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84 KB
  • 2022-04-29 13:53:15 发布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增长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猛,令世人惊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汽车的结构在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更新。汽车的设备制造的水平越来越高、汽车的性能不断完善、汽车技术逐渐向电子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的背后,各大企业、各种车型的市场份额博弈将更加激烈,日系车愈发强势、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都将在新的一年深入发展。 伴随着汽车销售利润的大幅缩水,汽车销售服务领域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本文将通过各种评判指标分析我国汽车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本文首先通过多汽车市场所处的国内环境和现状进行分析,来发现影响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然后通过数据的收集、计算,从销售率、进口增长率、进口额占销售总量的比重、销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这四个方面指标对我国汽车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应对汽车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的汽车行业政策制度,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关键词:汽车、产销量、发展对策 ABSTRACTAmazinggrowthintheworldautomobileindustryinChinainrecentyearshasthespeedofthefiercemomentum. Structureofthecarwiththeconstantappli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continuousimprovement,productiontechnologyisimprovingandupdating. Thelevelofthecarmoreandmoreequipment,andconstantlyimprovetheperformanceofmotorvehicles,automotivetechnologyisincreasinglytoelectronicinformation,intelligence,networkingandotherdirection. Majorcompanies,variousmodelsofthemarketsharegamewillbebecauseoftherapidgrowthofautomobileproductionandsalesevenmoreintense. Japanesecarsbecomemorepowerful,emergingnewenergyvehicleswillbefurtherdevelopmentinthenewyear. Automotivesalesandservicesectorisalsoundergoingprofoundchanges,alongwithcarsalesprofithasshrunkdramatically. ThisevaluationwillbethroughthedevelopmentofChina"sautomarketindicatorsoftheproblemsandhowtotakemeasures. Wefoundthat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developmentoftheautomotivemarketbythedomesticautomobilemarketenvironmentandtoanalyzethesituation. ThentheanalysisofChina"sautomobilemarketstudiedthedatacollection,calculation,fromthesalesrate,importgrowth,importsaccountedfortheproportionoftotalsales,salesgrowthandGDPgrowthintheratioofthesefourindicators.China"sautoindustryisinastageofrapiddevelopment,whilecontributingtothe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y. Weshouldformulateappropriatepolicyresponsestothedevelopmentoftheautomotivemarket,establishandimprovepoliciesandsystemstotheautomotiveindustry,thedevelopmentoftheautomotiveindustrytoprotectSouthKorea,atthiscriticalmoment.Keywords:automotive,productionandsales,developmentstrategy  目录前言4一、我国汽车市场面临的现状5(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国内环境6(二)汽车市场的主要特征6(三)汽车市场的现状7(四)消费现状8二、我国汽车市场评判指标的实证分析12(一)销售率指标分析12(二)进口增长率与进口额占销售总量的比重分析13(三)销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指标分析14(四)基尼系数指标分析15三、 影响汽车销售的因素分析17(一)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17(二)构建数学模型19(三)各项指标的回归分析19(四)单个指标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21(五)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预测28四、相关政策建议29(一)企业层面:市场导向,竞争为先29(二)消费者层面:理性消费,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31(三)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31结论33致谢34参考文献35 前言目前,汽车已经逐渐走进了大众家庭,它作为一种消费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可以给驾驶者带来一种享受,同时车型及性能也体现车主的审美观,也是车主身份的象征及环保意识的体现。所以,汽车就要装在汽车的结构和性能上进行改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来满足汽车消费者;并且在外形上也做一些改进,带给人一种时尚感,以满足特定人群的审美需求。因此,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性能的改善和式样的个性化。同时预测汽车市场明年将出现负增长。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部分边缘品牌将退市,同时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人们的视野。车型将迎来换代高峰,捷达、凯越都将出新款。SUV市场车型增多SUV热还将持续升温。日系车将全面雄起和自主品牌形势严峻等……针对以上的现状,本文将借鉴数据分析,具体通过对过去近十年汽车市场的发展的分析,来预测2011年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根据消费者消费特征来分析影响汽车销售的因素。同时通过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根据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分析各种原因,及时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应对汽车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的汽车行业政策制度。 一、我国汽车市场面临的现状自从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走向国际化已经不可逆转。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延续了09年发展态势,在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叠加效应的作用下,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虽然汽车市场发展表现良好,但仍需对汽车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必要建议。