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 MB
- 2022-04-29 14:10:1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学(暂定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61.1项目概况61.1.1项目名称61.1.2项目性质61.1.3项目建设单位61.1.4项目简介81.1.5项目建设地点101.1.6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01.1.7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111.1.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1.2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21.2.1编制依据121.2.2编制范围131.3结论及建议131.3.1结论131.3.2建议1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52.1项目建设背景152.1.1国家强力推进教育公平152.1.2国家提倡教育多元化办学192.1.3XX区社会经济发展良好232.1.4“六个XX”助力中国梦252.1.5XX区民办教育蓬勃发展2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02.2.1打造XX区城市名片的需要302.2.2提升XX区义务教育水平的需要312.2.3改善教学环境的需要322.2.4优化XX基础教育布局的需要342.2.5满足XX学生就近就读优质初中的需要352.2.6促进XX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362.2.7实践教育办学多元化的需要362.2.8XX谕亭小学正德小学发展的需要382.2.9践行企业家社会责任的需要39第三章市场分析41
3.1区域分析413.2学龄人口趋势分析473.3生源总量分析483.4XX区办学能力现状分析483.5需求分析结论49第四章项目规划与建设规模504.1项目规划504.2建设规模514.2.1建校规模514.2.2建筑内容及规模52第五章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585.1项目选址585.2场址主要建设条件595.2.1地形地貌595.2.2气象水文605.2.3工程地质615.3基础设施配套条件625.3.1供水625.3.2供电625.3.3交通63第六章建设方案646.1设计依据646.2基本要求656.3功能分区656.4建筑工程方案设计666.4.1自然条件666.4.2建筑方案设计66第七章总图布置与公共工程737.1总图布置737.1.1总图布置原则737.1.2总体规划构思747.1.3总体布局设想747.1.4总平面布置757.2公用工程777.2.1无障碍777.2.2给排水78
7.2.3供电807.2.4综合布线82第八章项目管理838.1项目管理总则838.2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主要任务838.3项目建设管理内容858.3.1工程监理858.3.2质量管理858.3.3进度控制868.3.4资金管理868.3.5合同管理878.3.6项目协调878.3.7竣工验收888.3.8安全、文明施工管理888.4工程招标888.4.1招标范围888.4.2招标方式898.5项目实施进度89第九章卫生、健康及安全919.1卫生919.2健康929.2.1身体健康929.2.2心理健康939.3安全959.3.1安全与卫生的因素识别959.3.2防范措施95第十章消防、环保、节能及绿化9810.1消防9810.2环保9810.2.1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与标准9810.2.2主要污染源10010.2.3环境保护措施10110.3节能与节水10310.3.1依据与原则10310.3.2节能节水措施10410.4绿化107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师资10811.1组织机构10811.2师资队伍109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012.1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11012.1.1投资估算范围11012.1.2投资估算依据11012.2项目投资估算11112.2资金筹措113第十三章财务评价11413.1经营收入估算11413.2营运成本估算11513.3营运收支平衡分析117第十四章项目社会效益分析11814.1项目建设对社会的影响11814.2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11814.3社会风险分析119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12015.1结论12015.2建议120附件122附件1成都市XX谕亭小学正德实验学校证件122附件2成都市XX区正德幼儿园证件125
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性质1.1.3项目建设单位1.1.4项目简介1.1.5项目建设地点1.1.6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1.7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1.1.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2.1编制依据1.国家《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2.国家《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3.《财政部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4.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5.《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6.《公共建筑设计规范》;7.《公共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当地基本建设有关规定;4.其他设备依据询价确定。5.项目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1.2.2编制范围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估、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等方面。1.3结论及建议1.3.1结论1.3.2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强力推进教育公平无知、愚昧,国力必弱,中国历史上有过沉痛的教训,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强国之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安全工作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怀,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约束了教育事业的规范发展。在我国各项教育制度中,都强力推进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inclusion),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部分区域实现十二年制、十五年制义务教育。在推行义务教育中,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各区域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地对本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该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标准,对校园校舍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作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在“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中,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同时要求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同时也要求西部地区加快步伐。