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2-04-29 14:00:46 发布

破解煤炭行业发展困局思路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破解煤炭行业开展困局思路过剩态势难改变煤炭需靠科技延伸产业链〔中国工业报〕2021年,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我国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增速均显著放缓,随着落后产能不断被淘汰,煤炭需求总体下降,但我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有分析指出,由于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构造性过剩的态势短期还难以改变。2021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仍不乐观,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但经济运行的压力将依然存在,煤炭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A数据之一:总体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格局难改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世界煤炭资源丰富,供给能得到保障,但未来煤炭消费量的多少取决于污染控制和二氧化碳减排的需要。到2040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加15%,其中我国煤炭需求量占全球需求量的50%左右。从兴旺国家的经济开展和全球能源开展趋势看,能源转型开展是大势所趋,以煤为主的能源构造很难支撑国家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已达40亿吨,大大超过我国煤炭科学产能能力,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导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恶化,其中持续的雾霾天气就是能源构造不合理的突出表现。2021..word.zl --年,在国家产业构造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等政策影响下,电力、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煤炭需求出现小幅增长或负增长,但我国前期形成的巨大煤炭产能释放的压力依然较大。在产能过剩、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下,2021年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预计煤炭产量38亿吨左右,增长2.7%左右,煤炭消费量增长1.1亿吨,增长3%左右。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贸信息中心王瑜指出,2021年我国煤炭行业总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煤炭库存高企。2021年元旦后,我国煤炭需求整体减速,煤炭消耗再次进入低迷状态,相对于供给的充分,需求端明显不相匹配。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煤炭日耗进入下行通道中,产需的不同步造成煤价下行压力加重,贸煤炭价格虚高成分迅速被市场挤出。2021年8月21日,我国发布了?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的煤矿按照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不得超能力生产。9月4日,在国务院召开的煤炭脱困视频会上,发改委要求2021年后4个月国煤炭应减产12%,全国产量减少1.5亿吨。“限产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供给过剩的局面,但煤炭行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市场供给体量明显缩减的可能性不大。截至11月份,全社会煤炭库存仍然继续保持高位,连续36个月超过3亿吨。B数据之二:增速放缓进口煤炭仍有刚性需求早在2003年,我国就已经完成了从煤炭出口大国向煤炭进口大国的转变,然而2021年,我国煤炭进口增速放缓,动力煤进口量大幅增长的情况终结。实际上,2021年我国进口煤走势可谓是“高开低走、曲折不断〞。其中,制约2021年煤炭进口有五个因素:一是需求端疲软、二是环保压力、三是人民币升值、四是海运费上升、五是煤炭进出口政策。2021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word.zl --26401万吨,同比减少2755万吨,降幅9.4%,预计全年煤炭净进口在3亿吨左右。我国进口煤总量的缩减,主要的原因是政策和需求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国家自10月15日取消了进口煤零关税,恢复实施了3%~6%的最惠国税率,大幅抑制了澳洲煤的进口量。虽然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使澳洲煤有望实现进口零关税,但是时间被控制在两年,加上港口对于进口煤微量元素的严格要求,使贸易商对于进口煤的采购慎重,导致进口煤量近三个月均保持在两千万吨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南方接卸港口的库存压力很大,进口煤接卸困难,由于地域和运输方便,华南地区贸煤增加,进口煤量缩减。