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8.50 KB
  • 2022-04-29 14:02:47 发布

冯德连主编 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且为直线。在自给自足经济下,各国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其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A和EB上达到均衡。需求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在自给自足经济下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同选择,但这些不同并不会引起两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两国的国内价格水平是相同的。因此,不存在着贸易的基础。2.答:因为,相对价格使得国际贸易成了物物交换的世界,消除了货币幻觉。3.答: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小国福利改善程度更明显些。4.答:(1)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均衡要求国内需求数量与国内供给数量相等。设两个方程相等,我们可以求出没有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无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为100,均衡数量为300。(2)当价格为120时,A国的需求数量为290,它的供给数量为400。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将出口110个单位的产品。(3)A国的消费者剩余将减少。在无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三角形。A国的生产者剩余将增加。在无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小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整个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之差。这一收益的大小等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它的底边是产品贸易数量(110),它的高是价格的变化量(120-100=20)。因此,总收益为1100。5.答:他们的损失为,继续在国内销售48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的损失,加上少销售的4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总量的损失。两者相加,共损失25亿美元。6.答:(1)在自由贸易及每桶18美元价格下,国内生产数量QS为18=0.6+6QS,或QS=29亿桶。国内消费数量18=42-4QD,或QD=60亿桶。见下图。(2)在无进口时,国内供给数量必须在国内均衡价格P处等于国内需求数量(两者都等于QE):42-4QE=0.6+6QE,或QE=41.4亿桶(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利用其中一个等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国内价格为每桶25.44美元。(3)国内石油生产者将获益。他们得到了以图中面积a代表的生产者剩余。国内石油消费者将受到损失,即由图中面积a+b+c代表的消费者剩余。PO数量(10亿桶)18DSPO25.44abDS数量(10亿桶)c182.96.02.96.04.147.答:30 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有5个条件:(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如果5个条件同时成立,那么,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因此,在这些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第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1)。(2)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5/4=PX/PY。因为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进口Y。出口1000个单位的X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贸易三角形即可划出。2.答: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因而,古典学派的生产函数一般形式可写成如下形式:Q=F(L)因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故根据规模收益不变的定义,对任意的常数λ>0,则有:F(λL)=λF(L)由于λ可任意取值,不妨令λ=1/L,则:F(1)=(1/L)F(L)上式左边是一常数,它表示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而右边则表示平均劳动产出,即平均劳动生产率。由等式可知,平均劳动生产率是固定不变的。令a=F(1),上式整理后,可写成下列形式:F(L)=aL由上可知,古典生产函数实际上是线性函数形式,其中线性系数a表示劳动生产率。3.答:(1)在第一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第二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第三种情况下,A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布上具有比较优势。第四种情况下,A国和B国在两种商品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2)A国的国内交换比例——4单位小麦:3单位布B国的国内交换比例——1单位小麦:2单位布国际交换比例——4单位小麦:4单位布1/215,因此国内价格为15元。此时的进口量为(400-150)-(50+75)=125。(3)结成关税同盟后,该国市场会完全由其邻国占领。此时,其国内价格为12元,进口量为170袋。由于进口量从125袋增加到170袋,贸易扩大效应为45,贸易转移效应为负的30。净福利为15。5.答: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并非总是有益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以关税同盟为例。如果一国未来的关税同盟伙伴国的生产成本不高于世界价格,则该国参加关税同盟总是有益的,因为这时有贸易开辟效应而没有贸易转移效应。