(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国内环境2010年,全国GDP总量为39.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占GDP总量的69.8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年基础设施(扣除电力)投资4.19万亿元,道路运输业增长40.1%,城市公共交通业增长59.7%,显示出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73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实际增长11.2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实际增长10.9%,虽然整体上全国人均收入有所增加,但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5.4%,12月有负转正,当月上涨1.7%,说明2010年工业产品原材料价格下降,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二)汽车市场的主要特征1.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继上年高速增长后,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但由于2009年走势前低后高,而2010年上半年产销水平较高,造成2010年以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同比增长由年初80%回落至32%;与上年产销增长48.30%和46.15%相比,增幅分别回落15.86个百分点和13.78个百分点。今年的增长表现为高速增长,既有政策的促进因素,也有消费者担心政策退出引发的提前消费因素。2.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2010年,各类车型全面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增幅较上年回落20.28个百分点和19.76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增幅与上年大致相当。3.SUV和MPV增势迅猛,交叉型乘用车需求由热趋稳。2010年SUV销售132.60万辆,同比增长101.27%,高于乘用车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MPV销售44.54万辆,同比增长78.92%,增幅高于同期52.80个百分点。4.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节能惠民产品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该类车型市场份额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总量比重68.77%,比同期下降0.88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轿车销售占轿车总量的比重69.85%,比同期增长0.51个百分点。大多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敏感。2010年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减弱,1.6升及以下车型市场份额开始下降,7月落至最低点。节能惠民产品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该类车型市场份额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的预期,四季度该类车型销售火爆,11、12月市场份额均超过70%。全年呈“V‘字形态。可以看出,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5.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10年自主品牌表现值得肯定,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同比平均增长,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同比增长32.2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三)汽车市场的现状1.进口汽车“井喷”20多年的合资道路,促进了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在管理和技术上的极大提升,但在自主知识产权上他们始终无法取得有效突破。2010年 的一个新情况是进口豪华车市场“井喷”。这个“井喷”的规模是:2010年1-7月汽车进口累计46万辆,超过前年全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去年全年进口车可达到70万辆以上,增幅70%左右,估计2011年进口汽车可达100多万辆。如果政策不变,进口汽车市场“井喷”将是个长期的趋势。进口车热卖,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贡献巨大;部分进口车售价和维修价虚高,国外汽车寡头可赚得更多的利润;大排量豪华车畅销不衰,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相背;跨国汽车寡头已经在中国减少国产高档车比例,加大进口车比例,也得到他们本国政府的欢迎,因为对他们国家的就业、经济、税收增长均有好处。进口车继续“井喷”,将挤占国产车市场。高档车技术很多是超前的,如果合资企业减少国产高档车比例,是汽车寡头另一种技术封锁,可能在10年内我国汽车工业不能做强。“井喷”的原因是:中国新贵们买车攀比愈演愈烈,中国奢侈品消费高涨,跨国汽车寡头加大了在中国推销豪华车的力度;平均每辆进口车价格比国产车高3倍多,国家财政上增收幅度极大,这可能是容忍进口车“井喷”的内在因素;中国的汽车消费税存在严重漏洞,使豪华进口车可以合法避开高税。如装备3升增压发动机的汽车进口量巨增,它仅缴12%的汽车消费税,而装功率相同的非增压发动机的豪华车,要缴40%的汽车消费税。只有修改汽车消费税政策,才能遏制超豪华进口车“井喷”,但是否修改不得而知。2.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前途堪忧在大家对自主品牌大唱赞歌时,乘联会研究的结论却是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前景堪忧,因为国家对自主品牌倾斜政策力度很小,使合资企业很多车型在市场上不多攻城掠地,2007年夺得A0级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2009年占去SUV市场50%以上的份额;今年又把MPV市场主导地位夺走。目前仅有A00级轿车和微型客车市场,自主品牌占有率大于50%;今年以来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市场份额逐月下降,从1月份的35.9%,降到8月份的不足27%,半年多市场占有率降低四分之一,这么快的降幅实在让人担忧!我们不能让每人买车都买自主品牌乘用车,也不能轻易改变我国汽车用户讲排场的心态, 这些不利于自主品牌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状态,只能用政策引导消费,而中国多年来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仅是一句政策口号,至今连小排量汽车和自主品牌汽车的定义都没有。目前汽车上市公司都在给自主品牌筹钱,甚至中国的商用车还出现了全面合资的趋势,这样国内大汽车集团就会从制造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投资公司,汽车工业的实际控制权会掌握在国外汽车寡头手中,那时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安全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四)消费现状1.汽车消费市场现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越过570万辆,同比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汽车生产570.77万辆,同比增长12.56%;销售575.82万辆,同比增长13.54%。我国在国际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急速扩容,与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密不可分。  由于国家取消了对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的种种限制,以及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备受关注,市场份额有明显提高。国产车的竞争优势得到全面提升,自主企业销售呈现较大的增长,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成为市场的亮点。