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1 KB
  • 2022-04-29 14:13:10 发布

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China"spetrochemicalindustryof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developmenttrend…(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HubeiWuhan430073,China)Abstract:Petroleumchemicalindustryisthebasisofournationaleconomy,istopromotethecountry"seconomycontinuedtostabledevelopmentoftheimportantpillarindustry.Thispapermainlythroughatpresentourcountrypetroleumchemicalindustrythedevelopmentscaleandchallengeofthetwobrieflyandsummarizesthepresentsituationofpetroleumchemicalindustry;Throughtothepresentsituationofpetrochemicalindustrycarefulanalysis,thispaperexpoundsthedevelopmentofpetrochemicalindustrytrendinChinapetrochemicalindustry,thatis,theroadofthefuture.Keywords:petroleumchemicalindustry;thepresentsituation;developmenttrend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1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1.1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规模石油化工工业是能源工业及基础原材料工业,是生产油品、农用化学品、有机和无机基本原料、合成材料、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多类产品的重要行业,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及配套产品,在经济建设、国防事业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具备了相当规模和基础,形成了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化学矿山、化学肥料、无机化学品、纯碱、氯碱、基本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精细化学品、橡胶加工、化工新材料等主要行业,有两万七千多家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组成、可生产四万多种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的工业体系。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63万亿元,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13.2%。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实际加工能力达到4.23亿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400万吨/年,实际生产1419万吨。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化工大国。1.2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原油资源短缺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我国原油可开采量212亿吨,占探明率的39%。但原油品味在不断下降,进口依存度不断加大。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由2002年的27.1%上升到2009年的51.3%,预计到2020年对外依存度将可能超过60%。2011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剧烈,三地原油价格振幅均超过30%。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126日的原油期货均价98.47美元/桶,最高价115.11美元/桶,最低价83.85美元/桶,振幅34.2%。布伦特(BRENT)125日的均价原油期货均价110.83美元/桶,最高价126.99美元/桶,最低价92.52美元/桶,振幅36.48%。欧佩克(OPEC)一揽子价格(128日)均价106.7美元/桶,最高价120.91美元/桶,最低价89.81美元/桶,振幅34.62%。受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利比亚供应减少导致全球原油供应紧张;全球经济复苏等乐观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从年初到4月初,承接2010年底以来的上涨趋势,WTI价格一度突破115美元/桶BRENT则接近127美元/桶。6月底国际能源署(IEA)意外宣布释放6000万桶战略储备,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WTI和BRENT价格分别一度回落至90美元/桶和110美元/桶附近。国际油价的波动、原油品味的降低和原油的持续供应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提升油品质量、实现清洁生产、满足环保要求,减排二氧化碳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目前我国汽油硫含量控制在350ppm,柴油硫含量控制在550ppm,市场上实际销售的柴油硫含量可能达到2000ppm,许多发达国家油品硫含量均控制在10ppm以下。相比之下,在技术和环保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油品国4标准硫含量为50ppm,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奋斗目标。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另外,我国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产品与中东、美国等以廉价的天然气制乙烯是缺乏竞争优势的。 2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2.1未来世界的石油需求和供应当前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石油需求快速上升。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石油来满足能源的供应,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左右。一个人平均一生要吃551kg、穿290kg、行3838kg、住3790kg石油。石油基燃料将仍是主要的交通运输燃料,未来30-40年难以实现大规模替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材料将继续被广泛使用。以石油为初始原料的三大合成材料的需求将继续增长。总而言之,未来世界的石油需求会不断增大。未来世界的石油供应形势却不容乐观。石油产量存在峰值,不可能永远随需求增长而增长。石油形成理论告诉人类地下的石油资源量是有限的。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4138亿吨,已开采1344亿吨,占可开采储量的1/3。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球90%的油田已进入成熟期。美国的石油产量峰值在1971年达到,从80年代开始,美国本土石油的开采量开始大于发现量。预计全球石油产量峰值将会在2010年—2030年达到,这将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2.2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提高东部成熟探区油气的精细勘探度;加强西部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寻找大型油气藏;加强海域油气藏的勘探,尤其是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的勘探;适度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步伐。发展成熟油区及特殊油气藏开发技术,提高油藏采收率;研发适用于低品位、高含硫气藏开采技术,提高天然气资源采收率。充分合理地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实现运输燃料的收率最大化。运用“分子炼油”的概念,创新炼油工艺和催化剂,改进工艺和催化剂,提升油渣的开发能力。提升运输燃料质量,推进炼油产品的结构调整。燃料污染排放属于高度分散污染源,很难处理。提高汽柴油质量,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环保问题。发展柴油轿车,降低柴油硫含量,提升发动机性能,也将是一个发展方向。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实现石化原料多元化。适度发展煤制油,减少原油的国外依存度。与此同时,煤制油用水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难题。重视馏分油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副产品的充分作用。提高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实现材料使用减量化。创新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减少炼油及石化行业的三废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重点开发脱硫、降低烯烃、提高辛烷值等技术,并重视技术的优化组合,突破10-20 项清洁油品关键技术,开发出符合未来国V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柴油生产成套技术,实现清洁燃料生产。整体达到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结语综上所述,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既存在许多有利的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挑战和不足,我们要通过不断提高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对西部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拓展发展领域,强化资源优势,实施强强联合战略,实现互利双赢,促进共同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加快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一定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彭新媛.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之我见.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业圈.现代软科学》.2006,03.[2]顾宗勤.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趋势.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http://news.cnfol.com/050202/101,1280,1186607,00.shtml.[3]张映红,马宝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外能源[J].15(10):12-17.[4]张治前,涂俊.国际油价谁主沉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41-56.[5]刘晓勤.化学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