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我国设立六项主要指标,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这些指标有:(1)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农村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远程教育班班通,实现县(市)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义务教育阶段新增教师具备高一级学历的比例达到85%以上;(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达标率达到80%;(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前列;(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以上,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0%左右;(6)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区县是个重要的环节,许多地方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包括四川省在内的许多省市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表彰奖励制度,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完成率作为考核区县党政班子实绩的一项指标,近期国家出台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标准”,以此强化区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了实现教育“覆盖”的公平,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强教育基础能力、教师队伍等的建设,要求以教育促进协调发展,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重点,开展对地方落实国家
“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监测评价,引导地方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求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保障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推动地方各级政府统筹学校布局规划,完善“十二五”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科学安排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并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鼓励各级政府出台对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规费的优惠政策。为保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拓展社会投资渠道。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要求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鼓励和规范社会化教育服务。国家强力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首先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教育基础设施,保证足够的教育条件,使每个有意愿受教育的人都能有受教育的机会。而目前我国教育基础设施不足,校点布局不尽合理,使得部分人受教育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因此,强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校点布局成为当务之急。2.1.2国家提倡教育多元化办学“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这充分说明了中小学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对教育事业历来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小学教育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各级政府把小学教育提到自己的工作日程,深入小学的实际工作,为小学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开创了一条创新的道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基础水平的提升,弥补国家教育经费短缺的不足,我国提倡教育多元化办学,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的体制,这是突破基础教育困境、加速其发展的必由之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4年7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2004年2月,教育部制定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特别指出,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进一步的,2002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法律形式强调“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建立和完善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把民办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从国家这些法律法规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鼓励和支持态度,以民办弥补国家教育经费短缺的窘局。
四川省对民办教育也表现出积极的支持态度,2003年,省政府发文“关于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2008年颁布《四川省中华的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可以政府投入,也可以接受捐赠,用于资助民办教育发展,奖励办学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建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可以通过政府划拨部份教育经费、社会融资或贷款方式筹集基金,设立基金会管理和运作,帮助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政策”、“举办民办学校申请贷款,享受国家相关的信贷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建校用地享受国办学校同样的优惠政策”、“县级以上政府可以采取经费资助、项目资助以及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等等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四川省还成立有“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设置有“四川民办教育网”,并建立“四川民办教育数据平台”,为民办教育机构服务。经过各方努力,四川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多形式、多类别、多层次的完整办学体系,截止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校8909所,在校生总数达212万人,民办教育学生占全省的14.3%,教职工11.9万余人。全省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扩大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的教育需求,也为进一步深化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四川省对民办教育提出了发展任务要求,其中,对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要求是:(1)学前教育。大力发展民办学前教育。以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努力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加强民办幼儿园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办园水平,充分发挥民办幼儿园在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省教育厅还下达了发展民办幼儿园的目标任务;(2)小学和初中教育。引导民办小学和初中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小学和初中,提供选择机会。鼓励民办小学和初中举办特色教育,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逐步承担起提供义务教育阶段选择性教育服务的任务。从国家和四川省的政策导向可以看出,教育多元化将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方向,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
