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00 KB
- 2022-04-29 14:09:5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7年863计划指南“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2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10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30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37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60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80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96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117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 一、序言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经过20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它不仅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继续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增强我国在关键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重点研究开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前沿技术和部分重点领域中的重大任务,并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示范,培育新兴产业生长点,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以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关键高技术领域为重点,按照专题和项目两种方式,组织开展对技术的研究开发。“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在上述高技术领域安排38个专题和一批重大、重点项目。 专题是将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方向、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有望获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前沿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支持科研人员在确定的前沿技术方向,进行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样机的探索研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探索性强、风险较大,但研究思路科学合理性、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的研究,激发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专题每年定期公开发布课题指南,通过同行评议和评审的方式,择优确定课题责任人和依托单位,立项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项目是将集成性强、有望形成未来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可以进行应用示范、有利于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并具备较好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基础的高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为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背景,进行组织实施。项目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分次分批启动。项目任务通过不定期公开发布指南、招标(邀标)、定向发布指南、定向委托等方式落实。 本申请指南适用于公开和定向发布指南的专题和项目课题申请。 二、申请者须知 (一)申请程序
1、了解申请信息 863计划课题和项目申请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以下简称“申报系统”,访问网址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 拟申请863计划课题或项目的研究人员在申请之前,首先需要认真阅读863计划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与申请工作有关的通告、通知,从而了解863计划的性质、申请资格要求等事项。 拟申请者可登陆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或863计划网站(http://www.863.org.cn/)查阅有关办法、规定和申请指南信息。 2、申请单位注册 申请者的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均需在“申报系统”中进行注册,有关注册程序和要求详见申报中心的网上说明,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1245,010-68576284,010-68586964。注册成功后,依托单位对课题申请者授予申报用户权限。鉴于注册需要一定时间,申请者的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应提前在网上进行注册。 3、撰写申请书 申请者在确定本人符合863计划课题/项目的申请资格后,应进一步阅读本年度发布的专题课题或项目申请指南,选择合适的技术领域、专题/项目和研究方向,确定申请的研究课题名称,在申报系统中进行申请书的撰写。 4、依托单位审核申请书 申请书撰写完毕,依托单位须对申请书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并在受理期限内通过网络提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 (二)申请者资格 1、申请者的构成 自然人或法人可以申请863计划课题或项目,其中自然人只能申请专题课题,法人可以申请专题课题、项目课题或重点项目。 申请者的主体由申请负责人和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构成。自然人必须有依托单位。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项目)申请只能有一个申请负责人和一个依托单位(或项目牵头申请单位)。 申请负责人首先应是组织课题(项目)申请和正式提出课题(项目)申请的负责人,同时在该课题(项目)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是该课题(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项目)的研究。 2、申请负责人(中国大陆公民)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55岁(含)以下(按当年1月1日计算); 3.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4.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工作时间必须大于6个月) 5.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3、申请负责人(港澳台或海外华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对于港澳台的科技人员,在满足上述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有正式的合作协议或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合作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且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即可向863计划提出课题(项目)申请,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在满足上述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即可向863计划提出课题(项目)申请,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4、依托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 5、申请者回避规定 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三)限项申请规定 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个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同一批发布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1项863计划课题或项目。 (四)申请者的责任与义务
1、申请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 申请负责人要按照课题(项目)申请指南的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要保证所有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者在申请课题(项目)时,应坚持诚信原则,不得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不得将已经通过其他经费支持获得研究结果的课题、重复进行研究的课题,以及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课题等向863计划再次进行申请。对于故意在课题(项目)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将被记入信用档案,并在三年内不受理其提交的任何课题申请。 2、依托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依托单位须具备开展863计划课题研究所必要的条件,并应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依托单位需要按照要求在课题申请书受理截止前的规定时间内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注册。没有核准注册的单位的课题申请将不予受理。依托单位负责认真审核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和经费预算的合理性,承诺在人员和条件上给予保障;并按照规定的受理时间和要求通过网上报送申请书。 三、申请与受理要求 (一)专题 专题下设课题。专题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申请者可以根据课题申请指南,提出具体课题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申请者应按照课题申请指南要求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具体课题名称和实现的技术路线。申请者可以根据课题申请指南确定的技术方向,结合自身的科研基础和条件,填写专题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 1、申请者资格 专题课题的申请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自然人必须有依托单位。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申请只能有一个申请负责人和一个依托单位。对于自然人申请者首先应是组织课题申请和正式提出课题申请的负责人,同时在该课题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是该课题的实际负责人,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的研究。课题可以有协作单位,但协作单位数量不能超过3家。 2、支持强度和年限 探索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目标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限额,否则将不予受理。专题课题的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
(二)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一般下设课题。重大项目任务通过定向委托、公开发布指南、招标(邀标)、定向发布指南等方式落实。对于以发布指南方式落实的课题,申请者填写项目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申请者应按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的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具体课题名称和实现的技术路线。 1、申请者资格 项目课题必须由法人申请。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申请负责人。课题可以有协作单位,但协作单位数量不能超过5家。 2、支持强度和年限 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限额,并应按照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项目课题的支持年限一般为2-5年。 (三)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一般下设课题。重点项目任务通过公开发布指南、招标(邀标)、定向发布指南等方式落实。重点项目的申请原则上只针对项目整体进行,不接受针对项目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申请者填写重点项目申请书进行申请。申请者应按照重点项目申请指南提出的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目标和指标,提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下设课题安排。重点项目经评审立项后,项目下设的课题自动立项。 对于参照重大项目管理的重点项目,项目发布课题申请指南而非项目申请指南。申请者应填写项目课题申请书进行申请,有关申请要求参照重大项目的课题申请。 1、申请者资格 重点项目必须由法人提出申请,项目申请单位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多家单位的组合(但不得超过10家),申请单位需提出项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课题分解情况。项目申请单位超过一家时,应确定项目牵头申请单位和项目召集人,项目召集人是当然的申请负责人。 2、支持强度和年限 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经费不得高于指南规定的经费控制额,并应按照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重点项目的支持年限一般为2-5年。 四、申请书撰写要求
863计划课题(项目)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请书格式类型包括专题课题申请书、项目课题申请书和重点项目申请书。每年使用的最新版本申请书可从科技部网站的申报系统中下载。 申请者登录申报系统,点击进入863计划申报界面,根据申请课题(项目)的类型选择申请书进行在线填写,也可先下载申请书模板离线填写,再逐项填写至申报系统中。 申请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主要人员情况、课题(项目)情况、协作单位(联合申请单位)情况、附件、审核意见和声明等几部分。其中重点项目申请书还需填写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任务分解情况、项目下设各课题的目标和研究内容等)。 申请者应按照申请书中的填写说明和申报系统的提示进行填写。申请者在同时填写预算申请书时,应与课题(项目)申请书中填写的各项信息保持一致。申请书附件中的相关材料需要以电子文档方式进行上传,上传的具体格式和要求详见申报系统中的863计划申报用户手册。 课题依托单位的管理员用户在申报系统中审核申请书填写无误后,需在审核意见中填写依托单位负责人姓名,并经征求协作单位意见后填写协作单位负责人姓名,即可提交申报系统,视为审核意见有效。 在申报系统中填写的申请书不能涉及保密的内容。保密课题或项目的申请不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请者应从申报系统中下载申请书模板进行离线填写,并经与相关领域联系后,按照要求将审核签章后的申请书报送至指定的地址。 五、咨询方式 在申请过程中,如有关于申报系统方面的技术问题,请咨询科技部信息中心,咨询电话:010-68576284,58881245。 如对申请指南和申请程序及要求有疑问,请咨询863计划相关领域。如有进一步问题,请将联系方式留给相关领域联系人,我们及时研究后予以答复。各领域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如下:领域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信息技术领域稽智源010-88364080jzy@htrdc.com
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邱宏伟010-62132057qiuhw@cncdb.org.cn新材料技术领域卞曙光010-68338941Jeanbsg@htrdc.com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盛延林010-68338942Shengyl@htrdc.com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史冬梅区和坚010-68354140Shidm@htrdc.comOhj@htrdc.com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柯兵010-58884868kebing@acca21.org.cn海洋技术领域孙清010-58884871sunqing@acca21.org.cn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陈兆波010-68511865chenzhaobo@crtdc.org.cn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金茂菁010-68343411jin@htrdc.com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李加洪010-6857448168539093lijiahong@nrscc.gov.cn 六、其他 有关863计划课题(项目)申请指南其它未尽事宜,我们将通过科技部和863计划网站及时通告,请大家留意网站。科技部网址:www.most.gov.cn,863计划网址:www.863.org.cn。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申请863计划课题和项目。同时欢迎对863计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我们,邮件地址:863@most.cn。 科学技术部863计划联合办公室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围绕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环境、人口与健康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突出自主创新,坚持发展高技术与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并重、坚持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又好又快地发展新材料产业和坚持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加强新材料前沿技术及工程化与应用技术开发,建立和完善我国材料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材料科技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领域“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注重材料制备、加工成型、工程化技术和系统集成的有机结合,在引领未来、重点跨越、支撑发展三个层面进行新材料的战略部署。在引领未来的新材料方面,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新兴产业,体现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重点跨越的新材料方面,围绕国家重大、重点任务和国防建设急需,选择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注重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实现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在支撑发展的新材料方面,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集成创新,着力突破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产业技术的提升,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支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以上发展战略,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按照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专题,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以下为本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15日24时。科学技术部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 专题一、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 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是集传感、控制、驱动(执行)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敏或智能结构系统。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确定的前沿技术之一,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是引领未来的材料共性技术。 本专题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根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两个部分。重点设置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四个技术方向。通过本专题的实施,开展前沿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突破若干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我国材料设计、智能材料与结构、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研发体系,为未来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及其它高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和促进新材料的应用和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 本专题已于2006年8月发布了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共支持了4个研究方向,共立项课题15项,安排经费1624万元。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1500万元。探索导向类课题支持“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和“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4个技术方向,拟安排课题15-20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目标导向类课题本年度暂不安排。二、指南内容探索导向类课题1、材料与结构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具有应用背景的材料体系的成分、组织和功能一体化设计;(2)智能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3)用于智能结构的损伤识别技术;(4)材料制备加工过程的组织演化模拟预测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发明专利或核心软件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4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60万元。2、智能材料与器件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压电、铁电(反铁电)智能材料及其在传感器、驱动器中的应用;(2)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智能复合材料的应用技术;(3)用于智能结构的多功能传感器和驱动器。说明与要求:成果以具有应用目标的传感器、驱动器材料样品或原理性器件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4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80万元。3、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材料与部件的短流程低成本制备加工技术;(2)面向工业应用的外场作用下的材料制备加工新技术;(3)低塑性材料的固态成形加工新技术;(4)材料大面积特种功能表面改性新技术;(5)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的智能化。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目标产品、技术应用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4、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温、核辐射等极端环境下材料损伤的自诊断、自修复技术;(2)基于多功能光纤传感器的智能结构的损伤监测、定位和分析;(3)基于智能材料与器件的大型结构振动智能控制系统;(4)针对大型结构和关键装置的安全状态监测、评价与失效控制的智能材料应用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用于评价智能结构功能的原理性演示或验证系统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4-6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专题二、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高温超导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可广泛用于能源、通讯、医疗、交通及国防军工等方面。能源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高效能源材料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基础条件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将超导材料、能源材料明确列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点研究开发内容。本专题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根据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技术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探索性和集成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主要围绕高温超导材料成材技术、高温超导强电弱电应用技术、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高能二次电池和氢能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开展工作。通过本专题择优支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使我国在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配套关键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本专题已于2006年8月发布了第一批课题指南,共支持了10个研究方向,共立项课题37项,安排经费4897万元。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5000万元。专题将安排探索导向类和目标导向类两类课题,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前沿材料技术,在“高性能超导材料制备技术”、“高温超导强电应用技术”、“超导弱电应用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效二次电池关键材料”、“高容量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和“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与热电转换材料”等7个技术方向进行部署和安排,拟支持课题40项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有望在近期取得重要突破的系统集成技术,将对“高温超导滤波器并网集成及运行关键技术”、“MgB2超导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四通道高温超导SQUID心磁图仪及专家系统”、“轻型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集成技术”等4个方向进行支持,拟安排课题4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在高温超导应用研究课题中,鼓励和优先支持采用国产超导带材、薄膜等材料。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高性能超导材料制备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百米级涂层导体制备关键技术;(2)基于复合形变技术的低成本高性能超导线材制备技术;(3)高温超导大面积薄膜、大尺寸块材制备关键技术;(4)热核聚变实验堆用超导线材制备关键技术;(5)其他高性能超导材料。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材料体系、发明专利、材料加工技术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8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2、高温超导强电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温超导在电力传输、电网安全、特种大电流传导、电机、储能领域的应用关键技术;(2)高温超导磁体在磁悬浮、磁共振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关键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发明专利、超导应用样机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3、超导弱电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超导在微波器件、微波电路、微波系统中的应用关键技术;(2)基于高温超导约瑟夫森结的医疗生物、电磁信号检测应用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发明专利、原型器件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新型低铂非铂系催化剂;(2)抗氧化腐蚀等新型催化剂载体材料;(3)新型长寿命、耐高温(150℃)质子交换膜(非氟体系);(4)低成本双极板及其制备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发明专利、新材料体系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5、高效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比能、安全型锂二次电池用新型电解质(不含碳酸酯溶剂)、隔膜材料;(2)新型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探索研究(重点支持锂硫电池)。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材料体系、原型电池和发明专利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6、高容量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可逆吸放氢量2.5wt%(<100oC)以上高容量AB3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技术;(2)可逆吸放氢量4wt%(<100oC)以上新型高容量储氢材料。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材料体系、发明专利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4-5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7、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与热电转换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功率超级电容器(比功率10kW/kg)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2)高比能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3)品质因子ZT值大于1.2的新型热电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原型器件、发明专利和新材料体系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高温超导滤波器并网集成及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目标:针对城市人口密集、信息集中区域(奥运场馆)内移动通信系统,开发高温超导滤波器并网集成及运行关键技术,形成百套级、百平方公里范围的示范应用能力。主要研究内容: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关键技术;超导滤波器在移动通信基站中的并网及运行关键技术;基于国产超导薄膜的低成本滤波器系统。主要指标:基站覆盖范围比传统基站扩大50%,通信容量提高50%,示范小区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大于10000小时。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2、MgB2超导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研究目标:制备出工作在10-20K的0.6TMgB2超导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获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gB2超导MRI制造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改善MgB2超导线带材和磁体的电磁物理特性;MgB2超导MRI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开发实用化MgB2超导磁体;相关成像附属系统的研究开发。主要指标:MgB2超导MRI系统的有效室温孔径大于50cm,制冷机冷却条件下(10-20K)磁体中心场强0.6T,匀场区域为10cm椭球,均匀度5ppm。说明与要求:要求使用国产MgB2超导线材。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3、四通道高温超导SQUID心磁图仪及专家系统研究目标:改善四通道高温超导SQUID心磁图仪的电磁兼容性和屏蔽性能,通过临床实验,完成专家诊断系统,形成商业应用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温超导SQUID心磁图仪的电磁兼容性,提高心磁图仪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攻克心磁图仪操作、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等关键技术。主要指标:心磁图仪的工作频段:0.1-100Hz,系统灵敏度:2pT;完成心磁图仪的设计、制造、检验规范;以心肌缺血心脏病信息为例完成心磁图仪专家系统的开发与临床实验,具备临床应用条件。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4、轻型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集成技术研究目标:突破提高轻型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电性能的低成本关键材料和集成技术,开发出高安全性、低成本的轻型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并获得实际应用,形成年产10万套轻型电动车电池批量化生产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新型高安全性正极材料、高容量负极材料及三维多孔铜箔集流体材料研制;轻型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制备与电池工艺技术研究。主要指标:轻型电动车电池组电压范围24-48V,36V电池组组内电芯容量差小于3%,内阻差小于10%,月自放电差小于1%;单体电芯比能量大于140Wh/kg,比功率大于300W/kg,循环寿命大于500次(1C充放,100%DOD,容量保持率大于85%),单体电芯通过3C/10V过充电和150°C热箱安全性测试;高安全性正极材料可逆比容量大于150mAh/g,高容量负极材料可逆比容量大于650mAh/g,三维多孔铜箔集流体材料孔径20-80μm。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专题三、纳米材料与器件专题一、指南说明纳米技术是目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对新兴产业发展有强大的驱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纳米技术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前沿技术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瞻性技术研究内容。本专题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纳米科技发展前沿,鼓励原始创新,突出纳米效应,设置了“纳米电子和纳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纳米传感器”、“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和“纳米环境与能源材料应用”等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突破“纳米制造与微纳系统集成技术”、“纳米分析与检测关键技术与设备”和“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技术”