但是如果未来伙伴国的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则会同时出现贸易开辟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如果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开辟效应,则其参加关税同盟可能会有损失。当然,如果考虑到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动态效应,则问题就会更加复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一国参加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并不总是得益的,也可能会有损失。30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不参加的国家也有可能造成损失。仍以关税同盟为例。如果其他国家结成了关税同盟后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使得原来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改为从同盟成员国进口,则留在同盟外的国家就有可能受损。如果同盟内部因为结成同盟而扩大市场,产生更强的竞争能力和规模效应,则留在外面的国家更有可能受损。第十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不同意。外国政府可以发行本国货币,因此不会破产。但是,外国政府的信用却不一定是可靠的。2.答:正确。因为,证券的获利性等于包含在证券中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多种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永远不会超过组合中具有最高收益证券的收益率。3.答:美国对外投资会降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减少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4.答:不同意。只要借款能正确地使用,向外国人借款可以为借债国提供净收益。可以通过图10-6加以说明。5.答:熟练劳动者和高技能工人从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可能导致世界效率和世界产业的提高,但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发展中国家往往倾向于限制他们移民。但是,发展中国家限制熟练劳动者和高技能工人移民的政策可能因限制个人自由导致生产率降低以及专业领导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丧失。有些政策可能比直接限制国际间的劳动自由转移更具吸引力。例如:支付熟练劳动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对专业人员进行补贴;对接受国外专业教育后回国人员给予就业保证和合适的工作;激发熟练劳动者和高技能工人的爱国精神等。6.答:(1)强调适用技术的引进,因为适用技术会更为适合国情。适用技术不是落后技术,而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素禀赋特点、该国的技术吸收能力相适应的技术。(2)在实践中引进与消化结合考虑,尤其要注重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同时应在深入研究方面努力。第十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从事外国直接投资的公司一般拥有一些专有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使公司成功地与东道国本国的公司进行竞争。主要的公司专有优势包括更好的技术、管理及组织技能、更强的营销能力。这些公司专有优势对于诸如制药和电子产品这样的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专有优势的公司可以成功地进行外国直接投资;而这类公司专有优势对于服装和纸制品这类产业则并不很重要,在这些产业,具有专有优势的公司较少,外国直接投资也较少。2.答:海默理论为:公司可以通过外国直接投资而保护和利用自己作为独家垄断者或寡头垄断者所具有的市场力量。公司以专有优势作为获取市场力量的基础,并且通过外国直接投资而维护自己的市场力量。这一理论意味着,东道国应当对外国直接投资持审慎的态度。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其市场力量而以不符合东道国利益的方式进行决策和经营。例如,跨国公司可以限制其子公司向其他国家出口,它还可以利用其市场垄断力量而收取高价格,或者以其势力影响当地的政治活动,包括利用院外活动而促使东道国政府设置进口壁垒,以便使当地子公司受外部的竞争。这种理论为东道国政府的如下政策提供了理由,即对外商直接投资加以限制或筛选,以及对外国公司在本国的活动加以管制。3.答:报告中应当包括的要点有:(1)外国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了新的技术。30 (2)外国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了新的管理技能。(3)外国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了新的营销能力。这种能力可被用于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改进跨国公司在该国生产的产品的国际营销,还可以扩大该国的出口。(4)外国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了金融资本,进而扩大了该国通过投资建立国内生产能力的能力。(5)跨国公司在当地的附属企业通过对工人进行培训而提高了当地工人的技能。(6)国家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时还得到了其他一些技术上的(以及类似的)附加收益。当本地公司对跨国公司的各种无形资产进行学习和模仿时,跨国公司的一些技术、管理技能以及营销能力会扩散到本地公司。上述六种效应共同作用,增强了国家生产(及销售)商品和服务的能力。(7)该国政府还可以通过对外资企业的利润征税而获得附加的税收收入。4.答:有两方面的因素会在这里发挥作用,一方面,对于那些其运输费用将高至足以阻止其在国家间流动的最终产品来说,外国公司会发现,在东道国当地生产并销售的商品会更加具有成本效率。在运输成本下降时,这类商品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考虑人员和信息的运输成本,这类成本的下降将会使公司更容易对外国附属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远距离控制,这将增加对外直接投资。5.答:沙特阿拉伯子公司有动机提高运往美国精炼子公司的原油转移价格。6.