彰显,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学前教育中,民办幼儿园将成为主体,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主流是公办教育,而民办教育则成为特色教育的主阵地。2.1.3XX区社会经济发展良好XX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都市区,其中32.6平方公里为都市区。XX区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和公路物流基地的功能。全区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六分之五为平原,六分之一为浅丘,现辖13镇(街道)、255个村(社区),全区总人口65万人。升庵桂湖、宝光寺为区内重要的景点。近年来,XX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05亿元,比2011年增长13.3%,比2007年增长145.2%,年均递增19.7%,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随之大幅度提高,达到34.67亿元,比2011年增长19.99%,教育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五年均列全省县级综合经济评价前六位,连续四年居全省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前五名,2011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区)”称号。社会不断进步,这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2-1XX区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近年来,随着XX区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持续提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36元,比2011年增长15.1%,比2007年增长90.0%,年均递增1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56元,比2011年增长13.5%,比2007年增长111.9%,年均递增16.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9.30亿元,比年初增长20.2%。图2-2XX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图2-3XX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XX建治于春秋末期,为古蜀国三都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形式多样,价值很高,历史上名人辈出,XX镇、新繁镇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XX区稳健的经济发展势头,为XX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居民收入的提高,为XX教育消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XX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发展教育事业不竭的动力之源。总之,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环境条件使得XX迎来了振兴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大好机遇。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XX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应领先于经济的发展,以发挥出引领、促进的作用。2.1.4“六个XX”助力中国梦“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在XX区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区委提出建设“开放XX、实力XX、创新XX、管理XX、服务XX、幸福XX”,是推进“四化同步”、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五大兴市战略”、深化“三区”建设的具体抓手,更是“中国梦”的XX篇章。区委区政府要求必须把建设“六个XX”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吹响新一轮发展号角,圆满交出“XX答卷”,奋力谱写中国梦的“XX篇章”。建设“开放XX
”,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全域开放格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城市要有包容开放的气质,全社会要有民心思进的氛围;要进一步创新机制,瞄准“高、大、外”,变“内陆盆地”为“开放前沿”,着力引进一批具有经济实力、有经营理念、有吸附力和带动力的龙头项目;全力打造具有国际优势和品质的生产、生活服务环境。建设“实力XX”,要突出抓好三次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和投运,全力抓好产业功能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建设,推进“点线面片”示范线建设;要抓住新一轮城镇化机遇,推进“四化同步”、“四态融合”,加快推进“北改”、环城生态区建设和城市建设。建设“创新XX”,要打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全力建设创新要素富集、产业结构高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区。建设“管理XX”,要履职尽责,强化政府管理痕迹,狠抓公共安全管理,抓好社会管理和创新,管出一个出行“畅”通、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XX,管出一个放心用药、放心吃饭、放心居家的XX。建设“服务XX”,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优质高效地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整合政务中心,做实“两集中、两到位”,实现“进一道门,办一切事”。建设“幸福XX”,要务实推进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抓好就业保障和城乡救助,全力推进新居工程和公共租赁房建设,着力提高教育卫生水平。聚沙成塔,集聚XX发展的新豪情。涓涓春水,汇聚成美丽的中国梦。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方位看XX,每个XX人都需要更加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发展征程上越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不断开创XX加快发展的美好局面。“六个XX”的宏伟目标,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支撑,也为本项目提供了发展思路和目标:高标准、高规格建设,眼光放长远,走向国际,立足XX人幸福的要求,建设高质量的学校。
