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50 KB
- 2022-04-29 14:00:1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简答题第1篇: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试题简答1、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首先,实践是否具有客观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不是把实践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活动。例如,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其次,实践是否具有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的方面”,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动的方面。第三,实践是否具有革命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地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活动”,即个人利已主义的活动。最后,实践是否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之,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哲学家历来众说纷纭。唯心主义者认为思想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有些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条件,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不懂实践,因而也不懂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因为,人的社会生活,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等,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都充满着实践的内容,带有实践的烙印。实践活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的是生产活动,它决定着人的其他的一切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实践,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巩固和发展。总之,离开实践就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因为离开实践去观察社会生活,因而都陷入了唯心史观。39
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考察人的本质,主要是考察人的现实本质,从人的现实本质出发、从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活动中考察人,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考察和理解人的本质必须注意下面三点:第一,人的本质不是指人的自然性,而是指人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因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承担者,离开了生产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人便不能从动物中分化出来,也不能生存,当然也不成其为人。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在人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必须注意抓主要的社会关系,同时兼顾其他关系。这样才能多侧面、多层次并系统而整体地揭示出人的本质。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不同。存在决定意识,现实决定着理想。不同的现实本质决定着不同的理想本质。在观察人的现实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人的不同目的、愿望、理想、意志以及实现目的、理想的能力,就能全面把握人及人所组成的社会历史。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所谓由真理的本性所决定,即真理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判断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只在主观范围内无法解决,客观世界本身也无法解决,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正如马克思在《提纲》第二条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所谓由实践本身特点所决定,即指实践不仅与认识一样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双重的:一方面,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又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为直接的现实,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那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争论。对此,马克思曾批评道:“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39
5、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是什么?费尔巴哈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是他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表现有二:一是离开实践而只从直观的形式去了解认识主体的认识方式,认为直观是认识世界的唯一形式。“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而是看作纯自然、纯直观的东西,即一种消极被动静止的观察,把认识看成像镜子一样的反映,把实践排除在感性和认识过程之外,完全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尽管他“不满意抽象的思维”,但他仍不能摆脱其认识的抽象性(如他对人的本质的了解就是抽象的),抓不住具体的认识对象,正如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马列选集P236)一是离开实践去了解认识对象。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把人看作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孤立的、单个的人。这样,在观察社会历史时,他们只看到孤立的、单个的人的思想动机,而不能指出产生思想动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只能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而看不到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只能把社会历史看作是许多偶然事件的堆积,而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根源。 6、新旧哲学对立的根源是什么? 新旧哲学对立的根源在于它们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作用不同。首先,从阶级基础来看,旧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它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是其阶级基础。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是其阶级基础。其次,从社会作用来看,旧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说明世界,企图达到对世界的正确理解。新唯物主义则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新哲学给自己提出的历史使命就是革命实践,“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39
第2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试题三、解释、理解1、“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其意思是说,作为社会历史基础、从而作为唯物史观出发点的,应当是伴随着人们的活动而不断变更“人化的自然界”,而不应当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那种非人化的自然界。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冲突”首先,阶级斗争的形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实质内容是为了改变某种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而展开的。其次,革命也可以说是一种暴力、即革命的暴力。但是,不能说所有暴力都是革命,革命也不一定都取暴力的形式,只有使用“武器批判”来摧毁一切现存关系的革命才是暴力革命,因此,不能把革命和暴力等同起来。四、简答题1、简述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过多次,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些话说得非常明确,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2、请你简要回答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作为物质生活条件的社会活动的诸因素(或“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第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二是新需要的产生;第三是人口的生产;第四个因素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人们之间的各种“物质联系”,“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39
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怎样的批判?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形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其次,唯物史观创始人指出,费尔巴哈离开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的人也是错误的,因为离开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单纯的感觉”去谈论人,所谈论的就只能是抽象的所谓“人自身”、而不可能是“现实的历史的人”。4、对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理论的意义是什么?首先是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关系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建立唯物史观的大问题。其次,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方向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5、上层建筑及其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上层建筑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等国家机器,还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国家和意识形态所以都是上层建筑,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基本一致的属性。这就是:无论政治国家,还是意识形态,也不管它们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们根源于经济基础,反应了经济基础的要求,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在阶级社会里,不管哪一部分上层建筑,都必然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一方面,任何国家政权都是在经济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政权;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6、精神生产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无论什么时候,意识都是由人们自己所生产的,都是由物质活动决定的,不过这种决定作用在不同意识形式中,情况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精神生产是由物质生产、物质活动决定的。39
