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4.50 KB
- 2022-04-29 13:52:0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引言1.1问题的提出今天的集装箱运输,已经朝着物流中心化、管理电脑化、港口高效化、船舶大型化、运输综合化等现代化运输方式的方向发展,其运量、速度远高于世界海运量的发展水平,成为了最具魅力的运输方式。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自八十年代起就已搬上了航运舞台的EDI技术的应用不但得到了明确的肯定,并且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已形成了全球性的EDI网络系统。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或者这个词组的缩写。在我国大陆,译为“电子数据交换”;而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则分别译为“电子文件交换系统”与“电子资料联通”。从字面意义上看,EDI的定义很广泛,包括了计算机通信和数据处理的方方面面。然而,EDI的定义来自于商业领域计算机通信的应用,具有特定的含义。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将EDI描述为:“将商业或行政事物处理,按照一个共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物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从通信角度看,EDI就是实现用户计算机之间标准格式文件的通信和交换。这些文件可以是商业文件(如订单、发票等),也可以是行政事物文件(如商品检验单,报关单等)。显然,EDI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目前,EDI的应用范围已遍布于运输、贸易、金融制造等各个领域。就港航EDI而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EDI网络系统,大量的运输单证和相关信息借助EDI网络得到了快速准确的传输,从而对运输和贸易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完善服务质量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EDI推动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的同时,高速发展的集装箱运输也对ED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内容不再仅仅是传送信息,而是日趋侧重于提供增值信息服务。这样,仅以传送信息作为信息服务的核心功能的传统EDI就不再适用了;而以如何进一步加工提炼信息作为核心,为众多港航EDI用户的日常运作提供更多信息支持的EDI信息增值服务则占据了上风。所谓信息增值服务,就是通过对一组相关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加工,使所获得的新信息的价值相对于原有信息的价值,有明显的提高。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目前,在航运市场,尤其是在集装箱运输市场的EDI信息增值服务方面,为规范其日趋激烈的竞争,在增加相关信息的透明度方面做出了比较成功的努力。比如EDI中心、航运企业组织等,建立了集装箱运价/运量报备体系、借助集装箱运价指数的编制设计了一些企业统计数据机制、定期发布了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报告等,但这些做法虽然对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却仍然普遍存在信息不全面,干扰信息过多等缺陷。由于EDI系统传送的信息是最全面和最精确的,因此,如何进一步提炼EDI信息并加以分析,就成了解决这些缺陷,建立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核心内容。基于上述分析发现,对“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1.2本文研究分析的理论框架1)研究思路针对集装箱运输市场,对通过港航EDI可以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反映集装箱运输市场各种情况的数量关系,再对收集到的EDI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建立起一套经过量化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助于港航企业加深对集装箱运输市场动态的了解掌握。在建立了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EDI信息的加工处理上,构造一个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分析系统。同时,采用一些关键技术将之应用在港航EDI上,从而使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分析系统成为实际有用的东西。2)研究内容 本文以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为出发点,分析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需特征,基于EDI信息,运用统计学、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EDI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处理,最后结合前述的研究成果采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构建出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正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理论基础,简要概述了分析模型所要运用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理论;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第三章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建立,在了解了国内对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系统的结构设计;第四章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在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其供需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分别以市场、航运企业和港口为对象,按各自的需求建立了三套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统计指标体系;第五章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形成,通过模拟港航EDI的Oracle数据库,运用数据库技术,采用Powerbuilder8.0作为前台编程工具,形成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编制出一个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统计指标进行查询的界面。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建立的理论基础2.1数据仓库概述数据库及其理论已经出现好长时间了。早期的数据库主要是一些单独的数据库,应用于已知信息处理领域——从事务处理到批处理和分析处理,并大多主要集中于操作性的日常事务处理。近年来,数据库较为高级的思想已经产生。一是为了满足操作型数据处理的需求,二是为了满足信息型或分析型数据处理的需求,也是因为二者的不同特点,要提高两种系统的性能,导致了当今建造数据库系统的方式,即将操作型数据库和分析型或信息型数据库分离。由此,出现了处于信息型DSS处理核心的数据仓库理论。2.1.1数据仓库的兴起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DW)的概念是PrismSolutions公司的副总裁W.H.Inmon在1992年出版的书《建立数据仓库》(BuildingtheDataWarehouse)中提出的。数据仓库的提出是以关系数据库、并行处理和分布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前提,并为解决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不正常现象——虽拥有大量数据,但有用信息很贫乏(Datarich——Informationpoor)——的综合解决方案。从目前形势看,数据仓库技术已经紧跟Internet而上,成为信息社会中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关键。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如何综合利用分散的异构环境数据源,及时、准确地得到信息是使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于是数据仓库就应运而生了。2.1.2数据仓库概念及其特点2.1.2.1数据仓库概念数据仓库,又叫信息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企业或组织决策分析的数据的集合。数据仓库概念提出的意义主要在于建立一种数据存储体系结构,把分散的、不利于访问的数据转换成集中、统一、随时可用的信息,从而可以集成不同形式的数据,并为数据分析产品提供系统开放性。数据仓库为不同来源的数据提供一致的数据视图,一旦与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就能使数据得到更充分的利用。2.1.2.2数据仓库特点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面向主题的数据组织方式是数据仓库的基本特征,从逻辑意义上说,主题就是企业某一宏观分析领域所涉及的分析对象。2)数据仓库是集成数据的统一体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于操作性事务数据,最终用户在大量事务处理中积累的数据,与传统的OLTP(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库系统共同构成了数据仓库的基础。事务数据经过处理后,在数据仓库中形成整合的、结构化的、易于导航的数据,能对决策分析进行快速、正确的响应。3)数据仓库在一定周期内保持稳定性数据仓库包含的大量历史数据是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资料经综合、重组、统计导出的数据集合。一般来说,数据仓库重在查询,只有在必要时才对数据予以更新。因此,数据仓库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稳定性。4)数据仓库是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仓库内的数据时限在5—10年内,故数据的键码包含时间项,表明数据的历史时期,这适合DSS进行时间趋势分析。5)数据仓库中数据量很大通常的数据仓库的数据量为10GB,大型DW是一个TB(1000GB)级数据量。数据中索引和综合数据占2/3,原始数据占1/3。6)数据仓库对软、硬件有具体要求⑴需要一个巨大的硬件平台;⑵需要一个并行的数据库系统。2.1.3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传统的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有着本质上的差别。1)处理类型不同传统的数据库是满足操作性数据处理的数据库,一般主要集中于操作型的日常事务处理;而数据仓库则针对分析型、信息型数据处理。分析型或信息型处理是针对制定决策过程中管理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处理。分析型处理是浏览大量数据以找出其中的趋势,这就是所谓的DSS处理。当进行分析型处理时,不同于操作型处理,即不是只查看一个或两个数据记录,而是要访问很多记录。2)技术不同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数据仓库比数据库所需要的技术更简单。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的技术必须关注其本身的数据、事务锁定、数据争用和死锁等。而数据仓库中没有联机的数据更新,只有非常少的一些锁定需要,而且对于远程处理接口的需要也只是最基本的。1)用户范围不同作为分析型环境的计算机网络比作为操作性环境的计算机网络的规模要小得多。通常情况下,分析型网络的用户远比操作型网络的用户要少。2)处理特点不同在分析性处理中,响应时间的需求与传统操作性处理相比要宽松得多。分析的响应时间可以从30分钟到40分钟,这对操作性处理而言将会是一种巨大的灾难。3)处理数据不同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处理的操作型数据是原始数据,而数据仓库的DSS数据是导出数据。