相比而言,华东地区进口煤接卸情况略好于华南,但是由于国偏低的煤价,电厂对于进口煤的需求不如2021年紧俏,导致2021年整体进口煤市场偏冷,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2021年,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方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自2021年起,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在煤炭大量进口的同时,进口煤炭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高硫分、高灰分、低发热量进口煤炭对我国大气污染产生严重危害。事实上,我国煤炭市场需要一定数量的进口量来弥补煤炭的区域性和品种构造等方面的缺乏,下游用户更需要用进口煤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来抑制国煤炭价格的上扬。但与各种救市政策相比拟,市场更能发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展望2021年,新的商品煤质量检测方法实施将会进一步抑制进口煤的增长,尤其是煤炭微量元素的检测。需要注意的是,经过2021年至今近6..word.zl --年的开展,进口煤已经由原来的拾遗补缺角色变成沿海区域的主力煤种之一,无论是华东、华南的沿海电厂,还是毗邻港口的钢铁企业、焦化企业,对于进口煤都形成一定的刚性需求。C运行特征之一:需求疲软煤炭价格低位徘徊2021年,我国煤炭价格普遍大幅下降,并不断刷新历史新低。从价格走势上看,可分为急速下跌、缓慢爬升、深度探底及阶梯型攀升四个阶段,但总体上是低位徘徊。上半年,我国煤炭需求疲软,煤炭进口仍实现小幅增长,再加上龙头煤炭企业屡次带头降价,煤炭市场开年遇冷,价格进入急速下跌通道。新年伊始,大型煤企一季度中长协价格执行590元/吨,远低于2021年底定下的631元/吨,随后煤价呈现断崖式下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接连跳水。截至3月26日,5500大卡动力煤报收530元/吨,较2021年末630元/吨,暴跌100元/吨,降幅达16%。下半年,我国煤价连续回落态势逐步得到遏制。从9月份开场,在国家“救市〞政策的扶持下,借助冬储和民用电的增加,煤炭价格呈现企稳上升态势,直到2021年年底。其中10月份之后,在龙头煤炭企业带头上调煤价情况下,市场信心得到一定恢复,局部煤种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升。9月2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要促进煤炭价格理性回归,力争煤炭市场动力煤价格上升到0.1~0.12元/大卡。11月份开场,冬季取暖用煤需求逐步释放,沿海动力煤价格获得需求侧的支撑,助推市场缓慢走好,价格上涨。截至12月份初,煤炭价格上调幅度达50元/吨,煤价回暖得到根底性支撑。在政策利好下,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word.zl --一是煤炭产量盲目增速势头得到控制、二是煤炭进口总量高位有所回落、三是煤炭价格逐步趋稳并有所上升、四是煤炭企业减负问题得到重视并形成共识。尽管煤炭供需关系未发生实质改变,但大型煤炭企业仍在9月初进展试探性上调销售价格,加之随后出现大线秋季检修及电厂冬储煤的需求,大型煤炭企业开场逆市连续提价,并实现了每月初的4连涨。实际上,自9月3日~12月17日,煤炭价格指数累计上涨48元/吨,涨幅10.0%。不过,尽管煤炭价格止跌企稳态势进一步明朗,但煤炭在传统旺季卖出了全年最低价。12月2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报收525元/吨,与年初610元/吨相比,下跌85元/吨。D运行特征之二:供需关系被扭曲煤炭行业盈利大幅下滑业人士指出,2021年是我国煤炭企业主动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元年〞,而煤炭产业链研究专家、煤炭研究网首席分析师马俊华认为,2021年是煤炭企业的“生存年〞,企业只能先谈生存,再说开展。在市场重压之下,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为完成生产、销售方案和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很多煤炭企业采取“以量补价、超产补亏、降价促销〞的经营策略,出现了产量不仅不降,还要开足马力生产,赔钱销售,煤炭严重过剩,供需关系被彻底扭曲,煤炭行业盈利大幅下滑。2021年,煤炭板块涨幅落后于大盘,连续4年下跌之后首次上涨,涨幅明显落后于大盘。煤炭行业亏损面积不断扩大,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了70%以上,并且有50%以上的企业出现了减发、欠发、缓发职工工资的现象。..word.zl --近几年,不少煤炭企业大上工程,这些工程投入大,财务本钱高,拖累了企业开展。现在煤炭市场不好,掩盖了很多矛盾,将来很多问题有可能都会暴露出来。由于本钱高、价格高,我国煤炭行业的竞争力不强。一是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比拟差,资源埋藏比拟深,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本钱就相应增加。二是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工资支出已经占到了煤炭生产本钱的50%左右。三是税费偏高,长期以来我国各种涉煤税费大约有40多种,其中很多税费不合理。根据分析,煤炭的竞争力主要看本钱和价格,从国煤和进口煤到港的价格看,进口煤到岸价格比北方下水煤到港价格每吨廉价约50元人民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智敏指出,从国际煤炭市场竞争力看,我国煤炭的竞争力亟待提升。