1、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论述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生产就是指“现实的个人”的“生活的生产”,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和精神生活的生产或精神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包括两种:一种是“自己生活的生产”,即现实的个人自己吃、喝、穿、住、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这些资料所必需的那些生产资料的生产,这种生产是通过人们的“劳动”来实现的,另一种是“他人生活的生产”,即延续人类生命的生产,这种生产是通过人们的“生育”来实现的。所谓“交往”,就是指现实的个人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往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形成的一定关系,就是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交往关系,即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生产”和“交往”在社会历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知道,生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没有生产,人就不能生存,人类也无法延续。其次,交往的发展程度如何,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第三,普通交往的建立还对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2、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的?这一原理的制定有什么重要意义?①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里所说的“人们的存在”就是指“社会存在”,而意识任何时候都只能是对这种社会存在的意识、即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意识”。这段话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范畴所下的第一个明确而科学的定义。②“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制定和论证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也就是后来习惯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的原理。这个基本原理是在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第一次制定了这个基本原理,而且从各方面详细论证了这个基本原理。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阐明意识对生活的依赖关系。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阐明“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统治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论证“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意识没有独立的历史,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③“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第一次制定的伟大意义这一基本原理的制定和表述,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和创立;而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仅完成了哲学和一切历史科学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而且对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实践,也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首先,完全改变了以往唯心史观观察历史、叙述历史的方法。其次,这个基本原理的制定对其他社会历史科学也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最后,这一基本原理制定具有革命意义、战斗意义。39
3、《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哪些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至少答出六个要点)第一、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几种基本活动(关系);第二、以“历史的自然”取代“抽象的物质自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三、论证了人类历史与生产、交往方式的关系问题;第四、科学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正确阐述了生活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第五、指出私有制是自发分工的产物,它出于劳动积累的必然性;第六、对新历史观作了精辟的概括;第七、历史唯物主义扬弃传统哲学,代之以“实证的”历史科学;第八、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理论阐述。 39
第3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请你理解两个决裂及其相互关系。《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两个彻底决裂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革命气概。(1)这里的“传统的所有制”指的是一切私有制,特别是资产阶级私有制。(2)这里所说“传统观念”指的是一切维护私有制的传统思想。同传统所有制(私有制)决裂,就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同传统观念决裂即同私有观念决裂,用共产主义思想及观念代替旧的传统的私有观念。第一个决裂是第二个决裂的基础,第二个决裂也是为巩固第一个决裂服务的。所以,改造私有制的关系和改造私有观念以及旧的意识形态都要重视,不能互相取代或厚此薄彼。要认识到决裂的条件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第二个决裂比第一个决裂更艰巨、更复杂、更具有长期性。2、如何理解“工人没有祖国”的命题?“工人没有祖国”。主要意思是,在当时资产阶级统治下,各国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敌人是共同的即资本,他们争取解放的条件也是国际性的。这句话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是针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提出来的。注意三种情况:第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资产阶级专政的统治下,“工人没有祖国”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这样一个统治机器、统治工具来说的,工人阶级应当用革命的办法或手段摧毁本国的资产阶级的军事上的国家机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所以,这并不是说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生活的国度,不是说工人可以不爱自己生长的国土。第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取得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新的国家是自己真正的祖国,无产阶级成了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对于被压迫民族(第三世界)来说,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应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维护自己的国家统一,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干涉。39
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1)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第一,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破坏了封建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简单化、明朗化。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它迫使一切民族”均“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建立新政权,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总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2)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2、结合《宣言》中的有关论述,请你谈谈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资产阶级是从封建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分子是从城关市民中产生的;新大陆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即原始的殖民掠夺、美州的殖民化,给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与经济发展的这三个阶段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处于支配地位的阶级依次为:行会师付→手工工场主→资产者。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越出一国的范围,并随着美洲的发现而建立了世界市场(开始全球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其政治上的进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随着这一基本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39
3、结合《共产党宣言》中的有关论述,请你谈谈共产党同其它工人政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如宪章派)相对立的政党。然而,共产党又有别于其他工人政党和工人组织。表现在:第一,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第二,共产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第三,共产党在实际行动中,是无产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先进部分。第四,共产党在理论上,是以共产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了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总之,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无产阶级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一部分。4、马恩在《宣言》中是怎样论述“两个必然”的?(1)《宣言》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又进行着与封建社会“类似的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打破,资产阶级必然为无产阶级所消灭。(2)《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太狭窄了,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3)《宣言》还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再也不能统治下去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强调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39
第4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如何理解“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消费。该过程包括主体的消费和客体的消费。主体消费,指劳动者在生产中发展着自己的劳动能力,同时也在生产中消耗和支出这种能力;客体的消费,指在生产中机器等生产工具的磨损、燃料的消耗、原材料的消耗等。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力的消费。不过,马克思指出,这种意义上的消费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消费,而是生产的消费。马克思还说:“生产和消费的这种同一性,归结为斯宾诺莎的命题”就是“规定即否定”。换句话说:生产包含着生产自身的否定——消费,反过来也一样,消费也包含着自身的否定——生产。离开了生产自身的否定,就无所谓生产的规定,离开了消费自身的否定,也无所谓消费的规定。“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指个人对生活资料的消费同时是人体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吃喝是人的一种消费形式,这种消费就是为了生产自己的身体,人除了吃喝外还需要穿、住、用等多种消费形式(即从另外的方式来生产人),否则,人不能正常生存,这都属于消费的生产。可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把人体的生产说成是“第二种生产”即人体的生产是靠“消灭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马克思指出:生产与消费的这种直接同一性,并不排斥这二者“是两个东西”。(注意:所谓“生产者物化”是指劳动者支出的脑力和体力凝结在劳动产品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指劳动者消费了生活资料,恢复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再生产了劳动者自身。)2、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请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着重理解一下“普照的光”的含义。在此,“普照的光”,指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生产形式,这种主导的生产形式及其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生产及其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它就像“一种普照的光”,“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即对其他生产形式及其关系起着掩盖、变形、屏蔽的作用。马克思阐明了“耕作”或“土地所有制”作为主导的生产形式的情况。他指出:在耕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民族那里,连工业、工业的组织以及与工业相应的所有制形式都多少带着土地所有制的性质,甚至资本作为传统的手工工具也具有土地所有制性质。可以说,农业社会中的耕作及其关系(即土地所有制关系)就是一种“普照的光”,它使其他的生产形式和关系都带有它的性质和特点,这说明,主导的生产形式及其关系具有把它自己普遍化的主动作用以及似乎要渗透一切的那种渗透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普照一切的光就不再是农业社会中的耕作及其土地所有制,而是资本及其关系。“在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式中”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是自然联系占优势,而是“社会、历史所创造的因素占优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懂资本便不能懂地租。不懂地租却完全可以懂资本”。因为,资本已成为一种普照的光,它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这里所讲的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普遍化作用。39