原始数据是公司每天操作运行所用的细节性数据,导出数据是统计出来的或计算出来的满足公司管理者需要的数据;原始数据可以更新,导出数据不可以更新,如果更新也只是汇总上升到更高一级;原始数据主要是前值数据,导出数据通常为历史数据;原始数据由以重复方式运行的过程操作,导出数据由非常的启发式运行的程序操作;原始数据支持日常工作,导出数据支持管理工作。4)系统的生命开发周期(SDLC)不同传统的数据库的SDLC是需求驱动的,你必须先理解需求,再进入到设计阶段;而数据仓库的CLDS(正好与SDLC相反)则是数据驱动的,由数据开始,检验数据是否存在偏差,再针对数据写程序,分析程序执行结果,最后系统需求才得到理解。2.1.4数据仓库的结构数据仓库是在原有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不同于数据库系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它从原有的业务数据库中获得的基本数据和综合数据被分成一些不同的层次。一般数据仓库的结构组成如图2-1所示。包括当前基本数据(currentdetaildata)、历史基本数据(olderdetaildata)、轻度综合数据(lightlysummarizeddata)、高度综合数据(highlysummarizeddata)和元数据(metadata)。1)当前基本数据:是最近时期的业务数据,是数据仓库用户最感兴趣的部分,数据量大。2)历史基本数据:来自当前基本数据,即当前基本数据随时间的推移,由数据仓库的时间控制机制转为历史基本数据,一般被转存于一些转换介质中,如磁带等。3)轻度综合数据:是从当前基本数据中提取出来的,设计这层数据结构时会遇到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高度综合数据轻度综合数据历史基本数据当前基本数据元数据 图2-1 数据仓库结构图“综合处理数据的时间段选取,综合数据包含哪些数据属性和内容”等问题。1)高度综合数据层:是最高一层,这一层的数据十分精练,是一种准决策数据。2)元数据:整个数据仓库的组织结构是由元数据来组织的,它不包含任何业务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信息。元数据在数据仓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用在以下几种用途:⑴定位数据仓库的目录作用;⑵数据从业务环境向数据仓库环境传送时数据仓库的目录内容;⑶从当前基本数据到轻度综合数据,轻度综合数据到高度综合数据的综合算法的选择,元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些信息,数据结构、用于综合的算法、从业务环境到数据仓库的规划等。 2.1.5数据仓库系统从概念上而言,数据仓库系统包括数据仓库(DW)、数据仓库管理系统(DWMS)和数据仓库工具集三大部分(如图2-2)。但数据仓库并非一个简单的由各种数据合并而成的超大型数据库,而是一种专为联机分析应用和决策支持系统DSS提供数据源与决策工具的结构化数据环境。它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图2-2 数据仓库系统数据仓库管理系统DWMS数据仓库DW工具集涉及数据的抽取、转换、装载、数据存取、元数据管理、查询、报表、分析工具及相应的开发方法学。数据仓库存储的供查询和决策分析用的集成化数据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和管理、信息访问。它把领域内相关的数据项收集、归纳、集成起来,解决了数据冲突、表达不一致等问题,面向复杂的数据分析——支持决策过程,可并行地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因此,数据仓库系统(DWS)由源数据、数据仓库(DW)及其管理系统(DWS)和分析工具三部分组成,它的应用是一种典型的C/S结构,客户端的工作包括客户交互、格式化查询及结果和报表生成等;服务器端完成各种辅助决策的SQL查询、复杂的计算以及其它各种综合功能等。源数据 数据仓库及其管理系统 分析工具数据抽取转换载入外部数据操作型数据库元数据库OLAP服务器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服务数据开采工具统计分析工具用户查询工具其他工具我们将数据仓库体系结构的建立如图2-3所示。图2-3 数据仓库体系结构1)源数据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包括操作性的数据库系统和外部数据,为数据仓库提供原始数据;外部数据由非事务型系统产生,来自于像统计数据文件、股市行情等数据资料。数据源可以是分布异构或集中的。1)数据的提取、转换、加载(ETL)将数据源中涉及主题的数据进行清洁、过滤处理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即将无关联的数据转换到数据仓库中有明确主体的统一数据视图中去。一般说来,原始数据中存在大量缺陷和不一致,如:存在不同格式的同一数据元素;不同的旧系统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数据,其中一些可能无效而另一些可能丢失;存在多种不同数据源;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和结构很容易改变,等等。这种比例极小的差错也会造成决策的失误。为保证数据质量,需要对移植的数据进行转换、清洁过滤。2)元数据库元数据的集合。3)OLAP服务器即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4)数据集市作为全局性数据仓库的一个子集,针对企业某部门而建立的小型数据仓库。一般作为建立数据仓库系统的一种原型。5)前端分析工具数据仓库的数据量大,必须有一套功能强大的工具集,可以面向最终用户,实现具体决策分析,用户通过它们与后端数据仓库服务器进行交互,完成决策分析。工具集分为两类:⑴查询工具:数据仓库的查询不是指对记录级数据的查询,而是指对分析要求的查询。⑵开采工具: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具有规律性的知识,需要利用数据开采(DataMining)工具。2.1.6联机分析处理2.1.6.1OLAP概念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门软件技术,称为联机分析处理(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OLAP)。它是在联机事务处理OLT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OLTP是以数据库为基础,面对的是操作人员和底层管理人员,处理内容是对基本数据的查询和增、删、改等。OLTP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已不能满足终端用户对数据库查询分析的需要,SQL对大数据库进行的简单查询也不能满足用户分析的需要。用户的决策分析需要对关系数据库进行大量计算才能得到结果,而查询的结果并不能满足决策者所提出的要求。对此,人们提出了多维数据库和多维分析的概念,即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分析——联机分析处理(OLAP)。2.1.6.2OLAP与OLTP的区别1)以往的OLTP对数据的处理量小,对时间响应的要求非常高;而OLAP则对数据的处理量大,响应时间合理。2)以往的OLTP主要面向顾客,用于办事员、客户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事务和查询处理,支持日常操作,用户数量庞大;而OLAP是面向市场的,用于知识工人(包括经理、主管和分析人员)的数据分析,支持管理的需要,用户数量较小。3)以往的OLTP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基于索引进行;而OLAP对数据的操作以查询为主,因包含有大量动态查询,不能完全基于索引进行。4)以往的OLTP系统的访问主要有短的原子事务组成,这种系统需要并行控制和恢复机制,对数据库的内容可进行更新操作;而OLAP系统的访问大部分是只读操作(由于大部分数据仓库存放历史数据而非当时数据),对数据库内容不进行更新操作,但可周期性刷新。5)以往的OLTP所有的操作都是事务驱动的;而OLAP所有的操作都是分析驱动的。2.1.6.3OLAP结构OLAP是建立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之上的。它要对来自基层的操作数据进行多维化或预综合处理,故它是一个三层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如图2-4)。客户DW服务器(数据仓库)OLAP服务器 图2-4 OLAP结构2.2数据开采概述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存储海量数据信息的可能,但是,拥有大量的数据与拥有许多有用的信息完全是两回事。当面对越来越迅速膨胀的超级数据库时,人们却无法着手去理解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更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成熟的技术帮助我们分析、理解并使数据以可以理解的信息表示出来,来指导今后的行为。过去,我们常用的知识获取方法是由知识工程师把专家经验知识经过分析、筛选、比较、综合、再提取出知识和规则。然而,由于知识工程师所拥有知识的局限性,对于所获得知识的可信度就应该打个折扣,传统的知识获取技术面对巨型数据仓库就无能为力。1995年在加拿大召开了第一届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KDD)和数据开采(DataMining——DM)国际学术会议之后,“数据开采”开始流行,它是“知识发现”概念的深化,知识发现与数据开采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2.1数据开采概念数据开采,又叫数据挖掘(DataMining,简称DM),从狭义上是指从数据库中提取知识。具体的说是一种从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对大量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提取其中隐藏的有趣知识的技术,它能挖掘出数据间潜在的模式(pattern),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knowledge),指导商业行为或辅助科学研究。其中,模式是利用挖掘算法得到的结果,是对一种可能性分布的简单描述;知识或信息是通过对模式进行处理而得到的易于理解的结果。2.2.2数据挖掘的主要目标数据挖掘的主要目标有两个:发现预测型的模式和信息型的模式。1)预测型的模式通过数据集合的值来计算某一属性或某几种属性的值,用来解决一个指定的问题,即从数据库中的一些属性来预测另外一个或多个属性值。它的重要特征是利用已知的属性值去合理地猜测预测型的模式中一个未知的属性值。2)信息型的模式用于预测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它不解决某一个指定问题,而是提供给某领域的专家以前可能不知道的有兴趣的模式。2.2.3数据挖掘的任务具体来讲有如下几方面的任务:1)分类。分类(Classification)就是发现一个函数使其能够将数据项映射到预先规定的类则中去。已有很多统计的、模糊的和决策树的方法用来完成分类任务。2)回归。回归(Regression)就是发现一个函数使其能够将数据项映射到实数值的变量。3)聚类。聚类(Clustering)就是将未知类别的数据项进行分类,是类似的数据项属于同一类,相异的数据项属于不同的类。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概括。概括(Summarization)就是寻找对数据子集的简洁的描述,如列表字段的均值和方差,推导概括规则或寻找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2)构造依赖模型。依赖模型(DependencyModel)就是描述变量间显著的依赖关系的模型,如结构模型描述变量间局部的相关关系,定量模型描述变量间依赖关系的强度。3)变化与方差分析。变化与方差分析(ChangeandDeviationDetection)检测数据中最显著的变化和偏差。2.2.4数据挖掘的步骤所有的数据挖掘系统都要有数据准备、执行挖掘算法和表达结果等几个阶段。数据挖掘过程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如图2-5)1)理解和定义问题:数据挖掘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分析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把数据挖掘算法应用到数据库上,然后得到一些结果。必须首先很好地理解问题,否则得到的结果将没有任何用处。抽取数据净化数据数据引擎算法引擎运行挖掘算法分析结果 图2-52)数据的搜集和抽取:大多数情况下,相关数据是从已存在的数据库、数据仓库、电子表格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库中提取的。通常,数据挖掘算法不能直接在任何一个随意的数据库中工作,而是从相关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将它们存储为数据挖掘算法可识别的格式。在数据挖掘算法中,一般采用标准数据库查询语言SQL。3)数据净化和数据理解:现实世界的数据一般是脏的、不完整的和不一致的,数据分析者不但要理解数据库的内涵,在挖掘过程前进行数据清理,而且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错误,数据净化的目的既是保证所表达的数据的一致性(Consistence),又为了确保数据的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Integrity)和数据的精确性。通常采用统计学提供的技术来检测异常值。4)数据引擎:前面所设计的步骤都是从一个原始的静态数据库到一个定值数据库的过程。