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0 KB
  • 2022-04-29 14:08:44 发布

2016-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目录)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口社会学学期论文小组成员:赵昳陈欣悦牟飘飘李萍谢贤宝刘鹏吴洪成摘要:本文主要从中西方人口社会学理论对人口转变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看法,来探讨中国的人口转变理论以及科学社会发展观之间的联系,从婚育政策,社会政策方面,探寻触及人口转变的原因。在了解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后呼吁未来的政策的改革与完善,以期能够得到一个社会发展与人口发展相互平衡的社会。关键词:人口转变社会发展科学社会发展观婚育政策社会政策正文1.1人口转变的定义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发展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再生产的的内在联系。1.1.1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的提出及发展首次提出人口转变理论的是美国人口学家汤姆逊,该理论为美国人口学家汤姆逊 于1929年首先提出,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加以补充,后又为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全面发展为一套人口理论。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在发展兰迪“三个序列”人口转变理论的基础上,将人口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及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而后寇尔发展了人口转变理论并且将五阶段重新命名为原始静止阶段,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和现代静止时期。而后布莱克又进行发展,将人口转变分为五个阶段,即高位静止阶段,早先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地位静止阶段和绝对减退阶段。这里要说的是按布莱克这个阶段划分,最后阶段为绝对减退阶段的话那是不是总有一天地球上就没人了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西方人口学家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看法:一是死亡转变理论,死亡率下降是人口转变理论的第一阶段,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人口转变的开始应该归功于20早期死亡率的急剧下降。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但是由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原始上的高死亡率已经能够渐渐被人口再生产所控制。1971年欧姆兰提出了流行病转变理论,认为高死亡率与人类疾病类型直接相关。二:生育率转变理论:1.1963年,戴维斯提出了“人口变迁与反向理论”,他认为,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的降低提高了孩子的存活率,人们通过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从而做出一种人口型的反响导致生育率下降。2.生育率下降的原因:(1)子女价值理论,该理论从原因层面解释了死亡率下降的层面上生育率的下降,诺特斯坦认为,死亡率的下降最终改变了人们对子女价值的看法,由此减少了生育率。(2)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理论,生育率的下降是一个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过程。三:迁移转变理论:泽林斯基提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针对不同的国际人口迁移格局,将迁移活动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工业化的人口迁移,此时人口再生产模式是高水平的平衡,人口增长呈小规模、自发的、近距离的特点。第二阶段为早期人口转变社会,死亡率下降,生育率居高不下,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迁移主要通过城市化运动和国际人口迁移完成。第三阶段为人口转变后期,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趋缓,城市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国际人口迁移衰弱。第四阶段为人口转变完成阶段,人口增长达到低水平平衡,城乡迁移仍继续,但相对量减少,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人口迁移是主要的方式。第五阶段为高度发达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替代了一部分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减少当然此理论主要是总结了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过程的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差异。1.1.2中国人口社会学领域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看法中国人口社会学领域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看法主要是在借鉴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淳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性的将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重新整第一,“高位静止”阶段:指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且大体相当,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接近零增长。在这一时期,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在高位徘徊,两者间的差距尚未拉开,也就谈不上人口转变,实属人口转变前的“待命”阶段;第二,“初期加速”阶段:当出生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时,死亡率已开始稳步下降,且伴随两者间“剪刀差”的显现,人口开始进入加速增长时期,人口转变也随之正式启动;第三,“中期扩张” 阶段:在死亡率的稳步下降持续了相当一个时段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且下降幅度在逐渐由小变大。与此相反,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则在由快变慢,此时,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剪刀差”扩张到最大限度,人口增长最为迅猛,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人口转变也随之进入了鼎盛时期;第四,“后期减速”阶段:随着出生率的继续下降,死亡率已降至低位并趋于稳定,这时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剪刀差”已呈收缩之势,人口增长渐次导入了减速期;第五,“低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已降至最低水平,并已趋向均衡,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剪刀差”基本合拢了,人口再次接近零增长,人口转变宣告结束。1.2社会发展的定义在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中,学者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概括地讲主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上的社会发展。这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运动的过程。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就同自然界一样是可以被认识的,可以把社会看作是成长中的有机体,并认为社会要经历一系列有秩序、不可避免的演化阶段,社会的发展表示的就是社会演进的一系列固定的阶段。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形式,是指人类社会的结构分化、社会状态变迁与社会形态转型。另一种是狭义上的社会发展。狭义上的社会发展,不是指一般的社会变迁,而是专指发展中国家所要实现的社会演变与发展的过程,或者说是专指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运动过程。亚当·夫伯和杰西卡·卡伯在1989年编写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指出,在许多人的眼里,不管是专家们还是外行们都渐渐地公认: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运动,是一种朝向更“现代化”、更科技化和更经济化的“先进”社会行驶的运动,例如工业国家。