2.1.5XX区民办教育蓬勃发展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先后制定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意见》、《XX区教育局关于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度》、《XX区申请举办民办教育机构办事指南》以及《XX区举办民办教育机构流程图》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民办教育联系会议制度,成立了民办教育机构评审小组,形成了由区教育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成教专干参与的民办教育管理网络。多年来,XX区坚持以“安全、稳定、规范、发展”为宗旨,坚持“大统筹、大均衡、大提升”的教育理念和“抓管理、抓质量、创特色”的教育思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促进了XX民办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积极鼓励、支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区教育局在教学教研、师资培训、资助政策、考核评估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实行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全区民办校园规范、稳定、安全,民办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呈梯次发展,民办学校向规模型、质量型发展,基本走上了健康发展轨道。XX区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日常督查,将校园管理、教学秩序、安全工作、环境卫生、行为习惯、校园文化等纳入经常性督查内容;加大对民办学校校(园)长和办学投资人的培训力度,促其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开展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的专项整治活动;针对民办幼儿园运行“三二一”管理模式,推进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在提升民办学校整体水平上,XX区更是狠下功夫,为达到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齐头并进的目的,区教育局除在政策上积极给予民办学校鼓励、扶持外,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校
园文化建设、安全工作等方面,实行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并建立公民办学校“捆绑发展”制度,选派优秀教师指导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工作,帮助民办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区教研培训中心安排教研员经常到民办学校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工作,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努力提高民办学校教师业务水平,不断缩小公民办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经过努力,XX区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现有民办学校10所,教育培训机构17所,民办幼儿园131所。在校学生(幼儿)27517人,其中,民工子女学校学生4781人,学历教育学校学生12863人。随着国家政策对民办教育的倾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民对教育要求的日益提升,XX区将持续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和鼓励力度,完全有理由相信:XX区民办教育发展速度将越来越快,为XX教育事业奉上更大的贡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打造XX区城市名片的需要搞好城市规划和建设,以此拉动经济增长,是实现“六个XX”的一条重要渠道。城市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如城市人文景观建设、城市意识增强、城市行为规范以及人才培养引进等无不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必须重视教育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抓好教育促城建,抓好城建促教育。切实做到教育与经济、教育与城建同步发展,相得益彰,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文明高尚的城市意识,推进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大,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功能的扩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劳动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挖掘教育资源,开辟教育市场;鼓励教育消费,重视教育投资,是加速教育经济形成和健康发展的基本措施。目前,XX区在基础教育上还缺乏领军品牌,本项目高规格、高质量的建设,将大大提升XX区基础教育水平,倚重本土优质教学资源的办学思路,将吸引更多的家长送学生来校就读,也将使得XX在区域内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从而成为XX的一张新城市名片。
2.2.2提升XX区义务教育水平的需要XX区响应国家号召,大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公办中小学实行划片入学,同时在各中小学校间实行管理及师资力量的调配,实行“捆绑式”管理,促进各校间的均衡发展和共同提升。并规定严格禁止举办超标准豪华学校,不得将学生参加培训与入学挂钩,各学校不得擅自跨区域招生,力求把每所学校办成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这样模式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各公办学校间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消除了区域内知名优秀中小学校的品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对教育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成为更多人的追求,人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更多的优质教育品牌,而这一诉求,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显然得不到满足。因此,人们对优秀的民办教育品牌寄予了更高的厚望。而民办教育品牌的树立也将有利于带动公办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区域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本项目高起点、高标准、高规划的建设XX中学(暂定名),将成都七中这一知名品牌引入XX,配以高标准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将以高质量的教育树立起XX区中小学校的优秀品牌,进一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提升XX区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2.2.3改善教学环境的需要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规定,小学初中每班不超过45人、50人。而这一规定的落实需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保证。目前,XX区内中小学教学资源并不充足,导致“大班额”在XX区中小学校成为普遍现象,小学校每班人数基本在50人左右,初中则每班达到60人,甚至更多。“大班额”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①教育资源总量不变而学生数量增多,削弱教学效果;②班额过大,课堂调控难度大,不利于师生互动,更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教师负担过重,