等关键技术,实现纳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本专题已于2006年8月发布了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共支持了7个研究方向,共立项课题60项,安排经费6245万元。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6000万元。专题将安排探索导向类和目标导向类两类课题。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创新性的前沿技术,将在“纳米电子、纳米光电子材料及器件”、“重大疾病诊治及组织修复用纳米材料及技术”、“高效节能、储能及能量转换用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纳米材料规模化制备、加工及仪器装备研制”和“提升纺织、化工产业的纳米材料与技术”等5个技术方向进行部署和安排,拟支持课题60项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有望在近期取得重要突破的系统集成技术,将支持“高灵敏度纳米膜爆炸物探测便携式设备”、“基于纳米材料的直接打印制版集成技术”、“基于纳米复合技术的口腔组织引导再生膜和颌骨修复材料”和“金属材料表面组织纳米重构技术”4个技术方向,拟支持课题4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2-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纳米电子、纳米光电子材料及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和纳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2)基于纳米线的新型器件结构和特性;(3)基于纳米效应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技术;(4)纳米器件用新的互连材料和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原型器件和技术验证演示系统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0-1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2、重大疾病诊治及组织修复用纳米材料及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癌症、心脑血管系统和肝脏诊治用纳米材料与技术;(2)靶向、控释纳米载体材料及应用技术;(3)组织修复与替换用纳米生物材料及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快速检测器件以及可实用的组织修复用材料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3、高效节能、储能及能量转换用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效节能纳米材料与节能制品;(2)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储能器件;(3)高效(热/电、热/功)能量转换纳米材料与器件。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器件产品及相关应用技术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8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80万元。4、纳米材料规模化制备、加工及仪器装备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结构和尺寸可控的纳米材料规模化稳定制备的通用设备;(2)纳米结构器件加工新型装备;(3)纳米尺度表征技术的新型仪器。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仪器设备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8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5、提升纺织、化工产业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纺织用功能纳米复合纤维及绿色整理技术;(2)绿色化工用高选择性纳米催化材料及应用技术;(3)环保型纳米涂料及应用技术;(4)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用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功能纺织品、复合材料等产品及应用技术为主体。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2-15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高灵敏度纳米膜爆炸物探测便携式设备研究目标:研制实用化的便携式爆炸物探测仪,实现常见炸药痕量快速、灵敏和低成本的侦检,推动探测仪进入实际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聚合物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高灵敏度和小型化定量荧光光度计的设计、制造;与无线传感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快速、灵敏和低成本的常见炸药痕量侦检关键技术。主要指标:检测炸药种类:TNT硝基类炸药、塑性炸药、乳化炸药、B类炸药、奥克托金、硝铵炸药、铵锑炸药、PW0炸药、PW30炸药;检测下限小于等于1ppt(10-14g/ml),响应时间小于5s,误报率低于5%,器件长期稳定性大于1年。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2、基于纳米材料的直接打印制版集成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非感光、无污染、低成本直接打印制版材料和设备,实现新制版工艺的系统优化和技术集成,发展批量化制备和产业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纳米复合转印材料的规模制备;纳微米结构对表面浸润性的影响及高稳定的超亲水打印板材料研制;低浸润转印材料研制及高精度打印控制技术;转印材料与版材匹配性研究和浸润性调控技术;新制版工艺的系统优化和集成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打印板材水接触角小于10度;转印区域油接触角小于10度,水接触角大于120度;制版分辨率大于175线,耐印力超过10万印张,转印材料制备规模达到百吨级以上。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3、基于纳米复合技术的口腔组织引导再生膜和颌骨修复材料研究目标:研制纳米化、复合化、低成本的口腔组织引导再生膜和颌骨修复材料,开发关键制备技术和中试设备,满足牙周骨内袋再生修复和大尺寸口腔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主要研究内容:组织引导再生膜和颌骨修复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梯度结构设计与功能一体化;纳米材料复合制备技术与材料优化;材料制备过程的关键技术和中试设备开发;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降解性及表面改性等生物学评价;完成口腔组织引导再生和颌骨功能修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评价。主要技术指标:生物相容性指标:细胞毒性0~1级,无热源性,无致敏性,无遗传毒性。表面活性及引导成骨性能:具有可降解性,1个月体内保持完整,防止纤维结缔组织长入骨缺损区,3个月达到骨性结合,实现4-6mm牙周骨内袋再生修复和长度尺寸大于20mm的颌骨缺损修复,骨修复率达到70%。组织引导再生膜的拉伸强度:10-15MPa,弹性模量:400-800MPa;颌骨修复材料具有200-400微米的平均大孔孔径。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4、金属材料表面组织纳米重构技术研究目标:通过材料工艺与装备技术的集成,开发出适合于不同金属构件表面组织纳米化重构的工业示范装置和工艺规范,实现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原创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为我国传统金属材料的高性能化提供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主要研究内容:表面纳米化工业示范装置的研制;典型中低碳钢、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及合金化工艺研究;冷轧辊等典型钢铁结构件表面纳米化工艺规范的建立和应用评价。
主要指标:表面纳米化工业示范装置具备处理长度>4000mm、直径>800mm金属管件的能力;用于长度4000mm、直径800mm低碳钢管的表面处理,平均纳米层厚度>25mm,硬度提高一倍以上;典型中低碳钢、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经表面纳米化处理后,纳米晶层厚度>25mm,硬度提高一倍以上;完成f10~100mm的Cr6、9Cr2Mo及GCr15等冷轧辊件表面纳米化工业示范,冷轧辊表面纳米层厚度>25mm、表层晶粒尺寸<10nm,表面硬度显著提高(Cr6钢的HRC>65,9Cr2Mo及GCr15钢的HRC>60),耐磨性提高2倍以上,轧辊使用寿命提高20%以上。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专题四、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重点支持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方面的创新性高技术研究课题,突破相关关键材料与器件的制备技术,研制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信息和特种功能材料及器件。本专题已于2006年8月发布了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共支持了5个研究方向,共立项课题67项,安排经费6260万元。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6000万元。专题将安排探索导向类和目标导向类两类课题。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前沿材料技术,在“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前沿技术”、“光通信、光传感、光存储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子集成、光电集成材料与芯片”、“新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功能稀土材料”和“功能晶体材料”等9个技术方向进行部署和安排,拟支持课题50~60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有望在近期取得重要突破的系统集成技术,将支持“大功率中远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与器件”、“大型复杂激光器及其关键技术”、“无源电子元件集成技术”和“稀土功能助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等5个技术方向,拟安排课题5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一)探索类课题1、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2吋以上Ⅲ族氮化物高阻衬底材料及高功率微波器件;(2)2吋以上半绝缘SiC材料与功率电子器件;(3)2吋以上InN及相关化合物材料与光电子器件;(4)2吋以上ZnO材料与光电子器件;(5)半导体蓝紫光激光器、紫外探测器。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材料样品和原型器件为主。本方向拟支持6-7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2、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前沿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InGaNAs材料与器件;(2)硅基发光材料与器件;(3)新型光子微结构材料及器件;(4)半导体低维材料生长预测与表征技术;(5)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复合结构与光电子器件;(6)微波光子学材料与器件;(7)新型特种光纤、微结构光纤材料与器件;(8)新型半导体激光器。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新材料和新器件为主。本方向拟支持7-8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3、光通信、光传感、光存储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性能、低成本WDM标准波长分布反馈激光器;(2)实用化超高速光调制器和实用化高性能半导体光放大器;(3)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核心部件;(4)中长波及双色大面阵量子阱红外探测器;(5)特种新型光纤传感材料与技术;(6)高密度光存储材料与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实用化器件和材料应用技术为主。本方向拟支持6-7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4、光子集成、光电集成材料与芯片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单片集成多波长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阵列;(2)波长可控半导体激光器与相关器件的单片集成;(3)InP基单片光电集成(OEIC)高速光接收机;(4)基于微光电机械系统(MOEMS)的光电子器件;(5)平面光集成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关键器件;(6)准单片集成高速并行光接收器件。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原型器件为主。本方向拟支持6-7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5、新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用于微波频段的功能陶瓷材料、片式电子元件及其制备技术;(2)宽带无线通信用磁性元件;(3)2.4GHz以上频率的声表面波材料与滤波器;(4)用于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低成本声表面波传感器;(5)大容量钽、铌电容器关键材料与器件制备技术;(6)高纯电子级原材料提纯与制备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新型材料与元器件及制备技术为主。本方向拟支持5-6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6、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可调控生物材料与组织相互作用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2)具有诱导、激发人体组织和器官再生修复功能的生物活性材料及制备技术;(3)组织修复用仿生材料及仿生装配技术;(4)治疗恶性肿瘤用药物控制释放材料与技术;(5)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器;(6)介入治疗材料与器件。说明与要求:凡利用纳米效应制备相关生物医药材料的课题应在本领域纳米材料与器件专题中申请。成果以核心专利、原型器件和制备技术为主。本方向拟支持6-7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7、环境友好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研究材料全生命周期分析、材料环境负荷研究及应用技术;(2)材料的低污染、低能耗仿生制备新技术;(3)多孔结构材料制备及其在分离技术的应用;(4)天然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材料再生技术;(5)复合催化的抗菌抑菌环境净化材料;(6)常压大面积MOCVD技术制备新型环境友好功能玻璃。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材料和制备技术为主。本方向拟支持7-8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8、功能稀土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新型耐高温、高矫顽力稀土永磁材料;(2)新型大磁熵变磁致冷材料;(3)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新型制备技术;(4)稀土硫属化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技术;(5)新型稀土催化材料;(6)新型稀土掺杂玻璃材料。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材料样品和核心专利为主。本方向拟支持5-6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9、功能晶体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新型非致冷红外探测晶体材料;(2)新型磁光、电光、声光晶体材料;(3)高性能铁电晶体材料;(4)抗辐照、低腐蚀密度、高Q值压电晶体材料;(5)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6)闪烁和激光晶体材料。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型晶体材料、器件和核心专利为主。本方向拟支持5-6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大功率中远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研究目标:研制出可实用化的中红外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开发高灵敏度的气体检测功能器件(如传感器、报警器等),满足红外通信、远距离探测、大气污染监控、工业烟尘分析、化学过程监测、分子光谱研究、无损伤医学诊断等方面的需求。主要研究内容:中远红外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关键技术,包括组分控制、界面控制、调制掺杂以及多级套构异质结构的应力组配技术;核心器件关键工艺;实用化目标器件(特定气体探测器、报警器、传感器等)研制。主要指标:1)材料指标为各种应力调制多级套构有源区,异质结构材料界面涨落小于0.1nm;组份均匀性优于1%;调制掺杂均匀性优于1%;全结构器件材料的双晶X射线衍射的卫星峰不少于40级;器件指标为波长范围在3~14μm;单管功率为液氮温度4W、室温300mW;阈值电流密度:液氮温度Jth≤0.6kA/cm2、室温Jth≤2kA/cm2。满足高灵敏度的气体检测功能器件要求。2)开发实用化目标器件,研制出基于中远红外半导体激光器为核心元件的具有灵敏检测功能的器件或模块(针对大气污染监测、化学过程监控、瓦斯气体超标报警、毒品探测等),用于汽车尾气超标报警、煤矿的安全报警等系统。本方向拟支持1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2、光子晶体光纤及器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目标:选择产业化前景广阔的两种光子晶体光纤及相关器件作为切入点,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生长点。研究内容:集中研制两种重要的光子晶体光纤,即超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和空芯带隙限制光子晶体光纤。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和完善相关设计技术、拉制工艺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基于上述光子晶体光纤的光通信及光谱测量用宽带超连续谱光源和新型量子信息光源,研制超短光脉冲传输等特殊场合及微尺度操控用带隙限制导光型光子晶体光纤部件,开发目标产品并开拓其应用。主要指标:上述两类光纤的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在1550nm波长处的非线性系数≥60W-1km-1,兼具色散平坦特性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20W-1km-1,且其色散值在1500-1600nm波长范围内≤3ps/km·
nm;可批量生产的空芯带隙限制型光子晶体光纤样品的损耗≤20dB/km(实验值逼近1dB/km),特殊设计的样品可兼具零色散和极小非线性。同时,解决其产业化关键技术,成品率接近100%,并研制出相关原型器件。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可商用光纤和原型器件为主。本方向拟支持1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3、大型复杂激光放大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目标:掌握高端、复杂、大型激光放大器的工程化设计和制造技术,通过研制出适合于特定应用场合的激光放大器,提高高能量、高稳定性、高增益的复杂、大型脉冲激光放大器的集成化设计水平和工程化能力,并带动国内单元激光技术的发展。提供符合国家重大激光工程产品化要求的激光放大器样机系统,完成试验验证并可实现产品化生产。研究内容:高增益的脉冲半导体激光侧泵技术;半导体激光泵浦增益介质为薄片的多程激光放大技术;高光束质量像传递技术;液晶光阀在光束整形中的控制技术;高峰值功率LD激光电源技术;大型激光放大系统的全自动电控技术。主要指标:激光波长:1053nm;输入能量:10uJ;输出能量:1J/3ns/束/20min;输出光束口径:40mm×40mm;脉冲波形:脉冲上升沿100ps,脉冲宽度1.0ns~10.0ns(分段可调,优化设计点3.0ns);光束空间分布为超高斯平顶分布,其中:软化因子为0.05;光束发散角:150μrad。说明与要求:要求结合相关企业或研发单位重大激光工程化应用目标,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以原型器件、实验验证系统为主。本方向拟支持1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课题支持年限为2年。4、无源电子元件集成技术研究目标:开发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元件和模块及其制造工艺;研制并生产集成度50以上的无源集成模块;促进形成3-5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片式电子元件产业化基地,总生产规模达到年产数百亿只陶瓷无源元件。研究内容:发展基于LTCC技术的各种模块,重点突破无源电子元件的多层化、多层元件片式化、片式元件集成化和多功能化所需关键材料与集成技术;发展第三代移动通讯产品、数字电视、蓝牙技术关键陶瓷集成模块的关键材料与工艺;研制并生产集成度50以上的无源集成模块。主要指标:主要模块包括:LC滤波器的中心频率:800Mz-5GHz,插损<2dB;Balun工作的频率范围:800MHz-2450MHz,插损<3dB,衰减>20dB;不平衡阻抗50Ω,平衡阻抗50Ω、100Ω、200Ω;片式天线:工作频率:2400-2500M,输入阻抗:50Ω;峰值增益:3.0dB,平均增益:1.0dB;蓝牙模块:技术标准bluetoothv2.0;传输频率2.4GHz,传输速率3Mbps。
本方向拟支持1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5、稀土功能助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目标:以富镧轻稀土为原料,采用清洁工艺制备高活性稀土配合物,开发用于热塑性合成材料的高性能化、无毒无害、轻量化系列高效多功能稀土助剂;制备满足汽车、电子、化工、建筑等领域高性能要求的专用料。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稀土类晶型改质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发展高模量、高负荷变形温度、高刚性、高韧性聚丙烯专用料的产业化制备技术;开发满足PVC化学建材高温、高剪切、微发泡等加工要求的稀土复合多功能助剂;研发单核、多核有机稀土化合物及主-客体无机稀土化合物,发展新型稀土类抗氧剂、表面处理剂等系列化功能助剂规模化制备技术。主要指标:基于稀土类晶型改质剂的聚丙烯热变形温度提高20℃以上,冲击强度提高1倍以上。基于稀土多功能助剂的硬质PVC制品:200℃刚果红试验>20min,190℃静态烘箱老化前30min变色b值<3.5、黑化时间>70min;发泡制品密度<600kg/m3;高速挤出制品连续加工生产周期>6天。稀土类功能助剂新品种的性能不低于同类传统助剂,助剂和塑料制品均符合RoHS指令。建设万吨级/年新型稀土复合功能助剂批量化生产装置。本方向拟支持1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专题五、高性能结构材料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突出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核心材料技术,为国家支柱产业和重点工程建设及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择优支持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先进结构材料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基础原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带动传统材料产业升级改造。本专题已于2006年8月发布了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共支持了4个研究方向,共立项课题70项,安排经费6525万元。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6000万元。专题将安排探索导向类和目标导向类两类课题。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创新性的前沿技术,在“高性能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性能建筑材料和耐火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6个技术方向进行部署,拟安排课题40-50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有望在近期取得重要突破的系统集成技术,将支持“
细晶高强建筑钢应用关键技术”、“高成形性铝合金汽车车身板制造工艺技术”、“汽车用单一化材料聚烯烃制备技术”、“燃气轮机用关键叶片材料技术”4个技术方向,拟安排课题4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高性能钢铁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钢结构建筑工程、海洋石油平台及大型船舶用高强度、厚规格用钢;(2)液化天然气和氢气储运用超低温韧性钢;(3)复杂环境用高耐蚀合金;(4)高强度长寿命耐候钢;(5)低成本均匀结构工具钢、模具钢;(6)薄带连铸特种钢;(7)基于新型增强原理的结构钢材料。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材料、工艺专利技术及应用原型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0~1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2、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强高导、高强耐蚀铜合金;(2)高温强韧化、低膨胀铝合金;(3)新型大块非晶材料;(4)结构功能一体化粉末冶金材料;(5)新型高比强合金材料;(6)民用高性能钛合金的低成本制备技术及返回料利用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材料和新工艺专利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3、先进陶瓷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温承载、热交换用陶瓷材料;(2)透明陶瓷;(3)可加工陶瓷材料;(4)复杂形状陶瓷部件精密成型技术;(5)耐高温大型陶瓷部件的低成本制备技术;(6)高性能、高附加值陶瓷粉料合成与深加工技术;(7)特殊环境下陶瓷材料可靠性评价与寿命预测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技术专利及部件原型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6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4、高性能建筑材料和耐火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建筑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节能型建筑墙体与新型保温材料;(3)长寿命窑用耐火材料;(4)钢渣在建筑材料中的低成本利用技术。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材料、新工艺专利和大型工程应用技术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4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5、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性能化聚乙烯和聚丙烯类树脂;(2)以C4和C5馏份为主的合成橡胶材料;(3)高强、耐磨、阻燃、耐高温工程塑料及成型加工技术;(4)纺织用聚合物纤维材料;(5)功能性聚合物薄膜、高分子涂覆材料;(6)高分子成型和合金化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材料体系、核心技术专利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6、先进复合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复合材料用高性能新型纤维制备技术;(2)高性能大型结构复合材料用树脂体系;(3)高强玻纤、有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4)低成本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合与成型加工技术;(5)高性能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设计与构件成形加工技术;(6)复合材料服役行为评价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新材料、工艺技术核心专利及应用原型为主。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细晶高强建筑钢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目标:以突破400~500MPa细晶高强建筑钢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工程化技术为目标,解决400~500MPa细晶高强建筑钢应用的关键技术,确定细晶高强建筑钢应用工艺,将细晶高强建筑钢产品纳入到建筑应用标准规范中,为实现细晶高强建筑钢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细晶高强钢筋材料应用性能(如应用工艺、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机械连接性能、低温性能及时效性能)研究;细晶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如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混凝土构件变形与裂缝试验、耐火性能试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细晶高强钢筋应用的相关材料标准和施工规范编制与修订。
主要指标:确定400~500MPa细晶高强钢筋的有关设计参数,包括工程设计采用的钢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等。建立相关焊接工艺与机械连接技术方法,将400~500MPa细晶高强钢筋纳入建设部应用标准规范。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2、高成形性铝合金汽车车身板制造工艺技术研究目标:采取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外车身用6×××系铝合金薄板生产技术,产品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主要研究内容:优化设计和确定车身用新型6×××系铝合金的成分;开发具有良好冲压成形性和明显烤漆强化效应的合金薄板的关键制造技术,包括铸锭均匀化处理技术、轧制变形控制技术、固溶处理淬火技术、预时效处理技术、冲压成形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提出铝合金车身板极限成形图实验测定方法;形成系统集成技术。主要指标:合金薄板幅宽大于1800mm、厚度为1.0~1.2mm;固溶处理水淬后经预处理并在室温放置两周以上(即交货状态),σ0.2≤170MPa,FLD0≥0.24,平均n≥0.26,r15≥0.75;冲压成形后经170℃×30min涂装烤漆,σ0.2≥230MPa,σb≥330MPa,δ≥15%。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3、汽车用单一化材料聚烯烃制备技术研究目标:联合大型石油化工和有关汽车制造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聚丙烯材料釜内合金化制备技术和绿色化复合应用技术,实现高性能聚烯烃及其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在汽车上的应用,为汽车用高分子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利用两段聚合反应在聚丙烯基体中引入橡胶性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制备强度和韧性可调的一系列高性能聚丙烯釜内合金树脂;确定合金中各组分结构-形态-性能的关系,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汽车保险杠及仪表盘等专用料,提出汽车用聚丙烯釜内合金塑料的性能标准和典型构件产品的标准规范;完成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千吨级中试装置的建设和放大试验,初步确定万吨级工业化试验的工艺参数;探索制备系列高性能、轻量化的单组分和双组分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主要指标:聚合技术指标:1)相对于共混工艺,制备过程能耗降低10%以上;2)等规聚丙烯及共聚物的熔点100-165oC,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50oC之间。釜内合金化材料:1)根据不同车用部件对材料的要求,开发出3~4个高性能聚丙烯树脂品种;2)关键技术指标见表。 指标牌号1牌号2牌号3流动性,g/10min>2>2>2拉伸屈服强度,MPa>15>12>5
拉伸断裂延伸率,%>50>400>400弯曲强度,MPa>22>15>8弯曲弹性模量,MPa>1000>500>350悬臂梁冲击强度(-30oC),kJ/m2>3.0>5.0不断裂脆化温度,oC<-12<-36<-60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减重15~20%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4、燃气轮机用关键叶片材料技术研究目标:针对11万千瓦以上高功率高效率燃气轮机,研制符合使用要求的大尺寸涡轮叶片、导向叶片材料和部件,满足重型燃气轮机的需求。主要研究内容:低成本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研制;复杂结构陶瓷型芯制造技术、大尺寸燃机叶片定向凝固成型技术、燃机叶片材料热工艺和性能的研究;燃机叶片制造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制定。主要指标:研制出重型燃机叶片用的定向凝固铸造合金,定向凝固合金铸件试样性能达到:室温下sb≥1000MPa、d5≥5%;930℃/270MPa下持久寿命≥100h。大尺寸涡轮叶片和导向叶片满足重型燃机需要:定向、空心叶片,叶片重量>5kg,叶片长度>35mm。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交通安全及基础设施等提出的重大需求,通过对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究,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战略产品,解决制约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战略性难题,整体提升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2007年本领域继续设置“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两个专题,以下为本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15日24时。 科学技术部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专题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核心技术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结合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特点、发展趋势和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战略需求,重点开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建造、养护等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究。通过本专题的实施,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2006年度本专题指南发布5个研究方向,包括高难度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及建造技术、智能道路技术等2个探索导向类,深海管道安装施工技术、大型跨江海隧道关键技术、千米级斜拉桥核心技术等3个目标导向类,共立项课题20个,支持经费2860万元。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拟安排3300万元。支持的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原始创新研究;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集成创新研究。 探索导向类课题,支持跨江海长大桥梁设计与建造、地下交通工程与隧道建造、特殊地基处理、重大交通设施养护、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和轨道交通工程建造6个研究方向,拟安排经费2400万元。 目标导向类课题,支持离岸深水港岩基浅埋码头建造技术、长大隧道施工全程地质实时预报技术与装备2个研究方向,拟安排经费900万元。 课题支持强度参见各方向要求,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跨江海长大桥梁设计与建造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疲劳和寿命的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方法;(2)钢、混凝土混合索塔设计方法;(3)桥梁抗风浪耦合作用的构造技术;(4)短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成桥线形控制技术;(5)大跨径混凝土桥梁长期变形和开裂控制技术;(6)水深大于50m大型桥梁基础建造技术;(7)3000m以上跨度桥梁结构原型设计。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技术专利、施工工法、原型系统类成果,并通过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7个,成果形式为专利或工法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原型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2、地下交通工程与隧道建造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复杂地下结构稳定性控制系统;(2)高地应力地区隧道建造技术;(3)地下工程施工承压水控制系统;(4)地下立体交通空间结构建造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技术专利、施工工法、原型系统类成果,并通过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5个,成果形式为专利或工法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原型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3、特殊地基处理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大面积高填方地基稳定控制技术;(2)大面积疏浚吹填土地基快速处理方法;(3)高频度重载条件下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4)季节冻土区路基与边坡稳定控制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技术专利、施工工法、原型系统类成果,并通过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5个,成果形式为专利或工法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原型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4、重大交通设施养护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自感应与自诊断系统;(2)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灾害监测预警系统;(3)交通基础设施快速修复技术与装备。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技术专利、原型系统、试验样机类成果,并通过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5个,成果形式为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原型系统或试验样机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5、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结构设计方法;(2)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结构安全设计技术;(3)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与结构数值试验系统。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技术专利、原型系统类成果。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4个,成果形式为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原型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6、轨道交通工程建造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速铁路道岔设计技术;(2)轨道结构减振降噪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技术专利、原型系统类成果,并通过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3个,成果形式为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原型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离岸深水港岩基浅埋码头建造技术 研究目标:研发海洋环境和岩基浅埋条件下深水码头新型结构的建造技术和设备,适应我国离岸深水港建设发展的战略需求。 研究内容(申请课题须涵盖以下所有内容):波浪、水流联合作用下结构受力特性试验技术,岩基浅埋码头构造设计方法,码头结构与岩基的整体结合技术,岩基浅埋码头结构预制、安装与控制系统技术。 主要指标:完成岩基浅埋码头新型结构分析设计软件、岩基浅埋码头新型结构施工工法;满足水深大于25m、设计波高12~15m、海流速度2~3m/s、岩基覆盖层厚度0~15m的码头建造技术要求。 说明与要求:提交设计软件系统和施工工法,并通过工程验证,形成2项以上专利;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2、长大隧道施工全程地质实时预报技术与装备 研究目标:针对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中潜在的地质灾害,研发超前实时预报技术和装备,缩短预警反应时间,提高预报准确率,保障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研究内容(申请课题须涵盖以下所有内容):不同类别地质构造快速探测及识别技术,施工全程超前地质信息采集与精确分析技术,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与施工预案专家系统。 主要指标:完成超前地质实时综合预报集成系统与样机,超前预报范围50m以上,预报准确率90%以上,探测预报时间2h以内。 说明与要求:提交系统样机,并通过工程验证,形成2项以上专利。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专题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结合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现状,重点开展制约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效能、交通安全保障的瓶颈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究。通过本专题的实施,提高创新能力,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2006年度本专题指南发布8个研究方向,包括综合交通运输和服务网络优化与配置技术、智能化交通基础技术、交通安全保障新技术、新型载运概念技术等4个探索导向类,新一代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技术、交通安全预警及救援技术、交通对象识别与状态获取关键技术和装备、交通运输平台系统及服务支持关键技术等4个目标导向类,共立项课题32个,支持经费3136万元。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拟安排5300万元。支持的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原始创新研究;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支持集成创新研究。 探索导向类课题,支持综合交通运输和服务的网络优化与配置技术、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综合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及协同服务技术、交通安全新技术、新型载运概念技术5个研究方向,拟安排经费4100万元。 目标导向类课题,支持区域交通系统状态特征提取与集成技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关键装备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2个研究方向,拟安排经费1200万元。 课题支持强度参见各方向要求,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综合交通运输和服务的网络优化与配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交通方式间的资源配置优化技术;(2)经济圈交通网络结构优化技术;(3)快捷货运网络运能配置与优化技术;(4)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新模式;(5)综合公共交通网络运营优化技术;(6)城市综合交通网态势仿真与评估技术;(7)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的评估技术与通用软件。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软件、专利、试验系统类成果。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9个,成果形式为软件或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试验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2、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多源实时交通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预测技术;(2)高性能的轨道交通运行控制新技术;(3)突发事件下交通干预与控制技术;(4)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5)大城市宏观交通联动诱导;(6)新一代交通信号控制器;(7)网络化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8)公共交通智能调度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软件、专利、试验样机或系统类成果。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11个,成果形式为软件或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试验样机或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3、综合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及协同服务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交通出行行为特征获取新技术;(2)公交车辆运行状态综合采集技术及装置;(3)交叉口交通状态检测新技术;(4)路段交通状态检测和特征提取新技术;(5)网络交通状态软测量技术;(6)下一代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及装置;(7)复杂运行条件下载运物品的识别与跟踪;(8)分布式交通系统信息互操作技术;(9)载运工具与基础设施交互技术;(10)面向出行者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软件、专利、试验样机或系统类成果。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13个,成果形式为软件或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试验样机或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4、交通安全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技术;(2)列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安全设计;(3)应急交通指挥决策支持技术;(4)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组织技术;(5)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技术;(6)交通事故影响传播分析与控制;(7)交通安全仿真评估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软件、专利、试验样机或系统类成果。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12个,成果形式为软件或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试验样机或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5、新型载运概念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轻型飞行器;(2)多栖多模式载运工具。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专利、试验样机或系统类成果。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3个,成果形式为专利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80万元以下,成果形式为试验样机或系统的课题拟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区域交通系统状态特征提取与集成技术