答:(1)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活动因为以下的理由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可以填补技术、企业精神、熟练劳动力间的差距;可以填补国内储蓄的供给与国内投资机会之间的差距;提供外汇;付给土地、厂房的租金和税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供就业机会。(2)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跨国公司活动的理由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于西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的合适性的质疑。这些技术通常适用于资本丰富、劳动力缺乏的发达国家,而不适合较穷的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这些技术可能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另外一些理由是:跨国公司抑制了国内的储蓄;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收入分配;干预甚至控制了国内政策;耗尽了东道国重要的自然资源而没有充分地注意环境保护。第十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1)我们知道,Y=C+Id+G+(X-M),因此,对于A国来说,Y=60+15+15+(20-M)。从B国的进口额为100亿。(2)由于A国在与B国的贸易中拥有顺差(A国的出口比进口多100亿),A国在向B国进行“出借”。B国通过向A国送交一份借据或给予A国价值100亿的资产所有权,而为增加的进口进行支付。2.答:唯一记为经常项目贷方的是(3)向以色列销售武器。3.答:(1)商品贸易余额=电子产品出口-食品进口=-200美元经常项目余额=商品贸易余额+(服务出口-服务进口)      =-200美元+(计算机咨询-国外度假)      =-200美元+(1600美元-200美元)      =1200美元30 (请注意:经常项目余额为盈余――尽管商品贸易为赤字――这要归功于巨大的服务贸易盈余)(2)由于经常项目为盈余,A国必须增加其净外国资产持有量。事实也正是如此:购买B国度假别墅(500美元)和C国电信公司的股票(800美元)所导致的资本流出,超过了购买A国的计算机公司债券(100美元)的资本流入。资本项目余额(-1200美元)正好与经常项目余额(1200美元)相抵销。(3)A国1999年拥有正外国投资并不意味着该国为净债权国。一国为净债权国还是净债务国取决于该国历史上的所有资本流动状况。在以往,A国可能拥有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因而积累了大量的国外债务。1999年的净资本外流可能不足以抵销这一累积债务。4.答:该交易在国际收支账户中的记账方式为:在短期私人资本流入账户中记为贷方,在直接投资支付中记为借方。5.答:国家将会有贸易赤字。因为Y=C+I+G+(X-M),当G增加时,(X-M)必然减少。第十三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商品和服务出口导致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给。在进出口交易中,出口目的销售者往往愿意得到本币。而进口国的购买者则愿意以其本国货币进行支付。外国人在对这些出口品进行支付的过程中,要将外汇换成出口国本币,进而导致了外汇的供给。国际资本流入导致了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给。外国投资者开始对本国金融资产进行投资时,手中持有的往往是外汇,他们必须首先将这些外汇换成本币,才能购买受资国的国内资产。货币的交换导致了外汇的供给。本国居民原先获取的外国金融资产的销售,以及本国居民向外国人的借款是另外两种可以导致外汇供给的资本流入。2.答:美国公司从其银行得到用美元购买日元的即期汇率报价。如果该汇率可以接受,公司便会通知其银行用其美元支票存款账户的美元以即期汇率购买100万日元,它还通知银行将日元送至日本公司的银行账户。为履行这一指令,美国银行指示其在日本的代理银行从其在该代理银行的账户中取出100万日元,并将其转入日本公司的银行帐户(美国银行若在日本有分支银行,它也可用其分支行的日元进行支付。)3.答:交易员可以通过直接与其他银行的交易员联系,或通过外汇经纪人提供的服务而寻找到用美元购买欧元的最佳即期汇率,之后,以该汇率买入欧元的现货。在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或者,一般至少在当日收市之前),交易员将再次进入银行同业市场,以最佳即期汇率将欧元换成美元。如果欧元在这一短暂时间内升值,交易员将获利。4.答:(1)相对于美元汇率,日元与克朗之间的套汇汇率太高(克朗的日元价格太高),面对这一有利可图的三角套利机会,你可以以高套汇汇率卖出克朗。套利过程是:以每克朗0.20美元的价格用美元买入克朗;以每克朗25日元的价格,用克朗买入日元;最后以每日元0.01美元的价格,用日元买入美元。以此,用初始售出的每一美元,你得到了5克朗,这5克朗可以换取125日元,125日元又可换取1.25美元,因此,每一美元的套利利润为25美分。(2)卖出克朗,买入日元会促使套汇汇率(克朗的日元价格)下降。套汇汇率必须下降至每克朗20日元(=0.20/0.01)才能消除三角套利的机会。5.答:(1)瑞士法郎供给的增加会使其汇率(美元/瑞士法郎)下降。货币当局必须进行干预,即通过买入瑞士法郎,卖出美元而维护固定汇率。30 (2)瑞士法郎供给的增加会使其汇率(美元/瑞士法郎)下降。货币当局必须进行干预,即通过买入瑞士法郎,卖出美元而维护固定汇率。(3)瑞士法郎供给的增加会使其汇率(美元/瑞士法郎)下降。货币当局必须进行干预,即通过买入瑞士法郎,卖出美元而维护固定汇率。(4)对瑞士法郎需求的下降促使其汇率下降。货币当局必须进行干预,即通过买入瑞士法郎,卖出美元而维护固定汇率。6.答:需要四种市场比率:一年期美国政府债券的当前利率;一年期英国政府债券的当前利率;当前美元对英镑即期汇率;以及当前美元对英镑的一年期远期汇率。需要检验的是,由这些比率得出的抵补的利率差是否非常接近于零。7.答:(1)美国政府拥有日元资产——拥有日元多头头寸。为对其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公司应当在此时签订外汇期货合同,承诺在60天后以现时远期汇率卖出100万日元,买入9000美元。(2)该学生拥有日元资产——拥有日元多头头寸。为对其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学生应当在此时签订外汇期货合同,承诺在60天后以当前的远期汇率卖出1000万日元,买入9万美元。(3)美国公司拥有日元负债——拥有日元空头头寸。为对其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公司应当在此时签订外汇期货合同,承诺在60天后以现时远期汇率卖出90万美元,买入1亿日元。8.答:相对于你所预期的欧元90天后的现货汇率(1.22美元/日元).当前欧元远期汇率(1.18美元/欧元)较低,即欧元的远期汇率相对较低。根据“低买、高卖”的原则,你可以进行投机,即在此时签约以1.18美元/欧元的价格买入欧元期货。