批改作业的次数、认真程度大打折扣,也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因材施教;④学生人数多,教室基本没有通道,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授课,不能下班辅导,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听课吃力。从学生角度讲,“大班额”也带来了严重危害:①大班额影响学生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拥挤的教室内,学生进出不便,教室光线昏暗,人口密度大,空气不流通,异味很大,桌距太小,胖一点的、个子高的学生都坐不进去,只好长期斜坐在凳子上上课,容易造成疲劳,脊柱弯曲。由于座位不合理,密度大,近视等病发率高。学生整天在细菌纷飞、空气污浊、臭气严重的教室里,身体每时每刻受损不说,而且会出现头晕、胸闷、嗜睡等现象,容易产生各种疾病,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②拥挤的校园严重影响了学生在校安全,造成安全隐患。由于学生过多,给学生管理带来严重问题,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学生饮水、吃饭、住宿、课间活动、上厕所都成问题。厕所不够用,学生课间争抢上厕所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还没上成厕所,上课铃声又响了,尤其是放学时楼道拥挤,疏散困难,踩伤学生的事故时有发生,遇到紧急情况更是无法疏散。③)运动场地狭小,不利学生锻炼身体。学生们得不到必要的锻炼,更会导致学生争抢运动场地,发生纠纷。不良的教学环境,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高效的学习,也影响了XX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改善教学环境成为XX区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本项目的建设,以合理的设计建设优美的校园,能容纳中小学生共2700人,将有利于缓解XX区义务教育紧张的局面,缓解大班额现象,有利于提高XX区义务教育基础水平,改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2.2.4优化XX基础教育布局的需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是一座宜人城市的基本元素。XX区的发展必将用“四态合一”的理念统揽城市规划和建设,特别注重城市生态和文态的塑造,因为“文化是城市活的灵魂,生态是绿色的基础设施”。XX正借力热波音乐节,汽车音乐节,四川音乐学院等优势资源,促建XX文化产业高地,努力打造“文化XX”品牌,但新城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还不够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还不够合理,从而使得XX区整体教育资源布局不尽合理。新城区基础教育现有香城小学、香城中学,唯独没有香城初中,住在新城区的家庭因子女读初中颇感困惑:选择四中,学校太小,即使选择四中,也不能满足新城区日益扩大的需要;选择一中实验校,距离太远且增加城区交通负担;选择三原外国语学校,又要付出昂贵的学费,这对新城区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新城区的教育应成为XX闪亮的星星,乘势成都市“北改”的“北风”打造名校,增强影响力,香城中学因缺乏稳定的初中生源,打造名校,好似空中楼阁,因为每一个名校都有自己的实验校作为生源的强力支撑。在新城区建设一所初中学校,将弥补新城区基础教育设施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小、初、高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发挥“香城”品牌教育特色,打造高端传播力和深度影响力,让XX在全成都闪光。本项目的建设,选址XX新城区,弥补了新城区初中教育资源缺乏的空档,也是对XX区基础教育整体布局的完善。2.2.5满足XX学生就近就读优质初中的需要目前XX区具有初中办学能力的学校有二十多所,然而现有初中教育都缺乏知名品牌支撑,影响力不够大。随着学生对初中教育要求的提高,现有初中学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高质量教学的需求,因此,有实力有条件的家长纷纷将学生送至成都知名中学就读,这不但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更使XX区的优秀生源流失。
本项目的建设,引进成都七中这一知名中学品牌,将名校引进XX,高起点高质量办学,为XX优秀生源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使其能就近就读知名中学。2.2.6促进XX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目前,XX区共有幼儿园178所,其中:公办园3所,校办园17所、标建园12所,其他民办园156所,在园幼儿29054人,3~5周岁儿童入学率达98%。而这众多的幼儿园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大”的特征,办园条件差、发展不平衡。很多幼儿园办学规模太小,家庭作坊式居多,一个幼儿园在园生30或50~60不等,而幼儿园数量很多,一个村少则2~3所,多达4~5所,但是规范化程度低,办学水平低,保教质量低。面对这种状况,XX区制定了《XX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五年规划》,运行“三二一”管理模式,推进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将全区幼儿园划分为三个片区、两个层面和一条主线进行管理运行,力图形成以公办园为示范,以镇(街道)中心园为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基础,社会广泛参与的学前教育网络。本项目拟办幼儿园20班,建园规模600人,规范化管理,高起点高定位办学,力争成为区域内幼儿园的标杆和典范,给适龄儿童一个更好的学前教育途径,也将带动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提升,符合区政府对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将推动XX区幼儿园的均衡发展。2.2.7实践教育办学多元化的需要近年来,为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中小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升,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为了满足更多学生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和需求,需要有充足的校园面积做保证,国家财政教育预算无法完全满足教育发展需求,这催生了教育办学的多元化,对缓解我国教育落后与失衡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模式有公办学校、依托公办学校举办的的民办学校、联合办学、国有民办、完全民办等。目前XX区共有民办中小学7所,都是完全民办、自有品牌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产权明晰、形式灵活的优点。另一方面,难以形成
较大的知名品牌,从而产生规模效应。而联合办学的形式则具有很大的优势:民间资金依托知名教育品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得到更大的收益;知名教育品牌依靠民间资金进一步拓展,扩大规模,提升知名度。这一模式在国内及成都其他区县都广为流行。本项目欲借助“成都七中”这一知名教育品牌,按“名校办学,专家治校”的办学方略,与成都七中联合办学,实现教师队伍高水平、学生素质高层次、学校管理高效益的目标,以成都七中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这种办学模式现是对我国教育办学多元化的实践,也有利于XX区民办教育模式创新,进而促进XX民办教育的发展。2.2.8XX谕亭小学正德小学发展的需要XX谕亭小学正德实验学校创建于2002年,是一所由四川正德实业有限公司投资,谕亭小学管理入股的民办公助寄宿式学校。学校位于XX区XX镇东街,占地20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480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1680名。学校的设施设备精良,有专用的美术室、音乐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课件室、医务室、阶梯教室、舞蹈练功房等,除此以外,普通教室配备有:计算机、展示台、投影机、空调等设备。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若干人。以专家治教,名优教师执教为教学支柱,有一支以特级教师为管理教学的带头人,以优秀教师为主体,学历高,学科配套,素质优良,精通业务,责任心强,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以“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创造性、挑战性人才打好基础”为办学目标,以“育以正德、学为创新”为办学理念,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全社会的支持,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家长、学生、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连续十年在全区各项小学统考统测中排名第一,区教育局共十五项考核指标均为全区第一,在全市、全区的各项比赛中获得若干第一名(十一年来每年都获得很多第一名),2013年市教育局专家督