所以,降低本钱是我国煤炭企业今后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需要有新的思维。一是树立新的生产理念,摒弃追求规模扩,注重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二是需要创新商业模式,科技力量带来的立体式变革将严重冲击传统商业模式。今后,煤炭企业在上工程、做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经济性,算算这个工程到底有没有效益,不能单纯为了扩大规模而增加工程。E问题:产能性过剩将成常态煤炭清洁利用任务紧迫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从能源平安角度来看,必须有一种稳定、可靠、经济的能源来保障我国的能源平安,所以煤炭工业的开展和煤炭的平安高效开采以及清洁高效利用,将是摆在煤炭行业面前的主要难题。2021年,我国煤炭市场在一片萧条中开启,在此阶段,下行动能得到充分释放后,煤炭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底部支撑,但下游需求的缺乏及各地不断环保压力加大,根底能源消费受到抑制。..word.zl --随着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对煤炭企业而言不仅要在销售方式上创新模式,也要更加深入研究煤炭下游需求,和下游电力企业等一起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创造一个更加绿色的煤炭消费体系,推动整个煤炭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但是,无论如何实现煤炭的清洁化利用,煤炭的开采和运输问题始终是无法防止的,惟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减少煤炭的消费,并进而摆脱对煤炭的依赖,这需要从现在起持续努力几十年才能实现。实际上,煤炭的清洁利用是对我国目前能源最大、最挑战的课题,也是世界最难、最大的课题。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文革指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都为我国实现煤炭的干净开展、干净利用提供了很强的动力或者外在的需求,只要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改造适宜,就能够实现清洁化利用。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我国将采取煤炭清洁开发与利用并举,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构造调整和开展方式的转变,着重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面的变革。重点支持煤电一体化,建立大型煤炭基地,加强煤电一体化和煤化工建立,促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举转变,推动煤炭利用方式的变革,开展循环经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构造性过剩和进口煤保持高位将成为常态,煤炭供给总量宽松态势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煤炭经济运行仍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煤炭产业仍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持供求根本平衡;同时,加快推动煤炭生产方式向“两化〞融合、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干净煤转变,开展方式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F建议:开展理念需要创新越淘汰越多怪圈有望改观..word.zl --当前,煤炭价格下跌给煤炭生产企业造成削减本钱压力,但是随着煤炭高本钱产能的逐步退出及需求的增长将会对价格的上涨行成支撑,从而吸引新的投资进入煤炭生产行业。不过,从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环保法?修订草案正式施行,有望对怨声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煤炭产能越淘汰越多的怪圈有望改观。据财政部官方发布的消息显示,2021年我国执行10%的煤炭出口关税税率,而从2021年1月1日起下调至3%,意味着国目前煤炭销售压力非常巨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智敏认为,我国经济大环境变了,煤炭企业的开展理念要随之变化。事实上,我国能源构造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煤炭企业应该考虑科技力量带来的立体式变革,既要注重提高生产过剩的效率,也要有成熟的商业模式,通过增值效劳来获取收益。一是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资源、具有较好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资源,并考虑这些资源今后有没有转化的可能。煤炭正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煤炭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在企业部产业中的转化率,充分发挥煤炭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材料的作用。二是通过增值效劳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同时获取收益。