可见,狭义上的社会发展意味着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由此也就形成了两种意义上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即广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与狭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所谓狭义的发展理论,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广义社会发展理论,是从宏观的、综和的视角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发展目标的总体设计。广义的发展理论,把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不仅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而且研究发达国家是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并进而向新的社会变迁。尽管在使用社会发展一词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的共同点也越来越集中,这个共同点就是: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并在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下向一定的方向变动。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所说的发展是指人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的社会状态变迁与社会形态转型;这种社会形态转型是一种文明形态的变化,它深刻的体现在人类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变化上:这种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它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了科技、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1.2.1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西方,关于社会发展的研究很早就己经以各种形式存在过。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社会发展问题直到近代才被真正触及。意大利的思想家维科(1668— 1774年),他把一个民族的演变分为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凡人的时代,认为每个民族都要经历这三个时代。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对历史的必然性作了进一步探讨。他认为,历史具有内在的联系;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历史的进程不可逆转;历史在对抗中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对欧洲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近代理性主义从理性出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向着越来越符合理性的方向前进,并且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野蛮向文明,就像自然的进化一样,遵循着严格的规律。孔德、斯宾塞、韦伯、马克思等人的社会理论,从理论上解释和说明了社会的转型和变迁,并且迈出了狭隘的社会学理论的界限,而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发展理论空间,引发并形成了一系列回应西方社会变迁、对西方社会的现代性思考的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成果。事实上,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始终是与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关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展理论蓬勃兴起并形成了诸多流派。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西方的优越地位受到挑战。自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阶级、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西方的优越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情形使得一些学者产生了“西方没落”的忧患意识,他们开始反思社会发展多元化和兴衰的根源。一战之前和二战之前,人类生产力曾一度飞速发展,然而物质上的巨大丰富并没有使每个人的欲望得到满足,社会的政治制更是远没有使社会分配趋向合理。相反,却爆发了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得新一代西方人渴望寻回自己的家园,渴望寻回自我,但是以往的文化传统使他们感到窒息,感到绝望,于是他们迷惘仿徨,成为西方文化传统的强烈反叛者。斯宾格勒认为西方己经度过“文化”的创造阶段,进入了反省和物质享受的阶段,未来将是无可挽回的没落。其次,新科技革命的兴起。近代以来,科技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发展动力。20世纪以前,人类曾经历过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一次在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一次在19世纪后期,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它开始于美国、苏联,后来逐步扩展到西欧、日本,最终形成遍及全球的强大浪潮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发展理论的擅变总是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正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推动着发展理论向不同的历史阶段过渡。第三,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变化趋势看,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自20世纪70年千忆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展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资金、技术、知识和信息在全球极其迅速地流通和交流,把世界联为一体。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不受国境的影响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进而促进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诸多社会问题如能源危机、资源匾乏、环境污染等也成为全球性问题,迫使人们深入思考工业危机以及后工业化的发展问题。这使得很有必要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理论。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主权独立、民族解放,摆在他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发展的实践需要发展的理论,于是当代西方学者纷纷提出如何推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并且逐步把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全球。从时间上看,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化、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初至40年代:对西方文明的忧患。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多元文化论和西方忧患论意识在二战之后继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在斯宾格勒之后,汤因比的文化形态理论以及20世纪后期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文明忧患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社会自身的经济、政治、社会矛盾的激化。学者们由于对西方文明危机的关怀而产生了对西方文明的忧患意识。斯宾格勒山对西方文明的忧患而感叹“西方的没落”。汤因比的思想更加深邃,视野更为广阔,山对西方文明的忧患而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忧患,对人类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亨廷顿也发出了西方文明并非普世文明的呐喊。但无论是斯宾格勒的文明宿命论、汤因比的文明生长论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其中所体现的那种深重的忧患、悲观意识,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悲观的忧患意识,己深深地植根于西方社会中。雅斯贝尔斯说:“我们拥有的是对危险和失落的意识,即意识到这是带有根本性的危机。今天赋予我们的只是一种可能性,我们一无所有,同时也没有什么保障。任何客观的事物都成了一种具有模棱两可意义的东西。”2.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期: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一场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征。