在数据挖掘过程中,探索上述步骤的解决方案时,数据引擎要重复多次来形成针对某个任务的定制数据库。5)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算法规则:有很多的数据挖掘算法,但我们要知道选怎样一种算法和怎样应用它。1)运行数据挖掘算法2)结果的初步评估:用来评估可预测型模式好坏的方法依赖于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仅仅给出某种模式的精确度是没有用的。真正的检测只能在实际的应用中进行。在实际的应用中,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某种模式的解释是很必要的。如果专家对模式不满意或不了解,就有必要重新精化数据挖掘。3)重新精化数据和问题4)使用结果:专家认可后,就可以应用基于所发现模式的决策了。因此,从数据仓库观点看,数据挖掘可以看作为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高级阶段。2.2.5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现在有很多数据挖掘方法,现在以统计分析方法为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信息论方法利用信息论原理,计算数据库中各字段的信息量,建立决策树或者决策规则树,它是从大型数据库发现有用知识的最有效方法。2)集合论方法有粗糙集(RoughSet)方法和概念树方法。3)数据开采的仿生物技术目前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已经用于数据挖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有如下方法: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用相关系数来度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回归分析则是用数学方程来表示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方法有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⑵差异分析:从样本统计量的值得出的差异来确定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假设检验)。典型方法为方差分析,它是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体变异的贡献的大小,从而确定实验中的可控因素(自变量)是否对实验结果(因变量)有重要的影响。⑶因子分析:它是用较少的综合变量来表达多个观察变量。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较高,不同组变量间的相关较低。⑷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直接比较样本中各事物之间的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而将性质差别较大的分在不同的类。对变量聚类(R型)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对样本聚类(Q型)计算样本间的距离。⑸判别分析:建立一个或多个判别函数,并确定一个判别标准,然后对未知属性的对象,根据测定的观测值,将其划归已知类别中的一类。判别准则有错误率最小或错误损失最小等。1)其他方法和技术⑴公式发现:在工程和科学数据库(由实验数据组成)中对若干数据项(变量)进行一定的数学运算,求得相应的数学公式。比较典型的有BACON系统和FDD系统。⑵模糊论方法: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模糊评判、模糊决策、模糊模式识别和模糊聚类分析。⑶可视化技术。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建立3.1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现状尽管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还是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但它所固有的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力,已经使其很快有了许多成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通过切实可行的数据仓库应用来提高企业的决策支持水平,为企业的决策活动提供帮助。新疆航空公司利用数据仓库基本理论,设计了新航DSS的数据仓库结构,提出数据仓库数据吸取与联机分析处理的有效方法,可以快速、灵活、有效地进行数据的查询、分析,帮助航空公司的决策者准确掌握市场情况和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增强航空公司的实力。广州市信息研究所分析了国内外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简要总结了目前我国建立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数据基础和社会背景,以广州市为例,探讨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数据选择、数据库设计、人口数据仓库的建立、城市综合数据分析方法等关键问题,初步提出一种建设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式。通过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绿化决策系统中的树种选择,介绍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解决Bayesian网络建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即如何从大规模数据库中寻找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定条件概率问题,可以看出数据挖掘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宝钢研究院技术中心通过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宝钢配矿系统中,总结宝钢十多年来的配矿经验,探索配矿规律,提高烧结矿质量,降低配矿成本,该配矿系统已经创造了将近6千万元的经济效益。数据仓库技术在国外银行界也成功地被应用,因此我国金融业也开始重视它的发展。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处理及数据挖掘的银行决策支持系统(BANK-DSS)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四库结构的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协作问题。并在此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讨论了数据仓库的基本技术,归纳并提出了银行数据仓库的基本体系结构,设计了一种集成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基本框架,以数据仓库为基础,支持联机分析处理,并将数据挖掘应用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3.2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结构设计3.2.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设计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主要内容即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基于EDI信息的一个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传统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分析只是基于运输市场的供求方面,很少从航运企业和港口单位的需求出发去考虑,本文所提出的分析系统除了对传统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统计分析外,还包括了港航企业所关注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统计指标体系(详细内容参见第三章)。(数据挖掘) 数据抽取、转换、载入(数据挖掘)(OLAP) 图3-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EDI信息数据仓库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应用平台外界港航EDI数据库EDI信息数据集市基于以上的建设指导思想,本文提出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式,即基础数据层、数据管理层和分析应用层。基础数据层即外部港航EDI数据库,主要针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EDI数据,包括船舶信息、船公司信息、集装箱信息、订舱信息、运费信息、货物信息、堆存信息等几大类信息。数据管理层以数据仓库作为应用的基础,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数据库管理模式的不足,能够高效、有序地管理庞大复杂的EDI数据,又不影响系统的效率和数据库的更新能力。分析应用层则以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的应用平台为主,主要进行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分析的查询服务。如下图3-1所示: 3.2.2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分析1)数据抽取、转换、载入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因为港航EDI信息的数量非常之大,而且往往都是杂乱无章,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混合在一起,使得通过EDI获得数据首先要经过第一步的数据净化,即先提取出有用信息,剔除无用甚至垃圾信息,再将干净的数据装载入数据仓库之中。外界港航EDI提供的信息有船舶信息、集装箱信息、港口信息、堆场信息以及提单信息等等。但其中对于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有用的只有一部分,比如船期表(IFTSAL)中包含的船名代码、船名、吨位、可载箱数等,集装箱交接单(CTNJJD)中的箱号、箱尺寸、船名、航次等,这样就需要先把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必须先从数据库中采集各类数据,重整结构后归类存放于数据仓库中,再根据各类数据的特性重新组合和调整这些数据。因此EDI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载入(ETL)可包括四个部分:⑴抽取外界港航EDI数据库中的有用数据:船舶名称、船舶公司名、船舶所属航次、船舶离港日期、船舶离港地点、船舶载箱数、集装箱箱重、尺寸、状况、交货港、卸货港、中转港、订舱信息、拒绝订舱信息、运费、集装箱进场日期、出厂日期等。对无用的数据进行剔除:集装箱残损程度等。⑵对抽取的数据进行转换,保证类型和结构的统一,比如:日期和时间格式的统一等。⑶把调整后的数据装入数据仓库:对从外界港航EDI数据库中抽取、转换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统计后载入集装箱运输市场数据仓库。⑷刷新数据仓库中主题库信息:以“市场规模”、“市场供需”、“供需平衡”和“市场服务”为四大主题(如图3-2)。1)数据仓库的设计数据仓库要求数据按照其自然属性来组织,即面向主题。主题对应企业中某一宏观分析领域所设计的分析对象,是在较高层次将数据归类的标准。通过分析,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数据仓库的主题有“市场规模”、“市场供需”、“供需平衡”和“市场服务”这四大主题。2)数据集市根据上述这些主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与集装箱运输市场有关的统计指标,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一步汇总储存进数据集市中。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数据集市结构见图3-3。3)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应用平台以POWERBUIDER为前台工具,开发一个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应用平台,以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为主供用户查询。