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保持了平稳下降的走势,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均小幅走低,2006年汽车价格调整的重点已经转向高档汽车,中低档汽车的降价空间有限。汽车厂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销售策略,如让价销售、有奖销售、服务搭配等,汽车的销售体系在逐渐完善。  从汽车人均普及率看,我国每千人拥有汽车8辆。据调查,我国目前在沿海地区就有2.3亿人左右的现实或潜在的用户群体,而目前这一群体中真正拥有汽车的只有10%。据专家计算,2004-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以16%-20%的速度增长,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汽车消费市场(如图1) 图1汽车各季度销量走势2010年的销量增长异常之高创纪录,我们按照三段论分析今年汽车市场销量。去年1-8月的厂家销量同比增长327万台,增幅达到39%,其中1-4月的销量较09年同期增长234万台,而5-8月的销量增长仅有93万台。去年的9-12月销量按照570万台测算,这样汇总的2010年销量1730万台。2.我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特征我国汽车消费需求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购车成为了汽车消费的一大热点,拥有汽车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一个标志。现在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万元级向10万元级过渡,主要消费品是汽车、住房以及通讯教育等。尽管我国现在的人均收入在发展中国家还排在中下水平,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预计的是居民的购买力还将不断增强。同时中等收入人群已经进入购车大军,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调查显示,国内消费者购车欲望十分强烈,购车者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比例较高,初次购买新车的大多选择价位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或者二手车,家庭购买第二辆车或者是换车的则集中在10万到25万元之间,消费者开始关注汽车使用成本,如:零部件价格、燃油费用、维修费用、保险费用等,而且更多的人开始选择贷款购车的方式。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将全面升级,与之相伴的必然是汽车个性化需求。汽车成为人们生活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为买一个交通工具而买车,他们开始视汽车为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生活乐趣的工具,视汽车为展示自己个性的方式与途径。汽车消费更多地渗透着理性因素,我国汽车消费者关注的因素已经不再仅仅是价格的高低,而是注重价格、质量性能、品牌形象以及服务质量等综合因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安全、舒适、可控性、节能环保以及外观样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的情况来看,仍处在学习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企业品牌、产品母品牌和子品牌存在混淆;不能区分先进或过时的技术;不知道哪些装备是自己必需的;不懂不同企业的各自定位和技术特点,不熟悉不同企业各自产品的优势;持币待购现象明显;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不可否认,中国的私人消费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主要推动力,与此相印证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品种构成中,轿车大约占60%。轿车比例继续提高,卡车与客车比例继续下降,符合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2006年轿车比例已经达到6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一举打破了世界汽车市场美日双雄并立的局面,发展为中、美、日的“三国演义”。以下是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分别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为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中国汽车产销居世界第一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相对其他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二是国务院强有力的措施,依靠内需和消费拉动经济,使得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平稳较快地增长。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如图2)。 图2我国汽车销量及增长率图特别是受惠于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政策,小排量乘用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成为拉动汽车整体高增长的主力军。2009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累计销售达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比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为历年最高。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57.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二、我国汽车市场评判指标的实证分析以上我们提到过,目前我国汽车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正因为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注意其发展。数据胜于雄辩,本文通过对汽车市场所处经济环境、特征以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全国汽车行业相关数据作为依据,选取合适的指标对汽车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力求从数字、指标上来界定我国汽车市场现有状况、发展是否良好等等。其实国际上判定汽车市场发展好坏的指标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以下几个指标对汽车市场进行分析判定:销售率指标、进口增长率、销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值等指标。 (一)销售率指标分析产品销售率,是指报告期产品销售量与产品生产量的比率。是反映报告期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程度和反映产品生产、销售、流动及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指标产销率越大,说明产品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存留的时间越少,资金周转越快;反之销售率越小,说明产品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存留的时间越长,资金周转越慢。工业产品销售率:衡量企业生产与销售比例大小,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工业产品销售率适中或偏大,说明工业产销衔接情况越好,更能满足社会需求;反之,工业产品销售率越小,说明工业产销衔接不是很好,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时需要调整工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销售率(%)=(报告期某种产品销售量/报告期某种产品生产量)×100%    全部工业产品销售率    =(报告期现价销售产值/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100%以下是2001—2010年这十年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情况(见表1)。需要说明一点:某种产品销售率和和全部工业产品销售率是根据不同指标计算的类似指标。