新形势下,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特点,暴露其新矛盾,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批判,其视角也从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转向科技和文化。他们将科学技术进步当作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来加以研究,当作该社会的新的控制形式和矛盾异化的根源来加以批判。其着眼点主要是当代科学技术社会功能及政治效应的消极方面,中心主题是当代科学技术如何造就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单面社会,科学技术是如何蜕变为新的控制形式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其中,哈贝马斯提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或“有组织的资本主义”、马尔库塞提出了“发达工业社会”等理论。3.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对未来社会的描述。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就注意到工业社会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那么,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显然,己有的社会发展理论不再能提供有效的解释。于是,后现代化理论进入人们的视线。后现代化理论旨在探索工业以后的社会发展,并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进行描述。根据该理论,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而只是一个骚站,对未来社会的探讨必将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深入进行。1.2.2中国科学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发展是人类始终关注的重大课题,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社会发展问题,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战略、道路等进行理论阐述,形成了各自的社会发展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目标与模式、道路与规律等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条件、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机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问题,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路,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典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对发展理论的创新。1.中国特色的铸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发展目标、发展阶级和发展模式。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概括和总结,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典型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共识的概念,一个为全体中国人民接受、认同的概念,具有极其广泛的认知面和很高的亲和力,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2.发展目标的整合社会发展不仅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文化、人的全面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康社会发展思想体现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既包括人民物质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政治民主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过程。3.发展阶段的定位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程看,尽管不同民族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起点不同、条件各异,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发展是一个阶段性发展、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温饱、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割,而是相互联系的。实现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经的社会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中国现实国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一个阶段。4.发展过程的调控5.社会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全面、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我国社会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从贫困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现代化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一个由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到高水平、更全面、更平衡的发展状态的过程。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里的低水平,是指我国刚刚进入小康门槛,发展水平不高;所谓“不全面”,是指总体达到的小康标准主要在经济方面,侧重于物资文明,人们需求的满足还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以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为核心的发展性消费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很多差距,社会发展不平衡。6.发展战略的确立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这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平衡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 7.发展道路的选择社会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国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国作为后发型、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第一,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动力,小康社会的实现要求把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在改革中求发展。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建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一整套能够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机构和政治规范,充分发挥政治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和政治氛围。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建构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人口转变的的影响因素分析2.1.传统文化对人口转变的影响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样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对我国现代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政念、价值观念及受其影响而建立的各种制度,与传统的民族文化有密切关系,对本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亦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在的、无形的、长久的。例如,极端崇信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推崇法治与自治精神等民族文化传统,对美国的行政体制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信守国家至上与中央集权,酷爱整齐划一和法律条文完整统一等民族文化传统,对形成德国行政体制的特征亦有深刻影响。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式的封建官僚体制,自秦汉确立到辛亥革命,延续长达两千余年,成为世界上体制完备、历史最长久的封建官僚体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当然也对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有一定影响。