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1.50 KB
  • 2022-04-29 13:59:03 发布

国内印刷电路板行业的产量与技术,和美日韩相比到底如何?.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国内印刷电路板行业的产量与技术,和美日韩相比到底如何? 国内印刷电路板行业的产量与技术,和美日韩相比到底如何?   在集成电路国产代替升级呼声渐浓的大背景下,印刷电路板(PCB)的原材料铜箔、覆铜板价格进入涨价通道已持续了近两年,相关企业一边日日夜夜满负荷生产,一边想尽办法扩大产能,可市场产量的增长速度仍然追不上需求的增速。  涨价趋势何时休?目前国内印刷电路板行业的产量与技术,和美日韩相比到底如何?国内厂商未来几年将如何布局?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走进国内铜箔、覆铜板、PCB制造市场拓荒者超华科技(002288),对话该公司董事长、总裁梁健锋,试图寻找答案。  铜箔几无降价可能  从1986年入行,到1991年自己出来创业,再到把公司送上资本市场,梁健锋奋斗在印刷电路板行业一线至今已超过30年。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他对这个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告诉记者,受5G通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拉动,近几年国内对印刷电路板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全球总需求量稳中有升,对上游铜箔、覆铜板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的铜箔生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公司高精度电子铜箔项目(二期)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安装调试,预计二期项目投产后也将仍然满负荷运转。  印刷电路板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基本上有“芯”的电子产品都需要它。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叠加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印刷电路板原材料价格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一路走高,到2017年达到最高点,目前仍维持在较高位。今年7月份,PCB行业还出现了一轮普遍提价的现象,各大厂商纷纷发布涨价通知。  产品涨价助力相关公司业绩增长。超华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94万元,同比增长15.48%,营收和利润规模均创下上市以来中报最高纪录,来自铜箔的业务收入同比翻番。同时,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60万元,同比增长72.72%,现金流明显改善。未来随着5G通讯、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对铜箔、覆铜板及PCB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梁健锋认为,铜箔的供不应求市场情况短期内将无法改善,几乎没有降价的可能,甚至还可能会继续涨价,“因为铜箔从设计到投产,整个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三年,尽管现在行业内的厂商都在扩产,但我认为短期内供给的增速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速。”     多家厂商投资扩产  下游需求明显增加,加上产品涨价趋势明显,近两年整个PCB产业链内的相关公司纷纷投资扩产。  资料显示,超华科技目前在建的二期工程将新增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产能,该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将合计超过2万吨。据超华科技预计,届时公司产量规模将从国内第11名跻身全球前十。  梁健锋对记者表示,近几年的铜箔及覆铜板扩产是行业性行为。过去十年,中国的铜箔厂商并不挣钱,一方面是因为投入大、产出及回报时间长,行业内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在生产,民营资本很少投入;另一方面,铜箔的需求端是覆铜板和 线路板,在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需求猛增之前,行业内供需比较平衡,所以新增产量有限。近几年市场对锂电的需求增加,导致市场对铜箔的需求量猛增,同时因为手机及家电更新换代快,对电池的需求量大,行业空间有目共睹,“慢慢就有很多企业加入到行业里去”。据相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仅大陆地区就新增了11个中大型覆铜板项目开工投产,合计投资超过200亿元,扩产的厂商包括建滔集团、生益科技等行业龙头。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国内PCB行业正处于历史机遇期,全球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需求端方面,随着5G时代的到来,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将为PCB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而供给端方面,环保限产、原材料涨价及技术升级将加速行业洗牌。  “从目前来看,中国印制线路板的产量,包括台湾在内已经是全球第一了,技术方面也已经赶超日本,我觉得跟美韩也没什么差距。毫不夸张地说,未来印刷电路板市场一定是中国主导的。”梁健锋强调。他认为,目前国内印刷电路板的制造工艺完全不输给其他任何国家,差距只在上游生产设备上。  重点布局上游材料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前十名(CR10)铜箔生产商占据73%的产量,覆铜板CR10集中度更是高达76%,而全球PCB的CR10仅为33%。全球PCB厂超过2800家,中国也有超过1400家。PCB的下游产业主要是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占下游需求的75%。可见,铜箔、覆铜板厂商议价能力较强,而PCB行业竞争较为充分。  梁健锋看好印刷电路板的发展,但结合行业特点和公司比较竞争优势,他决心把未来的关注点放在上游材料上。“要把专业的东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们很乐意去成为印刷电路板上游材料的供应商,也有能力把它做好。”他说。  事实上,从超华科技的财报上可以看出,他已经这么做了。2009年,超华科技上市,当年的收入构成中,印刷电路板占比达到66%,铜箔及覆铜板占比分别仅为4%和27%。近几年,超华科技的产品结构一直在调整,收缩印刷电路板在收入中的比重,重点推进铜箔及覆铜板。今年上半年,超华科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