研究目标:基于先进的交通状态检测手段,进行区域交通系统状态特征提取和信息融合,实现区域交通状态的评价、预报和预警,建立区域交通系统状态的集成应用系统,为交通管理和出行信息服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课题须涵盖以下所有内容):区域交通系统状态特征提取技术,截面检测数据和区间检测数据的融合技术,区域交通系统状态定量评价、预报和预警技术,区域交通系统状态集成应用技术。 主要指标:建立区域交通系统状态特征提取与集成的试验样机或系统;系统状态短期(不超过30分钟)预测准确率大于80%。 说明与要求:提交试验样机或系统,并通过系统测试验证,形成4项以上专利。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不超过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2、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关键装备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实现对其关键装备的工作状态的可靠性评估、监控预警和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处理,为主动预防关键装备的故障、提高应急处理快速响应能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课题须涵盖以下所有内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关键装备可靠性评估技术、监控预警技术、故障检测技术及应急处理技术,开发分布式监控预警试验系统。 主要指标: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关键装备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原型系统;关键装备运行安全状态判别有效率大于90%。 说明与要求:提交原型系统,并通过试验验证,形成3项以上专利。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不超过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前言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以瞄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从提高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入手,研究先进制造的关键技术、单元产品与集成系统为指导思想。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节能、降耗、环保、高效制造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制造业,整体提升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按照坚持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坚持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导向,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将在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了“现代制造集成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极端制造技术”和“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与预测技术”等四个专题,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以下为本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15日24时。 科学技术部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专题一、现代制造集成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针对离散制造业,力求突破一批智能设计、工程分析、数字制造、协同管理和异构集成等制造业信息化前沿技术并取得创新,同时研究并开发与制造业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的专业工具与集成平台,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竞争能力提供方法、技术和软件支持;流程制造业方面,跟踪并突破一批过程信息检测、过程优化与控制、生产调度与自动化、生产过程安全运行等流程工业自动化前沿技术,结合行业特点,研发面向重点行业应用需求的系统平台,为流程工业节约能源、减低损耗、减少排放,实现流程制造绿色化,提供有效的自动化的解决方法、技术、软件与原型系统。 本专题在2006年度共支持了19个研究方向,受理课题申请631项,共立项课题85项,资助率为13.5%。 在2006年立项支持的基础上,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设置了22个研究方向。依然分两类课题,一类是探索导向课题,另一类是目标导向课题,计划安排经费1亿元左右。 在探索导向类课题方面,将重点资助“产品创新设计方法与技术”和“过程信息获取和检测技术”等15个研究方向,其中离散行业9个,流程行业6个。此类课题以取得技术和软件工具的原始创新并引领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目标。2007年探索导向课题计划安排经费6000万元左右,课题资助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为2年。 在目标导向类课题方面,将重点资助“复杂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和“流程工业的过程仿真与优化技术及应用”等7个研究方向,其中离散行业4个,流程行业3个。此类课题以集成技术与系统创新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效果显著的工业应用验证为目标。2007年目标导向课题计划安排经费4000万元左右,课题资助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离散行业 (一)探索导向课题 1、产品创新设计方法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创新设计新方法研究;(2)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技术;(3)快速设计技术;(4)产品创意设计方法与技术;(5)概念设计实现技术;(6)支持知识融合的协同设计方法与技术;(7)基于开发试验数据和装备运行记录的知识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围绕复杂产品正向创新设计,重点支持探索创新设计新方法,并针对我国企业概念设计等薄弱环节开展方法、手段与技术研究。要求课题面向产品设计实践,方法新颖、技术先进,形成支持工具,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6~8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2、复杂产品建模与求解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产品数字化定义和产品结构建模新技术;(2)产品数字化定义规范的软件使能技术;(3)产品统一建模与求解技术;(4)多学科多专业仿真分析建模;(5)高精度物理力学建模;(6)设计过程中产品模型映射和共享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从设计意图传达、设计优化一体化对产品模型的需求出发,重点探索研究产品数字化模型的定义、建立、转换等方法与手段。要求课题有明确的应用需求,在产品建模技术上应有突破,指标先进合理,并形成原型系统,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成果在企业设计环节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4~6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3、复杂产品设计优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产品数字样机的优化设计技术;(2)产品功能模拟仿真技术;(3)多学科多目标协同优化技术;(4)实用高效优化算法与优化设计准则;(5)多物理场耦合以及多尺度耦合分析优化技术;(6)复杂产品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围绕产品在环境特性以及成本、功能等方面的优化目标,重点探索研究在领域扩展、支持手段变化等条件下,基于数字化模型的优化设计技术。要求课题具有明确的应用需求和先进的技术指标,并形成原型系统,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成果在复杂产品设计环节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4~6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4、复杂产品数据与过程管理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仿真试验数据管理与仿真过程控制技术;(2)面向设计的几何搜索技术;(3)设计知识表示、重用与知识嵌入技术;(4)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制造、服务数据管理模式与方法;(5)产品数据安全技术;(6)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研究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与过程管理前沿技术,探索设计、制造与服务环节的数据管理新模式与新方法。要求课题紧密结合复杂产品创新开发过程需求,围绕创新技术目标,开发形成原型系统并进行验证,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4~6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5、工艺规划与制造过程仿真优化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机械加工、装配或材料成形工艺过程仿真新技术;(2)复杂零件制造模型定义与优化;(3)复杂工装规划和仿真优化新方法;(4)大型复杂曲面多轴数控加工优化新方法;(5)基于综合误差分析的制造精度控制技术;(6)制造资源或在制品实时跟踪与优化控制;(7)制造过程的多源多工序质量维护与预测;(8)制造误差传递与工序流过程控制建模。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从生产准备阶段的共性关键技术出发,重点探索研究因加工与装配中物理因素变化、控形控性等要求而导致的在数字化加工与装配工艺规划中出现的新技术。要求课题应有明确的应用需求和先进的技术指标,并形成原型系统,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成果在具体企业的工艺设计或制造生产中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6~8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6、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复杂制造系统建模方法与技术;(2)车间布局与生产线规划方法;(3)基于过程集成的制造执行系统新方法;(4)车间作业计划与调度优化;(5)制造系统多层次多尺度建模、分析、仿真与优化;(6)制造系统性能评价、度量与预测。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从制造系统的构成、系统动态性能及效能分析等角度出发,重点探索并研究制造系统在资源配置、性能评价、生产作业与调度、执行、实时监控等方面的新手段与新方法。要求课题应结合复杂制造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开展工作,具有先进的技术指标,并形成原型系统,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成果在工业生产中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5~7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7、协同管理与服务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企业间协同资源管理模式及其软件使能技术;(2)基于SOA的企业间协同服务技术;(3)业务流程协同管理技术;(4)面向内容的管理技术与原型系统;(5)面向制造企业的移动管理技术;(6)企业性能管理和评价技术;(7)供需链协调机制与规划及仿真优化技术;(8)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从市场环境、业务需求变化和信息技术发展所导致的企业间协同管理需求出发,重点探索研究企业间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要求课题应结合管理与服务新模式的实际需求开展工作,力求在方法、技术上有突破,并形成原型系统,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成果在制造企业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5~7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8、制造业商务智能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商务智能中的信息聚类和关联关系分析;(2)企业知识管理方法及企业本体论;(3)客户数据智能分析和营销策略决策支持技术;(4)面向售后服务的数据挖掘、产品故障分析和智能决策技术;(5)供需链关键因素智能分析方法;(6)企业协同综合业务管理智能决策支持技术及知识管理方法;(7)其它与工业品制造相关的商务智能方法与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从制造企业生产经营、采购供应和销售服务、企业综合决策优化的需求出发,重点研究基于企业多维业务数据分析和大规模数据挖掘的制造业商务智能和管理决策支持及应用技术。要求课题有明确的应用需求和先进的技术指标,在方法、技术上有创新并形成原型系统,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成果在制造企业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3~5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9、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企业集成建模与诊断技术;(2)模型驱动的企业信息系统互操作技术;(3)移动环境下的企业集成新技术;(4)集成适配器建模和管理技术;(5)异构系统的集成平台体系架构和运行支撑技术;(6)企业集成系统安全机制与支撑技术;(7)跨地域企业间产品设计制造软件的互操作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从制造企业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出发,探索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方法、模型与平台技术,重点支持基于过程的集成、基于知识的集成、基于服务的松耦合集成技术和灵活集成构架等。要求课题有明确的应用需求和先进的技术指标,在集成模型和手段上具有创新与突破,形成原型系统,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成果在制造企业集成系统中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7~9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二)目标导向课题 1、复杂产品创新设计系统 研究目标:围绕航空航天、汽车、数控装备、发电设备等行业复杂产品设计、分析及优化,重点解决多专业产品设计理念的继承与融合、知识嵌入与知识驱动、复杂产品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功能仿真与分析和综合优化等关键技术与问题,建立产品正向设计集成环境,支持产品功能设计的整体优化、设计知识的有机融合与统一、研发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业务过程的有效整合与协同。 主要研究内容:多领域概念样机技术,产品数字化定义规范的软件使能方法,复杂产品表达、融合与重用技术,物理仿真技术及产品仿真模型的缩放技术,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与技术,产品设计、分析数据的综合管理技术以及设计知识协同管理技术,支持知识驱动和应用系统嵌入的复杂产品集成研发环境架构技术。
主要指标:构建一个可运行的复杂产品创新设计平台,形成原型系统并申请软件版权登记,平台具有如下功能:(1)提供复杂产品正向设计纵向数据管理、横向过程管理以及跨领域管理能力。(2)实现结构数据、仿真数据、实验数据的联动管理。(3)完成产品概念设计、结构/功能建模、仿真分析及优化等正向设计主要环节。(4)提供不少于5类的基于工程实践的参数模板。(5)提供诸如功能分析、结构分析、动力学分析等3类以上的仿真分析模型,并形成相关的求解模型。成果在航空航天、汽车、数控装备、发电设备等典型行业实现两个以上的产品/复杂部件应用验证。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提供相关合作协议,申请单位具有CAD、CAE和PDM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基础,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2~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2、复杂产品协同制造系统 研究目标:针对航空航天、汽车、数控装备、发电设备等行业复杂产品的工艺规划、生产计划、制造执行与车间控制的整个过程,提供基于信息集成和知识融合的协同制造平台,实现复杂制造过程在规划、运作、执行及控制等阶段的协同,缩短复杂产品的制造周期。 主要研究内容:与生产调度集成的智能工艺规划技术,柔性生产作业计划与制造执行优化技术,基于实时信息的车间调度与过程协同技术,车间制造资源实时控制技术,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建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协同制造的知识描述与重用,工艺规划、生产计划、制造执行与控制的协同技术与平台。 主要指标:构建一个可运行的复杂产品制造数字化执行平台,形成原型系统并申请软件版权登记,平台具有如下功能:(1)提供贯穿复杂产品制造的规划、运作、执行及控制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协同能力。(2)实现复杂零件制造执行过程的规划、调度与运控一体化流程和基于流程的相关数据的联动。(3)提供诸如动态调度、制造执行、多种制造资源实时控制等3类以上的相关分析模型。(4)提供工艺规划与生产调度集成、制造过程的模拟仿真与可视化、制造执行优化等不少于3类的工具集。成果在航空航天、汽车、数控装备、发电设备等行业的1~2个典型制造企业实现应用验证。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提供相关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要具有CAPP、CAM和MES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基础,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2~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3、集团企业业务协作服务支持平台 研究目标:针对制造业全球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面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群,探索企业间业务协作与服务模式,开发企业间业务协作的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群的业务协同。
主要研究内容:探索基于应用服务平台的企业间业务协同模式,研究相关业务协同模型;基于价值网的企业群应用服务模型及分析方法,基于应用服务的企业间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及其系统体系结构,开发支持企业间业务协同的信息平台,并进行应用验证。 主要指标:构建一个支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群的业务协作应用服务平台,形成原型系统并申请软件版权登记。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间应用服务的商业模型。提供支持企业间采购、营销、服务等业务协同的典型软件工具集。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群进行应用验证,应用企业超过100个。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提供相关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要具有应用服务平台、企业协同和集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基础,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2~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4、快速响应客户的产品开发平台 研究目标: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面向典型行业,以制造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开发快速响应客户的产品开发平台,实现产品的快速设计与制造,探索新型产品设计制造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顾客需求分析和获取技术,面向产品多样化的产品族规划技术,产品配置规则挖掘及配置性能预测技术,多项目协同产品开发管理技术,快速生产准备及制造过程优化技术,动态计划与快速排产技术,设计、制造和管理集成技术,典型行业的快速响应客户的产品开发平台。 主要指标:构建一个快速响应客户的产品开发平台,形成原型系统并申请软件版权登记,平台具有如下功能:(1)提供诸如顾客需求分析和获取、面向产品多样化的产品族规划、动态计划与快速排产技术等3类以上的相关分析模型。(2)提供在典型行业中实现客户化产品快速开发的执行功能,并涉及到客户需求分析、产品族规划、配置、多项目协同、快速生产准备等流程。(3)提供支持顾客需求分析和获取、支持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规划、支持产品多样化的快速设计等不少于3类的关键业务能力工具集。成果在不少于2个的典型制造企业实现应用验证。 说明相关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提供相关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要具有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集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基础,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1~2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流程行业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生产过程信息获取和检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测量技术;(2)基于传感器信息的过程参量软测量技术;(3)基于生产过程信息的产品质量推理技术;(4)基于传感器信息的产品成分在线分析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基于以上研究内容的流程生产过程关键信息获取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以及仪表、装置和系统原型的研制。要求课题选题具有明确的流程工业应用背景,研发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现场得到验证,提供实验报告,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5~7个,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2、生产过程数据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典型生产装置故障预测/维护技术;(2)生产过程性能在线监测方法与预警技术;(3)获取能耗、物耗等经济指标的数据融合技术;(4)生产过程物流和能流的平衡校正技术;(5)传感器信息和模型信息等多层次信息一致化的校验技术;(6)基于海量生产数据的生产过程知识、操作知识挖掘技术等先进信息处理与数据综合利用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针对大量工业现场数据,重点支持应用先进信息处理技术,获取其间蕴含的丰富知识,并予以有效利用的生产过程数据处理与综合利用前沿技术的探索研究。要求课题选题具有明确的流程工业应用需求,研发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通过工业现场数据的验证或在流程工业企业得到应用,并提供技术应用报告,应用效果达到本领域国内领先。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4~6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3、生产过程建模和仿真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适合大型流程工业过程仿真的体系结构;(2)大型流程生产过程的多过程平衡动态仿真模型;(3)分析生产过程工艺机理,建立复杂生产设备模型、生产工艺模型或多分辨率企业运行模型;(4)面向流程行业复杂过程的协同运行仿真系统与虚拟工厂系统。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为深化认识流程生产过程的规律,面向典型流程生产装置和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或生产过程瓶颈分析以及实时在线调度策略的验证,重点支持生产过程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前沿探索研究。要求课题以流程工业关键生产装置或过程为研究对象,模型仿真结果与生产过程相吻合,精度满足生产需求,提供应用分析报告,技术成果申请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5~7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4、生产过程控制与优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多过程关联分析的集成建模与优化技术;(2)综合数据、工艺知识和经验的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3)综合经济指标与生产过程性能指标的关联分析、系统综合与优化技术;(4)全流程集成协调控制技术;(5)其它新型先进过程控制与优化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面向全流程的复杂过程,开展智能化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的前沿探索研究。要求课题选题以流程工业关键生产装置或过程为背景,优先支持以提高流程工业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物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的课题,研发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在工业生产现场得到验证并提供应用报告,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国内领先。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5~7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5、生产过程计划和调度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典型生产过程的实时智能动态优化调度技术;(2)复杂大系统智能优化计划技术;(3)基于优化或计算智能方法的计划与调度一体化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在考虑资源和工艺约束条件下,为满足用户订单需求,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目标,重点支持流程生产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技术的前沿探索研究。要求课题选题以流程工业关键生产过程为背景,研发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在流程工业企业得到验证,应用效果达到领域国内领先。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3~5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6、网络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先进工业网络技术;(2)面向异构网络的控制系统集成技术;(3)网络化控制系统实施与管理技术;(4)网络化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技术;(5)分布式控制技术;(6)控制系统安全技术;(7)智能设备互操作技术;(8)控制系统低成本小型化实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以无线通信、工业以太网等工业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相关新技术的前沿探索研究。要求课题选题面向流程工业控制需求,研发的技术或系统原型具有明确、先进的技术指标,相关技术申请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现场得到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3~5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流程工业的过程仿真与优化技术及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流程工业生产过程机理复杂,很多关键工艺参数不能在线测量,大型工业全流程生产过程系统存在着时间和事件系统混合的多尺度特点,通过对典型流程生产过程的建模研究、开发仿真系统,为深化认识流程生产过程的规律,提供基础的计算模拟平台;通过面向典型行业的设备模型库、生产工艺模型库和智能优化方法库的构建,为开发面向流程行业节能降耗、降低污染排放、提高产品质量等综合经济指标的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辅助手段。 主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并行仿真、跨平台的分布式集成仿真等先进技术,研究适合大型流程工业过程仿真的高性能分布仿真系统体系结构;面向冶金、石化、电力等典型行业,开展复杂关键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建模技术研究,构建全流程生产过程仿真的模型库和智能优化方法库;通过建立生产加工、物流/能流/价值流等过程的仿真系统,支持以综合经济指标为目标的优化控制、操作与运行策略的开发,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污染排放、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 主要指标:开发完成软件原型系统并获得相应的软件著作权,功能和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软件技术水平。以流程工业典型生产装置或过程为目标,完成2个应用验证,应用验证的装置或过程运行性能指标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形成本行业推广应用的解决方案。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提供相关合作协议,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2~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2、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典型行业生产过程集成控制与优化技术及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典型生产流程中存在多装置、多过程、多工序的并行、串行、返流等特性,结合生产过程存在大量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多变量耦合的特点,提出全流程集成协调控制与优化技术,解决多个生产过程集成全流程的指标互相耦和、难以协调运行的问题,提高生产过程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物耗。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典型流程行业生产过程的特点,综合应用现代数据处理、生产过程优化控制和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等的集成与实现技术,提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集成控制解决方案,以实现全流程的平稳、协同、优化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主要指标:开发完成软件原型系统并获得相应的软件著作权,软件结构先进合理,具有通用性,满足同类生产过程的应用需求。以流程工业典型生产装置或过程为目标,完成2个应用验证,实现节能2%以上,运行性能指标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形成本行业推广应用的解决方案。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提供相关合作协议,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2~4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3、以降低污染排放为目标的典型行业生产过程集成控制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流程工业废水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在线监控手段少、无害化处理技术难度高等特性,结合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时间和数量的不确定性、多工段和多变量耦合的特点,提出典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全流程仿真、状态预报、集成协调控制与优化技术,维持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生产过程的经济平稳运行,确保污染物脱除率。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典型流程行业生产过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特点,建立基于机理分析、仿真技术和数据驱动估计技术的过程模型,综合应用智能数据处理方法、生产过程优化控制和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等的集成与实现技术,提出以污染物脱除率为目标的集成控制解决方案,以实现全流程的平稳、经济和低污染运行。 主要指标:开发完成软件原型系统并获得相应的软件著作权,软件结构先进合理,具有通用性,满足同类生产过程的应用需求。以流程工业典型生产装置或过程为目标,完成2个应用验证,减少污染排放总量5%~10%,运行性能指标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形成本行业推广应用的解决方案。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提供相关合作协议,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资助课题1~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专题二、智能机器人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结合国家未来战略需求与当前国际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重点研究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与核心部件,攻克家用服务、特殊环境、微创精细手术操作、制造等应用领域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显示度的创新成果,为我国智能机器人产品化与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培育未来机器人新兴产业。 本专题在2006年度共支持了8个研究方向,受理课题申请355个,共资助课题64项,资助率为18%。 在此基础上,本专题的总体布局与研究方向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编制出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2007年在探索导向类课题和目标导向类课题两方面拟支持9个研究方向,计划安排总经费6500万元左右。