表1:2001—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情况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产量(万辆)销售量(万辆)销售额(亿元)汽车产品销售率(%)工业产品销售率(%)200195449246.7236.44458.395.824.672002110776.5347.7342.86465.798.585.842003142271.2449.7439.17025.697.654.942004201722.2519.7507.17606.697.583.772005251619.5615.3575.87961.393.573.162006316589738.5721.68296.297.712.62 2007405177.1904.3879.28403.297.222.072008507284.9961.51054.810081.6109.71.992009548311.41379.11364.513041.698.942.382010548311.41865.41806.217263.296.833.1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表1是笔者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统计部门公布的调查数据所得。从计算结果来看,自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我国汽车产品销售率均高于90%,这说明我国的汽车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的购车能力还是不错的。工业产品销售率变化不大,说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比较良好。汽车产业的资金周转较快,产销衔接较好。(二)进口增长率与进口额占销售总量的比重分析进口增长率指标是用来反映进口车增长的速度,该指标应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若超过这个区间,那么国外汽车市场将过多的挤占国内市场,使得国内汽车市场受到冲击,不利于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进口车占销售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进口车与汽车销售总量协调性的指标,用来反映汽车产业对国外汽车市场的依赖程度。若该指标值过大,那么国外汽车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协调性有待提高,也说明汽车产业对国外汽车市场的依赖程度越大,这同样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独立发展。这两个指标都反映出国内市场的发展情况,所以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分析来判定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如下表:表2:2001—2010年我国进口车基本情况年份进口车(万辆)销售量(万辆)进口车增长率(%)进口车占销售总量的比重(%)20019.73236.4—4.12200210.26342.85.452.99200313.75439.134.023.13200415.13507.110.042.98200516.18575.86.942.81200622.8721.640.913.16 200731.42879.237.813.57200841.011054.830.523.89200942.081364.52.613.08201081.361806.293.354.5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从计算结果来看,2001—2008年我国进口汽车增长率都保持在一个平稳增长的速度,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在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进口汽车增长速度偏小。但是在2010年,我国汽车进口量增长率达到93.35%,同时进口汽车占销售总量的比重也达到历史最高点,说明国外汽车市场飞速抢占国内市场,导致进口汽车“井喷”。这也是我国汽车市场存在的隐患,所以我国汽车行业更应该加大力度发展本土品牌,促进国内汽车安全健康发展。(三)销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指标分析用GDP的增长率代表我国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测量汽车产业相对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以此来监测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汽车产业的发展超出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越大,相应的汽车市场发展速度越大,但是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般认为,当汽车销售额增长幅度是GDP增长幅度的2倍以上时,则说明汽车市场和房地产一样,存在泡沫。比值=汽车销售额增长率/GDP增长率以下是我国2001—2010年汽车销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如图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3 汽车销售额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之比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01—2007年汽车销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不断下降,这说明汽车行业的发展慢于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但从2008年开始汽车销售额增长率远大于GDP增长率,那么可以说明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我们更应该注重汽车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做出贡献。(四)基尼系数指标分析目前汽车产品在我国消费市场中属于高档耐用品,尽管近几年汽车价格不断下滑,但与这种价格的下滑相对应是质量、性能的提高和最低价格的相对稳定,尤其汽油价格上涨、购车后附加消费提高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来说汽车仍然是高档奢侈品。收入差距将成为阻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收入差距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以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某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最高的10%的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居民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衡量收入差距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它是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这些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如表3。从表3可知我国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且继续呈现不断扩大之势。据世界银行2001年发展报告称,中国居民20%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与人均收入相差8.6倍。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3.11倍。按国际一般的情况,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的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呈不断增大之势(如表3)表3:2001—2010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表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基尼系数0.460.460.460.470.470.50.50.530.520.5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及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而成图4我国基尼系数变化趋势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不断创新高,从收入差距现状对市场影响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居民收入对汽车保有量的影响,认为汽车的速度依然较快,但由于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状况影响了中低收入居民产品结构升级,减少了未来汽车保有量的数量,减缓了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收入差距将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汽车工业高速稳步增长。