1、马克思是如何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①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生产,而不是孤立的个人生产。(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②资本主义生产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而不是生产一般或一般生产。(物质生产的历史性质)2、马克思是怎样系统论证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的?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性质、对象和方式,消费创造生产的动力和目的。马克思把生产和消费始终当作一个运动整体来考察,当作一个活动着的矛盾统一体来把握,认为在这一统一体中,生产和消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为前提且互相转化;同时它们的地位也不是并列的,生产是真正的起点,是处在支配地位的要素。 ②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的结构决定分配的结构,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 ③生产决定交换和流通。流通只是交换的一个要素、一种方式,交换是生产和分配同消费之间的起媒介作用的一个中间环节,交换作为生产的一个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交换属于生产,交换决定于生产。 3、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既然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以及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和经济发展了,其它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解决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等才有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生产也取决于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要素,即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既然如此,当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应扩大内需、增加人民群众收入、疏通流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4、为什么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但不能将其绝对化?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什么作用? 马克思在《导言》中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分析,得出来如下结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并不是同一的东西,而是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在这个统一体中,四个环节也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起支配或决定作用。生产不仅支配着自身,也支配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在整个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四个环节总是从生产开始,没有生产,就没有交换和消费。交换和消费不起支配作用,这是自明之理。作为消费品的分配,也不起支配作用,若作为生产条件的分配,这种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要素,它属于生产本身,没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分配,就不成其为生产。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 但不能将生产的这种决定作用绝对化,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消费、分配、交换也对生产起反作用。当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规模也会随之增大,生产分工也就更细。随着分配的变动,如资本的集中,城乡人口的不同分配等等,生产也会随之变动。最后,如消费发生变化,也会决定生产的变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同每一个有机整体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一样。)39
5、马克思对物质生产的认识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分歧表现在哪里?这种分歧的实质是什么?正确理解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之间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何在? 马克思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间的分歧,并不在于政治经济学是否要以物质生产为出发点,而在于对物质生产本身的认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来,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物质生产是孤立的个人生产,他们把生产的物质形式即一般财富看成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因而只看到生产过程的自然要素是生产的一般要素,而忽略了这些生产的一般要素的社会结合形式;只研究“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以空谈“生产一般”来抹煞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生产之间的本质差别,从而来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和谐的、永恒存在的生产方式。他们不分主次地谈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特点、作用、地位,而忽视了生产的决定作用。他们按照所谓的“三段论法”,肤浅地认为: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在一起。他们没有揭示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关系,掩盖了生产的社会性质,也不可能区别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方式。其错误有二:一是并列对待四环节,二是割裂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社会地、历史地考察物质生产的思想。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生产,而不是孤立的个人生产。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最重要的是研究其社会性质,因为任何个人的生产都离不开社会,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人生产(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宣扬的“单个的猎人和渔夫”所进行的生产)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社会越是处于原始阶段,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是不能独立,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达到最发达的程度,因而,“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马克思还指出,物质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具有历史性。马克思肯定,“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没有这些生产的共同的一般要素,任何生产都无从谈起。把这些共同的东西作为“生产一般”(指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即人借助于生产工具改造自然的活动——生产力)抽象出来,就可以在分析多个历史阶段的生产时避免重复,因此,这种抽象是一个合理的抽象。然而,一般总是寓于个别之中,离开具体的特殊的生产,抽象的生产是不存在的。马克思强调指出:“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为有了统一而忘记本质的差别”。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任何生产都必须具备的要素,但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这些主客观条件的情况以及它们结合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结合的特殊形式,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抽象出生产的一般要素,正是为了更好地分析、比较和研究各个历史阶段上的生产之间的本质区别(指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物质生产所采取的不同形式即生产关系),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这就正确地解决了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了一般,有了一般的基本的条件和要素,才会有39
生产、才会有各个历史阶段生产之间的联系,才会有历史继承性;同时,任何生产都是在某种特殊的社会形式中,在某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上进行的,离开了特殊的社会形式和历史阶段,也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正是生产的这种特殊形式、特殊阶段,使得生产具有不同的特殊的规定性。否认社会生产的这种特殊性,就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就会抹煞不同的社会生产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的论述同时也表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而重点应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而建立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关系的肤浅看法,深入到社会生产的内部结构,具体阐述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物质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以及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生产也取决于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要素,即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研究了社会生产的现实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性,通过具体的分析,进一步确立了把生产关系看成有机整体的唯物史观的观点,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生产不是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性质的生产,这集中地表现在社会生产是包含着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复杂的经济过程。马克思总结道: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并不是同一的东西,它们只是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部分或环节,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同一体内部的差别。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这种分歧,其实质在于:是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性呢还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和历史暂时性?! 正确理解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理论上,只有把握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才能批判和消除两种错误倾向。一切时代的生产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和一般的规定,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谈起,这就是生产一般。否认生产一般,割裂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联系,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迷宫。 另一方面,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的,这种社会形式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超越一定社会形式的生产是根本不存在的。正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形式,使得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特殊的规定性。比如,生产工具和劳动者虽然是一切社会生产都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条件,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中,它们不仅具有大不相同的发展状况,而且这二者的结合方式也是不同的。由此才使得社会生产呈现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并将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同另一种社会生产方式从质上区别开来。否认社会生产的这种特殊性,就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就会抹杀不同的社会生产之间的本质区别。39