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最近几个月的活动细节 近几年的记录抽取、转换和载入外界港航EDI数据库集装箱运输市场数据仓库时间船名代码船名船舶公司航次航线代码航线集装箱箱数集装箱箱号集装箱尺寸集装箱状态┄┄时间开辟航线数每月航班数市场船舶艘数集装箱港口数集装箱泊位数本年最高月份箱运量本年最低月份箱运量┄┄ 图3-2:外界港航EDI数据库到数据仓库的抽取、转换和载入集装箱运输市场数据集市集装箱运输市场数据仓库市场规模供需状况供需平衡市场服务 图3-3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数据集市结构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由于世界各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各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生产水平、产品结构也不平衡,这就需要国际间的贸易活动来加以调节。而这类贸易活动的开展,势必对各种运输方式提出具体的要求,其中,也包括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但就集装箱运输而言,它是国际贸易的派生物,而集装箱运输市场则是国际贸易的需求与集装箱运输能力的供给这两者有机结合的产物。4.1建立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意义和目标所谓统计指标,即是说明社会现象(单个的或总体的)某种特征的数字。它能表明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特征,为过去工作做总结,并预示各种社会现象发展的现实前景,因此它常被作为分析客观事物的有效工具。但每一个单个统计指标只是现象的某一极小部分的抽象,是现象发展过程中某一时点上的抽象,因此,必须建立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的总体,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客观事物的现状和发展——统计指标体系。集装箱运输市场,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作为集装箱运输行业的经营者,要对集装箱营运的经济效益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掌握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短、中、长期变化规律,确定经营策略,就必须对其做出客观而正确的分析。目前,国内对集装箱运输市场还没有一套可对之进行客观分析的指标体系。因此,本章节的目标即提出一套可用于分析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指标体系,及时地描述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为集装箱运输行业经营者做出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鉴于EDI传送的信息是最全面最及时的,故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计算是以EDI传送的信息为基础的。4.2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从本质上讲,运输经济即市场经济,贸易运输的经营活动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它就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并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国际贸易商品对运输的需求和运力的供给,原则上都需要经过市场,在运输条件、运输费率等方面达成协议之后实现特定的结合。所谓集装箱运输市场,不仅仅是指船货供求结合的具体交易场所,因为这种狭义的理解无法开展对集装箱运输市场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因此还应包括从总体上解决集装箱货物与运输间的供求关系,即要研究集装箱的各种运输方式与各类集装箱货物之间所占一定数量的比例关系,以期解决集装箱运输的供求平衡,实现集装箱运输的全部活动。只有从这些方面进行理解,才能建立起一套符合集装箱运输市场特征的统计指标体系。4.2.1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基本特征除个别的短程水上运输外,绝大部分集装箱运输均采用定期船即班轮运输形式,因此,从本质上看,集装箱运输市场属于班轮市场。所以,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基本特征与班轮市场的基本特征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1)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给方由一些为数不多但规模较大的船公司所构成。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品种繁多,且在运输质量和运输速度方面有特殊要求,集装箱运输必须提供良好的设备、较高的技术速度和营运速度等服务,在船舶与箱子上、港口设施上、管理设备上都需要巨额投资。且为了开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又要有相应的内陆设施,需要兴建、扩建及更新现有的铁路、公路、桥梁等;同时,对于集装箱班轮而言,为了维持规则的运输,保持一定的发船密度,也要有一定规模的船队。这就必然要求企业的规模要大,而其数目自然也就少了。2)每一家船公司可以根据其经营的规模与在市场上的占有额,自行决定运价。集装箱运输,不管船舶是否满载,也不论货载多少,一般都必须按公布的船期表进行营运。因此,除市场状况特别良好外,船舶的载箱量利用率往往是较低的,尤其是集装箱定期班轮。所以,为了保持稳定的货源,增加运量,减少未被利用的运输能力,除了努力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外,运价便成为集装箱运输市场中各大船公司进行竞争的焦点。3)市场内的船公司一般均以各种形式组成航运卡特尔,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上,由于参加竞争的船公司并不多,因而各船公司之间有可能争取妥协。航运卡特尔这种垄断性的组织,就是各大船公司为摆脱激烈的竞争与不利处境而采取的一种组织措施。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上,航运卡特尔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他们所控制的集装箱船舶运力,或者说在运输市场上所占有的运输份额。1)市场内各大船公司或联营集团采取一致对外的政策。集装箱运输市场上的竞争时有发生,尤其在航运不景气时期,竞争更加激烈。而经营集装箱运输的船公司一旦把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一定航线后,就会谋求扩大自己的影响,排斥其他船公司的进入,这使集装箱运输市场内的经营活动具有强烈的排它性质,各大船公司或联营集团往往采取一致对外的办法。2)集装箱班轮公司推出市场的伸缩性较小,因而市场供给的刚性较强。集装箱班轮公司是按特定航线经营的,与其他航线的相关性较小。班轮公司开辟一条航线,首先要争取到稳定的货源,这就需要取得货主的信任,与货主之间建立起比较固定的关系:同时,为了赢得货主,还要保证运输的可靠性、时间性、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等,所有这些,都是要付出相当时间和代价的。所以,一旦在一条班轮航线取得了经营基础,企业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而且,班轮通常是按特定航线上的货物及港口确定的,并考虑运输距离的长短等条件而设计的,改变航线会使船舶的营运经济性降低。因此,集装箱班轮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航线,退出已占有的市场的伸缩性较小。4.2.2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市场统计指标的作用即为反映市场中行情的状态和变化,市场行情则是市场变化状态的综合。它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的环节和领域比较多。但,针对集装箱运输市场来看,则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4.2.2.1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特征1)集装箱运输需求具有个别需求的特征集装箱运输中的“个别需求”是指具体的各种货物由于在物理性质、质量、体积、形状和包装等方面各有特点,必须在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在经济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各种货物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对运输速度和运输时间有特殊要求,有的对运价的高低很敏感。所以,个别需求是具有多方面特点的需求,注意这类特殊性,是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前提。2)集装箱运输需求具有总体需求的规律性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在集装箱运输需求中,虽然各种货物的个别需求互不相同、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考察则是具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性主要体现在集装箱货物的流向、流量以及时间上。显然,在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如果只重视个别需求而忽视总体需求,就掌握不了集装箱运输的一般规律,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然也就丧失了其客观性。1)集装箱运输需求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当集装箱货物产生了运输的需求以后,如何顺利地完成流通与运输任务,就不单是货物的流量、流向与运距等方面的问题了,只有在其能和现有的运输工具、运输条件相结合的情况下,该要求才真正成为需求。因此,在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时,还要考虑相应的运输服务质量。4.2.2.2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应特征集装箱运输市场供应是指运输工具(集装箱船舶)所能提供的载重箱位和吨位,尤其是载箱能力,即真正能与集装箱货物结合起来的TEU单位。它是对应于集装箱运输需求而产生的,即为贸易运输需求提供一定数量的载箱吨位。从理论上讲,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给总量应与需求总量相平衡,但是,一定范围内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和供给是不可能通过某种计划加以平衡的。这除了基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外,还取决于集装箱运输供给固有的特征。1)集装箱运输产品的非贮存性集装箱运输的生产活动是通过运输工具使运输对象(集装箱货物)发生地点或空间上的转移。因此,集装箱运输生产的过程就是使集装箱货物发生位移的过程,这就使集装箱运输产品不可能脱离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更不用说象其他物质产品那样把产品贮存起来,这使得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调节先天就有导致供求矛盾的困难。2)集装箱运输能力储备的不均衡性虽然集装箱运输产品无法贮存,但是可以通过运输能力的贮备去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然而,集装箱运输市场内的运输需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使运输能力的贮备更加复杂。集装箱运输活动也有高峰、低谷之分。如果按低谷期的要求贮备运输能力就难以适应高峰期的运输需求,使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样,如果按高峰期储备能力,就不可避免地浪费运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集装箱运输市场供求的不平衡是必然的、长期的,而平衡是偶然的、短暂的。另外,集装箱运输活动还面临往返航向上的不平衡性。集装箱运输能力贮备能力的这种不平衡性,就是通常所说的“船舶箱位利用率”。3)集装箱运输生产的时、空差异性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在集装箱运输的经营中,船舶一般是按固定航线和固定时间表运行的,它所提供的运输效益机能是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上发挥出来的,然而,若与之对应的需求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不相适应,运输活动的经济效果必然受到极大的削弱。因此,要及时的反映运输需求与供给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是建立集装箱运输统计指标体系时要注意的要点。4.2.2.3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求平衡建立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最重要的目的,即能及时反映出市场的供求平衡。