在探索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重点支持5个研究方向,开展机器人前沿技术的探索,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要求课题申请选题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创新构想,课题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技术指标,课题研究的实用样机或原型样机能够应用验证或演示验证。2007年度探索导向类课题计划安排经费3500万元左右,课题资助强度见指南中各研究方向相关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在目标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重点支持4个课题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研究,鼓励强强联合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要求课题申请具有明确的应用需求和创新点,课题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技术指标,课题研究完成的集成系统或工程化样机能够进行示范应用。2007年度目标导向类课题计划安排经费3000万元左右,课题资助强度见指南中各研究方向相关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机器人机构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性能的机器人传动部件或执行部件;(2)仿生机器人机构;(3)微机器人机构。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面向服务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需求,重点支持高端机器人的传动部件和先进机器人结构的前沿技术探索,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要求课题能够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完成具有明确技术指标的实用样机或原型样机,并在机器人系统中进行应用或试验验证。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10~12项,每项资助不超过100万元。 2.机器人驱动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面向机器人的高功率质量比、微小型伺服驱动技术;(2)新型低成本高精度伺服驱动技术;(3)满足机器人长时间作业需求的供电电源管理技术和智能自主快速充电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研究机器人驱动系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支撑高端机器人或微小型机器人的发展,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要求课题能够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完成实用样机或原型样机,并在机器人系统中进行应用或试验验证。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8~10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3.机器人感知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仿生感知技术及系统;(2)非结构环境下的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3)面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网络化和智能空间技术;(4)人机和谐共处的多模式交互方法及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以上研究内容的前沿技术探索,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要求课题能够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完成实用样机或原型样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或系统的水平,并在机器人系统中进行应用或试验验证。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8~10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4.机器人智能控制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动态环境实时建模和导航技术;(2)在线行为优化技术;(3)可重构容错控制技术;(4)机器人自主学习控制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面向机器人自主行为控制的前沿技术探索,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提高机器人在人类日常生活环境中自主完成使命的能力,为实现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机器人实用系统奠定基础。要求课题能够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机器人系统中进行应用或试验验证。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8~10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5.机器人新概念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集生物学、电子学与机械学于一体的具有复杂生物行为的机器人系统;(2)在某些新领域和行业应用机器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系统。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突破性新概念、新思想的机器人系统或机器人应用的前沿技术探索,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要求课题能够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完成实用样机或原型样机,并进行试验验证或应用。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6~8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仿人机器人技术 研究目标:围绕仿人机器人的前沿技术,突破仿人机器人的环境识别及复杂运动规划等关键技术,完成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验证。 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仿人机器人环境识别、复杂运动规划、作业与操作、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主要指标:系统样机应具有环境识别和作业等功能,完成基于视觉的2种以上运动作业的试验验证,在无外接电缆情况下工作时间不小于30分钟,身高在1.5m至1.65m之间,重量70kg以下,步行速度大于2km/h,系统集成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明确仿人机器人系统平均无故障行走和作业时间。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2项,每项资助不超过500万元。 2.面向工业应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 研究目标:结合机械、医药、食品、家电、轻工、交通和石化等行业的需求,针对应用背景明确、企业需求迫切的加工、焊接、包装、搬运自动化装备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研究相关机器人作业单元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开展示范应用,促进我国工业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和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 (1)高速包装、搬运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结合医药、食品、家电、轻工和化工等行业的产品后包装、物流和仓储自动化需求,研究高速洁净包装机器人和高速重载搬运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机器人本体设计技术,运动学标定技术,特种执行器设计技术,污染避免技术,散乱物料识别技术,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 (2)机器人作业单元:面向大型结构件或复杂零件的焊接、抛磨等需求,研究准结构环境下的机器人作业单元的本体设计技术,高可靠性多轴运动控制技术,实时标定技术,视觉伺服跟踪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相关工艺。 主要指标:完成集成设备的开发,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5个以上企业生产线上示范应用。 说明与要求:要求高校(或科研院所)、装备制造商、终端用户联合申请课题,并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4~6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3.医疗外科机器人技术 研究目标:以微创手术为应用背景,探索采用机器人技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患者痛苦的新途径,并在医用机器人系统平台、人机交互控制、手术规划与导航软件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推动我国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 (1)微创手术机器人:结合微创手术具体需求,研制开发微创手术机器人平台,研究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包括微小手术操作机构综合与优化技术,数字化手术空间和空间映射定位技术,基于虚拟力触觉反馈的手术培训与模拟技术,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等;
(2)功能模块化医疗外科机器人:研制开发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医疗外科平台,包括机器人定位功能模块,机器人操作功能模块和数字化机器人系统手术床等模块,研究基于医学影像的术中三维重构和导航技术,数字化手术规划与仿真技术,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等。 主要指标:完成系统集成平台或原型样机,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并进行临床试验验证。其中,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需具备碰撞检测、手术环境的增强现实仿真等功能;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医疗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平台,需具有磨削功能、缝合功能、组织置换功能。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申请联合体中必须包括医院,并提供临床试验验证的环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5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4.危险作业机器人实用系统技术 研究目标:面向国家特殊行业,如核工业、石油化工、环保等对特种机器人系统的迫切需求,重点研制出能够在辐射、易燃易爆、有毒污染、灾难灾害等危险、恶劣环境中代替人完成作业任务的机器人实用系统,并开展示范应用,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能够在辐射或易燃易爆或有毒污染等危险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系统的开发,研究在相关环境下完成特定使命的机器人抗辐射、防爆防腐技术,电源管理技术,自主控制技术,以及任务载荷集成技术。 主要指标:完成实用机器人系统1~2套,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相应行业领域得到示范应用。 说明与要求:要求相关行业的用户牵头申请课题,提供必要实验环境、实用演示验证环境。同时要求申请单位提供课题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本方向不支持已在2006年度立项支持的极地探测机器人、火灾救援机器人、高压线路巡检机器人、煤矿井下探测机器人等方面的相关课题申请。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专题三、极端制造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十一五”期间,本专题结合微纳制造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和我国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微纳设计、加工、封装与组装、测试、制造设备及微纳器件与系统研究。通过本专题的实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微纳制造技术研发体系,显著提升我国在微纳制造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为我国微纳制造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专题在2006年度共支持了8个研究方向,受理课题申请295个,共资助课题72项,资助率为24%。 在此基础上,对本专题的总体布局与研究方向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编制出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在探索导向类课题和目标导向类课题两方面拟支持13个研究方向,计划安排经费5000万元左右。 在探索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拟支持等10个研究方向,开展前沿高技术的探索,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引领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课题申请选题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创新构想,课题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技术指标,课题研究成果能够应用验证或演示验证。2007年度探索导向类课题计划安排经费3200万元左右,课题资助强度参见各研究方向中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在目标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拟支持3个研究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研究,鼓励强强联合,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引领微纳制造技术的应用。要求课题申请选题具有明确的应用需求,课题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技术指标,课题研究完成的集成系统或工程化样机能够进行示范应用。2007年度目标导向类课题计划安排经费1800万元左右,课题资助强度参见各研究方向中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微纳设计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跨微/纳尺度MEMS设计方法与模型;(2)多场耦合与生物兼容性设计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产生创新研究成果,针对典型微纳器件与系统进行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2.集成化加工与标准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微纳器件与IC的单片集成加工技术;(2)多芯片集成加工技术;(3)硅与非硅材料混合集成加工技术;(4)典型硅基MEMS制造技术标准。 说明与要求:要求提供可用于MEMS集成加工的工艺设计规则及流程,进行典型器件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硅基MEMS制造技术标准研究应建立若干硅基MEMS制造技术企业或行业标准。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5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3.生物兼容与微纳复合加工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聚合物等生物兼容性材料的微纳器件与系统加工技术;(2)微流控芯片系统低成本批量加工技术;(3)纳米加工与MEMS结合的微纳复合加工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建立加工工艺设计流程及规范,实现示范应用或演示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5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4.微纳生物制造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利用生命体(如细胞或微生物)的生物过程进行微纳器件加工的生物直接加工技术;(2)面向生命体(假体、组织与器官)制造或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材料或生命体(细胞等)微操纵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完成原理样机,实现示范应用或演示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4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5.微纳封装与组装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圆片级封装技术;(2)真空封装技术;(3)三维封装技术等先进封装技术;(4)微纳米尺度操作与装配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供先进的封装与组装手段,完成实用样机或原理样机,实现示范应用或演示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6.微纳器件测试与可靠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微纳器件高深宽比结构侧壁表面的几何量、物理量无损测试方法与技术;(2)基于失效机理分析、环境试验、寿命模型及实验验证的微纳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与技术。 说明与要求:微纳器件测试技术研究方面的课题应完成微纳器件测试系统原理样机,实现典型器件测试验证;微纳器件可靠性技术研究方面的课题应建立可靠性测试平台与评估方法,提供可靠性测试实验报告和失效样品,进行实验验证。课题成果应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4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7.集成化微纳传感器与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微纳制造技术的人体植入式传感器集成系统;(2)网络化微传感器集成系统;(3)传感器与电路集成系统;(4)多传感器集成系统。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完成实用系统或原理样机,选择典型应用对象进行示范应用或演示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8.矿井安全预警微纳传感器与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矿井安全和预警系统的实际需求和矿井粉尘多、潮湿、易燃和易爆的恶劣环境,基于新原理(非生化原理),研究开发微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瓦斯等危险气体检测微纳传感器及安全预警微系统。 说明与要求:要求与用户联合申报,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并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稳定工作时间达到2个月以上,完成实用化工程样机,实现典型示范应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9.微纳执行器件与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新原理、新结构与新材料的新型微纳执行器件与系统。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完成实用系统或原理样机,选择典型应用对象进行示范应用或演示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本指南不支持光开关、RF开关方面的课题申请。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10.微小型机电装置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安全、医疗、微纳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基于微纳制造技术,研究特征尺寸在10cm以下的集机构、驱动、传感、检测、控制一体化的微小型机电装置。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完成实用样机,具有检测或作业等功能,结合具体应用对象,实现演示验证或示范应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4项,每项资助不超过90万元。 (二)目标导向课题 1.MEMSCAD建模与仿真工具
研究目标:以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设计工具为目标,开发微纳系统级、器件级、工艺级MEMSCAD工具,实现MEMS建模、仿真及可视化。 主要研究内容:(1)MEMS系统级建模与求解器;(2)MEMS器件级建模与求解器;(3)MEMS工艺级建模与求解器。 主要指标:MEMS系统级、器件级、工艺级等主要模块的精度和速度等指标达到同期国际商用同类软件水平。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鼓励同时选择研究内容(1)、(2)、(3)申请课题,允许选择其中的1-2个研究内容申请课题。要求课题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实现机电耦合类MEMS系统级、器件级、工艺级设计,并在典型MEMS器件上实际验证。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2项,选择3个研究内容的课题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选择2个研究内容的课题每项资助不超过230万元,选择1个研究内容的课题每项资助不超过150万元。 2.微纳制造关键设备 研究目标:对微纳器件与系统的品种多和特异性大的特点及批量化、高质量、低成本制造的要求,研究开发出若干种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实用封装与组装设备,实现示范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解决设备的设计、制造、控制、系统集成、可靠性及应用等关键技术,开发面向典型微纳传感器与系统的批量组装、表面键合、引线键合等加工过程的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关键自动化单元设备或成套设备, 主要指标:完成实用化工程样机,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相关企业或研发单位实现3个以上的典型示范应用,主要技术指标与作业效率满足生产要求,成品率达到80%以上。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并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3-4项,包括一个单元设备的课题第项资助不超过150万元,包括两个单元设备或成套设备的课题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3.精密微喷部件制造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纺织、印刷、医疗器械等行业对喷墨、过滤、喷丝、喷油等精密微喷部件的需求,研究开发出若干喷孔特征尺寸小于200μm的典型精密微喷部件的高质量、低成本、批量化的工艺和装备,实现示范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精密微喷部件的设计、加工、性能测试、关键设备与应用等关键技术。
主要指标:建立标准工艺规范,获得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指标满足相关应用的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相关制造工艺与关键设备的开发,实现精密微喷头部件的小批量生产和示范应用。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并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3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专题四、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坚持“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是提高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的关键技术”的理念,以大型发电机组、燃气轮机机组、高速列车系统、核电装备、卫星、航空发动机、巨型重载装备、大型工程机械和数控装备、流程工业重大装备及大型桥梁等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及行业经济效益的大型、关键、昂贵的装备、设施和工程为背景需求,通过寿命预测和可靠性前沿与共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示范,预防和预测故障的发生、确定或延长寿命、评估可靠性(健康)水平、诊断和修复故障、减少与故障相关的维修资源和维修费用、评价风险与安全性水平。为提高我国重大装备、设施、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能力,预防重大事故,增强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寿命预测与可靠性分析的关键技术、方法和手段。 本专题在2006年度支持了4个探索导向类课题研究方向,受理课题申请225个,安排课题42个,占课题申请数的18%。 2007年度,本专题在继续支持探索导向类课题研究的同时,将重点支持能推动寿命预测技术走向未来应用的目标导向类课题研究。计划安排经费4850万元左右。 在探索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支持寿命和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寿命和可靠性试验方法与评估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优化技术、安全性分析与风险控制技术等4个研究方向,开展可靠性与寿命预测技术的前沿技术探索,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技术发展。申请者按本指南提出的技术方向自由拟定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要求课题申请选题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创新点,课题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技术指标。2007年度探索导向类课题计划安排经费230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在目标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结合典型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重点支持重大产品寿命与可靠性综合设计分析技术、重大产品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技术、重大产品故障诊断技术、重大工程与设施故障预警技术等4个研究方向的集成技术研究,开发相关软、硬件系统与工具集成平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在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中的实际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申请者应按本指南相关研究方向的要求提出课题申请,课题研究方向、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要覆盖指南提出的各项要求,考核指标要在指南要求的基础上细化。2007年度目标导向类课题计划安排经费255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课题 1.寿命和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复杂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建模技术;(2)复杂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指标分解、分配技术;(3)基于数字样机的产品虚拟维修性设计与评价技术;(4)制造过程的可靠性设计与控制技术。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形成软件工具原型,进行实例或仿真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9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2.寿命和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寿命或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2)小样本、多层次复杂产品的寿命或可靠性评估技术;(3)基于性能衰退的寿命预测技术;(4)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在役重大装备的性能增长技术。 说明与要求:试验技术要进行试验验证,评估技术要进行实例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9项,每项资助不超过100万元。 3.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优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2)系统故障预测、健康监控与自愈合调控技术;(3)损伤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4)维修优化技术与维修质量控制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要求以系统或分系统(不是单一部件或零件)为对象进行故障诊断集成技术研究、维修优化技术研究、损伤自动识别和系统自愈合调控技术研究。要求课题形成软硬件工具,进行样机试验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0~12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4.安全性分析与风险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与事故相关的危险源识别与安全性分析技术;(2)重大事故预防、预警及溯源技术;(3)与产品故障相关的风险控制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以产品的故障因素为基础,开展以上研究内容的前沿技术探索。要求课题具有明确的标志性技术指标,形成软件工具,进行原型工具的仿真验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4~6项,每项资助不超过80万元。 (二)目标导向课题 1.重大产品寿命与可靠性综合设计分析技术 研究目标:以重大产品为研究对象,建立寿命和可靠性设计分析集成技术体系,为推动寿命与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在重大产品上的应用提供技术规范、软件工具和软件平台。 主要研究内容:重大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综合设计方法与规范研究,重大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重大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工具开发,重大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设计分析软件集成平台。 主要指标:寿命与可靠性设计分析软件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成软件登记和发明专利申请5项以上,成果要进行应用验证并提出具体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并提供不少于25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4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2.重大产品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技术 研究目标:本年度以卫星为研究对象。针对卫星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进行基于可靠性试验、环境试验及其他工程试验数据的寿命预测新技术研究,形成卫星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软件平台,为提高卫星关键分系统的寿命预测精度提供新技术手段。 主要研究内容:卫星关键分系统不同状态、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试验方法的试验数据综合技术,基于空间运行环境的卫星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技术,建立卫星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试验数据库,开发卫星关键系统寿命预测软件平台。 主要指标:卫星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软件平台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进行应用验证,利用该平台得出的卫星关键分系统寿命预测结果的置信度达到80%以上,完成发明专利申请和软件登记5项以上。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并提供不少于4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项,每项资助不超过400万元。 3.重大产品故障诊断技术
研究目标:以重大产品(如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航空发动机,核装备,石化装备等)为研究背景,攻克复杂运行环境下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系统或分系统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提高产品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及使用效率和寿命。 主要研究内容:典型故障特征提取与分析技术,基于振动、应变等各类信号的状态监测技术,各类监测信号传感网络优化布局技术,在线或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建立重大产品关键部件故障数据库,开发重大产品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主要指标:建立重大产品系统或分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形成软硬件工具,并进行实际系统的应用验证,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85%以上,完成发明专利申请和软件登记5项以上。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并提供不少于3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4项,每项资助不超过350万元。 4.重大工程与设施故障预警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大跨度结构工程与设施,开展故障预警技术研究,为预防重大工程和设施的事故提供集成技术和集成平台。 主要研究内容:复杂载荷与复杂环境下大跨度结构体系的破坏准则,基于状态监测数据的故障预警技术,开发故障预警系统软硬件系统。 主要指标:安全性分析和事故预警技术应具有集成创新性及可操作性,建立故障预警软硬件系统,并在实际大跨度工程与设施上进行应用验证,事故预警置信度85%以上,完成发明专利申请和软件登记5项以上。 说明与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请课题,并提供不少于200万元的配套自筹经费。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2项,每项资助不超过250万元。
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以及《“十一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开发节能和能源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和利用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促进能源多元化。攻克一批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批新兴能源产业生长点,掌握新能源、氢能和燃料电池等战略高技术,建立起能源科技持续创新平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的支撑。 按照以上总体考虑,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将在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洁净煤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四个专题。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制氢、储氢和输氢、氢能安全及燃料电池技术,为氢能发展奠定技术基础。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工业领域中主要高耗能行业的系统与装备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提高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洁净煤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煤炭的燃烧、加工与转化、污染物控制、发电等洁净煤技术,整体提升我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水平。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等技术,为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储备和研究基础。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本领域已于2006年8月发布了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本指南考虑了2006年度的申请和立项情况,在总体布局与研究方向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细化。2007年度4个专题在探索导向类课题和目标导向类课题两方面拟支持45个研究方向,计划安排支持经费27000万元左右。 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15日24时。 科学技术部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专题一、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需求,结合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技术发展现状,重点支持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主要研究内容为:制氢技术、储氢技术、输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和氢安全技术等。 通过专题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进行系统集成,提高氢能及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可靠性、降低成本,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为我国能源的多元化发展做出贡献。 2006年度本专题共发布9个研究方向,包括制氢技术、储氢和输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和氢安全技术等4个探索导向类和分布式小型天然气及液体燃料制氢技术、新型储氢技术、加氢站系统技术、电站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等5个目标导向类,立项48个课题,支持经费7313万元。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在探索导向类课题和目标导向类课题两方面支持12个研究方向,拟支持课题50个左右,计划安排经费7200万元左右。 在探索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支持制氢技术、储氢技术、输氢和氢安全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高温燃料电池技术、新型燃料电池技术等6个方向,计划安排经费440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在目标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支持生物质超临界耦合太阳能制氢技术、与燃料电池集成的氢源系统技术、高能量密度的固态储氢技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加氢站关键技术及加氢系统等6个方向,计划安排经费280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制氢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低成本太阳能制氢技术;(2)小型非稳态化石燃料高效制氢技术;(3)微型燃料电池氢源技术;(4)其它制氢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高效、低成本制氢新途径、新工艺和新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4-5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2、储氢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具有优良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的Li、Na、Mg等轻金属及其合金储氢技术;(2)包含B、Al、C、Si、N等元素的化合物可逆储氢新技术;(3)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高容量、低成本储氢新技术;(4)有机液体的安全可逆储氢新技术;(5)无机-有机复合的化学储氢新技术;(6)轻质合金储氢材料的安全制备技术;(7)储氢材料与系统的检测技术;(8)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储氢技术;(9)改性介孔分子筛储氢技术;(10)其它优良性能的化学及物理储氢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先进适用的高容量、低成本、长寿命的各种化学储氢及物理储氢新材料、新方法及新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2-14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3、输氢及氢安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45MPa以上的氢气增压、压力控制和调节技术;(2)45MPa以上储氢容器的快速充放氢疲劳试验技术;(3)高压氢气系统的泄漏特性研究及其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4)制氢、储氢、输氢及应用中氢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先进适用的氢气输运及安全检测控制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3-4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无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2)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寿命提升技术;(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快速变载应对技术;(5)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环境适应性的关键技术;(6)储氢/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源系统;(7)双效再生式燃料电池技术;(8)微小型重整氢燃料电池技术;(9)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检测、寿命快速评价、故障诊断及控制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靠性、安全性和可使用性的新技术以及其它新型高效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9-11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5、高温燃料电池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自热内重整技术;(2)新结构无密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3)高温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系统预集成技术;(4)适合于大功率发电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5)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直接内重整技术;(6)新结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提高高温燃料电池可靠性、安全性和可使用性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8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6、新型燃料电池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直接甲酸及乙醇燃料电池技术;(2)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可靠性和寿命技术;(3)生物及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4)非铂催化剂燃料电池技术;(5)其它新概念燃料电池系统。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燃料电池新体系。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生物质超临界耦合太阳能制氢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与太阳能聚焦供热的耦合制氢系统,形成生物质超临界耦合太阳能制氢研发平台。 主要研究内容:高活性、长寿命的催化剂;新型微多相热物理、热化学耦合反应器研制;连续流生物质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工艺技术;高精度、低成本太阳能热解耦合反应装置及示范系统。 主要指标:连续多相流混送的生物质质量浓度达15%,完全气化的气体产物中的氢气体积浓度达55-60%,可有效富集分离CO2,生物质超临界水多相流混合物的处理量达1t/h,气化系统的总能量利用效率达70%以上。