团督察全市36所名校,正德实验学校总分名列第一,获得一致高评。正德实验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在家长和学生、社会中口碑极佳,2014年秋季的一年级和学前班早已爆满。现在的办学规模已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上和已就读正德实验学校的家长们极力要求扩大办学规模举办中学的愿望非常强烈。2.2.9践行企业家社会责任的需要四川正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七八年,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大型构件生产、餐饮酒店经营、教育等为一体的集团型民营企业。四川正德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迅速,目前集团公司有员工近1000人,年产值上亿元,这与公司的价值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司将“知识、事业、品格”视为公司、人生的价值之所在,而将“名利、地位、权势”视为前者的副产品,认为两者是互为依存的,有了“知识、事业、品格”,则“名利、地位、权势”自然具备,甚至更盛大。基于此,公司将“知识、事业、品格”作为公司、人生最根本的追求,最终最高的归宿,把做一件善事、好事、成功事作为根本唯一宗旨。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公司投资兴建正德实验学校和正德幼儿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回馈社会,也正是有了这种责任感和大我精神,正德实验学校和正德幼儿园办成了XX区的知名品牌,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厚爱。本项目的建设,是基于XX区学生就读优质学校的需求,是对不良办学行为的有力驳斥,为XX区人民幸福谋福利,为XX区发展做贡献,是公司进一步回馈社会的有力举措,也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第三章市场分析3.1区域分析3.2学龄人口趋势分析根据XX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区常住人口为7757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1198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63717人,增加26.75%,年平均增加2.39%;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1366人,占11.7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37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均下降1.53%。据此推算,未来10年,XX区的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呈现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但其总数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表3-1XX区未来十年学龄人口预测项目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XX区人口数(万人)77.5779.4281.3283.2785.2687.2989.3891.5293.7095.94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11.7811.6011.4211.2511.0810.9110.7410.5710.4110.25学龄人口数(万人)9.149.219.299.379.449.529.609.689.769.843.3生源总量分析1.幼儿园生源总量分析。根据前述推算,未来十年XX区学龄人口将达到9.84万人,按照幼儿园在园儿童年龄为3-6岁,入园率保持95%的目标计算,幼儿园总在园人数将达到4.67万人。2.普通中小学生源总量分析。未来十年XX区学龄人口将达到9.84万人,比2010年增长
7.66%,目前XX区小学在校人数47360人,初中在校人数26003人,按此增长速度计算,未来XX区小学在校人数将达到50988人,初中在校人数将达到27995人,按小学每班人数45人,初中每班50人推算,小学需要1020个班,初中将需要622个班,共需1642个班。3.4XX区办学能力现状分析1.幼儿园办学总量现状。目前XX区总在园人数为2.15万人,各幼儿园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亦即目前XX幼儿园总规模为2.15万人。这与未来需求的4.67万人相差甚远。2.普通中小学办学总量现状。目前XX区九年制办学总规模总班数约为1400左右,与未来需求的1642个班还有一定差距。3.5需求分析结论通过对学龄人口、生源总量的分析,XX区学生生源总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加上XX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外吸引力的持续增强,外来人口将大幅度增加,这些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也将增加XX区教育资源的承载,将进一步使XX区办学需求大幅度增加。可见:幼儿园目前的办园规模远远满足不了未来的需求。九年制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与未来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本项目建设的学校,将拥有丰富的生源。
第四章项目规划与建设规模4.1项目规划4.2建设规模4.2.1建校规模4.2.2建筑内容及规模第五章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5.1项目选址1.场址地点:2.地理位置XX区位于“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成都市北郊,距四川省会成都市16公里,是成都市的都市新区(城北)副中心,区域北与成都市彭州、德阳市广汉市毗邻,东邻成都市青白江区,西与成都市郫县接壤,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区境跨东经103°54′02″~104°16′54″、北纬30°40′40″~30°57′58″之间,面积497平方公里。3.土地权属类别4.场址占地面积。5.2场址主要建设条件5.2.1地形地貌XX区主要为平原地貌,平均海拔490米,相对高差6