在现实实践上,只有把握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之间同样存在着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共同性;同时又具有本质的区别。 其共同性有:A、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B、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四个环节之间的一般关系都成立;C、都是社会化大生产,D、都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都是市场经济,等等。否认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这种共同的规定性,就会把那些本来属于两种社会生产共同具有的东西,误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特殊而加以排斥。这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其本质区别:A、社会主义生产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B、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则是为了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进入全面的小康社会,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财富在资本家阶级一极的积累和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极的积累。否认社会主义生产同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区别,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 39
第5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段话?马克思在这里不仅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还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规定,即:(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往往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发生变化。(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所在。2、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段话?马克思的这一段话表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旦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就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社会也就要随之发生革命,从而整个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更。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两个“决不会”)。如何理解这两个“决不会”?这就是说,新的生产关系以及新的上层建筑的出现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和根本动力,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归根到底,旧社会形态的灭亡,新社会形态的出现,都要以生产力状况为转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39
第6篇: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三、问答1、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积极成果:①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不仅在当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即使在今天对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来说,也不失为有价值的材料。②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三大空想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家庭到社会以及思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思想观点和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有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③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合理的因素。圣西门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有规律的,看到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傅立叶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理论,他的合作公社计划向人们展示了没有有产阶级、劳动阶级是可以掌握并管理生产的蓝图。局限性:①把抽象的理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②不了解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对立和斗争,但都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③主观地抛弃资本主义,不是去说明它、科学地论证它。④天才史观,以为他们几个天才人物可以把幸福、解放赐给人类。2、怎样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①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因此,一切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而不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阶级社会里,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集中地表现为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样,“社会主义……就不再被看做是某个天才人物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从而找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②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本形式,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义愤填膺地反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却不明白剥削在哪里和怎样发生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也无法对付和改变这个生产方式。只有剩余价值学说,才能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这样就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也为他们指明了摆脱剥削的根本途径。所以,恩格斯说,这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39
第10篇: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列宁在《谈谈辨证法问题》一文中,是怎样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的?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辨证法的实质”。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这是因为: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划分辨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界限。③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辨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④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科学认识方法,辨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2、列宁在《谈谈辨证法问题》一文中,从哪些方面说明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第一方面,辨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则根本否认对立面的存在,认为发展就是数量的增减。第二方面,辨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自己运动即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则从事物外部寻找事物的动力。第三方面,辨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则认为,发展是事物的简单重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所以,辨证法的观点是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而形而上学的观点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3、列宁在《谈谈辨证法问题》一文中,是怎样说明辨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①辨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个别和一般、现象和本质等对立统一的辨证法,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命题中。这说明,认识的本性是辨证法的。②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都具有辨证法的性质。不仅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细胞”中有辨证法,而且在人类认识的最简单的命题中也有辨证法,因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辨证法。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辨证法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4、列宁在《谈谈辨证法问题》一文中,是怎样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的?①“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就是说,把复杂而曲折的认识过程歪曲为完整的直线,把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系的方面割裂开来,把认识的某一个成分片面地加以夸大、绝对化,使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际相脱离,就会陷入唯心主义。②由于唯心主义有利于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统治,起着麻痹劳动人民的作用,所以,掌握了政治统治权的剥削阶级,总是把唯心主义哲学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竭力宣扬、支持和巩固唯心主义哲学并为其传播和发展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这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得以长期存在的阶级根源。39