说明与要求:课题申请单位需在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工作积累;具备化工过程强化及复杂化工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能力;有完成课题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及相关条件。课题成果形式为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超临界耦合太阳能制氢示范系统。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50万元。 2.与燃料电池集成的氢源系统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高效集成的天然气/液体燃料催化重整制氢系统,开发氢源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通信协议及集成控制技术,为基于燃料电池的分布式供能(热电联供)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高效制氢催化剂技术;紧凑型重整反应器优化设计技术;制氢系统的能量效率提升技术;制氢系统与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单元系统接口技术及协控技术。 主要指标:系统规模2-10kW;集成系统运行时间≥1000hr;氢源系统能量效率≥75-80%。 说明与要求:课题申请单位需具备化石燃料重整制氢、化工过程强化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基础和研究积累;有完成课题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及相关条件。课题成果形式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氢源制备技术和原型样机。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 3.高能量密度的固态储氢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出能量密度高、吸放氢速度快和安全性高的新型固态储氢技术,建立相应的储氢示范装置,并应用于移动与固定使用的氢源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新型高容量储氢合金(包含Mg系新相储氢合金、钛系多元合金及复相合金等)的优化设计及低成本制备技术;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罐体的设计、研制以及储氢工程技术;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罐体示范性运行的工艺技术。 主要指标:储氢装置的有效体积储氢密度>55kgH2/m3,重量能量密度>1.8MJ/kg;循环使用寿命大于5000次;储氢材料的可逆重量储放氢密度>3wt%。 说明与要求:课题申请单位需具有新型高容量储氢合金材料研究、储氢系统研究和工程化技术开发基础;具有完成课题所必需的各种支撑设备及条件。课题成果形式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供燃料电池使用的储氢系统制备技术和原型样机。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 4.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
研究目标:以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等的移动电源为应用目标,研制瓦到百瓦级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耐甲醇稳定性好的阴、阳极催化剂;低甲醇透过率的质子交换膜;合理的电池结构和控制系统;系统集成技术。 主要指标:功率范围在400W以下;80℃工作时,功率密度≥200-250mW/cm2;运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衰减率小于10%),能量转化效率≥40%。 说明与要求:课题申请单位需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有完成项目所必须仪器设备及相关条件。课题成果形式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源制备技术和原型样机。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50万元。 5.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 研究目标:开展利用重整气的2千瓦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为分布式发电技术奠定技术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大面积的阳极/电解质膜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电池堆的密封材料技术;2千瓦电池堆的组装技术;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利用重整气,在700℃-750℃条件下,电池堆功率密度为0.4W/cm2,稳定运行时间达到2500小时,启动循环次数≥3次,燃料利用率≥70%。 说明与要求:课题申请单位需具有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积累;具有燃料电池系统研究和工程化技术开发基础。课题成果形式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千瓦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50万元。 6.加氢站关键技术及加氢系统 研究目标:开展加氢站关键技术和加氢系统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氢站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加氢站的示范运行。 主要研究内容:氢气储存、压缩、加注等关键技术;氢气加注系统研制;站车接口耦合技术;全系统集成技术等。 主要技术指标:充气压力≥45MPa;充气速率≥3kgH2/min;氢气纯度满足车用燃料电池要求。
说明与要求:课题申请单位应在加氢站关键技术及加氢系统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工程化技术开发基础。课题成果形式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氢站相关技术的集成系统,并实现加氢站示范运行。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50万元。 专题二、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针对我国高效节能和分布式能源技术发展的需求状况,重点研究开发工业领域主要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突破基于化石能源的微小型燃气轮机及新型热力循环等终端的能源转换技术、储能技术、热电冷系统综合技术,形成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互补、微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混合的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 通过专题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节能和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利用系统集成进行工程应用,为节能和分布式技术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为有效推进国家节能战略实施、落实“十一五”节能指标、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来源。 2006年度本专题共发布8个研究方向,包括高效节能技术、分布式供能单元技术、分布式供能电力系统技术等3个探索导向类和电气驱动系统节能技术、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分布式供能系统、余能高效利用新技术、储能技术等5个目标导向类,立项55个课题,支持经费7545万元。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在探索导向类课题和目标导向类课题两方面支持10个研究方向,拟支持课题52个左右,计划安排经费7500万元左右。 在探索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支持通用机械节能技术、工业余能利用技术、高效制冷(热)技术、电力电子节能技术、分布式供能技术、微型电网技术等6个研究方向,计划安排经费440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在目标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支持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显热回收利用节能技术、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微网及微网与主网联接关键技术、中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及梯级利用工程技术等4个研究方向,计划安排经费310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通用机械节能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旋转机械设备的热力过程研究,动力特性研究,密封技术,运行控制技术,装置及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气流脉动控制技术;(2)高效紧凑式高温及低温换热器产品技术;(3)其它新型通用机械高效节能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压缩机、涡轮机械、风机和泵类等典型先进通用机械的节能技术;1000℃以上和-160℃以下极端温度条件的强化传热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研究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2、工业余能利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工业炉窑的节能型低污染技术,长寿命技术,控制技术;(2)低品质余热的回收利用技术;(3)余能回收利用的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方法。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高耗能工业中的炉窑节能技术和间歇的余能利用技术,以及低于1000C的非水介质高效回收余热利用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研究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3、高效制冷(热)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利用多种能源或不受电力供应限制的供冷、供热系统;(2)先进高效环保热泵供暖、空调、供热水技术;(3)高效余热制冷技术;(4)高效压缩、吸收及吸附式制冷技术;(5)带能量回收器的新型制冷技术;(6)不受单一能源供应限制的新型高效低污染制冷热泵技术及配套设备。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研究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7-9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4、电力、电子节能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效电机及电气驱动系统节能技术;(2)电气驱动能量转换、装备以及集成优化与控制技术;(3)电力传输的节能技术;(4)大型工业企业电气监控与节电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电能转换和大型工业企业中的节电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研究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8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5、分布式供能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基于分体式燃气轮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2)基于变工质热力循环系统技术;(3)基于先进热力循环及其关键技术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先进分布式热力循环系统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研究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4-6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6、微型电网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含多个发电、储能、用电单元的微型电网体系结构与组网技术;(2)微型电网并网、控制和保护技术;(3)解并列、独立和并网运行的控制技术;(4)微型电网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技术;(5)适用于微型电网的先进储能装置与控制技术;(6)微型电网内外电能质量控制技术;(7)微型电网与大电网的能量交换与协调控制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研究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5-7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显热回收利用节能技术 研究目标: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示范工程相结合,开发先进发电过程中利用废锅等回收显热节能技术和设备设计技术,提高机组热力循环效率。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IGCC示范工程,研制IGCC采用的辐射式废锅、对流式废锅以及回收煤气的显热设备,并进行工程示范。 主要指标:200MW等级以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热回收与常规发电热力系统相比,循环效率提高5%以上。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课题申报单位应结合IGCC示范工程申报。课题成果形式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技术、设备,并进行工程示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 2、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技术 研究目标:研究开发基于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建立分布式的冷、热、电联供的能源示范系统。 研究内容:燃气轮机在分布式供能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技术与全工况性能优化的系统集成技术;联供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利用燃气余热的高效制冷技术、吸收式热泵技术;利用燃气潜热生产蒸汽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技术。 主要指标:燃气轮机的发电功率为MW级;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HHV)达到75%以上;利用燃气余热的增热型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COP)达到1.5以上,利用燃气热生产蒸汽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COP)达到0.4以上;额定工况下的节能率大于30%。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课题申报单位应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申报。课题成果形式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技术,建立适应南方或北方环境的典型示范工程。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2个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3、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微网及微网与主网联接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建立典型的基于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微网与大电网并网供电示范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的微网组网及与大电网解并列条件、独立和并网运行的控制策略,微网与大电网(配网)互联运行模式,能量交换与接入技术、相互影响与协调控制技术,微网能量监控与管理系统,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与装置。 主要指标:电压等级为380V-10kV;供电容量MW级;开发优化设计软件、运行仿真软件、能量管理软件;电能质量指标满足相应电压等级国家标准;完成典型系统的工程示范;微网与大电网联网示范运行半年以上。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课题申报单位应以电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申报。课题成果形式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技术、设备,并进行工程示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 4、中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及梯级利用工程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出中低温余热的分级回收和梯级利用技术,利用余热回收利用或蒸汽发电等方式降低工业能耗,并结合产品或工程进行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以企业的技改工程项目为依托,按照温度对口的原则,对工业余热实施分级回收和梯级利用,主要开发中低温余热蒸汽发电和中低温烟气高效换热利用技术,包括:系统集成技术,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先进的换热技术,形成完整的中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主要指标:工业余热的流量规模在20万立方米/小时以上,节能效率超过15%。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课题申报单位应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申报。课题成果形式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技术、设备,并进行工程示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专题三、洁净煤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本专题根据我国洁净煤技术领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重点研究开发先进洁净煤发电技术、先进的煤燃烧技术,燃煤污染物控制新技术、先进的煤炭转化技术、先进的煤炭加工技术、CO2减排技术。 通过本专题的实施,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促进新技术、新装备的集成创新,提高我国洁净煤技术的创新能力,为洁净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006年度本专题共发布9个研究方向,包括高效洁净燃煤技术、燃煤污染物控制新技术、煤加工与转化技术、CO2的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等4个探索导向类和先进洁净煤发电相关技术、新型低NOx燃煤技术、煤加氢液化关键装备技术、燃煤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技术、煤基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技术等5个目标导向类,立项22个课题,支持经费3103万元。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在探索导向类课题和目标导向类课题两方面支持10个研究方向,拟支持课题45个左右,计划安排经费5900万元左右。 在探索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支持高效洁净燃煤新技术、燃煤污染物控制新技术、先进的煤转化技术、先进的煤加工技术等4个方向,计划安排经费330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在目标导向类课题方面,2007年度支持燃煤锅炉超低NOx排放燃烧技术、低NOx燃烧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系统脱硝技术、燃煤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技术、煤和(或)油页岩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系统关键技术、煤加氢液化新工艺、高灰难选煤高效分选技术等6个方向,计划安排经费2600万元左右,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高效洁净燃煤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高效清洁的大型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等燃煤设备燃烧新技术与设备研究;(2)冶金、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的高效洁净燃煤新技术与设备研究。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煤粉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炉窑等主要燃煤装置的先进燃烧方式、燃烧设备的研究开发,及新的燃烧装置的研究探索。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2.燃煤污染物控制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炉内固硫脱硝新技术,发展基于燃烧过程中的脱硫脱硝技术;(2)同时脱硫脱硝新技术,开发出燃烧后烟气中联合脱硫脱硝技术;(3)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烟气脱硝新技术,开发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4)多种污染物综合脱除新技术,重点研究在同一反应塔内采用催化、吸附或其他技术同时脱除燃煤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SOx、NOx、汞、砷、硒等)的技术;(5)可吸入颗粒物及各种重金属排放治理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燃煤烟气中污染物控制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8-10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3.先进的煤转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适应我国煤种特点的煤气化新工艺及其关键技术;(2)新型的合成气净化与热回收技术;(3)低成本新型合成气气体分离技术;(4)针对中国煤种特点的煤直接液化新技术,低变质煤脱氧,提高惰性组分转化率等转化新工艺;(5)煤转化过程中污水处理技术;(6)醇、醚合成及甲醇制烯烃等新工艺和关键技术;(7)中、低阶煤热解加工新技术;(8)煤和生物质共燃烧、转化技术;(9)其它煤转化及综合利用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煤液化、煤气化等煤的转化技术,以及煤和生物质共燃烧、转化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1-13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4.先进的煤加工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新型高效干法选煤技术;(2)细粒煤分选及煤泥脱水新技术;(3)新型重介质选煤技术;(4)煤深度脱灰技术及装备,解决高灰煤的利用和部分稀缺煤种的中煤再选问题;(5)其它煤加工新技术。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重点支持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选煤和煤炭加工技术。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试验系统或原型样机,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6-8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燃煤锅炉超低NOx排放燃烧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出现代大容量电站锅炉应用的、在不设脱硝装置的条件下,NOx排放低于200mg/m3的燃烧新技术及新工艺。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适用于我国煤种的超低NOx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炉膛参数选型,新的炉膛参数设计条件下的锅炉受热面设计。 主要指标:锅炉燃烧效率达到99%以上,锅炉效率不小于93%,锅炉烟气排放中NOx含量达到200mg/m3(烟气氧浓度6%时)以下。 说明与要求:课题申报单位应以企业为主体或有企业参加,产学研联合申报,要求课题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在300MW或600MW燃煤机组上示范。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2.低NOx燃烧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系统脱硝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出适应于一体化的低NOx燃烧技术和SNCR技术以及二者的耦合技术,在300MW或600MW燃煤机组上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低NOx燃烧和SNCR在同一反应空间完成NOx脱除过程,开发出一体化的高效低NOx燃烧技术和SNCR工艺耦合的系统脱硝技术,建立一体化NOx控制技术的示范装置。 主要技术指标:锅炉效率>90%;燃煤效率>95%;示范装置脱硝效率>60%(氨氮摩尔比小于1.8,氨逃逸率小于10PPM);NOx脱除费用1200℃,峰值输出热功率>1MW,峰值热效率>80%(以采光口面积计);建立包含空气吸热器、风机、阀门、管路及监控设备在内的完整的空气吸热器系统,并制订运行规范。 说明与要求:要求课题申请单位有前期研究基础,有研发技术力量和实验条件,以及经费配套支持。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太阳能塔式电站用空气吸热器和空气传输系统。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3、大型风电机组智能控制技术及风电场优化运行保障技术 研究目标:研究典型的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和优化运行规律,开发具有预警功能、故障诊断以及载荷优化控制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我国大型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可靠性。研究开发先进的风电机组集中及远程监控技术,掌握风电场设备的在线监测、预警及故障诊断技术,提高我国风电场运行质量。 主要研究内容:典型的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仿真及检测技术,风电机组在随机动态载荷作用下(疲劳载荷和极端载荷)的运行特性和全风速范围内的优化运行规律;风电机组主要部件、各个控制环节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风电机组关键部件重要参数的在线监测技术、基于专家系统的预警与故障诊断技术、风电机组的载荷优化控制技术,高效、高安全可靠性的新一代智能化控制系统。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设备集中及远程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事故预警和安全控制技术;抗强电磁干扰的无线数据和图像传输技术;风电场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开发完成先进的风电集中和远程监控系统。 主要指标:针对典型的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双馈式、直驱和半直驱式),完成2套具有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与预警、载荷优化控制功能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完成2套风电场集中及远程监控系统,并在实际机组上及风电场运行考核3000小时以上,降低结构疲劳载荷5%,年发电量提高2%以上。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要求课题申请单位有前期研究基础,有研发技术力量和实验条件,以及经费配套支持;要求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研发机构与具有风电机组设计分析、检测能力或经验的单位联合申报,并落实应用的风电机组整机和风电场。课题成果形式为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形成具有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与预警、载荷优化控制功能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本方向2007年度拟支持课题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 4、风力机组叶片先进翼型族技术 研究目标: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机翼型族技术,建立风力机叶片设计所需的风力机翼型数据库及设计方法。研制完成利用新开发的翼型设计制造的实用风力机叶片。 主要研究内容:风力机叶片翼型计算设计和试验方法,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试验,风力机翼型族技术在风力机叶片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指标:每个申请单位均应提供2个以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机翼型族,每个翼型族具有5个不同相对厚度的翼型,提供每个翼型族的气动外形几何参数和空气动力特性数据及数据库;至少1个风力机翼型族应用于风电机组叶片设计,并在实际机组成功应用。 说明与要求:本方向要求课题申请单位有前期研究基础,有研发技术力量和实验条件,以及经费配套支持;要求与企业联合申报。课题成果形式为专利和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机翼型族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支持课题2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 5、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示范系统 研究目标:通过国际合作和自主开发,研制海上长期自动运行的潮流能发电技术示范和演示验证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适应于潮流双向运动特性的能量高效转换技术,恶劣海洋环境下潮流发电机组安全性与保护技术;潮流发电系统运行、检测与维护技术,电能稳定变换与并网技术,潮流电站支撑结构、叶轮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基于潮流发电站建设的海洋环境测量与分析、潮流电站系统安装、海上施工工艺与技术、潮流电站海上运行与系统性能的分析研究,潮流发电技术示范演示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研制海上潮流发电机组与示范系统1台套,电站系统装机容量大于120kW,海洋环境小于10级风,适应潮差3.5m,双向潮流条件下机组自启动流速小于1.2m/s,系统全自动运行,设计运行寿命大于5年,每年运行时间大于300天。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1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250万元。 说明与要求:本课题要求科研单位和用户联合申报。
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本着深化近浅海、开拓深远海的原则,重点围绕提高近海资源利用水平和深海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开发近海边际油田、深水油气田、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海底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发展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特别是深远海监测技术,形成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与监控的技术能力;开展深海生物资源的探查、开发与利用技术研究,研制海洋创新药物与海洋生物制品等高值产品;建立一批海洋高技术研发基地,发展一批海洋前沿技术;实现我国海洋技术从近浅海向深远海的战略性转移。根据以上总体部署,海洋技术领域将从项目和专题两个层面组织实施。在专题方面,设置“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四个专题,通过分年度公开发布指南的方式落实课题任务。2006年,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已经完成222个专题课题的立项工作,详细情况请查询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根据海洋技术领域“十一五”战略目标和2006年立项情况,2007年度继续针对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4个专题发布课题申请指南,鼓励前沿技术探索,重点支持16个探索导向类方向和21个目标导向类方向,经费预算16700万元。本期指南将优先考虑支持具有如下条件的课题申请:(1)具有原始创新的技术;(2)具有国际前沿性和竞争性的技术;(3)制约我国相关技术领域或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以下是本领域2007年度各专题课题申请指南。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16日24时。科学技术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专题一、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一、指南说明海洋监测技术是关系国家海洋安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减灾防灾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和信息获取手段。本专题将重点发展具有前沿性和原始创新的海洋监测技术,为国家海洋监测技术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十一五”期间,本专题鼓励研究新的海洋探测原理,研制新的传感器以及海洋监测技术通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探索海洋环境要素的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突破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若干前沿技术的集成,实现近海海洋环境、深远海海洋环境的监测能力,提高海洋监测数据的应用水平。2007年度本专题重点支持海洋监测高性能传感器技术、海洋环境水质污染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海洋遥感监测与应用技术、深远海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等4个探索导向类方向,以及7个目标导向类方向。经费预算为4200万元左右。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为2-3年;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海洋监测高性能传感器技术本方向主要针对我国海洋监测传感器的薄弱环节,为发展先进的海洋环境探测新技术,开发一批新型高性能传感器,提高我国海洋监测基础技术水平。主要研究内容:新型原理的海洋动力学参数、海洋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参数快速监测传感器技术等。要求:技术指标应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如温度、盐度传感器的采样频率高于100Hz,垂向测流精度高于0.1mm/s。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2.海洋环境水质污染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本方向主要发展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环境参数的现场快速监测与分析技术,探索新的检测原理,提高海洋环境水质污染关键要素的监测能力,实现对主要生态参数的现场和在线式监测,大幅度提高海洋生态参数的监测水平。主要研究内容:海洋水质污染参数现场在线监测技术;海洋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通量原位采样及监测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现场监测技术;现场快速富集、检测技术及其标准物质制备技术;海洋病原微生物现场监测技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风险评价模型技术等。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600万元。3.海洋遥感监测与应用技术开展航空海洋遥感技术研究,形成海洋监测飞机海洋环境要素探测能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提高海洋遥感应用技术能力。主要研究内容:海洋环境遥感探测机理和新型实用技术;卫星遥感高精度海洋信息提取与综合应用技术;多元数据融合和同化应用关键技术。申请要求:航空遥感课题应开展航空和现场同步观测。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4.深远海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本方向主要发展适应深远海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提高我国深海和大洋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主要研究内容:深海及大洋海洋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新型高可靠平台技术;新型海洋环境剖面、大面积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及现场监测技术;大深度(工作水深大于4000m)水下高可靠性应答器技术等。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极地近岸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目标:研制适用于极区站基长期监测的海洋动力和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1)适用于积雪/海冰厚度和温度剖面、冰下海水温度和盐度、流速剖面监测技术,冰-水界面热通量监测技术。(2)近岸冰区海洋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光学参数、pH、叶绿素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监测的自动采集与测量单元、数据存储与传输单元、样品处理与分析单元等,完成极区布放和运行。