三、 影响汽车销售的因素分析(一)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表4:影响汽车销售额各项因素观测数据(单位:亿元)年份销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GDP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20014458.337214109655.212205.419378.220026465.743450120332.713638.125772.920037025.655567135822.815329.633247.120047606.670477159878.31761541558.920057961.388774184937.420627.150701.820068296.2109998216314.424262.360842.220078403.2137324265810.329471.571487.8200810081.6172828314045.435289.583099.3200913041.6224599340506.940288.292296.3201014640.527814039798346331.4101525.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对于各因素对我国汽车市场影响的研究,本文将采取SPSS软件中的Pearson法对我国汽车销售额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各影响因素对我国汽车销售额的影响结果。表5:数据相关性分析结果Correlations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者总值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销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PearsonCorrelation1.989(**).994(**).971(**).964(**)Sig.(2-tailed).0000N1010101010国内生产者总值PearsonCorrelation.989(**)1.999(**).991(**).928(**)Sig.(2-tailed)0.000N1010101010Pearson.994(**).999(**)1.988(**).938(**) 城镇居民工资总额CorrelationSig.(2-tailed)00.00N1010101010城镇居民消费支出PearsonCorrelation.971(**).991(**).988(**)1.904(**)Sig.(2-tailed)000.0N1010101010销售额PearsonCorrelation.964(**).928(**).938(**).904(**)1Sig.(2-tailed)0000.N1010101010**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由表5可以看出汽车销售额与以上四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说明,所选的统计自变量对Y的影响是显著的,是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所选的四个自变量对我国汽车销售额存在着高度的影响。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汽车销售额产生重要的影响。即表示汽车销售额与以上四个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各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P<0.01,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统计意义可见一斑。(二)构建数学模型影响汽车销售的因素很多,收入水平、市场供求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法规等等。其中有些因素难以量化和采集,根据本文的分析目的,考虑变量的可得性、独立性和对汽车价格的相关性。本文选取了汽车销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GDP、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这四个因素来构建我国汽车销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因变量:代表我国汽车销售额自变量:代表固定资产投资额自变量:代表GDP自变量:代表城镇居民工资总额自变量:代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5个回归参数,随机干扰项用于表示影响我国汽车销售额的其他因素和误差。(三)各项指标的回归分析利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各自变量对汽车销售额的影响程度。结果如表6:表6:模型汇总表ModelSummary(b)ModelRRSquareAdjustedRSquareStd.ErroroftheEstimate1.987(a).975.955779.58900aPredictors:(Constant),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者总值,城镇居民工资总额bDependentVariable:销售额采用回归分析模型所得到的数据有:可决系数R2=0.975,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55,说明回归方程可以解释95.5%的我国汽车销售额,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多元回归方程的F检验就是检验总体回归方程是否显著。首先提出假设::均为0(i=0,1,2,3,4) :不全为0(i=0,1,2,3,4)利用SPSS软件测算F值的结果如表7:表7:方差分析表ANOVA(b)ModelSumofSquaresdfMeanSquareFSig.1Regression117529607.930429382401.98248.345.000(a)Residual3038795.0115607759.002Total120568402.9419aPredictors:(Constant),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者总值,城镇居民工资总额bDependentVariable:销售额可以看到F统计量为48.345,通过了F检验。对应的P值为0.000<0.01,所以拒绝,模型整体线性不显著的假设,即该模型整体线性是显著。表8:回归系数检验表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CoefficientstSig.95%ConfidenceIntervalforBBStd.ErrorBetaLowerBoundUpperBound1(Constant)10126.22407.494.2060.0083937.5716314.854固定资产投资额0.1640.0493.6473.3680.020.0390.29国内生产总值0.0240.0770.6570.310.769-0.1740.222-1.2110.892-3.935-1.3580.232-3.5031.081 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0.0770.0810.5980.9450.388-0.1320.285aDependentVariable:销售额表8的输出结果可得到回归方程:从表8中可以看出,所有指标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所以并未通过t检验。即说明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在95%的置信度下是不显著的。在普通最小二乘法下模型的可决系数R2=0.975与F值为48.345,都比较大,但是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较小,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并且对的联合线性作用显著,但各变量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而使得它们对的独立作用不能分辨。(四)单个指标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由于上面提到各指标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所以为了克服多重共线性,我们必须构建新的模型,可以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并且汽车销售额与以上四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所以考虑建立一元回归线性模型来分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排除某个变量或某些变量后,保留在模型中的变量的系数的经济意义将发生变化,其估计值也将发生变化。