平衡,在经济学中的含义是指经济活动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平衡,则是把集装箱运输供给与集装箱运输需求看作两种互相对立,各自变动着的力量。当这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集装箱运输市场由于受力相等而处于静止状态,我们把这种静止状态就称作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求平衡。根据经济学家的分析,如果整个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运价没有什么诱因使船公司在其船队中增加船舶,或从市场中毫无替代地撤出其现有的部分或全部船舶,那么可以认为整个市场正处于长期稳定的平衡中。在这种情况下,若有新的船公司想进入市场或内部的船公司要退出市场,都不会有利益可图。事实上,在现实中,集装箱运输市场从未达到过上述意义上的长期稳定的平衡状态,将来也不会有这种可能。因此,也就造成了运价的不断波动,同时,运价的波动也调节着市场的供求关系。所以,在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中,也同样要考虑到市场价格。4.2.3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1)需要与可能相结合所谓需要,就是要能够达到反映市场情况的需要,如反映构成市场的规模状态、市场的供求关系、服务水平等,能够通过指标了解其现状和分布;所谓可能,就是要设置那些可以通过EDI传送的信息得到数据的指标。在建立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性。凡是既需要又有可能的指标一定要建立,而条件不具备的,则暂时可不建立。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名称和包括的范围一定要能精确地表达所要研究的市场变化状态现象的本质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但现实的市场变化状态异常复杂。所以只能按照抽象的范围和原理,规定各个指标包括的范围和计算方法,往往无法取得可靠的资料和数据。因此,在设置统计指标时,必须将科学的理论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才能得到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为反应复杂行情的指标,要求能够准确、鲜明地反映市场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指标有明确的含义,能够准确地抓住市场变化的本质。其次要具有典型性,这样不仅能突出地反映市场,又能消除不必要的指标,减轻工作量,这就对指标的科学性提出了要求。另外,为了反映其组成部分方方面面的变化,相应建立起的指标也应形成系统。同时,为了分层次地反映市场的某一方面,都要求指标群具有系统性。4.3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4.3.1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结构根据集装箱运输市场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基础,以及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特征分析和对EDI可传送的信息的全面考察,在总结前人相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市场供需双方的要素划分提出了一套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港口和航运企业(船公司、代理公司等)为对象,提出了两套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开辟航线数每月航班数投入运力(船舶艘数、载箱能力)当年累计进出口箱量⑴市场规模市场运力集中度运力结构(箱位结构、平均船型)分航线进出口箱量⑵供需状况船舶箱位利用率(分航线、分航向)方向不平衡系数时间不平衡系数平均运价分航线船舶运力比重⑶市场供需平衡平均箱重分箱型比重分箱种比重⑷市场服务2)以航运企业(船公司、代理公司等)为对象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开辟航线数每月航班数投入运力(船舶艘数、载箱能力)当年集装箱水运进出口箱量⑴市场规模货源分布(分地区进/出口箱量比重)分航线进出口箱量、中转箱量及其比重⑵供需状况船舶箱位利用率(分航线、分航向)方向不平衡系数时间不平衡系数平均运价分航线船舶运力比重(包括不正常从事班轮运输比重)⑶供需平衡集装箱平均箱重平均订舱上船率分航线运费支付比重(到付率、预付率)平均退关率分航线空、拼、整、报废箱比重分箱种比重分航线平均运达时间多式联运比重⑷服务1)以港口为对象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开辟航线数每月航班数投入运力(船舶艘数、载箱能力)当年累计集装箱进、出口箱量、吞吐量(标准箱、自然箱)⑴市场规模航线集中度船班比重平均船班数船型比重平均船型分港口中转箱及比重按港口分航线进出口箱量、吞吐量及比重按港口分箱营运人进出口箱量、吞吐量及比重⑵供需状况港口出口船舶箱位利用率港口预测运量到港船舶不平衡系数⑶供需平衡港口拆装箱比重平均堆存时间(分重、空箱)船舶平均停泊时间(泊位占用时间)(分船型)平均泊位生产率某港口准班率某港口翻箱率⑷服务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4.3.2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的定义及计算4.3.2.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的定义及计算1)市场规模⑴开辟航线数定义:船公司在两个或多个(基本上是固定的)港口之间为从事有规则的集装箱运输(多为班轮运输)而制定的船舶具体航行路线。单位:条。计算方法:以我国大陆某一港口作为始发港,最终目的港属于某一区域之间的班轮运输线,计算时以一条航线计。国际港口区域划定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香港、东南亚、韩国、美西、美东、北美、南美、地中海、欧洲、非洲。国内航线(通常为支线)始发港和最终目的港之间计为一条航线。以国外航线做始发港,我国大陆港口作为中途挂靠港的航线,若该中途挂靠港在上述统计中作为始发港已有同一目的地的航线计入,则不再计算在内,否则,以一条航线(仅限国内港口作第一中途挂靠港)计。若EDI传送的信息已经确定航线,则以其为准。⑵每月航班数定义:集装箱运输市场中所有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之和。单位:航班。计算方法:以航线为基础,将各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统计后加总即得。HB=式中:HB——每月航班数;B——第i条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 H——市场中的所有航线数。⑶投入运力(船舶艘数、载箱能力)定义:市场中所有航线上投放的集装箱船舶艘数及总载箱能力。单位:艘,TEU。计算方法:分航线统计各航线上投放的集装箱船舶艘数及总载箱能力,然后加总。TS=,TC=式中:TS——船舶艘数;TC——载箱能力; S——第i条航线上投放的集装箱船舶艘数; C——第i艘船的额定载箱能力。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⑷当年集装箱水运进、出口箱量定义:集装箱水运进口箱量是指从国外经水路进入港区并卸下后运往内陆或就地拆箱(重箱)/等待装箱(空箱)的箱量;集装箱水运出口箱量是指经水路运往国外的箱量。单位:TEU。计算方法:当年各港口实际完成的进口箱量、出口箱量。1)供需情况⑴市场运力集中度定义:在规模上处于前n位的班轮公司的集装箱承运量占整个市场总运量的比重。计算方法:CR=式中:CR——市场运力集中度;U——市场中第i个班轮公司的集装箱承运量;N——市场中所有班轮公司数。⑵运力结构a.箱位结构定义:市场中运行的船舶各种船型(<1000TEU,1000-2499TEU,2500-3499TEU,3500-4799TEU,4800-6600TEU,>6600TEU)所占整个市场所有船型的船舶的比重。b.平均船型定义:市场中运行的船舶的平均载箱能力。计算方法:L=式中:L——平均船型。⑶分航线进、出口箱量及其比重定义:分航线统计各航线集装箱运输量的规模(单位:TEU)及其所占总量的比重。2)市场供需平衡分析⑴平均船舶箱位利用率(分航线、分航向)定义:某航线上集装箱实际运量与船舶额定载箱量之比。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计算方法:式中:α——平均船舶箱位利用率;——某航线上集装箱实际运量;——某航线上船舶额定载箱量。⑵方向不平衡系数定义:以航线为分析对象,规定箱运量大的方向为正向,箱运量小的方向为反向。方向不平衡系数即为反向箱运量与正向箱运量的比值。计算方法:=式中:——方向不平衡系数;——某航线上反向箱运量;——某航线上正向箱运量。⑶时间不平衡系数定义:全年各月份的箱运量和全年平均每月箱运量的比值。计算方法:=式中:——时间不平衡系数;——全年不同月份的箱运量;——全年平均每月箱运量。⑷平均运价定义:以航线为分析对象,计算不同船公司的运价平均值。⑸船舶运力比重定义:各航线上运行的船舶艘数所占整个市场中运行的船舶数的比重。计算方法:CS=式中:CS——分航线船舶运力比重。1)市场服务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⑴集装箱平均箱重定义:集装箱平均箱重是指集装箱货运量与集装箱重箱的比值。计算方法:q=式中:q——集装箱平均箱重(t/TEU);——集装箱货运量(t);——集装箱重箱量(TEU)。⑵分箱型比重定义:以航线为基础,分别统计空箱、拼箱、整箱运输的集装箱量所占整条航线集装箱运量的比重。⑶分箱种(冷藏、危险品、非标准箱)比重定义:各种箱种,包括冷藏箱、危险品箱、非标准箱等箱量所占集装箱总箱量的比重。4.3.2.2以航运企业为对象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的定义及计算1)规模⑴开辟航线数定义:船公司在两个或多个(基本上是固定的)港口之间为从事有规则的集装箱运输(多为班轮运输)而制定的船舶具体航行路线。单位:条。计算方法:以我国大陆某一港口作为始发港,最终目的港属于某一区域之间的班轮 运输线,计算时以一条航线计。国际港口区域划定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香港、东南亚、韩国、美西、美东、北美、南美、地中海、欧洲、非洲。国内航线(通常为支线)始发港和最终目的港之间计为一条航线。以国外航线做始发港,我国大陆港口作为中途挂靠港的航线,若该中途挂靠港在上述统计中作为始发港已有同一目的地的航线计入,则不再计算在内,否则,以一条航线(仅限国内港口作第一中途挂靠港)计。若EDI传送的信息已经确定航线,则以其为准。⑵每月航班数定义:所有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之和。单位:航班。计算方法:以航线为基础,将各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统计后加总即得。 HB=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式中:HB——每月航班数;B——第i条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H——市场中的所有航线数。⑶投入运力(船舶艘数、载箱能力)定义:所有航线上投放的集装箱船舶艘数及总载箱能力。单位:艘,TEU。计算方法:分航线统计各航线上投放的集装箱船舶艘数及总载箱能力,然后加总。 TS=,TC=式中:TS——船舶艘数;TC——载箱能力;S——第i条航线上投放的集装箱船舶艘数;C——第i艘船的额定载箱能力。⑷当年集装箱水运进、出口箱量定义:集装箱水运进口箱量是指从国外经水路进入港区并卸下后运往内陆或就地拆箱(重箱)/等待装箱(空箱)的箱量;集装箱水运出口箱量是指经水路运往国外的箱量。单位:TEU。计算方法:当年各港口实际完成的进口箱量、出口箱量。1)供需情况⑴货源分布(分地区进/出口箱量比重)定义:分地区统计集装箱进/出口箱量占总进/出口量的比重。⑵分航线进/出口箱量定义:分航线统计各航线集装箱运输量的规模(单位:TEU)及其所占总量的比重。2)供需平衡⑴平均船舶箱位利用率(分航线、分航向)定义:某航线(向)上集装箱实际运量与船舶额定载箱量之比。计算方法:式中:α——平均船舶箱位利用率;——某航线(向)上集装箱实际运量;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某航线(向)上船舶额定载箱量。⑵方向不平衡系数定义:以航线为分析对象,规定箱运量大的方向为正向,箱运量小的方向为反向。方向不平衡系数即为反向箱运量与正向箱运量的比值。计算方法:=式中:——方向不平衡系数;——某航线上反向箱运量; ——某航线上正向箱运量。⑶时间不平衡系数定义:全年各月份的箱运量和全年平均每月箱运量的比值。计算方法:=式中:——时间不平衡系数; ——全年不同月份的箱运量; ——全年平均每月箱运量。⑷平均运价定义:以航线为分析对象,计算不同船公司的运价平均值。⑸船舶运力比重定义:各航线上运行的船舶艘数所占整个市场中运行的船舶数的比重。计算方法:CS=式中:CS——分航线船舶运力比重。1)服务⑴集装箱平均箱重定义:集装箱平均箱重是指集装箱货运量与集装箱重箱的比值。计算方法:q=式中:q——集装箱平均箱重(t/TEU);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集装箱货运量(t);——集装箱重箱量(TEU)。