尽管中国自1949年以后,确立了与封建官僚体制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表现出了高度的集权型特点。国家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不允许搞地方分散主义,更不允许搞独立王国和地方割据。这与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独立性的情况是绝然不同的。这种体制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保证政出一门、政令统一和高效能的行政运作。这样的行政体制对于施行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很好的条件,可以保证政令畅通,实施的效率可以很好的提高。 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特别发达。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对教育便极为重视,尤其强调“学而优则仕”。这种对子女教育高度重视、高度负责的态度,与中国计划生育所提倡的优生、优育、优教原则是完全一致的。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劳动力早已严重过剩,就业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文化水平高低和有无专业特长就成了能否找到工作和职业好坏的重要条件。为使子女长大后有一份好的职业,人们都毫无怨言地承受着日益见涨的书本费、学杂费,甚至还要交纳与学生并无关系的名目繁杂的各种摊派项目。即便是经济困难的家庭,只要有一点可能、一线希望,也要尽力进行子女智力投资.但子女抚育成本的上升,也使人们在生育上的数量偏好有所削弱,并出现了质量偏好的迹象。据调查,在少主动退出二胎照顾生育指标的农民中,或多或少地都有这方面的考虑。由此可见,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人们的生育观念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从而成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有利因素。2.2社会变迁因素应该说,我国的人口转变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结构、生育观念、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因素对我国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本质上看,我国人口转变的最根本原因还应该归结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在加速生育率下降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70年代末才大规模开展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下降所起的加速作用到70年代才真正体现出来。我国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论是人口数量、人口的城乡流动、东、中、西部人口年龄结构等很多方面的差异。这些转变大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乡之间的差异不断加大,无数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形成了现在的一个特定群体“农民工”;这种差异不止是在城乡中有,城市与城市之间这种差异也很明显,中西部城市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城市人口也有很大的差别。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快,大量流动人口流入,而且这些流动人口中又很多素质比较好的,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这种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差异与改革开放之前的人口结构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第二次人口转变。现在,这种人口差异也随着中西部的崛起和开发而缩小,同样,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的缩小也使得这种差异越来越小。2.3婚育行为模式的转变婚姻作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而言,人口的婚姻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众多个体及其家庭生活状态,而且关系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从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看,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婚姻关系变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未婚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已婚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2000年在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未婚人口占20.25%,比1990年未婚者比例低了4.9个百分点,已婚人口比例由1990年的74.87%提高到2000年的79.75%。第二,早婚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平均初婚年龄提高。2000年,早婚人口(女性15~19岁、男性15~21岁年龄组中的已婚人口)占同龄人口的1.16%,占已婚人口的0.2%,分别比1990年下降了4.64和1.19个百分点。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1991年的22.1岁提高到2001年的24.15岁。第三,离婚人数增长较快,离婚人口比例稳步上升。据民政部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离婚率持续攀升,1990年为1.38‰,1995年为1.75‰ ,2003年达到2.1‰。从普查数据来看,15岁以上男、女离婚人口比例分别从1990年的0.83%和0.34%,提高到2000年的1.12%和0.68%。这样的婚姻状况使得我国的生育水平逐渐下降,妇女的生育意念也普遍降低。2.4社会福利对人口转变的影响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为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得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得到了改观,社会福利政策使得每个人的权益都能有所保证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为人口转变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3.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一般来说,我们这里的社会发展是不同于经济增长或者变化的其他社会方面的发展,如文化教育,医疗水平,福利事业等得发展,人口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水往高处流,我们的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转变和社会发展相互起着制约和促进的作用。3.1人口转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了全面反映中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便于进行国际比较,我们将社会发展界定为: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需要,全面提高和发挥人的素质和才能,它既包括个人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整个社会生活状况的改善。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的总体战略框架下,使人民过上富足、体面、健康和安全的生活。我们将根据对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涵义的上述理解,对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做出分析和判断。3.1.1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人口自然结构及其变化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人口的社会结构变化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人口自然结构变动与社会发展人口自然结构不仅是人口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口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人口自然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结构;二是人口性别结构。目前及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自然结构失衡的严峻挑战。(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影响1.人口老龄化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0.5%,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7.1%,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转变为老年型。