设:组织文化建设要注意健全制度。组织环境建设主要是:容美貌新,有教育性。2、精神建设:从学校发展的历史与传统中寻找规律,形成特点,找到学校发展的主题,以此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精神建设的核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1、明确目标,总体规划2、巧妙构思,精心设计3、组织实施,检查调整(四)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1、领导率先示范2、会诊积极导向3、骨干带头,蔚然成风4、开展思想工作,促进少数人从众
1、开发校园文化资源第十六章教育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组织变革概述一、教育组织变革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教育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指组织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对其自身进行调整修正和革新的过程,旨在求得自身的平衡。教育组织变革:教育系统各组织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对自身进行调整、修正和革新,以增强活力与效率的过程组织变革包括:工作任务、技术、结构、人员四个变量(二)教育组织变革的特征1、广泛性:涉及社会各行各业2、长期性:周期长、见效慢先试点、再推行3、复杂性:受教育组织内外环境的影响4、评估难二、教育组织变革的动力(一)教育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是组织变革的直接原因)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发展趋势、国家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法案及社会压力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教育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组织内部环境变化:指教育组织内在因素所出现的困境,影响组织功能的发挥。因素包括:组织成员的态度、价值观、组织结、管理等因素。三、教育组织变革的症候1、决策失灵2、沟通阻塞3、功能失效4、缺乏创新第二节教育组织变革的模式和程序一、教育组织变革的模式美国李维特在《管理心理学》提出变革模式。认为组织变革是工作、任务、技术、结构和人员四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一)以人员为中心的变革教育组织的变革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人员的素质的变革。素质包括:思想作风、作为方式、适应能力,也包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改变人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动机。(二)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教育领域的组织变革主要是改变原有的职权结构、角色结构等,它包括调整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增高、合并或减少部门,发迹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方式,重新分权和授权。(三)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变革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的改革,以及与之有关的物质条件的改进。(四)以系统为中心的变革以系统的观点来考虑整个组织的变革,在变革某一个因素时,必须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并考虑相应的措施。同时还要考虑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工作、技术、结构和人员是相互影响的,组织变革可以通过改变其中的任一变量或改变几个综合变量来进行。但是在改变上述任何一个变量时都必须妥善考虑到它与其他变量的依存关系。二、教育组织变革的程序洛尔施西(J·W·Lorsch):
一、创造一个需要变革的认识;二、分析诊断环境;三、沟通变革所影响的人员;四、监视变革调整组织。温勒和美国组织心理学家薛恩:一、解冻;二、变革;三、再冻结凯利(J·Kelly):诊断、执行和评估三个步骤九个方面,即确定问题、诊断、列出可行方案、发展决策准则、选取解答方式、计划变革、采取行动、评估效果和反馈。归纳起来:(一)确定问题:抓住环境变化提出的主要问题,了解问题的原因及趋势。(二)组织诊断:诊断组织能否适应环境变化,找出差距、确定方向、拟定变革方案(三)实施变革:阻力:组织方面;上层领导;组织成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达到全员参与。(四)效果评估:看是否增进组织效能、营造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满足感及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方法:调查研究,对外社会调查、社会心理调查、民意测验,对内态度、士气、满意度调查、工作效绩的评价三、教育组织变革的阻力(一)职业认同:对原工作得以应手,有兴趣,有成就,有安全感。新工作要改变工作模式没有安全感。(二)怕担风险:对改革没有把握,怕担风险(三)权力、地位上的考虑:权力、地位、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四)人际关系:留恋原单位的融洽关系,担心不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五)社会原因:群体和社会力量习惯于原有的平衡,社会力量干预,社会舆论,社会风气都影响着组织的变革。另,上级领导的干预与社会舆论的捣毁是变革的最大阻力。一、克服变革阻力的对策(一)扩大宣传,提高认识:1、变革的必要性2、不变革的后果3、成功的可能性(二)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心理相容:增群体对变革原因、目标、进程的认识,不致产生遗弃感(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变革:群众参与,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变阻力为动力(四)利用群体动力,推动组织变革:利用群众动力改变个体及群体本身的行为(五)正确处理个体对变革的抵制:注意争取不同观点,特别是领导和学术权威总之:1、营造必须改革的气氛2、群众参与3、最高层领导有变革的决心和行动4、改革减少而不增加负担5、改革为多数人带来利益6、改革不损参与者的自主权与安全感7、掌握参与者思想的动向,做好教育,消除误解8、谨慎处理人事变动,一视同仁,各得其所第三节教育组织发展一、什么是教育组织发展组织发展:是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改变教育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来增加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的变革过程。实质:通过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激发,来增进、活跃和更新组织,以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最终目的。二、教育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一)教育组织发展是一个以有计划的再教育手段实现组织变革的策略不仅注重组织中现在的问题,更重视培养组织成员解决将来可能出现问题的能力(二)教育组织发展是组织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三)教育组织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三、教育组织发展的内容和方法
组织发展的研究注重教育工作者心理与行为方面(一)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二)组织结构的变化1、理顺教育领导与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以物资优化重组带动人力合理配置2、必要时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使组织发生根本性变革(三)教学技术的变化(四)工作任务的变化1、工作内容丰富化理论:赫兹舍伯格双因素理论,工作本身的意义是激发积极性的根本因素教育工作者:扩大工作内涵,从纵向上扩大工作范围(参与管理、制定计划、执行计划)2、工作任务的扩大化教育工作者:扩大工作外延,从横向上扩大工作范围(让教育工作者多担当一些工作)3、实行目标参与管理理论:美国杜鲁史(P·F·Drucker),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预先制定一定时期内的管理目标,将目标层层分解,使各部门围绕实现目标而统筹协调动作。目标管理主张群众参与决策,而目标设置则由上级指派任务。目标管理可以激发积极性和认同目标较大的目标。4、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增强人们的自主权、责任感和工作满足感,使人们增强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pdf
- 《教师招聘直通车》练习题答案.doc
- 《教师招聘直通车》综合练习题答案.doc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16版】.docx
-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doc
- 《教育学》试题库(共三十三套)【每份试卷均有标准答案】.doc
-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教育方法概论》所有历年考试习题(配答案)超全.doc
- 《数值计算方法》 课后题 答案(曾金平)湖南大学.pdf
- 《数值计算方法》习题答案.pdf
- 《数值计算方法》试题与答案.doc
-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高西全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高西全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 《数字信号处理》第四版高西全版课后部分习题答案.pdf
- 《数字信号处理》课后答案.doc
- 《数字信号处理》高西全丁美玉第三版课后答案详解.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