⑵平均订舱上船率定义:平均订舱上船率是指以港口为分析对象,船公司接受订舱后按时实际上船的集装箱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D=式中:D——平均订舱上船率;——某港口所有船只实际上船集装箱数;——某港口所有船只接受订舱集装箱数。⑶按航线运费支付比重(到付率、预付率)定义:按航线计算每票货付费方式中到付或预付所占全部货付费方式的比重。⑷平均退关率定义:平均退关率是指某港口遭到退关的集装箱数占总箱数的比重。⑸分箱型比重定义:以航线为基础,分别统计空箱、拼箱、整箱运输的集装箱量以及报废箱所占整条航线集装箱运量的比重。⑹分箱种(冷藏、危险品、非标准箱)比重定义:各种箱种,包括冷藏箱、危险品箱、非标准箱等箱量所占集装箱总箱量的比重。⑺分航线平均运达时间定义:指航线上从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将货物交与承运人起,到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收到货物时止的的平均时间。单位:天。⑻多式联运比重定义:多式联运集装箱数量占总运量的比重。计算方法:R=式中:R——多式联运比重;U——多式联运箱量;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总箱量。4.3.2.3以港口为对象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的定义及计算1)规模⑴每月航班数定义:所有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之和。单位:航班。计算方法:以航线为基础,将各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统计后加总即得。 HB=式中:HB——每月航班数;B——第i条航线上每月发出的船舶班次数;H——市场中的所有航线数。⑵开辟航线数定义:船公司在两个或多个(基本上是固定的)港口之间为从事有规则的集装箱运输(多为班轮运输)而制定的船舶具体航行路线。单位:条。计算方法:以我国大陆某一港口作为始发港,最终目的港属于某一区域之间的班轮运输线,计算时以一条航线计。国际港口区域划定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香港、东南亚、韩国、美西、美东、北美、南美、地中海、欧洲、非洲。国内航线(通常为支线)始发港和最终目的港之间计为一条航线。以国外航线做始发港,我国大陆港口作为中途挂靠港的航线,若该中途挂靠港在上述统计中作为始发港已有同一目的地的航线计入,则不再计算在内,否则,以一条航线计(仅限国内港口作第一中途挂靠港)。若EDI传送的信息已经确定航线,则以其为准。⑶港口泊位、吞吐能力定义:泊位数是指集装箱专用泊位的个数;吞吐能力是指设计吞吐能力。单位:TEU。计算方法:分港口统计各港口集装箱专用泊位的个数及设计吞吐量管理, 然后汇总。⑷当年累计集装箱水运进出口箱量(自然箱、标准箱)定义:集装箱水运进口箱量是指从国外经水路进入港区并卸下后运往内陆或就地拆箱(重箱)/等待装箱(空箱)的箱量。单位:TEU。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计算方法:当年各港口实际完成的进口箱量、出口箱量、吞吐量的累计数。自本港装船运出港口的集装箱,计算一次出口吞吐量;由水路运经港口卸下的集装箱,计算一次进口吞吐量;由水路运进港口经过装卸又从水路运出的转口集装箱,分别按进口和出口各计算一次吞吐量。并以自然箱再统计一次。1)供需情况⑴航线集中度定义:航线集中度即指开辟航线数比重,某港口经过的航线数占全部航线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h=式中:h——航线集中度;H——第i个港口经过的航线数;H——全部航线数。⑵船班比重定义:船班比重是指某港口的每月船班数占每月平均船班数的百分比。以此衡量港口的重要性。计算方法:b=式中:b——船班比重;B——第i个港口经过的每月船班数;——平均每月船班数。⑶平均船班数定义:平均船班数是指所有港口每个月船班数的平均值。计算方法:=式中:B——全部每月船班数;——所有港口数。⑷船型比重定义:市场中运行的船舶各种船型(<1000TEU,1000-2499TEU,2500-3499TEU,3500-4799TEU,4800-6600TEU,>6600TEU)所占整个市场所有船型的船舶的比重。⑸平均船型定义:市场中运行的船舶的平均载箱能力。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计算方法:L=式中:L——平均船型。⑹分港口中转箱及比重定义:分港口中转箱及比重是指中转箱占全部港口吞吐量的百分比。⑺分航线进出口箱量(标准箱、自然箱)及比重定义:分航线进出口箱量(标准箱、自然箱)及比重是指某港口以航线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进出口箱量,并按标准箱、自然箱分别统计,再计算每条航线吞吐量的比重。⑻分箱营运人进出口箱量(标准箱、自然箱)及比重定义:分箱营运人进出口箱量(标准箱、自然箱)及比重是指某港口以箱营运人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进出口箱量,并按标准箱、自然箱分别统计,再计算每个箱营运人的箱量所占吞吐量的比重。1)供需平衡⑴港口出口船舶箱位利用率定义:港口出口船舶箱位利用率是指离港集装箱船舶的实际装载箱数与额定载箱量之比率。计算方法:式中:——平均船舶箱位利用率;——某港口出口船舶集装箱实际运量;——某港口出口船舶额定载箱量。⑵港口预测运量定义:港口预测运量反映给定预测其可能发生的集装箱运量。单位:TEU。⑶到港船舶不平衡系数定义:到港船舶不平衡系数是指一年内各月到港船舶数与平均到港船舶数之比。计算方法:=式中:——到港船舶不平衡系数; ——一年内各月到港船舶数;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 ——平均到港船舶数。1)服务⑴港口拆装箱比重定义:港口拆装箱比重是指到港集装箱拆装箱数量所占全部集装箱数量的比重。⑵集装箱平均堆存时间(分重、空箱)定义:集装箱平均堆存时间是指集装箱(分重、空箱)在堆场中的平均堆存时间。单位:天。计算方法:T=式中:T——集装箱平均堆存时间;T、T——集装箱出门、进门日期;——集装箱堆存箱量。⑶船舶平均停泊时间(分船型、分港口)定义:集装箱船舶从进港到离港的平均停泊时间(分船型、分港口)。单位:天。计算方法:T=式中:T——船舶平均停泊时间;——停泊艘时数,T=船舶离港时间-预计到达时间(进口) =预计离港时间-船舶到达时间(出口);N——集装箱船舶到港的总艘次数。⑷泊位生产率定义:平均各泊位每小时吊起集装箱箱数(自然箱)。计算方法:S=式中:S——泊位生产率;——各泊位吊起集装箱总吊次(S=自然箱数+舱盖);——各泊位生产总小时数。⑸某港口准班率定义:指班轮按规定班期到达的船次数占历期内到达的班轮总船次数的比例。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计算公式:r=式中:r——某港口准班率;n——按规定班期到达的船次数;N——班轮总船次数。⑹翻箱率定义:进出港区的集装箱重复翻箱次数与全部集装箱箱数之比。以上即用于分析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统计指标体系,由于必须基于EDI信息,所以有些传统指标无法使用,而有些新设计的指标尚不够完善,但想必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实现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的实现以三层结构模式的第三层,即分析应用层为主。本文采用POWERBUILDER8.0为前台工具编制了一套统计程序,主要用于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的查询和浏览(针对以市场为对象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指标体系)。5.1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应用平台的系统设计5.1.1系统目标设计通过一个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查询体系,使得用户可以直接获得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统计信息,使信息精简、规范、清楚;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使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数量化。5.1.2开发设计思想因为外界港航EDI基本上都存储于ORACLE数据库中,因此本文采用ORACLE数据库作为存储集装箱信息数据的数据源,再用POWERBUILDER自带的专用接口将数据库连接入PB数据库。系统尽量符合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现状,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CLIENT(客户端)负责显示用户界面信息;SERVER(服务器端)则用于提供数据服务。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和维护。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进行数据的添加、修改等操作。5.1.3系统功能分析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本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即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的查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中包括了对市场规模、供需情况、供需平衡和市场服务四部分的查询。5.1.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POWERBUILDER程序编制的特点,得到如图5-1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市场规模供需情况供需平衡市场服务集装箱进出口箱量投入运力每月航班数开辟航线数分航线进出口箱量运力结构市场运力集中度船舶运力比重平均运价不平衡系数船舶箱位利用率平均箱重分箱型比重分箱种比重图5-1系统功能模块图5.2数据库设计5.2.1数据库分析因为外界数据的大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就已经是经过分析处理后,提取出的有用信息,此数据库实际上就已经是一个大型的数据仓库。要进行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的量化,首先要得到一个处理的流程(如图5-2)。正如第三章中所提到的,传统的开发周期与数据仓库开发周期的不同就在于是需求驱动还是数据驱动。本系统建立的数据仓库的流程就体现了这一区别。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外界数据数据净化数据加载提取指标指标计算图5-2 处理流程图5.2.2数据库结构设计在数据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六张ORACLE数据表(见下表):BILL、CTNR、CARGO、VSLFIELD、FREIGHT、DANGEROUS_REEFER。表5-1 BILLBILL提单重要信息BLNONotnullVARCHAR2(20)提单号(主键)VSLNAMENotnullVARCHAR2(35)船舶名VOYAGENotnullVARCHAR2(8)航次I_E_FLAGNotnullVARCHAR2(1)拼箱或整箱D_E_FLAGNotnullVARCHAR2(1)冷藏或危险PREVESSELCODEVARCHAR2(5)前程运输船名代码PREVESSELVARCHAR2(35)前程运输船名PREVOYAGEVARCHAR2(6)前程航次PLACECODERECVARCHAR2(5)收货地代码PLACERECVARCHAR2(70)收货地LOADPORTCODEVARCHAR2(5)装货港代码LOADPORTVARCHAR2(35)装货港CFSITEMVARCHAR2(5)运输条款PAIDMETHODVARCHAR2(1)付款方式LOADDATEDATE装货日期QUANCODINGVARCHAR2(1)检疫代码ISSUEDATEDATE签发日期CURRENCYVARCHAR2(3)币种EXRATEFLOAT(9)汇率OPTDISPORT1CODEVARCHAR2(5)第一可选卸货港代码OPTDISPORT1VARCHAR2(35)第一可选卸货港OPTDISPORT2CODEVARCHAR2(5)第二可选卸货港代码OPTDISPORT2VARCHAR2(35)第二可选卸货港OPTDISPORT3CODEVARCHAR2(5)第三可选卸货港代码OPTDISPORT3VARCHAR2(35)第三可选卸货港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OPTDISPORT4CODEVARCHAR2(5)第四可选卸货港代码OPTDISPORT4VARCHAR2(35)第四可选卸货港OPTDISPORT5CODEVARCHAR2(5)第五可选卸货港代码OPTDISPORT5VARCHAR2(35)第五可选卸货港DISCHARGEPORTODEVarchar2(5)卸货港代码DISCHARGEPORTVARCHAR2(35)卸货港DELIVERYCODEVARCHAR2(5)交货港代码DELIVETYPLACEVARCHAR2(70)交货港TRANSFERPORTVARCHAR2(35)中转港BLISSUEPLACEVARCHAR2(5)提单签发地代码TRANSFERFLAGVARCHAR2(2)中转标志SHIPPERCODEVARCHAR2(13)发货人代码SHIPPERVARCHAR2(35)发货人CONSIGNEECODEVARCHAR2(13)收货人代码CONSIGNEEVARCHAR2(35)收货人NOTIFY1CODEVARCHAR2(13)第一通知人代码NOTIFY1VARCHAR2(35)第一通知人NOTIFY2CODEVARCHAR2(13)第二通知人代码NOTIFY2VARCHAR2(35)第二通知人NOTIFY3CODEVARCHAR2(13)第三通知人代码NOTIFY3VARCHAR2(35)第三通知人表5-2 