米,平均坡度2‰,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全区最高点在三河镇松柏村西部,海拔584米。最低点在泰兴镇先丰村东部,海拔472米,高低差112米。丘陵中部凸起,相对比高20-50米,呈马鞍状,坡缓长,谷宽坦。XX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斜,以侵蚀堆积地貌形类的平坝和由黄色黏土堆积物形成的浅丘为特色,5/6为平坝,1/6为浅丘。XX区地处都江堰自流灌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被誉为“天府膏腴,川西碧玉”、“蜀中宝玉”、“天府明珠”,是四川著名的粮库之一,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天府粮仓”之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叶烟、辣椒、大蒜等农副产品。境内自然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为“长江流域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杨升庵祠及桂湖被誉为“西蜀第一湖”;以及千佛碑、战国墓、马超坟、龙藏寺碑林、新繁东湖、桂湖公园、泥巴沱、白鹤岛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5.2.2气象水文XX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温湿同季,水热同步,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季炎热暴雨多;秋季降温快,多绵雨;冬季干燥多云雾。气温:境内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累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最高气温16.7℃,年平均最低气温15.4℃,高低差为1.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1℃(2006年8月21日),最低为-5.4℃(1975年12月15日),极值相差42.5℃。大多数年份最高气温在33—35℃,最低在-3℃左右。累年平均无霜期279天。降水:境内累年平均降水量在828.3毫米左右,降水分布与气温相反,随地势升高而增多。自东南到西北增加150毫米左右。年最大降水量为1111.8毫米(1974年),最少为520毫米(2006年)。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夏半年占全年降水量的88%,冬半年占12%,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易形成冬春偏旱,夏季偏涝。7
月降水量最多,累年平均为216.0毫米,最多年为480.4毫米。8月份累年平均为192.5毫米,最多年达428.6毫米。冬季12月和1月最少,仅为12.9毫米。历年降雪较少,累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8天,最大积雪深度为0.9厘米(出现在1991年1月18日)。日照: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14.9小时,最多年份为1513.6小时(1973年),最少年份为769.9小时(1999年),全年8月份日照最多,平均为170.0小时;12月最少,平均仅59.1小时。5.2.3工程地质XX全区地貌形态,主体为平坝,部份为台地。平坝即成都平原中央凹陷地带部分,台地即成都平原北部边缘构造地带部分。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2‰-3‰从西北向东南倾斜。XX区坐落在龙门山断裂带的边缘上,龙门山断裂带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这是一条特别严重的裂缝,它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位置十分特殊,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也是四川强烈地震带之一。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较为强力地震活动: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5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1657年4月21日,爆发有记录以来最大的6.2级地震。此后300多年间,这条断裂带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1、龙门山后山大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2、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映秀--北川--关庄,属于逆走滑断裂;3、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属于逆冲断裂。本项目建筑设计必须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XX城区内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物重大破坏性构造,适合工程建筑。
5.3基础设施配套条件5.3.1供水5.3.2供电5.3.3交通
第六章建设方案6.1设计依据(1)场址规划红线图(2)教育部《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3)《中学、小学、幼儿园新建校舍建设标准》(4)《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5)《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6)《成都市城区配套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成教计[2003]44号)(7)《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试行)》(成教办[2004]45号)(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140-90(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5)《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50033—2001);(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1)《托儿所,幼儿园设计规范》(GJG39-87)。6.2基本要求(1)建筑等级:二级,耐用年限50年;(2)结构形式:框架结构;(3)耐火等级:二级;(4)用电安全等级:二级;
6.3功能分区6.4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第七章总图布置与公共工程7.1总图布置7.2公用工程第八章项目管理8.1项目管理总则8.2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主要任务8.3项目建设管理内容8.5项目实施进度第九章卫生、健康及安全9.1卫生9.2健康9.3安全第十章消防、环保、节能及绿化10.1消防10.2环保
10.3节能与节水10.4绿化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师资11.1组织机构11.2师资队伍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12.2项目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第十四章项目社会效益分析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15.1结论15.2建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县山地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学体育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资批发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学宿舍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国际金融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业节水增效项目可研报告
- 养老住宅组团、公共服务组团、商品交易组团及配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优质肉牛养殖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养护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综合开发产业化营财政补助1000亩红薯种植基地项目可研报告
- 大学学院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品住宅开发项目可研报告
- 国际科技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铁皮石斛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与仿野生栽培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优质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养驴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学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