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上半叶难以扭转的趋势(邬沧萍,2004)。根据年龄结构变化机制,人口老龄化进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生育率下降推动阶段,由于少儿人口数量减少和比重下降抬升了老年人口的比重,即“低部老龄化”;二是由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快速增长推动的阶段,即“顶部老龄化”。迄今为止,中国仍处于人口老龄化的第一个阶段。从2010年开始,随着20世纪50年代出生高峰人口陆续进入老年,中国将进入顶部老龄化的时代,204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20%,2030年以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届时,中国将进入老龄社会。如同总人口的城乡分布一样,中国老年人口也主要是集中在农村地区,2000 年有65.83%的老年人是居住在乡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下降,但由于大批年轻人口的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水平都将超过城镇地区。2000年中国农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5%,已经超过城镇6.4%的水平。这种变化趋势表明,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挑战的重点是在农村。2.人口年龄负担变化趋势和“人口机会窗口”人口老龄化趋势只是老年人口比例的相对变化,而其他年龄段人口的相应变化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和整个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中国0-14岁少儿人口的规模和比例自1980年代以来均呈现下降趋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规模和比例则一直处于上升势头,15-64岁人口在2030年以前都处于增长之中,在2030年以后出现减少的变化。三个年龄段人口规模及其比例的这种变化决定了中国人口年龄负担趋势的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少儿人口负担比持续下降,在2010-2050年期间将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第二,老年人口负担比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了持续上升通道,并且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会超过少儿人口负担比;第三,总人口负担比在2015年以前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015年以后,由于少儿人口比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老年人口比例仍持续上升,从而导致了人口年龄负担比开始逆转上升。尽管如此,在1995-2035的40年中总人口的负担比都在50以下,而且在未来半个世纪中,总人口的年龄负担比将大大低于1985年以前的水平。由此可见,由于生育率转变打开的人口轻负担的“机会窗口”出现于1990-2035年。在此期间,人口总抚养比低于50,但是人口机会窗口前期和后期的人口抚养性质截然不同:前者以抚养少儿人口为主,后者以抚养老年人口为主。综上所述,中国面临的老龄化挑战最为严重的时期大约是在2025年以后,其理由有三:一是届时老年人口将会在巨大规模的基础上迅速增长;二是届时老龄化发展的速度最为迅速;三是届时人口年龄负担比将进入上升时期。但是,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行动必须从现在开始。3.1.2劳动力规模及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劳动力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其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变化也将会给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广泛的影响。根据预测,中国未来劳动力规模变化的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本世纪上半叶,劳动年龄人口将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规模;二是在2025年之前,劳动年龄人口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持续下降;三是2025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四是按照中国的劳动力年龄标准,劳动力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以后开始减少。未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将出现老化的势态,并且超前于总人口的年龄结构老化。199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指数¹为16.08%,2025年劳动力资源规模最大时的老化指数将达到31.25%,35年中提高了近1倍,2045年劳动力老化程度将可能进一步升至32.14%。劳动年龄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不利影响。3.1.3劳动力结构转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已经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之中,并初步完成了第一个过渡阶段,即三次产业分布从“一二三”型转变为“一三二” 型。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质量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在业人口职业非农化、“白领化”和社会性别平等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口发展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对于劳动力者而言,其就业形式、收入、所属产业、行业和职业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个人的人口行为,特别是对中国生育率的迅速转变和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积极的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职业上行流动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分配方式,提高了时间的经济价值,因而提高了生育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促进了生育率的下降。劳动力结构转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劳动力产业结构的转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为中国整体的社会发展及农村的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劳动力的产业和职业结构的转变意味着劳动力从低收入职业向较高收入职业的转移,从而有利于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为消除贫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四,职业上行流动的加强,促进了中国社会分层的合理化,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形成和壮大,这将会给中国社会关系的协调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五,女性劳动力产业、行业和职业结构的改善,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促进了中国社会性别关系的正常化,并对于中国人口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第六,劳动力的产业结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3.2社会发展对人口转变的影响3.2.1从经济发展看生活水平的转变 从经济增长拉动力变化的一般规律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有其客观性的。通常在一国经济起飞阶段,投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投资的增长就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能力的扩大,特别是“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以轻纺工业产品为主体的出口将会迅速增加,这时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使经济增长转向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在实现了经济起飞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内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强,这时,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并且消费将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拉动力。