如果你的预期是正确的.在90天后,你将能够以1.22美元/欧元的价格将这些欧元立即卖出,进而从你事先买入的每1欧元中获利4美分。如果很多人都进行这种投机,此时对欧元期货的大量购买(对欧元期货需求的增加)将抬高欧元期货的价格,直至使当前欧元期货价格达到1.22美元/欧元。9.答:(1)瑞士法郎处于远期升水。其当前远期价格(0.505美元/瑞士法郎)大于其当前即期价格(0.500美元/瑞士法郎)。(2)“有利于瑞士”的抵补利率差为(1+0.005)×0.505/0.500-(1+0.01)=0.05(请注意,所使用的利率必须与投资期相符合),此时对30天期存在0.5%的抵补利率差(年比率为6%)。通过投资于瑞士法郎债券,并对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美国投资者可以得到更高的收益。因此可以认为,投资者应当进行抵补的投资。尽管瑞土法郎债券的利率低于美元债券,瑞士法郎的远期升水仍大于这一差异,因此进行抵补的投资是一个好主意。(3)对美元债券需求的不足(或投资者卖出美元债券以买入瑞士法郎债券所造成的美元债券供给),促使美元债券价格下降,进而使美国利率上升。投资者买入瑞士法郎以便购买瑞土法郎债券.这使得现货市场对瑞士法郎的需求增加,进而促使其即期汇率上升。对瑞士法郎债券的更大需求促使其价格上升,这又进一步促使瑞士利率下降。美国投资者买入美元期货以便对其瑞士法郎投资进行套期保值,这促使期货市场对瑞士法郎的供给增加,进而使其远期汇率下降。如果只有远期汇率发生变化,该汇率必须下降至大约0.5025美元/瑞士法郎。在这一远期汇率和其他初始比率条件下,抵补利率差接近于零。10.答:30 在检验抵补的利率平价时,计算抵补利率差所需要的所有利率和汇率参数都可以在债券和外汇市场中得到。因此,确定抵补利率差是否约为零(抵补利率平价)是容易的(尽管还需要涉及一些关于交易时间的更为复杂的问题)。而为了检验未抵补利率平价,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三种比率——两种利率和当前即期汇率——这些是可以从市场中得到的,而且还要知一种比率——预期远期现货汇率——这是不能从市场中观察到的。因此,检验者需要以某种方法知道投资者的预期。方法之一是通过调查而向他们询问,但他们可能不会准确说出他们的真实预期。另—种方法是在我们知道了远期现货汇率最终实际上是多少之后,考察实际的末抵补利率差,并观察实际未抵补利率差的统计特征是否与约等于零的预期末抵补利率差(未抵补利率平价)相一致。第十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购买力平价理论关于汇率在长期中的变动与各经济体物价的长期变动相一致的思想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然而该理论成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一价定律,但人们一般认为,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存在,这个假设前提与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实践,尤其是今天的实践仍然存在相当的距离,这一距离从根本上影响着购买力平价的普遍适用性,这主要表现为:一价定律自身成立的前提过于严格,完全竞争、要素及产出自由流动在国际经济的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即便市场是完全竞争、产出和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国家与民族、经济体的需求偏好也无法趋同,消费的内容、形式根本无法一致起来,因此我们也很难有理由认为它们可以只有一个价格。因此,一价定律是一种在理想状态下的规律,在现实经济过程中只是表现为趋势与过程。2.答:由于发展中国家可贸易部门多采用已经成熟的技术,所以可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高于不可贸易品。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引起的是要素由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流动,从而提高可贸易品的价格水平。因此,低收入国家的不可贸易品与可贸易品的价格差异会较大。这样就会出现低收入国家的内部价格比率低于高收入国家的现象。现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所确定的汇率相比,低收入国家的货币应该升值,而这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调整政策相去甚远。3.答: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乘以(1+外币利率)/(1+国内利率),得出:远期汇率=2(1+15%)/(1+10%)=2.091。一年远期利率为1英镑等于2.091美元。4.答: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英镑对美元的汇率的变化率等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为-8%,汇率下降8%,意味着英镑升值8%。5.答:根据抛补利率平价公式计算。表明:美元远期贴水3.81%。6.答:(1)30 若公式两边相等,则无抛补利率平价成立。S=1.200美元(本币)/欧元(外币),St=1.206美元/欧元。r=3%,r*=2.5%无抛补利率平价基本成立。(2)St=1.206美元(本币)/欧元(外币)。r=2.5%,r*=2.5%。求S:即期汇率上升,欧元升值,美元贬值。7.答:(1)S=2美元(本币)/英镑(外币),St=1.98美元/英镑。r=5%/6,r*=11%/6。看公式两边是否相等。无抛补利率平价基本成立。(2)S=2美元(本币)/英镑(外币),St=1.98美元/英镑。r=5%/6。r*=8%/6。求S:即期汇率下降,英镑贬值,美元升值。8.答:(1)S=0.01美元(本币)/日元(外币)。r=4%/4。r*=4%/4。求St=?公式成立时,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相同。30 (2)如果投资者预期汇率将为0.0095美元/日元,那么,他们将预期日元会在今后90天中从其初始即期汇率贬值。在其他比率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会将其投资转向以美元计值的资产。现货市场中增加的日元供给(以及美元需求)使日元的即期汇率下降(美元升值)。在未来90天中的某个时候,如果汇率预期转变为日元将贬值(美元将升值),那么现货市场中的日元便会立即贬值(美元升值)。9.答: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汇率应当在5年内持续地每年上升2%,在5年之后比目前高出10%。这样便可以与5年间的国内价格水平(相对于国外价格水平)变化相匹配。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因为实际汇率会立即急升至10%以上(而不是逐渐地每年上升约2%)。在中期,实际汇率仍高于购买力平价值,但随着实际汇率的下降和购买力平价汇率的上升,两者会逐渐靠拢。