模型为:因变量:代表我国汽车销售额自变量:可以代表固定资产投资额、GDP、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随机误差项1.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汽车销售额之间的分析首先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采取SPSS软件中的Pearson法对我国汽车销售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我国汽车销售额的影响结果(如表9)。 表9:数据相关性分析表Correlations销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销售额PearsonCorrelation1.964(**)Sig.(2-tailed)..000N1010固定资产投资额PearsonCorrelation.964(**)1Sig.(2-tailed).000.N1010**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画散点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趋势变化(如图5)。图5汽车销售额与固定资产投入额的样本散点图从表9和图5都可以看出汽车销售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变量之间呈不完全正相关,并且为高度相关。由于相关分析只能说明相关关系的方向和相互密切程度,而不能确定出两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利用spss软件所得的回归分析如下:表10:模型汇总表 ModelSummaryModelRRSquareAdjustedRSquareStd.ErroroftheEstimate1.964(a).930.9211026.5650aPredictors:(Constant),固定资产投资额表11:回归系数检验表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CoefficientstSig.BStd.ErrorBeta1(Constant)3766.553607.2446.203.000固定资产投资额.043.004.96410.315.000aDependentVariable:销售额表11的输出结果可得到回归方程:Y=3766.553+0.043X由模型汇总表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3,接近于1,模型拟合优度很高;由回归系数检验表可以看出p值远远小于0.01,所以可以认为该模型通过了t检验。该回归方程表示: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变动一个单位,汽车销售额Y变动0.043。2.国内生产总值与汽车销售额之间的分析和上面的分析一样,首先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汽车销售额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12)。表12:数据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s销售额GDP销售额PearsonCorrelation1.928(**)Sig.(2-tailed)..000N1010GDPPearsonCorrelation.928(**)1 Sig.(2-tailed).000.N1010**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画散点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趋势变化(如图6)。图6汽车销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样本散点图从表12和图6都可以看出汽车销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两变量之间呈不完全正相关,并且为高度相关。回归分析如下:表13:模型汇总表ModelSummaryModelRRSquareAdjustedRSquareStd.ErroroftheEstimate1.928(a).860.8431451.0456aPredictors:(Constant),GDP表14:回归系数检验表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CoefficientstSig.BStd.ErrorBeta1(Constant)1479.5681173.5061.261.243 GDP.034.005.9287.019.000aDependentVariable:销售额表14的输出结果可得到回归方程:Y=1479.568+0.034X由模型汇总表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86,接近于1,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由回归系数检验表可以看出GDP的p值远远小于0.01,所以可以认为该模型也通过了t检验。该回归方程表示:GDP每变动一个单位,汽车销售额Y变动0.034。3.城镇居民工资总额与汽车销售额之间的分析首先分析城镇居民工资总额与汽车销售额之间的相关性(如表15)。表15:数据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s销售额城镇居民工资总额销售额PearsonCorrelation1.938(**)Sig.(2-tailed)..000N1010城镇居民工资总额PearsonCorrelation.938(**)1Sig.(2-tailed).000.N1010**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下面是通过散点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趋势(如图7)。图7汽车销售额与城镇居民工资总额的样本散点图 从表15和图7都可以看出汽车销售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变量之间呈不完全正相关,并且为高度相关。回归分析如下:表16:模型汇总表ModelSummaryModelRRSquareAdjustedRSquareStd.ErroroftheEstimate1.938(a).881.8661341.9709aPredictors:(Constant),城镇居民工资总额表17:回归系数检验表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CoefficientstSig.BStd.ErrorBeta1(Constant)1693.5251049.1441.614.145城镇居民工资总额.289.038.9387.678.000aDependentVariable:销售额表17的输出结果可得到回归方程:Y=1693.525+0.289X由模型汇总表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866,接近于1,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由回归系数检验表可以看出GDP的p值同样远远小于0.01,所以可以认为该模型也通过了t检验。该回归方程表示:城镇居民工资总额每变动一个单位,汽车销售额Y变动0.289。4.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汽车消费额之间的分析首先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汽车销售额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18)。表18:数据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s销售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销售额PearsonCorrelation1.904(**)Sig.(2-tailed)..000N1010城镇居民消费支出PearsonCorrelation.904(**)1Sig.(2-tailed).000.N1010**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下面是通过散点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趋势(如图8)。从表18和图8都可以看出汽车销售额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两变量之间呈不完全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4,为高度相关。