这是经济增长拉动力变化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从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角度看,扩大消费需求,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体现了改善民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目的的指导思想。因为扩大消费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没有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扩大,改善民生就没有了实质的内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不是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目的,不是以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成本,不是以影响社会和谐为代价,而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因此,把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既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般规律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何有效地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需要观念的转变来推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深化的表现,主观的认识越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就越能够有效地推进经济合乎规律地发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就在指导思想上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奠定了基础。观念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具体又是通过政策措施来实现的。因此,要把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政策导向。 这要求供求与政策规范想结合,不仅要提高对消费品生产领域的投资力度,也要为消费需求创造条件,在政策倾向上鼓励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增加。3.2.3社会发展对生育率的转变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国家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政策等三股主要力量推进下发展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人口转变的发动机,政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则是加速器。从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控制政策实施的时间进程关系看,人口死亡率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启动,并主导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人口转变过程;生育率转变的启动及迅速转变是在20世纪70年代,并把中国带入人口转变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这表明,中国的人口转变主要是由社会发展启动的。 1979年政府开始执行的严格控制人口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加速了人口转变的进程,特别是农村人口转变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口生育率进入低生育状态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关系更为显著。有研究表明,1978年、1990年和1998年中国各地区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5、0.607和0.260,而与成年人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1、0.743和0.753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发展对于推进中国人口转变进程的影响已经开始大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且越来越重要。社会发展对生育率转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们的社会观念和人口行为来实现的。人们的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这种理性的基础在于夫妇对于生育孩子收益和成本的判断,而且还表现在夫妇对于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因此,当我们探究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时,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夫妇们的生育决策,以及影响其决策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环境因素。自改革和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个人生育行为和生育决策的影响却可能被低估了。1990年代生育率结束了徘徊状态而出现了持续下降的现象已经清楚地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们生育需求下降和个人生育自主决策的影响已经显现。 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可以分为情感性需求和功利性需求,前者是指父母从与孩子的情感互动和交流中得到的心理满足;后者是指孩子在劳动、收入、保障、风险防范、家庭地位等方面给父母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效用。一些生育意愿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生育主要目的是情感需求,而收入需求已经很小。在农村还是以传统的生育需求模式为主,即生育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需求和家族需求,而收入需求已经处于更为次要的位置。中国农民之所以把保障需求和家族需求作为生育的主要目的,关键是农村还没有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子女仍然是养老的主要资源,而农村社会的人文环境使得家族势力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农村生育需求模式的转变将依赖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人文环境的改变,就前者而言,应该比较容易实现,而后者则需要一个更为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社会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显著增强,但总体上,社会发展仍滞后于人口转变。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出生人口严重漏报、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的失常现象、生活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的出现、老年人口的贫困化和边缘化等社会现象是中国社会发展与人口转变关系失衡的突出表现。中国的社会发展主要是在以下方面滞后于人口转变:第一,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薄弱,政府的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及行动严重滞后甚至缺位;第二,家庭和子女功能的社会替代品及制度安排的供给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的迅速增长;第三,人口空间迁移和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导致了人口城市化水平偏低、劳动力产业结构失衡,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均平及地区发展差距等问题;第四,在市场力量重新安排利益分配格局之时,政府的调节行动相对迟缓和低效,使得为人口控制做出巨大奉献的计划生育群众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证;第五,由于社会发展一些方面的滞后,人口转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带来的潜在"人口红利"转变为现实收益的程度比较低。社会发展与人口转变不协调的深层原因是制度原因,即社会发展政策与人口政策不协调。人口发展政策是中国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发展政策目标与其他社会发展政策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中国当前存在着人口发展政策与其他社会发展政策之间不协调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单边突进",而其他相关社会发展政策却相对滞后。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政策和社会流动与迁移政策对于孩子功利性的需求替代,对于国家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对于人口全面发展而言,都是必需的社会发展政策条件,缺之不可,缺一不可。