CTNRCTNR集装箱信息VSLNAMENOTNULLVARCHAR2(35)船舶名VOYAGENOTNULLVARCHAR2(8)航次CTNOBLNOTNULLVARCHAR2(35)集装箱号与提单号(主键)I_E_FLAGNOTNULLVARCHAR2(1)拼箱或整箱SEALNOVARCHAR2(10)铅封号CTNTYPEVARCHAR2(4)集装箱类型CTNSTAUVARCHAR2(1)集装箱状态CTNWTFLOAT(126)集装箱重量CTNMEANUMBER(8)集装箱尺码OVERFRONTNUMBER(4)前超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OVERBACKNUMBER(4)后超OVERLEFTNUMBER(4)左超OVERRIGHTNUMBER(4)右超OVERHEIGHTNUMBER(4)超高STORAGELOCNUMBER(7)贝位表5-3CARGOCARGO货物信息BLNONOTNULLVARCHAR2(20)提单号(主键)VSLNAMENOTNULLVARCHAR2(35)船舶名VOYAGENOTNULLVARCHAR2(8)航次SEQ_NONOTNULLVARCHAR2(3)货物序号GROSSWTFLOAT(126)毛重PACKAGENUMBER(6)件数MEANUMBER(8)尺寸PKCODEVARCHAR2(2)包装代码PKKINDVARCHAR2(35)包装类型DESCPVARCHAR2(70)描述表5-4VSLFIELDVSLFIELD船期信息VSLVOYAGENOTNULLVARCHAR2(43)船名与航次(主键)VESSELCODENOTNULLNUMBER(9)船名代码VSLNAMENOTNULLVARCHAR2(35)船舶名NATIONALCODEVARCHAR2(2)国别VOYAGENOTNULLVARCHAR2(8)航次TRADEVARCHAR2(35)航线TRADECODEVARCHAR2(10)航线代码SHIPPINGLINECODEVARCHAR2(13)船公司代码SHIPPINGLINEVARCHAR2(35)船公司(承运人)ESTARRDATEDATE预计到港日期ARRIVEDATENOTNULLDATE到达日期SAILINGDATENOTNULLDATE离港日期DEPARTPORTNOTNULLVARCHAR2(35)离港地点DEPARTPORTCODENOTNULLVARCHAR2(5)离港地点代码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NEXTPORTNOTNULLVARCHAR2(35)下个港口CONTNUMBERNOTNULLNUMBER(10)可载箱量表5-5FREIGHTFREIGHT运费相关BLNONOTNULLVARCHAR2(20)提单号(主键)FRCHCODEVARCHAR2(3)运费代码FRCHREMARKVARCHAR2(35)运费说明PAYATCODEVARCHAR2(5)付款地代码PAYATVARCHAR2(20)付款地点QUANTITYNUMBER(6)数量CURRENCYVARCHAR2(3)币种RATEFRNUMBER(10)费率UNITOFQTVARCHAR2(3)数量单位PAIDKINDVARCHAR2(1)付款方法表5-6 DANGEROUS_REEFERDANGEROUS_REEFER危险品和冷藏信息BLNONOTNULLVARCHAR2(20)提单号(主键)CLASSVARCHAR2(5)危险品分类PAGEVARCHAR2(7)危险品页号UNDGNONUMBER(4)联合国危险品编号LABELVARCHAR2(32)危险品标签FLASHPOINTVARCHAR2(5)闪点EMSNOVARCHAR2(6)紧急措施EMERGENCYVARCHAR2(35)紧急联系TEMPIDVARCHAR2(1)温度计量单位TEMPSETVARCHAR2(5)温度设定值MINTEMPVARCHAR2(5)最低点MAXTEMPVARCHAR2(5)最高点5.2.3数据库接口本文采用了ORACLE语言作为数据库语言,把ORACLE数据放在服务器中,然后采用PB的专用ORACLE接口O84oracle8.x,oracle8i,将oracle数据库连接到POWERBUILDER数据库。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5.3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应用平台的实现5.3.1界面设计本文以集装箱运输市场统计指标用户查询作为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模型应用平台的人机界面。主界面采用菜单形式,一共分为市场规模、供需情况、供需平衡和市场服务四个主菜单,然后分别加入开辟航线数、每月航班数、投入运力、当年累计集装箱进出口箱量和市场运力集中度、运力结构、分航线进出口箱量及比重和船舶箱位利用率、不平衡系数、平均运价、船舶运力比重和平均箱重、分箱型比重、分箱种比重这十四个子菜单。5.3.2界面功能每一个子菜单包含一到两个指标,并可打开一个窗口,在窗口中通过输入时间信息,选择航线或船公司查询,用按钮控件来实现每个指标的计算。具体的界面(由于空间关系,只在此列出部分界面)可参看下图:图5-3为主界面,包含内容有:菜单项;图5-4为“市场规模——投入运力”子菜单界面,包含内容有:通过输入起止时间信息,可选择航线或船公司查询船舶艘数和载箱能力指标;图5-5为“供需情况——进出口箱量及比重”子菜单界面,包含内容有:通过输入起止时间信息,可选择航线或船公司查询进出口箱量指标;图5-6为“供需平衡——平均运价”子菜单界面,包含内容有:通过输入起止时间信息,可选择航线或船公司查询市场平均运价指标;图5-7为“市场服务——分箱型比重”子菜单界面,包含内容有:通过输入起止时间信息,可选择航线或船公司查询市场整箱、拼箱、空箱比重指标。 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 图5-3图5-4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图5-5图5-6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图5-75.3.3功能实现在对数据仓库内结构表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港EDI数据作为参考,采用PB作为分析处理大量数据的前台工具,可以得到如下处理数据的功能实现图:1)“开辟航线数”的功能实现(见图5-8):否是是是否否到达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航线i=0是否重复i=ii=i+1表vslfield开辟航线数 图5-8 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每月航班数”的功能实现(见图5-9):否是 是否是到达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汇总记录数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等表vslfield每月航班数 图5-92)“投入运力”的功能实现:⑴船舶艘数(见图5-10);⑵载箱能力(见图5-11)。3)“当年进出口箱量”的功能实现(见图5-12)。4)“市场运力集中度”的功能实现:市场运力集中度=“几大船公司承运量”见图5-13,“总运量”见图5-14。5)“运力结构”的功能实现:⑴箱位结构:箱位结构=“某船型船数”见图5-15,“总船数”见图5-10。⑵平均船型=否是否是是 是 否图5-10i=i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等到达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船舶名i=0是否重复i=i+1表vslfield船舶艘数“载箱能力”见图5-11,“船舶艘数”见图5-10。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 1)“分航线进出口箱量”的功能实现(见图5-12)。 2)“船舶箱位利用率”的功能实现:船舶箱位利用率=“集装箱实际运量”见图5-13,“船舶额定载箱量”见图5-16。3)“不平衡系数”的功能实现:⑴方向不平衡系数=“进出口航次承运量”见图5-12。⑵时间不平衡系数=“全年(不同月份)承运量”见图5-17;否是否是是否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到达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可载箱量I=0,m船名是否相同i=i表vslfieldi=i+m载箱能力全年平均月份承运量=全年承运量/12。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图5-111)“平均运价”的功能实现(见图5-18):平均运价=否是是否否是是是 是相同相同 装货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提单号表ctnr提单号和船名与航次汇总记录数表vslfield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船名与航次表bill进出口箱量卸(装)货港是否“上海”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否否是是相同相同装货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提单号表ctnr提单号和船名与航次汇总记录数表vslfield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船名与航次表bill几大船公司承运量图5-12图4-13 图5-13否否是相同相同是装货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提单号表ctnr提单号和船名与航次汇总记录数表vslfield航线是否相同船名与航次表bill总运量 图5-141)“分航线船舶运力比重”的功能实现: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分航线船舶运力比重=“某航线船舶数”、“总船数”见图5-10。1)“平均箱重”的功能实现:平均箱重=“货重”见图5-19,“重箱箱量”见图5-20。2)“分箱型比重”的功能实现(见图5-20):分箱型比重=3)“分箱种比重”的功能实现(见图5-20):分箱种比重=“总箱量”见图5-13。否是否是否是是否到达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可载箱量是否属于某种船型船名i=0是否重复i=i+1表vslfield某船型船数 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 图5-15 否是否是到达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汇总可载箱量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表vslfield船舶额定载箱量 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图5-16否否是相同相同是装货日期是否在某年(某月)范围内提单号表ctnr提单号和船名与航次汇总记录数表vslfield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船名与航次表bill某年某月承运量 图5-17否否是是相同相同装货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提单号表freight数量Q=0,q费率r运费P=0提单号和船名与航次运量Q=Q+q运费P=P+qr表vslfield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船名与航次表bill平均运价图5-18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否否是是相同相同装货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提单号表cargo毛重g件数q货重w=0,qg提单号和船名与航次w=w+qg表vslfield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船名与航次表bill货重图5-19 否否是相同相同是否是装货日期是否在时间范围内表ctnr表vslfield航线与(船公司)是否相同提单号提单号i=0是否属于某种箱型(箱种)i=i+1船名与航次表bill某箱型(种)箱量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图5-20结论目前集装箱运输市场在EDI信息增值服务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比如:透明度不够高、干扰信息过多等。本文就是针对干扰信息过多的缺陷,把重点放在如何进一步提炼EDI信息使其增加实用性的问题上,对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以市场供需关系为前提,从市场规模、供需状况、供需平衡和市场服务四个方面考虑,分别建立了三套面向集装箱运输市场、集装箱运输企业和港口企业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使得对EDI信息进一步进行提炼分析处理变成可能。