回归分析如下:表19:模型汇总表ModelSummaryModelRRSquareAdjustedRSquareStd.ErroroftheEstimate1.904(a).818.7951656.2082aPredictors:(Constant),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表20:回归系数检验表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CoefficientstSig.BStd.ErrorBeta1(Constant)2346.1081236.1761.898.094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16.019.9045.996.000aDependentVariable:销售额表20的输出结果可得到回归方程:Y=2346.108+0.116X由模型汇总表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795,模型拟合优度比较高;由回归系数检验表可以看出p值远远小于0.01,所以可以认为该模型通过了t检验。该回归方程表示: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变动一个单位,汽车销售额Y变动0.116。(五)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预测我们也知道,汽车产业对推动和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那么“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通过对以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分析,我们可以选取最合适的变量来预测下年的汽车销售额增长情况。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这三个指标数据难以得到,而从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知道GDP的增长率为7%,所以我们选取GDP来预测我国汽车销售额的增长情况。计算式子:Y=1479.568+0.034X2011年我国GDP增长5%,则GDP为425842亿元。通过计算得到2011年汽车销售额为15958.19亿元,预计比上年增长了9%。四、相关政策建议制定汽车产业 发展战略,应从中国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要考虑中国汽车市场的主体将是中等收入阶层,国外品牌车已经占领了高收入阶层汽车产品市场,国内自主品牌车发展目标应是占领中等收入阶层这一最大的汽车产品市场。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减少汽车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环节,减免中低档国产家用汽车各种附加费用,从而降低国产品牌车销售价格,以价格、服务取胜,赢得中等收入阶层汽车消费市场。  优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适合现阶段国情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确立劳动、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因此要建立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配制度“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使更多的生产要素参与财富的生产。中低等收入阶层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和少量资金;而高收入阶层不仅拥有劳动力和资金,同时还拥有生产资料,如:工厂、房屋、土地使用权,技术、不公平灰色收入等。目前我国劳动者所得中,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其中劳动力所得是最廉价的,而这部分最廉价的收入却是中、低收入阶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社会总收入中很大份额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而这部分收入所产生的收益,中、低收入阶层没有从中获利或获利很少。因此提高劳动力生产要素所得,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最快捷途径,也是拉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动力所在。我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需求潜能释放、产品更新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汽车市场的启动和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经济、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庞大的汽车市场为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企业层面:市场导向,竞争为先  1.加快联合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兼并、重组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全球面临第四次兼并浪潮。我国汽车工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企业集团化、战略化联盟的建设。 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国内企业相互之间的联合与重组。以优势互补为前提,着力推进强强联合。对于中小汽车企业,要广泛通过重组、承包、租赁和分流等多种形式,发展一批,转移一批,破产一批,以促进汽车工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逐步形成1-2家或3-4家具有跨越式发展能力的大集团、大公司。 另一方面,要促进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特别是国际上一流的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与合作。在与国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要逐步培育先进、完善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以缩短与外国合作者之间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查,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线和产品结构,增强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深入研究消费需求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是微型及中型客货车这类高科技含量较少、附加值较低,廉价而又需求巨大,且对外资的吸引力低的产品,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自主开发,扩大出口。在中短期内,对轿车类产品则以发展中低级别的经济型家用车为战略重点。这首先着眼于我国汽车市场起步阶段的需求,其次,实施这一战略将有利于新企业的进入和竞争力的培育。中低级别的经济型家用车对企业在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低,进入障碍小,对内资或以内资为主的企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再次,如果中国中低级别的经济型家用车形成较大的规模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则可以向我国相近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3.推动营销思想的全面运用,增强企业营销功能。汽车企业应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将全面质量营销与高科技营销相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还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数字化分销渠道缩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同时,应积极推进汽车信贷消费服务向深度发展,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完善风险控制技术,通过建立银行、企业、商家、保险、政府等全面联合的汽车金融管理服务体系,提供消费信贷、汽车租赁、日常维修保养、旧车置换新车等一整套完整的服务,使汽车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紧密的联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二)消费者层面:理性消费,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1.