在长期中,购买力平价将成立。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最终应上升10%,实际上它也将上升10%。10.答:(1)减少货币供给一般会使该国利率立即上升。此外,货币紧缩可能还会使投资者预期,该国货币汇率值会在未来升高。这是基于这样一种预期,即该国的价格水平将在未来下降。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货币将更加坚挺。因为这两方面原因,国际投资者将转向投资于该国债券。现货市场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使该国货币的即期汇率上升。由于即期汇率必然会超调,即其调整幅度将超过预期远期现货价格,该国货币会大幅升值。在更高的利率和相继的预期货币贬值的条件下,未抵补利率平价得以重建。(2)如果其他因素都不变,汇率(外汇的本币价格)会迅速地大幅下降。在此之后,汇率会逐渐上升至其长期水平——在长期内符合购买力平价的水平。11.答:资产市场分析法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成长起来的汇率决定理论,该方法强调金融资产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重要作用,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货币和资产的存量均衡上,其分析更加强调资产市场的存量均衡对汇率的决定性作用。由于金融资产交易变化频繁,所以这一方法能比较好地解释汇率的易变性或波动。它的产生与当时国际经济背景密不可分。首先,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导致国际货币制度由固定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汇率的易变性成为显著的特点。其次,从6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成为国际经济中较为显著的经济现象。国际资本流动已脱离实物经济和国际贸易而独立运动,并对汇率产生巨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汇率决定的资产分析法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汇率理论。资产市场分析法的特征主要有:资本具有充分流动性,不存在资本管制或其他资本跨国流动的限制;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是决定汇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资产市场的均衡状态为资产供给与需求的存量相等,资产的流动只反映了资产市场供求的暂时不平衡;外汇市场是有效的,汇率被视为资产价格,它的波动具有同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变化相同的特征。12.答:(1)资产市场分析法视汇率为一种资产价格,把分析的焦点置于资产市场均衡,改变了传统汇率理论把研究重心置于国际收支差额特别是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视角,也使理论研究更加贴近西方经济的现实。(2)资产市场分析法体现的是一般均衡分析,这克服了传统理论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3)资产市场分析法第一次正式将存量分析方法引入到汇率决定理论中,同时结合流量分析方法加以分析。(4)资产市场分析法带有强烈的政策特征,直接为西方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5)资产市场分析法中尽管存在不同分支,但它们在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思想上是一致的。30 第十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外贸乘数=1/(1-c+m)=2。2.答:货币分析法是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长期理论,它把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失衡和货币余额的增减密切联系起来,亦即把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否联系起来。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独考虑商品或金融市场变化的作用,这是货币分析法与国际收支理论的其他分析法的一个明显区别。3.答: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是:在均衡时,收入与吸收之差等于出口与进口之差,即贸易差额。增加出口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贸易差额增加;而增加政府支出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贸易差额减少。用图示表示下图所示。45°线E总支出I(b)MXYOY1(X-M)/(S-I)E1Y1(a)E0Y1Y总收入Y1Y1Y0Y1OY1开放经济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图示4.答:金本位制度下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是指通过货币或贵金属的流出流入自动调节贸易收支的内在机制。假定条件:固定汇率制度,贸易收支自发调节,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化与进、出口密切相关,没有资本流动,贸易收支就是国际收支。贸易收支逆差→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本国商品价格下降→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提高→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善→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逆差。5.答:,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流出→D+R减少→Ms减少→,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资产流入→D+R增加→Ms30 增加→,国际收支平衡。6.答: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F增加→减少D以保持Ms不变→本国商品价格不变→贸易继续顺差→……→D=0,基础货币全部由F组成→银行无法在减少D以抵销F的增加→Ms随国际储备的增加而增加→本国商品价格上涨→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F减少→增加D以保持Ms不变→本国商品价格不变→贸易继续逆差→……→F=0,基础货币全部由D组成→银行失去用F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Ms随贸易收支的逆差而减少→本国商品价格下降→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上升→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7.