主要技术指标:该系统最大工作水深300m,环境温度-25~10℃,可在水下不同深度自动测量光学、温、盐、深、海流、pH、叶绿素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并可实时传输数据。申报要求:要求科研单位与用户联合申报。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2.北极冰下自主/遥控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目标:研制一套架装光通量测量仪、仰视声纳、CTD和ADCP等并适于冰下海洋环境使用和作业的自主/遥控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为极地科考提供一种大范围、连续、自主、实时冰下观测的技术手段。主要研究内容:适于冰下载体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宽温高效能源及推进技术;自主/遥控混合控制技术、高纬度组合导航与冰下定位技术、冰下微光缆实时通讯技术;冰下观测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技术;与现有极地考察装备结合的系统集成及作业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提交系统样机一套,并在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时进行试验应用。样机下潜最大水深为100m,航行速度3kn,冰下巡航半径3km,主尺度不大于4×Φ0.5m;冰下声学测量水深50m(AUV模式),冰下光学观测水深5m(ROV模式),导航定位精度<5‰D(水平航行距离),垂直位置精度<0.2m,实时监测温度、盐度、深度及流速和流向。申报要求:要求科研单位与用户联合申报,并自筹解决光通量测量仪,仰视声纳,CTD,ADCP等必须的海洋监测仪器,完成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有关任务。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3.可回收投放式剖面监测浮标研究目标:研制机载和船载投放-回收式海洋动力环境剖面监测系统,解决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海洋动力学要素机动和实时获取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系统设计,专用温度、盐度、压力、流速及湍流耗散率等传感器研究、架装方式,数据采集、存储及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剖面范围控制、信标及回收单元的研制,海上比测试验设计与实施。主要技术指标:测量剖面在0至500m范围可控,不少于100个剖面测量过程;连续工作周期不小于一个月,提交5套实用样机。申报要求:要求科研单位与具有试验条件的用户联合申报。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
4.浅水宽覆盖多波束测深系统研究目标:研发一套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浅水宽覆盖多波束测深系统工程样机,为实现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国产化、产业化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宽覆盖声学基阵与波形设计技术;边缘波束测深精度保证技术;安装平台运动姿态综合补偿技术;便携式高性能实时处理实现技术;系统数据融合与后处理技术;系统自检测技术与系统校准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测深范围1-200m,波束数不小于256个(波束宽度不大于1.5°×1.5°);最大覆盖宽度为6-8倍水深;测量精度优于10cm±0.5%×水深;最大帧率不小于20Hz;最大测量航速不小于12kn。申报要求:要求科研单位与产业化单位联合申报。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5.布里渊散射激光雷达技术研究目标:研究一种全新的布里渊散射激光雷达技术,探索和发展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和泵浦探测放大的双光束海洋监测激光雷达,明显提高激光雷达的探测深度。可用于声速、密度参数的实时测量及水下目标的实时探测。主要研究内容:水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规律;双光束泵浦探测技术在激光雷达中的实现;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样机研制。主要技术指标:在一类水体(消光系数<0.18/m)中海水密度探测深度大于55m(或达到6~7个衰减长度);深度分辨率<0.5m;实现无盲区探测,并进行相应的湖试。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200万元。6.入海陆源排污口典型有机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确定的关键技术研究目标:针对入海陆源排污口监测与污染环境效应评价的需求,研究实用的有机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确定的关键技术,为国家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业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入海陆源排污口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筛选,发展污染物对不同营养等级海洋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检测技术,建立不同水平污染物剂量-效应响应关系,确定海洋环境效应阈值,建立综合效应计算方法。
主要技术指标:建立入海陆源排污口典型持久性可生物富集的有毒物质快速筛选技术和优先控制名录;完善并制定典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检测技术标准;建立6种以上海洋受试生物(3个营养级)的培养技术以及典型污染物对其急、慢性毒性效应检测技术,慢性毒性效应终点指标应包括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等指标的变化;确定符合我国近海生物区系特点的不少于10种污染物的安全阈值。申报要求:要求科研单位与业务用户联合申报。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7.多通道海水碳酸盐体系原位监测系统研究目标:研发多通道海水碳酸盐体系原位监测系统,结合现场观测获取大面积、逐月到年际时间尺度的海气CO2通量时间序列。主要研究内容:研制和集成原位二氧化碳分压(pCO2)、pH、总碱度(TA)、总无机碳(DIC)传感器,开发一套多通道碳酸盐连续监测系统;开展遥感pCO2算法研究,提供算法软件。主要技术指标:连续工作时间>30天;pH、TA、pCO2和DIC测定精度分别达到±0.002、±3~5mol/kg、±1.0%,±3~5mol/kg;各个传感器响应速度小于5.0min。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200万元。专题二、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一、指南说明本专题围绕我国对深海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等资源勘查开发及海洋科学研究的技术需求,瞄准世界深海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强自主创新技术的开发,力争在深海资源探测与作业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批前瞻性研究成果。“十一五”期间,本专题设置深海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深海高保真直视取样技术、水下运载技术、深海通用技术、海底矿产资源开采与输运模拟技术五个研究方向。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重点支持深海海底多参数探测技术、水下运载技术、深海通用技术等3个探索导向类方向,以及5个目标导向类方向。经费预算为3500万元左右。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为2-3年;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深海海底多参数探测技术本方向针对深海(1000~4000m水深)海底和极端环境探测要求,研发出一批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新型传感器、新型原位探测与分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深海海底物理、化学、生物等传感器及原位快速分析测试技术,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海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探测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2.水下运载技术本方向针对深海(1000~4000m水深)探测和作业的需求,开展新概念水下运载器及水下运载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支持新概念、小型化、实用型的水下运载器原理样机的开发。主要研究内容:深海新概念水下运载器原理样机;深海水下运载器智能控制技术、深海水下运载器动力和推进技术等关键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3.深海通用技术本方向针对深海(1000~4000m水深)探测、资源开发、水下作业的需求,重点研究深海通用配套技术,开发出一批实用可靠的深海通用化、专业化技术和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应用于深海水下运载器的微细光纤缆、水下接驳技术、深海海水液压技术、水下密封技术、深水电机技术、水密接插件、水下高密度能源技术、水下导航定位技术(非声学原理)、深水水下设施防污及防腐等深海通用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7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深海海底边界层在成矿和生物作用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开发合适的相关传感器和搭载平台,研制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装置,实现深海海底边界层中重要环境参数变化过程的长时序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开发海底多参数原位探测技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长期监测的能源供给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水下投放和回收技术,研制低功耗海底长期原位监测系统样机。
主要技术指标:最大工作深度4000m,测量参数包括温度、盐度、pH、O2、底流、浊度等等,自容式数据存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30天。完成海试。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2.大洋钻探站位选取、井下观测、数据解释技术研究目标:结合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初步科学计划(ISP),开展中国边缘海IODP钻探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参与IODP钻探提供技术储备。主要研究内容:IODP站位选取的三维反射地震采集技术,钻孔成像测井(FMS)和随钻测井(LWD)技术,先进“井塞”和微生物实时观测技术,反射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主要技术指标:(1)三维反射地震探测沉积层厚度达3km,浅层分辨率达1-2m;(2)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分辨率达5mm,随钻测井成像分辨率达3mm;(3)先进“井塞”水温、压力和化学传感器精度达到IODP要求的标准,微生物观测具备实时摄像能力;(4)反射地震数据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要求结合我国参加IODP计划项目进行申报。3.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研究目标:研制一台可以搭载于7000m载人潜水器的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用于载人潜水器作业区周围复杂环境的探测等工作,以提高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使用的安全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微型遥控潜水器总体设计技术,微光缆及控制技术,载人潜水器的搭载收放技术,载人潜水器抛载机构的触发装置,微型遥控潜水器总体集成和功能考核试验。主要技术指标:总长不超过0.4m;航速每小时0~2km;工作水深7000m,运动半径100m;能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空气中重量不超过40kg;具备水下摄像和照明功能,能完成载人潜水器压载抛载机构的触发等功能;搭载7000m载人潜水器进行海试。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4.水下自重构机器人工程样机研究目标:针对海洋复杂环境和结构物观测的需求,开展水下自重构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具有在复杂水下环境中观察和取样功能的水下自重构机器人工程化样机。主要研究内容:典型构形与步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水下环境的分散式感知技术,复杂水下环境中的运动控制技术,海洋环境下的构形规划技术,海洋环境中的模块自动机电对接技术,模块外形流体动力优化技术,系统及模块的可靠性设计与加工工艺研究。
主要技术指标:一套水下自重构机器人工程化样机,具有在复杂水下环境中观察和取样功能。样机潜深100m,搭载和运动模块总数不少于24个;实现水下章鱼等典型构形以及蠕动、滚动等典型步态;爬行状态抗流能力大于1.5m/s;静水中运动速度大于0.5m/s;爬行状态取样能力大于2kg。完成典型环境下的海试。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5.轻型高效深水电机研究目标:开展充油式大深度轻型高效深水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研究,研制出一台大深度轻型高效深水电机工程样机,使我国具备研制大深度、高可靠性、实用化深水电机的能力。主要研究内容:轻型高效深水电机的优化设计技术;高效率深水电机压力补偿方式的优化研究;伸出轴动密封技术研究;深水电机的制造工艺研究。主要技术指标:一台大深度轻型高效无刷直流深水电机工程样机,工作深度4000m,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36小时,空气中重量不超过12kg,输出功率8KW,最低可控转速应小于额定转速的10%,额定转速下效率不低于75%。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共同申报。专题三、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一、指南说明本专题围绕我国对油气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强自主创新技术的开发,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批前瞻性研究成果。“十一五”期间,本专题设置以下研究方向:海洋油气高精度勘探技术、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海上油田钻完井新技术、海洋边际油气田开发技术、海洋油气开发安全保障技术以及新型海洋平台设计及油气储运关键技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重点支持海洋油气高精度勘探技术、海洋边际油气田开发技术、海洋油气开发安全保障技术、新概念海洋平台及油气储运关键技术等4个探索导向类方向,以及5个目标导向类方向。经费预算为2700万元左右。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为2-3年;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技术本方向针对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技术难点,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源综合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适合我国海上油气勘探的技术储备。主要研究内容:海上新型震源、检波器及高精度定位技术,海上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成像和储层预测技术,基于复杂介质的地震波分析技术,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海洋电磁勘探技术以及海上油气地球化学快速探测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2.海洋边际油气田开发技术本方向针对我国海域相当规模的边际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差的现状,研发新的油藏工程及配套工程设施等,促进边际油气田的开发。主要研究内容:适用于海洋边际油气田开发的新型海底管道技术、海底管线敷设新技术、浅水区水下采油、储油技术以及海上油田伴生气有效利用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3.海洋油气开发安全保障技术本方向针对海洋油气开发所面临的环境、灾害、结构安全性和寿命评估等问题,研究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形成海上油田开发工程的安全检测/监测、评估和维护技术,重点支持海底管道内流动安全保障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温度保持与化学改性等新工艺的海底管道内流动安全保障技术,海洋环境载荷、海底土体、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下的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安全性评估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50万元。4.新概念海洋平台及油气储运关键技术本方向针对我国海洋环境和气候条件,重点开展新概念低成本简易平台和适合我国南海深水海域油气开发的新概念深水平台及其相关技术研究;针对海洋油气生产、储运所面临的难点问题,重点开展新概念油气储运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新概念低成本简易平台及其相关技术,新概念深水平台及其相关技术,海上油气储运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海上三维多分量VSP处理解释技术研究目标:研究三维多分量VSP速度分析、高精度成像、井震联合处理解释等关键技术,形成海上三维多分量VSP处理解释技术软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多分量VSP高精度速度分析、高精度成像、多分量联合弹性反演和解释技术,VSP与地面地震数据的联合处理以及测井、VSP与地面地震联合反演等技术,并通过集成相关配套技术,形成海上三维多分量VSP处理解释技术软件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一套海上三维多分量VSP处理解释技术软件,技术方法优于常规处理软件,实际资料处理解释取得明显效果。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200万元。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2.无人机航空磁力探测系统研究目标:开发无人机航空磁力仪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形成无人机航空磁力探测系统样机。主要研究内容:无人机高精度差分GPS定位、导航控制及配套技术,适用于无人机的航空磁力仪系统研制以及磁力探测抗干扰及校正技术研究,无人机航磁探测数据的采集、处理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主要技术指标:一套无人机航空磁力探测系统样机,其中无人机航速100-150km/h,飞行高度100-500m,有效负载不小于10kg,续航时间大于7-8小时,定位精度优于2m,测高精度优于0.5m;磁力仪灵敏度为0.01nT,采样率大于10Hz;完成不少于500km的海上无人机航空磁力数据采集,经处理后的数据满足相关调查规范。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3.火灾及爆炸作用下现役海洋平台结构安全性能评估技术研究目标:通过对海洋平台在火灾荷载和爆炸荷载不同组合作用下对平台结构产生的响应的分析、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形成一套火灾及爆炸载荷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安全性能评估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海洋平台火灾荷载、爆炸荷载的识别;海洋平台火灾荷载、爆炸荷载的分析和模拟;平台分别在火灾荷载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损伤的分析、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火灾荷载和爆炸荷载共同作用下海洋平台的响应和累积损伤分析和模拟计算;海洋平台累积损伤发展的规律及其破坏模式研究;海洋平台火灾荷载和爆炸荷载作用下可靠性分析和寿命评估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一套考虑火灾荷载和爆炸荷载作用的海洋平台结构安全性能评估技术及软件、模拟实验报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200万。4.数值模拟防腐设计技术研究目标:针对复杂海洋工程的防腐系统,研究先进的防腐系统数值模拟计算技术,形成海洋工程防腐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应用于海洋平台及海底管道等实际工程的防腐。主要研究内容:海洋平台与海底管道防腐设计参数研究,防腐设计参数敏感性研究,防腐系统数值模拟及相关实验研究;防腐系统设计优化研究,海洋工程防腐设计数据库建立;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程防腐设计数值模拟软件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程防腐设计数值模拟软件系统、模拟实验报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200万元。5.脉冲等离子体钻井技术研究目标:研究高压等离子体电源、钻头和配套技术,研制脉冲等离子体新型钻机原理样机。主要研究内容:短脉冲高压等离子体电源、脉冲等离子体钻头电极结构及材料、钻井液的选择及其循环系统研究,长距离短脉冲的低损耗传输和高压短脉冲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钻机配套设备研制。主要技术指标:一套脉冲等离子体新型钻机原理样机,钻井直径20-100mm,硬岩钻进速度150-250mm/分钟、电耗小于200J/cm3,等离子体功耗小于10KW。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150万元。专题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一、指南说明本专题从支撑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人民健康的国家需求出发,全面贯彻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协调发展的思想,积极推动海洋生物技术的科技创新。“十一五”
期间,本专题将在下述研究方向予以重点支持: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采集、保存和信息化技术,海洋动植物来源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发现,海洋水产品综合利用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技术,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开发技术等。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重点支持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采集、保存与信息化技术、海洋动植物来源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发现、海洋水产品综合利用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技术、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研究技术等5个探索导向类方向,以及4个目标导向类方向。经费预算为6300万元左右。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为2-3年;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每个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采集、保存与信息化技术利用海洋生物资源高效采集、长期保存与信息化技术,在物种、细胞和分子水平开展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保护研究,重点保护和开发我国特有的海洋生物资源,为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建立技术储备和信息平台。主要研究内容:海洋动植物资源采集、保存和信息化技术,微生物资源采集、保存和信息化技术,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系建立及培养技术,海洋动植物药源生产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750万元。2.海洋动植物来源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发现应用现代天然产物高效分离和制备技术,天然产物的大规模、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结合新结构、新活性和预测新技术,重点开展重要海洋药源动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构优化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一批新结构的活性天然化合物,为海洋创新药物的研制提供源头化合物。主要研究内容:海洋动植物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和规模化制备技术,海洋动植物天然产物的高通量和高内涵活性筛选技术,海洋天然产物新结构、新活性和预测新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1050万元。3.海洋水产品综合利用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针对海洋动植物资源,开展海洋水产品高效加工与高值化技术、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等研究,突破开发新的海洋食品(保健食品除外)和高附加值生物制品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新型海洋生物材料、酶制剂等生物制品开发技术,海洋水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新技术,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评价和控制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850万元。4.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技术利用微生物(包括微藻)培养与发酵技术,微生物产物快速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以及活性产物生物合成及调控等技术手段,开展海洋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规模化发酵,活性先导化合物和微生物制品的分离、制备、结构鉴定和活性筛选研究,发现一批新结构活性化合物,开发新的微生物产品,开拓海洋微生物的应用新领域。鼓励深海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研究内容:海洋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海洋微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与利用,海洋微生物制品特别是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开发,以及能源、环境、农业等特殊用途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开发技术。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900万元。5.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研究技术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开展重要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发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功能基因,抢占海洋生物基因资源争夺战的制高点。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海洋动植物和微生物,开展药用、工业用、农业用功能基因的鉴定和前期应用评价研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85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渔业资源归属的判别技术研究目标:研究开发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及其毗邻水域主要渔业种群划分及其归属的分子生态学判别技术和标准体系,为洄游性渔业种群的专属经济区划界、跨国渔业管理和资源分配提供科学根据。主要研究内容:以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及其毗邻水域主要洄游性渔业种群为研究对象,筛选其产卵群体和栖息群体特异性分子标记,研究其洄游路线及种群动态,建立可捕群体来源及其数量变化的分子生态学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主要技术指标:选择2-3个我国主要的洄游性渔业种群,确定其产卵和栖息群体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建立种群来源及其数量变化的分子生态学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提出其资源归属比例及其界定的科学依据。申请要求:申请者应具有洄游性渔业种群研究条件。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500万元。2.海洋生物宏基因组研究研究目标:利用宏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技术,从海洋生物中发现和鉴定新抗生素或其他活性化合物合成的基因簇。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海域特有的海洋生物,主要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发现新型抗生素或其他活性化合物合成的基因簇,并对其功能和应用进行研究,确定其产业化前景。主要技术指标:发现至少1个决定新型抗生素或活性化合物合成的基因簇,并完成功能鉴定。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2项,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200万元。3.海洋共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目标:在海洋共生微生物的高效分离与共培养、活性物质分离制备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我国海洋共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研究内容:根据海绵、海鞘等海洋动植物特点建立其共生微生物的高效分离和共培养技术,提高共生微生物的可培养性,获得有价值的共生微生物,开展代谢产物研究,发现具有应用前景的化合物,研究诱导共生微生物产生活性物质的方法,进行代谢产物发酵制备并获得单体化合物。主要技术指标:从共生微生物中分离鉴定出30个以上具有医药、工业和农业应用前景的活性天然产物,实现1-2个活性物质的500升规模生物反应器发酵制备。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4.抗代谢性和严重感染性疾病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研究目标:针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疾病,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海洋创新药物。主要研究内容:对获准进入或已处于临床研究的新药品种,按SFDA指导原则分别开展I期(含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II期和III期临床研究,考证新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的安全性;对作用靶点明确、作用机理清晰,并已完成实验室研究的候选新药品种,按SFDA指导原则开展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与药效学、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重点解决规模化制备工艺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关键技术。主要技术指标:临床研究课题获得新药证书申请受理号并争取获得新药证书,临床前研究课题获得临床批文申请受理号并争取获得临床批文。
申请要求:拟进行临床研究的课题以临床试验批件为申请条件,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地方、部门或企业落实863计划专项经费2倍以上的配套经费;拟进行临床前研究的课题以作用机理清晰、完成了初步药效和毒性试验为申请条件,支持强度不超过200万元,要求地方、部门或企业落实863计划专项经费1倍以上的配套经费。专利和临床批件需提供复印件,配套经费需提供证明。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3项,拟安排经费不超过600万元。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本着“增加储量、高效开发、综合防治、改善环境”的原则,重点突破100项资源与环境关键技术;形成深部及复杂条件下油气和固体矿产高效勘探开发的技术能力,全面提高我国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水平;针对区域性、复合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强化污染全过程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大幅度提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技术支撑能力。根据以上总体部署,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将从项目和专题两个层面组织实施。在专题方面,设置了“矿产资源高效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和“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四个专题,通过分年度公开发布指南的方式落实课题任务。2006年度,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已经完成193个专题课题的立项工作,详细情况请查询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根据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十一五”战略目标和2006年立项情况,2007年继续针对“矿产资源高效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和“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4个专题发布课题申请指南,鼓励前沿技术探索,重点支持29个探索导向类方向和33个目标导向类方向,经费预算20000万元。本期指南将优先考虑支持具有如下条件的课题申请:(1)具有原始创新的技术;(2)具有国际前沿性和竞争性的技术;(3)制约我国相关技术领域或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以下是本领域2007年度各专题课题申请指南。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16日24时。科学技术部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专题一矿产资源高效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一、指南说明本专题围绕我国对复杂地质条件下资源勘探和提高复杂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需求,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强自主创新技术的开发,力求在矿产资源高效勘查与评价、地下无人采矿、新型高效选冶药剂、难利用资源开发利用等技术方面取得一批前瞻性研究成果。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控制额为50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拟对“矿产资源快速勘查与评价技术”等8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1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另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拟对“坑(井)—地电阻率成像技术及系统研制”等8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5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本专题本批指南拟支持探索导向类课题不超过30项。1.矿产资源快速勘查与评价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现场成矿元素定量、半定量分析和浅覆盖区矿化信息快速提取技术;特殊矿床类型、特殊矿种(铀、铂、钯等)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评价技术;快速钻探采样和地质岩心提取技术;多分量高精度磁力测量技术;地面重力测量关键技术;近红外光谱蚀变测量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2.大深度、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复杂地形重、磁三维反演新技术;金属矿多波多分量地震处理解释新技术、新方法;井中高精度地球物理测量和探测新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200万元。3.岩矿分析、测试新技术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成矿年代精确定年技术;微区、微量和原位元素、同位素分析技术;超纯同位素物质的同位素纯度测试技术,新型同位素分析技术;大型分析仪器开发中的关键配套技术及装置研制。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4.地下无人采矿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井下无人采矿工艺仿真技术;采场地压和井下灾害智能监测与预报技术;井下复杂物理场环境中数据和图像的无线传输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5.新型高效选冶药剂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效低毒选冶药剂合成技术;选冶药剂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200万元。6.低污染冶金新技术新工艺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短流程高效低耗节能提取技术;复杂稀有金属冶金新技术;伴生稀贵金属元素富集提取新技术;高效分离提取技术与反应器的研制;在线检测技术、传感器、专用仪器仪表。本方向拟安排经费200万元。7.难利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极低品位金属矿经济利用新技术;伴生矿物高质增值化利用技术;矿物的高纯化与功能化材料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8.煤炭安全开采与洁净加工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影响煤炭安全开采的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细粒煤浮选药剂;低阶煤提质技术;高效脱硫脱灰脱水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坑(井)—地电阻率成像技术及系统研制研究目标:针对目前固体矿产资源探测技术存在探测深度浅、精度和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坑(井)—地电阻率成像技术和仪器,有效提高矿产资源探测精度和深度。研究内容:大功率坑(井)—地电阻率成像仪器研发;坑(井)—地电磁数据处理和拟三维反演成像技术研究;金属矿区坑(井)—地电阻率成像技术试验研究。主要指标:(1)大功率电磁场信号发射机:电性和磁性源双制式编码发射,频率范围:1024Hz-1/1024Hz,最大功率42kw,最大电流60A;(2)分布式带译码器电磁信号观测系统工作频率:1024Hz-1/1024Hz,动态范围:120dB,系统噪声<1mVrms,GPS同步方式;(3)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2.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目标:研发能适应不同比例尺不同矿种(金、铀、铜)的地球化学定性与定量探测与识别技术,显著提高地球化学技术对隐伏矿信息的分辨能力和集成探测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软件和专利。研究内容:快速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重点研发大面积低工作覆盖区的采样、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图件制作、异常解释评价与查证技术;隐伏矿地球化学识别技术,重点解决含矿信息捕集和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技术、元素活动态提取识别技术、电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超微细金的分离技术,铀酰络阳离子的分离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异常结构判别技术;开发基于GIS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定量识别与评价系统。主要指标:(1)具有自主技术知识产权的样品采集、含矿信息提取、分析测试和数据解释的技术及标准;(2)活动态超微细金(<μm级)分离提取率达到90%,检出限达到0.1μg/g;(3)探测深度达到500m,分析元素30个以上;(4)提交基于GIS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定量识别与评价软件系统,达到实用化水平;(5)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3.重磁电数据处理解释新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目标:针对金属矿区起伏地形和复杂地质模型结构的特点,创新重、磁、电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金属矿勘查的综合数据处理、解释软件集成系统。