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统计学原理,以及目前很少应用于航运市场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理论,希望可以为航运市场的信息提取开辟一条新路;并在最后为实现上述研究成果,本文运用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采用PowerBuilder程序语言,编制了一个以集装箱运输市场为对象的基于港航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指标体系的查询软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此查询界面对各时期整个市场或各条航线各船公司的集装箱运输整体信息进行查询,希望可以借此帮助用户剔除无用信息,以利于用户更好的把握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速度。但由于时间有限,集装箱运输又是一个内容广泛且复杂的市场,加上资料收集困难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因此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深感困难重重,肤浅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导师和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致谢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我的导师施欣教授的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高尚的师德长期浸染熏陶潜移默化,使我在长达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中受益匪浅。本文的写作自始至终一直是在施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论文题目的确定、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以及论文的修改等处无一不体现出导师的心血。在本文完成之际,谨此向施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在我的论文撰写和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予我很大帮助的同门师兄弟章长江、李正宏和同学於军、赵茹、许琳、龙艳、阎秋霞等一并表示感谢。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参考文献:[1]郑广,李建政,张义军.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民航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05:249~252[2]王新洲,柳宗伟,陈顺清.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探讨.武汉大学学报,2001,Vol.26,No.3:226~230[3]徐涛.数据挖掘技术在绿化决策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2000,06:18~21[4]冯建生,王秀芝.数据挖掘技术在宝钢配矿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1,03:24~26,39[5]戴玉勤,景广军,谢俊元.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银行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和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05:224~227[6]施欣.交通运输系统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7]施欣.关于波罗的海运价指数的研究与思考.统计研究,1999,第2期:45~48[8]赵志宏,骆斌,陈世福.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系统结构框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1,04:27~29,45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徐宝文,张卫丰.数据挖掘技术在Web预取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学报,2001,04:430~435[2]吴跃,王军,周明天等.基于移动Agent及RDF的网络数据挖掘系统体系结构.计算机科学,2002,Vol.29:39~41[3]吴强,梁继民,杨万海.Web日志挖掘预处理中的用户识别技术.计算机科学,2002,Vol.29:64~66[4]徐琪.基于Web的DSS体系重构.计算机工程,2000,10:163~165[5]杨宇松,刘相峰,黄亚楼等.数据挖掘系统设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09:56~63[6]连立贵,金凤,蔡家楣.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提取.计算机工程,2001,09:61~62,99[7]熊熊,张维.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实现.预测,2001,第3期:64~68[8]王泽明.浅谈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工程,2000,12:39~41[9]李常青,唐世渭,李红燕.基于关联分析的粗粒度级个性化信息挖掘.计算机科学,2002,Vol.29:36~38[10]王实,高文,朗金文等.在线零售站点的自适应和商业智能的发现.计算机科学,2002,Vol.29:30~35,38[11]章保稳,何华灿.时态数据挖掘研究进展.计算机科学,2002,Vol.29:124~126,103[12](美)W.H.Inmon.数据仓库(王志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3](加)JiaweiHan,Micheline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范明,孟小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4]赵刚.集装箱运输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集装箱化,2002,第2期:15~18[15]王金新.对建立港口集装箱统计指标体系的探讨.港口科技动态,1997,03:8~11[16]蔡观.集装箱统计指标体系.港口装卸,1990,06:41~43[17]肖昭媛.关于港口吞吐量统计口径的思考.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5,01:1~4[18]包承平.建立港口货物陆运量统计指标的设想.水运管理,1997,04:30~32[19]杨泽德,王金新,叶兴.港口吞吐货物价值量统计指标与方法的研究.水运管理,1996,01:10,33~36[20]刘洋,孙红燕.浅谈EDI与Intranet的集成.计算机应用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黄竞.海运情报近洋集装箱航线浅析.海运情报,2001,第8期:23~27[2]陈德明.二零零二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展望.海运情报,2002,第1期:22~25[3]王芮.1990~2000年日本、亚洲/美国航线班轮货运量分析.海运情报,2001,第12期:1~3[4]吴猛.世界南北集装箱贸易运量分析.海运情报,2002,第1期:27[5]之远.2005年前集装箱船运输市场展望.海运情报,2001,第5期:1~2[6]陈德明.集装箱运输市场展望.集装箱化,2002,第3期:39~41[7]匡佩远,刘作义.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基本态势分析.集装箱化,2001,第2期:17,21~24[8]陈戌源编.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9]林桦.对建立集装箱运输综合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水运管理,2002,第2期:28~30[10]梅华.班轮运输与电子商务.集装箱化,2002,第2期:19~21,40[11]集宣.迈向新世纪的步伐——记中远集运全球信息系统的建设.集装箱化,2001,第5期:11~12[12]顾虎良.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1).航海科技动态,2001,第2期:1~4,14[13]顾虎良.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2).航海科技动态,2001,第3期:4~8,10[14]罗睿.论现代航运企业与航运信息的关系.珠江水运,1998,第3期:29~30[15]张霞,李波,刘宝新.美军集装箱可视化运输系统的研究.集装箱化,2001,第2期:25~26[16]李冠宇,骆彤.港口生产调度信息基础结构研究.交通与计算机,1996,08:7~13[17]朱乃铉.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的EDI示范工程.交通与计算机,1996,08:36~38,69[18]顾巧顺.电子数据交换在安特卫普港的应用.交通与计算机,1995,12:62~65[19]余贺元.论天津港信息化建设.交通与计算机,1998,10:7~9,21[20]朱明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EDI的应用发展.交通与计算机,1995,02:26~29[21]顾泉林.开发港口EDI系统的思考.中国港口,1993,06:38~3961
基于EDI信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系统[1]王永忠.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及其技术特点.港口装卸,1999,04:29~31[2]陈德明.一九九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趋势.世界海运,1999,01:5~7[3]陈淑仪等编著.EDI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4]施锡铨,范正琦.数据分析方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5]齐小华,高福安.预测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6]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7]J.O.詹森,O.施尼尔森.班轮运输经济学.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企划部信息调研处[8]姚宗明,林国龙.集装箱运输管理.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9]徐剑华.国际航运经济新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散装货集装箱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精选]中国港口集装箱市场分析.pptx
- 中国因素与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 证券金融债务市场毕业论文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
- 2012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月度报告
- 中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7
- 探索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壮大之路doc
- 200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
-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
-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
-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的论文
-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分析
-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doc
-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doc
- 200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
-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影响分析
- 宏观经济及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调查报告.doc
- 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深度研究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