国际收支逆差→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第十六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不会。美国的经济衰退减少了该国的国民收入,因此美国居民减少了对各种商品,包括进口商品的支出。美国进口的减少便意味着其他国家出口的减少,包括欧洲对美国的出口。欧洲出口的减少使欧洲的生产下降,进而使其实际GDP下降。美国经济的衰退会减慢欧洲实际GDP的增长。2.答:(1)这一经济的支出乘数约为1.82(1/(0.15+0.4))。如果实际支出在一开始下降20亿美元,国内产出和收入将下降约36.4亿美元(=1.82×20亿美元)。(2)如果国内产出和收入下降36.4亿美元,国家进口将减少约14.6亿美元(=36.4亿美元×0.4)。(3)该国进口的减少将减少其他国家的出口,因此外国产出和收入下降。(4)外国产出和收入的下降将减少其进口,进而使前一个国家的出口下降。这又进一步加强了前一个国家国内产出及收入的变化(下降)——这是一个外国收入反作用的例子。3.答: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点,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内部均衡点。4.答:外部平衡是指一国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合理而持久的国际收支总平衡。我们往往假设一国官方结算余额大约为零便是实现了外部平衡,BP曲线显示了使一国官方结算余额为零的全部利率和国内产出的组合。也就是说,BP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符合外部平衡的条件。5.答:(1)政府支出的减少特使国内产出下降。因此,IS曲线将向左(或下)移动。(2)外国对该国出口需求的增加会增加该国的国内产出。因此IS曲线将向右移动。(3)利率的提高不会使IS曲线发生移动,而是会导致沿IS曲线的移动。6.答:政府支出的增加同时影响了一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余额状况。政府支出的增加,扩大了总需求、产出和收入。收入和支出的增加扩大了国家的进口,致使经常项目余额恶化(变为更小的正值或更大的负值)。产出、收入和支出的增加,扩大了货币需求。如果国家中央银行不允许扩大货币供给扩张,利率便会提高。(类似地,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要求政府更多地借款以弥补赤字,这促使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增加了国家的金融资本流入(减少了流出),进而使资本项目余额得以改善。30 政策变化对国家官方结算余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两个项目余额变化的程度:如果资本项目的改善更大(正如在短期内经常发生的那样),官方结算余额就会向盈余方向变化;如果经常项目的恶化更大(正如在长期中经常发生的那样),官方结算余额就会向赤字方向变化。如果官方结算余额变为盈余,中央银行就必须通过买入外汇和卖出本币而维护固定汇率,当中央银行卖出本币时,如果不对干预进行冲销,本币的供给就会扩大,这进一步加强了由政府支出扩大所导致的扩张效应。如果官方结算余额变为赤字,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卖出外汇和买入本币方式而维护固定汇率,当中央银行买入本币时,如果不对干预进行冲销,本币的供给便会收缩,这会减弱由政府支出扩大而导致的扩张效应。7.答:(1)该国的官方国际储备减少了100亿美元,这意味着外汇资产持有量的减少(假设该国中央银行用于外汇干预的美元不是外借的)。(2)该国还在外汇干预中买入了本国货币,因此该国货币供给下降。(3)如果该国中央银行进行冲销,该国的货币供给便不会发生变化(或并不会下降很多)。为了对干预进行冲销,中央银行将买入该国政府债券。当中央银行对债券进行支付时,它便将强力的本国货币重新注入银行系统。如果注入量与外汇干预所减少的货币量相等,经济中的总强力货币量便不会发生变动,一般性的货币供给也就不变。8.答:(1)如果该国的资本项目余额永远为零,该国的利率便不会对本国收支余额产生任何直接的影响:BP曲线将成为一条垂直线。(国家的收支总余额与其经常项目余额相同。经常项目余额通过进口需求而受到本国国内产出和收入的影响,但它基本上并不直接受到本国利率的影响。(2)外国对该国出口品需求的增加将使IS曲线右移,即移到图16-7中的IS′。这一冲击增加了对该国产出的需求,因此其国内产出及收入将上升。外国对该国出口品需求的增加也会使BP曲线右移,即移至BP′。在初始的收入及国内产出水平,经常项目余额和总收支余额变为盈余。可以通过增加国内产出和收入而扩大进口,以此在新的曲线BP′处重新使收支总余额为零。如果该冲击不直接改变货币供给或货币需求,LM曲线便不会受到直接影响。(3)IS曲线的右移导致了新的IS′-LM曲线交点E′,此时国内产出有所增加。国内产出和收入的增加还扩大了本国的进口。让我们考察这样一种“通常”的情况,即由于出口的增长大于初期的进口增长,国家将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及国际收支总盈余。这意味着,原来的LM曲线与新的IS′曲线的交点位于新的BP′曲线的左方。如果该国官方结算余额变为盈余,该国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买入外汇、卖出本币而维护固定汇率。(4)假设外汇干预不被冲销,这种干预便会增加该国的货币供给。LM曲线将向右(或下)移动。当LM曲线移至LM′后,该国在三线相交的E″点实现了外部平衡。该国的国内产出及收入从Y0增加到Y1。如果该国的初始状况为高失业率,这种变动便是朝内部平衡方向的变动。如果该国起始于内部平衡或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变动便导致内部的更加不平衡,因为对该国产品更多的国外及国内支出会使更强劲的需求超过经济供给能力,进而使通货膨胀率上升。iE′YY0Y1LMLM′OISIS′BPBP′EE″练习与是思考第9题图解30 第十七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对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两者均产生影响。政府支出的增加扩大了总需求、产出及收入。收入和支出的增长会增加国家的进口,进而使经常项目余额恶化(正值减小或负值增大)。产出、收入和支出的增加还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如果央行不允许扩大货币供给,利率便会上升。(类似地,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要求政府更多地借款以弥补赤字,这会使利率提高。)