加强消费者教育,正确引导消费。 消费者是市场供需双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是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宣传导向,帮助消费者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消费价值观,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中与现代市场经济消费观格格不入的成分,在鼓励节俭的同时,提倡努力开拓,不断提高消费层次,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理念。2.注重消费群体,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很低,消费信用不足,既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发展消费信用,促使居民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可以提前实现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消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  由于汽车消费信贷是个新生事物,它的成熟和发展还存在一个过程。在这当中,无论是汽车生产企业,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适当宣传,做好消费信贷的市场营销工作,利用成功的汽车消费案例作广告,形成广大的现代消费的示范效应,带动消费者汽车消费信贷的积极性。(三)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放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商品结构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2.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我国汽车业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应当对汽车工业面临的技术革命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地介入有关研究。政府应当针对汽车工业中共用的重大新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同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3.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市场。 汽车消费政策是国家调整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税费结构,降低购买过程的税费,转移使用过程税费,同时减轻消费者税费负担。第二,规范汽车税费,建立以燃油税为主的汽车消费体系。第三,逐步调整税费政策,实行差别税率,鼓励经济型轿车的生产。第四,简化购车手续,完善和建立以私人用车为主的汽车销售服务保障体系。4.培植消费能力。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扩大汽车消费要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消费环境改善为条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汽车文化,从政府、金融、汽车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协同配合,来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 结论任何一个国家在产业发展的历程中,无不经历从低端到高端的过程,从产业投资回报率低向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链转移。汽车业也不例外。如今发达的汽车大国在国内汽车市场渐趋饱和情况下,纷纷要求新的投资点和利润增长点,产业资本开始向汽车产业链高端转移和其他高新技术行业转移,而将汽车产业链较低的环节向其他国家转移。也就是说整个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有转移的极大可能性,而亚洲东部无论从地理位置和人口条件方面都具备非常好的条件,在这个扇形的分布域里,中国正处在中心位置,形成一种辐射状。虽然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定要认识道其中隐藏的问题,通过以上我们对销售率、进口增长率、进口额占销售总量的比重、销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这四项指标的分析,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已经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的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所增加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将对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调整结构,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应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基调。 致谢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在这个时候划上一个句号,而对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而已,我将步入社会,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在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向大学四年间,关心、帮助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送去最诚挚的感谢!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永江老师。是您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是您一遍遍细心的指导,从选题到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每一步都倾注您大量的心血,老师,谢谢您!同时还要感谢四年求学期间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是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启迪,让我顺利的完成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最后,我要感谢陪伴在我身边和我一起走过四年的所有同学、朋友,是你们谱写了我这四年最美好的回忆。首先,请收下我最真诚的感谢,伴随着论文的截稿,我们也即将踏上各自的征程,在此,我祝福大家工作顺利、一生幸福! 参考文献1.杨永华.论汽车营销模式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商业经济文荟,2004,(01)2.曹建海.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07)3.汤清.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汽车消费信贷行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4.刘庆福,王国松等.障碍中国国民汽车消费的因素.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04)5.邵世风.影响我国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统计与决策,2003,(08)6.刘金平,张松鹤.基于生活方式的中国汽车消费者分类研究.心7.余学东.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GDP的影响研究及市场需求预测.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位,2004管理科学,2003,(04)8.孟秋菊.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校学报,20059.周立.中国经济型轿车消费分析【J】.对策研究,2003,(11)10.安圣慧.我国消费特征调查【J】.商业时代(理论版),2004,(26)11.L.Friedman.Aeompetitivebiddingstrategy:OperationsResearch,1956.04:104-11212.CarrR.Genearlbiddnigmodel[J].JomualofConsUrtctionDivASCE,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