第11篇:毛泽东《实践论》1、如何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之所以是认识的来源,这是由人类认识的规律决定的,又被实践证明了的。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什么能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呢?因为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需要和新的课题,推动人们去认识;实践还能给人的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实践还可以为认识积累丰富的经验,还可以锻炼提高认识能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淮,这是由认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逻辑证明不是对认识的检验,而是主观思维范围内的识别作用。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就是指导实践,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只有指导实践才能取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际效果。2、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请着重理解“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之所以要再次飞跃到实践中,是因为,首先,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理论指导实践);其次,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因此,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理论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并得到发展的过程。所以,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意义也更大。1、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是如何论述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的?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是《实践论》的主要内容。首先,讲述了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这两个阶段一方面对立、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外部现象的反映,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它不能指导人的实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它能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发展的统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其次,论述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先接触到事物的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经过第一次飞跃所获得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并没有解决,所以还要进行第二次飞跃,把理性认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认识也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怎样才能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呢?这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订实践方案,然后将方案交给群众,才能发挥群众能动的革命的首创精神。39
2、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是如何论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的?二者的区别: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是对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二者的联系:一方面,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条件(要获得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必须经过抽象思维、“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因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3、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人们的认识过程往往是再认识的过程,再认识就是主体对同一客体原有认识成果的重新认识,它不仅包括认识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而且包括鉴别真伪,修正错误,使认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的过程。4、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39
第12篇: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简答1、如何理解“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前提,是正确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以及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曾经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提出及时纠正这些问题,但当时还有不少同志的思想认识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突出地强调了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正是为了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是解放思想的需要,也是安定团结的需要。”由此可见,处理好遗留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在阐述这个问题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重要观点:一是“安定团结十分重要”。二是对人的处理要十分慎重”。三是今后选拔干部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四是—定要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虽然毛泽东同志晚年有过较大失误;但“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代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无容置疑的。五是“关于文化大革命,也应该科学地历史地来看”。正是在邓小平同志这些科学观点的指导下,我们才顺利地完成了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艰巨任务,从而使全国人民更好地做到了“团结一致向前看”。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是否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和根本目的,是衡量是否真正地科学地解放思想的根本标准;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39
论述1、为什么“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在分析了思想僵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后强调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为,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正确的政治路线能否贯彻下去,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是如何论述民主问题的?邓小平在该文第二部分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1)邓小平同志首先论述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他认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现在敢出来说活的,还是少数先进分子。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2)邓小平还着重讲了经济民主问题,他指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故,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3)邓小平还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9
第13篇: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简答题1、如何理解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重要论断?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邓小平的这一论断:(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只要中国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就会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可见,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命题。(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更快地发展自己,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人民才能从心眼里拥护社会主义,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们相信社会主义,也才能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中国是在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矛盾十分复杂,对外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内要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自己的发展。(4)“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2、如何理解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相互关系?(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与本质特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手段,二者互为条件。(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保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根本上还有赖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讲共同富裕,只能是平均主义的共同贫穷。(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与象征,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生产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否则,搞两极分化,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违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39
1、“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有什么重要意义?(1)“三个有利于”,即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确立“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对改革开放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为我们扫清了阻碍改革开放的种种“左”的思想和观念的障碍,它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种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二,以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是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以及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决定的。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军事实力转向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只有尽快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才能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也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第三,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第四,“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提供了根本依据。第五,“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使我们排除了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的干扰,使我们更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胆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9