利率的提高增加了金融资本对本国的流入(以及减少流出),因此资本项目余额得以改善。这种政策变化对一国货币汇率值的影响取决于它对官方结算余额的影响。然而,政策变化对国家官方结算余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两个项目的变化幅度。如果资本项目的改善更大(正如我们通常在短期内所预期的),官方结算余额便会向盈余方向变化。如果经常项目余额的恶化更大(正如我们通常预期在长时期内会发生的),官方结算余额便会向赤字方向变化。如果官方结算余额是向赤字方向变化,本币便会升值。国家会因此失去国际价格竞争力,净出口也将下降。这将减弱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扩张效应。如果官方结算余额向赤字方向变化,本币使会贬值。国家的国际价格竞争力便会增强,净出口也将增加。这将增强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扩张效应。2.答:不同意。因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国对本国产品需求的下降会导致本币贬值,部分抵销外国对本国产品需求的下降对本国产出及收入的影响。3.答:货币需求的下降将降低国内利率。更低的国内利率会鼓励借款和支出,国内支出的增加将提高国内产出和收入。由于国内产出和收入的增加将扩大进口,国家的经常项目余额趋于恶化。此外,由于更低的国内利率会鼓励资本流出,进而使国家的资本项目余额也趋于恶化。当官方结算余额向赤字方向变化时,本币将贬值,国家的国际价格竞争力增强,净出口增加。这进一步加强了国内产出和收入的扩张。在固定汇率制中,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而阻止本币贬值——中央银行必须买入本币,卖出外汇。中央银行通过买入本币而减少了本币的供给(假设它不实行冲销),国内货币供给的收缩将减弱初始国内产出及收入的扩张。4.答:本币的贬值导致出口的增加会使该国更为远离内部平衡。英国为了治理通货膨胀而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英镑汇率是浮动的。5.答:(1)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了国内利率,进而使借款和支出下降,国内产出和收入也将下降。需求的下降促使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2)英国利率的提高导致了资本流入,这使英国的资本项目余额得以改善。英国产出及收入的下降使进口减少,进而使英国的经常项目得以改善。因此,英国的国际收支总余额将向盈余方向变化,英国的汇率趋于上升(英镑升值)。30 (3)随着英镑的升值,英国将失去国际价格竞争力(假设会发生汇率超调——英镑的升值快于英国通胀率的下降),英国的净出口将下降。这加强了英国货币政策对本国产出和收入的收缩作用。此外,由于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又由于英镑的升值,降低了进口品的英镑价格,净出口的下降还促使了英国通胀率的下降。6.答:外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将降低国外利率,利率的下降刺激了外国的投资与支出。外国的产出及收入的提高扩大了对进口的需求,进而使本国的出口扩大。此外,外币汇率下降、因此本币升值。外汇贬值是由于外国收支总余额向赤字方向的变动。外国经常项目余额将随着进口的增加而减少。外国利率的下降刺激了资本外流,进而使外国资本项目余额减少。本币的升值使本国国际价格竞争力下降,进而使本国出口减少,这减弱了国际贸易对本国产出和收入的更为直接的影响。7.答:(1)外国对本国出口品需求的扩大,使下图中的IS曲线移至IS′。这一冲击增加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进而使本国产出和收入提高。外国对本国出口品需求的扩大还使BP曲线右移至BP′。在初始的收入和国内产出水平,经常项目余额和总收支余额将变为盈余。可以通过增加国内产出和收入而增加进口,进而在新的BP′曲线上重新使收支余额为零。如果这一冲击并不直接改变货币供给或需求,LM曲线便不会直接受到影响。(2)IS曲线的右移形成了新的IS-LM曲线交点E′,此时国内产出水平有所上升。国内产出和收入的上升还增加了本国进口。让我们考察“通常”的情况,即国家将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和总收支盈余,因为出口的增加大于初始的进口增加,在这种情况中,初始的LM曲线与新的IS′曲线的交点位于新的BP′曲线的左边。如果国家官方结算余额向盈余方向变化,本币便会升值。(3)本币升值会降低国家的国际价格竞争力,国家的净出口将下降。由于净出口的下降减少了对该国国内产出的需求,IS′曲线移回至初始的IS曲线。由于价格竞争力的丧失使经常项目余额下降,BP′曲线也移回至初始的BP曲线。如果不发生其他根本性的变化,各条曲线均会移回至其初始位置,新的三线交点也移回至初始点位置。对内部平衡均不会产生影响。E′ErOYISIS′BPBP′Y0LM练习与思考第7题图解第十八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30 溢出效应是指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会影响本国经济,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相关国家的经济。例如,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的出口就是B国的进口,或者相反。假设,一开始A国为刺激经济增长,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低利率导致资本外流,A国货币贬值。而B国由于A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资本流入增加,其货币升值。这样,A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民收入增加;而B国则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民收入也随之降低。2.答:在浮动汇率制下,A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使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从而增加本国的产量和就业。但是A国的国际收支的改善就是B国国际收支的恶化,B国由于A国的政策而使国民收入下降。所以,这种损人利己的政策被称为“以邻为壑政策”。其实质是把国内失业输出到其他国家,以损害别国利益为代价来获得本国的利益,如增加就业、保持贸易顺差等。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其他保护政策,如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贬值、出口补贴等都属于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3.答:在上例中,A、B两国针锋相对的结果是双方都受损失。