研究内容:研发起伏地形重、磁三维正演和约束反演技术;人机交互可视化实时正、反演技术;带地形的二/三维电(磁)法直接反演成像技术。主要指标:(1)实现数据处理单次不小于200×200(点),模型体个数不少100万个;(2)起伏地形最大坡度不小于45度;电法叠代反演时间缩短50%以上;(3)提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重磁电反演新技术于一体的软件系统,达到实用化水平;(4)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4.矿山安全高效爆破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目标:针对矿山岩体与矿体的非均质不连续特性,形成实时地质地形条件下的矿山爆破工程设计与效果预测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平台。研究内容:爆炸应力场实时连续监测技术;矿山二/三维地质地形可视化图形数据库及数据库自动更新技术;台阶深孔爆破计算机自动/人机交互设计技术及软件开发;基于地质地形的爆破震动效应预测方法;深凹露天矿邻近边坡定向劈裂爆破技术及设计方法。主要指标:(1)爆炸应力场实时连续监测技术实用化,误差不大于0.5%;(2)形成实时地质地形爆破设计、爆破震动效应预测技术及软件,达到实用化水平;(3)边坡定向劈裂爆破半壁孔率85-95%;(4)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5.复合力场、多相流态矿物分选技术和装备研究目标:针对难处理矿粗细颗粒嵌布不均、分离难度大、流程工艺复杂等问题,研发高效复合力场、多相流态分选设备的关键技术,研制新型分选装备。研究内容:矿物在磁、浮和重等复合力场中运动规律;波介质浮选分选原理和浮选关键技术;射流离心分选技术和连续给、排矿射流离心设备;磁、重力场中的矿物分选技术和磁重分选设备;分选新技术仿真模型研究和实验室小型样机;半工业样机的研制和试验。主要指标:(1)攻克波介质浮选、射流离心分选和磁重分选等复合力场、多相流态选别技术;(2)提交波介质浮选、射流离心分选和磁重分选等3类实验室小型样机和半工业样机,半工业样机的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0-50t/h、300-500kg/h和3-5t/h,难处理矿的精矿品位提高2%以上、回收率提高3%以上;(3)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6.黑色岩系中钼镍提取新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我国湖南、贵州等省区储藏量大、难利用的黑色岩系稀有金属资源,重点突破黑色岩系中钼镍等稀贵金属提取技术。
研究内容:石墨页岩钼镍选矿富集技术和分步高效选择性直接提取新技术,建立示范工程。主要指标:(1)工业规模生产的钼、镍的冶炼回收率分别大于85%、90%;(2)示范工程规模达到日处理矿石量50t/d以上;(3)能耗比现有工艺降低30%,废弃物减少50%以上;(4)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7.高铝粘土矿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研究目标:选择高铝粘土矿或粉煤灰为原料,开发形成提取氧化铝并综合回收有价元素的综合技术。研究内容:高铝粘土矿的活化技术、预焙粘土生物浸出技术、生物酸铝盐与杂质分离技术、生物酸铝盐提取氧化铝技术;高铝粉煤灰预处理活化技术、酸焙烧和浸出技术、浸出液提取铝盐和制取氧化铝技术、浸出剂再生技术、高硅渣增值化利用技术。主要指标:(1)粘土中铝提取率不低于75%、硅的利用率不低于60%;(2)粉煤灰中铝提取率不低于70%、研制出2种高硅浸出渣增值化新材料;(3)试验规模达到1t/d氧化铝;(4)研究出2-3项新工艺,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申请者可在高铝粘土矿和粉煤灰中任选一种开展研究。8.盐湖卤水直接提锂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我国西部高镁低锂型盐湖锂资源特点及经济地理条件,研发新型锂富集专用功能材料及其低能耗组合分离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卤水直接提锂适用技术。研究内容:制备适用于高镁/锂比(500-1800)盐湖卤水提锂的新型功能材料;开发低能耗高效率的分离工艺和设备,并进行示范运行。主要指标:(1)锂的收率达到75%以上,氯化锂纯度大于99%;(2)建立1吨/年氯化锂提取装置,连续运行时间240小时以上;(3)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专题二复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一、指南说明本专题围绕我国各类复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集输和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与设备需求,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力争在复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方面,尤其是在高精度油气地球物理与化学勘探、低渗透与复杂岩性油田高效开发、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复杂气田开采等方面获得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前沿技术成果。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控制额为50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拟对“高精度油气地球物理与化学勘探技术”等7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1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另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拟对“高密度地震数据多尺度处理技术”等9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5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本专题本批指南拟支持探索导向类课题不超过30项。1.高精度油气地球物理与化学勘探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复杂地质体地震采集技术,高精度地面、井中地震检波器研制关键技术,非地震综合勘探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50万元。2.老油区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储层精细描述技术,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监测技术,井底油气水多相分层计量技术,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化学驱油新技术,微生物驱油新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3.低渗透与复杂岩性油田高效开发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储层识别及建模技术,注气开采技术,储层高效改造技术以及复杂岩性油藏高效开发技术。
本方向拟安排经费200万元。4.稠油、油砂开发利用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稠油、超稠油油藏高效开采新技术,油砂、油页岩经济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200万元。5.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分辨率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开采、增产与利用新技术、低浓度瓦斯分离与利用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6.油气安全输送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油气管道安全自动监测和检测技术,油气管道维抢修与应急抢险技术,原油降粘、降凝与脱水新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7.复杂气田开采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酸性气田安全开采技术,异常高压气田开采技术,低渗低丰度气田开采技术,疏松砂岩气田开采技术,火山岩气田开采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5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高密度地震数据多尺度处理技术研究目标:研究单点检波器、高密度采样采集地震数据的多尺度处理技术,形成一套针对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地震处理方法和技术,充分挖掘高密度地震数据的潜力,为我国开展高密度地震勘探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内容:最优动态组合技术;叠前表层校正技术;利用最新时频分析技术进行地震资料的点谱分析,研究多尺度地震处理技术,建立针对高密度地震数据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处理技术。
主要指标:(1)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地震处理软件及配套技术,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2)实际地震资料试验处理较常规处理信噪比提高20%;高分辨率处理同时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使分辨率较原始数据提高10-15%。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2.地震信号传感器的数字化技术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解决地震信号传感器数字化的途径选择、可实现性和经济技术的可行性,研制高效的数字地震传感器。研究内容:地震信号传感器技术数字化的实现途径;地震信号传感器的数字化过程;低畸变传唤信号通道的选择与实现;信号传感器大动态范围的检测;数字多分量检测技术的实现;产品的可靠性与参数的一致性检测。主要指标:(1)研制地震信号数字传感器,动态范围至少要达到90dB;(2)参数离散性应控制在:阻尼(±0.5%)、频率(±2.5%);(3)地震信号传感器样机1个,申请发明专利1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3.火山岩地层钻井提速技术研究目标:针对火山岩地层钻井速度缓慢问题,探索新型破岩技术与工具,形成火山岩地层配套的钻井提速技术。研究内容:抗研磨新型钻头和螺旋稳定器;火山岩地层安全密度窗口预测技术;抗高温、中转速、大扭矩螺杆钻具的研制;气体钻井技术应用研究;抗高温钻井液技术;高效承压堵漏技术。主要指标:(1)火山岩地层机械钻速提高25%以上;(2)形成火山岩地层配套的钻井提速技术。(3)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4.动力及信号传输钻杆技术研究目标:研究利用动力钻杆传输强电、控制信号和测量信息的机理,就开发动力钻杆的连接、信息发送与接收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预研究,为随钻测井和地层评价提供高速数据通道。研究内容:动力钻杆电力及信号传输技术;动力钻杆的设计与连接技术;动力钻杆加工制造技术;动力钻杆小型样机研制及室内模拟实验。
主要指标:(1)形成动力及信号传输钻杆技术方案;(2)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Mbit/s;(3)杆强度特性不低于APISPEC5A规定的G105钢级钻杆的强度要求;(4)样机1台,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5.井下核磁共振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油气井高温、高压和体积受到严格限制等特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核心技术,满足陆相复杂油气藏流体识别和地层评价的需要。 研究内容:井下核磁共振传感器设计;磁场数值模拟和传感器结构优化;陆相复杂油气藏核磁共振测量基础;陆相复杂油气藏核磁共振测井模式和测前设计方法。主要指标:(1)室内样机可以采集到孔隙度小于10%岩石样品的核磁共振信号;(2)回波间隔小于0.6ms;(3)梯度磁场探测深度大于5cm;(4)泥浆电阻率小于0.02欧姆米;(5)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6.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研究目标:针对国内油田水平井开发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发适用的产出剖面测井配套技术,提供准确的水平井生产信息,为水平井优质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内容: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工艺技术,开发适用于国内油田井身结构的自喷井和机采井的仪器下井输送装置及现场施工工艺;水平井产液剖面多参数组合测井仪,适合于油水两相流条件下水平井产液量、含水率及井眼斜度的测量;水平及近水平条件下油水两相管流的流动规律和测井资料解释技术,开发相应的解释软件。主要指标:(1)水平井产液剖面多参数组合测井仪样机,耐温:150℃,耐压:60MPa;含水率测量:(0-100)%±10%;井眼斜度:-90°-90°±1°;(2)低产水平井条件产出剖面测井解释软件1套;(3)仪器下井输送装置样机;(4)形成规范化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工艺1套,并进行工业试验验证;(5)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7.随钻声波测井关键技术研究目标:研制井下声学传感器系统(双发四收),发展有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减少噪声对声波测量的影响)及地层评价的计算方法,开发适合于快速评价地层的随钻声波测井仪器关键技术及相关数据处理和解释平台。
研究内容:随钻多极子(单极子、偶极子、四极子等)声波测井传感器研制;钻铤存在条件下多极子声源在充液井孔中所激发波动模式的试验;等比例缩小模型和实际钻铤尺寸的随钻声波测井隔声设计方案;多极子声源辐射特性(水平指向性、垂直指向性和辐射效率等)的实验研究及其对比;特殊结构压电陶瓷声源的设计与研制;处理软件与解释平台开发。主要指标:(1)随钻声波测井传感器样机工作频率范围10kHz-20kHz,发射极个数2个,接收极个数4个,发射器-接收器距离1.5-1.8米;(2)处理和解释软件著作权2项;(3)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8.高含水油田深部调驱技术研究目标:针对高含水老油田,研究适合不同地质和油藏条件的深部调驱剂,形成一套适用于降低油井含水,有效提高石油产量和采收率的深部调驱技术。研究内容:适用于不同地质和油藏条件的深部调驱剂合成、生产技术;逐级深部调驱新技术和注采工艺的确立;现场示范性试验工程和工艺确定。主要指标:(1)试验井组含水下降5%以上;(2)原油产量提高50%以上;(3)转注水后有效期1年以上;(4)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9.超大功率超声波近井处理技术研究目标:研制适用于井下条件的超大功率超声波装置,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探索超声波对油层的作用适用条件,完善超大功率超声波近井处理技术,使之成为重要的增产工艺技术。研究内容:适用于井下条件的超大功率超声波装置研制;不同油层条件下,超声波近井处理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技术;形成适用井筛选标准。主要指标:(1)样机1台,发射机功率≥70kW,传输电缆效率≥60%,换能器电功率≥30kW,声功率≥8kW;(2)原油产量提高≥30%;(3)有效期≥60天;(4)申请发明专利2个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专题三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
一、指南说明本专题围绕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需求,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强自主创新技术的开发,重点突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瓶颈,在环境污染治理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批前瞻性研究成果。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控制额为68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拟对“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等9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1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另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拟对“集约化养殖废水中抗生素及重金属的处理技术”等11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5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本专题本批指南拟支持探索导向类课题不超过45项。1.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饮用水厂强化常规处理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饮用水消毒和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配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2.废(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毒有害、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工业废水的回用处理新技术;城市污水深度同步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设备。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3.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有机物、重金属、硝酸盐等污染的地下水污染控制和原位修复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业尾气或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细粒子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技术;室内空气有毒有害污染物净化技术。
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5.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柴油车尾气四效催化技术;稀燃发动机的排气NOx净化技术;生物柴油、LPG等替代燃料机动车的非常规污染控制技术、重型柴油车排放控制在线诊断技术(OBD);机动车尾气净化器载体材料;其他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新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6.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机物污染土壤控制与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控制与修复技术;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控制与修复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7.固体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技术;焚烧飞灰处理技术;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废旧轮胎高值化利用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8.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PCBs废物处理技术;废弃农药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重要排放源二恶英减排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9.环境污染控制先进功能材料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离、转化和高效去除污染物的先进功能材料(如催化剂、吸附剂、过滤材料等);物理性污染(热、光、噪声、辐射等)防治材料。本方向拟安排经费4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饮用水低浓度有毒物质深度处理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现行深度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去除的低浓度有毒有机污染物,以水质健康风险控制为目标,发展饮用水深度净化新技术,建立集成技术系统,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深度处理新工艺。研究内容:研究高效去除低浓度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新方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如新型吸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高效生物技术等;发展深度处理过程中水质二次污染的阻断技术;建立优化组合的深度处理技术系统;形成以毒性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新工艺。主要指标:(1)建成10m3/d的深度处理中试系统,对水中低浓度有毒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2)建立特定污染物毒性指标和评价方法;(3)开发出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2.集约化养殖废水中抗生素及重金属处理技术研究目标:针对集约化养殖废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研究,进行工程示范,为安全处理养殖废水提供高效可行的新工艺。研究内容:在处理污水、回收资源的同时,研发废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去除的生化、物化关键技术及其组合工艺,进行出水水质安全性评价,形成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成套系统,并开展工程示范研究。主要指标:(1)抗生素和重金属去除率达到80%以上;畜禽粪污有机污染物、氮、磷营养物去除率大于90%;(2)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工程,能源和肥等资源利用可以弥补处理费用,形成良性循环;(3)开发出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3.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污泥减量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我国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的高污泥产率问题,开发出适合我国城市污水水质特点的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污泥减量化技术和设备,为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总量和处理处置成本提供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开发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污泥减量化的回流污泥旁路或剩余污泥细胞溶解、循环降解和无机物分离关键技术(设备);形成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污泥减量化的成套技术(设备)与运行管理方法。主要指标:(1)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过程的剩余活性污泥量降低25%以上;(2)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工程,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3)开发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申请3-5项发明专利。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4.再生水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目标:针对再生水回灌地下存在的水质安全与含水层污染问题,研发城市再生水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并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城市污水再生回灌的技术规范。研究内容:研发再生水回灌地下的安全评价技术;适宜于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再生水高效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适用于典型土壤条件、高效利用土壤净化能力、防止含水层污染的再生水回灌技术;预处理、回灌、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的集成技术;形成再生水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系统;建立示范工程。主要指标:(1)建成城市再生水人工地下水回灌示范工程;(2)经再生水补给后的地下水水质达到三类地下水水质标准;(3)发展3-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再生水补给地下水的集成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5.浅层地下水石油类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浅层地下水的石油类污染问题,研发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高效廉价的修复技术,为原位规模化修复地下水污染和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关键技术参数。研究内容:研发地下水石油类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如渗透性反应屏障(PRB)、生物强化技术等;筛选适应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反应器结构、填充材料、菌种等,并进行优化组合;定量监测和模拟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特征;形成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技术系统;建立相应的示范工程。主要指标:(1)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达到80%以上;(2)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工程,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3)开发出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申报单位与用户共同申报,并落实示范工程配套经费。6.燃煤锅炉烟气汞排放控制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我国燃煤锅炉烟气汞排放的特征,改进现有烟气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使其具有同时除汞功能。研究内容:开展现有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的除汞效果评价;研发烟气中零价汞的转化技术及工艺、二价汞的吸收脱除技术、脱硫液中二价汞的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燃煤锅炉烟气汞排放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
主要指标:(1)烟气中零价汞的直接氧化效率大于80%,催化氧化效率大于90%,气态二价汞的吸收效率大于85%;(2)建立一定规模的燃煤锅炉烟气脱汞示范工程,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总汞去除率大于70%;(3)开发出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汞污染控制技术,申报发明专利4-6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7.袋式除尘高性能滤料研制及应用研究目标:研发PPS滤料纤维产品,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开发适用于我国燃煤电厂锅炉烟气条件的袋式除尘高性能滤料,其性能、质量和寿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研究内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PPS纤维;研发集成耐高温、耐腐蚀、低阻力PPS滤料生产工艺和专用设备;研究延长滤料寿命的后处理技术;建立针对不同烟气条件的复合滤料结构开发与滤料选择专家系统;滤料性能、质量检验方法和仪器的标准化研究。主要指标:(1)滤料透气度CV值小于5%,热伸缩率小于2.0%;(2)滤料强度:经向900-1000N/5cm,纬向1000-1200N/5cm;滤料对PM10微粒捕集效率大于99.5%;(3)形成中试规模的PPS纤维生产线,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3;(4)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8.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在线诊断技术研究目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汽油车在线排放诊断技术(OBD技术),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的车载排放自动监测装置。研究内容:研发轻型汽油车在线排放诊断技术(OBD技术)、OBD故障模拟技术和OBD匹配标定技术;研制OBD技术的硬件及软件;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的车载排放自动监测装置;研究高性能低成本车载排放监测装置的器件化集成、规模化生产及匹配应用技术。主要指标:(1)开发的OBD装置满足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III、IV阶段)》中关于OBD装置的检测认证要求;(2)开发的OBD装置实现批量装车,并示范应用超过8万公里;(3)开发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企业牵头申报。9.城市有机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我国生活垃圾易腐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研究分拣后的有机生活垃圾生物液化气化产生气、固相燃料与剩余液体肥料利用方法,集成有机生活垃圾生物液化气化资源化成套技术,并进行生产规模示范。
研究内容:有机生活垃圾高含固率水解液化过程的微生态与环境条件优化;有机生活垃圾水解液高效气化优势微生物及其固定化方法;有机生活垃圾生物液化气化资源化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主要指标:(1)建成一定规模的示范工程,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2)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生物液化率大于60%,沼气转化率大于50%;(3)产沼出水COD小于2500mg/L;(4)开发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10.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温室气体(甲烷)减排技术研究目标:针对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气体的利用价值低的特点,开发可以有效减少甲烷气体产生或者促进甲烷气体转化的填埋工艺和填埋技术,实现填埋场温室气体的有效减排。研究内容: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被动式空气流通技术、加速稳定技术和生物覆盖技术等甲烷分解转化技术,以及不同工艺的技术组合;提出有效抑制甲烷气体产生和促进其转化的最佳工艺组合和相应的工艺参数;建立工程示范。主要指标:(1)建成一定规模的示范工程,并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2)在运行期间填埋场中甲烷的转化率大于80%,填埋气体中甲烷浓度小于10%;(3)填埋场建设和运行成本与常规技术相比增加量不大于10%;(4)开发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申报单位与用户共同申报。11.病源性生物污染土壤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目标:针对典型土壤病源性生物污染的特点,研制高效安全的修复剂,研发土壤病源性生物性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并进行规模化示范。研究内容:选择具有高度传染性病原菌污染和致病性害虫污染土壤,筛选高效安全的化学、生物修复剂,研究修复剂生产制备方法;研发土壤中病源性生物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建立高效修复剂的安全使用和环境安全性评价方法;集成土壤生物性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成套体系,并进行农田规模的应用示范。主要指标:(1)开发2-3种高效安全的修复剂,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修复技术;(2)形成土壤病源性生物污染控制和修复成套技术,建立一定规模的农田应用示范区,病原菌和致病性害虫杀灭效率达80%以上;(3)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专题四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一、指南说明本专题围绕未来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的重大需求,重点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强自主创新技术的开发,以服务于国家未来环境管理需要,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样机为目标,实现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环境管理和环境污染防治提供高技术支撑。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控制额为32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拟对“特殊污染物监测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1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另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拟对“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进行支持,课题支持经费强度为5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本专题本批指南拟支持探索导向类课题不超过20项。1.特殊污染物监测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和土壤环境中药物和化妆品、抗生素和兽药、POPs类物质、纳米材料等新出现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200万元。2.环境污染物被动采样与原位检测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物被动或模拟生物采样技术与装置;土壤污染现场检测技术与装置。本方向拟安排经费280万元。3.污染物生物检测和快速筛查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物高通量筛选和生物检测技术,新型生物传感器与测试装置。
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20万元。4.环境风险评价关键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毒害化学品环境安全性评价(REACH)的关键技术;化学品和环境样品生物毒性测试技术(Bioassays);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的测试、诊断和甄别技术。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5.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技术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环境污染物(“三致”效应、内分泌干扰效应等)的源解析、多介质暴露和生物有效性评价技术;暴露标记、效应标记和易感性标记及测试技术;环境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和毒理组学关键技术及测试产品。本方向拟安排经费300万元。(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目标:针对不同污染物类型,开发基于污染物生物毒性效应的生态风险评估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形成一套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的工具包,以服务于污染土壤和场地修复的风险评估和土壤质量调查。研究内容:土壤污染快速诊断技术:包括检测土壤污染所产生的遗传毒性效应、类二恶英效应、乙酰胆碱酯酶效应、砷/汞毒性效应的土壤污染快速诊断技术;土壤中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评价技术:包括评价土壤中植物有效态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现场测试技术和装置,典型污染物的化学选择性提取法和相应的技术规程;生态毒性测试技术:研发基于土壤功能微生物(如氨氧化菌)、动物(如蚯蚓)和植物的污染物毒性测试方法,建立相应方法的技术规程;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的示范应用:选择2-3个不同污染类型土壤进行集成技术的应用示范。主要指标:(1)建立基于污染物遗传毒性效应、类二恶英效应、乙酰胆碱酯酶效应、砷/汞毒性效应的土壤污染快速诊断的方法规范;(2)开发2-3套评价土壤污染物植物有效性的技术和现场采样装置;(3)提出优化的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测试技术;(4)筛选出用于急性及慢性土壤污染指示的土壤功能微生物2-3种,土壤动物1-2种,植物2-3种,并建立相应的测试规程;(5)形成1套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技术规程并推荐为部门标准,申请发明专利3-5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2.工业痕量有毒气体在线检测技术和设备
研究目标:针对我国工业有毒有害气体连续自动在线检测和排放总量监测的需求,研究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特点,能够适用于恶劣工矿企业现场环境的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和有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时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有毒有害气体污染浓度和排放总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内容:氟化物、氯化物和氰化物等成份的无采样多组份快速测量技术;管道气体流速非接触测量技术;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研制便于工业现场安装、能够设备互通联网的产品样机,并在典型工业现场进行示范运行。主要指标:(1)能够测量氟化氢、氯化氢、氰化氢、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苯系物(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酮类(丙酮、丁酮等)、醛类(甲醛、乙醛等)等成份;(2)仪器响应时间<0.5s;浓度最低检测限:30ppb·m;流速测量范围:0.1-20m/s;(3)设备研制整体国产化率80%以上;(4)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3.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在线检测技术与设备研究目标:针对大型重要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医院等)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实时监测,研制相关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以有效预警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性疾病。研究内容:研制能够实时检测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气溶胶质谱仪;研制实时采样分析生物质颗粒物的激光光谱监测技术和仪器;选择典型场所对所研发技术和设备进行示范应用。主要指标:(1)生物气溶胶质谱技术设备考核指标:实时检测分辨率1次/分钟;检测灵敏度10纳克/立方米;病原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2)生物质颗粒物激光光谱技术设备考核指标:能够有效区分生物质和非生物质颗粒,定性分析生物质颗粒性质;粒径范围:0.5-15微米;浓度范围:0-1000个粒子/立方厘米;检测速度,秒量级;设备重量不超过30公斤;(3)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4.有毒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研究目标:针对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的有毒化学污染物,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毒化学污染物的快速诊断和检测技术,研制多功能、智能化、标准化功能模块和便携式的检测箱,为环境有毒化学污染事件的预警和处置提供检测技术手段。研究内容:研究环境中重要的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氰化物、亚硝酸盐等)现场快速定量检测关键技术与装置;研究环境中有机物污染物(农药、类雌激素、苯系物等的定性定量)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与之配套的便携式检测装置;进行试剂盒、传感器和检测仪器标准化、模块化开发,以及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系统集成。