2、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在深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1)突出生产力,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过去我们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犯了种种空想的错误。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则突出了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地位。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目标,这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开辟道路。(2)在生产关系上,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邓小平多次谈到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使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如果产生了新的剥削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使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认识。(3)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最终目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三个目标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相对于前两个目标来说,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因而也没有剥削和两极分化,但它是共同贫穷,而不是共同富裕。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的剥削社会。正因为如此,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历史上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为之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手段与目标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首要的是生产力目标,这是实现后两个目标的基础。在生产力目标中,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条件下仍须通过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以生产力目标为前提,同时又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保证,相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前两个目标都是手段。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此三方面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还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共同”体现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地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要求;“富裕”体现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要求,体现了邓小平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的一贯思想。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基本制度,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因而,只有从手段与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上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才不至于在这一问题上引起歧义,才能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5)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往往是从静态中,用僵硬的定义,概括出一个僵硬的社会主义概念或固定观念。我们曾经把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发展模式,当作普遍适用的模式,从中概括出社会主义的僵硬概念或固定观念,这些概念和观念又进一步促使这种模式更加僵化。现在,邓小平在谈社会主义时并没有把它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邓小平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过程中,来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逐步实现的。39
名词解释第1篇: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试题1、“主要的事情”:(1)从世俗基础(即人类社会)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去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2)去说明世界被二重性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3)并进一步要在理论上批判世俗基础及其矛盾和分裂、在实践中对这一世俗基础进行革命改造,以达到消灭宗教这一精神鸦片的目的。2、“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一是指正确的思维反映现实并转化为现实,二是指正确的思维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3、“思维的此岸性”是指,人的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不在彼岸,就在思维的此岸。4、经院哲学:(1)产生于11——14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2)它利用和歪曲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论证方法去论证基督教的信仰和教条,说明上帝的启示,(3)是一种为宗教神学和封建统治服务的思辩哲学。5、直观:(1)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含义。(2)在马列著作中,一般指感性认识;但在有些场合,比如在这里,“直观”一词则用来指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3)费尔巴哈认为,直观是认识世界的唯一形式。他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称这种唯物主义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在此,马克思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直观”概念的。6、“市民社会”,表示当时社会的财产关系、经济关系,与“政治社会”相对,是马克思从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借用过来的,直观的唯物主义者把它理解为孤立的个人之和,不可能发现社会发展规律。7、“市民”社会中的“市民”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就是特指资产阶级社会,旧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是资产主义社会,它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利益。8、“人类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由自然、社会的奴隶变为自然、社会的主人,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社会也才能变为真正的人类社会。9、“社会化了的人类”指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要推动社会进步、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基础力量,因而体现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和希望。39
第2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试题1、“一般意识形态”:是指完全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现实和思想关系的一般唯心主义;2、“德意志意识形态”:专指德国的思辨唯心主义,特别是指黑格尔以后的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和“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3、生产方式及其内涵:(1)“生产方式”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就是“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形式。(2)不过,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其他许多著作论述的“生产方式”具有两重意义。因为凡是进行生产,都必然同时发生双重的关系,一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同人、或人同社会的关系,所以,进行生产时也必然出现两种组合方式。第3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共产主义者同盟”:(1)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成立于1847年6月。当时,以工人和手工业者为主要成分的“正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改组建议,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2)章程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3)同盟的战斗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4)同年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的委托起草了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即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3月马克思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恩格斯当选为中央委员。(5)同盟约有300名,分散在英、美、法、德、瑞士、比利时等国,团结了各国革命工人,广泛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盟的盟员积极参加了欧洲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同盟遭到反动派的严重破坏。在普鲁士政府制造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以后,同盟的著名活动家遭到逮捕、判刑,同盟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1852年11月17日同盟宣告解散。2、“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1)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的国际组织。它的前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组织的“共产主义者同盟”。19世纪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各国先进工人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建立有组织的联系,联合起来同统治阶级作斗争。(2)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召开的有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参加的国际工人会议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是第一国际的创立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共同规章等到许多文件。在这些文件中规定第一国际的任务是,团结各国工人,建立更广泛的联合,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3)第一国际在马克思各恩格斯的领导下,团结和统一了工人阶级队伍,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等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规定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斗争和策略原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干部,第一国际发扬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支持了巴黎公社,开展了保卫公社原则的活动。(4)第一国际的最高机关为代表大会,大会闭会期间为总委员会(中央执行机关),各国的组织称为联合会委员会,地方组织分分部、支部和小组。第一国际从成立到解散,共召开过六次代表大会,三次代表会议。(5)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工人运动面前提出了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第一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无产阶级新的战斗任务,187439