4.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社会发展4.1中国人口转变的进程中国人口的迅速转变发轫于20世纪后半期,但缓慢的人口转变在1949年前已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政策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凸现。根据政策的实施强度,可将1949年后中国人口转变分为五个阶段。无生育政策制约的死亡率主导型人口转变(20世纪50年代)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政权立足未稳,再加上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后果尚未充分显现,所以,这个时期并没有成文的限制生育的政策。另一方面,大规模战争的结束,生活趋于安定,医疗卫生和营养有所改善,死亡率下降的机制得以强化,而出生率依然保持在接近1950年代以前的水平。1949-1957年,净增人口1.05亿,超过20世纪前50年的增加量。形成了典型的高-低-高人口再生产类型。城市有规定、农村无政策背景下的人口转变(1963-1972)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逐步显现,节制生育的思想开始形成。但由于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冲击,1962年以后,计划生育开始试行。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此形成了城市有规定、农村无政策具有二元特征的人口转变时期。随着计划生育在城镇的开展,城镇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显著下降,进入生育率下降主导型人口转变阶段,农村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虽然也有较大下降,但相对于城镇和死亡率水平,生育率下降仍然滞后。整体来说,中国人口转变的总体特征仍然是死亡率主导型,处于高-低-高阶段。 全面推行晚、稀、少生育政策背景下的人口转变(1973-1980秋)自70年代初到1980年,是我国形成以晚、稀、少为中心的计划生育具体政策、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的年代。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相应机构,计划生育全面展开。1975年提出,按晚(晚婚晚育)、稀(生育间隔)、少(少生)的要求,把计划生育落实到人。1978、1979年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最好一个、最多两个。对三胎及其以上的要从经济上加以限制。其后,人口政策表述为: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相应地,计划生育中的/晚、稀、少,发展成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育政策向一孩紧缩并予以严厉实行阶段时的人口转变(1980秋-1992年)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正式宣布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指出:在今后二三十年内,必须在人口问题上采取一个坚决的措施,就是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便把人口增长率尽快控制住,争取全国总人口在本世纪末不超过十二亿。其后不久,中共中央强调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政策。1982年把计划生育明确为基本国策。由此可以看出,1980年秋以来,生育政策已由70年代的晚稀少调整为,有特殊困难者除外,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的普遍政策。199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要把计划生育工作和完成人口计划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监督措施。生育政策的稳定发展阶段(1993年以来)这个时期的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有以下征:(1)在现行政策框架内,力求通过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强化对育龄夫妇的服务意识。(2)加强计划生育的组织领导,强化法制建设。从1991年4月开始,连续15年召开了每年一度的中共中央、国务院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强调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3)探索计划生育与发展市场经济、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幸福文明家庭相结合的经验,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实现两个转变,即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和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和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4.2人口转变的经济效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近50年来人口因素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以下特征:(l)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动态的。例如,新增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影响在近年来已经不再显著。(2)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并不是单一的。例如,从80年代开始,新增劳动力的增加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3)中国的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也使得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差异。在不同时期的实证结果中,人均GDP与人口因素的交叉变量在90年代都很显著就说明了这一点。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较大的人口增长和出生高峰,自1972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出生人口的减少,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寿命的延长,三次出生高峰人口相继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之后进入成熟劳动年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长,从而使得我国劳动供给丰富,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4亿增长到1990年的6亿,1998年增长到7亿, 2007年达到717亿;而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状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5516%上升到2007年的7215%;自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步升高、劳动力负担比逐年减小,这样的人口变动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储蓄和投资增长加快、人力投资增加和妇女就业机会增大等,对经济发展产生推进作用,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人口红利。多数研究者认为人口的劳动负担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红利或人口负债的尺度。因此,劳动负担比成为经济增长分析的一个核心指标。经济增长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以GDP的变动来反映经济增长。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劳动从业人员和资本存量两个生产要素。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将通过以下四条路径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人口红利:(1)增加劳动供给作用经济产出,促进经济增长;(2)劳动负担比下降带来储蓄增加、人口投资增加从而增加资本存量拉动经济增长;(3)劳动负担减轻可以直接提高有效劳动,也会通过人力投资增加提高有效劳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4)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不仅改变劳动供给而且同劳动负担减轻使得劳动供给数量相对于负担人口变得充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当然,在人口进入后人口转变,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负担增加,其作用将是相反的。5.中国的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赵昳)(2500)5.1对开放二胎等已实施或呼声较高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猜想5.2未来计划生育的政策对人口转变方向的影响5.3建议与可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