主要指标:(1)建立能够检测多种毒物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检测成本比现行方法降低50%以上,检测速度为5-30分钟;检测灵敏度达到国家环境检测相关标准方法的要求;(2)现场快速多组分便携式定量分析仪和新型传感检测仪各1套,动态范围不小于3个数量级,精度高于0.1%FS,重复检测误差不大于7%;(3)标准化、模块化的检测单元5-8套,重量均小于500克,标准化定型,并根据现场检测需求组装成便携式的检测装置(箱组);(4)研制1套多种毒物快速检测仪生产工艺的技术平台(包括敏感物制备、传感元件的刻蚀与表面修饰、配套检测元件的系统集成等);(5)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400万元。要求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5.多目标饮用水水源水质管理技术研究目标:选择典型水库型水源地,以国家最新颁布的水源水质和饮用水标准为水质目标和最大日负荷量(TMDL)方法,研发GIS支持下的多种综合评估分析工具和水质管理决策支持关键技术,初步形成基于污染源动态变化的污染物负荷分配和流域水质管理技术体系,为我国水源地水质保护提供新模式和技术平台。研究内容:影响水源地水质关键污染物筛选、源识别和污染负荷监测技术;选择、优化和开发预测污染负荷与水体水质响应关系模型;估算安全临界值并分配最大日负荷总量;开发水库型水源地水质多目标风险管理综合技术集成系统。主要指标:(1)建立水库型水源地最大日负荷量的监测指标,筛选和优化监测技术方法规程;(2)建立主要目标污染物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包括参数估算与率定);(3)形成水库型水源地水质多目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包;(4)软件著作权登记3-5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2项。本方向拟支持课题不超过1项,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紧紧围绕着新阶段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高技术的重大需求,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高技术,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力争在动植物功能基因、动植物分子育种、数字农业、农业智能化装备、现代食品生物工程、农业生物药物、海水健康养殖、农业生物质转化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高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高技术保障。 按照上述总体部署,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从专题和项目两个方面进行安排。其中,专题分年度公开发布课题申请指南,2006年启动了“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数字农业技术”、“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产品生境控制与质量分子检测技术”4个专题的31个研究方向,共立项课题324项,支持经费2.11亿元。 以下为本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16日24时。 科学技术部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专题一、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专题 一、指南说明
随着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动植物育种理论和技术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多学科深度的交叉融合催生出国际上最新的育种方法“品种分子设计”。“品种分子设计”是指以分子设计的理论为指导,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生物信息和基因操作技术,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的不同层次对目标性状进行设计与操作,实现优良基因的最佳配置,培育新品种。开展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研究,构筑品种分子设计技术体系将推动传统的“经验育种”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变,大幅度提升动植物育种效率和技术水平,引领动植物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十一五”期间,本专题以主要植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蔬菜、林草等)、动物(猪、牛、鸡等)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1、重要性状的分子构成解析;2、转基因技术;3、优异性状多基因聚合;4、品种分子设计的信息系统;5、品种分子设计工程;6、品种分子设计的技术体系与验证。通过本专题的实施,重点解析动植物重要性状的分子构成,鉴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突破多基因聚合和基因转移操作技术瓶颈,创建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技术体系;研发品种设计工程技术和信息系统,建立品种分子设计信息网络,构筑适合我国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的技术体系,创制一批动植物优良新品种,提高我国动植物育种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实现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新突破,抢占世界生物育种技术制高点。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30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对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代谢途径解析、植物重要性状表达调控相关的小分子RNA功能分析及利用、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动物重要性状主效基因的分子鉴别、动物数量性状多基因聚合等内容进行支持,课题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二是目标导向类课题,对主要农作物分子聚合育种进行支持,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代谢途径解析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重要性状组成蛋白的结构及功能,明确重要性状形成的关键代谢途径及其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之间、基因与环境互作调控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 2.植物重要性状表达调控相关的小分子RNA功能分析及利用 主要研究内容:鉴定主要作物生长发育、抗逆、养分高效、抗病虫等信号调控途径中的小分子RNA,研究其功能域及靶基因,阐明其作用途径及调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效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定向干扰技术,创制一批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突破性新材料。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50万元。 3.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农业动物(猪、牛、鸡等)表观遗传调控重要经济性状表达、发育和形成的分子构成,解析环境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和染色质修饰来影响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建立重要经济性状的表观基因型高通量分析和检测方法;探索RNA干涉和表观遗传学途径调控性状表现的方法和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4.动物重要性状主效基因的分子鉴别 主要研究内容:在基因网络解析与功能基因分离基础上,确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研究高通量、快速、简便的主效基因分子鉴别技术,探索主基因分子鉴别技术在多基因聚合育种中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5.动物数量性状多基因聚合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农业动物(猪、牛、鸡等)品质、高繁、高产等数量性状的多分子标记选择方法,评估数量性状多分子标记不同组合遗传效应与育种效率,确定动物数量性状多分子标记的聚合应用途径,建立数量性状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主要农作物分子聚合育种 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分子标记选择结合杂种优势利用、多基因聚合育种等技术,构建主要农作物(油菜、玉米、蔬菜、苜蓿)分子聚合育种技术体系;聚合优质、抗病虫、高产、抗逆、营养高效基因,创制目标性状突出、有重大育种应用价值的优异新材料,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基于基因标记或连锁标记(SSR、EST-SSR、SCAR、SNP等)选择和多基因聚合技术培育突破性的油菜、玉米、蔬菜、苜蓿等作物新品种10-12个,育成品种比对照种增产5-10%,品质达到优质标准,抗推广地区3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申请获得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保护6-8项。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90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三、注意事项 1、探索导向类课题申请条件
作物重要性状的代谢途径解析:具有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的工作基础;具有重要性状的候选基因并进行了初步的功能验证及基因互作分析。 作物重要性状表达调控相关小分子RNA的功能分析及利用:已分离出影响植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小分子RNA,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功能分析。 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拥有动物表观遗传、小分子RNA分离与鉴定的研究基础;具有目标性状的基因资源。 动物重要性状主效基因的分子鉴别:具有动物基因组研究的前期基础,已分离鉴定出部分重要功能基因。 动物数量性状多基因聚合:拥有动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实用分子标记、适宜的育种材料和设施条件。 2、目标导向类课题申请条件 主要农作物分子聚合育种:有从事分子标记育种和多基因聚合的研究工作基础和设施条件;拥有重要性状基因的实用分子标记、基因聚合关键方法和适宜的育种材料,鼓励上下游结合。 专题二、数字农业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数字农业技术是用数字化技术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数字化设计、控制、管理和可视化表达的现代农业高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代表着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方向。农业生物-环境信息快速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化信息实时处理和控制技术等数字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于促进作物生产按需管理的重大突破,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数字农业技术专题将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我国农业产前决策、产中管理、产后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瞄准国际数字农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重点在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技术、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技术、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技术、农业数字化管理技术、农业数字化控制技术等战略性技术方向开展研究,并分年度选择重点技术内容进行部署实施,力求在数字农业共性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30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是探索导向类课题,支持农林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和光谱探测技术、主要畜产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不同大田耕作方式对土壤过程影响的定量模拟技术、基于模型的粮食作物生产力动态预测技术、交互式植物三维形态辅助设计及动画生成技术、作物生长系统的数字化可视化技术、资源节约型草畜业数字化管理技术、基于SOA数字农业智能决策技术、农业移动智能信息服务技术等内容,课题支持强度为1OO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二是目标导向类课题,支持大田作物病害智能诊断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集约化水产养殖数字化集成系统研究与应用、动物危害农业行为声防数字化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等内容,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农林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和光谱探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农林植物生长特征、生理参数、生化组分等生命信息传感器和电磁波、光谱探测技术,实现农林植物生长、生理、营养状态等生命信息的无损、实时、准确获取;研究高分辨率探地雷达测试植物根系的成像方法与技术,实现植物根系信息的无损探测。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2、主要畜产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的主要畜产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主要畜产品实测指标和畜禽特征模型,建立基于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技术的畜产品质量多指标无损检测系统。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3、不同大田耕作方式对土壤过程影响的定量模拟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常规、少耕、免耕等不同耕作方式和管理技术对土壤水、热、养分关键过程的定量化模型,并与已有的作物-土壤系统过程模型进行整合,提高田间实际情形下农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预测能力。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4、基于模型的粮食作物生产力动态预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粮食作物生产力模拟模型及其与品种特性、环境因子和技术措施的定量关系,作物生产力模型与GIS耦合的机制及尺度化技术,构建基于模型和GIS的作物生产力动态预测系统,模拟分析不同时空条件下作物生产力、生产水平及增长潜力。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5、交互式植物三维形态辅助设计及动画生成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遗传特征的植物器官参数化建模技术、植物个体形态关联技术、群体形态碰撞检测技术和基于知识的植物生长动画生成技术,实现植物不同品种器官、个体和群体三维形态的交互式设计和生长过程的动画生成。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6、作物生长系统的数字化可视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作物形态建成模型,基于图形技术的作物形态显示模型,结合作物生长模拟模型,集成建立基于模型耦合的数字化可视化作物生长系统,为作物生长调控和品种设计等提供数字化工具。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7、资源节约型草畜业数字化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集成传感器网络技术、3S技术、系统模型及优化决策技术,研究草场信息快速获取模型、草畜动态平衡模型及分析诊断与管理决策模型,为草畜生产技术流程优化和数字化动态管理提供支持。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8、基于SOA数字农业智能决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农业空间信息分析和智能决策方法、智能决策服务构件及其松耦合技术,建立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决策模型及基于GIS—Web服务的智能决策服务构件集,构建基于SOA的随需应变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和智能决策服务系统。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9、农业移动智能信息服务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农业移动环境数据优化复制与同步、位置信息地图化表达、农业数据组播、农业信息个性化智能推送、无线通道安全控制和多终端网络适配技术,建立基于低成本信息终端设备的农业移动智能信息服务系统。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大田作物病害智能诊断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大田作物病害信息采集规范性差、识别率低、诊断难度大的问题,研究基于图像分割、边缘检测、斑点分析等多种算法相结合的主要病害特征提取算法;研究作物病害图像压缩、解析、无线传输技术,开发作物病害信息快速获取便携式设备和作物病害特征信息的自动获取系统;建立集约覆盖集、禁忌搜索、支持向量机等多种算法融合的作物病害自动诊断模型,构建作物病害数字摄像、数字显微和智能识别系统;综合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式识别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建立构件化、网络化作物病害智能诊断和防治技术系统,并开展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1)开发小麦、玉米、水稻病害智能诊断和防治系统,完成作物病害信息获取、传输、识别、诊断、防治等功能构件50个,实现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系统间的无缝集成;(2)开发的系统可对以上三种作物病害的80%进行有效诊断,诊断准确率90%以上;(3)研制便携式病害诊断仪1套,产品成本在5000元以内,具有导航、大容量数据存储、USB接口、无线传输和智能诊断功能;(4)研究成果应用1000万亩以上;(5)申报专利3-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5个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2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2、集约化水产养殖数字化集成系统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水产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数字化管理的需求,研究多水质传感器(水温、pH、溶解氧、ORP、盐度、氨氮等)无线采集节点,建立大范围、远距离水域水质信息在线采集系统和预警系统;研究多水质传感器集成采集设备调控节点和控制技术,基于CAN总线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开发组态软件,建立全天候水产数字化养殖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DCS);研究水域环境信息、水质信息和养殖动物的定量关系模型,研制基于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水产健康养殖专家系统;研究水产加工、经营、运输过程中产地认证、水产品条码标识与编码等数字化物流技术,实现水产品产后加工、流通过程数字化;开展水产养殖全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1)建立水产养殖场水体断面的水质信息快速采集系统,要求传感器网络并发工作稳定、具有自组织功能,获取信息至少5个以上水质参数;(2)开发水产数字化养殖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DCS),要求系统对水产养殖设备的运行状态具有实时监控能力,远程设备的系统相应时间10秒以内,系统故障率在5%以内;(3)开发3种典型水产品种、水体环境和人工措施关系定量模型组件20个以上,建立3个基于模型的水产养殖智能化专家系统,每个系统知识规则总量3000条以上并覆盖养殖全过程;(4)开发水产养殖数字化硬件产品3-5个,申报专利3-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5个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5)在30-40个水产养殖场/企业应用示范。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3、动物危害农业行为声防数字化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农业生产中动物危害行为导致减产和商品价值损失的实际问题,研究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动物危害行为声防数字化技术产品。研究典型危害动物与其天敌对应关系框架模型,并实现数字化表达;基于动物危害行为规律,开展危害动物天敌声音采集、数字合成和分类研究,建立危害动物天敌高保真数字语音库;研究数字语音格式转换技术,开发适合在控制器上播放的智能语音存储芯片,建立典型危害动物行为声防技术组合方案;研究声音输入输出、光线检测、大容量存储和语音存储、软件加密技术,设计低成本高保真声音输出电路、低功耗电源电路和人机交互界面,开发可方便更换语音芯片、全天候智能播放的典型危害动物声防数字化技术产品;开展产品中试和示范推广工作。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1)建立典型危害动物与其天敌对应关系框架模型,并实现数字化表达;(2)研究典型农业危害动物天敌智能语音芯片,建立20种以上危害动物天敌数字语音库;(3)开发产品携带方便,成本在1500元以内,具有指示灯状态显示、声音调节按纽、光敏感应器感应亮度和声音芯片可随时更换的功能;(4)产品多路高频扬声器输出,声音频率40~12kHZ,单个产品有效控制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工作环境温度0℃~+60℃,供电电压9~15V,可太阳能/市电供电;(5)申报专利3-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3个以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6)产品在300个以上农业基地/企业应用示范,应用推广5000套以上。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专题三、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以全面提升食品营养、质量和安全性为目标,以新型食品、配料的生物制造以及加工方式的生物技术变革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食品酶工程、发酵工程、食品基因工程技术方向内的前沿技术,以及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多糖和寡糖、脂质和脂肪酸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生物加工技术。为加强食品生物技术与其他前沿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推动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2007年新增食品纳米生物技术方向。通过对前沿性技术的探索和集成创新,引领食品重大产品的开发并带动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本专题的研究重点:1、食品酶工程技术;2、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3、食品发酵工程技术;4、食品基因工程技术;5、功能性蛋白与肽的生物加工;6、功能性糖质生物加工技术;7、食品纳米生物技术。通过本专题的实施,将着力解决一批食品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前沿性关键技术,加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获取原创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实现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食品工业的融合,构筑具有我国特色的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未来食品工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4000
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是探索导向类课题,对固定化酶工程技术、酶工程绿色清洁生产技术、食品生物保鲜技术、食品工业重要菌株的基因工程构建、功能肽的生物制备技术、活性多糖生物分离技术和食品用纳米材料及纳米营养物制备技术等内容进行支持,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二是目标导向类课题,对益生菌定向筛选与功能开发关键技术、高强度和高密度发酵生产技术等内容进行支持,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 1、固定化酶工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异构酶、转苷酶、脂酶等重要食品酶,研究酶及休止细胞的固定化载体,包埋、交联、离交等固定化方法,固定化酶稳态化控制技术,固定化酶反应器,建立高效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系统。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 2、酶工程绿色清洁生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食品加工中高温、高压、酸碱、化学溶剂等不利因子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影响,研究利用复合酶细胞破壁、酶法转相、拆分、转化和内源酶高效利用等技术,变革传统食品加工方式以实现绿色、高效清洁生产。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 3、食品生物保鲜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湿敏、氧敏、光敏等富营养食品和鲜活农产品的保鲜要求,研究高性能可食保鲜膜材的分子设计、生物成型和活性调节技术,以及有机合成和生物转化相连接的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制造、分子改性和工业化成型技术,获取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天然、安全、可食或可降解食品保鲜和包装材料。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4、食品工业重要菌株的基因工程构建 主要研究内容:以整合优良生产性状,消除酿造过程中有害成份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为目标,研究食品发酵菌株性状整合技术、有害基因敲除技术、目标基因定向改良技术等,对传统发酵食品、功能食品配料与添加剂以及食品酶制剂等重要工业生产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构建。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5、功能肽的生物制备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食源性多肽和寡肽的结构与功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模拟、蛋白质可控降解、重组菌表达及选择性酶催化合成技术、活性肽纯化和活性保护技术,生物制备具有降血压、促进矿物质吸收、抗氧化等作用的特效功能肽。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 6、活性多糖生物分离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动植物和微生物源具降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特定生理活性多糖,研究细胞壁生物控制降解技术,活性多糖生物提取、径向流高效色谱分离技术,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保护,功能释放、改性及重组加工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7、食品用纳米材料及纳米营养物制备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营养物的稳定性,实现营养物的靶向输送和高生物利用度为目标,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纳米脂质体、纳米微乳等纳米营养物载体的制备方法与技术,纳米营养物载入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等,发展新型可食用纳米材料和营养物。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益生菌定向筛选与功能开发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和建立新型益生菌定向筛选模型,实现调血脂/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抗过敏和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益生菌的高效筛选;研究益生菌的吸附和定植技术、功能基因锚定技术、益生性状整合技术、高密度培养、制备和活性保护技术等。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建立新型益生菌定向筛选模型3-5种,选育出具有优良特质性状的益生菌菌株10-12种,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6-8种;完成1-2株益生菌的3-5个功能基因定位;围绕益生菌的培养、制备和活性保护开发3-5种产业化技术,开发2-3种益生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8件,发表10篇以上SCI研究论文。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55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2、高强度和高密度发酵生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酒精、L-乳酸、酶制剂等大宗发酵产品生产中,原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研究微生物细胞代谢调控工程技术、发酵过程能量平衡技术、发酵过程质量平衡技术、高粘稠流体传质技术、在线智能流加和过程监控技术等,以实现高强度和高密度发酵,降低发酵产品生产成本。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建立2-3种细胞代谢调控新方法;建立2-3套高强度和高密度发酵新技术,酒精发酵的原料利用率提高15%,L-乳酸发酵的原料利用率提高18%,L-乳酸的光学纯度达到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10项,发表10篇以上SCI研究论文。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专题四、农产品生境控制与质量分子检测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农产品生境控制与质量分子检测技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从农产品生境控制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两个环节入手,针对农产品生产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重点开展化学污染物源头控制和生物修复的前沿技术研究,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洁净的生产环境;针对农产品中主要动植物疫病病原和化学污染物等,重点开展基于靶标发现和分子识别的高通量的农产品质量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检测技术手段。 “十一五”期间,本专题的研究重点:1、农田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高效降解技术;2、重金属原位钝化和植物-微生物联合控制修复技术;3、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与生境修复技术;4、农业生物质转化及土壤地力修复技术;5、农林有害生物分子调控技术;6、重要动物疫病快速分子检测技术;7、重要植物疫病及真菌毒素快速分子检测技术;8、农产品中农药多残留快速在线分子检测技术;9、基于分子识别的农产品中兽药残留灵敏检测技术;10、农产品重金属和环境激素分子检测技术;11、转基因农产品精准检测技术。通过本专题的实施,力争实现农产品生境控制和质量分子检测前沿技术的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培养一支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产品生境控制和质量检测的高技术研发队伍,保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7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3000万元。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是探索导向类课题,对农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基因工程菌构建技术、农田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封闭循环养殖水的高效净化技术、基于RNA干扰的植物抗病毒等有害生物调控技术、动物外来疫病通用核酸探针分子设计与检测技术、重要病虫早期抗药性高通量分子检测与诊断技术、重要真菌毒素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分子印迹技术等内容进行支持,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二是目标导向类课题,对重要禁用兽药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及产品、环境和农产品主要重金属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等内容进行支持,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农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基因工程菌构建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农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对象,克隆降解关键酶基因,并利用同源重组、染色体无标记整合、启动子调控等方法,研究不含外源标记、生态安全的多功能基因工程菌构建及高效表达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2、农田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农田镉、汞、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研究重金属原位钝化土壤改良、树脂膜吸附专性定向修复技术,开发具有专性钝化功能的土壤改良剂和其它修复制剂。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3、封闭循环养殖水的高效净化技术 针对封闭循环养殖水体,研究高效净化基因工程菌构建技术,结合物理、化学及信息化控制技术,建立低能耗、高效率、大流量水质净化技术体系。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4、基于RNA干扰的植物抗病毒等有害生物调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严重危害我国重要作物的病毒等有害生物,如水稻条纹病毒、大豆花叶病毒和双生病毒为对象,研究植物体内双链RNA(dsRNA)或小分子RNA(MicroRNA)的高效表达和植物转化、靶基因定向识别和专化沉默等技术,形成基于RNA干扰的植物抗病调控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5、动物外来疫病通用核酸探针分子设计与检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重要动物外来疫病(尼帕病毒病、西尼罗病毒病、裂谷热、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等)为对象,研究纳米金核酸扩增、通用核酸探针分子设计技术,研制基于特异性靶标分子筛选和检测的技术产品。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6、重要病虫早期抗药性高通量分子检测与诊断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稻褐飞虱、棉铃虫以及小菜蛾(对氟虫腈、吡虫啉、Bt毒素的抗性)为对象,研究抗性新基因鉴定、靶标(突变基因)分子设计和检测等技术。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7、重要真菌毒素快速免疫检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农产品中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真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F-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B1、B2)为对象,研究毒素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化学发光、抗体芯片等技术,研制重要真菌毒素快速免疫检测技术产品。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8、农药残留检测分子印迹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重要有机磷、磺酰脲类农药为对象,研究分子聚合和识别技术,研制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分子印迹材料,实现农药残留高效富集和分子印迹检测。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2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重要禁用兽药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及产品 主要研究内容:以禁用兽药或激素来克多巴胺、氯丙嗪、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己烯雌酚、双烯雌酚为对象,研究免疫原分子设计与合成、高亲和力重组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制备、侧流免疫层析等技术,开发基于分子识别的高通量兽药残留快速免疫检测技术产品。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形成3-4项重要禁用兽药残留快速免疫检测核心技术,获得6-8种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兽药单克隆抗体或重组抗体,研制出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和试纸各6-8个,检测极限达到国际限量标准;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以上,发表SCI研究论文6-8篇。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2、环境和农产品主要重金属快速免疫检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环境和农产品中重金属(铅、汞、镉、铜等)污染,研究重金属螯合和半抗原分子设计、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和重金属选择性富集技术,开发重金属快速免疫检测试剂盒。 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形成2-3项重金属快速免疫检测核心技术;获得4-5种特异性强、亲和力高重金属单克隆抗体,研制出相应的检测试剂盒4-5种,检测极限符合国际限量标准;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5项,发表SCI研究论文5-7篇。
本方向2007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为300万元以下,课题支持年限原则上为4年。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2016年中国物业管理市场供需预测与战略咨询报告.doc
- 试论物业管理市场化改革与发展
- 2016年物业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2016年物业管理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
- 物业管理市场拓展浅谈
- 武汉物业管理市场调研报告1457352901
- 2016年物业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规范物业管理市场 推动行业有效竞争
- 2018-2024年中国领先物业管理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趋势研究报告.doc
- 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的制度创新
- [三胜咨询]物业管理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 2015年物业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关于临汾市区物业管理市场的调查报告
- 试论物业管理市场化改革与发展
- 2016年物业管理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
- 物业管理市场调查报告_1ppt课件
- 物业管理市场调查报告ppt课件
- 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