年左尔格辞去总委员会书记后,实际上已经解散。1876年7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列宁说:“第一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第4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三段论法”:(1)亦称“三段论”、“三段论式”。由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2)例如,“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马克思主义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这是其典型例子。(3)三段论法是一种用演释法做出结论的方式,也就是从一般原理出发的推理方式。2、科学的抽象:(1)即抽去某一类现象的非本质的次要的标志,通过思维引出其固有的最本质的特点,并加以概括。(2)用科学抽象的方法进行概括,其结果就是科学的概念、范畴。(3)科学的抽象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现实世界的观念,比起直接的感觉所提供的更为完全和深刻。人类的认识只有通过理论的概括,才能发现现象的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律。3、占有、所有权:(1)占有同所有在一些经典著作中是同义的。但在分析所有制内部关系时,又将“占有”同“所有”区别开来。如在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归公社所有,但为个人占有。资本主义社会,土地为大地主所有者所有,为农业资本家占有。借贷关系也是这样,所有和占有相分离。(2)可见,占有是相对于所有而言的,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如不能出卖、不能任意处置。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归占有者处置。所有权、所有,是一个财产归属问题。4、思辨:指纯粹思考,纯理论的玄想,以别于“经验的思考”。如将不依据经验而得出的哲学原理体系称为“思辨哲学”,思辨哲学家根据“纯智力”创造出的原则称为“思辨原则”,理论思维称为“思辨思维”等。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试题1、市民社会:(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用来表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术语。(2)马恩在其著作中使用这一术语时,一般指资本主义社会,有时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关系。(3)在本文中,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使用这一术语时,追述了他对市民社会的认识深化过程。他第一次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物质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得出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明确的唯物主义结论。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国家、法对市民社会即经济关系的依赖性。这不仅是探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的起点,而且孕育着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2、生产关系的总和:(1)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经济结构,对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起决定作用。(2)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部分。3、社会经济形态:(1)指社会经济结构,即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在马列著作中有时也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以及与其相应的上层建筑的总体。39
(3)列宁指出,马克思“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6、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试题1、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1)指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其主要代表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2)他们提倡科学,宣扬理性,对封建制度和宗教迷信进行了尖锐地批判。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建立民主政体。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2、巴贝夫:(1)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认为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他主张建立一个“平等共和国”。(2)1875年冬,巴贝夫建立了“平等会”组织。1897年暴动失败,他被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督政府处死。3、16世纪和17世纪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1)指英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1516年出版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和意大利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1568—1639)1602年写的《太阳城》(1623年出版)。(2)他们对自己理想的共产主义作了详细的描绘,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和不幸的根源,主张消灭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人们之间没有贫富差别,人人劳动,产品归公,没有商品交换和贸易。这些思想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反映了劳动者要求摆脱奴役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描述和憧憬。4、劳动市场:(1)指由英国各城市的工人合作社创立的劳动产品公平交换市场(2)罗伯特·欧文为了实现自己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于1832年9月在伦敦创办了劳动市场。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在实践中遭到失败。5、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1)狄德罗(1713—1784),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者、哲学家、《百科全书》创办者和编辑。(2)《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于1762年前后写成的一部以哲学家和拉摩之侄的对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拉摩是法国的音乐家,他的侄儿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狄德罗通过这部作品揭露了法国社会的矛盾。《拉摩的侄儿》是一篇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杰作。39
第7篇: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主观主义:(1)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2)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3)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2、怀疑论: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存在表示怀疑的哲学学说。它割裂相对和绝对的辨证关系,从相对主义出发而走向怀疑一切。3、折衷主义:(1)把各种根本不同的和对立的思潮、观点、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2)在哲学上就是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混合起来,企图建立一种超乎两者之上的体系。(3)其基本特点是用二元论、调和论代替和冒充马克思主义辨证法,有时把矛盾的两个方面等同起来、否定重点、不分主次,模糊事物的本质。4、斐洛:(1)(公元前25—公元40)是罗马帝国的一个宗教神秘主义派别犹太-亚历山大哲学的主要代表、新柏拉图主义者。(2)宣扬旧约圣经中关于创世的神话,把希腊哲学思想归源于旧约圣经,对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进行唯心主义的歪曲。5、约瑟夫·狄慈根(1828—1888):(1)是德国著名工人哲学家、制革工人。他独立研究了许多哲学问题,并且得出和马克思恩格斯相近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在他的著作(如《短篇哲学论文集》和《人脑活动的本质》等)中使用过uberschwengliches这个词,其意是夸大的、过分的、无限度的意思。列宁曾借用这个词说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39
第8篇:毛泽东《实践论》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是对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3、唯理论:(1)一种与经验论相对立的认识论学说。它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经验,而只能来自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2)A、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物主义唯理论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是唯一的实体和认识的对象,这是正确的。但是又认为知识不是对实体的反映,而是通过理性直观和推理得来的。主要代表是荷兰的唯物主义者斯宾诺莎。B、唯心主义唯理论从精种第一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是人脑固有的,知识来源于理性自身。只有清楚明白的概念才是真理,才是判定真理的标准。主要代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3)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和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彻底解决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过程的学说。4、经验论:(1)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2)A、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B、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39
第9篇: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解放思想:(1)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做到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推动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发展。2、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是一个通俗的哲学概念,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之点: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C、‘求”就是去研究。(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一个整体,其核心则是实事求是。3、民主:广义民主是指民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以尊重人们的平等权利和多数人的意志、利益为原则的决策、管理机制和制度。它适合于各种社会形态及每一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可称之为一般民主。狭义的民主:(1)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条件下,民主首先表现为一种国家政治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A、一是在国体层面,它是指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居于国家的统治地位,它表明国家的阶级实质。国体涉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即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B、二是在政体层面,它是指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行使民主权利,它表明民主的实现形式。政体涉及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即在统治阶级内部也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管理国家。如社会主义中国,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2)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3)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没有超阶级的抽象民主,只有具体的阶级民主。39