煤炭企业应该为用户提供最正确的产品方案,使用户在煤炭使用中,能够做到本钱最低、效益最大。随着煤炭市场化的推进,煤炭交易的一大趋势是电子化交易,无论长期合约还是短期合约,未来有望都通过第三方平台电子化交易来实现。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现货—期货—衍生品〞的煤炭电子化交易体系。G趋势:需求难有明显增量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展望2021年煤炭价格走势,中国煤炭市场网副总经理学刚认为,国家“..word.zl --救市〞措施将有助于煤炭企业解困,如果这些措施全部落实到位,煤炭供大于求就能改善,煤炭价格将逐渐回稳甚至上升。根据分析,在经历了2021年的大幅下滑后,沿海动力煤价格再度下行动能已经被明显削弱,价格需要理性回调,、中煤等大型煤炭企业在价风格整中的“引领〞和“龙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需求端看,2021年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速度下行或成为新常态,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加快转型调整,对化石能源及电力需求增量将进一步降低。而在国家大力倡导清洁能源优先上网的背景下,水电、核电机组投入商运量集中释放,加之外送电网输电线路的不断完善,2021年清洁能源对煤炭的替代效应将继续加大,对火电份额的挤压依旧突出。随着环保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各项环保政策的不断出台,使得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严控电厂用煤的含硫量和灰分,进一步压制了煤炭消费需求的释放和改善,预计2021年全国煤炭需求量难有明显增量。从供给端看,进口煤仍以逐利为主导,尽管1月1日执行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方法?对微量元素的检查加大了煤炭进口的采购风险,但随着国外价格的不断扩大,逐利效应使得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而且进口煤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渠道与质量已根本稳定,2021年进口煤仍将成为我国沿海煤炭供给的常规货源。而贸供给产能依旧处于高速释放期,尽管国家限产政策不断加码,但局部已投产的产能为回笼资金需求仍会继续维持生产,限产效果将低于预期。同时,煤炭超过3亿吨的社会库存量使得短期供需难以到达平衡,仍有待进一步消化。根据预计,春节前随着南方工业企业陆续停产放假,煤炭需求走淡,煤炭在矿上和港口大量积压后,煤炭过热容易出现掉卡甚至自燃,逼迫煤炭企业主动下调煤炭价格。春节过后,气温上升,天气转暖,用煤淡季降临,需求会继续减弱,会助推环渤海港口煤炭交易价格继续下跌,预计市场需求会持续低迷到6、7..word.zl --月份夏季用煤顶峰到来之前。从8月份夏季用煤顶峰开场,环渤海动力煤交易价格将上涨,但受我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根本格局的影响,煤炭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预计2021年沿海动力煤价格波动将趋于缓和,涨跌幅度很小。不过,受煤炭生产本钱限制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业协会出台扶持政策的支持,煤炭降价幅度会非常有限,预计降幅在30~40元/吨,发热量5500大卡煤炭不会跌至460元/吨以下。相关报道进口煤政策或再度收紧近日有消息称,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地商检严格执行14个工作日化验出证,并已派出督查组进驻XX等地。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林晓桃表示,进口煤检测新政实施至今已有22天的时间,作为进口数量最大的华南及华东市场,海关及商检对进口煤的检测及通关所耗时间略有不同:后者相对时间较短,前者相对时间较长。今年起实施进口煤检测新政,目前正处于执行敏感期。对国家质检总局派出工作组督察进口煤检测情况的消息,终究是利好还是狼来了,众说纷纭,意见分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立旨于效劳客户,总局催促地方商检加快检测,缩短出具报告的时间。二是因为1月中上旬进口煤的检测过于顺利,特别是华南地区通关时间较快,总局前往地方督察,以发现检测环节中的纰漏。此前,安迅思曾跟进沿海进口煤检测及消耗时间情况,得知、及港等地区1月上旬卸货的局部进口煤,检测到通关时间在6~9天左右;而及等地区的局部进口煤,从卸货至今,已超过10天仍未得到商检的放行。..word.zl --除了检验检疫局证实了总局派出工作组到地区进展督察的消息,国几家贸易商也对此给予肯定。不过,对质检总局派出工作组督察地方工作,要求14个工作日化验出证的消息,国一位进口贸易商表示这并非坏消息。因为华东地区检测时间较长,15~20个工作日均有可能。14个工作日只是规定了出证上限时间,只要不超过上限值均不存在问题。假设14个工作日能出具CIQ报告,那么是加快了华东地区出报告的速度。业人士认为,目前对进口煤的检测正处于国家和地方的博弈当中。从国家的立场出发,为国煤企脱困,限制进口煤成为必然要采取的措施。对地方而言,特别是华南地区局部省市的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高,而地方港口及海关等方面也不希望其业务量出现大波动,故进口煤的检测情况较为宽松。由于此前局部进口煤通关较预期顺利,此次质检总局派工作组到地方商检督察工作并强调14个工作日化验出证或是国家收紧进口煤政策的信号。..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