这是因为,A国的扩张性政策导致B国的收入减少,B国收入的减少又会导致其从A国进口的减少,即A国的出口下降。随着出口的减少,A国的收入也会下降。这就是回波效应,是指受到溢出效应影响的国家,反过来又会自动影响到原来引起这种效应的国家。4.答:对这个问题人们往往利用博弈论中的一次性静态博弈来进行解释,其中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囚徒两难。假设在世界经济中有A、B两国,策略选择有政策协调和政策不协调两种,其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表2不理性的支付矩阵A各行其是政策协调B各行其是M(10,10)N(0,15)政策协调S(15,0)T(1,1)在这种条件下,A、B两国就处在“囚徒两难”的困境。在这个案例中,各国会各行其是,使世界经济最终落在点M上。“囚徒两难”是一次性博弈,即使在动态n次博弈过程中,由于协调成本是不确定的,特别是A、B两国虽然达成了政策协调协议,但在实施过程中,某国可能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对于主权国家,不像对待个人那样,我们没有任何有效的处罚机制。5.答:开放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性,一国的经济政策对别国会产生溢出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经济政策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完全独立分散决策,在考虑到政策的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择使本国收益量大的政策;另一种方式则是对各国政策进行某种程度的国际协调。在很多情况下,前一种选择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在各国寻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最终结果可能是低效率的,各国都受到了损害,因此进行国际间政策协调是必要的。6.分析托宾税方案的局限性。答:托宾税这一方案有三个问题难以解决。第一,如何评价投机在外汇市场中的作用。实施托宾税有可能有损于市场的流动性,使外汇市场更趋动荡。第二,托宾税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从税基的确定角度看,根据公平原则托宾税应尽可能涵盖一切参与外汇交易的个人、企业、金融中介机构、政府和国际组织。但这样的税基不能把不同性质的外汇交易区别开来,对投机者和非投机者都同等地课以此税显然有悖于托宾税的宗旨。第三,托宾税存在着政策协调方面的阻碍。730 .答:当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逆差时,将引起汇率的变动,当变动幅度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就会引起黄金外流,于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即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加强,这样就会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观顺差国,由于黄金的输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和生产成本均上升,这样会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对外收支转为逆差,黄金又会流向国外。最后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制止黄金流动。8.答:牙买加体系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即“信心和清偿力”问题。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使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好处和风险由多种货币分担。当某一储备货币发生贬值而产生信心危机时,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就会下降,信心良好的储备货币便会增大其比重。当某一储备货币国长期顺差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时,其他储备货币便会补充这个不足。9.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在这种汇率制下,各国不能用汇率的变动来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而且当美元币值下降时,持有美元的人纷纷抢购马克、日元、法郎等比较稳定的货币,致使美元游资大量涌入这些国家;为了维持本国的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投放巨额本国货币,收进美元,结果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由此可见,以美元为支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国输出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10.答:(1)对现行货币体系的评价。发达国家认为现行货币体系基本上还是有效的。只需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发展中国家则因汇率频繁波动和债务危机,认为现行体制缺乏对付整个国际金融危机的金融实力和执行手段,要求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2)对于国际能力。发达国家认为现在的国际清偿能力充足,无需进行重大改革。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国际清偿力不足,而且分配不均。(3)关于汇率制度。发达国认为现行汇率制度在世界经济十分动荡情形下能促进国际收支的调节,但也承认有一些不足。发展中国家则指出汇率制度需要向相对稳定的方向改进,减轻汇率波动对它们的影响。(4)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发达国提出IMF要以对称和平等的方式,基本上用磋商说服的方法来进行监督。发展中国家认为IMF在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中要起主导作用,对短期性收支不平衡,补偿贷款须降低贷款条件;对于持久性的结构性不平衡,IMF要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贷款数额,从需求紧缩转向增长导向的结构调整。另外,发展中国家提出IMF要制定施加压力的程序,以便监督能够收到实际的效果。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