第10篇: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党的基本路线:(1)A、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和总政策,B、是事关全党工作、全国改革和建设事业全局的战略规定,C、是党正确地实施政治领导的基本形式和重要保证。它集中概括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根本任务,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总纲。(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计划经济:是由中央计划部门预先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资源的流动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来推动的,由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等问题都是由中央计划部门直接调节的。3、市场经济:(1)是以市场为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市场上供求、竞争和价格的波动引导资源的流动。(2)市场经济具有自主的企业制度、平等的经济关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开放的市场空间。(3)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应关系,突现其增强经济活力,调节经济结构的功能。4、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填空题第1篇: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试题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去理解,不是人从()去理解。2、费尔巴哈不了解()活动的意义。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4、人的本质并不是()。在其现实性上,它是()。39
5、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的。6、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中以及对()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第2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试题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的存在。2、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3、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与(),与()交织在一起的。4、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而人们的存在就是()。5、我们的出发点是()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6、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7、只有在()的世界中并使用()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8、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9、“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的产物,是()的产物,是()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这里的“他”指的是谁?10、“()”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11、()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2、分工只是从()和()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13、()、()和(),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14、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产生的。39
15、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6、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的形成,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而不是批判。17、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资金和()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18、()“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19、“()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20、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为前提的。21、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和()的分离。2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第3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和(),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2、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39
3、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4、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还要多,还要大。5、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6、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7、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8、共产主义并不剥夺()的权力,它只剥夺()的权力。9、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10、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1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第4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动物。2、说到生产,总是指()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3、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就忘记()。4、实际,一个民族的工业高峰是在它还不是以()为要务,而是以()为要务的时候。第5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39
1、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的最初动因。2、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这种()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而对()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3、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即有()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5、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6、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为根据﹔相反,这个()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7、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第6篇: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不成熟的理论,是和()相适应的。2、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3、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方面去考察的。4、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的产物,一句话,都是()的产物。5、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做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的必然产物。6、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①();②()。39
第10篇: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2、(),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3、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好象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4、辩证法是()认识,其中包含着()的成分。5、()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第11篇:毛泽东《实践论》1、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2、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是最基本的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3、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问题,理论才解决()问题。4、理性认识依赖于(),()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6、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和()相分裂,以()和()相脱离为特征的。7、我们的结论是()和()、()和()、()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第12篇: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3、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4、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最可怕的是()。39
5、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首先要加强()的团结,特别是要加强()的团结。第13篇: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2、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3、()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不对的(),新问题出来()。4、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是否(),是否()。5、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与()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6、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7、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一手抓()。这两只手都要硬。8、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音响设备技术》习题答案.doc
- 《项目管理概论基础》习题集(含答案).doc
- 《领导科学》2001-2013年历年真题(答案附后版).doc
- 《领导科学》2004年到2012年真题与答案汇总.pdf
- 《风险管理考试辅导习题集》答案解释.doc
-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doc
- 《食品营养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doc
- 《餐饮服务与管理》测验题及答案.doc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与答案.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练习题及答案.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 [全].doc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doc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自考本科公共课最全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练习题.docx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解答.doc
- 《马概论》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